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城市园林景观绿化

时间:2024-03-22 16:46:32

导语:在城市园林景观绿化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城市园林景观绿化

第1篇

关键词:城市园林景观绿化施工;分析;关键问题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人们更加关注城市各方面的建设,尤其是城市园林景观绿化方面的建设,因为优良的城市园林景观建设能够带给城市居民良好的心情,而绿化施工时城市园林景观最需要重视的环节,因为绿化施工是将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方案付诸实施的关键步骤,在这过程中也非常容易出现问题,因此有相关的技术做支持支持是非常重要的。接下来,笔者就城市园林景观绿化施工的技术的关键问题做具体的分析。

一、我国城市园林景观绿化施工存在的问题

1、没有完整的施工图

施工图不够完整是城市园林景观绿化施工中存在的比较严重的问题,有些城市园林景观在施工时甚至没有设计图,只有小部分文字对其进行简单的阐释,这种施工图根本没有规范可言,再加之,施工人员面对这样的图纸很多时候都不理解设计人员的意图,但是也没有与设计人员进行有效合理的沟通,只是根据施工人员自己的意愿进行施工,这就严重破坏了城市园林景观整体的规划,可能失去应有的美感,使得城市园林景观不能发挥其真正的美化城市的作用。

2.、施工人员对植物的生长习性了解不足

这也是城市园林施工中比较常见的问题,很多的施工人员技术水平和专业知识都没有达到相应的要求,在具体绿化施工中,没有切实的考虑到植物自身的生长习性,这就给施工带来了很多麻烦,既影响了施工的进度又影响了施工的质量,最为关键的是,园林景观后期投入使用后会因生长习性的不同出现反差,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将喜阳的植物种植在阴凉处,而喜阴的植物却种植在向阳的地方,这非常影响园林景观的美观效果。这样不仅违背了植物自身的生长习性,还造成了园林景观资源的浪费。

3、施工人员的素养不高

这是导致城市园林景观绿化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最重要的原因,现在的城市园林景观绿化将重心都放在降低成本支出上,因此一般都是雇佣技术水平不高的人员,在植物种植时普遍聘用农民工进行栽种,完全没有城市园林景观的专业性,聘用的这些技术水平不高的人员很难达到设计标准,植物存活率也大大降低了,由于栽种的时候没有专业的知识,使植物在生长时也受到很大影响。城市园林景观建设是一项专业性质非常强的工程,但是很多的园林企业都不重视这一点。

4、施工过程中缺少必要的管理

有些施工单位为了赶进度,并没有按照相应的管理规范去管理,也正是因为在施工中管理不到位,使得很多的施工程质量出现严重的问题,给后期的使用造成了很大的麻烦。管理不到位引起的最直接的问题就到植物的存活率不达标,这需要后期再进行补种,不仅增加了园林景观绿化成本,还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损害了相关园林景观绿化施工单位形象。

二、园林绿化施工的技术要点

上文中笔者详细的为我们阐释了我国城市园林景观绿化施工存在的普遍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园林景观绿化的整体质量,那么城市园林景观绿化具体应该遵循哪些要点呢?笔者总结如下:

1、对土地的清理工作

在园林绿化的过程中,首要的前提条件是土地的平整度要过关,要对地形进行合理的改造和整理,尽量减少土方的使用量,减少对土方的浪费,造成不必要的成本浪费,尽量做到节约投资和缩短工期的工作目标。

2、种植的定点放线工作

种植放线要符合从整体到局部,先乔木后灌木最后草地的放线原则,按照图纸的比例准确的定点和放线,并做好标记工作,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可以在种植点上设置木牌,记录好植物的品种和规格等内容,规则式的种植形式要按照设计图纸定点、标记;自然式的种植形式就可以依据设计意图进行灵活的放线,主要的植物进行精确的定点、标记,次要的可以进行粗略的目测定点位置,放线要自然灵活,避免呆板生硬。

3、植物的选择原则

园林绿化施工中最重要的就是植物材料,如何选择植物材料是一个专业性的问题,在保证成本的条件下,要准确的估算出所需的植物数量和种类,争取苗木在有效的时间段内完成;要保证设计中对植物的形态要求。

三、景观园林绿化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1、 植物的配置技术

首先要了解植物生长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植物的生长特性,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进行植物的种植工作,可以改变植物的立地条件以适应植物的生长,也可以改变植物的生长特性,通过遗传育种、引种驯化的方式使植物可以适应外界条件,还可以通过改变土壤的理化环境实现植物的良好生长。要了解园林绿化的主要功能,选择合适的植物材料,并进行合理的配置,配置主要体现在乔灌草不同植物类型的配置、植物高度的配置、色彩的配置等方面。

2、植物的造景技术

在园林的绿化中,植物要素对园林景观的美化和绿化质量都有重要的决定作用,植物造景是一种最基本的园林绿地构造方式,就是将各种类型的植物作为素材,采用合理的技术手段,营造出一个自然式的植物群落。进行造景工作,不仅需要考虑植物的观赏特性和生长特性,还应该学习园林艺术手法,对植物进行合理的布局,达到一种独特的园林意境效果。

3、景观园林的养护技术

景观园林绿化工程竣工后,养护管理同样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树木栽植之后,生长状态不会始终如一,而需要后期精细的管理,各种树木的生长习性不同,要达到园林景观的整体观赏效果,就要根据植物的生长特性,创造能够充分满足植物生长需要的环境条件,更好的发挥绿化效果,保证水分的充足和病虫害的防治。

4、园林绿化的修剪技术

对植物进行修剪可以保持植物的优美树形、保证树木间的通风畅通,修剪应根据植物的生长特性进行,修剪工作可以在植物开花之后,去除老枝病枝,使植物在来年的生长中态势更好,更好的发挥观赏效益。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对城市园林景观绿化施工的技术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是十分关键的,城市园林景观建设并不是单纯的植物种植,它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虽然我国城市园林景观在绿化施工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但是这些问题随着相关单位和部门的重视,都会得到有效的解决。本文是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城市园林景观绿化施工经验总结出来的,希望能够为相关施工单位提供借鉴,为我国城市园林景观绿化施工的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刘岳宏. 关于绿化施工的技术要求[J]. 广东建材. 2007(03)

第2篇

关键词:城市园林;园林绿化;景观设计;养护管理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现代城市园林景观的规划要以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为基础,利用园林内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间,提高城市绿化面积。以此促进城市综合环境的改善,提高人们居住的舒适度。这就要求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人员要以综合城市基础信息与园林基本情况,以本土植物为重点,人性化、积极向上、新颖而不浮躁、美观而又实用、简单而满足需求、符合生态要求的城市园林是园林规划设计的原则和追求的目标。

一、建设城市园林的原因

1、保护生态与环境的要求

经过工业化、城市化急速的发展,生态失去平衡,大自然饱受蹂躏,空气、水、土壤遭受污染,动植物灭绝,森林消失,水土流失,沙漠化,这些促使人类觉悟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我们必须从工业化的黑色道路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道路转折。建设园林城市可使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维护生物多样性。

2、发展民族文化特色的要求

园林更贴近人的生活,承载着历史文化的积淀,反映当地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建造园林所用材料,因而更有利于产生具有民族化、地方化的效果。中国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特点,在发展过程中又产生了许多不同的地方流派和民族风格,这些传统特色要很好地继承和发扬。随着时代的前进,创作具有时代精神,符合现代人生活需要,是时代对园林工作者的呼唤。

3、城市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又会促进经济的发展。老龄化社会对园林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从公园、绿地的分布、服务半径,到园内的布局、设施,都要求能适合老年人散步、健身、娱乐、休闲和交往的需要,以创造一个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环境。

二、城市园林绿化景观设计

1、园林中绿地的种植及设计

草坪的使用是园林绿化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可与乔木、灌木、草本花卉组成多层次的绿化形式,形成绿荫覆盖,高低错落,繁花似锦的优美景观。草坪就是园林的底色,对园林中树木、花卉、山石、建筑、道路、广场等起到很好的衬托作用。园林植物中可用的草坪植物种类相当之多,在选用时要根据当地的地理条件和应用要求,选取适宜草种。而理想的草坪植物应具备以下条件:繁殖容易。生长迅速,形成草坪快。一年之中保持叶色鲜绿的时间长。耐修剪;耐践踏。适应不良环境能力强,抗旱、抗涝、抗热、耐寒、抗有害气体、抗病虫害,耐瘠薄、耐阴等。株矮叶细,生长一致、叶色美观;多年生与杂草竞争能力强。

2、绿地种植中设计的要点

绿化带与建筑物的安全距离。在种植树木花草时,需要灌水施肥,必须与建筑物保持一定距离,盐碱斑是建植园林绿地成败的关键,也必须提出处理方案。对成片的盐碱土要设计换土或排水洗碱措施,否则难以建成良好的草坪绿地。重视现场勘测资料设计人员,必须随时注意现场测量的有关数据,土壤分析化验报告,并对每片绿地要建立起相应的档案。将勘察资料、施工记录和建植后养护管理措施均应建档,以便出现问题后能及时处理。

