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28 11:00:02
导语:在城市社区的特点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城市社区 应急管能力 安全保障
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4-0086-02
近年来,城市中各种应急事件屡见不鲜,一方面是自然灾害猝不及防,一方面是群体突发事件频繁发生。城市应急事件存在复杂性、多样性特征,由于大量突l事件源于基层或社区组织,对于一系列的预警、防范,相关政府部门往往无法第一时间发现并及时处理,以至于为突发事件的处理效率、处理成本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一、提升城市社区应急管理能力的意义
(一)强化应急准备针对性
提升城市社区应急管理能力可促进社区对周围环境一系列不确定因素开展科学有效分析,经由实施科学有针对性的应急知识宣传教育,组织应急培训、演习等活动,以强化城市社区应急预警防范能力。
(二)确保第一时间应急响应
提升城市社区应急管理能力与突发事件可否及时有序处理存在密切联系。突发事件发生后,在政府组织的相关援救队伍到达事发地前,城市社区可先期开展应对工作,第一时间对各项信息开展采集、传递,及时组织事发地周边居民开展自救互救,实现对事态发展的有效控制,进而尽可能降低人身财产损失。
(三)促进重建措施高效实施
突发事件引发后,灾后重建是应急管理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环,由于灾后恢复工作牵涉诸多方面内容,再加上政府资金投入有限,倘若所有事宜均要政府一手操办,无疑会延缓重建计划进程。积极参与重建计划是城市社区的职责所在,以城市社区为单位开展物资援助、心理疏导,可迅速将应对政策落实到个人,促进重建措施高效实施,极大限度减轻突发事件造成的影响。[3]
二、城市社区应急管理能力提升工作方案设计
全面城市社区在时展新形势下,要紧随社会发展脚步,强化改革创新,引入先进科技理念、成功发展经验逐步提高城市社区应急管理能力,为进一步促进社区应急管理有序开展,可以自以下相关策略着手:
(一)调整城市社区与政府的关系
众所周知,政府在公共突发事件处理中占据着核心主导地位,然而由于应急管理存在复杂性、时效性特征,使得政府还要扮演促进者、协调者的角色。如今我们一方面已经认识到城市社区在应急管理中所具备的优势,一方面又顾及丧失对城市社区的控制力,使得对城市社区管理依旧保有一种矛盾心理。新公共管理理论指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能否有序进行,并不取决于政府权力的大小,或是政府指令的权威性,政府应当更新思路,依托新型管理技术手段,实现对社会力量的优化整合,这也是政府的最终责任和工作目的。
地方政府要建立科学的领导和合作关系,对社会环境及自然环境开展管理保护,为每一社会主体提供充足的参与空间。[4]面对不断发展转变的社会环境,政府务必要优化运行模式。鉴于此,我们应当明确认识基层组织在社会管理尤其是应急管理中的重要性。首先,政府应当开展好城市社区应急管理指导工作,为城市社区应急管理指明发展方向,对城市社区在应急管理中的权力、义务予以充分明确,强化城市社区应急管理队伍建设,推进城市社区应急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进程。其次,政府应赋予基层社区以权力和责任,引导城市社区开展自主创新。最后,积极引导城市社区参与突发事件预案的讨论和应对措施制定,进而提高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科学实用性。
(二)建设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机制
近年来,多元主体协同机制在众多发达国家应急管理中得到广泛推广,而在我国则依旧处在初级发展阶段。我国传统应急管理系统注重系统的稳定性以及系统原则的延续性。新形势下,应急管理特征发生了极大转变,由此很大限度上提升了应急管理的难度。
作为一种以多中心治理理论为前提的机制,多元主体协同机制在应急管理中可实现对社区、企事业单位以及民间组织的优化整合,促进城市社区在应急管理中的功能得以有效凸显。在组织结构方面,多元主体协同机制的偏平化、弹性化的组织结构可取代以往官僚制组织机构中僵化式和机械式的层级模式;在权力构成方面,除去政府部门之外,无论是社区居民还是企事业单位均具有管理的权力及义务;在决策机制方面,依托集权、民主相互结合的手段,在社区应急规划、法规建立、政策制定等阶段,主张民主参与第一、强制第二,从而强化决策规划的科学可靠性。在城市社区应急管理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机制建立过程中,应当秉承公共危机治理理念,提高对资源、信息各方共享的重视度,积极吸引企事业单位、志愿者、社区居民,开展群防群治。
(三)城市社区参与城市应急管理保障体系建设
(1)强化城市社区应急文化建设。城市社区应急管理能力高低,受其是否具备良好的应急管理文化、素质很大程度影响。应当加强对城市社区居民的危机教育,推行不同形式的危机教育。其中,政府可借助电视、报纸、互联网平台开展应急知识宣传教育,城市社区可定期组织应急知识宣传、座谈讨论活动。同时应当开展应急演习活动,结合不同地区实际情况,城市社区、街道办应积极组织该地区针对其易发的突发事件进行预防、演习活动,从而提高城市社区居民突发事件应对能力。
(2)强化城市社区应急管理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应强化对城市社区基础设施的投入,尤其是一些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应当强化在卫生、消防、抗震等方面的基础设施投入。对于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政府应加大补贴,从而减轻城市社区的经济负担。另外,对于城市社区应急设施的建设,不同地区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引导当地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共同参与。
(四)强化城市社区应急管理工作法制建设
城市社区应急管理同样离不开法律的保障。
(1)加强法律制度建设,为城市社区应急管理有序开展提供科学可靠的制度环境。现阶段,我国即便已出台了以《突发事件应对法》为特定规范的突发事件防治法规及相关紧急预案,然而该项法律法规针对次生灾害的防治、灾害造成的连锁反应等相关工作未做针对性立法,同时各种应急预案在时效性、预见性等方面依旧存在极大的缺失。[5]基本法相关内容的制定、完善迫在眉睫。
(2)依托部T法的修订,推进城市社区应急管理每一主体相互间的协同效应。借助法律的形式促进突发事件下权责调适机制的有序运转,对每一组织乃至个人在应急管理中的权力、义务予以明确,实现对他们的有效监督、约束。
(五)强化城市社区应急管理队伍建设
单一主体力量极为有限,这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显得特别明显。因此,城市社区应当对自身蕴藏的资源开展优化整合,推进应急管理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统一协调,强化队伍建设,积极促进城市社区应急管理能力的有效提升。
城市社区应急管理队伍除去社区组织、上级职能部门、专业技术人员等组成的专业队伍以外,还应当强化社区居民、物业公司人员、辖区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等组成的非专业性志愿服务队伍的建设。有序推进城市社区应急管理队伍的协同管理、指挥,构建健全的培训教育制度,强化对应急管理队伍的基础知识、技能培训,开展实地演练,切实执行组织绩效评估,提高城市社区应急管理队伍综合素质。与此同时,城市社区应当强化志愿者队伍建设,对人员进行妥善安排,保证优势功能的有效发挥。依据规范流程对志愿者进行招募、资格认证、培训考核等,提高城市社区志愿者队伍的综合素质。在应急管理期间,对志愿者队伍给予指导、帮助,促进城市社区应急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六)开展城市社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与评估
科学完备的应急管理评估,可对全面应急管理过程有效性开展检测、反馈,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有助于经验总结、提供发展依据,改善城市社区应急管理能力,促进城市社区应急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应急管理全面环节开展的评估应当包括:突发事件引发前脆弱性及风险源评估与预警、突发事件引发时实时检测与快速评估、突发事件引发后损失与能力评估等内容。城市社区应急管理能力评估是对城市社区处理突发事件过程中的实时评估、事后评估,是从资源设置、应急设计等多个方面,对城市社区应急管理全面阶段开展能力评估。经由能力评估,可获取针对应急组织自身、应急行动及项目水平的评估结论,进而为提高城市社区应急管理能力提供有力依据。城市社区可自主或者邀请第三方组织对自身应急管理能力开展评估。首先,要对城市社区应急管理能力评估主体、内容予以确定,然后,应用科学有效的评估方法,建立科学完备的城市社区应急管理能力评估体系,结合评估模型,开展好模型数据分析,从而获取能力评估结论。城市社区应当提高对应急管理能力评估的重视,对应急管理每一阶段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实行科学的措施,积极促进城市社区应急管理能力的有效提升。
三、结语总而言之,城市社区是社会必不可少的一个元素,城市社区应急管理是社区居民生活、生产安全的重要前提,是城市社区安全、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公共事件频发且导致严重损失的一大原因是全社会安全意识不足,城市社区居民自救互救能力缺失,城市社区安全基础差。因此,政府务必要不断钻研、总结经验,清楚认识城市社区应急管理能力内涵,全面分析城市社区在应急管理中的特点与优势以及提升城市社区应急管理能力的意义,结合城市社区应急管理工作实际情况,积极促进社区应急管理能力有效提升,推动城市社区的有序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岳静.城市社区应急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理论建设,2013,13(6):96-98.
