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结合

时间:2024-04-01 11:51:07

导语:在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结合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结合

第1篇

[关键词] 医学教育模式;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 G40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10(b)-0145-03

医学模式指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人类观察及处理健康与疾病问题的思维及行为方法,是人类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对医学的总体认知[1-3]。与医学模式相对应,医学教育模式需要医学人具有相应观察及处理健康疾病问题的能力。近年来随着医学知识的不断更新和新技术的不断开展应用,人们对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也给医学教育模式提出了新的考验。国外有研究表明[4-6],现代医学模式需要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进行逐渐转变,从单一的生物因素开始向综合因素转变,体现出了改革传统医学教育模式的迫切性和必然性。

1 传统医学教育模式的弊端与局限性

1.1 教学的课程体系以学科为中心

在传统医学教育模式下,教学的课程体系是以学科为中心的,未能包含现代医学科学的全部内涵,重点强调了医学学科的系统性教育,而忽视了学科间的交流。传统医学教育模式授课过程为文化基础-医学理论知识-专业理论知识-专业课程教育,而实验课程较少,学生的动手操作时间较短,造成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弱,在为公众诊治疾病时,与患者的交流沟通的能力较差,使得病情问题不能详细用某个学科的医学知识进行阐述,课程较多且授课时间较短,这种灌输式的教育使得学生无所适从而未能掌握。在21世纪科学知识发生大爆发的时代,脱离了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尤其是学科间的技术容易造成知识的遗漏。

1.2 教学的主要内容为生物医学

传统医学教育模式为生物医学模式。在科学技术不断更新的同时,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对人们健康与疾病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大,而传统医学教育模式是一种单一模式,仅对身体疾病进行治疗的服务模式,往往忽视了患者的心理活动状况和精神状态,重点强调了对某种疾病的治疗而忽视了对该疾病的有效预防。随着社会功能的不断开展,人体的健康还受到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再是单一的卫生医疗机构,而是全职的社会功能的开展,传统医学教育模式仅能进行生物医学的教育,而忽视了社会功能的功效。

1.3 教学模式为灌输式

传统医学教育模式主要采用灌输式的教育理念,采用病房式教学,重点强调了学生和病房的比例分配,给予了学生大量的临床医学知识进行积累,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会增加学生的自我职业优越感,不利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为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重点关注了患者的主体,而忽视了以人为本的治疗理念。传统医学教育模式下,学生重点在于治病,而忽视了预防的作用,在为患者治疗时强调了结果,而忽视了治疗的病因。多数学生缺乏全面的知识且伦理意识较为冷漠,对社会服务的责任感不强,伴有个别的价值观,突出了钱的作用,而出现了过量的医疗服务。

1.4 服务模式专科化

在医学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医疗机构的功能得到了明确细化,多数实行了专科化的服务,学生很难适应农村及城市的社区医疗服务机构,不能实现集疾病预防、疾病治疗、康复训练、优生优育、健康教育、保健宣传为一体的服务方式。

2 改革传统医学教育模式的迫切性和必然性

2.1 改革传统医学教育模式的迫切性

传统医学教育模式培养出的大量高职毕业生很难为城市医院所接纳,个人意愿又不想去农村等卫生机构,造成就业状况较难,很多学生不能及时就业。原因与农村的卫生机构条件差有一定关系,与待遇低也有一定关系,传统医学教育模式培养出学生动手能力不强且缺乏全面的医学理论知识,也不能良好的适应农村的生活习惯,造成了大量人力资源的浪费。社区的卫生服务机构和农村医疗机构急需大量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尤其是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队伍人员,以建立一支全科医学的卫生服务团队,体现出了改革传统医学教育模式的迫切性。

2.2 改革传统医学教育模式的必然性

现代医学模式需要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进行逐渐转变,而不再是单一的生物因素进行疾病的治疗,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21世纪的生态医学模式迫切需要传统医学教育模式进行改革,需要培养出具有相应思维方法、知识结构体系、教育方法、广阔视野的新型应用型人才,为患者进行诊治时还要关注患者的环境因素、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状况、精神状况等多方面因素。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培养出的人才已经不能适应当今时展的需求,学生接受的知识局限性较为严重,学科性较强,技能与方法也缺乏时效,体现出了改革传统医学教育模式的必然性。

3 现代医学教育模式的改革方向

3.1 现代医学教育模式的观念转变

现代医学教育模式下,学生要树立正确的生态医学观,对于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变要有准确的认识,从理念和行为上适应时代社会的需求,从传统医学教育模式的束缚中解脱出来,采用创新思维全面审视整个医学领域的情况。当今生态医学观为生物-心理-社会全方面的医学模式,重点强调了患者的身体和精神状况,体现了患者的心理状况及生存环境的依存关系,以医学模式为手段和导向,实现人们的最佳生存状况。这种观念有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社会各个角色之间的和谐。

生态医学观体现了环境对疾病的影响,在治疗中身心并治,使得药物治疗和精神治疗相结合,可以大幅提高患者的机体抵抗力,也增强了患者的信心,使人的内在因素与外在环境均能保持平衡状态,机体内的各个器官系统是相互作用的,人与社会也是相互联系的,不能孤立看待患者和疾病,心理与生理在人体内也是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疾病的发生、发展与机体的整体功能相关,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同时,一定要控制外在的环境污染,保持生态环境,为患者提供一个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环境。

3.2 现代医学教育模式的师资队伍建设

创新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教育,教育的主体是教师。高素质的人才是在良好的教师教育的引导下产生的,没有创新型教师的辅导不会培养出创新型人才。高职类学习比本科等级较低,教师水平稍差,知识面需拓宽,动手能力更应加强,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要创造民主、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教师的探索求知的欲望,提高其科研能力和教学素质。

3.3 现代医学教育模式的课程体系改革

课程体系改革要从根本上转变观念,不再是简单课程的删减,而是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特点,对课程进行整体整合,以社区为导向,增加各种医学教学的内容,更新全科医学教学理念、服务模式、基本原则、临床思维、治疗方法、医患关系、人际沟通能力等,使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

3.4 现代医学教育模式的教学方法改进

教学方法是实现现代医学教育模式改革的关键环节,教学方法有多种形式,包括案例教学、暗示教学、发现教学、程序教学、问题教学等[7-9],从具体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目标,选择不同的学生团体,以最佳的教学方法进行运用,在信息化和多媒体高速发展的时代,各种教学工具不断改进,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建立奖评机制,给予教学方法新的活力,将学习思维、动手能力相结合进行整体评价。

3.5 现代医学教育模式的实习基地拓展

医学不同于其他专业,需要培养学生大量的实践经验,课题以外的教学内容需要到实习基地学习,直接关系到医学教学的教育质量,不要盲目只追经济效益和扩大招生,而应重视教学的实践经验累积。将学生投身到实习基地,要强化实习医院的教学能力,落实带队教师的责任和义务,培养学生的常规动手能力,提高其基本技能。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学校是难以实现的,只有走向实习基地与相关的实践内容相结合,才能强化教学环节。

综上所述,对传统医学教育模式进行观念转变、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改进、实习基地拓展等五个方面的改革,可以改变目前医学教育模式现状,培养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临床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洪芹,李兆松,张怀斌.论医学模式的转变与医疗机构改革[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5:42-44.

[2] 王素英.对医学教育教学方法的思考[J].泸州医学院学报,2004,27(6):561-562.

[3] 张旺凡,汪友容.改革传统医学教育模式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10:6-8.

[4] Yasutomo O,Shunzo K. Status of medical education reform at saga medical school 5 years after introducing PBL [J]. The Kaohsiung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s,2008,24(3):46-53

[5] Neil H,Greg H,David S. “We can see a future here”: place attachment,professional identity,and forms of capital mobilized to deliver medical education in an underserviced area [J]. Health and Place,2010,16(5):909-915.

[6] Italo V,Luigi B. Models of learning,training and progress evaluation of medical students [J]. Clinica Chimica Acta,2008,393(1):13-16.

[7] 李泽生,冼利青.麦克马斯特大学“问题学习法”[J].复旦教育论坛,2003,1(3):85-88.

[8] 任英杰.在中华文化背景下开展基于问题式学习的探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5,15(2):45-48.

