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22 11:22:53
导语:在网络空间安全概论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道德失范 网络道德规范
[作者简介]李学锋(1974— )女,黑龙江虎林人,牡丹江师范学院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2)王莹(1975— ),女,黑龙江勃利人,北京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北京 100044)石冬旭(1976— ),女,黑龙江大庆人,上海社会科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国政治思想研究。(上海 200020)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2011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网络政治‘安全阀’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中的构建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1E018)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9—0175—02
一、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表现
1.零“旁观者效应”,使大学生网络道德信念迷失。旁观者效应指的是在事情发生时,个体感知到有旁观者的存在,这会影响到个体参与行动的态度选择。而零“旁观者效应”则是个体感知不到是否有其他人的存在。那么就会产生两个结果:一是在网络社会中,因为感知不到他人的存在,个人参与的可能性会增大;二是增强了网络交往中身份的匿名性,而且大多不需要承担任何的责任和义务。因为大学生在这种效应的影响下,无法直接感知自己应承担的责任,网上的诸多不道德行为扰乱了大学生的判断与选择,甚至出现了很多大学生对自己在网络和现实中的道德要求实行双重标准,极大地削弱了德育的效果。
2.网络社区替代了现实互动的功能,大学生人际伦理匮乏。网络生活的超现实性和刺激性极大地吸引了大学生,闲暇时间的主要内容由原来的读书、体育活动、店面购物和促膝交谈等现实的互动方式转化为虚拟的网上游戏、网上恋爱、网上购物和QQ聊天等,在网络虚拟社会中摆脱了现实生活中道德和法律的约束,一些缺乏自控力和角色责任意识的大学生甚至长期逃课泡在网吧里,还有的患上了网络沉溺症进而荒废学业。
3.网络信息的不对等性,大学生选择道德评价标准西方化。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全方位变革时期,网络为各种思潮提供了争取舆论的舞台,其中很多不良信息泛滥成灾,使得不同背景下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政治文化和生活方式都严重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头脑。互联网上90%以上的信息都是英文标志的,阿尔温·托夫勒在权力转移中说:“未来世界政治的魔方将控制在拥有信息强权人的手里,他们会使用手中掌握的网络控制权、信息权,利用英语这种强大的文化语言优势,达到暴力金钱无法征服的目的。”现在的“全球信息化”大有“全球美国化”的倾向。所以,要增强大学生接受外来文化的辨别能力,也要介绍网络国情,避免本土道德标准被侵蚀。
二、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
1.网络社会扁平化结构的特性。即将个人的纵向的多层次性打破,从而使网络中网民趋向平等,跨越空间的双方可以因为兴趣相同、经历相近和观点一致而建立朋友式友谊等。网络组织中的人际关系在本质上是平等的,所以,网络社会打破了传统的金字塔样的中层级关系,个人的力量将获得扩张,似乎任何人都可以不同的目的传播各异的消息,这就容易出现传播权的滥用,从而导致大学生网民的行为趋向无序化。
2.网络行为具有匿名性。在IRC网络沟通中,只有8%的人以真名为使用者名称,45%选择的名字和自己有关联,6%的人取了不相关而表达想象力的名字。网络的这种伪装作用,使大学生的网络行为表现为一种缺乏网络社会控制的行为,从而产生对现实道德的质疑和挑衅。
3.网络互动具有超空间性。网络空间的人际关系更为模糊和不确定,大学生网民的交往是在对方交往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进行的,使得这种交往过滤了社会属性。从而导致其可能会做出在现实社会生活中难以想象或难以做出的行为。在网络上,日常生活中的身份等级和权力完全失去了它以往的作用,既有的传统道德规范功能自然就被弱化了。
4.网络具有消解文化边界的特性。网络社会的进程可能会改变现实地域文化自身的变迁进程,也同样能改变本土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会使现实社会中各种文化背景下的网民有意或无意地淡化原有文化特质,潜移默化地归从于一种不确定的网络文化或者综合文化上,未来现实社会中各民族文化的“边界”将模糊不清,文化认同也不像以往那样定位清晰了。
5.现实道德和虚拟道德的不对应性。在虚拟网络社会中,每个人的社会角色扮演和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定位非常难,这就使传统社会中的道德及其运行机制在虚拟空间中并不完全适用。一方面我们不能为了捍卫传统道德而远离电子媒介;另一方面我们对网络空间的道德无序机制的形成,又不能视而不见,否则将导致现实道德失范现象的加重。
6.网络信息技术系统本身的“非完美性”。网络本身的漏洞也是产生网络非道德行为的重要原因之一。作为一项人类科学技术研发的高科技的系列化产品,由于设计和研发中的屏蔽功能和网络攻击存在“时间差”,所以网络不道德行为的发生就存在技术上的可能性,这就是我们必须正视的网络是一个预防性研究升级永无止境的领域。
三、培养大学生网络道德,健全网络规范的具体措施
