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03 11:54:09
导语:在低碳发展建议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1.保定市低碳金融支持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
在国家试点政策和保定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保定市低碳经济发展进行的如火如荼,先后打造了“中国电谷”、“太阳能之城”等重点项目,提出了“探索一条城市经济以低碳产业为主导、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以低碳社会为建设蓝图的符合保定发展实际,节能环保、绿色低碳的生态文明发展之路”的发展理念。
1.1 保定市低碳经济发展概况
1.1.1 大力推广新能源和能源设备制造业发展
保定市在以清洁能源建设促进低碳经济城市发展方面,成绩突出。2006年提出了打造“中国电谷”,加快新能源及能源设备制造业发展。“保定・中国电谷”已拥有太阳能、风能及输变电、蓄能设备制造骨干企业170多家,初步形成了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风力发电设备、输变电设备、新型储能设备、高效节能设备及电力自动化设备等六大产业体系。2005年―2008年,销售收入由60亿元,增长到254亿元,出口创汇9.77亿美元,同比增长82.7%。骨干企业众多,其中,英利绿色能源公司已是国内最大的具有完整产业链的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制造企业,中航惠腾公司也已成为亚洲最大的风电叶片生产企业。
1.1.2 尽心打造低碳城市生活
2007年,保定市政府出台《关于建设“太阳能之城”的实施意见》,旨在发展光伏LED及LED其它产品,将其推广到太阳能照明、热水供应、取暖等城市生活的多个方面,目前,“太阳能之城”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完成37条路段的太阳能路灯应用改造,共安装太阳能路灯700基;完成159个小区照明太阳能改造工程,在交通信息、道路照明、建筑工程光热利用、小区改造、公共园林等众多方面实现了低碳生活改革。
随后,又推出了“蓝天行动”、“碧水计划”和“绿荫行动”,以促进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行动,目前已卓有成效。2009年底,全市已取缔改造燃煤锅炉472台,大气质量明显改善;新建污水处理厂32座,全市污水处理能力达日均104.7万吨;园林绿地面积扩大,目前全市绿化覆盖总面积4377.77公顷,人均绿地面积、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等“三绿”指标分别为9.28平方米、33.9%和38.7%。
1.1.3 发展生态农业、旅游业,助推绿色产业
支持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低碳发展,发展生态旅游、促进农业等绿色产业发展,也是保定建设“低碳城市”的一条重要途径。涞水县金融体系投放资金6000余万元,将“野三坡”景区发展成为5A级旅游重点景区,年收入超过6500万元;易县则着力打造狼牙山、清西陵景区,推出“农家乐”特色服务,年收入超过560万元;又在“太阳城计划”中,完成23处景区(其中,自然景区10处、文物景区13处)的太阳能应用改造,完善了旅游景区的生态保护工作。
1.2 金融支持低碳城市经济发展现状
1.2.1 支持新能源产业壮大和发展
保定市各金融机构在低碳城市经济建设上,积极支持“保定・中国电谷”打造,为新能源及能源设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截至2011年10月末,全市各金融机构对“英利”新能源、“中航惠腾”等新能源建设骨干企业发放贷款共计67.96亿元,其中,仅对“英利”新能源贷款高达54.91亿元,对“中航惠腾”等其他骨干企业投放贷款达13.05亿元。除此之外,各金融机构还给予新能源产业信贷政策优惠,建设银行在贷款投向上,加大了对低碳经济相关行业,比如风电、光伏太阳能行业的投放,并且积极争取差别化信贷政策和客户政策,对行业中的骨干企业加大了资金支持力度;浦发银行保定分行也给予新能源和环保行业重点授信支持,同时开辟绿色信贷项目融资专项审批通道,大大提高审批效率。
1.2.2 支持低碳技术开发和应用
为贯彻国家产业政策,拓展节能减排市场,加大对节能减排金融支持力度,保定市各金融机构加大节能减排技术应用方面的资金投放力度。其中,建设银行及其办事处选择优质企业进行重点支持,在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和应用方面分别投放0.45亿元和0.12亿元。
1.2.3 支持低碳城市建设项目
全市包括国有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在内的各金融机构高度重视低碳城市经济建设项目,为相关项目提供了大量资金支持。其中,农村信用联社对“碧水计划”建设项目发放贷款0.46亿元;建设银行对高阳污水处理企业发放贷款0.9亿元,有力的促进了“蓝天行动”、“碧水计划”等低碳城市建设项目的顺利开展,加快了保定市区“两环四廊、五湖十园;青绿交映、水城一体”的城市水系空间格局的形成。
1.2.4 支持生态农业发展,创新“绿色信贷”模式
保定市农村人口占比80%,是一个农业大市,积极推进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对低碳城市经济建设至关重要。为此,金融机构不断推出新产品,创新“绿色信贷”模式,对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其中,保定市商业银行推出了生态农业发展贷款产品,发放贷款160万元支持保定市固德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扩建;中行保定分行对生态农业建设,提供“绿色信贷”5820万元资金支持;建行保定分行支持农业优质企业发展,2011年对生态农业发放贷款600万元;此外,农村信用联社发放贷款0.11亿元,促进生态旅游业发展。各金融机构为打造“山水保定”,促进生态农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2.金融支持城市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综合扶植政策
首先,缺乏与低碳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对新能源开发、清洁能源开发及低碳技术的研发缺少政策扶持,尤其是地方上财力有限,很难给予低碳经济有力的财税政策扶植。其次,缺乏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激励机制,对绿色金融的利率补贴、风险补偿等缺乏相应的激励政策,对节能减排、新能源开发企业的融资信贷、上市发行股票等也缺乏政策扶植。最后,缺乏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和《节能减排全民科技行动方案》这两部文件偏重宏观指导,政策约束与激励作用不强。
2.2 低碳经济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不同,与金融机构利润目标矛盾
低碳经济以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以节能、减排和清洁能源为三大主线,节能环保、缓解能源紧张问题、可持续发展和改变人们的生活观念与方式是低碳经济的主要社会效益。而在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过程中,研发成本上升,盈利模式转变,短期的经济效益很难实现。金融机构作为低碳经济信贷融资的主要来源,十分注重贷款的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动性,以利润最大化作为其经营目标,这与低碳经济的经济效益相矛盾,低碳经济可能面临较严峻的融资形势。
2.3 新能源生产本身高耗能、高污染
低碳经济发展的新能源主要包括风能、太阳能、核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等,它们可以替代煤和石油这些传统能源,通过先进成熟的低碳技术,比如清洁煤技术(IGCC)和二氧化碳捕捉及储存技术(CCS)等,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但有些新能源比传统能源更加昂贵,太阳能发电的主要材料是多晶硅,这种材料的生产本身就是高耗能、高污染的,并且光伏发电的成本也是较高的。风能发电中玻纤风机叶片和风机轴承易损坏,会相应增加成本。核能发电厂热效率较低,热污染较严重,大量的放射性物质一旦在事故中泄露,将会对环境造成巨大破坏,对人身造成极大危害。
