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22 16:46:32
导语:在企业业财一体化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财务业务一体化;实施策略
1财务业务一体化系统的概述
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系统是基于信息技术的企业管理系统,是以管理软件作为载体,利用网络、数据库等技术手段,将企业的管理流程、业务流程以及财务流程有机融合的信息系统。一项经济活动发生时,由业务模块首先触发,然后一个接一个地不断触发后续业务,财务模块通常是最后一个流程。比如,一笔采购业务,采购部处理订单,生成采购发票传递到财务部作为应付款;仓库验收原材料,生成采购入库单;财务部根据采购发票和采购入库单进行采购结算,核算入库成本,生成记账凭证。分析此系统的整个过程,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特征:一是集成了采购、生产、库存过程等环节。二是实现了企业集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统一。三是能系统地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及时、真实地反映企业经济业务活动的全貌,对经济业务活动的全过程进行全面的科学管理。四是能有效地降低运作成本,从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2传统财务系统与财务业务一体化系统的比较
通过分析传统财务系统发现在管理领域、数据处理、人员组织、相互沟通、业务流程、业务控制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见表1)。显而易见,传统财务系统已经难以适应现代企业管理和信息化要求,迫切需要一个高效的财务业务一体化系统来解决存在的种种问题。
3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系统实施策略
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系统的实施过程涉及企业的采购、生产、库存、销售、财务等,是一个庞大、投资高、实施周期长的系统工作。要想实施成功,必须从战略的角度,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实行项目管理,在具体实施方法与咨询公司密切配合。整个实施项目过程包括项目规划、梳理流程、系统实现及后续支持四个阶段[1]。
3.1项目管理,科学规划
在项目规划阶段需要做好项目管理,科学规划。整个过程要抓住“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的原则[2]。项目管理主要是针对五个阶段的范围、质量、进度、成本、风险等进行有效的管理,合理利用各种资源,保证能够在计划时间和预算内完成,并能达到项目目标[3]。科学规划包括以下几点:一是组建高效的项目管理机构、明确职责和沟通机制。二是明确财务业务一体化系统实施后所要达到的目标,同时依据企业需求,确定项目实施的范围,以便安排配套资源和实施进度。三是对管理者和员工进行财务业务一体化进行培训,包括理念、标准流程、信息技术应用,统一认识,统一思想,认清方向,达成共识。四是选择软件供应商,目前国内外软件供应商主要有SAP公司、Oracle公司、用友公司、金蝶公司等,企业应对各软件供应商进行综合评价,充分考虑自身需求和特点、各软件商的功能、支持水平等选择合适的供应商。
3.2蓝图设计,梳理流程
在此阶段,要立足企业采购、生产、销售以及财务方面的现状,结合项目的目标,对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梳理,记录各部门及岗位的业务内容,明确业务的前后关联,进行诊断分析,审查存在问题。其思路与方法有:(1)将以往以部门职能为导向的管理方式改变为以业务流程为导向的管理方式。(2)复杂的流程尽量简单化,模糊的流程明确化。(3)数据录入方面要求尽量一笔业务,一次录入,多次使用,填制的业务单据不但要保存在数据库中,而且可以自动生成记账凭证,此设计一方面是减少会计凭证的出错率,另一方面是减少人为操作的干扰,降低舞弊行为。(4)扩大信息共享的范围与内容,消除信息孤岛的问题,例如应收应付业务已经超出财务部,逐渐延伸到更广的范围,设计流程时用考虑客户、供应商组成的供应链,实现整个供应链的增值。(5)抓住关键流程重点突破。采购流程重点是确保采购入库信息、库存信息依据财务信息可以实时更新,保证物资材料供应及时,降低采购成本;增加供应商管理。生产流程重点是实现生产计划、采购、仓库、生产车间与销售部门之间的无缝对接,加强生产控制,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满足销售部门的要求。销售流程侧重及时处理订单,按质、按量向客户提高商品与服务。增加客户信用额度、信用状况分析,跟踪应收账款管理。财务流程重点是实现与各个业务部门信息的统一与共享,财务核算的内容可以追溯到业务部每一个起点。(6)为保证流程实施还需要调整组织机构和岗位,研究流程节点,认真分析每个节点上的工作内容与意义,然后进行岗位设置,以岗位、岗位职责、权限来保证流程的执行,根据相近岗位组成部门的原则调整组织机构,目标是实现组织、岗位、流程匹配。(7)建立跨部门的流转程序,保证不同部门的数据在传递上有序开展[4]。
3.3完善数据,系统实现
企业在实施财务业务一体化过程中,收集和整理好基础数据是一项非常耗时费力的工作,但又十分重要。基础数据包括财务数据、物料数据、产品数据、人员数据(组织、结构、职责等)、客户数据、供应商数据等。对基础数据编码、名称、要严格规范,防止出现错码、重码等现象。例如有些企业不同部门对许多物资材料的名称、型号理解各异,录入系统后一物多码,往往容易造成数据混乱。另外,在财务业务一体化系统中,数据的关联性比较强,通过认真分析所有收集到数据的合理性与准确性,就可以了解到公司业务存在的问题。人们常说财务业务一体化系统三分看技术,七分看管理,十二分看数据,由此可见,基础数据是实施成功与否的关键。根据前期对数据的完善,下一步是在系统内进行细致具体的系统配置、相关功能点开发、系统模块设计、系统模块处理流程设置、系统屏幕设计、报表设计。系统开发后上线前需进行测试。一是单元测试,确定相关功能是符合逻辑与准确的。二是用户对系统的接受度测试。三是进行集成测试,主要是对业务流程进行测试。在测试过程中对出现的相关问题作相应记录,提交开发人员进行二次开发,直至问题解决完成,最后汇报测试结果。
3.4项目上线,后续支持
基础数据录入系统以及完成测试之后,项目正式上线运行,为了避免系统实施风险,企业需要实行手工与系统并行3个月,等到数据稳定后才能结束手工账。此阶段各部门的工作量大增,会出现诸多怨言,管理层注意激励员工上下一心,攻坚困难。具体的实施步骤包括:一是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学习系统操作手册,包括系统操作要点和业务流程等。二是进行权限设置与分配。企业提交的工作岗位职责方案进行设置与分配权限。三是数据转换。相关功能模块小组完成数据转换前期准备后,制定数据转换对策、数据转换计划与工具,制定数据转换收集模版,完成数据收集、数据清理工作,进行正式运行数据转换[5]。后续工作要针对系统运行的状况,不断进行优化,充分发挥系统的潜力,为企业做好系统支撑。信息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企业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财务业务一体化系统顺应了历史潮流,数据的集成化、共享化,满足了管理者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实现了企业管理流程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大大提高了企业的改革与创新能力,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杰.上海R汽车公司ERP实施分析[D].江苏科技大学,2015.
