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电子信息工程职业价值观

时间:2024-03-26 09:53:16

导语:在电子信息工程职业价值观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电子信息工程职业价值观

第1篇

一、高职电子信息工程“订单式”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政府支持力度不够。对于电子信息工程开展的“订单式”培养模式,政府缺乏相应的鼓励政策,资金方面投入太少,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和改革。目前,高职电子信息工程想要有效地开展“订单式”教育必须要有相应的师资力量和完善的实训基地,以及与企业合作,市场调研后设定有效的“订单式”培养方案,这些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面对校企合作,许多企业无法承担学生在校教育的一些经济支出,这将由学校承担。政府对高职教育的财政拨款情况仍处于几十年前的水平,并没有“合作教育”的专项资金,对于地方的高职院校的相应经费无法得到保障,学校不得不放弃“订单式”教育培养计划。二是对于企业政府未出台“订单式”培养模式的专项法律法规和相关企业扶持政策,这使得企业很少参与合作教育。有少部分企业自发参加校企合作也是由于公司领导有较高的认识水平和领悟,虽然校方和企业签订了“订单”,但如果因公司的岗位及工资待遇分配不周,致使校方和企业之间出现立法事件时,无法有效合法地处理,很可能损害双方利益。

2.高职院校忽视素质教育。高职院校既要注重技能培养,还需注重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以知识、思维、精神为教育内容,以知识传播、实践领悟、环境培养、自身修养为教育方法。而现代高职教育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强调人才的实用性和技能性,这种以能力为主体的观念往往会因侧重于对专业技能而忽视素质教育。

3.高职院校自身优势较弱。①校企合作层次较浅。高职院校和企业合作处于初级阶段,没有更深层的发展,学校只根据自己的需求跟企业合作,不重视高技术的教育,而企业只是单一认为培养技术性人才只是学校的责任,不想投入大量的时间。这些都是思想保守的态度,双方没有大胆的去创新发展“订单式”发展教育,使它更加完善。②“双师型”师资力量薄弱。目前高职教师很少有实践培训的机会,高职院校更关注被培训者,忽视对“培训者”的培训,造成培训质量不如意。高职院校虽对教师严格要求让其必须持有双证,以及能够证明个人具备某种技能的资格证书,却没有提供教师到其他企业挂职的机会,这样让教师失去了解企业的机会,需要企业岗位专业人员任教,这就增加了学校的任务量,浪费了学校聘请专家的经费,造成在校教师培养、培训硬件的匮乏与落伍。③就业的不稳定性。在教学过程当中,高职电子信息工程只注重培养学生技能,忽略素质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以毕业生能顺利毕业为目的,虽然提高了电子信息工程的就业率,但因为学生学习的局限性,而不能满足企业的岗位需求,转岗困难,以致离职,使得毕业生工作岗位稳定性不高。④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学校课程大部分以理论课程为主,只有少量的实验课和实训,不能明显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学校开设的实验课只是简单的以教学培养计划框架设立的,缺乏创新性和实践性,学生只需根据对理论的实际分析便能推出实验结果。⑤企业对“订单式”人才培养积极性不高。在中国,“订单式”教育模式刚刚新起,企业和学校对这种教育了解甚少,缺乏沟通,所以很难使双方达到共识。企业最终的目的是谋取利益,而不想主动为学校培养技术性人才,如果共同教育学生将会增加财政的支出,企业会为了眼前的利益而放弃与学校合作,降低与学校合作的积极性,却不知道这样会减少人才的流出。

二、高职电子信息工程“订单式”培养模式优化策略

1.完善政策法规,保障“订单”效力。我国高职教育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然而与之相适应的法制创新并没有取得相应进展,要想进一步深化“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就要求我国政府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激励机制与监督制约机制相结合的法制保障体系,这需要政府有效干预与指导。另外由于职业院校与企业属于不同的社会系统,二者之间在社会职责、目标定位、利益追求以及运行方式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尽管一些企业对校企合作表现出较高的兴趣,但大多数企业对职业技术教育关注得不够,认为培养人才是学校的工作而非企业的主要工作,因而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不高,这就需要政府出台一些相关的政策予以鼓励和支持。政府有关主管部门也应发挥相应的信息综合协调职能,促成校企联姻,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奠定坚实的基础。

2.改革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传统的课程设置大多是以学科为中心的“三段”式的课程结构,所谓三段式课程模式就是将课程分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类,课程在安排与设置时会强调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突出学生技术能力的培养和综合职业素质的教育,但未能实质性地突破以学科教育为基础的课程框架,过于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在教学方法上容易偏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身心健康的发展,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和职业能力,与职业教育课程定向性要求相距甚远。这就需要我们改变传统的学科体系,建立行动导向的课程模式,也就是所谓的“订单式”人才培养。

3.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拓宽教师培训渠道。师资是学校的第一资源,是加快学院发展,提升学院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动力之源。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普遍重视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的调整,高级职称所占比例也逐渐加大,师资队伍的结构有了较大的改善。但高职院校办学规模迅速扩大,教师队伍的整体结构还没有完全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现在的高等高职院校师资队伍普遍存在两大不足,一是师资结构不合理,高职院校专任教师的学历、职称结构偏低,具有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的教师所占的比例远远达不到教育部要求30%的目标且有的学校由于专业大幅度调整,老的传统专业教师职称偏高,人数偏多,新设的专业教师职称却偏低,人数偏少;二是师资实践能力弱,许多高职院校为了满足学校发展需要从不同专业毕业的大学生中招聘大批教师,这些人的实践能力和实践经历匮乏,教书仅限于书本知识,极不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

4.强化诚信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诚信是“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得以维系深化的基本条件,是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基础。因此,学校必须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高职院校在学生素质培养中,应格外注重学生讲诚守信、重诺践约的培养,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提高学生守约的自觉性,并且要有效地开展学风建设,在加强学生能力培养的同时不忘学生的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灌输终身学习的思想,加强学生日常行为养成和思想认知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社会活动能力的提高,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使“订单”学生的适应性得到全方位提升。而且从有利于学生长远发展的角度看 ,除了培养企业需要的技能外,适当增加社会与行业需求的通用技能,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让学生成为现代企业需要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即使学生离开对口企业,依然能找到自身的发展之路。

第2篇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工程素质;实践教学

作者简介:谢勇(1959-),男,江苏扬州人,扬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教授;方宇(1972-),男,江苏扬州人,扬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江苏?扬州?225127)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1-0056-02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有关精神,教育部试行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工作。扬州大学作为江苏省重点综合性大学,有部分专业进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试点工作。作为在地方性综合大学中的信息类各专业,承担着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重任,特别是要在江苏“两个率先”中发挥人才基地的优势。为进一步促进江苏信息化产业发展做好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深化信息类本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培养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较高综合素质的优秀工程应用型人才,需要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精神指导下,深化教学改革。要从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大纲、教学方法、实践创新能力以及师资和管理等诸多方面考虑,本文结合扬州大学(我校)情况就培养方案、教学、实践创新等方面的改革进行介绍。

一、社会对电子信息类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1.电子信息类人才的综合素质[1-2]

我校信息类专业主要有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多年来为江苏的地方经济建设输送了大批的信息类人才。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用人单位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学校加强对在校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特点的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使大学生树立工程技术和工程师的概念,让学生明白什么叫工程技术,工程技术是如何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对工程师的素质、能力和技术等综合要求是什么?掌握如何成为工程师的途径和方法。

