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网络生态环境

时间:2024-03-30 17:57:03

导语:在网络生态环境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网络生态环境

第1篇

生态环境观测研究台站是在特定区域或生态系统分布区建立长期观测研究设施,用于对自然 状态或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格局与过程进行长期监测,通过长期定位观测能够识别和剔除生态环境短期波动带来的不确定性,研究生态系统发生、发展、演替的内在规律和变化机制,揭示生态系统的周期性规律’为生态环境管理及调控提供支持。世界上最早开展生态环境定位观测研究的是英国洛桑试验站(RothamstedResearch),于1843年开始农业生态系统的观测试验和研究,所设立的7个长期定位试验已经连续进行了150?170年。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态环境观测研究网络发展迅速,一些国家、国际组织和国际合作项目建立了不同尺度的生态研究网络,用以开展生态系统在人类和自然双重影响下的演变机理和过程研究w。目前生态环境长期观测研究从单站点的定位观测逐渐向台站网络观测研究发展’同时借助遥感、地理信息技术及数学模型向综合集成研究发展。

在国务院的《“十二五”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规划》中提出要加强农业、气象、生态、环保、交通、水利等领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网)的建设,同时《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中也提出要建立国家环境保护野外观测研究站,逐步形成适应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和综合决策需要的野外生态环境观测研究网络。笔者就目前区域和国家尺度的主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建设及发展趋势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中国环境保护观测研究台站的建设提供借鉴。

1区域生态环境观测网络

区域尺度的生态环境观测网络多数在20世纪90年代由联合国及有关国际组织领导建立,用以收集区域的生物、大气、水、土壤以及污染物的综合观测数据。目前主要观测网络有全球环境监测系统(GEMS)、全球陆地观测系统(GT0S)、国际长期生态研究网络(ILTER)、全球通量观测网络(FLUXNET)以及国际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GE0-B0N)等。

1.1GEMS

1972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提出要建立全球淡水质量数据库;1978年,在世界卫生组织(WH0)、世界气象组织(WM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联合支持下,GEMS水项目在加拿大国家水环境研究所启动,其宗旨是以水资源可持续管理为目标’提供全球内陆淡水水质现状及趋势方面的数据、信息、评估及研究。

截至2013年底,该网络在全球共布设4055个监测站点,其中非洲368个、北美洲1124个、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区1454个、欧洲358个、亚太地区636个、西亚115个。该网络成员分为2类:官方的国家节点和非政府组织、大学及研究机构的协作节点,其中国家节点的成员国有83个,非洲18个、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区12个、北美洲2个、亚太地区23个、西亚6个、欧洲22个。积累了从1965-2013年的460万个水环境监测数据,监测指标包括物理和化学、营养、主要离子、金属离子、有机物、有机污染物、微生物以及水文学等8个方面的内容和项目。

1.2GTOS

为了观测、模拟和分析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以便维持其可持续发展,1993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0)、UNEP、UNESCO、WM0以及国际科学联合会理事会(ICSU)联合发起筹建GT0S[9]。1995年,筹建阶段的任务基本完成,编制了《全球陆地观测系统一从概念到实践》规划报告。1996年,5个联合发起的国际组织代表在罗马召开会议,标志着GT0S进入实施阶段,同时组建了由全球范围内的17名专家组成的GT0S指导委员会。GT0S的目标是要解决5个方面的关键性问题:①土地利用变化及退化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未来土地能否生产足够的粮食满足人口所需;②评估哪些地方、哪个时候会出现淡水资源的短缺,并且评估缺口有多大;③气候变化会对陆地生态系统产生哪些影响;④生物资源丧失是否会对生态系统及人类社会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哪种资源将会消失,在哪些地方会发生;⑤有害物质在哪些地方和何时会成为人类及环境健康的主要威胁,生态系统降解有害物质的能力有多大。

GT0S通过遥感和地面观测2种手段获取陆地生态系统数据,数据采集均采用全球一致的标准和方法,保证了全球不同区域数据的可比性。为了推动全球和地区性的生态系统数据整合以及区域性监测网络的构建工作,GT0S还组建了4个技术委员会,分别为海岸带、陆地气候观测、陆地碳观测以及全球森林和土地覆盖动态观测技术委员会,建立了从宏观区域-研究中心-研究台站-采样点多尺度的观测指标体系,同时结合不同时空分辨率的多源遥感影像,最终能获得时间分辨率为1d、空间分辨率为30m的陆地生态系统观测数据。目前已纳入观测的生态环境指标超过180个,社会经济指标达55个。

此外,GT0S与全球气候观测系统(GC0S)和全球海洋观测系统(G00S)组成了目前全球尺度上最具代表性的生态环境观测系统[12],它们之间互相交叉又形成了一些新的观测系统,如GT0S和GC0S联合建立的陆地气候观测系统(T0PC),GT0S和G00S联合建立的海岸带观测系统,GC0S和G00S联合建立了海洋气候观测系统(00PC),GT0S、GC0S、G00S联合组建的全球观测系统信息中心,用于全球陆地、海洋和大气观测数据的整合和共享。

1.3ILTER

为更好地促进全球层面的生态系统长期观测研究交流与合作,1993年,在美国科罗拉多州埃斯特斯公园召开的美国长期生态研究会议上,来自16个国家的39位科学家和官员提议建立ILTER。ILTER主要研究领域有5个方面,分别为生物多样性监测评估、气候变化与土地利用及生态系统服务关系、社会经济发展与氮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联系及相互作用、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策略、生态系统服务评估。

截至2013年底,ILTER包括39个国家级长期生态研究网络,其中非洲地区4个、中南美洲地区3个、东亚太平洋地区8个、欧洲地区21个和北美洲地区3个;组建了东亚-太平洋地区、欧洲、非洲、北美及中南美洲5个区域性监测网。在组织模式上,ILTER建立了由主席、副主席、执行委员会、协调委员会和组成成员国组成的组织结构,目前主席由墨西哥的ManuelMaass博士担任,副主席由中国的傅伯杰院士担任,执行委员会6位委员来自6个区域(中南美洲、东亚太平洋、东欧、西欧、北美洲和南部非洲),协调委员会32位委员来自32个成员单位。

在ILTER的国家级成员中,美国长期生态研究网络(US-LTER)、英国环境变化网络(ECN)和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是3个最为重要的国家级生态网络,也是ILTER的发起成员网络。目前,ILTER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重要学术组织,并与GT0S等全球性观测网络一起,为全球生态系统监测和研究、自然资源管理作出了重要贡献。

1.4FLUXNET

FLUXNET的概念最早在1993年“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中被提出,1995年国际科学委员会正式讨论成立FLUXNET,随后在1996、1997年欧洲通量网(EuroFlux)和美洲通量网(AmeriFlux)相继建成,1998年,NASA以验证E0S产品为目的正式成立了fluxnet。

目前,FLUXNET注册的国家或地区网络已达53个,区域性监测网络主要包括13个,有美洲、亚洲、非洲通量观测网以及中国、日本、墨西哥、加拿大通量观测网等。截至2013年底,已注册的通量观测塔有555个,主要分布在地球南纬40°?北纬70°之间从热带到寒带的各种植被区,包括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草原、苔原、灌丛、农田、城市等生态系统。观测指标不仅包括二氧化碳、水分和能量交换,还有区域的土地覆盖类型、气候气象以及植物、土壤等。FLUXNET为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水循环、碳收支时空格局以及生态系统水碳过程的研究提供了全球范围的实测数据。

1.5GEO-BON

为全面了解全球生物多样性状况,以及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2008年,国际生物多样性研究计划(DIVERSITAS)、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等国际和地区性组织联合建立了GE0-B0N,目标是构建一个全球性平台来整合各地的生物多样性监测数据和信息。GE0.B0N下设9个工作组,分别为基因多样性监测工作组、陆地物种监测工作组、陆地生态系统监测工作组、淡水生态系统监测工作组、海洋生态系统监测工作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监测工作组、遥感跨尺度整合及模型模拟工作组、监测数据整合和标准化工作组、生物多样性指示指标研究工作组,每个工作组都有各自的成员单位、研究计划及目标。

2国家尺度的生态环境观测研究网络

随着全球性生态环境研究的不断深入,生态环境观测研究网络受到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重视,纷纷建立本国的生态环境观测网络用以开展生态系统观测与试验研究,而且大部分都成为了国际长期生态研究网络的成员。在国家尺度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中,US-LTER、ECN和CERN各具特色,各有代表性,是ILTER及其他全球性生态环境观测研究网络的发起成员网络。

2.1US-LTER

US-LTER建于1980年,是世界上建立最早、覆盖生态系统类型最多的国家长期生态研究网络’由代表森林、草原、农田、湖泊、海岸、极地冻原、荒漠和城市生态系统类型的26个站点组成。监测指标体系囊括了生态系统各要素,包括生物种类、植被、水文、气象、土壤、降雨、地表水、人类活动、土地利用、管理政策等。主要研究内容包括:①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格局;②种群营养结构的时空分布特点;③地表及沉积物有机物质聚集的格局与控制;④无机物及养分在土壤、地表水及地下水间的运移格局;⑤干扰的模式和频率。

US-LTER的突出特点是注重观测的标准化’制订了有效度量标准’实施标准化测量’如《长期生态学研究中的土壤标准方法》(第二版)、《初级生产力监测原理与标准》、《环境抽样的ASTM标准》、《生物多样性的测量与监测:哺乳动物的标准方法》等,同时也非常注重监测数据的规范化共享?。在US-LTER基础上,2000年,美国国家基金委员会(NSF)提出建立“美国国家生态观测站网络(NEON)”的设想’目标是针对美国国家层面所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利用最先进的仪器和装备,在区域至大陆尺度上开展生态系统的观测、研究、试验和综合分析;在组成结构上’先按照植被分区图划分为17个区域网络,每个区域网络由1个核心站和若干卫星站构成;17个区域网络组成国家网络。