1.大学生网络强制性规范的构建。网络强制性规范主要指政府关于网络社会的法规、专门的网络管理组织制定的一些法规和各个网站自己制定的一些规章。(1)针对大学生构建网络规范应反映时代精神,既要实现对中国传统道德美德的继承,又要以开放的心态借鉴西方伦理文化中有价值的部分。可以树立高校网络道德楷模、网络道德教育模范,以高超的智慧征服大学生的道德心灵;营造清新高雅的校园网络文明舆论,影响大学生网民道德建设等。我国的传统道德之所以能够影响深远,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古代先贤在向人们传授必须遵循的某些行为规范的时候,除了直接说教外,还会通过以反说正思维方式,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兼相爱,交相利”的思想。还有我们也要客观审视西方道德文化中的国家观教育和亲情教育,以及道德判定标准的可操作性,整合德育教化的观念将对网络时代大学生道德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2)鼓励各类网站规章制度的建立。高校网络规章应针对高校网络环境的道德失范现象进行规制,要做到有奖有惩,把抽象的道德规范变为清楚科学的、执行效果好的制度,依靠健全的制度力量来约束和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客观上可以起到规范青年学生网上活动的作用。因此,制定网站规章还应该充分理解网络社会开放与共享的特点,在制定规章时要考虑到大学生网民在网络社区活动的便利性和参与活动的可能性,只有这样才能使规章的社会规范具有更大的普遍性。(3)推动互联网立法的进程。网络立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已经引起了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由于各个国家的制度体制不一致,传统文化背景的差异性,网络普及化程度不均衡以及网络空间存在着强权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很难制定出各国都能接受的,特别是能为各国的青年大学生所认可的网络法规,所以在制定网络法规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国际化和民族化的关系,结合我国大学生的文化背景、心理特点和网络知识信息的辨别能力,建立适合我国实际特点的网络法规,既不能一味地趋同,也不能故步自封,脱离国际化发展的轨道,尽可能保护合法的大学生网民和网络组织的利益。(4)将网络道德素养纳入高校道德教育评价体系。高校德育教学评价可以对学生正确思考与行为产生积极的导向作用,可以客观公正地把网上道德作为评价大学生在校表现的一项重要内容。信息素养既是信息时代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能力,也是文明社会的公民道德水平的一个重要反映,面对信息时代的严峻挑战,各个高校有必要将网络道德素养纳入教育的目标与评价体系之中,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做出扎实的努力。
2.大学生网络非强制性规范的构建。网络非强制性规范是网络中的习俗、道德、宗教、礼仪等约定俗成的行为习惯。(1)培养大学生网民的文明行为习惯。分析大学生网民之间的合理的心理需求,发挥网络教化的积极作用,科学传输基础、专业性的知识信息,以丰富大学生知识底蕴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并通过规范大学生的上网自律习惯,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品质,增强大学生的奋斗意识,大学生个体的道德自律应该成为正常的伦理关系得以维系的主要保障。使网络行为规则普遍化、制度化,增强网络行为的自律性,以维护网络社会的秩序。(2)积淀网络大学生群体规范。大学生群体需要将自身道德评价内化为人们的内心尺度化,形成公认的社会力量,并对网络大学生群体的行为产生约束力,力争在特定社会情境中寻求群体自由与社会期待的统一。通过开辟相应的专题性伦理道德网站、有针对性的校园论坛等,形成理性的、健康的网上舆论氛围,贯彻公正、平等的大学生网络信念,培养大学生网民的高尚人格,能够在总体一致认同的规范与标准下,接受他人的行为方式,超越理解鸿沟,实现信息交流的双向互惠,帮助大学生将网络社会的权利、责任与义务集成于新型的网上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并形成内在的约束力。
3.配合高校确保网络技术规范的构建。配合相应的网络技术手段,对网络不道德行为加以遏止,通过这些必要的技术措施,实现网络道德失范的预防;针对已经实施的网络道德失范行为追究其道德、法律责任,从而保证了网络社会的正常秩序,维护网络社会的安全,促进网络道德和网络政治的健康发展。网络技术规范同样具有他律性,它不同于网络行为主体的自我道德约束,但却可以弥补网络行为主体的道德自律之不足的缺陷,进而促进道德自律的形成。所以,从技术角度研究、预防和控制网络道德失范仍然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同时可以科学利用网络技术阻止有害信息的流入,实现对有害的文化殖民信息的过滤,有效保护本民族优秀的道德文化成果,发挥网络的广泛影响性,开发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网络文化产品,有计划地记录和弘扬中华古老文明的优良道德传统。
总之,面对网络道德的失范,我们高校德育工作必须在认识到网络发展的必然性的同时,不断加强德育方式的改革,德育手段的更新,特别是德育效果的检验,积极发展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建立科学可行的网络道德规范,依靠心理学、教育学、伦理学和政治学等交叉学科的现有成果,借助经典的社会学理论,以网络社会互动模式、网络心理契约和网络社会控制等为切入点,处理好现实道德和虚拟道德网的关系、网络言论自由和社会责任的关系以及网民隐私权的保护和网络监管的关系,趋利避害,使网络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M].李康,李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
[2]冯鹏志.延伸的世界[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3]谢海光.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4](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夏铸九,王志弘,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5]黄少杰.网络社会学[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1.
[6]宋德如.信息网络对青少年心理的负面影响及教育干预[J].青年研究,2000(11).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connotations and advantages in network marketing as well as the SME status of network marketing, and presented the main m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 network marketing.