3、园林路线的规化设计要点

3.1园路设计必须主次分明,方向明确,必须很好地组织游赏的程序,按照使用功能,园路可以分为:主路、二级环路、散步小路、变态路。主路是通达全园各景区和主要景点的路,应简洁、明确,主路必须尽可能布置成环状,构成园路系统中的主环。主路宽度一般在4m-6m。二级环路是直达景区内的路,沿路风景变化细致、丰富。次路的宽度必须根据游人的数量及周围的景物而定制。散步小路须分散于景区内,分布至全园的每个角落。小路一般宽度为1.2m-2m,最小宽度为0.9m。变态路主要是根据游赏时针对地形要求而改变的路,如步石、汀步、休息岛、踏级、蹬道等。

3.2园路设计常是曲折迂回的,这种变化也是有原因的,因地形地物或功能上的要求,可使园路在平面上有适当的曲折迂回,使其与景物自然融合、相得益彰,让游人获得舒适和美感。

3.3园路与园路的交叉与分歧:两条道路相交叉,可以正交成十字形,也可以斜交,但应使道路的中心线交叉在一点上,斜角道路的对顶角最好相等,以求得美观;丁字形交叉多为外弧交接,并最好为直角或钝角相接,不宜在凹入的部分交叉;应避免多条道路交于一点,以免使游人迷失方向;道路相交应在端头处适当地扩大作成小广场,以有利于交通,减少游人的过于拥挤。

3.4园路在竖向设计上应起伏变化,符合下述要求:园路的竖向设计应紧密结合地形,减少土方工程量,保证路基稳定;路面应尽量不高出两侧的地面,使路隐现于地面、山岩或花草这中;园内道路应与城市道路有良好的衔接;在主干道上不宜设台阶等,要考虑行车的平顺;竖向变化应组织地面水的排除,并保持地下管道有合理的埋置深度,一般园路应有0.3%-8%的纵坡和1.5%-3.0%的横坡,以保证地面水的排除。

三、城市园林绿化养护

1、园林绿化养护的重要性

目前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现状养护管理在园林绿化建设中十分重要,所谓“三分栽植,七分管理”,然而园林绿化的管理和养护依然是绿化行业的薄弱环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对园林绿化工程养护管理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和认识

园林绿化工程养护管理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很多施工单位在施工招投标时期都把免费养护两年,甚至三年作为一种优惠条件承诺与建设单位,所以造成很多园林绿化工程只是重建设而轻管理,苗木成活率低,养护管理不到位,导致绿化景观效果差而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

1.2占绿毁绿现象严重

当前社会保护园林绿化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许多新建道路绿化,游园,如南京路,颍州南路,阜蚌路等,占绿毁绿现象非常严重,很多居民毁坏市政道路绿化开店,小区内居民擅自在树上栓绳子凉衣服,私自开辟一块绿地种蔬菜,乱砍乱伐大树,向绿地内乱扔垃圾,乱折花草树木,这些恶劣的现象都给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

1.3缺乏养护质量标准

现在许多绿化施工养护企业不但达不到建设部门的标准,同时也没有固定的工作场所。工程技术人员养护管理水平有限,所以造成养护管理水平的低下。

2、提高养护管理水平

园林绿化要根据其不同的使用功能和性质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布局,以乡土树种为主,乔木、灌木、地被、草坪应该按照生态学的原理进行合理配置,常绿与落叶相搭配,满足植物各自生长所需的立地条件。施工时必须对绿地的土壤进行改良,平整场地,严格按照图纸施工,标高到位,地形平顺饱满,放线放样线条流畅富有艺术性,苗木粗壮、健康、形态优美、树形完美,种植技术娴熟、科学、合理,后续技术措施到位,如此方能做到种一棵活一棵,种一片活一片,只有花木成活生长旺盛,园林景观的整体效果才能充分体现。

制定园林绿化工养护管理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使养护管理科学化、规范化。作为园林绿化施工单位,应该严格遵循园林绿化工养护管理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实施具体工作,制定出一套合理、高效、科学、全面的绿化养护管理制度,标准化、科学化管理园林绿化养护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使园林绿地的景观效果和质量有一个大的提升和质的飞跃。

3、养护的技术措施

在绿化养护管理上,要理解种植类型和各种树木、花草种类的特征与特性,关键的重点抓好肥、水、病、虫、剪五个方面的养护管理工作。阜阳市在园林绿化过程中大力推广乡土树种的种植,力求达到最佳的景观效果并有效进行病虫防治。绿化树木主要的虫害有天牛、木虱、潜叶蛾、潜叶虎、蚧壳虫、金龟子等,主要的病害有根腐病、白粉病、炭疽病等,预防为主,综合防治。草地养护主要是无斑秃,四季常绿。在普通管理程度状况下绿化草地可按种植时间的长短划分为长满期、旺长阶段、缓长阶段和退化四个阶段。乔灌木及绿篱要定期修剪,特别是成形的灌木球和绿篱,灌木的外型依据种类和位置的不同可由绿化技术人员确定。灌木外型包括:圆形、蘑菇形、圆柱形、三角形、方形、菱形等。农药消杀管理及保洁,除草工作。要对症施药,不同种类的药剂要轮换运用,避免病虫害产生抗药性。春夏季是病虫害的顶峰期,要特别留意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修整树形,剪除枯树病枝,肃清虫卵、虫茧、以减少虫源。

四、结束语

现代城市园林景观绿化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其对城市的投资环境、居住舒适度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作为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对城市园林绿化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不仅要达到净化空气、减少尘埃、吸收噪音等目的,还要通过景观设计分割空间、美化园林环境。作为城市休闲场所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景观要求具有较高的观赏性、节能性以及科学性。通过科学选择园林景观植物保持城市生态平衡、促进城市综合生态环境的建设。同时还要通过园林景观的规划与设计提高城市综合文化氛围,为城市投资环境的改善、居住环境的改善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邹勇.对城市园林绿化的思考[J].中国科技博览.2010,(31).

第3篇

关键词:城市建设;园林绿化;景观植物;应用

中图分类号:S7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7-0100-02

1 引言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正在不断加快,城市人口愈加稠密、建筑愈加拥挤、人均绿地面积日趋减少,城市园林绿化则是有效增加城市绿化面积的重要途径,如何在其中应用生态群落植物、乡土植物等景观植物值得人们深入探究,并加强实践。

2 重视研究景观植物,科学选育植物品种

目前有很多景观植物,尤其是乡土植物,依旧处于一种野生的、自生自灭的状态,尽管它们用途广泛、性能优良,但因人们缺乏对其栽种技术的研究、总结,制约其得到大面积的应用和推广。所以要建立一个准确、客观、全面且有效的景观植物品种筛选评价体系,提高其观赏评价的效率。例如,城市园林设计者应广泛调查各地区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中的常见景观植物的种类及其具体组成,同时充分了解野生植物资源,按照不同景观植物的成活型,科学筛选多种园林观赏价值较高的、适合在城市园林里生长的景观植物,以期将其应用于城市园林绿化。当前,人们还要注重落实驯化野生景观植物的工作,加强对景观植物的科W研究,解决景观植物产业化生产面临的缺乏配套技术的问题,同时考虑培育成本、商业价值以及推广价值,实现多品种生产、大规模生产,弱化单一品种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实际应用风险。

3 体现植物的多样性,提高园林景观价值

植物均具备多样性、生态性,所以在选择景观植物时要满足城市园林绿化设计要求,提高园林绿化景观的生态效益,持续发展城市园林生态系统[1]。例如,在制定城市园林绿化中的景观植物生态设计方案时,则要按照城市园林景观的地理差异性、层次性等特征,选择高低不一致的灌木、乔木,以体现植物的多样性,并在最底层配置喜阴的植物、花草,让园林绿化景观更生动。同时,很多城市都有河流,且往往都建设了湿地公园,成为人们娱乐、休闲的常去之处,在河岸的两旁种植水竹、水杉、枫杨等景观植物,就可打造独具特色的城市园林绿化景观,不断提高景观的观赏价值,提高景观植物应用水平。

4 合理搭配景观植物和园林其他要素

4.1 景观植物搭配建筑物

城市的构成主体是建筑,落实建筑绿化工作能为人们创造良好的活动环境,增强建筑的艺术效果,同时美化市容,让人们获得更多的休息场所,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根本改善有重要意义。当把建筑物的墙面当做背景应用景观植物时,植物的花、叶、果实等的颜色不适宜和建筑物颜色近似或一致,而要形成对比,从而突出景观效果。例如,要重视景观植物与混凝土的搭配。预制的混凝土砌块以及现浇混凝土的色彩选择和砖墙一样丰富,但大多都是灰色,此时就可稍带一点较鲜艳的其他色调,包括棕色、紫色等。紫色景观植物则凭借其优异、新奇的装饰性深受人们喜爱,但一般无法凸显景观效果;如果选择灰色略带紫色的预制混凝土铺地,并将其作为背景,则能起到改善作用,所以人们往往更愿意关注紫宫珊瑚钟或铜紫筋骨草的紫色叶子、精致小花,淡化混凝土建筑物的冷绝感,使人的视觉效果更柔和、舒适。