2.2ECN

ECN建立于1992年,1993年开始陆地生态系统监测’1994年起开始监测淡水生态系统[22]。该网络由12个陆地生态系统监测站和45个淡水生态系统监测站组成(河流站点29个、湖泊站点16个),覆盖了英国主要环境梯度和生态系统类型。其突出特点是非常重视监测工作,对所有监测指标都制定了标准的ECN测定方法,同时也形成了非常严格的数据质控体系,包括数据格式、数据精度要求、丢失数据处理、数据可靠性检验等;所有监测数据都建立中央数据库系统进行集中管理、共享。在监测指标上,ECN不追求监测生态系统全部要素指标,而是根据自然生态系统类型和特点来确定监测指标体系,如陆地生态系统监测指标在类型上包括气象(自动气象站13项、标准气象站14项),空气(二氧化氮),降水(14项),地表水(15项),土壤(15项),有脊椎和无脊椎动物’植被类型与土地利用变化;淡水生态系统监测指标在类型上有地表水(34项),地表径流量’浮游植物(种类、丰富度、叶绿素a),大型水生植物(种类和丰富度),浮游动物(种类和丰富度),大型无脊椎动物(种类、丰富度、畸形程度)。

2.3CERN

CERN建于1988年,由1个综合中心,5个学科分中心(分别为水分、土壤、大气、生物和水体)和42个生态环境定位监测站组成,覆盖农田、森林、草原、荒漠、湖泊、海湾、沼泽、喀斯特及城市9类生态系统,观测指标达280多个,建立了42个综合观测试验场’113个对比观测试验场’1100多个定位监测点和15000多个调查样地的国家层次的生态环境综合观测系统,覆盖中国主要气候地带和经济类型区域。经过3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构成了中国区域长期生态观测-水、碳通量观测-生物多样性观测-陆地样带观测研究一体化的野外综合平台体系。

CERN非常重视观测的标准化’制定了一系列水文、土壤、气候和生物要素监测标准方法’编制了诸如《生态系统大气环境观测规范》、《陆地生态系统水环境观测规范》、《陆地生态系统土壤观测规范》、《陆地生态系统生物观测规范》、《水域生态系统观测规范》、《陆地生态系统生物观测数据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等丛书,建立了数据管理、质控和集成分析系统’监测数据实现了开放共享,成为国家科技共享平台的特色数据资源[23-24]。在CERN基础上,2005年,国家启动了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CNERN)建设任务,目的是对现有的生态系统观测研究台站进行整合,在国家层面上建立跨部门、跨行业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实现资源整合、标准化规范化监测、数据共享。通过对已有台站的评估认证,目前有53个台站纳入了CNLRN,其中包括18个国家农田生态站、17个国家森林生态站、9个国家草地与荒漠生态站、7个国家水体与湿地生态站以及国家土壤肥力网和国家生态系统综合研究中心。

    2.4日本长期生态研究网络(JaLTER)

日本政府非常重视全国性的自然环境状况普查,在1972年制定的《自然环境保护法》规定国家必须每5年实施一次生态环境基础调查,内容包括地形、地质、植被、野生动物等,为国家环境保护政策实施提供依据。1973年开始第1次调查,截至2012年已完成7次自然环境保护基础调查,建立了全国1kmX1km网格单兀的植被、野生动植物、地形地貌、水域的自然生态环境普查数据。其特点是每次调查都在上一次调查基础上,突出不同的重点内容,在最近完成的第6次(1999一2005年)、第7次(2005-2012年)调查中重点开展了全国生物多样性及植被状况普查,并编制了1:2.5万比例尺植被现状图。

在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方面,2002年日本政府启动了“新?生物多样性国家战略”,由环境省自然环境局生物多样性中心负责网络管理,计划在全日本建设1000个左右的固定监测子站,开展动植物栖息地环境及生活状态的长期监测,每5年为一个工作周期,连续开展100年的长期监测。该计划2003-2007年开展第1期工作,2008年起正式开展调查监测,截至2011年,共设置了1013个监测子站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同时每年度按照生态系统类型调查报告,每5年汇总分析编制一次综合报告书。

2003年,日本生态学会与其他学会联合发起了JaLTER建设,在森林、草地、湖泊、海洋生态系统开展长期定位观测。重点围绕3个研究目标,分别为全球变化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响应与反馈机制、海陆生态系统的水文-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相关作用关系、不同时空尺度生态系统监测网络和技术研发。该网络监测站点分为核心站和辅助站,截至2013年,有20个核心站、36个辅助站,监测指标包括气象、水文、水质、物候、植被及二氧化碳通量等。JaLTER建立了台站的定期评估机制,每4年评估一次,通过评估一方面吸纳新的台站加入网络,另一方面已有台站如果达不到评估标准,会被剔除出网络[27]。

3中国生态环境观测研究网络状况

在中国的生态环境观测研究网络中,除了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的CERN外卜,林业部门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逐步建立的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CFERN)也具有重要影响,该网络目前已发展成为横跨30个维度、代表不同气候带的73个森林生态站组成的网络,覆盖了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区,同时也在积极建设湿地生态监测网络和荒漠监测网络,规划到2020年,森林生态站数量达到99个,湿地生态站达到50个,荒漠生态站达到43个。为了规范网络运行管理及监测标准化和规范化,也制定并颁布了森林、湿地和荒漠方面的一系列标准规范[28]。

此外,中国水利、农业、环保等行业也根据业务需要建立了相应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如水利部门的水土保持监测网络,由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7大流域监测中心站、31个省级监测总站、175个重点地区监测分站以及分布在不同水土流失类型区的典型监测点构成了覆盖全国的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农业部门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由全国农业环境监测网络、渔业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和草原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构成,分别负责农业、渔业以及草原的例行监测与管理。环保部门以国家环境监测网为主,其目标是说清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说清污染源排放状况、说清潜在的环境风险;经过30多年的建设形成了覆盖全国的,涉及水、空气、土壤、生物、生态、近岸海域等环境要素的网络,在运行机制上建立了由国家、省、地市和县4级监测站组成的业务化运行体系,负责不同层级行政区域内的环境监测业务。

4生态环境观测研究网络的发展趋势

全球面临着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土地利用变化以及生物多样性丧失等一系列共性生态环境问题,其形成机理、演变过程及解决手段的研究,均需要基于系统科学的生态系统长期观测研究数据,这也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性、区域性及国家不同尺度生态环境观测网络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目前,国际上生态系统长期观测研究主要围绕4个研究领域,分别为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的影响和响应、人类-自然生态系统的相互耦合关系。

生态环境观测研究网络呈现出4个发展态势:①多个台站甚至多个观测研究网络的联网观测与研究逐渐成为主流。随着生态系统研究的时空尺度不断拓展,基于单个台站的数据资料已经无法满足研究需要,需要跨区域的不同监测站点甚至不同观测网络进行联合观测与研究,建立从样地到区域甚至到全球多尺度的、系统的观测与研究成为趋势[29]。②重视观测的标准化、规范化与数据共享。生态系统的联网观测研究必须保证观测数据的可比性,因此,规范化、标准化观测尤为重要,目前几乎每个生态环境观测研究网络都将观测行为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作为首要任务,另外也在积极推动观测数据的共享。今后需要继续推进观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进一步统一不同生态环境观测网络的观测标准,最好建立国际统一的观测标准和规范。③观测手段多样化、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随着生态环境观测设备、实验仪器以及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成套自动观测设备的大量装备,监测数据精确性得到提高,部分监测指标数据获取的频率从原来以天为单位甚至提高到以秒为单位[1]。④综合观测与模型模拟日益得到重视。地面长期定位观测数据在空间尺度上具有局限性,只能反映有限空间范围的生态环境状况及变化过程,为了实现对区域甚至更大尺度生态系统结构、过程和功能的观测研究,需要将长期定位观测数据、遥感数据、地理空间数据进行集成和同化,同时借助数学模型开展的综合研究日益得到重视[2931]。在环保业务领域,中国国家环境保护野外观测研究台站建设也是对国家环境监测网的补充和拓展,目前国家环境监测网在单个环境要素(如水、空气)的监测已经形成了覆盖全国的监测断面(点位),但是按照生态系统角度进行综合观测(包括生物群落及水、气、土等环境要素)与综合评价还相对薄弱。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管理的需求,国家环境监测网需要对目前的监测任务和工作进行统一布置,对实行“一把尺子”的现状进行调整,未来要根据自然区域(如区域、流域等)开展综合监测与评价,需要拓展生物、生态、土壤等监测要素,同时研究建立相应的监测指标、评价方法、技术规范、数据质控及能力建设等,补充完善现有的环境监测技术系。

5结语

第2篇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技术在传统行业里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网络与教育的结合也日益紧密,而以教育生态学的观点来探讨网络教育是一个全新的话题。本文用生态学的视角去看待网络教育的发展,通过对网络生态系统的研究,深入探究网络教育生态系统的特征和功能,从而更好地推动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

网络教育;生态特征;生态功能

网络远程教育是指教师和学生异地,通过计算机网络等新媒介进行的教学交互活动。网络远程教育包括普通高校开设的网络教育以及广播电视大学举办的开放教育等。现代远程教育的传播主要是通过网络进行,网络技术的成熟为网络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网络远程教育作为一种新生的教育形态在我国已经有了十余年的发展历史,经过相关研究人员的不断探索,已经在此领域取得了丰富的理论成果及实践经验。我国的网络教育正在蓬勃发展中,很多方面还需要不断地完善和探索,包括网络课程的构建、网络教育基础设施搭建、网络评价体系的完善等等。研究者从多种视角出发对网络远程教育进行研究探索,如常规的教育学视角、社会学、管理学等。以教育生态学的观点来探讨网络教育是一个全新的尝试,我国的网络远程教育的生态学研究已开始起步,对于网络远程教育生态系统的界定与研究,相关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这对于我国未来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终身学习社会的构建有着重大意义。将网络教育系统当作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研究它的生态特性与功能,只有以这个为前提,才能更好地将生态学的理论与各种研究方法应用于网络教育的维护和完善,才能有效地发挥生态学理论对于网络教育建设的巨大推动力。