[2]高英.浅谈强化社区应急能力建设的探索――以成都市天府新区应急示范社区建设为例[J].商,2015,7(19):67.
关键词:社区文化特征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8.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城市社区是城市的“细胞”。社区是指聚集在一定的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地域社会生活共同体,是社情民意、社会基层各种问题和矛盾反映比较集中的地方。社区文化是一种特殊社会文化,城市社区文化是一个多层次、复杂的统一体,是指城市社区居民在特定区域内、在长期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具有鲜明个性的群体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生活方式等文化现象的总和。从理论层面来看,城市社区文化是城市社区居民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具有本社区特点的价值取向。从实践层面来看,城市社区文化就是城市社区的精神、特色、居民素质等编织而成的社区图景。不同城市社区文化具有不同的特征与重要的作用。
一、城市社区文化的特征
1.地域性。由于社区具有一定的地域性,所以依托城市社区而发展起来的社区文化也具有地域性。不同社区其文化特征不同,而具有民族风情、历史文化积淀的社区,其社区文化的地域性就尤其突出。
2. 群众性。群众广泛参与是社区文化的基础,首先要把社区文化建设“居民化”放在第一位,脱离社区居民的需求而盲目发展的社区文化是没有生命力的。社区文化活动要与家庭、街道、科技、校园、老年文化及青少年教育等有机结合,通过休闲健身、文化娱乐、科技普及、艺术培训、网络咨询等形式,把社区居民吸引到社区文化活动中来,减少不良文化对社区居民的影响。
3. 多元性。我国改革开放对发展多元的社区文化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当前发展社区文化首先要大力发展与弘扬主流先进文化,同时还要大力提倡发展以为指导的、居民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文化。所以,多元的社区文化是当前社区文化的发展方向。不论是老年人、年轻人和少年儿童,都应该享受到丰富多彩的、“百发齐放”的城市社区文化。
4. 平等性。不论何种身份、何种职业、何种民族、何种年龄阶段的居民。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成果应该平等的。当前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主要推动力来之于政府财政支持和政府推动,因此,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更应体现平等性。凡是为城市社区发展献力献策的社区居民,都应该平等的享受社区文化带来的精神愉悦,包括生活在城市社区的农民工和流动人口。
5. 公共性。城市公共服务体系的内容之一是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怎样发挥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公共服务性,不断满足社区各种利益群体的需求,使生活在社区中的所有公民都能够享受到公共文化体系发展带来的文化成果,是未来城市社区文化发展的基本要求和方向。缺乏公共性仅仅满足部分居民文化需求,忽视满足其它群体,在未来的社区文化建设中要加以纠正。
6.价值导向性。社区文化在社区居民中是否具有价值导向作用,是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成败的重要指标。社区文化建设的水平决定了社区居民能否在社区中和谐相处、形成生活共同体。以先进文化为指导的城市社区文化对城市社区居民的行为习惯和价值取向具有重要的影响。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群众性的社区文化活动可以引导居民形成积极向上的文化精神状态,也可以消除社区居民的孤独、寂寞,还可以预防和矫正社区青少年犯罪。
二、城市社区文化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
1.城市社区文化有助于提升居民的精神境界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工作紧张程度和精神压力也随之增加,社区作为人们工作外赖以生活和休憩的主要场所,以往所开展的一些生活活动已不能满足社区居民的需要,人们希望社区有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成为大家赖以生存和坚守的“精神家园”。 目前我国广大社区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如:各种家庭文化、科普宣传、文体比赛、广场文化等,这些活动一方面从不同角度与层次等方面满足了社区居民的精神需求,同时社区成员在参与社区活动中,也加强了彼此精神与情感的交流,社区文化所倡导的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及行为方式也在潜移默化中深入社区居民心中。所以积极向上的社区文化氛围可以满足居民的精神需求、陶冶居民的情操和提升居民的精神境界。
2.城市社区文化有助于提高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
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一方面体现了一个社区全体居民的文化教育水平、道德风貌、精神状态、健康等人文状况,另一方面还反映着一个社区的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等智力水平。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一般包括受教育程度、道德水准、健康状况、精神状态和创新能力等。要想不断推动社区建设向前发展,必须全面提高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而要提高城市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水平,就一定不能忽视社区文化的重要作用。
城市社区文化在提高社区居民综合素质方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教育功能上。城市社区文化的教育除了学校教育和专业教育外,还有社会性自我教育。即主要通过潜移默化的渗透和不断向社区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等方式来实现。社区文化针对不同的对象与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不仅可以提高社区居民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水平,而且还可以使其在活动中学到各种技能。另外,社区的医疗、卫生保健等知识宣传、服务活动有助于增强社区居民的卫生保健意识和身体素质的提高。总之,社区文化在提高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3.城市社区文化有助于塑造“社区精神”
一定的社区文化,在一定时期内,会影响和规范社区群众的行为模式,并排斥其所否定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一方面它不断鼓励社区群众之间的相互协调;另一方面也不断引导人们追求高尚的目标与理想。如此以来,社区成员在长期的交往中就逐步形成了共同的理想目标、价值观念、风俗习惯、信仰和归属感,也就是说形成了某一种共同的“社区精神”。
这种社区精神对增进社区群众之间的感情,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非常有利。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到来,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人们之间的交往打破了过去封闭的“单位人”界限,成了开放的“社会人”。对于如何增进相互之间的联系就成为社区群众交往的一个难题,而社区文化的群众性活动正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方法之一。社区文化的群众性活动是增进社区居民之间、各类组织之间相互联系与沟通关系的精神纽带,它把社区群众吸引在一起,创造友善、和谐、互助的人际关系。这种社区精神可以增强社区成员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社区通过组织老年、青年人等不同形式的演出活动,会吸引社区不同成员的积极参与,从而增强其对社区的强烈认同感与归属感。
4.城市社区文化有助于提高“社区综合竞争力”
“社区综合竞争力” 以新的发展观为基础,体现了一种新的发展理念。“社区综合竞争力”是社区经济、文化、自然的持续、协调发展。哈佛大学科学与国际事务中心主任小约瑟夫·S·奈(Josephs.Nye.Jn)教授认为,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可以分为硬实力和软实力两种形态,软实力与硬实力同等重要。一个社区也同样如此,其“综合竞争力”的提升,社区文化的软实力作用非常关键。
城市社区文化可以为“社区综合竞争力”的提升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非常关注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文化可以通过对社会制度构成要件的指导,来实现社会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优化,从而为“社区综合竞争力”提供精神动力。城市社区文化尤其是社区产业文化,它不仅为社区创造出了巨大的经济价值,而且能够极大地提高一个社区的文化品位。比如,美国的文化名城洛杉矶,靠“好莱坞城”和“迪斯尼乐园”形成了惊人的影视、影像制品业和文化旅游,一方面创造出了巨大的经济价值,另一方面也提升了洛杉矶世界文化名城的品位。
5.城市社区文化有助于增强社区的凝聚力
凝聚力是维护城市社区稳定、和谐、进步的重要因素,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在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文化活动的开展离不开社区居民的参与和支持,居民在共同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过程中,由陌生到熟识,彼此之间的理解与认同逐渐加强,关怀与帮助逐渐增多,就形成了对大家共同生活的家园——社区的认同感与归属感。通常,居民的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越强,就越能够意识到自己作为社区成员的权利与义务,进而就越能自觉主动关心社区的事务,积极参与社区开展的各项活动,从而改善社区环境、增强社区的凝聚力。而社区凝聚力的增强对于稳固居民的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又起到了促进作用,所以三者之间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机制。因此,社区文化有助于增强社区的凝聚力。
关键词:城市社区;社区教育;弱势群体;保障机制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8-0060-02
