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时间:2024-03-27 10:33:42

导语: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第1篇

关键词 煤炭经济 发展方式 认识 转变

中图分类号: F407.21 文献标识码:A

虽然传统的煤炭经济发展方式为煤炭企业的自身以及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传统的煤炭企业经济发展方式过于粗放,对环境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既不利于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因此,我们要积极转变煤炭企业的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煤炭企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一、当前时期我国的煤炭企业在经济发展转变的过程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煤炭企业的环境治理存在很大难度并且受到煤炭资源的制约。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的煤炭消费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对于煤炭企业来说必须加大其煤炭生产量,才能满足市场的这种需求,在这种煤炭生产量急剧增加的形势下,我国的煤炭资源总量以及煤炭消耗所产生的环境问题必然会相应增加,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比如说东部地区的煤炭需求量较大,但该地区的煤炭开采已到极限,只能从晋陕获取煤炭资源,煤炭的开采形成许多矿坑,给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带来很大影响。

(二)煤炭企业的产业结构还有待优化。

就目前我国煤炭企业的发展方式来看,煤炭企业还是靠提升煤炭价格与煤炭产量来带动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的增长。在新的市场形势下,这种片面追求价格与产量的生产经营方式已不能再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所以说,煤炭企业必须要对其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及优化,发展一个专门的煤炭生产产业链,再此基础上再发展煤炭循环经济,形成一个稳定的煤炭循环结构,以应对市场上的各种突发状况。

(三)国家对转变煤炭企业的经济发展方式缺少政策性的扶持。

在转变煤炭企业的经济发展方式这一问题上,我国还没有出台相应的政策及法规,致使煤炭经济转型没有一套明确的战略导向进行支持。所以说,部分煤炭企业虽然投入了部分资金来开发多元化的煤炭产品,但是并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也就是说并没有形成主导性的产业。而国家的部分优惠政策实施的力度也不够,往往落实不到位,有些地区,甚至一些较大的煤炭企业直接成为了管理该地区煤炭发展情况的“政府”。

二、如何转变我国煤炭企业的经济发展方式

(一)整合中小型煤炭企业,发展集团式煤炭企业。

对中小型的煤炭企业进行重组与整合,淘汰掉一些不符合生产规模的个体化私营煤炭企业,还可以通过大型煤炭企业进行兼并或收购,在大型企业的带动下使生产机制更加规范化。大型煤炭企业由于其生产结构的合理性及稳定性,可以保障社会及人民生产生活中所需煤炭产品的有效供给,从而确保煤炭市场的秩序稳定;同时还可以规范煤炭行业的各项制度,对煤炭企业的发展有一个具体的规划,并根据国家的相关政策要求来执行。淘汰中小型的煤炭企业在某种程度上也淘汰了部分比较传统落后的生产与管理方式,可以通过整合与优化来使煤炭企业的发展与市场经济的理念相协调。

(二)国家制定相关政策作为煤炭企业转变其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导向。

要转变煤炭企业的经济发展方式应从国家煤炭相关政策进行入手,只有国家出台相关规定或政策才能使这种转变有据可依,也才能使这种转变有明显的成效。近年来,国家以某些煤炭大省为试点,以市场机制与政策扶持相结合的方式来发展我国煤炭企业,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所以说,国家应加大相关的制度与政策引导,从而对转变煤炭的经济发展方式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通过企业也可以根据国家政策对不符合生产要求的落后机制进行改造,使煤炭生产更加安全、更加环保。

(三)运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来使煤炭企业的经济发展方式得到转变。

科技使第一生产力,任何行业要取得实质性的发展都离不开现代化科技的扶持,煤炭企业的发展与房展方式的成功转变同时也要依赖于现代化技术对煤炭的产业化研发及生产机制进行革新。自改革开放至今,科技创新在煤炭企业的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已相当显著,把先进的科技手段运用的煤炭企业当中,可以使煤炭的生产机制更加科学化,高效化,从而提高煤炭生产的效率。还有就是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对煤炭生产的设备、工艺以及流程等进行优化,并把其进行推广普及,使煤炭企业的整体实力不断增强,从而加快煤炭企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步伐。同时利用现代科技对煤炭生产结构进行优化,使煤炭的生产过程更加清洁环保,还可以利用煤化工或者煤炭气化等技术手段把煤炭的工业试验转变为煤炭的工业生产,从而促进整体经济方式的转变。

三、结语

煤炭经济作为影响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及发展步伐的关键性因素,其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人们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而传统的煤炭企业的经济发展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的形势。所以说,国家以及煤炭企业必须要积极进行探索,通过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来提高煤炭企业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而推动全国经济的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矿业工程集团建井工程处)

参考文献:

[1]俞珠峰,王立杰.浅析我国煤炭资源的有效供给能力.中国煤炭,2008(09)

[2]张宏.加大资源整合力度 推进煤炭结构调整.煤炭经济研究,2009(10)

第2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 经济发展模式 制度创新 技术研发

一、低碳经济的内涵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 低污染、 低排放为基础的一种由高碳能源向低碳能源过度的经济发展模式, 它将摒弃 20世纪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 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 通过低碳经济模式和低碳生活方式, 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在于降低单位能源消费量的碳排放量( 即碳强度) , 通过碳捕捉、 碳封存、 碳蓄积降低能源消费的碳强度, 控制CO2 排放量的增长速度。 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在于促进经济增长与由能源消费引发的碳排放脱钩, 实现经济与碳排放错位增长, 通过能源替代、发展低碳能源和无碳能源控制经济体的碳排放弹性, 并最终实现经济增长的碳脱钩。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在于改变人们的高碳消费倾向和碳偏好, 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费量, 减缓碳足迹, 实现低碳生存[1]。

二、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一)低碳经济将成为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制高点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各国都在重新审视自己的经济发展模式,思考未来经济增长点和经济增长模式以什么样的方式开始。这是一个转型的契机。蕴藏着巨大商业机遇的低碳经济将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国际金融危机后新一轮经济增长的主要带动力量,首先突破的国家可能成为新一轮增长的领跑者。为了掌握未来全球经济的主导权,西方发达国家提出了再工业化的发展战略,重点培养信息、生命科学、能源及环保等新兴产业,着力打造低碳的经济发展模式,各个国家争先抢占未来经济发展的制高点,以便形成竞争优势。

此外,发展低碳经济的国家可以降低对世界上主要产油国、煤炭大国的依赖,使其逐渐失去制约他国的能源优势,从而减轻其在世界政治经济中的话语权。从这个角度分析,低碳经济也将逐渐成为发达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利益博弈枢纽。

(二)低碳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将推动新型低碳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低碳经济的核心内容主要是利用低碳能源,研究低碳技术,开发低碳产品。目前,发达国家不断加大新能源开发力度,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技术不断成熟,可以预见, 保护生态资源必将成为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最重要的选择;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的地位将伴随着低碳经济的深入而越来越重要; 能源结构将更加倾向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经济结构将更加向低污染、 高能效、 低排放的集约型发展。低碳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必将推动具有广阔发展空间和潜力的新能源产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最终寻找到自己新的盈利模式,从而获得蓬勃发展。此外,随着新的产业革命的到来,新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也指日可待。

(三)国际间、区域间的贸易与碳博弈将改变世界的格局

随着低碳经济的进一步深化, 必然将会导致以低碳为代表的新技术,新标准及相关专利的出现,最先开发并掌握相关技术的国家就会成为新的领先者、主导者乃至垄断者,其他国家将会面临新的技术贸易壁垒, 绿色壁垒将成为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首要问题,。绿色技术一旦确立为世界标准,将对依赖传统工业路径的发展中国家形成高的门槛。今后的竞争不是传统的劳动力竞争,也不是石油效率的竞争,而是碳生产率的竞争。国际间、 区域间的碳合作与碳博弈将极大地影响世界格局的改变。

