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动画电影研究分析

时间:2024-03-29 10:07:59

导语:在动画电影研究分析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动画电影研究分析

第1篇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TN8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7-0344-0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科技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由于我国发展的时间较短,因此在很多领域中,技术水平还比较落后,因此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相关领域的投入,尤其是电气工程等行业,根据实际的发展情况,针对性的出台一些优惠政策,鼓励和扶持我国企业的发展。电气工程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是现代科技的核心,如电气工程中的电子技术,是现代信息化的基础,很多人认为,电气工程的出现,使得人们从机械时代进入到了信息时代,不但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了工作的模式,因此电气工程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了一个国家信息化的重要标志。

一、电气自动化的基本概念

电气自动化主要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运动控制技术的有效综合,通过电气自动化设备和系统,实现自动化控制,具体涉及电气工程中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信息处理、电力电子设备应用等多个领域。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气自动化得到不断发展,在电力生产和电力应用中发挥着自动检测和调节功能,可以实现电气设备和电气系统的自动保护,通过信号采集、处理、传输等保障电气工程的高效、稳定运行。

二、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应用

目前,电气工程自动化在以下两个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智能建筑领域。建筑的发展越来越智能化,而智能化离不开电气自动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档智能化建筑成为了人们居住选择的大方向,同时,也是世界建筑业发展的方向之一。智能化建筑利用电气的自动化实现了资源和设备的合理利用,其内部包含了大量的电子电气设备和复杂的布线格局,并且这些设备和布线需要较高的抗干扰性和耐压性。作为一级负荷建筑,智能化建筑还需具有多层屏蔽的防雷体系。②空调净化系统。自动控制和空调净化系统能够作为单独的系统进行测量,也可以作为具备计算机控制管理功能的复合型系统使用。尤其是在控制温度时,空调净化系统对电气工程自动化的要求较高,可使用DDC控制。在回风管部位装有温度传感器,可对较监温度与设定温度进行比较,并运用微积分等数学预算进行控制操作,以输出相应的电压信号,进而控制加热电动调节阀或冷水电动调节阀,将温度保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使建筑内的温度符合要求。

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应用的发展

理论的发展要基于实际应用,而理论进步了以后,又能够指导实际应用,因此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是随着工业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一门学科,现在的很多高校中,都开设了相关的课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是为了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在传统的工业生产中,采用的主要是人工的方式,虽然机械设备出现后,人们可以操控机器来进行生产,极大的提高了生产的效率。但是经济的发展速度更快,对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在这种背景下,仅仅依靠操作机器的生产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要,必须进一步提高生产的效率,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很多企业都实行了二十四小时生产,通过实际的调查发现,采用这样的生产方式,机器可以不停的运转,操作人员却需要足够的时间休息,因此必须增加企业的员工,这样就提高了生产的成本,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企业要想获得更多的效益,必须对生产的成本进行控制,于是有人提出了让机器自行运转的概念,这就是自动化技术。

四、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发展中的问题及建设策略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工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种技术。随着社会的发展,商业间的交流越来越多,交易也越来越复杂,商业和工业的发展带动了经济的腾飞,从而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反过来也使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但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在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一些困难与挑战:①现阶段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建设没有针对性,面对各个不同的企业的实际需要,在现有的技术成果上再逐个进行针对性的设计不但使成本增加,对于电气设备的设计、运行、调试、使用也增加了不必要的困难,加大了人力、物力的投入,最终使工程的总成本增加,没有达到企业成本控制最优化的目标,给企业造成了一定的损失。②现今社会是一个讲求效率的社会,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运行效率,加快社会发展的步伐是时代的迫切需求。面对不同的对象进行不同的设计,要力争做到操作方法简便易懂,更容易让人接受,使每个企业在缺乏或者没有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时也可以安全地进行操控,这样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设计才能体现出其自动化的成功性。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发展为人民生活带来了巨大便利,与此同时也给环境造成了巨大污染。如何发展低能耗、高效、无污染的电气设备,也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科的热点话题。④网络结构的多样化,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产品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这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发展与建设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现在普遍应用于商业中,而在商业用途中数据传输是非常重要的,既要求数据传输的准确,更要求信息传输的安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数据传输方面还是存在一定问题的:在不同企业等商家制造的硬件和软件等产品在信息交换的过程中,受开发商程序接口不同的影响,给数据之间的传输和通信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从而增加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数据通信的困难。

结束语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作为现在一个热门的学科,由于其能够极大的提高生产效率,因此受到了足够的重视,要想提高工业的生产效率,必须培养大量的专业人才,通过全文的分析可以知道,受到特殊的历史因素影响,我国的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时间较短,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在实际的工业控制中,我国很多企业还没有实现自动化,严重的影响了生产的效率,相信随着国家的重视,必然会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这种现象会得到明显的改善。

参考文献

[1] 马强.分析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J].大科技,2013(05):89-9.

第2篇

香港导演吴宇森(左)与美国导演德帕尔玛(右)一、 电影艺术中的暴力

1.什么是暴力

《辞海》将“暴力”解释为“阶级斗争和政治活动中使用的强制力量;侵犯他人人身、财产等权利的行为”。(《辞海》,夏征农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1581页)暴力是一种激烈而强制性的行为,是人类的生存本能,人类在很早的时候就表现出暴力:当先古人类与自然竞争的时候,就是通过暴力手段从自然界掠夺生活必需品才得以生存,继而逐渐成为世界的主导。同样,在划分人类文明形成的依据中,有否存在暴力是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判断依据。纵览古今中外,暴力无处不在,朝代的更迭、领土的争夺、权力的统治,人类就是在一次次的暴力洗礼中书写着历史进程。

现在虽处于和平年代,但暴力时刻出现在日常生活中。与此同时,又出现了许多新的暴力形式,比如冷暴力就不同于寻常生理上的血腥恐怖,但依然会给人造成伤害。我认为,只要对生理或心理造成伤害的行为,就可以称为暴力。

2.电影艺术中的暴力

在电影类型之中,并没有暴力片这一种类型,但暴力出现在各种题材的类型中,战争片、动作片、恐怖片、武侠片、警匪片甚至爱情片。暴力给人带来很强烈的感官刺激与心理刺激,但不同的暴力之间有着一定的差别:许多影片将暴力给观众以视觉刺激,直接将血腥、恐怖、打斗等暴力镜头呈现,比如《杀死比尔》、《大逃杀》、《电锯惊魂》等;还有一些电影,在视觉方面不直接呈现暴力,没有任何的血腥与恶心场景,但仍然给观众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比如希区柯克《精神病患者》的“浴室杀人”片段,电影中著名的杀人方式,45秒,78个镜头,没有一个镜头直接表现刀刺入人体的镜头,却是世界电影史上最恐怖的暴力场景之一,让观众感受极大的心理压力。电影艺术中暴力所涉及的范围极广,在现代电影中运用的频率也非常之高,本文将针对电影中的暴力场景进行影像画面分析及其进一步深入的研究探索。

二、 吴宇森与德帕尔玛电影中暴力场景

的影像画面分析与比较1.吴宇森

(1)宗教色彩的符号元素

吴宇森年少时,基督所宣扬的仁爱与牺牲精神,对他人生有着极大的方向指引作用。在吴宇森电影的暴力场景中,往往有庄严肃穆的教堂、圣洁优雅的圣母像、振翅飞翔的白鸽、低声吟唱的圣歌,他运用这些具有浓烈宗教色彩的符号元素,试图以极其鲜明的对比来反衬暴力。《喋血双雄》的开头,小庄坐在圣洁的教堂里,凝视着圣母玛利亚雕像,白蜡烛摇曳着烛光,有只白鸽停在他身边,冯刚走进教堂,小庄在接受任务走出教堂后紧接着就进入酒吧开枪杀人;结尾处,最后的决战发生在同一个教堂,小庄与李鹰联手抵抗强大势力,激烈交战的枪林弹雨,在圣母玛利亚雕像、低声吟唱的圣歌中呼啸而过,飞溅的献血和破碎的圣像,血腥暴力与圣洁的教堂形成鲜明的对比,将整个氛围渲染得无比悲壮。吴宇森将年少时所接受关于爱、罪恶及救赎的宗教观念通过极其鲜明极具代表意义的宗教符号元素进行表现,给观众带来的感官刺激与心理洗涤。

(2)升格画面改变影像的叙事时间

吴宇森表现暴力时,不仅仅将暴力陈述,还通过升格画面改变影像的叙事时间。惨烈血腥的暴力情景,用高速摄影将动作以慢镜头的形式进行表现,放慢的动作如同舞蹈一般飘逸舒缓,改变时间线的同时,画面的动静快慢有效结合,丰富了影片的视觉感与节奏感,消除了暴力的视觉冲击力与残酷性,将原本的暴力以一种近乎美感的角度展现,给观众以视觉享受的角度来看待暴力。(贾磊磊:《暴力美学:吴宇森电影中的原罪与赎罪》,载《艺术评论》2004年3期)正如吴宇森所说:“所谓的动作,所谓的暴力,对于我来说是舞蹈,是动态的美感。”(张冰筱:《“暴力美学”的电影技巧和思想深度——分析比较吴宇森和朴赞郁电影》,载《东方艺术》2009年S2期)《碟中谍2》中伊森骑摩托车逃离海岛的片段中,对伊森骑着摩托车、拔枪回身射击的情节,导演运用多机位进行拍摄,与高速拍摄手法相结合,多角度慢速重复表现伊森拔枪这同一动作,飘逸的长发、扬起的皮衣、专注的表情,原本暴力场景所充满的混乱与血腥,都被升格画面所一一柔化,在不失高度专注与紧张的状态下,呈现给观众一种美的享受。

(3)中国武侠元素

师从于新武侠电影的领军人物张彻,吴宇森的电影里自然少不了中国武侠元素。中国武术博大精深,特征之一就是不借助武器或者借助少量的冷兵器;西方则基本借助刀械或枪支等杀伤力武器作为暴力手段。吴宇森在影片中大量地加入中国武侠元素,角色更多地运用自身的身体素质进行一些搏击与打斗。《碟中谍2》中,汤姆·克鲁斯就有大量的徒手打斗戏份。影片片尾伊森与西恩在沙滩上徒手搏斗,伊森跃起扫腿、后空翻踢腿等等一系列中国武术的代表动作,采用高速摄影升格画面进行表现,行云流水般中国武侠之美瞬间充满着整个银幕。