一、网络教育生态系统概述

(一)什么是教育生态学

“生态”是在特定的地段中生物成分及其周围所赖以生存的非生物成分所构成的生存状态和空间。在这个领域中,生物成分与其周围环境不断地相互作用,传输能量,实现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从而形成生态系统。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在教育学领域悄然兴起一了一门独辟蹊径的边缘科学———教育生态学。1976年由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院长劳伦斯•克雷明在《公共教育》一书中最早提出教育生态学(EducationalEcology)这一科学术语。[1]其实质是将生态学原理引入教育学中,发现教育问题,探索其发展规律,从而把握教育事业发展的方向。综合来说,教育生态学是一门专门研究教育和其周围复杂生存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基本机制和基本原理的科学。它把教育系统看作一个复杂有机的生态系统,将教育和生态有机结合起来,促进教育与其周围生存环境平稳、健康地成长发展。

(二)网络教育系统是一个生态系统

随着现代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与现代产业的结合也日益紧密,网络技术的应用使传统产业实现了换代升级,焕发了新的光彩。而互联网技术与传统教育的紧密结合使得人们在知识获取方面得到极大的便利,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以外,学习者获得的知识绝大多数来自于互联网,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通过网络学习来实现学习目的。随着这种新型学习方式的普及,人们对于健康的网络学习环境的需求也日益增长。1998年4月中旬,美国商务部发表了一份《浮现中的数字经济》的报告,首次将网络与生态学联系到一起。鉴于互联网经济的迅速增长以及它与许多行业广泛的相关性,这项研究提出了“互联网生态”(Inter-netEcology)概念。[2]接下来,我们将运用生态学的原理来分析一下网络教育的生态环境。生态系统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构成,与之类似,网络教育生态系统也包含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生产者主要由教师群体构成,他们从事网络教育产品的制造,提供网络教育资源,对学习者进行辅导答疑等,网络教育平台的建设者、维护者也是生产者。消费者则从事网络教育产品的消费,通过浏览、下载以及购买等方式使用网络教育资源,这一类群体有学生、网民等。教师、版主、虚拟社区管理员等分解者负责管理和维护网络教育资源,对过时的、质量不高的学习材料予以清理,也定期分解网络废物。网络教育系统中的生物成分是动态变化的,如教师在网上分享他的课件等教学资源时,他可以作为生产者,而当他在网上下载课件时,就转变为教育资源的消费者。非生物成分则主要由网络教育产品、互联网基础设施、社会环境三部分组成,网络教育产品指的是可供学习者学习和下载的一系列知识资源;互联网基础设施是搭建互联网教育平台的硬件基础,如计算机网络、校园网、区域性和全国性的教育网等;网络社会环境是指区别于传统教育环境的一种网络文化氛围,如在构建网络教育环境的过程中组建的学习共同体、网络社区等虚拟学习团体。

二、网络教育生态系统独有的特点

互联网与教育事业的密切融合使传统的教育行业实现了换代升级,带来了一场学习方式的变革。网络学习方式越来越受到广大用户的欢迎与支持,网络教育环境也成为人类所处生存环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是网络教育系统唯一的生物组成成分,也是该系统的活动主体。因此,网络教育系统作为特殊的人工生态系统,除了具有一般生态系统的特性外,它还有自身的特点。

(一)学习资源的开放性

互联网技术和通信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使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互联网环境中的学习资源对任何人都是开放的,以往我们难以企及的知识资源现今通过网络可以轻易获得。网络学习环境的建设以生产者快速构建资源、消费者便捷获取资料为目的。各类丰富的学习资源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以互联网为媒介,瞬间传输到每一个学习者面前,为网络用户提供了了一个开放、自由的学习空间。这种开放的学习资源环境既方便了生产者快速呈现各种教育资源,又便于学生获取,使学习者脱离了原来狭隘的学习情境,实现随时随地学习。

(二)学习世界的虚拟性

学习世界的虚拟性是网络教育系统的一个显著特点。互联网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领域上的广泛应用,强烈地冲击着人们对于传统学习环境的认知。我们在真实学习世界中接触到的教室、校园、图书馆、实验室等学习场所,取而代之为虚拟空间里的教室、图书馆、实验室等。传统课堂中教师和学生面对面交流的学习形式将改变,转换为虚拟的辅导和研讨。

(三)教学交互环境的多样化

网络教育系统的交互性主要体现为学习者与助学者的交互、学习者之间的交互,以及学习者与各种物化的资源的交互。在传统教育中,老师和学习者处于同一场所中,采用当面交互的方式。在网络学习的过程中,师生分布在不同的场所,以网络为媒介,通过网络聊天、学习组等途径实现人机双向沟通和人与人之间远距离交互学习。在网络教育系统中,借助交互性学习资源,通过互动性较强的学习形式,打造多样化的网络互动环境,不仅能够使学生提高独立思考能力,以及自我调节、自我学习的意识,而且在多样化的交互过程中集思广益,改进了学习资源的质量,促进了优质资源的重组和再造。

(四)独特的人文环境氛围

网络人文环境是指在网络世界中由各种人际关系和其特有的文化因素构成的一种特殊环境。在搭建网络教育系统的过程中,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了虚拟的社区、论坛、学习共同体等一系列组织。个人不再是单独的学习者,而是与来自全世界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共同的学习目的的个人或群体构成学习型团体,共同交流知识,合作探究,从而促进多向的交流合作和集体知识的构建,促进优质资源的再创造,更为关键的一点是,它生成了一种有别于现实环境的别具一格的文化氛围。

三、网络教育系统的生态功能

自然界中存在着两种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与人工生态系统。在自然系统中,能量不断流动,伴随着物质的交换与各种信息的传递,使整个生态系统得以维持平衡运转。同样的,网络教育系统作为一种人工生态系统,也具有相似的功能和运行机制。

(一)能量流动

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能量的转化。能量流动为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提供了动力,是生态系统主要功能之一。在生态系统中,各种形态的能量通过食物网络在系统内部不断地流动,流动的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消散。在网络系统中有两种形式的能量流动,一是资金流,社会各界不断地向网络系统输入经费,帮助其建立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软硬件系统;二是知识流,在网络学习的过程中,知识流呈辐射状流向每一位学习者,并且随着积累的增加,知识流呈现递增趋势。

(二)物质循环

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不仅需要能量,也有赖于地球提供各种各样的物质。能量在生态系统中不停地流动,而物质成分则不停地循环往复。网络系统的物质循环是指各种自然物质与非自然(人工)物质不断地相互传递、交流、相互作用的过程,自然物质主要是指水体、大气、土壤等环境;非自然(人工)物质是指经费、人员、基础设施等,是网络系统的主要成分和物质主体。通过自然物质与人工物质的不断循环、建设、重组,实现网络教育系统的正常运转,保持和增加网络系统的活力。

(三)信息传递

在生态系统中,维系系统健康运转的基本功能除了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外,还包括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的信息传递。在网络教育系统中,能量的传递是单向的,物质流在不停地循环,信息传递则不同,它是双向的,既表现为从输入到输出的信息传递,也表现为从输出到输入的信息反馈。如用户在网上进行学习时,是网络信息流向学习者自身的过程,当用户上传学习经验、提交作业时,则是信息流从学习者向网络系统反馈的过程。有序的信息流动,保证了整个系统的良性运行。

(四)协同进化

在自然界中,一种生物的变化一定会给其周围赖以生存的物种带来生存压力,使这些生物发生变化,而这一系列的变化又会影响到其他的物种。自然系统中各种生物互相依赖,共生影响,这种现象被称为协同进化。在网络教育系统中,各个生物成分之间也有着协同进化的关系。如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学习者作为消费者,在其进行网络学习的过程中,因为每个人的学习需求不同,对网络学习系统会提出不同的要求。这些要求会引起生产者的重视,如教师群体会在学习产品选择和制造上尽可能地满足学习者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教育行政部门则会在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的制定上,依照学习者的反馈进行调整,不断地完善网络学习系统。分解者清理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分解网络废物,给生产者在制度完善网络环境方面提供了依据,同时也促进了学习者正确选择适合自身的学习资源。

(五)生态平衡

生态平衡是指在自然系统中,各种能量的生产、消解趋向于平衡,即生物系统中各种成分相互制约,相互转化补偿,从而使生态结构和各种功能达到一种平衡状态。保持网络教育生态系统的平衡,是网络教育系统能够维持正常运转的基础。网络教育系统达到生态平衡,是指要保持网络教育系统投入与产出相平衡。它本身是一个开放的人工系统,无法自给自足,其能量的供应依赖于社会系统,资金、人员、学习者、各种物质设备等能量流入到网络生态系统中,维持其运行。同时,网络教育生态系统也在不断地输出。生产者如教师群体不断地生产学习产品,供全社会的网络用户选择和使用。同时,网络学习系统为社会培养了大批量的人才,应用于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网络教育系统还为社会输出了大量可利用的信息,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就这样在不断地投入产出的过程中,使网络教育系统达到动态平衡。综上所述,运用生态理论分析网络教育系统的发展,探究其运行机制,不仅能够丰富网络教育系统的发展理论,同时也为网络教育的建设提供了具体可行的实践经验,能够极大地推动我国教育的发展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冉凡敏.生态学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06):139-140.

[2]沈丽冰,孙涛,戴伟辉.网络生态环境及其可持续发展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11):156-158.

[3]赵晗睿.论网络教育生态系统健康评价[J].才智,2015(19):215.

