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23 17:29:36
导语:在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在高校思政课程中引入生态文明教育,教师不能仅从书本中对其进行教育,而应该充分的挖掘生活中各种有利于生态文明教育的资源,这些资源要是科学的,这样才能让思政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更加的丰富起来,同时,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明确生态文明教学的思路,通过有效的途径来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让生态文明教学的时效性得到加强。
(一)生态文明教育引入教材中将生态文明教育引入到教材中是指将生态文明教育的相关资料及资源进行整合,通过科学合理方式编入到高校思政教育课程的教材中去,这样能够更好的在思政课堂中进行生态文明的教育,并且还有助于帮助学生提高其思想素质。如何将其融入到思政教育教材中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第一,先组织相关的专家或是有生态文明方面知识及研究的教授共同来进行思政课程融入生态文明教材的编写,编写的教材应该从自然环境及资源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和常识等进行编写,对于其环境的保护及资源的使用等方面也需要进行阐述,因为所涉及的方面较大,因此,对于在内容上要力求简约易懂,要能够让学生容易接受并容易记住。第二,需要从形式及政策上加大对生态文明教育融合到思政教育教材中的力度,通过举例来阐述现代社会中生态环境遭受到的破坏,比如空气雾霾现象的发生,水源及土壤受到严重的污染,沙漠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很多的动物开始面临灭种危险,有些甚至已经灭绝等等问题。让大学生能够清楚的认识到现代生态环境所面临的危机,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让学生能够认识到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二)生态文明教育引入课堂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其中不仅可以通过教材来进入课堂中,还可以通过思政教育的教师自身对生态文明的认识及理解,从本质及现实方面来对生态文明教育进行阐述,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自身对现代生态环境的现状进行自我观念的表达,并将其本质及现实意义贯穿整个课堂教学中。生态文明教育引入课堂实质上是将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体现出来,通过课堂教育来完成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通过课堂教学来向学生们表述现在生态环境上的现状,通过表述人类该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作为最基本的教学内容,并介绍生态中的存活方式,通过选修课或是必修课或研究性学习等形式来让学生对其进行了解,通过对现代生态环境的认识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态文明行为及习惯,这才是现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在高校思政课堂中对于如何有效实施生态文明教育有着一定的要求,需要教师在教学模式上进行不断的创新,要充分挖掘出思政教育教材中有利于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学资源,并且需要能够结合学生的兴趣及关注度来进行相互融合,要能够适时的,恰到好处的将其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生态文明行为及习惯。
(三)生态文明教育引入头脑生态文明教育引入头脑是指通过高校思政教师对生态文明知识及理念等进行实践的方式来加强学生对生态文明的认识,并通过其要求及所形成的价值观来改变现在的大学生对于生态环境的思想,让他们能够形成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念,并且要能够促进他们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怎样才能让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到学生的头脑中,这是一个非常高深的问题。这不仅需要教师能够充分利用好课堂这一阵地外,还需要能够充分发挥社会实践这一教学手段。所有理论性的知识都需要通过实践来得到印证,所以,教师应该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生态文明是现在社会非常关切的问题之一,要让大学生通过自身的学识来对现代生态问题进行思考,研究其问题的根源并找出如何解决的办法,这不仅有助于帮助学生开动大脑,还能让学生了解到自身的学识,强化自身对生态文明的认知度,让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促进学生情感认知,使学生自觉地养成良好的生态文明行为及习惯。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让学生能够从平常生活中的小细节里感受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让学生能够从身边的一草一木开始,做到不踩踏,不浪费水电等,加强其生态文明的意识,让生态文明行为成为自然反应,让其真正的融入大脑,放在心里。
二、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程体系的原则
(一)注重课程融入的科学性高校思政教育课程所教授的内容较多,教师应该将生态文明教育进行具体细致的分类,然后在融入到相应的思政课程中去,这是科学的将其融入到思政教育中的基本要求。比如在进行基本原理概论这门思政课的讲授中,需要能够让大学生明白其所讲述的基本观念、立场,教师要能够将生态文明与基本原理相互结合起来,让其能够融入其中,达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二)强调课程融合的灵活性高校思政教育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这需要两者之间相互衔接,相互融会贯通,这样才能促进其和谐统一的开展。教师在进行思政教育课程的教学时,要对课程的内容有着非常深入的认识,不能被其内在的理论结构所限制住,要能够做到既尊重它又能够顺应时展的需求,要能够紧绕时展这一主题,严格的按照其要求来进行课程的教学,教学内容要能够与时共进,要充分的将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体现出来,将最新的成果融入到教学中,让教学内容得到优化,让教学的内容充满时代的特征,这样在教学中才能让学生更加的信服。同时,高校思政教师还要时刻注意学生的日常生活,要能够从生活中的小事中发掘出具有教育意义的生态文明教育事迹,在课堂中适时的提出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其与实际生活有所联系,会让学生产生亲切感,让教学的质量得到提升。
(三)强化融合研究的主动性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需要及时的更新教学观念,要能够对思政教育课程进行创新,研究出更具科学性和吸引力的教学方法,同时还需要能够符合现代大学生的接受范围,要能够有效的提高其综合素质,并满足高校对于创新技术型人才的培养的需求。在平常的教学中,高校要营造出有利于教学的氛围,积极鼓励教师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学术研究及探讨,要激发教师对学术研究的热情,这样才能让教师不断的创新出更多的教学方法。同时高校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有效措施来将教师对生态文明教育宣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要通过创设适当的情景来激发教师对社会中生活百态的关注度,让教师在面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时能够清晰明了的回答上来;高校要加大对思政教师在思政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上的研究的支持力度,让教师能够无后顾之忧的去进行深入的研究,解决在实际的教学中生态文明教育融入思政教育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不断的完善教学的方法。
三、结语
只有师范生领会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理论,从自己言行出发树立典范,从教后才能对中小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以身示范才能更好的对中小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高师院校通过在各学科中渗透、在实践中推进、在体系上完善生态文明教育,有力推动高师院校生态文明教育深入开展,使生态文明成为师范生的一种品德,一种习惯,一种修养,一种人文精神并被他们广泛传播。