三、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所面临的问题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以资源浪费和枯竭、环境的恶化与破坏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带来的资源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经济增速从过去三十年的年均近10%逐步下降到目前的不到8%。发展低碳经济是保障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解决能源、资源及环境问题的必然选择,而我国在在低碳经济的发展中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第一,节能减排的过程需要健全的法律、 法规作为约束和保障。虽然我国已颁布了《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等,但是各法还是不够完善, 并且普法力度还非常薄弱, 无法做到有法皆知、 有法可依, 违法必究,中国发展低碳经济仍然需要法制保障机制的建设。第二,我国所面临的投融资困境已经成为低碳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目前,中国碳金融的发展尚属于起步阶段, 中国低碳项目的投资仅仅依赖于政府的投入, 以及国际机构的帮助, 没有形成稳定的政府投入机制和市场融资机制, 直接投资融资、 银行贷款、 碳指标交易、 碳期权期货等一系列包括金融衍生品在内的碳金融体系还没有构建完善。第三,长期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转而不变,不能适应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低碳经济的发展将带来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的根本性转变。中国必须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的步伐, 减少重化工业或将重化工业轻型化, 运用高新科技改造传统产业,使之与低碳经济相适应, 这对中国的发展所带来的压力和挑战是不言而喻的。第四,我国的新能源技术还没能突破, 因此中国的新能源道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

四、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选择

(一)加大创新力度,攻克技术难题

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无论是节约能源、降低消费和排放还是利用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结构,都必须以低碳技术的研发、应用和普及为基础, 开发和使用低碳技术是减少排放的一个关键途径。目前我国在能源储存、输送技术和基础设施方面严重不足,为此政府应加大技术投入或者引进相关技术,为低碳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争取在国际气候谈判下构建更为强劲的低碳技术扩散机制。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鼓励企业建立技术创新产学研合作体系和企业间战略联盟,集中力量攻克共性技术和核心技术瓶颈,获得自主知识产权。

(二)健全融资机制,创新制度体系

在市场的自然调配之下, 各种资源都会向利润高、 效益好的产业和部门聚集。在低碳发展领域,中国商业银行对低碳经济的支持力度远远不够, 节能减排贷款在贷款总额中的占比明显偏低,目前资本存量合理配置最重要的方法和途径是政府政策的倾斜和制度、法律的合理保障。我国应实行大规模支持政策,通过国家强有力的控制力,以优惠信贷、建立低碳专项基金、积极引进私人资本和国际资本等措施,使企业有更多的渠道去获得资金以改造传统的生产模式向低碳发展的方式转变,形成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投融资市场环境。

(三)做好科学规划,实施激励措施

国家应规范新建企业的低碳技术标准、准入门槛,提高已有企业的低碳技术使用及研发水平,压缩高碳技术企业的规模与产能,尽快地从企业层面减少碳源增加碳汇,对研发与使用低碳技术的企业进行金融支持(直接或间接融资)以及财政拨款支持、税收减免等措施鼓励低碳行业的企业发展,使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及其引起的新兴产业革命具备坚实的微观经济基础,而企业在政策激励下实现了成本收益的最大化,进而会加大对该产业的投资,从而实现低碳经济的良性发展[3]。

(四)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由于气候变化的全球公共物品的特性, 中国必须综合运用行政以及政策手段展开同其他区域及全球范围内的合作。通过国家间、 区域间、 区域内的交流与合作, 保护和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持等激励措施,来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五)明确政府角色, 提高调控能力

产业的低碳转型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对企业生产方式的变革,而由于环境问题具有很强的外部性,企业不会自行转向低碳的生产方式,所以它需要政府参与其中并发挥主导作用,正确引导企业的投资决策和居民的消费倾向。比如,在企业间大力发展碳排放许可证制度,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既可以控制企业的碳排放总量,又可以最小化减少碳排放的成本。同时,政府通过碳税等政策工具提升传统产品价格,或者通过补贴等财政措施降低低碳产品价格,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高碳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引导企业和消费者向绿色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转变。

参考文献:

[1]陈柳钦.新世纪低碳经济发展的国际动向[N].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10;4

[2]纪玉山,纪明.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与中国的对策研究[N].SOCIAL SCIENCE JOURNAL,2010;2

第3篇

关键词:煤炭企业 经济发展方式 若干思考 问题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1(c)-0232-01

1 我国煤炭经济发展历程

1.1 煤炭经济发展历程

煤炭和石油是我国传统能源,为了实现煤炭供给的平衡,促进煤炭企业的健康发展,煤炭行业进行了不断的调整,煤炭企业大致上经过了三个阶段的发展。首先,粗放式发展阶段。粗放型和集约型都是经济增长的方式,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是通过数量扩张来实现经济增长,1978年到1997年是我国煤炭企业粗放式经济增长阶段,在这一阶段,煤炭生产企业的积极性得以调动,煤炭供应趋向过剩。其次,1998年到2001年是煤炭行业艰难转变的阶段,省级地方政府加强了对煤炭企业的管理。再次,从2002年到现在是煤炭行业初步转变的阶段,企业重组和资源整合的力度加大,煤炭工业实现了历史性的转变,煤炭市场的供给和调控能力得到提高,煤炭安全生产的形势好转,煤炭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技术进步能力增强。

1.2 煤炭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煤炭行业虽然经过了一定程度的调整和转变,但是煤炭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结构优化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还存在问题,煤炭行业经济效益增长仍然依靠煤炭价格提高和产量增长,煤炭产业循环经济项目的经济效益较差。其次,政府对煤炭企业经济发展方式的支持力度不够,很多国家政策很难落实到实处。再次,环境治理问题突出,可持续发展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

2 转变煤炭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

2.1 我国煤炭市场逐渐饱和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增强,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受到企业的重视,更多的节能材料和环保材料应用到各行各业中,煤炭的需求量大大减少。据估计,未来5年,我国国内煤炭消费总量会大幅度降低,这和我国煤炭供给能力的整体增强趋势是不符的,煤炭供给和煤炭需求呈现相反趋势,煤炭行业经济发展方式若不及时转变,煤炭会呈现大幅度的过剩。

2.2 煤炭企业经济效益滑坡

首先,煤炭产品要素成本增加。近年来,企业职工薪资加大,人力资源成本是煤炭产品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力资源成本的加大直接就导致了煤炭生产成本的加大。我国加大了对资源税的征收标准,煤炭企业的税收负担加重,企业的经济效益滑坡。其次,非煤产业经济效益的解决。近年来,非煤产业经济效益规模扩大,但是物流、机械、铝业和建材等非煤产业经济效益较差,煤炭企业的还贷压力较大。

2.3 煤炭企业改革发展的内在要求

我国煤炭产量持续增加,这种增加主要是依靠生产力和资金等生产要素,而不是依靠扩大经济规模、依赖技术进步、科学管理和经济结构调整来实现的,煤炭产业的技术进步非常缓慢,较大的人力资源成本也降低了生产企业的效率。煤炭企业应该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整合企业内部具有竞争优势的资源,发展核心技术,完善企业组织治理,提高生产人员整体素质,促进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3 关于转变煤炭经济发展方式的若干思考

3.1 煤炭产业发展趋势的科学分析

随着各行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全社会环保意识的增强,“十二五”必然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历史性转变时期,经济发展方式会出现实质性的转变。目前我国政府已经制定了二氧化碳的减排目标,这会对煤炭企业的发展产生实质性影响。目前我国煤炭企业已经实现了快速发展向平稳发展的转变,煤炭行业的领导和主管人员要达成共识,促使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质性转变。首先,煤炭企业要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对煤炭资源、开采技术、环境容量、市场需求和灾害防治等因素进行综合的考虑,实现煤炭生产和消费的协调。其次,煤炭企业要树立集约发展的观念,依靠生产要素的合理构成来实现经济的增长,推动煤炭管理体制的改革,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再次,煤炭企业要树立发展理念,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发展能力。

3.2 煤炭产业的战略性调整

煤炭和石油都是传统能源,我国经济发展过度依赖传统能源,这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相悖的,煤炭生产企业要推进煤炭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质性转变,调整战略结构。首先,煤炭行业要加快现代化煤矿的建设,对生产能力落后的企业实行淘汰制,关闭不具开采条件和改造条件的小煤矿,提高大型煤矿的产能比重。其次,建立公平和开放的煤炭市场体制,依靠现代物流业来形成新的煤炭流通和储配体系,进一步完善煤炭价格机制。

