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22 16:46:30
导语:在会计行业的发展前景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创业板上市;持续盈利能力;盈余管理
盈利能力,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赚取利润的能力。企业持续盈利能力是指企业持续赚取利润的能力。从企业发展的目标来看,企业从事经营活动的直接目的是最大限度地赚取利润并维持企业持续稳定地经营和发展。持续稳定地经营和发展是获取利润的基础;而最大限度的获取利润又是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目标和保证。
企业盈利能力对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现代社会中,无论是什么类型的企业,盈利能力强的企业比盈利能力弱的企业具有更大的活力和更好的发展前景。因此,无论是企业的管理者、债权人、还是股东(投资者),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关心超过任何一项其他财务指标。
2009年5月,证监会在公布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办法》中,对计划创业板上市企业的持续盈利能力提出要求,发行人应当具有持续盈利能力,不存在下列情形:
(1)发行人的经营模式、产品或服务的品种结构已经或者将发生重大变化,并对发行人的持续盈利能力构成重大不利影响;(2)发行人的行业地位或发行人所处行业的经营环境已经或者将发生重大变化,并对发行人的持续盈利能力构成重大不利影响;(3)发行人在用的商标、专利、专有技术、特许经营权等重要资产或者技术的取得或者使用存在重大不利变化的风险;(4)发行人最近一年的营业收入或净利润对关联方或者有重大不确定性的客户存在重大依赖;(5)发行人最近一年的净利润主要来自合并财务报表范围以外的投资收益;(6)其他可能对发行人持续盈利能力构成重大不利影响的情形。
对企业发展的客观环境(内外)进行分析,企业可持续盈利能力首先取决于企业所处行业的总体发展前景、行业竞争格局和企业的行业地位,其次还取决于企业的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是否具备确定性、稳定性或者独创性,再次要看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视行业不同包括研发创新能力、市场预测和拓展能力、内部风险控制体系、人才储备和激励机制等)以及其执行力。客观环境因素无法全部量化,但是无论怎样,企业可持续盈利能力在财务上的最终表现是企业净利润及其净利润的增长指标。
盈余管理,是指公司的管理层为实现特定的目的或公司的市场价值最大化目标,进行会计政策的选择,从而调节公司盈余的行为。需要说明的是,盈余管理有别于证券市场上存在的利润操纵。盈余管理是通过选择会计政策寻求对自己有利的财务结果,合规合法是前提;而利润操纵是通过违规违法的手段弄虚作假而人为造成利润的增加或减少。盈余管理一般具有以下特征:第一,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的管理当局。第二,在盈余管理的过程中,企业管理当局是有目的、有意识地选择对自身有利的会计政策或交易安排(职业判断和规划交易),即管理当局是有意图的。第三,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的目的在于获得自身利益。
对于计划创业板IPO上市的公司来说,盈余管理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使企业的市场价值最大化,股票在上市的时候能卖一个好的价钱。
纵观2011年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数据,最低的永利带业(300230)发行市盈率只有14.3倍,最高的雷曼光电(300162)发行市盈率达到131.49倍。这其中,诚然有投资者对这两家公司行业前景、经营模式、经营管理水平等判断不同导致的差异,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对比两家公司的申报期(2008到2010年)的盈利数据,永利带业三年净利润合计0.89亿元,雷曼光电三年净利润合计0.71亿元,仔细分析下,雷曼光电的净利润要比永利带业少0.18亿元。然而,雷曼光电2009年净利润增长率90.9%,2010年净利润增长率85.7%;永利带业2009年净利润增长率24.6%,2010年净利润增长率24.5%。很显然,增长率达到永利带业3倍多的雷曼光电在创业板IPO中笑到了最后,卖了一个好价钱。可见,可持续盈利能力的要求下,在创业板这个舞台中,上市公司不仅仅要比拼“盈利金额”,更重要的是“盈利速度”的比拼。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在一段既定时间内,是表现为一个持续增长的盈利状况,还是表现为一个平稳均衡的盈利状况,取决于企业所处行业发展前景、行业竞争格局和企业的行业地位、取决于企业的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取决于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而不应服从于企业管理当局的目标。从一个足够长的时间(最长也就是企业的整个生命期)来看,盈余管理并不增加或减少企业实际的盈利,盈余管理只改变企业盈利在不同的会计期间的反映和分布。换句话说,盈余管理影响的是会计数据尤其是会计中的报告盈利,而不是企业的实际盈利。
【摘要】随着经济和科技飞速发展的,技术进步伴随着经济制度也要相应的进行调整,有关于会计工作的制度体系和理论也都要相应的改变,更适应现行经济发展要求。电子商务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和国家经济发展都带来了广阔前景,但是与之相伴的对现有商业银行等各方面体系的冲击也不容忽视。电子商务给会计工作带来的行业科技化和传统模式的打破都推动会计行业向着完善化,高质量化发展,这也要求我们不断规范电子商务时代下的会计工作,培养会计行业的创新人才,发挥会计行业的最大作用,为社会经济发展出谋划策。
【关键词】电子商务 会计 经济 发展
一、电子商务的优点
1.让信息交互更加便利
电子商务的特点是利用蓬勃发展的网络,使商贸活动变得更加简单快捷,信息传播的成本更低,交易变得更加不受时间和地点的控制,仅仅利用网络的交流完成一系列信息的表现,包括商品的运输情况和资金流向都能透明地表现出来,包括网上缴税也能轻松实现。因为网络,不仅使得交易交流变得轻松容易,也使得商品生产销售和服务模式变得简单,传统的会计运营环境也相应变化了。
2.减少复杂手续简便环节
电子货币是现实货币的虚拟化,是一种没有货币实体的货币。电子货币是一种无形货币。一般来说,电子货诺募壑低ü销售终端从消费者手里传送到货物销售商家手中,商家再回赎其手里的货币。电子货币可以在各个持有者之间直接转移货币价值,不需要银行等第三方的介入,这也是电子货币同传统的提款卡和转账卡的本质区别。电子货币在这一点上,很类似于真正货币的功能。
3. 提高货币流通率更加高效
电子货币的迅速交易节省了资金的传送时间,也减少了实际货币的耗损,不需要第三方银行的介入使得过程变得简单简短,手续简单间接的增加了消费者的消费信心和想法,推动消费的同时,也提高了货币的流通率,使得资金流通更快速更具活力。由于在降低交易费用上的巨大优势,电子货币取代传统通货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
二、电子商务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1.会计工作的发展前景广阔
借助网络,会计系统不再是独立的系统,而是更加开放完整的系统,企业的、管理政府的决策借助优化的会计发展系统也会不断优化。为了利用好电子商务这个工具,会计工作需要不断发展,针对电子商务的特殊性重新调整会计工作的模式,无纸化实现会计工作。会计工作更加适应时代需求,也从经济发展所需的传统行业一跃为富含技术含量的高度电算化行业。
2.会计主体持续经营受到冲击
电子商务的发展,实现了仅用电脑和互联网就可以建立一个企业或是公司,所有的经济业务通过互联网即可轻松实现,这使得原有的会计主体理论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会计主体核算的前提是持续经营,但在大互联网时代,瞬息万变的网络让持续经营变得遥不可及,许多企业在日夜间建立又在日夜间消失,商务变动的随意性,使得交易变得随时进入和退出,内部成员的组成和整个组织的存续时间都变得不稳定,持续经营变得难以实现,会计主体的核算变得困难。
3.权责发生制和现有结算体系的变动
电子商务带来的信息迅速变动,使得各种各样的交易活动都在瞬间完成,时间和信息的不对称情况越来越少,间隔也越来越短,前后会计期间对待支付的实际时间不在需要间隔确认,权责发生制变得难以适应现有进步的会计工作.