关键词:生态文明;师范生;教育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及教育意义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象征。同志在党的第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生态文明作为人类迄今最高级、最新型的一种文明形态,是指人类在遵循自然社会及人类自身相互间和谐发展基本规律的基础上所取得的物质制度和精神成果的总和,也是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生命本体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新发展,它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对于促进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具体的讲,生态文明的内涵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价值观;二是生态系统可持续前提下的生产观;三是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的消费观 [1]。通俗的讲,生态文明是一种品德,是一种习惯,是一种修养,是一种人文精神并被人们广泛行动的准则。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 要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2012年党的十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并明确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是十的突出亮点,也是我们党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创造性地回答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问题所取得的最新理论成果。在十七大报告中,“生态文明”一词出现两次,用一个小自然段论述,共94个字。十报告中,“生态文明”出现了15次,用了7个自然段,共1398个字,并单列一章专门进行论述。从十六大的三位一体到十七大的四位一体,再到十的“五位一体”,进一步形成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理论:一是阐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和意义: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二是阐明了生态文明的本质特征:“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三是阐明了生态文明的重要地位:“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四是阐明了生态文明的建设目标:“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2]。
党的十报告指出“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关键是要用新思路新举措来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措施,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和攻坚方向 [3]。学校承担着思想文化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应该成为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主阵地。建设生态文明要求新的环境教育,新的环境教育又推动大学模式转变,进行“绿色教育”,创办“绿色大学”。学校环境教育是我国环境教育的主渠道,高师院校是我国环境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基地。“环境保护,教育先行;环境教育,高师先行”,“惟有了解,才能参与;惟有参与,才能投入;惟有投入,未来才有希望” [4],培养师范生具有自觉的生态文明理念与保护自然生态的良好习惯,使他们成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只有师范生领会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理论,从自己言行出发树立典范,从教后才能对中小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以身示范才能更好的对中小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这是高师院校对师范生培养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现实意义。
二、高师院校生态文明教育现状
本次研究采用无记名随机调查问卷、定向访谈的方式,对不同专业在校师范生做了关于对生态文明重要性的认识、对生态文明的参与度、对生态文明的现状和满意度方面随机调查了13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253份。
调查表明,师范生生态文明含义的认知度不高,对生态文明的概念和内涵不是很清晰;师范生经常从自身利益角度判断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师范生生态文明知识获得方式主要是网络媒体;师范生参与维护生态文明的意识很强烈,但还没有将这一强烈意识直接转化为行动;师范生参与维护生态文明的实践程度不高;师范生在对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原因上更倾向于生态环保意识,解决方法上主张全民积极参与;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措施上主张法律措施,推行绿色消费;师范生认为目前的生态文明教育范围小、幅度浅、力度小, 教育方法偏于简单、粗放, 理性说教多、情感体验少。要进入课堂、深入头脑、形成习惯还有差距,但积极倡导加强。
值得可喜的是:师范生对目前的生态文明建设持积极肯定的态度,对生态文明的具体措施也积极支持。同时也建议高师院校加强教育工作者的生态文明水平,在师范生专业建设中强化生态文明教育的教育内容并且加强相应的制度保障。
三、高师院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对策
1.在各学科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
根据不同的专业,在培养目标、课程建设、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教学大纲的安排上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渗透,使生态文明教育进入课堂。一方面,可通过开设生态文明教育通识课,讲授针对性、实用性强的教育内容。另一方面,要因地制宜,开发实践型、活动型课程。
不同的专业可设置不同的课程,如理科:生态学、环境监测与分析环境伦理学、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如文科:生态学、环境法学、生态经济学、生态伦理学、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通过课程设置,把生态文明教育内容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的渗透各学科,指导师范生在研究中去学习,深刻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帮助师范生建立起新的生态文明价值观、道德观和新的生活方式,使其具有较强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参与意识,具有较强的搜集、筛选、概括、应用信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2.在实践中推进生态文明教育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比书本知识更能启迪人的心灵,更能培养大学生对自然生态的情感,树立和增强生态文明的信念,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的践行能力。 [5] 因此,高师院校在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在实践活动中提升师范生的生态文明综合素质。在师范生中开展的生态文明实践活动可以是丰富多彩、多种多样的。例如:可以组织有关生态文明的主题班会、报告会、讲座,开展生态文明知识竞赛、摄影、演讲、征文、作品设计大赛,充分利用环保节日(植树节、世界水日、世界气象日、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等)开展相关主题教育,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建立相应的生态文明教育网站,进行生态文明的传播和交流,进行“绿色教育”、创办“绿色大学”。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生动活泼的生态文明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师范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提高其对环境资源和生态问题的关注力度,从而在高师院校营造良好的生态文明氛围,在广大师范生中传播生态文明观念、普及生态文明知识、增强生态文明意识、提高生态文明践行能力。
3.在体系上完善生态文明教育
高效、有序的开展生态文明教育,高师院校必须有专门的组织机构来统筹实施,完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以保证“点”上激活、“面”上推广。组织机构应由教学管理、学生管理、财务管理、后勤服务等部门组成,以确保生态文明教育的纲要制定、课堂教学、课外实践、生态教育评价、经费来源。高师院校生态文明教育办公室根据实施纲要,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形成层层抓落实、人人都参与的工作格局,有力推动高师院校生态文明教育深入开展,使生态文明成为师范生的一种品德,一种习惯,一种修养,一种人文精神并被他们广泛传播。
[参考文献]
[1]路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思考[J].理论导刊2010年第9期.
[2]本刊编辑部 .环境教育,任重道远――首届全国环境教育发展论坛暨在京召开[J].《环境教育》2013年第Z1期 18-23.
[3]周生贤.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创新和实践[J].求是. 2012年第19期16-19.
[4]周德锋.关于高师院校非环境专业环境教育课程体系的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第6期1840―1842.
[5]姜树萍 赵宇燕 苗建峰 陈芊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路径探索[J]. 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年4期71-74.