关键词:中小企业;网络营销;思考
Key words: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network marketing thinking;thoughts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3-0017-01
1网络营销内涵及其优势
①“双向沟通”速度快、效率高。企业通过网络直接向客户提供更加便宜的产品和使顾客享受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进而吸引大量的消费者上网购物,使各种商业组织机构由此能够扩大客户基数、降低交易成本、节省销售时间。商家还可以通过网络对潜在客户以搜索的方式表达出需求后,针对性地展开推广,直接命中他们的需求,充分满足现代社会个人化、个性化的需求,提高效率。②无时间、地域限制,公平竞争。Internet的全球性和即时互动性为企业、供应商和客户提供了一条相互沟通的新渠道。它不仅能使全球的消费者及时了解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还可以使企业迅速查询有关的市场需求信息、新产品信息,增进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关系。网络营销将打破企业以往贸易的时空限制,充分利用互联网所形成的全球信息网络空间,面对全球的客户开展全球范围的营销活动。③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示企业和产品信息。www(World Wide Web)引人入胜的图形界面和多媒体特性,使企业可以充分地展示自己的形象、产品及服务,充分地利用网络进行广告宣传,也将使信息接收者的接受度大幅提高。④进入市场的“门槛”较低。企业开展网络营销活动,客户直接得到产品和服务而无须通过中间人,无店铺、无库存,使企业经营成本更为低廉,尤其是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应充分运用网上的各项资源形成以最低成本投入获得最大市场份额的新型营销模式。
2我国中小企业网络营销发展现状及问题
2.1 网络营销意识不强。相当一部分企业仅仅把上网看作是赶时髦、追潮流。有近一半的已建网站的企业只认为建了网站就算是开展了网络营销,而没有真正全面开展网络营销活动,对网络营销认识不清,网络竞争意识不强,没有充分意识到信息时代抢占网络营销市场对企业赢得未来竞争优势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2 忽视已建网站的升级问题。当初建站图省钱,现在改网站还要花钱。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中小企业就产生了“凑合用”的心理,数十万个“满载”沉旧信息和功能缺失的“亚健康网站”及携带多种病毒的“僵尸站”。只有50%左右的中小企业能够根据技术的进步和经营水平的提高经常升级自身网站,另有50%的中小企业很少升级自身网站。由于网站不升级,营销效果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僵尸站”的出现,不法份子利用僵尸网站为掩护,在互联网中肆意传播木马病毒,对互联网安全、网民信息安全的一种威胁。
2.3 物流业滞后。由于我国物流企业的发展还没有达到电子商务所要求的柔性化特征,加之互联网的无边界性特点导致了网络营销客户的分散,少量的供给和过于分散的配送网络,使得物流企业无法分摊较高的固定成本,进而更难以降低服务价格和提高服务水平。
2.4 网络营销策略水平不高、定位不准。我国目前大多数中小企业网络营销仅停留在产品的网络广告等环节,或者只是将企业名称、公司简介“上传”到网上,既无对企业产品及企业形象做系统介绍,也没有借助网络开展营销活动,而且采用大幅图片和FLASH动画,虽然很精美,但影响到浏览速度,实用性不强。至于网络调研、网络新产品的开发、网络分销、网络服务等营销活动,更是很少涉足。
2.5 没有采取有效的网站推广。网站推广决定着企业网站与用户之间的距离,但目前存在:
一是,一些中小企业没有网站推广的意识,企业网站做好后没有采取有效的推广手段,使得用户和潜在用户无法了解到该企业的网站;二是,部分中小企业有网站推广的意识但不懂推广的技术,企业网站建成后就向某些网络公司购买推广服务,企业为那些原本不需要花钱或花很少钱就可采用的推广手段支付了高额的费用,使企业蒙受了损失。
2.6 缺少网络营销专门人才。目前我国90%的中小企业缺少网络营销专门人才,这也是出现上述五个问题的原因所在。我国的中小企业家族式管理占主导地位,企业不愿意招聘高水平的管理者,绝大多数企业还不了解网络营销的处理方式,不懂得如何应用网络营销手段来改进企业经营,使得企业缺乏高层次的管理人员,导致企业的管理水平低下。
3我国中小企业开展网络营销的主要措施
3.1 深化中小企业对网络营销的认识。企业的领导者要充分认识网络营销给中小企业发展带来的机会,把网络营销纳入企业总体营销战略中来;加大对网络营销的投入,吸引网络营销的专业人才。不把网站当成时尚的摆设,要把企业网站视为企业开展营销活动的新平台,把网络营销视为提高营销水平、缩小与大企业差距的利器。
3.2 重视企业网站升级。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是网络时代的三个技术基础,这三类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技术很快就会被运用的网站建设和网站运营中去。中小企业应该抛弃网站建完就一劳永逸的观念,应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用户规模的扩大不断升级企业的网站,用新的技术不断完善和丰富网站的功能,以此为平台给用户提供稳定的、个性化的、高质量的服务。
3.3 加快发展物流业。针对我国物流业存在的问题,我们应当加大基础物流平台系统和与电子商务配套的配送服务系统的建设。同时也要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完善物流的增值功能。加强对物流人才的培养和教育,从而更好地指导现代化物流的实践。
3.4 准确进行网络市场定位并采取合理有效的网站推广策略。顾客上网一般基于各种不同的需要,如信息查询、信息、信息交流、在线购买、娱乐等,中小企业的网站定位应当在满足目标顾客的需要方面确定自己的位置。同时,企业应该做好搜索引擎优化、向搜索引擎提交网站、购买关键词广告和其他免费的网站推广手段如:交换链接、病毒性营销等,与搜索引擎营销配合使用,合理有效的推广网站,从而达到最好的网站推广效果。
3.5 内外并举引进和培养网络营销专门人才。我国中小企业应该加大引进或培养网络营销人才的投入,只有拥有了既懂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又具有营销理念的专门人才,企业的网站才不会成为一个摆设,网络营销才会为企业的发展真正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现在互联网对于我们来说早已不再是什么新鲜事物。它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整个社会经济效率的提高。互联网正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显著的影响着经济效率。
(一)互联网传输技术的低成本大大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对于经济效率的提高作用十分明显。
(二)网络影响交易成本,进而改变产业结构,改变经营管理的模式,最终实现整个杜会的经济效率的飞速提高。
(三)互联网提供的大量的信息资源,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率,为企业内部整合、调整结构以适应时代的发展提供的动力和压力。
(四)互联网对于广大民众而言,提供了无限的信息数据库,使我们原来不敢奢望的资源共享成为可能。
(五)互联网的公开和透明,也为政府管理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广阔的开拓空间,提高政府管理国家的效率。
