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节能减排管理体系

时间:2024-03-22 11:22:53

导语:在节能减排管理体系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节能减排管理体系

第1篇

关键词:信息通信技术 节能减排 绿色

中图分类号:TN915.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08-0029-01

1 信息通信网络中节能减排的迫切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于能源的消耗也是越发的严重,为了应对这类问题,节能减排就成为了不可缺少的话题,“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15年要实现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16%的目标,在这些能源消耗中,通信行业虽然不是能耗的重点行业,能源消耗仅占千分之二以下,但随着3G、宽带网络、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蓬勃的发展,通信网络能耗总量将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信息通信网络方面的耗能越来越严重,通信业节能减排工作面临较大挑战。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单位GDP产出能耗高出世界平均水平的2.7倍。除了能耗方面的问题,我国在污染物排放方面也存在严重的问题,研究调查表明,我国形成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倍。由此可以看出,就目前而言,我国的能耗与污染物排放的情况不容乐观,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信息通信网络中的节能减排已经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而国家也为此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为绿色信息通信网络中的节能减排做出一定的贡献。

2 绿色信息通信网络中节能减排的应对措施

2.1 通信企业要做好管理工作,并将技术与管理结合起来

就节能减排而言,电子企业的技术固然重要,但是无法忽略的还有企业的管理制度。一个企业要是没有有效的管理体系,仅仅依靠技术是无法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的。因此,坚持技术节能与管理节能相结合,把技术应用创新作为绿色发展的重要支撑,推广先进适用的节能减排技术和产品,进一步提高行业节能减排的基础水平,把管理提升作为绿色发展的重要保障,进一步完善节能减排组织管理体系,能耗统计监测体系,绩效考核管理体系,加强能耗统计监测的信息化建设。强化企业主体责任,通信企业是节能减排的主体,要制定节能减排专项规划,并落到实处,要建立健全节能减排的规章制度,完善节能减排的管理体系,要加强队伍人才的培养,完善节能减排的工作机构。如此一来,节能减排的工作方能做到做好。

2.2 大力发展电子产品节能技术,减少高能耗领域的投入

就信息通信网络而言,最主要的能耗是对于电能的消耗,针对这一点,电子开发企业应当大力发展电子节能技术,研发新型节能电子产品,坚持绿色、增量与优化存量相结合,强化新建项目的绿色采购,绿色设计,绿色建设,从而减少能量的消耗。目前我国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进步,比如LED照明技术、CPU变频技术等,全面实现绿色增量,提高现有网络设备能效利用率,积极开展节能挖潜,提升通信网络的整体能效水平。除了研发新型电子产品以外,减少高能耗领域的投入也是节能的好方法,政府应当监督厂家主要研发、推广节能电子产品,从源头上减少能量的消耗。

2.3 积极运用信息化技术,减少高能耗企业的能耗标准

利用信息技术减少高能耗企业的能耗标准主要体现在其生产、运输等过程中,坚持应用潜力与系统节能相结合,充分发挥信息通信技术的优势,着力推动信息通信技术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带动全社会的节能减排工作,加快推进通信网络结构和系统的优化,创新共建共享模式,有效继承资源,减少重复投资,实现通信网络系统节能整体效果最优。这样不仅能为企业谋取更大的经济效益,还能为绿色信息通信网络节能减排做出一定的贡献,给其他企业树立良好的榜样。

2.4 政府部门加强监督,做好通信业节能减排评价

在电子产品的发展走向中,生产厂家可能会因为自身的利益,不能从根本上把节能减排落到实处,这就需要有一定的监督制度与评价体系来督促生产厂家的工作。加强行业发展指导,着力做好通信业节能减排统计指标体系。政府相关部门要确定规范相关能耗标准,提出有效的节能减排指标,在设备招标、工程设计通信建设中将能耗和环保性能作为评标的重要指标,积极落实共建共享,努力做好现有结构优化升级,促进IDC优化布局,加大绿色基站建设的力度,深化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加强产业链各环节节能,切实落实节能减排的目标任务。并对各生产厂家的工作进行监督管理,促使其研究制定工作,有序推进重点管理,重点领域的节能减排工作,加一定强组织协调,推动设计研发制造,设备采购,工程设计,建设安装,运营维护全过程的节能减排工作。

2.5 发展有害物质排放控制技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电子产业的发展无可避免的伴随着高污染,这些问题都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针对这一问题,提出的有效解决方案即是发展排放控制技术,具体来说需要控制的有害物质包括有形的粉尘、臭氧甚至无形的电子辐射等。众所周知,废弃电池、CRT、LCD和PCB等这类物质里所含有的有害物质对于大自然的影响是及其严重的,由此可见需要加强废旧电子产品的回收,提高废旧电子产品的回收率,减少污染。

3 结论

综上所诉,带动全社会的节能减排,信息通信技术是经济社会节能减排有力的推动力量,应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开发适合各行业节能减排的信息服务和应用,深入推进两化融合,为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带动全社会更广泛的节能,为全社会节能减排工作提供先进的技术支持和优质、高效的服务。节能减排的任务必须抓紧、抓好、抓实。应进一步加强对重点企业节能减排的检查和指导,落实目标责任,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强化监督检查,使节能减排的指标、任务和措施得到逐级落实,真正成为企业的硬指标、硬任务和硬措施。

参考文献

[1]高坚.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节能减排技术及其发展[J].新材料产业,2008,09.

[2]金永生,应江勇.通信行业节能减排技术体系及电信运营商推进策略分析[J].移动通信,2012(05) .

[3]王洋.绿色信息通信网路中节能减排技术应用[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10(07).

第2篇

通过碳足迹优化生产流程

“说到节能减排,首先要看企业的意识。”连志伟告诉记者,“其实,这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从未来两三年来看,这种压力可能不会对企业造成根本性影响。但是,从长期来看,在未来的二三十年中,企业踏上节能减排之路是不可避免的。”

连志伟中肯地告诉记者,在国内外各种新标准新法规层出不穷的今天,如果企业没充分的准备,没有足够的经验,那么,一旦新法规来袭的时候,企业就不可能做到快速应对,因而不能达到国外政府和买家的要求,最终会错失商机。

“对碳足迹分析要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来考量。从原材料的选择,到制造过程中产生的能耗,再到产品使用和废气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如果企业能从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去分析计算出产品的碳排放是多少,就有可能从整体流程上找到系统改良的方法,从而实现最终意义上的节能减排。”连志伟说。

连志伟介绍说,在这一领域,SGS可以应客户的要求,提供碳排放的数据,帮助企业做出快速评估,并提供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用来帮助企业找到节能减排的重点应该落脚在什么地方。

值得一提的是,很对企业会认为碳足迹的计算可能会意味着这成本压力的提升。连志伟坦言这种一种误解。“其实,这只是一个数据搜集的过程,不会对企业构成根本性的成本压力。”连志伟说,“产品碳足迹的计算,并不意味着一定要改换原材料、改变生产过程,事实上,这一过程,首先是要了解企业的状态,在了解状态之后,SGS才会找到突破口,协助客户提供解决方案,告诉企业从哪些方面去实现减排。”

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依照连志伟的经验,通过碳足迹的计算培训,可以帮助客户去建立自己的团队,培养企业内部的员工,从而建立一个有效的系统,以持续改良并维持产品的良好能效状态。