关键词:游客教育;客栈游客;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0-0087-03
游客教育“Visitor education”主要针对旅游目的地的游客,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向游客传送低影响技术知识等信息,改变游客行为,减少旅游活动对资源的影响的一种措施[1]。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新发展,它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2]。对游客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有环境责任感的游客,提高游客的旅游素质及生态意识水平,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
云南省有九大高原湖泊,在二次旅游创业中,围绕高原湖泊流域开展的休闲度假旅游是其中一个重点。而高原湖泊流域休闲度假旅游中最具代表性的当数特色客栈休闲体验游。日益增加的客栈及其客人,在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同时,也给流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带来极大挑战。因此,建立高原湖泊流域客栈游客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加强对入住客栈游客的教育,提高其生态文明意识,减少旅游活动对流域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是新时期保护高原湖泊,促进当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文章以洱海流域为主要研究基地,力图通过对洱海流域客栈游客生态文明教育的研究,找到一条保护高原湖泊流域生态环境的新途径。
一、洱海流域客栈游客生态文明教育现状
1.洱海流域客栈发展状况。洱海是云南省九大内陆高原湖泊之一,是著名的大理苍洱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是“全国城市近郊保护得最好的湖泊之一”。但是洱海水质依然面临着极大威胁。在针对洱海污染源的调研中,有25%的被调查者认为旅游活动及旅游项目的开发是当前洱海的最大污染源[3]。而在洱海流域的旅游开发中,客栈旅游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截止到2013年底,洱海流域已有1500多家客栈,并且还有部分在积极建设过程中。在双廊古镇,客栈日平均入住率为95%,游客平均停留天数为10天左右,远远超过大理市统计平均每位游客停留1.3天的时间。2011年,洱海流域客栈共接待游客100万人次,日接待约3000人。这意味着客栈游客在洱海流域开展的旅游行为对洱海的影响要更大。
2.洱海流域客栈游客生态文明教育现状。课题组通过实地考察、访谈及网络搜索等方式,对洱海流域地区针对客栈游客的生态文明教育现状进行了研究。
当前,针对客栈游客进行的生态文明教育基本还处于空白状态。在旅游管理机构设置方面,没有专门的游客教育和管理机构。2012年,大理州成立了云南省首家旅游发展委员会,之后组建了导游服务公司、集散中心等,从各个方面加强对大理旅游业的管理和引导,但并没有成立关于游客教育与管理的部门。旅游委下设的“培训教育科”的工作内容并没有涉及游客教育。在洱海保护局、大理市旅游局、大理州环保局等的政府网站上,都没有出现对游客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2012年完成的《高原湖泊流域客栈经营服务规范》中,并没有就“游客教育”内容做出要求。在一年一度的导游年检及培训中,也没有出现关于游客教育的课程。在《大理州“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及《大理滇西中心城市总体规划》中输入“游客教育”和“游客生态文明教育”进行查找,查找结果为零。客栈协会至今没有举办过关于对客栈游客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活动。在经营过程中,多数客栈业主对游客的破坏行为并不过问,也不加以干涉。只有少部分客栈内部粘贴有绿色宣传标语。
洱海流域随处可见“洱海清,大理兴”,“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洱海”等的宣传标语,在一定程度上对游客起到了教育作用,但是由于没有针对性,教育效果非常有限。在针对客栈游客生态意识的调查中,游客对洱海生态环境的基本情况及基础知识不够了解,对哪些垃圾可回收,哪些垃圾不可回收尚不清晰,对生态行动的践行度不高,对环境保护承担责任的意识很弱。
因此,应当尽快建立洱海流域客栈游客生态文明教育体系,针对入住客栈的游客开展有效的教育,提高游客的生态文明意识,开展负责任的旅游行为,减少对洱海流域生态系统的破坏。
二、洱海流域客栈游客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建设建议
鉴于当前洱海流域客栈数量的快速增长及洱海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迫切需要,结合客栈游客的特点,洱海流域客栈游客生态文明教育体系的建立应如下述。
1.教育目标体系。参考布鲁姆教育目标的分类,洱海流域客栈游客生态文明教育应达到以下目标。
通过生态文明教育,客栈游客应该了解关于洱海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理解开展洱海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生态文明意识,养成负责任旅游价值观,自觉遵守洱海环境保护的规章制度,主动参与环保活动并进行宣传,开展低碳旅游活动。
2.教育内容体系。内容的设置要以能够达到目标为原则。开展洱海流域客栈游客生态文明教育应包括以下内容。
(1)“负责任的旅游”价值观的教育。游客的价值观对其旅游行为有较大影响。有什么样的旅游观,就会形成什么样的旅游行为。“负责任的旅游”是一种新型旅游观,是世界旅游组织在20世纪60年代首次提出的。其核心是强调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对目的地旅游资源与环境负责,对当地居民与文化负责,对目的地发展与形象负责,对其他游客负责”[4]。开展“负责任的旅游”价值观的教育,让客栈游客改变传统只重个人享受,认为目的地的环境、文化、发展等与自己无关的理念,以负责的心态开展旅游活动,从而有意识地减少一些不文明的旅游行为。
(2)洱海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的教育。开展游客教育,不仅要让游客建立“负责任旅游”的价值观,还应让游客了解洱海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一些基础知识。具体为:洱海流域基本情况的教育,包括洱海成因、构造,洱海流域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及开展洱海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迫切性等的教育。
(3)游客不文明行为的教育。针对游客已经出现或有可能出现的一些不文明行为,对游客进行教育劝说,例如,不能乱丢垃圾,不要购买用受保护的野生动植物制作的餐饮制品、纪念品等;在客栈内部不大声喧哗、浪费水,在不更换房间的时候,不需要每天更换床上用品、低值易耗品等,提倡“绿色消费”。不能下洱海钓鱼、游泳、捕杀珍稀鸟类等。
(4)洱海流域少数民族风俗及基本礼仪的教育。洱海流域居住着汉族、白族、回族等多个民族,而又以白族为主。多年的旅游发展,已经让当地居民对游客的到来习以为常,但是游客的一些不文明行为依然会引起当地人的反感。由于客栈大多由民居改建而成,游客与当地居民接触的机会较多,游客需要了解当地居民的风俗及基本礼仪,学会尊重当地人的生活方式。
3.教育支持体系。教育支持体系包括政策支持、制度保障、师资构成、教育载体、服务体系[5]等几方面。
(1)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政府一直是洱海保护的主体。在客栈游客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政府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洱海管理局、大理市环保局、林业局等相关政府部门,应充分认识到对游客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积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当前,我国关于游客教育的立法还没有。为了保障游客教育活动的开展,应由大理州旅游发展委员会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比如,《大理州游客教育管理条例》等,从政策上保证游客教育活动的开展;在旅游规划制定中,应有关于游客教育的内容和要求;在《客栈经营服务规范》中,应对客栈开展游客生态文明教育有明确的要求,对不符合要求的客栈给予取消经营资格或降低其级别的惩罚。
大理州旅游发展委员会在机构设置上,应成立专门的游客教育领导小组,负责管理和监控游客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并划拨专项教育经费进行游客教育活动的开展。
(2)师资构成及培训。教育体系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由于客栈游客的流动性特点,旅游目的地针对游客开展的生态文明教育应属于社会教育的范畴。
在客栈游客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客栈业主应该是最合适的教育者。一方面,由于洱海流域客栈主要的吸引点便是不受污染的高原湖泊洱海,因此,洱海良好生态系统的维护对客栈经营者有直接的影响。另一方面,客栈业主是与游客接触最多的,由客栈业主对游客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效果会更好。其次是导游。当前,入住客栈的游客中,并不完全是散客,还有一部分是通过旅行社的安排入住客栈的,这部分游客与导游的接触较多。导游员在导游的过程中对游客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也比较具有可操作性。负责游客教育管理的部门应定期对客栈业主和导游开展关于游客教育理论、技能及洱海流域生态知识的培训,普及生态知识,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使客栈业主们的生态意识从浅层过渡到自觉层次,在与游客接触过程中,引导和监督游客的旅游行为,维护洱海的生态系统。
此外,在客栈游客生态文明教育中,要把村镇干部发动起来。村镇干部在和客栈业主的联系中有较大优势。通过村镇干部对客栈业主进行洱海环保知识的宣传会有更好的效果。再通过客栈业主去影响游客。
在客栈游客生态文明教育中,协会也是不可忽视的力量。应该积极发挥客栈协会或科研院所的力量,利用洱海保护月或者其他时间,制作宣传展板,到客栈比较集中的地方,开展游客签名活动;到客栈内部分发宣传资料,现场讲解保护知识;在游客教育中心播放专题影片,举办专业教师讲座等方式,开展针对客栈游客的生态文明教育活动。
最后是社区居民。在针对客栈游客的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当地群众的主要工作是以身作则,自觉遵守洱海保护条例的相关规定,用自身的实际行动去感染游客。同时,对游客的一些有损洱海生态系统的行为进行干预,以民间执法人的形式维护洱海的清澈。
(3)教育载体。教育载体可以储存、复制或传递教育信息。在客栈游客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可使用的教育载体如下表。
(4)服务体系。在开展针对客栈游客的教育过程中,政府各级部门应做好游客教育的服务工作。可以建立专门的游客生态文明教育网站,健全游客生态文明教育的信息服务、技术咨询服务,为客栈业主、导游及游客提供充分的信息。
4.教育的评价体系。游客教育属于非常规的社会教育,游客教育的效果评价不能采取学校教育的评价方式,而应该有自己的特点。结合游客教育目标体系,可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游客在接受生态文明教育前后生态文明知识、意识、价值观的变化。另一方面,要看游客的旅游行为。可借鉴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方法对游客的旅游行为进行研究。在接受生态文明教育后,游客的绿色消费行为有无增加,例如,是否自觉遵守洱海保护的一些规定,不随便向洱海里扔废弃物,对客栈内低值易耗品的消费有否降低,床单、被套的更换次数是否有所减少等。
三、结语
通过游客教育干预手段来调节游客的旅游行为,对促进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稳定发展是必需且可行的。客栈游客是赴大理的旅游者中与洱海接触最密切的,其旅游行为对洱海流域生态系统的影响也是最大的。洱海流域客栈游客生态文明教育体系的建设,将提高游客生态文明教育的可操作性,教育效果会更明显。此外,对客栈游客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可为以后更大范围内游客的生态文明教育提供借鉴,是实现洱海流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高原湖泊流域生态环境的一种新途径。