第2篇

国传统医学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精髓,为世界所中仰慕,从上古至春秋战国时期到唐、宋、元、明、清,在近7000年的历史过程中不断进行发现、实践、探索、总结和完善,逐渐形成了内容极为丰富的有关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延年益寿的预防保健理论和方法。其疾病个体化的预防观、遵循自然规律预防疾病的自然观和疾病随时空变化的辨证观以及疾病预防为先、病中防变和愈后防复等预防医学思想,无不折射出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积淀和哲学智慧。研究其深邃的预防思想和丰富的人文精神对当前特别是生活、工作方式日渐西化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呈井喷式和低龄化发展趋势的严峻形式下有现实的积极意义,同时对促进全民健身和重大慢性病的预防以及疾病的转归也有现实的积极意义。

1.中国传统医学的预防医学思想

中国传统医学的理论和方法是中国古人对生命现象大胆探索和艰辛实践的智慧结晶,具有独特的东方色彩和民族风格,有显著的文化基因烙印,内容博大精深,方法丰富多彩。其丰富的预防医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人体对疾病个体化的预防观、遵循自然规律预防疾病的自然观和疾病随时空变化的辨证观以及疾病预防为先、病中防变和愈后防复的预防医学思想。

1.1疾病个体化的预防观

中国传统医学认为人的体质、性别、年龄不同,先天禀赋不同,所生活的地域、季节、气候不同以及生存条件的不同,所得疾病的种类、几率及愈后就会不同。可以说每一个人都有独特的身体特征;同时认为疾病在早期会表现出特有的征兆,可以通过面色、脉象、身体状态、大小便等外象并经医生的“望、问、闻、切”进行观察、判断,发现潜在的疾病风险,并有针对性地用食物、药食两用物质或药物对身体进行调理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这种个体化的疾病预防观正是传统预防医学的独到和高明之处,值得肯定和推崇。它与现代预防疾病采取的“千人一方,万人同药”有极大的区别,虽然现代医学可通过体检来提早发现疾病,但只有当生化指标出现异常或临床征兆已经发生时才能发现,对主观表现出来的不舒服、不适应等亚健康症状,现代医学还没有更好的办法解决;即使是有某些指标的异常如血糖的升高,现代医学仍缺乏个体化的预防措施。因此强调针对个体体质、地域、季节、气候、饮食习惯等情况的不同,具体分析,差别对待,是有极强的针对性、季节性、地域性和实用性。因为是个体化的,所以有十分理想的强身、保健和疾病预防的效果。现在在我国江南、江淮、闽南等地区在季节变换时,有请中医开膏方、吃膏方的传统,显然绝大多数是进行疾病预防、身体调理和日常保健而非治疗疾病。因此现代预防医学应充分吸收传统预防医学的个体化疾病预防的精华、特色和优势,既注重人群预防的研究,也应有针对性进行个体化的疾病预防研究,尤其是根据个体体质、地域特点、季节、性格和日常行为生活方式等有针对性地对疾病进行个体化预防,中西医结合以期达到更好地预防疾病的目的。

1.2遵循自然规律预防疾病的自然观

中国传统医学认为人是大自然的一员,人体是一个和谐、有机和充满生机的整体,人体的各种组织、器官、神经、肌肉、激素水平乃至心理活动等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照应、相互影响的,并与自然季节的变化、生活起居、饮食等有密切关联。因此自然界的变化必然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使机体产生相应的反应。基于这样的认识,古人从“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出发,发现并总结了人体与自然相适应的基本规律,提出了具体适应自然变化的疾病预防法则;总结了四时变化对人的情志、气血、

脏腑、经络影响的关系;昼夜、晨昏变化,日月星辰变化,地理环境及温度、湿度、气压、气流变化对人体的影响关系等。同时指出人在适应自然的过程中不是一味听从自然变化而束手无策,人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调整自己,使自己更加适应环境。疾病预防的总原则就是遵循自然界的规律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并总结出了许多经过实践和历史检验证明是正确的俗语,如“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郎中开药方”;“一年之内,秋不食姜;一日之内,夜不食姜”;“春捂秋冻,一年无病”;“秋风凉,添衣裳。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等。《黄帝内经?邪客》指出“人与天地相参与,与日月相应也”就是这个道理。人在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规律时还积极地改造自然环境,如在气温极热或极冷时,人体的自然调节难以达到理想效果,就发明了空调,以改变室内环境,保证人体不因极端环境变化而对机体造成伤害。正如《道德经》云:“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

现代医学证明自然界的变化对人体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如海的潮汐、月的圆缺等都会影响人体的情志和脏器功能,极热或极冷的时候是心血管疾病发病的高峰,也是导致猝死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预防疾病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并遵循自然规律来养护身体。例如春天万物生发,人的情绪应随自然一样心旷神怡,生机勃勃;这时稍晚睡觉,早点起来;提升精神状态,与自然和谐;在饮食上应“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意思是说,春季肝旺之时,要少食酸性食物,否则会使肝火更旺,伤及脾胃。如适当吃一些大枣、山药、刀豆、南瓜、扁豆、西红柿、核桃、栗子、鱼腥草、芹菜、菠菜和胡萝卜等对助升阳气有积极作用。若不尊重自然规律,不遵循自然界变化对人体的影响规律,就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如果本身有疾病则会使疾病加速发展。可见古人早就发现并观察到自然规律对人的影响,从而产生了遵循自然规律预防疾病的思想。

1.3疾病预防变化的辨证观

中国哲学思想的核心是“事物不断发展变化”,这是一个根本规律,在疾病的预防上其显著的预防医学特征可归纳为“根本是‘象’,核心是‘变’”。所谓“象”是指像自然界那样,因为“疾病预防”的基础是遵循、效法和学习自然。而遵循自然法则的核心是“和”。“和”是指人、自然、社会、身体本身的大平衡与大和谐,所有的方法和手段只有达到“和”的状态,才达到“最佳健康”的境界;因为自然界是最和谐的。“象”的根本是取自然之象,自然之象的精妙是在“变”。“变”是自然界的基本属性和规律,例如一年四季的变化会使疾病预防方法“变”,不同年龄的“变”会使疾病预防手段“变”,四季的“变”会使补益的方式“变”,不同的疾病会使预防和治疗方法“变”,一天之内不同的时辰对疾病预防的要求也在“变”。今天人们的生活方式、饮食结构、工作环境、生存状态、休闲娱乐方式与古人相比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如多数中国人是营养过剩而非营养不足,上班族压力大,紧张度高,因此疾病预防的方法要“变”,要顺应时代的要求。例如《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篇》指出“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如果今天的人们遵循“与鸡俱兴”的作息时间,那么就会与社会脱节,显然必须要“变”以适应社会生活的要求。其实“变”就是发展,因此“疾病预防”的观念、方法和生活行为方式也应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与时俱进。

1.4注重预防为先、病中防变和愈后防复

中国传统的疾病预防医学思想特别注重预防为先、病中防变和愈后防复。《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强调了预防为先、病中防变和愈后防复的重要性。在疾病初起时,便能知道病邪之所在,及时进行治疗,控制病情,使之不发展到严重或危险的境地。还强调不但要治病,还要防病;不但要防病,必须注意阻挡病变发生的趋势、并在病变未产生之前就有应对之术。中国传统医学认为脏腑是相互联系、互相制约的整体,一脏有病,可以影响他脏。因此在预防和治病时必须照顾整体,治其未病之脏腑,以防止疾病之传变。如“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就是讲在治肝的同时,当先调补脾。这就是治其未病。其目的在于使脾正气充实,不受侵袭。如见肝之病,不知道实脾,惟治其肝,这是缺乏整体观的治疗方法,就可能使未病的脏器发生疾病,或治好肝病而脾病又来,达不到好的治疗效果。可见“见微得过,用之不殆”的疾病预防思想在今天仍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2.传统医学中的预防医学思想与促进全民健身

2.1传统中的预防医学思想与现代预防医学思想高度统一

中国传统医学的预防医学思想渊源于中国古人,但与现代医学科学发展有惊人的一致。首先,所有预防疾病的方法、活动都是围绕“健康长寿”进行的。其次,传统医学的预防医学基本思想是强身防病,防微杜渐治未病,在整体观念及辨证思想的指导下去把握生命和健康,最后,传统医学的预防医学思想还特别重视社会心理因素,把人类、社会和环境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正确地认识人类的生命活动,积极地预防疾病,达到强身防病、益寿延年的目的。可以说传统医学中的预防医学思想是古为今用的典范。进人21世纪人类疾病谱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日益增多,人们对“未病先防”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中国传统医学的预防医学思想不仅注重社会心理变化对人体的影响,还着眼于提高人们的心身健康。《黄帝内经》就指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素问?著至教论劝》),现代医学模式已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这与中国传统医学的预防医学思想的主张不谋而合。传统预防医学思想重视社会、心理对人的影响,并采取积极主动的方法,使人类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处于更加协调的状态,因此对现代社会有重要的意义。其中的“形神共养,天人相应,顺应自然,协调阴阳,节欲保精,畅通经络,协调脏腑,饮食调养,谨慎起居,益气调息,和于术数,动静适宜”预防保健的基本原则已被现代医学科学证明。

2.2促进全民健身

第3篇

Evidence-based medicine and evaluation of clinical effectivene ss of acupuncture

Li Ying, Liang Fanrong, Yu Shuguang (Chengdu University of TCM, Sichuan 610075, China)

ABSTRACT Development of evidence-based medicine has a strong effect on clinical medicine and traditional medicine. At present, the results of completed Cochrane systematic evaluation for acupuncture are not satisfactory. The unique traditional acupuncture therapy faces new challenge and opportunity. How toresolve these problems? The paper discusses from the aspects of enhancing clinical research levels of acupuncture, stressing randomized control trials, syste matic evaluation of non-randomized studies, and the methods for evaluation of c linical effectiveness of acupuncture.