3.金融支持城市低碳经济发展对策和建议
3.1 加强对低碳经济综合扶植
政府的大力扶植在加速城市低碳经济建设的进程中至关重要,若缺乏综合性的扶植政策,金融部门支持城市低碳经济建设的作用效果必然会受到阻碍和制约。于是,保定市出台了“关于建设低碳城市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配套政策;建立了“一个理念、两个阶段性目标、三个主要任务、六项重点工程”的建设框架;在项目审批,财政、税收优惠政策,物价工商管理,配套金融监管制度建立等众多方面对金融促进城市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综合扶植,有效地推动了低碳城市的建设。同时,政府对金融部门的风险补偿、担保提供等扶持政策,对金融部门进行产业结构转型和资金配置调整起到了显著的激励作用。可见,建立综合的低碳经济扶持机制,形成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和公众等多方的共赢,是实现低碳金融支持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
3.2 政府银行审慎选择支持低碳项目,防止高耗能高污染
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农村金融服务系统构成的金融体系,是完成低碳金融支持的核心,该体系通过增加低碳项目融资力度,同时限制“高污染、高耗能”项目信贷支持的方法,“双管齐下”,能有效地优化城市经济发展结构、支持城市低碳经济建设。首先,政府、银行部门应明确发展目标,加强经营管理,特别注意完善风险防控机制,从贷款审查、项目评估、借款人分析等“贷前”环节入手,审慎选择优质低碳项目,重点扶持。其次,必须建立严格的金融监管和信息披露机制,下大力度控制商业银行对“三高一低”项目的资金贷放。最后,要加强低碳金融观念的宣传,在银行部门树立低碳新理念,从根本上建立低碳金融支持体系。
3.3 银行加强低碳金融创新,综合考核经营效益
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不仅要求商业银行拓宽贷款范围和金融服务内容,还应进行必要的金融创新。总的来说,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金融创新应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建立在“碳排放权”交易基础上的各种金融创新。当政府设定了碳排放的总量上限,于是排放权就会具有经济价值,可以通过转让获得收益。因此,商业银行可以允许申请贷款的企业将其作为抵押来获得贷款。另外,商业银行可以尝试推出“绿色信贷”和“碳排放权”交易挂钩的结构性产品,为企业的“节能减排”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和风险规避工具,为个人,企业和相关投资提供便利和渠道。
二是贷款管理机制的创新,制定一套适合低碳项目的贷款管理办法。如采用合同能源管理(EMC)方式,即企业贷款建设节能减排项目,并用由此节省下来的开支分期偿还设备价款。节能项目的提供者多为中小企业,它们一般不具备充分的抵押贷款条件,也较难获得银行满意的信用评级。按照传统的贷款管理方法,这些银行难以获得银行的贷款支持。而采用应收账款质押这种新的贷款方式,则可以使企业获得贷款。
3.4 大力引进培养碳金融人才等其他措施
关键词:滑县新城 城市功能区 低碳发展
建设“两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既定战略,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发展低碳经济需要遵循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依据不同发展阶段产业发展的内在需要,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加强能耗管理和采用先进节能减排技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低碳化。本报告以滑县新城建设为例,在总结发达国家城市低碳建设经验基础上,根据我国碳排放的内在发展趋势和滑县新城自身比较优势,对发展城市低碳功能区的产业定位与低碳发展目标进行系统分析,确立滑县新城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产业定位和滑县新城碳排放超前全国平均水平5~10年的低碳发展目标,并提出实现低碳发展目标的一系列政策建议。
一、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
建设滑县低碳新城既不是完全的政府行为,也不属于单一的市场行为,需要积极发挥上级政府引导作用,吸收社会各方参与低碳新城建设,充分调动市场力量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深入发挥市场调节作用。
“开发低碳新城,实现低碳发展”是新乡市委市政府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目前新乡市政府已相继完成滑县低碳新城片区总体控制性规划方案以及供电、交通、水系、市政、景观、能源及城市设计等专项规划相关的编制工作,为滑县低碳新城的_发建设提供了基本保障。未来落实各项低碳发展规划,需要财政、城建、环境、土地、交通等多个部门的通力协作,也需要政府在产业、财税、土地、环保、消费、金融等方面配套政策的引导与扶持,并健全低碳管理体系,切实履行政府的监管职能。
居民、企业、社会团体作为低碳新城的主要建设者、受益者,他们积极参与并发挥作用对新城建设更加不可或缺。政府需要在做好发展规划的同时,完善配套设施、健全激励机制、提高行政运作效率,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调动企业低碳发展的积极性。在低碳新城建设过程中,要加强与国际组织、国内外独立研究机构在资金、技术、人才培养等不同层面的合作,开展低碳产业化、低碳城市建设标准等方面的系统研究,为低碳新城建设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带动低碳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制定并实施科学宣传方案,推动居民生活方式、消费观念向低碳方向转变,逐渐营造政府引导、全民参与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相结合
实现城市低碳发展,需要从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节能减排技术、加强管理三方面着手,但节能减排技术是基础。促进节能减排技术进步,需要企业加强低碳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也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低碳技术为我所用。
在提升企业低碳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应将低碳技术研发纳入科技发展规划中来,建立低碳技术研发中心,吸引不同类型低碳技术开发企业,不断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增强对低碳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多渠道增加低碳技术研发投入。
为加快滑县低碳新城发展进程,应高度重视国内外先进低碳技术和优秀人才的引进工作。根据新城建设的实际需要出发,可鼓励企业直接引进先进低碳技术,以缩短建设周期,降低发展成本。同时应加大优秀技术人才引进力度,加强产学研政战略联盟,为新城低碳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保障与技术支持。
三、统筹规划与突出重点相结合
国内外经验表明,低碳城市建设是一个长期的、持续变革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滑县低碳新城建设也应遵循客观规律,从本地实际出发,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突出区域特色。