参考文献:
[1]文首文,徐洁华.游客教育的概念、体系与意义刍议[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94-96.
[2]余志健.生态文明与生态文明教育[J].教育探索,2007,(3):67-70.
[3]董全亮.社会公众对政府履行洱海保护职能满意度的调查与分析[J].大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8):19-22.
(丽水学院工程与设计学院,浙江丽水323000)
摘要: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需要社会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需要加强对生态文明的理解,所以,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变得格外重要。高校应该将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到思想道德教育里,这样不仅能增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还能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深入贯彻落实我国的科学发展观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生态文明建设;教育探析
DOI:10.16083/j.cnki.22-1296/g4.2015.05.013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5—0027—02
收稿日期:2014—11—17
作者简介:吴国军(1986— ),男,江西鹰潭人。丽水学院工程与设计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世界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也变得越发严重,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健康,也制约着各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在这个大环境下,人们开始将环境问题重视起来。由此可见生态文明建设对于国家和个人的重要性,其是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关键所在。它是让我们了解怎样在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下,给予我们的一个重大命题。要想利用自然,就必须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这就需要加强个人的环保意识,增强生态文明建设。而大学作为高等学府,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到大学课堂里,帮助大学生了解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树立人对于自然界正确的观念,这些都能积极地促进大学生人格的培养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从而达到通过自身的学习和发展促进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
一、什么是生态文明建设
(一)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人类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工业文明之后出现的文明形态,它遵循人和自然以及社会间的和谐发展,是一种社会形态。它的内涵是: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生态文明还强调人要有自觉保护自然的意识,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遵循自然的客观规律,不能以破坏自然为代价。
(二)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关系着人民的幸福,同时也关乎国家的未来,建设生态文明是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表现,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保障。面对现如今的生态问题,十把生态文明上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生态文明建设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形成生态文明理念,使我们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观念和方法。
二、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
大学生是国家重点栽培的对象,也是社会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在大学期间课程开展的过程中,我们就应该着手对生态文明教育进行实施和落实。经过近几年对生态文明的广泛宣传,虽然大学生在生态意识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在一些高等学校也有相关课程开展,但是,在很多方面还存在问题,下面就来谈谈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
(一)生态文明教育资源匮乏。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在高等学府的教育中地位并不突出,它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在大学授课中教育资源极度匮乏。学校没有专门研究这一课题的教师,他们都较为重视自己所专注研究的学科,对学校后开设的类似于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投入的时间、精力不够,缺乏教研深度。同时,多数学校将生态文明教育设为选修课程或考查课,致使教师和学生都是注重表面功夫,学生难以深入、透彻地理解生态文明,课程开展的成效不高。
(二)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相对欠缺。在大学里有关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不完善,而当代大学生正处在科技高速发达、信息化的时代,接触的知识面广,但深度不够,许多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并没有接触过环保教育,对生态文明教育认知程度不够,导致大学生并不重视该门课程。同时,由于大学生所属专业的限制,学校以开展专业课为主,对生态文明课程的重视程度也不够,两方面同时作用,致使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淡薄,对生态文明缺乏应有的重视。
三、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意义
当前,全球资源匮乏,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也呈退化趋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树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2012年11月,党的十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从三个部分分别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成就、重要地位、重要目标,全面、深刻地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各方面的内容,从而完整地描绘了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同志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他强调,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由此可以看出,推进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意义重大。当代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其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势在必行。生态文明教育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重要内容,而且对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也是极其有益的。
(一)生态文明教育对于提高大学生自我修养有重要的意义。生态文明的思想基础、精神依托和动力源泉是生态意识,它并不是人先天就能形成的,需要后天的培养及相关教育,在大学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就是要让大学生自觉地树立生态意识,并有良好的生态行为,不断地提高其自身修养和文明程度。从整个发展大局来看,生态文明的目的是要人们自觉地善待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在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同时又能够保持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这也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目的所在。要想保持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人们就需要树立新的生态文明观念,需要有保护环境的意识与责任感。除此之外,还要有尊重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而要确立这样的理念和观念,就要树立的世界观。对于大学生来说,培养这些意识的过程就是培养文明意识的过程,能提高自身的修养及文明程度。
(二)生态文明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全面能力的发展。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包括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这些知识能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大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生态文明意识决定了其是否能全面发展,生态文明教育对于大学生全面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构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体系
我国要注重培养从事环境教育的专门人才,在学校独立开设环境教育课程,使生态教育与大学生专业教育有机结合,树立大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在教育形式方面一定要实现多样化,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到教育系统中,不能仅仅依赖环境教育宣传,还应该注重创新,吸收国内外的先进教学形式,例如:“大学生Recycle项目”就非常值得在高校内进行推广,让学生在创新的基础上建立生态意识。在此基础上还要构建生态教育评估系统,让学校全体部门及人员都参与进来,建立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建设技能,让师生都具有保护生态的能力。
通过实施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培养大学生在各方面的能力,不仅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观、行为观、消费观,同时对于我国未来的建设也能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所以,我们不仅要从理论上对大学生进行教育,还要通过具体的实践加深和强化大学生的生态意识,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
参考文献]
[1]刘建伟.高校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1(6).
