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语文教学效果

时间:2024-04-03 10:56:34

导语:在语文教学效果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语文教学效果

第1篇

所以说,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引入一些名言警句、俗语、寓言故事,通过创设情景剧的方式进行学习,这样就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和了解语文阅读的内涵。在这里以我们苏教版的初中语文教材来进行举例说明。比如说在七年级语文上册《冰心诗四首》当中“母亲”这一诗当中,某地区进行了公开课的演示。在进行这堂课的教学当中,李老师就做得非常好。首先老师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分别说明了自己心里母亲是什么样子的?最让自己感动的一件小事是什么?自己想要对母亲说的一句话什么?等学生全部回答之后,李老师说:“下面就让我们来领略一下冰心眼里的《母亲》。”这样以后,就可以紧紧抓住学生的心理,然后让学生充满好奇心地想要知道冰心眼里的母亲是什么样子的,在内心澎湃的刹那间感受母亲的爱和包容。教师还可以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让同学们互相之间进行阅读、朗读,还有诗歌之间的赏析。在学生进行阅读的过程中,实质上就是学生和书本之间进行交流的过程,是学生和作者之间对话的一种过程,只有让学生充分明白这一点,充分了解语文阅读的内涵和目的,才能够让学生充分地学好语文。在阅读的过程中,还应该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勇气,应该对和作者背道而驰的观点勇敢地提出来,并且说出自己和其不同想法的原因和感悟。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一千个读者就是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作品的感悟是不同的,无论是中心思想还是一字一句,我们都应该在阅读的过程中存在不同的感悟和领悟,应该本着个性化的发展和阅读,进行评判。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做到和作者心与心的沟通、心与心的交融,才能够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

二、全方面提升学生的审美素质

在新课改的前提下,现代的语文教学当中所吸纳的教材都是具有内涵的文章,含金量是非常高的,我们只有充分让学生认识到其文章的美感,才能够让学生更好地锻炼自己的审美观念。在新课标的大纲中明确指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教学是唯一的宗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是唯一的目标,语文教学不仅仅只是一门学科,而且它可以充分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语文水平,包含了各方面的感彩,有助于学生丰富自己空白的内心。无论从科学角度来讲,还是从教育方面,语文阅读无疑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审美更是语文阅读中的一大基础。我们只有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才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成长在这个社会。就这个观点我们拿苏教版的语文书举例说明。在吉林省沈阳市的益民中学,在进行公开课《背影》的讲演的时候,对于最后文章中说“父亲跨过月台买橘子的做法是不对的,违背了交通法规”这种错误的审美观点,就遭到了王教师的强烈反应。王教师当即就说明了为什么父亲会跨过月台买橘子,这是一种爱的体现,应该从一角度出发,应该从人文角度出发进行对通篇文章的赏析。只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才能够更好地让学生立足于社会,做一个有素质,有道德的新青年,这也是适应新社会的唯一标准。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加大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只有增强了一个人的自信心,才能够在学习中有所成就。在初中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应该积极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意识,从理论上还有心理上进行一系列的辅导,创建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真诚、友爱地尊重学生,缩短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才能够更好地让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三、结语

第2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 修辞教学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180017

所谓修辞,顾名思义就是“修饰文辞”的意思,即在语言表达过程中,借助恰当的语言手段,达到表达交流的目的和效果。在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尚未把修辞列入语文教学的目标,很多教师的修辞教学都是零散随意的,学生们学习的修辞知识也是不成体系的,对修辞的认知也不够清晰具体,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效果,影响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为了强化修辞教学,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效果,可采用如下做法:

一、选用适合的学习内容,纠正修辞的认知误区

由于当前的语文教学并没有把修辞教学列为教学目标,初中语文中修辞教学实践缺乏有力的指导,因此大部分教师把修辞教学等同于修辞手法的训练,认为让学生了解一些常用的修辞手法,学会造句应用就可以了。其实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教师通过选择适合的学习内容,明确修辞的内涵和外延,建立准确的修辞认知结构,走出修辞认知的误区,才能更好地指导修辞教学实践。例如,在学生阅读课文时,不但要学生找出课文中的比喻句、排比句、拟人句、设问句等,还要让学生进行仿照造句,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知识,学会修辞手法的恰当应用,让自己的语言表达更加准确恰当、生动形象。同时,还应在语文教材中选择一些经典的课文,诸如鲁迅先生的《孔乙己》、冰心的《忆读书》、丰子恺的《白鹅》等,这些作品在语言修辞方面体现了大家风范,很有特色,学生通过阅读分析这些课文的语言特点,就明白通过修饰语言,能让表达简明、得体、连贯、精当,这也是修辞学习的任务。通过这些方法,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修辞综合应用能力。

由此看来,很多教师都是按照自己对于修辞的认知和理解来进行教学,导致修辞教学的内容不全面,学生学习的修辞知识不系统,严重影响了学习效果。选用恰当的内容,纠正认知误区,才能有效地开展修辞教学,增强语言训练的效果。

二、借助优秀的作品阅读,体会修辞的巧妙用途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选用了很多名家名篇,作者在语言的修辞方面颇有造诣,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也成为进行修辞教学的良好载体。教师在组织学生阅读学习这些经典作品时,不妨通过抓住一些关键语句,进行反复的阅读分析,让学生体会修辞在语言表达中的效果,领略修辞的巧妙用途,感受语言得体的美好,学习掌握修辞的应用技巧。例如,学习九年级语文的《白杨礼赞》一课,茅盾作为我国的文学大家,在语言表达方面非常出色,形成了独特的语言风格。教师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让学生先找出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反复地阅读体会,感受课文语言的恰当得体,体验语言表达的美感。学生们由于理解能力不同,看问题的角度各异,找出的重点语句也不一样。有的说是:“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不是平凡的一种树。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有的说是:“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以及力求上进的精神。”学生通过句子中“极普通”、“决不是”、“尤其”等一些词语的应用,体验了修辞在语言表达中的应用效果。

由此说明,众多的名篇佳作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实现修辞教学目标的良好载体。通过组织学生进行阅读理解,增强学生对于作品语言修辞的亲身体验,学会得体的语言表达方式,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

三、明确修辞的教学目标,设计修辞的有效练习

第3篇

关键词:学习兴趣;联系结合;自己学习;教学方法

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基本途径,也是老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首要做的就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基本问题着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习最好的小助手。老师如果能够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课堂教学效果就会明显提高。小学语文课堂上,老师讲课要生动、有趣,把一些故事情节讲得绘声绘色,再加入一些肢体动作,将学生带入教学情景中。学生切身体会到老师讲课的有趣,自然就会激发学习语文的乐趣,不知不觉地喜欢上语文,主动去学习语文,从而促进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

此外,老师在小学语文课堂上,为了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应该穿插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寓言故事或者童话故事等,学生在听了故事之后,注意力瞬间就会集中,认真听老师讲课。老师用小故事的形式为语文教学拉开帷幕,为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奠定良好的基础。这种有趣的教学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对语文的喜爱程度,激发了学生乐学的兴趣,直接推动语文高效课堂的开展和实施。

二、将小学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将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小学语文教学也是如此。将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同时也有利于老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其实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很贴近现实生活,只是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没有发现而已。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小学语文知识引入生活中,与现实生活实际相联系。例如,在学到寓言故事《揠苗助长》的时候,老师给学生讲清楚这个故事的意义及其内涵,告诉学生其中所包含的寓意,并将这个故事的寓意延伸向学生的现实生活中。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亲手栽一盆花或者种植一棵小树苗,让他们每天悉心照顾,看谁种植的植物在规定的时间内长得最快最高。在这段时间内,或许有的学生就会像寓言故事《揠苗助长》里的那个人一样,为了让植物长得更快更高,用手来拔植物。最终有些学生的植物不但没有长高,反而出现了枯萎的迹象。老师应该告诫学生,学习也像种植植物一样,不能操之过急,盲目进取,要懂得循序渐进,脚踏实地,这才是王道。在生活中,学生做事情也要稳扎稳打,不要急功近利,因为盲目、心急而犯错误。