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得纸质货币消耗变少,虽然这减少了纸质货币的印刷,某种程度上节省了成本,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电子商务使得数字货币盛行,这无疑是对传统的结算体系的冲击,数字货币的快速流通使得现金,支票,汇票流通减少,网上电子商业发展使得银行网点的存在变得渐渐失去作用。
4.会计信息的安全性
网络信息数据的传递使得会计信息披露的安全性受到威胁,传统会计报告模式受到威胁。网络数据的报告变得信手拈来,数据真实性变得不可靠,也变得过于简单而随意,会计信息的安全变得无法确定,许多需要保密的会计信息变得难以保密,企业间的竞争变得更复杂。同时也需要更完善的信息技术来支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安全性。
三、电子商务对会计发展的建议
1.丰富发展会计理论
传统会计理论不能满足现有电子技术发展的状态,因此研究和发展会计理论义不容辞。会计为经济服务,提供经济管理需要的信息。电子商务环境下新的经济运作模式已经确立,会计理论需要进行新时期的探索,相对会计主体假设可以很好地替代现行的传统会计主体假设,合理规定电子商务时代会计核算的范围,也需要更好地确认会计要素的变动,更适合电子商务时代的会计核算体系才能更好地指导会计实务工作。
2.加强会计监督
政府推动和企业以及个人的积极参与才能建立适合电子商务环境下会计工作的法律法规,改进企业的财务制度更有利于新时代企业的发展,会计的内部控制仍需加强,对于电子支付,网上交易,网络结算进行规范和引导不仅加强国内的自我监管,也要与国际接轨,适应于电子商务全球化的发展。
3.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电子商务发展下需要的是复合型会计人才,需要更丰富的知识储备,同样也需要创新能力。人才培养需要国家加大投入力度,提供更广阔的平台。同样研发电子商务的会计软件也需要人才投入,网络会计人才是现代的宠儿,发展前景也更加广阔,为国家的经济决策作出更优质的决策。
4.跟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会计立法保障会计安全,会计核算得到法律保护才能更规范,企业会计数据系统需要逐步建立起来,同样的,企业会计系统防火墙也要加紧建立,加强对信息的输入与输出的管理,保证输入数据的合法性和正确性,并对用户进行分层管理,保护信息的同时也要为社会提供更丰富的知识。
参考文献:
关键词:我国企业;会计电算化;发展前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升,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现代企业中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企业会计电算化得到了不断的应用、推广与发展。但是,我国企业在发展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财务信息安全问题、复合型人才缺失问题、行业管理不规范的问题等。新形势下,只有认识到我国企业会计电算化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才能够促进我国企业会计电算化的长远发展。
一、会计电算化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推进,传统的手工会计日益显现出自身的弊端,如工作效率低、缺乏约束性、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严重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摒弃传统的手工会计,积极引进与应用会计电算化,使我国企业的会计电算化水平获得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会计电算化的总体水平仍然较低,很多企业仅仅将会计电算化用于财务管理,缺乏系统性和综合性,没有建立科学的、系统的、高效的会计电算化综合管理体系。
尽管我国的会计电算化水平较低,但不可否认的是,30年来会计电算化在我国企业中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基本上已经实现由传统的手工记账向会计电算化的转化,会计电算化在我国企业中也得到了普及,这提高了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减轻了工作强度,也增强了会计信息的可信度与可靠度,越来越受到我国企业的欢迎。随着专业会计软件的不断更新,会计电算化将会更有效地带动企业经济的发展,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助力。
二、会计电算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企业在发展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不能发挥会计软件的管理功能,不能从企业管理的角度认识会计电算化。很多企业在应用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仍然保持着传统的思维方式,仅仅将会计电算化用于财务管理中,不能从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层面认识到会计电算化的意义。很多企业在发展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仅仅是为了追求形式上的新颖,不能整体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第二,不能将会计信息系统作为企业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电算化系统仍然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未能成为企业管理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相脱节。会计系统缺乏开发性和共享性,不能通过网络向相关部门提供信息,不能实现综合信息和明细信息的共享。第三,会计软件开发平台、工具和技术落后。虽然当下的会计软件在技术上有很大程度的提升,开发平台由dos转变为windows,但是很多会计软件开发工具仍然沿用dbf文件体系,也缺乏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支持,在性能、功能和安全等方面仍不能满足企业会计电算化发展的需要。
三、我国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前景
我国的企业会计电算化事业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获得了很大的发展。自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中国也在逐渐地融入到经济一体化的潮流中去。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会计电算化必然会有一个良好的发展前景,在会计人员的不断努力与改革下不断得到完善。展望未来,我国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前景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会计电算化综合管理体系的构建
目前,我国企业的会计电算化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还处于较低的层次上,仅仅将会计电算化用于财务管理中,处在核算会计电算化的发展阶段。这种会计电算化模式过于重视事后结算,仅仅将电算化用于处理简单的数据信息,忽略了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管理功能。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会计电算化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摆脱传统的核算电算化的束缚,更加重视数据信息在企业管理方面的作用,从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层面认识会计电算化的作用,形成科学、系统、高效的会计电算化综合管理体系。
(二)标准化
标准化是指,所有的软件开发公司在开发会计软件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相同的标准。企业会计电算化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循以下几个要点:一是功能模块标准化,将会计信息化的功能模块划分为黑箱标准化和白箱标准化。白箱标准化是指功能模块的内部设计必须要遵循统一的标准。黑箱标准化是指会计信息化功能模块与外部的接口必须遵照统一的标准。现阶段我国的会计标准化软件在开发的过程中重视公司利益、软件版权并鼓励创新。因此,只制定了功能模块的黑箱标准化。