·电影理论林若箐:东西方电影中暴力场景的影像画面分析及其研究 (4)兄弟情深,男人情怀

中西文化的冲突、复杂的成长背景,在吴宇森电影中逐渐形成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中西方文化都能接受的“情”为要点的风格。他的目光始终关注着男性之间肝胆相照的兄弟情怀,有着天生的英雄情结。无论多么凶险的境遇多么残酷的场面,他创作的影片都充满着人性的慈爱和悲悯,英雄的侠骨柔情。(《暴力美学:吴宇森电影中的原罪与赎罪》,前揭)在《喋血双雄》中,小庄即使在被警察追赶也要先将无辜受伤的小女孩送到医院治疗,即使铤而走险也要得到大量的现金来照料被自己误伤眼睛的女人,小庄深沉的男人情怀让他变得温情与侠义。在失明的歌手家里,小庄与李鹰一边用枪互指对方,一边镇定自若地欺骗着盲女。小庄和李鹰,本应该是警察与杀手之间的正邪对立较量,但在影片中两人肝胆相照,与黑帮的交火时,观众无不被他俩彼此之间的惺惺相惜而感动。在吴宇森的镜头中,男人不仅仅是刚强坚毅的,他们更是柔情、信义、友爱。男性的刚柔兼备,英雄不再是武莽,而更多了一份人性的光辉,让观众深深吸引与崇仰。

2.德帕尔玛

(1)对经典的崇拜与重构

德帕尔玛对希区柯克有着无限的崇拜,频繁地将经典片段的模仿与再现。《剃刀边缘》首尾两场“浴室谋杀”,就被视为向《精神病患者》致敬;《铁面无私》车站的枪战,则与敖德萨阶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希区柯克让场景细节处的小道具发挥作用,德帕尔玛同样进行效仿改造。《剃刀边缘》中,艾略特办公桌上的镜子就有类似的作用。当凯特与布雷克引诱艾略特时,导演都表现了艾略特看镜子里的自己的主观镜头,镜子里外,艾略特的性别与性格有着极大的反差,当镜子里的“男性”艾略特克制自己之时,镜子外的“女性”艾略特已经谋划着杀人灭口。镜子在此处揭示了艾略特本身的双重性别的矛盾与纠结。

(2)长镜头与场面调度

德帕尔玛在悬疑心理制造有着独到的方式,运用长镜头与场面调度来营造悬疑的气氛,被誉为“当代悬疑大师”。《铁面无私》中,卡邦手下前往马龙居住的拉辛街1634号进行袭击的片段中,镜头在街上摇过,观众看到有人爬上马龙住所的窗台后,就切到爬上窗台的那个人的主观视角。这一段长达114秒的长镜头完全运用主观视角从窗外偷窥马龙,再到进入屋内寻找马龙,摄像机轻微的晃动,代表偷袭者在屋内穿过长长的走廊寻找马龙,观众也随之紧张到窒息。又如《剃刀边缘》的女主角凯特对性与家庭感到失望之时,在博物馆邂逅了一个让她动心的男人,通过一只丢失的手套,镜头跟随着凯特和男人在博物馆里来回游走,整场戏没有一句台词,全凭演员的演技和导演的调度功力:凯特惊慌地在博物馆内来回寻找男人,内心兴奋但又竭力保持镇静、维持风度;男人察觉凯特对自己的引诱,故意不断在博物馆各个展区来回穿梭,似合似离,引起凯特更大的好奇心。纯粹的表演,导演适时地在二人之间切换镜头,二人的心绪起伏,观众的好奇心也随着镜头游走在博物馆中。

(3)暴力场景的直接表现

对于暴力场景,德帕尔玛选择直接将过程呈现给观众。《剃刀边缘》中凯特在电梯里被金发女子用剃刀杀死的场景中,当明晃晃的剃刀割向凯特喉咙的时候,导演将镜头对准凯特的脖子,将剃刀划过的全过程完整直接地呈现给观众,鲜血喷涌而出,这种对暴力场景的不回避让暴力显得格外有冲击力。《铁面无私》中,奥利弗与证人在货梯内被枪杀的片段,凶手将奥利弗挂在呼叫电话上,货梯墙上的血书“untouchable”触目惊心,让人几乎无法直视。德帕尔玛的直接表现、毫不避讳,是一种宣泄,试图利用高度反差的表现形式,让观众接受的刺激大起大落,以增强风格效果。

(4)对女性的异常关注

德帕尔玛在镜头中对女性有着异常的关注度,在片中常常出现女性和与女性有关的暴力砍杀,让观众产生迷恋以及暴力恐惧的意象都源自于女性。《剃刀边缘》中,凯特和布雷克两个女性,性格分裂的心理医生艾略特也有女性的一面。在影片中,开头和结尾两段是女性在浴室洗澡,当观众专注于影片女性所展示的美感时,剃刀袭击随之而来。艾略特面对女性的诱惑产生男望时,内心深处的女性特质让艾略特自我斗争,迷失了性别,将外界的女性视为威胁,继而产生危险化的想象并暴力攻击。(徐海龙:《德·帕尔玛惊悚片中的性别关系和双重体验》,载《当代电影》2008年1期)德帕尔玛对于女性的关注异于常人视角,在表现女性躯体的迷恋时总是出现性别关系错乱,多重的心理矛盾,让角色对女性既迷恋又恐惧。当二者的冲突不断升级、压力无处释放时,暴力在此刻就占据了上峰,美丽与血腥同时占据着银幕。

三、东西方电影中暴力场景的审美价值

第3篇

一、 研究范围的界定

狭义的动画电影是指以动画制作的电影,迄今为止,实际意义上的动画电影已经超出了这个界定范围,所增加的一个重要分支就是剧场版动画电影,简称OVA,如我国的《喜洋洋与灰太狼》电影版、《熊出没》电影版,日本的《火影忍者》剧场版、《哆啦A梦》剧场版等,所有这些都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已经成为了动画电影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对于日本目前动画电影而言,甚至是一个主流成分,并处于发展的黄金时代。因此,本文所研究日本动画电影包括OVA部分,并非传统意义上仅以动画制作的电影。

另外,动画电影有绘画、特效、主题、情节、人物、场景等部分组成,由于历史元素与动画电影产生存在着一定的时间距离,因此,这些要素中,若想融入中国历史元素,也只能是主题、情节、角色这些偏文学性的部分,而应用于这些要素中的中国历史元素,主要为一些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或者文学作品,如《西游记》《三国演义》《白蛇传》等被大众认知的文学典范。基于此,笔者主要从文学视角来分析日本动画电影中的中国历史元素。

二、 日本动画电影中的中国历史元素应用方式

从1958 年取材于中国民间传说的日本第一部彩色动画电影《白蛇传》到如今的《哆啦A梦》剧场版、《火影忍者》剧场版都不乏中国历史元素的应用,应用过程主要表现于对中国历史元素的同化和异化,笔者主要以两部典型动画电影《白蛇传》和《最游记》剧场版为例进行分析。

(一)中国历史元素同化

1958年,东映公司制作出了日本第一部彩色长篇动画电影《白蛇传》,这部动画电影作品可以说是日本动画电影兴起的标志,影响着包括宫崎骏在内的诸多日本动画电影大家,它的成功有很多价值成分可以挖掘。日本动画电影《白蛇传》改编于中国民间传说《白蛇传》,白蛇传的故事在我国流传甚广,最早记载于冯梦龙的《警世通言》,故事在长期流传中,人物发生了一些变化,其中最大的改变在于小青由最初的鱼精变成了蛇精。而在日本动画电影《白蛇传》中且沿袭了最初的说法,动画电影中的情节大致与传说相同,同样讲述的是白娘子和人间男子许仙的爱情故事,包括法海的阻挠、有情人终成眷属都与传说故事相同。虽然在动画电影中有些细节部分与民间传说大相径庭,例如给许仙增添了两个宠物,这两只宠物在救活许仙这件事上的功劳巨大。而白娘子和许仙的交集也不是由于报恩,而是源于一段誓言。还融入了一些日本国家本土化的元素,如生命之花、水晶球等。但《白蛇传》这部动画电影的真爱主题、故事情节和人物特征与中国民间传说是相同的,可以说没有改变本质内容,因此笔者认为这只是一种同化,正是这种对中国历史元素同化的处理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该动画电影成功的助力。当然,除了《白蛇传》外,还有其他日本动画电影存在着同化处理中国历史元素的现象。

(二)中国历史元素异化

在日本动画电影应用中国历史元素的过程中,存在着与上述同化方式相反的途径,即异化处理,对中国历史元素本体作了日本文化本土化的变异,发生了本质性的改变。其中,对我国名著《西游记》的异化尤为之多,以日本动画电影《最游记》剧场版最为典型。《西游记》中光怪陆离、变幻万端的神奇世界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国的关注,也迅速成为了动画电影的取材地。《最游记》剧场版所呈现的不仅是细节部分的改变,情节和主题这些核心部分也发生了变异。

首先是情节的异化。《最游记》剧场版直接套用了《西游记》中唐三藏、孙悟空、猪悟能、沙悟净和大部分神仙、妖怪等重要角色,在情节上将《西游记》中历经苦难去西天取经的故事异化为唐三藏、孙悟空、猪悟能、沙悟净接受天界命令去阻止牛魔王复苏实验,进而维护世界和平,这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最游记》剧场版情节虽然取自于《西游记》中的情节,但在其中加入了日本民族文化和一些现代元素,借此来表达新的主题思想,以适应日本国家本土化的审美需求,并反映现代社会现状,可以说,《最游记》剧场版是一部对《西游记》进行全新诠释的动画电影代表作品。

其次是主题的异化。《西游记》是一部以西天取经为故事脉络、以降妖除魔为主要情节的神话故事,蕴含了中国丰富的宗教文化、儒道思想及礼教观念。而在动画电影《最游记》剧场版中,各种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或者内容发生了较为彻底的改变,师徒四人关系异化为朋友关系,已没有原著中的儒释道思想,而带有现代的平等及利己主义;神仙不完全代表正义,也存在着野心,甚至是邪恶,表现出了一个更为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意识,使主题更趋于现实主义,这与日本国家当时的主流文化思想是不谋而合的。

可以说,《最游记》剧场版与原著《西游记》相比,颠覆了《西游记》情节和主题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呈现出新的主题,表达了新的社会意识形态。除了《最游记》剧场版外,《火影忍者》剧场版、《七龙珠》剧场版也都借用了《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形象,但都失去了原本的形态。这类动画电影简单地利用读者对《西游记》中人物、情节的熟悉和了解,使观众更容易接受人物和故事,这是值得中国动画电影借鉴的部分。

中国历史元素在日本动画电影中的异化现象远多于同化现象,这充分说明了日本动画电影在创作过程中,还是重在坚守自己的本土文化和元素,有借鉴,但有的放矢,这也是中国动画电影创作需要学习地方。