知识起源于生活,最终也要回归于生活。小学语文教学内容要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这样学生才会学得快,效率也高,语文教学效果也会明显提高。

三、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会使学生受益终生,让学生受益无穷。

由于小学生自主控制力较差,因此需要老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以此提高教学效果。小学语文教学任务繁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会给学生布置一些家庭作业,

让学生自主独立完成。学生在学习和完成家庭作业的时候,很多问题都无法独立解决,而老师也有很多事情要忙,有时候无法兼顾全体学生,因此学生要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面对学生无法独立解决的问题,老师应该提前给学生做好准备,教会他们如何解决。对于一些偏难的问题,老师应该让学生去查找资料,在资料库里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的学习方法有所转变,老师的语文教学效果也会得到极大的改善。

四、改变教学方法,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要想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老师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采取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达到高效的教学效果。

传统小学语文教学方法中老师只是一味地以教学为主,学生只需要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就行了,而且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以书本为主教材,其他辅助教材很少,教学设备也不经常使用。但是在新的教学目标下,这些教学方式已经无法适应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

因此教师不得不改变教学策略和方法。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让他们成为课堂的小主人,而且教师还应该多与学生进行互动,这样语文课堂气氛才能活跃起来,学生才能融入语文课堂中,教学效果才会凸显出来。

此外,教师教学不仅应以教材为主,还应该恰当地应用一些现代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展现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丰富多样性。现代教学设备能够结合视频、语言、文字、图片等多种形式为学生展现语文大千世界,而且这些设施能够直观地使学生了解语文知识。通过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和运用现代多媒体设备等多种教学方式,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学生的成绩也有大幅度提高。

在新课程改革和要求下,小学语文老师要积极迎接挑战,从

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合适而有效的教学方式展开。让学生的学习与语文课堂教学有效结合,从而达到小学语文教学高效的目的和意义。

参考文献:

[1]吴慧.浅谈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J].新课程,2010,(7).

第4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效果;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思想

【中图分类号】G621.14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7-0099-01

语文是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是提高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小学语文教育可以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并改进教学方法,用科学先进的教学思想指导教学实践,切实增强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一、老师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不仅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需求来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而且要充分考虑个人专业水平和教学风格。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由于每个老师的性格、知识水平及专长都是不同的,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风格也就不同;加上教学方法和老师的个人特点是密切联系的,都是在教学过程中自己摸索出来的,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不一定对每一个老师都适用。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一定要结合自己的特点去摸索教学方法,切忌死搬硬套或者机械地模仿。

二、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在课堂教学之前,老师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符合小学生的实际,做到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经常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还可以设计一些有开放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方法上,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教学内容,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的教育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此外,老师还要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留给学生自由交流和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独立思考,增加学生的学习乐趣。

三、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途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努力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老师要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激起他们探讨和发现知识的热情。只要老师心中有学生,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积极为学生服务,就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提出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进展和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悟性和智慧。

四、经常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

积极的评价往往会对学生产生正面的引导作用,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积极的评价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可以让小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增强他们学习的动力。所以,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老师应该以鼓励性的评价为主。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表现及时鼓励和表扬。在课堂上,老师对学生的积极引导和评价会使小学生信心倍增,使他们更主动地探索知识,从而使课堂教学提高一个层次。因此,我们一定要恰当地表述对学生的评价性语言,既不要伤害小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又要及时地指出学生的错误。老师的评价必须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同时学生也会因为获得老师的鼓励而觉得高兴。而那些虚假的,不真心的评价,不仅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反而可能挫伤他们的自尊,使他们失去学习信心。

五、老师要多给学生沟通交流、体现个性的机会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老师总是滔滔不绝地讲,几乎占据整个教学时间,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只是倾听者。我们必须采用一些新的教学方式,来活跃课堂气氛,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只有这样语文教学目标才能顺利实现。此外,老师还要注重小学生合作交流、公平竞争精神的培养,引导他们积极地思考问题。同时老师还应该为小学生提供体现个性的机会,让他们在沟通交流中提升学习语文的兴趣。

