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政治哲学含义

时间:2024-04-01 10:58:26

导语:在政治哲学含义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政治哲学含义

第1篇

关键词:老子 政治思想 研究

老子是我国封建社会一位重要的思想家。他的思想丰富而深刻,既体现了时代特征,又展示了独特见解。[1]老子哲学以自然主义哲学为架构,以“道”为核心,崇尚自然,把自然状态作为其思想的逻辑前提,体现了自然主义色彩。老子学说的发展有其历史背景和思想渊源,全面而深刻的认识老子思想,对于当代中国政治思想建设具有很高价值。

一、道法自然的政治思想

“道”是老子哲学基础和政治思想的最高范畴,是老子哲学中最重要的概念,道居于核心地位,是“天地之根,万物之母”。老子从“道”出发,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道”是老子哲学思想的基础,如果不能正确理解老子的道,就不能抓住老子哲学系统的本体论。老子的宇宙之道不是清晰的,“道之为物,惟恍惟惚”。老子给“道”一个混沌难识的解说,“道可道,非常道”,这是一个迷离又含糊的宇宙本体论,只好“强之为名”,“字之曰道”。[2]

1、道的自然性

自然主义是老子思想的基本精神和最高价值,老子以“道”为本体,认为“道”是一切事物存在价值的根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25章)世间所有的万物都要效法自然,道也不例外。道是最高的本体,人、地、天都要效法“道”,而道的基本特征就是自然。王弼在《老子注》中写到:“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于自然无所违也”。“自然”是“道”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也就是世间万物最普遍的原则。整个世界依照自然规律存在与活动就是自然,也就是道。[3]“古之善为道者”“敦兮其若朴”,自然是道的根本精神,具有普适价值。“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第25章),道是一切万物的根源,又内生于万物,是万物的根本属性。“道”受到尊崇也被人珍贵,就在于顺其自然本性,发展为独立的存在,根据环境顺势生长,即所谓的“物行之”“势顺之”。“道法自然”学说是老子哲学的总纲领,老子这里所说的“道”,是万物生存的规律和法则,也是道法思想的本质。[4]“道”创造万物没有目的性,完全任万物自我化育而不加干涉,也不期望得到回报。“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这都说明道的无所取性和自然性,是“玄德”。“道”创造万物,遵循着自然的原则,“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第64章)体现着“道法自然”的原则。这从根本上说,“道”的自然本性是最基础的,具有元价值的逻辑和意义。

2、“道”的行而上

老子的道具有形上性的特征。从宏观的角度来看,道是无象无物、混沌未分无法用经验来感知的,也无法用感官来触碰它,它没有确切的形体,散漫在浩淼的宇宙中,只能靠理性来确定其存在。从微观的角度来看,道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其中“有象”、“有物”、“有精”、“有信”,是一个可以被感知的真实客体和存在物。“道者,万物之奥也”,(第62章)老子对“道”进行进一步的抽象,使之成为具有一般意义的概念。“道”是一切存在的依据,是物成为物的“所以然者”。它永恒的存在,“独立而不改”。老子道论已经超越了宇宙生成论的范畴,是水平很高的哲学本体论,是先秦时期哲学的最早的本体论学说。道是无形无状的形而上本体,也是天地万物运动的自然规律,天地人都是由道产生,并按照道而运动。[5]虽然不能跟宇宙生成论有清晰的界限,但是老子“道”具有的本体论的特性是毋庸置疑的。

二、 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无为而治”是老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以无事取天下”的政治社会主张。老子认为,无为而治是政治的最高境界,是治理和管控国家的方略原则。只有“无为”才能更好“无不为”。通过无为政治,使民“无知无欲”,以达到“无不治”,这是一种比较高明的统治术,表面上说无为,实质上是有为,这就是对“君人南面之术”最好的诠释。

1、 “无为”的主要含义

老子的“无为”学说主要有三层含义:无为即自然、无事和善为。[6]第一层含义,无为和自然是分不开的。老子的形上学认为“道”是本体,实质就是“无为”。“道常无为”,老子认为道的本性就是自然生长,不外加条件约束的,“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第73章)都是不作强求之意,是顺应自然的一个过程和范畴。“自然”和“无为”密不可分,无为体现着自然的观念和范式,自然是无为的效果和价值。[7]第二层含义是,“无事”是“无为”的主要表现形式,“为无为,事无事”,老子厌恶战争,认为战争违背了道的自然无为之性,所以“不足以取天下”。无事可以理解为无欲不争,“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第37章)老子倡导的原则是清净治国,也就是清净无为。第三层含义是“无为”即“善为”,老子认为做任何事情都要顺其自然,适可而止,不要过度。老子不是一味的反对为,而是要恰当的为。“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第65章)这里的善为是道的固有属性。在他看来,无为就是不妄为不乱为不轻为,是顺应自然的作为。

老子认为“无”是万物的本源和本性,“有”生于“无”,“有”是短暂性的,“有”不是对历史进步的肯定,而是对万物本源和本性的破坏。因此,应该守住“无”,反对“有”。万事万物的生长变化都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任何外在干涉都是不必要的。对于一个事物的发展来说,任何外力都是妄为,破坏了自然程序,不利于事物的生长和发展。老子所说的“无为”是遵循“道”的法则,不做违反自然的事情,对客观事物的变化只是辅助而不擅加干涉,做到“辅自然”或“顺自然”。[8]

2、“无为”的政治主张

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这是无为政治最好的概括和说明。这句话一方面是说君主在政治活动中要敢于治,而非不治;另一方面是要小心谨慎,不妄为。老子所生活的是一个动荡不安、礼崩乐坏的时代。他认为,社会动乱的根本原则在于社会道德的沦丧,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不利于社会的安定秩序,客观上导致了社会道德的沦丧和秩序的混乱。如果不上贤,民不会有争心,个人的欲望也不会产生,人们就会过自然有序的生活。君主应该体恤民情顺应民意,做到政治上“闷闷”“察察”,百姓才会“淳淳”“缺缺”,这样才有利于维护自己的统治。老子并不是否认社会秩序,而是反对强加的秩序,他所要建立的社会是一种内化完美、自然秩序的社会,是通过“无为”方式达到的。老子提倡“无为”,反对“有为”。只有“无为”才能“无智无欲”,要“绝圣弃智”以达到“民利百倍”的效果,追求自然和谐的状态。

三、 “小国寡民”的政治思想

“小国寡民”是老子的治世思想,也是“无为政治”的必然体现。老子在散落农村的基础上勾勒出质朴单纯的原始自然状态,描绘了一种理想的社会生活,是对“无为政治”的一个憧憬。

1、“小国寡民”的自然性

老子描绘的“小国寡民”是一幅美妙和谐的田园诗画,充满了欢乐的自然气息。老子想让百姓享受自然而平淡的生活,不受外来因素的干扰,也可以说是清静无为政治的一个愿景和实践。这里民风淳朴,没有战争和沉重的赋税,社会秩序不需要强制的手段和规范来维持,人们过着自由自在的田园生活。经济上是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各个村落之间由于交通不便没有交往,任其自然发展,这是质朴单纯的社会图景,老子勾勒出了“桃花源式”的乌托邦。其实,“小国寡民”自然性的背后折射出的还是老子的无为政治原则:尽量减少统治者的欲望,奉行自然无为的原则,让百姓“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返璞归真享受自然生活。这样的组织形式符合自然的政治模式,符合“道”的价值和道德评价标准。老子的“小国寡民”理想是人类经过文明发展以后对自然的自觉回归,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这是“至治之极”的理想社会,是“知其文明,守其朴素”的表达方式,这是人的一种高尚“精神境界”。[9]

2、平等自由的秩序

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是基于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当时的政治腐化,社会动荡不安。他憧憬现实社会之外有一个理想美好的社会,超越现实社会特征,描绘了一个生活古朴平等自由的社会图景。“小国寡民”充满着原始社会的自然气息,平等自由是社会的基础。老子哲学的一个基调就是自由无为,反对现实社会中的剥削现象和等级秩序,认为这是违背“道”的。道是万物之母,从根本上万物是平等的,没有天然的高低贵贱。人类社会中等级秩序差异是人为的,是对人本性的异化和扭曲。老子的平等是对现实“损不足以奉有余”的批判和否定,通过描绘自然状态的生活,体现了老子想以自然秩序代替人为社会的等级秩序。“道”是自然平等的,人们应该法自然建立人人平等自由的良好秩序,尊重自然主义的原则以达到“民自化”“民自朴”的境界。消除等级压迫,使社会充满平等自由,达到“小国寡民”的那种宁静平淡的生活秩序。“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第17章)从现实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追求一个纯朴恬静,平等自由的社会。(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文琴.老子政治思想浅论[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9