[2]刘宗超.生态文明观与中国可持续发展走向[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1.
[3]刘经纬.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亟待加强[J].教育,2011(2).
人文科学素质选修课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课程,开设人文科学素质选修课是在高校推行全面素质教育的重大举措。生态文明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设生态文明人文科学素质选修课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和综合素质。生态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环境学、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文化学以及数学等多门学科知识,因此,应当将生态科学渗透到上述各门相关专业课程中,通过各门相关专业课程对大学生进行生态科学知识教育。因此,可以说,人文科学素质选修课和各门相关课程是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支渠道。
1.开设生态环境科学选修课进行生态科学知识教育
目前,我国一些高校特别是重点高校已经开设了生态环境科学的专业和相关课程,能够培养出生态环境专业的学士、硕士甚至博士。但是,绝大多数非环保专业的大学生却很少接受生态环境科学教育。为了全面提高各级各类高校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必须以生态环境专业为依托,普遍开设生态环境科学选修课,使每一个普通大学生都有条件接受生态环境科学教育。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及各高校应当组织编写生态环境科学选修课的教材,选聘合格的生态环境科学选修课教师确保生态环境科学选修课的教学质量,调动广大学生选修生态环境科学的积极性,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
2.开设中国传统文化选修课进行生态文明优良传统教育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含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必须通过开设中国传统文化选修课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优良传统教育。用儒家、道家、佛家的“天人合一”观和生态和谐观教育大学生,用中华民族建设生态文明的优良传统教育大学生,使他们继承和弘扬我国生态文明的优良传统,增强建设“美丽中国”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3]各高校及教育主管部门应当组织编写高质量的中国传统文化选修课教材,把儒家、道家、佛家的生态文明思想作为文化选修课教材的重要内容。要培训传统文化选修课教师,为提高人文素质选修课教学质量提供师资保障。
3.把生态文明教育渗透到各门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中
生态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生态文明理论除生态科学外,还包括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美学等多门学科。它涉及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的各门学科知识,因此,有必要将生态文明教育渗透于各门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去。比如,在环境学、地理学、生物学、化学、物理学、数学、医学等专业课程中,可以结合讲授生态环境科学知识;在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伦理学、心理学、文化学、宗教学、艺术学、设计学、管理学等各门专业课程中可以综合讲授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美学等。这就要求每一位高校教师都要首先学习和掌握生态文明理论,并做到言传身教,才能真正把生态文明理论与各门专业课教学结合好。
二、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是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载体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显性教育;二是隐性教育。如果说课堂教学是一种显性教育;那么,校园文化熏陶则是一种隐性教育。开展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是一种必不可少的隐性教育,是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载体。
1.组织大学生建设绿色校园
组织大学生建设绿色校园,种草种树,绿化校园环境,用优美的生态环境陶冶大学生的情感,增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绿色校园是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载体,是传授文化,学习知识的摇篮。建设绿色校园,使大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得到锻炼,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同时,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环境保护意识的感化、濡染和熏陶。绿色校园是一种物化的精神文化,用这种精神文化来影响和感化大学生,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逐步培养他们的生态文明情感和意志,内化为稳定的心理素质,并外化为自觉的生态文明行为。这样,就能够发挥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建设优美的校园生态环境的根本任务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挥生态文明的示范作用。绿色校园建设不仅可以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的隐性教育,而且对周围社区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了示范和引导作用,推进了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因此,高校应当十分重视绿色校园建设,动员和组织大学生建设绿色校园。通过绿色校园建设实践,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同时,推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
2.组织大学生建设节约型校园
能源和水资源匮乏是全球性的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大幅度增加,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的能源和水资源的过度开发,不合理消费现象突出以及浪费现象十分严重,因而节约潜力很大。建设节约型大学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高校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也是大学生应尽的责任义务。要教育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注意节约资源,以节水、节电为重点,开展资源节约活动。要教育大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做到不浪费粮食、不追求高消费,树立以节俭为荣、以浪费可耻的价值观。杜绝一切浪费现象的发生,建设节约型校园。
3.组织大学生开展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
要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除了要强化生态文明相关课程教学之外,还要组织大学生开展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通过学生会、学生社团积极开展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比如,利用植树节、世界水日、世界动物日等节日,组织大学生开展校园种草种树或爱护花木、保护珍贵动植物、节约资源等宣传活动。定期举行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演讲比赛、知识竞赛、文艺演出等校园文化活动,寓教于乐,增强生态文明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
三、环境保护实践是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关键环节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的基本原则,也是生态文明教育的基本方法。在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中,必须把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增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因此,必须组织大学生开展环境保护实践,才能提高大学生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1.组织大学生参加校企合作环保科研活动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我国面临的重大课题。解决这一重大课题必须要发挥产、学、研三个方面的积极性,实现产、学、研三者相结合。政府环保部门必须协调好企业与高校之间的关系,组织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并完成具体的环保科研项目,以推动环保科学研究向纵深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技保障。在开展校企合作环保科研活动中,应当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大学生参与环保科研活动,这样不仅可以加快环保科研的进度,而且可以培养大学生的环保科研能力。实践证明,组织大学生参加校企环保科研活动,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环保科研能力,增强大学生的环保意识,调动大学生的环保积极性和创造性。
2.组织大学生参加环境保护的义务劳动
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组织大学生参加生态环保的义务劳动。校内公益活动主要包括绿化校园、美化教室、修整道路和操场、卫生大扫除以及各种美化校园生态环境的活动。校外公益活动主要包括植树造林、兴修水利、绿化城市社区、消除垃圾等活动。大学生参加生态环保义务劳动,不仅可以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能力,而且可以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发挥他们建设生态文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德育教育