信息类人才的综合素质主要体现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科学素质、工程素质及身体心理素质等方面。思想道德素质体现在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树立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诚信做人、做学问,具有协调配合的团队精神和能力。文化素质体现在具有中华文化传统的道德和美德,具有一定的文学艺术修养,有较好的人际交往意识。科学素质体现在有较好的科学思维及科学研究方法,有求实创新意识。工程素质体现在工程意识,实践意识,质量意识,善于从实际出发解决工程问题,具有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能较快地分析和处理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相关技术问题,在科研开发和工程实践中具有市场意识和价值效益意识,在实践中敢于使用新技术、新理论、新观点和新思想,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身体心理素质体现在具备健康的身体和心理,有健全的人格,有坚强的气质与性格。

卓越工程师的培养首先要具备这些素质,扬州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有文、理、工、商、农、医等学科,这为培养卓越工程师的综合素质提供了很好的自然条件,对于信息类工科各专业,工程素质的培养是本专业的一个重点内容,这就要求对大学生进行工程素质理念的教育。首先知识面要宽,基础要扎实。其二是具有较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要强。其三要具备国际视野的创新和工程素质,站在国际科学战略高度创造性地提出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方向和办法。

2.目前学生工程素质较低的原因

由于传统培养机制的问题,首先,高校的培养计划一般是立足于校内学校,校内实习受到时间及场所条件限制。有些到工厂实习也是走马观花、敷衍了事,收获甚微,严重制约了学生对工程素质的培养。其次,教学内容体系的学科化倾向较重,学生以考试过关拿到学分为主,所有课程学习都是要考核的,因而学生相对重视理论学习。由于较多实验内容附属于理论课程,学生往往不够重视。其三,缺乏工程型教师队伍,目前高校教师以高学历、高学位为主,青年教师往往是从一个学校门进入另一个学校门,缺乏工程实践的锻炼。又由于目前师生比严重失调,教师的教学任务都比较重,缺少进企业锻炼的机会。其四,学校缺少聘请业界精英进学校兼职教学的机制,即使有些学校有这种机制,也是落实不到位,学校与企业在人才互动方面渠道窄、流动难。其五,学生对提高工程素质的认识不足,有些实习、设计往往安排在第七或第八学期,部分学生忙于考研及各种面试,对安排的实习、设计等学习环节不够重视,得不到应有的效果。

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创新性,应用型工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6-00-01

高等教育由精英阶段向大众化阶段的转变,不仅仅是招生规模的扩大,同时也是高等教育价值观、质量观、办学主体、办学层次、人才培养目标由单一向多样化的转变过程。广州大学(以下简称为“我校”)作为地方重点建设的高校,一直以来从未放弃过对人才培养的深入研究,面向珠三角地区的实际,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科学、客观地将人才培养的主体目标定位为“创新性应用型人才” [1],即以应用为主,兼顾创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人才,基础教育和政府与社会基层组织的业务骨干、管理骨干以及中小企业的创业人才等等。

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是指在学校的倡导支持下,依靠教师的指导帮助,大学生为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课外从事学习、研讨、实践、创造的活动,如“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电子设计竞赛、机械创新大赛等等。其极大地丰富了校园学术氛围,多方面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促进相应学科的课程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因而,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备受各高校推崇,也受到学生们的普遍欢迎。在创新性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过程中,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起到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

一、创新性应用型工程人才特点及内涵

传统的“学术性、理论型”人才的培养体系一般都按学科范畴设计,注重“宽厚的学科理论基础、宽广的专业口径”,往往偏重于基础知识教学和系统理论的传授,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连续性,而相对忽视应用能力的培养,对实践教学体系也缺乏深人的思考和系统的构建,往往倾向于忽视学生包括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职业能力与创业素质等综合素养的培养[2]。而高职高专所培养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则根据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设计偏重于依据岗位技能要求设计课程体系及教学计划,突出强调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强调“上手快”和能即刻为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

创新性应用型工程人才是介于“学术性、理论型”的研究人才和“职业性、技能型” 的岗位人才之间的一种创新性的“技术性、应用型”人才。我校培养创新性应用型工程人才的特质是“广适应、擅应用、敢创业、能创新”,其培养目标与规格糅合了理论型人才与岗位型人才的综合性特点。

二、以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为载体,培养创新性应用型工程人才

(一)全天候开放实验室,建设创新性教学平台,促进应用能力培养

依托我校实验中心(以下简称为“实验中心”)及我校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我院”)机电中心、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验室等实验环境,基于我院优秀师资,建立创新性教学平台[3]。同时,积极推进示范实验中心建设,一方面开展课外实验教学,增设开放性、综合性实验,鼓励学生独立开展实验设计,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验,培养学生的应用操作技能,使实验中心成为学生开展课外实践的重要场所。另一方面,我院逐步建立了新型的课外实验室开放管理体系,提高了实验室的利用效率,建立部分全天候开放实验室,为学生的课外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公共服务平台。

(二)通过科技竞赛和论文指导培养创新能力

我院一直重视实践教学,有着优良的传统,一方面,以科技竞赛为平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了以“挑战杯”为龙头,以学科竞赛为重点,以学生社团科技活动为基础,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形式多样的课外科技活动体系。自2008年起,学院每年举办一届“机电风”文化节,至今已是第四届,成为了学院的品牌活动,在校内外引动广泛影响。“机电风”文化节由一系列校内科技竞赛及体现学院专业水平和特色的社团科技活动组成。我院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的技能特长为每个学生课题组至少配备一名指导教师,为有科研兴趣的学生提供课外科技活动的全程指导,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使学生在科学研究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又提升学生的应用研究层次和水平。另一方面重视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从选题到课题实施实行严格监管。选题要求既符合专业方向,又体现实用性、科学性和创新性。对整个课题的执行过程进行规范管理,选题、立项、中期检查、评选等环节都由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教授进行指导和审查,并推选优秀的课题参加科技竞赛活动。我院几乎每年均有学生获得学校毕业论文(设计)创新奖,这也是我院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有明显的提升的佐证。

(三)开展创新实验项目,培养学生的科研项目意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科研素质

广东省自2010年启动了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以下简称“创新实验项目”)建设,我院至今已获得创新实验项目立项达9项,其中,笔者负责指导的项目达4项。在创新实验项目中,通过文献资料的查阅、实验方案的设计,以及实验方案的实施,论文式实验报告的撰写,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研究素质得到了培养和提高。同时,学校也建立了相应的创新实验项目管理制度和奖励措施,对立项的创新实验项目,按省教育厅划拨的经费总量给予1:1配套,并给学生记相应的第二课堂学分,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学生做为创新实验项目负责人,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项目管理能力及团队协作水平,使学生尽快明白如何进行科研,如何实施项目,为学生毕业后开展企业项目提供良好的预演平台。

(四)通过课外科技活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在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环境中,提高大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是提升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4]。结合我院的专业特点,通过对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正确引导,使学生在实践中明确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如在机器人项目活动中,需根据分工的需要组建具有机械、电子、计算机甚至艺术设计等不同专业背景,不同专业方向的团队,通过发挥团体成员各自的专业特点,在合作中完成实践设计与作品制作。在课外学术活动中,一个团队把每个成员的机智、耐力、毅力、自信、知识集结在一起,使他们相互结合、相互补充,彼此坦诚、信任,学会分享与合作,学会沟通和交流,树立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五)加强社会实践,培养适应社会能力

毕业实习是大学生培养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是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一方面通过在各相关专业的用人单位进行实习,将在校所学的知识具体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当中去,增强具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在毕业实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培养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增强学生与实习单位工作人员的沟通和交流,以亲身体验、了解本行业发展的需求,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