[2]沈跃强.四川A工程公司ERP系统规划与应用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
[3]徐晖.T公司ERP项目实施过程分析及启示[D].扬州大学,2014.
[4]王甦.LY公司的ERP业务流程设计与实施[D].华北电力大学,2016.
关键词:企业效益 内部控制 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10-175-02
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是为合理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效益性、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法律法规的遵循性.而建立的自行检查、制约和调整内部业务活动的自律系统,其贯穿于经营活动的全部过程,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
一、强化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必要性
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其范围相当广泛,其作用已远不止防弊纠错。比较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发挥以下三个方面作用:
1 能够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现代企业的重要标志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由此产生了委托关系。其关系一方面表现为资源的提供者与资源的使用者之间以资源的筹集和运用为核心的关系;另一方面也表现为公司内部高层经理与中层经理、中层经理与基层经理、经理与雇员之间以财产经营管理责任为核心的关系。关系的本质体现为各方经济利益关系即财务关系,由于委托人和人均是理性经济人.各自目标不一致,且信息的不对称性,往往人拥有比委托人更多的信息,可能利用私有信息从个人利益出发,选择不利于委托人的利己行为,这就不可避免地引起委托各方利益的相互冲突,从而降低经济的运行效率。解决这一冲突的重要方法是建立和完善内部财务控制,这对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健康有序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2 能够保证企业高效率经营。企业为了能够生存,必须有效地组织资金的流动,通过编制现金预算、执行预算对企业日常财务活动进行控制,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确保企业经济活动能够正常运行,确保资金安全有效运用,使经济核算具备可靠性和正确性,从而有效推动企业的发展,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核心是对单位的各项资产进行管理。通过加强内部财务的管理,使企业经济活动延续,这也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实施的重要原因。
3 能够提高会计信息的正确性和可靠性。正确可靠的会计信息是企业经营管理者了解过去、控制现在、预测未来、作出决策的必要条件。而内部控制系统通过制定和执行业务处理程序,科学地进行职责分工,使会计资料在相互牵制的条件下产生,从而有效地防止错误和弊端的发生,保证会计资料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二、强化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应遵循一定的原则
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设计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具备适用性、合法性、全面性以及有效性。也就是说,内部控制必须遵循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规范企业内部各项经济活动,对人、财和物进行全面的管理。随时根据企业的内部环境和变化来调整内部控制的方针政策。同时要适应企业的业务特点和管理要求。必须有全面协调单位和组织机构设置之间关系的措施,对企业内部的经济业务要有明确的规定,便于在实际工作中操作和运行,并全面检查其执行的情况,及时发现薄弱的环节,及时进行处理,确保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落实到位,做到以最小的控制成本获取最大的控制效果。在日常的财务管理中,应该对企业内部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进行有效的分析,及时发现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所存在的问题,对不符合规定的内部控制制度,要及时进行修改,从而拟定出最优化的管理制度。
1 适用性原则。不同企业的生产规模、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不尽相同,其财务活动的内容和方式也不可能完全一致。在制定企业内部财务制度时,不能盲目照搬照抄,只能借鉴吸收而不能简单模仿,既要遵循国家统一规定,又要充分考虑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凡是可以由企业进行选择的财务政策,企业应结合实际情况作出具体规定。
2 合规性原则。合规性是指制定企业内部财务制度,必须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必须把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现到财务制度中去。国家的财经法规政策是企业必须遵循的原则规定,也是制约和引导企业制定内部财务制度的因素。
3 效益性原则。制定财务制度是为了规范财务行为,保证财务目标的实现,制定的财务制度应简单明了.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在制定财务制度时要考虑设计成本、运行成本与效益的关系,实现制度科学化,效益最大化。
4 全面性原则。企业的财务活动贯穿于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财务管理也必须是对全过程的管理。因此,企业在制定财务制度时必须全面规范各项财务活动,作出明确规定,使财务工作有章可循,形成一个相互补充、相互制约的财务制度体系。
5 权、责、利相结合的原则。在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和处理企业财务关系上要贯彻以责任为中心,以权力为保证,以利益为手段的责任制。
三、强化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着力点
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一切管理活动的基础,是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是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高,尚未根本摆脱粗放经营的方式,突出表现在资金结构不合理,费用增支,潜亏增加,而所有这些,都与企业内部管理有关。
针对企业中存在的这些问题,要着力于建立和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以狠抓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来带动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1 建立和健全各项财务管理基础工作制度,促进企业管理整体水平提高。企业内部各项财务管理基础工作制度,包括:原始记录管理及填报制度、定额管理制度、计量验收制度、财产物资管理及清查盘点制度、价格管理制度、财务预算制度和财务分析制度。根据财务管理基础工作的要求,实行岗位责任制,规定每个职工必须做什么、什么时候做、在什么情况下应怎么做,以及什么不能做,做错了怎么办等细则。这样,每个岗位的每个责任者对各自承担的财务管理基础工作都清楚,要求人人遵守。通过实施这些制度,加强企业在经营环节中的原始记录、计量、消耗、定额、验收等工作,提高企业管理整体水平。