4.2 景观植物搭配园林道路

道路是城市园林的脉络,是联系城市园林各个景点、景区的纽带,发挥着交通、构景、导游等作用。按照园林道路的性质与作用的差异性,一般将其分成三种类型,分别是主道路、次道路、散步小道[2]。在园林道路的两旁应用景观植物时不但要满足道路功能需要,还要考虑绿化景观效果。例如,某城市园林的主道路的宽度为4~5 m,两旁则多配置不需截顶的、左右不对称的修剪整形灌木及行道树,方便游人观望园林其他景点;也可结合花坛、花境等,把景观植物设计成自然式的树群、树丛,丰富园内景观。对于园林的次道路,两旁则多用灌丛、林丛以及花境,帮助营造美丽的大自然景观。对于园林的散步小道,则可在两旁配置乔灌木,构成有丰富色彩的丛林,或布置花境,营造真正幽雅的、具有游憩功能的园林绿化环境。另外,按照城市园林道路铺装材质的差异性,应用景观植物的色彩也要发生改变,如果道路铺装色彩单一、简洁,景观植物则适宜在形体、色彩等方便富于变化,将植物景观作为主体;如果路面装饰性强,是各色砖石拼成的路面或路面有冰裂纹,那么道路本身已经是景,适宜配置简洁的景观植物,用绿色衬托园林道路。

4.3 景观植物搭配园林山石

山石可谓是风景的骨架,山有四时之色,春山艳冶、夏山苍翠、秋山明净、冬山惨淡,这实际上是植物在四季的色相[3~5]。由此可见,山因为有植物才变得秀美,才能构成四季各异的景色,而植物能赋予山体活力和生命,做好景观植物与城市园林山石景观的之间的搭配,能使景观效果得到显著提升。例如,某城市园林应用景观植物来搭配人工假山,达到优化景观效果,如图1所示。

因为城市园林工程中挖湖堆山形成土山,这类山体往往要用植物覆盖,而人工山体的山麓和山峰的高差较小,为突出山体的造型以及高度,适宜在山脊线周围种植高大乔木;山沟、山麓以及山坡等处则适宜种植相对低矮的景观植物;山顶则种植大片花木,形成良好的远视效果,包括臭椿、柏树、松树等;在配置山坡的景观植物时应考虑山体的成片效果及整体性,可应用花木林、色叶树、常绿落叶混交林以及常绿林等。

4.4 景观植物搭配水体环境

水能让人产生柔和、亲切的感觉,创造城市园林幽静、宁静的四周水体环境时,适宜将浅绿色景观植物作为主体,色彩不宜过于丰富;水上有活动的水体四周则要选择色彩丰富、喧闹的景观植物。形态不同、颜色各异的水生景观植物能让人产生各种心理活动,并形成戏剧性的效果,常见的有:在水中挺立的芦苇、宽叶香蒲,不管是被薄雾笼罩产生的朦胧姿态,还是阳光下形成的倒影,都能让人浮想联翩,而在水面漂浮的浮萍、睡莲则能让人产生神秘感,这些景观总能让人叹为观止。例如,可把景观植物与城市园林里的湖搭配起来。因为湖泊是陆地上面积较大的有水洼地,在城市园林绿化景观中是很常见的一种水体景观,湖面一般很宽阔,且视野宽广,环境宁静,包括颐和园昆明湖、武汉东湖、杭州西湖等。在水边种植景观植物时大多选择群植的方式,重视丰富群落林冠线,增强视觉效果。

5 结语

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应按照城市园林绿化发展要求,应用景观植物营造城市园林绿化景观。且为保证景观植物在城市园林里正常成长,同时提高植物的景观价值及城市园林的绿化水平,务必要高度重视景观植物与城市园林其他要素之间的搭配,突出城市园林绿化的韵律与协调性,建设和谐园林。

参考文献:

[1]李瑞娟,王慧娟.植物景观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5(15):218.

[2]蓝华林,王 勇.乡土植物与城市园林绿化中的景观营造[J].现代园艺,2016(6):66~67.

[3]丁 凯.论华中地区景观植物数据库的建立[J].绿色科技,2016(11):137~140.

第4篇

关键词:园林绿化 经济管理

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化的形成,园林绿化事业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着变革。其对改善生态环境、发展旅游、改善投资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因此,园林绿化经济管理已成为城市园林建设工作者必需探讨和解决的课题之一。

一、园林绿化是一门新兴的经济产业 绿化的环境功能,是潜在的生产力,融合在社会生产的全过程中,作为一项重要的环境资本,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条件之一。许多城市和社区出现了“以绿引资,因绿兴市”的连锁反应,因环境改善、景观美化而招来投资者、旅游者,繁荣了经济。据相关资料显示,经济与绿化的投入与产出之比达到1∶5的高值,一次投资长期受益,因此,走上环境与经济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道路,势在必行。有远见的建设者、开发商,为了适应当今人们注重环境选择“择绿而居”的时尚,自觉地投入土地、资金兴建绿地,成为决策的热点。因为有了绿色、生态、宜居的环境而房价上升,楼盘热销,绿化与市场出现了密不可分的“经济波澜”。

二、园林绿化经济管理的性质特征

园林经济是结构和功能都十分复杂的复合体,不仅包括复杂的经济内容,也包括复杂的自然条件和人类社会活动的内容。园林经济从投入到产出,供人消费,涉及动物、植物、气象、水土、环保、货币、市场、审美等多种要素,这就要求把所有园林经济的活动当作一个复合体,优化配置各种要素,采取一系列复合的对策和措施,在谋取经济效益时,要特别强调三个效益的结合,达到合理高效。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园林经济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是“人――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和效应,园林经济的主体是园林绿化事业,这一事业的建设内容是一种艺术创造,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又具有不同历史阶段的文化内涵,一旦脱离了园林文化,园林经济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园林经济系统不能完全听任市场的自发支配,必须进行合理的宏观调控,要有一定的计划性,或者说需要政府进行必要的行政干预,才能使园林经济更加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加强园林绿化经济管理的措施

园林绿化应充分体现设计理念。园林设计是创造园林景观艺术的基础,是打造一个成功的园林作品对园林养护的必然要求。1、提高园林绿化施工全过程的质量。

园林绿化工程要保证树木种植的成活率,达到预想的绿化效果。为保证移栽树木的水分平衡,必须在树木起挖、运输、种植过程中减少根系受伤与树冠失水,对树冠进行必要的修剪,必要时用浸湿的草绳缠绕树干,采取适当的遮荫等养护措施。 2、园林施工与养护应合理安排资金。

园林施工与养护均应编制详细的资金使用计划, 将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充分结合到施工、养护的每一个环节。要根据资金安排把握施工、养护档次,合理选用工程材料,充分利用本地植物,注重植物多样性的合理配置,本着节约型园林建设,做好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环节,避免施工中随意更改设计,切忌厚此薄彼或削减养护资金,而影响后期养护效果

3、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协调绿化发展。 当今,城市绿化是涵盖城乡的系统工程,近郊、远郊都纳入了城市绿化系统规划之中。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采取绿化与生产相结合的措施、开展多种经营,是城乡一体化大规模发展绿地的基本措施。回顾人类的生产历史,绿化、植树从来就是谋求生存、富民强国的手段。为农业生产者开辟生产致富的道路,是发展绿化的必由之路。

4、加强园林绿化经济管理的法制化。 城市里的一切绿地、树木,不论所有权属于谁,都是绿化系统的组成部分。做好所有绿地、树木的养护管理,使其茁壮生长,是发挥绿化效益、提高城市绿化水平、巩固绿化成果的关键,与发展具有同样意义。我国法律、法规已经规定,即使是绿地、树木的所有者,也不准损坏树木、侵蚀绿地。绿化事业发展到目前的水平,需要以立法的形式把绿地、树木、养护、管理列为所有者的责任。国外在城市绿化管理中,不乏这方面的先例。需要制定不同的养护质量标准,把养护管理责任落实到单位和市民中去,建立赏罚法规。同时,兴办绿化养护企业,开发绿化养护市场,实行集约化经营,为社会绿化养护服务。

5、参与市场竞争,实行强强联合。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园林绿化必须积极投入竞争之列,各园林单位要做大做强,应对城市园林的新发展与新挑战。要内练内功,强化管理;外拓市场、多做精品,在城市园林景区(点)的规划设计、招标投标、施工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养护管理方面进一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规范操作行为,不断提高施工养护管理水平,努力追求园林建设资质与所建园林景区级、类的提升。现多数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与养护队伍良莠不齐,形不成规模,合力不强,为社会提供的园林产品质量良莠不齐, 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园林绿化施工企业资质等级管理,实行市场的优胜劣汰。具备条件的城市可成立跨行业、跨地区的风景园林建设集团,组织集科技人才、机械力量、施工力量为一体的高精尖联合体,以应对城市园林绿化市场的激烈竞争。只有具备了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才能促进城市园林经济的良性循环,才能使城市园林事业真正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四、园林绿化经济发展的前景

城市绿化形成的经济热潮渗透在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结合城市建设工程进行绿化建设,以及在人口稠密、建筑拥挤的地区进行拆迁建设绿地,对国家和建设单位来说,资金投入较大。但是绿化建设所形成的经济动力,涉及许多经济领域。首先是提高了环境质量,提升了地区的物业价值,改善了居住条件,造福人民;同时,拉动了房地产、金融、装潢、建材、劳动力与搬运市场等。除了投资者直接受益以外,对社会经济的拉动作用是很大的,只要进行综合核算,其经济效益将大大超过投资额。从而推动了绿化建设的自觉性、主动性。