KEY WORDS Evidence Based Medicine*; Acupuncture Moxibustion; Clinical Medicine

近年来随着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的兴起,临床医学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循证医学的思想、原则和方法深刻地影响着临床医学研究、医疗实践和卫生决策,掀起了一场医学变革,医师的行医模式正在由经验医学(Experience based medicine)向循证医学转变。毫无疑问,循证医学将被称为21世纪最重要的临床医学。1 针灸临床的循证医学实践

长期以来针灸疗法以其简、便、廉、效的特点广泛地应用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大量的临床实践和古今医学文献都记载和报道了针灸的临床疗效,尤其是无药物毒副作用的优点符合当今自然疗法的大趋势。随着循证医学的兴起,循证方法对中西医学的渗透,针灸的临床疗效评价在中医领域尽快引进循证医学/系统评价的呼声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惑。在循证医学中,中医、针灸和其它民族医学都划归补充医学(Complementary Medicine)的范畴,按照循证医学的原则和方法进行评价,针灸的临床疗效受到了质疑。目前在Cochrane图书馆上发表的已经完成的针灸的临床疗效评价有7篇[1],其结果不能令人满意,现概述如下。

(1)针刺治疗原发性头痛Acupuncture for idiopathic headache(Cochrane Review)

在比较针刺疗法和假针刺疗法(安慰剂)的16个试验中,有8个试验报道针刺疗法明显优越,4个试验倾向于认同针刺疗法,2个试验中二者无差异(另2个无法解释)。结论是现有的证据支持针灸治疗原发性头痛的价值,但是证据的数量和质量尚缺乏足够的说服力,因此迫切需要周密计划的大规模研究来评价针刺疗法在实际情况中的效果和成本-效果关系。

(2)针刺疗法的戒烟作用Acupuncture for smoking cessation(Cochrane Review)

评价包括了20个随机对照试验,针刺疗法与假针刺疗法之间并无差异,针刺与其它戒烟干预相比,在任何一个时间点上其结果并无差异,在早期,针刺疗法似乎比无干预要好一点,但这种差异不持久。对不同针刺技术(如耳针与非耳针)的研究发现,无论哪种方式均无结果。结论是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针刺戒烟有效。

(3)腰背痛的针刺疗法Acupuncture for low back pain(Cochrane Review)

评价包括了11个试验,其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较差,仅有2个试验的方法学质量高。从8个试验 得出的有限证据表明,在慢性腰背痛的治疗上针刺疗法并不比安慰剂或假针刺疗法更有效。结论是证据没有表明针刺治疗腰背痛有效。

(4)网球肘的针刺疗法Acupuncture for lateral elbow pain(Cochrane Review)

评价包括了4个小样本随机对照试验,由于试验设计的缺陷和试验之间的临床差异,资料不 能合成Meta-分析。结论是在网球肘的治疗中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或反对针刺疗法的使用,关于针刺治疗网球肘的疗效评价需要进一步的研究,采用恰当的方法和足够的样本含量才能得出结论。

(5)引产的针刺疗法Acupuncture for induction of labour(Cochrane Review)

评价的目的是明确针刺疗法用于引产是否有效,但是没有符合该系统评价纳入标准的试验。 结果是需要设计完善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评价针刺引产的作用。

(6)经皮电神经刺激和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 and acupuncture for primary dysmenorrhea (Cochrane Review)

该系统评价的主要结果是高频率的经皮电神经刺激(TENS)缓解疼痛比安慰剂TENS更有效,而低频率TENS不比安慰剂TENS更有效。一个小样本试验显示了针刺缓解疼痛明显优于假针刺和不治疗。结论是小样本试验表明高频率的经皮电神经刺激治疗痛经有效,没有足够证据表明低频率TENS治疗痛经有效。也没有足够证据表明针刺治疗痛经有效,虽然一个小样本试验显示了针刺有好处。

(7)慢性哮喘的针刺治疗Acupuncture for chronic asthma(Cochrane Review)

评价包括了7个试验174例患者,研究质量不同,结果也不一致,针刺与假针刺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意义。结论是在哮喘的治疗上没有足够证据推荐使用针刺疗法。

另有6个针刺的系统评价计划书(Protocol)已经完成,分别是针刺治疗Bell’s面瘫、针刺戒毒、针刺治疗骨关节炎、针刺治疗急性脑卒中、内关穴刺激防止术后恶心呕吐、针刺治疗癌症病人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等。这些系统评价的正文正在完成中,结论尚不得而知。2 针灸临床的循证医学启示

虽然针灸疗法的临床治疗有悠久的历史,长期的临床实践使针灸疗法被用来治疗许多疾病,尤其是痛证和神经系统的一些疾病,常常被认为是有效的,比如针灸治疗腰背痛,但是循证医学的系统评价的结论是证据没有表明针刺治疗腰背痛有效。在目前完成的Cochrane系统评价中没有一个有足够说服力的和质量可靠的结论表明针刺有效,这不得不说明按照循证医学的标准,针刺疗效的确定有待于再评价。如何解决目前针灸疗效评价所面临的困惑,是针灸本身的问题还是方法学的问题,有必要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探讨。

(1)提高针灸临床研究水平

针灸临床研究水平不高制约了针灸学术的发展,由于多种原因,以往的临床研究对方法学重视不够,缺乏高质量的临床研究依据,主要表现在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太少,临床对照试验、叙述性研究和专家评论的文献较多。例如:随机分配方法绝大多数未作具体描述,难以确定其结果的可靠程度;绝大多数没有采用盲法,使结果的测量偏倚难以避免;诊断、纳入和排除标准不明确、没有采用公认的疗效判定标准,影响了试验的准确性;缺乏组间基线资料的比较分析和结果的规范的统计学处理;没有足够的随访时间、未对失访情况进行说明等因素均影响了临床研究的质量和结果的可靠性。

(2)重视随机对照试验和非随机研究的系统评价

随机对照试验以其严格的临床科研设计和研究结果的真实可靠已成为临床防治性研究的标准设计方案,随机对照试验又是进行系统评价的原始材料,其质量好坏、可靠程度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系统评价的结果。从现有的已经完成的针灸的系统评价来看,以往认为有效的针刺疗法却没有足够证据表明它有效,虽然这与目前RCT质量不高直接相关,但是如果由此而得出针刺疗法无效显然是不合理的。针刺疗法作为独具特色的传统医学经过了长达数千年的临床使用,尽管目前其临床证据的论证力较低,但在某些情况下,这种长期的人类使用经验和人类证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和弥补目前的证据。鉴于此,当前非随机研究的系统评价正在受到重视,尽管非随机研究有夸大治疗效果的倾向,但已有研究表明,与RCT和Meta-分析结果比较,纳入非随机对照试验并未改变RCT的综合结果,两者所得的结果无显著性差异[2]。3 针灸临床疗效评价探讨

循证医学强调利用最佳的研究证据进行临床治疗和医疗卫生决策,Cochrane的系统评价被认为是评价防治性措施的金标准,要获得最佳证据就得有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然而世界各国的卫生资源是不平衡的,在一些卫生资源相对匮乏的发展中国家,有时要获得高质量的研究是困难的和不可及的,加之进行随机对照试验花费的人力、物力较大,所需时间较长,要获得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就显得更加困难。就证据的分级而言,来自于一个或多个随机对照试验的证据也有较强的论证力,仅次于Meta-分析的证据,如果获得一个质量可靠的随机对照试验的结果同样得出可靠的结论,在针灸临床研究领域开展高质量的单个的随机对照试验在人力、时间和财力方面就显得更可行。

第4篇

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世界的现代化程度已经使人类享受到了现代文明的大量成果。但是,人类本身却不断地遭受着环境变化、社会关系和疾病侵扰等诸多问题。摒除客观条件的不易控制性之外,人类在生理病理、应变机制、病症治疗、预防康复等多个方面的认识,实际上还是很肤浅的。举例说无处不在的病毒性感冒早已对人类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可是至今医药学界在防治措施中并无良策,往往处于被动之中。

由此,不能埋怨一百多年来医学理论的迟缓发展,也不能责怪当今的医学科技不发达。究其根本的原因,笔者认为还是世界两大医学体系——中华医学和西方医学目前未能真正地融会贯通,所以不能形成合力以对付病魔和提高人类自身的健康素质。

然而,通过中国对中医药伟大宝库半个世纪的发掘、整理和提高,可以说中华医学已经开始迈入脱离虚玄理论,初步实现现代化的新阶段了——这就是即将崛起的现代中医学。后者通过崭新的生理应激理论,已经能够基本说明中医的科学性、规律性、诊治法则和临床效验。与此同时,对于生理应激理论十分陌生的西方医学来说,也存在着一种继续前进的机遇,从而在诸如现代人体平衡理论、人体机能状态分类、亚健康问题、诊治对策等方面,获得崭新的认识和有益的进步。如是说,以往难于融洽的中医学和西医学已有了一个共同的结合点,这就是当今世界医学界都应关注的生理应激理论的意义所在!就此问题具体阐述如下。

1 中国经络科学研究成果的启示

众所周知,经络学说是中医学最为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在中医典籍及现代研究中,对经络有着各式各样的描述和阐释,真是莫衷一是。但是其中有一套学说逐渐脱颖而出,这就是在1986年9月北京召开的“中国针灸学会经络研究会第一届学术讨论会”上,笔者正式宣读的经络本质的“血管及其神经学说”。 此学说坚持了古代医家的一贯思路,合理地揭示了经络的主要物质基础就是血管及其交感性神经复合结构!