2 建立和健全商品购销存环节管理办法。规范企业流动资产管理行为,健全内部约束机制,确保资产完整和增值。(1)在商品购进环节,制订规范进货行为规定、进货货款管理办法和进货过程管理办法,来规范企业进货决策和进度行为,把好进货关。规范进货行为规定的主要内容是,进货决策按照下列程序进行:第一步,进货人员提出进货商品的品名、规格、进货单位、数量、进价和预计销价、预计全部销完时间、毛利、利润等情况;第二步,各职能部门提供进货商品的适销、价格、库存等情况;第三步,决策人员根据进货人的意见和各职能部门的资料综合分析,进行决策。针对货款的安全性问题,进货货款管理办法中应明确规定货款支付程序和货款审批权限,落实进货责任,确保资金安全与完整,防止商业诈骗。针对进货中的回扣问题,在进货过程管理办法中明确
规定,在购销业务中的返利和回扣一律入账,严禁各经营部私设小金库或个人私拿回扣。(2)在商品销售环节,我们制订了贸易公司《销售货款管理办法》,目的是加快销货款回收。时已销商品货款,本着“谁销售,谁负责收款”的原则,做到钱货两清;对代销商品,要充分了解代销方资信情况,要签订合同,明确付款期限。这样既扩大了销售,又保证了资金安全。(3)在商品储存环节上,我们建立《商品排查制度》,每月全面排查一次,专项排查及时进行。在保证销售的前提下,大力推广小库存和零库存,使商品做到适销对路,勤进快销。
3 建立和健全自我扩张和自我约束的企业财务机制,确保企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1)建立与企业的总体发展目标相配合的滚动式三年财务计划。引入全面预算管理办法.在全面预算的基础上编制出企业滚动式财务预算,以便在资金上“长计划、短安排”.处理好留存、举债、吸收或对外投资几个方面的关系。(2)加强资金日常调度与控制,继续推行定额管理、指标控制、完善内部银行等一整套办法.落实内部各层次、各部门的资金管理责任制。尽量避免无计划、无定额使用资金。(3)企业负责人更迭,其任期目标应遵循企业总体发展目标,以保证滚动式财务计划实施的连续性、协调性。
4 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的客观要求,严格执行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和会计监督。(1)关于资产的安全和增值问题。在制订内部财务管理办法时,首先考虑的是资产的安全和合理运用.使之发挥最佳的经济效益。制度明确规定“因业务需要领用支票或汇票,须填写业务用款通知单,写明原因,并经部门负责人签字,凡用款在万元以上的以及需要预付货款的,必须由公司经理审批”。这样,资金的使用权基本集中在最高决策层,防止和避免一些可能发生的风险及损失。(2)关于落实企业内部责任问题。建立内部责任会计制度,对各部门的经营收益、成本费用、部门利润进行分别核算。建立和健全企业内部的部门承包经营责任制,使各业务部门对自己的任务、目标做到心中有数。这对于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努力做好做足生意,节约费用开支是有促进作用的。但承包不等于放弃管理,还必须建立一套内部的约束机制。因此,在内部制度中明确规定各部门的权力责任,做到分级负责、职责分明、相互制约。(3)关于会计监督问题。会计监督不单纯是对一般费用报销的审查,而应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从企业的经营资金筹集、资金运用、费用开支、收入实现,一直到财务成果的产生。为了保证会计监督作用的正常发挥,在制度中规定:“公司财会在上级财务部门的直接领导下进行工作,严格按照制度办事,做好财务管理基础工作,正确核算,如实反映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依法计算和交纳国家税收,维持投资者权益,并接受主管财政机关的监督检查。”“凡违反国家财经纪律,违反和本公司规章制度的行为,本公司财会有权拒绝执行。”从而强化了会计监督职能,保证了制度的落实和有效执行。
参考文献:
1 曲辉.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对企业的作用[J].商业经济,2008(3)
二、房地产企业财务与业务现状目前房地产开发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大多数企业的财务与业务基本呈现分离状态,即项目开发建设、产品销售、财务管理等业务系统各自分离。财务核算时需要将各个业务模块下的信息通过审核汇总后录入到财务系统中,方可进行相关会计处理及信息加工应用。这样便导致各项业务处理滞后,信息提取缓慢、业务监督不及时等管理现状。
三、财务业务一体化实施的内容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信息系统是一个信息平台,通过该平台,将促使业务数据自动传向财务系统,减少人为干预,实现数据共享,为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奠定基础。就房地产企业而言,项目开发建设及房屋销售是整个业务链条中最为关键、核心的环节。因此,房地产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实施的内容应重点落地在生产建设和产品销售两个方面。1.生产环节即房地产项目开发建设环节。众所周知,房地产项目开发过程复杂的特性决定了其财务成本核算复杂程度。业务范围涉及规划设计、勘探勘测、主体施工、安装等,贯穿于工程招标、施工报量、工程决算、竣工验收等各环节。在此情况下,成本的正确核算及高效管控对财务管理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实施财务业务一体化,即在工程成本和材料采购方面,设置合同和供应商管理应用,将业务前端前置至成本管理部门,以此将工程报量、付款业务流程与财务会计凭证处理系统有效对接。业务部门通过在线上录入报量、付款等单据,会计人员便可同时在系统查询单据,并直接完成单据复核、凭证编制等工作,避免了人工二次录入的重复劳动,提高业务处理速度及质量。2.销售环节房地产销售环节从客户交付诚意金、选房交付定金,再到合同签订交首付、全款结清直至项目竣工交房结转收入,将经历一系列环节及较长时间。一般情况下,销售现场前端收到购房款再转交财务部门进行会计处理,常常会跨隔几个工作日,无法第一时间获取项目销售情况,会计处理延后等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如将销售管理软件与财务核算系统有效对接,将可实现销售信息第一时间传输至后台财务系统,从而及时进行会计处理,并实现财务对前端销售环节的监督管理等。具体操作思路为:首先,通过技术手段将财务核算系统与销售软件(如明源CRM)无缝对接,实现资源档案、销售及客户信息的互联共享。这样销售现场收取房款时,直接在CRM销售软件中录入资源销售、款项信息后,便可将所有信息同步传输至财务软件中,会计人员便可据此进行相关会计处理、票据追踪等。另一方面,通过两个系统的协同对接开发可实现数据信息的多维度自动生成,减少二次信息加工的重复性工作,提高工作效率。除此以外,还可将销售软件与税控系统有效连接,将销售信息通过税控系统直接开具增值税发票,避免同一销售信息在多个软件、多次录入的冗繁工作,从而大大提供企业管理效能。四、财务业务一体化在房地产企业中的应用要点1.组织实施财务业务一体化由于涉及业务内容包括财务、成本、工程、销售等多个部门,因此要高效推进此项工作,须集多部门之力,认真组织推进实施。财务部门可作为牵头部门,负责整体业务的沟通、协调推进;各业务部门须配合财务部门做好相关业务流程的梳理、相关单据模版编制等辅助工作。
2.借助平台目前市场上针对于房地产行业的专业信息化软件玲琅满目,房企在建立财务业务一体化信息系统时,可借助相关平台,快速高效实现预定管理目标。在选择系统平台时,要注意财务系统与业务系统平台功能的对接,尤其是在技术上要能满足企业的管理诉求。除了软件原有的功能外,企业还可根据自身管理需求合理开发其他功能,最大化借助软件平台实现企业管理效能的多维度及深层次提升。
3.做好初始做好信息系统初始化是系统运行和应用的基础。而做好初始化工作的前提就是需要全面摸清家底,即对企业进行全面、深入调研,全面摸底业务现状、存在问题及一体化实现的需求。在此基础之上,梳理目前财务系统流程及制度、关键控制点及风险点等,然后结合前端业务,明确一体化具体方案、需求,并就此所有相关细节与业务、财务软件方进行充分交流沟通,以确保一体化方案的可执行性、完整性、以及严谨性,同时符合财务管控要求。