第5篇

【关键词】园林;绿化;设计

随着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发展也越来越快。人们的环境意识也在逐步不断提高,对周围环境需求也越来越高,园林景观设计已成为影响城市市容、环境、城市风格品位的重要因素。城市园林景观与人民在城市生活中的距离越来越贴近。人们在园林景观中亲近享受自然。园林设计要在兼顾艺术性、功能性和社会文化性等原则,用以满足现代人的休闲、社交等需要。本文就某市居住小区绿化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绿地树种选择和植物配植加以分析。

1.居住小区绿化的作用和目的

居住小区绿化是建立居住小区众多因素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是利用植物的独有特色形成一个既有统一又有变化、既有节奏感又有韵律感、是衡量居住小区居住环境质量的重要标志对居民的身心健康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2.目前居住小区园林绿化的现状

建设部1993年的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小区规划设计规范》规定居住小区内绿地应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配套公建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等;新区建设绿地率不应低于30%,旧区改造绿地率不宜低于25%。大多数居住小区为了满足绿地率的要求,道路、停车场的用地被压到最低的指标,抠出来的用地扩充为绿地,来满足绿地率的指标,有些被开发商作为“高绿地率”来炫耀自己的实力,以期达到商业目的。这样的居住小区,绿地面积虽然很大,植物配置和环境设计也极具品位,但是缺少不同人群活动的场地,不能满足人们的户外活动需求。

2.1苗木配置及质量问题

小区绿化中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的比例不协调,常绿树种比较丰富而落叶树种偏少,导致绿地的季相景观变化不丰富。有些承包商为了追求进度和节约绿化开支,选用的苗木不符合设计规格,质量差,不但没有达到预期设计的观赏效果和绿化的意境效果,直接影响工程质量,还给以后的养护管理增加了难度。

2.2养护管理水平落后

居住小区的绿地其绿化效果和功能的体现不是竣工后就全部得到的后期的养护管理使绿化功能得到可持续的发展。有些城市居住小区缺乏专业人员养护,绿地草坪退化严重杂草混生,病虫害防治跟不上,木本花卉及乔灌木修剪不到位,造成植物生长不够理想,未能充分发挥美化、优化环境的作用。

3.现代居住小区植物景观设计原则

(1)营造人工生态植物群落居住小区的绿化是对自然系统的恢复,将居住区建设成为生态小区是目前园林工作者对其进行绿地规划的理论前提,坚持以生态平衡为主导刑用不同物种在空间、时间、营养等方向进行合理配置植物最大限度满足人们对环境的生态要求。

(2)植物造景要有良好的景观效果人是居住区的主体,居住区的一切都是围绕着人的需求而进行建设、变化的,不断趋于文明和理性的社会越来越关注人的需求和健康,植物造景要适合居民的需求,也必需不断地向更为人性化的方向发展。植物造景和人的需求完美结合是植物造景的最高境界,强调人性化居住小区的植物造景要特别强调根据不同植物的干、形、叶、色、花、果等观赏元素特点进行花色、花期、花叶、树型的搭配,根据地域特色结合季相变化对植物进行合理配置。良好的居住区绿地应该形成三季有花、四季有绿的配置效果,创造出优美、长效的景观,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3)植物造景过程中植物配置的形式居住区绿地植物造景中植物配置应适应绿化的功能要求,适应所在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和自然植被分布特点,选择抗病虫害强、易养护管理的植物,体现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地域特点。要充分发挥植物的各种功能和观赏特点,合理配置,常绿与落叶、速生与慢生相结合,构成多层次的复合生态结构,达到人工配置的植物群落自然和谐。植物品种的选择要在统一的基调上力求丰富多样。

4.居住小区中植物的选择

4.1居住小区中植物的选择原则

4.1.1优先选择乡土树种,适当引进外来特色树种。

4.1.2以乔木为绿化骨干,突出林荫功能

“绿地不少,绿荫不足”,是一些小区绿化的通病。乔木在小区中的应用主要是有生态和造景两个方面的作用。由于乔木树冠面积较大,能够制造更多的氧气同时吸收较多的有害气体,乔木的种植在小区中有利于居民的健康。对乔木的选择上,落叶乔木与常绿乔木在整个小区中所占的比重一般约为1:2的比率。由于落叶乔木古朴,枝干、树形迷人最能体现园林的季相变化使小区一年四季各不同;而常绿乔木可以给人四季如春的意境。小区绿化设计时应该根据设计意图合理安排选择树种。不能太多,多则杂乱,一般选2.3种主体树种,选3~4种辅助树种。

4.1.3保健植物的选择

基于现代居民对健康的要,区绿化的树种.必须选用无毒的乔灌木,在居住区绿化时,选择美观、生长快、管理粗放的药用、保健、香味植物,即利于人体保健,又可调节身心,也可美化环境。

4.2居住小区中绿化植物配置原则

4.2.1植物配置要层次分明、注重色块

在居住小区中进行配置时,也应该注重其层次的搭配。用乔灌、地被等混合配置出高、中、低、地被层四个层次,再进行空间的分割与联系,通过各个层次,使空间更具自然的节奏。

4.2.2季节性观花观叶植物相搭配

应保持三季有花,四季常绿。

4.2.3以草本花卉弥被木本之不足

虽然草木花卉在管理中比较烦琐,但是相对来说更易于成为造景要素。在组合时必须考虑到小区中植物的色泽、花型、形状和高度、植物寿命、生态长势等方面,使之互相协调。

4.2.4主基调及主景

城市居民小区设计,就必须考虑焦点景物的配置,水景、山水景、植物造景。选择的标准是要能与环境相协调,能被小区居民所认同。现代园林本身就是一种思想、一种文化的存在。

4.3居住小区中植物的具体选择方案

4.3.1小区内道路绿化树种选择

小区内道路分别为连接各小区分区之间的主干道和连接小区宅前道路的支干道、小道。树木配置以规则式、行列式为宜,在不影响采光的情况下,宜配植以造形优美,有季相变化的落叶乔木,如垂柳、栾树等,以遮挡东西向的太阳辐射,在夏日为行人提供绿荫,乔木以下配植剪形花灌木,如水蜡球、榆叶梅球等,适当点缀几组常绿树,如油松、桧柏等使道路两旁春季有花、夏季荫浓、冬季有绿。以形成不同的植物景观。

4.3.2宅前绿地树种选择

宅间道路以北与住宅楼南是小区中绿地较为宽阔的地段,多布置有花坛、树坛、圆桌凳、长条座凳等小型园林设施和供居民游憩、休息、散步用的铺装广场。这部分绿地周边以低矮焊铁栏杆或绿篱围植,绿篱采用水蜡、黄杨等。绿地中间以自然式种植为宜。在圆桌凳、长条座凳旁宜栽植乔木,如垂柳、栾树、元宝枫等,为夏季居民停留、休息提供一片凉爽的绿荫,冬季又不遮挡阳光,有利于通风。在绿地中结合地形与环境栽植树型、花、叶均有特征的灌木,如连翘、榆叶梅、日本绣线菊、白鹃梅、忍冬等,花灌木宜丛植或在转角处弧形边缘孤植擞量不宜过多,并需控制生长,常绿树宜剪形,成组点缀于绿地中,绿地以大面积草坪为基调,在草坪边缘或地形转势地段,向阳处搭配以大面积宿根花卉,使之与草坪紧密结合,相互衬托,形成开敞的空间。

4.3.3小区内小型公共绿地的树种选择

居住小区内的小型公共绿地是居民休息、游乐和锻炼身体的活动中心。公共绿地内一般建有花架、廊、亭、景墙、坐凳、铺装场地、园路等小型建筑和设施,需用绿色植物加以协调和美化。亭、廊周围可采用丛植、孤植的手法错落有致地桧柏球、黄杨球等常绿树种和连翘、中华绣线菊、木本绣球、紫叶小蘖等花色各异,有季相变化的花灌木,加深空间层次感。

第6篇

【关键词】:海绵城市,园林景观绿化,渗透式路面,雨水

1 海绵城市概述

海绵城市就是以国外比较先进的雨洪管理思想为依据,与我国国情相适应且贴近于自然发展的一种新型的管理方法,目的就是为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保护生态环境。海绵城市有其独有的六字方针,它们分别是“渗、蓄、滞、排、净、用”,就是要将城市中雨水的渗透、蓄积、净化、滞留、外排和循环利用相结合,全面确保城市无积水、无污水,做到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从而在城市遇到降水时,各个地区的“海绵体”就会发挥其应有作用,深度做到对雨水的吸收和利用。

2 在园林景观中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实践应用与分析

2.1 海绵思想的构想

将城市海绵思想融入到了园林景观绿化中去,以园林中雨水的管理作为园林景观的设计主题,注重绿色、环保,从而使海d城市的思想能够全面的体现在园林景观当中。核心在于将园林中水作为园林项目的中心出发点,而整个景观中的绿化以及一些辅的设备则好像是一块具有弹性的巨大海绵,当处于雨季经常产生降雨的时候,海绵就会发挥其他特殊的性质将水充分的吸收,等到雨季过去以后又会将吸收的水分挤出来进行利用,灌溉园区中的植物。在园区中,我们时常可以看见一些分布均匀的雨水汇聚平面,利用依稀而景观化的处理,将这些平面进行连接形成一个整体的水系,绿化、停车场、广场中的雨水通过渗透流入下凹式绿地,设置下凹式绿地的最大储存量,当遇到雨季,下凹式绿地中的水位超过限位线以后,就会通过管道排放到市政管网中去。

