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时间:2024-03-27 10:33:40

导语: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第1篇

关键词:媒介素养; 微时代;思想政治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飞速发展,以微博、微信为典型代表的众多微媒体已深深影响到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微时代”已悄然来临。大学生对微媒体的使用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思维方式、道德观念、价值取向等,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提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使之能够正确地使用新媒体,发挥新媒体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正是顺应时展的需要。因此,文章在分析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微时代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的基础上,探讨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抓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微时代的到来,各种微媒体的使用给大学生的生活造成了强烈的冲击,通过改变他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方法等冲击着传统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而大学生群体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对信息的甄别判断能力不足,对微媒体过度依赖会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人际交往以及思想观念等造成负面影响,甚至会造成社会认知偏差,影响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三、媒介素养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

(一)媒介素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课题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各种媒介信息时的理解能力、选择能力、判断能力和使用信息的能力等。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能够让大学生更好地选择、理解、运用和批判媒介信息,正确、建设性地使用大众传播媒介,使大学生真正从媒介中获得益处,促进他们的健康、全面发展。“微时代”信息传播的便捷性和及时性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负面效应。笔者在对安徽省几所高校大学生微媒体的使用现状进行调查中发现,大学生使用微媒体存在批判能力较弱、娱乐休闲倾向明显、使用技能较低、网络道德和法律意识薄弱等问题。这种媒介素养的缺失,会使大学生在面对微媒体信息的强烈冲击时,失去自我控制力,对媒介过度依赖,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甚至偏离人生重心,严重危害大学生健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微媒体的影响,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也必然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关注点。如何在充分利用微媒体丰富资源的同时,有效地规范和引导校园中各种媒介影响力的发挥,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新课题,也是顺应了时展的需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积极探索,将媒介素养教育落到实处。

(二)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可以为媒介素养教育的普及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媒介素养一次最初源于20世纪三十年代的英国,由英国学者李维斯和汤普森(1933)在《文化与环境: 培养批判的意识》中首次对媒介素养进行了阐述,其后在西方诸多国家推行。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后,媒介素养的发展已经开始普及,欧美及大洋洲的一些国家将媒介素养教育引入到大学的课程设置中,并结合本国的国情和现实需要,对媒介素养教育进行了一些本土化创新,使得媒介素养教育能够得到实效性推广。而我国引入媒介素养教育则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起步和发展都较为落后。虽有一些学者开始了对媒介素养的关注和研究,但大多也仅限于对国外理论、思想、方法等的介绍。

现如今,高校的思想政治课程也都零星的设有媒介素养的教育内容,有些高校已经将媒介素养教育系统性地纳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但在媒介素养教育尚未形成完整的、独立的课程之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则理所应当承担起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重任。首先,思想政治理论中所倡导的方法论,能够引导大学生辩证地看问题,用批判性的眼光看待参差不齐的媒介信息。其次,原理当中的实践论有助于大学生培养正确使用媒介的能力。第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程教育,可以对由传播媒介带给大学生的不良影响加以有效地约束和规范。

四、微时代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

(一)重视课堂教学,加理论探索

在高校的通识教育中,引入媒介素养课程体系,是最为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之一。从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设置专门的章节介绍媒介素养,到逐步地将媒介素养的内容剥离出来,开设独立、系统的课程,把它作为一门选修课供全校各个专业的同学学习。同时,还要加强相关理论和教学方法的探索,使课堂教学能够跟上时展的需要。

(二)充分利用第二课堂,营造教育环境

高校的第二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平台,通过文体活动、学科竞赛、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加强大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育及综合素质的提升。高校要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第二课堂,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教育工作者的媒介素养

目前我国高校除了一些传媒类院校以外,大多没有专门从事媒介素养教育的师资。高校媒介素养教育要想向专业化、体系化发展,就必须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培养一批高水平、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高校可采取分层次、分阶段培训的方式,对于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将媒介素养纳入到教学考核指标;同时也要重视其他专业教师媒介素养的培养,将媒介素养教育充分融入到各类学科的教学中。

参考文献

[1]曹勇. 高校媒介素养课程开设现状与对策[J].传媒观察,2015(4).

第2篇

在很大程度上,传统公办大学生公寓往往被学生视为居住的场所,根本没有意识到学生公寓与学生的教育、管理、服务之间的密切联系。作为公寓的工作人员来说,在日常工作中,其职责主要表现为对学生进行简单的“管理”,在管理过程中,要求学生遵守纪律,对于违反规章制度的学生往往进行严格惩罚等,根本不了解学生的内心需要,缺乏相应的服务意识,难以为学生提供实质性的帮助,同时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也不能很好的体现。其习惯性认为育人应该在学校、院系、班级等场所,公寓就是学生休息的地方。实际上,大学生公寓作为重要的阵地和舞台,可以帮助大学生实现全面的发展,并且大学生公寓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在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公寓环境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民办高校来说,借助学生公寓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以及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方面的教育。归根结底,大学生公寓本身就具有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对于大学生公寓来说,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这是其职能的内在要求和本质诉求。如果脱离了思想政治教育,那么大学生公寓就会丧失自身的价值。学生公寓不仅具有管理、教育、服务的功能,同时学生作为公寓的主体,通常情况下也能够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

2实践向度:健全公寓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形式

对于民办高校来说,其公寓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机制灵活,凭借该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便于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高校公寓着实需要健全思想政治工作的队伍,聚集各方力量加强公寓的思想政治工作。我们坚信:“要实现教育的发展,需要立足于树立正确的教育发展观和价值观”。对于公办高校来说,在大学生教育体制方面,普遍缺乏以人为本的合理的公寓工作管理队伍。大学生公寓学生管理队伍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关系到学生公寓的安全与稳定,同时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发展,更重要的是关系到学生自身的发展。徐贵权教授说“:每一个人都会遇到社会适应的问题,通常情况下,这种适应代表着个人或群体与社会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这是一种良好的关系,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个人或群体通过对自己的身心状态进行不断的调整,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使自己与社会环境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对此,民办高校需要打破传统的公寓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建立新的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形式,进一步适应大学生健康发展的规律。第一,建立和完善专职公寓辅导员管理制度。在对学生公寓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通过构建学生公寓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同时结合公寓教育管理的实际情况,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形式,也就是对公寓辅导员制度进行不断的完善。