4.设好权限信息化管理一旦实施,做好信息数据安全管控尤为重要,务必确保在方便管理的同时,不形成财务或信息数据泄漏等风险,这就需要在权限设置方面做足功课。一方面,仔细梳理业务流程,根据业务流程准确进行相应岗位权限设置,做到流程上顺畅、便捷;另一方面,加强权限管理,防止数据信息泄漏。
5.抓好培训系统是否顺畅、高效运行,重点在于企业员工对于系统的应用、熟悉程度。因此,财务部门须积极组织所涉及的业务部门,对系统操作流程、要点等进行全面深入培训,快速促进系统顺畅运行。
关键词:钢材材料 计划管理 经济效益
钢材是重要的生产资料,是国家建设和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资,加强钢材材料计划管理,减少钢材材料消耗不仅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工程,同时可为国家节约能源,创造更多财富。做好钢材计划管理,有助于使用单位预见和反映钢材材料的需求,既可保障单位正常生产,也可为职能管理部门组织采购、控制成本提供依据。加强钢材材料计划的管理,提高材料计划管理的科学性、准确性、严肃性,在计划阶段控制好不合理的材料需求是材料成本由被动考核转为主动控制的有效途径,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打好控制成本的基础。
1 我国钢材材料需求现状及未来需求预测
研究表明,目前我国的粗钢产量已占世界1/3以上, 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但主要用钢产业需求萎缩导致钢铁行业大面积亏损却是事实,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王晓齐于今年8月份曾表示,根据22个城市和一线抽验调查来看,钢铁行业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库存是6000万吨,甚至7000万吨以上,再加上钢铁企业库存,整个钢铁的库存量在一亿吨以上,后期去库存压力巨大,库存减少还有很大余地。当前,钢铁库存量过大影响后期钢铁行业的利润,钢铁行业正面临巨大的困难局面,这就对钢材材料计划管理提出了更高层次的水平要求。
专家通过预测法、模型构建、模型参数等方法预测2013-2020年我国钢材消费总量见表1。
来源于郑瑞芳,郭秀君,田明华.对未来我国钢材需求的预测[J].经济学研究,2007(2):54-60.
2 加强钢材材料计划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材料计划管理是指用计划来组织、指挥、监督、调节材料的订货、采购、运输、分配、供应、储备、使用等经济活动的管理工作,具体内容包括材料需用量计划、材料供应计划、材料采购计划、材料用款计划、材料计划的调整、编制材料计划的原则和要求、材料计划的及时性、材料计划的执行与检查等八个方面的内容。做好钢材材料计划管理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2.1 加强钢材材料计划管理可以合理控制钢材库存量,避免钢材库存过多而引起行业危机。加强钢材材料计划管理,做好材料需求用量计划有助于确定某一时期材料需用量,使得生产线得以继续的同时,保证钢材材料库存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使产销实现同步并进。
2.2 加强钢材材料计划管理,可以在不影响企业正常运作的基础上降低成本,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制定科学的钢材供应计划和采购计划,采购部门可以早日准备采购活动,寻求适当的时机,以最少资金购买同等质量的钢材,保证供应的同时降低成本。
2.3 加强钢材材料计划管理,可以提高企业资金利用率。在制定科学的采购计划的基础上,财务部门可制定出理性的材料用款计划,依据材料计划计算所需资金数目,减少资金积压现象,提高企业财务利用率。
总之,加强钢材材料计划管理,是解决钢铁行业囤积危机的需要,是改变材料成本超支被动局面的必要手段,更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必不可少的一项任务。
3 加强钢材材料计划管理的方法
材料计划管理包含材料需用量计划、材料供应计划、材料采购计划、材料用款计划、材料计划的调整、编制材料计划、材料计划的及时性、材料计划的执行与检查八个方面的内容。加强钢材材料计划管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 加强理论学习,普及成本意识。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学习,澄清模糊认识,提高对市场经济的认识。加强材料计划管理的理论知识,并普及到每一位员工,加强员工的材料成本意识,使大家能一致配合进行材料计划管理。
3.2 建立科学合理的钢材材料计划管理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制度,可以使员工在执行材料计划管理的工作中有章可循,才能使员工朝着共同的方向去加强钢材材料计划管理,齐心协力,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共同奋斗。
3.3 加强沟通。加强各部门联系,让材料科员工及时了解生产任务,及时同用料单位互通信息,合理安排库存,如遇突况,需要临时追加用料,也可以快速调取钢材,保证用料单位正常生产。
3.4 加强监督力度。为保证钢材材料计划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可以设置专门监督部门或者监督小组,对所采取的措施进行监督和纠错,各个环节分清责任,每个工作环节可配备一名责任人,保证钢材材料计划管理每个环节都严格执行。
4 总结
一个国家的钢铁产业状况是衡量其工业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钢材是我国的重要资源,我国是世界上钢材产出量最大的国家之一。由于近年来钢铁用料产业需求萎缩、钢铁行业产能过剩且集中度低等原因导致钢材材料库存过剩,造成行业危机,使人们意识到加强钢材材料计划管理的重要性,同时做好钢材材料计划管理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钢材材料计划管理是一项科学、严谨求实的工作,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要做好钢材材料计划管理,解决钢铁行业危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就要及时了解市场经济体系、材料计划管理的必要理论知识、制定科学合理的材料计划管理制度、动员全体员工共同努力、严格执行并加强监督,实现钢材管理的更进一步的规范化、统一化、精细化,推动企业的经济效益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吴溪淳.中国钢铁工业“十五”发展回顾与“十一五”发展展望[J].中国冶金,2006(5):7-13.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企业生产经营的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企业财务管理贯穿于企业的整个工作中,整个企业的管理能力与其息息相关,其中主要包括财务组织的结构、企业财务管理的制度、财务管理的监督、企业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的综合能力及财务管理的评价机制等。企业财务管理进行应该以企业利润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为目标来完成企业资金的投放和筹集等工作。
一、企业财务管理内容概述