事实上,在国际上,已经存在ISO14064和ISO14067等关于碳排放的标准。这些标准,会给企业一个框架,告诉企业应该将碳排放控制在什么水平。对于企业来说,如果要提高国际竞争力,就必须对于这些法规有足够的应对能力。

连志伟告诉记者,为了协助企业从容应对,SGS不仅可以协助客户做碳足迹盘查,使企业获得碳排放标识,还通过对客户的培训,让客户懂得如何去改良生产过程。最重要的是,帮助客户建立相关团队,以增强企业的应对能力,使企业能够把控自己的碳足迹管理。

通过能源管理体系实现高效运转

“一台机器,一天可以运行5个小时,也可以运行24个小时,如果操作没有改良的话,不管设备多么先进,也不会有好的能效表现。”连志伟说,“因此,企业建立自己的管理体系,通过这个管理体系,去有效地减低能耗。”这就是说,单纯依靠节能技术已经不能最终解决能源供需平衡等问题,进行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已经成为能源管理的关键。

据介绍,在国内,《能源管理体系要求》(GB/T23331-2009)已经于2009年3月由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并于2009年11月开始实施。而在国际上,ISO 50001旨在为用能单位提供一整套国际化、标准化的过程管理方法,并将节能措施纳入到组织的管理体系中,包括微调生产工艺和改进工业用能系统的效能。“ISO 50001是一个很好的使企业有效地管理能源的工具和手段。将来,中国的国标很有可能不断向国际标准靠拢。”连志伟说。

在实践中,SGS经过经验积累,发现企业在建立能源管理体系方面存在两方面的考验。“第一个挑战是对设备运行表现出来的数据进行检测,诸如发电机、空调机组等,这些设备的能耗检测需要有专业的测量工具和专业的人员才能得以实现;第二个挑战是能源管理体系标准是一个全新的标准,因此企业在进行认证的过程中,没有相关经验可以借鉴。”

鉴于此,在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方面,SGS可以通过培训的方式,让客户认识到如何通过这些标准提升整体的能效方面的表现。“其实,建立这样一个体系,一开始的投入可能不会太大,SGS会针对客户的具体情况,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去评估自己的状态。即使是改换设备,也会有一个比较健全的方法去评估这些方案。”连志伟说。

实际上,在SGS的服务中,通过利用过程方法识别、评价、控制能源因素,不仅可以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更重要的是可以实现对能源管理全过程的控制和持续改进。

通过培训打造坚实团队

松下幸之助曾将说过:“培训很贵,但是不培训更贵。”在SGS这里,无论是碳足迹计算,还是协助企业建立自己的能源管理体系,无不需要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通过对企业内部不同层次的员工进行培训,不仅可以使企业可以达到符合相应标准的目的,而且可以建立企业自己的团队,使企业在以后面对此类问题时,具有从容应对的能力,使企业整体在能效方面持续表现良好。

第3篇

1胜华化工节能减排实践及其存在的问题

山东石大胜华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胜华化工)是以生物化工及基本有机化工产品的生产、销售为主的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十分重视节能减排工作。在能源管理制度建设方面,制定了从能源采购、计量、统计、生产过程管理和定额考核等制度;在技术改革方面,公司根据自身工艺特点实施了多项节能技改项目并取得良好效果。在进行化工产品生产装置建设的同时,公司还花巨资建起了循环水装置、尾气回收装置及污水处理装置,以便更好地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节能减排。2009年、2010年胜华化工实现销售收入分别为21亿元、32亿元,从这两年主要资源的消耗强度(见表1)来看,与2009年相比,2010年胜华化工电力及煤炭的资源消耗强度都有所下降,但水资源消耗强度增加。从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来看,近几年来,石大胜华的COD排放达到平均4.1吨/年,氨氮排放为6.1吨/年,二氧化硫排放为155.9吨/年,氮氧化物排放为118.8吨/年,烟尘排放47.4吨/年,是东营市25家重点废水工业污染源之一,虽然各项指标在环境评价中基本上都达标,但公司的节能减排工作并未取得实质性突破,在低碳经济目标约束下,仍然存在很多亟需改进的地方。

(1)从管理制度建设来看,公司节能减排的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节能减排的关注点主要落在工艺流程环节,没有从公司的高度推进日常经营管理环节以及生产辅助设备(如锅炉、换热器、电动机、压缩机、风机等)的节能减排,管理比较粗放,并且减排工作的责任落实不够到位。

(2)公司缺少一支既熟悉能源环保政策和相关知识、又熟悉各种产品工艺流程节能改进措施及效果评估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同时也缺乏一支由应急队伍、应急专家库、应急处置技术、应急物资贮备库(信息库)、应急装备库、应急预案、应急演习、污染事故后评估、警示教育等要素构成的环境安全防控体系。

(3)从技术改革和科技创新方面来看,公司的节能减排技改措施大都只停留对现有工艺的优化和局部调整层面,同时,生产装置的总体规模仍然较小,缺乏具有创新性的节能环保新技术,在节能减排工作方面难以有突破性进展。

2国内外同行业节能减排成功经验

当前,国内同行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一些成功经验,值得胜华石化借鉴。其中较为典型的当属安庆石化。与石大胜华相比,安庆石化所制定的节能减排制度在执行过程中责任更加明确。为使节能减排与生产管理实现无缝对接,公司将节能办公室设在负责生产运行管理的生产部。节能办公室每年初为各装置量身定制节能减排目标,并将完成情况同月度经济责任制、达标专项奖、装置成本考核进行捆绑。各作业部则将装置能耗指标与班组成本核算工作直接进行挂钩,形成了贯穿于生产全过程的考核和管理体系。同时,围绕节能减排工作,安庆石化成立了降低炼油能耗等多个攻关小组,来解决节能减排的难点问题。除此以外,安庆石化在装置的联合操作尤其是热联合方面要更加突出。对装置运行状况进行分析诊断,优化装置运行参数,做好装置间负荷协调和热联合工作,最大限度地提高装置间的热联合水平,是安庆石化在节能工作中的一大突破。不但如此,2006年以来,安庆石化先后投资近2000万元,引进吸收先进节能技术,对炼油Ⅱ套循环水旁滤池、化肥Ⅰ套循环水旁滤池、炼油生产水系统管线、炼油生活水系统管线、炼油焦化无压回水管线进行更新改造,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2]。从国外同行来看,发达国家更加注重新技术在节能减排中的应用,如:改进燃料系统、提高加热炉效率、改进工艺、优化工艺流程、提高设备性能、加强能量管理、改进操作、进行热电(汽电)联产等[3]。Shell公司推出了碳及能源效率计划来优化和管理炼厂的能量系统,其下属的新加坡Bukom炼厂实施能量效率计划后,节能6.5%;其在美国的DeerPark炼厂实施能量效率计划后,节能5.0%,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0×104t;Shell公司在美国的一家石化厂实施能量效率计划后节能3.5%[4]。除此以外,采用热电(或汽电)联产技术和气化联合循环一体化发电技术可以实现汽电联产,利用废热节能降耗,大幅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比利时的ExxonMobil公司是全球热电联产技术开发与应用最先进的企业,该公司2009年投产的安特卫普炼油厂投产热电联产装置后,二氧化碳排放量每年减少20×104t,相当于大约9×104辆汽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5]。