一、城市社区弱势群体教育保障机制的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
(一)城市社区弱势群体教育保障机制的发展状况
人类社区教育一般以1849年创办于北欧的“民众中学”为始端,已经历了一个半世纪的历程。在欧美、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社区教育已成为与正规学校教育并重共存的现代文明的主要传播渠道,并已构成现代社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比较成功的社区教育一般都伴随着比较完整的社区教育保障机制。如美国类似于社会学院的社区学院,加拿大通称的社区学院和日本的公民馆,三个国家社区教育的共同特点是国家的大力支持。
随着经济危机和社区教育自身发展等一些问题出现,欧美、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的社区教育为应对新状况做出了一些新的调整:如通过立法继续增强政府对社区教育的影响力,通过政府积极有效的干预保障社区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总之,国外社区教育运行体系不断变化和拓展,充分体现了社区教育实用性、适应性、灵活性等特点和为社区服务的宗旨,在社区教育方面严格注意“全员性”理念的保障,而保障“全员性”的重点和难点也就在弱势群体教育保障机制建设方面。
相对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社区教育发展,我国的社区教育明显滞后,起步于80年代初期,是在国家实行改革开放后,总结原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社区教育的经验,从国内不同地域的实际出发,通过试点逐步发展起来。我国社区教育发展已经有一定规模,并呈良好的发展态势,而且成果较多,为进一步社区教育保障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我国社区教育保障机制研究方面也取得了较大成就,刘奉良等在《关于社区教育保障机制研究》中总结提出建立社区教育保障机制的具体措施:广泛宣传,提高民众对社区教育认识的整体水平;规范管理,发挥政府在社区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如完善法规、整合资源、资金保障等;建设基地,构筑社区教育平台,如农科教结合、劳动就业培训、“夕阳红”、卫生保健、体育训练等基地;组建队伍,培养社区教育的骨干教师;构建网络,突显社区教育课程设置的灵活性,如开设应用性课程、人文性课程和工具性课程等。
(二)城市社区弱势群体教育保障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社区教育保障机制发展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一些问题,李平在《国内社区教育研究综述》中提出我国社区教育和社区保障机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即理论性研究不够充分,实证性研究不够深入,理论研究和实践结合不够紧密。总结而言,我国社区教育和社区保障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基本可以归结为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两个方面:
1.理论研究方面。相对于国外社区教育方面的理论研究,国内理论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社区教育保障机制理论性研究不够充分,对社区教育的理论研究不够重视;缺乏将实践上升到理论高度的意识,对国外的社区教育理论,介绍引进较多,吸收转化较少,对如何借鉴国外经验,结合国情较好地利用国外社区教育理论指导国内改革实践,办出自己的特色,研究较少”。
2.社区教育实践方面。当前社区教育实践中缺乏先进理论指导,基本理论引用方面也较差,很多社区教育面临的问题是社区教育的内容干瘪,教育时间过短、具有临时性等不足,各参与主体要么同时到场,要么集体退场的现象严重。
综上所述,我国的社区教育保障机制在前人学者的艰苦努力下,实现了从无到有,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我们需要走的路还很远,当前相关研究和实践仍然处于探讨阶段,理论过于空和大,实践又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过于零碎。
二、城市社区弱势群体教育保障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
“全员、全程、全面”教育是社区教育的主要理念,也是我国社区教育发展的宗旨。社区教育没有年龄、性别、职业、身份和层次的区别和限制,对社区内所有居民一视同仁;社区教育更多关注底层群体、弱势群体,满足他们受教育的愿望和需求,并且帮助这些人群提高文化、科学和综合素质。城市社区弱势群体教育既有别于一般社区教育,又是社区教育框架内的一部分,保障城市社区弱势群体教育是完成我国社区教育目标的关键,是在社区教育基础上需要更进一步努力的部分,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
(一)城市社区弱势群体教育保障机制建设各参与主体的角色和作用不够明确
构建城市社区弱势群体教育保障机制需要多个主体的共同参与,在城市社区弱势群体教育保障机制构建中主要有如下七个主体:政府、学校、社区组织、社区弱势群体学员、媒体、社区教育主管部门和弱势群体家庭。
政府在城市社区弱势群体教育过程中占主导地位,承担着多个角色,比如政策法规制定者、社会资源整合者、倡导者、支持者和监督者等一系列角色,政府作为主体的参与量大小决定着社区教育的成败;学校主要承担着师资力量提供者和支持者的角色;社区组织承担着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除了配合和落实政府政策法规,还要组织和协调社区内资源,协调各主体间关系,承担的角色最多,如协调者、倡导者、组织者、执行者、实际资料的调查者等等;社区弱势群体学员是教育行动的参与者和受益者,也是有受教育渴望的需求者和自身受教育权的争取者;媒体作为社会重要的宣传机构,承担着宣传者的角色,并对提高城市社区弱势群体教育的社会认可度具有重要作用;社区教育主管部门作为支持者和管理者,对于教育保障有着重要作用,而且还是社区教育学历的授予者;弱势群体家庭是在一般社区教育研究中被忽视的重要支持者,经常决定着弱势群体学员参与教育的机会多寡,也是教育资源的重要提供者。由于个参与主体的目前配合不足,尤其是除政府外的其他主体,没能够对自己的作用明确定位,导致在社区教育中,主体角色混乱、定位不准,从而影响了城市社区弱势群体的教育保障机制的建设。
(二)城市社区弱势群体教育的教育资源过于分散
当前造成城市社区弱势群体教育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教育资源过于分散,这种分散将本来就不足的资源浪费或者重复利用了,主要体现在城市社区弱势群体教育机构建设中。城市社区弱势群体教育机构建设主要包括社区教育实体建设和教育体系建构两个方面。首先,社区教育实体的建设主要包括教育场所、师资以及教学配套设施等,解决这一问题主要靠政府介入,包括资金提供、场地划批等,社区组织要充分挖掘社区内可利用资源,两者互相配合才能很好的完成这一建设任务。目前政府提供的一些包括资金等资源由于过于分散而没有起到预想效果。
其次,社区教育教育体系的建构包括社区教育学校内部教育管理网络和外部教育管理网络建立。社区教育学校内部教育管理网络包括行政、教学及教辅等管理网络的建设;社区教育学校外部教育管理网络建设主要考虑建立怎样的层级管理关系最有利于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比如刘凡在《构建城市社区教育体系》中设想了构建社区教育体系的多种途径,很值得借鉴。但是除政府外的其他社区教育主体也没有在教育体系建设方面群策群力,处于各自为战的局面,导致管理、师资等力量的分散,影响了社区教育保障机制的建设。
另外,城市社区弱势群体教育的教学的内容和教学手段单一,社区教育文化品位的不高,社区教育课程的开发投入不足等也造成当前弱势群体社区教育保障机制差。
三、保持城市社区弱势群体教育保障机制长效性的途径
(一)整合社区教育资源,建立各主体间配合的长效机制
鉴于国内外社区教育发展的状况,社区教育对政府的依赖性较强。政府应继续积极发挥主导者的角色,引导整合社区教育资源。但是在社区教育保障机制建设方面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积极建立各主体间配合的长效机制。能否充分发挥各主体的作用,保障城市社区弱势群体教育长效性,是衡量我国社区教育开展成败的关键。
1.政府应在维持城市社区弱势群体教育机制长效性中起到关键作用,为维持城市社区弱势群体教育机制长效性提供充分资金保障和管理保障。
首先,资金保障关乎到城市社区弱势群体教育的存亡,因此,建立稳定持续的资金供给是保障城市社区弱势群体教育的前提。其次,管理是社区教育活动顺利进行的关键,只有管理得当才能有效运用资金、吸引师资力量和保障学员的数量和质量,是实现城市社区弱势群体教育目标的保障。
2.学校、社区组织和媒体等主体充分发挥其辅助作用,为社区弱势群体教育争取尽可能多的资源,尤其是社区教育的师资力量。充足的师资力量可以保障学员的教育质量,提高社区教育理论研究,开发新课程,吸引更多的弱势群体学员参与学习,并能够满足他们受教育的需要,也是实现城市社区弱势群体教育目标的保障。
(二)丰富城市社区弱势群体教育的教学的内容和教学手段,提高社区教育的有效性
1.城市社区弱势群体教育内容的设定是实现社区教育和弱势群体教育目标的重要支撑,这个问题还关乎到弱势群体学员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主要是采取怎样课程设置、教育期的长短等问题。因此,社区教育需采取因人、因时而异灵活设置与弱势群体需求相匹配的教学内容,并合理规划学习期限。
2.采取何种教学方式也是影响城市社区弱势群体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根据社区的实际状况与其他单位或者学校联合办学等形式,同时采取多样化教育方式,根据老人、儿童和残疾人身体健康状况和家庭经济状况等,采取与之相应的教育手段满足弱势群体受教育需求是比较可行的教育方式。比如针对行动不便的弱势群体学员,可以采取家教方式,还可以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如录像和网络学习等方式。
(三)充分调动弱势群体参与社区教育的主动性,保障社区教育学员的数量
学员的数量可以显示学员参与度和社会认可度;保证学员的学习质量是城市社区弱势群体教育的根本目标,保障学员数量和学习质量是城市社区弱势群体教育的重中之重。
弱势群体通常社会地位较低、生存状况较差,经济上存在困难或处于边缘化、受到社会排斥的散落的人。受到各种条件限制,他们很难有受教育的机会,作为社区教育保障机制的收益者,也是社区教育的主体,弱势群体学员学习愿望和学习需要应充分调动。尤其是弱势群体家庭的支持力度,直接关系到弱势群体参与社区教育的可能性。因而,充分调动弱势群体参与社区教育,重在帮助弱势群体学员和弱势群体学员家庭排除认识上的障碍和实际面临的经济等障碍。
四、结语
我国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各地区社区教育发展状况也存在差异,内地城市的社区教育研究和发展明显落后于沿海一些发达城市,走出城市社区弱势群体教育发展地方特色是今后研究的重点所在。城市社区弱势群体教育保障机制研究的难点主要在宏观理论和实践研究方面。一方面国内在社区教育宏观理论研究方面比较薄弱,在基础理论薄弱的情况下研究城市弱势群体教育保障机制比较困难。另外城市社区的分布状况稍显复杂,受经济发展、民族文化风俗影响,弱势群体社区教育保障机制的研究具有一定复杂性。
参考文献:
[1]李平.国内社区教育研究综述[J].辽宁教育研究,2004,11.