2.2 实际建设中的应用

园林景观绿化项目主要以雨水渗透、净化、储蓄等系统作为主要实践依据,深入贯穿海绵城市建设的六大方针,从花园式绿地、道路和地面铺装以及生态停车场等方面分别对其依据进行了分析和阐述,从实践中最大化的完成生态景观设计目标,达到了维护生态、节约资源、美化环境的作用。

(1)园林景观绿化花园式绿地方面应用

在花园式绿地建造方面融入海绵城市建设思想,将其打造成雨水花园,也就是在低冲击理念下所开发和挖掘的人工下凹式绿地,在雨季可以将雨水进行聚集,并在沙土和植物的共同作用下将其进一步的净化,随之渗入到地表内部成为地下涵养水,或者把净化后的雨水供给园林浇灌和景观水使用,使雨水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从而促进生态化和自然化景观发展,更进一步的实现城市持续发展。在园林景观绿化项目当中是以景观水池为辅助,花园式绿地为主体的园林建设思想。把景观水池安放在花园的附近,并且用斜坡式道路将两者相结合,这样花园式绿地在对雨水进行收集和净化之后不但可以为景观水池提供供给,给予人们视觉和感官上的享受,还可以提升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率。此外,可以在景观水池的周围用鹅卵石等进行铺设,且周围多培植一些美人蕉、千屈菜、再力花、花菖蒲等净化能力较强的植物,按高低进行插放,将花园营造出一种层次感清晰的水景景观,这样在雨水多时可以给予人一种清新、舒爽的体验,在雨水少时也可以营造出一种旱溪美景,使雨水

在植物的作用下得到净化,供景观水池和浇灌使用。

(2)园林景观绿化渗透式路面和铺地应用

渗透式路面是一种能够将雨水通过面层向下层渗透的路面,在雨水充足的地区以及雨季来临的时候又是非常的明显。园区中路面优先选择为渗透式路面,在广场、人行道以及各种行车道上面都可以使用。主要的实施方式有三种可供选择,透水砖路面、透水混凝土路面以及嵌草砖路面,另外还要结合广场的地形地貌进行铺设,要能够达到不论降雨多大都不会积水的效果。园林景观绿化中使用的方式多为透水砖路面,材料主要为多孔混凝土,主要铺设的地点为人行路和广场铺装,这种方式的优势十分明显,不但能够达到透水的效果,还十分的美观,同时整体的费用投入相对较低,而且还十分的环保。

(3)园林景观绿化生态停车场应用

生态停车场采用井字植草专用砖进行铺设,整体颜色为绿色,这种砖的使用强度很高,完全能够承受人员的踩踏以及小型车辆的行驶,同时砖的正中心位置又可以铺设草皮,相邻的两个停车位之间有一道长条形状的草坪进行分割,这种方式可以在满足使用要求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提高园林景观的绿化面积。停车场中主要使用的是平道牙以及柔性垫层,同时下雨时停车场内的雨水又可以通过后面的草皮引入生态草沟。每一个车位都会设立道牙,从而规定车辆进入车位的形式轨迹,避免车辆压坏草坪,在每六个车位之间都会留出一定的空隙,在这些空隙上种植一些品相较好的景观树,使停车场整体景观效果更加和谐统一。

(4)雨水利用应用

采用海绵城市的先进技术做法,在雨水的回收和利用率是非常之高,雨水经过水生植物进行初级的净化,然后就可以用于一些景观水池和生态水沟用水,另外这些水还可以使用于绿化管护中的浇灌,不但能够为广场的生态平衡做出贡献,还可以省去很大一部分后期的绿化维护费用。

3 结语

在园林景观绿化中,把海绵城市建设思想融入到其中,并在规划和建设时期进行深入的探索和实践,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控制为主要理念,实现了对雨水的科学循环管理,为我国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城市海绵建设理念是极具使用价值和生态价值的,也为以后海绵思想在其他景观建设和城市建设中的应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实践性,从而为我国进一步实现生态建设、改善生态环境提供了依据,进而促使了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进程。

【参考文献】

[1]于远燕.海绵城市理念在滨水空间的应用探讨[J].现代园艺,2016(4):155-157.

[2]文萍.“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在城市园林中的运用和推广[J].现代园艺,2016(10):126-127.

[3]邓思连.园林景观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6(16):134.

第7篇

【关键词】: 城市园林;景观;海绵性能;改良;方法

在我们园林景观工程的施工中,如何提高“海绵城市”理论中所要求的对地表水的渗透功能以及土壤的蓄水功能?是我们园林景观工程技术人员经常需要解决的一个课题。今年我们有机会参与了南京浦口区佛手湖片区景观工程的施工。在该项目的景观施工中,我们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认真学习了《海绵城市建设指南》的系统内容并针对“海绵城市”建设的:渗、蓄、滞、净、用、排等六大要素在本项目中如何运用做了详细的研究和讨论。我们在浦口区佛手湖片区景观工程施工中针对景观绿化中如何提高绿化苗木种植区域土壤的渗透功能和蓄水功能做了有力的尝试和推V。

1、工程概况介绍:

佛手湖是在早期兴建的一水利工程的基础设施上通过重新规划,二次提升从而形成的一个全新的旅游景区。原水利设施是于2002年2月8日开工建设,主题功能类似常见的水库,主要进行蓄水,新建工程是在原来两个水库的基础上将现有的水域面积二次扩大,通过二次的扩大,最终形成了以及将近千亩的人工水域。佛手湖工程主要由大坝主体即大坝(均质土坝)、溢洪闸、溢洪泻槽、消力池、排洪渠及配套工程。在浦口老山之中直观上看,第一眼看到的是佛手在热闹的珍珠泉边,湖中五个半岛与老山融为一体,状若佛手。

本项目为佛手湖景区景观改造、提升工程,全区域总面积约为596.55亩,通过市场调研,确定了以旅游休闲、户外游览为项目目标,满足各年龄各群体的需求。着力打造入口接待区、中心草坪活动区、滨溪景区游览区、堤坝景观游览区、花谷森林探幽区及森林生态体验区。我们将入口接待的区域设置成为游客进园、出园的集散区域,提供了供游客休憩、停留的广场以及方便游客游览咨询的配套服务设施;中心草坪是一块巨大的绿色地毯,为游客的户外活动从,设置户外活动设施以及演艺广场。在原有自成一体的森林植物和山涧之间,重点设计了两个区域:花谷森林探幽区、森林生态体验区,用极具自然特色的山间小路以及桥梁各种景观小品将每处风景相连接,保存了山林的原始感以及游客的猎奇求知欲望。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设主入口广场10580平方米 和次入口广场562m平方米;绿化草坪200379平方米;设道路48786平方米,其中包括了整个园区所有的园路以及沿路附属物;不同造型的桥梁和木石栈道共计6000余平方,同时水系边还设置亲水平台;园区内部原有水域环境治理面积达到了惊人的38400余平方,采用了大量的水生植物与乡土植物相结合;同时并新建一批例如雕塑、长廊等景观小品,保证了景区拥有多种不同的艺术风格。

2、 景观工程施工中有关“海绵性”改良的原则和目的

如果将我们的城市比喻成为一块大的海绵,除了保证城市人们正常的生活、工作需求之外,使其能够像一块海绵一样拥有可以自身调节的弹性,从而更好地应对各种自然灾害,减少人们的损失,变废为宝。例如下暴雨的时候,减轻城市内涝,将过多的雨水通过吸附、渗透、储蓄等功能变废为宝,在降水较少的季节加以利用。海绵城市顾名思义,将城市变为一块海绵,怎么样建设这么一块海绵体,使我们的研究的目的。海绵体包含了所有吸收和释放利用的体系,各个自然水域面积如河流、湖泊、池塘等,还包括了各种人工建设的绿地、硬质软质铺装。

佛手湖工程在施工的时候,根据原来自由的自然地形、地貌,来安排组织施工,保存了原有的自然环境特点,利用及其精细原地面的测绘文件以及地勘文件,因地制宜的制定相关规划,利用多种措施分开施用或者结合施用,进行专项治理或者综合治理,在治理的同时做好未来的规划,保证后期的需求,逐步实施,因为绿化植物自然生长或者过度放肆生长,经常会造成绿化土壤排水不利或者地表径流效应下降,我们要及时做好植物过度生长的排除防治工作,消除各种不理的因素,以免引起排、渗、蓄被各种不利因素所影响,同时利用植物的自身特点,将部分雨水进行引导或者消除,在美化了环境的同时,还为海绵城市的形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3、南京浦口区佛手湖片区景观工程施工中试行“海绵性”改良的方法

3.1 不良性状结构和遭受破坏的土壤施用改良介质的方法

在园林工程施工中,会使用到较多的机械、车辆在不同程度上对土壤进行破坏,同时施工中建筑材料有着部分损耗,例如各类石材、石灰水泥等粉剂、砖块、混凝土碎块、各木材、塑料以及其他复合材料等等,这些损耗的废料很多会混入到绿化种植土之中,经过外力的作用,甚至会潜入较深的土壤之中。这些被破坏的土壤,往往因为入侵材料而使本身的形状发生改变,例如混入部分水泥粉,降低了土方的疏松指数,或者混入石灰粉剂,使土壤发生了化学层面的改变,土壤的酸碱值收到干扰,同时密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改变了土壤原有的自然含水率以及黏性。因此,如果在施工过程土壤产生了不良形状结构或者遭受到破坏后,一定要进行土壤的改良