三、 日本动画电影中的中国历史元素应用启示

除了上述几部日本动画电影成功应用中国历史元素外,其实对外来元素的借鉴已经成为动画电影界的一种发展趋势,包括好莱坞的一些作品,如《功夫熊猫》《花木兰》等都是中国历史元素应用成功的典范。若从中找出外来元素应用的方法或精髓,这将对我国动画电影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就前文所述中国历史元素在日本动画电影中的同化和异化现象,笔者认为,对待国外元素的关键在于找到不同文化的契合点,把持住本土文化根本,做到宁缺毋滥,唯此才能成功的将国外元素应用于动画电影创作。

任何文化的产生都是以一定的历史和社会条件为基础的,动画电影也是如此,如果在动画电影创作过程中不与我国实际相结合,就不会被大众所接受。而《白蛇传》《最游记》等日本动画电影之所以得到日本国人的认可,除这些文学作品与日本文化存在契合点外,主要是因为他们在应用中国历史元素过程中,不摒弃本土文化,坚守住了本土文化这个根本,用日本人可以理解的方式做了借用或改变。相比几年前曾风靡一时的国产动画电影《宝莲灯》,除了题材来自古代神话,其它各要素都带有明显的好莱坞风味情调,中国本土元素实际上只剩下一具空壳,如果说《宝莲灯》的成功得益于对国外元素的借鉴,那么,它的不足之处恰恰在于借鉴的盲目和无底线。没有本土文化的丰厚蕴含,也就无法成为经典之作。遗憾的是,多数国产动画电影并没有以此为鉴,用心营造中国元素,但无法去掉模仿、克隆的套路,例如2006年上映的国产动画电影《魔比斯环》,以国际化和西方化的元素应用导致了最终出师不利。我国的历史元素中有着许多可挖掘的动画电影素材,特别是文学部分,只要我们赋予它现代文化气息的丰富想象力,许多典故、传说都可以成为脍炙人口的动画电影精品。而国产动画电影如果背离本土文化和民族特色,无视中国观众的需求心理和审美标准,盲目地应用国外元素,则无异于南辕北辙,难以获得发展的沃土。

第4篇

[关键词] 动画电影艺术;生态美学思想;发展方向;人文美思想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2szyqn04)。

一、动画电影艺术的发展与特点

动画电影,顾名思义就是指以动画为表现形式的电影。动画电影的表现风格多样、可塑性强,因而自从出现起便受到世人的欢迎。在现代技术发展的推动下,动画电影艺术的发展速度也非常迅猛。

(一)动画电影艺术的发展

关于哪一部影片是世界上最早的动画电影这一问题,各方所给出的答案各不相同,到目前为止,也没有一个确切定论。但不管怎样,1926年是电影发展史上重要的一年,在这一年中,德语影片《阿基米德王子历险记》放映。这部动画电影是世界上最早的动画长片电影,在电影史上有着极高的地位和标志性意义。这部取材于《一千零一夜》中的《阿基米德王子历险记》是一部剪纸动画电影。动画台拍摄了25万幅照片,最终选取了其中的96万幅,构成了这部动画电影的主要内容。这部历时3年之久制作完成的电影开创了长篇动画电影的历史。

1926年在动画电影艺术史上的影响意义深远,不仅仅在于世界上第一部长篇动画电影的诞生,也是因为在这一年美国动画电影大亨迪斯尼公司正式成立。迪斯尼公司在疯狂捞金的同时也为动画电影艺术的发展给予了一定的推动力量。自1937年,迪斯尼公司推出了第一部动画电影《白雪公主》起,该公司基本保持每年一部动画电影的出品速度。对于技巧动画和特技动画的使用纯熟,推动了动画电影艺术的发展。在1995年,大胆尝试的迪斯尼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部三维动画片《玩具总动员》。此片播出后大获成功,不仅将迪斯尼公司推向了事业上的另一高峰,也标志着动画电影艺术进入了依托高科技的电影新纪元。

随着动画电影艺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其也根据动画手段、电影表现形式、主题内涵等方面的差异,被分成了以迪斯尼为代表的美国动画电影学派、以法国动画电影为代表的欧洲幽默学派、以德国动画电影为代表的抽象动画学派和以日本宫崎骏、大友克洋为代表的日本动画电影学派。其中,美国和日本的动画电影产业较为发达,占据了世界动画电影的主流市场。相较于国外几大动画电影学派而言,中国的动画电影往往融入许多中国传统思想内涵、吸收中国水墨画特点,因而,也被称为中国动画电影学派。

(二)动画电影艺术的特点

动画电影艺术在表现形式上基本可以分为美派和日派两大阵营,其艺术风格各具特点。美派的动画电影在形象设计上偏好夸张风格,而日派则较常走写实路线。在结局处理上,美派动画电影的结局更加的圆满,而日派的动画电影则采用很多的开放式结局模式。在画面的处理上,美日两派有着很大的差别。美派主要依靠技术取胜,以计算机为依托的数字化电影是主流。甚至有人说,美国人中没有“动画绘制人”。与其相对的,日派在画风上追求细致,画面的真实感和精细度都比较高,拥有一批绘画技术高超的动画作家。当然,动画电影艺术还有一些共性的特点。无论是哪一派,动画电影艺术在内涵的设置上,对于梦想的坚持总是永恒的主题。动画电影以一种轻松的手法来体现有内涵的主题,富于人情味。而且,动画电影艺术注重细节氛围的营造,在意境上追求细致而又雅俗共赏也是其重要的特点。

现在的动画电影在高科技手段的推动下不断发展,表现手法真实、故事情节耐人寻味,配合优美而又贴合情境的音乐,越来越多的人能从中得到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启迪。动画电影中美学思想的光芒体现深刻、熠熠生辉,使其从单纯的娱乐作品上升到了一种艺术境界。

二、动画电影艺术中的美学思想

动画电影艺术之所以能成为艺术,不仅仅是因为其带给人们的放松、愉快的感受,更多的是因为蕴藏其中的美学思想。动画电影艺术中的美学思想可以体现在诸多方面,音乐美、光影美等都是动画电影艺术的魅力来源。笔者在这里选取意境美、人文美和生态美三个角度来对动画电影艺术中的美学思想进行粗浅探讨和分析。

(一)动画电影艺术中的意境美思想

“意境”是主观情感和客观情景之间的融合与渗透,它超越了客观情境,而使人得思想进入一个更广阔的时间和空间中,从而获得一种情感的抒发和领悟。①对于意境的追求是动画电影艺术的美学特征之一。通过画面、音乐、色彩等元素的结合,使人们在观看影片、体味故事情节的同时,也能将情感升华到人生感悟、自然变迁等开阔的艺术境界便是意境美的影响力。漫天黄沙与悠远号角相配的苍凉、雾水蒙蒙与石板小路相依的宁静,动画电影艺术中的意境美让人在“悦目”的同时也能真正的“赏心”。这种意境美在美派、日派的动画电影中也有广泛的体现。但将这一美学思想体现到极致的便是中国动画电影派。水墨画的墨色留白很容易让人们感受到宁静、悠远和淡然灵秀来。“诗情画意”是中国动画电影的艺术境界追求。将情与景结合,以景抒情、寓情于景,是中国动画电影艺术的审美境界,也是动画电影艺术家们的思想境界。可以说,动画电影艺术中的意境美思想让动画电影超脱了单纯的娱乐,而上升到了一种艺术的境界。

(二)动画电影艺术中的人文美思想

经济迅猛发展,追求利益最大化成了人们主要的价值追求。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复杂,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激化。林立的高楼给人们带来了现代化的居住环境却也在同时剥夺了自然界中其他生命的生存空间。而在动画电影艺术中,这个问题也被深刻而直观地表现了出来。展示生命的价值、体现自然对生命的意义是动画电影艺术中重要的人文美思想。正是这种人文关怀,让动画电影艺术的价值感得以体现。将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的人文美思想深刻体现的,要数日本动画电影派。日派动画电影艺术的代表人物宫崎骏可以说是一位人文主义美学大师。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之所以广受好评,正是因为在他的动画电影中人文美的光辉得以深刻体现。在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中呈现出的世界往往是完美而又虚幻的。经过一连串的感人情节与动人画面,故事总能够有一个好的结局。而主角也一贯是保有一颗纯真坚定的心。就是在这种自然流畅的虚幻中,观众却总是能发现现实世界的影子。正是通过这种简实、完美中透着现实世界的虚幻故事,宫崎骏向人们展示了生命的价值,展示了一颗纯真坚定的心的可贵。动画电影艺术以一种天真烂漫的动画世界融合了电影所赋予的现实手法,向人们展示了人性的光辉价值,这种人文美思想冲破了时空的界限,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观众。

(三)动画电影艺术中的生态美思想

生态美学,这个概念在中国有着深刻的历史基础。早在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时期,生态美学理论的一些思想就有体现,如“天人合一”等概念,就有着生态美学理论的雏形。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生态美学这一概念和学说才被中国学者率先提出。随着人类的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生态问题也日益严重。人类迫切的需要一种平衡的、自觉的意识来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动画电影艺术因其自身表现方式灵活的特点,将生态美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在一般的电影中,自然往往作为背景存在,对情节的发展起到烘托和推动的作用。而在动画电影中,自然界有了一个作为主体来展示自身的平台。昆虫、动物、鲜花、绿草,自然界的景物充盈着动画电影的画面。无论是宫崎骏还是迪斯尼,美好的自然经常成为表现的主题,而人类退居配角,作为点缀和装饰存在。动画电影艺术往往通过拟人化的自然景物,向观众展现自然的美丽和自然生物的顽强、活力,使人们在观看动画电影的过程中不自觉的体味自然内外兼修的美好。同时,以自然的角度告诉人们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在人类于经济、政治和科技等方面不断发展进步的同时,人类与自然的相互依存、相互尊重和共荣共存的思想也应该不断贯彻到人类的切实行为当中,只有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动画电影艺术中的生态美思想不仅仅是一种美学的体现,更是动画电影艺术责任感的体现。

动画电影艺术中蕴涵着浓厚的意境美、人文美和生态美思想。这些美学思想让动画电影艺术区别于单纯的动画片和电影,使其拥有了独特的艺术内涵。动画电影艺术之于观众不仅仅是一个表演者,更是一位教育者,在给予人们视觉美享受的同时,让人们的内心也在潜移默化间得到启示和洗涤。

三、美学思想指导下的动画电影艺术发展展望

当今世界动画电影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然而,这种多元化的发展必须要建立在美学思想的指导下,只有这样动画电影的艺术性才能更好地展现出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动画电影艺术的表现形式越来越多样化,许多动画电影在制作上越来越精良。高超的制作水平使得观众能够得到视觉上的充分享受,对电影情节的感触也更容易加深。科技制作路线,已经是动画电影艺术必然的发展方向。

然而,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仅仅依赖计算机技术,将动画电影包装完美是远远不够的。现今的动画电影艺术需要的是更加广阔、更具高度的内在美学视角。立足于人心、人性,充分考虑到人文和生态内涵的作品才能真正的打动观众的内心,才能使动画电影的艺术性超越时空的界限。相信追求广阔的意境、充满人文关怀和生态和谐思想的创作理念会为动画电影艺术的发展指明正确的方向。提高制作水平满足视觉享受的同时,挖掘价值内涵滋养心灵,动画电影艺术必将走向一条“内外兼修”的发展道路。

注释:

① 李季:《中国动画电影中意境美美学风格的形成》,《美术教育研究》,2012年第4期。

[参考文献]

[1] 李季.中国动画电影中意境美美学风格的形成[J].美术教育研究,2012(04).