[2]刘泽华.中国政治思想文集(第一卷 先秦政治思想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朱光磊.老子道法自然思想的现代解读[J].中国宗教,2007,12

[4]刘玉堂,邓丹丹.楚简《老子》道法思想刍议[J].湖北社会科学,2011,3

[5]陈国雄,史建成.老子“道法自然”思想的美学诠释[J].江西社会科学,2012,8

[6]朱晓鹏.老子哲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7]陈鼓应,白奚.老子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第2篇

三种理解模式的争论

客观地说,政治理论研究模式是起点,历史主义政治哲学、概念史的研究模式是它的发展及反思的结果,并共存于当代政治哲学之中。一般而言,人们对基本概念的兴趣往往来自于个人境遇、实践经验或制度理想,而非这个概念的理解史。这决定了人们需要借助理性及政治理性的思维方法来“理解”基本概念。政治理论研究模式应运而生,它通过设置和修改某些假设、增加一定的概念设定、采取特定的推论演绎、借助格式化的理论图式等方法塑造政治概念。当理性重建遭遇历史时,“历史重建者”就粉墨登场了。正如洛夫乔伊所言,大思想家和经典文本中对基本概念的阐释不一定具有社会代表性,它们与常用的政治和社会用语之间很可能缺乏钩稽。在这里,历史主义政治哲学和概念史研究的出现就再自然不过的了。只不过前者更加偏重古典政治哲学的传统,主张放弃当代政治哲学,反对当代政治哲学对“哲学技术”和“现代宇宙观”的迷恋,进而回到朴素的古典时代;而后者则试图从历时性和共时性角度考察政治概念,既关注概念的自主的历史演进及其历史语义的嬗变,又注重这一过程中不同阶段概念涵义与其“大环境”(社会背景、语言形态)和“小环境”(文本的语境、作者的意图、作者的行为等)之间的因果关系。需要指出的是,不论是理性重建还是历史重建,从它们的思维方法看,政治理论研究模式是“化约主义”的,而历史主义政治哲学和概念史的研究模式则是“复杂主义”的。政治理论研究模式强调对统一的政治观点的论证,往往具有明显的学理范畴和基本框架,政治概念的历史理解在相应的论证框架内才具有意义,这种融入和应用体现为对历史理解的化约处理。如约翰•罗尔斯提出:“政治观点是关于政治正义和公共善以及哪种制度和政策更好地促进政治正义和公共善的观点。”[8](P.5)为此,“思考关于正义这样一种政治观念:它试图对这些价值做出合理的、系统的和连贯的说明,试图弄清楚,这些价值如何被组织起来以便应用于基本的政治和社会制度。政治哲学的大部分著作(即使它们历史悠久)都属于一般性的背景文化的一部分。”与此相应,政治理论研究模式的学理范畴和基本框架大都是在政治人性的基础上,从政治理性和政治道德出发,逐渐形成政治平等、政治自由、自由民主等政治生活的规范标准,并建构以政治公正(或正义)为鹄的的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的协调关系,由此通向更加文明的政治生活状态[。与此不同,历史主义政治哲学和概念史论认为历史理解是复杂的,而将复杂性因素化约或者进行简单化处理,并不能真正建立一致的概念解释的逻辑体系,概念框架不同于政治学说、政治理论及其背后的政治理性框架。他们主张历史理解成为一种概念解释的历史主义意识,要用历史的方法而不是哲学的方法来研究思想史。由此才催生了复杂主义,即从基本概念历史理解的历史特性出发,展示它的具体性、过去性、变动性、复杂性和多样性。这就要求在研究方法上重视任何历史理解都是发生在具体时间、具体地点和具体氛围中的,尽量按照过去的样子来理解过去,不能在不断变动的时间之上建构绝对的一致性,应该承认历史理解受到史料的制约而具备未知的复杂性,不能用固定的、单一的、整齐的模式对待历史。就概念分析的相关度而言,历史主义政治哲学与概念分析的关系较为薄弱,而政治理论研究模式和概念史研究模式都较为重视政治概念的分析。

政治概念的历史理解有两个基本要件:概念分析与历史分析。尽管历史主义政治哲学十分注重历史分析,但是它对于概念分析的态度却不太明确。这并不是说历史主义政治哲学没有政治概念的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历史主义政治哲学的理论旨趣较为宏大。其核心“是古代与现代之间永无休止的斗争”。而施特劳斯更明确指出:“‘政治哲学’这一措辞中,‘政治的’这个形容词与其说指明一种主题,不如说指明一种处理的方式;从这一观点出发……‘政治哲学’的首要涵义不是指以哲学的方式来处理政治,而是指以政治的或大众的方式来处理哲学,或者说是指对哲学的政治指引。”[就此而言,政治理论和概念史的研究模式都更为重视概念分析。政治理论的概念分析致力于发现某种受到普遍认可的概念意涵,反对存在本质上是争议性的政治概念。韦伯提出的“理想类型”正是对政治概念存在最佳解释的有力论证,它试图通过引入一项逻辑大前提来从另一个几乎无限复杂的现实中抽象出内涵的精神构造,并在剥离概念的价值负载同时强调概念仅仅是用来分析的工具。同时,他们认为对抗和分歧对把握概念的本质是重要的,但并不意味着有什么“本质上”有争议的概念。对概念史研究模式而言,概念分析更是其核心。它的一切研究都是围绕概念展开的,是纯粹的概念分析。即便是近年来出现了其与社会史、政治史合流并逐步关注现实政治的倾向,它的出发点也是概念分析。概念史研究模式的概念分析认为,“概念,就像个人一样,有着自己的历史,并且镌刻着无法磨灭的岁月风霜”。其意在使“人们远离那种静态的、非历史的‘概念分析’事业,而走向一种更为动态的、历史主义的、强调‘概念变迁’和‘概念建构’的‘概念史’。”[由此可见,因为政治理论和在历史分析上的态度不同,所以它们二者的概念分析并不是一致的。就研究模式的逻辑而言,三种研究模式也各有千秋。其一,政治理论研究模式中,研究者一般以经典文本对概念的界定为题材,分析它们的内涵以及相互之间的传承、发展和影响。他们一般认为不同的历史理解都是针对某一政治概念的若干相同基本问题的思考和解答,而集中最多思考和解答的政治概念就是基本政治概念,包括自由、平等、民主、正义、共和、权力等等。这些基本政治概念的根本含义是不变的,只是在定义的形成和传播过程中表现为不同维度、层面和领域的差异。因此,政治概念的历史理解存在确定的逻辑或体系。其二,历史主义政治哲学与政治理论研究模式在历史理解的结论方面恰好相反,认为探索“政治现象的本质以及最好的或公正的政治秩序”必须“面对过去思想的正确性”[。它继承了历史主义的“历史意识”,但并不同意历史主义的价值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历史主义政治哲学认为历史理解存在“显白”和“隐喻”的表达方式,这使得政治知识和政治意见同时存在历史理解之中,它的任务就是从政治意见之中遴选出政治知识。继之,有关政治概念历史理解的政治知识也有“独立的”和“传承的”之分,而历史主义政治哲学旨在探究前者的研究模式。其三,概念史研究模式强调“概念史”真正体现了政治世界(即政治生活及其历史发展)的概念特性,提示人们应保持对政治世界的概念争论及其后果的敏感,它希图说明政治概念历史理解的普遍境况。作为人文科学的新分支,“它从历史的角度考察特定社会语境中的语言运用,探讨概念的历史语义”。“概念史试图用自己的方法彰显其理论假设,即历史见之于一些基本概念;它分析历史经验和理论嬗变的语言表述。不同概念的起源及其含义嬗变,是我们今天认识文化、语言和概念的决定性因素。”其包括了词语(词源、词义)史、概念(概念要义、概念表述)史、范畴(概念场域、概念情境)史、实现(概念运用)史等主要内容。以外,三种研究模式的时间观亦有不同。政治理论承认政治概念历史的理解存在“时间距离”问题。对于这种“时间距离”,政治理论研究模式采取以今涵古的态度,认为概念史的演进就是概念边界不断扩大的过程,“时间距离”是在这种概念意义的包涵与扩张中被克服的。而在历史主义政治哲学的视野中,时间距离是存在的,是政治概念的历史理解成为可能的基本条件。但克服时间距离并非获得历史理解的惟一途径,我们应该承认时间距离的客观性,从不同阶段的历史理解中理解政治概念的整体意义。因而,历史理解的绝对条件意味着历史语义在理解政治概念所有条件中居于首要地位。与它们不同,概念史研究模式将时间距离作为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惟一可能存在的领域,以此反对“教义神话”、“连续性神话”、“预期神话”和“狭隘主义神话”。这一模式认为,概念史是“历史的历史”。由“时间距离”带来的理解困难并非绝对的,只要真正理解历史性质的要求,借助那些基本概念存在的时代语境、实践环境和意识形态(或话语)背景,谨慎而持续地加以探讨,就可能描绘出一幅符合基本概念历史理解的画卷。换言之,能够克服时间距离的不可理解性,从而在政治概念的历史理解与现实解释之间建立起一些有益的联系。