三、创新性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效果显著

我院拥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及信息工程4个本科专业,其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我院先后为国家培养了数千名工程专业人才,他们在珠三角区域机械、电子电气行业的发展中发挥着较大的作用,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的效果显著。

(一)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明显提高

近三年,笔者指导的学生在参加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中,屡获佳绩,曾获全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公开赛全国季军等国家级奖项8项,第十一届 “挑战杯”广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科技发明类“特等奖”等省级奖项17项,市级奖项2项,获奖学生达140多人次,同时,笔者指导学生获得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立项4项,申报专利5项,撰写科技论文3篇。具体情况详见表1。

(二)社会反应满意

通过实习基地的学生毕业实习调查显示,实习单位对我院专业的毕业实习生满意程度较高,部分实习学生由于表现优异受邀毕业后留在实习单位就业。近几年,我院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8%以上,并于2008-2010年连续三年被评为“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三)不断涌现优秀人才

通过一系列的课外科技活动,一批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仅笔者近三年指导的学生当中,有5名考上硕士研究生,数十名学生进入南方电网、广州本田、日立电梯等著名企业工作。

参考文献:

[1]禹奇才,张俊平等.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地方重点建设高校培养目标定位[J].中国高等教育,2010(22):42-43.

[2]邵波.创新性应用型工程人才:内涵及其培养体系研究[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10):88-92.

第4篇

关键词:单片机;阶梯培养;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5-0080-02

随着国家对技术人才的大量需求,本科单一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聚焦世界各国,都在努力地推进产学研合作,尤其是发达国家,他们采用各种措施推动大学和工商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把培养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作为主要培养目标。我国应汲取其他国家的优点,重视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不再墨守成规,应把本科教育站在其应有的高度上,按照技术发展的长远规划来培养合格的人才。本文以《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这门课为例,讨论如何将该门专业课的教学方法应用到实处,让学生自身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重点阐述阶梯教学的理念和意义。

一、《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的重要性

1.单片机技术概况。单片机是一种微型计算机,通过电路的搭建和程序设计,完成多种控制功能。同时,单片机的应用,已经广泛地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大到军事导弹跟踪系统、飞机上的各种仪表的智能控制、工业自动化的实施数据控制和处理系统,小到家庭生活中的各种智能家电、儿童玩具等。因此,单片机的学习、开发与应用,将造就出一批电子、计算机与智能控制方面的科学家与工程师。

2.《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的教学应用现状。在中国高校教育中,如果是工科类专业,《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这门课都是必须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由各大院校根据教学大纲制订教学方案。课堂上,教师一般以单片机的结构和原理及程序化模式进行讲解,理论深度可以达到要求。同时,配套的各种国家级电子设计类竞赛,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如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飞思卡尔智能车竞赛等,都为大学生提供很好的单片机应用和学习的平台。但从教师、学生和他人的三维角度看,对《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这门课来说,教学方法永远存在缺憾,那就是在不同的认知和主体评判下,教学的理想性需要和实际教学效果有时是一场博弈,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方法及师生默契程度,是值得认真研究和探讨的问题。那么,如何把学生在这门课中的潜能挖掘出来,让他们成为应用型、技术型和卓越型人才,需要高校和高校教师付出很多的努力和辛苦。

3.传统教学模式下存在的弊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是电子信息发展过程中更新速度极快的一门理论学科。从传统意义来说,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会把单片机的原理和结构及指令程序讲解得十分透彻,可对学生来说,由于没有亲自动手编程,很难对这门理论课进行消化和分解。与此同时,芯片种类繁多,更新速度快,各种电路的搭建层出不穷,在实际控制任务的设计过程中,由于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分析和判断理解能力,对程序和电路的设计是不同的。那么,在理论课堂中教育出来的学生,一般仅仅具有阅读的功能,而不具备思考的过程。如何把思考变成主观能动性?就需要增加实践教学环节。

但是目前高校普遍存在重视理论教学而轻视实践教学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大多只会考试,实践动手能力很差,与此同时,大学生的实际能力与社会需求不成正比,长此以往,出现恶性循环。单片机技术是当前社会的主流,企业需要有设计思想和设计能力的高精尖人才,不是只会空谈而无实际动手能力的人。因此,高校应重新审视专业课的教学方式。

二、阶梯式培养的实施方案

1.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以实际工程项目为内驱动力的教学模式,要打破墨守成规的教学模式。目前,大部分高校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大多对单片机只有单一认知,无法完成单片机的设计和应用工作,这是教育的弊端,也是高校培养方案的失败。如何把学生打造成卓越工程技术人才,要高校对专业课教学进行一次重大改革。《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的授课教师,必须是有实际工程经验的教师。同时,在授课过程中,采用“贯穿案例、教师引导、模拟团队”,将学生分组,以团队的模式,按照具体项目的设计要求和标准进行教学,这样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主动获取知识,积累经验,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个人职业素养。

2.教学方法多样性的采用。教师授课形式应该多样化,不能仅仅按照教材照本宣科,而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例如,讲汇编语言时配合实例,教师携带单片机开发板,边讲授边给学生演示程序下载后单片机的运行效果。这种授课模式,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建立对《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的基础认知。

教师应具有最起码的职业道德,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有感情,有交流,对课堂情况及时掌控,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是情感教育法。

3.阶梯教学分层培养方案的建立。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不同,不能把一个专业的所有学生按照同一培养方案来培养,应在把握大部分学生基础工程技能和综合工程技能培养的同时,突出卓越工程技能培养,因此在教学环节中,应建立阶梯式人才培养方案,分层分系列进行阶段性培养。可以把这种培养方案分为3层,分别为基础工程技能培养、综合工程技能培养和卓越工程技能培养。具体如下:(1)基础工程技能培养系列:主要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在基础工程技能的培养环节中,学生要具备基本的技能,如电路板制作、芯片选择和调试、电路焊接等,因此,学生要有良好的动手能力,具备识图能力和对单片机程序的编写能力。同时,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软件如KEIL软件、PROTEL软件、编程仿真软件等的操作。(2)综合工程技能培养系列:主要培养学生是否能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阶段性开发的综合工程能力。在综合工程技能培养环节,学生要提高动手能力,具备单片机电路搭建和设计能力和程序设计能力,可以根据控制项目完成设计。深入培养工程能力和工程素质,学会团结协作,做到任务分解和平衡团队。(3)卓越工程技能培养系列:主要培养学生通过团队合作进行系统工程项目研发的能力。

在卓越工程技能的培养环节,应强化学生专业技能,引入工程背景和工程项目作为学习支撑系统,让学生在参观实际产品中具备工程技能。同时,在这一阶梯式培养中,第一层的培养环节是每个学生必须掌握的,经过第二层的学习和提高后,有一些理解能力和动手能力突出的学生脱颖而出,选拔进入第三层学习。在这一阶梯式培养模式的教育下,每一层都有一些优秀学生脱颖而出,成功进入下一层次的学习。而没有完成任务的学生,继续保留学习任务留在该层学习和实践。等完成第三层次的学习后,仅有少部分的学生会在这种教育模式下获得质的飞跃。这批学生被选拔参加电子竞赛,有机会和教师共同完成科研项目。这既呈现出阶梯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成绩评定也呈现出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符合成绩正态分布。

三、校企导向的优势

1.对于本科教育,政府应加大管理和投资力度,让省内高校相互间共享优质资源,联合共建。同时,建立学校、企业的产学研一体化的综合性、专业化基地。

2.建立“双师型”队伍。对同一项目,企业工程师和学校教师的视角是不同的,学生借助“双师型”教师模式,会得到不一样的学习视角,激发创新灵感。

3.国家应多举办科技竞赛活动,激发学生产生兴趣,让他们的各种能力在竞赛中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大赛应旨在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工程能力,把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发展的主流技术和实际应用价值体现出来,让学生收益,让国家收益。

4.开展工程技术讲座。学校和企业应多开展一些科技类的工程技术讲座,让学生从中学到最前沿的关于单片机的知识和技术。如电路板制作、激光成型、快速加工、智能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等。通过大量的视频和动画,让学生的工程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四、结束语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是工科院校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课。学好该门专业课,对学生自身及其未来有着深远的意义。同时,讲好该门课对教育工作者,也是一种挑战。让我们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在教育价值观和思想上做到有职业道德,多学习,为了增强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就业实力,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王威,刘佳,张志雄,王挺,杨平.基于PRPTEUS和KEIL的单片机虚拟仿真平台的设计[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09,(25):607-610.