[2] 王世阳.解读宫崎骏动画电影的美学特色[J].电影文学,2012(12).

[3] 刘岳琪.论动画电影《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的生态美学内涵[J].北方文学,2012(06).

第5篇

[关键词] 定格动画;材料;情感

■基金项目:本文系大庆师范学院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定格动画材料语言的艺术表现力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0SK15)。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有越来越多的优秀动画作品展现在观众面前。动画是一种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艺术,不仅能愉悦观众心灵,而且还能有效传递创作者的个人情感。定格动画的演出角色主要是木偶、黏土偶或者混合材料的制作品,即材料是定格动画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载体。因此,文章通过分析发挥材料在定格动画中的作用,以促进定格动画艺术的有效发展。

一、定格动画材料的类型

(一)改变所选材质原有的自然属性

在定格动画影片中,改变所选择材料材质的原有自然属性,将其进行再次创造,力求突出与动画影片相吻合的人物或者事物质感,达到更加真实的视觉效果。在动画影片创作中,对所选取的生活中平常事物的原始自然属性进行改变,赋予它们新的生命,使它们具有像人类一样的面部表情和语言能力。这样,观众一直以来的惯性思维就被打破,影片中角色的自然属性改变使其更有真实感,将观众带入影片所创造的魔幻世界中,感受动画影片所带来的艺术之旅。例如,获得第80届奥斯卡最佳动画影片奖的《彼得与狼》是一部典型的定格动画,其每秒钟就有25格。并且该部动画影片共创作了19个角色,50个戏偶,运用1 300万画素向观众展现了420个镜头,并伴以1 700棵树和千棵小草,塑造了一个非常真实的动画场景。这部汇聚英国和波兰两百多名顶尖动画人才的巨作,是导演西天普顿历时五年的心血。该部动画影片的制作在角色材料的选择方面是非常精细、复杂的,所有角色的选材都力求接近真实人物的皮肤和毛发,尽量体现一种真实美感。通过改变所选材料材质的原始自然属性力,能给观众更加真实的美感,吸引观众的眼球。

(二)保留并强调所选材质原有的自然属性

在定格动画电影的制作中,人物造型、道具、角色动作甚至是故事情节设计,都离不开对材料材质的选择。在动画影片的整个创作中,创作者通过对所选材料材质原始自然属性的尽量保留或者重点强调,突出了创作者的幽默和智慧,向观众完美展现了所选材质的自然属性和动画影片的内涵寓意。例如,著名的英国定格动画电影《平面世界》就是一部典型的保留和强调所选材料材质原有自然属性的作品。这部电影是以纸片为主要材料,并配合以手绘和电脑合成的经典电视历险动画影片。该影片通过讲述男主人和两只宠物不幸陷入警匪追逐漩涡,最终历尽艰险才得以回到幸福生活的故事,在形式上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这部影片通过突出纸片人物、道具和故事情节的有效融合,通过动画材质的原有自然属性对动画电影的故事情节进行有效表达,具有妙趣横生之效。

二、发挥材料在定格动画影片发展中的作用

(一)采用更先进的技术

随着当前先进电脑技术的快速发展,定格动画影片的突破性创作离不开先进技术的支撑。2006年的奥斯卡最佳动画影片《人兔的诅咒》和《僵尸新娘》就是两部运用先进技术,在动画电影的镜头语言和故事情节方面取得较大突破的定格动画影片。又如,由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编导的仿真定格动画电影《侏罗纪公园》,通过运用先进的电脑技术,为观众模拟出真实的恐龙形象,赢得观众的广泛认可。同时,先进的技术也能为动画电影缩短制作周期,提高动画电影制作的效率。例如,在《僵尸新娘》的创作中,创作者为每一个角色模型都设计了专门的机械结构来进行表情动作的完成。并且,他们还在每一个定格动画电影角色的脑袋、耳朵和头发上都安装了相关的机械转动装置,随着动画剧情的需要以方便、快捷地完成角色动作所需的各种表情。通过运用先进电脑技术,不仅增加了动画电影拍摄所需的材料形式,而且还增加动画影片的生动性,吸引越来越多的观众眼球,从而有效促进定格动画影片的快速发展。

(二)增强制作的精细性

定格动画电影的创作需要通过运用精细的材料来完成对角色的塑造,从而实现对影片剧情、道具、人物角色等的精细制作。如《僵尸新娘》这部动画影片,创作者不仅对人物角色、场景、服饰等进行精细选材,就连僵尸新娘所佩戴的面纱和花冠都是经过10个月的选材制作才完成的。这种电影选材制作的精细化满足了当前电脑动画高度发达的影片质量所需,达到三维电脑动画电影的制作需求,给观众带来意外的惊喜,是一部具有电脑制作水平的真实材料动画作品。作为一部黏土偶动画,其选材的精细使其具有电脑动画的真实效果,但是也不失黏土偶动画的真实意义,在华丽的创作中体现出黏土偶动画的“拙”的原始自然属性。这部影片以其华丽的创作和角色原始自然属性的体现获得了巨大成功,被世界越来越多的动画爱好者所喜爱,成为当前无法被超越的动画精细制作艺术。因此,通过增强创作的精细性对于促进定格动画影片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三)用材料进行情感的传递

在电脑时代,信息传递之间往往会缺乏情感的沟通。因此,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将更加重视对情感的传递。如何将更多的情感传递运用到定格动画电影的传递中是诸多动画创作者所不断追寻的目标。这就像在QQ聊天中加入简单的卡通图片来向对方传递一种形象情感,让对方更容易理解自己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定格动画电影的制作也需要运用类似这样的方式来增加角色的真实形象,向观众传达更多的情感。如定格动画电影《怪物电力公司》,其中怪兽这一角色的毛发制作方面就采用松软、富有弹性的方式来表现,使其能够随着角色的动作变动而相应发生变化。在实体材料的定格动画中,增强所需材料的质感也是一种有效的情感传递方式。

(四)利用综合材料制作

定格动画电影所选用的材料不再局限于单一种类,而是更加注重对综合材料的运用,如将玻璃、线、布团等材料综合融入动画电影制作,将中国的民间艺术皮影、剪纸、木偶等融入动画电影制作,从而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优秀动画影片作品。通过运用综合材料,动画影片创作者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影片,创造出优秀的情感动画影片。在当今的定格动画影片制作中,综合材料以其多变的、亲切的艺术形式吸引着广大动画爱好者的喜爱。定格动画电影具有多种表现形式,不仅有二维动画电影,而且还有三维动画电影,既具有实体性,又具有虚拟性,充分融合了多种材料元素。因此,运用综合材料来进行定格动画影片的创作成为当前的一种发展趋势。如定格动画电影《鬼妈妈》通过运用多种材料,实现了动画角色人物头部和身体造型、动画角色动作设计和场景设计等的真实感,给观众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动画人物的造型用硅胶等制作,人物的服装用毛线和真布制作,场景中的云雾用虚拟材料来制作等,这些材料的综合运用增加了动画影片的真实感,赢得诸多动画爱好者和观众的喜爱。

(五)在材料的运用上追求真实感

定格动画电影的拍摄是采取帧帧拍摄的方式,将诸多静态画面制作成动态影像,让观众在视觉上感到一种动态画面,形成一种真实的幻象。定格动画电影所追求的这种幻象能给观众营造一种真实氛围,对动画剧情进行有效传递。因此,定格动画电影在选取材料时更加注重材料材质的真实性,一方面通过将真实材料进行综合运用,为观众塑造一个幻象般的真实角色;另一方面运用真实的材料来进行剧情场景布置,使影片的场景达到一种真实效果,增加观众对所观察到事物的真实信任。例如,1933年版的《金刚》是一部真正的定格动画电影,其在追求影片真实感方面都做到一丝不苟。影片角色金刚和恐龙都是通过微缩模型来有效完成的。其中,金刚的模型制作者不仅有经验丰富的猎人导演,还有猩猩研究方面的专家。在金刚模型制作方面,其骨架结构都用橡胶来附着,并选用兔毛来做其皮毛,在姿态设计方面参考美国地理博物馆的实际雷龙骨架来设计,并邀请恐龙专家进行现场指导。在场景制作上,金刚所生活的岛上的植物都是依据热带丛林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精心布置。这部融合真人和模型的动画影片真正体现了在材料选用上的真实性,使得金刚和巨蛇、翼龙搏斗的场景更加形象生动,使观众在观看中犹如亲身感受到那些史前的巨兽争斗,赢得观众的广泛喜爱。同时,金刚在帝国大厦顶端抓小飞机这一形象也成为20世纪经典的动画电影镜头。

(六)民间手工艺中提取可借鉴的元素

民间手工艺是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具有非常多的种类。将民间手工艺融入定格动画电影的创作中,可以增强定格动画电影的民间艺术性,实现定格动画电影的多元化发展。民间艺术是一种在民间不断形成与发展的重要艺术形式,其融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想象力和智慧,具有无限的创新性。民间手工艺的创作选取各种可以接触的材料来进行创作。有的选用当地的特产材料进行创作,如辽宁的煤雕就是选用当地的特产——煤精进行制作;有的选用当地同类材料中的精品进行创作,如福建的木雕就是选用福建南部的木质精品——龙眼木进行制作;有的选用与当地民族习惯相关的材料进行制作,如藏族的酥油花雕,还有很多形式的民间手工艺创作形式,这些不仅具有纷繁的种类,而且还表达了更加深远的寓意。将这些民间手工艺中的材料和元素融入定格动画电影的创作中,将会给其带来巨大成就。当前已经有一些定格动画电影将民间艺术中的皮影、剪纸、木偶等进行有效借鉴,并取得很好的效果。如我国著名的定格动画电影《曹冲称象》,选用木偶作为角色的制作材料,通过精细加工,凸显了动画人物造型的可爱形象,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所蕴涵的审美理念。在今后的定格动画电影创作中,可以将其他的一些民间手工艺元素,如刺绣、糖画、年画等进行有效借鉴,以创造出更加优秀的动画作品。

三、结 语

本文通过对定格动画材料的类型进行分析,从采用更先进的技术、增强制作的精细性、用材料进行情感的传递、利用综合材料制作、在材料的运用上追求真实感和民间手工艺中提取可借鉴的元素六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发挥材料在定格动画电影发展中的作用,以为定格动画电影的发展提供借鉴,有效促进动画电影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恒.关于发展中国特色动画的探索和思考[J].电影文学,2010(14) .