一个结论昭然若揭: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电子商务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它以互联网作为依托,以网上的实物、资讯、乃至服务为交易内容,依靠其方便、快捷、高效的特点迅速崛起,成为新的热点和增长点。
然而新的事物的产生,必然带来新的问题。随着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与普及,电子商务的出现,对传统的税收原则、税收概念与规范形成了冲击,给目前的税收征管带来了很大困难,使国家税收流失的风险加大。本文正是从这个视角出发,探讨我们面对电子商务,在税务、税收政策上所要应对的挑战,以及相应的可以采用的对策。
电子商务定义:
探讨问题首先应该明确定义,对于电子商务的内涵,国际上没有统一的定义,我国经济学界也没有就此达成一致的观点。有观点认为,电子商务就是利用因特网,从寻找客户开始,一直至洽谈、订货、在线收付款、开据电子发票以及电子报关、电子纳税等通过因特网完成的商务系统。也有人认为,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是指在因特网上进行的商务活动,即利用互联网技术而形成的新的商业交易模式,其主要功能不仅包括网上电子广告、定货、付款、货物和服务递交等电子交易内容,而且包括市场调查分析、财务核算、生产调度、物资调配等电子商业内容。笔者认为上述定义都停留在表层上,没有真正揭示概念的内涵。作为一个较新的经济学范畴,电子商务至少有以下内涵:(1)它是使用互联网来做广告和出售有形产品;(2)它是使用电子媒介提供服务;(3)它是把信息转化为数据模式,并对数字产品加以传递。
如前简要说明,电子商务的具体形式可归纳为三种:第一,电子商务作为远程销售有形产品的方式。即互联网作为有形产品的交易场所而存在,互联网上实现的仅仅是查看商品目录、发出订单等,有形产品的配送仍通过传统的运输渠道进行。第二,电子商务作为远程提供服务的方式。即使用电子媒介从遥远的地方提供服务,包括通过电话、传真、因特网技术提供信息服务。第三,通过电子商务销售数字产品。即将图表(静态和影像的)、文本或声音转化为数字形式,对同样信息的数字版本加以传送或销售纯数字产品(如电脑程序)等。[1]
电子商务给财政税收带来的冲击
按常理,电子商务仅仅是商务交易手段多元化的一种表现,并没有脱离贸易的实质。也就是说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和交易额的急剧上升,理应大幅度的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然而实际情况如何呢?政府的财政收入非但没有上升,反而大幅度减少。究其原因不外有二:其一,由于很多公司、企业等开始大量转向通过电子商务进行交易,使得传统贸易方式的交易数量锐减,自然就波及到现行税收,造成了损失;其二,立法上的“真空”地带。我们知道,法律本身就一定是滞后于社会发展的,只有通过不断的调整,来弥补其滞后性。但是电子商务作为新生事物,不仅发展迅速,而且来势凶猛,大有铺天盖地之势,将我们的立法机关搞的措手不及,我们不得不承认,电子商务的发展的确是超过了我们的预期。这就使得“税务部门还来不及全面研究制定相应对策,造成网络空间上的征税盲区,本来应该征收的关税、消费税、增值税、所得税、印花税等税收大量流失。例如:美国函购公司一个公司搬迁到Internet上之后,政府就损失了约30亿美元的税收。美国国内税务署署长玛格丽特??米尔纳,在1996年12月举行的国际税收第九届年会上,对无约束的电子商务可能导致的全球性政府收入的流失表示出了担心。” [2]
随着网络贸易规模的快速扩大,网上税收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人们对网上纳税问题也逐渐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形成截然不同的两种观点,提出了完全相反的方案。
一是网上贸易就要交比特税,网上的消费行为、服务贸易、电子商务使许多企业和个人逃避了应尽的纳税义务。一个高税率国家的消费者只要付出很少的上网费便可从另一个低税率国家购买到比本国便宜得多的商品。Internet的电子贸易的特殊之处仅仅在于它是一种数字化货物和服务的贸易,它没有也不可能改变交易的本质。对政府来说,本质上的交易行为都是应该纳税的。另外,Internet上聚集了大量蕴涵知识产权的知识产品,它们需要各国政府和国际法规的保护,而网上贸易对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资源的享用几乎是无偿的,因此,政府对其征税无可非议。
二是网络暂不征税,面对网络贸易的发展,当务之急是如何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为网络贸易和电子商务拓展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所以现在对网络贸易征税显然为时尚早。此外,目前不能对网络贸易征税也有技术上的原因。网络贸易由于缺乏明确、清晰的地理路线(而这种地理路线正是传统有形贸易的重要特征),网上交易很难确定买方、卖方和交易地点,尽管可以对通过Internet订货而最终由水路、陆路或空运完成交易的货物征税,但却很难对通过网络实现交易全过程的数字化产品和服务收税。[3]
应该说,上述两个观点也是旗帜比较鲜明主张,比较极端一些。(在**文章中,)我国财税法学领域也有作者提出比较中性的主张,认为应该坚持 1.税收中性原则, 2.财政收入原则, 3.尽量利用既有税收规定原则, 4.坚持国家税收主权的原则。[4]
我个人以为,从目前我国网络中电子商务的交易现状,税务部门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加强对网络征税,尤其是对电子商务征税。当然,因为我们立法上的不甚完善,应该以引导、规制为主,奉行一个相对中庸一点的政策。上文提到的第三种观点还是相对符合目前的国情的。管是必须的,因为如果置之不理,必然会使国家、企业的资源向电子商务大量转移,原因在前文中已做表述。造成国家税收的减少。加之“放权容易,回收权利难”,有朝一日,当政府发现电子商务已经到了严重危及政府财政收入,不治理不行的时候,会发现口子开的太大,想收时,于民心,于企业心,甚至于在国际交易中的信度都会大打折扣。所以,我们是要管,但是可以采用比较柔软一些的调整手段。毕竟从我国的税收实践来看,和西方发达法治国家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相对西方而言,在网络的安全性、网络的专业性、系统性上也还不可同日而语。
下面我将就我个人对于财税法的理解,给出一些建议。
前提是要把握好“度”,正如新制度经济学的代表人物诺思所说“国家既是人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原因,也是人为导致经济衰退的原因。”
首先,“无法则不立”要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电子商务法》,《电子商务税收管理法》,《电子签名登记管理办法》,并修改增加我国传统财税法中的相关法条。
其次,坚持税收中性的原则,既要有利于促进电子商务交易的健康发展,又要能确保政府实施正常的课税行为;既要学习借鉴各国先进的研究成果和有效的做法,又要考虑到我国电子商务交易的发展现状和我国税收征管水平。
第三,针对电子商务本身交易形式的多元化,细化不同交易方式独立管理方式,应该针对其各自的特点,不一定在统一的模式下管理。
第四,强化税收的管辖权,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府财政资金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客观上还存在着大量税收流失和财政收支缺口,我们绝不能放弃来源税收管辖权。
第五,借鉴国际电子税收经验,加强国际交流与协作。同时应注意与国际税收体系的顺畅接轨。
第六,针对电子商务的特点,传统的会计、审计的工作方式和内容应该做重大的调整。会计:网络会计表现出实时性、多元性、集成性、简捷性、动态性、开放性、智能性技术特征。审计:应构建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特有的审计理论和模式。审计要确保企业战略信息的安全性、可靠性,方便性和完整性。
「注释
[1]吕建锁,论电子商务与税制改革
[2]参考(人大全文数据库经济类2003年)李冰/王洛忠:《浅论电子商务环境下的若干税收原则》,载《行政与法》(吉林省行政学院学报200306.