第3篇

关键词:文化生态安全;网络环境;大学生

一、全球化过程对国家文化生态安全带来的冲击

全球化过程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当今的世界处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时代。不论是科技的现代化,还是电子通信的飞速发展,或者是国与国之间日益密切的经济往来,整个世界正逐渐发展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国家之间的合作交流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而文化生态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与全球化的关系问题也日益凸显,已成为当今人类不得不关注的话题。全球化使得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但不容否认的是在全球化过程中,无论是对东方国家还是西方国家,都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比如世界文化的趋同性越来越强,因此重视生态安全问题已是刻不容缓。

世界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似乎都与全球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研究文化生态安全与全球化的关系,一方面是因为全球化过程给各个国家和民族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是由于全球化过程给世界带来的影响必然成为研究文化生态安全的时代条件。全球化过程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虽然全球化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发展,但是各个国家还是都比较担心全球化会给自身带来不利的影响。

概括来说,全球化是一个多角度的社会变革。从横向分析,全球化给世界带来的影响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层面,而涉及到了政治和文化等多个层面;从纵向分析,全球化的发展路径也存在着多向性。分析得出,全球化过程可以说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进程,存在着一定的不可抗性。民族国家是参与全球化过程的基本单元,各民族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既实现了合作与交融,也使得各民族国家矛盾日益凸显。因此全球化既是一种各民族国家合作的方式,也使得各民族国家存在着各种竞争。

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必然会涉及到文化、社会等众多领域。现如今,由于经济交往日益频繁,尤其是高科技的发展,网络的飞速运转,使得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的联系都逐步加强。

于是,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对文化生态安全的维护是我国与其他国家合作的一个重要前提。在这个信息时代,安全压力已成为不可避免的问题,我国应该予以更多的关注。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要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各项要求,努力提升自身修养,明辨是非的能力,成为21世纪拥有高尚思想品质的优秀人才,担当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任。

二、网络给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所带来的影响

网络给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拓展了更大的空间,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也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大学生作为青年一代,相当多的一部分人都在接触着互联网,于是互联网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树立也有着不可或缺的影响,比如各种不良信息的泛滥,会扰乱信息传播环境,给大学生价值观的塑造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首先,互联网时代对高校大学生的教育发展模式带来了新的严峻挑战。传统的教育模式是以教师和课堂为中心,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迫切要求改变旧的教育模式,代之以实践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模式,建立以现代教育模式为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其次,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会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得日趋复杂。信息技术到来之前,教师通过观察教育对象言行的变化,可以及时并且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思想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但是,学生现如今更倾向于通过网络来表达其思想,而网络又存在着不可控性,无疑给大学生教育带来了困难。最后,过去由于信息手段不发达,大学生们通常接触的信息载体主要有报纸,广播,电视等,对于一些不恰当的信息,政府和学校可以及时对其进行修正或者去除。而互联网改变了原有的状态,各种形形的网络垃圾无疑给学校教育带来了巨大难题。青年大学生在价值观塑造阶段,理论根据难免缺乏。青年大学生在这个阶段难免会受到网络上各种繁杂信息的影响,出现思想上的混乱和动荡,还有可能弱化其对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因此,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要提高大学生对网络垃圾的抵御能力以及提高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积极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信息的爆炸性以及错综复杂的网络环境使得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存在了多元化。大学生由于受到心理、知识储备和阅历的局限,对各种腐朽的思想观点缺乏判断力和理性思考,网络中那些消极而且片面的观点及其可能会误导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使得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出现偏差,理想信念也随之模糊。因此,高校应该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大学生的社会主义的价值观教育,尽早适应网络时代的新环境。

三、国家文化生态安全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理解与重构

文化全球化的实质是全人类的文化认同,它是全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流动的结果,有利于优秀民族文化的最终实现。因此,在文化全球化的形成过程中,表现为世界各个国家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对话、影响与接近。民族文化是世界文化的根基,而世界性的全球文化又是由民族文化组成的。所以这种文化并非是脱离民族的超民族文化。因此,为了实现文化的全球化,绝非是在发展文化时去削弱或者消除文化的民族性,而是在民族生活的基础上创造有个性特点的民族文化。

作为一种国家安全概念,文化生态安全有其相对独立性,它的涵盖面在于文化领域,专指文化利益和文化方面的维护。文化生态安全与其他方面存在着差别,存在着别具一格的特点,如它的复杂性、隐蔽性、长期性。文化层面的较量属于一种隐蔽的较量,也是一场复杂而艰巨的较量。一个民族的强大凝聚力需要借助文化的富强来维持,并且,这种凝聚力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国家的整体安全,由此而赢得国际国内安全的环境。

四、以文化生态化理念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首先,马克思列宁主义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规律。要始终坚持对高校教育问题的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高校始终要把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当做重中之重,坚持德育为先的原则,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思想多变的情况下,提高引领社会思想的能力;在精神文化需求增长的情况下,努力提升高校师生的理论需求。

其次,网络时代给大学生所呈现的虚拟社会,以及网络文化自身所存在的多样性,很有可能使得大学生因各种思潮的交替而产生思想上的困惑和迷茫。因此,要积极开展高校的网上思想教育工作,重视对网络道德教育的研究。

最后,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承载着社会、家庭的期望,关系着千万家庭的幸福和安定。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要紧密结合社会发展实际,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把学生看做是能动的主体,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要把学生看做是教育的主体,把学生的成长和他们的个性结合起来,真正相信大学生。同时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地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密切联系学生的思想状况的变化,实现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认识。

参考文献:

[1][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88.

[2]民,黄春玲.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现实思考[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6.

第4篇

(一)政务新媒体建设

一是进一步落实上级部门政务新媒体管理相关要求,严格内部审核机制,做到每“自然日”更新,对要求转发的及时转发,不断提高政务信息内容质量和运行管理水平;二是充分运用全省生态环境系统矩阵工作群,督促各市(州)生态环境部门加强政务微博、微信公众号(以下简称“两微”)日常管理、运营并及时下发上级部门下达的任务,做到集中发声、上下呼应、协同联动,形成良好舆论效果;三是运行好厅政务“两微”平台,努力提升原创比例,主动设置议题,如持续推出《物种100·贵州智慧》、策划《黔线站“疫”》、“典型案例”、“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六五系列活动、“2020世界环境日特别报道”、“2020贵州生态日特别报道”等系列内容。四是策划制作“微视频、一图读懂、H5、原创海报”等一批公众喜闻乐见的新媒体宣传品,提升网络传播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如贵州辐射电子科普馆系列科普动漫视频、一图读懂“垃圾分类及保护臭氧层”、十三五以来贵州生态环境保护成果展(H5)等新媒体产品。截至6月28日,在厅政务“两微”平台各类生态环境信息2330余条(微博1275条,微信1060条)。

(二)强化新闻

围绕五场污染防治攻坚战等重点工作,拟定了省生态环境厅厅2020年例行新闻工作计划。为增进社会公众对六五环境日的关注度,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宣传,为六五环境日活动做好宣传预热,6月3日上午,省厅在省政府新闻办支持下召开新闻会,《2019全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就全省在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生态环境监管执法、“双十”工程治理、生态环境执法工作等情况向新闻媒体进行详细介绍并现场回答提问。

第5篇

关键词:网络课程;生态系统结构;模型

中图分类号:TP3-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00(2013)004000403

作者简介:徐飞飞(1989-),女,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生态化网络课程;蒋园园(1988-),女,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网络课程建设与应用。

0引言

生态学是20世纪初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生物有机体与其无机环境之间的关系。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以网络为基础的虚拟学习或在线学习方式正挑战着人类传统的学习方式。目前,生态学原理已经被应用到各个学科领域。而网络课程作为虚拟学习或在线学习的实践载体,用生态学的原理和规律去研究,为维持网络课程的和谐、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网络课程的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系统内的生态主体与生态环境组成的一个整体,整体中的各组成要素借助能量流动、信息传递以及物质循环,形成具有自我调节功能的复合体。网络虽然不向外直接输出物质和能量,但信息本身可以创造财富。其中的生态主体是指网络课程生态系统中的学生、教师和助学者,生态环境则是指网络课程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环境因素,如学习资源、学习活动等。

1网络课程的生态系统

1.1生态因素

对于生态系统结构的研究,首先需要对生态系统的种、种群及群落进行界定,其次需要对生态系统中反映种与种之间、种群与种群之间以及群落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界定,同时还需要对生态系统的输入输出进行分析。只有通过这些分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才相对完整,基于生态系统构成与结构所建立的生态系统模型也才相对完整\[1\]。

网络课程生态系统由生态主体和生态环境构成\[2\]。个体,指生活在一定环境中的生物个体。在网络课程的生态系统中个体主要是教师及学生个体。学生个体是学习者,网络课程的使用者,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教师则是指提供教育者、课程搭建者,并解决学生在平台上遇到的各种问题。种群,是指生活在特定环境中的同种个体组成的群体。对于一门网络课程来说,其生态系统中的两大种群就是由教师组成的群体及由学生组成的群体。

网络课程的生态环境主要以学习者为主体,教师和助学者为辅。由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三大子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协调而构成的综合系统\[3\]。

(1)物理因子。物理因子指的是物理环境,包括物化的硬件、软件和信息等,是构成网络课程生态坏境的基础要素,支撑着学习的发生,承担着信息存储、能量传递等职责。

(2)社会因子。社会因子又称社会环境,这里主要包括教与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是影响学习者学习的关键要素,承担着建立环境内主体间各要素相互关系的职责。

(3)规范因子。规范因子又称规范环境,主要指学习者在相互作用和联系过程中形成的观念、道德、行为准则、法律法规等,在生态环境中主要表现为学习氛围、学习方法、学习模式等,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承担着维护环境氛围与秩序的职责。

在整个网络课程的生态系统中,生态主体与生态主体之间、生态主体与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如图1所示。

1.2生态系统输入和输出

网络课程作为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要维持其生命力,就需要与外界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系统外的信息输入到系统中,同时系统中的信息、能量也不断输出到系统外,及时更新系统中的信息,以维持系统的平衡。输入系统主要包括人力资源输入、经费输入及物质设备输入等;输出系统主要包括学习资源输出等。在网络课程的输入输出生态系统中,按其对信息的处理可以分为三类角色:信息生产者、信息消费者和信息分解者,这三类角色比例关系协调是保证网络课程学习环境平衡的关键\[4\]。