三种理解模式的启示

对于理解公正的概念史而言,上述三种模式既有关联,又有不同。它们提出的观点为我们科学地理解公正概念史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提供了原则和方法。第一,理解公正的概念史首先要具有历史意识。所谓历史意识,是指在理解公正的概念史时应将其作为一种意义的“出现”的历史。具体而言,就是要注意公正的历史含义及其侧重的变化,以认识这一现象为目的,力求重现公正的各种基本意涵。真正的历史意识反对片面的、孤立的“自我认识下的历史”和“意识的历史自我认识”,而主张将二者有机统一起来。一方面,不能离开自由、平等、正义、公正、共和、权力等现代政治术语,离开它们就无法真正回到历史文本中去思考相应的概念表述和研究题材;另一方面,应该谨慎使用较新的、当前的概念解释,特别警惕将今人的观点强加给古人,为了建构政治概念历史理解的系统性、融贯性、普遍性和永恒性而做出以今譬故、以新取旧的举动。之所以说概念的历史是作为一种意义的“出现”的历史,是因为这一思维将“自我意识的‘近’路和意识的历史的‘远’路重合在一起”[15](P.17),就是说“在理性方面,哲学家假设理性阐明了历史,因为理性属于要求、任务、义务、调节概念的范畴,因为一项任务只有在历史中才能实现;在历史方面,哲学家假设历史通过某种价值的出现和提高获得了纯属人的资格,哲学家能再现价值和把价值理解为意识的发展”[15](P.18)。这种双重保证和证明体现了历史意识在政治概念历史理解中的重要性,它是理性的概念分析和历史的概念理解的“缝合线”。历史意识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它能够通过描绘具体的历史对象、再现历史主体的说话方式和语言所指、梳理术语符号的多样性以及回归文本当时的词典(或借助工具书、大众媒介)等具体途径和方法加以体现。即便是学术话语或经典文本中的概念分析,研究者也可以借助多种文本的比较和梳理等方式有益于从而形成较为准确的历史理解,减少主观臆断,谨慎避免印证式解释。第二,理解公正的概念史必须认真对待时间距离问题。按照科泽勒克的观点:“所有的概念都包含了一种时间上的联系结构。根据有多少此前存在的体验被融入其中,根据有多少创新型的期待内容被纳入其中,每一个概念都有着不同的、历时性的价值。”[16](P.21)存在是有时间性的,亦是有限的。这意味着,“时间总是表现为过去、现在和将来,它不可避免地具有一种时间性的距离,这种距离由于历时久远而成为我们读解古典遗传物及古典文本的障碍,它妨碍我们对它们的理解。”[17](P.129)公正作为基本概念无法在跨越时代的观念或问题而独善其身。三种研究模式都承认时间距离的存在,只是在如何对待和处理时间距离的问题上有所不同。不过,不论它们是主张现实超越历史、古典代替现代还是实现概念史的“串并结构”,它们的任务都在于“克服”时间距离。但是,“时间距离”真的需要克服吗?对公正的历史理解不是“死”的素材而是鲜活的创造。在概念的转换中,历史理解既在索取意义,又在创设意义。由此可见,历史理解创造的知识是理解公正概念史的必要条件和真正动力,在这里,时间不再是一种由于其分开和远离而必须被沟通的鸿沟,并不是某种必须被克服的东西,而是理解的一种积极的创造性的可能性。只有从某种历史距离出发,才可能达到客观地认识[18](PP.420~421)。总之,时间距离不要被克服,而应被展示,“展示”时间距离中的历史理解自然就能够体现概念演进的逻辑,为概念的解释框架提供“历史前见”的基本内容。第三,理解公正的概念史需要审慎处理概念与语言符号之间的关系。概念与语言符号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对公正而言,在术语层面它可以与正义、公平、平等、公义、公道等术语相互替换,而其符号形式更是难以枚举。在政治理论利用统一的符号形式将概念分析的历史与实践建构成一个有目的性的解释框架,这样就是为什么正义与公正可以不加区分地被使用且justice成为公正概念的普遍符号的原因。历史主义政治哲学发现了“符号”的历史多样性,并主张最原初的语言符号反映出最直接和准确的概念意义,而复合与变形的语言符号则不可避免地具有“隐喻”的性质,因而需要甄别。概念史研究模式则力图从语言学、认识论、符号理论等学理层面上区分“符号”和“概念”。显然,纵然不同研究模式的处理方式不同,但理解公正概念史就必须注重“概念”、“语言符号”及“意义”的相互关系。择要述之:“一个‘概念’是一个已经‘吸融其被使用时的全部意义语境’的‘词语’。‘词语’因而具有‘多种潜在的意义’。而‘概念’则内在地聚合了‘大量的意义’,并且‘与语词相比,概念总是隐晦而多歧义的’。”[4](P.78)但意义一旦与概念相结合,就从可能的观念转变为一种事物的品质。对于作为确定意义的概念而言,语言符号是其标准化存在形式。简而言之,语言符号具有形式的单纯性,却是复杂的意义合成物;而概念则与之相反,它往往表现出复杂的形式性,却具有单一的意义指向。例如,“分配正义”概念就是符号相同而具有不同概念意涵的术语,“开始于亚里士多德、消失于十八世纪后期的那个概念,和由约翰•罗尔斯根据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初的一些直觉而提出的概念存在很大不同”[19](P.168);而“正义就是给予每个人应该得到的东西”则出现在正义、公道、国家、公权、均衡、平均、公平等很多术语中。显然,处理好“概念—语言符号”之间此种“复杂—合成”的意义关系是进行政治概念历史理解的方法论基础,以符号的一致性证明概念意义的独断性,或者以概念意义的复杂性否定语言符号的确定性都是值得商榷的。在这里,符号选择与概念意义的建构应该具有一致性。第四,理解公正的概念史不能忽视历史理解的所处的语境。语境主义对政治概念历史理解的积极意义在于为抽象枯燥的概念的历史语言理解(例如概念与语言符号)提供了具体真实的理解网络,从而为发现或重建一套完整的概念语汇、意义结构及与之配套的语词符号的概念分析结构提供了较为可靠的依据。语境主义认为:“历史都以高深莫测的方式,融合了经济的、社会的和政治的经验的厚重语境与对这一语境的含义极为重要且常常高度创造性的探索活动,它既力图理解那种语境,又力图促进或阻挠其中的某些特定目的。”[20]因此,语境主义方法的“注意力不应放在个别作者身上,而是放在更具普遍性的他们那时代的话语之上”[21](P.118)。语境主义充分展现出历史意识、时间距离感与概念意义的复杂性,是“普遍主义”的天敌。正如斯金纳质疑“永恒正义”时所言:“不仅在于每一个思想家都是以他自身的方式来回答关于正义的问题,还因为表述这一问题时所使用的词语在他们的不同的理论中是以如此相去甚远的方式体现出来的,认为可以挑出任何稳定的概念来。不过是明显的混乱。简而言之,错误在于假定存在着以某一组问题,是不同的思想家都会想自己提出来的。”[21](P.86)不过,剑桥学派的语境主义并非无懈可击,它对文本语境的强调时常会被诟病为“相对主义”。

第3篇

王道政治和民主政治都是理想的政治,只不过前者较为流行于古代,后者则较为现代人所认同。从逻辑的角度而言,王道政治与民主政治是两个独立的概念,而且是无法相互结合的两概念。因而,那种认为民主政治也是一种王道政治的观点,就混淆了范畴的层次。自康德以来,伦理学就存在一项基本区分:自律与他律。何谓自律(autonomy)?何谓他律(heteronomy)?康德指出,自由具有两重含义。其消极意义是,自由是具有理性的生命体的意志所固有的性质,这就意味着意志“不受外来原因的限制,而独立地起作用”。其积极意义是,意志所固有的性质就是它自身的规律。换言之,人的行动的法则来自于意志自身,而这样的法则又是可以普遍化的定言命令①。