[3]张楚:《电子商务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周忠海:《电子商务法导论》[M],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参考资料
[1]娄策群、王伟军:《电子商务政策法规导论》[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覃征、李顺东:《电子商务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杨坚争、高富平、方有明:《电子商务法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关键词:地方政府;网络舆情;监测;预警
一、树立正确的网络舆情观
当前中国网民的规模突破5亿,也就是说有5亿多中国用户通过网络这个渠道表达着诉求和意见。早在2008年6月20日,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就指出:“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1]可以说,网络舆情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大。它不仅仅是党和政府了解社情民意的平台,也是各级政府提高执政能力的基础。
1、重视网络舆情
网络舆情是民意的聚集地,尊重并重视网络舆情是地方政府转变传统观念,实现社会有效治理的重要步骤。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近年来,我国政府网络问政建设步伐逐年加快,截止2010年6月,我国政府网站数量已经达到23081个。2010年也被称为中国的“微博”年,越来越多的中国地方官员开始重视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发生以后,网友在网络上对事件进行传播,是舆情的形成初期阶段。地方政府必须准确把握这一时期,积极介入,第一时间占领话语权的制高点。有的地方政府由于对网络舆情缺乏客观、正确的判断和认知,致使舆情响应速度滞后,丧失了占领舆论高地的最佳时机,结果导致工作上的被动。
认清网络舆情的重要性,要一改往日的漠视态度,重视民众的自由表达权,吸取网民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引导并利用网络舆情,达到既塑造地方政府的良好形象又提高政府的执政能力的双赢结果。
2、客观看待网络舆情
要树立正确的网络舆情观,地方政府在重视网络舆情的基础上,还要在态度上客观看待网络舆情,不要视网络舆情如洪水猛兽,谈及色变。
如浙江省委政法委书记王辉忠所说:对网民的舆论监督和情绪宣泄,甚至是一些非理性言论,要以更加开放、包容、坦诚的态度来对待,冷静分析应对,依法依规处置,而不能不管什么都一律删除,一味删帖并不能解决问题。网络舆情具有非理性的特点,但不能否认它依旧是地方政府了解民生、民意的良好途径。一个开明的、负责任的政府不能害怕网民的质疑,对网络舆情持仇视心理,要客观看待网络舆情,认真分析其本质和来源,剔除网络舆情的非理性部分,抽取出公众监督的社会力量,为地方政府的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二、完善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机制
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是地方政府有效应对网络舆情的关键。它指的是地方政府在网络舆情潜伏期要尽可能地收集与突发事件相关的网络舆情,并对其进行分析和判断,找出可能导致危害社会稳定的信息并及时上报给有关部门,地方政府从而形成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案,把危机扼杀于萌芽状态,减弱或消除网络舆情带来的负面影响。
1、建立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机构
完善网络舆情监测和预警机制,要由各级地方政府牵头,加大资金投入,组建专门机构,负责常态化的网络舆情监测和预警工作。该机构必须包含具有新闻传播教育背景或者有媒体工作经验的专职人员,这些人往往具有较强的新闻敏感,能够快速及时的捕捉突发事件的苗头。[2] 36-38机构的职责就是持续对传统媒体、重点网站、重点论坛以及点击率较高的博客进行密切关注,注意公众讨论的热点、敏感事件,并能从字里行间区分出哪些是不良分子的恶意造谣、哪些是网民的情绪发泄、哪些是网络推手的炒作、哪些是“打酱油”的无意识围观等。地方政府从人力、资金等方面提供的保障,能够保证网络舆情监测体系的正常运作。除了专职人员外,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等技术的支持也是网络舆情监测和预警机构的重要保障。网络舆情的搜集、分析是建立在对信息的浏览和统计的基础之上,传统媒体和互联网媒体每天的信息数以万计,从这些海量的信息中提取、分析与事件相关的舆情信息仅仅依靠人力是行不通的,必须依托科学合理的网络技术。例如北大方正技术研究院发明的方正智思知识管理平台软件,可以实现对海量文本、图片、影音等数字化内容进行智能采集、分析及自动处理。
2、建立网络舆情监测机制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使人民群众的意见能够充分表达出来,以便能够依法及时合理地解决群众关注的问题。”地方政府要合理利用上述网络舆情监测机构,建立一套合理有效的网络舆情监测分析机制。
2007年,山西黑砖窑事件落幕后,山西省省长反思到“没有敏锐把握网络、媒体的舆论动向,及时做出正确的回应”是处理此事件的一个深刻教训。事后,山西省政府迅速应用了方正智思网络舆情系统,开始加大对地方网络舆情的监测。危机事件发生后,互联网媒体因为较低的门槛往往会率先反应,之后传统媒体才会介入。网络舆情的形成和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做好网络舆情的监测和分析,发现网络舆情热点出现前的征兆,是各级地方政府发现化解危机的关键。
3、建立网络舆情预警机制
网络舆情预警基于舆情的监测分析,指在网络舆情事件爆发前,地方政府对搜集到的网络舆情进行分析、判断,根据网络舆情发生的规律,找出可能导致危机事件的前兆,向相关部门发出预警,制定出应对危机事件的计划对策,从而最大程度的减低危害所造成的损失的行为。地方政府要充分认识到网络舆情预警的作用,建立完善预警机制,充分发挥其提前告知预防的功能。