3胜华化工节能减排对策建议

结合国内外同行节能减排的成功经验以及胜华化工的实际情况,建议胜华化工节能减排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3.1树立基于低碳经济目标的节能减排理念,完善节能减排管理体系,为节能减排工作提供组织文化环境目前石大胜华虽然制定了节能管理办法和节能目标责任评价及考核办法,由于在公司层面只局限于生产环节节能降耗目标的实现,且没有一套健全的管理体系,导致节能减排工作的实施存在短视化、片面化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在低碳经济环境下,基于“十二五”规划提出的低碳减排目标,建立健全节能减排管理体系及目标考核制度,为节能减排工作提供组织保障[6]。建议公司成立节能减排领导小组、节水领导小组和低碳环保委员会[7],并将这些管理小组的职责与生产经营的实施与考核挂钩,形成了贯穿于生产全过程和经营全环节的考核管理体系,在每年初制定节水和低碳环保目标,然后逐级贯彻执行。除此之外,公司还应尽量扩大能耗考核范围、加大能耗考核在考核体系中的权重[8]、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节能竞赛活动,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全面节能减排理念,营造节能减排实践的文化环境。

3.2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建设一支节能减排的专业队伍目前,胜华石化公司内部熟悉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的人才严重缺乏。以企业内部原有的环保专业人员组成的节能减排队伍远远不能满足企业关于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和定位。不仅如此,现有的节能减排工作多停留在统计和简单分析的层面上,缺乏深层次的建议和措施。缺少既有理论知识,又有专业技能,且具有宏观战略思维的复合型人才,已成为制约公司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瓶颈之一。培养节能减排专业人才的首要任务是要从胜华石化的实际需求出发,切实开展能源管理师、能源统计、重点耗能岗位及环境监测与治理等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建设一支了解能源环保政策、掌握管理知识、熟悉生产工艺、精通节能和环保技术的企业节能减排人才队伍,促使胜华石化节能减排工作的进一步深化。

3.3加大技术改进和科技创新,为节能减排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1)通过技术改进,实现装置大型化和炼化一体化,从而优化炼油结构,达到规模经济炼油结构的优化包括产品调和比例的优化以及落后工艺技术的改进等。研究发现,在炼油厂相同规模的情况下,采用两套装置比单套装置的投资约增加24%,能耗约增加19%;采用3套装置比单套装置的投资约增加55%,能耗约增加29%[9]。中国石油下属大连石化分公司的350万t/a重油催化装置的能耗是50kg(标油)/t。该公司的另外2套催化裂化装置,尽管所加工原料、工艺和能量回收措施与之相同,但是由于加工量偏低,装置的能耗比前者高约40%。由此可见,通过装置大型化实现包括胜华石化在内的众多石化企业的节能是非常必要的。事实上,装置大型化不仅仅指装置规模的大型化,还包括根据工艺特点将多套装置进行集成设计,以促进能量的逐级利用、热联合及低温余热的利用。以催化蒸馏为例,通过将减压蒸馏、加氢脱硫、渣油热转化等多套装置组合设计,不仅大幅度减少设备数量,节省投资约30%,而且还能显著降低运行成本,燃油消耗节省约15%[10]。炼化一体化则是指将胜华石化的炼油厂和化工厂联合在一起,这样做可以实现原料的互供,提高原料的综合利用水平,而且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还易形成大规模、集约化、短流程、高灵活的结构组合优势,因此炼化一体化不仅可以帮助实现公司的节能减排目标,而且能大幅度提升公司的经济效益[11]。不但如此,炼化一体化还可以优化原料配制。例如炼油厂的石脑油和加氢裂化尾油可直供化工厂的蒸汽裂解装置,裂解汽油可直接用作商品汽油的调和组分;裂解汽油和催化重整汽油可同时作为芳烃抽提的原料以生产苯、甲苯、二甲苯等基本化工原料;催化裂化干气与苯烷基化生产乙苯,进而脱氢生产苯乙烯;焦化气体、催化裂化气体和加氢裂化气体等炼厂气经过简单处理后可作为蒸汽裂解的原料;蒸汽裂解装置副产的氢气可作为炼油厂加氢装置的廉价氢源等。第三,炼化一体化还可以简化水、电、汽、风、氮、氢等公用工程,节省装置投资和运行费用,减少库存和储运费用以及中间产品的营销费用,并且能够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产品结构。

(2)研发新型节能环保型催化剂与助剂,依靠科技创新促进企业节能减排具有创新性的节能减排新技术包括新的分离技术,如超临界分离、膜法分离、变压吸附分离、磁性分离、微波分离、络合分离、抽提蒸馏以及膜法蒸馏技术等;新的反应技术,如反应蒸馏、超临界反应技术等;新型换热器与分离器;新的热能回收、热电联产技术等。从现实条件出发,建议胜华石化首先采用新型节能环保型催化剂与助剂、将热反应改为催化反应等新技术提升节能减排水平。胜华石化的生产过程涉及大量催化反应,需要使用大量的催化剂。催化剂对胜华石化的日常生产乃至节能减排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提高催化剂效率对企业的节能减排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轻质油收率体现了石油资源的有效利用水平,与能耗直接相关,因此提高轻质油收率也就意味着能耗的降低。目前胜华石化的轻质油收率为74%,而国外先进炼化企业轻质油收率在80%以上。由于胜华石化的加工量相对较大,轻质油收率即使提高一个百分点,对整个企业节能降耗都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因此,建议企业在炼油过程中采用一些效率更高的新型催化剂和助剂,提高轻质油的收率,同时能够降低能耗,减少污染排放。其次,炼化过程中的热反应普遍要求在较高的温度下进行,这样就增加了能源的消耗,增加了生产成本。利用催化反应来替代热反应,通过改变反应机理与途径,可以使反应在更低的温度下进行,进而实现节能降耗。在炼化工艺技术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在热反应过程中引入催化剂而开发的催化反应很多都取得了成功,并促使炼化工艺取得了革命性的进步。比如由热裂化演变为催化裂化、由热重整演变为催化重整、以及由热叠合演变为催化叠合等,催化剂都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12]。催化剂的引入不仅降低反应温度和能耗,而且还具有拓宽原料范围、改善产品分布等作用。此外,催化剂的引入可拓宽原料的范围。催化裂解的原料既可以是石脑油、轻柴油等传统蒸汽裂解的原料,也可以是廉价的瓦斯油或重油。这就使原料的来源更加广泛,对于轻烃资源相对匮乏的胜利石化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3.4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炼化行业是资源消费高、污染性强的产业,因此将其废弃物回收再利用,高效发展循环经济模式和清洁生产,是胜华石化的必由之路。胜华石化公司有很多方面都可以实现废物利用、发展循环经济。例如,生产中产生的火炬气和烟道气可以用来发电或作燃料,这样就可以节省燃煤的用量;加大污水处理设备的投入,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净化后循环使用,这样就可以大量节省新鲜水的用量;反应中产生的氢可以作为加氢精制的原料;改造炼厂的照明系统,利用炼厂废气进行发电。可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不仅可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而且可以给企业节省大量成本,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在节能减排大环境下,环保法律法规日益完善和严格,人们的环保意识也日益增强。胜华石化不仅要为消费者提供清洁的产品,而且自身的生产过程也要实现清洁化。尽可能避免使用有毒、有害、有碍人体健康的酸碱等辅助原材料和催化材料,尽可能回收“三废”中的有用资源,尽可能减少污染排放。