上述见解,别以为对西医学来说尚属已知结构,但其中却存在有许多的未知认识:例如交感性神经的节段性规律、交感性神经在体表-内脏双向联接中的作用、交感性传入神经的生理属性、交感性神经的感知及与大脑皮层的关系等等。然而根据笔者大量文献资料的论证,我国医家在公元前就发现了脉及支配脉管的交感性神经,并被称为“经脉”或“经络”。 解析后来看,它的结构及功能在古代经络学说中阐释的明白清楚,应用的得心应手,并使中华医学在上述领域已经独领两千多年。

深入地说,经络这种人体结构具有流动性和感知性的属性,是血管及其交感性神经复合结构为主要基础的功能性表现;循经感传及慢速性是交感性传入神经基本的内脏性感知功能;“心胸内关谋”,“肚腹三里留”等经验反映了交感性神经潜在的特异性节段联系;针灸经络穴位所导致的神经-体液性调节,是由于激活了血管及其交感性神经以及中枢下丘脑所形成的,后者也是一种血管-神经复合结构,具有交感神经系统中枢和垂体门脉系统的双重作用。如此等等,科学地说明了经络的许多低级属性及在针灸治疗中的重要调节作用。追溯这些原因,可以在环节动物如蚯蚓水平发现血管及其交感性神经复合结构的雏形,并且在人体内现存的交感神经干(链)就是这一进化的痕迹。有关这个问题的详细论证和具体说明请参见笔者专著《现代针灸学概论》一书[1]。

这里不得不指出的是:在当今世界的医学研究中,躯体性神经及大脑的意识支配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经络本质的研究而显得事倍功半,并且还延缓了人体生命科学的深入研究。这是揭示经络本质的另一种意义或启示。

2 生理应激理论的发展

在人类探讨自身生命规律的时候,不能不提及西方医学近200年来研究人体平衡理论的经典过程。19世纪里法国伯尔纳(Bernard)提出了以循环系统起核心作用的“内环境”学说,20世纪初美国坎农(Canmon)提出了以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为中心的“稳态”学说。在1956年加拿大病理学教授赛里(Selye)提出了以交感神经-肾上腺皮质系统为中心的“应激”学说。这种应激被认为是机体对不良刺激或应激情境的反应,并具有保护性和适应性的功能防卫反应。所以,这种应激学说的特征是可以包含三个反应阶段(警戒期、阻抗期、衰竭期)的一般适应综合征。至此,现代神经-体液理论已经比较深入了,但就学术系统来说,仍给人难以自圆其说的遗憾。

然而,当人们关注中华医学传统经典的时候,当中西医结合学者审视古论的时候,许多灵感可能就会不期而至。正如前述,“经脉”、“络脉”、“气血流注”、“阴阳平衡”、“五行生克”等等,可以说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中国古代朴素的神经-体液调节的雏形。特别是在1963年,中国著名的生理学泰斗蔡翘教授在赛里应激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生理应激”的概念[2]。这种生理应激强调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从刺激反应恢复到原来正常状态而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过程。由此可见这与赛里应激有着根本的不同,即后者一般被视为“病理应激”。这种不同似乎并未引起西方医学界的高度关注,然而在中国却很早很默契地被用来认识针灸针麻的调节原理了[3]。

深入地说,针灸针麻的实施非常符合生理应激的概念和过程;同时,又反过来极大地促进了生理应激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笔者的系列研究还证实:针灸针麻术所导致的机体反应基本上是在如下七个系统中进行的:交感神经系统、血管系统、血液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递质系统、中枢痛觉调制系统、内脏系统。这七个系统不仅是针灸针麻调节原理的物质基础,而且也是整个机体维持体内生理反应和病理反应的基本单位,因此可以统称为生理应激系统。站在人体生命科学的高度还可发现,这个大系统也是人体生命机制的基本调节系统,或经常被人们誉为“生命力(又称为内驱力)”的系统。

解剖生理学指出,血管系统作为血液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递质系统等的传输基础,应该是自环节动物以来最基本的生物结构。交感神经系统可以在中枢痛觉调制系统的调控下,直接或间接地通过神经递质调节着血管系统、内脏系统。特别是中枢中的下丘脑,不仅是典型的血管-神经结构,执行着调节垂体门脉和高级中枢植物性神经功能的重要功能;并且也是公认的表现出生命力及维持生理稳态的必需结构。例如在环节动物的血和血管开始构成为一个闭锁性的循环系统,与此同时也才开始具有了由若干神经节组成的链状神经系,这样两者就可以在保持内外环境平衡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联系到实验研究已证明了经络具有的许多低级生物属性,所以笔者有理由认为:作为中国传统医学核心理论的经络学说,可以说在结构布局和调节功能两方面,实际上早已勾划出了一幅神经-体液调节理论的原始画卷。现代研究也已经揭示了经络气血的重要物质基础,即血管及其交感性神经复合结构竟在生理应激状态中起着枢纽样的作用[1]!由此不仅展现了中医学现代化的良好条件,而且也促进了现代医学的成熟发展。

3 现代医学理论的重大进展

例如至今尚属天下难题的现代人体平衡理论,在中医学“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之人体平衡思想的指导下,结合到生理应激理论就可以这样总结出来了:以血管系统和交感神经系统为枢纽的生理应激系统在维持和调节机体内、外平衡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体内平衡是系统性调节的结果。其中枢纽的作用已由中国古代经络学说所全面阐述,其中的系统性调节即是组成生理应激系统的七个子系统之间的平衡或再平衡。由此比较西方医学研究中只强调单一结构的弱点,中华医学的整体观更能全面地认识人体的生命机制了。

这一成果再结合到中医体质学说关于“视人五态乃治之”的思想,现代中医学还创新地提出了现代人体机能的五种状态,即生理状态、代偿状态、生理应激状态、病理应激状态、衰竭状态。这一突破不仅真正体现了古为今用,也使现代医学的生理病理观前进了一大步。特别是在诊治过程中,如果不仅知道病因(这是西医的长处),而且也知道患者所处的状态(这是中医的长处),那么就会使整体诊断更准确,个体治疗更贴切。因此以中西医结合为特征的现代中医学还提出了崭新的复合诊治法[4]。

又例如时下人们喜欢谈论的所谓“亚健康”(又被称为 “半健康” 或“第三状态”)。很多人都为处于如疲劳、睡眠欠佳、消化不良、多汗、易怒或易忧郁等等状态而苦恼。目前“亚健康”仅仅定义为无病与有病之间的状态是既空洞又不准确的。显然西医学和传统中医学都没有把这个问题说得很清楚。然而,现代中医学采用的现代人体机能状态分类法,就将 “亚健康”归为“生理应激”状态。这即是在平常态、代偿态、生理应激态、病理应激态和衰竭态等五种状态中的第三状态。其中既明确了“亚健康”在整体上所处的生理病理状态,又在经络辨证中也有利于病或证(态)的转归分析。这样不仅使现代中医学既有了传统中医的特点又有了现代医学的特点,而且使中医药和针灸成为了调节和治疗这种状态的最佳疗法。

4 小结

中国进行医学现代化已经有半个多世纪了。其中的重大步骤就是非常开放地把西方医学也当作主流医学之一,并与中华医学并驾齐驱。与此同时,在中国古代医学丰厚的理论阐述和临床经验的基础上,传统医学的科学内核一旦被破解和揭示,就会升华传统医学达到质的突破—这就是现代中医学的企求和目标!

通过本文对生理应激理论及其应用的初步介绍,特别是已经在现代针灸学的理论和临床中的成功应用[5,6],说明了应用这套科学的“大理论”来指导现代中医学的总结和应用是非常可行的。站在世界医学的高度,中医学现代化的进程,不仅仅是中华医学的巨大进步和荣光,而且也是现代医学的催熟剂和完善机遇。而今,具有中国自主创新知识产权的生理应激理论已经明明白白地摆在了大家的面前了!如果讲究科学发展观的管理层和医学界能抓住这一重大契机,那么在中西医真正结合之际,就能展示现代神经-体液理论的应有进展,就能展示世界现代医学体系的最新模式,就能展示保障人类健康的最佳方案,也就能早日展示人类“医学大同”的理想蓝图!

【参考文献】

1 袁其伦.现代针灸学概论.重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1990.

2 蔡翘. Selye应激学说与生理应激.生理科学进展,1963,5(1):1.

3 袁其伦.现代针灸学的理论与临床.香港:华杰国际出版有限公司,1997.