3.3 推动现代产业的发展

目前我国煤炭生产已经接近顶峰,煤炭产业演进方式转变,煤炭企业急需向现代产业发展。我国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制定政策措施,确定煤炭产业的发展方向,为我国煤炭产业升级提供良好的条件,实现煤炭经济的转型发展。政府要实现煤炭企业的主导,实现市场机制和政府推动的结合,促使煤炭行业的资源整合和重组。中央和地方要明确煤炭行业经济发展方式的激励力度和政策向导,加大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环境治理保护和节能减排的力度,推动我国煤炭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的整体优化,发展循环经济。此外,政府还要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增加产业投入,推动煤炭企业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质性进展。

3.4 提高煤炭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煤炭企业要转变依赖投资建设、整合小煤矿和兼并重组等外延发展的方式,重点的提高自身的风险控制能力,遏制企业投资冲动,实现企业内部增长机制的建设。首先,企业要增加研发投入,加强技术攻关,实现科研成果的快速转化利用,实现煤炭生产工业化、产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提升煤炭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生产能力。其次,煤炭企业要加强职工队伍建设,吸引并培养企业内部的高素质人才,提高内部人员的整体素质。此外,煤炭企业还要加快信息化建设,提高企业的风险控制能力。

4 结语

近年来,煤炭消费增长速度趋缓,煤炭供给呈现过剩趋势,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滑坡,非煤产业经济效益问题亟待解决。经济发展方式是在一定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发展阶段下,经济发展的实现方法、实现途径和实现模式。我国煤炭行业经历了粗放发展、艰难转变和初步转变三个阶段的发展,但是我国煤炭经济发展方式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煤炭消费增长速度呈现趋缓局势,煤炭企业经济效益滑坡,煤炭经济发展方式急需进一步转变。

参考文献

[1] 中国煤炭经济研究会2011年煤炭经济研究工作要点[J].煤炭经济研究,2011(1).

第4篇

产业结构趋于优化,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杭州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进步。全市经济总量连续17年呈两位数增长,1997年突破千亿元,2003年达2092亿元,2006年达3440.99亿元,2007年更是突破4000亿元大关。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GDP2001年、2005年分别突破3000美元、5000美元,2007年超过8000美元,按常住人均逼近7000美元。综合实力呈快速提升势头。

从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看,杭州经济发展周期总体为7年,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周期有延长的趋势。第一周期(1975~1982年):经过前三年的经济回升,1978年起全市经济出现高速增长,1982年进入相对低谷;第二周期(1982~1989年):1983年经济开始回升,并于次年进入增长高峰期后开始逐步走低。第三周期(1989~1999年):1989~1992年持续回升,1993~1995年持续增长。因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及洪涝灾害影响,于1999年达到了增长低点。第四周期(1999年至今):经济回升并稳定增长,2002~2007年生产总值连续出现13%~15%增幅。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执行情况看,“八五”时期出现高增长,年均增速达23.4%;“九五”时期处于发展调整期,年均增长12%;“十五”时期出现稳步增长,平均增速达13.6%。“十一五”时期,已实现良好开局,2006~2007年GDP增速均超过14%。目前,受全球金融危机及经济走低影响,初步呈现增速放缓趋向。

从产业结构的变化来看,呈现不断优化的趋势。主要表现为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第二产业比重较为稳定,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1978年,全市三次产业比例为22.3:59.6:18.1,以1982年后农产品出现“卖难”为标志,杭州开始进入工业化阶段,1985年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17.6:57.6:24.8。以1989年小家电产品出现“卖难”为标志,杭州工业步入由轻转重阶段,1990年产业比例为16.3:50.7:33,1995年农业比重下降至9.3%;1996年能源、原材料出现“卖难”,工业开始由重化转向重加工升级和服务业加快发展阶段。2002年产业比重调整为6.3:50.7:43。2007年,杭州三次产业比重达4.1:50.2:45.7。纵观30年杭州经济发展过程,工业总量多次翻番,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8204.8亿元,增长19.4%,工业成为推动杭州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值得一提的是,杭州服务业比重30年增加27.6个百分点,年均增加0.92个百分点,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经过30年的发展,在区域、城市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杭州的经济总量处于全国大中城市第8位、全国副省级城市第3位、省会城市第2位。杭州连续被世界银行评为中国城市总体投资环境最佳城市第1名,被美国《福布斯》杂志评为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第1名,被新华社《望东方周刊》评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第1名,民生质量综合得分居全省首位,还荣获联合国“最佳人居奖”,被世界康乐组织评为“国际花园城市”,被世界休闲组织授予“东方休闲之都”称号。相继获得国家卫生城市、园林城市、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治安最佳城市、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等多项荣誉称号。

发展方式持续转变,产业转型升级加快

从区域发展模式来看,世界各国(地区)经济发展方式主要可分为资源驱动型、资本驱动型和知识驱动型三种。从世界生产过程的总体变化来看,西方工业化国家在经历了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资本技术密集型阶段后,已进入技术智力密集型阶段,即知识经济时代。

改革开放30年来,杭州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主要可分为三个阶段。

资源和劳动密集型阶段(1978~1992年)。激发了农业生产力的解放,至1992年,全市农业产值占GDP比重仍在10%以上。各级党委、政府鼓励与扶持乡镇、村和农民个体积极从事各种形式的加工工业和家庭工业,至1991年底,全市乡镇个私工业企业为3.6万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9.64亿元,集体工业企业达1.06万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56.6亿元,占全部乡镇工业总产值的88.86%。在1998年前,杭州公有经济比重占76.9%,国家、集体投资及运营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基于区位资源配置的国有工业仍是经济发展主驱动力。这一阶段仍具有较强的生产要素、生产资料及产品的计划调节色彩,创业与投资仍处于初始阶段,产业具有明确的劳动密集型特征。改革开放带来的生产力解放,以及工业化进程的起步,农业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是这一阶段发展的持续推动力。

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初始阶段(1993~2003年)。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以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加快。在这一阶段,以市场取向为标志的经济体制改革持续推进,包括商品流通体制、企业股份制、集体企业和国有企业经营体制和产权制度改革等,为加快向技术密集型转变提供了重要条件。

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杭州商品市场迅速发展,短短几年内,城区出现各类商品市场百余家,成为个私经济的市场聚集地。早在1992年,市委市政府就把要素市场发展纳入工作重点,相继成立了人才、科技、产权交易等要素市场,商品市场流通体系快速形成。1995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99.3亿元,比1990年增长204.9%,2000年比1995年增长71.9%。

从1996年起,杭州在乡镇加快“以明晰产权关系、实现投资主体重组”为内容的产权制度改革,大力推进乡镇集体企业改制,实现向民营、股份制变革的转变。到2000年,全市乡镇企业转制面已达96%,个私工业企业已达5.8万家,占乡镇工业企业的93.28%;实现工业总产值1098亿元,占全部乡镇工业企业的67.85%。同时,杭州在全国率先积极推进以产权制度和用工制度改革为重点的国有企业改革,有力地推进了国有资产优化和战略性重组。到2002年,市属工交、商贸、园林、旅游和农口系统279家国有企业基本完成改制;除授权企业集团和公用行业外,全市国有企业已基本改制为多元投资主体的公司

制企业,扭转了亏损局面,激发了企业活力,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奠定了工业兴市的体制基础。按照同一口径计算,改制后企业实现利税总额从2000年的15.9亿元提高到2004年的41.6亿元,年均增长27.2%。

随着政府一系列扶持措施以及改制的深入,企业更加注重技术引进、研发和改造,从而推动工业向资本和技术密集方向转型。2001年杭州形成了食品、化工、机械、轻纺、电子仪器、医药等主导产业。此外,内资投杭州的主要产业有:房地产、通讯电缆制造、医药等。到2003年,全市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6120家,实际吸收外资56亿美元,外商投资主要分布于机械、电子、化工、医药、食品、轻纺等产业。而作为资本密集型行业的房地产业,在1999年和2000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中均居于首位。因此,这一阶段,杭州技术密集和资本密集型的产业特征十分明显。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及萧山、余杭撤市设区,对杭州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优化产业布局创造了新的契机。