第4篇

1.1、目标超前、考核到位

南纤公司能耗约占烟草行业的四分之一,是行业唯一被列入全国“千家企业节能活动”的企业。根据国家局领导提出的南纤公司要努力成为行业节能减排亮点的指示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制订了《南纤“十一五”节能减排规划》,提出了极具挑战性的“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确保到2010年末,力争节能指标比政府要求的再提高10%;二氧化硫等排放比政府限制标准再下降了38.2%。同时还确定了实现目标的两个主要途径:一是管理创新,二是技术创新。公司成立了节能减排网络工作组,全面负责推进节能减排工作。计划在“十一五”期间投入3亿元人民币,用于相关节能减排创新项目的实施,并从2008年开始,每年投入不少于10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节能减排课题研究。目标管理、系统控制是南纤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公司每年都要根据近两年的能耗及排放情况,制定下一年度的节能减排工作目标,如节能率、COD排放量、单产标煤耗、工业用水循环率等,力求目标既具合理性又具有挑战性。各部门根据公司总体目标,层层分解细化为数量指标、质量指标、时间指标和成本指标。如2009年,公司将总目标分解为6项二级节能目标和4项二级减排目标,确定了11项日常管理重点工作、14个节能减排技改项目和7个节能减排研发项目。根据目标分解指标,每月对能耗及排放情况进行计量、统计、分析、考核,实行节约奖励、超耗超排处罚,有效调动了各部门的积极性、主动性,很好地实现了年度节能减排目标。

1.2、体系为保障、测控为基础

为确保节能减排工作在管理上得到有效控制,并形成长效机制,公司制订了“降低消耗、科技节能、持续改进”的能源管理方针和“遵守法规、净化排放、节约资源、持续改进”的环境管理方针,建立了ISO9002质量保证体系和ISO10012测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OHSAS18001工业安全和卫生管理体系,以精益生产、7S等先进的管理方法和工具为支撑,将环保、节能、清洁生产全面纳入“科学化、文件化、规范化”的管理范畴,形成了横管到边、纵管到底的环保网络及三级能源管理体系。南纤公司高度重视能源使用与排放的监测。先进的技术装备是做好节能减排工作的基础,通过持续改进,目前已实现了能源计量排放监测的自动化、信息化、计控一体化、管理网络化。计量采用国际先进的智能仪表,现场能源数据采集后直接传送至DCS、PCS、V控制系统,电能数据传送至EMS电能管理系统,用于生产过程控制和企业管理,实现了能源使用的实时自动计量、数据资源共享、能耗自动统计、历史数据追溯等功能,为公司用能和排放情况分析、成本控制、奖金考核、用能设备故障分析提供了快捷、准确的依据。

1.3、搭建平台、创造氛围

为提高节能减排工作的整体水平,公司搭建了“学习、科研和激励”三个平台,以“绿色”为理念,使节能减排形成文化。第一,搭建学习平台。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请专家进行节能减排专业知识讲座,或参与节能减排项目合作研发。每年选派技术人员到相关大学攻读研究生或参加相关课题的研讨和联合攻关。第二,搭建科研平台。投资8000多万元用于技术中心建设,引入高精尖技术人才,为节能减排的课题研究,前瞻性、基础性理论研究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积极为生产骨干参与节能减排改进创造条件。第三,搭建激励平台。积极推进QC小组和全员合理化建议活动。仅2008年就收到有关节能减排的合理化建议300多条,成立QC小组42个,其中《降低吸附床回收丙酮蒸汽单耗》等5个QC小组获国优称号,《降低202区主蒸塔蒸汽单耗》等3个QC小组获省优称号。节能减排涉及到生产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位员工,大到工艺改进、技术革新,小到一张纸、一滴水乃至员工的日常工作习惯,公司都会正确引导。公司充分利用节能宣传周、内网、画栏等载体,宣传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提高全员的节能减排意识。持续组织开展员工节能、节水专题培训,还制作了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的小标贴,张贴在用水、用电点,营造节能氛围。在推进节能减排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同时,利用操作比武、劳动竞赛等活动,持续提高员工的实际操作水平,充分发挥设备的工作效率,提高能源利用率。

2、技术创新取得节能减排新突破

依靠自主创新,节能减排是南纤节能减排工作的亮点。创新渗透到公司各个生产环节,通过不断优化生产工艺,大力开展科技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率,产生了良好的效果。本文简要介绍三项主要创新成果。

2.1、高效优质低耗二醋片生产成套技术研究

建立并应用醋化级木浆活化性能表征方法,首次成功开发并行加料预处理工艺,增强了木浆乙酰化反应活性,预处理器设备处理能力提高了13%;通过改进醋酸萃取塔内件结构,优化萃取塔操作温度、萃取剂组分配比,使得萃取装置处理能力提高25%;应用化工过程模拟技术,改进了精馏塔塔板组件并优化操作压力,提高了精馏塔板效率,回流比由0.95~1.05下降到0.75以下,降低了能耗。课题投入经费3000万元,运用课题成果后,较国外同行提高生产效率25%;四条生产线增加二醋片产量25000吨/年,节约蒸汽62500吨/年,节电375万度/年。该成果已入围2009年度江苏省科技成果奖。

2.2、醋酯工艺废水和废气减排治理技术研究与应用

通过开发异丙醇三段富集工艺,将废水中异丙醇由0.1%富集至67%。开发的在线连续酯化技术,使富集异丙醇实现了循环利用。醋酸异丙酯单耗从22.88千克/吨醋片降低至10.59千克/吨醋片,实现直接经济效益1496万元/年以上,单耗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通过开发进水CODcr总量自动控制技术和全混流与平推流相结合工艺,提高了曝气池的稳定性,减少废水中CODcr排放约1200吨/年,减少废水中SS排放约1000吨/年。通过组合生物滴滤和化学除臭技术,处理醋酯废水的异味气体,对硫化氢和甲硫醇的去除率为90%以上,异味气体治理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成果获2008年度南通市科技进步特等奖。

2.3、热电联产节能减排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

通过建立母管制热电机组热力性能分析数学模型,开发了热电站机组性能分析与运行管理软件,实现了汽轮机、锅炉、加热器等效率的在线计算和热电站经济性在线分析计算,并指导运行操作,实现了热电能效利用系数提高5%,年节约标煤30000多吨。通过开发高频电源、屏式旋转极板高效除尘技术,有效提高了电除尘的收尘能力,实现除尘器出口粉尘由200mg/m3降低到50mg/m3。通过氧化镁湿法烟气脱硫系统优化研究,解决了国内脱硫装置普遍存在的腐蚀与结垢问题,脱硫系统可用率达到100%,脱硫效率保持在95%以上,年实际脱硫1710吨。该成果获2009年度南通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经统计,南纤公司在近三年共取得51项技术创新成果。“十一五”以来,南纤公司累计节约标煤52256吨,提前三年完成了国家下达的节能目标;公司排放废水COD平均值在150PPm左右;每年10万吨固体废物中,98%得到综合利用;年回收丙酮18万吨,回收醋酸50万吨,回收率均在98.5%以上。