我国在进入市场经济之后,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众多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竞争对手。在经济风险加大和竞争激烈的社会背景下,企业应该改变自身的经营模式,实现由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向现代化经济模式的转换,而完成此转换的必要手段就是改进、完善财务管理,因为企业的发展及完整性与财务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主要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对资金筹措的管理、对成本费用的管理和对利润分配的管理。
(一)对资金筹措的管理
在进行资金筹措管理时,必须要严格遵守我国相关的法律规定,坚决抵制非法集资,用正确的渠道和手段来实现筹集资金的目的。企业后续的稳定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合理有效的资金筹集方案,企业资金流动畅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企业出现财务危机的概率。从我国对于非法集资的惩罚措施不难看出,我国还是存在部分私营企业为了蝇头小利而不按照我国相关法律要求,非法集资,在其开发项目上做手脚。这些行为终将受到法律严厉的制裁。
(二)对成本费用的管理
企业应该着重加强对成本及费用的管理。成本管理主要是指对企业的投入费用进行管理,而费用管理主要是指对企业经营阶段各项支出项目进行管理。企业财务管理的关键就是对其资金进行管理,最大程度上实现企业节约成本和费用的目的。企业加强对成本及费用的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对利润分配的管理
企业通过与合作方配合,通过双方各自的努力及合法经营获得利润。企业要严格依据合同要求对资金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尽量做好企业与合作方的协调工作,避免企业与合作方发生一些不必要的纠纷,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体制促使我国企业逐渐走向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但是,在发展的历程中还是出现了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不是很完善,并且在市场经济发展历程中出现了很多亟需解决的问题,一旦处理不合理,将会导致企业面临一定的经济危机,进而企业将会陷入经济困境中。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与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息息相关;另一方面是受到外部市场因素的影响。最近几年,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中出现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缺乏相关的风险意识
企业财务风险主要是由筹资风险、投资风险和融资风险等组合而成。企业缺乏应对市场风险的经验,因此在风险来临时企业就会慌乱不知所措。例如,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我国绝大多数的以进口或出口为主要渠道的中小型企业遭受了严重的打击。由于某些企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出口,如果遇到金融危机,企业将会出现严重的资金链断裂,这也是导致这些企业破产的重要因素。这些企业缺乏应对危机的经验,在企业产品国际化问题上,企业管理者将重心放在如何将产品卖出去,而不是如何吸引来自国际的投资、如何扩宽资金渠道等。
(二)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如今,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一个问题就是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比较低,不能很好地适应企业现代化的财务管理需求。需要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在职期间越长经验越多。在现代化的经济市场体制中,具有丰富财务管理工作人员要尽量地接受和掌握现代化的市场体制。但是,有些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由于缺乏必要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仍然坚实采用传统的财务管理方案,对于一些新型的技术和理念认识不够,并且对于一些必要软件也只是局限于最基础的使用,不能将其很好地应用到财务管理之中。还有就是缺乏对企业成本费用的正确认识,仅仅关注企业的经营成本和生产成本。
(二)企业财务管理方法较为落后
企业财务管理方法较为落后,这对会计信息在企业内部的流动具有严重的影响。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对于企业的经营状况并不是十分了解,因此也就使其不能根据企业的财务情况制订合理、有效的生产经营计划。
三、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合理有效地编制财务预算
无论企业处于哪一个经营阶段,都应该对企业进行合理有效的编制预算财务。财务预算采取的方式应该是从上到下,从小到大,从部门到公司,从子公司到总公司。在进行企业财务编制时,要将做好的编制及时上交公司的管理部门,使其对企业财务预算进行及时、准确的审批。高层应该取消不合理、不科学的投资、费用等,进而对财务工作进行及时的调控。在初期对财务预算进行编制的过程中,财务会计工作人员应该将规划工作做好,尽可能避免财务编制工作上交至企业相关部门之后被否决然后再返回修改的现象,从而尽可能地节约时间。在企业财务预算编制阶段,财务管理人员应该全面了解市场的变化情况,了解企业的内部经营情况,再加上企业真实有效的财务信息,进而使编制的预算具有真实性、有效性、科学性。
(二)执行财务管理工作
当完成财务编制并且被管理部门认可后,这时就要求财务管理人员严格按照编制进行财务管理。同时,要求财务管理人员要按照月、季度和年度对企业相关财务的支出与收入情况进行调查和记录,对其中存在的不足尽早发现并给予解决,防止不必要的纠纷发生。企业财务工作人员应该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产生费用可能的原因,对于那些可以采取措施进行避免的损失要及时向高层汇报,对计划进行及时的更改,最大程度上避免人为因素所导致的财务费用,降低企业财务风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三)使用现代化的财务管理系统
如今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与先进的计算机软件息息相关,因此在对企业财务进行管理时,财务管理人员要尽量学习、掌握和使用先进的财务管理软件。财务软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财务管理的难度,减轻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负担。显而易见,计算机软件的优势充分体现在企业记账和分录过程中。对现代化财务管理系统进行优化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计算机水平;二是拓展企业财务信息的收集渠道。
综上所述,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企业财务管理,企业财务管理是管理、监督企业财务的重要指标。为了保证整个企业的正常运作,应该通过对企业的财务关系进行协调,对企业的财务活动进行控制。本文从对企业财务管理内容的概述入手,进而分析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具体措施,以期达到促进企业财务一体化、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祝燕萍.加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投资企业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思考[J].江苏农业科学,2011(04).