六、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

近些年来,不仅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发生了大的改变,同时教学手段也逐渐多元化,其中多媒体教学工具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多媒体教学工具的使用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它为我们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是有些老师过于频繁地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过于依赖多媒体课件,课堂上自始至终都在使用课件,课堂成了多媒体课件的演示课。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教学需要合理地使用多媒体工具,要科学适度,恰到好处。此外,多媒体教学工具也要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结合,互相补充。

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第5篇

一、加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

作为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小学语文为学习语文学科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丰富的知识,更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这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二十一世纪是人才和知识竞争的时代,汉语是我国的母语,学习汉语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小学生通过学习语文知识,不仅可以加强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使小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汉语言,而且还能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能力、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小学生的个性和智力发展,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对小学语文教学高度重视,从而为学生以后更好地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缺乏足够的学习兴趣。兴趣对学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然而,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无非是学习拼音、生字、词语、句子、段落,学生感到语文学习枯燥乏味,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因此,很多学生不喜欢学习语文知识,对语文学习普遍缺乏兴趣。

2.教学方法缺乏灵活性。小学生年龄一般在13岁以下,而小学教育是学习的启蒙阶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但是,受应试教育影响,大多数教师仍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不能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教学时以教材和大纲为主,教学过程主要是教生字、划分段落、归纳中心。这种固定的教学模式不适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接受知识的实际情况,因此,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致使教学效果不佳。

3.教师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当前,很多小学教师的教学能力不足、教学方法滞后,整体素质有待提高,这种现象在农村小学表现的尤为突出。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不能很好地把握教学重难点内容,片面追求完成教学任务,以应付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为主要目的,完全忽视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接受能力,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措施

1.创新教学模式。在新课改形势下,教师要不断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由原来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教师要积极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来,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从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2.培养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小学是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启蒙时期,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进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及写作兴趣。写字教学是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开始,教师要教给学生如何识字和写字,加强写字的训练和指导。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把语文教材和课外读物有机结合起来,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还要加强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思想,让别人明白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此外,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把对人物、事件的描述清楚地反映在纸面上。

3.恰当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手段对提高教学效果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多媒体技术为代表的现代化教学手段集动画、视频、文字说明、声音、图片于一体,能够把所学知识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例如,在学习某些课文时,有时学生对课文内容了解不多甚至一无所知,如果生硬地按照教材内容讲解,则会造成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的不深刻。此时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从网络上搜集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再配以文字说明,这样就可以使所学知识更加直观,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通过多媒体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第6篇

一、利用“动画”演绎课文内容,突破教学重点,启迪思维

把多种现代化媒体的功能融合在一起进行综合运用,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使语文课堂教学更形象,使学生的认知由感性上升到理性,更好地把握好教学重点,掌握好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启发学生课后自行探寻和应用知识。

如《田忌赛马》一文,讲述了孙膑帮助田忌与齐威王赛马转败为胜的故事,孙膑对双方的马的强弱进行简单分析的那一段,正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良机。利用多媒体,演示赛马出场顺序,让学生形象地理解转败为胜的科学道理。用这种教学手段诱导学生质疑问难,有效地满足了学生渴望探索的心理需求,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认识,增强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突破了教学重点,发展了学生思维。

二、巧用图片资源,锐化学生感官

人的情感是在一定情境中产生的,借助图像烘托手段促使学生进入文本所描写的特定情境中,使学生与作者的情感自然而然地交融在一起,入境生情。

例如,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为突出教学重点,我借助图片资源制作成幻灯片,采取静动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观察体会并加深理解。如,先打出小兴安岭的全貌幻灯片,采用反复移动片子的方法,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小兴安岭幅员辽阔、树茂林密、一片葱葱茏茏的景象。学生从中领会到文章中为什么要把小兴安岭比喻为绿色的海洋;在教学小兴安岭“春、夏、秋、冬”四季各不相同的景色时,则采用固定幻灯片的方式,让学生观察每个季节的静态画面,体会不同季节的具体特征。

