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06 10:02:27
导语:在煤矿安全生产知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强化监管职责,严格管理,严格执法,严格责任追究.突出重点,深化非煤矿山安全整治,进一步提升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水平。
二、主要目标
通过开展20*年非煤矿山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强化企业的主体责任的落实,强化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落实。在开采方式方面,做到采剥并举、剥离先行并由上而下分台阶开采,开采作业面、工作边坡角度、台阶高度符合要求,作业现场管理规范。
三、工作重点
(一)把专项整治工作与安全生产许可证发放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推动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发放工作。非煤矿山企业要严格按照有资质的设计单位所做的开采设计进行开采,并按《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对本企业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强工作指导,积极协调解决遇到的难题,促使企业加快整改工作进度。按照国家总局要求,今年我市重点整治的地区和矿种是房山区露天采石场。
(二)对20*年底前未提出安全生产许可证申请、20*年6月底前经整改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非煤矿山,各区县局要摸清底数,及早研究,提请政府按规定时限依法关闭。
(三)各区县局要与有关部门互相配合,严厉打击无证开采、超层越界开采和以采代探等违法行为,促进矿产资源开采秩序的稳定好转。
(四)进一步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督促企业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逐步建立非煤矿山企业自我约束机制,努力减少一般事故、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确保非煤矿山良好的安全生产秩序。
四、实施步骤
(一)部署阶段:20*年3月
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利用会议、文件、广播、报纸等形式,对20*年非煤矿山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加强政策宣传,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督促工作落实。
(二)整治阶段:20*年4-10月
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督促矿山企业针对自身情况,制定整改措施,抓紧进行整改;对与安全许可条件差距较大,很难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要调查摸底,掌握情况,心中有数;对6月30日仍不符合许可条件的企业,提请政府依法给予关闭;对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违法开采的企业要依法进行严厉查处。
(三)总结阶段:20*年11-12月
各区县局要认真总结全年非煤矿山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情况,并于11月底前向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报送非煤矿山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总结。整治工作开展期间,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将对各区县的整治工作进行督察。
五、工作措施和要求
(一)突出重点,抓好许可证的发放工作。各区县要掌握辖区内申请安全生产许可证企业的整改情况,依次进行排队,加强分类指导,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促进企业整改,加快取证工作的进度。
(二)对未按时限提出申请、经整改仍达不到安全生产条件的矿山企业要提请区县政府坚决依法予以关闭,要将此项工作作为20*年非煤矿山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实。对已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矿山,要实行动态管理,加强日常监督检查,防止安全管理出现滑坡,对不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存在重大安全隐患,要责令其立即停产整顿,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督促企业落实整改工作。
(三)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加快非煤矿山企业的结构调整、资产重组和联合改造,进一步提高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及企业的安全管理和技术装备水平。纳入资源整合的矿山企业,必须先关闭,吊销所有证照,停止电力、火工品等生产资料的供应后再进行整合。整合后的矿山必须按照新建矿山的要求,履行相关手续后方可施工。通过资源整合,促进非煤矿山的规模化经营和现代化建设,逐步实现非煤矿山的本质化安全。
(四)按照《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国发[20*]28号)精神和国土资源部等9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全面启动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98号)要求,配合有关部门,坚决打击乱采滥挖、超层越界开采、以采代探等违法行为,努力消除事故隐患,控制和减少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五)严格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资质管理,非煤矿山企业矿长、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等必须经培训持证上岗。要指导督促企业建立健全以第一责任人为中枢的安全责任体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把安全责任分解落实到所属厂矿和车间、班组、岗位,落实到人。认真执行新建和改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三同时"制度,对未经安全监管部门验收即投入生产的项目,要责令限期补办相关手续,逾期仍未履行手续的,要加大处罚力度。
(六)非煤矿山企业从业人员安全意识不强,安全技术人员短缺,是安全生产中的一个突出问题。要加强职工安全技术培训,依法实行强制性全员安全培训制度,规范劳动用工制度,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新招工人必须先经过安全技术培训,具备了与该岗位相适应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后才能上岗。同时要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指导,规范矿山开采。
关键词:煤矿;安全生产;致灾因素
随着我国的经济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在煤矿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安全生产重要性愈发被人们所重视,这是促进我国经济取得更好发展的基础,也是煤矿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以,需要对导致煤矿企业发生生产事故的因素进行了解,如此才能够更好的开展煤矿生产工作。