3、节能减排永无止境

第5篇

关键词:燃煤锅炉;节能减排;玉溪卷烟厂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大气污染和雾霾引发的社会矛盾日益突出。为了提高空气质量,改善生活环境,加强工业废气污染物的控制和治理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中国现阶段一次能源以煤炭为主,2014年底煤电机组约占发电机组的62%,2013年中国CO2、SO2、NOx和烟尘排放量均居世界第一,其中燃煤电站锅炉排出的CO2、SO2、NOx和烟尘分别占总排放量的50%、38%、43%和17%。因此,针对主要污染源的燃煤锅炉进行节能减排对于完成减排任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

1中国燃煤工业锅炉的节能减排技术

[2-3]中国工业锅炉有55万多台,大多数为燃煤火床炉,年耗煤达4×108t,实际运行热效率多为70%~80%甚至更低,节能提效和污染物减排潜力较大。近年来,国内燃煤工业锅炉大多安装了各种高效的烟气洁净设备,以降低排烟中的气体污染物,实现减排的目的。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被运用在燃煤工业锅炉上。

1.1强化燃烧技术

一般通过优化炉拱结构和配风、加入添加剂等方法来提高锅炉燃烧效率。通过富氧燃烧减少排烟量,增强辐射传热、燃烧的速度和强度,降低不完全燃烧损失,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1.2冷凝式锅炉

这类锅炉排烟中含有水蒸气,通过水蒸气冷凝使汽化潜热得以利用,从而提高锅炉的热效率。

1.3燃煤火床炉改为煤粉炉

燃煤火床炉一般热效率较低,在有稳定的煤粉供应单位的前提下改为煤粉炉可有效提高热效率。

1.4燃煤火床炉改为燃气炉

燃煤锅炉的烟尘、SO2、NOx和CO2的排放量分别为燃气锅炉的500、4000、4和2倍。而且,全自动燃气工业锅炉的热效率可达90%,比燃煤火床炉高出许多,在天然气存在气源充足的地方,燃气炉具有明显的节能减排优势。

1.5燃用清洁煤

原煤经过洗选,可去除50%-80%的灰分,30%-40%的硫分,所以燃用清洁煤可提高热效率,降低排烟中的烟尘和气体污染物排放量。

2玉溪卷烟厂燃煤锅炉的节能减排技术

玉溪卷烟厂关索坝厂区有5台35t燃煤锅炉,年消耗二类烟煤约4万t。根据各级政府和行业节能减排的要求,玉溪卷烟厂进一步强化节能减排基础管理,在管理上创新方法,2004年1月,在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的基础上通过了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1)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AS18000)认证,在卷烟企业中率先通过“三标一体”体系认证。同时,从对标管理、技术进步、能源计量、统计、指标分解、过程控制、检查考核等各方面全方位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在技术上针对提高燃煤锅炉热效率和排烟的洁净化实施了多项节能减排技术改造。

2.1燃用低硫煤

从前端控制着手,选购硫分7%以下的低硫煤用于锅炉燃烧,在保证热效率的同时,降低锅炉烟气中SO2的排放量,减少空气污染,保证厂区周围良好的环境空气质量。

2.2锅炉富氧燃烧技术改造及压缩空气梯级利用技术的研发

通过富氧燃烧和压缩空气梯级利用新技术,将压缩空气进行分离,按富氧和富氮的特性,进行分管道,跨车间的梯次使用。采用氮氧分离后的富氧气体作为锅炉的助燃气体,减少燃料消耗,减少不完全燃烧损失。同时,富氮气体作为气动源,有效利用了空气的剩余价值,降低空气过剩系数。

2.3横梁式炉排改造

玉溪卷烟厂率先在烟草行业中完成横梁式炉排改造,改善炉排面上煤的燃烧环境和条件,促进燃煤充分燃烧,显著提高锅炉热效率。经过运行测试,设备运行稳定,锅炉热效率提高,节能效果显著。

2.4添加脱硫助燃剂

在煤炭中掺入一定量的脱硫助燃剂,使其与煤炭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或三氧化硫发生化学反应生成较为稳定的硫酸盐类物质保留在炉渣灰中,随煤渣排除,达到脱硫目的。同时,根据固硫助燃剂的膨化作用,使煤炭中的高分子化合物得到充分裂解燃烧,能量得到充分释放,提高了炉膛覆盖燃烧面,有效地节约了煤炭。

2.5使用成型生物质燃料

生物质颗粒燃料是利用生物质致密成型技术将农林产生的废物制成的固体颗粒燃料,是一种可再生的新型清洁能源。从试烧试验结果来看,燃烧利用效率较高,能较快达到锅炉的设计负荷,并持续稳定供汽。同时,生物质燃料燃烧充分,除渣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明显降低,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3结语

(1)燃煤锅炉是烟尘、SO2、NOx和CO2等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排放源,因此推进燃煤锅炉的节能减排技术研究对于环境空气质量的改善有着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2)节能减排是工业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企业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企业在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应严格执行建设项目“三同时”,持续开展清洁生产,充分挖掘内部管理潜力,深化科技研发的创新,在污染治理和节能减排方面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林宗虎.中国燃煤锅炉节能减排技术近况及展望[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6,50(12):1-5.

[2]林宗虎,徐通模.实用锅炉手册[M].2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1-1293.

第6篇

关键词:电力;节能减排;理论体系;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中国经济的腾飞,经济发展和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污染物排放和能源消耗的问题也日益严重。根据国外的一些经验,节能减排机制是根据市场机制来建立的。由于我国市场机制还不够完善,当前既要解决环境资源与经济之间的矛盾,又要推进经济发展,任务艰巨、情况复杂。在这种复杂的背景下,本文主要以建立长期有效的节能减排机制为出发点,制定电力节能的核心理论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旨在解决中国经济迅猛发展与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

一、电力节能减排的理论体系

虽然我国地大物博、能源资源丰富,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对能源的需求量大,因此进行节能减排十分必要。电力节能减排的理论体系以及技术支撑体系符合我国国家标准,是进行节能减排工作的有力手段,有利于构建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对于推动节能减排的工作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1.实施节能减排的途径

实施节能减排的途径包括三种:制度管理手段、技术创新手段以及调整改变产业结构来进行节能减排,要在技术、结构、制度上下功夫,综合实施节能减排工作。根据我国国情和国外经验,主要从市场机制、技术手段、产业结构的调整方面进行节能减排工作。

2.电力节能减排市场机制

市场机制是指通过竞争手段,充分配置市场资源,市场机制是节能减排机制的根本制度,但是市场机制不能解决节能减排的一些外部问题,比如环保、节能等。节能减排机制中存在的不足需要可持续发展机制来进行补充,在节能减排工作中,市场机制并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由于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市场经济必须符合政治体制的标准,因此这就要求市场机制需要符合我国的国情。