资本、技术、智力融合并驱阶段(2004年至今)。这一阶段,商贸等传统服务业得到提升,旅游、金融、电子信息、文化创意、现代物流、房地产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医药化工五大优势主导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59.6%。工业技改投入加快,2007年市级重点技改项目增长13.6%,工业投入增幅同比上升近15个百分点,资本及技术投入促进了传统优势产业的提升发展,推动了汽车整车等新型重化工业的加速布局,更推动了高新技术产业由点到面发展,当年新产品产值增长49,5%。与此同时,城区产业集聚和转移升级步伐加快,下沙开发区、高新区(滨江)、萧山开发区、临江工业园区、钱江开发区、余杭开发区加快发展,2007年主城区市属企业搬迁达12家,全市新建标准厂房319.9D-平方米,盘活存量土地505万平方米。

同时,这一阶段也是服务经济、知识经济加速发展期。2007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6.1%,占GDP的比重提高了0.6个百分点。总部经济、楼宇经济成为新的增长点,信息软件、数字电视、动漫游戏、艺术交易、商务会展、女装设计等行业优势突出。金融业发展迅速,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在长三角城市中仅次于上海。新增上市公司10家,阿里巴巴成为国内市值最大的互联网公司。新一轮旅游国际化积极推进,开展三评西湖十景活动,接待国内外游客分别突破4000万和200万人次,分别增长11.7%和14.6%。

值得注意的是,以知识分子创业、文化人创业为主要特征的和谐创业模式,成为引领杭州经济发展的主动力。以高等教育为例,在杭高校及学生人数由1999年的18所、8.91万人,增加到2006年的36所、37.36万人。目前全市人才总量已经达到80多万,在长三角各大城市中位居第3位,并以每年11%以上的速度增长;每万人口中人才资源数已达到1200人以上,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高级人才指数,在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的《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的《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排行榜》中,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大中城市前7位。多年来,杭州不断推进与浙江大学、中国美院等名校大院和国家级科研院所的战略合作,注重科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以企业为主体,加强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开发,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杭州科技综合实力和进步水平总量连续10年保持全省首位。2007年,文化创意产值跃居服务业产业之首,实现增加值490.23亿元,增长19.7%,占GDP比重达11.95%,国际服务外包和软件业营业收入达280亿元,软件出口与离岸服务外包收入总额4亿美元。服务外包、文化创意、电子商务、科技研发等知识型、服务型产业快速兴起,增强了杭州经济集聚辐射功能,加速了杭州经济发展方式向技术智力密集型转变。

体制机制改革走向深入,经济活力持续增强

在顺利推进市场化改革的同时,1999年以来,杭州其他领域的改革也不断深化,并实现了两大转变:一是改革的重点逐步由经济转向与社会、生态、文化并重:二是政府职能从促发展转变为与造环境、保民生并重,通过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利益平衡机制,推进综合配套改革,不断强化公共服务。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注重发展战略的前瞻性与全面性。从2004年起,市委、市政府实施“五大战略”,破解“七大问题”,引领“和谐创业”,促进社会和谐。2007年,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了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的总目标,将战略目标由经济增长转变为与以民为本并重,促进经济、文化、政治、社会、环境五大品质的同步提升。

注重区域联动发展和城市集聚辐射功能提升。以长三角率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契机,市委市政府提出大力推进杭州国际旅游休闲中心、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长三角创新创业中心、综合交通物流中心、先进制造业中心、现代服务业中心和全省科教文化中心建设。从而开始由城市单一发展向区域联动发展的转变。

注重民外合璧,增强经济活力。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扶持力度,积极创造公平竞争的体制环境,坚持“非禁即入”,大力消除市场准入的制度障碍。经过多年努力,杭州实现了由省内“国有经济第一大市”向“民营经济第一大市”的历史性跨越,民营企业进入全国民企500强数量连续五年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杭州与所有世贸组织成员建立了贸易关系。“十五”期末实际利用外资比“九五”时期增长1.4倍,利用外资结构不断优化,外资进入领域逐步从制造业向第三产业延伸,着力构建公平、公正的多元竞争的市场格局。

注重持续推进政府自身改革并强化公共服务。1999年,杭州市在全国率先开通了“12345市长公开电话”;2000年,又在全国率先推行市直机关满意不满意单位评选活动,同年10月成立了市投资项目集中办理中心,实行一站式服务。2002年7月,开通了96666效能投诉公开电话,接受社会各界对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工作态度和办事效率等不良作风的投诉。在此基础上,2005年起,组建了市行政服务中心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推进区、县(市)和乡镇招投标统一平台建设。还推进了国有资产管理改革,调整并组建了工业、商业、城建、交通、旅游和教卫文体等领域的国资营运机构。此外,还积极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申报工作。深入推进乡镇综合改革、行业协会和事业单位改革。基本完成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文化体制改革从试点向面上推进,文化创意产业方兴

未艾。经世界银行评定,2006年度杭州企业与政府打交道的平均时间最短(仅8.1天)。公平为本、公开为重、效能为先的公共服务型政府格局在杭州加快形成。

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加快杭州产业转型升级

2007年,杭州常住人口人均GDP接近7000美元,按照世界银行设定的标准,已进入中上等发展水平。从国际经验看,预示着经济发展开始向后工业化、知识经济阶段过渡。这一阶段,知识、创意、技术和信息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生产要素,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服务业尤其是生产业比重不断提高(发达国家服务业比重约为80%,生产业占服务业比重为60%~70%左右),并逐渐成为主导产业。而生产业、信息、创意产业的发展,以及环境、人才的竞争,成为引领未来发展的重点。因此,杭州要适应新的发展趋势,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应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实现突破。

加快发展生产业。生产业是知识型、科技型、资本型密集领域,是优化产业布局,促进制造业升级的主导方向,是新型城市业态发展的沃土、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支点。生产业需要人才、资本、技术、创新体系的支撑,因此,应重点推进创新、实用、复合型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推进以创业创新扶持、风险投资、直接融资为重点的资本市场的培育,推进政产学研合作等创新体系的形成;另一方面,应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省会经济、总部经济、楼宇经济、研发经济以及现代物流、金融、空港经济、旅游综合体等新型城市经济业态。

加快推进信息和创意产业。从某种意义上说,信息产业和创意产业是生产和生活的催化剂,是受众范围大、资源能耗低、融创造与消费于一体的产业,也可以称之为“以人为本”的产业。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网络经济热潮,使科技设施、技术手段、传播方式等工具问题得到了革命性破解,加之信息产业对传统产业具有强大的改造提升功能,因此日渐成为发达国家的核心产业之一。后因产业内容的虚化而一度衰退。1997年起,创意产业从英国兴起,并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经济学家霍金斯在《创意经济》一书中指出,全世界创意经济每天创造220亿美元,并以5%的速度递增。而美英两国的增速分别达14%和12%。这一产业以“人脑+电脑”方式,致力于产业、文化、消费的创造,属于典型的内容产业,从而赋予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以丰富的内涵和发展空间。创意经济多以个人或少数人为核心,可以迅速将独特创意转化为具有知识产权的成果、设计或产品,在具体领域形成鲜明特色和市场竞争力;可以提高城市比较优势的质量,扩大城市无形资产价值,加快吸引人才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英国议会曾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人民的想象力是国家的最大资源。想象力孕育着发明、经济效益、科学发现、科技改良、优越的管理、就业机会、社会交流和更安稳的社会。”总之,作为创业创新的高度结合体的信息和创意产业,杭州应给予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全力加以推进,以此作为引领未来发展的两大支柱产业,为实现向杭州创造和杭州服务的转变提供强大动力。

第5篇

【关键词】 江苏经济 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转型

一、江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现状及阶段分析

考察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经济发展方式,可以清晰地看到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开放型经济蓬勃发展、民营经济加速扩张相对应的发展轨迹。