第二,建立和完善公寓管理委员会。由学生工作处负责领导公寓管理委员的日常工作,由公寓辅导员担任公寓管理委员会主任,由各二级学院辅导员组成公寓管理委员。通过上述安排,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各公寓楼层有专职的公寓管理委员会成员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在工作过程中,公寓委员会成员各司其职,进一步将公寓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在值班过程中,公寓管理委员会需要不定时的走访学生宿舍,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同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了解并满足学生真实的内心需求,进而为大学生的持续发展提供全方位帮助。

第三,在公寓内部,组织大学生成立相应的自律委员会和宿舍管理委员会。在公寓思想政治工作中,大学生自律委员会和宿舍管理委员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为公寓大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进一步帮助大学生树立主人翁意识,同时对大学生进行育人教育,并且可以通过学生教育学生的方式,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彰显大学生在学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体地位。第四,在学生公寓组织成立基层党支部。在开展大学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公寓基层党支部发挥着堡垒作用,通过党支部将学生公寓的思想政治堡垒作用覆盖到每个同学,进而对每一位同学产生影响,进而便于组织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交往理性:公寓思想政治工作范式的转向

第3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高校;现状;对策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特点与特征分析

做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对促进大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推动社会发展,维护高校稳定,促进政治变革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准确把握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当代大学生思想特点首先体现在认知方式上,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当代大学生的认知方式表现出直观化的趋势,表现为:当代大学生意识更加独立,注重自身体验和感受,不接受理论化的教条和脱离实际的宣传;其次,道德观念上,大学生道德观念正从单一走向多元、从务虚走向务实、从中西分立走向中西交融、从感性走向直观理性;再次,在价值取向上,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和分散化的趋势。大部分大学生提倡个人与社会并重,贡献与索取统一,愿意服务社会、服务他人,但又注重社会的尊重与他人的回报。最后,当代大学生在认知、意志、情感等方面也更加注重意识独立性,强调个性化,他们不局限于传统的教师讲授,有自我的思维空间,更关注直观世界。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也拥有较强的表现欲,在社交场合中勇于彰显自身价值,敢于开拓创新。

二、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与问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大学生正确理想信念的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当前,国内大多数高校都比较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探索出一套相对完整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建立了相对稳定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整体运行正常。但是,面对日益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以及社会文化矛盾冲突,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认同度不高

目前大部队高校都存在,重视专业知识教育而轻视思政教育的问题。部分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领会不足,不够重视,是导致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根本原因。一般学校党委团委、学工部门以及二级学院党团组织都比较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学校的其他职能部门、教职工群体则存在轻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倾向。相当部分教师、行政管理和后勤工作人员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党委书记、共青团干部、辅导员、“两课”教师的任务,与其他工作人员关系不大。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创新性不足

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现实生活向脱离的问题相当普遍。许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研机制较为薄弱,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热点、难点问题无法及时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低水平层次较低。大部分高校在进行教育过程中,片面强调德育的社会价值,使道德内容变得过于抽象;重视正面教育,却忽视了现实生活中的负面现象。另一方面,开展德育工作方法也缺乏创新性,大部分高校偏重思想政治理论的灌输,却忽视了道道德行为的养成,也没有分析学生的接受态度和接受程度,通过考试等方式,把教育者的价值观强加给学生。这种单向的,强迫式德育方式,往往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主动性,甚至导致学生知行不一。

(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数量不足,素质不高

当前,虽然大多数高校都已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列为高等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评估考核的重要指标,但仍普遍存在着资金投入不足、思想政治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训薄弱、辅导员队伍建设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的问题。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高素质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不断增强。但由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提高,政工队伍的发展跟不上高校扩招的速度,政工队伍知识结构较为陈旧,能力不强,跟不上时展的要求和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

(四)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制度不健全、长效机制缺失

当前,国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基本由各校党团部门、学生管理干部、辅导员来完成,于高校其他部门的联动和整合机制尚未建立。另一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整个社会机体和功能的一部分,目前高校孤军奋战的状况没有彻底改变,全员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服务育人的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增强,社会、学校、家庭三者之间也没有形成有效的良性互动关系,全社会关心支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合力和制度尚未形成。这些都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化、实效性和持续性。

三、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改革创新是时代的主题。思想政治工作要始终保持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必须用时展的要求审视自己,用改革的精神完善自己,用创新的观念要求自己,努力做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不断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可持续性。针对目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各大高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和探索:

(一)把握学生思想特点和心理需要

大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过渡时期,其思想正在迅速成熟但尚未完全成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正在形成,他们在不断思考、选择和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准确地把握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大学生的思想、心理特点和差异,加以正确引导和帮助,才能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预期效果。大学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当前大学生绝大部分都是“90后”,甚至“95后”,他们的思想特征、认知方式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二)提高教育主体的自身素质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依靠一个政治敏锐高、富有激情,充满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的政工队伍。为适应新形势、新发展,建设一支以专职为主,专兼职相结合的,具有合理的专业、学历、职称、年龄结构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是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和关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员首先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一名政治素质高,理论扎实、态度诚恳、作风民主、以身作则、言行一致的教师能对学生成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相反,则可能让学生误入思想误区。

(三)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大力推进网络思政教育

当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得到广泛的使用和发展,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递与沟通,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途径的多样化、智能化,更有助于师生便捷、及时获取更多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从更广阔的视野、更全面的视角分析解决问题。然而由于网络信息的具有很大的自由性和随意性,缺乏规范,存在很多无用信息、虚假信息、冗余过时的信息,容易误导学生。所以,各高校要抓住时机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开展培训,使之且具备及时解决网络等新媒体中负面的、偏激的、片面的信息带来的种种问题的能力,使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更具影响力,更贴切实际,紧跟时代步伐,对大学生更具影响力和感染力。

(四)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育人的重要内容,这一工作的落实需要高校积极探索各种长效的运行机制。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最佳载体。因此,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校园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高尚道德,养成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高校可围绕学生需要,构建学生服务平台,通过建立贫困生资助、就业指导心理咨询等服务体系,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学生实际困难结合起来,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通过开展学生课外科技、文艺、体育活动、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学生社团活动,如环境保护、法律援助、敬老助残、无偿献血等,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溶入学生的各项活动之中,提高学生活动层次和意义;通过邀请专家、企业、知名人士来校讲座,拓展大学生知识领域和文化修养,提高综合素质。与此同时,高校还要通过确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标明确,定期对学校各单位开展检查和考核,确保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梁金霞,包金玲.关于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的调查报告[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2).