(三)网络化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兴起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会计电算化的技术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由于网络信息传递的便捷性和高效性,会计电算化不断朝着网络化的方向发展,“网络财务”正逐渐兴起。在“网络化”的发展背景下,会计电算化系统既能够处理会计数据,也能够及时传递和分享会计信息,加快了信息的传输速度,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充分发挥了会计电算化的作用。“网络财务”是会计电算化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也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四)会计信息化
会计信息化(ERP)也被称为企业资源计划,结合了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管理功能,能够及时地控制和分析企业会计信息,为企业管理作出预测、计划和决策,促进企业的发展。利用科技信息化系统可以及时分析企业的运营状况,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并将信息进行归纳和整合,以便于企业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会计信息化的全面应用和推广,可以促进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更好地在企业中发挥会计信息化的作用,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数据支持。
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会计电算化在我国企业中得到了逐步的应用与推广。但是,我国企业在发展会计信息化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限制了会计信息化在我国企业中的发展。因此,必须不断完善现有的会计电算化体系,积极构建会计电算化的综合管理体系,不断朝着标准化、网络化和会计信息化的方向发展。(作者单位:盐城国际妇女时装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关键词: 企业;财务信息;披露;知识经济
财务披露是指企业对外的有关其财务状况、经营绩效或发展前景的信息。它既包括历史数据,也包括本期数据和对未来的预测;既包括定期披露,也包括所有的非定期披露,比如兼并、巨额合同等重大财务事项的单独披露。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率先施行,并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对于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尽管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已经在企业财务报告的改进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目前我国企业财务信息披露还存在着诸多问题,现状并不十分令人满意,特别是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披露,已经成为一个很重要的、影响资本市场发展的问题。为此我国现行企业财务报告在披露内容和披露方式上仍需进一步完善。
一、我国企业财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一)披露的信息不真实
有些上市公司为了在当前证券市场中树立良好形象,在披露会计信息时,有意夸大或缩小客观事实,甚至粉饰绩效,虚构利润;一些上市公司的盈利预测没有从实际情况出发,致使利润预测数和利润实现数相差甚远,给投资者带来误导。有的是内部自我约束功能不强,对统计数字缺乏必要的监督和检查手段,即使是审计部门也只能是对一个部门或单位进行数据真实的检查,而对合并统计数字无法进行全面检查。
(二)缺少知识资本信息的披露
在知识经济时代,未来企业的竞争将不再单纯是企业物质财富、企业规模大小的竞争,而是拥有的知识资本在质与量方面的全面竞争。现行财务报告把信息披露重点放在存货、机器设备等实物资产上的局限性已日益显示出来。将知识资本披露排斥在财务报告之外,而在知识经济时代,这类信息却是最重要的信息。
(三)缺少信息披露的前瞻性
现行财务报告所提供的是历史交易信息,是对过去已经发生的会计事项进行的总结,这与使用者经济决策的相关性正在日益减少,这固然可以作为信息使用者判断和决策的依据,但以历史性信息为主的财务报告仍局限于历史数据及其相关说明,没有考虑信息使用者需要全面了解企业面临的机会和风险以及企业未来发展前景的需要,缺乏前瞻性的信息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决策对信息相关性的要求。
(四)忽视了对社会责任的披露
目前的财务报告主要侧重于反映企业自身的经营业绩,而忽视了企业的社会责任。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们的共同主张,人们对企业的评价不再仅仅局限于企业的经济效益方面,而是综合考虑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目前的财务报告对企业的社会责任方面几乎没有涉及,这就容易造成企业只重视经济效益,不重视社会效益。不符合社会长远发展的目标。
(五)缺少对社会贡献的披露
现行企业财务报告的服务主体主要是投资者和债权人,所披露的内容主要是与投资者和债权人的投资和信贷决策相关的盈利能力与财务状况,在这些报表中不能反映企业对社会的真实贡献额,即企业所提供的增值额或增加值,更不能反映贡献额的分配状况。在政治经济日趋民主化的今天,传统财务报告在这方面的不足之处日益凸现,货币资本的支配力逐渐减弱,人力、知识资本的贡献比例却日趋增长,这就要求财务报告要为这些信息使用者服务, 政治经济民主化的趋势要求货币资本的支配者公布企业对社会的贡献额以及贡献额的分配,以利于社会对企业的监督。
二、创新企业财务信息披露方式与内容的措施
(一)加大对企业财务信息披露的监督
为了防止企业披露虚假信息,我们应大力推进《会计法》执法检查,充分发挥财政部门的监管职能。财政部门应根据《会计法》的授权重点检查各单位会计人员的任职资格及会计制度的实行。加大对违反《会计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从制度上为财务信息披露提供事前监控。强化证监会等部门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在加强上市公司事前审查的同时,重点加大对上市公司事中、事后的监控,加大对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处罚力度。对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尤其是定期报告中暴露出来的违反会计准则、审计准则和信息披露规范的问题,要明令公司纠正。
(二)加强无形资产在财务报告中的披露
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第十一条规定:“企业自创商誉以及内部生产的品牌、报刊名等,引起成本无法明确区分,不应当确认为无形资产。”目前允许进入财务报表表内的无形资产项目,仍仅限制在大家所熟悉的、可辨认的专利权、特许权、版权、著作权、商标、技术所有权等,而在知识经济时代里为大家所重视的人力资源、顾客满意度、供应链、组织制度、策略管理等被认为可以创造公司价值的无形资产仍未包括在准则之内。如“长虹”商标权价值为30 多亿元, 其注册申请费仅数万元, 二者相差达数万倍, 不能反映企业无形资产的实际情况和为企业带来的未来收益。而且,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2004 年末资产总额仅156.5 亿元, 但“长虹”商标权价值30 多亿元,高达近六分之一的无形资产却没有在该公司财务报告中反映和揭示。因此, 这些无形资产在不能准确计量列入会计报表的情况下, 应通过其他方式, 如在资产负债表下的补充资料中进一步披露其有关信息。因此,本文认为,在计量问题无法迅速解决的前提下,无形资产在财务报告中的反映可以通过编制附表的方式说明。为了详尽反映无形资产增减变化情况,可以设计编制“无形资产增减明细表”,主要项目应为按类别反映企业所拥有的无形资产;按项目反映全部无形资产增减变化的动态,即年初余额、本年增加额、本年减少额、年末余额等。
关键词:保险监管发展前景保险市场
一、我国保险业发展现状
1.保费收入规模迅速扩大
保险业是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2006年全国保费收入达到5,641亿元,是2002年的1.8倍,在世界排名第9位,比2000年上升了7位。也就是说,中国保险业的国际排名平均每年上升1位。截至2007年底,中国共有保险公司110家,其中外资公司43家,比2002年底的22家公司增加了21家;中国保费收入达7035.8亿元,是2002年的2.3倍,同期,外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达420亿元,是2002年的9.1倍;外资保险占全国市场份额的5.9%,比2002年增加4.4个百分点。2008年全国各地区实现保费收入97840966.41万元。
中国作为一个潜力无比巨大的对外完全开放的市场,对国际保险资本有着非同一般的吸引力,许多国际知名的保险企业已把在中国发展业务作为一个重要的战略来安排,对于中国的保险企业来说,这就意味着如果要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适应这一国际化发展的潮流,中国保险行业已步入高速发展期,保险行业的经营模式也向着多元化发展,未来中国的保险业发展前景看好。
2.投资渠道稳步拓宽