如图2所示,一般情况下,在网络课程的学习环境中,“信息生产者”(教师、助学者)所输入的信息正是“信息消费者”(学生)所需要的信息,当信息的输入满足信息输出的要求时,网络课程中的信息环境保持平衡状态。如果生产者输入的信息大于消费者所需要的“信息输出”,就难以保持原来的平衡状态,就会产生“冗余信息”,这些多余的信息,将会干扰学习者的学习,造成学习负担,从而影响学习效率。要使该环境重新回到平衡状态,就需要生态系统中另一个重要角色――“信息消费者”来“分解”这些冗余信息,保持网络课程的环境清洁。如果生产者输入的信息小于消费者所需要的信息,同样也会造成网络课程生态系统的不平衡,“信息消费者”就会认为该网络课程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从而影响学习者的积极性。系统中的每一个学习者都可能成为信息的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有义务成为信息的分解者\[5\]。但在网络课程特定的环境中,学习者往往是信息的主要消费者,教师主要承担信息生产者的职责,课程管理员或助学者扮演着信息分解者的角色。

2网络课程的生态系统模型

生态主体与生态环境的三大因子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之下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即网络课程的生态系统。网络课程环境中的人和物总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与发展之中。由于环境中生态主体的需要总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中,因此为了保证与主体变化相适应,其直接的生态环境(学习资源、学习活动等)也必须与主体的需要保持同步。另外,环境对主体也存在反作用,主体的变化应该与环境的变化相呼应。“学习可以被看成是对一些环境变化的适应过程\[6\]。”例如,不同的人对学习活动的形式和学习方法的要求不同,而学习平台上不可能提供适合每一位学习者的学习活动形式和学习方法,因此就有一部分学习者必须要去适应平台上提供的活动形式,改变原有的学习方式和方法。总的来说,网络课程生态系统中的主体与环境是一个相互适应、彼此促进的过程,并最终达到协调统一的状态。网络课程生态系统的整体模型如图3所示。

如图3所示,信息、能量的流动不仅存在于网络课程生态系统的内部,而且也存在于系统之间。系统中学习活动的进行维持着网络课程机体的新陈代谢。为完成同一个学习任务,不同的学习者有不同的完成途径,这就促成学习方式的多样性。既然学习途径存在多样性,为满足不同学习者的要求,网络课程平台的资源应当根据学习者的需要流动,平台的知识结构以及学习情境的创设也应当根据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和差异性,自适应性地调整。自适应性机制可以对系统中的数据源进行分析,掌握学习者的入门情况和学习风格,根据学习者情况提供与之相符的课程信息、课程资源、辅助资源、讨论答疑等内容,这就促成了相互关联的学习资源自主流动,组成因学习者需求的不同结构和情境的学习单元\[7\]。因此,作为一个生态系统,网络课程机体总是处于不停的同化和异化、资源组合和资源分解过程中,而Web2.0的可读写促进了网络课程的社会参与,如wiki,就为“创作共享”提供平台,促进网络课程机体的新陈代谢\[8\]。每个学习者在创造资源的同时也在消费和分解资源,保持着资源的流动状态。因此信息、能量在系统内外交换时,助学者的监控是十分必要的,这样才能保证系统环境的生态平衡。

3网络课程生态系统的特点

3.1系统性

系统性强调构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以及功能上的统一。网络课程的生态环境是由教师、学生以及助学者和各种支持学习的条件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功能实体,是众多要素的统合。系统的总体功能依赖具有良好系统性的学习环境。例如,网络课程中学习资源的安排应当符合学习活动的设计,学习活动的设计要尽量根据现有的学习资源;学习策略的选择也应当与学习内容、活动的设计相呼应,只有这样,学习者在学习网络课程时才不会觉得空洞、学无所依。

3.2平衡性

生态平衡是生态学的核心理念。一个系统整体的稳定性是保证系统有序发展的重要保障,其各部分的稳定发展被认为是一种平衡。生态学中的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通过发展和协调所达到的一种稳定状态;而网络课程的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学习者与虚拟学习环境之间在各个方面都相互适应、相互协调的状态。一个优秀的网络课程学习环境,应具有良好的系统平衡性,实现网络课程中的资源优势最大化。

3.3开放性

网络课程生态系统是生态化虚拟学习环境的一个子系统,与生物界的生态系统一样,它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需要与外界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才能维持生命。具体表现在两个层面:第一,资源的开放性,通过信息、资源的流动实现自身知识的更新,来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求;第二,系统的开放性,学习者通过与外界的交流,从而获得更为广阔的空间和资源。因此为避免网络课程犹如一滩死水的问题,增强网络课程学习环境的开放性才是关键。例如在网络学习平台中可以引入“外来物种”来调节角色的失衡\[9\],“外来物种”带来的新鲜血液就会给网络课程注入新的生命力量。

3.4自适应性

系统的自适应指的是系统本身所具有的自我调节、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在网络课程的生态系统中,自适应能力的实现通过核心监控调节机制的设计来实现。例如,当系统发现某位学习者需要帮助时,就可以根据诊断系统来判断产生该问题的原因,是因为学习活动设计不恰当,还是教学策略的选择不正确,又或是学习资源的不合理;教师或者助学者进一步根据诊断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适应学习者的学习,最终解决问题并完善虚拟学习环境。

4结语

生态学不仅为网络课程的建设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也为学习者学习网络课程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在今后的网络课程设计和开发中,网络课程的学习资源如何为学习者自主选择学习资源提供便捷?如何提高学习者在网络课程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地位?如何提高教师在网络课程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如何实现系统的自适应功能等,成为设计和开发优良网络课程资源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顾曰国.教育生态学模型与网络教育\[J\].外语电化教育,2005(8).

\[2\]曾祥跃.网络远程教育生态系统结构及模型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1(9).

\[3\]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4\]张立新,李世改.生态化虚拟学习环境及其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08(6).

\[5\]周衍安.网络学习的生态观透视\[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5(6).

\[6\]张立新,张丽霞.生态化虚拟环境的设计与开发\[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7\]郭三强,陈炳木.基于学习生态观的网络课程建设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研究,2009(8).

第6篇

德育生态,核心含义是德育系统生态因子的共生。它将生态学的原理运用到大学德育中,把大学德育看作一个生态系统工程,竭尽可能地发掘和利用一切德育资源,促成大学德育的诸多要素或曰德育生态系统因子的良性互动,保持德育生态系统的动态活力与和谐平衡,从而切实提高德育实效,以培养出符合既定德育目标的受教育者。其目的在于探寻大学德育生态系统的层次和结构及系统生态因子的互动,实现大学德育整体功能的统一性。德育生态理念主要是针对以刻板的灌输为主的道德教育模式而提出的。在大学德育过程之中,注重对受教育者客体的主观能动性的强调,重视大学生道德选择和道德鉴别能力的培养,从而在德育方式上重引导、重启发、重互动、重内省;在大学德育过程之外,重视德育环境的“熏染浸提”作用,重视整合社会、家庭、高校的德育资源,在德育方式上重视校园环境育人、家庭环境育人、人际关系育人、社会文化育人,实现校园内外大学德育的有效对接。可以看出,生态德育中的“生态”为狭义的含义,反映了传统意义上的生态学诉求,即以生态世界观教育受教育者正确处理人与大自然的关系。而德育生态观,则表现出“生态”的广义取向,不仅强调人与大自然之间的生态关系,还包括了社会和个体道德的层次结构、特定道德赖以生存的道德生态环境以及进行德育活动所必需的教育因素形成的生态。大学德育生态区别于生态德育的根本,就是要从单纯的德育活动转向创造大学德育环境的生态和谐及培养大学生在大学德育生态环境中的和谐发展,实现环境生态与人的生态的和谐。

二、大学德育生态环境的建构策略

大学德育生态环境的建构是涉及德育理念革新的多层次系统、多生态因子协同参与的系统工程,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建构:

(一)在大学德育过程之外,以高校生态环境为核心,以社会(网络)生态环境为重点,以家庭生态环境为基础,构建“高校—社会(网络)—家庭”联动合作的整体德育生态环境构建良性合作的德育生态链,是改善德育环境生态结构的基本出路。在大学德育过程之外,推动高校、社会(网络)和家庭环境三个子系统之间的联动运行,完善整体德育生态环境的运行机制,协调合作,发挥整体的系统合力,实现德育协调均衡发展,为大学生的思想成长提供一个具有高度统一性的背景和基础,需要创造各子系统、各生态因子共同参与、齐心协力的全方位、多渠道的大德育格局。一方面,高校、社会(网络)、家庭相互合作,相互促进,充分发挥正能量的作用,就能对大学生思想成长产生积极正面作用。在现代网络及多样化的传媒手段下,传统的高校“净土”已不能独善其身,要有主导意识,主动引领外部环境建设和优化,为大学德育的健康发展创造优良外界环境。还要积极整合各种社会力量,主动寻求支持和服务,调动他们参与的主动性,善于吸纳社会环境中的德育资源为己所用,促成相互协同合作,形成整体合力,构建一个科学有效的“高校—社会(网络)—家庭”联动的德育生态链。形成积极正面的社会合力,实现大学德育校内外生态环境“无缝对接”,促进大学生德性发展和知行统一。另一方面,高校、社会(网络)、家庭也具有互相牵制、此消彼长的负向影响关系,也会抵消正面影响。高校德育生态环境离开其他生态环境系统,就会脱离社会生活现实,陷入孤军作战,难以取得实效。社会(网络)生态环境系统、家庭生态环境系统中的负面因素也会消解、弱化大学生德育的实效,且往往如大染缸一样,将在学校养成的德性认识和情感在现实生活中撞得粉碎。而且,三个子系统的负面影响也是相互转化、相互影响的,进而对整体德育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例如,在虚拟网络生态环境中,不良信息会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模式,造成社会生态环境的失衡。此外,不良的社会风气、风俗习惯、文化心理、思潮流派等都会影响到学校的校风和学风,直接破坏高校生态环境。在家庭生态环境中,家庭成员不良言行和思维习惯,也会影响到社会、学校甚至整个德育生态环境。