[2]李斯伟.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开发案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第5篇

【关键词】高职 拔尖人才 素质 培养平台

从1958年苏联提出“英才教育”的口号开始,世界各国竞相开展拔尖人才的培养,1973年美国通过《天才教育法》为天才及有天赋的儿童教育提供了保障,20世纪70年代,我国逐步展开拔尖人才的教育研究,目前拔尖人才的培养及研究主要集中于研究型大学,有三种主要方式,即:数理提高班、学科大类培养、专业教育试点班,对于高职阶段开展拔尖人才的培养研究甚少。李延伟、王芳在《三本院校中拔尖应用人才培养初探》中指出了河南财经学院的具体做法,而我院连续多年专科招生分数线位居江苏省榜首,并超越三本分数线,其中学生通过综合素质选拔进入电子特色班学习,他们在各类专业比赛中,多次超越本科院校夺冠。学生拔尖能力可见一斑,基于此,我们展开了在高职院校开展电子类拔尖人才培养的研究。

一 高职电子类拔尖人才的特征

1.身心素质

拔尖人才的身心素质是其成功的首要因素。

第一,心理素质。拔尖人才的拔尖首先是目标上的拔尖,表现在其心理素质:即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理想和生活理想,较强的抗挫能力,积极乐观,善待他人;具备良好的情感、意志、性格等;能较好地感知世界、想象力丰富;思维敏捷,同时还要求有较强的抗挫能力,能积极对待成功和挫折,具备节制和坚韧的态度,对待自己、他人、集体和社会的态度平和。

第二,生理素质。拔尖人才不可忽视其本身的物质性,作为一个人,首先是物质的人,身体是其思想和行为的载体,生理素质要求其具备良好的身体基础,能充分调动身体的各部位功能,同时能正确地认识生命,积极地锻炼身体,构建强有力的体魄。

第三,道德行为素质。“大胜靠智,小胜靠德”。要能在拔尖道路上顺畅,首先需要遵循政治和道德的规范,具备正确的三观:(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合格的伦理导读、职业道德、社会公德;没有基本道德的专业理想和生活理想是社会所不能容许的;具备社会公认的主体意识、超越意识、契约意识等;并能在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观念下做出正确的价值取向。行为素质也是其意识层面的要素,针对拔尖人才的培养,具体而言,就是要求有高雅的生活格调、健康的生活方式,具备一定的审美意识和能力、行为举止文明而朴素,并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时间习惯。

2.知识素质

拔尖人才的知识素质应该包括专业知识素质及科学人文知识素质。

第一,专业知识素质。谈电子类拔尖人才,其所谓的电子类就是其专业素质的要素,对电子类拔尖人才而言,专业知识素质主要表现在:专业理论知识是否扎实,工程实践能力是否完备,团队协作精神是否具备。

第二,科学人文素质。拔尖人才的专业发展是在一定基础之上的专业发展;而这个基础就是科学及人文知识素质基础。要求具备一定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能不倦地追求真理,理性地对待事物,为真理不怕牺牲;关心、尊重人的价值、需求和发展,理解集体、社会责任感的意义;拥有相对厚实的知识基础,包括物、化、生、史、地、政、天、经、法、哲、文、艺、美等多门类学科的基础知识。

在此,其强调的科学知识素质中以算机使用为基础的软件使用知识、信息检索加工知识、知识产权知识及阅读外文文献的英语知识等,他们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拔尖人才能达到的高度与速度。

3.能力素质

能力是身心素质作用下知识的外在应用,能力素质的大小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拔尖人才从理论到实践的应用能力。能力素质的大小按照其助推拔尖人才的成长,分为基本能力素质、专业能力素质、发展能力素质等。

第一,基本能力素质。从学习、工作、生活方面谈,各方面的基本能力是拔尖人才必备的能力基础;在信息爆炸的新时代,信息处理能力及人际交往能力已是基本能力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要素。

第二,专业能力素质。高职阶段的电子类拔尖人才还应表现为其知识和技能同等提高的前提下更加具备一定的技能优势。

其专业能力中专业能力素质概括为传统知识、技能识记、传承能力;具体应表现为:电子产品装配、调试能力;电子产品设计、制作能力;利用电子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决复杂电子类研究开发等问题的能力;解决复杂电子类研究开发等问题的能力;利用电子知识对电子产品进行检测、维修、维护的能力。

第三,发展能力素质。拔尖人才的拔尖更多依赖于发展能力素质,其主要内容包括其思维及非逻辑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新性开展工作能力、创业实践能力、新知识与新技能的掌握能力,提出问题、继续学习研究的能力;同时发展能力素质还应包括管理能力,尤其是技术及团队项目引领的能力。

二 高职电子类拔尖人才的培养

在电子类拔尖人才的培养方面,我们首先搭建了素质体系;其次完成了平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在培养平台的建设上结合新四块课程体系、研究性学习、竞赛培训构建互动平台,培养高职电子类拔尖人才。 1.新四块课程体系

新四块课程体系是:职业素质课程、岗位能力课程、专业知识课程、个性拓展课程四部分课程。该课程体系是我院经过一定的研究和实践提炼完善之后展开的教学模式,该模式在拔尖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中个性拓展课程部分,尤其为学生参与科技类兴趣小组、兴趣课题的学习提供了好的路径,而这些也成为拔尖人才成长的必经环节。

2.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为广大拔尖人才的成长提供了实体环境,是其检验所学、钻研专业、交流研讨的重要形式。

研究性学习内涵定义为:“以项目任务为中心,选择组织研究内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教学模式,其目的在于加强课程内容、专业知识与工作之间的相关性、整合理论与实践,积累实践经验,体验项目研究过程,强化学生技术应用与解决现场技术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院建立的各个专业方向的研究室,其雏形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末。目前研究中心共有20个研究室,可以容纳约200名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3.技能竞赛培训

电子类竞赛主要包括:院系组织的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江苏省TI杯模拟电子系统设计竞赛; 430单片机设计大赛;ALTERA杯数字电路设计大赛等诸多专业类竞赛。这些竞赛的开展都为拔尖人才构建了良好的舞台,对吸引拔尖人才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另外学校在组织相关竞赛时的培训工作也为拔尖人才的成长提供了较好的服务。

三 总结

基于此互动平台下,我们以拔尖人才的素质体系为抓手,从身心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方面展开,通过培养平台的建设将培养工作落到实处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生申报各类专利18项,获得中央电视台《我是发明家》50强,参加第六届世界发明博览会一览5项大奖;全国信息技术类创新与实践活动一等奖;5年来获得电子类竞赛类全国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省级竞赛一等奖近8项。