2007年是保险资金投资渠道稳步拓宽的一年。受益于资产价格的持续上扬和投资渠道的拓宽,2007年1至11月份,保险资金运用余额2.6万亿元,收益率达10.87%,为近年来最好水平。自2007年4月保监会将保险资金入市比例从5%调高至10%后,保险机构在一、二级市场的活跃程度不言而喻,保险巨头身影频现,中小险企相继加入,各保险公司投资股票的比例直逼上限。当然,保险资金的投资渠道绝不会仅仅局限于A股市场。2007年7月,中国保监会公布的《保险资金境外投资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保险机构海外投资不得超过上年末总资产的15%,投资范围包括固定收益类、股票、股权等产品。保监会批准中国平安保险公司运用不超过上年末总资产15%的自有外汇资金和人民币购汇资金,投资香港股票市场和重大股权项目。
3.保险监管水平提高
加入WTO以后,我国保险监管的法制环境将产生重大变化,保险监管将更加有法可依。与WTO规则不一致、与中国政府承诺相冲突的保险监管法律、法规和制度将得到修改或废止。同时,还将有许多反映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保险新法规面市,保险公司与市场经济体制及国际惯例相适应的经营管理活动将得到法律的认可。《保险公司管理规定》、《保险公估公司管理规定》、《保险经纪公司管理规定》等已经于2002年1月开始生效。在监管实践方面,保险监管将进一步体现市场经济的要求,坚持依法、审慎、公平、透明和效率的监管原则。监管方式和监管重点也将产生重大变化,从运动式、间歇式、大清理转向常规的间接监管,在继续坚持市场行为监管和偿付能力监管并重的前提下,逐步向以偿付能力监管为核心的监管方式过渡。2006年出台的一个文件《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稳步推进保险公司的综合经营能力,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保险公司。我国保险业正积极探索与银行业、证券业,进一步更深层次的合作,提供多元化和综合性的保险。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保险监管,促进保险业综合经营、健康、稳定的发展。2007年中国保监会颁布了《中国再保险市场发展规划》,明确了我国再保险市场中长期发展方向、目标与政策。
在以偿付能力监管为核心的原则下,保险公司经营风险预警系统、经营信息披露制度、首席精算师登记认可制度、保险公司评级制度和保险法定会计制度将逐步建立。同时,还将建立监管部门公共信息服务系统、新闻和公告制度,规范并向社会公开监管部门工作程序和审批程序,对监管部门及其人员的法律、行政与舆论监督和投诉制度的建设也将得到加强。保险自律组织建设将加快,比如将在保险行业协会下设各专业委员会,如产险委员会、寿险委员会、保险中介人协会、保险精算师协会、保险会计师协会等。
二、我国保险业发展前景
中国保险业发展前景广阔。保险业置身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局,面临着十分重要的历史机遇。
1.国内经济环境对保险业发展十分有利
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4663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4%。支撑经济增长的物质和技术基础不断增强,标志着中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国际经验表明,在这个阶段人们的消费需求开始升级,生活要求出现多样化,对住宅、汽车、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养老保健等改善生活质量的需求明显提升。
2.国内社会环境对保险业发展十分有利
国家统计局统计公报2007年未全国总人口为132129万人,为保险市场提供了丰富的潜在保险资源,我国的社会保障体制正在经历着重大变革,商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作为社会保险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日益为人们所重视,这一切都正在改变着人们在传统体制下形成的对风险的态度,引发了人们对保险的需求,为保险业的发展创造了机遇。
三、我国保险业健康发展建议
1.深化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我国保险业改革和发展的主要思路是继续深化保险业的企业改革,继续落实各项改变措施,将改革不断引入深化,鼓励股份制保险公司,通过吸收外资和社会资金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支持符合条件的股份制公司在境内外上市,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现代保险企业。继续培育多层次的保险服务体系,继续培育和发展国际的大型保险集团,允许保险公司根据市场地位和业务发展需要整合内部资源,成为主业突出优势互补的企业集团。完善保险市场的准入机制,增加市场主体,为保险市场注入活力。有侧重地批设专业性的养老保险公司、农业保险公司、健康保险公司。积极培育再保险市场,支持保险公司和其他各类投资主体参股设立保险公司,增强我国再保险市场的整体承保能力。规范发展保险中介市场,鼓励和促进专业保险中介机构创新经营模式,发挥专业经营优势,逐步建立同意、开放、有序竞争具有中国特色的保险市场体系。
2.提高监管水平,防范风险
要提高保险业监管水平,加强国际保险监督合作。一是加强偿付能力监管的制度建设,加大对违法违规机构的处罚力度,切实保护投保人的利益。二是加强保险资金运用监管,积极探索与保险资金运用渠道相适应的监管方式和手段,及建立动态的保险资金运用风险监控模式。三是加强与国际保险监督管理协会的合作。继续深入、广泛地学习国际保险业监管的先进经验,加快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步伐,逐步实现保险业监管的国际化。
中国保险市场是世界上最大的潜在市场,是世界保险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保险业必将在开放中获得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中小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5-00-01
中小企业在新时期经济建设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历史机遇面前,中小企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不仅需要改善硬件发展环境,更要改善软件发展环境。发展软环境,其中的重要一条便是市场主体的信誉状况。信誉状况的优劣不仅关系到投资环境,也影响中小企业的自身发展。中小企业长期以来备受各种发展环境的制约跟自身信用建设有很大的关系,加强信用意识,建设诚信经济是中小企业跨越发展的基本出发点和立足点。
一、中小企业信用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渠道不畅
目前,一方面中小企业信用建设的相关主管部门,基本上都根据自身制定的评价标准,对企业的信用情况进行评价,由于信息渠道不畅,尚未实现互联互通,有的甚至被分割垄断,导致本行业无法及时掌握企业在其他行业的信用情况,也就不能对失信企业在本行业实行预警。另一方面,由于各商业银行都有自身的一套评价细则,对企业信用的评价差异较大,同样一家企业在此银行可能被评为A级信用企业,而在彼银行只能评为B级。据相关商业银行反映,有的企业待银行贷款到位后,不守信用,巧立名目,以假购材料、物资、资产的名义,千方百计将贷款转移到另外一家银行,以蒙骗的手法取得了其他银行的信任,就是这种不讲诚信的企业,在另外一家银行可能被授予较高的资信。当前,商业银行之间企业信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尤为突出。
2.信用市场法律保障力度不够
我国当前的企业信用现状比较注重人情及人际关系,因而在各种信用合约中被搅浑是非。由于企业信用市场不够完善,相关法律不够明确,使得企业信用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恶性发展的趋势。现在许多企业存在失信行为,是由于没有受到及时、严厉的惩罚所致,造成投机取巧、牟取暴利的行为屡禁不止。此外,有许多中小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有较为严重的失信行为,譬如,逃债和恶意欠息、违约挪用他人资金等。所有这些现象,甚至连人民法院都无可奈何,正是因为法律保障的力度不够。
3.社会信用管理立法建设滞后
现有法律法规体系中的冲突和不完善、法律约束的软化和执法力度不够,也是企业预期不确定和短期化行为的制度因素,致使失信代价小于失信收益。这种利益驱动又导致中小企业信用机制形成恶性循环,由“失信”甚至走向“无信”。当前,我国尚未出台专门针对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法律、法规,《民法通则》、《刑法》等法律都有关于信用、欺诈方面的原则性规定,但可操作性不强,不仅对诚实守信行为没有保护措施,而且对违背信用行为的定义也不准确、不完整,处罚条款弹性较大,无法对失信企业构成强有力的约束。此外,信用信息披露、使用制度等尚未建立。
4.企业信用评价制度不完善