从伯林的脉络来看,康德所谈的自由的消极面与积极面,其实也只是自由的一面。意志独立于感性与意志仅仅服从于理性法则,这不过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而已,它们都属于积极自由的范畴。对于康德而言,上述自由的两重含义,其实也就是自律。当然,康德更多地是在自由的积极意义上使用“自律”这个词语的。故而,在康德哲学中,自律与自由其实就是一回事。基于此,康德阐发了道德哲学中的“人为道德立法”的原理。康德的伦理学严格区分了感觉世界与理智世界,人同时是这两个世界的成员,起着沟通两个世界的作用。作为感觉世界的成员,服从自然规律,人是他律的;作为理智世界的成员,仅仅服从理性规律,而不受自然与经验的影响②。而道德世界是仅仅属于理性的世界,道德的本质就是自律。从康德哲学的角度来看,在伦理学领域,作为主体的意志的动机受两种原则的支配。其一是感性的,比如幸福和快乐等,这就是他律;其二是理性的,比如纯粹的道德法则,这就是自律。虽然在康德哲学中“他律”这个概念可以同时适用于自然界与道德界,但是本文所关注的“他律”排除了自然界这种视野,而集中在道德哲学领域。于是,可以得出结论,从康德哲学来看,伦理学只有自律伦理学与他律伦理学两种类型③。其实,这种区分对于中国传统伦理学来说,也是适用的。

有一种观点认为,政治哲学只不过是道德哲学的应用而已④。故而,道德哲学关于自律与他律的基本区分,对于政治哲学就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就本文而言,力图把道德哲学与政治哲学连接起来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思考。具体地说,就是把自律与他律这对基本概念,与王道与民主这两个关于理想政治的概念组合起来。于是,在一个系统中就出现了自律、他律与王道政治、民主政治这四个概念。它们之间可以构成四种排列:自律与民主政治、自律与王道政治、他律与民主政治、他律与王道政治。在这些排列中,不管是自律还是他律都可以在事实上同民主政治联接起来。比如,康德就同时支持自律与民主政治,而他也认为二者之间具有密切关系;而洛克伦理学属于他律伦理学,但是他也支持民主政治。对于王道政治来说,则问题要复杂一点。在笔者看来,孟子确立了自律与王道政治之间的联系,而荀子则倾向于他律与王道政治之间的联接。故而,本文试图在比较广阔的理论视野下去分析理想政治的类型,并在此基础上揭示孟子政治哲学的归宿。

由于本文的主题是关于理想的政治,故而可以把上述的四种联接类型转换为如下四个概念:自律型民主、自律型王道、他律型王道与他律型民主。根据康德的观点,自律优于他律。故而,理想的道德和理想的政治的结合,就产生了自律型民主与自律型王道两种类型。再根据人类政治的发展历程可知,民主比王道更为可取。在四种联接类型中,有必要首先考察最具有理论彻底性的自律型民主,然后以之为基础分析其他三种类型。如果着眼于道德的抽象性,只是从抽象的角度认为人应当是自律的,并且以之为基础,那么其社会政治结论是什么呢?以康德的观点为例。正如个人的道德不能建立在感性的幸福的基础上一样,国家也不能建立在感性的幸福原则之上,而必须建立在纯粹理性的基础之上。公民国家建立的先天原则是人的自由、平等和独立。康德认为,确立了上述原则的共同体的宪法原则可以这么表述,“没有人能强制我按照他的方式(按照他设想的别人的福祉)而可以幸福,而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所认为是美好的途径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只要他不伤害别人也根据可能的普遍法则而能与每个人的自由相共处的那种追逐类似目的的自由(也就是别人的权利)”①。据此,国家的目的不在于维护和促进公民的福利和幸福,而在于维护那些能够使其宪法最充分地符合权利原则的条件②。可以说,康德为自由主义给予了最深刻的论证。

基于自由选择的理念,“家长式的专制主义,至少是政治意义上的家长式专制主义,成为他强烈憎恶的东西之一”③。对康德而言,这就排除了王道政治的选项。可见,康德把自律观念贯通于道德哲学和政治哲学两个领域,于是就有了自律与自由民主制度之间的内在一致性。后来,罗尔斯所论证的原初状态(original position)下的人们一致选择了自由民主原则,其实不过是对康德的自律概念的一种程序性解释而已④。康德的自律观念属于伯林所说的积极自由一系,这种观念是对“谁统治我”这个问题的一个明确的答复。自律观念对该问题的回答必然是我应当自己统治自己。自己统治自己其实就是民主。故而,在康德哲学那里,道德自律与民主政治之间确实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当然,伯林对于积极自由视野下的民主是颇为警惕的⑤。此处的“王道”是“王道政治”的简称。在民主政治大盛于人类社会之前,思想家们就设想了一种理想的政治———王道政治。柏拉图以现存的斯巴达为底本,提出了哲学王的统治是理想的政治的看法。正如一个正义的人的根据在于其灵魂的三个部分各司其职,一个正义的城邦就是组成它的三类人之间各司其职⑥。而哲学家与王权的符合一致方可能造就理想国。在柏拉图看来,这样的哲学王只能是一个。哲学王根据理性与智慧,在武士阶层的协助下统治整个城邦(国家),从而实现正义。无独有偶,孟子也明确提出了王道政治。孟子发明了王道与霸道这对概念。在他看来,霸道的特质是“以力假仁”,而王道的特质则是“以德行仁”。霸道“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王道“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⑦。孟子反对霸道,他说:“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孟子•告子下》)。#p#分页标题#e#

可见,孟子政治哲学的一个基本特点是尊崇王道而贬斥霸道。孟子对王道的理解可以概括为:王道政治是以仁政为中心、以德治和民本为两翼的一种非民主的政治形态。不同于柏拉图对哲学王的知识层面的高度重视,孟子更加强调王道中道德德性的中心位置,所谓“以德服人”是也。笔者尝试着提出一个普遍性的王道政治定义:王道政治是一种以统治者为立论中心、以民众为受益对象、以和谐为导向的理想政治。在简要分析了王道政治之后,接下来考察儒家的自律观念。儒家非常强调道德的主体性,这是由孔孟所奠定的。孔子提出了“为仁由己”(《论语•颜渊》)的命题,从而揭开了儒家发掘、表彰道德自主性观念的序幕。“由己”表明了意志的独立,作为主体力量的体现,意志的首要表现就是道德选择。只要主体的意志选择了仁并且努力去做,那么就可以实现仁。“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不过,孔子以意志和仁为中心的关于道德自主性的阐述还比较浑沦,进一步的工作是由孟子阐发的。孟子开辟了对心的论述,从而对儒学给予了鞭辟入里的推进。他区分了耳目与心,从而直接揭橥了心及其功能,所谓“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孟子•告子上》)。耳目等器官的功能是感性的接受性,而心灵的功能则是理性的思考。在孟子看来,心灵思考的对象不是物,而是法则。到此为止,仍然不知道孟子所说的法则是知识性的还是道德性的,又或者两者都是。

孟子指出,“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孟子•尽心上》)。也就是说,性是心的本质,其具体内容为仁义礼智。故而,孟子首倡了“性善”的学说。这种学说否定了“生之谓性”的说法,明确地把道德法则归入了“我固有之”的范围。具体而言,道德法则就在人的心中。可以说,孟子提出的“仁义内在”思想包含了康德的“自律”概念的全部含义①。前辈学者如牟宗三和李明辉等人早就发现孟子伦理学与康德哲学之间的一致性。他们认为,孟子无疑属于自律伦理学的范畴。孟子在伦理学里持有自律观念,而在社会政治领域则鼓吹王道政治。人们或许会想,孟子的自律伦理学与王道政治之间是否具有一种内在关系?可以说,王道政治是孟子道德理论的一种推论。孟子首先发明了性善论,他是通过心善来说性善。“四端之心”是善的,从而凸显了性是善良的。这是从经验的角度来论证的。此外,孟子还从先验的角度来分析,这就是所谓的“仁义礼智根于心”,而“我固有之也”的说法。“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孟子•公孙丑》)。内在的心性与外在的政治之间具有密切关系,这就从道德过渡到了政治。这种政治就是王道政治。到此为止,或许人们不禁会问,既然同属于自律伦理学,为何康德走向了民主政治,而孟子则走向了王道政治?孟子自律学说的逻辑归宿到底是什么?关于这些问题,留待下一节探讨。洛克持有的是独立的个体的观念。知识论中的不可再分析的简单观念,物理学中的原子与伦理学中的个体,这都是洛克哲学中的个体观念。洛克对人性及其政治意义的观点是在自然状态学说中阐发的。