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是城市低碳发展的基础和关键。滑县新城已完成片区总体控制性规划,确立了“城市化和低碳化”的低碳发展方向与发展目标。应制定低碳产业、低碳社会、低碳交通、低碳社区、低碳园区、低碳特色商业街、低碳建筑等相关专项发展规划,将低碳城市战略目标、战略任务和重点示范工程建设任务逐步落到实处,有序推进新城建设。
2010年国家发改委提出在5省8市开展低碳产业建设试点工作,目前全国已有超过200多个大中小城市提出要打造低碳城市的建设目标。滑县新城应根据自身现有的城市特点及资源优势,着力打造“智慧滑县、低碳滑县、休闲滑县”的城市品牌,集低碳服务业发展、低碳技术及产品的研发与应用、低碳生活与消费于一体,提升新城的整体竞争力和吸引力,将滑县新城建设成为宜居乐业的绿色生态城。
四、完善政策与制度创新相结合
低碳城市建设需要政府与市场的通力协作,政府往往通过政策向导和制度设计来引导市场力量推动传统城市向低碳城市转型。政府积极制定、落实相关政策,完善、创新配套制度是低碳城市发展的关键与基石。
一是落实中央各项支持政策,积极完善地方扶持政策。
我国已出台了多项鼓励地方政府与企业低碳发展的政策及专项规划,滑县新城首先需要利用好中央政府和省市已出台的各项政策,加快新城低碳发展进程。也需要市政府进一步加大对滑县新城低碳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通过设立财政专项扶持资金、建立专门管理机构、制定低碳智慧园区扶持政策等多种途径,加大对滑县新城低碳化发展的支持力度。
关键词 现代农业;低碳农业;农业机械化
中图分类号S—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76—0032—02
碳含量排放多少,对净化气候环境十分重要。现代农业的环境下,农业生产中的农业机械动力所排放碳的含量尤为突出。今后,发展农业机械化,保证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推广低碳农业是当今现代农业生产中所面临的重要内容。
1 开展能源动力开发与研究,开发可再生能源
1)通过高科技的手段,开展可再生能源的研究与开发。采取多种扶持政策生产出高效能环保的新型燃油;
2)不断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燃油的经济性、使用性,提高机械使用效率。在农业机械化系统中,研发新型适应生物燃油的发动机,提高压缩比,加大燃料燃烧能力,降低碳含量排放。通过生物燃油来部分取代化工燃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碳含量。通过应用新型技术,装备专用的风扇驱动冷却系统,提高燃油效率,降低动力消耗。在达到节能环保的尾气排放标准同时增强动力性能。
2 开展“两新”技术推广,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1)利用先进的技术装备,实现农业机械复式作业,通过一次进地进行多项作业,完成旋耕、起垄、施肥、播种、镇压、喷药等环节,减少辅助环节和作业时间,从而提高机具作业效率,降低燃油消耗和废气排放;
2)实施保护性耕作,减少机械耕作。秸秆还田覆盖地面,可保护和改善土壤环境,降低病虫害防的发生。还可以有效地防止秸秆焚烧,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空气环境中碳含量的存在。保护性耕作技术能够蓄水保墒,有效防止土壤扬尘,防止土壤风蚀、水蚀,缓解传统耕作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能够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3 发展低碳农业,推动中国低碳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1)不断开发农业机械生产技术创新
发挥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单位的科技支撑作用,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机械节能减排技术。指导农业机械生产企业生产出高、精尖产品,从源头上保证农业机械节能减排效果。我国要健全农业机械设备的节能减排管理体系,对农业机械设备进行能耗检测,杜绝高能耗、高污染的农业机械产品进入注入销售环节,把好源头关。
2)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实施农业机械化节能减排技术
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渠道是开展秸秆机械粉碎还田技术,秸秆通过机械粉碎还田转化肥料,增加土壤有机质,可以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增加土壤蓄水保墒能力;秸秆还田转化肥料可以减少化肥、农药的用量,降低农药、化肥对农作物的毒害,有利于生产出安全、优质、无公害的农产品,提高粮食、蔬菜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禁止秸秆的焚烧,可以缩小温室气体的排放,避免大气污染,减缓温室效应,保护生态环境。我市近年来,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通过机械收获,每年秸秆直接粉碎还田推广面积成阶梯性增加,到目前已经增加到全部土地面积的80%以上。达到了增产增收的效果。
3)培养农户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的意识
秸秆机械粉碎发酵制沼气的技术是秸秆粉碎后与人、畜粪便和水的配比按1:1:8的比例,放入沼气池中,在厌氧的条件下产生沼气(50%~70%的甲烷)的过程。沼气是高品位的清洁燃料,它可以供应给农户用于炊事、照明、果品保鲜等,也可加工成动力燃料用于发动机燃料。秸秆可直接投入沼气池,也可做牲畜饲料,转化成粪便进入沼气池。沼气池需定期投入发酵基质及清理沼渣。发酵后的沼渣、沼液作为粮食、蔬菜生产的肥料,生产出无公害、绿色食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农民增收。2011年春季,我市在已建完沼气池的村推广应用了沼液浸种、沼液育苗、蔬菜大棚温室施用沼肥、沼渣养鱼。其中沼液浸种、育苗面积达到37 500亩,蔬菜施用沼肥1 500亩,沼渣养鱼95亩。实践证明效果非常明显,水稻育苗达到苗齐苗壮,蔬菜施用沼肥不得病、口感好,养鱼节省饵料。农民对此感到非常满意。实践表明:一个3~5口人的家庭,建一口8m3~10m3的沼气池,年产300m3~500m3的沼气,可满足一日三餐和晚间的照明用能。
4)强化组织管理和社会化服务,提高农业机械的作业效率
积极推进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模式创新,发挥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作用。通过租赁土地或土地流转,使有经营管理能力的农机大户集约经营土地。农机大户承包了土地,自己拥有机械,因此实现了从种到收全程机械化的经营模式,还根据种植需要,不断更新,从而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因此实现了降低燃料消耗减少污染环境的目的。为提高机械的综合利用率还可以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农业机械的跨区作业。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舒兰市到目前已发展农机大户140多户,大型农业动力机械保有量2000多台,在完成本市大型机械作业的同时还实现了跨区作业。在重要农时作业前,采取多种形式,对农机户进行免费的农机技术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和咨询服务,指导农民科学使用农业机械。在乡镇农机站设立柴油泵检测点,方便农民进行柴油发动机的喷油泵校准,开展农业机械检修保养,提高设备水平,为养机户服务。从而保证农业机械及配套农机具以良好的技术状态投入生产,达到减少机具作业空耗时间,提高农业机械使用效率,降低农业机械单位作业面积能耗。
5)优化农业机械装备的报废更新
建国以来,我国发展农业机械重点针对机具能力水平,动作技巧等方面的设计与制造,忽视了动力机械燃气排放的控制。生产出小马力,少缸数的发动机,这样柴油机燃料燃烧不充分,碳含量排放大,污染环境。要及时淘汰能耗高、效率低、超期服役、污染重的老旧农业机械。国家要进一步完善农业机械更新报废标准体系,强制农民依法报废老旧农业机械。同时,还要将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与农业机械报废更新的扶持措施结合起来,开展农业机械以旧换新。鼓励农业机械生产企业生产使用多缸柴油机,发展大、中型、多功能型、低能耗、排量符合环保节能标准的农业动力机械,合理配套动力结构,推动我国农业机械向高效低碳节能环保型发展。