4 袁其伦.现代针灸学临床实用手册.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

第5篇

早先的研究表明,绿茶中的多酚能杀死癌细胞,并有可能遏制癌变细胞周围血管的生长。绿茶是茶树嫩芽被采摘后立刻对其进行烘干制成的,这样可以保留大量的多酚。美国凯斯―西保留地大学的桑托什・卡提亚等人在最新一期《皮肤病学文献》上报告说,多酚中最有效的防癌物质是酸表儿茶素(EGCG)。他们在研究中让接受紫外线照射的老鼠饮用绿茶,或者把EGCG涂在老鼠皮肤上,结果发现这可防止老鼠皮肤变红、起水泡以及产生与早期皮肤癌有关的细胞分裂。人体实验表明,把EGCG涂到被阳光照射的皮肤上,能防止皮肤发炎和白细胞浸润,后者是皮肤发生癌变的一种标志。卡提亚强调说,绿茶只是具有防癌功能,而非治疗皮肤癌的良药。他建议人们每天饮用4~5杯绿茶。卡提亚认为,亚洲皮肤癌发病率远远低于西方,与亚洲人爱喝绿茶不无关系。

远程医学前景广阔

美国远程医学专家马克・林格尔对未来远程医疗做了如下描述:家庭护士给一位住在家里的病人抽了血样,化验显示病人严重贫血。化验结果用电子邮件传到病人的主治医生办公室,数字通信呼叫装置开始呼叫医生。医生决定给病人输血,并用通信工具预定了血浆,病人通过交互视频装置得知将有人去给他输血。输血后,电脑系统的子程序记录下了血细胞数,然后输入电子医疗档案,并标明请某位提供咨询的医学专家过目。这位专家当时正在边工作边度假,第二天他在躺椅上看到了上述医疗档案,之后他调阅了医学数据库中的文献摘要、最新研究成果和有类似病情的患者档案,经过研究,专家决定对病人实施骨髓移植。随后他通过自己的数字化通信工具安排了一次视频会议,与病人、家庭护士和主治医生讨论治疗方案。病人和家属在视频会议上表示拿不定主意。为了了解更多的情况,病人和家属通过关键词在网络上找到了可靠的资料,并与病情相同的患者取得了联系。之后,病人与家属同意了治疗方案并告知主治医生和专家。专家通知医院在找到与患者相匹配的骨髓后立即通知病人住院。随后,他通过网络发出了常规医嘱并做出提示,提出可供选择的药物。家庭护士根据医嘱对病人的血液做了组织分析,查阅了全国捐献数据库,安排了移植细胞的采集和输送。一切准备就绪后,病人上了手术台……

非洲:土洋结合斗艾滋

最近,来自非洲各国的300名民间医生和专业医生聚集在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研究制定一项旨在防治非洲艾滋病的长期战略。此次集会的一个重要议题是如何将非洲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有效地对付艾滋病病毒。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现代医学治疗艾滋病的办法并不适用于贫穷的非洲。大多数非洲人尚未彻底解决温饱问题,因此根本无力问津昂贵的西药,更谈不上长期住院治疗了。举例而言,美国现在有一种有效药物,能使2/3的怀孕患者不把病毒传给婴儿,但其价格昂贵,绝大多数非洲患者买不起。因此,既有效又廉价的“土洋结合”法不失为最佳的选择。

根据研究,在撒哈拉以南地区,85%的居民通常找精通传统医学的民间医生看病,而每1000个非洲人中就有一个民间医生。民间医生以前看的多是支气管炎和腹泻等病症,而现在找上门来的艾滋病患者越来越多。

不可否认,非洲传统医学对治疗艾滋病确实有其独到之处。早在1996年,刚果的民间医生就用4种草药制成合剂在治疗艾滋病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疗效。

日本研制人造眼有望成功

日本科学家正致力于研制全球第一个人造眼,预计5年之内,无数失明人士便可透过这种人造眼重见光明。日本三家大学和政府联合研究的人造眼,是利用一种新研制成功的半导体光敏二极管替代失明的眼睛,这种人造眼可让失明人士分辨颜色及辨认较大的字,而不再像其他假眼只能提供一个光影轮廓。研究者说,预计在不久的将来便可进行大规模动物试验。

第6篇

关键词:影像新技术;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0-0242-02

现如今,如何使学生在掌握必要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同时,提高对影像的独立分析与判断能力,为今后更好地胜任临床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医学影像学是一门以影像为主的实践性很强的医学学科,是介于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从形态学到功能、分子影像学,从静态到动态,从二维到三维,从定性诊断到定量诊断,从单纯诊断到诊断治疗并重,现代医学影像与传统医学影像学相比,有许多新特点、新领域。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医学影像学成为临床医学中发展较快的一门学科,在临床工作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近20年来,从传统X线诊断学到现代医学影像诊断学经历了巨大的发展和变化,该课程的教学不再是一本教材一支笔就可以完成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21世纪教学的需要。因此,医学影像学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如何高质量地完成现代医学影像学的教学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的任务。

一、教学内容与教学重点

学习现代医学影像学不仅要掌握丰富的专业内容,而且要具备一定的物理、数学、计算机知识,有扎实的解剖、病理、生理、生化甚至分子生物学基础,同时也要了解和掌握内、外、妇、儿等临床相关学科知识与技能。现代医学影像学借助普通放射、CT、MRI、DSA、USG和ECT等不同的成像原理与方法,使人体内部解剖和器官成像,以了解人体解剖、生理功能状况及病理变化,在影像监视下采集标本或对某些疾病进行治疗,达到活体诊断和介入治疗的目的。其获取影像、处理影像、分析与利用影像的深度和广度都是传统放射学科无法比较的。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医学影像学中的广泛应用,医学影像诊断已从显示宏观结构发展到反应分子、生化水平的变化;从显示形态改变到反映功能变化;从单纯诊断向治疗方面发展。尤其超声医学在现代医学四大影像诊断技术(CT、MRI、同位素扫描和超声医学)中发展更为迅速,在各种影像诊断学中,以其仪器体积小、便于移动、价格相对便宜、对人体无创伤以及可以重复检查等优点,受到医学界的高度重视。仅靠四五年系统学习与实习很难系统掌握全部内容。在现有学制的情况下,强调专业知识的培养,必然影响基础理论和相关临床知识的学习,使学生知识面过窄,影响学生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反之,会造成学生专业知识少,一时难以适应影像科工作,又会影响学校和学生的声誉,甚至影响学生就业。因此,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临床相关学科知识,及专业本身各内容如何合理安排和突出重点,需要组织医学影像学专家、老师、有相当工作经验的影像毕业生及在校学生进行深入讨论,改变医学影像学专业学生的学制与培养方法。随着影像诊断技术不断提高,目前医学影像学在临床应用日趋广泛,且临床地位日趋重要,专职从事医学影像学诊断的医务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队伍也日益壮大。

二、医学影像学发展与教学内容更新

自伦琴1895年发现X线,放射学形成到现在,影像专业虽然只有百年历史,但其发展着实令人惊叹。不仅CT、MRI软硬件的更新令人目不暇接,数字影像给普放、介入崭新的发展机遇,现在几乎人体每个系统都与影像有着密切的关系;DSA、CT、MRI、USG等导向下的治疗更使介入治疗“无孔不如、无孔也入”,各种微创治疗在国内外开展得如火如荼;现代影像学已不再单纯是反映人体解剖和病理改变的经验学科。它不单可提供质的诊断,还可区分量的差别,已深入到活体功能研究(脑、心、肝、肾等功能成像)、反映活体生化代谢及分子生物学改变等领域,分子影像学已经悄然兴起。现在世界上每年都会涌现许多新的影像成果和专著。而我们的影像学教材,尽管不断改版与更新内容,仍然明显落后于医学影像学的发展。一些内容没掌握已经过时,一些内容学了临床已不再应用,一些临床常用的内容反而没学的现象经常遇到。因此,医学影像学教师加强学习与交流十分重要,这样既利于及时补充学术界公认的重要内容、删除过时内容,也利于启发学生探索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三、基础理论学习与学习能力培养

现代医学影像学横跨诸多学科,在知识时代不仅本身随影像设备和检查技术不断发展,相关学科的进步也在有力地推动着影像学学科的发展。学生时代再长、学生再用功,掌握的内容仍然是有限的。这就使得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尤为重要;这就使解剖、病理、生理、生化等专业基础学科显得尤为重要,它们不仅是影像的基石,而且知识更新相对较慢。只有医学基础扎实,自学与终生学习能力较强者,才能最终成为医学影像学科的佼佼者。

四、讲授式教学与启发式教学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教学已逐渐为各大院校采纳。教学模式概括起来可分为讲授式教学与启发式教学两种,前者教师先讲授基本原理、概念、定义,如龛影、充盈缺损的定义及影像征象,附以图像、文字说明加深基本知识的理解,以使学生有效地学习。后者教师先提出问题,由学生通过计算机网络的影像教学系统及手头资料,进行检索、学习,教师可及时回答个别问题,也可通过投影仪呈现共同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讲授式教学教师主动、学生被动,学时易控制,适合基本原理、概念和定义等内容的学习。启发式教学应学生主动、教师引导,注重学习过程,利于提高学生对影像知识的分析能力、自学能力及运用能力。实际教学过程中哪些内容适合讲授式教学,哪些内容适合启发式教学,两种方法如何相互结合,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尚需在影像多媒体教学中不断探索提高。

五、知识考核与能力考核

传统的考核多注重考核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而不是学习知识能力的大小;注重考核学生技能掌握的多少,而不是学习技能能力的高低。学校以此判定教师工作的好坏,医院以此评价学生的优劣。这种考核只能反映一定时期的教、学结果,不能反映学生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本领,难以适应医学影像快速发展的需要,这不仅使教师的教学方法陷于陈旧古板,而且使一些再学习能力、发展潜力大、动手能力强的学生长期得不到有效的锻炼和培养。因此,如何将传统的考核知识与技能与考核学生掌握新知识、新技能的本领相结合,也已成为学校和医院教学中关注的问题之一。总之,现代医学影像学涵盖学科领域广、知识更新速度快、学生学习任务重,目前确实有必要站在发展的角度,从学校培养学生的近期和远期效果综合审视现代医学影像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目的与考核机制。

六、加强医学影像学学科建设与课程体系的改革,促使优化课程群的形成

21世纪医学影像学专业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修订必然涉及到教学内容的更新。为了适应我国目前各影像学科或从事这些学科的技术人员专业独立性的特点,应该加强医学影像学科建设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以满足培养新世纪高级医学影像学专业人才的需要。通过整合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在放射诊断学课程建设的基础上形成医学影像学课程群,并形成以放射诊断学为核心、以多媒体教学为主要教学手段的医学影像学课程体系。

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是一种顺应现代教学发展潮流的有效的教学模式。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教学经验的进一步的积累,多媒体教学必将更好地促进医学各学科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加速医学教育现代化进程。

总之,医学影像学的发展日新月异,医学影像学教育也面临更大的挑战,旧的教学内容和模式已不能适应新的要求,面对21世纪医学影像的发展,我们要顺应时代,推陈出新,总结经验,不断地探索一些好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用新的内容与知识充实学生,以培养更多的医学影像学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吕发金,谢鹏,罗天友.分子影像学及其对医学影像学的影响[J].重庆医学,2005,34(5):775.