三、合理使用音频效果,强化学生的听觉感受

如果说视觉是一种景象美,那么听觉便是一种语言美。朗朗上口的文字和优美动听的音乐会使学生陶醉于文本的意境中。

如在教学《雨》一文时,我先播放资源库中的一段录音,那轰隆隆、哗啦拉、噼噼啪啪的雷雨声迅速把学生带进一个好奇的氛围之中,紧接着出示一幅幅图片,学生随着教师的配乐朗读:“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树上的叶子一动也不动,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学生入情入境,很快就知道了雨前、雨中、雨后的不同景象,刚才还是满天的乌云,树上的叶子不动,蝉不鸣;一会儿狂风大作,雷雨交加,窗外什么都看不清了;一阵雷雨过后,太阳出来了,彩虹挂在天空,蝉叫了,池塘里水满了。这种融音乐、画面为一体的教学情境,不仅使学生很轻松地掌握了课文内容,而且受到了大自然美的感染和熏陶,从而获得了最佳的教学效果。

四、妙用视频资源,激感升华

感情对人的认识和行为起着刺激性作用。学生只有融入情境,与文本中的形象息息相通,产生共鸣,才能真正使教学成为学生的内部需要,达到读懂课文、养成能力、升华情感的目的。

《荷花》一课通过“我”在荷花池畔欣赏到的景色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幻觉,展示了自然美,表露了“我”热爱自然,热爱美好事物的心情。教学时,借助从《课程资源》中下载的视频素材,让学生欣赏多姿的荷花、茂密的荷叶、飘拂的柳枝、飞舞的蜻蜓和远处的山川以及近处清澈的池水。然后图文结合,让学生细细品味众多的白荷花从密密层层的荷叶中“冒出来”;荷叶“碧绿”,荷花“雪白”,莲蓬“嫩黄”,和谐美丽,多姿多彩。学生思维活跃起来,想象也更加丰富了。这样,通过资源的恰当应用,不仅加快了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还提高了语文阅读教学效率。

第7篇

一、QQ虽小作为大,开辟语文教学新天地

如今,大部分中学生申请了QQ号,通过QQ的多种互动进行交流沟通,通过多种方式分享着语文课外资源,讨论字词句段篇问题,展现随笔。中学语文教师要巧妙把QQ多种功能转化成中学语文教学所能应用的互动性资源优势,开辟语文教学的一片新天地。

中学语文教师可申请专用的语文教学QQ号,实现一对一的个别辅导或一对多的集体辅导;可创建学生QQ群,团队共研,共同辅助交流;或创建家长群,及时了解学生动态,调整教学策略;可通过QQ空间和共享文件夹、网络硬盘共享文章,扩充语文教学资源;通过QQ可一对一有效音视频指导或群聊、还可通过QQ邮箱私密指导建议,或群发海量语文信息等等,通过QQ的很多交互,可使语文教师如虎添翼大有作为,可有效补充语文教学课堂的不足,大大提升语文教学效果。

二、微博、微信传递灵感火花,聚集语文精彩瞬间

智能手机已成为一种时尚,中学生几乎人手一台,中学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如今最主流,最具人气,当前最火爆的微博、微信通讯软件功能,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思路学习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随时随地用一句话随意记录生活体验,用手机随时随地发微博、微信,捕捉头脑风景中瞬间的精彩火花,记录下自己的所看所闻所感所悟,积累写作素材,丰富情感体验,也分享了学生个性化的语文资源,引导同学、师生共享、交流,迅速获取最热最火最快最酷最新的语文资讯。

三、博客网络空间共创建,快捷共享语文优质资源

中学语文教师可利用免费博客空间共建语文优质资源平台,多鼓励学生上传、分享他们所挖掘的语文资源,组织学生分门别类的整理目录,分别存放、编目,方便查询和应用,从而增强学生的分辨能力和语文素养。另外,还可以通过博客的评论功能推动学生交流、讨论、品鉴、反思,帮助学生内化语文优质资源,快捷获取课外知识,开拓学生眼界,扩充知识容量,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语文教师也可鼓励中学生创建自己个性化的随笔博客或生活日记式博客,通过博客点点滴滴练笔,强化写作能力,同时,让学生开展互访、互评等活动,选择优秀文章装订成册,进行宣传推广,让学生享受写作成功的快乐。