参考文献
[1]柴宏艳.浅析发展低碳农业机械化的途径与对策[J].中国农机化,2012(1).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碳排放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全球气候变暖、能源危机及全球环境危机加剧的大背景下,将低碳经济作为社会经济新模式、新途径,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一、渝北区发展低碳经济的优势及潜力
相对重庆市其他区县,渝北区发展低碳经济的条件与基础比较好。
(一)地域及产业政策优势
在两江新区规划范围中,渝北区地域面积占比超过70%,集众多区域优势于一身。按照规划,渝北的龙兴、石船、木耳、古路,将是以先进制造业为主打的一座新城,成为重庆市首个国家级万亿级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最主要的战场。正如工程院院士刘人怀指出的,建设低碳社会的关键就在于拥有大量创新型的先进制造业。作为重庆市首个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试点区的渝北区有着独特的优势。
(二)低碳经济工作已有初步成效
一是煤改气,主城区内已实现生产、生活全面禁煤。二是在工业废物的循环利用方面,截至2010年,工业废水达零排放的工业骨干企业已有8家,中水回用占60%以上。三是节能减排方面,截止2009年底,全区万元GDP综合能耗为0.74吨标煤,同比下降4.4%。其中,公共机构单位能耗同比下降5%;工业企业综合能耗同比下降23.58%。2010年渝北区万元GDP综合能耗同比下降4%。
(三)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名列前茅
2009年渝北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857.6亿元,增长31%,首次跃居全市第一。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的先机为渝北区发展低碳经济打下了牢靠的经济基础。
(四)森林工程成绩斐然
近年来,渝北区凭借在生态绿化建设方面的持续高强度投入,森林工程成绩斐然。据有关资料显示,截至2009年,渝北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6.1%,到2012年,将达4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5.7平方米,新增林地达到20万亩左右,近两年还将增加15万亩以上,主要以生态林为主,而且还有15万亩低效林改造。全区森林年内增加的吸收CO2和释放O2的能量数目可观。巨大的潜力代表着惊人的生态效益,也代表着惊人的经济效益。
二、渝北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制约因素
(一)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薄弱
技术进步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决定因子之一。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大力推进“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战略,科技创新和科技推广取得显著成效,连续两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称号。截止2010年5月,全区今年被批准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品项目达到137个,比2009年全年增长260%。但从总体上看,渝北区工业企业产品科技含量不高,核心竞争力不强。如2008年末,重庆累计引进世界500强企业97户,而渝北区只有14户,科技创新总体水平仍相对滞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不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不能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制约了渝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因此,迫切需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从传统发展路径向创新性的发展路径转变。
(二)经济产业结构与工业减排存在一定矛盾
渝北区正处于向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转型时期,2009年三次产业结构由2008年的4.28∶52.59∶43.14调整为3.73∶54.79∶41.48。从上述的比例可以看出,渝北区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还很大。2009年渝北区第二产业增加值251.70亿元,比2008年增长18.6%。相比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贡献率达51.9%,拉动经济增长7.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发展对能源有较高的消费强度,容易导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日益增多。
其次,渝北区的第一产业中的农业还是比较粗放式的发展模式,甚至可以称之为“高碳农业”。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业也是线性发展思维,在三大产业中所占比例不高。
(三)能源资源需求逐步增大的压力
两江新区的成立为渝北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重大的历史机遇,相应,渝北区对能源资源的需求量也将大幅度上升。一是制造业是渝北区的主打产业,这将消耗大量的能源资源;二是建筑业的资源需求量也猛增。2009年渝北区实现建筑业增加值35.9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2%。渝北区处于两江新区的主战场,两江新区的成立也使渝北区域内的房产市场更加火爆起来,正在建和将要建的民用和工用建筑数量很大。建筑相关能耗(包括建筑能耗、生活能耗、采暖空调能耗等)是很大的能耗大户;三是交通运输业的能耗压力。随着渝北区经济的高速发展,汽车数量年年猛增,不少家庭步入了轿车时代。2009年仅实有汽车营运车辆数就达865辆,比上年增长3.7%。渝北区优越的交通地理优势繁荣了经济的同时,从未来的发展看,也给渝北区交通部门带来很大的碳减排压力。
三、渝北区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建议
(一)引导绿色消费,倡导低碳经济理念
绿色消费引领绿色生产,而公众的低碳环保意识又决定其消费方式。可以通过报纸、电视、互联网等新闻媒体以及单位、社区等公众场所开展生态文明理念和低碳绿色的生活和消费方式宣传,逐步使市民树立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引导市民崇尚消费“绿色餐饮”、“绿色家居”、“绿色家电”等绿色产品,使其在生活和消费过程中注重减少碳排放量,尽可能减少环境污染。
(二)创新机制体制,加大科技创新能力扶持
1.加强政策引导,支持低碳技术研发。发展低碳经济需要低碳技术支撑。对渝北区现有的传统产业技术进行改造升级的同时,还应在有关加快科技创新的政策中,重点向低碳高科技技术倾斜,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把产业结构调轻、调优。 转贴于
2.积极搭建平台,探索碳交易机制。一是开展渝北区碳交易的可行性研究。充分调研,统计出渝北区各行业的碳排放强度,在此基础上,加强对碳减排量的估算、核定以及碳排放源识别等方法论研究。二是充分利用市场机制较为灵活的优势,在区内开展碳交易试点工作,为国内以后可能会开展的碳排放减排机制做好准备,积累经验。三是大力发展林业碳汇项目。碳汇是指从空气中清除CO2的过程、活动和机制。发展生态碳汇,就是要大力植树造林,增加植被吸收大气中的CO2,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丰富植物碳汇能力。
(三)加快产业升级,推动产业低碳化