[2] 段佳.世界动画电影史[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8.

[3] 崔锦,王鹤.民间艺术[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4] 陈迈.逐格动画技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2.

[5] 罗徕,张建东.浅谈中国动画原创力[J].电影文学,2011(06) .

第6篇

[关键词]动画电影;后现代;叙事手法;狂欢化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立项课题“青年手机亚文化的建构及其影响研究”(项目编号:11YJC840064);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江苏省新媒体生态中的青年亚文化研究”(项目编号:2012SJB840012)。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与消费文化的盛行,当今世界电影产业发展得如火如荼,动画电影作为一个独立的片种也是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不少精品甚至能够力压真人电影,雄踞票房榜榜首,得到全球影评人及普通观众的好评,并逐步进入传媒学者的研究视野。在其辉煌发展的过程中,动画电影的发展经历了从早期传统工业向后工业时代的巨变,无论是人物造型、叙事结构和技术手段都日新月异,并鲜明地呈现出后现代语境下狂欢化的叙事转向。

一、狂欢化:集体梦幻的创造

展望现今全球影坛,不少动画电影都表现出了狂欢化的艺术魅力,“狂欢化”理论是俄国文艺理论家巴赫金提出来的,他在其著作《拉伯雷研究》中对狂欢化作了细致分析,他认为中世纪的人们过着两种生活:一种刻板严谨,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和宗教清规;另一种则是恣意妄为、自由自在的狂欢节式的生活。“狂欢具有宇宙的性质,这是整个世界的一种特殊状态,是人人参与的世界再生与更新。”[1]

这一思想精髓在不少动画电影中可见一斑。英国木偶动画电影《僵尸新娘》虽然题材看似阴森诡异,事实上却借助笑噱和狂欢场景轻松化解了恐怖的氛围。电影展现出一幅绚丽多姿、五光十色的鬼界画面,在这里音乐永不停歇,啤酒从不间断,俨然是一个欢笑永无休止的极乐世界。而人间却愁云惨淡,罪恶滔天,由此顺理成章地促成男主人公做出这样的抉择——和僵尸新娘结婚,哪怕丧失自己的生命。《快乐的大脚Ⅱ》中也有不少类似狂欢节似的场景,帝企鹅族群每日都以载歌载舞来赞颂生活,遭遇灾难时,他们同样也以歌舞来鼓舞士气,笑语欢歌飘荡在南极这片寒冷的土地上空。很多动画电影正是描绘了一个与现实制度相区隔的平行世界,这些生活场景由于摆脱了特权、等级、禁忌,从而成为一种真实存在的生活方式,没有等级、权威、神圣或必然,动画电影中的人物可以毫不拘束地随意交往。动画电影的这种狂欢性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的否定气质,在电脑特技呈现的虚拟平台上,动画电影上演了一幕幕的狂欢节,毫无理性逻辑可言,也不能用真实的科学技术来衡量。动画电影本质上是一种虚幻电影类型,正如本雅明所言:“电影与其说是对梦幻世界的表现,不如说是对集体梦幻的创造。”[2]

同样,这种狂欢化叙事也表现在对真人电影的戏仿上,在《虫虫特攻队》《玩具总动员》《怪物公司》等影片的结尾,出现了真人电影才有的“拍摄花絮”,即玩具们和动物们在拍摄过程中的NG镜头。动画人物滑稽的动作和搞怪的表情成功赢取了观众们的笑容,同时也表达了动画力争与真人电影分庭抗礼的愿望。动画电影中更有对经典真人电影的戏仿,比如《超人总动员》中超人遭受控告的一幕,全球各大报纸头版头条竞相报道,政客们络绎不绝地上台控诉,这些场景均采用黑白影像,完全是奥逊·威尔斯《公民凯恩》的翻版。动画电影中的狂欢化作为一种民间文化,使人摆脱一切等级、约束、禁令,采取非官方的、非教会的角度与立场,人们趋向亲密,以逻辑颠倒来向现实权威挑战和否定,以粗鄙表现自由。

除了对于真人电影的戏仿,更有对于传统经典电影的恶搞与颠覆。在这方面以丑陋怪物为善良主角的《怪物史莱克》真可谓是一马当先。它的娱乐性及其标榜的“对以往经典的颠覆”息息相关。该片的制片人杰弗里·卡赞伯格这样说道:“它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动画模式,是常规童话的搞笑版。它嘲讽了所有的经典童话,彻底颠覆了一切伴随我们成长的传统童话故事,丑化了许多最受人喜爱的童话人物。”[3]无独有偶,2012年第84届奥斯卡奖最佳动画长片《兰戈》中,也是大量复制了美国早期西部片的场景。兰戈在峡谷中遭遇骑着蝙蝠的鼹鼠空袭时,背景音乐奏响了瓦格纳的女武神,明显是在向《现代启示录》致敬,画面则神似《星球大战》中卢克攻打死星的场景。

二、“超真实”的狂欢化

电影发展史和科技发展史可谓是息息相关,早期动画电影制作以全手工绘画为基础,其后,电脑二维技术极大提高了动画绘制的效率,到了20世纪90年代,迪斯尼出品的《玩具总动员》实现了无纸动画片的突破,全三维电脑动画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传统动画片的制作模式。

现今电影镜头日益追求生动性和真实感,动画电影的狂欢化叙事也迫切需要更为真实地展现。许多动画电影凭借电脑科技革新与变迁,营造出精美细腻、变幻莫测的画面氛围与叙事结构。在《亚瑟和他的迷你王国》一片中,主人公身体缩小变成迷你人进入神奇的迷你世界,被形态各异的花草植物包围,并和昆虫们狂欢畅谈,这些景象似乎就呈现在观众的触及范围内。英美公司联合制作的《亚瑟·圣诞》一片中展现出圣诞狂欢的场景。圣诞老人是如何在一夜间给遍布全球的小孩子送礼物的?原来是圣诞老人驾驶着巨大飞碟,在全世界瞬间转移,数以亿计的小精灵趁着夜色用绳子从天而降,将圣诞礼物精确地送到每个小朋友家中。必须指出的是,这种真实是动画电影营造出来的真实,是一个完全脱离了客观世界的虚幻存在。虚拟的动画世界是凭借高科技手段制造出来的,是通过电脑技术模拟出来的,进而产生了一种普遍的“超真实”(hyperreality)效果。“超真实”由法国后现代主义学家博德里亚提出,是后现代文化理论的一个核心概念,指由许多无源无本的幻象组构成的新的社会现实。[4]

在《丁丁历险记》中,随着丁丁侦探探险历程的展开,电影银幕前的观众们屏气凝神,在荒漠中举步维艰,在大海上畅快航行,或是在大街小巷中自在穿梭,沉浸在逼真现实的奇幻世界中。电影画面中鲜艳的色调,逼真的质感、流畅的动效,来源于发达的电脑特技。现代动画电影将电脑技术、艺术、美术和创意融于一体,使得电影剧作人员的狂欢化叙事手法得以充分的延展,不必受到现实环境的制约,从而创造出犹如梦幻般的电影画面,带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更为深刻的心理感受。可以说,正是电脑技术给电影观众带来的非凡的观影感受,没有电脑技术创新就没有那种身临其境的观影体验,观众就不能切身体会《亚瑟》中迷你王国的那种神秘瑰奇,不能感受《驯龙高手》中身骑飞龙翱翔的速度,不能领会《老雷斯的故事》中硅胶树森林的色彩,不能感知《里约大冒险》中里约城市的热辣与喧嚣。而这一切的感受都隶属于动画电影的狂欢化叙事结构,是确保故事逼真、情感真切的关键。

.在许多动画电影中,真实与非真实的区别已经日渐模糊,甚至从某种程度而言非真实超过了真实,比真实显现得还要真实。动画电影中的真实并不是自然的自在之物,而是现代电子符码模拟出来的幻境,自然意义上的真实消逝了,人们以前对真实的那种体验以及真实的基础也都消失了,但与此同时却又能获取比真实更进一步的超真实感受。.

三、“拼贴”式的广场化语言

动画电影中的语言有不少是大杂烩式的广场化语言。巴赫金认为由于受到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民间诙谐文化的浸染,使得拉伯雷笔下的小说自始至终贯穿着粗鄙戏谑的广场腔调,创造出轻松欢快、无所束缚和坦白直率的言语。动画电影中的“广场语言”在遵循狂欢化的原则下,通过插科打诨、打情骂俏、粗俗肮脏式语言而创造出了一种混杂式语言来满足。

在《功夫熊猫》《兰戈》《怪物史莱克》等动画电影文本中充斥着大量的广场化语言,尽情地彰显并宣扬着语言的狂欢化效果。《怪物史莱克》中的驴子就是这样一个典型表征,由黑人演员威尔·史密斯担纲配音的驴子其饶舌贫嘴的形象已然深入人心,他嘴巴时刻不停,令其同伴非常不爽。但在主人公遇难之时,都有其在一旁周旋化解危机。在生命危急关头,他甜言蜜语平静应付,最终获得了超越种族的爱情。这样的角色设定在动画电影中屡见不鲜,譬如还有《冰川时代》系列中的水獭希德,《马达加斯加》系列中的企鹅们。动画电影正是通过一种调侃方式,让剧中人物在语言游戏中自得其乐,也使得电影观众能够从文本阅读中获得极大的愉悦。通过解构程式化、刻板性的语言,传达出后现代式话语的幽默、诙谐色彩,以营造狂欢化的语言氛围。梦工厂出品的《功夫熊猫Ⅰ、Ⅱ》可以说是广场化语言的一个集合地,剧中主人公阿宝的台词,将各种雅俗共赏的俚语、俗语、谚语、广告语,南腔北调式的方言话语,妙趣横生的中英文混合语,夺人眼球的数量词语还有引领潮流的新潮词语加以拼贴,把后现代式的狂欢和幽默进行了一番别开生面地演绎。以黏土动画著称英国阿德曼公司推出的《神奇海盗团》一片中,更是假借主人公之口,以尖酸刻薄的语言,讽刺了象征大英帝国“日不落时代”的维多利亚女王,以及大科学家达尔文。不少动画电影正是通过这种方式对于政治权贵进行了深刻的讽喻。正如杰姆逊所言:“现代派的语言是非常高级的语言,只有通过自我塑造才能驾驭。而后现代主义在把这种语言杂乱化和庸俗化。”[5]动画电影秉承了这一语言模式,彰显了后现代主义绚丽多彩的审美意蕴,能让电影观众无拘无束地观看,喜笑颜开地欢笑,放下现实的沉重心理负担,达成了普通观众在日常生活中无法企及的愿望。