一、导致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的主要因素
(一)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经过调查研究发现,由于法律机制的不够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有漏洞,是导致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的致灾因素,尤其是有些煤矿企业的开采设备不够先进,技术人员也较少,更是容易导致在煤矿生产中会存在着较多的安全隐患。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生产人员没有根据操作规范来进行开采,在生产过程中没有实行安全管理的措施,部分工作人员在工作时的侥幸心理,都是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1]。同时,在我国的众多煤矿企业中,机械化程度较为落后,并且存在着较多的违法生产现象,这些都是导致煤矿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致灾因素。
(二)过分重视企业的生产效益
在煤矿企业中,生产效益是重中之重,是他们发展的根本目标。许多煤矿企业在管理过程中,为了提升生产效益,降低经营成本,忽视对煤矿开采的安全管理,从而导致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着一定的隐患。故此,过于重视企业的生产效益,而轻视安全管理的作用,是发生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许多煤矿企业的工作人员素质水平较为低下,施工技能有待改进,煤矿企业的管理者需要转变现在的管理观念等,是各煤矿企业进行安全生产时所需要重视的内容。
(三)政府监管不到位
在安全生产过程中,政府、工人等都会受到较大的影响,所以,在煤矿开采的工作中,煤矿管理者一定要加强安全管理,这样才能够有效的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然而,我国政府部门与煤矿企业的监管工作没有落实到位,在煤矿企业的生产过程中,我国政府相关部门没有定期对其进行监督,从而导致煤矿企业在安全防御方面只做些表面工作来应对,进而使得煤矿企业的事故发生率有了极大的提升。
二、应对安全生产事故的主要策略
(一)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从导致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的因素来看,如果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能够得到贯彻实施,提升煤矿企业的工人的安全生产意识,那么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所以,要在煤矿企业中,对安全生产管理进行大力的宣传,并且对企业所制定的安全生产制度进行不断的完善,要促使企业管理者与企业中的工作人员能够重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要深刻的认识到进行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2]。同时,要定期开展对企业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从而让他们能够树立一个安全生产的理念,一方面提升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另一方面保证他们的生命安全,并且也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提升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在煤矿企业中,进行安全生产管理的主体与客体都是煤矿企业的工作人员,所以一定要促使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得到提升,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从根本上重视企业员工的生命安全,这样才能有助于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良好开展。所以,在煤矿开采过程中,要提升煤矿企业管理者的现代化管理意识,运用现代化安全管理的方法,将安全管理工作切实落到企业工作人员的具体操作上,这样才有助于提升企业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才能够为煤矿开采提供安全保障。在实施安全生产管理的过程中,要树立一个科学的发展观,不能够仅仅为了企业的经济效益而无视企业员工的人身安全,一定要尊重人、关心人,这样才能够预防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也能够提升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进行全方位的开展
这就需要企业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完善企业的基础设施,提升企业的开采能力。在煤矿的开采过程中,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对煤矿生产所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要使企业各部门之间加强相互之间的沟通,这样才能够为接下来的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打下基础,进而降低生产危险的系数。如,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往往会有较多的易燃易爆物,一旦忽视对其的安全管理,那么就会使得生产的危险系数有着极大的提升。所以,在对这些危险物品进行处理时,一定要做好防火的安全措施,并且设置隔离栏,采取多种办法来提升生产过程的安全性[3]。通常情况下,在煤矿内部,生产设备的存放,需要与动火点保持一定的间距,两者之间的距离要超过十米,这样能够尽可能的减少事故的发生率,进而保障煤矿企业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三、结语
煤矿企业若是想取得长久的发展,那么就需要重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提升企业员工的专业素质以及安全意识,这样才能够将安全隐患扼杀于萌芽之中,进而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东,聂百胜,王龙康.我国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的致灾因素分析[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3(05):136-140.