[2]李利.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不足及其改进措施探析[J].中国商贸,2013 (27).
摘 要 把企业文化、思想政治工作融汇到员工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之中,为构建和谐企业提供强大的精神和智力支持,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成为构建和谐企业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和谐企业 思想政治工作
德州中联水泥有限公司在多年的生产经营中,逐步形成的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不仅如血液般浸透到员工的行为中,而且也切实融入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为近七年来的生产经营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在这个体系中,以企业的管理“三大法宝”为主线,形成了公司文化的宽度,以“约法三章”为核心,构成了公司文化的高度,涵盖企业管理理念、生产经营理念、员工理念等内容。以下具体进行较为全面的阐述。
一、以“人本”为基础,以“快乐”聚力凝神,增强团队的战斗力,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一)在德州中联的企业文化中,始终将全体员工的利益放在首位,“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是公司发展的根本。在企业发展中,公司努力实践和实现“一切为了员工,一切依靠员工,让员工满意”“让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为员工构建起更加和谐、美好和充满信心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二)突出快乐文化主题,把企业文化理念贯穿于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公司企业文化理念里,时时处处充分体现着“快乐”的文化内涵,企业形成了良好的、独特的人文文化氛围――“节日有晚会,假日有活动,人人搞体育,处处有歌声”,构筑起企业内部积极向上的群体精神。公司员工始终在快乐中体味着工作和生活的乐趣,激发着员工的工作热情。将具有鲜明红色意义的节日,融入于公司开展的公益性活动和教育之中,如低碳骑行活动,赴红色教育基地徒步行等活动,不仅使党员干部接受革命教育的洗礼,而且徒步行走既树立起员工的社会责任和环保意识,也增强了团队精神,同时无形中也对外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二、以“约法三章”为管理手段,既实现了责任担当的文化意义,又达到了管理目的
作为德州中联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约法三章”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发挥了不同寻常的作用,并逐步成为统领公司企业文化理念高度的首要理念。企业经营的目的是为了盈利,而企业盈利的宗旨是要满足员工工作生活水平增长的需要,正如公司提出的“让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文化理念一样,企业盈利了,员工要受益,这也是我们经营的目标。几年来,公司为员工提供免费午餐,修建职工餐厅,给员工提高收入水平,每年为员工办十件实事等等,无不是把员工利益放到了工作首位。员工工作做实了,业绩也就做实了,企业效益也就有了提升,员工收入就应有提高,脸上才会有笑容,会以百倍的干劲回报企业,这像一个完美理想化的闭环在循环往复中助推了企业的良性发展。
三、环保理念、营销理念、质量理念、安全理念等塑造了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也担当了社会责任
(一)德州中联在公司绿化、美化工作中,始终致力于“打造绿色低碳生态企业”,实现“工厂里建花园”的目标,几年中投入了较大人力和物力,使企业环境有了较大改善,使德州中联除生产经营区外的土地外全部被绿色所覆盖。
作为对环境的重要贡献,德州中联几年来既从自己的资源缺乏的实际出发,也从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角度出发,始终坚持了原材料的综合利用,资源的综合利用不仅为公司每年实现几十万、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效益,更多的为环保,为探索新的节能、环保的新材料做出了不同寻常的贡献。
(二)在德州中联的经营理念中,营销理念在几年来实现企业稳定和发展进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一切为了营销,一切服务于营销”,生产中的各环节要为销售服务,干部员工意识要围绕着销售和市场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每天的销售任务完成情况,每日的熟料质量完成指标等放置宣传栏内,让员工及时掌握公司情况,同时也提醒员工将自己本职工作与营销紧密联系,使企业成为生产意识与营销意识相融的整体,也助推了整个机体的良性发展。几年来,为能够配合营销工作的开展,公司以中层以上干部带领进行市场督查活动,使公司在市场低迷的情况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实现了良好的企业效益。
(三)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德州中联多年来把产品控制指标始终以高于国家标准的目标进行掌控,尤其是在近几年水泥进入国家重点工程后,对水泥质量的控制更加严格,由专人对特供品种每天三次的抽检,确保了水泥质量高标准,为近年来产品进入高端市场,赢得良好信誉奠定基础。
关键词:财务管理;企业经济效益;存在不足;加强办法
随着经济建设速度的加快,我国企业的发展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在企业的发展运营中,良好的财务管理工作能够帮助企业更好的对企业成本进行控制,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但目前,由于受到传统管理观念和客观条件的限制,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企业要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提高财务管理的工作质量,为企业的良好发展做出贡献。
一、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
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是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更好的控制企业的运营成本。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能够帮助企业更好的对企业成本进行控制,从而更好的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促进企业的发展。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以及资本市场的开放,企业需要面对的竞争环境越来越激烈,因此如何更好的控制企业的运营成本,从而提高产品的成本优势已经成为了企业管理层非常关注的问题。而良好的财务管理工作可以通过科学的预算管理、成本管理、内部审计等工作有效的提高企业对成本的控制力度,从而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2.为企业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在现代财务管理理论中,财务管理已经从过去单纯核算记账的管理模式转变成了对企业的各个环节发生的财务问题进行归纳和分析,并提出处理和解决意见的管理模式。因此,现代财务管理工作是从发展战略的角度进行管理工作,是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内容。财务管理工作可以为企业的管理层提供详实可靠的财务数据,从而为企业下一步的发展提供帮助。3.加强企业对风险的防范能力。当前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需要面对多种风险,例如市场风险,政策风险,财务风险,投资风险等,如果处理不当,这些风险很可能给企业带来难以挽回的损失,而财务管理工作可以有效的提高企业防范风险的能力。良好的财务管理工作对企业的各个环节都会进行财务控制和管理,在关键环节会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从而提高了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4.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财务管理工作能够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发展。企业通过财务预算、成本管理等内容可以对运营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同时,财务管理工作能够防范可能发生的企业风险,提升企业的管理工作水平,进而有效的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企业的良好发展提供了保证。
二、当前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