参考文献

[1]史建平、杨金观、林光彬.以五种能力培养为核心.培养财经拔尖人才[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9(6)

[2]黄艳梅.基于调查的应用英语专业“新四块”课程体系的优化[J].科技信息,2009(31)

[3]沈淑雯.加强理科基础建设,培养拔尖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07(10)

[4]李嘉曾.拔尖人才基本特征与培养途径探讨[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

[5]李延伟、王芳.三本院校中拔尖应用人才培养初探[J].计算机教育,2008(24)

[6]秦书生、韩雪冰.高校拔尖人才培养探析[J].党史文苑,2010(6)

[7]宋伟.论拔尖人才培养中的道德建设问题[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7(8)

[8]彭豪、钱扬义.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科学研究性学习:模式、实施与成效——以“数字化微型气象站”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应用为例[J].远程教育杂志,2011(2)

[9]蒋华勤、潘杰.浅议民办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A]教育部中南地区高等学校电子电气基础课教学研究会第二十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案(上册)[C],2010

[10]兴志、刘磊.高职院校学生科技活动探析[J].科技资讯,2009(35)

[11]李志巧、陆芳.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网络研究性学习模式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2)

[12]尚仁成、阮东、熊家炯.物理学及相关学科的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清华大学基础科学班简介[J].物理与工程,2006(3)

[13]王晓晶.研究性学习与大学生主体性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8.

[14]廖湘楚.浅谈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实践[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1(3)

第6篇

关键词:学分制;人才观;主体性;教学模式;综合保证

一、中职学校实施学分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学分制作为中职学校的新生事物,虽然探索出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但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进一步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

1.试行学分制加大了学生管理的难度

学分制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以松散的教学班打破了原来行政班建制的管理模式。选课使原来不同班级、不同学校的学生集中到一个班级学习,班级管理的功能削弱,学生班集体的意识淡化,传统的班级管理已经不完全适用,使得本来管理难度就很大的中职学生的日常行为管理更容易出现一些疏漏。

2.受学生年龄因素的限制,弹性学制实施范围还不广泛

一方面中职学校学生提前完成学业,很多尚未达到法定的成人年龄――18周岁,因此在就业或创业中常常会受到年龄的限制。另一方面部分学生家长思想上有负担,不放心、不愿意学生提前就业、创业,导致弹性学制实施范围还限于极少数学校。

3.职业学校教育资源不足和共建共享程度差,影响了学分制的实施效果

学分制需要优质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但由于前几年职业教育发展一直处于低谷,学校新增教育资源非常有限,区域资源共建共享程度差。近一两年职校招生又持续快速增长,学校有限的教育资源,教室、教师、实训设备等难以满足个性化、多样化教学的需要。

4.相关政策不配套

学分制的实施,不仅需要教育内部政策的改革,还需要物价、人事、劳动等部门各项政策的协调。目前突出的问题是,以学年为单位收取学费的老办法,已不适应以学分为计算单位的管理要求,特别是学校组织学生进行重修课程时,没有具体的收费办法。

二、对策分析

那么,针对上述困难,作为学校该如何应对呢?

1.学校的管理人员和广大教师要树立新的教育价值观、人才观和质量观

(1)教育教学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满足学生的发展欲,理解尊重学生,给每个学生提供表现、创造和成功的空间,充分调动人的创造力和潜能。

(3)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搜集处理运用情报信息的能力、发展新知识的能力等,使学生真正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发展。

2.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管理模式,以适应学分制实施的需要

学分制作为一种有别于传统的全新的教学管理制度,其全面实施势必引起教学体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学生管理、后勤服务管理及其他行政管理的一系列变化。这就要求着重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重建课程体系。充分论证、认真制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的培养方案和柔性的教学计划,在保证培养规格要求的必修课的基础上,开设出数量足够、质量高的选修课程,实现文理交叉渗透,以适应选课制为基础的学分制的要求。

(2)改革教学管理模式,建设高素质的管理人员队伍。建立新的管理体系,是保障学分制实施的必要条件之一。

①要建立既规范又灵活的教学管理模式、科学的管理标准、教学质量监控方式和评价体系,以保证教学质量。

②理顺运行机制,如优化选课制、导师制的实施,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把发展自身专长和适应社会需求有机组织结合起来。

③建立较高素质的教务管理队伍。学分制条件下的教学管理工作者既要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对教学工作有较高的管理造诣,又要能够熟练地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使纷繁庞杂的日常事务变得井然有序。

3.组建符合学分制要求的教师队伍

学分制向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

(1)教师要具有广博的知识和较高的业务水平。教师要在“一专”的基础上“多能”,对交叉、边缘、新兴学科要有所涉猎和研究,尽可能开出较多门类的课程供学生选择。

(2)能担负起导师的职责,熟悉学校的课程体系,根据学生情况指导其选择课程,介绍专业情况、学习方法,使之拥有系统、完整、科学的知识结构。

(3)要达到较高的教师专业化程度。教师要熟悉教育规律和教育科学,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要有较强的教育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

4.增强综合保证工作

学分制的实施绝不是教学管理部门或教学单位独立完成所能达到的,需要全校各部门如后勤保障部门、学生管理部门、就业指导部门等的通力合作,要建立与学分制相配套的、灵活的学籍管理制度。

综上所述,在我国目前的中职教育内外部环境下,要实行尽可能完善的学分制确实要解决许多问题,但如同一切成长着的事物一样,随着学分制的推行,势必会引起学校一系列的变革,而这种变革不是等来的,而是要在发展中引发变革,在变革中逐步完善的。

参考文献:

[1]杨德广,王锡林.中国学分制.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

[2]刘玉新.高中学分制的理性思考.普教研究,2001(6).

[3]孙娜,周欣宇.是什么制约了我国高校学分制改革[N].中国青年报,2003.

第7篇

关键词:MyCOS 就业 主要问题

1.关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去向选择

1.1就业所在地的选择――家乡所在地和就业所在地的差异

从图1中可见,中国的大学本科教育资源地区分布与生源分布是基本均衡的,大学生家乡所在地和所上大学所在地基本相当。但在大学毕业生就业时的流向上,家乡所在地在中西部地区的大学生,毕业时只有77.6%的学生留在本地区,有22.4%的学生到东部就业、发展。

大学生家乡所在地和所上大学所在地基本相当,说明地理位置不是接受本科教育的障碍。但是,家乡所在地和就业所在地的差异较大,显示了孔雀依然东南飞的趋势:东部和沿海地区对毕业生的人才吸引力远高于中西部,显现了就业平台的经济科技条件与环境在大学生职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导向作用。

1.2就业单位类型的选择――在不同所有制单位就业的差异

民营企业/个体是应届大学毕业生的主要雇主,共雇佣本科毕业生的36.2%,雇佣高职/专科毕业生的57.1%。政府只雇佣了本科毕业生的12.3%,高职/专科毕业生的7.2%,并不是大学毕业生的主要雇主。非国有企业雇佣了应届大学毕业生的59.7%。

目前,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主要依靠非国有企业和中小企业,由此可见,继续发展民营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键。

1.3就业专业的选择――所学专业与就业专业的差异

就业大学生中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工作的仅占一半(55.1%),从事与所学专业无关工作的接近三分之一(28.6%),即大约每三个就业的应届大学毕业生中就有一个从事与专业无关的工作。