一是公正性不够。工商、税务等部门对企业信用的评估都是根据本部门的意愿,自己定标准、搞评价,尽管主观上没有偏颇之意,但客观上难免有偏颇之举。二是全面性不够。目前,银行对企业信贷信用进行评估、税务对企业纳税信用进行评估、工商部门对企业合同信用进行评估,但这些信用评估都是对企业某一方面的信用评估,并不能完整、全面地反映企业信用整体水平。三是透明度不够。各部门的评价结果不向社会公布,使得企业信用信息传播的广泛性受到了限制。四是专业性过强。各部门的信用等级划分不一,不同部门信用评估的等级划分差别过大,有的行业划分过细,使得业外人士很难弄清每个等级所代表的信用水平。
5.中小企业自身信用管理尚未开展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普遍缺乏信用管理制度。企业内部没有设立进行内部信用管理的机构、配备相应的人员,因授信不当导致合约不能履行以及受信企业对履行计划缺乏管理使违约现象频繁发生。同时,由于对合作客户的信用状况缺乏了解,使许多企业受骗上当,导致经济纠纷大量出现。中小企业自身信用管理建设的滞后,不仅使企业对风险的控制能力不足,也使得整个体系建设的根基不牢,制约了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快速发展。
6.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制不够健全
目前,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进中小企业信用制度建设,加快构建多层次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各地也都出台了《关于中小企业贷款信用担保管理的若干规定》,并安排了中小企业贷款信用担保资金。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有效发挥了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的作用,但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一是担保机构的注册资本质量不高。二是担保体系不健全。三是具体运作管理方式缺陷。担保公司对申请担保企业的审查苛刻,使许多无法获得银行贷款的中小企业同样无法获得担保公司的担保。
二、完善和健全中小企业信用管理体系
构建完善的中小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是增强中小企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疏通和扩大其融资渠道、保持其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所在。在中小企业自身信用的创造和建设上可采取以下对策:
1.加快和完善中小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
我国中小企业的主要构成是单一业主制、合伙制企业和股份公司制中的有限责任公司,前两种企业制度的一般特征是: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高度统一,所有者与经营者合二为一;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简单化,管理人格化;不具有法人地位的中小企业,对债务承担无限责任。企业制度决定了信用主体,企业制度有缺陷就难以培育可信赖的信用主体,管理有随意性就无诚信可言。因此,健全企业制度、规范治理结构是提升中小企业信用能力的必要选择。
2.提高中小企业经营者的素质
目前,我国很多中小企业产权不分,经营者和管理者同属一人,经营者对企业信用的影响非常大。首先,企业内部信用制度的建立与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认识水平有很大的关系。只有当领导者认识到企业建立完整的信用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以及会给企业带来的潜在收益时,该项制度才会最终执行。其次,一个企业的形象是由它的员工行为所表现出来的,其中经营者的作用尤为重要,可以说,经营者个人的信用是企业信用的基础。因此,中小企业经营者首先要树立诚信的理念,充分尊重债权人的权益,真正在社会上树立起守信用、重履约的良好形象。
3.形成良好的信用记录,树立信用形象
随着社会信用体系的逐步完善,一个企业的信用记录将会越来越容易得到。因此,中小企业应该遵纪守法,遵守承诺,按时偿债,形成良好的信用记录,树立良好的信用形象。首先,中小企业要依法建账,确保会计资料真实完整。要严格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进行会计核算,不得账外设账,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禁止一切弄虚作假的行为发生。其次,中小企业要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及时足额缴纳应缴税款。再次,中小企业应该按时偿还银行的债务,严守与其他企业建立的合同,遵守承诺,不随意毁约,以获得社会大众的信赖。
4.在竞争中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正确确立企业的发展前景
首先,中小企业只有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地提高产品质量,生产、销售合格产品,才能在消费者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才能获得消费者的信任。其次,中小企业应该正确地分析和判断自己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能力及发展趋势,选择正确的企业发展策略,在公众面前显示一个良好的发展前景。对于一个发展前景良好的企业,即使目前它的规模比较小,资本并不雄厚,但是它良好的前景会使银行、贸易伙伴等利益相关者相信它将来能有偿还的能力,从而愿意贷款给它或者与它进行商务上的往来。
中小企业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但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信用不足或信用不稳定的现象。失信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尤其不利,直接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发展,必须重视我国中小企业信用缺失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建设我国中小企业的信用,以便于中小企业长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文胜. 关于推进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思考[J].中外企业家,2007(10).
[2]黎和贵,谢国金,杨辉. 基于博弈视角下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问题研究[J].征信,2011(02).
[3]王玉敏.对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几点建议[J].内蒙古金融研究,2008(01).
【关键词】云计算移动通信发展前景转型
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世界范围内互联网经济和通信行业的强劲振兴,以微博、web2.0和SNS等业务为代表的通信网络新形态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了无限便利,物联网、虚拟化、三网联合等新技术领域内,芯片能力、宽带接入、无线网络等技术革新不仅极大的冲击了通信行业的发展,引导了其未来的发展潮流,且为行业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革新动力。云计算技术作为当前最具发展前景的革命性推动力量,对移动通信行业的发展将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一、云计算技术及其路线
1.云计算技术
云计算技术是利用大规模低成本运算单元通过IP网络连接提供各种计算和存储服务的IT技术,是互联网发展追求低成本、高效能、资源灵活分配、快速应用趋势潮流下应用而生的一种新IT系统实现技术。这种技术是一种包括计算、存储、网络、应用服务等功能的资源池系统,无论是作为商业模式和技术模式,对于移动通信领域的未来发展都有着决定性影响,尤其是现在对互联网资源、安全与应用越来越重视的今天,这种技术的实现、分布和部署将会挑战传统互联网构成,为移动通信的发展开拓更好的领域前景[1]。
据相关机构预测,全球未来几年数据中心业务将保持高速增长,年复合增长率将超过20%,其中云数据中心增速最快。2008年,虽然受金融危机影响,国内互联网数据中心增长率下滑,但仍达39.1%。目前增长速度基本恢复到近50%。我国的数据中心市场三大基础运营商占有过半江山,市场占有率在60%以上[2]。正是因为云计算市场发展如此的火爆,越来越多的通信厂商倾向于应用这种技术,不仅能够带来产业规模的扩张、升级与转型,同时还会加强与各个产业链环节的密切合作,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积极发展的良性生态产业链,成就移动通信行业的美好未来。
2.云计算的技术路线