[2] 王青耀.浅析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J].中国高教研究, 2006(3).

第4篇

[关键词]高校 危机管理 思想政治工作

[作者简介]郭峰(1971- ),男,山西太原人,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副教授,博士后,研究方向管理科学与工程。(北京 100081)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3-0033-02

高校是青年才俊的聚集地,温馨、和谐的校园环境是师生共同的期盼。然而作为社会窗口,各种社会矛盾也容易在校园中以危机的形式表现出来。黄德祥教授认为学校危机指“校园内外发生突发、意外或紧急事件,而对学校师生身心造成不安、压力、伤害,甚至死亡,并且干扰学校正常运作,或者以学校现有人力与资源难以立即解决者”①。危机的多样性、突发性、破坏性、发展的不确定性、时间的紧迫性共同构成了危机管理的艰巨性。思想政治工作侧重于对学生的思想、意识层面的引导,是一种能为广大学生所接受的柔性管理方式,因此,在危机事件中能够有效缓解激烈的矛盾和冲突。教育部曾对高校辅导员这样要求:“了解和掌握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针对学生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及时进行教育和引导,化解矛盾冲突,参与处理有关突发事件,维护好校园安全和稳定。”②学校应发挥其决策、指挥、协调功能,组织起由党、团、工会、宣传、保卫、后勤等组成的管理体系和由辅导员、心理咨询师、管理人员、医生等相关人员组成的执行体系。两个体系相互配合、分工协作,形成一个紧密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络,有效提升学校应对危机的能力,积极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一、当事人: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

每一次危机本身既包含导致失败的根源,也孕育着成功的种子。发现、培育,以便收获这个潜在的成功机会,就是危机管理的精髓。③危机管理者打开当事人的心结尤为关键,要帮助他们放下思想包袱。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首先应获取当事人的信任,积极寻找突破点,争取尽快掌握事件的真实起因,为危机处理赢得时间。为此,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充分考虑他们的心理感受,认真倾听他们的心声,理性地分析事件原因,要换位思考、坦诚相待,依据事件性质实事求是地明确相关责任,要及时给予他们心理关怀和帮助,让当事人从恐慌中得以平复,要帮助他们尽快消除危机事件所造成的心理障碍,恢复理性认知,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案和途径。

危机往往伴随有激烈的冲突。冲突场面甚或直接的人身侵害常会使当事人陷入不稳定的意识状态,呈现出惊悸、恐慌、无助等应激反应。缓解负面情绪,避免可能发生的偏激行为,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者紧急援助。稳定当事人的情绪和心态要求首先要保证当事人的安全;其次,要做到对当事人出现现场的可控性,以保证危机处理在有序的轨道内进行;最后,对于当事人的思想政治工作要贯穿于事件的全过程,包括事件前期的心理安抚和事件中后期的心理修复,要帮助当事人以理性、科学的态度看待危机,逐步缓解以至最终消除因危机引发的恐惧、焦虑、烦躁等消极情绪,真正走出心理阴影。

解铃还须系铃人。思想政治工作者是学校和当事人沟通的重要桥梁,发挥着“疏导、疏通”的作用。其工作层面不仅在于“表象”的消除,也担负着深层次化解的职责与功用。在考虑当事人情绪的同时,思想政治工作者要表达出控制和消除危机的信心与决心,要鼓励他们勇于面对,敢于担当。勇于面对才能澄清事实,防止鱼目混珠、混淆视听;敢于担当才不会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扩大事态,伤及无辜。危机管理者应保持镇静,用清楚明了的语言沟通,核对传递的信息的准确性。④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准确把握信息,引导当事人正确判断形势,努力将其个人思想与学校管理理念最大限度地耦合,形成同舟共济、共赴危难的良好局面。

二、主要群体:思想政治工作的落脚点

在突如其来的危机面前,每个人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遭受危机的压力,并面临着各种不确定性而身心不安。人们罹难危机、进退无门、命在旦夕之时,心理上都可能受到影响,这意味着他们对自己以及周围世界的信念、看法会受到极大震撼,甚至因此而改变。⑤当前,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进入高校,他们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长大,受过良好的教育,但缺乏社会经验和自我保护的能力。正处于心理和生理成熟期的他们,有着十分相似的人生体验,面临着共同的人生课题,各种冲击很容易让他们产生共鸣,成为矛盾的主要群体。

高校承担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对于事件中的主要学生群体不能将其视为对立面,要尽可能地关心和爱护他们。危机发生时,平时与学生接触最多、与学生关系最密切的辅导员要在最短时间内赶到现场,发挥“镇定剂”作用,稳定学生情绪。与此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和学生骨干的作用。作为青年学生中的一员他们更具亲和力和影响力,可以通过思想和行动引领学生共同应对危机。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学生的各种诉求。这些诉求可能是物质层面的,也可能是心理或精神方面的。这些诉求随着事态发展可能发生主次方面的变化,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准确把握,及时疏导。

每当危机出现时,人们将直面自己的处境,并深切地面对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无疑,这正是教育应该抓紧时机的“节点”⑥。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抓住这一“节点”,将危机管理演化成帮助学生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要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省察内心感受,学会换位思考体察别人的情绪变化,学会自我控制和防范负面情绪的感染。通过思想政治工作,要让学生通过沟通与交流树立起调节自我情绪的自信,要培养学生与人合作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巧,要让学生明白盲目释放情绪的严重后果及其惨痛代价,要让法律法规教育成为无声的利器,成为共同助推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手段。

三、现代媒体: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点

媒体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争取话语权,媒体会利用一切信息载体,用善于表现的传播方式和富有号召力的传播内容,不断拓展在社会公共生活中的话语空间以更多地吸引大众的注意力。⑦在高校这一特殊环境中,现代媒体对危机的形成、发展及其化解产生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如危机前期,短时的混乱极易造成信息的冲突与对立。一些媒体便乘虚而入,利用现代传媒高速、面广的优势占领制高点,捕风捉影满足公众猎奇心理,以提高自己的点击率和知名度。学生很容易被扑面而来的流言击中而盲从、躁动,进而在危机中推波助澜。当然,一些主流媒体也会及时深入现场,跟踪报道,以正视听,维护学校良好的公众形象。