第一阶段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江苏在农村改革的大潮中,实现了“由农到工”的历史性转变。果断作出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的决定。江苏根据基本省情和所处阶段,调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节奏,更新工业化和现代化思路,提出“走一条速度比较实在、经济效益比较好、人民可以得到更多实惠的新路子”,在计划经济夹缝中办起了以市场为纽带、集体经济为依托、加工工业为主导的乡镇企业。到1989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是1978年的3.34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88元增加到137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54元增加到876元。在这一阶段,江苏初步完成了工业化城乡布局,由一个农业大省发展成为一个工业大省。

第二阶段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江苏在浦东开发开放的带动下,实现了“由内到外”的历史性转变。1990年,中央决定开发开放浦东。江苏把积极呼应浦东开发开放作为扩大对外开放的历史性机遇,提出“坚决支持、主动服务、迎接辐射、促进发展”的方针,积极实施沿沪宁线、沿江、沿海“三沿”生产力布局调整,全省出现了新一轮外向型经济发展热潮。1990到2000年,全省累计实际利用外资则达到480.58亿美元,进出口总额达到2012.11亿美元。外向型经济的突飞猛进,使我省经济总量迅速扩大,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并于1993年比全国早7年实现“翻两番”的战略目标。

第三阶段是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江苏在坚持基本经济制度的前提下,实现了所有制结构“由单一到多元”的历史性转变。党的十五大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作出了制度性安排。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把发展私营个体经济作为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内容,确立了放心放胆、放手放开、放宽放活“六放”方针,制定颁布了《江苏省发展私营个体经济条例》,两次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私营个体经济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营造有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最佳环境,基本形成多种所有制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经济呈现阶梯式高速增长。但受发展阶段、体制转轨等因素影响,这一时期的发展方式难以摆脱粗放、低效率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产业结构偏重。江苏产业结构整体层次仍较低,农业弱质局面尚未有效扭转,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发达国家和地区进入人均GDP3000美元阶段后,第三产业的比重均超过50%,而江苏这一比重低于世界上低收入国家平均值(44%),产业结构偏离度(三次产业产值结构与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之差的绝对值之和)较高。二是创新能力不强。江苏对外技术依存度大约在60%,与国家提出的30%以下的目标还存在较大差距。江苏每年固定资产投入中约有40%用于设备投入;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引进经费与消化吸收经费之比约为1:0.27(日本、韩国达到1:8)。三是生产经营方式粗放。尽管我省单位GDP产生的COD和SO2分别仅为全国的2/3和1/2,但每平方公里国土上的COD、SO2负荷量分别是全国的6.41倍、5.66倍,单位国土面积工业污染负荷全国最高。全省工业增加值率在25%左右,制造业加工组装多、高端环节少,进料加工多、本地配套少,贴牌生产多、自有品牌少。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思路、路径和原则

“十三五”期间,江苏经济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呈现重要的阶段性变化。从工业化进程看,江苏进入工业化后期并向发达经济过渡阶段。钱纳里工业化标准模型将工业化过程划分为初、中、高三个发展阶段,其中当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工业化进程处于高级阶段。“十三五”期间,江苏人均GDP将实现迈过10000美元台阶,与之相伴随的是产业、就业等结构性变动,以服务经济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建成,总体上进入由工业化后期向发达经济过渡阶段。从城市化进程看,江苏仍处于城市现代化的加速发展阶段。依据诺瑟姆曲线,城市化率在30%~70%之间标志着城市化处于加速阶段,超过70%则意味着进入趋终阶段。“十三五”期间处于在城市化加速阶段,苏南一些地区城市化率超过70%,城乡人口转移将处于互动状态,江苏城市郊区化、逆城市化等现象开始出现。从国际化进程看,江苏将进入开放型经济全面转型升级阶段。上世纪九十年代起,江苏凭借自身优势建立起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但随着时间推移特别是受国际宏观环境变化的影响,现有的出口导向型模式对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逐步显现出来,适时实施“以资本换市场、以管理换市场、以产品换市场”,大力推动“走出去”是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从生态环境状况看,江苏将处在生态建设和补偿的阶段。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库兹涅茨1955年所提出来的收入分配状况随经济发展过程而变化的曲线,又称作“库兹涅茨曲线”,后被应用到生态建设中。随着人均GDP进一步提高,环境污染程度会逐年呈现下降趋势。江苏环境污染还处于倒U曲线的左侧,“十三五”期间是江苏实施大规模生态补偿的阶段。

“十三五”期间,江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突出以增强经济发展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为目标,实施“三大战略”、建设“三个高地”、实现“三个提升”。

实施“三大战略”:第一,创新驱动战略。把创新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加快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第二,消费主导战略。把扩大消费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立足点,通过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不断增强全社会的总体消费能力,提升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第三,绿色增长战略。把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建设两型社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为重点,大力培育和壮大绿色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统一。

三个高地:建设产业高地,成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示范区;建设创新高地,成为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热土;建设人才高地,成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高技能实用型人才的密集区。

“三个提升”: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经济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举措

1、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调整需求结构的关键在于扩大内需,扩大内需的关键在于增加收入。收入分配领域面临的问题,从宏观角度看表现为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偏低,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偏低;从微观角度看表现为居民内部不同群体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特别是低收入者的消费倾向高但缺乏购买力,高收入者购买力强但消费倾向低。“十三五”期间扩大消费、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必须牢牢把握的工作着力点,更加突出提高“两个比重”、缩小“一个差距”: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缩小高低群体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

2、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要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重点,加快调整三次产业结构,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消除限制服务业发展的体制障碍,特别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更多地投向服务业领域;以培育新兴战略产业为重点,加快调整产业内部结构,打造更为完整的产业链,形成规模技术优势,使新兴战略产业尽快成为江苏的支柱产业;以传统产业改造为重点提升整体产业竞争力,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促进制造业向研发设计和营销服务两端延伸、向价值链高端延伸。

3、更大力度推进自主创新

围绕建设创新型省份,加强产学研更加紧密结合、科技创新与创业紧密结合、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紧密结合,推动经济发展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资源依赖”向“科技依托”、“江苏制造”向“江苏创造”的转变。重点提高“三个能力”,就是提高规模型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骨干企业对创新资源的市场配置能力、科技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抓好“四个一批”,就是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做大一批龙头企业、建设一批功能完善的创新载体;构建“五大体系”,就是构建具有江苏特点的区域创新体系、国际一流的知识创新体系、国内领先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机制灵活的产学研合作体系和技术服务、科技创业、科技投融资等公共服务体系。

4、加快推进城市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

城市化伴随着资源要素由农村转向城镇集聚、就业从农业转向非农产业转移、居住由农村转到城市集中。一方面要根据人口密度大、土地面积少的特点,继续坚持以大城市为主导的城市化发展道路,按照“结构有序、功能互补、整体优化、共建共享”的原则推动城市集群发展;另一方面根据农村建设的实际情况,按照“适度集聚、节约用地、有利农业生产、方便农民生活”的原则完善村镇布局规划,形成建设空间、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功能清晰的空间开发格局。

5、进一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通过制定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的政策措施,创造以低碳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发展模式向高能效、低能耗、少排放模式转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建立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坚持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并重,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推进生态修复和生态建设工程。建立以重点开发、优化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为主体框架的主体功能区布局,严格控制各类区域的建设行为,从区域空间层面控制资源侵害与环境破坏。

第6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农业经济发展;转变

一、低碳经济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思考原因

低碳经济是保证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中,通过技术、社会制度、产业等多方面转型、革新,减少煤、石油等相对有害能源的消耗,从而维护环境,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使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保持平衡。

(一)背景原因随着工业革命的出现,人们生活离不开一些能源,核能、化石能等能源的开采和使用,但工业革命是有弊端的,地球人口数量提升,能源的过分开发导致人类共同家园频频出现环境的问题:气温提升,植被破坏,有害气体增长、河流污染等。作为工业革命的前端国家——英国,早早的就面临了环境问题。由于传统工业过分开采煤矿,导致英国出现雾霾等气候问题。后来英国人发现只有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才能实现平衡。我国目前农业经济发展方式主要存留三个问题:一是生产效率较低;二是科技程度较低;三是环境问题、生态毁坏问题严重。首先,我国农业生产效率不高。且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仍有待提升,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5%,而发展好的国家可达8%。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乡镇为了跟上城市发展的脚步,大肆发展当地工业,导致沙化土地面积、水土流失面积增加。而我国的用水量也是比较高的,很多工业重复用水达6%,可见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是需要变化的。