云计算技术路线主要以大规模并行运算和虚拟IT资源池为主。大规模并行运算的典型代表是谷歌公司,在全球谷歌有超过一百万台的服务器,这些服务器每天都需要处理海量数据,为降低运营成本,更好的占领全球市场,谷歌就采用了这种云计算系统做数据存储和处理,成本的降低带来的无疑是竞争实力的增长。虚拟IT资源池主要是通过将IT资源虚拟化形成资源池,以出租的形式提供给用户使用,其中亚马逊公司推出的弹性计算(EC2)、简单存储服务(S3)等服务就是这类路线的典型代表。亚马逊应用这种技术无疑大大提升了系统资源的综合利用率,而客户只需要一张信用卡就可以使用这些资源,形成规模化、集中化效应后,在使用方面更加便捷。这种云计算服务无疑刺激了亚马逊的业务增长和收益,在2009年底,亚马逊再一次拓展了服务器数量,这无疑是云计算服务具有优势应用前景的最佳证明[3]。
二、云计算在移动通信行业的发展前景
云计算技术的出现,对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来说意味着成本的降低、集中化和规模化效应,是未来业务创新的重要技术支柱,也是移动通信行业的发展福音。传统移动通信行业发展中有四大弊端,分别是系统利用率低、扩展能力低、系统部署周期长和性价比低,正是这四个因素,限制了通信行业的拓展与升级。竖井式的业务系统和IT支撑系统限制了不同系统间的资源交流与共享,资源利用率低、能效低,运营建设成本高。传统Scale-Up扩展方式只能通过更换设别来拓展容量,投资效益低,业务连续性受影响,且因组成设备采购、建设、布置周期长,在应对市场变化发展的灵活性上也欠佳。这些弊端造成了通信行业经营和发展的低性价比,一度使国外跨国公司垄断了我国的通信市场,国内企业竞争能力低下,整个通信行业的发展都处于缓慢的进步状态,但是云计算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种局面,通信行业运营商系统运行效率有了革命性的变化,建设和运营成本大大降低。
云计算技术为移动通信行业的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转变,技术创新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IT支撑系统在通信行业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云计算缓解系统存储、处理数据压力和容量上的迅速增长等优势会吸引更多的投资,配合建设和运营成本的降低无疑将会给行业带来质的飞跃,行业将有更多的投资用于技术升级、开发、更新换代,通信行业升级和规模拓展是必然,精细化运营成为潮流。增值业务系统中,云计算技术可以让不同业务系统共享资源池,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云计算的应用无疑会促使网络资源服务向水电服务一样变得快捷、方便,更加完善、全面的提供给用户,在满足用户需要的同时为通信行业发展创造巨大的利润。让IT资源的使用变得像水电一样方便,这不仅是移动通信行业对于未来云计算技术使用的期望,同时也是这种技术将会给我们带来的美好未来。云计算模式带来的全新服务模式,本质上可以说是计算与存储功能从桌面到网络客户端的迁移和资源的动态伸缩,本质上降低了网络服务成本,提升了运营效率,能够更好地为移动通信行业的运营商创造收益的同时,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升的网络资源服务需求,可以说,正是统一的开放的云计算业务平台的出现,让现代网络服务和移动运营商有了更好的服务于竞争武器,在运营商优势资源的辅助下,现代网络服务逐渐以共赢合作的模式为主,网络上台环境和信息化变得更加高校,更多的用户与开发者参与到这一过程中来,不仅促进了通信行业运营商的传略转型,广大网络用户也在这个转型的过程中享受到了更多优势的服务。
全球IT产业目前最热门的技术就是云计算技术,这种技术的出现和应用带来了信息产业的革新与飞跃,随着其应用领域和影响力的扩大,这一领域内的基础设施和平台建设逐渐变得越来越具于是,使通信行业运营商面临众多挑战与机遇的同时,开始了行业的转型发展。在2011年我国互联网行业举行的“云计算产业发展高层论坛”上,来自各大研究机构、通信运营商和互联网行业各环节领域的专家与学者共聚一堂,对云计算技术的未来发展前景做了讨论。他们一致认为,云计算技术不仅仅意味着一种新技术的应用,同时也会成为移动通讯行业转型与发展的利器。云计算技术所代表的未来通信技术和信息服务方式的发展趋势,使得虚拟化技术、分布与并行计算等技术不断成熟,不仅更好的扩大了用户群,提供了优质的服务,同时让互联网服务模式变为主流,引导了移动通信行业发展的趋势[5]。
云计算技术在移动通信行业的应用,不仅有利于其自身业务能力的增强,降低生产成本,提升运营效率,利用统一的平台架构和平台的开放性,从外部引入开放创新力量,形成新的生态系统,在通信行业内开展大规模的低成本、高效率网络运营服务,为云计算技术未来在移动通信行业的发展创造更好的前景。
参考文献
[1]冯毅.浅谈在云计算平台下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24).
[2]王健,莫敏.云计算和个人数字图书馆[J].当代图书馆,2011(02).
[3]姚天祥,徐运红,刘双霞.云计算在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中的应用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14).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成熟与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电子商务已经从新兴商务模式演变为企业主流商务模式。电子商务模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并对企业经营与社会发展都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一影响也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随着对电子商务应用的更加广泛,电子商务财务理论也亟待深化,电子商务企业面临的风险也逐渐多样化、复杂化,因此对电子商务企业财务风险进行研究既有现实的需求,也有理论的必要性。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电子商务企业财务风险问题在国外更早受到学者的关注,Kiim(2001)认为,电子金融领域的普及带来了系列关联性问题,其中网络的互补性与兼容性对于电子商务模式尤为重要,计算机财务软件的发展应当考虑到这一点。Ruth Benader(2005)提出数字化发展影响已经渗入了企业日常财务管理活动,通过对企业财务行为进行虚拟化、全球化、综合化以及平台化实验,将网络财务价值与企业财务活动相结合。Gai&Kapadia (2010)通过分析资本市场流动性和经济危机传播性对互联网结构演化的作用,探究了电子商务企业在此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可能面临的威胁,分析说明了电子商务企业财务风险。Benmelech and Bergman(2011)研究了电子商务企业的抵押渠道,发现该渠道中电子商务企业风险具有自主实施反馈循环作用的传染能力,并作用于开放性经济周期。
我国经济起步较晚,因此上世纪90 年代中后期,我国才开始普及网络,电子商务得到了最初的发展,之后电子商务企业财务才成为研究对象。杨宇环、杨君歧(2012)在价值链理论的基础上,探究了在云计算环境下B2C 电子商务企业如何提高竞争力和获得持续发展。陈嘉莉(2012)从多元化发展、风险的动态时点和人性化内部控制等方面,构建起电子商务网络财会发展理念,并针对电子商务财会发展面临的会计国际化问题、会计主体虚拟化问题、会计专业技术人才问题、电子商务网络会计的安全问题,提出了电子商务网络财会发展的举措,分析了电子商务网络财会发展思路,阐明了电子商务网络财会的发展趋势。张雄辉(2013)提出电子商务企业的风险集中于客户资源竞争、人力资源竞争和资金资源竞争三方面,主要定位于企业外部风险。马向飞(2014)运用价值链理论,独特地从线上及线下视角对B2C 电子商务企业价值链进行优化,解决现有瓶颈问题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并对其财务成本进行了分析和优化。杨修(2014)探究了电子商务企业财务管理的形成机理,并创造性地设计了适应现代商务模式的电子商务企业财务管理模式。
国内外集中研究电子商务企业财务风险的文章目前相对较少,仅基于传统风险角度进行细化,未根植于深厚的行业理论基础,理论基础较薄弱,且多为针对已发生风险的对策探讨,并未从电子商务企业价值链源头角度,对电子商务企业财务风险进行整体、系统的研究。
三、基于哈佛分析框架的电子商务企业价值链分析
哈佛分析框架作为内容涵盖全面的一项财务分析框架,包括了战略层面、财务层面、会计层面以及前景层面四项基本内容,因此本文将这四个层面的内涵运用到电子商务企业价值链分析中来,希望通过哈佛分析框架的价值链层面分析,探究出电子商务企业独特的价值流动体系,并以此作为电子商务企业风险分析与风险监测的基础。战略价值为企业提供信用流,财务价值为企业提供资金流,会计价值为企业提供信息流,前景价值为企业提供商流,各个层面分析的综合图如图1所示。
1、战略层面价值分析
电子商务企业战略合作对象十分广泛,且由于电子商务企业经营方式的特殊性,其战略合作方的合作方式也具有创新性与多样性,本文以行业为划分依据,将其划分为跨行业战略合作伙伴与行业内战略合作伙伴。不同行业的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它们的意向在于整合各方的优势资源,在全新的领域开展业务,例如零售企业提供商品,电子商务企业提供平台,物流企业负责配送,就是一项优质的跨行业战略合作。而在同一行业中的战略合作,由于行业内本身存在激烈的竞争关系,因此合作形式为优劣互补,共同拓展现有市场份额。无论是哪一种战略合作,都是建立在互惠共赢的目标上的。
2、财务层面价值分析