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发展低碳产业,对接两江新区的战略布局,借助特殊的优惠政策,对渝北区未来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
1.对接两江新区产业布局,打造低碳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是指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关联的机构,它们同处或相关于特定的产业领域,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而低碳产业集群指通过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实现清洁能源结构和高能源效率的产业集群,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两江新区”的产业布局为“5+3”战略性布局,功能布局为“构建三大特色板块、十大功能区”。在壮大既有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仪器仪表等优势产业的同时,两江新区将布局轨道交通、电力装备(含核电、风电)、新能源汽车、国防军工、电子信息等五大战略性产业,以及国家级研发总部、重大科研成果转化基地、备灾及数据中心等三大战略性创新功能布局,加快培育一批高成长性新兴产业集群。这为渝北经济的高速低碳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应该主动对接两江新区产业布局,积极谋划渝北区的低碳产业集群,将渝北工业园区综合优势发挥出来,发展低碳产业集群。
(1)进行低碳产业集群规划试点并逐步推广。坐落于两江新区及渝北经济重镇中的台商工业园近几年实现跨越式发展,各项经济指标快速增长。目前,园区正与台湾新竹科学园联合在西部打造又一个电子信息产业高地。在这一轮大开放的机遇中,台商工业园还将不断优化升级,以打造“低碳新型产业园”、“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生态宜居城区”为目标,力争在2—3年内成为重庆产业结构优化、高端要素集聚、宜居宜商宜业的新增长极和新城区。可以把台商工业园作为低碳产业集群的示范基地打造,引领其他低碳产业集群的建设。一是大力发展创新金融、电子信息、服务外包、创意设计、品牌会展等高端服务领域。二是加快发展新一代移动通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产业,并从源头做好产业低碳化定位。
(2)加强产业集群地区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工作。利用各种政策手段支持产业集群的环保节能健康发展。在率先打造一批新型低碳产业集群的同时,还要出台鼓励中小企业开展节能减排创新机制政策。一是要对中小企业开展节能减排的宣传和培训工作;二是开展中小企业节能降耗的标准制定工作,加大对中小企业落后生产能力的淘汰力度;三是通过激励机制鼓励中小企业主动进行节能减排;四是政府完善中小企业节能服务体系,加速企业实现节能减排能力建设。
2.发展低碳农业。发展低碳农业应是走有机、生态、高效农业的新路子。发展低碳农业一是推广应用无公害低残留农药和生物农药,减少化肥等对环境的污染;二是要在农村大力推广沼气和农林废弃物气化技术,大量开发生物质能源。这些是发展低碳农业的有效途径。
3.发展低碳服务业。由于渝北区处于工业化中前期,工业化的快速增长伴随碳排放的减少并不容易,而实行服务业的战略发展,不可不谓是一条新的路子。一是金融创新为抓手,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二是提升发展现代物流业;三是整合资源,推动低碳休闲、旅游业发展;四是以提高民生为目的,大力发展文化体育服务业。
(四)以城市空间规划为突破点,促进低碳型城市建设
衡量一个城市是否开始向低碳转型,目前还没有成熟的、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笔者以为,应以城市空间规划为突破点,从建筑、交通和能源保证几个方面探讨渝北区的低碳型城市建设。
1.低碳理念融入规划设计。低碳理念要融入现有法定规划编制体系,与世界的低碳经济潮流接轨。渝北区政府可以在原有的经济社会规划、城市规划的基础上,以低碳城市理念贯穿整个规划,考虑“地上地下一体化”,创新构建一个适应低碳经济要求的低碳城市规划。
2.精心规划试点低碳城区。可以考虑将悦来会展城规划建设成为低碳城区示范点,先期开展工作。一是成立低碳城区试点领导小组,制定相关政策,统筹协调试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二是研究制定促进悦来会展城低碳发展的综合配套政策,如鼓励政策,充分调动政府、企业和个人的节能减排积极性。三是建立低碳成效评价考核机制,将“建设低碳城区”的相关指标纳入现有考核体系,并定期公布各行业、各部门在一定时期内的能效利用的情况,发挥目标评价导向作用。四是在交通管理、建筑节能、绿化建设、资源利用、市民广泛参与等方面进行试点工作。如选择某个小区进行低碳生活示范区试点,推广低碳生活新技术、新方法;又如在家庭中推广使用节能灯和节能电器,有效降低日常生活中的碳排放量。通过示范效应,逐步建设渝北区的其他低碳城区,促进经济和城市建设的转型。
3.推行新标准,促进建筑低碳化。如果大力发展低碳建筑,将推动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发展绿色建材、可再生能源产业等,从而带动整个产业的优化升级。
(1)优化建筑设计,选用低碳材料。在设计中强调建筑的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如选用节能型取暖和制冷系统。建筑材料尽可能采用可回收性材料,其中约60%应为透水性材料,从源头上减少建筑的碳排放。
(2)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实现建筑的低碳化,在监管层面也是很重要的。对新建、在建建筑项目,严格执行国家《可再生能源法》关于建筑领域的规定,避免项目方为规避成本而造成的“碳锁定效应”。如要尽快淘汰不符合技术标准的塑钢门窗加工制造企业。
4.倡导绿色出行,推进交通低碳化。纵观渝北区交通运输的实际情况,要实现低碳交通,当前要做的主要工作:一要研究制定交通运输行业“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专项规划;二是充分利用两江新区将布局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战略性产业契机,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和以轨道为行走路线的公共交通工具,发展绿色交通系统,实现交通组织的高效化、出行方式的公交化,减少碳排放;三是要建立交通影响评价制度,以后的城市建设,不管是一栋大楼还是道路、桥梁,都要预先评估对交通可能造成的影响;四是要完善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统计监测考核体系,推进交通系统的低碳化。
5.降低对高碳能源的依赖,推动能源低碳化。第一,加快出台促进低碳能源发展的配套政策。制定发展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产业的配套政策,逐步提高其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第二,政府加大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进行可再生能源的技术研发扶持力度;第三,加快农村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示范项目建设,如利用渝北区农村充足的秸秆燃烧发电,解决一部分电力消费问题;第四,是借助渝北区富抱泉小区、加新沁园智能用电小区试点建成的社会效应,进行智能城市建设推广,实现能源的集约式利用。
参考文献
[1] 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2010-03-09.
关键词:低碳;低碳经济;意义;措施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expounds the significance of development of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in a low carbon economy, and introduced in a low carbon economy development model of its realization.