3.1.1 土壤耕翻和杂质清理

当固体物质混入到绿化种植土中的时候,例如当做路基使用的道渣掺杂进入种植土,内含有很多废弃石砾、转瓦片、钢筋、装饰材料等等,当面对这些固体体积较大较为明显的材料的时候,一般我们通过机器翻耕或者人工清理这两种方法。清理的标准根据设计文件的要求不尽相同,对于浅根性植物,清理的深度不需太大,深根性植物需进行较为彻底的清理,极大的保留原土的性状。对于种植无要求的植物,可以将部分固体废物进行打碎处理,只要保证植物的生长需求即可。

我们根据园林植物的栽植守则:不同高低不同大小的乔灌木错落、有机搭配,我们对土壤的处理根据不同的植物进行不同方式的处理。首先应当进行初整,将影响植物生长以及美观的大的杂物首先清理掉,然后尽可能多的将小的杂物再次清理,最后根据园林植物的平面位置进行放线定位,然后进行细整,必须满足植物的栽植标准方可结束。地被植物同其他植物最后一步一样,进行细整。

3.1.2 更换或填加客土

在绿化土壤中,粒径较大的物体虽然较易清除掉,但是粒径过于小的颗粒物质和粉状物质很难通过物理的方法进行清除,但是过多的小粒径物质往往更能狗影响到植物的健康成长,此时,就需要将原土进行更换,增加部分客土进行改良。根据不同的乔木、灌木种类与植物的规格,计算需要栽种的苗木土球大小,从而确定需要更换客土的挖塘大小。用植物土球深度的1倍至1.2倍来做换土深度,用土球直径的1倍至1.5倍做土球的宽度,土球相对较小的,进行换土的直径需要大一些,而土球较大的植物,换土的直径可以适当缩小。如果进行草本植物栽植,换土方法更为简单,通常为覆盖一层10~20cm厚度的客土在原土上即可。根据设计文件的而定,一般换土覆土后的土壤高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较为适宜的高度为高出3~5 cm,另外更换的客土通常为需方,经过外力或雨水作用后体积略有下降。在客土更换之前,我们可以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来确定更换的客土性质,合理的选择客土,使客土自身的pH值、有机物、黏度或者微生物数量等等因素更为适宜植物所需,保障了植物的生长。

3.1.3 施用土壤改良介质。因为土壤改良剂作为一种药剂,通常有许多的不同种类,经过总结,具体有以下的方法:改良土壤物理性状。运用有机的改良剂或者无机的改良剂进行改良(如豆饼―豆渣、可可渣―木屑―家禽粪肥等复合改良剂,城市河流泥浆和粉煤灰等等),改变土壤的孔隙率,调节密度,减小土壤容重,从而提升土壤的存水能力,加快水分的渗透能力,饱和导水率显著提高;如果种植土的土壤结构较差,同时理化性能不良,我们就应该使用能够使理化性状与土壤内部结构能够发生改善的土壤改良剂。不同种的改良剂对土壤的改变方式不同,使用方法也各不相一。一般情况下,需根据产品使用说明书进行配比使用,使用量需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确定。如果施用与乔木与丛生的灌木树种时,因为根系较深,应当将改良剂充分拌合,然后填在树穴中与泥土混合。地被植物或者低矮灌木,根系较浅,改良剂使用的时候仅需拌合或洒在表层的土壤中即可。

在浦口区佛手湖片区景观工程施工中我们累计对有关不良性状的土壤进行改良处理约100000平米,有效的保障了我们地被植物、乔木、灌木的良好生长的同时实施了地面雨水的有效渗透和储蓄功能。

3.2物理改良

深耕晒垡为常用的物理改良方法,同时还有诸如地形平整、原图降低、客土升高、土方大方量交换,客土直接置换等方法。在平整地面的时候,经常会忘记预留坡度,如果未进行预留坡度,后期比较难进行挖排水沟进行灌水洗盐,所以前期平整尽力预留坡度控制。在草坪面积较大的区域,利用整理地形的时候适当增加了蓄滞塘进行调配雨水,如果土地的透水性差、质地黏重、结构不良,必须增强土地的透水性,在降雨季节来临之前,提前进行翻耕加疏松,降低土的黏度。四周不具备排水条件的小型绿地采用客土抬高地面,下设隔离层,利用高差进行排水,达到改良目的。

利用人工生态条件,运用隔离层、筛孔隔水、土工栽植袋等措施在树穴、树池、花坛、绿化微区改土,形成雨水初步过滤净化的系统,既保障了地表水的净化处理的利用又有效提高树木花卉成活率。

在我们进行施工的大批草坪以及香樟、马褂木、栾树、刺槐等栽植区域中我们运用上述方法进行景观“海绵性”改良尝试后收到了显著的效果,尤其是蓄滞塘的增设既缓解了地形土方的不足又满足了蓄水浇灌的需求,蓄滞塘在配栽水生植物后又成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

3.3部分“海绵”功能新材料的运用和推广

随着“海绵城市”建设的逐步推广,国内不少专家、学者在针对“海绵城市”建设的相关要素都做了大量的研究与实践。通过系列研究并研发了具有增强“海绵”性能的新型市政排水产品。这些产品的推广和使用确实也有助于我们海绵城市中“渗、蓄、滞、净、用、排”性能的提升。

3.3.1新型材料蓄水陶土的推广使用

由于近几年新型材料的技术日益成熟,多空隙材料使用更为频繁,尤其是以陶土为代表的新型空隙材料。利用较易获得的黏土,经过特殊工艺处理,能够制成具有蜂窝状空隙的特殊材料,这种材料的表面及内部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气孔。这些小气孔能够像活性炭一样当遇到水分时,充分吸收,从而达到蓄水的功能。当外部环境相对干燥时,这些先前装满水分的小气孔排出水分,这些水分再次进入土壤,并最终到达植物的根部。这行就能够大大减轻了日常养护的灌溉工作量,节省了成本。

陶土的制成材料收集方式较为广泛,许多建筑垃圾中就含有类似的黏土,利用这些黏土经过加工处理即可得到这种陶土。一般每吨黏土就能够生产2立方的蓄水陶土,每立方的陶土可吸收0.4~0.5吨的水分。这些水分,既可以成为城市天然的“自来水”,而且还能够减少城市内涝。

佛手湖公园的五彩坡道有80000平方米的彩色花卉,在该区域花卉施工中我们考虑坡地存水、蓄水性能相对较差,为保障花卉培育合理水分供给,我们在个别地段采用了陶土板做垫层后覆盖种植土进行撒播花卉种子,在种子发芽、生长过程中发现使用陶土的区域花卉的长势和观感明显的优于其他区域的花卉生长情况。

3.3.2新型雨水渗透井的运用

在景区的市政道路、广场、停车场中设计有大量的雨水井,为了合理净化、过滤和排放雨水我们建议使用了一些新型研发的具有过滤、净化、渗透功能的雨水井。

在该工程的市政管网施工中,我们坚持把加强雨水的自然渗透,把渗透放在第一位。其好处在于,可以避免地表径流,减少从水泥地面、路面汇集到管网里,同时,涵养地下水,补充地下水的不足,还能通过土壤净化水质。

3.3.3采用CJ/T340-2016部颁绿化种植土壤标准进行改良

3.3.4采用CJ/T340-2016部颁绿化种植土壤标准进行改良

园林绿化土壤在技术层面的指标要求更加细致更加全面,特别是园林绿化行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相关的经济产业和技术指标的标准化,上海市园林科学研究院关于土壤研究的科研人员,通过近些年来国内以及国外众多园林工程的经验中,汲取他们关于土壤改良以及土壤质量控制标准、要求,通过这些建立起自己在土壤质量控制方面的标准。其技术指标主要表现在质量评价、原土及改良土的和见证取样送样等一系列的要求。经过多次向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申请,由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修订的《绿化种植土壤》(CJ/T340-2016)于2016年8月1日正式实施。

在依据《绿化种植土壤》(CJ/T340-2016)的要求下我们通过不断的试验印证采用如下配合比进行改良土壤,既确保了土壤的有效养分又能达到增强土壤的渗透性能。

3.3.5利用生物方法改善海绵城市的“海绵”作用

城市绿地作为园林工程中最重要的一项,在应用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作为园林绿地的衡量值“绿量”是非常重要的标准,越多的绿量往往意味着城市的蓄水能力越强,渗透能力越强,更能够发挥出海绵体自身的功能。

3.3.5.1植草沟以及乔木的扩建――滞

下凹式绿地是海绵城市中的“滞”的主要作用体,在实际的园林应用中可称之为地势绿地。在园林中,花坛主要是将雨水汇聚在花坛的挡土墙内部,保持水分不外流,而与花坛刚好相反的就是最常用的硬质铺装,虽说部分硬质铺装具有透水的效果,但是其排水主要是通过高程的控制来进行地表径流进行引导,就是我们所说的反水,通过坡度将雨水引导至绿地之中,而我们的滞留则设置在边线处的植草沟中。再者就是植物树冠滞留,树冠通过自身庞大的叶片与茎干能够滞留部分水分,从达到蓄水的作用。