四、打造语文论坛,共建语文交流社区

利用网络论坛功能,可打造语文研讨论坛,共建语文交流社区。师生可在语文论坛里发表文章、共享资源、传递邮件、互评互论等,在这样一个完整的语文社区里,师生共同努力创建语文之家――把多年的语文学习资源、影像资料、经验成果等都上传语文交流社区里,既记录了学习历程,也为以后复习和查询提供了资源库,更为以后学友们留下了宝贵参考资源。

通过语文论坛这样的私密性互动交流,可以拉动家校联动,为教师与家长交流沟通提供便利,能更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心理动态,共同协商教育、提高学生成绩的办法,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学生发展。

五、利用SOSO问问答疑解惑,有效延伸师生间的交流互动

受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语文教师不可能一一解答每个学生在课内遇到的问题和疑惑―而在课外学生进行自学、问疑、作业、评价时,SOSO问问平台的交流互动功能正好弥补语文课堂上师生、生生之间缺乏有效实时互动与交流的现状。学生可通过SOSO问问平台求教,获得不同解答,再综合整理出自己的学习需求,获得多样化的广度和深度的延伸指导,及时发现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通过SOSO问问平台,学生可跨越时间和地理的限制,实时地进行信息传递,获得有效答疑,不仅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从而带动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第8篇

关键词:智障儿童;语文教学;研究

G764

智障儿童由于身心方面的缺陷,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往往比普通孩子要多。而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习惯将智障儿童学习成绩差、学习兴趣不浓,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缺乏自觉性等情况归结为不可逆转的智商问题或意志缺陷。其实,通过对意志特征、规律及意志行动心理过程的分析和研究发现,智障儿童的意志缺陷是可以通过教育取得很好的矫正效果,而且良好的意志品质对其智力发展也有一定促进作用。

一、模拟真实生活场景,激发智障儿童学习兴趣

同普通儿童相比,智障儿童受到大脑发育不健全的制约,多数只能依赖直观的感知来判断事物,对于陌生的事物现象和抽象的概念,本能地会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一旦抵触心理产生,他们很难再次打开心扉。教师在日常教学当中,考虑引进智障儿童熟悉的事物,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接触新鲜的事物。比如在认识水果时,可以使用日常学生吃的水果,比香蕉,它的颜色是黄色的,那么可以向学生介绍菠萝,颜色也是黄色的,从熟悉的向新鲜的延伸过来,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安全感,更好的去接受新鲜的事物,扩大他们的知识面。智障儿童一般很难集中注意力、对事情缺乏兴趣,且兴趣持续时间短促,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程度调动他们的兴趣,做游戏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做游戏,在一种相对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可最大程度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将真实的生活情境融入游戏当中,通过模拟真实的生活场景,增加游戏的实用性。当智障儿童面临现实生活,可以很快融入生活和社会。否则,面临难题时,他们很可能会表现出举手无措,当受到来自社会排斥和歧视,智障儿童对于生活中恶意感觉很敏感,很容易产生沮丧、失落感。

二、注重课堂练习设计的趣味性

我曾经在去年《如何培养智障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文中看到:智障学生的认识活动会受到兴趣和需求的直接影响,对于他们感兴趣的事情他们会以极大的热情积极主动地去做。例如:有的智障学生在完成了课堂任务以后,让他们做一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有的学生会以最快的速度跑到讲台上面表演自己喜欢的节目,还有的学生会做自己喜欢的游戏。而在撰写本文过程中,讲到心理学家皮亚杰的一段话: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它的加入发动了储存在学生内心的能量,使学生产生了兴趣。我感到深受启发――练习设计要具有趣味性,题目要新颖,形式活泼,能“吊起学生的胃”。智障儿童记忆常常是无意识的,以无意记忆为主,有意记忆能力弱。多数情况是目的性、计划性较差,且极易转移、分散。因此,设计趣味练习,既符合儿童喜欢生动有趣的特点,又可以让学生在“玩”中学习、巩固知识。教材在编排处理上,给我们提供了创新作业训练的空间。针对教材或某篇课文的教学重点、难点,抓住新旧知识、学科之间的联系,设计趣味练习。例如,记忆生字时,教师可以按照词语所表示的意义创编儿歌;组织一些游戏,如“猜字谜”、“找朋友”、“开火车”、“击鼓传花”等。