Keywords: low carbon; A low carbon economy; Meaning;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 TF7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实施节能减排对发展低碳经济的意义
1. 1 节约能源是实现低碳经济的重要手段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节能是指加强用能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从能源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降低消耗、减少损失和污染物排放、制止浪费,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节约能源,减少碳基能源消耗,对实现低碳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1. 2 污染减排和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具有协同效应
污染减排措施对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有不容忽视的协同效应,实施结构减排、工程减排、监管减排等一系列措施,对减缓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体上有显著的协同效应。一方面控制局域污染物排放( 如 COD、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 及生态建设过程中减少或者吸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另一方面,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过程中同时可减少其他局域污染物排放。
1.3节能减排事关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我国的水污染和大气污染等情况已经严重威胁人们的日常生活,并制约着经济发展、危害群众身体健康、影响社会稳定,并且呈上升趋势。据相关部门统计,我国的劣五类水质占将近全国三分之一的水体,重点流域频繁发生水污染事故,40%以上断面的水质没有达到规划要求,一些处在其流经河段的城市也避免不了受到污染;大气污染问题是我国
近年来又一严重危害人们衣食住行的问题,我国大气污染已和发达国家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污染最严重时期的程度相当。在2005年监测的523个城市中,空气质量低于二级标准的达1/3以上,居住在空气污染严重环境中人口达城市人口的1/5。我国的经济发展处在工业化进程和消费结构升级加快的历史阶段,属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据有关部门证实,如果以世界人均水平为单位计算,我国除煤炭资源占58.6%之外,其他重要矿产资源均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耕地为世界人均水平的32%,水资源为28%,天然气、石油等重要资源的人均储量仅分别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7.05%、7.69%。因此,只有节约资源才有利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1.4国际上对我国减少污染物排放和节约资源的压力逐渐增加。
我国对国外资源需求的增长推动了世界资源需求的上升。据有关部门统计,2005年我国原油需求量日均约为665万桶,占全球日均需求量的近8%。2005年上半年至2006年上半年我国石油需求增量约占世界石油需求增量的80%,这其中近50%靠进口满足。另据统计,2002年至2005年间,我国对锡和镍的需求增长量占世界消费增长量的大部分。我国需求增长量已经成为影响初级金属产品和全球石油市场供求的重要因素,并成为一些投机集团哄抬资源价格的幌子,受到一些初级产品进口国的指责和一些国家的担心。但我国对全球初级产品和石油的需求,有相当一部分是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向我国转移高污染、高能耗生产环节的结果,其中相当部分产品并不在我国消费,而是出口到全球市场。我国是全球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排放大国,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均占近全球排放量的14%,对全球大气污染的影响很大。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国家安全和发展以及世界未来格局的重要因素,未来我国在这方面的国际压力将不断增加。
2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实现路径
就我国来说,煤炭是主要的能源,我们在发展低碳经济时采用的技术和工艺与西方国家是不同的,实现的途径也不同。
2.1 降低我国能源结构中煤炭的比例
由传统的以煤炭为主向现代化以天然气和石油等清洁能源为主转变的能源消费模式是社会的必然趋势。煤炭的耗能要比石油和天然气高很多,降低煤炭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的分量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虽然国际油价的波动对我国能源消费结构造成一定风险,但综合比较各种方式之后,这种措施仍是首选。
煤炭是我国的能源中最主要的能源,因此,加大力度实施煤炭净化技术以改善我国未来的能源消费结构是一个长期的基本的任务。
2.2 充分发挥碳汇潜力
发展低碳经济最好的途径是采取林业的措施和土地利用的调整充分发挥碳汇潜力。过去的50年间,我国投入大量人力和物资用于造林,但至今森林覆盖率仅提高了4.2%,这项通过改进森林管理、提高森林的单位面积生物产量、扩大造林的面积来增加森林碳汇能力的措施被证明不实用,并且需要付出很高的成本花费。因此,必须研究、探讨新的措施发挥森林碳汇潜力以达到减少碳排放量的目标。
2.3 参与国际减排活动,加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
向发展中国家转让碳排放的技术和进行一定的资金援助是发达国家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这不仅有利于发展中国家进行节能减排,还有利于完成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共同目标。我国以实际行动为低碳技术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积极参与国家能源技术市场,采取各种方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我国“十”中提出截至2010年底单位GDP能耗要降低1/5,这相当于减少了近12亿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因此,在保证人民生活质量不受影响的前提下,进行消费领域节能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也有巨大潜力。
2.4 完善政策体系
“低碳经济”提出以来,我国政府积极响应,先后了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中国能源状况与政策》白皮书,但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体系还很欠缺。要推进低碳经济转型,我国应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强化节约资源法、清洁生产法等的实施; 制订和实施鼓励低碳经济的财政、税收和融资等经济优惠政策,制订和完善碳交易和碳审计制度,形成激励和约束机制; 推行环境标识、环境认证,加强政府机构节能和绿色采购,制订低碳产品优先采购政策,改造节能建筑; 通过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及依照国际通用的 “碳源 - 碳汇”平衡规则,对国内生态保护区实施补偿; 积极参与全球气候变化国际谈判,掌握话语权,发挥积极作用; 建立相应的统计、监测和考核制度,建立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库统计和管理体系,让低碳经济转型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双赢之策。
2.5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加快制定促进循环经济的政策、相关标准和评价体系,加强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建设。按照“再利用、减量化、资源化”的原则,一方面严格环境准入,实行清洁生产,强化污染预防并实施全过程管理; 另一方面合理布局,使产业之间耦合共生,延长产业链,形成循环效应。以少的环境成本和资源消耗获得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从而使自然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
2.6倡导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
低碳经济转型不仅仅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更是人们思考方式、行为方式和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低碳经济还是个新事物,要广泛利用各种媒介宣传普及相关知识,倡导节能减排、低碳消费、低碳经营等理念,通过健全和发展各种环保组织,指导企业和公众使用低碳能源。通过政府引导、社会组织推进、全民参与,形成低碳经济发展整体合力,最大程度减少碳排放。
2.7 加快低碳技术创新
低碳技术可分为两个类型,第一类是减碳技术,比如节能减排技术、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技术;第二类是无碳技术,如核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低碳经济必须依靠技术创新,攻克和突破低碳产业发展中关键核心技术问题,我国应积极引进先进的减碳、无碳技术,加快创新和推广速度; 探索国际企业间、学术界间及其他组织间合作伙伴,开展技术交流和合作。
3 结论
在经济社会发展日益受到能源和环境制约的背景下,低碳经济成为应对气候变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基本途径。节能减排是一项长期工程也是一项全民工程,不仅需要先进的技术、工艺和相关的法律法规、环境保护管理体系,而且还需要全体人民的共同参与和监督。因此,加强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奚建武,徐丙奎. 节约型城市 [M]. 北京: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
[2] 李国志.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困难与政策建议 [J]. 亚太经济,2010,( 4) .
[3] 李丽平,周国梅. 切莫忽视污染减排的协同效应 [J]. 环境保护,2009,( 24) .