三分之一的大学生用非所学的现状,既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的严重脱节,出现了部分专业供大于求的现象,也反映了在高校人才培养中,专业方向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不能符合市场及用人单位的需要,人才“不好用”的现象依然存在。

2.关于大学生的专业选择与调整

2.1近几年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专业需求趋势

由图2可见,最热门专业的供给量大于就业量的程度(余量)从高到低的排序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法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汉语言文学、工商管理、电子信息工程、会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

失业最多的10个专业中,“热门专业”占了9个。这一结论有力地证明了专业结构失调是大学生失业的重要原因之一。

2.2 2011届本科就业红牌警告专业和绿牌发展专业

2011年本科就业红牌警告专业包括:动画、法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与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体育教育、生物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这些专业失业量较大、就业率低,且薪资较低。部分红牌专业如计算机类是人才培养质量达不到产业的要求造成的,一方面应届毕业生找不到专业岗位,一方面企业招不到合适人才。

2011年本科就业绿牌发展专业包括:地质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石油工程、采矿工程、油气储运工程、矿物加工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审计学。这些专业的就业率持续走高,薪资走高。

从2011届本科就业红牌警告专业和绿牌发展专业的对照可见,多年前招生不景气甚至停招的专业又成了“香饽饽”了,说明国民经济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推动下,资源型经济及其服务领域对相关专业的强烈需求。

3.关于大学毕业生的职业选择

2010届大学毕业生中,有60%的人认为目前的工作与自己的职业期待不吻合,还有22%的人认为目前工作不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有34%毕业半年内发生过离职,其中农学的毕业半年内的离职率最高,为31%,工学最低,为18%。

分析显示:2010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内的离职的人群中,有98%是主动离职,主要原因是个人发展空间不够(30%)和薪资福利偏低(22%)。

频繁离职并不利于毕业生以后的职业发展。这一现象说明大学生在就业前并没有认真设计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路径,也没有认真考察所选择的职业类型及环境与自己的“职业锚”是否符合。

4.几点结论及建议

4.1大学生在职业发展中的理性思考与选择

4.1.1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前要认真设计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路径,认真考察所选择的职业类型及环境与自己的“职业锚”尽可能地符合,以避免频繁离职,以利于今后的职业发展。

大学毕业生在自己的职业趋向确定时,要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估,合理地确定目标取向、能力取向、机会取向。

在进行目标取向时,要以自己的最佳才能、最优性格、最大兴趣、最有利的环境等条件为依据进行自己的人生目标分析:价值、理想、成就动机、 兴趣等。

在进行能力取向时,要对自己与他人的优劣进行分析:智慧、技能、情商、学历、性格等。

在进行机会取向时,要对面临的挑战与机会进行分析:组织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等。

4.1.2资源型经济及其服务领域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重点推动的发展领域,对相关专业的大学毕业生需求强烈。尽管目前条件和环境相对艰苦,但发展前景相当可观,是有志大学生的首选之地,来日必将大有作为。

4.2学校在大学生职业发展中的义务

高等学校要全面规划与实施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不同家庭背景、不同经济状况、不同发展环境、不同心理特质(兴趣、性格职向、智商、情商、潜能、价值观、思维方式、道德水准、态度、人格等)和生理特质(性别、年龄、体能、健康、身高、体重和外貌)的大学生给予不同的就业指导。

高等学校要在专业设置上坚持市场导向而不是收费导向,超前预测社会需求,走出“热门专业”的误区,避免大学生毕业时部分专业学生供大于求的现象;同时,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注重大学生专业方向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以符合市场及用人单位的需要。

高等学校及其大学生就业部门要加强大学生的求职辅导培训,强化大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帮助大学生顺利完成从学校求学到社会求职的转变。

4.3政府在大学生职业发展中的责任

政府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在专业发展规划上必须从社会需求出发,在进行科学预测的基础上编制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计划,控制部分专业供大于求的现象,既避免大学生的专业结构性失业,也避免了人才资源的浪费。

鉴于应届大学毕业生目前就业主要依靠非国有企业和中小企业的现实情况,政府应该继续发展民营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以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全力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事业,在创投资金、税收、经营管理、政府购买等方面予以扶持。

参考文献:

[1]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麦可思中国大学生就业研究课题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6月版。

[2]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麦可思研究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6月版。

第8篇

生涯教育日益受到社会、学校、个人的全面关注,人们普遍寄希望于通过生涯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生涯规划能力,让学生从人生发展角度思考当前的学习生活。然而,如何构建生涯教育体系为学校和老师广为关注。“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的生涯教育模式,从生涯启蒙、生涯探索、生涯决策三个角度全方位开展生涯教育,成为符合生涯教育规律的生涯教育新模式。

王涛,两年前是北京某知名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高材生,既是本班班长又是学生会主席,老师、系里都对这位品学兼优的学生寄予厚望。然而,大一一年课程结束之后,王涛没有先兆地提出了退学。退学之后王涛没有待业、没有创业,而是回到自己曾经就读的高中重新备战高考,并且选择了文科,这一弃理从文的决定让老师和家长大为惊讶,大家都想问王涛一句“为什么”。而今,王涛已是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一名大一新生。

中途退学、重新高考、弃理从文,究其原因在于学生缺乏生涯规划的意识,盲目决定或者没能遵循自己的特质做出决定。生涯教育在国外发展得已经非常成熟,生涯教育是一项终生教育,从孩子几岁就开始引导其进行有意识的探索,规划自己的生涯。

然而,如何开展生涯教育呢?

一、生涯教育系统――构建生涯教育立体框架

开展生涯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全方位的过程,生涯教育并不是开几节课为学生讲讲老生常谈的劝学道理就可以取得生涯教育成果的,为此,生涯教育应该遵循哪种教学模式甚为重要。

十多年来,笔者一直从事职业生涯的教育传播,在多所高中担任职业生涯规划讲师,培训了1000多名职业生涯规划的老师。在多年的生涯教育和中国第一套计算机辅助生涯探索系统开发过程中,笔者总结出如下的经验:以“计算机辅助生涯探索系统”为中心,围绕“生涯意识启蒙”、“生涯探索”和“生涯决策行动”三个出发点,辅助课程、活动、咨询、辅导、课题等生涯教育模式,使高中的生涯教育效果大幅提升。

首先,以计算机系统为辅助的生涯教育能够更深入地实现学生的自我认知,剖析学生兴趣、优势、短板、个性特征等内在特质,而基于高度自我认知的生涯教育才能够为生涯决策提供客观的参考。并且,通过计算机辅助生涯探索系统,学生可以更广阔地探索外部世界,了解全国多数高校的强势专业、各个专业相关课程、相关专业的职业特点、各个职业的就业要求等各方面的信息,更快更准确地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和职业。

其次,这一教育模式遵循了生涯教育的教育规律,生涯意识启蒙在于引导学生将自己未来的发展与当前的学习、生活密切联系起来,从人生的角度思考当前的决定;生涯探索涵盖自我探索和外部探索,自我探索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特性而外部探索则引导学生对外部社会有较深的了解;生涯决策是在自我认知和外部认知的基础上做出生涯承诺并采取行动为自身生涯作准备。

在这样的生涯教育模式下,生涯教育围绕“三个基本点”的阶段性目标也更为清晰,在这些目标下开展的生涯教育更加有的放矢。

二、生涯启蒙――激发学习源动力

外界诱惑太多、学生对学习没兴趣是当前众多老师面临的棘手问题,国内外的诸多数据表明:人生目标在学生学习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拥有人生目标的学生不仅学习动力更强,而且学习效果常常超过没有目标学生的数倍。