当前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下,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的建立已迫在眉睫,利用技术手段明确“预警体系”,已经成为地方政府合理解决突发事件的关键。一套行之有效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预警等级的设定、预警指标体系、预警流程,其中以网络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最为重要。
网络舆情的预警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界定预警对象、确定警情产生的根源、密切关注舆情发展、向相关部门预报舆情。预警能力的高低主要体现在能否从互联网的海量信息中敏锐地发现网络舆情,以及尽可能准确地判断舆情的发展动向,并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做好应对网络舆情的准备。[3]39
(三)地方政府要完善网络舆情问责制度
一个真正心怀人们的政府应该是服务型的政府,“指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公民和社会服务为宗旨并承担责任的政府。”[4]78地方政府要不断完善网络舆情的问责制度,避免网络舆情的处理方式不当,反而导致更大的舆情危机。
1、建立合理问责制度
地方政府面对网络舆情时,要积极主动介入,从网络舆情中发现公共的关注点和问题的敏感点,严肃对待,查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并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对无恶意的情绪化、非理性的网民要耐心解释,防止其被居心叵测者利用;针对恶意炒作、刻意破坏社会稳定和谐的不良分子,要在第一时间否定并删除其在网络上散播的谣言,防止负面言论的进一步扩散。[4]如2012年6月11日,武汉发生10年一遇的雾霾天气,网络上出现谣言系企业锅炉爆炸或化工厂有毒气体泄漏事故所致,引起部分市民恐慌。武汉市安监、环保等部门迅速核实,调查分析显示雾霾是由周围农民焚烧秸秆造成,并迅速将这一结果通过武汉官方网站、微博、短信及新闻媒体对外,平息了谣言。之后公安部门经过技术侦察,查获并拘留造谣者喻某、宋某。
2、完善网络舆情的处理方式
在网络舆情的处理过程,地方政府要让公众看到地方政府解决问题的诚意和能力,不能采用压制、封杀、无视等简单的处理,这样不仅会引起舆论强烈的不满和谴责,还会导致公众丧失对地方政府的信心。处理网络舆情首先做好“疏与堵”。“疏”的是民意,“堵”的是谣言。其次,政府要勇于承担,不推卸责任。例如,发生在2012年3月14日的哈尔滨“梦中强拆”事件,虽然地方政府在第一时间给与了回应,但最终因把责任推卸给“临时工”,成为了舆论的“众矢之的”。“临时工”作为挡箭牌已经不是新鲜事,早在2010年上海发生11·15火灾时,最终的责任也落在了“临时工”——无证电焊工身上。
(四)地方政府要加强网络媒体的监管
在市场利益的驱使下,一些网站为了提高点击率,吸引广告商的投放,经常利用突发事件制造嘘头,给流言提供了空间,也为用心叵测的不良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因此,地方政府施行网络舆情的监测与引导,就必须加强对网络媒体的监管,打造有社会责任感的网络媒体。
1、加强网络媒体管理的法律法规建设
法律法规建设是一种硬性监管手段。西方政府在计算机和网络立法方面给我们提供了不少借鉴。世界上第一个颁布互联网法律的是德国,早在1997年通过的《信息与通讯服务法》就提出了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三原则。新加坡政府在1997年出台的《互联网操作规则中》也明确规定到:“凡是有违公共利益、社会公共道德、治安秩序、国家稳定以及其它现行法律禁止的内容都不得出现在新加坡互联网中。当前,我国互联网立法还正处于探讨阶段,为了维护网络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我国在2000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规定了“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利用电信网络从事危害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2003年,《新华网》《人民网》等互联网信息单位签署了《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自律公约》。此外还有《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等,但整体上看更加具体(如违法信息如何认定、如何处罚)和具有法律效应的互联网法至今没有出台。[5]55强烈呼吁地方政府加快互联网立法的进程,为净化网络空间、减少网络舆情的负面影响提供强制力的保证。
2、加强网络媒体的道德规范
网络媒体道德规范旨在唤起互联网使用者的道德感、养成尊重知识产权以及个人隐私的习惯、规范用户的网络信息行为、维护网络信息秩序等方面能够发挥明显作用,甚至在消除有害信息方面可以充当“准法律”的角色。法律法规是强制的、硬性的;道德规范是自愿的、软性的手段,但这种手段却是有效的、必须的。道德规范应该连通法律法规一起成为地方政府加强网络媒体监管的两大支柱。网络具有的开放性和虚拟性的特性,它一方面使公众在互联网上具有隐匿性,另一方面也给违法乱纪行为提供了保护。与政府利用法律法规直接干预的手段相比,加强网民的道德责任感与伦理意识自有其优势。
结语:
从躲猫猫事件到上海交通管理部门钓鱼执法再到四川什邡,频频出现的网络舆情引发的危机事件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地方政府应建立起一套成熟的网络舆情应对机制,以开放、公正的心态面对网络舆情,接受网民的监督,做好网络舆情的监测与引导工作,从而建设成为真正“以民为本”的政府。
[参考文献]
[1]总书记重视“虚拟社会”,如何实现扎实管理.人民网. 2011.
[2]冯春.新媒体与政府公共危机管理[D].上海:复旦大学. 2008.
[3]吴绍忠,李淑华.互联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8.
[4]白毅.服务型政府的涵义与构建路径阴[J].求索. 2006(6) .