市是化石能源(天然气、石油和煤炭等)极为匮乏、对外依赖度较高的城市。随着化石能源负载加重、逐步走向枯竭,能源安全和稳定供应问题将越发凸现出来,在国内我市将率先面临化石能源枯竭的挑战。要实现能源可持续供给,不断增强我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迫切要求加快低碳城市建设,大力开发能源高效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替代新能源等低碳技术,使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摆脱对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同时,市未来城市地位、产业发展空间、企业竞争和盈利能力,越来越取决于低碳技术创新能力、低碳产业产值占比、低碳产品出口与对外服务总额等。要变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也迫切要求加快低碳经济发展。另外,具备发展低碳经济的良好基础和条件。近年来,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核心,太阳能光伏、半导体照明、智能电网为代表的新能源、新光源、新材料“三新”产业蓬勃发展,在全国产生了积极影响。
面对低碳经济发展的未来趋势,民营经济必将成为建设低碳的主力军,特别是三新产业(新能源、新光源、新材料)必将在发展低碳经济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快三新产业发展,创新技术改革,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发展方式,已成为建设低碳,确保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1、加大资金投入,为“三新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三新产业发展是应对经济危机的最佳手段,同时,也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要想在国家新一轮发展中占据至高点,必须要顺应低碳经济发展的经济潮流,进一步采取增加财政投人和补贴、提供低息和贴息贷款、增加直接融资等措施,为“三新产业”快速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条件,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减缓低端工业出口大幅下降带来压力,赢得对“三新产业”发展更大的主导权和发展权。
2、实施人才战略,为“三新产业”发展积累强大后劲。“三新产业”发展更要靠受过高等教育、有现代知识的人才,靠在财富创造中不是更多使用“地矿”而是更多利用“脑矿”的人力资本。目前,为了尽快为三新产业的发展培养合格的人才,应重点加大继续教育力度,强化人职前岗位培训和人职后技能培训,建立中小企业公共培训基金,支持中小企业实施员工持续培训计划,促使新老员工共同适应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同时,应根据经济和技术发展的需要,调整和创新教学内容,改造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的教学方式,运用网络平台和各种信息技术工具发展远程教学和网络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使学校在发展、传播知识的同时为“三新产业”产业发展输送更高质量的人才。
3、保护知识产权,为“三新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当前,我国仍缺乏促进持续创新的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仍存在某些漏洞,保护效果不很理想,严重影响了国民进行潜心研究和持续技术创新的积极性。采取更严格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和更严厉的侵权惩罚措施,保护发明专利和各种知识产权,是促进科学技术持续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在全社会营造创意、创新和创造氛围的基本保障。为此,我国应对各种发明专利采取更为严格的法律保护,避免发明人利益受到侵害。要完善专利申请体制机制,给专利申请者提供更多便利,改变技术发明多、专利申请少的局面。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更应加强保护和管理,防止盲目向外国转移,特别是防止将国家投资的研究成果授权给外国企业。要建立部门协调的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体系。要在保护专利发明人利益前提下,提高各种技术创新成果的利用效率。
4、完善行业标准,为“三新产业”发展提供基础条件。为在低碳经济发展中争取到主动权,既要在三新产业的技术上有领先突破和在政策上有强力支持,更要率先制定行业标准和为行业发展提供足够且便利的基础设施。以发展新动力能源汽车产业为例,既要在电动机和电池上有创新设计,达到替代或节省能源的目的,更要为新能源的广泛使用提供便利,这就要求有统一的行业标准和完备的基础设施。新能源产业发展是这样,新材料和新医药产业发展也是这样。
西江文化发展整体战略
以城市为核心,兼顾整体、突出特点、体系化发展,形成系统联动的文化整体提升,扩大、深化沿江节点城市创意文化产业的优势发展模式。广西西江流域城市群主要由来宾、柳州、贵港、玉林、梧州、贺州、桂林7个沿江节点城市辐射构成。在整体文化发展战略中,梧州、玉林为第一梯队,这2个市是广西老牌地级市,社会经济发展在广西处于中上水平,也是西江文化的中心城市;贵港、贺州、来宾为第二梯队,这3个市是西江经济带的新兴城市,应当发挥其与梧州、玉林、柳州市在各个领域的相互渗透及相互合作作用;此外桂林、柳州、贺州等地是瑶苗民族集中聚居的大本营,应当发挥民族文化优势,与其他节点城市统筹协调发展,形成系统联动。以民族民间文化发展为契机,实现区域特色资源的整合运用。西江流域,以汉族文化为主体、兼容其他民族文化,经过长期的接触、碰撞、磨合,交流融合成一个多民族、多层次的区域性文化。壮族、侗族等是世代居住在这一区域的世居民族,生产习俗、饮食习惯和节庆时令等民俗无不彰显着岭南百越文化的古风遗韵;此区域的汉族文化衍生出多个支系,如客家人、广府人、福佬人、平话人、水上民、侨民等文化,是研究、发掘汉文化地域化特征的资源宝库;在桂林聚居的回族在建筑艺术和礼俗教义等方面呈现出伊斯兰与岭南文化交融的特点;此外,一些迁居到此的少数民族,如仫佬族、水族、毛南族、布依族等,也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遗产。针对西江流域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区域性强、交流交汇有融合性的特质,应当以当代民族文化繁荣发展为契机,凭借我区建设民族文化强区的政2策、资源等优势,发掘、保护、宣传、合理利用民族文化遗产,实现区域特色资源的整合运用。
西江文化发展对策与建议
[ 关键词 ] 大型地下空间;发展模式;开发利用
珠江新城由于我国初期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没有相应的规划指导,因此表现出建设无序性、孤立性的特征。此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问题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地下空间设施在城市居住者心目中的地位也相应较低;地下空间开发建设方面积累的相关设计经验较少,也不够系统。
1 国内外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与经验借鉴
1.1 我国地下空间利用现状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进行有组织、有目的的开发约在 20 世纪 80 年代。20 世纪 60 ~ 70 年代,基于战事防备需求,我国地下空间的开发主要表现为以防空袭为目的的人防工程。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基于城市对商业空间的需求,一些城市政府在已有的地下人防工程基础之上,将其改造成地下商业空间。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后,随着经济持续发展,各种城市矛盾急剧尖锐化,在一些人多地少矛盾特别突出的地区,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在城市规划及建筑设计中逐步受到重视。各时期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特点如表 1 所示。
目前,我国许多大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核心内容多为地铁、隧道和地下基础设施网络等的建设,反映出在目前的经济水平和城市发展阶段,地下空间开发主要是解决城市发展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交通和基础设施问题,对环境的要求不高,开发规模不大,计划性不足。