[2]刘璐,刘扬,王宇,等.多媒体教学促进核医学教学改革的探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3,17(2):92?鄄94.

第7篇

【关键词】 变蒸学说 枢纽龄学说 中西医结合

祖国医学早在魏晋时期即提出了“变蒸学说”,它是古代医家用来解释小儿生长发育规律的一种学说。现代研究发现,3岁前小儿的体格生长和智能发育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并由此提出了“枢纽龄学说”,其与中医“变蒸学说”的某些观点有着密切的关联。

1 小儿“变蒸学说”

变蒸学说是传统医学诠释小儿生长发育规律的一种学说。变蒸之名,最早见于西晋王叔和的《脉经》,在宋代以后逐渐被融入脏腑学说。在不同时期,不同的医家对于“变蒸”均有专门论述。

明代以前多数医家认为,变蒸是小儿逐渐发育成熟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小儿五脏的发育、成熟需要通过变蒸来实现。所谓变者,易也;蒸者,发热。变者,变其情智,发其聪明;蒸者,蒸其血脉,长其百骸。

明代以后一些医家对变蒸学说提出了不同观点,认为变蒸属于病理现象。张景岳认为:“每经一变一蒸,情态即异。轻则发热微汗,重则壮热,脉乱而数,或汗或吐或烦或啼烦渴。轻者五天可痊愈,重则七八天可痊愈。其表现与伤寒相似。其治法,轻者,微表之;实热者,微利之。”万全[1]认为:变蒸过程中所表现的症状显著与否是由小儿禀赋强弱所决定的。

可见,古医籍中所论“变蒸”包括了生理和病理两种状态[2]。

现代医家研究发现,变蒸与感冒发热[3-5]、佝偻病[2,5],变蒸与牙齿的发育[2,5]等有密切关系,并发现变蒸学说中许多观点与美国专家盖泽尔的“枢纽龄”学说十分相似[5]。

2 “枢纽龄学说”的基本内容

枢纽龄学说是现代医学关于小儿生长发育规律的学说。运用“枢纽龄学说”来筛选和治疗小儿发育系统疾病,已有广泛的社会价值[6]。

美国儿科专家盖泽尔观察研究发现,正常儿童各种行为范型的出现与年龄有关,有其一定的规律性。他将婴幼儿划分为22个组龄,不同的组龄标志着不同的发展阶段。其中56周以下每4周为一个组龄,15-24个月每3个月为一个组龄,24-42个月每6个月为一个组龄。盖泽尔的研究表明,4周、16周、28周、40周、52周、18个月、24个月、36个月时,儿童在行为上显示出特殊的飞跃发展。这些年龄时期称之为“枢纽龄”。对于小儿这种特殊的变化,中医称为变蒸,西方现代医学称为枢纽龄。

3 中医“变蒸学说”与现代医学“枢纽龄学说”的关系

3.1 变蒸周期与“枢纽龄学说”的生长阶段相符合

小儿的生长发育是有时间规律的,并存在着阶段性突变。“变蒸学说”云:“从初生起,32日一变,64日变且蒸,10变5蒸,历320日,小蒸完毕;小蒸以后是大蒸,大蒸共3次,第1、2次各64日,第3次为128日,合计576日,变蒸完毕。”每一次变蒸的时间点与美国儿科专家盖泽尔提出的“枢纽龄”(每4周为一个生长阶段)十分相似。关于变蒸周期,古医籍中亦存在着争议,认为小儿的生长发育每日不停的进行,不会等到32日才发生变化。对于不同观点,应正确对待。“变蒸”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小儿的生长发育时刻都在进行,而所述的“变蒸周期”是生长发育发生质变的时间段。并且,小儿生长发育过程中依照固定周期发生“变蒸”的是少数,多数并不依期而作,而是提前或延后。也就是说“变蒸”虽有周期规律,但各人的周期长短并不同,每个人自己的“变蒸”周期亦不固定[3]。

总之,变蒸周期是古代医家对小儿生长发育过程中标志性的阶段的总结,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所以应辨证地对待变蒸周期与枢纽龄之间的关系,不可机械化。

3.2 “变蒸”与“枢纽龄学说”中小儿心身发育规律密切相关

变蒸是小儿形体、情志发育的过程。历代医家提出变蒸时均认为小儿有明显的行为、精神变化,如《幼科发挥》云:“儿之初生,只是一块血肉耳,虽有形而无所用,虽有五脏,而无其神,犹空藏也。至于变蒸之后,皮肉筋骨,以渐而坚,声色臭味,以渐而加,志意智慧,以渐而发,知觉运动,而始成童。此天地生物之心,至诚不息也。”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曰:“小儿所以变蒸者,是荣其血脉,改其五脏,故一变竞辄觉情态有异。”钱乙认为变蒸是小儿身心由“成而未全”到“全而未壮”直至“全壮”的自然现象。《千金要方·少儿婴孺(上)》谓:“(小儿出生)六十日瞳子成,能认人;一百日任脉成,能翻身。一百八十日能独坐,二百十日能匍匐,三百日能独立,三百六十日能行走。”

每经一次变蒸,小儿的知觉运动都有长进,如能视物、能笑,手能握、足能站,能行、能言、生齿,知喜怒、更聪明、性情改变等。可见,小儿身心的发育、成熟需要通过变蒸来实现。与此相应,“枢纽龄学说”中盖泽尔发现,4周、16周、28周、40周、52周、18个月、24个月、36个月时,儿童在体格生长、运动、语言、智能及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显示出特殊的飞跃发展。可见,“枢纽龄学说”中的小儿身心发育规律是对古代变蒸学说中形神发育的同步性、突变性基本精神的科学诠释。

如上所述,中医学“变蒸学说”与现代医学“枢纽龄学说”研究方法相似,所得结论相似,反映了婴幼儿时期的生长发育规律,证实了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一致性。在古代医家对“变蒸学说”经验总结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研究,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小儿生长发育不同阶段的生理病理特点,可以为临床预防和治疗小儿发育系统疾病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万 全.万氏秘传片玉心书[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32.

[2]熊 磊,王润平.变蒸释义[J].中医函授通讯,1998,17(5):8-9.

[3]董德蓉.“变蒸”新说[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1995,18(4):8-11.

[4]张庆伟,李 宁.“变蒸”探讨[J].山东中医杂志,2000,19(8):502-503.

第8篇

关键词:活血化瘀;渗出;皮肤病

中图分类号:R275.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16)05-0009-02[KG0.1mm。]

渗出型皮肤病主要指以肤表、皮内渗出为主要病理改变的皮肤病,如湿疹、水痘、天疱疮、荨麻疹等,其皮损可表现为丘疹、疱疹、水疱、脓疱、糜烂等。这类皮肤病多属各种急、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传统医学认为是水湿泛溢,郁于肌表所引起。在治疗上,对于慢性患者常治以健脾祛湿法,急性患者常治以利水渗湿法。笔者在跟随导师吴军教授学习中发现,吾师在治疗这类皮肤病时,除用健脾祛湿、利水渗湿法外,常辅以活血化瘀药,临床疗效甚佳。仔细思量,颇具匠心。本文将从传统医学及现代医学两个角度阐述活血化瘀法在渗出型皮肤病治疗中的运用。

1传统医学的认识

渗出在传统医学上可归为湿热、寒湿之邪为患,以致水湿泛溢,而水湿与津血又有着密切的关系。生理上,津液和血均为液态物质,皆由水谷精微所化,津液亦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故有“津血同源”之说。《灵枢・邪客篇》云“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而为血”,津液充足和调,注于脉中化而为血,二者相互滋生。病理上,张机在《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中提出“血不利则为水”的著名论述。《素问・调经论》又云“血气未并,五脏安定,孙络水溢,则经有留血”,留血者,瘀血也,即瘀血阻滞,气机不畅,气不行则津液不行,渗于肌肤,发为水湿之证;相反,津液代谢失调,化为痰湿,痰湿附于经脉,阻滞气机,经脉不利,血液不行,发为瘀血,瘀血、湿痰胶结于肌表,导致皮疹坚实,皮肤厚韧。