在洛克看来,自然法的目的“旨在维护和平和保卫全人类”②。它的这个目的与从哲学意义所谈的人性具有内在的联系,这就涉及到了洛克的伦理学。“善”与“恶”是伦理学的基本概念,而洛克是从“快乐”与“痛苦”的角度来定义它们的。“所谓善或恶,只是快乐或痛苦自身”③,人是“恒常地要希望幸福”的,故而人的行动法则就是“趋利避害”④。洛克认为,人的意志的动机来自于人的欲望⑤,“人类本性中最为强大的力量,因而也是对政治理解来说最有意义的东西就是自我保存的欲望”⑥;对于人类而言,“自我保存的欲望决定了人们的行为方式”⑦。因而,洛克“肯定人性基本上是利己主义的,道德是开明的自利”⑧。从康德哲学来看,洛克的伦理学是功利主义的,是他律的。洛克认为,自然状态是“一种完备无缺的自由状态”,也是“一种平等的状态”⑨。因而,自然状态是一种人人自由和平等的状态,或者说人人享有平等的自由。自然状态为自然法所支配。但是,自然状态也存在着一些基本的缺陷,有时会导致人们之间战争状态的存在,从而导致人自我保存的欲望落空。为了弥补这些缺陷,理性教导人们通过契约建立政治社会,从而进入公民社会的状态。在洛克看来,制度化的政府形式的权力来源于政治社会的每一个成员所拥有的自然权利。“因此,当每个人和其它人同意建立一个由一个政府统辖的国家的时候,他使自己对这个社会的每一个成员负有服从大多数的决定和取决于大多数的义务;否则他和其它人为结合成一个社会而订立的那个原始契约便毫无意义。”瑏瑠?洛克为自由主义进行了雄辩的论证,从而揭示了自由民主的可欲性。

康德和孟子等自律伦理学家严格地区分感性与理性,从而在相当程度上把人二重化了,与之不同,洛克和荀子等哲学家则不是把人二重化,而是仅仅从感性经验的角度来分析人。从伦理学的角度来看,其道德哲学都是他律的。不过,其政治哲学却走向了不同的道路。荀子走向了王道政治,洛克则走向了立宪民主政治。那么,在洛克那里,他律和民主政治是一种什么关系呢?在笔者看来,洛克是从“自我保存的欲望”这一经验条件入手,沟通他律和民主的。但是,其中夹杂着知识的调和而不是强调理论的彻底性。毕竟,自然法的概念和自然状态本身仅仅是理性的设定而已,而这和洛克经验论的立场是相互矛盾的。对此,休谟已经从彻底经验主义的立场,对洛克等人的自然法学说给予了批判。况且,霍布斯的道德哲学同样属于他律,但他却走向了专制主义。这表明,他律和民主政治之间可以形成事实上的联系而无法构成理论上的一贯性。从经验主义角度是很难逻辑地论证出自由民主与道德自律之间联系的必然性的。而孟子和康德的理性主义,相对而言则具有理论上的优势。荀子持有一种普遍人性论的观点,因而,即便是圣人也与桀、纣的本性是相同的。“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①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p#分页标题#e#

荀子是从人的自然而然的欲望着手谈论性的,“欲不待可得,所受乎天也”(《荀子•正名》)。从经验观察的角度可以发现,欲望冲突导致人们相互争斗,“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荀子•礼论》)。如果放纵人的自然欲望(恶性),就会导致各种糟糕的后果。荀子对人性的描述,比较接近霍布斯关于自然状态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狼和狼”的论述。在霍布斯看来,为了避免人类在相互冲突中毁灭,于是理性就教导人们,应该通过社会契约的形式,建立一个国家来维持和平与秩序。霍布斯的选择是建立一个专制国家来控制社会冲突②。荀子的思路近于霍布斯,只不过,儒家的圣王集自然法的理性与于一身而已。“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荀子•礼论》),“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荀子•性恶》)。荀子认为,人具有趋利避害的本能,因此,支配人的行动的法则是感性的,故而符合康德所说的他律。康德所说的他律的最为主要的特征就是,支配意志(实践理性)的不是纯粹的道德法则,而是感性的经验的客体③。对于荀子来说,礼义等道德法则明显具有经验的起源,是圣人发明的,是圣人用来控制与支配人的行为的④。于是,人的行为就仅仅具有合法性,而不具有意向的道德性。显然,礼义不是人的意志为自己立法的产物,而是和人性相冲突的。

因而,礼义沦为一种社会控制工具,掌握工具的先王(君王)则依靠礼法的强制性来“伪”,从而造就臣民的善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荀子在逻辑上就必须强调“尊君”⑤。和孟子一样,荀子从价值选择上还是比较倾向于王道的。“仲尼之门,五尺竖子言羞称五霸”(《荀子•仲尼》)。在荀子看来,王霸的区别在于“粹而王,驳而霸”(《荀子•强国》)。荀子把霸看作驳杂,霸作为政治行为在道德上并不完全合乎儒家的伦理价值。不过,荀子很多时候把王和霸视为君主的两种选择。比如,“故用国者,义立而王,信立而霸”(《荀子•王霸》),“故尊圣者王,尊贤者霸”(《荀子•君子》),“人君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荀子•强国》),“上可以王,下可以霸”(《荀子•君道》)。这就似乎同时肯定了王道与霸道。简单地说,荀子王霸并重,以王道政治为理想,以霸道政治为第二等的政治。这种尊王而不黜霸的做法和孟子存在较大距离,而和宋代的陈亮则具有不少共同点。

通过上文的分析,自然地会产生如下问题:根据康德哲学这个典范,在孟子的自律伦理学与民主之间断裂的理论与实践因素是什么?对该问题的分析,事实上就同时指出了自律伦理学走向王道的理论与实践缘由。康德把自律观念贯通道德哲学和政治哲学两个领域,于是就有了自律与自由民主制度之间的内在一致性。而孟子则没有把自律原则贯穿到底。换言之,孟子只是半截子自律。如果孟子的自律伦理学坚持到底,必然是走向康德的路子。他之所以没有走到那一步,固然有理论内部的局限,但主要是由于当时中国在实践层面的局限。孟子不像古希腊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那样,见过各种政体的表演。他只见过一种政体———那就是君主政体。在孟子时代,君主制正处在由等级制转变为绝对君主制的后期。

换言之,君主专制制度正在迅速形成。在这种情况下,孟子的政治课题就是在君主专制的背景下寻求一种合理的政治,其结果便是王道政治。孟子以及儒家所阐发的道德自律观念和王道政治理论具有比较正面的历史和理论价值,至少是否定了法家的裸的暴力原则,同时,作为一种规范性的社会理想,还减轻了君主专制政体的毒害。不过,孟子哲学内部的局限也不容忽视,这在一定程度上导向了王道而不是民主。第一,过于实用化的思维方式。孟子不是纯粹的哲学家,而是试图用世的儒者。于是,哲学层面的普遍主义常常受制于现实层面的考虑,从而走向特殊主义。比如,他在人性哲学上持有的是人性善的普遍主义的立场,而现实中人的行为表现差异极大,于是就赋予少数精英以道德和政治上的特权,去改变一般人。第二,平等主义的不彻底性。孟子只承认人的原初的善性的平等,这是一种抽象的肯定。而在现实层面,基于第一点,孟子区分了先觉与后觉,从而对应着精英与民众。普通民众具有被动性的典型特征,需要精英的主动的积极的作为,这就从具体的层面否定了道德和政治层面的平等主义。故而,表现出了平等主义的不彻底性。大家知道,康德哲学是以纯粹的理论思考而著称的,其普遍主义的立场和平等主义的倾向是导向自由民主的轨道。第三,个体主义的缺失。基于上述两点,在孟子的自律伦理学中,个体的权利和职责概念较难确立,这就意味着个体主义无法彰显,这就从根本上使得孟子哲学在当时难以达到民主政治的层次。

第4篇

历史一定要按照“经线”“纬线”的逻辑进行复习。

所谓按“经线”复习,就是指以时间为线索(例如中国古代史的“经线”:从夏商周到春秋战国、西汉东汉、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再到宋朝、元朝、明朝、清朝),复习每一历史阶段的起讫年代、每一个朝生过的重大的事件等方面的知识。所谓按“纬线”复习,就是指复习某一个领域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中的进程(例如中国古代历史中政治制度的发展:由三公九卿制到九品中正制再到三省六部制,到设立行省、废丞相、设立军机处,每一种制度分别有哪些含义,体现了怎样的社会状态等)。

将这样的“经线”和“纬线”结合起来,对不同领域在不同的社会阶段的发展就能进行全面、整体的把握了。

2. 政治:套路

政治得高分的前提是――背熟书本中哲学、经济学、政治学部分的黑色粗体字内容。政治的材料题虽然千变万化,但涉及的知识基本上就是经济学、哲学、政治学这几大块。题目通常还会限定答题所用的政治原理的范围,如:“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经济学原理”或“反映了什么哲学原理”等。从某种角度来说,不妨把解答材料题当成玩填字游戏,而教材上的黑色粗体字可以算是游戏的“敲门砖”。