三、注重朗读训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越是感到困难,他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阅读。”“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正是这一点在学习困难学生的脑力劳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智障儿童要把课文读懂是很不容易的事。他们对一个词一句话的理解都十分困难。对于智障儿童的朗读训练我是从培养朗读兴趣开始的。对他的要求不能太高,因为他们识字很少,受地方语言影响,普通话表达机会极少,在过去的学习中读的机会不多,读不好时又被他人嘲笑。还有的孩子口吃,伴有语言障碍,读书就更困难了。久而久之,他们就完全丧失了读好书的信心,看见课文就会“头疼”,根本读不出来。我要求他们先读好一句话,反复练习,只要谁能读出声来就大加表扬,还在他读的那篇课文旁边印上一朵美丽的小红花。除此,我还多次让他们边看课件画面,边听朗读录音,体会录音中那抑扬顿挫的语气,激发他们朗读的兴趣。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哪个学生读得好,就给他录下音,然后放给全班同学听。这样对他本人是一种鼓励,也给全班同学提供好的榜样。

为了提高学生朗读的积极性,我编排短小儿歌和绕口令训练学生朗读,当他们有了兴趣之后,就针对他们朗读中的困难分别给予帮助。比如教会他们不认识的字、练习“看”和“读”的协调、矫正口吃的毛病。再有就是培养朗读的习惯,让他们多做练习,比赛谁读得好。这样,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从而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利用多媒体深化智障儿童对语文知识的理解

语文学科是个涉及范围很广、信息内容丰富的学科。如何在课堂中恰当地扩大学习的信息量,提高教学效果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环节。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使智障儿童置身于音像、语音、文字的环境中,使演示和呈现的速度加快,节约了课堂教学时间、增加了课堂信息量、提高了课堂效率。多媒体课件能使事物再现,形成生动、活泼、形象、易懂的教学优势,为智障儿童的语文教学提供了生动形象的感性材料。如在进行《小猴子下山》课文教学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导智障儿童观察小猴子是怎样“抱西瓜”、“扛玉米”、“捧桃子”的教学内容,并进行相应的动作模仿练习,加深了智障儿童对动词“抱”、“扛”、“捧”的感性认识,深化了对这些动词的准确理解,所有这些都充分表明多媒体教学为智障儿童学习语文提供了丰富而生动的感性材料,深化了智障儿童对语文知识理解的功能,提高了智障儿童对语文的学习效果。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培养智障儿童良好的意志品质,通过老师培养和自身努力,让智障儿童在学习、生活中表现出优良的意志品质,成为残而不废的人,这既是贯彻智力障障儿童语文教学的要求,也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效果;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2-0052-01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方式从填鸭式和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向学生探究式、自主式方式的转变,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次重大改革,是语文学科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力举措。当前,语文教学的改革已经引起了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对语文的教与学的重新思考

1.教师要有科学的教法

新课程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式,但并没有否认传统的启发式、讲授式教学等,只是以往的教学方式太单一,不能满足不同特点、不同学生发展的要求。任何教学方式本身都是中性的,用得好是好方法,用得不好就是坏方法,它的功效发挥取决于多种因素的和谐,所以要克服形式主义。教师的教学方式在新课程教学中是否适用,一要看是否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二要看是否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三要看是否与教学内容的性质相符;四要看是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五要看教学技术手段的使用是否得当。所以,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扬长避短地将各种教学方式的有机融合。