[2]梁艳萍,黄大乾.发达国家社区教育比较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15.
[3]陈永华.试论当前我国社区教育的改革与发展[J].继续教育研究,2007,2.
1.1创建新时期现代化社区的需要
《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中提出了坚持政府指导和社会共同参与相结合努力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现代化社区,在城市化进程中,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体制的变革势必对城市社区的生活带来影响:经济交往方式的改变使城市居民内在联系增强,城市居民间的交往机会也增多,交往需求增强,这就要求城市社区必须加强建设,以适应这一变化,社区办社会的方式使社区承担的社会职能越来越多,社区居民对社区的依赖性在增强。无论是城市社区优美环境的创造、完善服务的实现,还是和谐的人际关系都需要道德的维系,都需要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
1.2解决转型时期我国城市出现的伦理问题的需要
我国正从传统文明走向现代文明,经历着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人们的道德观念出现了新的变化,并出现了一些伦理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个人本位问题,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个体的自主地位增强,为追求自身的利益,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现象较为普遍。②人际关系功科化,作为市场经济建设的阵地,经济领域内通行的等价交换原则被扩展到社会生活,导致城市居民间人际关系的功利化,人际关系功利化会引发诸多道德问题,如奉献精神,互帮互助的精神的弱化乃至消失,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淡漠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城市社区道德的建设。加强社区道德建设有助于人们处理好道德与经济的关系,处理好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激起人们从事社区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社区居民群众的精神境界和文化修养,从而推动社区发展。
总之,城市社区道德建设是促进社区整合,社区团结的重要手段,是城市社区建设向前发展的基本前提,是增强城市社区建设凝聚力和吸引力的基础,是城市社区文明建设的关键。
2运用传统文化加强我国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可能性
我国城市社区的特征使运用传统文化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成为可能。
(1)城市社区的地域性为运用传统文化加强城市社区的道德建设提供了可能,“城市社区就是由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城市居民连同他们的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组织制度、社会文化和社会心理等方面构成的社会共同体。”城市社区作为城市社区居民生活的场所,社区办社会的方式使居民对社区的依赖性增强,城市社区居民基于相近地域间的天然联系为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提供了可能性。
(2)我国城市社区发展的自发方式使运用传统文化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成为可能。城市社区发展的自发方式主要是指“基于自身商品经济的文化传统、地理区位和自然资源条件,在外部经济与社会发展方式的影响下,经过自身经济与社会结构的不断分化和整合,逐渐地依靠自身发展的惯性,推动和促进城市化和工业化社会过程的方式。”自发方式是我国大部分的城市社区的发展方式。以自发方式发展的社区基于自身的文化传统、地理区位和自然资源逐步形成的,我国城市社区在其形成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社区文化,但是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城市社区道德建设汲取营养的土壤。
3运用传统文化加强我国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建议
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努力探索发掘和研究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为社区建设服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运用传统文化加强社区道德建设就是要结合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基本特征及价值取向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
3.1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于加强城市道德建设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性格的塑造,对中国人的道德境界、理想人格的培养,对中国家庭、社会的稳定以及中华民族的延续、发展都发挥过重要的作用。文化精神是被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在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贯穿于民族发展过程中的基本思想、基本观念。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在《中国文化概论》一书中被归纳为“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人本主义精神”,“天人合一精神”以及“礼治精神”。
3.1.1“刚健有为”的精神对于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意义
《易经·乾卦象传》上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奋发向上、蓬勃发展的动力。这种精神在全民族的历史创造活动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中华民族之所以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之所以有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发展,与这一精神是分不开的。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对于个人人生价值的实现也有着积极的意义,社区是社会的基因,我们建设社区的目的之一,也就是创造良好的环境,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在城市社区道德建设中激发了这种精神,弘扬发挥这种精神,才能建设一个富于创造性的社区。
3.1.2“以人为本”的精神对于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的“以人为本”包括“以民为本”“重人伦远鬼神”“肯定个体的心性向善”这三个方面。以民为贵的的重民思想是中国传统人本主义的重要体现,“重人伦远鬼神”则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重现世、重生活、重人伦的基本生命态度,“肯定个体的心性向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体表现为注重人的修养,从个人与家庭、宗族、国家的关系上来肯定个体心性的完善。
城市社区道德建设中,这些基本精神是建设良好环境与和睦的人际关系的思想基础,缺少了我们传统中的这些基本精神,中国人就不能称其为中国人,民族文化的这些精髓已为我们打上了深刻的烙印。
3.2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对于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意义
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可以归结为“重伦理,倡导道德至上”、“重和谐与融合”、“重实际、追求稳定”、“重理性与人文教养”。
3.2.1重伦理、崇道德的特征有助于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也被称作崇德型文化,孟子曰:“天下之国在本,国之本在家。”(《孟子,离娄上》)这句话概括出我国传统社会的实质——家国同构。家族是中国人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封建统治者建立统治秩序的基础。在家国同构这种宗法观念的影响下,重视家庭成员之间的人伦关系成为个体最重要的任务。“崇德”也就是中国传统要求人要以德行修养为安身立命之本,重视道德自觉和人格完美,强调道德在社会、人生中的地位和作用,这种以道德为本位的文化重视个人对家庭的职责和对社会的义务,它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家庭的稳定,有利于社会的和谐。
3.2.2重人文教养的特征有助于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
在中国历史上,维系社会伦理道德,调节个人心里平衡的力量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调的个体的自我反省、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个体的自我反省、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又是来源于以礼乐精神为核心的人文教养,通过道德教育、礼乐熏陶,从而培养出人格理想和人生境界。
3.3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对于加强社区道德建设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表现为中国传统文化系统中的价值系统,主要体现为价值判断,它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传统中国文化的价值取向可以概括为“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积极进取”的价值取向,“以伦理道德为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纽带”、“以物质与精神关系中的重义轻利”,“尚古倾向和平均主义”。
3.3.1“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积极进取的价值取向”有助于加强社区道德建设
直接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是《札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齐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目影响了中国一批又一批的知识分子。它表现出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对人生的积极进取精神。这种价值取向强调个体的自我约束、自我激励和自我塑造,有利于塑造和谐完美的精神个性,有利于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有利于维持人际间的和谐关系,有利于形成社会发展的整体合力。
3.3.2“以伦理道德为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纽带”对于加强社区道德建设的意义
中国传统道德是建立在血缘与宗法关系基础上的,这就使家庭伦理道德成为中国传统社会道德的重要内容。这主要表现在对“孝”的推崇,家族中心的价值取向的最大特点是对“孝”的张扬,对“孝”的及其家族中心的观念强调,它赞成中华民族尊老敬老、讲求孝道的社会风尚,重视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有利于家庭和社会的稳定。