3.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完善

制定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使可持续发展成为节能减排的主要目的。基于我国基本国情、地质条件等因素,在很多偏远地区,法律手段并不能维护能源的耗费,因此必须完善当地的法律法规政策,进行可持续发展的宣传教育,加强当地群众的节能减排意识,减轻节能减排的技术压力,同时也有利于对节能减排技术体系进行维护。

4.技术人员的培训与考核

节能减排的监管机构要对节能减排的工作人员进行监督。在节能减排的工作中,技术是关键,因此应该对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定期考核与培训,以提高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从而及时应对节能减排工作中出现的突发现象。

5.管理体系的构建

在节能减排工作的初始时期,制度和结构的节能减排在节能减排工作中占绝大部分,是完成节能减排工作的必要途径,在节能减排的后期工作中,主要是靠技术和管理手段来实施。管理得当,能对能源的耗费量进行有效控制,管理不当,则会造成浪费现象。因此,应强化管理体系的结构,制定一套完备的制度来保证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电力节能减排的市场准入机制

1.考虑部分市场机制的电力节能减排

中国的电力企业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市场机制在节能减排工作中发挥的效果还不是很明显,没有突出市场机制在节能减排中的作用。发电权交易中,可以用市场机制来促进节能高效的发电机组代替高污染、高能耗的发电机组发电,用市场机制来促进节能减排是现阶段发电模式的改变。

电源结构向低污染、高效率发展才能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改变现有的发电模式,使节能发电调度与经济补偿机制分离。随着节能减排的深化,在未来几年中,高污染、高能耗的发电机组要基本关停,转而采用新型的、低污染、高效率的发电机组。实现这种发电结构,既能够节省经济开支,又实现了科技、设备的现代化,有利于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

2.电力节能减排的市场模式

在节能减排工作中,要各司其职,市场应积极配合政府的相关政策和措施,这样可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在短期或者中长期市场中,要建立立足排放和能耗的市场准入制度,对获得准入的主题,可以自行决策,自主参与市场交易,要体现出节能减排的效果,使节能减排与市场机制相统一,有效地对对高污染、高能耗的发电机组实行制约,为低污染、高效率的发电机组提供机会。排污权交易是以环境保护制度为基础,依照一定的市场机制,通过买卖排污权的方式来控制排污。自从这种方式实行以来,排污者从自己的利益出发,自主选择购买排污权,大大降低了污染。

在中国电力市场节能减排制度还不是很完善的情况下,每个地方都应该根据各自特点制定不同的制度,主要是通过电力企业的担保进行融资活动,合同能源的管理机制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营方式和以减少温室气体为主的交易机制。

三、促进节能减排的政策机制

1.促进电力节能的手段和方式

电力节能减排的经济手段主要是通过在经济上进行制约来提高生产的成本,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而法律手段主要是通过法律具有的威慑力来对排污者进行规范。电力节能减排的行政手段主要是把电力企业节能减排的工作落到地方政府上面来,以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2.科技创新

依靠科技创新,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建立节能减排技术服务体系。电力科技进步是推动电力工业发展的强大动力,要提高电力经济运行质量,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要应用现代先进科学技术,提高电力生产管理现代化水平,实现企业管理科学化、集约化、精细化。

第一,进一步强化深入,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国家节能减排落实到位。加大检查力度,加强对可再生能源差别电价等政策执行情况的检查。加大对各地出台的优惠电价的制度,促进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第二,节能减排信息统计分析,建立节能减排的预警形势。加强节能电耗的工作。实现与电力监管机构联网,确保稳定达标。

第三,加强调度,督促各级调度机构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试制科学调度。发电企业和有关部门调度信息,通过强化监管确保节能减排工作取得实效。

3.发挥政府职能作用

实施电力企业节能减排的过程中,在节能减排工作的责任落实以及执法监督方面要加大力度,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大抓电力企业节能减排的日常管理,建立健全节能减排工作的标准,制定一套能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市场供需管理和环境污染程度的机制,制定出节能减排的政策激励机制。

4.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及清洁生产模式

首先将环境保护、资源利用与经济协调统筹,形成良性的结构发展体系,加大对清洁能源方面的发展,其次应通过源头控制的方法,达到标准兼治的效果,特别要对能源消耗不合理的源头严加控制,坚持节能减排与经济发展步调一致;充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证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的目标步调一致;依靠科学技术,加大对节能减排技术的开发力度;节能减排在发电、配输电以及用电的全过程实行;加大宣传的力度,提高民众在节能生产中减少污染排放的意识。

四、建立节能减排的监管机制

在节能减排实施的过程中,要注意做好各方面的监督管理机制,从监管方面来要求各部门及企业组织体系建立相关的监督管理机制,确保执行力度在企业内的良性完善。对企业各部门要进行有效的监管职能分化,确保各司其职,对环保、节能、资源要进行社会性的监管。监管部门应加强其对节能减排工作的责任心,加强全民节能减排的意识,在能源利用高发期进行相关能源的限制。在进行监察管理的同时,要按照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管理规划。

五、电力节能减排方面的技术支撑体系

1.首先要创新节能减排技术上的推广应用

通过发展先进的手段,做好新工艺、新技术与材料设备方面的推广工作,有益的技术和先进的节能设备可以从根本上最大化的解决相关的节能减排问题。

2.节能发电系统功能

主要包括制定季度、月度和年度的组合发电基础方案,完善实行发电环节的节能调度计划与电网阻塞方面的自动化发电调控及在线的校正控制,对电网做好良性评估;完善节能支持系统,实现对火力发电机组能耗、脱硫设施等相关运行参数方面的有效监测。

3.污染物排放数据的认证与监测

包括年度调整系统、许可证跟踪系统和排污跟踪系统,对污染物排放数据是否达标进行监测;火电厂在生产过程中节能减排系统的优化,可以作为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技术支持。

4.电力节能减排指标的考核以及评价技术支持系统

主要包括电网损耗、机组发电能耗、热电联产以及综合利用排污监测、机组、脱硫和控制节能减排指标的考核评价。

第7篇

关键词:高层建筑;节能减排;施工技术;探索

1高层建筑节能减排技术的施工要求

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有了新的发展,在城市建筑中,高层建筑成为重要的形式。为了有效地利用能源,要做好高层建筑节能减排的施工工作,以提高建筑的质量。通常来说,高层建筑的节能减排工作主要是从工地建设、资源利用、环境让污染等方面进行。在施工的过程中,要依据具体的设计图纸,并且针对建筑的具体形式,制定好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从而加强对施工质量的控制。另外,还要在施工周期内完成施工任务,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在施工的过程中,既要采用先进的技术,采用优质的节能材料,还要做好质量的核验工作,严格验收隐蔽性工程,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提高高层建筑的整体质量。

2目前我国高层节能减排技术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能源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大,目前,我国能源面临着短缺的情况,影响了我国经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建筑行业消耗的能源比较大,高层建筑的节能减排是一个关键的部分,并且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推动社会建设的发展,高层建筑领域要加强对节能减排施工技术的应用,克服施工技术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积极转变理念,推动创新的发展,并且要进行进一步探索。