危机管理本质上是一个信息收集整理和分析利用的过程。传统的“堵”“捂”方式在现代媒体面前不仅会使事态发酵,更会严重影响学校的社会形象。迈克尔・里杰斯特认为:传统的“公众可被愚弄”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当一般公众以及新闻媒介很好地获得了信息时,危机所引起的不安情绪就可以降到最小程度,恐慌感也会减少。”⑧良好的舆论氛围、正确的舆论导向能够迅速抚平公众情绪,有效遏制流言蜚语,确立学校责任与公众义务的紧密联系,化危机为转机。危机过程中,如遇不实报道也应主动沟通,避免与媒体之间产生对立,要向媒体提供真实数据以有效消除不良影响。

危机事件发生后,学校应及时按照相关规定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得到上级部门的指导与支持,尽快实现与媒体的有效对接。学校应在第一时间确立新闻发言人并适时召开新闻会。2010年5月,教育部在施行《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的通知中明确要求“进一步健全高校新闻和新闻发言人制度,增强高校信息公开的主动性、权威性”。⑨学校应指派专人协同上级主管部门,参与查对新闻稿件:新闻的来源和文字要做到客观、准确;新闻的内容要正确反映政府和校方做出的积极努力以及事件中的亮点。学校还应通过官方微博等网络渠道正确引导公众视线,及时传递公众关心的信息,实现对信息的有效管理。

四、易感人群:思想政治工作的关注点

罗伯特・希斯认为,危机给涉及的人造成心理压力,对此也需要进行管理。我们忽略了对他们(包括他们的恐慌、意外伤害)的管理,也使我们自己遭无谓之损失。⑩高校中一些学生长期承载着学业、就业、家庭、经济、情感、人际交往、环境适应以及自我心理等方面的压力。这一群体我们称之为易感人群,危机面前,他们易角色错位,产生焦虑、恐惧、抑郁等情绪。他们中的一些人有时甚至采取盲目、过激的行为加以宣泄,甚或以悲剧的方式表达对危机的看法。近年来,高校危机事件中频发的学生自杀现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实践证明,环境支持与身心健康直接正相关,与焦虑、抑郁等情绪显著负相关。

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正确接受这一客观事实,要理性看待学生在危机事件中的某些消极、过激的行为倾向,要给予这些同学更多的关注与支持。思想政治工作者特别是辅导员要及时捕捉、分析各类现象,对个体情况进行充分研判,并对事态的发展有一定预见性。思想政治工作者应深刻剖析危机根源,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和现实问题。如针对自卑孤僻的学生,要注重培养其乐观豁达、自立自强的人生态度和宽容平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要增强他们经历考验、承受挫折、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等。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成为这些学生的知心朋友,关注他们的身心状况,为他们搭建心灵休憩的港湾。

易感人群的消解事实上不仅是危机期间才需要面对的问题。在日常工作中,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结合学生平时的心理状况,与心理辅导人员一起,调阅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通过个别辅导、集体疏导等方式,时刻关注这一群体的心理动态,形成一个良性的管理网络,防止负面情绪的传染与叠加,避免在危机中衍生和深化。思想政治工作者还要取得家长的信任、理解与支持,会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对这一群体进行教育引导,开展如生命价值、挫折心理、危机意识、危机应对能力等方面的教育。心灵呵护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种关注不应仅贯穿于事件的始终,而是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者长期予以重视。

十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一个和谐稳定的校园有利于青年学子的成长,也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思想政治工作者既要有能力预防危机事件的发生,又要有能力战胜危机,化“危”为“机”。

[注释]

①吴洁,金峰.高等学校突发事件预警机制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77.

②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第24号令)[Z].2006-07-23.

③(美)诺曼・R.奥古斯丁.危机管理[M].北京新华信商业风险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2.

④⑤⑩(美)罗伯特・希斯.危机管理[M].王成,宋炳辉,金瑛,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104,339,14-15.

⑥李伟娜.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危机管理中的作用[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24.

⑦薛澜,张强,钟开斌.危机管理:转型期中国面临的挑战[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123.

第5篇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

中图分类号:G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09)-10-0037-02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理论依据

过去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物质载体主要是教科书。现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及其产品制作和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先进方法和手段。互联网的普及应用可以使信息传播超越时空的限制。可以使大量生动事例逼真地展现在受教育者面前,收到声形并茂、情理交融的效果。为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改变过去“我说你听、我打你通”的工作方法和生硬、强制性的灌输方法。同时,应该广泛利用现代信息传播手段,通过网上心理咨询、热线服务、BBS等各种渠道和方式与受教育者进行双向互动交流,从而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获得双赢。使思想政治教育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教育方法是实现教育目标、完成教育任务的手段。有什么样的教育目标和教育任务,就要求有相应的教育方法为之服务。现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同以往相比的最大特点是其与经济工作、业务工作和管理工作结合更加紧密。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以经济工作、业务工作和管理工作为基础;另―方面,经济工作、业务工作和管理工作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保证其方向和提供精神动力,并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实践的场所和物质条件。可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在不断地充实,而且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有些教育内容应该更加凸显。例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物质利益关系更加突出,正确调整和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随着教育内容的不断扩充,教育方法也应该不断创新。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基本原则

1 继承原则

当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适应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要求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就能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感染和说服力,成为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有力杠杆。当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不适应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求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就会削弱、损害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成为阻碍甚至破坏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桎梏。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例如,实事求是的方法,群众路线的方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等等,要批判地继承我国古代以儒家为代表的教育思想和经验,如注重道德品质的培养,把知行统一起来的原则方法;因材施教、启发思维、循循善诱、防微杜渐及重身教、重家庭教育和环境教育的原则方法。

2 借鉴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不仅要弘扬传统的方法,还要借鉴^类共同发展中形成的价值观和方法论。积极吸收当代西方的德育方法,现代西方流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主要有三种:道德讨论法、价值澄清法和社会学习方法。道德讨论法概括起来讲,就是通过引导学生对道德两难问题开展讨论,诱发认知冲突,促进积极的道德思维,从而促进道德判断发展的方法。价值澄清法认为,教师不能把价值观直接教给学生,而只能通过分析评价等方法,帮助学生形成适合本人的价值观体系,这一方法的主要任务不是认同和传授“正确”的价值观。而是致力于帮助人们澄清自身的价值观,并把分析澄清价值观的过程作为价值观评价认同的过程。根据社会学习方法的理论,学习既是反映过程,也是认知过程。根据该原理,教育者的任务就是要善于利用典型的榜样,引导帮助受教育者观察、学习、模仿、认同好的榜样。所以说,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是继承与借鉴的统一、是批判地继承历史上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成果与积极吸收有益的西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辩证统一。