4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历史中形成的,它具有一定的时代性,为此,在当前的城市社区道德建设中,就要在继承社区传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弘扬和培育新的城市精神。创新和提升社区文化。“所谓城市精神是城市形象和市民价值观、思想道德水平、文明程度的集中体现,”城市精神是城市文化的核心。弘扬和培育城市精神就应加强家庭伦理道德建设和人际道德建设,家庭伦理道德建设直接影响到家庭生活的质量和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家庭伦理道德建设就是要加强对社区居民的家庭美德教育,发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维护家庭稳定。加强社区人际道德建设就是要结合社区居民实际开展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增强社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创新和提升社区文化可以以群众性社区文化活动为依托大力发展特色文化,积极开展群众性的文化活动营造社区文化氛围。
摘要:阐述了在我国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分析了在我国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价值取向和基本特征就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提出建议。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城市社区和小城镇建设的战略任务,以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为主线,以提高城市和小城镇抗御火灾的整体能力为目标,坚持“政府负责、落实规划、健全设施、完善机制、发挥作用、服务群众”的原则,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力争用3年的时间,通过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建立和完善城市社区消防工作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不断强化城市社区消防的综合功能,实现城市社区消防“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高”的要求;积极推进小城镇消防规划工作,大力加强重点小城镇的公共消防设施建设,打牢城市社区和小城镇消防工作基础,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实现**经济在赣南腾飞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二、主要任务和目标
(一)抓紧制定城市社区和小城镇消防建设规划
1、城市社区消防建设规划要纳入城市消防规划。城市社区消防建设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社区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通道、消防装备、消防工作网络、消防工作制度等。新建社区和旧城区改造要同步规划和建设相应的公共消防设施。
2、小城镇消防规划内容要纳入小城镇总体规划中的防灾章节,有条件的重点镇可单独编制消防建设规划。小城镇消防规划要具有相应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进行编制,经费开支列入县政府财政预算。小城镇(含城关镇,下同)在**年后修编总体规划时必须包括消防规划的内容。
3、县小城镇消防规划由县公安消防大队牵头组织,建设环保局协助共同编制。编制完成后,经专家委员会评审论证后,报县人民政府审批。
4、今后上报的小城镇总体规划,凡缺少消防规划或消防规划达不到要求的县政府不予批准。
(二)全面加强城市社区消防建设
1、加强社区消防组织建设。社区内有专人负责社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公安派出所、社区居委会、驻县单位负责人和居民代表共同组成的社区防火安全委员会。积极建立社区义务消防站或志愿消防站。城市社区要依托现有的保安、联防等综治队伍,建立社区义务消防站,将消防与治安联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一专多能,担负起社区的防火检查巡查和初起火灾扑救工作。在离县公安消防大队接警后5分钟不能到达,并且建有或新建高层住宅小区的社区,有条件的要大力提倡建立和发展志愿消防站。志愿消防站要按照国家《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中关于“小型消防站”的要求,由政府、驻区单位共同投资。选择有条件的地方先行试点,取得经验后在全县逐步推广,争取到2006年,80%的社区建立义务消防站,80%的符合条件的社区建立志愿者消防站。
2、加强社区消防制度建设。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要建立和落实社区防火安全委员会例会制度、社区消防站工作制度、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制度、消防检查巡查和警示制度、火灾隐患督促整改制度。
3、加强社区消防设施建设。社区居委会要依托社区治安岗亭和物业管理单位,在社区设立消防值勤点,安装报警电话,设置配有消防水带、水枪、灭火器、逃生自救和应急照明等器材的消防器材箱,安排专人负责社区公共消防设施和建筑消防设施的管理。**年拟在城区内选定1个社区进行试点。
4、按照《江西省城市社区和小城镇消防建设三年规划》要求,并结合我县实际,创建一个合同制消防站。
(三)大力加强小城镇公共消防设施建设
1、加快消防站建设步伐。有条件的乡镇可积极创建合同制消防站。由政府、企业共同投资,参照企业建立专职消防站的标准,购置装备,招聘合同制消防员并给付工资和劳保,由公安消防大队负责业务指导,公安派出所负责日常管理。积极鼓励企业建立专职消防站,大力发展群众义务消防站。2005年,30%没有公安消防站、企业专职消防站的重点镇要建立合同制消防站,50%建制镇建立群众义务消防站;2006年,60%没有公安消防站、企业专职消防站的重点镇要建立合同制消防站,全县所有建制镇要建立群众义务消防站。
2、加快消防供水、消防车通道、消防通信、消防装备等公共消防设施建设步伐。对已建并投入使用的公共消防设施,要建立和落实管理责任制,定期检查和维护保养,确保一旦发生火灾,能有效发挥作用。
(四)全面普及群众性消防宣传教育
1、各乡镇要积极投资完善当地公安消防站的教育设施并向社会开放。
2、城市社区要建立消防宣传队伍,充分利用文化站、社区活动室、社区广场以及社区宣传栏、文化橱窗等阵地,经常向社区居民,特别是中小学生、外来务工人员、公众聚集场所和危险物品经营场所的业主及从业人员,宣传教育消防法律法规,用火、用电、用油、用气的安全常识,常见火灾的扑救方法,以及安全疏散和逃生自救基本要领。
三、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乡镇政府要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高度,切实加强对城市社区和小城镇消防建设工作的领导。要将城市社区和小城镇消防建设列入议事日程,及时研究制定和完善城市社区和小城镇消防建设工作的相关政策、法规,及时协调解决城市社区和小城镇消防建设工作中的重难点问题。要严格城市社区和小城镇消防建设规划的审批,高起点,严要求,一次性规划好。要建立保障机制,开辟新的融资渠道,加大消防建设的资金投入。要建立考核制度明确各部门、各单位在城市社区和小城镇消防建设工作中的具体责任,并作为考核标准,经常组织开展监督检查。每年3月,县防火安全委员会将组织有关部门对城市社区和小城镇消防建设情况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予以通报。
关键词:体育的基本需求 城市社区体育
中图分类号:G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7-0026-01
我们对于“体育”这个词可以说是非常熟悉,它是可以让人们强身健体并且身心愉悦的一种方式,更是一个城市、民族甚至是国家的文化符号。而体育又以其独特的方式体现在现在的人类聚集地――城市社区。这使得城市社区体育受到了大众的欢迎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当前人们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金字塔中位置越来越高,对服务要求也随之提高,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也不例外。城市社区体育服务不仅仅是针对社区内的成员,更涉及更为广泛的社会群体,针对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性别、不同层次的人群提供多样化的服务,以达体育其最本质的目的――强身健体。
构建城市社区体育服务体系是我们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必经之路。体育强国的建设是需要我们所有人共同努力的,不是靠几个人、几个城市的努力就能实现的。要实现全民都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建立一个完善的体育服务体系是当前噬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虽然,近些年来我国的城市社区体育服务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发展,但尚不能完全解决我国所面临的问题。社会上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生活节奏变得过快,人们的身体机能不能与这么快的生活节奏相适应,因此适当的体育锻炼成为人们解决此问题的首选。而交通的拥挤和时间的紧张成为参加体育锻炼的一道障碍,故城市社区体育服务应运而生。
城市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发展与构建面临机遇与挑战,我们要在不断挑战中寻找发展机遇,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不断完善有关体育的法规制度,转变政府的职能
我国应快速推进相关体育的法规政策的建立,将“为人民服务”作为准则,保障我国公民在体育需求方面所享有的权利和义务。更要将城市体育服务体系构建完善区域的经验进行交流及宣传,做到以点带面不断进步。而在整个体系构建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将其作为市场主体的法官,要公平合理地去处理一些纠纷。资源配置做到最优化,引导企业参与到城市社区体育服务体系建设中来,达到全社会共同参与。
二、在体系构建中引入市场机制,合理整合体育场地资源
目前我国体育方面经费来源相对单一,仅仅依靠政府财政拨款支持,造成很大的资金缺口。为此我们要将体系构建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不断拓宽体系发展所需费用的来源途径,调动整个社会乃至其他国家的社会物质、资金参与到我国城市社区体育服务体系建设中来。当下的城市寸土寸金,我们更要合理整合体育场地资源,避免资源浪费。可以将一些学校及企事业单位的场馆作为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一部分,向市民免费开放。同时也可以将社区的体育服务面向学校及企事业单位开放,这样既减少了资金的投入,又使得公共服务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三、不断地提高体育指导人员的综合素质,将城市社区体育的内容由单一变得丰富多彩
人作为社会活动的主体,更应该参与到服务体系的构建当中来。城市社区中体育指导员的专业素质水平决定了服务体系的质量。由于我国城市社区居民基数大、公共设施不足、工资待遇低等因素,很难吸引到真正的专职且专业的服务人员参与其中。因此,我们可以每一个城市社区为着眼点,从本社区群众中选取并加以培养。而城市社区体育服务体系构建的关键是:结合居民群众不同的体育锻炼需求从而开展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内容。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带来的是对体育健身锻炼的关注增强,我们在将一些传统体育项目发展壮大的时候,也应同时引入一些新兴的体育项目。将城市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多元化发展,根据不同社区、不同年龄、不同民族的特点,建设满足居民全方位需求的良好体系。
体育需求在现代社会已经上升为民生需求,而民生问题又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我们必须加以重视。而目前解决体育需求问题最好的途径就是城市社区服务体系,该体系是我国公共服务体系中的一部分,目前发展尚不健全,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完善和健全城市社区体育服务体系是满足人们日益匮乏的休闲生活的一种手段,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马庆锥公共服务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J].中国中央党校学报,2005(2):58-64.