在前工业时代,人类还对启蒙理性持有幻想,追逐自由平等。但随着科技和制度的权威化与物化,后工业社会这个以信息为基础科技为先导的智能机械技术的社会到来了,传统权威中心失去了约束能力,人类逐渐陷入冷漠世俗的陷阱难以自拔。动画电影通过表现狂欢化的场景、语言、动作等,恰好是对现代社会技术化导致的精神错乱的人类无意识的治疗性宣泄。

四、结语

综观当代动画电影的后现代主义叙事转向呈现出狂欢化的鲜明特性,传统的动画电影叙事手法正逐渐被后现代主义美学颠覆,在表层内容和形式方法上的革新正是后现代性美学反抗制度化与反抗权力化的本质使然,由于其对叙事原旨的追求走向了体制化的相反结果,从而实现对现存文化规范和价值的批判和否定,形成当代动画电影叙事手法中的内在联系和基础。

[参考文献]

[1] [前苏联]巴赫金.巴赫金文论选[M].佟景韩,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6:102.

[2] [德]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王才勇,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

[3] 马华.影视动画影片分析[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8:198.

[4] Jean Baudrillard.Paul Foss, Paul Patton and Philip Beitchman[M].Simulations, trans.New York:Semiotext(e),1983:146.

第7篇

[关键词] 动画电影;视听语言;基本特征

动漫电影自1906年诞生以来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和关注,这些根据漫画改编的动画电影已经逐步的从边缘地位迈入了社会主流,占据了人们日常消费中的一个部分,尤其是长篇的动画电影。而美国一直都占据长篇动漫电影的首位,但随着日本动漫电影的快速发展,其开始动摇了美国的动漫霸主地位。

一、视听语言与动画电影的视听语言

视听语言在影视作品中,主要依靠观众的视觉和听觉的感知才能获得,同时还借助电影画面和声音的辅助作用,从而实现叙述、抒情等目的。视听语言的根本立脚点是不断变化的声音和画面,在光线作用下的造型和色彩不仅能增强视觉上的主观感受,还能进一步挖掘画面之外的深层含义,从而具有象征性的功能;而声音能很好地把观众引入到影片中的故事氛围中,能够表达出影视作品中涉及的特定环境和情感氛围。但是视听画面还必须把声音和画面两种电影元素紧密地联结在一起,才能延伸出更加广泛的审美效果。

而动画电影中的视听语言已经完全融入每一个画面中,带领观众进入到创作者所营造的视听世界中。动画电影的视听语言具有其本质属性,其一,视听语言是一种用于沟通的符号系统。其二,动画电影的视听语言能够有效地把现实和幻想搭建起来。动画电影存在极高的虚构和幻想,影片中包含的人物、景象几乎都是来自于创作者对生活的高度概括和反应;其三,动画电影的视听语言具有强烈的暗示意味。视听语言时一种信息传递的系统,不仅能把画面中的具体信息展现出来,还可以传达出更加深层的意涵。视听语言在传达信息时需要借助画面的作用,而情感的表达则需要动作、语言或者是特写镜头来加以说明;其四,动画电影视听语言具有无限的想象空间。正因为影视作品是一种虚设和幻想相结合的产物,所以它能给观众创设无限的想象空间,特别是在设计影视语言时,能把人类生活中难以完成的场景借助一定的技术从而在动画电影中得以呈现。

二、宫崎骏动画电影视听语言

日本著名动漫大师宫崎骏创作的动漫电影视听语言与其他的视听语言如出一辙,都是首先把动漫的样式绘画出来,再把其制作为精巧的电影,虽然是依靠绘画出来的,但却具有电影的影像元素。宫崎骏作为动漫电影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赋予漫画中的思想和艺术情感都是借助一定的创作技巧展现出来的。宫崎骏的动画电影视听语言包含影视的视听审美艺术,这不仅仅是他保证动漫电影品质的可靠依据,也是他借助这一影像画面来表达出自身的创作意图,包含了深刻的思想内涵,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电影本身的含义,营造了强烈而富有个性的审美艺术。这里所说的视听语言其实是一种影视的概念,是一种通过影视镜头而产生变化的视觉,在探析视听语言的过程中应注重其在影视作品中展现出来的审美特征和技术手段。

三、宫崎骏动画电影视听语言的基本特征

(一)多面性的人物选择与理想化的女性形象

宫崎骏塑造的动画电影人物都具有个性化、鲜明的人物形象特征,就如同俄国艺术家提出的“七种角色特性”理论一样,宫崎骏的电影作品都满足这些特征。弗拉基米尔・普罗普根据人物的角色特性而划分了七种角色,包括公主、坏人、英雄等。宫崎骏的电影作品中表现出这一角色特征的有四种,其一是作为英雄的代表作品《风之谷》中塑造的娜乌西卡以及在另一部动画电影《幽灵公主》中刻画的阿珊。在第一部动画电影中呈现出来的娜乌西卡形象就好像是天使一样,在她身上充满了执著的信念和善良的品质,同时她也是希望的象征,通过心来感知来自于心灵世界的歌声,并勇于在人类世界以及自然之中构建一座“心”桥。在这部动画电影中,娜乌西卡是一个拥有魔力的人,她可以自由的在人类之间搭建“心”桥,也能在自然万物中搭起“心”桥,她甚至可以与鸟虫进行对话,这一人物形象其实就是宫崎骏内心中关羽英雄形象的化身。而在《幽灵公主》中塑造的阿珊则成为受害者,她的形象十分独立而深刻,在她脸上涂了代表日本文化的图形,从她身上无不展现出野性的味道。其二是展现坏人的形象。宫崎骏所创作的动画电影中塑造的坏人形象并不是纯粹的恶人,因为他认为即使是坏人也拥有善良的一面,所以在他的影片中展现出凶恶一面的同时也有憨厚的形象。例如在《天空之城》中塑造的诸多海盗形象,在《千与千寻》中的精灵等。其三是施恩者的表现,在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中,施恩者的人物形象往往都是通过母亲这一人物形象呈现出来的,母亲在宫崎骏的电影中占有很重的分量,几乎在每一部的电影中都可以看到母亲这一形象,例如在《龙猫》中塑造的龙猫这一形象。其四,助手角色的表现,在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中充当助手这一职责的有男孩、猫等,虽然男孩并不是作为一个主要人物出现的,但在故事发展中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每当有一个女孩出现的时候,就会有一个男孩相对应的出现。例如在《风之谷》中塑造的男孩亚吉德这一形象,他聪明而又勇敢,真诚地帮助女主人公摆脱麻烦,并协同他们一起阻止人类浩劫的发生。

(二)主题类型的多重表现

纵观宫崎骏创造的多部动画电影,其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内涵,即宣扬环保。但是针对这一主题,宫崎骏在电影的刻画上展现出多重性,这也进一步地展现出宫崎骏对自然与人类的深层思考,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构建。在动画电影《天空之城》中描写的草地、花朵还有众多飞舞的蝴蝶,还有神秘的机器人日夜的守护雷帕特的陵墓,在它头上已经长满了青苔,时而有小鸟在它的上方歌唱,松鼠在它身上来回地玩着游戏,它就好像成了自然界中的一部分,充满安宁的氛围。但是影片在最后部分讲述到天空之城最终毁灭了,这一主题内涵的表达展现出宫崎骏的深层文化性思维,他要强调。无论外表看起来是多么令人向往的食物,当它离开大地的时候就注定了消亡。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现代化的武器严重地扰乱了生态平衡,这正是来自于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剧烈矛盾。在另一部动画电影《魔女宅急便》中,虽然电影没有激烈的场面,而是讲述了一个年仅13岁的琪琪置身在新环境中克服种种磨难,并获得了成长。而当琪琪不顾风雨主动地帮助老妇人送货,却遭遇了冷淡的态度,琪琪的内心也为此受到了伤害,这一场景的构建正是宫崎骏旨在阐述的主题内涵,失去了家庭的温暖的琪琪也导致魔力尽失,而在友情的助推下琪琪重拾了魔力,并救回了好友。在经典动画电影《千与千寻》中表现出千寻在面对新环境时心中充满的茫然,对未知世界缺乏探索欲望,这与《龙猫》中塑造的桔月和小米在面对同一情境的态度形成了前后的对比。故事中讲述了千寻的父亲因为贪恋美味而变成了猪,所以千寻只能任劳任怨的为汤婆婆做事情才能有机会救回父母。而正是处在这种险恶环境下的千寻才真正挖掘出自身的无限潜能和意志力,并在自己的努力下成功挽救了父母。在相同的主题背景下,宫崎骏却对其实现了多重表现,千寻是一个极为普通的女孩,只是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勤劳才得以真正的成长。