然而,怎样才能为学生勾画出人生目标呢?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三)班学生黄海聪明而有潜力,但是学习一直处于松懈状态,不仅上课不认真听讲,而且作业也不按时完成,成绩持续下滑。家长、老师每天在耳边敲警钟也无济于事,过度的敦促反倒引起了他的抵触情绪。他跟班主任陈老师的一段谈话,道出了他的心声:反正我将来生活不愁,为什么要拼死拼活地学习这些无聊透顶、又不知有何用的枯燥知识呢?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心理教师王晓菁意识到这一普遍性问题之后进行了深入分析,王晓菁认为:帮助学生清晰认识自我,认识当前学习和未来人生发展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动力,并结合自身优劣势树立人生目标,明确长短期学习规划,是解决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关键所在。

解决黄海的“问题”时,王晓菁老师重点突出了两个内容:生涯意识启蒙、自我认识提升。生涯意识启蒙目的在于引领学生从人生发展的角度看待当前的学习;自我认识提升帮助学生澄清我喜欢什么、适合什么、想要什么等,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特点和优劣势,并有针对性地提高。

找到了解决路径,王晓菁开始思考解决方法,王晓菁发起了各种各样体验性的活动:

1.通过CareerSky高中计算机辅助生涯探索系统的测评部分及详细的报告解读,帮助学生全面地认识自己的兴趣、价值观、能力等特点;利用系统的职业信息初步引发学生的生涯意识,结合系统推荐专业和相关职业,初步关联学生特点和未来学业、职业生涯。

2.引导学生通过生涯角色饼图和生涯彩虹图了解自己生涯发展的过程,启发学生认识到高中阶段是人一生发展的重要基础。

3.在随后的生涯幻游活动中,王老师启发学生根据自身的优势、特点设想自己的未来生涯,由此联系到当前的学习、生活实际,激发学生为未来理想生活奋斗的动力。

经过生涯规划课的探索,王晓菁发现:通过一系列的课程、活动不仅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并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转化学习态度。很多学生在学习态度方面有了大幅转变,学习质量有了质的飞跃,他们纷纷表示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三、生涯探索――成就未来新航向

初高中时期学生对于外部世界的认识非常欠缺,社会上存在多少种职业、每个职业需要哪些技能、对从业人员有哪些要求、专业和课程和职业之间是怎样的关系?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自我认知和外部认知相结合,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规划自己的生涯,帮助他们决策。

然而,就像很多老师一样,江苏苏州中学园区校的老师们面临着不知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决策的困惑:文理分科该如何选择?选修课学什么?社会实践实践什么?升学、出国,众多深造机会学生又该怎样抉择?……苏州中学园区校心理老师何一萍希望通过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活动帮助学生消除困惑,促进学生探索未来发展方向。

我要去哪儿?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恰好关联到生涯教育的生涯探索问题。在生涯教育中,基于深刻的自我探索,引导学生对外部世界进行探索是另一个重点。外部世界探索可以让学生了解各种职业所需的资格和能力,了解大学不同专业、学科的大致学习内容及专业跟职业的关系等多方面内容,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并开始为生涯决策作准备。

到底怎样才能让学生在校园就了解各种外部信息呢?何老师反复思索,最终确定了教学思路:

1.生涯人物访谈:首先让学生从CareerSky系统的职业信息部分搜索自己感兴趣的职业,了解该职业的基本情况及对人的要求,然后要求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职业选取一名从业人员进行采访,了解他们的职业状况和从业要求,通过这一活动促进学生在自己认同的职业领域做深入细致的探索。

2.生涯环境探索:在高一高二年级还聘请学生家长、社会成员成为学校生涯导师,邀请他们来校给学生讲述自己的生涯发展故事,并提供工作场所给学生参观访问,升华学生对生涯世界的认识。

3.生涯系统信息指导:在高三年级特意安排广场咨询及志愿辅导等活动,利用CareerSky系统的专业信息、学校信息及志愿选择流程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心仪的专业和学校,在细致进行比较和核对后做出选择。

4.生涯实践:通过社团活动(如天文社等)、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等途径,促进学生探索生涯世界,促进学生对职业世界的认识,激发学生为自己的未来奋斗的动力。

外部世界探索加深了学生对职业、专业的认识,并将未来的目标职业要求和目前选课、选科、选专业、选校等结合起来,形成了一条畅通发展的人生路径。这一系列生涯教育工作获得了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首肯,荣获“2008年度苏州市中小学十大德育工作创新案例”奖,在当地社会引起了极大反响。

四、生涯决策――升华“十字路口”的抉择

人的生涯发展是由一个又一个生涯决策组成,生涯决策在自我的认识、对外界的探索的基础上,回答了“我怎样去那儿”的问题。

北京东直门中学的陈萱老师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心理教师,每次文理分科之后她总会接到很多学生的求助:

李楠文科成绩比理科成绩好,但是由于学校理科升学率比较高,所以没做太多思考就选择了理科。可是进入理科班一个月后,他发现学习起来非常艰难,想换到文科班。

王非在文理分科的时候没过多考虑便留在了文科班,成绩也不错。可是,当她发现自己喜欢的心理学专业(较好的几所学校)只招收理科生时,顿时觉得不知所措了。

文理分科是高中阶段学生面临的第一个重大生涯决策,如何帮助学生顺利做出决策,成为了学校老师很关注的问题,陈萱老师在本届高一学生文理分科时做了细致的辅导工作:

生涯启蒙:利用CareerSky系统,在高一年级开设生涯辅导课,帮助学生对自己有基本的探索和认识,大致对外部职业世界有初步的认识。

第9篇

关键词:辅导员;角色;建设;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3)12-

辅导员的角色是多样性的,他既是一名教师,也是一名管理者,同时也担任着良师益友的重要角色。作为教育学生、管理学生的主要力量,他们与大学生接触的面最广、时间最长,在育人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与学生思想、生活、学习有着极大的关系,辅导员主要依靠学生来维护并使用自己的职能,因此辅导员要不断协调并转化自己的管理角色,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加强对学生的服务、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维护学校安全稳定,规范民办高校管理,更好地完成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

1以管理角色为中心,不断适应新时期民办高职院校发展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要求

民办高职院校的规范化管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品牌的建设,都离不开一支优秀的辅导员队伍。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拥有一支质量高、能力强的辅导员管理队伍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

首先,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群体有其自身的独特和特殊性。如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差,学习态度不认真,要帮助他们在高职三年中塑造成合格人才,需要不断加强正面引导和严格管理。一部分学生进入民办高职学校学习,存在自卑感,压力大,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就需要帮助他们树立自立、自强的信心,将压力变成动力。加之目前大部分民办高职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而且面临“90后”这一敏感话题,他们有强烈的"成人感"却缺乏生活自理能力,有争强好胜的自我表现欲却常常急功近利,渴望享受生活却缺乏艰苦创业的精神;一些学生心理素质脆弱,往往以自我感受为中心,较易感情用事,缺乏责任感、诚信意识。当然也存在部分学生具有极强的主动性、上进心,非常关心自己未来的就业和前途,但一旦出现差距较易产生心理落差甚至对抗情绪。以上这些特点给辅导员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这时的辅导员作为一名管理者要求他们必须转变观念,结合民办高校学生的特点,创造性开展工作。