(二)低碳经济的优势“低碳经济”一理念最先出自2003年英国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其目的是以减少温室气体产生为要求,构筑低消耗、低污染为根本的经济发展方向。低碳经济使得企业发生转型,更好的优化企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又积极的保护了生态环境,平衡了各资源间的矛盾。通过开发新能源、革新经济体制和产业转型,尽努力平衡资源结构。低碳经济理论用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上,有助于解决当下我们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严峻问题,明显的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果,也是提升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所用的一个新方法、新方式。

(三)低碳经济内涵低碳经济是人类又一个伟大知识理论的提出,用于经济等多个领域上,是通过减少能源的消耗、降低有害气体排量、降低生态污染的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是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根本,提高发展技术革新、新能源的新利用形式及改变生产方法等,降低对煤、石油等珍惜资源的利用次数,提升资源的利用率,降低经济发展中对环境的不利,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和谐发展。低碳经济的重点是通过发现低碳能源,开发低碳技术并建立低碳新产业体系,降低企业发展过程中有害气体的排出。

二、低碳经济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树立低碳发展理念,发展经济,首先要发展理念,干部上级须做好带头作用,改变传统农业经济模式,借鉴经济发达国家的有效经验,进行科技创新,提升农业科技水平,保障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从而推进当地的农业经济发展。而在农业发展落后的乡镇地区,农民文化水平低,发展方式单一,应提高其文化水平,将低碳经济的理念带给每一个人民群众。乡镇地区可成立专门机构指导“低碳经济”,要想改变环境,就得先从行政手段开始实行,保证地区人民齐心协力、共同努力让“低碳经济”顺利前行。为了保证低碳的实行,需要企业往低碳经济的创新与改变,去承担一份保护生态的责任。当地政府可制定一些奖励政策,奖励企业转型低碳,全国第一个规模达50亿元的杭州市的“低碳产业基金”就是政府主导的典型的低碳企业,其投资方向是三大类:即为“高碳改进、低碳提升和无碳替代”。

(一)建立循环农业模式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循环用水,循环农业已经投入使用。要想农业经济体系发展的更加完整,循环农业经济模式是必须实行的。其以再生能源的循环利用为基础,把有限的土地变成出无穷的价值。例如水—稻—虫—鱼的循环模式,既保证物种间相生相克,又能减少农药等化学物质对自然的破坏,实现了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双赢。或以生物质能源沼气作为例子,在农业经济发展方法上,把养殖与沼气生产连接起来,养殖废物变成沼气生产,生产的沼气再用来发电,变化为洁净能源,沼气后的沼渣作为优质的肥料再用于种植农作物或者植物等,农作物再循环再用于养殖。如此,形成一个闭合的能源循环模式,不用排放废物,是一种既高效又合理的农业循环模式。

(二)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农业经济要想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奋斗改进过程,在落实日常农业经济建设的方向之中,相关的政府和人员需要重视不同方法方式的合理利用,深度思考各个资源利用情况,节约水资源以及其他不可再生资源,建设全面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机制,保证其高效进行,落实可循环模式的发展。此外需要每一个参与人都必须要以可持续的发展观为根本,高效保证农业经济的循环运作模式的进行,确保内涵式的完美发展,尽每一个人的最大努力做好生态保护,避免污染以及资源浪费等行为的出现。随着我国科技经济实力的不断完善,在发展农业经济的同时,应学会利用我国的科学技术的长处,把先进的科学技术投入到农业发展当中,通过有效的培养农民的种植水平,达到提高农产品的增产以外,还可以培育优良的农业品种,做到保障产量的同时能够提高产品的质量,尽最大努力提升农民的工资收入。此外,还可以利用科技技术来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及时反馈农业市场信息,减小农业生产风险,降低农业生产能耗,实现我国农业经济的全面快速可持续发展。

第7篇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 公路经济 应对策略

一、引言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公路事业的发展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如何结合新时期的新情况,对于公路经济发展方式策略进行深入思考,构建和提出具有可行性的科学发展路径,这是我们当前应该重点考虑和探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只有做好公路经济发展对新时期发展需求的适配工作,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我国整体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需求。

二、新时期公路经济发展方式策略转变的重要性

第一,促进城市化建设进程。对于城镇发展来说,公路扮演着重要的基础性角色,同时也是实现城市化发展建设的关键工具。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的新趋势,对于公路经济发展方式进行调整,可以更好地满足各类交通需求。

第二,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公路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可以有效地对于地域距离限制问题进行解决,这对于第三产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力量。公路经济的健康发展,可以更好地对当地产业结构发展进行带动,同时实现对产业发展的有效引导。

第三,推动工业健康发展。在公路经济健康发展中,可以对于当地周边交通条件进行合理的改善,同时实现对当地工业园区建设工作的推动。不同地区自身的资源优势是不仅相同的,针对当地的具体情况推进公路建设工作的开展,可以更好地提升地产业集约化发展水平,实现对工业体系布局的合理调整,这对当地经济的健康发展也是非常关键的。

三、公路经济发展方式策略的转变思路

第一,对于经济路产核算机制进行改进。路产核算对于该公路经济管理来说是悱恻重要的,同时也是公路经济发展方式策略调整中的重要一环。通过科学地展开路产核算工作,可以对于公路路产的变化情况进行准确的反映与核算。在进行公路经济管理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当前的公路路产核算需求,对于公路修建技术标准进行明确,为不同公路提供不同的核算方式方法,同时对账目进行具体化、细致化的处理。只有通过这种合理的方式对于路产核算机制进行改进,这样才能对于路产情况进行科学、准确地统计,对公路经济发展方式进行转变,让公路路产的管理工作更好地引入资产管理的理念和方式,这对于公路经济的健康发展是非常关键的。公路经济管理中,要对于路产核算工作进行适当的调整,将投资成本进行更加科学、准确地反映,让公路经济发展方式与策略的转变获得一个更加科学合理的依据。

第二,为公路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行政保障。对于公路经济发展来说,行政保障也是必不可少和发展关键的。对行政保护制度进行完善,可以更好地为经济改革工作的落实提供支持和保证,同时这也是当前相关工作的重要着力点。我们在展开公路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的过程中,要从局部入手进行分析,再从科学的角度对整体进行分析。以点带线是实现改革突破的重要思路,同时也是确保经济管理创新改革有效的必要前提。在公路经济发展中,要提前进行局部试点,通过实践论证之后,在确保具备一定改革发展经验之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推广工作,这样也才能提升管发展方式转变的可行性和成功率。现阶段,我国公路经济发展中,行政保障工作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和发展。有关部门要对自身职能进行改进和调整,在对改革方式进行改进的同时,完成公路经济发展方向的有效调整。另外,针对于公路经济管理工作的需要,也要对执法工作进行相应的强化。打造一支具有较强业务能力的专业执法机构,为公路经济管理工作提供可靠的发展保障。

第三,加强公路经济管理队伍建设工作。在公路经济发展中,公路经济管理人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水平的提升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重视相关队伍建设工作的开展。公路经济管理工作开展中,相关管理人员自身必须要具备良好的理念,认识到公路经济健康发展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明确自身工作服务于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的重要属性和职责。在日常理念宣传和培养中,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引入一些研讨会议,让从事公路经济管理工作的相关人员进行积极地参与,对自身的见解和意见进行表达,通过不断地交流,提升自身的思想认识。在日常工作中,也要树立先进典型和榜样,为整个队伍构建一个良好的争先创优氛围。只有从思想意识上提升认识,将公路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观念与思路进行调整,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的相关发展需求。另外,我们也要积极展开思想道德教育活动,让相关从业人员自身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对自身服务的方式进行改进,打造更加科学、人性化的服务模式,提升队伍的先进性和业务素质能力。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时期新的发展需求下,公路经济自身的发展方式要结合新时期的新要求进行适当的调整,这样才实现自身的持续、健康发展。在对公路经济发展方式调整和实践的过程中,我们要对于科学的发展观念进行全面贯彻和落实,对当前路产核算机制进行完善,为公路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行政保障,加强公路经济管理队伍建设工作。只有对于影响公路经济发展的因素进行全面的控制和调整,这样才能让我国公路经济步入正确发展路径,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肖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公路经济发展的研究[J].时代金融.2013(36)