关键词:城市社区;青少年;教育
近些年来,随着城市社区青少年人数的不断增加,社区青少年的教育问题也变得非常复杂。城市社区的青少年长期处于无人管教、无处就业的状态,他们正值最为灿烂的年纪,但是所处的成长和生活环境是不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的。当今的城市当中,青少年涉嫌犯罪的案例不在少数,多数是由于长期得不到教育而产生的,他们在生活环境中会由于受到社会中负面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心理和观念发生变化。
一、城市社区青少年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
我国城市社区青少年的教育活动还处于一个起步的阶段,就教育主体的形式来讲过于单一。随着时代的发展,成人教育也逐步扩大了施教范围,对于我国成人教育机构来讲,虽然对城市社区青少年的教育有了新的认识,但是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首先是教育群体的问题,成人教育机构是负责教育城市社区青少年的主要基地,但是我国的成人教育机构面向的招生范围非常广泛,这也就意味着教育机构中受教育者的年龄参差不齐,对于教师而言,这使得管理难度大增,教育效率低下。虽然我国在成人教育的这个问题上有了新的进步,但是实际上还处在一个发展的状态,对社区青少年的教育方式和内容比较单一,没有专门的教材和完善的教育体系,对培养社区青少年的目标和方向并不明确。社区青少年本身就长期受到社会中不良风气的影响,很多青少年的叛逆心理大大高于普通青少年,这个接受教育的过程会让他们深感约束;还有很多教育机构存在着管理不严的问题,在业余的时候,社区青少年泡网吧、打游戏的现象非常普遍,这都给社区青少年的教育带来了难度。
二、城市社区青少年教育发展的破解方式
面对社区青少年的教育发展问题,无论是作为教育机构的教育者,还是家庭和社会都要高度重视起来。成人教育机构是社区青少年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教师应该针对社区青少年的特点设置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以青少年的德育为主,抓好青少年的素质教育,对他们自身的不良习惯要进行合理的引导和管教;成人教育机构要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进行划分,并根据发展的需要设置合理的教材和课程。加强和社区青少年之间的沟通,了解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尽量用真实的情感去感化他们,让青少年感受到来自身边的温暖。
城市社区青少年的教育发展不仅仅只是教育机构应该要做的,家长更要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加强与青少年之间的沟通,时刻关注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家长是青少年接触到的直接教育者,应该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青少年的教育不容忽视,对于没有太多时间或精力来教育的家庭也不要忽略了对青少年的关爱。社会更要为青少年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只要我们人人都能以身作则,就能为广大的青少年做好学习的榜样,这也是转变教育的方式。对于沉迷于网络的社区青少年,教育机构、社会和家庭要利用合作教育实现对社区青少年的监管和教导,严厉打击和杜绝未成年进入相关的娱乐场所,可以适当地组织健康、积极向上的活动,让社区青少年参与其中,例如去博物馆参观,在丰富他们知识视野的同时,还能达到相应的教育目标。
在社区青少年接受成人教育的同时,人们应该实现成人教育的改革,加大教育整改力度,青少年不但要接受素质和能力教育,还要培养他们更加专业的知识结构,丰富他们的知识和视野,尽量开发出更加合理的教育模式。作为成人教育的机构而言,更要加强与正规教育的衔接延伸,在保留成人教育特色的同时实现社区青少年的针对式教育,这样,对社区青少年来讲不但能接受到来自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关爱,还得到了健康的成长环境,有利于社区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结语
面对城市社区青少年教育问题所面临的困境,无论是教师还是家庭和社会,都要正确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社区青少年的教育问题已刻不容缓,成人教育作为直接的教育机构,应该负起作为教育人的责任,时刻以青少年的教育问题为重,从何实际出发,针对社区青少年的特点制订合理的教育方案,加大对青少年素质教育的力度,实现与正规教育的接轨,逐渐让社区青少年的教育正规化。
参考文献:
[1]李慧霞.社区管理中青少年教育路径探究研究综述[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34):80―82.
[2]张湘豫.浅谈城市社区青少年教育[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S1):83―85.
作者简介:邹华(1987-),江苏邳州人,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中级经济师,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标准理论与政策,区域发展战略及产业规划等;马凤领(1964-),河南禹州人,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理学硕士,研究方向:康复工程,标准理论与政策等。
摘 要: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具有必然性、合理性、科学性、有效性,同时在实践中面临社区自我管理功能不强、政府的财政负担过重、信息化平台建设不完善、职责任务划分不合理、制度建设不到位等突出矛盾和问题。从根本上来说,这都是城市区域差异、筹资渠道有限、激励机制不完善、管理流程缺陷、管理目标偏差等原因导致的。在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实践中,应针对以上问题和原因多管齐下地妥善解决。
关键词: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7003203
1 引言
社区作为微观生活与宏观社会交融汇聚的平台,与居民生活、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紧密相连。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结构的不断演化,必然要求城市管理结构和管理方式发生深刻变革,在管理创新的新思维指导下,社区网格化管理应运而生。所谓的“社区网格化管理”是指以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为支撑,将城市按照一定的地域范围和人口规模划分为若干单元网格,每个网格配备若干网格管理人员,实现网格化、精细化、动态化管理与服务,促进社区资源整合和共享。近年来,伴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也取得了很大成绩。截至2012年底,全国共有各类社区服务机构20.0万个,社区服务机构覆盖率29.5%;其中:社区服务指导中心809个,社区服务中心15497个,社区服务站87931个,其他社区专项服务设施9.6万个。全国城市社区服务中心(站)覆盖率72.5%,城镇便民、利民服务网点39.7万个,社区志愿服务组织9.3万个,社会组织达到49.9万个,吸纳社会各类人员就业613.3万人。与此同时,在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实践探索中也遇到不少问题,如社区自我管理功能不足、财政压力过大、职责分工不合理、信息化和制度建设不够等矛盾和问题亟需解决。此外,做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它不仅有利于全面推进深化改革的步伐、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也有利于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元生活需求,使广大社区居民共享改革与发展的丰硕成果。
2 城市社区实施网格化管理的原因
城市社区实施网格化管理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和管理方式创新的必然选择,也是新形势下一种比较合理、科学、有效的社区治理模式。
2.1 城市社区实施网格化管理具有必然性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我国的社会体制也经历了深刻的变革,在社会转型、制度转轨的剧烈变迁中,社会各种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不断增长,导致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激化,经济体制转轨与社会结构转型交互作用,进一步加剧了社会分化。基于社会面临的这种新情况和新问题,网格化管理这种新的社会治理方略应运而生,由于它能在政府和自治组织之间提供一个平台,形成多元主体广泛参与社会治理的良好局面,因而备受众多城市管理者的青睐。
2.2 城市社区实施网格化管理具有合理性
社区网格化管理采用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可以打破各层级间的壁垒,实现监管分离,及时发现问题并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来应对和解决问题,实现社区信息资源共享和各领域协同合作。同时,社区网格化管理逐步发展并拓展到整个城市网格化管理,可以实现对整个大系统内的一切信息和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和调配,这既避免了资源闲置又降低了管理成本,而且也能够对辖区内的社区居民提供个性化管理与服务,实现对整个城市的动态高效管理。因此,对于一些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实施网格化管理是一种比较合理的选择。
2.3 城市社区实施网格化管理具有科学性