然而辅导员队伍建设在过往的摸索和尝试后,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存在诸多不足。主要有: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的培养机制还没有形成, 影响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各个学校往往重视辅导员的工作,但并不重视辅导员的身份和地位,一些措施还不完善;辅导员整日忙碌于日常性工作,专业理论及外界交流学习机会较少,政治理论和政策水平及教育理念水平普遍较低,目前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离工作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亟待加强。因此,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对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适应新时期民办高校发展一项长期重要的任务。

2 积极努力开拓视野,在角色变换中创新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工作方法

民办高职院校的自身发展对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教育管理者为中心的辅导员同样是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引路人。他们是学校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突发紧急事件处理中最基层、最直接的实施者。同时也要执行上级部门或领导的其他各项临时的决策及计划,起到桥梁和枢纽作用,成为学校学生工作的主力军,其工作成效直接影响到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实施,也直接影响到学校的稳定与发展。同时,辅导员是学风建设的推动者,是引导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成长、成才的服务者和管理者。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以"管学生"为主的传统管理模式逐渐向"以学生为本"的服务型管理模式发展,辅导员应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密切联系学生。从"灌输式教育"到"启发式教育"转变,善倾听,重引导,提素质,又是学生的良师益友。辅导员也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的推动者。目前民办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刚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年龄与学生相差不大,通过网络等更多媒体与学生及时沟通并得到他们的信任,所以辅导员能够及时的结合外在环境的变化,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在日前网络社交盛行的年代,QQ、微博、微信都成为人们交流和抒感的平台,我们的辅导员更要在这种新的形势下设置好自己的定位,用于担当一个“心灵疏导员”或者是一个“平凡的粉丝”,例如除一些官方微博、微信之外我们的志愿者活动也可以设立这样的平台,以笔者供职的嘉兴南洋职业学院财会信息系自今年3月创立了“四叶草志愿者先锋队”以来励志从事环保志愿活动,与嘉兴市环保局、环保联合会等建立长期合作,号召我们的普通大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环保志愿服务中来,开通了腾讯及新浪微博平台,长期招募志愿者,并广泛宣传一些环保小常识及定期开展的绿色志愿活动。其中辅导员不光要担任一个组织者,粉丝更是一名普通的志愿者。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有其自身规律,其中良好的学风尤为重要。在新的形势下对大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创特色求发展,在“我的中国梦”主题活动中,积极开展“最美班级”创建等工作,使班级的凝聚力得到提高。通过班级建设,使学生学会做人,培养"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思想道德素质,制定好自己的人生目标;在学习中学会创新;使学生学会生存,从大一入学开始就明确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谋划自己的未来。

3利用优势搭建平台,努力提高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

3.1 努力提高民办高职院校的辅导员的职业荣誉感

民办高职院校的辅导员是开展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关注职业信仰既是个体对自己未来职业的选择和向往,也是职业共同体对职业发展的愿景和设想,它关系着民办高职辅导员的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也关系着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在职业选择方面,由于选拔门槛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对应聘者职业选择初衷的考量,进而影响着日后辅导员工作的职业忠诚度。在职业发展方面,长期以来,我国高校辅导员的发展方向主要有党政管理干部和业务教师两种通道。这就意味着,辅导员或者侧重于学校党务或行政事务管理,或者潜心于专业教学与研究。这种“过渡性”的职业角色和职业心理很难培养出坚定的职业信仰。

在工作职责上,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包括意识形态教育、日常管理以及服务与咨询等内容,涵盖思想政治教育、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等所有内容。在管理结构上,辅导员又要接受双重领导,相应地也有双重职责,即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和服务以及协助院系做好教学方面的服务性工作。从专业化角度上看,辅导员的角色有从这些工作中的任何一项都可以成为一个人终身的专业,但在目前情况下,辅导员必须在新的形势下选择好自己的角色和定位,并熟练掌握所有项目的工作技能、专业知识和工作职责与要求。否则,就意味着辅导员工作在某些方面的失职。高校辅导员由于工作周期长、成效反馈滞后,容易引发关于付出与回报之间关系的困惑,这种困惑在工作3年至5年会表现得比较强烈;另一方面,高校辅导员自身价值追求与传统职业期待之间存在差异,社会评价与辅导员自我评价之间存在冲突,容易引发关于个人发展前途的困惑,这种困惑在工作3年到5年后会表现得比较强烈。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评价,不是个体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的,但关注辅导员的职业荣誉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3.2 积极增强民办高职院校的辅导员职业归属感

职业本身就是社会对人的一种角色安排,从这个意义上说,职业归属感是职业幸福感的重要源泉。对于高校辅导员来说,职业归属感是这一职业群体实现自我发展、寻求自我突破、实现自我价值的现实需要。为此,应该以规范化为着力点,实行双重身份、双线晋升、双重管理和双导师制,打造高校辅导员的精神家园,不断增强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归属感。实行双重身份。以笔者所供职的学院为例,截至2013年上半年,学校辅导员配比达到1∶145。所有辅导员都纳入了教师系列,辅导员既是教师,也是管理干部,着力打通高校辅导员向上发展的渠道,使其既可以选择科研教师的职称晋升路线,又可以选择行政管理人员的职级上升渠道。严格双重管理。对高校辅导员实行学校与学院双重管理。高校辅导员发展实行专业导师和实际工作导师的双领航制度。专业导师为辅导员的专业发展提供帮助,实现科研导师的全覆盖;实际工作的导师为辅导员的实际工作提供入门指导,并扮演着引路人的角色。

3.3 精心培育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职业成就感

成就感是高校辅导员自我角色期待和自我职业发展意识的来源。长期以来,民办高职院校的辅导员队伍存在流动性强、专业性不够突出、发展体制机制不够完善、职业荣誉感较弱等问题。究其原因,关键是缺少职业幸福感和职业成就感。为此,应该努力探索辅导员分类发展的路径,为打造“专家型”辅导员、增强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开辟新的空间。树立辅导员职业认同理念。很多人把辅导员岗位作为一项过渡性的工作,工作目标定位在职业发展出路上。其实,每一个职业都有其独特的意义与作用,都有其独特的成就感。找到这种成就感,才会从内心深处充分认同自己的职业,才会真正感受到幸福。推进辅导员分类发展,例如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健康辅导、贫困资助认定等多个方向,其目的就在于帮助辅导员找到这种职业定位,增加对本职岗位的热爱。提高辅导员职业发展内涵。围绕人才培养需要和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目标,结合辅导员个人兴趣、研究能力和职业发展愿望,科学划分辅导员工作领域和工作内容,引导辅导员逐步成长为工作领域的理论研究专家、实践创新专家。

完善辅导员考核评价体系。研究制定分类分方向的辅导员专业发展评价标准,是促进辅导员分类发展的导向性机制。重视平时考核对定期考核的基础性作用,全面客观地反映辅导员专业能力;把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考核纳入学生工作考核评价的内容体系;加强指导和检查,及时树立辅导员分类发展典型,注意解决新情况、新问题。

新时期下民办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应成为民办高等教育、管理、服务和教学科研于一体的教师,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中要不断适应和定位自己的角色,树立远大的目标和崇高的理想,帮助大学生正确处理成才道路上面临的学习、生活、工作等诸多挑战,服务并帮助解答学生发展中需要解决的各种问题。民办高职院校的辅导员队伍建设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这需要我们不断积极的探索和研究,在日益变幻的新形势下努力做好辅导员的本职工作,不断的学会角色的定位和转换,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工作更踏实,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管理打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徐宏俊.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途径.高校辅导员学刊,2010(3).徐宏俊

2杨斌.关于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思考.现代企业教育,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