2.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同样要节省时间

就是尽量用较短的时间完成长时间内规定的任务,要做到这样,常常表现于学生兴趣是否被激发起来,学生的思维是否启动,学生的感情是否投入等,这实际上取决于语文教师教学设计的水平高低。我根据所教班级的特点设计出课堂"三分钟演讲",就是一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习注意力的好形式。"三分钟演讲"要求学生上课铃响后,按照预习新课的要求,朗读或背诵一段与本课学习有关的名人名言或民俗谚语,(背诵者是按学号排名或事先指定的)然后由教师或学生做简要评述,使全班同学对所背诵的内容有所理解,加深印象并产生共鸣,进而达到启迪思维,陶冶情操,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为学生作文日积月累一些材料,也为学生作文的语言改进添入一些新鲜血液。由于这种形式主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来做,参与面大,投入性强,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得那些平时课上得不到机会锻炼的同学也跃跃欲试,有了亲身参与的感受,大大强化了能力培养的力度。

3.深刻解读文本,用好教材

文本是教学的凭借,作为作者思想和体验的载体,对它的价值和内涵的发掘,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文本解读的过程也是教师与文本对话的过程,正如特级教师于永正所说:"课前,老师得先和文体'对话',即钻研好教材。只有把教材把握好了才能和学生交流。我备课没有什么诀窍,就是那么翻来覆去地诵读、默想,当读出自己的理解、情感,读出文章的妙处,读出自己的惊喜时,我便敢走进课堂。每篇文章都有它的精妙之处,而且都可以从读中去发现。"

每篇课文都有独特的特点,教师在备课时要注意抓住教材的特点,以便作为教学的主要着眼点。比较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例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中有许多鲜明的对比,即作者童年时期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两种生活环境的对比,它含蓄深刻的批判了束缚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封建教育制度。这种对比首先表现在文章前后两大部分的整体结构上:先写百草园,再写三味书屋,一个是乐趣无穷的天地,一个是枯燥无味的天地。所以在明确教材的这些特点,才能在教学时引导学生理解本文对于封建教育制度的批判。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与文本进行深层次的对话,充分发掘文本的潜在价值,解读其负载的文化思想内涵,善于把握作者语言特点和运用语言的特色,把握文本的系统性和整体性,从中提取文本中的养分,拉近与教材的距离,这样才能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

教师对文本的研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了解作者写作意图,正确理解文本的主旨。②把握训练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拓展和延伸,形成富有个性化教学设计。特级教师钱梦龙谈他备课的方法时说:"每次备课,我总要把课文一遍遍地读,反反复复地想。有的课文语言优美,有的课文说理严密,逻辑性强,我就采取不同的读法来评析、鉴赏、品味,直到确实品出了味儿,读出了心得,才进一步考虑教什么和怎么教。"

4.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1 导入过程中,创设审美气氛。如由旧课导入,可提出赏析性的问题让学生作答;用情景导入则应叙述得生动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学生亲身参与课文内容表演,创设情境。如以人物语言描写为主要表现方法的课文,可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让学生在"角色"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思想特征;以人物动作、语言为主要表现方法且情节简单的课文,如我在教学《变色龙》一课时,就可以运用课本剧的形式,把课文中的情节在课堂上再现,让学生在表演中深刻体会课文表达的内容,把握文章的表现方法。这样,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活跃了气氛,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使其乐学。

5.课内导学,让学生由学会转向会学

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是学生最基本的能力。教师要从多方面进行引导,让学生真正学会自学。为了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对部分课堂教学内容可采用以下处理方法:教师先用黑板、投影仪等教学媒体展示教学目标,引发学生学习诱因,引导学习方向;学生在目标导引下自读教材,教师针对目标提出系列性、程序性导读问题;学生在解读的基础上求索解难,教师巡视、答疑、辅差。这样的自主学习兼有认知性和情感性特点,与一般性泛读不同,具有明确的目标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挥作用,思维活动局限减少,记忆能力、理解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等都能得到充分发挥。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及时了解学生自学障碍,指引优等生自主发展,及时为学困生提供必要帮助,并善于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后续教学目标和进程。这样,师生共同合作,高效率地完成目标导学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