1.创设高校德育生态环境。高校是大学德育活动的组织者,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成长的主要场所,对大学生有最直接、最广泛、最深远的影响。高校首先要善于创设自然环境,在自然风光中陶冶大学生的心智,校园内小桥流水、亭台轩榭、建筑风物、鸟语花香、绿树成荫,顺应人们亲近大自然的天性,自然就会让身在其中的大学生们有“浴乎沂,风乎舞雩”的诗意,深切地体会到人与自然、人与生态的关系,使大学生在流连自然风光的同时获得丰厚的道德滋养。其次,要善于营造人文环境,讲师德师风,重校风学风,建设德育阵地,组织德育实践,凝练校园精神文化,使大学生不期而往,产生“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感染力,在润物无声中促进大学生道德的发展。再次,要善于创造制度环境,力求创造出以人为本、开放包容、民主和谐的制度环境,形成多元化、多途径的大学生选拔与培养制度,探索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大学生培养模式,营造海纳百川、崇尚真理,能够充分发挥大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环境氛围,使大学生能够对真理进行自由求索。最后,要善于制造舆论环境,加强校园网、校报、校刊、校内广播电视的建设,发挥图书馆、校史馆、橱窗、板报的宣传作用和校史、校训、校歌、杰出校友的激励作用,发挥报告会、宣讲会、研讨会和讲座的视点传导作用,真正形成“一支笔杆子胜过两千条毛瑟枪”的舆论引导力,让大学生自觉认同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进而乐其道、善其事。

2.优化社会德育生态环境。任何人的道德成长都离不开特定的社会环境,就像生命离不开阳光、空气和水一样。社会环境是大学生道德“生长”的氛围、土壤,也是影响大学德育的诸多变量中最复杂、最重要的变量。它通过特定的政治经济制度、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等社会文化形式对个体道德成长产生直接或间接、显性或隐性的作用。社会德育环境的生态因子具有散乱无章、偶然随机的特点,对大学德育的影响也是复杂、多元的。一是发挥国家主导作用优化社会环境。当前,我国改革进入了深水期和攻坚期,各种深层次矛盾开始显现,但人们对改革代价的心理承受力还没有做好准备,社会环境中有很多忧虑情绪,甚至怀疑态度。对此,必须发挥国家主导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一起来”,“进而引领全社会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有效抵御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文化的渗透,有效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切实维护我国文化安全”,同时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体制,健全公民诚信教育体系。二是调动社会力量优化公共生活环境。加强公民社会培育,健全社会组织,调动各种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共生活领域的民主自治,实现宏观主流价值形态与民间伦理规范的对接。发展道德教育的社会课堂,在社会生活、职业生活领域形成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舆论力量和行为规范,营造一种有助于道德成长的公共生活文化氛围。三是全民动员净化网络生态环境。网络具有信息即时、互动传播、覆盖广泛的传播优势,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强网络信息监管,深入开展网络文化建设、网络法制建设,倡导文明上网,提高网络传媒的责任意识,净化网络不良信息,营造生态化的大学德育网络环境。四是加强文化自觉,营造和而不同的文化交流环境。在与世界文化交流中,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探求一种民族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和谐契合的积极向上的新文化风气,大力弘扬既具有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又有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自觉抵御各种亚文化传播,营造“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交流生态。

3.改善家庭德育生态环境。家庭是以血缘或非血缘法律关系为纽带编织起来的具有特殊情感性的群体,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成长不可或缺的生态因子。我们常说父母是第一任老师,家庭则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既是大学生的情感寄托地,也是大学生的经济来源地,家庭气氛往往会深深地影响大学生的成长,在整个大学德育生态系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首先,家长要加强道德修养,树立道德榜样。家庭成员如父母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道德情操、言行举止也会像遗传基因一样,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发展。因此,家长要改变德育观念,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养,明确认识家庭在德育中的责任和义务,在平时生活中诚实守信,尊老爱幼,做好表率。其次要建立民主、和谐、温馨的家庭气氛。改变传统家长制作风,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相互尊重,相敬相爱,鼓励积极向上、善良美好的思想行为,及时遏制消极思想,以正确的教育方法避免产生逆反心理。第三,要树立重智更重德的亲子观。受社会不良风气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很多家庭不重视家庭道德建设,父母一味强调孩子学习能力等智力的培养,为学生包办生活中的一切事务,忽视学生德性的养成。

(二)在大学德育过程之中,发挥教育者的主导性和大学生的主体性两种作用,构建“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式”有机统一的德育接受生态环境从德育过程看,高校德育生态环境的全面深化,必须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注重受教育者的德育主体性作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一种生态型的交互主体关系,相互依存,和谐共生,不是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是相互尊重、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既要尊重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组织引导和方向把握作用,也要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德性养成,调动大学生学习践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适应德育目标的要求,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应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品德发展水平,要使大学生将德育目标自觉地内化为自身的行为规范,实现道德对大学生的人生引导与调节。

1.在德育目标上,坚持共性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生态化的德育目标,应该尊重大学生个体的多样化和差异性,制定共性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的多层次人性化目标。共性化目标就是要根据党和国家对大学生的希望和要求,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自觉将自己的人生选择与时代要求和祖国需要结合起来,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个性化目标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大学生不同的思想道德实际和在价值目标方面道德水平的不同要求,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尊重学生的差异和个性,鼓励学生自由选择、自主设计,促进学生个性完美。总之,德育目标的生态化就是要兼顾国家、社会和大学生个体的要求,最终实现人的全面的自由发展。

2.在德育内容上,坚持向生活化回归。德育只有联系实际,才会生动具体。德育内容必须回归现实世界,树立生活化的理念。教育者一定要密切联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密切联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道德建设、民主法治建设的实际,密切联系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实际,要积极地开发和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资源,善于把生活中的道德资源作为德育内容,引入德育教育,提高学生道德认识,使学生学会辨别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提高道德辨别力,抵制假、恶、丑行为,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德育内容来源于现实生活,渗透于生活,又对现实生活具有指导意义。教育者要善于选择适应社会和学生发展需要的德育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解决具体道德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德育必须注重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把学习规范与遵守规范结合起来,把知识转化为内在素质。

3.在德育方式上,注重实践锻炼和载体创新。德育方式是实现德育目标的手段和方法,要凸显德育工作的实践性,提供更多的道德实践机会,发挥大学生客体的能动性,激发大学生道德情感和道德体验的自觉精神,不断扩大德育正能量的影响空间。要开展广泛的社会道德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与经验拓展中锻炼人生的智慧,陶冶自己的情操,促进知、情、意、行合一的道德情感和理性认知的自觉建构。要激发大学生的自身需求,增强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德育和学生的切实利益关联起来,帮助大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求知,提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能力,树立正确的道德情感和道德信仰。此外,教育者要注重师生“情感场”的建立,要率先垂范,做好榜样,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让大学生学有榜样、赶有方向,让大学生对老师产生信任、亲近,亲其师,信其道。

(三)聚焦大学生个体思想道德成长,推动大学生德性养成的心理理解和心理调适,构建大学生身心和谐的自我心理生态环境从心理生态学层面观照大学生的个体思想道德成长,考察大学生德性养成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生态环境,需要构建大学生和谐的心理生态系统。根据内化外化规律,大学生德性的养成必须经历一个外部影响内化于心和内在观念外化于行的过程,具体表现为两个阶段两大飞跃:第一个是内化阶段实现了第一次飞跃,将“高校—社会—家庭—网络”联动的整体德育生态环境的影响和“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式”所包含的国家、社会发展需要及作为教育者本质力量的思想政治品德,转化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情感、意志、能力等内在品质,使其获得道德理性认知和道德情感升华的过程。这是一个由外向内的渗透过程,即外部环境生态因子的影响向个人精神世界转化的进程。第二个是外化阶段实现了第二次飞跃,促使教育对象将新的思想政治品德观念转化为行为和实践,获得道德行为习得的发展过程。这是一个由内向外的显现过程,大学生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把内在的思想道德品质体现出来。

1.大学生德性养成的心理理解。人的心理生活是对社会性共同生活的反映,是对社会生活意义和道理的寻求。“人的心理生活并不是单一个体的封闭生活,而是群体性或社会性的生活。在群体性或社会性的生活中,重要的不仅是空间上的接近,而在于对生活意义的共同的理解和沟通。”对于大学生的德性养成,首先在于追求思想道德意义的心理活动,对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人生追求才有意义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个体与集体、自由与纪律、权利与义务等一系列问题,在社会、家庭、学校及虚拟生活中,通过直接或间接的生活,接受外部生态环境的影响和刺激,产生自我主体意识的自觉,形成生活的心理体验,理解德性养成对于社会人的重要意义,理解社会对人的共同规范,在心理上接受自己的生活赋予自己的意义,又按照这样的意义来理解和认可自己的生活,在德性内化过程中形成个体道德品性。

第7篇

【关键词】互联网+;网络文化产业;生态治理

伴随新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已经不再是科学技术的代名词,而是像基础设施一样开始全方位嵌入各个行业的创新中,并在此过程中,逐渐趋向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传统文化产业+互联网”,即传统的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行业应用于互联网之中的形态;另一方面是:“互联网+文化产业”即基于网络技术产生全新的文化形态,如网络视听、网络游戏、网络社交、网络信息服务等互联网应用于各大行业的形态。

一、“互联网+文化产业”发展的新特征

(一)延长了文化产业价值链。自互联网融入文化产业以来,文化产业最显著的特征变化就是价值链得到延长,而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文化产业价值链也跟着动态变化,随时都有可能形成新的产业价值链,这种文化产业价值链就是文化碎片的解构与文化产业化的建构。例如,一个在互联网上因点击量很高而引起广大群众关注的时事或故事,可能成为文化产业的素材资源,进而可能加工成电影或电视剧,这会快速推进影视作品的产业链,实现其价值的多样性和多元化。