生态文明意识是指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的、科学的、合理的认识。它是由文化与自然价值相结合,从而形成的一种新的价值观念,同时它也是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要进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加强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
一、加强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我国目前的大学生广泛缺乏生态文明意识,由于一些高校将教学育人重点放在了培养学生文化素质与政治素质方面,而恰恰忽略了对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德育教育的培养,使得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淡薄,有关生态文明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少,从而将建设生态文明这一目标淡化,没有从较高层面上建立一个完整科学的生态意识。因此,浪费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和行为经常发生。例如:浪费水电、浪费粮食、不爱惜公共设施、随手丢弃垃圾,随处乱写乱画等。对于普遍存在的这些问题,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一些高校虽然进行了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也开设了一些关于生态文明的课程。但是,由于缺乏教育力度,课程空洞乏味,仅仅从图片以及罗列的数据方面让大学生了解有关生态文明的内容,学生并没有真正的感受到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其效果并不理想,致使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并没有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因此,对于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关键在于让大学生清醒的认识到生态文明的建设关乎全民族的发展与福祉,要积极提高自身的生态文明意识,以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看待问题,明确如果不能够合理地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制约经济的发展,制约人类文明进步的步伐。党的十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趋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因此,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教育,提升其生态文明素养显得尤为迫切。
二、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解决对策
(一)开设具有综合性的课程
在加强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方面,高校应致力于开设一门综合性的课程,该课程面向所有专业的学生开放,其囊括关于生态文明各方面的知识内容,具有灵活性、充分性以及内容的广泛性,成为一门公共必修课。以往的课程设置多数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仅仅是通过一些幻灯片或者一些数据来让学生对生态文明进行简单的认识,而该综合性课程,从内容上更加充分饱满,使得大学生能够通过课程的学习深刻地认识生态文明的重要性,掌握一定的环境保护知识,自身建立起一定的生态文明观念,从而形成自觉的生态文明意识。
(二)不断加强关于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师资力量
在生态文明意识教育方面,老师作为主要的引导者,首先应提高自身的生态文明意识,具备各方面素质,以身作则,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因其自身生态文明意识的高低会对德育教育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应当打造一支力量雄厚、水平过硬的教师团队。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多开展一些具有真正意义的、有价值的活动,将关于生态意识文明、生态法治文明、生态行为文明等知识教授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树立起正确科学的生态文明理念。
(三)将生态文明意识教育不断的与校园文化相融合
大学的校园文化生活对于大学生精神素质的提升以及道德情操的养成产生着重要的引导和指示作用。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积极将生态文明意识观念与其融合,切实开展一系列校园生态文明建设的活动,通过活动的形式,引导和教育广大学生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节约资源的观念意识,使得校园成为培养大学生态文明意识的摇篮。
(四)开展各类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
高校在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过程中,如果一味的采取课堂内教学的方式,那仅仅是纸上谈兵,要想真正让学生感同身受,还需要实践的引导作用。例如:以植树节、地球日等节日为契机,采用展板、海报、百人签名等形式,开展环保宣传活动;带领广大学生前往污染严重的河道、工厂附近参观、调研,设身处地的感受环保形势的严峻性与紧迫性;还可以大力倡导学生发明创造,发挥自身的创造性与想象力,设计一些关于环保的小发明、小制作等。实践类活动的广泛开展,让学生亲自参加到活动之中来,大力增强了学生对于生态文明及环境保护的理性认识,与此同时,又将理性认识进一步升华为感性认同。
关键词: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生态文明理念;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在现代的教育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对提高学生的思想文明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加强学生的思想文明教育,是学校的重要教学任务之一,对于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高素质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职是培养专业学生的重要教学基地,同样需要开展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逐步提高和增强学生的思想觉悟。当前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渐严重,生态文明理念逐渐走入了人们的生活视野中,现如今社会众多方面都运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生活和生产。高职院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同样需要将生态文明理念积极融入到其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时代性和实用性。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意义
生态文明理念能够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新鲜的教学活力,增强学生们对现代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同时还能够更新相应的教学理念,使得高职院校学生能够和时代接轨。高职院校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求学生能够在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增强自身关于保护环境的历史感和责任感,学生能够以更加友好的态度面对自然环境和社会。学生们通过接受生态文明理念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在日常的生活小事中和自然和谐相处,能够以更加自律的方式进行学习和生活,同时还能够形成良好的平等理念,学生们需要自觉主动的探索和学习自然规律,思想政治教育为学生进行这方面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
二、将生态文明理念积极融入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实条件
2.1现代科技的创新和进步为生态文明理念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当前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为生态文明理念的不断发展和更新提供了良好的前提,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思想观念更新的重要基础。高职院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将生态文明理念进行了有效融合,主要是积极运用了多种现代科学技术,通过一些新型的教学手段,能够向学生进行细致全面的展示,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学生们能够在日常的学习当中,对生态文明理念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记忆
2.2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为生态文明理念的全面推广提供了重要基础
生态文明理念是建立在工业文明不断发展的基础之上的,是随人们环保意识不断增强而逐渐发展起来的。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能够逐渐认识到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能够将保护生态文明作为自身的责任进行有效的执行。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具有良好的切实可行性,更能够有效培养起学生的环保思想。
三、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积极融入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途径