1.企业管理层对财务管理的认识有待加强。企业管理层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是保证财务管理工作顺利展开的关键,但根据调查发现,从整体来说,我国企业对财务管理工作的认识还有待提高。当前,我国市场企业的管理层将精力更多的放在产品的销售上,而对财务管理工作有所忽视,也间接造成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不够顺畅。2.对于风险的识别能力有待强化。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对于识别企业风险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根据调查发现,许多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对风险识的能力还有待增加,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在企业的风险中,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对于投资风险、财务风险和金融风险的识别非常关键。其中,投资风险指的是企业在对新的项目进行投资时可能产生的风险,财务风险指的是企业在筹资融资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而金融风险则主要指的是企业在对金融产品和金融衍生品方面进行投资管理时发生的风险。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需要建立有效的风险识别机制,从而帮助企业规避上述可能发生的风险。3.财务队伍的建设不够系统。企业的财务管理队伍建设不够系统也是制约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展开的一个关键因素。当前,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还有待增加,对于新的企业会计制度和财务管理方式的还不够熟悉。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财务人员的信息化工作技能的掌握也不够熟练。4.财务管理的信息化程度有待提高。伴随科学技术的发展,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水平越来越高。而在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中更好的推行信息化建设能有效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水平。但当前,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还较低,有的企业虽然引进了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但系统没有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实际,对于财务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有限。
三、加强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方法
良好的财务管理工作能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在实际工作中,针对上述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企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工作。1.完善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顺利展开的保证。为了完善财务管理体系,首先,企业管理层要提高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要对财务管理的重要作用进行清晰的认识,并通过良好的宣传手段在企业的全体员工中竖立良好的财务管理意识。其次,企业要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管理制度要包括财务管理的总则以及财务预算、财务分析、预算执行、成本管理、监督机制等相关内容。再次,要加强财务管理部门的组织架设工作,要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人员编制齐整,为财务管理工作的展开提供良好的基础。最后,要建立公平公正的财务管理评价机制,要对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进行有效的评价,并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从而更好的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2.加强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成本管理是财务管理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因此加强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对于促进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企业首先要在全体员工中建立成本管理意识,要让员工对成本管理的重要作用进行清晰认识。另外,企业要建立良好的成本核算制度,要通过对市场和行业情况进行具体模拟,来加强成本核算的质量。同时,企业还要对自身的发展情况进行研究,对和成本管理相关的关键指标进行研讨,从而分析出企业目前成本管理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而提高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质量。3.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良好的内部审计工作对于提高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要加强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发挥好内审的作用。在内部审计部门的建设上企业要进行关注,要选择合适的人员负责内审的工作,保证内审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同时,要建立对关键环节的内部审计制度,对资金的流动、财务数据的可靠性等进行重点审查,保证内审工作的质量,从而有效的提高企业防范风险的能力。4.强化财务人力资源的管理.强化财务人力资源的管理对于企业财务管理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企业要建立科学的培训制度,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的培训。在培训过程中,要加强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要提高财务人员对新的会计准则的掌握能力,同时要提高对财务人员的信息化工作水平,从而为企业财务工作的良性发展提供保障。
四、结语
良好的财务管理工作能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在实际工作中,企业管理人员要对财务管理工作引起重视,从完善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加强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强化财务人力资源的管理等方面入手,从而有效的提高财务管理工作质量,为企业的更好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邵婷.试谈加强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途径[J].中国商贸,2012,17:92-93.
[2]孔玉红.刍议加强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途径[J].财经界(学术版),2014,18:139+155.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
所谓财务管理信息化,主要是指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与管理手段,将会计信息系统作为基础,以实现会计电算化,并大力倡导基于互联网环境下的财务核算、分析、控制与决策等现代化财务管理方式与各项功能,进而实现管理的数字化,并最终实现财务管理的信息化。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这种形式成为企业强化财务管理水平与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所以,要加快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积极拓宽财务管理的空间,加快财务管理的时效,提升财务管理的成效,这就促使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变得更加紧迫。
1 目前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 企业管理层人员的认识不够到位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是一项十分重大的管理工程,涉及到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这样重大的工程,不仅需要得到企业领导的高度重视,而且需要全体管理人员齐心协力,才能顺利地推进。但是,部分企业的管理层人员由于安于现状,极为缺乏创新,觉得实现了电算化就达到了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目标,而对于现代化信息管理还缺乏了解,未能认识到财务管理信息化已成为企业管理信息化的中心环节,是实现管理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1.2 企业财务管理人才极为匮乏
企业需要各种类型的专业技术人员,如生产经营专家与研发人员、计算机技术人员等。但是由于我国的国情所限,许多企业中既懂得财务又懂得信息化管理的人才却十分缺乏。在大量国有企业或私营家族企业中,财务人员要么学历不高,要么水平较低,更加缺乏现代信息化管理能力,其财务管理理念已难以适应现代化企业管理的迫切需求。为此,企业迫切需要兼具财务管理能力与信息化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1.3 财务管理软件开发滞后
要建立起行之有效的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体系,就一定要开发出紧密结合企业文化与管理理念的财务管理软件。然而,目前我国的大多数企业都十分缺乏自行开发企业财务管理软件的技术人才与技术能力,尤其是国内软件企业普遍规模偏小,缺乏技术开发能力。因此,怎样加强我国软件业的合作,从而集中开发出适合于我国企业使用的统一财务软件,是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2 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措施