可见湿邪与瘀血二者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临床顽疾单纯运用利水、祛湿之法,难以取得佳效。因瘀血未除,津液通道难以通畅,肌肤亦难修复。因此,在利水渗湿的同时,辅以活血之品,一者可以祛除津液输布通道的瘀阻,二者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湿邪的排出。

2现代医学的认识

2.1何谓渗出渗出是炎症病变局部血管内的液体成分和炎症细胞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间隙的过程,其发生机制是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血管通透性增高和白细胞渗出,而渗出液的产生是血管壁通透性明显增加的结果[1]。此证型涉及病种复杂,病因多样,但病理上都存在病变局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内的液体、蛋白质和炎症细胞等进入组织、体表和粘膜。渗出物在局部的瘀阻导致阻塞脉络,使局部组织因缺氧出现变性、水肿、渗出等病理改变,渗出与瘀滞是相互影响,关系密切。

以渗出为主要病理表现的皮肤病,如湿疹,常表现为红斑基础上出现针头至粟粒大小丘疹、丘疱疹,严重时出现小水泡,常因搔抓形成糜烂或渗液,其病理机制为真皮浅层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少数为中性和嗜酸性粒细胞[2]。水痘、天疱疮、荨麻疹等其他渗出型皮肤病的病理机制亦与此类似。

2.2活血化瘀药的药理作用现代药理证明,活血化瘀药可改善血流动力学,扩张外周血管,改善微循环及局部组织血液循环,加速血液流动,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使微血管周围渗血减少或消失,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3]。这类药在很大程度上对渗出的产生有治疗作用,因而渗出型皮肤病使用活血化瘀药是有理可据的。

3治疗思路

对于这类渗出型皮肤病,或者说以水湿泛溢为主的皮肤病,吴师抓住其基本病理变化,在异病同治理论指导下,运用传统辨证施治思想,或健脾益气,或养血熄风,或清热解毒给予组方治疗。在此基础上,再选用利水渗湿药,给毒邪以出路;辅以活血化瘀之品,消散局部的瘀滞。利水能减轻组织肿胀阻塞,活血能消除血脉之瘀积,二者有着相促进的辨证关系,更有利于调节津血代谢,使湿邪排出体外。

在用药时,湿在上者当化之,可选苍术、白芷、防风;湿在中者当燥之,可选白术、茯苓、半夏;湿在下者当利之,可选薏以仁、萆Z、泽泻;活血之品多选用当归活血养血,丹参、川芎活血调经;若病程较长,选用虫类药,如僵蚕、蜈蚣等搜风剔络,利除经络水湿。

4病案举例

患者赵某,男,51岁,2015年5月14日因“慢性湿疮反复发作1+年”就诊。湿疮主要分布于四肢、躯干部,曾口服复方甘草酸苷、氯雷他定等药物,外用糖皮质激素,效果欠佳。就诊时症见:四肢与躯干部泛发红色丘疹、丘疱疹,合并苔藓样变,部分融合成片,瘙痒甚,因搔抓出现少量渗液、抓痕、血痂,皮肤划痕症(+),纳眠可,大便干,舌红苔白腻,脉弦滑。诊断为慢性湿疹。处方:薏苡仁30 g,茯苓15 g,当归15 g,丹参30 g,生黄芪30 g,防风15 g,生地黄15 g,牡丹皮15 g,赤芍15 g,地榆15 g,蒺藜30 g,蝉蜕10 g,僵蚕10 g,萆Z15 g,黄柏15 g。另开蜈蚣最细粉3 g(1次1 g,日3次,合药冲服)。并嘱患者晚10:30前入睡,忌食辛辣、鱼腥海味及各类发物。1周后,患者皮损数量、面积明显减少,疹色淡,无渗液,瘙痒减轻,舌红苔薄白,脉弦滑。患者每周复诊1次,根据病情变化随症加减,每周均有所好转。1月后,基本痊愈,仅在食辛辣后瘙痒稍有反复。

按:患者全身红色丘疹明显,并伴有少量渗液,瘙痒较甚,结合舌脉,知其湿邪较甚,故用防风祛风湿,薏苡仁、茯苓健脾除湿,萆Z、黄柏清利湿热,共利三焦水湿之邪;当归活血养血,丹参活血化瘀、清心通络,蝉蜕、僵蚕、蜈蚣搜风通络、兼利经络水邪,以加速利水渗湿之功;生黄芪益气固表,提高体表免疫力;生地黄、牡丹皮、赤芍、地榆清热凉血;蒺藜祛内外风邪。

5小结

现代病理学上以渗出为主的皮肤病,在祖国医学中多属水湿为患之疾,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疾病谱的改变,这类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且传统的治疗方法常难获良效,易反复发作、迁延难愈。对此,中医常辨证施治,采用健脾利水渗湿之法,对证治疗一定是有效果的。然而吾师临证,多辅以活血化瘀之品,使疗效更为显著,令病人早日摆脱疾病之苦。

参考文献:

[1]黄启福.病理学[M].修订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18.

第9篇

【关键词】藏医;尿诊;理论体系

【中图分类号】R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3)10-0001-03

藏医的诊法中以尿诊最有特色,纵观世界的各种传统医药,藏医尿诊是描述最为细致的一种诊断方法。尿诊是藏族对饮食物在体内的消化和转变的独特认识和长期在高原环境实践下总结出的一套诊断体系。藏医尿诊产生的时间很早,至少在1300年以上。藏医对尿诊的描述非常的详细,以饮食物的消化过程来说明尿诊形成的原理,由于饮食物的消化吸收直接关系着尿液的色、气、质地等,所以,藏医对尿诊前的准备做了十分详尽的说明,对于尿诊的环境也有具体的要求。尿诊包括观察尿色、尿的蒸汽、气味、漂浮物、浮皮等,并用竹竿搅动尿液以察看尿液的气泡变化。

古希腊、罗马的医学比较重视观察尿液,波斯、阿拉伯医学对尿诊的论述也比较丰富。而藏医尿诊体系出现在与阿拉伯医学尿诊大致相同或稍早的时期,《四部医典》等藏医经典比阿拉伯医学大师阿维森纳的《医典》早数百年。与世界其他传统医学相比较,还没有哪种医疗体系尿诊的内容能与藏医尿诊相比。可见,藏医尿诊在世界医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与其他传统医学相比较,藏医尿诊的内容更为丰富,临床使用更为频繁,诊断也更为准确。与现代医学进行尿液化验的方法也不同,现代医学更注重理化指标的检测,而藏医尿诊则强调对尿液热、温、冷三个阶段九种诊察项目的特征的细微差别加以区别,根据尿的色泽、气味等来判断病性、病位。这种诊断方法方便、快捷,可以在短时间内了解患者的病情。这种方法至今仍在藏区推广和使用,许多藏医院、门诊和民间医生将尿诊作为临床诊断的必要手段,这种简便传统的方法在藏医临床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即使在现代诊疗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藏医尿诊也具有独特的应用价值。

1、藏医典籍对尿诊的记载

藏医药博大精深,记载藏医药知识的古籍文献也浩如烟海。尿诊作为藏医的重要诊疗方法,也倍受重视。从最早的藏医药典籍《月王药诊》开始,历代藏医药家都对尿诊进行过论述,《四部医典》是其中的集大成者,将尿诊的性状概括为三个阶段九种诊察性状,并提出尿诊是诊断疾病寒热的纲领。此后,历代医家就沿用这种分类方法,但至今没有医家系统整理过尿液特征和疾病之间的对应性关系和诊断规律。对藏医尿诊的科学阐释和系统整理必须基于对历代藏医药著作有关尿诊性状的提取和归类,建立传统藏医尿诊的诊疗体系。

1,1 《月王药诊》 现存最早的古代藏医经典《月王药诊》详细记载了藏医对疾病诊断的方法,以望、问、闻为主要手段,详细阐述脉诊、尿诊、舌诊等诊疗方法。这些内容后来被《四部医典》等诸多藏医著作所录用,可以说《月王药诊》为《四部医典》的问世奠定坚实基础。

《月王药诊》在第10~14章专门对尿诊进行论述,且将其排在脉诊之前,足可见对尿诊的重视程度。《月王药诊》作为最早的藏医药经典,还没有明确提出尿诊的三个阶段,只是从尿液的颜色、泡沫、搅动后尿液复原的情况、渣滓颜色等四类情况对藏医尿诊进行了论述。

仁青加在对《月王药诊》原著中一些代表性章节深入分析、理解基础上,运用比较文献学的方法,将《月王药诊》的内容与同时代或更早的古印度吠陀医学古典著作和汉族中医《黄帝内经》、《脉经》以及阿维森纳《医典》等古代医经对应的内容逐一进行对照,比较其异同,分析其含义,探讨其关系,证明《月王药诊》吸收了古希腊医学祖父希波克拉底的尿诊方法。

1.2 《四部医典》 公元8世纪末,著名藏医始祖宇陀·云丹贡布编撰的藏医学经典著作《四部医典》问世,标志着藏医学从此走上了成熟发展的轨道。《四部医典》是第二部论述藏医尿诊的重要著作,是藏医使用尿诊技术1000多年历史的源头,提出藏医诊断疾病的提纲性方法。强调脏器的疾病用脉诊,腑器的疾病用尿诊,生死以脉诊做定夺,寒热从尿诊区分。这一观点,一直指导着藏医对疾病的诊断。