3 求实原则

求实原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则,即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具体地说,就是要坚持以为指导。紧密结合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从现代社会人们的思想实际出发,按照人的思想行为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求实原则要求教育者深入客观实际,认真调查研究,摸准群众的思想脉搏,弄清人们的思想实际,从人们的思想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4 民主原则

民主原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原则。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人们的主体意识、平等意识和民主意识普遍增强。人们喜欢通过亲身实践和独立思考得出结论,希望平等交流和民主协商,厌恶“填鸭式”教育和指令式教育。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坚持民主原则,注重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着力引导人们自主地探索真理、明辨是非,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5 实效原则

能否有效地实现被教育者的思想转变和觉悟提高,这是衡量教育者所选择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好坏的唯―标准。讲求实效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其落脚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往往只注意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作了多少场报告。办了多少次学习班,并以此为依据,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进行价值判断,而不是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结果来检验其成效。这种搞花架子、搞形式主义的做法必须坚决摒弃。同时,实效性原则还要求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取得最理想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这也正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目的所在。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途径

1 发挥心理咨询作用

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指导思想、根本目的和工作对象上是―致的,并且心理咨询为思想政治工作开辟了新的途径和新的手段。但二者又有着显著的区别,前者工作的着眼点是人的心理状态,后者是人的政治思想。二者除对工作人员的要求、依据的理论不同外,最大的不同是二者在工作的方式上的差异。心理咨询在集体咨询的形式,即同时对具有相同问题的多个求助者进行咨询的方式,如交友小组。但在涉及到个人的心理困惑甚至隐私问题时,心理咨询更多的是采取个别交谈的方式。在心理咨询中,咨询对象是中心人物,相对来说,咨询员处于辅助地位。心理咨询中,咨询员提供的是建设性意见,而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建议是指示性的或规定性的思想政治工作突出的特点是教育性,心理咨询则是服务性。

2 发挥网络作用

网络的发展和普及,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渠道和空间。网络上丰富的信息给人们提供了无穷无尽的资源。网络的虚拟性和平等性缩短了人们的心理距离,增强了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说服力;网络的开放性、交互性和及时性,有利于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活动,有利于准确把握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观念,有利

于采取切实可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解决^们的思想和实际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重要性在信息化时代,我们必须利用好互联网,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径,通过互联网更加扎实有效地开展好思想政洽教育工作。

3 实现从单向式教育向互动式交流的转变

长期以来,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采用比较多的是灌输式方法,也就是教育者向受教育者传播先进的意识形态,受教育者接受教育。这种方式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曾经是非常有效的,而现代社会由于信息获取方式的多样化,以及人们对信息获取方式的改变,可能会出现客体对知识和信息的把握在量上以及质上超过主体,并在时间上领先于主体的情况。工作主体的权威性和话语权就必然受到质疑,于是,单向式灌输工作方式的合理性就会面临严峻的挑战,就会受到较大的冲击。由此,一股胜的灌输和说教就难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仅靠单向注入、强迫命令反而会严重挫伤和压抑受教育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只有建立在主、客体平等交流的基础上。通过双向沟通和协调的方式才会收到好的效果。随着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主体意识和平等意识的不断提高,倡导平等双向沟通式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显得尤为必要。因此,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必须由单向式教育发展为互动式交流。

4 将教育和自我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教育和自我教育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两个方面。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就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既注重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又注重发挥教育对象的能动作用,将教育与自我教育有机地统―起来。这种结合,首先体现在既重视由外部进行灌输的社会教育、又重视内省修养的自我教育,从内外两个方面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其次,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现代社会,离开任何一方的主体性。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都会受到影响正确的原则方法,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只有尊重人格,平等对话,才能产生思想的交流,才能吸收教育对象思想上反映出来的合理的成分,充实教育者的头脑。只有当双方的主体性都得到充分体现,才能发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主动性,达到理想的效果。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取得成功。

5 加大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机结合

显性教育法大多要依赖组织力量才能得以确立和展开。这种方法组织色彩较浓,对作为个体的教育对象来说,接受起来要比无组织状态下的和风细雨式的潜移默化更为困难。在人们自主选择意识增强的今天,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人们的逆反心理。国此,为解决显性教育法存在局限性和缺陷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应从显性教育向显性、隐性结合转变。在坚持显性方法主导地位的基础上与隐性教育法紧密结合,用隐性方法之长,补显性方法之短,推动显性两种方法相互依存、齐头并进。

第6篇

一、音乐的基本元素和特殊功能

音乐的基本要素是音的高低、长短、强弱、音色等,并构成了不同的曲调、织体、和声、曲式,由此决定着音乐的养身养。它可以带动人的情绪,随着音乐的进行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很多学生反应他们听不懂音乐,其实音乐本身就存在着很多不可捉摸的因素,对于欣赏者而言,也并非一定要听“懂”音乐才算是会欣赏音乐。音乐的真正目的,是感染人,欣赏音乐的过程是体会音乐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的再创造过程。那么,音乐具体有哪些功能呢?