电子商务企业的财务层面价值主要包括与银行等金融机构间进行的融资活动,以及电子商务企业投资活动。值得关注的是,电子商务企业的运行空间集中在电子虚拟市场中,是在网络平台中以数字方式交互式运行的一种商业行径,其实现方式具备电子化、数字化、虚拟化的特征。因此电子商务企业的财务流程与社会相关部门的协作面更广泛,例如网上年检、网上报关、网上银行、网上支付、网上还贷等。
3、会计层面价值分析
在电子商务企业会计层面中,企业进行传统的财务会计流程,最终得到一系列的财务会计信息,将这些信息提供给对应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完成会计层面价值流转。会计信息使用者分为内部使用者与外部使用者,其中披露给内部信息使用者的资料将更加全面具体,包含了企业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并涉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及商业机密。在传统的会计流程中,电子商务企业做出了一些适应于企业实际的改变,一是会计功能模块与各个业务环节衔接,包括商品库存与网络采购、网络货币预算与储备、网络销售与存货管理等;二是会计流程与客户活动的衔接,如订单生成时确认收入发生、网上支付完成确认应收账款回款等。
4、前景层面价值分析
前景价值分析包括促进面与阻碍面,电子商务企业的优秀合作伙伴能够给予企业资金、资源、市场等方面的支持,对企业发展前景有着极大的帮助,同时二者之间的合作关系具有正面相互促进的作用。但是电子商务行业的市场进入者不断增加,竞争对手的数量和质量都急剧提高,导致电子商务领域内竞争激烈,迫使电子商务企业压低利润以保护现有市场面,这对于企业的前景发展产生了限制作用。
5、电子商务企业价值流动综合分析
从整体价值流动模型中,可析出五项核心构成:资金流、信息流、物流、商流和信用流。资金流是指货币支付的过程,包括转账、付款等各种形式;信息流负责提供商品信息、客户需求、促销折扣以及技术支持等;物流是指商品或服务实体流动的过程,具体到商品的存储、运输、配送、物流信息管理等;商流是指商品交易的一系列活动,是商品所有权转移的过程,商流更加数字化、虚拟化;信用流的产生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电子商务活动通过互联网精细化运作,要求交易参与双方在无法见面的情况下彼此相互信任,信用流是电子商务诚信体系建立的产物。同时,电子商务企业价值顺畅流转需有三项支撑条件:网站建设、电子支付和配送体系。在价值体系中,资金由客户流向企业,再流向供应商,物流流向与资金流相反,但在单一模式的交易中,资金流与物流属于单向流动,信息流与信用流为双向循环流动,买卖方双方可以实现实时信息沟通以及完成具有持久性影响的信用评估,商流普遍存在于各项所有权发生流转的交易环节中。具体价值流动模型如图2所示。
四、电子商务企业风险辨识
本文通过运用哈佛分析框架的四个层面内容,对电子商务企业价值链进行了细致的剖析。从电子商务企业四个不同价值层面中,我们能够发现企业风险源的存在,对电子商务企业潜在的风险进行辨识。
1、战略维度风险辨识
(1)经营风险。经营风险是指企业决策人员和管理人员在经营中对资产运用不当、经营不善时所造成的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的可能。据互联网数据中心统计,2014年“双十一”销售额达到571亿元,快递业务总量达到5.86亿件,比2013年同期增长70%,这给电子商务企业和物流公司都带来极大的压力。而客户在物流、商流受阻的情况下,将责任归咎于电子商务企业,以致某些商家的退货率高达64%。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双十一”平均退货率为25%,这会对电子商务企业造成收入下降、资金不足影响正常周转,从而带来损失,导致经营风险。
(2)信用风险。由于电子商务企业交易的主要平台为互联网,在目前我国信用机制不健全、市场监管仍待完善的条件下,互联网平台发生欺骗、敲诈等信用风险的几率大。电子商务企业的信用风险来源于两方面,一方面是来自企业上游供应方的信用风险,若企业辨识能力较弱则容易购置到伪劣产品,此类产品一旦流入客户手中,会对企业自身的信用和财务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则是来自下游客户群体的信用风险,客户喜好的不确定性导致电子商务企业的购买量大但成交额小的现象,误导后期消费者选择,且存在恶意差评、抹黑电子商务企业信用的不良客户。
2、会计维度风险辨识
(1)资金周转风险。在电子商务交易模式中,电子商务企业通常需要先支付给供货商10%~15%的预付货款,并且在商品销售、客户确认收货后才能获得销售款项,存在付款周期短、回款周期长的特征,这对电子商务企业资金周转产生巨大压力,且电子商务企业往往具有虚拟资产较多、商誉比重大、数据化程度高的特征,因此在抵押物欠缺的情况下,难以从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取得贷款,一旦财务预算不充分或资金储备不足则难以应对各种突发状况,存在着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2)存货周转风险。在各类电子商务企业经营模式中,存货通常在企业资产中占有较大比重,尤其是在以零售为主的B2C、C2C电子商务企业中。尽管在财务上将存货定义为流动资产,但其流动性相较于货币资金、金融资产显得薄弱。当市场发生巨大波动、经济不景气或者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进入同类市场时,电子商务企业将面临商品滞销、大量存货积压的困境,企业资产流动性降低,流动资金不足,严重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与投资者的收益预期发生偏离。
3、财务维度风险辨识
(1)融资风险。传统企业融资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内源融资是指降低企业留存收益与股利分配,将上一年度的利润投入本年度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减少资金缺口;外源融资主要包括银行借款、发行融资债券与增发新股三种方式。无论是新设立的电子商务企业,或是向电子商务企业转变的传统企业,对资金都有着强烈的需求与巨大的缺口。尤其是处于萌芽期或成长初期的电子商务企业利润留存较少、盈利能力不足,缺乏商誉,并且固定资产不足,可抵押物价值低,导致内源融资与外源融资可行性均不高,其融资困难成为普遍现象。
(2)投资风险。传统企业向电子商务企业发展,其初始投资基本需要一次性到位,且金额很大,电子商务化后期则需要不断地进行电子商务系统的升级和维护,也需要资金的不断投入,且电子商务系统通常被划入无形资产范围,每年需要计提摊销。与投资成本相反,收益的增加是一个长期的、逐步的过程,电子商务企业想要在短期内收回投资成本是相对困难的,这使得电子商务企业相对其他企业投资风险加剧。
4、前景维度风险辨识
(1)竞争风险。目前我国电子商务企业数量颇多且发展程度不统一,其经营范围涵盖了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2006―2010年是电子商务企业发展最迅猛的五年,自2011年起,电子商务消费者的增速急剧减缓,由50%降至20%,流量红利较之前几年大幅下降,并且主流电子商务领域如服装、图书等已基本形成稳定竞争格局,用户消费习惯相对固定,若想取得竞争优势只能通过降低产品价格让利消费者来实现,因此各类电子商务企业将面临着来自同类企业的巨大竞争压力。
(2)市场风险。我国电子商务企业虽起步较晚,但在庞大的市场需求量推动下,电子商务发展迅猛。经过近十年的指数型增长后,且伴随着市场参与者的不断进入,电子商务企业市场容纳量趋于饱和,电子商务企业出现流量红利减少、品类消费习惯固定化的现状。因此在电子商务企业的发展前景中,能否有效占据市场份额、赢得消费者,将成为电子商务企业需要面对的关键风险。
关键词: 越南市场 会计人才 需求
一
在东南亚国家中,越南是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较好的国家之一,在政治社会方面,越南也是相对稳定的国家。尽管越南还是一个欠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起步晚,但经过几十年的革新开放,越南已经摆脱了多年的经济社会危机,并且加快了经济发展速度,经济实力不断加强。会计作为商业语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连,越南经济的发展必然带动会计的发展。
1989年,越南财政部建立了越南最早的会计组织――总会计师俱乐部(CAC)。该组织最初成立时有200个会员,3年间就发展到了600人。1991年,越南出现了会计师事务所:越南审计公司(Vietnam Auditing Company,VACO)和会计审计财经服务社公司(Accounting and Auditing Financial Consultancy Services Co.AASC)。CAC和越南财政部于1994年共同发起设立了VAA(越南会计协会)。1998年,VAA成为IFAC和东盟会计联合会的成员,但不是亚太会计师协会(CAPA)的成员。2005年4月15日,越南成立了越南注册会计师协会(VACPA)和审计师协会。
1999年,越南的公司法公布,对社会审计人员的需求徒增,到2006年8月,越南已有108个事务所,大约4000名从业人员。其中,越南的会计师行是VACO、AASS、AISC、AFC、ThuyChung、A&C、M&H、TienPhong、DTL、U&I和STT。在108个所中,小规模的所有70个,中型规模有30个,大规模有8个。截至2009年年底,越南共有会计师事务所150家,其中,越南本土所有130家,国际所有20家,总共有会计从业人员7000多人,其中注册会计师1100多人。目前,在所有事务所中,只有28家可以对证券发行进行审计,其中4家为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分别是安永、均富、普华永道和毕马威。