3.3.5.2使不同种类植物搭配立体化,从而促进根系生长――渗

因为园林工程中种植土的状态决定着海绵城市建设的整体效果,在降水的时候,雨水的径流流量以及渗透速度是雨水疏渗的关键数值,决定着雨水在土壤中的疏渗状况。所以说,增加城市绿地等于间接增加地表植被的数量,地表植被数量、层次越高越能够疏松土壤,同时具有滞留的效应产生。因此,将雨水汇集至我们先前设计的绿地、滞水沟、透水铺装等区域,从而使雨水能够较多的渗透至土壤中。另外,雨水可以通过乔木下面的层次植物下渗至土壤深处,经过自然地净化与过滤,最终汇至地下深层处水源,回哺地下水。

3.3.5.3水生植物的运用――净

随着环境的破坏与污染,雨水中市场伴有了较多的污染物质,我们通过三个方面来对雨水中的污染物质进行消除,达到充分降解,以下为降解的三个方面: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大量的氮磷钾等物质,通过光合作用可以有效将这些物质进行吸收;二是抗污染物的植物的叶片对污染物具有^好的吸附能力,将污染物进行转化降解;三是植物的根部可以对部分污染的物质进行阻隔或者吸附,防止过多的污染物质下沉至土壤深处或地下水源中。

4、 结束语

伴随着社会的需求的增长,牺牲环境换取发展的做法越来越不能被当今社会的主流意识所认同。人类对水资源的过分依赖和使用,造成了很多的环境不协调,例如越来越多的城市出现了洪涝灾害频发的事件,而与之相来的还有水资源短缺等一系列的问题,正因为如此,如何能够解决城市发展中的这一系列问题,就诞生了我们通篇介绍的海绵城市理念,像海绵一样建设我们的城市,解决水资源产生的诸多问题。现如今海绵城市的理念刚刚兴起,国家、行业层面的规范标准都未尽完善,设计、施工方面仍有较大的改动和进步之处。虽然如此,但是仍无法改变海绵城市会成为今后城市建设的主流的方向,更多的更广的运用在我们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当中,为国家的城市化浪潮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 吕军.土壤改良学[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2. 王正祥.滨海盐碱地绿化土壤改良技术[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11.

3. 蓝剑强.蓄水陶土材料的制备、性能及其应用研究,2005(7)

4. 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绿化种植土壤》(CJ/T340-2016)

5.俞孔坚,“城乡与区域规划的景观生态模式”, 《国外城市规划》,1997年03期

6. 殷云龙,王双生.江苏省公路绿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7.周岩,武继承.土壤改良剂的研究现状、问题与产生[J].河南农业科学,2010(8):152-155.

第8篇

关键词:城市道路绿化规划 景观

一、城市道路景观存在的问题

(一)道路建设缺乏个性。千楼一面、千街一面的现象普遍存在,今天又不管城市历史背景,不看城市的整体风貌,又出现了到处仿欧式建筑的现象,使得道路失去了个性。道路建设在空间上,两侧建筑的色彩、材料、形式等方面过于雷同,缺乏可识性。

(二)地率偏低。城市道路在规划建设时由于用地紧张,往往挤占绿化用地,造成道路绿地率偏低,且缺少路侧绿化带。另外,对城市道路绿化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存在交通挤占绿地的现象。

(三)绿化的用地规划缺乏科学性、合理性、系统性。有时同一条路上有好几种种植方式,景观比较凌乱,没有形成线的效果,有的道路因设计不科学,只有有限的停车位,而人、车流量很大,结果造成人为破坏严重,树木根木无法种植、存活。另外部分地区片而强调绿化,忽视道路的交通功能。

(四)忽视了绿化与地下管网、架空线路的矛盾。如在埋有地下管网的地段上盲目栽植大型乔木、灌木,结果使树木长势减弱,甚至因根系无法伸展,吸收不到所需养分而死亡;在有架空电线的下而盲目栽植毛白杨、垂柳等大型乔木,易产生树线矛盾而不得不疏枝,影响了美化效果。

(五)环境质量差。城市道路现状存在的共性问题是环境质量问题;道路绿化系统不健全,对缺损绿化修补不及时;沿街建筑形式杂乱无章,没有特色;围墙多为没有修饰的实墙,广告随意乱贴;交通标志缺乏系统的精心的设计。道路设施缺乏系列化、标准化设计,整体性较差。

二、道路景观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一) “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为本“的思想来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本主义思潮,人本主义是中世纪欧洲以意大利为中心的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学思想,也主义,主张思想自由和解放。在城市道路景观中体现以人为本,主要体现人们的主人翁位,在总体规划中控制详细规划的道路景观设计。各种服务性设施的配置以及在道路的建设实施过程中都要从人的角度出发,满足人的心理和生理的要求。因为人群是道路的主体,他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活动决定着城市的未来。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时考虑不同的要求,反映不同的观念――一个好的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要处处为人着想。

(二)尊重、继承和保护历史的作用。城市中那些具有历史意义的场所所给人留下印象是深刻的,这就为城市个性建设奠定了基础。这是因为城市有历史意义的场所的建筑形式、色彩、空间尺度和生活方式,恰恰与隐藏在市民心中的、驾驶行为产生地域文化认同社会价值观吻合,因此能引起市民的共鸣,唤起对过去的回忆,产生文化认同感。由此看来,我们在道路景观尊重历史、继承和保护历史,同时要向前发展。取其精华,取其糟粕。

(三)整体性原则。城市道路格局的设计要从城市的整体出发,城市道路景观的设计要体现和展示城市的形象和个性。城市道路景观的设计要为突出城市的个。

(四)可持续性原则。随城市的发展,环境也随着恶化,环境的恶化警醒了人们,可持续发展应运而生。可持续发展是二十一世纪的主题,它有两层意思,一层是强调满足人的需要,以提高人的生活水平为目标;一层是关注影响发展的因素。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道路环境设计中也要遵循这一点,崇尚自然、追求自然、力求人与自然的高度融合。在道路景观设计中要注意加强自然景观要素的调整、运用和恢复。

三、城市道路景观绿化设计

(一)道路形式的考虑

对于交通性道路,我们要以直线大半径的曲线为主,通过道路两侧的建筑和绿化树木的高度与道路宽比产生空间感受。这样为流动的车辆提供刺激的服务。在停车厂附近的墙上整一些壁画,为道路增添亮色。步行街是交通性道路的延续,在设计时要注意合理使用收放的手法,中关村的北区在种植序列处理上就做的很好。如果再步加宽的地方设置一些园林小品如小型喷泉雕塑,增添了道路的自然情趣,如加拿大的特科果街。

(二)广告牌、环境雕塑小品和设施设计

广告是信息时代的产物,道路广告在现代城市景观中起了重要作用。道路广告的作用在于宣传,它需要强调刺激,为此尺寸较大,常常影响城市的形象,因此对于广告要严格审批。但如果道路广告和雕塑小品结合,既增添了不少乐趣,又节省了空间。道路雕塑小品、功能设施应当摆脱陈旧的观念,强调形式美观,功能多样,设计思想要体现自然,有趣,活泼,轻松。例如大胆的将电话亭、座椅和标示牌艺术化。

(三)城市道路景观绿化设计

城市道路绿化设计是城市道路设计的核心,良好的绿化构成简洁、大方、鲜明、自然、开放的景观。随着城市建设飞跃发展,城市道路、增多,功能各异,形成了各种绿带。也有将行道树、林荫道与防护林带共同联成绿色走廊。道路绿化设计同其它绿地一样也要遵循统一、调和、均衡、节奏和韵律、尺度和比例五大原则。

(1)一板二带式。这是道路绿化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即在车行道两侧人行道分隔线上种植行道树。此法操作简单、用地经济、管理方便。但当车行道过宽时行道树的遮荫效果较差,不利于机动车辆与非机动车辆混合行驶时的交通管理。

二板三带式。在分隔单向行驶的两条车行道中间绿化,并在道路两侧布置行道树。这种形式适于宽阔道路,绿带数量较大、生态效益较显著,多用于高速公路和人城道路绿化。

三板四带式。利用两条分隔带把车行道分成三块,中间为机动车道,两侧为非机动车道,连同车道两侧的行道树共为四条绿带。此法虽然占地面积较大,但其绿化量大,夏季蔽荫效果好,组织交通方便,安全可靠,解决了各种车辆混合互相干扰的矛盾。

四板五带式。利用三条分隔带将车道分为四条而规划为五条绿化带,以便各种车辆上行、下行互不干扰,利于限定车速和交通安全;如果道路面积不宜布置五带,则可用栏杆分隔,以节约用地。其它形式有以按道路所处地理位置、环境条件特点,因地制宜地设置绿带,如山坡、水道的绿化设计。

(2)城市道路绿化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道路形式的选择要根据道路环境特色决定的。例如两侧建筑景观比较有特色,要表现建筑那么就选择比较低矮的植物。道路绿化有其特殊性,其植物配置最为重要。道路绿化的植物配置要体现多样化和个性化结合的美学的思想;在立地条件允许的条件下,通过隔离带的配置中、小乔木和花灌木,真正达到大、中、小乔木和花灌木的结合,是道路景观呈现层次化。

(3)城市道路绿化更应注意行道树的选择,改变行道树树种单一,地被色块过于重复的现象。应采取同一道路的行道树的配置手法相对统一的方式。我们可以选取十几种行道树作为基调树种,确保城市道路绿化能体现和谐一致的总体风貌,而中下层尽量丰富多彩。坚持以乡土树种为主,同时大力推广本地自然条件适宜的树种。