(三)色彩表现中的民族趣味

在传统的日本文化中,人们都偏向于白色。要真正的了解日本文化中的色彩意味以及宫崎骏电影中的民族色彩的趣味性表达,首要的前提就是对黑、白、青、赤进行深层的认识和把握。在日本的文化中,红色代表了两层含义,其一是象征着血色,往往被认为是凶恶的颜色,所以被当做是禁忌的颜色;而另一方面,红色也代表了太阳,具有神秘感,时常能给人一种热烈的情感体会,所以红色也被经常用来形容某一种情感。黑色则是代表了黑暗和罪恶,是地狱的代表,所以在日本把黑色作为是死亡的色彩。但在日本的宗教观念中,黑色又拥有极高的地位,往往身穿黑色服装的僧侣就代表其的地位高。白色在日本社会中受到了青睐和尊重,白色常常用来表现美好的事物,象征着纯洁。在日本的神教中认为任何颜色都是不干净的,唯独只有白色才能代表神的力量,所以白色也用来反映人类和神灵之间的和谐关系。青色在日本社会中是一种较为普遍化的颜色,它常常用来形容自然界中的色彩,例如高山、湖水等。青色对于日本人来说也很重要,它表达出庄严、肃穆的氛围。而对于金色,其根源于佛教,所以黄色在日本的文化中象征着另一个极乐世界。因此,我们得知不同的民族对于色彩也有不同的偏好,在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中,也通过对色彩的灵活运用来展现出民族的趣味性。例如在动画电影《百变狸猫》中,宫崎骏采用了幽默化的形式来叙述动物和人类之间的对抗,所以在影片中涉及的色彩也是丰富多样的,并带来浓厚的民族气息。例如影片中叙述到了火球六婆的人物造型,她身上带有鲜亮的红色,并穿戴了代表日本民族文化的和服,日本妇女独特的盘顶发型;另外,在与人类的对抗中首次获得胜利时,狐狸所戴的面具是红色的,在庆功会上,狐狸身穿的是紫色与黑色相间的和服;狐狸易容为日本武士时展现出来的角色造型,他的头上就佩戴了紫色的头巾,以及黄色的战服。动画电影中融入的色彩元素,都鲜明的反映了日本民族的审美性和趣味性,代表了传统的文化特征。

四、结 语

总之,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不是纯粹的为了展现出娱乐特性的影片,也不仅仅是为了表现出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片段,可以说,他营造出来的每一个画面和场景都是他电影艺术的展现。影片主题内涵的展现需要借助视听语言,同时也向广大观众传递了宫崎骏的生活认知和思想见解。在影视作品的创作中,有很多的导演似乎都停留在对视听语言的表层理解上,而没有对其进行深入的挖掘和创新,这就很容易导致对视听语言缺乏独特的认识和反应。因此,在恰当把握影视的视听语言时,很难从艺术角度和理论角度来全面分析,而正是因为存在这一局限性,所以对宫崎骏的动漫电影视听语言的深入研究就具有现实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婷,刘克晓.浅析电影视听语言与动画视听语言[J].上海艺术家,2011(05).

[2] 徐海芳.论视听语言对动画创作的作用――动画专业中的视听语言教学思考[J].南昌高专学报,2010,25(04).

[3] 高琳.从《飞屋环游记》看动画电影视听语言之特性[J].电影文学,2010(16).

第8篇

关键词VR技术;动画电影;视觉表现;革新研究

1动画电影视觉表现的历史演变

在动画产业飞速发展的当下,动画的视觉表现发展经历了2D动画、3D动画、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最新技术等一系列的变化。动画电影与电影的发展有着相似性和差异性。相同点在于二者创作发展有赖于时代的发展,即展现出视觉表现与时代融合的标签。差异点在于动画电影具有高度的假定性,其艺术魅力来自创作者天马行空的想象,通过夸张、变形、幻想等,营造出一个幻想与梦想的世界,同时重构出独立具象的时空。

1.1二维动画技术的视觉表现

从追求运动感的角度出发,动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而动画史上第一部动画为《一张滑稽面孔的幽默姿态》创作,该片在黑板上画出一张脸的轮廓,他的手变换拿画笔的姿势,脸就变换表情,相互变化,然后逐渐的消失。至此动画就此诞生其想象力无限包罗万象,自由到了极限。动画的诞生离不开科学原理的探究,在动画艺术诞生之前视觉暂留原理、光学影像机、幻盘、走马盘为动画艺术的真正诞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28年美国商业动画片《疯狂飞机》和《汽船威利号》标志着动画能够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并有自身的独立艺术性。随后动画发展里程碑的作品有《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小飞象》《小鹿斑比》《森林大帝》《大闹天宫》等一系列动画电影。这种基于二维单线平涂的作品试图捕捉和留住动态的过程,直到科学技术的发展打破了已有的制作模式和制作手段,开始了现代动画电影的视觉艺术。

1.2数字技术与动画结合的视觉表现

数字化的发展给动画电影带来新的发展,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3D技术在计算机图形图像方面开始初步的探索,并开始进行转型阶段,如进行真人动画和动画片尝试合作的作品《谁陷害了兔子罗杰》实现了动画与实景拍摄的结合。1989年《小美人鱼》最早把计算机软件上色运用到动画之中,免除过去十分复杂耗费时间的二维动画技术标志数字化的时代的到来。然而动画视觉表现新纪元的开始在1995年世界第一部全电脑制作三维动画片《玩具总动员》,该片动画角色立体的视觉效果,拟人化的牛仔警长胡迪和太空骑警巴斯光年等玩具形象都比二维视觉效果更佳真实和细腻,对角色衣服的质感和皮肤的刻画也很生动。一般来说,三维动画是计算机图形图像和动画艺术结合的产物。首先是通过计算机生成虚拟的空间,立体效果和视觉效果要明显胜过二维图形。加之可以任意选择镜头运动方向,拍摄角度、运动空间的测试等。其次,三维动画展现的世界的色彩可以更加真实和细腻并附有华丽的空间色彩。最后三维制作方法灵活多变,可以渲染出不同的艺术风格,如二维风格、水墨风格、油画风格等等。由此可见三维动画技术在动画电影的视觉表现上有更多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动画电影的放映技术日趋完善,3D放映技术以两台摄影机模拟下人眼左右眼所成的像,再在放映过程中使用两台放映机同步放映形成色差,使得观众可以有效地呈现出立体观感,使得3D动画电影比2D模拟电影更加真实。

1.3虚拟现实(VR)与动画电影的融合表现

虚拟现实是在三维动画技术高速发展时期探索产生的。它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是一种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的三维动态视觉和实体行为的系统仿真使用户沉浸到环境中。动画艺术创作可以利用虚拟现实设备进入到三维空间进行创作,如迪士尼首席动画师“小美人鱼之父”格兰•基恩、他通过虚拟现实眼镜和软件程序实现了虚拟空间里进行3D绘画的创作,颠覆了动画师的传统创作方式。格兰•基恩说:“这不能说绘画,简直就是在雕塑,虚拟现实技术为想象力打开了一扇门,让我从纸张走向一个全新的创作空间。”那么,VR技术将拓宽数字动画视觉体会,主要强调人的因素在VR环境下的进行从事构造和操作虚拟对象的活动并进行互动。突破了传统2D动画和3D动画电影的观影模式、打破了以往的观看效果只能局限在导演给定好的情节。特别是这项视觉体验更加强调观众和动画电影的交互体验,这种智能的交互手段对动画电影的视觉发展成为质的突破。

2动画电影视觉表现的艺术和技术整合

最新的虚拟现实技术(VR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影响观影者与动画电影(二者)的交互体验,突破了单纯的视频输出模式,对未来的视频行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虚拟现实技术360°的立体视频更加强调是观影者本身的视觉、听觉、嗅觉、身体运动、心理承受的影响。动画电影作为一种媒介,不仅仅让观众带来娱乐和梦想,同时更需要接近观众情感的共鸣。然而过多追求技术这股洪流,导致产生动画艺术的内涵层面表现不足的现象。在高速发展的数字语境下,动画电影的视觉制作方面成熟,它借助生动的“非真人的角色”与“非真实的场景”共同建构出运动虚拟的影像时空。从视觉上看,动画电影为观众展现了一个真实的虚拟时空,仿佛真的存在的视觉空间。从内容上看,该动画电影通过创作者的审美感受和审美体验塑造的与现实有关的人或者物。那么,如何平衡艺术和技术的杠杆成为动画电影有待亟待解决的问题。动画电影过多的偏向技术会使得动画电影的艺术特色和故事内容枯燥乏味。相反,过多的偏向艺术而无技术的支撑,动画电影也无法完成预期的效果。探究动画电影的视觉表现的发展之路不能孤立的只是注重视觉效果,同时还要注重动画电影中的听觉、故事内涵、观众的心理承受角度等多方面因素。

3VR技术对动画电影视觉表现的革新之路

3.1VR技术区别以往的视觉类型

VR技术一般应用到3个领域:VR影视、VR游戏和VR行业应用。VR技术在动画视觉领域中的应用将会颠覆未来视频行业,数字动画作为影视传播的重要载体之一,对当今的视觉传播具有重大的影响,在动画产业飞速发展的当下,动画的视觉领域发展经历了平面二维动画、三维数字技术动画和4D动画电影的观看模式,而VR最新技术区别于以往的视觉类型,再也不是导演想让观众看哪里,观众就只能看哪里的局限。VR(虚拟现实)技术360°的立体视频更加强调是观影者本身的沉浸式体验的效果。无论是3D动画电影还是传统二维动画电影,观众观看需求除了注重视觉冲击之外,注意更多的是数字动画的观影对观众的内心触动,通过观众的想象再现意识形态的畸变,即产生一种全方位的、沉浸式的视觉体验状态。

3.2VR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德国电影理论家爱因汉姆说过:“艺术之所以是艺术的关键是由于它不完全跟现实一样。”反观动画的叙事情节和结构成为回归动画艺术的关键。动画视觉表现的发展无论是动画电影的画面是否美轮美奂、还是动画电影的角色动作是否逼真、抑或是动画电影的角色表情是否细腻。归根结底还是探寻此片是否具有艺术内涵的意蕴和观众的心理诉求。动画剧本的完善成为革新发展的源头,一般来说,动画剧本结构分为线性情节和非线性情节,前者包含线性原则、因果逻辑关系、叙事结构完整。后者是对单一时间的打破,是对传统情节发展的颠覆和解构。一方面,VR技术未来发展完善依托传统动画和游戏引擎进行高效的结合。另一方面,VR动画的动画叙事结构也成为创作中需要考虑的关键。

4结论

因此,研究VR技术对动画电影视觉表现的革新,能够为制作精良的动画作品提供更多的帮助,加上配合美术风格、动画剧本结构、声音等,才能不断提升动画电影的视觉表现和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陈怡娇.独具特色的动画视觉语言——动画电影与实拍电影的视觉语言比较分析[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2(2):249-251.

[2]唐忠会.动画电影艺术论[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32.

[3]杨婷婷.动画艺术的质感表现——动画创作与视觉艺术语言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9.