从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运行机制来看,一旦社区发生异常事件网格内的触发机制将会把出现的问题传送至相关部门,这些部门将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当问题超出它们的处理权限或能力时,这些部门将及时上报上级协调处理。同时,社区相关部门将及时根据收到的各类信息动态调配各种资源,为任务协调和执行做好服务工作。当问题解决之后,网格内的评价反馈机制将会对结果进行科学评估,并将评价结果再次反馈给触发机制,从而更好地改进应对机制,更科学地做好城市社区治理工作。
2.4 城市社区实施网格化管理具有有效性
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是对管理技术和理念的重大变革,它以万米为基本单元,将社区划分为由多元主体构成的若干单元网格,在网格多元主体的交互作用下,利用网格管理技术将社区内的公共基础设施定位到对应的网格空间并对其进行有效管理,不仅将动态管理对象分割管理,确保对社区内的一切突发事件及时有效处理,而且能对各网格单元负责人进行全时段监控,实现对所有社区居民的动态安全管理。正因为社区网格化管理运转高效、执行有力,因此在社区治理实践中展现出了显著的服务功能和良好的管理效果。
2.5 城市社区实施网格化管理具有创新性
社区网格化管理通过建立网格、细化管理服务单元,责任到每一个网格管理人,实施精细化管理,将管理触角延伸到每个社区家庭,实现管理对象的无缝覆盖,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政府管理和社会控制能力。网格化管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集成化管理,创新了社会治理的技术和手段,提高了社会治理的效率。社区网格化管理突出了社区的基础地位和作用,强化了政府的社区管理与服务职能,能够进一步下放事权,形成新的社会管理体制,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必然要求。
3 我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实践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3.1 社区自我管理功能不强
社区网格化管理依托行政领导、行政组织、行政资源,在网格划分、人员配备、管理方式选择等方面都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它把侧重点主要放在了社会管理的方式方法及先进技术应用上,忽视了对社会管理格局和主体关系的整体调整,过于强调政府主导作用的发挥,忽视了社会力量、社会组织、社会资源的充分参与,扩大了行政管理的范围,制约了社会自组织的成长和发展,压缩了居民自治的空间,难以形成社会协同、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社区治理格局,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社区的自我管理功能。
3.2 政府的财政负担过重
社区网格化管理需要在居委会组织体系之外单独设立专门的平行组织、增招额外的社区网格管理人员负责实施,这些新增的网格负责人、网格管理员需要额外增加工资报酬和各种经费开支,这无疑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此外,政府新招的这些网格管理员大多是年轻的大学毕业生,他们社会阅历浅、工作经验少,并且基本不是本网格居民,在处理网格内矛盾纠纷方面往往能力有限、难以独立自如应对,不少情况下需要社区居委会干部亲自解决或协助,这不仅增加了社会治理的层级,也增加了内耗、降低了效率。
3.3 信息化平台建设不完善
社区网格化管理需要将现代信息科技与社区管理有机结合,信息化平台建设不完善,最主要的表现就是缺乏专业的网格化管理系统。不少社区仅停留在简单的信息收集、整合、存贮,缺乏专业的社区网格化管理系统,很多工作比如信息的整合、网格的划分、网格组的管理等都依靠人工去完成,很难做到精细化管理,也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有些社区只是初步建立了社区管理数字化档案,尚未建立统一的城市管理数字化平台,难以对整个城市从地上到地下再到人居实施全方位、专业化管理。
3.4 职责任务划分不合理
在网格化管理中各网格负责人的工作范围、职责、权限等没有明确的规定,常出现网格负责人与其在社区管理体制中分工不一致,在具体工作中相互推诿的现象。同时,有些网格管理人员本身就是本社区各行各业的代表,作为兼职的网格管理人员对自身管理权限的认识并不是很清楚。网格化管理中要求网格之间协调合作、相互交叉,但社区之间在跨街道、跨部门的业务协助方面一般比较困难,各职能部门在涉及利益纠纷时往往很难按照网格化管理的要求去调动其他单位、部门的资源。
3.5 网格化管理制度建设不到位
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配套法律法规和制度尚不健全,社区治理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各方主体权利与义务尚没有明确的界定,公共权力使用不当很有可能触及到居民和社会组织的利益而引发纠纷。在实施网格化管理的过程中一旦忽视城市各区域、社区特点,盲目地“一刀切”,容易陷入执法难、协调难的困境,难以充分发挥各地区、街道、社区的平台作用,不能充分调动广大居民积极参与到社区管理与服务中来。此外,网格化管理工作考核机制尚不完善,缺乏规范的监督、考核、评价标准,甚至已有的制度也落实得不到位。
4 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追根溯源,造成我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产生问题的原因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4.1 社区间存在区域差异
由于社区网格化管理在我国尚处于探索阶段缺乏成熟的经验,很多地区在运行和推广的过程中都不能因地制宜、机动灵活地有序合理实施,加上网格化管理过程中政府的过多干预、组织形式上行政色彩浓厚,难免产生一些问题。特别是一些大中城市或特大城市地域面积大,人口众多,居民成分复杂,社会组织多元,城市核心区、功能拓展区、发展新区及郊区的经济发展状况、群体结构、功能定位、产业布局等均存在很大差异,社会治理任务艰巨,各区域在网格化管理的过程中一般很难照顾到区域自身特点。
4.2 社区筹资渠道有限
社区网格化管理不仅需要硬件投入,如购置相关设备、建设网络等,而且社区自身的党建、治安、计划生育、卫生医疗、文体活动、设备维护、雇佣人员及培训等诸多工作均需要配套资金支持,但社区自身筹资能力有限,各个城市经济水平参差不齐,社区基础状况各异,缺乏有效的经费筹资机制,筹资渠道单一,社区管理与服务的资金仍主要依靠政府投入,社区企事业单位、民间组织等的赞助及社区自身收入和积累在资金来源中只占很小的比例,而社区工作千头万绪、任务艰巨,这势必加大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
4.3 社区激励机制不完善
社区网格化管理需要动员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达到对资源的优化、整合、共享,从而提高社区管理与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然而,在实际的网格化管理中,由于社区激励机制不健全,仅依靠行政命令和简单宣传,无法充分调动居民广泛参与社区自治的积极性。同时,激励机制的不完善也导致网格管理人员的工作质量难以保证,特别是随着社区工作人员的年龄趋于年轻化,一些年轻的社区工作者对社区工作热情不高、信心不足,使他们难以全身心投入到社区工作中来,进而使整个网格管理团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足。
4.4 网格化管理流程存在缺陷
网格化如同在政府和居民之间又增加了一个层级,使得管理体系更加清晰,有利于社区提高服务效率,促进精细化管理,但管理层级的增加使信息采集的环节增加,一定程度上导致社区底层的信息难以通过网格迅速、真实地向上反馈。在网格化管理过程中,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均需要自上而下、层层推进,加上横向部门间沟通协调的困难必然导致基层网格层面的问题不断积压。另外,信息采集环节过于繁杂也占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导致网格系统的整体管理能力有所削弱。
4.5 网格化管理目标存在偏差
社区网格化管理过于强调信息技术和方式方法的创新,一定程度忽略了社区管理和服务的核心目标。过于寻求工具性方法的创新应用,简单呆板的管控,也给推进基层民主和社区自治工作带来了负面效应。相对独立的网格化管理也容易使网格负责人的关注点潜移默化地发生变化,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忽视整个社会治理的大局,而更多地把他们的注意力投放到自己网格内的琐事上。网格化管理目标的偏差客观上也造成了网格、居民之间协同合作、互动交流机会的减少和人际关系的淡化。
5 改进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对策建议
针对我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应多管齐下地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解决。
5.1 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社区协同治理的新格局
大力扶持和培育社会组织,引导社会基层组织的成长,调动社会组织主动参与自治的积极性,通过制度约束规范社会组织的活动方式和管理机制,赋予社会组织更多的自,将居民个体分散的利益诉求整合上升为组织共同的合理化诉求,并尽可能在政策层面上体现社会整体的诉求。搭建互动平台改变政府唱独角戏的状况,促进政府部门和社区自治力量的有效衔接,社会多元主体在社区管理上加强合作、协调互助,共同推进社会治理各项工作有效开展,形成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居民广泛参与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合作治理机制。
5.2 建立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多渠道资金筹集机制
政府要不断畅通资金来源渠道,走出单枪匹马独自负担社区管理与服务的困局,对于市场有能力承担的管理和服务项目要果断放手,对于不愿投入或能力不足的非政府组织要适时进行引导性资金投入,促进社会各界主动投身于社区建设和发展。综合运用各种财政、税收优惠政策,增强投资社区管理与服务的吸引力,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为社区财政经费筹集和合理使用提供法律保障。充分利用社区自身优势,规范社区募捐机制,广泛吸纳社会闲散资金,不断增强社区自我积累和资金募集能力。
5.3 加强社区网格化管理信息网络和互动平台建设