2.1 提升企业管理层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
为加快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首先应当加大宣传的力度,极力提高企业管理层对于会计信息化的认识水平。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所出现的问题,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企业管理层人员对会计信息化的片面认识所造成的,因此,广大企业经营者与会计从业人员,尤其是企业管理者务必对会计信息化有准确的理解与充分的重视,从而运用会计信息化系统为企业管理提供更多的实用信息。
2.2 增强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的运用水平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涉及到所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改革,是将财务管理与信息技术相互结合,然后运用先进技术,最终实现财务和业务一体化。这种模式对于财务人员的素质与技能提出了十分高的要求。财务管理人员不但要懂得财务,而且还要懂得业务。对于非财务人员来说,这不仅要求其改变日常的工作方式,而且还要能够掌握一定的财务管理知识。这些新要求就决定了企业在设置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初期就应当建立起员工培训制度,并积极参与到相关的软件培训之中,并在信息化系统建设的全过程中积极贯彻落实,从而提高财务人员和其他员工的业务素质,以增强企业财务人员学好与用好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的自觉意识。当然,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与高校或者科研机构建立起合作关系,以专门培养财务管理信息化方面的人才,并通过多种途径推进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利用。
2.3 完善企业管理信息化安全体系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化工程,一定要充分考虑到系统是否具有安全性,在系统建设和运行等不同的阶段,分别要依据不同的安全管理目标,对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与规划作出全面调查研究,并对实施方案开展充分验证,对咨询意见作出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的论证,并充分考虑到企业的实际状况,在合适的时间内通过合理的方式,做到循序渐进地改善,保障企业整体管理体系的完整与安全,并确保财务管理业务的不间断与相关数据的高度安全。在系统建设的过程之中,企业还必须建立起安全管理责任制,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安全策略,建立起操作系统安全机制,运用安全方式以连接客户端和应用服务器,划分出管理的权限,实施身份认证,建设数据库系统、健全数据存放安全机制、完善网络备份机制。信息安全和信息系统要做到同步规划和同步建设,并完善信息安全的保障体系,明确对病毒与黑客的防范性措施,以保障财务管理业务的不间断及财务信息的高度安全。
2.4 实现软件技术与企业管理的紧密结合
因为使用了统一软件,所以如果对企业财务资金进行了统一管理,那么这将十分有利于提高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的真实性,有利于提升各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因此,软件技术的不断发展,始终离不开其所应用的企业,或者说,软件技术发展的根子就在于满足企业的需求,这始终是软件业发展的方向。所以,软件企业必须主动加强和企业之间的联系,从而依据企业生产管理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改进与更新软件技术。
3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信息技术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运用,能够切实解决传统财务管理中大量无法解决的难题。但是,同时也需要企业财务人员全面利用信息化技术,不断进行新的尝试与研究,从而建立起财务管理信息化体系,以满足企业现代化管理的需要,从而为企业出创造更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吴从曙.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 会计之友,2007(10).
关键词:石油化工企业 财务分析 建议
石油化工企业的健康发展对国家的繁荣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完善财务分析指标和扩大财务分析范围,将更加有利于对石油化工企业财务状况的了解,避免石油化工企业出现财务危机问题。同时对衡量石油化工企业目前的财务状况,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具有指导意义。因此,经营管理者要不断提高石油化工企业财务分析质量,确保企业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资产运用效率以及资金周转等问题,保证石油化工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一、石油化工企业财务分析的目的和意义
石油化工企业财务分析的主要目的在于评价石油企业过去的经营成果,衡量当前的财务状况,并且以此为依据,预测石油化工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石油化工企业进行财务分析,可以确保企业财务状况经营良好,避免因为资金链问题引发生产问题,从而保证石油化工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石油化工企业财务分析的目的取决于三个方面,首先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企业的经营管理者通过财务分析,能够正确评估企业当前的财务状况和生产经营状况,针对其中出现的问题,快速的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以及资金利用效率。其次,对于企业风险的承担者来说,通过企业财务分析能够确保企业的获利能力,并根据财务分析结果进行资产保值和利润分配。这些都需要进行财务分析后,根据财务报表获取相关信息,以便保证收益最大化。最后,财务分析对于债权人来说意义重大。财务分析报表能够了解到企业的偿债能力,债权人依据偿债能力增强自身的信贷风险,并且依据财务分析报表,确定对企业的投资管理问题。
二、目前国内石油化工企业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
目前来看,我国石油化工企业财务分析领域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分析技术手段落后
我国石油化工企业当中,缺乏先进的核心技术分析软件,这对于我国石油化工企业进行财务分析十分不利。尤其在我国石化贸易进入WTO后,跨国公司已经进入石化贸易领域,业务处理量加大,更需要专业性的核心软件进行分析技术处理。
(二)分析方法不全面
就目前来看,我国石油化工企业财务分析的方法主要为比率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三种,这三种分析方法当中,比率分析法已经无法满足当下石油化工企业财务分析的发展,具有滞后性;趋势分析法需要进行同时期财务报表分析;比较分析法需要以相同地区价格水平进行比较,由此可见,石油化工企业财务分析方法不全面,十分不利于企业进行合理的财务分析。
(三)财务分析指标设置不合理
石油化工企业进行财务分析过程中,其设定的财务分析指标不合理,无法真正表现企业内部真实的财务状况。例如反映偿债能力的流动比率指标,它无法作为衡量企业短期变现能力的绝对标准;应收账款周转率也不能准确地反映存货资产的运营效率;反映销售利润指标难以反映获利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如此一来,财务分析指标设置的不合理,将直接影响到石油化工企业的财务状况,甚至引发资金链等相关财务风险。
(四)财务报表的准确性
财务分析报表的设计,是根据财务分析所得的结果进行编制,这与财务分析指标有着直接关系。不同的数据以及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直接影响到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甚至财务报表上的有些数据,并不是真正得到,而是以假设作为基础的,这样一来就直接导致了财务报表缺乏准确性。
三、提高石油化工企业财务分析质量的几点建议
为了确保我国石油化工企业健康稳定发展,保证石油化工企业财务分析质量,就要对当下的财务分析办法进行完善和创新,提高企业财务分析质量。针对石油化工企业财务分析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建立健全石油库存统计体系
石油库存是导致石油价格起伏的一个重要原因,石油库存的统计也是进行财务分析的一个基础。建立健全石油库存统计体系,将为石油化工企业进行财务分析提供准确的数据依据。
(二)完善财务分析指标
财务分析指标的完善,将有利于石油化工企业以正确的指标衡量财务状况,评价企业的财务经营情况,以确保财务分析的准确性和完善性。
(三)财务分析数据范围扩大
扩大财务分析数据范围,可以更加全面的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避免出现纰漏。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完善财务报表体系,将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指标结合起来,进行详细分析,确保分析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四)加强企业筹资、投资与现金流量的质量分析
企业进行资金流管理,是企业财务分析的一个重要部分,关系到企业资金运作问题。合理有效的筹资、投资以及现金流量运作,对企业偿债能力以及日后的长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孙诤,王鸿祥.财务报告分析[M].企业管理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