《四部医典》在继承《月王药诊》的理论基础上,对藏医尿诊进行了发展,明确提出藏医尿诊的三阶段九种诊察项目的诊断模式,认为在诊尿过程中主要应该分为尿热、尿温、尿冷三个阶段。《四部医典》对藏医尿诊进行了系统归纳总结,为藏医尿诊的专著出现奠定基础。在公元8世纪前后,《尿诊金鉴》和《尿诊》两部尿诊专著问世,标志着藏医尿诊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了。

1.3 《四部医典系列挂图》 17世纪第司·桑杰嘉措编绘的《四部医典系列挂图》共有79幅,其中有5幅专门绘制了尿诊的器材、诊断分类、操作技术等重要内容。

第司·桑杰嘉措认为,尿的颜色应趁热时观察。正常尿液新鲜时,尿液颜色清亮、呈淡黄色,热气均匀,泡沫一般,沉淀物少,漂浮物薄;冷却后,仍清亮,呈淡黄色。妊娠妇女尿液显浅蓝色,犹如海水的颜色。隆型人、老年人以及寒冷地区及夏、冬两季,正常尿液亦略带浅蓝色;赤巴型人、壮年人以及干热地区和秋季,正常尿液略带黄色;培根型人、青少年以及潮湿地区和春季,正常尿液略带白色;此外,血病尿色鲜红,黄水病尿色淡紫,溃疡病尿色深黄。

1.4 《藏医精要》《藏医精要》为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东旺乡云丁寺哈咱活佛与弟子向·初称江楚撰写的一部关于藏医辨证论治的论著,1991年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藏医精要》尤其重视尿诊,对患者尿液观察的十分仔细,对每一种疾病都很注重尿液征象的描述和分析。

隆病患者的尿液稀薄呈青蓝色,味淡泡沫多,有时尿液也会呈红黄色,无尿液浮膜。赤巴病分为寒热两种类型。血胆如果增盛是热症;饮食不消化、培根与隆夺位则为寒症。热症表现为,尿液呈现红黄色、气味浓,泡沫小,尿液清。寒症表现为大小便呈白色,肝脏肿大,进食后不容易消化,尿液似清油状。总的来说,赤巴的特性与人体的颜色有密切关系。一旦赤巴患病,则表现出身体正常颜色的变化,如上面提到的角膜变黄,大小便颜色改变等。培根病是一种寒性疾病,尿液色白混浊气味小,味臭及蒸气小。涎液杂症,尿色呈紫红色,质油腻、浓稠,有沉淀物,尿液有时可呈绿色。

《藏医精要》提出了对足部象皮病诊断的方法。将患者的小便装入容器后,用白布蘸尿液后擦洗患处,如果出现红点、青点、杂色点者可诊断为足部象皮病。

痞块症尿液呈现出鱼目样点滴,尿液中呈现断裂的浮膜。转化热症,尿色赤黄、味浓、蒸汽大,浮膜多呈液态浓稠。虚热症,尿色赤黄、多泡沫。伏热症包括热性和寒性2类,热性表现为,尿色赤黄难以转清;寒性表现为,尿色青不易转清,尿液色浅蓝,泡沫容易消失,浮膜厚结成块状。陈旧热症,尿色赤而且蒸气长盘旋,气味浓而且很难消失,边沿浮膜厚。痢疾,尿液红黄、气味臊臭,蒸气大,浑悬物厚。转化毒症,尿液呈红或紫色无泡沫。

虫病包括热性和寒性两大类,热性虫病尿象色红气大、浮皮较厚;寒性虫病,尿色清或白,尿液浑浊。糖尿病,尿色呈黄色或黑色、浑浊如膏、尿迹苍蝇群集,有浑浊物大而厚密,气味臭而熏人,泡沫细如鱼目,色微黄消失迅速,时有浑浊物呈细沙状,色青灰沉于容器底部。

1.5 《八支精要释论》 《八支精要释论》中详细记载了20种疾病分型的尿液情况。分别包括培根型10种,赤巴型6种,隆型4种。培根型有10种,即尿液粘腻但透明的“水尿”;浑浊色紫,如甘蔗汁的“甘蔗汁尿”;尿味涩的“酒尿”;浓如撒毫毛状的“毛尖尿”;色如米粉的“米粉尿”;如状的“尿”;浑浊如细砂的“砂尿”;尿量多而凉的“寒浑尿”;尿量多而淋漓不尽的“淋漓尿”;如唾液的“唾液尿”等。赤巴型有6种,即焦青稞汁尿、墨尿、蓝色尿、小檗汁尿、茜草汁尿、血样尿。隆型有4种,骨髓尿、骨油尿、大象尿、蜂蜜尿。

综合以上藏医药经典著作的记载可以看出,藏医尿诊的诊断要点基本一致,呈一脉相承的发展特点,只是在对尿液颜色、气味、泡沫及蒸汽特征的描述上所应用的比喻不同而已。如《中国藏医学》认为隆病尿诊时可见尿液搅动后泡沫较大,而《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藏医学》中将这种较大泡沫用“犏牛眼”作形象的比喻。

2、其他传统医学对尿诊的研究

2.1 古代西方医学 古代西方医学中古希腊、罗马的医学比较重视观察尿液,特别是继承希腊、罗马医学体系的波斯、阿拉伯医学,对尿诊的论述比较丰富,尿诊被广泛应用。公元前400年前,Hippacrates在他的著作中经常提到尿液检验在认识疾病上的重要性。他曾注意到发热时儿童和成年人尿液的变化,也注意到尿液的臭味不同和颜色的不同变化。从公元前100年起的500年内,医生诊断疾病一定要看一看尿瓶。欧洲在此时期建筑的一些天主教堂内,都有医师在观察尿瓶的雕刻。

波斯名医Ismail在公元1000年描述过其对尿液研究的实践,并且叙述了尿液的7种试验和观察,即颜色、粘稠度、尿量、透明度、沉淀物、臭味及泡沫。

虽然吐蕃时期阿拉伯医学大量传入,可能对藏医尿诊的发展产生了影响,但据史料记载,藏医尿诊体系出现在与阿拉伯医学尿诊大致相同或稍早的时期,《四部医典》等藏医经典比阿拉伯医学大师阿维森纳的《医典》数百年。

中世纪时,尿液检查项目和技术进展不大,用肉眼观察尿液十分流行。逐渐出现了自吹通过检查尿液就能预知病情的庸医,甚至将观察尿液鼓吹为能预测未来的神奇方法,使尿液研究受到置疑。西方于19世纪初期用科学的方法来检验尿液,传统的尿诊技术逐渐消失殆尽。而藏医吸收了古希腊等传统医学尿诊的诊察经验,并与当地环境、医学文化相结合,发展出了独具特色的藏医尿诊,将这项古老的技术完整地流传下来,并且赋予其新的知识内涵。

2.2 维吾尔医 学在维吾尔医学中尿诊占十分重要的地位,与脉诊同样对待。通过对尿的检查,可明了机体的体质,主要诊察尿液的颜色、浓稀度、气味、泡沫、沉淀物、尿量的多少等。维吾尔医学认为人体体液有4种,故人尿之色呈四体液之色,同样是正常状态。正常尿液颜色发白而清澈;各色的变异,预示着各个不同的体液之多寡或盛衰。

2.3 蒙医学 蒙医在尿诊的前1天要求患者禁止食用能使尿液颜色发生变化的饮食、药物,以及能使尿量发生变化的饮食和活动,如大量饮水、饮酒、剧烈活动等,这些均影响尿诊结果。尿诊时一般取晨尿,放在无色干净的容器中,观察尿的颜色、气味、泡沫、沉淀物、浮沫、变化时间、方式及变后情况等。正常人尿液呈淡黄色,泡沫中等,有骚气味,尿液蒸气的多少及其蒸发时间的长短、泡沫的大小都很均匀。蒙医尿诊按“三时九诊法”分析尿液,三时指热时、温时和凉时。九诊指热时分析尿颜色、尿蒸气、尿味和泡沫;温时分析尿沉淀物和浮沫;凉时分析尿液变化的时间,方式和变后睛况。

蒙医尿诊“三时九诊法”和藏医尿诊的“三个阶段九种诊察项目”内容十分相似,反映了两种医学相互交流、相互补充的共同发展和繁荣的局面。

3、尿诊研究存在的问题

目前,许多学者对藏医尿诊的原理、理论、诊断、注意事项进行了总结和梳理,提出了尿诊的发展思路和科学价值,并对一些零星疾病尿诊的情况进行了阐述;黄福开等学者提出了藏医尿诊应从三个阶段九个项目进行诊断。但是目前对藏医尿诊的研究没有系统分析尿诊在诊断某类疾病所表现出的规律性认识,缺乏通过收集某地区一定样本量的病例,在系统收集、分析各类疾病尿液诊察特征的基础上,应用统计学分析其规律性的方法。故还停留在一般现象的描述,缺乏系统的探讨和分析,并且对不同藏区所使用尿诊方法的相同性和差别性没有做过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