关键词:知识管理 国有企业 具体对策
知识管理理论运用于企业经营管理在许多行业已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对于大部分中国的国有企业而言,却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在深化改革的市场背景下,在知识经济和市场经济来临的今天,国有企业必须研究出一套适合自身行业特点的知识管理模式、培育自己独特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才能够在市场化的竞争中长远发展。
一、通过体制改革转变观念,营造学习型组织文化
1.全面认识学习型组织文化
尽管近年来,政府部门和宣传机构经常强调各单位要“建设学习型组织”,但各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对于“学习型组织”的理解并不全面。实际上这也是一个源于企业管理的管理理念。随着信息革命、知识经济时代进程加快,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环境的变化,研究企业组织如何适应新的知识经济环境,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成了全球企业界和管理理论界关注的焦点。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彼得・圣吉为代表的西方管理学者,吸收东西方管理文化的精髓,提出了以“五项修炼”为基础的学习型组织理念,正适应了这一时代的要求。
所谓学习型组织,是指通过培养组织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柔性的、扁平的、人性的、持续发展的组织。它具有如下几个要素:拥有终身学习的理论和机制;建有多元回馈和开放的学习系统;形成学习共享与互动的组织氛围;具有实现共同愿景的不断增长的学习力;工作学习化使人员活出生命意义;学习工作化使组织不断创新发展。自美国教授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全面阐述以五项修炼为基础的学习型组织理念后,这个管理理论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推崇和推广。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民营经济发展迅猛,国有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环境的变化。传统的管理体制具有“上级命令,下级执行”的特点,广大员工未能真正参与发展规划的制定,上级的经营策略是否有效也未能得到有效的反馈。全面认识学习型组织文化的内涵,能够让国有企业的管理观念全面更新。
2.建立共同的企业发展愿景
共同愿景有两个重要的特点:一是应该是企业员工内心衷心拥有的;二是应该具有强大的感召力。所以建立共同愿景首先要鼓励建立个人愿景。以不断发展个人愿景为基础建立的共同愿景,应该与大部分员工的个人愿景方向一致,而不应该与之冲突。使共同愿景成为员工最终的个人愿景,这就是“以个人愿景建立共同愿景”的修炼原则。
国有企业因为事业体制的历史身份,往往发展愿景都是由组织的高层领导规划了蓝图之后,强压给员工,而这样的蓝图未必被所有的员工接受,很多员工是被动地接受上级安排的任务,这就无法激发出知识创新的力量。
成功的领导应该努力运用双向沟通技巧,了解员工愿景的基础上阐明共同愿景,由此建立企业理念和企业文化,并使之与员工的价值观、使命感相一致,使得个人前途与企业发展、行业发展高度融合。
3.形成团队学习的工作氛围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人”仍然是拥有最多知识的主体,掌握更多、更新知识的人才也是企业的宝贵资源。知识管理是价值观和管理思想的变革,最大挑战“人”的价值观和管理的传统观念。知识管理之所以要依赖于组织文化的变革,是因为知识的共享性要求组织内部建立起开放和信任的氛围,打破知识流动的心理界限。在这样的环境里,信息、经验、技术的合作将成为常事,跨部门跨地域的交流成为一种常规活动,形成良好的团队学习氛围,才能碰撞出知识的创新。
在创建学习型组织的过程中,对人才的评价标准应该有一个转变,就是考核指标不应该是其自身拥有多少知识,而是他为其他员工传播了多少有用的知识;从创造成果上看,不仅仅是个人创造的有形成果在整个工作成果中的比例,而应该包括个人如何协调、组织和提供思想等方面的贡献。通过考核指标的修正,调整绩效考核的重点,建立起有利于员工在工作中彼此之间互助合作的激励机制。 二、建立并不断完善业务知识库,优化知识共享体系
在许多国有企业中,很多工作都是凭借员工的个人经验完成,甚至在岗位设置上存在着“因人设岗”,一旦人员变动,将出现岗位经验缺失的情况,缺乏将隐形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的机制。另外,由于陈旧的绩效管理体制,员工之间的竞争使得有些人以自己独有的知识来体现个人价值,不愿别人也掌握同样的知识,阻碍了知识共享的推进。所以完善知识库系统,优化知识共享体系尤为关键。
知识库在任何知识管理的组织构架中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它为组织提供了一个最基本的开展知识管理“公共空间”。建立知识库可以有效地实现知识的共享,有效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知识库必须是一个动态系统,不断搜集新知识,使隐性知识显性化。
企业的知识库包括业务知识、管理流程、制度规范等,有些企业还把员工的工作分享、经验交流放到知识库里。为了达到实施知识管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的,知识库应有一些最基本的要求。
第一,对知识库内容科学分类,并保证其有效性。如果想让知识库成为在员工中普及的学习工具,它必须要能够方便、快捷地使用。这就要求知识库的内容要被很好地规划、整理,不但是知识内容越新越好,还要易于查找、搜索。
第二,保证知识库内容的准确性。员工必须要确信他们从企业的内部知识库中得到的信息是准确的、及时的、可靠的。如果员工从知识库中找到的信息时错误的,影响了学习或工作的效率,几次以后,必然对知识库失去信心,不愿意再使用,这就失去了建设知识库的意义。企业应该有专人负责审核知识库的内容。
第三,让知识库在安全的环境下被有效使用。国有企业涉及的业务有部分服务于政府部门,同时涵盖的用户范围和掌握的用户信息很多涉及隐私。知识库内的部分内容需要严格保密,这些特殊的部分就只对特定的员工开放,或是需要口令或其他安全措施才能进入查询,同时又要保障每一个员工都能得到自己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内容。
知识库的建设既要达到上述的一些基本要求,又要注意发挥企业自身的资源优势;除了对已有的显性知识进行检索查询,还要能够针对某一问题进行交流分析,将员工的思考、经验得到有效收集、整理。可以开辟论坛、讨论区、聊天室等网络空间,让员工可以在共享的平台上交流工作。现在许多企业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已经开始做到这点。
为了鼓励员工使用和完善知识库,还应该有相应的绩效激励。对员工的绩效评价不应该停留于“员工个人拥有多少能力”,而应该拓展到“员工对企业贡献了多少能力”。对于那些对知识库的完善有所贡献的员工,应该在其绩效考核成绩上有所体现,同时也应该得到分享其知识的其他同事的尊重,这样才能够形成良好的内部知识共享的氛围。
三、建立培训机制,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