1.音乐健脑。古人说音乐对神志具有启迪作用,施以音乐,即能“神则著文”、耳聪目明。可见,音乐具有健脑益智、延缓脑衰、改善记忆的功能,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都具有特殊意义。

2.音乐畅志怡情。通过音乐激励意志,利用音乐来节制、弱化不良情绪,是音乐所带给我们的最佳享受。

3.调整生理节律。利用音乐的音频、力度、音色和音程等成分和乐思对人生理和心理产生影响。如快速的音频振动具有强烈的神经兴奋或紧张的作用,而缓慢的音频振动则具有松弛神经和肌肉的作用,等等。音乐的节律与我们自身节律趋向一致时,更容易引起感情上的共鸣。

4.促进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功能发挥。适当的音乐可以促进细胞正常功能的发挥,肌肉变得更加有力,分泌细胞更多地分泌出有益于身体的物质,各个器官的活动更加协调。

5.音乐的道德感化。荀子在《乐论》中说:“人人也深,化人也速”,用优秀的音乐作品鼓舞人的同时,也有利于身心健康。音乐能激发或抑制人的原始本能,有助于增强自我,帮助释放和控制不良情绪。

二、思想政治工作中音乐手段的运用

课题组成员通过对部分在杭高校大学生的访谈、研究,就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如何运用音乐教育手段提出以下应对策略。

1.开设音乐兴趣团队,通过交流,建立互信。大学校同中最受学生欢迎的当属各类社团,学生通过这种组织学习新知识、认识新朋友。调查发现,在众多社团类组织中,音乐艺术类的社团最受学生欢迎,也最能激发学生之间的互助和互信,比如戏曲社团、街舞团、乐队组织,等等。

2.组织音乐系列活动,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教育系统的领导一直非常重视大学生的音乐素养,如组织“高雅艺术进校园”;我们还可成立学生艺术团,在提高学生音乐技能的同时培养他们的艺术涵养;定期组织音乐活动,包括音乐讲座、音乐沙龙、各类音乐比赛等,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一个具有良好欣赏审美能力的学生必然是符合时代要求的优秀人才。

3.设置音乐实践环节,通过音乐锻炼技能。光听不练当然不成气候,即使了解,也只能是皮毛,只有亲身实践,才能理解得更为透彻。因此要尽量设计一些可以让学生充分参与的音乐类环节。比如各学校经常举行的合唱比赛,学生会在合唱中认识合唱的概念,体会合唱的魅力,在排练过程中既能锻炼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亦能培养良好的合作精神。

4.加大传统音乐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目前国内的流行歌坛还是以爱情歌曲为主,学生对于一些传统的音乐了解甚少。调查发现,占四分之三的学生对昆曲、京剧等传统艺术几乎不了解,也不爱听。我们常说,只有把握好民族的精髓,才能去把握世界。如果不改变这种现状,那么势必会将中国几千年的传统艺术丢失殆尽。学习传统艺术,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中国,认识中国文化,同时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这也正是我们大学教育所必需承担的一份责任。

5.增加音乐欣赏课程,培养学生健康心态。如今的大学生也面临着各方面的压力,因此经常会出现一些不良的心理反应,我们可以通过音乐欣赏来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调试。其中最佳途径便是音乐欣赏课程,但此类课程并非简单的听音乐,而是在欣赏过程中,了解作品和作曲家的背景,认识音乐的真正含义,通过大量的音乐赏析,使学生学会选择,特别是在自身情绪出现不良状况时会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音乐来进行调节。

总之,对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音乐教育无疑是一种良好的教育途径。给学生营造―个良好的音乐环境,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是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者值得运用的一种手段。

第7篇

论文摘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在高校改革、发展和稳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所处的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迁,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重实效,要讲效益。因此,如何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新的挑战。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所处的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迁,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取得实效,必须进一步明确职责,理清思路,紧扣学校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工作主题,围绕贴近教学科研、贴近干部师生、贴近校园生活的工作中心,努力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即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也要讲效益。效益不仅是物质生产的追求,也是精神生产的追求。如何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是当今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思想政治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新的挑战。

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效益的概念和特征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是塑造人的灵魂的系统工程,其目的在于解决新形势下大学生中存在的各种思想问题,为大学生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的条件。思想政治工作效益属于精神成果的范畴,作为精神领域的生产,其成果比物质劳动的成果更加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作为思想政治工作效益,它具有与经济工作不同的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间接性。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果并不体现在思想政治工作自身的范围之内,而是体现在其服务保证的对象中。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是传承和创新科技文化的重要领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围绕学生成长成才这个核心,服务于教学、科研这个大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要通过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保证正常的教学科研秩序;通过完善服务体系,为大学生成长成才创造良好条件;通过提高校园文化品位,为学校营造积极向上的育人氛围等途径来实现。

第二个特点是共有性。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果,总要反映到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之中,通过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来体现;反过来,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却很难说完全是思想政治工作本身的成果。但一般说来,思想政治工作应当而且能够促进学校正常的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的完成。

第三个特点是延滞性。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不一定能立竿见影地显现出来,它往往需要经过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反映在某个体的身上,或许可能存在着思想认识上茅塞顿开的顿悟现象,但就群体而言,要促其思想道德品质的质变,往往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量的积累过程。不仅如此,人的思想本身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内外环境、主客观因素都可能对人的思想产生不同的影响,使人的思想行为出现反复。

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讲效益

讲求效益,有利于克服工作的盲目性,增强工作的计划性、针对性和科学性。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有其特有的规律可循。只有讲求效益,才能使我们在工作中时刻从效益出发,科学合理地安排工作,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和措施,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并能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结合实际工作成效,不断反思总结,有意识地去发现规律,归纳提炼,上升到一个理论高度,用于指导我们今后的实践。讲求效益,可以使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断走向科学、走向成熟,工作更规范、更有成效。

讲求效益,有利于激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摆脱“等、靠、要”的被动局面,不断研究和探索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内容、方法、特点、规律、工作机制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最大限度地激发思想政治工作主体的活力,促进思想政治工作自身的自觉优化,形成优胜劣汰的良好氛围;不断强化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思想政治工作开放自己的封闭体系及领地,积极吸纳其他学科的知识精华和方法手段,最终实现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从观念到实践的创新与发展。讲求效益,有利于克服人们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模糊认识。思想政治工作不但能产生很大的思想效益,而且能和教学、科研等其它积极因素一起相互作用,创造出巨大的社会效益。讲求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有利于消除漠视思想政治工作价值的认识偏见,纠正只注重专业而轻视政治的认识错误,激发人们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热情,使更多的人更加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积极地投身于思想政治工作之中,使思想政治工作的“虚功”得以“实做”。

三、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效益的途径

1.融入现代气息,塑造自身新形象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和对象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这个群体思想活跃、个性突出,求知欲强。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的思想观念在发生着变化,也为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创造和提供了极为广阔的空间和素材。这就要求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走出封闭,广纳博采实现自身的科学化和现代化。首先,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努力塑造“学术专家型”的形象,增强自己在学生和教职工中的亲和力和公信力。其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也要不断地充实和更新,进一步充实紧扣时代脉搏、为广大师生员工所关心和欢迎的新气息,要用当代最鲜活、最生动的实例引导师生员工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