3.1将生态文明理念的教育活动作为重要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想要将生态文明理念积极融入其中,就需要做好相应的重视工作,将生态文明理念教育活动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进行有效展开。当前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高职院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可以从这方面进行展开,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生态文明保护的重视。高职院校教师在进行生态文明理念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时,本身就需要具有较好的生态文明素养,能够有效解释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同时高职院校还需要逐渐形成良好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和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并将其进行有效的联合。
3.2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到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
生态文明教育是当前高职院校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将其积极纳入到校园文化的建设当中,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良性循环的意识。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积极融合生态文明的理念,学生们将能够逐渐养成更加合理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更加主动的善待自然和尊重自然,能够自觉主动的参与到保护环境的行列当中。
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2010年12月27日,团省委召开专题会议认真学习贯彻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传达学习了卢展工书记、郭庚茂省长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团省委书记侯红出席会议并讲话,团省委副书记郭鹏出席会议,机关各部门和直属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侯红在讲话中强调,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全面回顾了2010年全省的经济工作,科学安排和部署了2011年的经济工作。全省各级团组织、团干部和广大团员青年要认真学习领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学习卢展工书记、郭庚茂省长在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把思想和认识、力量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上来,为实现省委提出的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做出积极贡献。
给乡村孩子一个温暖的冬天
――“温暖冬天・希望工程爱心大动员”工作部署会召开
2010年12月29日,“温暖冬天・希望工程爱心大动员”工作部署会在郑州召开。团省委副书记郭鹏出席会议并讲话。各省辖市团委分管书记、市希望工程实施机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郭鹏在讲话中指出,全省各级团组织要充分认识开展“温暖冬天・希望工程爱心大动员”的重要性,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准确把握此次爱心活动在团组织各项活动中的基本定位,把行动落实到一个个具体的项目上。 他同时强调,要确保“温暖冬天・希望工程爱心大动员”活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确保把募捐的资金和物资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发放到最困难的孩子手中,并且要建立长效机制,形成年年冬天有关爱、年年冬天有温暖的良好局面。
暖流
――时代青年杂志社社长李秋海赴确山希望小学送爱心
为响应团河南省委“温暖冬天・希望工程爱心大动员”的号召,时代青年杂志社李秋海社长一行带着团省委书记侯红、副书记郭鹏的嘱托及杂志社全体员工的爱心,于1月7日赴确山县瓦岗镇邓庄希望小学,给那里的孩子们送去了棉帽、围巾、手套、棉门帘、电暖器等保暖用品,并与该校师生进行了亲切交流。
通过这次活动,杂志社的全体员工受到了一次社会主义良好风尚教育,也激励了孩子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以优异的成绩报效祖国,回报社会的热情。
“河南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授牌
2010年12月24日,“河南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授牌仪式在郑州举行。团省委副书记郭鹏、省林业厅副厅长刘有富出席仪式并为获得称号的单位授牌。“河南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管理工作办公室成员,各省辖市团委农村青年工作部部长,各省辖市林业局、教育局相关负责同志,“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河南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单位代表共计100余人参加了授牌仪式。
授牌仪式上,郑州市二七区综合实践教育基地等6单位被授予“河南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称号。据悉,由团省委、省林业厅、教育厅联合组织开展的“河南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创建活动,是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提高全民生态意识、推动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
河南希望工程20周年表彰座谈会召开
2010年12月29日,河南希望工程实施20周年表彰座谈会在郑州举行。省委常委刘春良出席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团省委书记侯红主持会议,团省委副书记、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郭鹏出席会议。省青基会部分副理事长、理事等共150人参加会议。
侯红在主持会议中指出,20年来,河南希望工程从无到有,由弱到强,极大改善了贫困地区的办学条件,缩小了城乡教育的差距,为服务中原崛起、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希望工程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各界爱心企业和人士的无私奉献,离不开全省各级希望工程实施机构的辛勤工作,更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今后还将不懈努力,创新载体,在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伟大进程中创造新的辉煌。
河南驻京团工委组织农民工子女
参观国家大剧院
为进一步深入开展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活动, 2010年12月22日,河南驻京团工委组织40多名河南籍农民工子女走进国家大剧院参观体验。
此次活动是河南省驻京团工委融入城市培训、关爱农民工子女系列活动的一部分,旨在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北京,融入城市。2010年,驻京团工委先后举办在京务工人员融入城市培训班2期,组织50余名农民工子女参观清华大学等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活动,受到孩子们的欢迎。
团省委召开党组(扩大)会议
研究贯彻全团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
电视电话会议精神
关键词:大学;生态文化;建设
党的十报告中,同志饱含感情地说:“我们要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这是我们为子孙后代所做的一项庄严承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报告的专题之一,可见其重要性。生态文化问题,是由于当前全球性生态问题的严峻挑战,以及这种挑战为人类发展提供新的机遇提出来的,是人类的新问题。生态问题的探讨不仅仅是生态理论上的进一步深化与创新,更是一个具有较强实践性的课题。
一、大学生态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人类当前存在的问题,表面是环境、生态、资源问题,实质上是人自身的问题。因为人类在向文明演进的过程中失去了敬畏自然和尊重生命之心,日益成为“生命的孤独者”,为了拯救地球,挽救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同时伴随着大学校园日益成为“国际性”的开放组织,大学理应承担起泽被人类的历史使命,承担起拯救人类精神家园的伟大的历史使命。
(一)生态危机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
生态危机问题是一个长久以来引起全球范围关注的重要课题。就我国目前的状况而言,党和政府不断地提出具体的发展方针、改善政策,但是如何更加完善地以马克思的生态理论为基础,建立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独特的生态价值体系,提出明确的生态建设的理论,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的理论课题。
马克思曾在一百多年前便对人类突飞猛进的工业文明发出过忠告:“文明若是自发地发展,而不是在自觉地发展,则留给自己的是荒漠。”生态危机的后果比战争更危险,是毁灭性的,包括地球和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历史经验说明,一个国家可以从战争的创伤中恢复起来,但没有一个国家可以从被破坏的自然环境中迅速崛起。
生态文化就是从人统治自然的文化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这是人的价值观念根本的转变,这种转变解决了人类中心主义价值取向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取向。生态文化重要的特点在于用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去观察现实事物,解释现实社会,处理现实问题,运用科学的态度去认识生态学的研究途径和基本观点,建立科学的生态思维理论,使人们在现实生活自己逐步增加生态保护的观念。
在大学开展生态文化建设非常必要,因为生态危机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而生态文化则代表了旨在摆脱生态危机的21世纪人类文化发展的新方向,作为现代社会的知识场合思想库的现代大学,理应成为传播生态文化的“主阵地”。