“经济越发展,会计就越重要”,经济的发展必然促进会计的发展,特别是贸易经济的发展。随着越南加入WTO、美国国会给予越南永久正常贸易国地位,以及越南政府颁布的一系列改善投资环境的政策,越南成为全球投资者寻求投资机会的理想目标,大大促进了各相关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在越南经济结构持续向积极方向转变、市场体制日益完善的过程中,各种类型的经济实体不断涌现。从现有的在越南河内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情况来看,该交易所现存最早的上市公司为2005年7月14日上市,截至2010年6月30日,河内市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总共有312家,胡志明市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总共有249家。上市公司数量的增长,也推动了越南会计审计行业的发展。就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情况,目前越南获得注册会计师资格的仅有1500名,其中从业人员1100多名,这个数量不能满足越南经济发展的需求。据越南相关部门统计,在接下来10年中,越南将需要7000名注册会计师。
如今,越南的会计市场表现出以下特点:
1.越南本土事务所规模小。相对于前几年,越南的会计行业在近几年发展得不错,也逐步注重对人才的培养。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扩张,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量和复杂程度不断增加,越南本土的事务所已不能很好地满足会计服务市场的要求。越南本土的事务所规模普遍偏小,专业人员数量不足,从业水平偏低。尽管小规模事务所在帮助小企业成长等方面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但是越南仍缺乏本土有实力的大规模事务所。
2.事务所业务范围窄,竞争中降价,审计质量不高。目前,越南本土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多集中于传统的鉴证业务。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客户类型更复杂,客户的服务需求也越来越多(如纳税筹划、财务人员培训、设置财务制度等)。2009年越南注册会计师协会表示,由于审计行业面临激烈的竞争,各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费用不得不降到不可思议的低点。这带来的问题是事务所无法满足所有审计程序的要求,人们开始对其出具的审计报告产生质疑,从而对审计质量产生担忧。
3.政府监督管制过多。越南处于经济转轨时期,会计服务市场化程度不高,现有行业法律法规不健全,这些都造成越南政府监管机构与行业协会尚未分离,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管理的关系没有理顺。如越南注册会计师协会,其直接由财政部管理,受到的政府监管过多,自身的自不大,不能从职能上定好位,直接影响行业的运行,导致对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执业中严重造假问题的监控滞后,效率低下。
4.越南的注册会计师供给不足,不能满足该国经济发展的需求。自1986年实行革新开放以来,越南在经济体制和市场体制上进行了大量改革,并且积极加入了各种国际组织。近年来,越南经济高速增长,然而,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未跟上经济发展的脚步,存在行业发展滞后的现象。目前,越南获得注册会计师资格的仅有1500名,其中从业人员1100多名,这个数量不能满足越南经济发展的需求。
5.缺乏会计审计类的专业中文、英文等翻译人员。对于其他国家大多数会计师事务所而言,越南是一个新兴的陌生的市场。基于对越南目前经济政治、投资环境、行业基本情况及进入准则的不了解,很多会计师事务所感到无所适从,加上无法把握进入后的发展前景,给越南进入国际市场造成一定阻碍。要想让他国人更了解越南的会计,就需要一批会计审计类的专业翻译人员。
二
越南不断为融入国际会计审计服务市场做出努力,计划在2005―2010年实现外国人可以在越南建立会计审计公司和独立开展会计审计工作,并提出在2020年完全融入国际会计审计服务市场的目标。因此,我们要按照国际标准培养会计与审计人员,争取建立符合越南经济、文化、会计审计环境的经济专业服务平台。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创建经济、专业的服务环境。一个开放的、透明的、民主的环境是开放市场的基础,在这样一个环境下,会计与审计人员具备良好的行业素质,会吸引更多投资者投资,这样就会带动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又会促进会计的发展。
2.教育系统,从低到高。在全国范围内,针对初中和高中学校的职业会计和审计,为学生提供必备的基础知识,为以后的学习尤其是会计与审计的学习打好基础。大学应尽快建立独立的会计、审计学院。创造条件让学生得到有关财会方面的实践机会,并且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多地培养实践创新能力,使得会计人才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
3.巩固专业协会的作用。建立实质性的管理会计和审计的协会,组织学习专业的会计与审计课程,并通过国家相关会计认证的考核,以此不断带动国家会计审计人才的发展,为国家源源不断地输送会计审计人才,满足市场需求。
4.面向国际化会计。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会计作为经济的商业语言,必然促进会计的国际化。由于改革开放的促进作用,越南经济高速发展,慢慢地面向东盟地区甚至国际。因此越南在培养会计人才时要结合自身经济发展特点,不断面向国际化。
越南的会计与审计服务虽然很年轻,但发展很迅速,在越南的地位不断提高,会计与审计人才的需求因此变得迫切。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大量机遇的涌入,越南应抓住机遇,不断拉近与国际社会的距离,实现行业的国际化发展,越南的会计市场将迎来广阔的发展前景。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越南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更多的是借鉴国际会计培养越南国家的会计人员,在会计与审计方面,不断提高会计人才的素质,为越南市场源源不断地提供高素质会计人才。从越南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我们得到启示――加强国际会计人才的培养。在培养我国会计人才时,不仅要适应本国经济发展的需求,而且要适应国际化经济发展的需求,在全国经济一体化的同时,我国会计人才也日趋国际化。
越南与中国地理位置接壤,有相同或类似的文化传统和社会环境,双方又是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成员。自2002年启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项目以来,越南提出要发挥其在东盟国家的区位优势和东盟面向中国的“桥头堡”作用,中国与越南的贸易、投资活动十分活跃,贸易和投资额快速发展,到越南投资的中国企业逐渐增多。可以预测,未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面向越南,越南将会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战略伙伴。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中越两国的会计标准、会计实务存在很大的差异。会计是各国经济交流的商业语言,在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投资、资本流动中,都需要会计这一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评价资产实力、财务风险和资讯状况。因此,要促进两国经济健康发展,促进双方资本的自由流动,必须充分发挥会计在两国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中越两国会计差异较大,在这种经济环境下,如何使得会计在两国经济发展中有效地发挥作用呢?这就要求我国在培养会计人才时,适应中越两国贸易区发展的需要。我国的会计人才在学习本国会计与国际会计的同时,还相应地学习其他国家的语言等。经济发展的同时会计也随着发展,这就要求会计人才不停地学习与进步,适应市场需求,在高校进行构建国际会计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何昊,李家媛.对中越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比较[J].财会研究,2008(7).
[2]高淑东,李雅丽.会计人才需求情况的调查及对会计人才培养的启示[J].唐山学院学报,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