2.强化心理教育,健全人格防疾患’

激烈的社会竞争,引发了学生巨大的就业压力,而就业的压力又带来了学业的压力。又由于某些大学生思想还不太成熟,心智还不太健全,人生经验也不太丰富,他们往往会处于矛盾交织和困惑丛生的人生困境之中,经受着巨大的心理考验。于是,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心理障碍。因此,应将心理咨询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加以重视,开设心理健康讲座、成立心理咨询中心,培养心理咨询人员,使思想政治工作者人人都成为心理辅导老师,帮助学生们处理好在学习、生活、求职、恋爱等方面产生的心理矛盾,预防各类精神疾患和变态心理的产生,增强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和快速适应环境的能力,减少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

3.浓化人文氛围,力求管理人性化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是高校各项管理制度的严格执行者,而在工作实践中,思想政治工作者所面对的是有思想有情感的个性化的人,这就需要在保持制度的威严和严肃性的同时,工作方式还要力避呆板生硬、简单粗暴。要在校园里创造浓厚的人文气氛,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积极作用,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既要坚持原则,更要用自己浓厚的人文情怀,从塑造崇高灵魂的高度,对学生的人格给予充分尊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

第一,创建浓厚人文氛围,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大学教育是接受人文知识的重要场所,作为政治思想工作者,除了教育学生重视对人文学科的学习之外,还要从文化、艺术教育人手,通过听、读、观、行等教育方式,从而增强人文底蕴,增加人文内涵。

第二,建立健全以学生管理规定为核心的学生管理规范体系,规范管理行为。增加学生评优、困难学生资助、学生违纪处分等方面工作的公开性、公平性和透明度,完善学生违纪处分处理程序,建立学生对违纪处分处理申述受理制度,保障学生的知情权和申诉权,认真做好学生违纪处分申诉处理工作。

4优化工作程序,积累微“量”促质变

第8篇

关键词:艺术类学生教育现状;策略;“PDCA”循环德育机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步伐跨越式的发展,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建设、文化生活和人们的思想观念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高校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也随之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给以传统教育管理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思考和挑战。艺术类大学生作为当代大学生的一个群体,其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既雷同于非艺术类大学生,但也显著区别于非艺术类大学生,加大了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因此如何推进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健康发展更受关注。

一、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1.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现状。高校艺术类学生是在音乐、舞蹈、美术等方面有一定特长,进入大学进行专业学习的学生。与非艺术类学生相比,此类学生“性格更为个性化和感性化”,“价值取向日趋务实,身心需求趋向多元”,“思想政治素质有待提高”。基于专业的特点,艺术类大学生及早地被推向社会参加实践,从事不同于校园生活的社会锻炼。广泛参加社会实践对学生而言本可以丰富知识面,拓展能力,但基于他们价值体系道德标准尚未完全建构和定型,易受社会歪风邪气影响,因此艺术类大学生融入社会太早、太快,导致了学生对社会的认识流于表面,轻视了深层次分析认识社会能力的提高,使之对社会的认识一知半解,好坏难辨。简明而言,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主要有以下几点表现:一是政治认知意识较强,但又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偏差与模糊;二是政治态度端正,但又存在一定的情感困惑与冷漠;三是政治参与积极理性,但又存在部分参与的偏差与功利。另外,也存在毫不关心道德素质建设而将其视为浪费时间浪费精力的看法。基于上述错误认识,艺术类大学生对专业技能技巧十分重视,而对道德文化理论学习相对轻视,对基础学科学习和对时事政治的了解相当忽视,这就导致了学生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不够深入,不能透过现象看清本质,同时也缺乏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较难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因此,艺术类大学生在校期间违规违纪,甚至违法犯罪的机率远高于非艺术类大学生。

2.艺术类政工队伍现状。从事艺术类学生教育管理的政工人员除了自身思想政治素养要过硬之外,还要懂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以及相关艺术专业的基础知识,并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在实践中巧妙地运用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然而尽管各个高校十分重视艺术类政工人员队伍建设,但是政工队伍依然参次不齐,整体素质不高,暴露出不适应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一是艺术类大学生政工队伍人员数量配备不足,且思想不够稳定,人员流动性大;二是职业化、专业化程度不高,且在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专业结构配备上不合理,不能适应特立独行的艺术类大学生;三是工作机制和管理模式不健全。目前很多高校只是学校党委领导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校长鲜有负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而学校行政管理、后勤服务更是远未纳入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考量范畴,且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混同非艺术类大学生之思想政治工作而一盘抓;四是政工人员职责体系尚未健全,繁重的具体业务影响了政工人员基本职能的发挥,即将大量的时间耗费在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之外的勤杂事务上,完全没有发挥其管理育人的作用;五是缺乏系统、规范、长期的理论与职业技能培训,致使部分政工人员不能把握艺术类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辅导工作。

二、艺术类大学生思政工作建设策略

要实现高校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健康平稳地发展,就必须突破德育瓶颈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教育模式,即必须依据艺术类大学生的专业及学科特点、认知及心理特点,以及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建设整体情况,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念、工作模式、保障机制建设等环节上进行创新性的提升和发展,实现艺术类学生之思想政治工作跨越式的发展。

1.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水平评估体系。思想政治教育水平评估体系必须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学生思想道德素养总体情况,二是学校思想政治课主渠道建设情况,即“两课”教育教学工作情况,三是学校德育文化氛围情况,四是学校党委、行政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情况,五是学校党建团建情况,六是思想政治实践教育情况,七是违法犯罪情况等几大方面的内容。需要强调的是,创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体系必须依据一定的标准和尺度,按照一定的程序,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来制定。创建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评估体系,必须注意到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评估指标体系是一个多角度、多侧面、高难度的体系,其应该而且必须区别于非艺术类学生的评估体系,即构建这一体系要深刻地认识到艺术类大学生心理和生理的特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正确引导艺术类学生的个性发展,把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作为对人才基本素质的内在要求,激励艺术类学生走个性化的人才成长之路,引导其实现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的有机统一。

2.建构艺术类学生“PDCA”德育机制。“PDCA循环运行机制”是重庆文理学院首创的高校“三标一体”教育质量管理模型的核心思想。具体而言,运行机制中P(Plan)即为制定有的放矢的思想政治教育大纲,注重思政教育计划;D(Do)为实施与运行,注重落实和具体运作思政计划;C(Check)为检查和纠正措施,注重对学生政治素养道德情操进行评估记录,对道德素质有滑坡的学生及时做思想工作予以纠正;A(Action)为持续改进,注重定期对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持续改进,对于不适应的思路、工作方式及时提出整改措施,使德育工作绩效显著。