2.1缺乏相关单位的引导,群众对节能减排技术认可度较低

节能减排施工技术在我国发展的时间较短,而且发展的规模也不大,因此,在建设节能减排建筑时,往往得不到群众和开发商的普遍认可。就开发商来说,他们缺乏长远意识,若在施工中采用节能减排施工技术,则将会增加短期的施工成本,这就损害了他们的利益。这就需要开发商强化对节能减排施工技术的正确认识,立足于长远的发展。同样,对群众来说,建筑工程使用了节能减排技术,将会提高购买的成本,增加了人们的负担,在高层建筑中,节能减排施工技术难以得到普遍的推广和应用。

2.2节能减排评估体系不完善

我国节能减排施工技术起步比较晚,发展时间较短,缺乏优秀的经验。相关部门要想提升我国节能减排施工技术水平,就要加强对节能减排技术的评估。目前,我国技能减排评估体系不完善,数据支持不够,难以进行更多的量化,从而出现由于人为导致的差错。而且在评估指标建筑中,未能详细制定好材料的节约要求,影响了我国高层建筑节能减排施工技术的持续发展。

2.3建筑节能减排的设计不成熟,不利于规模化发展

就我国目前的绿色评估指标来说,其重点强化的阶段是节能技术和能源消耗,但是却忽略了用户自身的需求、以及理化配置。所以,在完成施工之后,实际的需求和预期的目标相差比较远。同时,我国在设计节能减排建筑时,缺乏优秀的设计人员,而且往往设计人员的经验不够丰富。这就阻碍了建筑节能减排的规模化发展。

3高层建筑节能减排施工技术的应用

3.1构建节约型工地

在传统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过程中,主要采用粗放型资源利用的方式,而且缺乏先进的施工管理方法和管理经验,影响了施工的效率,不利于提高施工的质量。当节能减排技术逐渐应用之后,国家开始重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逐渐摒弃了传统的利用模式,开始推行节约型资源利用模式。要加强对节约型工地的建设,实现综合化管理,构建科学的管理体系,将节能减排的理念和方法纳入到管理体系中,落实好管理制度,保证建筑施工的有序运行,以便可以提高工程的质量,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3.2应用绿色清洁能源

相关部门要想更好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不仅要重视节约使用能源,还要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从而可以缓解能源不足的问题。目前,很多绿色清洁能源可以被利用,比如风能、太阳能、水能,和其他能源相比,太阳能受到的限制条件比较少,可以在施工中被广泛应用。在高层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太阳能技术的使用可以包含很多方面,比如供暖、照明等。由于我国区域条件不同,对太阳能的具体应用也存在差异。比如,对于我国北方地区要说,要不断提高太阳能的热能效率,最大限制地实现采热,以便可以保证供暖的需要。

3.3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高层建筑施工会产生很多方面的污染,比如粉尘污染、土壤污染等,对周边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所以,在建筑施工中,要做好防治污染的措施。第一,施工方要在施工现场周边设置围护设施,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干扰。第二,建筑施工中会产生很多的垃圾或者废弃物,集中统一管理。第三,在混凝土生产时,会产生一定的废水污染,及时回收废水,做好净化处理工作,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在施工现场设置废水循环利用系统,实现其回收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4结语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建筑行业的发展势头迅猛,其能源消耗量也巨大,但是我能能源比较缺乏,影响了我国经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建筑行业消耗的能源比较大。在施工的过程中,相关部门要依据具体的设计图纸,并且针对建筑的具体形式,制定好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从而加强对施工质量的控制。高层建筑的节能减排是一个关键的部分,并且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相关部门要加强高层建筑节能减排施工技术的应用,就要构建节约型工地、应用绿色清洁能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高施工的效率,从而不断提高高层建筑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锋.浅谈高层建筑中节能施工技术要点[J].门窗,2016(4).

[2]张海强.高层建筑中节能施工技术分析[J].建筑知识,2016(1).

[3]马孟龙.浅谈某高层住宅工程施工节能技术[J].建设科技,2015(8).

第8篇

关键词:钢铁企业 能源管控中心 能源管控体系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支柱的钢铁行业也在高速发展,与此同时,环境问题也逐渐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能源消耗量的大幅增长,能源短缺、能源价格不断上升已经成了我国钢铁企业发展的瓶颈。因此,钢铁企业的能源管理的理念和方法的创新,能源管控体系的建设就显得尤为必要。

1、钢铁企业能源管控中心的内涵及目标

1.1 钢铁企业能源管控中心的内涵

钢铁企业能源管控中心是指钢铁企业通过能源科学管控,合理调配、高效转化和利用,实现系统节能的有效方式。钢铁企业能源管控中心借助于能源管控信息系统中完善的数据采集网络获取生产过程的重要参数和相关能源数据,经过处理、分析并结合对生产工艺过程评估,实时提供在线能源系统平衡信息和调整决策方案,确保能源系统平衡调整的科学性、及时性和合理性,保证生产及动力工艺系统的稳定性和经济性,并最终实现提高整体能源利用效率的目的。

1.2 建设钢铁企业能源管控中心的目标

在大中型钢铁企业建设和改造完善一批钢铁企业能源管理中心系统,推动我国钢铁企业能源管理向世界先进水平靠拢,促进钢铁行业节能减排改造的深入开展。能源管控中心投入使用后,将大幅度提高能源系统的运行、管理效率,全面提升能源管理水平,达到强化管理、优化流程、节能减排、降本增效的目的。

2、钢铁企业能源管控中心建设

2.1 钢铁企业能源管控中心建设的必要性

2.1.1 外部环境要求

当前“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已经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的首要任务和突破口,节能减排成为评价各级政府和企业的重要评价指标。《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通知》中第八条明确指出,推动重点领域节能减排,加强电力、钢铁、有色、石油石化、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节能减排管理,加大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力度。

2.1.2 内部环境要求

钢铁行业是国民经济建设中重要的基础原材料产业,同时也是能源消耗重点行业。钢铁企业能源消耗占产品总成本的20%~40%,它是制造成本中的主要可控部分,节能的潜力大。能源管控中心是数字化能源管理的技术支持措施,也是钢铁企业提高节能效益的重大技术装备措施,从钢铁企业发展战略的角度来看,建设企业能源管控中心是非常必要和紧迫的。

2.2 我国钢铁企业能源管控中心建设的现状

企业能源管理中心技术发源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钢铁企业建设能源管理中心起步较晚,经历了从无到有并逐步提高的发展过程,目前企业能源管理中心的支撑技术已较为成熟。继1985年宝钢一期建设国内第一家企业能源管理中心以来,钢铁企业中先后有15家企业建设了能源管理中心。已建钢铁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可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以宝钢、马钢等为代表的企业能源管理中心。按照扁平化和集中一贯的理念,将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控制和调度、平衡预测和能源管理等功能进行有机集成,实现企业能源管理中心系统的管控一体化设计。

二是以济钢为代表的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其优点是基本实现基于计量数据分析的能源管理功能和与信息化系统结合的离线优化,但限于现场条件,高效扁平化的调度和在线平衡管理等对节能有重要作用的功能还受到一定限制。

三是其他企业的能源管理中心。本质上是以动力计量采集,管理为主的基础应用,还不等同于真正意义上的企业能源管理中心。

2.3 建设钢铁企业能源管控中心的基本内容

2.3.1 准确掌握各能源介质分系统运行状况

在完善能源计量体系的基础上,提供相应数据支撑,统一数据来源。通过建立能源网络集中监视平台,掌握能源系统运行状况,保障系统安全运行,提升整个系统管理水平。

2.3.2 实现能源平衡调度,优化能源系统效率

加强能源成本管理,成立专门的能源成本管理机构,对该项指标实行严格控制,以实现在不影响生产目标的前提下,尽量降低能源消耗,开展能效对标,持续改善系统能效。建立能源计划、调度、仿真系统,提高系统响应能力。