2 广州珠江新城地下空间规划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2.1 开发利用现状及分析
珠江新城地下空间项目是在迎接 2010 年广州亚运会的宏观背景下,结合珠江新城地铁站建设,融办公、图书馆、住宅楼、地铁站和城市开放空间为一体,是地上、地下联合开发的成功案例,属于城市重大事件带动的混合式、集中式短期建设项目。珠江新城地下空间及中央广场坐落于广州市二十一世纪中央商务区 CBD 内,面积约为 140 hm2,建筑面积约为 40 万平方米。该区域地面车行交通系统由“四横两纵”( 横向为黄埔大道、金穗路、花城大道、临江大道,纵向为华夏路和冼村路 ) 干道网络组成,内有地铁三号线和五号线通过 。
2.1.1 城市公共空间―城市走廊布置
地面层更多地表现为开放空间,且空间序列丰富。地域内包含高级办公楼、地标建筑 ( 如西塔 ),公共建筑 ( 如广州市歌剧院、广州市第二少年宫、广东省博物馆、广州市图书馆)。在平面组织形式上,通过广州城市新中轴线使得它们之间的公园绿化相互联通 ( 图 1)。中信广场和广州塔作为对景建筑形成实体围合空间,组织了变化丰富的空间序列,使得区域的城市空间成为一个整体。
图1
2.1.2 功能组织―复合利用
广州珠江新城地下空间表现为沿 APM 线轴向发展,其核心区地下空间主体工程以地下公共服务配套为主,包括为解决珠江新城核心区交通疏导问题而建设的地下交通系统 ( 地铁三号线和 APM 线等 )、地下公共人行通道、地下旅客自动输送系统站厅、站台以及配套地下综合商业设施和设备用房,它与周边地块的地下建筑层整合建设、统筹考虑,构成具有以地下步行系统连通城市公交枢纽与轨道交通枢纽功能的城市地下综合体,充分体现了多种功能复合开发和利用。
2.2 存在问题
2.2.1 缺乏系统的法规保障
目前,广州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法规体系很不健全。由于没有必要的政策和技术方面法规的
引导、协调、保障和制约,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开发规模与水平难以适应广州城市发展的需求。例如,在地下空间的产权和分层有偿使用方面没有具体的法规规范,新区开发时的地下设施建设也没有规范支持。
2.2.2 地下空间的开发缺乏统一、详细的规划
城市发展进程中存在着一些现实和规划相脱节的现象,中心城市对区域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也
不够。例如,主要人流多集中在花城广场区域,此区域也是文化实施集中的区域,但是处于整个地下空间的边缘区域则人流量较少,空间的可识别性也不强。
3.1 功能空间复合利用
提高土地利用率是功能空间复合利用的根本,应保证规划以整个核心区轨道交通为主骨架,
完善区域的地下交通联系,尤其是与旅客自动输送系统等地铁的联系,增加地块规划道路与地下隧道系统,完善地下空间的交通联系,并适当增加静态交通停车位,增强整个地块的交通利用功效。同时与城市核心区市政交通项目原有的地下商业一起形成规模效应,降低经营风险;与周边已有的大型办公楼等公共建筑地下层连接,形成地下人行交通体系。
3.2 完善交通规划
以整个核心区的轨道交通为主骨架,以“循环 + 下沉路网”结合的车型交通、“地下空间 + 地面中央广场 + 二层连廊的人行交通”为理念;完善区域地下交通联系,尤其是与旅客自动输送系统等地铁的联系;适当考虑增加地下二层静态交通停车位,增强整个地块的交通利用功效,在靠近下沉隧道的一侧、交通量较小的路段上增设进入地下二层车库的车道,主要出入口分开设置,并与城市快速交通干线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对城市交通产生不良影响。若规划范围跨越多个街区,则应考虑放在地下二层分别设置车行与人行的联系通道。建设以轨道交通为主体,地面常规公交为辅助的多层次公共交通系统。以珠江新城为主体,地铁三号线、五号线及轻轨为脉络,连接四周主要交通组团,形成区域性公共交通系统的主骨架,实现竖向分层立体综合开发的模式。
3.3 完善相关立法体系
通过立法确立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主管机构和管理权限,统一负责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通
过法律或行政法规明确管理机构和管理权限。可以由地方法规规定,将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纳入法制化轨道,并制定相关法规,确立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的法律地位。相关部门根据城市管线、商业开发、地下交通、大型重要设施之间的高程分配、相互关系、开发时序明确规划内容。同时,地上与地下功能相互协调配合,同一高程的各横向空间应当相互连接。
关键词:当地民间文化;园本课程;幼儿发展
在幼儿园中有计划地开展当地民间文化园本课程,让幼儿接触、体验、经历当地民间文化,在做中学,在玩中学,将对幼儿的语言、科学、艺术等各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促进幼儿产生对家乡故土的归属感、认同感,满足幼儿的心理需要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爱和归属的需要”是人的重要心理需要,只有满足了这一需要,人才有更高的发展。缺乏归属感,会使人缺少生命激情,缺乏责任感,甚至于产生不安全感,严重者将产生抑郁症。通过在幼儿园开展浙江民间文化活动,让幼儿置身于浓郁的民间文化氛围中,幼儿必然陶然其中,并吸收这些优秀文化。
二、促进幼儿亲近家乡自然,在运动中发展
浙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民间文化特别适于幼儿玩耍学习,比如民间儿童游戏、童谣等,浙江民间儿童游戏有老鹰捉小鸡、踢毽子、抓石子、弹珠等。这些游戏无一例外都需要幼儿全身心地投入,或大动作要跑要跳,如老鹰抓小鸡、跳房子、丢手绢、斗鸡等,或小动作讲究动作的力度适宜和精细,如滚铁环、打水漂、抽陀螺等。这些游戏中大部分都需要在自然环境中,因为在室内狭小的空间是无法展开的,如老鹰抓小鸡、跳房子、跳橡皮筋、丢手绢等,在草地上,在山丘上,或微风吹拂,或阳光照耀,幼儿的运动能力在最自然、最自由、最愉悦的状态下得到了发展,无形中也培养了幼儿亲近家乡自然的情感,促进幼儿的发展。
三、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所谓社会性,是指人作为社会的一员,或作为集体中的个体而活动时所表现出的有利于社会和集体发展的特性,是人不能脱离社会而孤立生存的属性。社会性与自然性相对应,文化即自然的人化,文化是人从自然性走向社会性的一条最主要的路。刚出生的婴儿只能称为是一个自然的人,人的社会化要在其成长过程中慢慢熏陶和学习。幼儿时期是人的社会化的初始时期,也是关键时期。浙江民间文化中如民间游戏、童谣、民间故事、民间美术等无不是既受幼儿欢迎又具有丰富的社会性的内容。童谣中关于社会性的内容俯拾即是,如《摇啊摇》这首童谣唱出的是孩子与亲人之间的温馨甜蜜的关系。民间故事中更是劝导人从善弃恶、与人和谐相处、做人要诚实勤劳等优良美德。如浙江民间故事中《姚母教子》讲的是姚母教子要为官清廉耿介、做事细心无私;《倒灶发财》讲的是自己处于困境中仍然帮助他人并最终获得回报的故事。
四、促进幼儿自主性、创造力的发展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关键在于为幼儿提供恰当的足够的材料、场地以及方法。在有关浙江民间文化的活动中为幼儿提供恰当的足够的材料、场地以及方法,幼儿会自主选择参与活动,尤其在民间美术、民间游戏活动中,幼儿有更大的自主性空间。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往往都带有外部奖赏活动,外部奖赏活动往往会降低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但如果在幼儿园开展民间游戏活动,由于活动本身对幼儿的吸引力,教师不需要也不应该采用外部奖赏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幼儿纯粹是为了游戏而游戏,活动本身就是最高奖赏,幼儿的自主性得到了极大的发挥,创造力也在自主性中发挥到极致。
五、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
人是语言的动物,人用语言来思维和交流,用语言来理解和把握世界。每一个幼儿对语言都有着亲近感,两三年时间一个成人想学好一门没有任何基础的语言是很困难的,可是对于幼儿来说,这是一件易事,也是一件趣事。朱光潜说:“小儿初学语言,到喉舌能转动自如时,就常一个人鼓舌转喉做戏。他并没有和人谈话的必要,只是自觉这种玩意所产生的声音有趣。”民间故事、童谣、花灯灯谜、木偶戏剧本、剪纸故事等都是语言的艺术作品,当然还有在进行有关浙江民间文化的活动时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都要进行语言的交流,它们同时在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
六、促进幼儿身心健康
文化具有一定娱乐性,使幼儿常处于愉悦的状态下,能够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欣赏艺术品、玩游戏、听民间故事、唱童谣、动手做民间手工等这些活动都会带给幼儿很多的快乐,快乐是一个人身心健康的基础。剥夺了幼儿的快乐,就毁了幼儿的灵气甚至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