有了“敲门砖”,还要积累分析材料的“套路”才能获取高分。政治部分的材料题中的每一句话都可能体现了哲学、经济学或政治学方面的某些原理。翻阅每一份考过的文综试卷,将试卷中的材料与正确答案进行比较、分析,一定会发现材料中必有几个关键词与答案相对应,体现了书本上某处黑体字的内容。

3. 地理:逻辑关联性和画地图

地理的内容比较复杂,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需要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才能掌握。从大学地理系只收理科生、不收文科生便可看出,理科色彩浓厚的地理学科知识具有严密的逻辑关联性,例如理解了地球自转、冷空气下降和热空气上升、三圈环流三者之间的关系,才能理解东北信风和西南信风产生的原因。因此,同学们应尝试着编织一个以概念为结点的知识网络。

第5篇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学生探究能力培养和提高

高中政治课程在改革的背景下,它的教学理论和我国的国情紧紧结合,它的教学形式紧跟时代步伐,根据热点不断变化,这正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以及提高探究能力的最有效方法。高政政治教学筵席了普遍教育的教学模式,把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积极引导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热情的调动学生的探究性思维为增强探究能力创造了有利条件。

一、对高中政治探究性教学的一般论述

第一、高中政治在一定发程度上较难理解,涉及的层面较其他学科较繁琐,较复杂,因此,学生应该充分对教材中的理论知识有深层的理解的基础上,还要进行实际的探究性活动,让政治的课堂气氛被活跃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

第二、提高高中学生的探究性教学,必须立足于对高中学生本身的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带动课堂,让老师监督课堂,积极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获取学习信息资源的能力,从而将获取的有利知识应用到政治学习中,提高政治探究性能力。

第三、高中政治的探究性教学要求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教学理念主要是把高中学生看成一个实际的整体,并在整体的基础上融入一些部分的东西,比如:个人的创造性思维,个人的探究性能力等。另外,要把学生的行为习惯与学生的整体形态结合起来,化成有机的统一体,关心学生的学习感受,让学生对高中政治课程问题不仅仅局限在探究上,而是更注重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老师不仅要提高高中学生政治的文化课程,而且还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教育,让学生表里如一,从内到外都有政治教育做后盾,增强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二、高中政治探究式教学目标的确定

自高中政治采用新课程的教学模式之后,达到了“教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三位一体的教学目的,让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知识觉悟上升了一个新的层次。高中政治探究性教学的教学目标主要从这几个方面体现:

(一)知识目标

举一个简单的高中政治的例子:以哲学课程的学习为例。

A.高中政治教学中需要学生了解的知识:(1)哲学的由来;(2)哲学的发展变化;(3)哲学在各个国家的不同观点;(4)哲学的分类;(5)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

B.高中政治教学中需要学生理解的知识:(1)哲学的含义;(2)哲学的命题;(3)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唯心主义;(4)哲学的两大基本观点:可知论与不可知论;(5)哲学的意义;(6)哲学的影响

C.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通过对哲学的初步学习,对问题进行的实际应用:(1)结合所学的哲学知识,探究一下我国经济全球化体现的观点;(2)结合当今热点问题——,用哲学理论进行分析;(3)我国近几年少数民族出现了动乱,结合哲学中的相关的信息进行解说;(4)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富足,用哲学的知识进行阐述;(5)结合典型事例,运用所学的哲学知识说明我国实行对方开放的进程中,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

A.哲学上通常将:对待问题要进行全面、具体、辩证的分析,形而上学的去解决问题是错误的。例如,对待我国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的问题——,在这里我们想到的就不仅仅是哲学上的观点了,还有许多现实因素。

B.哲学能够解决许多问题,但是也不能忽视其他的解决问题的手段,例如:对待我国经济全球化和改革开放的问题,就必须将以前学过的市场调节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的相关知识也要一并用上,这样才能达到具体、全面的目的,让政治知识综合运用,融会贯通。

C.有些问题,虽然是热点问题,但是,受教材的限制,并不能对它们进行完全的解读,这时教师就应该积极引导学生搜索网络,寻找热点资源,用实际例子与政治的理论知识相结合,开阔知识,提高政治学习的探究性。

三、高中政治探究教学模式的开展

任何探究性的教学模式都有课前,课中,课后的顺序,高中政治的探究性教学模式更是如此,简单划分为几个层次:

首先、要及时地进行探究性思维,现在的政治教学大部分是这样的,教师以教学为主,学生以学会为主,这两个之间就形成了一个转化的过程,简而言之就是“教学目标——学习目标”的相互转化,老师把学习的设计方案与学生的学习目标结合起来,并以政治的教材为基础,将学案作为载体,为学生提出问题的模拟情境,摆出探究的问题。

其次,老师应该采用新的探究性学案,对学生的政治学习进行整合,较为广泛应用的探究学案就是合作性的探究,这种形式主要是采用分组学习的方案,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整体的分类,并选出标兵作为榜样,提高探究教学水平,学生通过目标的推动,通过解决疑难问题,对探究内容从根本上得到诠释。

第6篇

中西哲学传统德性和知识的分野

从先秦诸子时代的孔墨老庄开始,中国的传统哲学开始讲一套又一套的大道理。先秦时代,孔子奔走于列国之间推行他“仁”的政治主张,提出“仁智统一”、“成人之道”,推行“中庸”;孟子继承孔子的衣钵讲“仁政”,用性善论为他的政治主张做论证;墨子讲“兼相爱,交相利”,实际上是一种人道原则和功利原则;老子的思想是“道”,主张“无名”和“无为”,他的思想被庄子发展为泛神论的天道观———逍遥游;法家更是为统治阶级论证的理论家和实践者,从亦儒亦法荀子的“重法爱民”,到他两个学生李斯和韩非,推行“严刑峻法”,维护统治者的权威。到了两汉,董仲舒发展了儒家的思想,提出“天人感应论”为统治阶级政权的合法性做论证;叔孙通则制定了一整套的礼仪制度,让儒家思想礼仪化。两汉结束以后,思想家用道家文献解释儒家经典,用儒家经典解释道家文献,发展了魏晋玄学,魏晋玄学是儒学思想的神秘化,王弼的“贵无论”、裴峗的“崇有论”和稽康的“越名教而任自然”实际上体现了社会文化的一种反传统、反主流过程,实际是一种否定传统儒学的过程。这种对儒学的否定为隋唐佛学的兴盛扫清了道路,中国传统哲学在儒、释、道的相互斗争中融合发展,达到了它的第二个———宋明理学。宋明理学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思想。它的主要思想是“存天理、灭人欲”,主张通过人自身的修养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理想,这完全是一种空谈。程朱理学建构了“理本论”的本体论,陆王心学将这种本体论发展为“心本体论”,通过人的内心关照达到“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的道德玄想。相对于中国而言,西方哲学传统更多的包含了自然科学的含义。西方哲学起源于古希腊,古希腊哲学始祖泰勒斯即为一个自然科学家,传说有一次他只顾观测天象而踏入一个大坑中,遭到女仆的嘲笑,说他只顾天上的事情而忽略了人间的事情,他便根据他观测天象的结果而租下了榨橄榄油的大部分作坊,等到第二年橄榄大丰收时出租赚了一大笔钱,并且倨傲的说:“哲学家只是不关心赚钱,他们要想赚钱容易的很。”[7]泰勒斯用实际行动表明了古希腊思想家与世俗社会的分离,他们不关心人间的政治而关心天上虚无缥缈的事情,就像毕达哥拉斯做一名奥林匹克赛会上的看客。正如泰列斯一样,西方历史上的哲学家更多的是科学家。奠定西方古典数学的毕达哥拉斯,他将“1、2、3、4、5……”这样的自然数看作世界的灵魂;柏拉图和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最著名的哲学家,而亚里士多德迄今为止还是人类历史上最著名的科学家之一;近代西方哲学的开启人笛卡尔,他的主要思想是唯物唯心二元论,我们所熟知的解析几何是他二元论思想在空间中的具体化;发明微积分的牛顿和莱布尼茨,无不是西方哲学史上最著名的哲学家,牛顿以物理学上的成就而著称,实际上是时间空间中关于物体运动关系的讨论;而莱布尼茨的唯理论深刻讨论了物体运动的连续性,他微积分的理论是他哲学思想的数学化;近代哲学的开创者康德是著名的自然科学家,他的“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是自然科学的重要成果之一;近代最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今天他的哲学思想是一个专门的学科———爱因斯坦哲学。相比西方哲学家,中国哲学史上很难找到这样的名字,我们的所谓思想家都在论证道德的合理性,实际上是在论证做官的合理性;在中国历史上,我们也很难找到纯理论性的科学思想和纯形式的逻辑,我们的科技带有太明显的功利性,毕达哥拉斯定理是纯粹作为思想而存在的,而勾股定理则完全是出于丈量土地的目的;我们的逻辑也是在论证道德中产生的,它没有一种纯粹的语言表达形式,因而具有丰富的辩证逻辑而缺乏先验逻辑和数理逻辑。