1.建立内训制度,优化内训效果
内训包括新员工入职培训、员工换岗培训、员工晋级培训、工作能力提高培训等方面的内容。内训相对于学校教育或者职业技能培训,岗位针对性更强,能够使员工对即将要从事的职业或者岗位有所了解,做好心理准备和技能准备,能够尽快适应工作环境和岗位要求。一些岗位训练能够让员工迅速掌握岗位工作技能,从而更有效率地开展工作,创造出更大价值。
同时,内训也是知识共享的一个有效平台,比如让老员工对新员工进行内训,可以促使老员工整理和分享自己的工作经验,促进隐性知识显性化;同时也是让老员工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内训制度的建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组织岗位所需的培训内容。对于企业而言,比较完善的培训内容一般包含以下模块:一是企业战略与目标:提高员工对企业发展方向的认识;二是企业业务指南:让员工熟悉企业的各种业务知识;三是工作流程规范:让员工尽快适应工作环境并相互配合;四是岗位技能训练:使员工迅速掌握岗位所需操作技术;五是综合能力提高:包括礼仪培训、拓展训练等等,提高人员综合素质。
(2)培训参与的激励。为了让员工重视企业内训,不是被动地“被培训”,而是主动地“要培训”,企业应该建立一套与内训相结合的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体系。在有些企业,员工完成某些内训课程将会得到相应的“学分”,累积到一定的学分或者完成规定的课程才可以胜任某些工作,得到竞岗的机会。学习过程中表现优秀的学员,在工作绩效上给与相应的奖励,也大大提高了员工的学习积极性。
(3)开发更多学习渠道。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为企业员工提供新的学习方式,比如有些企业在内部信息系统上开发了一个网站,员工可以通过系统对自己的能力作出评价,对自己掌握的业务知识进行考评,寻找自己的能力水平和岗位要求之间的差距,并了解应该如何提高。在网络空间里,员工也可以针对自己遇到的工作问题向有关专家提出咨询,企业组织专家团对问题进行分析和答复,并定期汇总员工遇到的问题以完善培训内容。
2.提供外部培训机会,提升队伍素质
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外部的培训主要有两大方向:一是在职学历教育,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二是针对不同岗位的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工作技能。这两方面相辅相成,应该作为人力资源的一项日常工作。
有些企业重视岗位技能培训,而忽视员工的在职学历教育,这样不利于员工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另外,有的人认为学历教育或者理论学习是应试教育或者是空洞的纸上谈兵,这是对借鉴式学习方式的偏见。
鼓励员工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参与理论学习,可以专业、系统地学习专业知识,并拓展知识面,构建合理、全面的知识结构,培养系统的逻辑思维方式,对于个人综合能力的提高是很有帮助的。
技能培训除了岗位所必须的操作技能以外,让员工参与一些诸如管理能力、沟通能力、演讲与辩论之类的技能培训,或者参加一些励志、团队协作、应变能力方面的拓展训练,都将对员工个人能力的提高大有益处。
将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和企业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给员工提高的空间,也可以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提升队伍素质的同时也增强队伍的稳定性。
四、提升人力资本价值,激励国有经营企业知识创新
人力资本的价值不像资金资本或者其他资产那样,可以用财务报表统计测算出来,但人力资源确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如果没有人力资源,其它资源不可能产生价值。企业管理的实践证明,当人力资源的作用被激发出来的时候,其它资源的作用有可能倍增。
说到提升人力资本价值,在理论界有个新的概念叫做“能力发展管理”。这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不同的专家、不同的领域对于“能力”的定义都没有一个统一的意见。以前我们所认识到的“能力”,往往是对员工的任职资格要求,包括学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工作经验、综合素质等。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中常常会发现这样的问题:所招聘的员工符合岗位的任职要求,但是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有效完成工作任务,提升企业的业绩。影响工作效果的原因可能是员工个人的工作积极性问题、可能是组织缺乏良好氛围,也可能是工作流程不顺畅等等。由此可见,“工作能力”并不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生产资料,需要通过一定的管理手段才能表现出来。而与此相对应的“员工能力发展”也不是一个孤立的管理工具,而是“在日常管理中,围绕组织能力提升的系列活动及其相关机制”,包括了“组织对人的”、“人对组织的”、“组织自身经营管理的”等多方面要求。搭建能力发展体系核心目的是“最终提升组织整体业绩”,主要工作内容就是“提升能力”。能力发展体系不是单一针对“员工个人工作能力”,而是针对“公司的、具有整体意义”的管理体系。不同的组织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外部环境,对能力发展的重点和要求也有差异,但始终是围绕“组织”和“队伍”来开展,且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只单一提升或解决某一方面能力,难以长期支持、促进公司的整体经营或发展。
“能力发展管理”在提升个人能力的基础上,进而提升“组织能力”和“队伍能力”的真正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不同行业的目标导向不同,对于大部分转型中的国有企业来说,目前没有一个成熟的套路借鉴。所谓的“组织能力”是指企业在与竞争对手投入相同的情况下,拥有更快的生产效率,或得到更高质量的产品或服务的能力;而“队伍能力”则是指公司全体员工提升工作效率或提高服务质量所需具备的能力,可以看成是队伍中个人能力的总和。组织能力通常包括组织模式、管理机制、支撑体系等几方面;而队伍能力可反映为组织整体情况或员工个人情况,通常包括组织氛围、工作意愿、任职要求等几方面。队伍能力往往对公司影响更为深刻而长远,但基于“人”的灵活多变,队伍能力提升也是能力发展体系的难点。
对于企业而言,要提升人力资本价值,激励知识创新,除了通过培训提升个人能力以外,更关键在于通过提升队伍能力来挖掘员工的创新潜力。
参考文献
[1]江文年.企业知识管理实战宝典[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2]黄立军.企业知识管理理论与方法[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
[3]储节旺.知识管理概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