社区网格化管理要立足于社区自身业务和城市长远发展,根据社区管理与服务的要求将各项业务纳入一个统一的系统框架内,不仅在硬件基础设施上加大投入,在软件维护上也要不断优化升级,形成完整、规范的信息化城市社区管理系统。将居民家庭、民政、经济、党政、计生、社保、治安等诸多内容纳入网格化管理互动平台,按照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网格管理人员的分工差别分配权限,形成实时、在线、共享的网络平台。社区居民的各种管理服务需求通过互动平台得以及时妥善办理,真正实现数字化、精细化社区管理。
5.4 加强社区网格化管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规范社区网格化管理人员的业务操作,保证城市社区管理系统运行稳定。定期组织社区工作者、网格管理员教育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不断提升他们对网格化管理的认识。完善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评价考核机制,将对社区管理与服务的监督、考核、评价、奖惩等各个环节落到实处。积极引进有工作经验的社工人员和善于学习、富有奉献精神的大学生加入社区管理队伍,加强社区管理人员专业化工作梯队建设,建立健全职业资格认定、注册管理、岗位职责设置、工作绩效评估等制度,提高社区网格化管理职业化水平。
5.5 分阶段、分层次、因地制宜地推进社区管理工作
无论在大中城市还是中小城镇推广实施社区网格化管理,都必须深入结合各地区自身的自然地理条件和人文社会环境,分阶段、分层次、分地域地探索网格化管理的可行路径,灵活机动地有序推进。对于经济欠发达、人口结构复杂的区域需要适当加强政府的引导、示范、引领作用,确保在和谐稳定的基础上稳步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改革创新;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社会组织发育程度较好的地区,则要减少政府的直接干预,在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基础上,引导、调节多元主体自觉投身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朱仁显,邬文英.从网格管理到合作共治――转型期我国社区治理模式路径演进分析[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102109.
[2]张楚文.论长株潭城市群社区服务网格化管理模式[J].湖南社会科学,2011,(3):101104.
[3]郑士源,徐辉,王浣尘.网格及网格化管理综述[J].系统工程,2005,23(3):17.
[4]高孟翔.我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问题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3.
[5]曾媛媛,施雪华.北京市网格化社会管理的经验、问题与对策[J].新视野,2013,(3):9397.
[6]夏露露.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利弊[J].学习月刊,2013,(2):6263.
关键词:单位;功能;社区文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改革的推进,社区文化建设已经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特别是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一起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指导下,我们在文化设施的建造方面、在保存社区文物、民俗方面、在丰富群众的生活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我们必须清楚地意识到,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实践和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驻区单位如果能融入到社区文化建设中,将对社区文化建设中问题的解决以及整个社区文化建设发挥巨大促进作用。
一、驻区单位对城市社区文化的促进功能
第一,引导功能。企事业单位所营造的文化氛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是社会文化传播的主导力量和“文化示范者”,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和深广度。这些对于其所在社区而言,是一种客观的、实际的榜样力量,是一种强大的“文化定势”和“文化航标”。 企事业单位文化发展和活动过程中能够通过多种途径把社区文化发展引导到企事业单位文化所蕴含的主流目标上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对社区文化建设产生引导作用。置身企事业单位文化环境中的员工,同时也是社区的成员,生活、学习、工作在社区居民之中,他们通过家庭、亲属、同学、朋友,与社会各个层面保持广泛而又密切的联系,他们的道德修养、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生活方式等都会在潜移默化之中对周围居民产生示范效应。
第二,创造功能。企事业单位文化是在其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和文明成果的一种浓缩,具有民主、开放、创新、进取的特性,具有更新和再创造文化的活力和条件,它既是社会潮流的追逐者,又是时代潮流的开创者。这是因为企事业单位的重要主体是最富活力的中青年, 企事业单位文化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开放系统,具有相对敏感的特性,对于社会文化变迁的反应十分迅速。企事业单位对这种变迁进行筛选、过滤、扬弃乃至超越之后,实现自身的创造和更新,同时传导给所处社区,促使社区文化实现发展。
第三,传承功能。文化的形成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它既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特定产物,又是一个连续不断的积累过程。每一个社区特别是历史悠久的社区,居民的价值观念、社会心理、风俗习惯经过祖祖辈辈的创造、筛选、加工、充实和发展,形成了社区的文化传统。这些传统由于社区对环境的作用传给企事业单位,使他们继承下来(当然,这不是继承社区文化传统的唯一途径),从而实现文化的传承。
第四,整合功能。由于文化的渗透性,不同文化既可能交相融合,又可能产生相互冲突。特别是随着全球化趋势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社区文化趋于多样化,文化碰撞现象日益增多,尤其是人们面临的价值冲突与适应问题十分尖锐。所有这些也必然反映到企事业单位中来。企事业单位文化因其突出的引导性、计划性、整合性等特点,对文化冲突的协调、平衡、化解、融合相对社区而言具有明显的优势。企事业单位将上述“整合成果”辐射、传达到社区,能够促进社区多样性文化的发展趋向同社会主流文化保持良性关系,从而对社区文化发挥整合作用。企事业单位与所在社区是互为环境的, 企事业单位文化的氛围及其内涵必然对社区成员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时刻辐射、影响着社区居民。正因为如此, 企事业单位往往成为社区文化的亮点乃至制高点之一。
第五,补充功能。作为现代化产物的企业文化具有天然的先锋性、敏感性、叛逆性、开放性,有些新的文化因子特别是属于青年亚文化范畴的文化因子,原来并不存在于社区之中,往往是由企事业单位的主体 (中青年)首先接纳和吸收的,然后传达、输送到整个社区范围,这就对社区文化起到了补充作用。充分认识城市社区与区内企事业单位的文化互动对于加强相关社区和企事业单位文化建设,加速社区的资源共享,优化企事业单位的社区环境,促进区、单位精神文明共建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发挥驻区单位在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作用的对策和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调动参与的积极性
社区成员的参与度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社区文化建设成功与否的重要尺度。缺乏社区成员参与的文化生活,有再好的动机、再新的创意、再大的投入也只能是无用之功。在许多社区,经常参与社区建设活动的主要是少数老人,尤以老年妇女居多,相当多的社区成员尤其是中青年居民和驻区单位员工尚未经常参与社区建设活动,社区成员的参与状况还不适应社区文化建设的需要。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是,一些居民和驻区单位对社区文化建设的看法有失偏颇,相当一些居民和单位的社区参与意识比较淡薄,他们虽然生活在社区,但却没有意识到自己属于社区建设的主体,没有意识到自己也应该对社区建设尽一份责任和义务。甚至错误地认为,社区建设完全是政府行为,是政府投资建设社区,让自己坐享其成。
为了提高驻区单位的参与度,应该努力做到:首先,加强与驻区单位的感情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驻区单位对自己生活在其中的特定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以及对这一特定区域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推崇、融合和奉献精神,使它们认识到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责任和义务。其次,通过与驻区单位的感情沟通,使它们更进一步认识到通过社区文化建设,精心营造社区发展的良好环境,是驻区企事业单位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因为所在社区的环境质量不仅关系到单位的发展、形象,而且与单位员工的办公和生活息息相关。
因此,我们必须将思想认识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形成社区文化人人办的广泛共识,真正做到驻区单位与社区共发展,既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又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