中国人在哲学史三次转向中的失落

第7篇

关键词: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道德;宗教;哲学

斯宾诺莎在《神学政治论》中对《圣经》进行了重新的解读,同时对启示宗教的教义进行了批驳。在斯宾诺莎的宗教批判下,神学与哲学划开了界限,思想自由获得了空间。学术界对斯宾诺莎的宗教观一直持有争议,洪汉鼎先生曾在《斯宾诺莎哲学研究》中写道:“尽管他蛮有信心地认为他的学说并不消灭宗教,而且还为宗教提唯一正确的论证,但他所谓的宗教与普通所理解的宗教根本不同,它不是迷信,而是智慧,是一种人性生活所达到的最高境界,即知识与道德实践的最高统一,他可以说是一位真正伟大的哲学家。本文将通过分析《神学政治论》中斯宾诺莎对启示宗教的批判以及对神学与哲学的划分来对其进行探究。

一、与启示宗教的区别

《圣经》是启示宗教权威的唯一根据,因此,实现对启示宗教批判的首要任务就是解构传统基督教神学对《圣经》的曲解与误读,重新解读《圣经》,并以此来发现宗教与信仰的真正内涵与目的。

斯宾诺莎通过对《圣经》中关键用词的考查,纠正了关于神、启示、先知、选民、神律等宗教术语的误解,戳穿了神学家与牧师的荒诞不经,并对传统基督教神学发起了挑战。其否定了神职人员以及教会的地位与作用,将宗教自由的权力归还给了个人。斯宾诺莎认为真正的神是自然,是最高善,而不是启示宗教中所刻画出的人格神。斯宾诺莎认为真正意义上的神的律法,是通往最高善的道路,而不是上帝与西伯来人所立的约。通过运用理性获得自然知识,也就是关于神的真正知识,从而认识到最高的善而发自内心的去践行善,才能获得自由与幸福。只有认识到神的善而爱神的人才是真正遵循神律的人。对于“奇迹”,斯宾诺莎认为应与启示、预言相区分,因为后者完全超出了人的理解力,是神学问题,但奇迹并不违反自然秩序,相反,奇迹都是自然事物。因为不论怎样,《圣经》中所记载的奇迹都不可能凭空发生,皆需要原因和环境条件。并且,奇迹并不是使人得救所必须的教导,而只是表明先知也与我们一样,拥有这些自然事物。因此,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判断这些奇迹,只要其可以让人更好的敬拜神和宗教,辅助人向善,那么奇迹就有了价值。

二、与哲学的划分

斯宾诺莎通过重新解读《圣经》批判了传统基督教神学的神学教义,将宗教与迷信区别开来。宗教不再局限于对《圣经》文字含义的解释,不再需要抬高启示、预言、奇迹以及宗教仪式的地位,也不再需要选民与非选民的划分,甚至先知也不再拥有神秘性。同时,斯宾诺莎指出,宗教与哲学也是两个不同的领域,哲学不是神学的婢女,神学也不是哲学的附庸,二者互不干涉。

从宗教与哲学的基础来看,二者是不同的。哲学的基础是自然,而神学的基础是《圣经》的历史与语言。并且,哲学的目的是追求真理与智慧,而宗教的目的是服从。《圣经》并不教导哲学知识,只是教导宗教义务,它的所有内容都是适应大众的领会能力和成见的。《圣经》所教导人们通过服从神,爱身边的人来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哲学所教导的是追求真理,通过理性把握自然知识从而实现爱神,以此来获得幸福。《圣经》不教导真理,如果真理导致人顽固,那也是对神的不虔敬;如果谬误可以让人服从,那便是对神虔敬。在斯宾诺莎看来,宗教的意义不在于教导的表面内容,而在于人们信仰宗教后的道德实践。只要人们认识到神是最高的善,对神虔敬,服从神,信仰神,爱自己周围的人,那么宗教的目的就达到了,人也能因此得救,成为有德性的人。而哲学的目的是真理,也就是对神的正确认识,只有拥有真理才能幸福。虽然神学与哲学有所区别,二者是两个不同的领域,但是却有着相同的道德指向。神学的规则或者它关于生活的教导的意图与目的,是与理性相一致的。因此,在斯宾诺莎那里,宗教是一种道德宗教,通过让人服从神而做一个有德性的人。宗教虽不能使人获得真正的幸福与得救,却能教人为善,通过使人服从神而得到安慰。

三、道德宗教

《圣经》是宗教教导大众的根据,而斯宾诺莎对《圣经》的重新解释则展现出了道德宗教的面貌。与传统启示宗教不同,斯宾诺莎的宗教不再笼罩着神秘主义的“光环”,而成为每个人都可以领会到的简单原则。宗教的特殊作用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后,虽然斯宾诺莎的宗教与传统启示宗教相区别,但它也不是哲学。《圣经》不教导自然知识,虽然其不排斥理性,但却不是理性的产物,也不能用理性来解释。《圣经》只是教导人们服从上帝的律令,成为有德性的人,却不能让人获得关于上帝的真正的知识。服从不能产生自由,因此,人虽然通过宗教获得了德性,但却不是真正的德性与幸福,因为人永远无法通过宗教获得自由。而哲学是通往自由与幸福的唯一道路。 在《神学政治论》中,斯宾诺莎的宗教并没有完全抛弃启示,而是不再关注启示的内容,转而将重点放在其道德确定性上。自然知识的确定性要大于启示,宗教所拥有的只有道德的确定性。虽然哲学教导自然知识,宗教用启示实现教化,二者内容不同,但是在道德实践方面,哲学与宗教又有着同样的目的。

在《神学政治论》中,斯宾诺莎通过重新解读《圣经》而描绘出了一种道德宗教,其既与传统启示宗教相区别,又不是哲学。这种宗教摆脱了迷信,与理性关系融洽,承认自然规律,教导大众向善,虽然不能像哲学那样使人获得关于上帝的真知与幸福,却也能给多数人带来安慰,让其通过服从上帝,对上帝虔敬而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

[参考文献]

[1]Spinoza: Theological-Political Treatise, translated by Michael Silverthorne and Jonathan Israel,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第8篇

人教版高三上册政治价值和价值观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识目标:

1、识记价值和价值观的基本含义,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2、理解人的价值是什么,如何评价人的价值。

3、运用所学知识及相关哲学原理,分析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的不同,从中加深对人的价值的理解,评论分析为什么对一个人的评价要看他的贡献,而不是索取了多少。

能力目标:

1、在占有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培养抽象思维能力以及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能力。

2、理论联系实际,能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辩证思维能力,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对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分析说明正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形成及人生价值的实现。

【过程与方法】 情景探究法 比较分析法 启发诱导法 归纳总结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树立起在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中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人生价值观,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自觉为社会创造价值,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2、努力实现个人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的统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教学难点】 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三.教学过程

导课:情景导入:多媒体展示课件《我们的圈》

自主探究:比较分析放羊娃的圈和武汉男孩的圈并构思自己的圈,你认为这里的圈指的是什么?为何每个人的圈都不一样呢?

生:思考后回答

师总:看来,之所以每个人所走道路不同,是受价值观的指引,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探讨的话题——价值与价值观。

探究新课

一. 价值与价值观

(一).价值:

1.物的价值

自主探究:《超市购物》,让学生自己说出之所以出现这些差异是因为每个人的需要不同,然后教师通过展示各类食物不同的属性让学生从中感悟并归纳价值的含义。

生:思考后回答

师总: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思考:是否任何事物都有价值?哲学上讲的价值和现实生活中的价值是一回事吗?(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展示课件给予总结)

2.人的价值:

教师展示课件:漫画:我有价值吗?我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以此引起学生对自己价值的思考)

师问:到底什么是人的价值呢?

生:略

教师:课件打出人的价值的含义:

人的价值: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

比较:人的价值和物的价值有何不同呢?

生:比较后回答

师总:物在满足主体需要时是无意识的被动的,而人在满足主体需要时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因而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

3.价值评价

讨论:既然人的价值由贡献和索取两方面组成,那么,应该怎样衡量一个人的价值呢?能不能以索取来衡量,为什么?

生; 略

师总;课件打出 你不贡献,我不贡献,谁来贡献。

你也索取,我也索取,向谁索取。

过渡:普通人的人生有无价值呢?

展示课件:《两个年轻人的故事》,试分析他们这样做值不值得?是什么在指引着他们这样去做呢?