(4)道路绿化中行道树种植设计形式。 树带式:交通、人流不大的路段,在人行道和车行道之间,留出一条不加铺装的种植带,一般宽不小于1.5米,植一行大乔木和树篱,如宽度适宜,则可分别植两行或多行乔木与树篱;树下铺设草皮,留出铺装过道,以便人流或汽车停站。树池式:在交通量较大,行人多而人行道又窄的路段,设计正方形、长方形或圆形空地,种植花草树木,形成池式绿地。正方形以边长1.5米较合适,长方形长、宽分别以2米、1.5米为宜,圆形树池以直径不小于1.5米为好;行道树的栽植点位于几何形的中心,池边缘高出人行道8厘米一10厘米,避免行人践踏,如果树池略低于路面,应加与路面同高的池墙,这样可增加人行道的宽度,又避免践踏,同时还可使雨水渗入池内;池墙可用铸铁或钢筋混凝土做成,设计时应当简单大方。

参考文献:

[1]尹会荣、薛孺、何三军.浅析城市道路绿化[J]国土绿化,2004

第9篇

关键词:低碳景观; 城市; 园林绿化;

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低碳模式的重要意义

从工业文明发展到新世纪的今天,人类已经走过大约 300 年的时间。但是这期间却消耗了地球大 约 60%的资源,使得地球表面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了 5.0 倍以上。目前,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大约为 380ppm,比过去 65 万年中的最高历史记录还要高 出 27%。哥本哈根会议之后,低碳成为了全世界的关 注热点。城市中,由于大量的人工建筑取代了自然生 态环境,造成了城市中生态环境的破坏。在中国,城 市二氧化碳排放量占 90%,因此,建设低碳化城市是 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行动和必然选择,具 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二、低碳景观与园林绿化

为了达到低碳发展的目标,除了提倡少开私家 车 、减少建筑、节能减排、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等被 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措施以外,主要应该依靠 天然的方式,提高城市的园林绿化。所谓低碳景观,是指生态上健康,经济上节约的有益 于人类的文化体验和人类自身发展的景观。营造低 碳的园林绿化景观就是对可持续发展景观的进一步深 化。

总理曾指出:“园林绿地是城市中惟一有 生命的基础设施 ”。 据统计,每公顷阔叶林每年可以 释放氧气 10t,吸收二氧化碳 14t;每公顷针叶林每年 可以释放氧气 16t,吸收二氧化碳 22t;每公顷常绿落 叶林更是每年可以释放氧气 22t,吸收二氧化碳 29t。 这些统计数据说明,在低碳城市建设中,最有效、最 经济的应该是加大绿化面积、加强绿化管理、合理地 选择植物,这样可以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减缓并改善 目前的生态危机。

三、城市园林绿化中存在的问题

1 重建设、轻管理

由于观念和认识上的不足,目前城市园林存在 着重视园林绿化,轻视园林管理;重视表面工作,轻 视生态效益等问题 。 有些地方过分追求投资和最初 的视觉效果,并没有合理地进行日常维护,导致虫害严重,植株的成活率低,浪费了大量资金。 还有些地 方对园林绿地缺乏足够的管理,行人踩踏等人为破 坏的现象屡见不鲜 。

2 重眼前、轻长远

有些地方过分地追求大树移植的绿色效果,从 郊区或者农村地区移植已长成的大树,使得短期内 城市绿化情况得到很大的提高 。 但是,这样却违背了 自然生长规律,使得大树不易成活或者在未来的几 年内不能正常生长。同时,这样的移植无异于拆东墙 补西墙,对原地区的生态又造成了消极的影响 。另 外,大树移植的花费远大于正常的栽种,造成不必要 的资金浪费。

3 重面积、轻规划

有些地方的园林绿化并没有进行科学的规划, 只是单纯地提高了城市绿化面积,没有人性化地考 虑城市居民的需求。在对植被的选择上,存在单一化 问题,多数结构为乔木、灌木和草的简单搭配,缺乏 层次感和立体感,没有充分挖掘绿化效能 。

四、发展低碳景观的建议和园林绿化措施探讨

1发展低碳景观的几点建议

1.1 设计和选材应该做到大众化、天然化和生态化

(1)城市园林绿化的设计在体现地方特色的前提 下,尽量做到大众化,不应流于形式和过于风格化、 个性化。尤其在中、小城市,大面积的广场,人造水帘等并不适合。没有循环水的水景或花费很大代价引水的水景、旱喷等维护成本昂贵,是对资源的浪费。

(2)杜绝移栽半冠或去冠的大树。成年的大树以 及几十年、上百年的大树本身对其所生长的环境已经 适应,移栽这些大树就是对当地生态平衡的破坏,同 时这些成年大树再生能力弱,导致大树移栽成活率低。 最近十余年来盲目流行的以移植大树为美的行为实际上就是一种病态的行为。

(3)适地适树,在植物的选材上应尽量选用乡土 树种和已经适应本地环境以及抗烟尘、有毒气体等的 植物,并采用乔木、灌木、草本等各种群落搭配的方 式,以充分发挥绿色植物的生态功能,同时也给植物 的生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形成生态的良性循环。

1.2 施工应经济化、节约化

(1)在植物和其它设施的选材上不能过于昂贵、 珍稀,如无故移栽名木古树,花岗岩、雨花石铺装等, 不仅是对当地野生资源的浪费,也是对当地生态环境 的破坏。

(2)新生苗木不仅生长力强,在价格上也比大树便宜,在植物的选材上选用乡土树种和园林绿化中的普通的常见品种,它们对环境的适应性强, 抗二氧化硫、硫化氢等有毒气体的能力强,单株观赏价值小,但群植效果良好,不需要进行大面积的精致的整形修剪。这样不仅为绿地的建设和养护管理节约了成本,也防止了别有用心的人对珍稀苗木的觊觎,能间接地保护绿化成果。

1.3 维护的常态化

缺少必要的养护、缺乏对植物的认识、允许对绿 地进行大规模的挖掘等等都会减少城市园林绿化的 生命周期和使用年限。因此,符合社会需求的设 计,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养护管理,严格进行绿化行政 执法,广泛宣传,发动人人爱绿护绿,是园林绿化可 持续发展的保障。

2.城市 园林绿化新措施

2.1 加强原生态绿化的设计理念

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当 地的地形地貌特征,尽可能保留原生态的山林 、植被 以及水资源 。 在能保持原有地貌特征的情况下,减少 进行大规模的地形改造。原生态的设计可以降低养 护成本,节约资金,避免某些地方高价园林的出现 。 另外,使用原生态的植被可以避免外来物种侵害等 生态问题 。原生态的绿化设计理念是城市绿化科学 化的体现和应用。

2.2 进行科学的选择和搭配营造低碳绿地

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应当注重选择那些固 碳能力比较强的植物种类。固碳能力主要是指植物 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成为碳水化合物,并 以有机碳的形式固定在植物或土壤内的能力 。 种植 多种固碳能力强的植物,可以有效提高城市园林的 固碳效益。还应注重不同植物固碳能力的互补,提高 植物群落的整体固碳能力。如搭配加大常绿灌木和 落叶乔木的占有率,既能够增加绿色植物覆盖率还 可以提高释放氧气的能力。另外,在植物搭配中,还 应该注意速生植物与慢生植物 、常绿植物与落叶植 物相搭配甚至乡土植物与园林植物相搭配等方法 。

2.3 尝试新型园林设计方法

屋顶造成的室内外温差传热耗热量大于其他墙 面,因此屋顶作为绿化平台会有很好的效果。据相关 研究可知,屋顶绿化可以使建筑物温度得到降低,省 掉 20%~50%的空调费用。同时,屋顶绿化可以减小热 岛效应 、 美化建筑物以及吸收太阳辐射能。

2.4 低碳化园林施工与管理方法

2.4.1 以低碳理念为指导进行绿化设计

在园林设计过程中,同时要考虑植被的固碳效 应和美化效果,将这两个思想贯穿在园林城市建设 的整体构思中,坚持植被科学搭配,充分保持原有自 然生态,选择固碳能力强 、抗污染性好的植物,如垂 柳 、紫薇等,并在层次上尽量追求景观化、艺术化。

2.4.2 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尽量选择低碳化产品

首先,选择清洁能源作为主要能源,如太阳能、 风能、水能等,以此解决园林灌溉和照明等问题。其 次,对园林中如座椅等设施的建设应选择新型的低 碳材料 。当低碳的理念彻底深入贯穿到园林施工中 时,园林工作者才能进一步加大对低碳园林、节约型 园林的进一步研究。

结语

本文介绍了低碳景观的概念和重要意义,并介 绍了园林绿化对低碳城市的重要性。应当从思想和理念上加强对 “ 低碳”的认识和理解,在园林绿化过程中积极主动 采取低碳措施,充分考虑植物的固碳效应和科学分布。 同时,在园林的日常维护和辅助设施的建设中,应该 考虑使用低碳能源和新型材料 。 提高对园林植 物和基础设施的保护意识,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和重复劳动,从多方面加强低碳园林绿化建设。

参考文献

[1]王贞,万敏.低碳风景园林营造的功能特点及要则探讨[J].中国园林, 2010 (6): 35-3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