[2]汪小兰,罗芳.公路经济效益限制因素及解决策略[J].中国外资.2013(21)

第8篇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项长期的重大战略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在走向下一个30年辉煌的时候,中国遇到了诸多矛盾和问题。原有的以高投入、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多古地为特猛的“四高一步”式的粗放型增长方式难以再保障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其表现为,资源与环境、投资与消费、“一二三产业”比例、城乡和区域发展、国际收支等一系列的不协调,以及收入差距扩大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这其中隐藏着较大的经济和社会的风险。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变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虽然只把“增长”改为“发展”的一词之差,内涵却发生了重大变化。它表明国家要通过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面追求和实现国民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应该说,这些年中国已经取得了巨大成绩,但转变发展方式问题并没有根本性转变。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使我们更加认识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们面临的唯一选择,也是我们今后发展的动力和方向。

目前,编制“十二五”规划工作已经启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是其中的新战略、新主线和新任务。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总要受到发展理念、历史阶段、体制模式等因素的制约。特别是受到经济发展中一些深层次矛盾,如总量与结构、速度与效益、成本与质量等矛盾的制约。这些问题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又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区域协调发展

经济学家钱纳里通过大量的研究证明,当人均GDP在2400―4800美元之间时,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中级阶段,此阶段是结构调整的关键期。经济学家保罗・罗森斯坦・罗丹为此提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要抓住机会,在这一阶段适时“大推进”。2009年辽宁人均GDP已经突破4000美元。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正处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特别是结构调整的关键期。

一般来说,对发展方式起决定作用的是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和所有制结构。结构不合理是经济落后的重要表现,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和着眼点。在这些结构调整中,产业结构调整是最引人重视的。大力发展服务业、低碳产业,以降低单位GDP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实施技术创新战略,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等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

区域结构也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区域一体化能够降低交易成本、夯实合作平台、统A补性与竞争性、提供新的发展空间和动力,避免恶性竞争、减少产品过剩等。例如:中国经济过去30年的发展主要靠特区、开放城市、开发区等点状带动。到现阶段,点状拉动出现了低水平重复,地方恶性竞争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就是扩大区域合作。区域一体化会为发展提供投资、生产、就业等便利。这一过程也就是获得发展空间和动力的过程。区域结构调整能够缩小城乡和收入差距。当一个国家进入工业化的快速增长阶段后,发展条件好的地区率先发展,吸引各种资源向这些地区集中。反之,发展快的地区为了扩大发展规模、市场等,也需要不断向落后地区辐射。在积聚与辐射过程中,城乡和收入的差距就会逐渐缩小。

区域结构调整符合经济全球化的潮流。欧盟27国的经济一体化已经实现,东盟10+1的自由贸易区也开始运行,大珠三角正向泛珠三角的9+2模式扩大。在这种形势下,各国和各地区都将区域经济合作作为一种战略任务放在重要位置。

区域结构调整国家大力支持。2009年国家批准了11个合作的区域为“国家战略”。2010年这个规模继续增大。国家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区域合作把更多的区域培育成经济增长极和提高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区域;推进国际区域合作和提升对外开放能力的区域;有利于破解特殊困难和提升自我发展能力的地区;探索区域发展、区域管理先进模式的地区。

沈阳经济区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应当先锋

2003年辽宁省提出建设“辽宁中部城市群”的设想。2008年7月,辽宁中部城市群正式更名为沈阳经济区,并吸收阜新为成员市。至此,沈阳经济区形成了以沈阳为中心,涵盖沈阳、鞍山、抚顺三个特大城市,本溪、营口、阜新、辽阳和铁岭五个大城市的城市群。2009年以来经济区一体化加速推进。八城市交通、通讯和户籍管理等加速对接,沈抚、沈本、沈铁、沈阜、沈辽鞍五条产业带建设进展顺利。

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辽宁三大区域协调发展中,沈阳经济区是其中的一大亮点。目前,经济区面积占全省的50.9%,人口占全省的57.8%,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的66.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省的59.5%,实际利用外资占全省的53.3%,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全省的45.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省的59.4%。这样可喜的发展就是经济区一体化建设的结果。

第9篇

2008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定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是近年来国际社会应对人类大量消耗化石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提出的新概念。它的核心是在市场机制基础上,通过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及创新。形成明确、稳定和长期的引导和鼓励,推动提高能效技术、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及运用,并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朝向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转变。进入21世纪,全球油气资源不断趋紧,保障能源安全压力逐渐增大,全球环境容量瓶颈凸现,同时气候变化问题也成为有史以来人类面临的最大的“市场失灵”问题。在此背景下,英国率先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并于2003年颁布了《能源白皮书(英国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现在,欧美发达国家大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以抢占先机和产业制高点。日本作为推动“低碳经济”的急先锋,每年投入巨资致力于发展“低碳技术”:美国参议院2007年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美国政府制定了低碳技术开发计划。这一切对我国而言,已形成压力和挑战。

二、我国经济发展与低碳经济的矛盾冲突

(一)存在的问题;

中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面临着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和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多重压力,应对气候变化的形势严峻,任务繁重。节能减排是中国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之一,污染减排是中国“十二五”环境保护的重中之重且任务艰巨。中国经济翻两番面临能源约束;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面临环境约束;能源结构转换任务艰巨。据预测,到2020年和2030年,中国的一次性能源消费总需求,将分别达到29.47亿吨标煤和42.49亿吨标煤。研究结果还显示,到2050年,在基准情形下,一次能源需求为64亿吨标煤;在政策情形下,一次能源消费为47亿吨标煤。政策情形相对于基准情形,减少能源消费27%,减少CO₂,排放39%。根据基准情形的计算结果,2050年,中国排CO₂放量为31亿吨。这就意味着,中国不仅将超过美国成为第一大排放国,而且中国未来几十年的中国温室气排放将持续快速上升。按国家发改委规定目标,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降低率十一五期间累计职只能达到20%,每年在5%以下。据统计2008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降低率为5.18%,四川省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略低于全国水平,达到4.45%。从节能来看,今年至少要降低4.5%,才能完成五年任务。环保方面,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COD)还要完成减排总量的6%~7%的任务,节能减排任务相当艰巨。对于中国而言,由于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所占的比重较大,因此CO₂排放强度也相对较高。我国的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的比重超过2/3,这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以石油、天然气为主的格局大不相同。有数据表明,我国能源消费的CO₂排放强度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30%以上。中国以煤炭等化石燃料为主的能源结构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随着中国经济的继续增长,能源需求和消费增加,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将在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内保持持续增长的趋势。目前中国经济的“高碳”特征非常明显:中国正在加快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能源需求也在快速增长阶段,“高碳”特征突出的“发展排放”难以回避;“富煤、少气、缺油”的资源条件,“高碳”占绝对的主导地位,决定了中国能源是以煤为主的“高碳”结构,国内优质能源不足,能源结构不利于节能;中国经济的主体是第二产业又加重了中国经济的高碳特征,国内工业化比重不平衡,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占比较大;中国经济南“高碳”向“低碳”转变的最大制约,是整体科技水平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中国节能减排的政策体系、绩效考核体系以及执法监管体系仍很不完善,在体制、政策、法规方面有待进一步健全。