“互联网+”对文化产业的价值链影响形成了双向互动、双向循环结构,即“互联网+”对文化产业的价值链影响除了体现在正向延伸还体现在反向延伸上,换句话说,就是由热门的文化要素反过来影响经营内容。事实上,文化产业价值链在互联网的影响背景下,在遵循互联网“社会化、大数据、系统性、平台、用户、免费、极致和跨界”思维模式的前提下,可以有不同方向的延伸。

(二)文化与“互联网+”科技之间的跨界融合日益显著。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的延伸能力也越来越强,互联网的品牌效应也不断强化,文化产业的发展越来越依靠互联网技术,不但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思路,指明了新发展方向,同时也解决了互联网产业出口问题。文化产业与“互联网+”的跨界融合,在打破了传统的、封闭的文化产业的基础上,强调了互联网对文化的浸透,使跨界融合的思路更加清晰,使文化产业形态越来越多元化。

二、“互联网+”背景下的网络文化产业生态治理

(一)“互联网+”背景下的网络文化产业中的问题。网络文化产业在“互联网+”背景下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传统文化产业的研究证实了网络文化产业生态系统的存在,并将之分为两大部分,即内生态主体和外生态主体。内生态主体包括网络文化企业、网民、政府监管机构、媒体及行业协会主体;而外生态主体则包括网络生态环境下剩余的社会文化环境和技术环境。研究表明,外生态主体与内生态主体有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紧密联系。另一方面,从统计学的角度来分析,作为最重要的技术因素在中国的网络文化生态环境中的影响并不显著,这一结论与西方学者的研究结论差异较大。因此,我们可以推断,影响我国网络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不是科学技术。研究还发现,网民与文化环境相关系数为0.042,而企业、协会及媒体的相关系数为0.061,这说明虽然我国网民的比重较大,但是主要是以免费和共享的态度参与其中,并没有起到监督和治理的作用,对网络文化产业的影响力不够。

(二)“互联网+”背景下的网络文化产业生态治理对策。1.建立健全文化产业管理机制。要想真正发展网络文化产业,首先要脱离政府主导的网络文化生态环境,让广大网民不仅参与到网络文化中,还要成为网络文化的主要影响者和推动者。在大(大数据)、云(云计算)、平(平台化)、移(移动互联网)时代,要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改变“直线职能”的组织结构,建立全新的互联网思维,建立扁平化、跨部门、整合联动的网络文化管理机制和开放融合政府内部生态循环机制,使政府管理更加高效、快捷。2.加大网民对文化产业的影响程度。要加强注重网民、媒体、行业组织与网络文化企业积极参与到网络文化治理的过程中来。随着管理方式和管理机制的全方位改变。形成了政府主体、外部环境以及其它主体相辅相成的文化生态循环体系,营造一个有创新、创意的文化生态环境。3.打造全方位网络文化平台。在确保技术创新的前提下,重点构建财政、汇率、金融、借贷等建立与网络文化发展相关的经济机制,推动网络文化产业与科技、金融、贸易的有机结合、构建和提高整个社会的网络文化素养。

总而言之,“互联网+”不是万能的,只不过是当下多种互联网产品的表现形式,而“互联网+”背景下的文化产业就是运用互联网思维,是系统内的各个主体相互协调,从而构建具有创新开放思维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环境;维护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项目编号:15D027);长江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6054)

中图分类号:F406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3月22日

一、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环境的涵义

借用生态学语言进行隐喻类比,我们可以将品牌视为一种复杂的生物,当品牌生态系统能适应环境时,品牌就能更好地发展,当不适应环境时,品牌就会被市场淘汰。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及其赖以生存的环境之间相互适应、相互影响,达到一种动态平衡,共同进化。在品牌生态系统中也是如此,品牌与其品牌生态环境之间相互适应、相互协调、共同发展。所谓品牌生态环境,就是存在于某个产品或某项服务之中所有相关的参与者或品牌之间的复杂关系,由顾客、其他关系利益人团体、影响利害关系的其他因素共同组成。作为一个复杂的有机组织,品牌生态环境对品牌的发展表现出自己的影响力。

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与周围事物发生各种联系,周围这些影响因素的全体构成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环境。产业聚集同时也是品牌聚集,集群内的企业(产品)品牌众多;另一方面,产业集群作为一个整体表现出显著的集群区域品牌效应。因此,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环境包括集群的内在环境和外在环境两个层面,外在环境是就集群层面而言,是指集群体外的、对集群区域品牌产生影响的经济、社会、制度政策等因素;内在环境是就集群内的企业层面而言,是指集群内的各种企业、机构相互之间提供的环境,它们直接影响企业(产品)品牌发展。对外在环境的研究是将集群看成一个整体,研究集群的外部环境对集群整体品牌的影响;对内在环境的研究则侧重于集群内部环境对企业(产品)品牌的影响。但二者没有严格的界限,有些因素比如集群文化、中介组织等,既对集群整体区域品牌产生作用,也对群内的企业(产品)品牌产生影响。

二、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环境组成要素

对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环境进行分析,首先要找出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环境的组成要素,分析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的影响要素。我们可以将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环境大致归纳为五个方面:

(一)区域资源环境。区域资源环境主要指自然资源禀赋、人力资源条件和科技资源条件。自然资源禀赋主要包括地理区位条件、气候条件和资源禀赋状况;人力资源条件主要指地方企业家和专业劳动力群体,人力资源禀赋状况要从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衡量;科技资源条件则是指区域内科技人力、科技物力、科技信息、科技组织等资源要素的总和,主要包括区域内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

(二)基础设施条件。基础设施除了包括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动力能源、供水排水等一般意义上的公共基础设施外,还包括具有产业聚集区特色的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专业服务的信息平台、物资循环设施、专业市场等。

(三)历史文化环境。是指集群区域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共同信念,其表现形式包括经营哲学、管理制度、价值观、道德准则、社会责任和信仰等。共同的信念带来集群内部企业的共同风范和精神,包括历史文化、企业家精神及区域内部文化(如内部的合作文化、诚信文化及地缘文化等)。

(四)政策与制度环境。政策制度环境是政治、经济、法律制度等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体,表现为政府和行业协会(商会)为了引导和支持产业集群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和制度,主要包括财政与税收政策、相关法律制度、行业内部规范等等。

(五)集群内部的关系网络。产业集群某种程度上是企业网络关系的一种表现,通过企业(品牌)网络和服务机构才得以形成企业集群。而企业间通过贸易流动、知识流动、资金流动等联结在一起,企业家之间则通过亲缘关系、地缘关系等形成信任、沟通机制。

三、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环境维护策略

(一)地方政府要尊重市场规律,为集群发展和品牌成长提供政策服务支持。在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在财政、税收、金融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供政策服务支持,为集群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在实施方法上,要尊重市场规律,尽量避免或减少直接的行政干预。要按照产业集群发展和品牌成长的内在规律,引导品牌培育和集群的良性发展。在对产业集群的管理和政策扶持方面,应通过制定优惠的政策,吸引外部资源进入产业集群,鼓励创新,不断优化集群结构,引导群内企业的合作竞争,进而提高集群的整体竞争力。政府还要致力于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一方面在机构设置、人员配置等方面完善服务硬件配置,比如设立行政服务中心、廉政投诉中心等服务机构,以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产品;另一方面还要加强服务制度、服务规范、行政程序规范等软性条件建设,促进政府部门行政服务、工作态度、办事效率的改善,共同营造良好的政府服务环境。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提供生存条件。产业集群本质上讲是产业价值链上众多企业的空间聚集,而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条件是引发企业聚集的基本条件和重要原因,同时也是品牌生长的土壤。产业集群基础设施包括道路交通、通信设施、能源供给,乃至网络、娱乐设施、教育培训设施、医疗设施等多个方面。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不仅是吸引外部投资的重要因素,也是产业集群正常运行的基础保障条件。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要由集群中的专门机构负责,这个机构的职能就是及时了解群内企业的需求,按照需求去建设公共基础设施,并做好公共设施的维护工作。

(三)完善制度法规,培育集群文化,为创名牌营造良好氛围。良好的制度和文化环境是产业集群发展和品牌成长的温床。要倡导品牌意识,引导企业实施名牌战略,就必须完善保护商标和品牌的法律法规,加大打击商标侵权的力度。地方政府还要运用舆论武器,大力宣传,引导和塑造信任、合作的集群文化。政府部门可以成立专门的机构,或者委托社会专业机构,对集群内的企业进行信誉评级,对那种信誉差的企业、危及集群整体的败德行为,要运用法律、行政手段进行干预或惩处。文化环境建设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内容的系统工程,包括品牌意识、质量意识、诚信文化、创新精神、合作理念等等,需要通过长期的宣传、引导才能逐渐形成。

(四)培育中介服务组织,完善产业集群服务体系。中介组织是介于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发挥服务、监督等功能的社会组织。中介组织利用其专业性优势,服务于中小企业,积极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将会对产业集群的发展带来很大的促进作用。大力发展中介服务机构,可以为中小企业和民间投资提供信息服务、技术服务和管理咨询。要建设信息与管理服务体系,建立信息和服务平台,促进集群企业之间的信息和技术交流。政府和社会各界都要为市场中介服务组织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确保市场中介服务组织能够独立履行职能并按市场化运作,同时要强化法律规范和约束,保证中介组织的守法经营和正常运行。

(五)加强集群成员之间的网络关系建设,推进企业品牌协同进化。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环境是一个有机组织,必须协调产业集群中各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实现协同进化。产业集群内的企业聚集不是简单堆积,而是存在有机联系的、复杂多元的网络关系,因此对于产业布局应按照协作分工、本地结网形成产业集群,要重视企业之间网络关系的建立,形成专业化分工、紧密协作的产业发展网络。企业品牌之间要加强合作,打破单打独斗的局面,形成品牌关系网。要大力培育主导品牌,使主导品牌将自身的竞争优势通过产业链传递给与其配套的中小企业品牌,带动群内企业品牌的发展,充分发挥主导品牌的引领和示范效应,形成以点带面、以面促点的良性循环。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兴元.品牌生态学产生的背景与研究框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7.