2.3.3 挖掘企业节能潜力、明确节能方向

建立能效分析支持平台,找出能源效率“短板”,加大对“短板”能源的关注力度,找出其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实现企业整体能源消耗的最优值。建立最佳节能实践库,收集业内相关节能案例,在学习研究以往成功和失败的案例的基础上,制定出最适合本企业的能源管理控制体系。

3、钢铁企业能源管控体系的创新与实践

3.1 能源管控体系创新的目的及意义

我国钢铁企业的吨钢能耗远高于世界先进水平,传统的能源管理模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钢铁生产大型化、高速化和激烈竞争的需要,也必然不能符合国家长期发展规划的要求。以EMS为支撑的现代化能源管理是我国钢铁企业的必经之路。以EMS为支撑,建立现代化的能源管理体系,做好节能减排工作不仅是我国钢铁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对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3.2 钢铁企业能源管控体系的创新案例――以宝钢为例

在“十一五”期间,随着节能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宝钢的能源管理体系能力得到迅速提升与完善。特别是2008年以来,宝钢独创的以“三流一态”为特征的能源管控体系在宝钢的有效运行,为宝钢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责任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宝钢的能源管控体系是针对钢铁企业能源管理所面临的问题和瓶颈环节提出的体系化的解决方案。其基本思路是,将能源流、制造流和价值流放入同一坐标系中,研究其变化规律,寻找资源有效利用的途径,建立能耗指标预测和风险控制长效机制,增强钢铁精品的盈利能力。宝钢能源管控体系具体包括六个主功能模块,三个在线信息管理系统和四个方面的支撑保障,整个体系纳入公司综合管理体系进行运营和管理。六个主功能模块包括:节能目标控制、能效因子的辨识和控制、能耗源的辨识和控制、能源计量和统计、能源专业审核、节能技术和节能项目。六个主功能模块、三个信息系统和四个方面的支撑保障有机结合,既满足了体系管理各个要素的要求,又结合了能源管理的专业特性。

4、结语

在节能减排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的今天,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成为企业研究的一项新课题。我国钢铁企业传统的能源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合现代化管理思想和今天的环境要求,所以一种新型的能源管理控制体系呼之欲出。我国钢铁企业能源管理起步较晚,经过了从无到有并逐步发展,已经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绩。

参考文献

[1] 李贵阳.河北省冶金学会炼铁技术暨学术年会2008论文集[C].济南:河北冶金学会,2008.

[2] 王永川、陈光明.钢铁企业能源管理系统方案研究.[J].冶金能源,2003.

[3] 凌振华.钢铁企业能源管理信息系统研究.[D].中南大学,2005.

第9篇

关键词:新时期;企业能耗;控制措施;分析探讨

DOI:10.16640/ki.37-1222/t.2015.21.002

0 引言

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能源的供应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企业的能源供应出现了问题,那么就会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在目前的企业生产过程中,大部分企业为了更好地获得企业利益,并没有采取任何的节能减排措施,甚至是将节能减排计划当作一纸空文,并不付诸任何行动。本文将对新时期工业企业能耗的控制措施,进行仔细的研究,来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发展,促进长远利益的提高。

1 进行新时期工业企业能耗的控制措施探讨的意义

通过进行新时期工业企业能耗的控制措施的探讨,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企业通过采用节能减排技术,可以尽快实现企业承担的节能减排目标,来获得国家的资金支持;其次,通过企业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可以不断提高企业自身的发展水平,促进企业技术的更新换代,实现企业的长远利益;最后,企业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促进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2 进行新时期工业企业能耗控制面临的问题

2.1 企业缺乏对节能理念的认识

对于企业来说,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是企业发展的唯一目标,所以说这样一来就造成了企业缺乏对节能减排的认识,从而不利于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因为对于一些高耗能企业来说,就是以对资源的过度消耗来实现自身经济效益的提高的,这样的企业如果改进技术,实行节能减排,就会大大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说,企业对节能减排的认识是缺乏的。

2.2 企业缺乏更新节能技术的资金投入

随着新时期的发展,大部分的高耗能企业的利润也在随之下降,这样一来企业就没有多余的资金来进行节能技术的引进和实施,从而造成了企业缺乏更新节能技术的资金投入。企业缺乏资金,就不能够引进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从而不利于企业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所以必须要解决企业的资金投入问题,促进企业节能技术的提高。

2.3 企业缺乏相应的节能降耗的激励机制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地的,如果企业缺乏了节能降耗的动力,就不会促进企业节能降耗的执行。因为对于企业来说,实行节能降耗的机制并不会给企业带来更多地经济效益,所以如果企业缺乏节能降耗的鼓励机制,就很难进一步执行节能减排的目标。为了进一步改善企业的生产状况,企业必须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

2.4 政府缺乏对企业的节能与调控引导

对于企业的节能减排来说,不仅仅需要企业自身的节能减排技术的推行,还要政府加强对企业节能减排的引导与调控。例如,政府并没有对企业的节能减排目标制定一个严格的减排规定,这样就使得一些企业并没有严格按照政府的要求去执行,却称企业并没有节能减排的指导。所以,政府指导的缺乏将会严重制约企业节能减排的发展与实现。

3 新时期工业企业能耗的控制措施

3.1 提高对企业节能重要性的认识

为了进一步促进企业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企业必须要提高对节能减排理念的认识,例如可以定期召开有关于企业节能减排的相关知识的会议,宣传节能减排的知识,让企业员工都树立节能减排的理念,积极地推进节能减排任务,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3.2 加大企业节能技术更新改造资金投入

企业要想进一步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就必须要加大对节能技术更新改造资金的投入,通过制定确实可行的节能目标、千方百计保障节能的资金投入来保持企业节能战略的可操作性;调整企业结构达到节能的目的,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企业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始终处于优势地位,促进企业的长远利益的保证。

3.3 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节能降耗的激励机制促进节能管理

企业在引进先进的技能减排技术的同时,还要建立一定的内部节能降耗的激励机制,来加强对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管理,这样也可以保证对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进行合理有效的监督,在激励制度的作用下,呼吁企业员工来积极响应节能减排的号召。

3.4 强化政府对企业节能的调控措施和激励措施

最后,政府也要制定出相关的政策,来加强对企业节能的调控措施和激励措施的引导。例如对企业节能减排数量与目标的规定,以及企业完成目标后的奖励政策等等,这些都可以促使企业积极的响应政府的节能号召,改善企业生产环境,实现节能发展。

4 结语

通过本文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企业的生产发展那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的高能耗的生产,这将严重制约企业的科学发展。通过本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针对目前存在的高耗能的现状,提出了一些科学的解决措施,来进一步改善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节能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克平,贾英超,张德江.工业企业节能监测与技术服务体系的必要性及对策[J].节能技术,2012(04).

[2]李彩贞.机械制造企业能源消耗模型及节能项目评价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0.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