第9篇

[关键词] 动画电影;语言

おザ画电影在理性地运用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的基础之上,即动画形象和语言,引起大众的情感共鸣。成为创作者与受众之间沟通的桥梁,而形象和语言则成为桥梁的基石。在动画电影中,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自由和充分的发挥。“动画电影通过艺术形象的夸张变形,用妙趣横生的画面、风趣幽默的语言、跌宕起伏的情节来表现生活,塑造角色,抒发感情,以此吸引观众、愉悦大众,使之成为紧张工作之余的一种休闲娱乐方式。”①纵观世界范围内动画产业的漫长发展过程可以看出,成功的动画形象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而且富有宽广的想象力、丰富的表现力和强烈的震撼力,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个性化的语言运用成为动画形象深入人心的法宝。

ヒ弧⒍画电影语言的表述特征

パ芯慷画电影的语言表述特征,是对动画艺术美的含义的深层次解读,也是对动画艺术表现潜力的进一步发掘。动画片的本性和根本特性是以研究语言的艺术性为出发点。动画语言在艺术表现力上可以将客观的审美物体表现得恰如其分,人们在千姿百态的动画形象中寻求心理和情感的安慰;动画电影用极度夸张的人物个性化形态和具有戏剧冲突性的故事情节挖掘出人类社会所共有的集体意识形态,这正是动画语言运用的突出特点。

1敝鞴坌浴5缬坝攵画是把影像记录在胶片或磁盘上,以每秒24格或30格的速度播放出来。但他们还有一个非常不同之处,即它们在记录影像的方式上。前者是用摄像机去记录生活中真实存在的客观之物,而动画则是以绘画、雕塑或在虚拟的磁性空间中创造一种艺术的仿真景物。在这些景和物中,既有自然世界的翻版,又有非自然世界而虚构的“存在”。因此,动画中的影像在“动”的过程中也就产生了自己独特的表现语言。这种语言更具有主观性和表现意味。艺术家们正是利用了这个特性,创造了动画电影这一独具魅力的艺术门类。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三维动画,即我们所知道的迪斯尼和梦工厂所打造的3D电影,如《闪电狗》《机器人总动员》《地心历险记》等。大量电脑技术的使用,为动画师在表现手法上带来革命性的改变,表现空间有了空前的延伸,使得动画电影语言具有了主观性的表述特征。

2倍来葱浴6画电影语言最大的优势在于动画语言是在继承传统造型语言基础上,将视觉用动画描绘得真假难辨。随着图形图像技术的发展,给艺术家一个释放3D全部威力的平台。动画不但具有与传统艺术的相似性,更具有技术层面上的独创性,这给艺术家的想象插上了双翅。动作的设计是动画形象传达情感的最直观有效的方法之一。动画片中的唐老鸭、白雪公主等大都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演绎的。这中间有许多是我们人类十分熟悉的动作,但也有许多动作是真实的生活中不曾存在,也永远不会见到的。那是因为动画艺术家们通过对自然生活的提炼并加入自己的想象力所创造出来的艺术动作,而每一个艺术动作都是一种“独特”。动画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已经产生了许多表现方法,但动作的设计和表现始终是动画艺术中至关重要的。

3毙蜗笮浴6画人物的每一个感情和动作,必须以相对的夸张来传达才会给人感觉更有表现力。相对于真实拍摄的电影,以动画来表现夸张的效果,是轻而易举的。但夸张的意义并不完全是动作幅度大,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后挑选的精彩动作,将传递出角色的个性特征。所以,动画形象作为视觉语言在动画电影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深入人心的动画形象拥有可爱的性格、潮流性的着装、个性化的语言表达。

ピ谡部动画电影中,动画角色要符合剧本的要求,符合故事情节中所规定的情景化为角色的个性特征。动画电影中的主角、配角、正面人物、反面人物应该都有自己的行为特点和语言特征。这样才能拉开各个角色之间的形象上的差距,让观众观看起来不觉乏味。这样既有助于使整部动画电影的视觉冲击力得以最大程度的展现,又能对故事情节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同样的故事放在不同性格、不同行为、不同语言的角色身上产生截然不同的视觉效果。这也正是动画电影视觉语言发挥魅力的独特之处。所以动画电影的角色造型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独的元素,而是融于构图与表演中,成为视听语言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ザ、动画电影“语言”特征的维度

1惫雇肌6画电影的构图设计所包含的元素很多,如何调节构图的各元素,对影片的风格、效果、叙事、烘托等都有重要作用。它通过现实中人们视觉感官所感受到的“真实”状态的差异而产生的有距离的美感。比如幻想化的造型,随心所欲的动作表现,无论是漫画分格或是写实风格的二维动画,都取材于自然与幻想的形象,并对其进行了夸张、归纳的主观创造,使其成为艺术家心灵的反映。

2本吧睢4统的动画片由于技术实现手段以二维绘画为主,因而在美学观念上逐渐形成了注重前景表现力的特点,缺乏景深的层次,由此也造成光影效果单调、质感不够丰厚等许多缺陷。经典迪斯尼大片中就有许多场景的背景完全由色块构成,比如《大力神》中常常出现的一片淡紫色的天空、奥林匹斯山的场景以及人物边缘光环的设计等;没有层次尽管也能形成二维动画的独特风格并有一定的艺术效果,但毕竟和真实的空间相去甚远。而梦工厂的《埃及王子》恰恰就追求一种三维感极强的景深关系。《埃及王子》中的一个镜头画面:设计师把古埃及繁华的建筑物构入大殿的远方,这组镜头的设计把视觉中心体现得很透彻,这样一幅完美的画面就产生了。

3鄙彩。动画电影的色彩是丰富多彩的,因为设计者在画面中所创造的一切元素都是由自己主观选择设计的颜色,不像故事片电影拍摄中,主观色彩都由拍摄物体本身的色彩所决定。动画电影中的色彩要更具有主观创作力。设计者根据曲折的故事情节来定色调。冷暖色调的对比是渲染气氛、烘托环境的最佳方法。比如美国动画影片《狮子王》中,木法沙统治时代的荣耀石和土狼成群时的荣耀石进行对比,影片设计者把暖色调、冷色调分别设计在同一块荣耀石中,给观众的心理感受是完全不同的。前者给人以宏伟、振奋的感觉,后者给人以破落、颓废的感觉。又如《花木兰》中设计者考虑到影片是以中国传统故事为题材,人物造型简洁明快,赋予了一种“乐观进取、天真快乐”的总体趣味,情节的需求出现了龙(苜蓿)和蟋蟀(幸运儿)的形象。而龙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较为贴切地诉求了东方的神秘色彩,又具备西方观念的卡通表现,使得东西方的文化和审美观念进一步融合和渗透;蟋蟀的形象更是意想不到的两种文化的碰撞结晶,总体给人留下了造型简洁、轻松明快的印象。

4迸园缀投腊住W魑试(视)听语言组成部分的旁白和独白在创作时,应避免语言使用的陌生化,不能远离动画电影受众的精神状态、生活方式、语言表达习惯等。在艺术与现实的结合上找到一条折中的道路。就目前国产动画片的制作和播放来看,过于注重动画的教育意义,片中内容和对白听起来像说教,缺乏动画应有的表现力。这种与时代脱节、教条化的表现语言,只会拉开动画片与观众的距离。塑造成功的动画形象离不开个性化的戏剧对白,例如动画片《阿拉丁》中的魔毯就有自己的性格特点。在动画短片里,有一两个简单的形体,都能表现丰富的情感。这其实是得益于对语言使用的再加工。

5苯巧造型。动画电影中的角色造型必须通过运动来完整地体现,而运动的状态是依照设定的动作结构进行的。现有的动画电影风格可按写实与漫画分为两大类。写实风格的动画片中角色的运动规律及时间的掌握都是以角色的自然属性作参照,而漫画风格的动画片在角色的动作设计上有更大的张弛度,几乎可以随心所欲,因而具有表现主义的风格特征。在动画电影中,角色造型成为单独的语言构成元素。如《大力神》中的角色造型注意了男女主人公的个性化、随情境不同表情的丰富变化以及经常使用色彩、造型对比(比如凯帝斯以及他的两个手下的造型)等,继承了迪斯尼对于动物的贯穿性使用(比如马、驴、半人半羊的阿菲),使动画电影的角色造型契合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从而构成了完整的叙事主题。

ト、动画语言的表达技巧

ザ画电影语言的运用是讲究技法与技巧的,无论是在动画电影的构思上还是色彩对比度、景别构造上,作为动画语言的表达技巧,为了呈现优美的画面意境及深刻的主题思想,对于动画语言技巧的运用成为动画电影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而语言技巧的运用在动画拍摄中离不开创作人员的雕琢。

1笨湔庞氡湫巍?湔啪哂星炕视觉冲击的魅力,突出动画电影中勾画的各种形象,以此来突出角色的性格。如将人物的能力夸张成如飞禽走兽般有着超自然的能力,有的动画角色对主人公形象的夸张导致了形象的变形。变形使得角色呈现的形象别具一格,画面更加流畅而有张力,对于动画本身所呈现出的艺术感染力具有推动作用,引发观众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北扔饔胂笳鳌1扔魇嵌画语言常用的表达技巧,通过对本体的艺术性阐释,达到渲染主体形象的作用。象征是通过具体可感的事物以此传达出创作者的思想、感情,借此而言彼,意寓深长。例如,在动画电影中常见的动画画面均借用了两种表达技巧,冬季盛开的梅花指涉主人公不松懈、不放弃、不退缩的坚强品格。同时,比喻与象征在对于故事情节的构造上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庇哪与荒诞。幽默一般通过比喻、夸张、象征寓意等手法,对日常生活中不合常理的现象进行批评,幽默的外在表现形式是玩世不恭、自嘲或者嘲笑别人的,但实际上是一种主观感情的真实传达,承载着对人生和现实的思考。荒诞是在不合理缺乏内在逻辑地将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串联在一起,但正因为其缺乏现实性,对现实的批评也就更深入和彻底,因此为动画的艺术性形成提供了动力,动画电影的艺术性正因为有了语言表达技巧的融会贯通才凸显出来。

ニ摹⒔ 论

ザ画电影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逐渐成为了一种大众艺术形式,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便与电影所具有的娱乐性密不可分。它通过童真童趣的表现、别具特色的造型风格、时尚资源的利用以及对后现代手法的借用等逐渐走入了人们的生活,成为日常消遣的主要内容。动画电影作为一门综合艺术,在吸收和借鉴以往各种艺术的多种能动元素的基础上,以造型、动作、语言、绘画、色彩和声音等表现手段展现艺术风格,并以其独特的语言特征被人们所认知。

おぷ⑹:

ア 李洁:《“动画语言”融入现代商业环境中的市场价值》,《商业现代化》,2007年1月上旬刊,第275页。

お[参考文献]

オ[1]周鲒.动画电影分析[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

オ[2]段佳.世界动画电影史[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8.

オ[3]强小柏.动画电影语言的技巧与运用[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オ[4]孙立军,张园.动画电影小百科[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7.

オ[5]肖路.国产动画电影传统――美学特征及其文化探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オ[6]严定宪,林文肖.动画技法[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