(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1.价值观的含义: 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就是价值观。(让学生谈谈价值观与社会存在的关系,从而引出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教师展示课件:①《李建华与歹徒》让学生评价,然后从学生的不同评价中引导学生体会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的导向作用。

② 《今日话题》趁年轻…… 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理想,相干的事情,教师从中引导学生体会价值观对人们改造世界的导向作用。

结论一: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观会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认识采取正确的办法。而错误的价值观将会引导人们形成错误的认识采取错误的办法。

教师展示课件:正反两则案例 《丛飞的事迹》 《胡某的陋行》让学生分析,从而体会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所起的导向作用。

结论二: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观将会指引人们为社会做出贡献,而错误的价值观将会让你的人生误入歧途。

学以致用:展示课件 结合《超女选秀下的价值观》,谈谈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价值观呢?这节课你收货到了什么呢?

课堂小结:价值观是我们人生的向导,是我们能否拥有美好人生的航标,寻找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寻找人生的真谛!衷心的希望大家在正确价值观的指引下幸福的走完自己的一生。

板书设计

物的价值

一.价值 含义

人的价值

评价

含义

二.价值观 1。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导向作用

2.人生道路的选择

布置作业:

课后完成《赢在课堂》上的这可习题。

看了高三上册政治价值和价值观教案的人还看:

1.高二政治第三课《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优秀教案

2.七年级上册政治多彩的生命世界教案

3.高中政治必修四世界的物质性练习试题

4.高二政治《探究世界的本质》教案

5.九年级上册政治对处开放的基本国策教案

第9篇

不少同学反映,高二政治是一个很枯燥、很难记的学科。其实,只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政治也是很好学、很有趣的。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二政治学科解题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政治学科解题方法(经济常识)一、是什么

1、图表题(说明经济现象):①概括材料(表头、表格横比和纵比、附注、关系因果联系和整体与部分联系);

②得出结论(问题所在+时政热点)。

2、运用经济学知识分析经济现象:经济学原理(要点+内容)+联系材料。

二、为什么

1、一般型:地位、作用、意义、现状(概括材料)。

2、意义型:两个角度(国内国际);三个主体(国家、企业、人民劳动者和消费者)

(1)国家

A、国内经济:有利于①社义根本任务、社义本质,社义生产目的;②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③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完善社义市场经济,实现资源优化配置;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效益;⑤调整经济结构,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⑥具体的时政意义(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社义和谐社会、两型社会、科技进步自主创新、新农村建设)。

B、对外经济:

a、本国:有利于①对外贸易的四个作用;②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提高国际竞争力;③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④促进对外贸易,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⑤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实现共同富裕;⑥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b、世界:有利于①推进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各国经济交流与合作;②互通有无、调济余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③有利于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推动各国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c、区域合作交流方面:有利于①优势互补,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②促进区域经济合作交流,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③巩固和扩大合作区域内的市场,增强区域合作地区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④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共同繁荣。等等

(2)人民:有利于①促进就业,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②调动劳动积极性、主动性;③增强意识(市场和竞争等),树立正确的观念(消费观等);④维护合法权益(生命财产安全)。

(3)企业:

(1)国内:有利于①提高市场竞争力,争夺占有市场;②改进技术,改善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③提高产品质量,优化产品结构;④树立企业良好的信誉和形象,获得更多利润和收益;⑤提高经济效益,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2)对外:有利于①互通有无、调剂余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②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劳动生产率;③提高国际竞争力与产品的国际化水平。

三、怎么办(国家、企业、个人)

(1)国家

A、生产领域:①解放发展生产力,提高综合经济实力;②市场经济的两只手,以市场调节为基础,优化资源配置;③国家宏观调控的三种手段(加强市场监管,完善市场环境,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④经济手段(财政/货币/消费/对外政策);⑤改革和完善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和原则、社会保障制度);⑥深化企业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效益;⑦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⑧时政举措(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从宽的货币政策、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B、分配领域:①不断解放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增加人民收入;②坚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③坚持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的原则,逐步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④用财政、税收等经济手段加强宏观调控,取缔非法收入、调整过高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⑤健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快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⑥在发展生产,增加国民收入的基础上,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C、交换和消费领域:①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加强市场监管,依法打击各类经济违法犯罪。②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③大力发展经济,优化家庭消费结构,提高人民消费水平。④倡导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提倡适度、科学、文明消费。⑤完善法律法规,严格执法,加强市场监管,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和法制观念。

D、对外经济领域:①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②加强对外贸易,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资金,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③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在平等互利的基础开展双边贸易,反对不等价交换,倡导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④推进外贸发展方式转变,优化外贸结构,提高对外开放水平。⑤运用关税等经济手段,加强对外贸易调节,促进国际收支平衡。⑥熟悉和运用世贸规则,解决国际贸易争端。

(2)企业

①价值规律作用的三个要求:a、树立市场意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产品结构,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b、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生产经营者的素质;c、提高风险意识和竞争意识,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②提高经济效益的四点:a、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使企业的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b、采用现代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以最少的消耗生产出最多适应市场需要的产品;c、企业生产要面向市场,生产优质、适销对路的产品,并注意研制开发新产品;d、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不断完善兼并和破产制度。

③提高市场竞争力,开展正当竞争的五点:a、企业要保证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提供优质的服务;b、企业必须提高企业的形象和信誉,树立品牌意识,创立名牌产品;c、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要开展正当竞争,反对不正当竞争;d、提高企业经营者的素质,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e、自觉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市场交易原则,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④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途径:a、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把工业化与信息化结合起来;b、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c、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推进科技的进步和创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d、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正确处理工业化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3)人民

A、劳动者:①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制意识,签订劳动合同,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具体权利)。②参加劳动培训,提高职业技能。③遵守职业道德,树立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④转变就业观念,积极创业。

B、消费者: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适度、科学、文明消费;树立节约和环保意识,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②增强权利意识,自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具体权利)。③增强法制观念,学法、懂法、用法,依法维权(维权途径)。④提高自身素质,履行义务,遵守社会公德。

四、谈认识(看法)

①是什么:现象的性质;②为什么:a.原理/内容分析;b.正面意义/反面危害及实质;③怎么办:举措(书上+材料)

政治学科解题方法(哲学常识)一、解题三部曲:世界观方法论联系实际。

二、注意答题范围:

①(辨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人生观与价值观、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②哲学道理(世界观+方法论)、哲学原理(世界观)、哲学依据(世界观)、哲学启示(方法论)的区别。

三、注意答题角度

1、是什么:

①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或运用哲学道理分析上述材料:哲学原理(名称+内容)+方法论+联系材料。

②运用具体哲学道理分析:哲学原理(名称+内容)+方法论+联系材料。

③哲学启示型:方法论+原理名称+联系材料。

2、为什么:①哲学依据(哲学原理);

②书本中的含义、地位和现实意义;③归纳材料,提炼要点。

3、怎么办:①含义;

②书本要点;③提炼材料,作为要点。

4、谈认识、谈看法(辨析题):①下判断(正确、错误和不科学);

②正确的部分要论证(运用正确的哲学道理);③错误的部分要纠正(a、摆出正确的道理内容;b、指出错误的实质及危害);④总结一个正确的结论。

政治学科解题方法(政治常识)(关键是分清主体和客体,答题思路:原理依据+联系材料+现实意义+客体)

1、是什么:原理依据+分析材料

2、为什么:①国家机关(政府):a.国家性质;

b.职能+原则;c.宗旨(国家机构是人民利益的执行者和捍卫者);d.现实意义:推动民主政治建设、构建社义和谐社会。

②党:a.性质和宗旨;b.地位、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c.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具体联系);d、现实意义(,构建社义和谐社会;密切党同人民联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巩固执政地位)

③国家:a.性质;b.义务(职能):维护人民的权益;c.原则。

④人民:a.关系(和谐、统一);b.地位、权利与义务;c.原则。

3、怎么办

①按国家机关:立法机关(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相关法律)、行政机关(职能+原则+指导思想)、司法机关。

②党:a.地位、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b.加强和改善党的建设;c.指导思想。

③国家:义务(职能)+原则;④人民:义务+原则。

4、国际问题

①分析国际形势: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当今时代的主题(霸、强、国际新秩序);国际竞争实质;世界格局;主权国家的权利与义务(易忽视);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我国的对外政策和职能。

②我国对外活动:对外政策和对外职能+国际背景+意义

a.对外政策(名称、决定因素、基本内容);b.对外职能;c.对我国和世界的意义(现实意义:走和平发展道路,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d、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5、政治意义

①现实意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义和谐社会;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建设服务型政府。

②对内职能: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当家作主的地位;促进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政治文明);维护国家安全、利益和荣誉。

③对外职能:

a、我国: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形象;维护国家主权和,增强民族凝聚力;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维护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b、世界: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推动国际新秩序的建立;促进世界多化趋势,国际关系民主化;维护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