(二)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

我国现在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加快推进的阶段,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庞大,能源需求快速增长。“高碳经济”特征突出的现实,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一大制约。怎样走出一条既确保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又不重复西方发达国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求发展的老路,同时又不盲目让西方国家牵着鼻子走,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发展中国家的排放空间已被严重挤占,必须探索新型低碳发展的道路。发达国家历史,目前和未来相当长时期的高人均排放已经和持续过多地占用全球碳排放空间,全球已失去了按公平原则分配碳排放空间的机会。发展中国家不可能沿袭发达国家以高能源消费为支撑的现代化发展模式,必须探索低碳发展之路。因此,中国目前最需要的不单纯是规模更大的经济刺激计划,而是提高政策前瞻性,推动结构性改革,推进提高增长质量的深层次改革措施,其参照标准将不仅是GDP数量和股指,还应包含就业、收入、社会保障、环境、能耗等多重指标。对中国来讲,发展低碳经济可以提供很好的机会来实现经济结构转变,促进低能耗、高附加值行业发展。尽管目前我国进行二氧化碳绝对减排还不符合现实国情,但是结合国内的能源政策、产业发展政策和土地利用政策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考虑减缓排放的效果及需求,实现国内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发展低碳经济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主要应通过以下途径:一是投资于新能源、洁净能源等能源基础设施等形成资本积累,通过资本增长率提高来促使产出增长率提高;二是新增投资于低碳能源技术促进新知识、新技能的产生,并外溢到其他经济部门,推动技术进步,从而产生内生增长;三是新增投资到低碳产业部门,往往会形成新的就业,于是通过劳动增长促进经济增长;四是新增投资用于改善碳排放产生的经济效益,通过碳生产力提高以促进经济增长并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我国要坚持不同于发达国家的低碳发展道路。我国当前仍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未来相当长时期温室气体排放量仍会继续增长。因此,我国对于低碳经济的认识更应该强调发展过程和途径,通过低碳能源技术的开发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减缓由于经济快速增长新增能源需求所引起的碳排放增长,以相对较低的碳排放水平,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发展是第一要务和目的,低碳是实现发展的途径和手段,也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特征和标志。低碳发展将成为中国应对两个全球危机的必然选择。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日益紧迫的形势下,我国应把低碳发展作为推动能源技术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协调经济发展与保护全球气候关系的核心战略选择,实现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与国内可持续发展的双赢。

三、发展低碳经济采取的对策

(一)国家要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低碳经济的实现形式是合理调整能源结构,优化能源利用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积极开发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近期,我国已把淘汰落后产能作为重点,国务院下发了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明确了近期电力、煤炭、钢铁、水泥、有色金属、焦炭、造纸、制革、印染等重点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具体目标任务,以优化能源结构。在中期要大幅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重,推进氢燃料电池等新能源技术以及碳收集与埋存技术的应用;更长远看,建立以可再生能源、沾净煤、先进核能等为主体的可持续能源体系。除了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外,还必须加快开发清洁的替代能源,尤其是战略性地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比重,向“低碳富氢”的方向发展。尤其是应减少地下含碳能源的开采,大力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核能、地热能等新能源。发展替代能源要按照以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以优势能源替代稀缺能源、以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思路,逐步提高替代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今后优质能源发展空间包括将核电作为主要的发展能源,把天然气作为能源调整的重要部分,坚定地发展水电,在分析技术、经济和可行性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发展其他可再生能源。以发展低碳经济为契机来解决我国能源问题,根本出路是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节约优先的方针,大力推进节能降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通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推动服务业加快发展、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用能结构,加快构建节能型产业体系。要强化工业节能,推进建筑节能,加强交通运输节能,引导商业和民用节能,推动政府机构节能。特别要注意全面推进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工作,力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推进废弃物能源化、资源化利用,走中国特色的生物质能源发展道路。

(二)中国企业应积极参与制定低碳经济国际规则

不了解低碳经济贸易的国际规则,我国企业将可能遭受重大损失。碳排放交易规则的制定者,将是最大的受益者。我国企业及时参与规则的制定非常重要。目前,企业作为发展低碳经济的主体,应对其建立激励机制,激励企业进行低碳科技创新。政府通过设定明确的碳排放上限,可以科学界定哪些行业、哪些领域当中还有减排的潜力。低碳经济是基于自然规律的经济模式,因此通过对企业的减排进行实时的监测,摸清其减排程度,并对其应尽的减排义务进行客观评估,可使企业获得明确的信息。另外在减排过程中设立一些税收等政策激励的措施,促使企业寻求更好的节省能源的技术和方法。此外,稳定的政策和市场环境从长远来说非常重要,企业需要长期的稳定感,从而根据政府制定的目标相应地调整自己的发展计划和重点领域。低碳经济的政策要有时间范围,如英国政府就承诺在2015年之前低碳政策维持不变,这样就能给企业发出一个明确的信号;明确的信号可以给企业以稳定感,同时也可以给消费者个人提供更多消费的信心。应最大限度地使用以市场为主的自愿性机制,在完全必要和设计完善的前提下提倡以监管等原则来保障成效。其一,通过税收优惠、融资优惠等激励机制,政府和相关企业将会增加对低碳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投入,或者通过对研发资金的重新分配,来推动低碳技术的发展。其二,由于对碳排放的限制,排放温室气体较多的企业不得不增加对低碳技术的需求,一个新兴的低碳技术市场将会形成,这将极大地促进低碳技术产业的发展。其三,由于学习效应,低碳技术的性能在应用中将得到提高而成本却会下降,这反过来增强了技术自身的吸引力,使其市场前景变得更为广阔。中围企业应该而且必须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建立低碳领域的技术创新机制。伴随《京都议定书》的执行,相应的减排技术产业及其市场将逐步形成。清洁能源技术和高效能源技术将逐渐成为这一市场上最具竞争力的技术,谁在这个领域的技术创新中取得突破,谁就能够抢先占领这一市场,谁就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此外,更应注重低碳技术创新机制和清洁发展机制的整体战略部署,这不仅会带来非常大的利润,也是非常重要的国际合作领域。

(三)个人应选择低碳生活

“低碳经济”仅有先进技术的支撑是不够的,必须依托于“低碳生活”才能实现真正的节能减排目的。“低碳生活”是一种简单、简约和俭朴的生活方式。人们的衣食住行都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乃至于气候变化有关,比如每度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0.62公斤,由此就可算出日常生活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如果绝大多数人的生活能够采取低排碳的适度消费的方式,那么“低碳经济”的实现是有可能的,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就有什么样的经济。“低碳生活”不只包括制造业、建筑业中许多节能技术改进的细节,还包括人们日常生活习惯中许多节能的细节。对于目前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的中国,每个人生活中浪费的能源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看似相对微小,而一旦以众多人口乘数计算,就是巨大的数量。如今在许多发达国家,很多人已经自觉第接受了支撑低碳经济的低碳生活方式,他们愿意放弃享受,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从关掉暖气到放弃驾车上班。今天欧洲人越来越喜欢乘坐火车出行,一个主要原因是乘高速列车带来的人均碳排放只有飞机的1/10。简约生活,也正在成为更多中国人家庭生活的准则。一些收入早已进人中产阶级的市民,也会穿着旧衣服去早市买便宜青菜,骑自行车出行,使用最老款的手机。煮鸡蛋早关一分钟煤气、用洗衣服的水冲厕所、随手关灯、打印用双面纸等习惯早已深入到那些最有教养的阶层中去,从而带来心灵的宁静。然而,能够自觉接受可持续消费价值观指导,做到适度消费的人是不多的,追求高消费依然是社会生活的主旋律。绝大部分情况下低碳经济还只是人们心目中的一个概念,低碳生活也只是处在令人尴尬的纸上谈兵阶段。在实际生活中,以大量消耗能源、大量排放温室气体为代价的“面子消费”、“奢侈消费”的比例太高。一方面在努力实现“低碳经济”.一方面又不停地挥霍。这些都是消费主义文化使然。消费主义文化总是不断刺激你去换最新款的手机、电视、衣服、鞋子;轰炸般的商业广告煽动着公众一浪高过一浪的消费欲望,把人变成商业利润的工具。不少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人,用一个月的收入买一款新式手机或一个名牌皮包眼睛都不眨一眨。中国现在每年平均淘汰近7000多万部手机,产生着大量的电子垃圾。不少年轻女性家里堆满了各种款式的鞋子和皮包,但还是要去买更新的款式。在提倡“低碳生活”的今天,“能挣会花”的口号不再象征着现代化理念,而象征着一种浪费资源的野蛮消费方式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生活方式,正走向人类文明的反面,严重制约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不但污染了生态环境,而且污染了人们的心灵。正是这种无限膨胀的消费欲望造成了世界能源、资源的紧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