(二)生态文化是21世纪人类文化发展的新方向
生态文化概念,西方是从环境教育的角度提出来的,我们可以从广义理解文化的含义,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解文化概念,将文化定义为人类的生存方式。生态文化是新的文化,要适应新的世界潮流,广泛宣传,提高人们对生态文化的认识和关注,通过传统文化和生态文化的对比,提高人们对生态文化的兴趣,有利于资源的开发,保护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促进经济发展,造福于子孙。
生态文化是人类从古到今认识和探索自然界的高级形式体现,人类出生到死亡这个过程中要与自然界的万事发生和处理好关系,人类在实践的活动中认知人与自然中的环境中的关系,处理好这种关系我们才能长期和谐地生存和发展,生态文化就在这个环境的初步发展与完善,从而从大自然整体出发,把经济文化和伦理结合的产物。
人类文化由传统文化向生态文化的转变,必将引发社会制度、社会意识和人类精神的一系列根本性变革,处于这一变革中的大学校园,不可回避地面临全新的文化选择。因此,以生态文化和精神文化等文化要素和因子良性互动、和谐共生,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相互交融的大学文化生态系统,促进整个大学文化生态系统的协调平衡,是大学文化良性发展和大学获得可持续发展生命力的关键所在和必然选择。
(三)“生态”理念是当代大学之办学必要理念
现代大学的办学理念中理应包含着生态,现代大学培养的现代大学生都应当拥有广博的生态知识、健康的生态思想和丰富的生态情感。1998年清华大学提出创建“绿色大学”,正是这一生态办学理念的体系。《中国教育报》在2012年2月29日专版中大力倡导了“活力教育生态校园幸福师生”的办学理念,要发展以健全机制的重点的活力教育,打造以创建低碳、绿色校园为标志的生态校园,实现以学生健康成长、教师受人尊重为夙愿的幸福师生。
《中国21世纪教育议程》把环境教育列为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国教育部、世界自然基金会等联合发起了环境教育项目“中国绿色教育行动”。1998年王大中先生在清华大学建设“绿色大学”的研讨会上,提出用“绿色教育”思想培养人,用“绿色科技”意识开展科学研究和推进环保产业,用“绿色校园”师范工程熏陶人等主张。这里提及的“绿色教育”,是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角度,提出的一种方法性理论或目标性概念。大学作为文化的传承、传播和创造者,其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生态系统中的子系统,必然也存在着自己的生态。
二、推动大学生态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以生态文化理念推进大学生态文化建设的整体思路便是在整个社会和自然空间的大背景下,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在整体和谐的环境中张扬人的个性,达到教育系统内部的和谐性发展、教育与其他社会系统之间的协调性发展,进而达到整体可持续发展。
(一)营造优雅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
办大学就是办一种氛围,大学的教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的文化氛围。为大学提供精神养料的和谐文化氛围是大学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校风、学风、师生精神面貌以及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于学生的影响是巨大而潜移默化和持续终生的。我们所做的全部工作就是要运用各种因素来营造好影响师生成长的大学校园文化氛围。如果一所大学历久积淀的虽然不见文字却弥漫于校园时空的舆论氛围和为大多数人所认同的行为原则是和谐的、健康向上的,那么,生活在这一文化共同体中的个体,将受用无穷,这种校园生态环境和氛围无疑对于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大学必须致力于和谐文化氛围的营造,在借鉴历史和现实社会大系统各种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创新。
营造生态文化校园环境的工作古已有之,古代的书院就大多建在依山傍水、风景优美之处,目的是“借山光以悦人性,假湖水以静心情”。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良好的校园布局、建筑风格、绿化美化以及环境中蕴含的人文气息,是无声的育人载体,对于陶冶师生情操、启迪智慧、积淀高雅的大学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
大学校园应成为一个环境优美、格调清新、人文与自然和谐、传统与现代交融的现代化校园。生态校园能润物细无声地陶冶师生情操,有效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能很好地传播生态文化,生态校园的建设要弘扬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文化,要体现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二)积极进行生态文化教育
按照生态学的观点,人与自然具有“亲生”与“共生”的关系,把宇宙万物看做是我们人类自身的构成性存在,在人类这种必须做出的大转变中,教育是大有可为的。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所指出的:“教育是一项巨大的事业,对人类命运具有强烈的影响”,“如果人们集中力量培养完善的人,而这种人又会自觉地正确他人个人和集体的解放,那么教育就可以对改变社会和使社会具有人性做出巨大的贡献”。
目前,人与自然和谐共进的生态文化已经成为社会文化的主流,大学校园必然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风气、奋发进取的精神氛围和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即人与人相互关心、和谐合作、协同进步的生态文化氛围。成功大学的最大成功与其说是精神物质化,不如说是物质精神化。只有灌输了某种精神后,校园的一切才变的有了生气,成为积极的教育因素。
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生态文化教育是新时期高校教育的必然选择,通过生态文化教育让生态意识注入到每一位大学生的心灵之中,对大学生加强生态世界观教育、加强生态文明道德观培养、加强环境教育、大力开展生态文化建设活动等措施,搞好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促进高校生态文化建设水平。
大学的生态文化应当是一个全方位的、综合性的、系统化的工程,应当包括制度措施、组织管理、学科构建、课程整合、社会实践、课外活动等方方面面。大学的生态文化建设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的各个部分都要相互配合、紧密衔接;大学的生态文化教育又是一个完整的、动态的过程,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也不可缺失、不可忽视。
(三)构建兼容并包的学术生态
大学是传递和探究知识的机构。她传递深奥的知识,分析和批判现存的知识,探索新的知识。学术是大学的逻辑起点。对知识的传递、批判和探索是大学永恒的主题。大学学术研究能力的开发,本身就孕育着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萌芽,把川流不息的知识转化为技术创新的源泉是大学学术研究的一项任务。
大学应具有良好的民主学术氛围、科学研究和理论探讨。大学同宇宙,大学和它的名字一样,探究宇宙万物,大度包容,容无止境。为了固守学术堡垒、提高学术声誉,新世纪的大学必须致力于构建良好的学术生态,应该秉承学术自由的大学理念。学术自由是大学生态中的核心的生态因子,自由的学术氛围是孕育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创新思维的土壤。一些创新观点在提出之初,不会横遭一些所谓学术权威的质疑和反对,只有自由的学术氛围,才能真正践行“百花齐放、百花争鸣”的文化建设方针。洪堡在19世纪之初提出学术自由理念,促使德国大学成为当时世界大学的中心;兼容并包的办学思想,为北大营造了浓郁的学术环境。学术自由匮乏,就会淹没学术追求,创新活动就会衰竭。新世纪的大学校园里应该是富有自由精神的学术殿堂,为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为学术大师的涌现提供无限的发展空间。
(四)增强大学生态文化对整个社会的辐射力度
当今时代,大学日益走向社会的轴心,承担更多的历史使命。今天社会开放已经打破了社会系统间的封闭性,我们不能再从校园本体孤立地理解校园,大学校园已经融入到社会整体系统之中。大学校园不仅要达到内部的学术生态平衡,还应促进外部生态环境的优化,提高大学校园的社会辐射力度,一方面让大学生应成为知生态、懂生态、热爱生态、践行生态的人,另一方面让大学成为传播生态文化的主阵地。
近年来,各高校纷纷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工作,以充分发挥大学生特有的辐射功能,努力使其成为实践和传播生态文明的主力军。高校可以看站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活动,包括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实践活动、发挥环保社团的引领作用、优化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体系、建立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的评价制度、促进生态文明网络社区建设,有效利用高校的特色资源,以高校的寒暑假及“五・一”“十・一”小长假等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而且,伴随着网络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校园的辐射力不断得到加强,校园网与互联网实现连接本身也是校园加强社会辐射力的重要条件。
构建和谐的大学校园文化生态,是新世纪大学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所在。面对历史的呼唤,大学校园应致力于校园生态的探究与建设,注重人――教育――环境的和谐与平衡,造就校园生态的新天地,推进现代大学的可持续发展。现代大学的可持续发展固然要依靠现代化的物质生态环境,但更重要的是要依靠浓郁的人文生态成长的气息。一所名校让人折服的不仅是标志性的建筑,更是标志性的理念和文化。
参考文献:
[1]邹冬生,高志强.生态学概论[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 社,2007.
[2]王强.关于高校生态文化教育的探讨[J].江苏高教, 2007,(2).
[3]余谋昌.生态文化论[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4]沈国明.21世纪生态文明环境保护[M].上海人民出 版社,2005.
[5]薛晓源,李惠斌.生态文明研究前沿报告[R].华东师 范大学出版社,2007.
[6]丁钢.大学:文化与内涵[M].合肥工业大学出版 社,2006.
[7]刘新生.大学文化建设[M].泰山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