[2]刘婷,徐凯峰.品牌生态环境探析[J].江苏商论,2006.10.

第9篇

关键词:旅游企业生态管理生态经济系统

旅游业的发展因其对自然资源高度的依赖性,对生态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旅游活动对环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越来越被重视。作为旅游经济的微观主体的旅游企业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有效利用承担着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当今社会经济结构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外向型的旅游企业将首先面临这一挑战,实施生态管理不仅会给旅游业带来新的活力,也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旅游企业生态管理是指旅游企业运用经济、技术、法律等手段,通过对企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调节、控制,以提高旅游企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生产能力,从而进一步增强整个生态经济系统的竞争力和生命力,实现旅游企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活动。旅游企业生态管理的本质,是要使旅游企业的整个生态经济系统达到充分的开发利用,以满足经济增长的需求却不超过系统平衡所允许的阈值,核心是使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协调发展。旅游企业的生态管理不同与一般的企业管理方法,它是一种管理理念,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管理系统工程。

旅游企业的生态属性

(一)流:资源利用开发配置的生态问题

旅游业具有高度的行业关联性,它是通过与同业竞争者、供应商、顾客、政府、社区、学校、社会公众、其他行业和企业等利益相关者之间连续进行的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人流等来维持其新陈代谢的。占用大量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能源和排放大量的废弃物并产生污染是旅游企业的基本属性,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就在于短浅的资源开发行为和低的资源利用效率。旅游企业对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不仅要考虑各种“经济流”,更应关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生态流”,正确处理好各种“流”的关系和影响,必须通过资源的有效开发配置来实现。

(二)网:生态系统的成员与关系结构问题

旅游活动和旅游业所依存的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互相依赖、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一种网络结构。而企业环境是一个通过各种复杂的物理网络、管理网络、文化网络和关系网络交织而成的超维人文空间,在旅游企业生态经济系统中企业的关系是互动网络式,保持网络的畅通和各网点的协作,正确处理生态系统成员的关系与结构是旅游企业实行生态管理的本质要求。

(三)序:生态系统的功能问题

一个和谐的生态经济系统必须具备良好的配置、价值和还原缓冲功能,具备自组织、自催化的竞争序主导生态经济系统的发生与发展,以及自调节、自抑制的共生序保证生态经济系统的持续与稳定,而这一切的关键取决于组织和人的经营、管理、控制行为。旅游生态经济系统是在自然生态系统基础上,通过人类的旅游活动对自然环境的适应与改造而建立起来的自然与人类的复合体系,在此体系中,企业之间的竞争同样遵循“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生态法则。旅游企业通过实施生态管理,更好地认识竞争与共生的矛盾关系,才能建立起良好的竞争序和共生序。

旅游企业生态经济系统的构成及特点

(一)旅游企业生态经济系统的构成

旅游企业生态经济系统是由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构成的复合系统,系统中各要素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自然生态系统与环境是维持和发展旅游企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基础和前提,是旅游者旅游的主要对象物,也是当今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障,因此构成了旅游企业生态经济系统的主导因素。经济系统是维持和发展旅游企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物质保证,是旅游企业经营目的所在,也是现代旅游活动的本质。社会系统是实现旅游企业生态经济系统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的保证,是旅游者、旅游企业社会价值的体现,是旅游这种生活方式之所以流行的原因。旅游企业生态经济系统是一个多级多要素系统,其各级各类子系统都包含了众多的构成要素,各要素间产生物质与能量的交流和转换。

(二)旅游企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特点

1.对生态资源的高度依赖性。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旅游业对自然资源有高度的依赖性,神奇的自然景观、优美的环境、丰富的历史遗存,无不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作为经济单元的旅游企业需要消耗大量的生态资源,而资源的有限性要求我们要以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作为其发展的宗旨。生态资源既是旅游业产品的重要组成,也是旅游企业发展的动力基础。

2.旅游容量的有限性。旅游业并非无污染的产业,由于旅游业发展带来的旅游区生态环境退化乃至失去旅游吸引力的事例屡见不鲜。我国一些自然保护区出于单纯的经济目的,热衷于旅游、餐馆、游乐等设施的投入,大兴土木,旅游地生态环境的退化对旅游规划与管理提出了挑战,如何将旅游的发展建立在生态安全、经济合理的基础上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一般认为旅游容量由自然环境容量、人工环境容量、社会环境容量三项组成。无论哪一种容量,均是数量有限的,即存在不能超越的阈值。

3.生态经济系统的脆弱性。旅游企业生态功能、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实现,需要严格的科学规划和管理。因为旅游经济活动使系统的抗干扰和自恢复能力相对较弱。而从旅游产业的自身特点来看,旅游需求与供给受到来自于客源地和目的地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制约,特别是旅游需求的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给旅游经济和社会系统的健康运行带来困难,也给旅游业严重依赖的生态环境带来周期性破坏。旅游业发展的自身高弹性与其生态系统结构的不稳定性共同决定了旅游企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脆弱性特点。

4.系统功能的多重性。旅游企业生态经济系统是由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构成的复合系统,该系统具有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的多重性特点。旅游企业通过提供服务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良好的旅游生态系统又能使其具有生产生态产品、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持地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减缓甚至消除环境污染、减少自然灾害、保持人类生存环境稳定、健康等生态功能。生态功能的维持和发展是实现旅游经济功能的前提和保障,旅游经济功能的完善为生态功能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经济支持,也是优化旅游社会功能的重要途径。

旅游企业实施生态管理的相应策略

(一)培育生态理念

旅游企业生态管理理念应包括生态战略理念、绿色营销理念、“清洁生产”理念、生态财务理念、生态文化理念等。旅行社是联系旅游者与旅游企业的纽带,在了解需求及指导供给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树立和营建绿色营销观念是旅行社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生态理念;饭店属高消费场所,必然占用消耗大量资源,转变经营观念、创建绿色饭店是旅游饭店的持续经营之道;旅游景区作为旅游者的目的地,按照生态产业园的设计思路对景区进行规划设计及管理,是景区实现生态管理的首选策略。

(二)构建旅游企业生态管理运行机制

1.健全企业生态管理组织。合理的组织结构是管理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生态化的组织结构应以提高生态效率为目标,在企业内部强调生产过程的循环,在外部建立生态链的网络关系,设法改变传统的金字塔组织结构模式,推行扁平化组织结构模式,实现信息交流的多元化。通过建立生态运行经理制,把生态理念贯穿于管理组织网络之中,使管理更趋灵活有效。在质检部原有功能的基础上,设立生态管理监督机构,使之成为生态管理的重要部门,保证生态管理的严肃性和有效性。

2.强化企业生态管理制度。完善的制度是实施生态管理的有力支持。企业制定的经营管理方针之主要内容应为企业对污染防止和各种资源合理利用的原则及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承诺,建立评审生态指标的基本框架。在此基础上制定符合生态要求的操作规程,并将其渗透到各项业务活动之中。积极加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将ISO14000作为旅游企业实施生态管理的一个基本框架。

3.完善企业生态管理激励机制。良好的激励机制是生态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应通过各种激励方法使全体员工参与整个企业的生态管理活动。如建立生态管理经济责任制,将生态管理指标与管理者经济利益直接挂钩;通过设立生态管理奖励基金鼓励员工,成立生态技术革新小组,奖励创新成果;制定生态目标,实行全员考核制度,实现由全体员工参加的、全过程的全面生态管理。

(三)对生态资源进行数字化管理

信息化技术已推动生态系统管理进入了数字化管理的时代。将记录资源生态系统要素的信息转化为按一定准则且规范排列的数字信息,就形成数字资源生态系统。其意义在于:建立了不同资源层面的空间相关,构造了反映同一资源层面动态变化模式,有利于我们尽量用服务来替代能源和物质的消耗,做到既按顾客之需调节能源的供应,又确保能源的合理配置和节约对有限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控制;生态资源的数字化管理促使旅游资源的生态特征可视化,给管理人员提供了对生态经济进行定量分析的科学手段。

(四)激励供应商并教育引导消费者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也由低层次向高层次递进,一方面人们将更关注对自身有益的环境,另一方面社会将负担过度消费引起的负效应,因此旅游企业不但要适应这种变化,同时也有责任激励供应商、引导消费者向有利于生态经济平衡的方向发展。通过把新的环境准则纳入采购行为,要求供应商提供环认证证书,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向公众展示他们的环境承诺,对供应企业起到宣传广告作用;旅游企业对消费者的引导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向消费者提供有关生态产品、服务和企业生态经营的信息,引导消费者的购买方向。二是向消费者宣传、灌输、渗透企业生态产品、服务及企业生态理念,刺激和创造消费者生态需求。旅游企业可根据污染者付费、环境有偿使用、资源节省使用等原则制定产品和服务的生态价格来引导顾客的生态消费。

(五)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生态资源

旅游企业的生态管理要从生产要素配置和利用转化为生态资源配置和利用,这将有利于企业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企业设计建造要充分考虑环境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第二,推进高科技在企业中的应用。通过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旅游产品销售网络化、设备功能的深度开发、能源系统的技术革新等措施,达到市场的充分扩大、管理效率的提高、能源的充分利用,实现资本内涵扩大再生产。第三,变人力资源为人才资源。必须加强人力资源再开发,通过有系统、有步骤的实施企业人员的招募、选择、培训及合理流动等,达到人尽其能、各得其所,使人力资源向人才资源转变,进而实现人力资源合理、有效和节约利用,形成与其它资源的良性循环。

生态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现代管理形式,它的产生和发展是时展的要求,是对传统管理思想的变革,协调好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关系是企业生态管理的核心所在,唯有实行生态管理,旅游企业才会拥有强劲的竞争力和长久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