(1)艺术类学生“PDCA”德育工作运行模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按照计划(P)―实施(D)―监控(C)―改进(A)(即P―D―C―A)的方式循环推进,即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校教学、行政、后勤、党务等管理工作作为整体纳入“PDCA”运行,使之在学校整个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系统中得到充分而有效的关注,形成彼此间相互支持、协调一致的体系,然后将该体系的整体性、关联性、有序性和动态性充分调动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打造运作惯性,最终形成合力,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学校整体中顺利开展,稳步进行。

(2)个体德育工作运行模式。为确保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平稳地按照“PDCA”运行形成合力持续向前,就必须从细节抓起,从学生个体抓起,即要将个体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按照“PDCA”运行,杜绝形成逆流,延缓甚至阻塞整个德育工作的运行,实现层层推进,层层解决的目标,形成大环套小环,小环保大环的良性运行格局。

第9篇

【关键词】高校 思想正治工作 公寓

高校学生公寓是学生学习、生活、活动的主要场所,据有关调查显示,高校大学生在学生公寓度过的平均时间已远远超过了在课堂、图书馆等的时间。学生的喜怒哀乐都在学生公寓内上演。同时,学生在公寓内是一种最放松最自然的状态,人在这种状态下往往才是最真实的,个人以及群体问题也更容易暴露,这是在公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目前对于如何在公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各高校还处于一个探索阶段,本文仅结合本校实际就新时期如何更好地开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做一些粗浅的分析。

一、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的重大意义

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是适应高校改革的必然要求。指出:“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必须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努力进行创新和改进,特别是要在增强时代感,加强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上下功夫。”我们必须与时俱进,积极转变思想观念,把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纳入到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整体规划和操作中,全面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

首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一种积极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而从目前的实际来看,多数仅以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势政策教育、社会实践等为依托,且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究其原因,这种灌输式理论教育的时间非常有限,且内容比较枯燥,形式并不新颖。对于大学生这样一个乐于接受新事物、心理不稳定的族群来说,往往没有太大的吸引力。

其次,公寓是大学校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学生工作的主要战场正由班级向公寓转移,学生公寓就如同一面镜子,真实的反映出每一位学生的日常行为、精神风貌和道德品质。同学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教育也主要发生在公寓。学生在公寓里最能表现自我、展示个性、体现个人素质和能力。另外,公寓也是大学生不文明现象的主要发源地。所以,要开展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论是从建设高校校园文化的高度,还是从大力拓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渠道的角度,都应考虑将学生公寓作为其重要阵地之一。

再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是一个双赢的选择。一方面,可以改善公寓的管理,目前公寓的管理工作,基本只停留在保持清洁卫生,维护安全以及爱护公物等方面。学生的思想状况、心理情况基本未涉及,导致一些不良后果甚至流血事件的产生。另一方面,凭借着公寓自身独特的天然优势,全面推进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既秉承了“管理育人”的理念,又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注入了一支强心针。

二、如何进一步深入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

1.各种力量多管齐下,寻找合力解决问题――“五位一体”模式

西南科技大学公寓管理中心目前正在投入试行的“五位一体”模式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的一次崭新的积极探索。所谓“五位”,即参与公寓思想政治教育的五个组成部分:学院学生工作组织、学生党支部、学生自治组织、学生公寓管理与服务中心、关工委学生工作公寓组。这五个部分以学生为中心,五股力量扭结在一起形成一股合力,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宗旨,力求将公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

(1)学院学生工作组织。这一部分主要由各个学院负责。通过各种日常教育、管理,从日常生活、身边小事入手,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同时,在公寓开展各种科技文化活动,大力建设公寓文化。公寓文化建设是培育良好育人环境、丰富学生业余文化生活、提高其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

(2)学生党支部。通过建立学生党员接待室、党员示范岗等,发挥学生党员示范作用,实现榜样育人。高校学生公寓的特点,容易引发集群行为。大学生的集群行为具有行为过程的失控性、行为后果的破坏性等特点。一旦对学生的集群行为失去控制,极易扰乱社会秩序。借助学生组织的示范带头作用对引导大学生的集群行为能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3)学生自治组织。充分发挥学生会、学生社团等自治组织的作用,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管理与他人管理相比具有一定优越性,一方面,自己扮演管理者,才更懂得对症下药和对自己负责;另一方面,自己又是被管理者,要接受自我“改造”,要积极与管理者相配合。正所谓“一石二鸟”。

(4)学生公寓管理与服务中心。学生公寓管理与服务中心历来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就目前的状况来看,公寓管理普遍停留在管理清洁卫生、安全、公共财物的层面。且管理人员大多文化水平不高,缺乏应有的管理水平。因此,将学生公寓管理与服务中心纳入五位一体体系,旨在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实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5)关工委学生工作公寓组。利用老同志的经验和威望优势,通过“忘年交”、“老少共建团支部”等,发挥老同志的余热,使其参与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来。老同志经验丰富,责任心强,对工作有耐心,对学生有爱心,这些都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不可多得的优势。西南科技大学关工委学生工作公寓组正是由此得到启发,长年来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习落后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等学生,用自己的亲身体验给与他们从学习到生活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正视挫折,珍惜生活。

2.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应要与其它方式相结合

第一,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相比,优势是针对性较强,可操作性较高,但覆盖面相对较窄,可能存在一定的工作盲区。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较则重点更突出,理论性更强。因此,可将二者积极配合,相辅相成,共同推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第二,除了以上所提及的人的作用以外,还应重视环境育人。可在公寓的公共区域增添张贴栏,在走廊、大厅等显眼的地方张贴一些催人奋进的格言、名人画像等,制造一种积极健康的氛围,发挥渗透的力量。

第三,充分利用网络。目前高校学生公寓已基本实现宽带上网,应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辅助学习、健康娱乐,并利用网络优势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如利用网络调查学生思想情况,与学生交流等。

总之,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是一项系统工程,各高校要在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注重统一领导、相关部门间通力协作,齐抓共管,同时还要注意工作方式的创新与求变。

参考文献:

[1].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