关键词: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安全生产;应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我国经济的发展对各种能源需求量日益增多,煤炭能源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能源,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目前,煤矿采掘量越来越大,煤矿企业对综采设备也越来越重视,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被提到首位,对安全生产管理技术在煤矿机电设备的有效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机电技术管理对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随着综采煤矿设备的创新,采煤设备结构越来越复杂、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煤矿设备控制装置系统更加高端、先进。目前,我国大部分大型综采煤矿设备所用的控制系统是以微电脑装置控制系统为核心,所以,为了确保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安全作业,必须要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熟练操作。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包含了对煤矿设备操控的机电系统进行合理管理与操作,如提升系统、传输系统、故障自诊系统、故障报警系统等[1],这样才能保证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充分发挥煤矿设备的先进功能,为我国煤矿行业向着节能高产方向迈进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2机电技术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1机电设备陈旧老化
采煤作业生产环境非常恶劣,对煤矿机电设备的性能要求相对较高,在确保煤矿产量和质量的同时,必须要保证煤矿设备的高效运作才能达到煤矿企业的采煤生产效率。但近些年来,我国煤矿事故频繁发生,原因主要如下。煤矿机电设备陈旧老化严重,在采煤生产过程中故障频发,导致煤矿安全事故发生;部分煤矿企业由于资金不足或者节约投入,对煤矿机电设备系统不及时进行更新和升级,使得高新技术机电设备操作系统无法运作,造成采煤生产效率低下,同时对煤矿安全生产造成巨大的影响[2]。
2.2技术专业性水平差
我国煤矿从事勘察、开采、建设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比较匮乏,主要表现有几点。培养专业的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及安全生产的人才能力偏低;煤矿工作人员对所学的机电技术管理知识缺乏实践经验;我国大部分煤矿企业在招揽人才时,缺乏对机电技术管理专业人才储备及培养意识。在这种情况下,煤矿机电技术管理中安全生产显得极为缺乏和困难,导致煤矿生产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
2.3安全生产意识薄弱
目前,我国从事煤矿生产的工作人员绝大部分学历较低、缺乏专业煤矿机电技术。部分煤矿企业虽然对作业人员开展了相关机电技术及安全知识培训,但是由于在对机电设备技术管理知识的匮乏或者理解的偏差,对机电管理防火、防爆方面操作不当,造成设备故障几率增大。此外,由于缺乏对机电技术管理专业知识,在购买机电设备时在质量上没有严格地验收控制。另外在生产运作过程中,不能很好地控制温度、湿度和粉尘,对设备伤害较大,而且缺乏对煤矿机电设备的维护和保养[3],忽视煤矿设备在运作过程中的参数和指标,使得设备经常出现超负荷运作,降低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3提升安全生产的有效方法
3.1加大高新科技投入
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加大煤矿机电技术管理的高新科技投入,可以提高煤矿设备的实际能效和生产效率,提升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煤矿机电技术管理不合理造成的。而提升煤矿机电技术管理的科技水平,目的就是为了能使煤矿设备更加符合实际生产需要,预防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煤矿企业可以安排适当的资金,通过对煤矿生产过程中的机电技术水平和生产水平进行改造和升级,加强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建设,提高煤矿自身管理建设,从机电技术管理人才培训到对整个煤矿安全生产水平的改进,全面满足煤矿安全生产需求,最大限度地发挥机电技术管理的能效作用。
3.2建立合理的安全体系
煤矿机电技术安全结构管理体系对煤矿安全生产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完善煤矿机电技术安全运作管理系统,才能有效保证煤矿安全生产。一方面,在煤矿安全生产作业过程中,要确保机电技术所用的电网系统能进行高效作业,这就要求在机电运作系统整体设计中要确保电源的可靠性[4];另一方面,为了防止煤矿机电设备运作中电路突发的断裂或者电压过高造成的短路,机电供电系统可以采取科学合理的双回路系统,确保电源的独立性,如一方出现电路故障时,启用备用电源,确保煤矿机电设备作业中合理选择电源,保障煤矿生产的安全性,降低安全隐患发生率。
3.3建立有效的监控措施
随着科技的发展,综采煤矿机电设备控制系统越来越先进、结构越来越复杂、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目前,大型煤矿都采用全自动化设备,只需要工作人员在煤矿机电作业面设置好相关参数和指标,煤矿设备即可自动运行,所以必须要确保煤矿机电设备电网的安全,建立健全而完善的监控系统,才能保证全自动化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此外,由于采煤环境相对恶劣,地形比较复杂,对煤矿机电设备生产造成一定的难度,建立健全有效的安全监控系统,对保证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重大意义,不仅能加强煤矿机电整体智能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而且还能提高煤矿整体运作水平,提升经济效益。
3.4提升专业技能及安全制度建设水平
在煤矿生产作业过程中,煤矿企业应该把安全生产的各项制度层层落到实处,提高煤矿安全生产制度的执行力度,以及煤矿生产工作人员的安全作业意识,确保煤矿生产作业的安全[5]。一方面,煤矿企业可以根据自身要求结合国家对采挖煤矿的安全制度,建立符合煤矿实际情况的生产安全管理制度;另一方面,通过定人定岗定期进行煤矿机电技术管理知识专业性培训,提高作业人员的整体技能水平及素质,不断提升工作队伍的质量水平,对煤矿的安全生产都具有极大的保障。
4结语
提升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实际应用,不仅要建立完善的煤矿机电电网,健全完善安全监控系统,而且要提高煤矿作业人员的机电技术管理水平和整体素质。从管控制度建立到人才的专业技术培养,做到理论到实践相结合,有效保证煤矿生产的安全性。
作者:成昕隆 单位:西山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东曲煤矿
参考文献:
[1]程润明.浅析煤矿机电技术管理与煤矿安全生产[J].能源与节能,2014(4):87-88.
[2]杨利文.试析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对于煤矿安全生产的作用[J].技术与市场,2014(10):56-57.
[3]魏如亮.浅谈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在安全生产中的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4(14):122-124.
人为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煤矿的生产状况,职工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责任心与安全意识,是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的前提与基础,基于这样的原因,必须加强对职工的思想教育,并充分发挥职工思想教育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作用。本篇论文中,笔者主要分析了职工思想教育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作用,并探讨了职工思想教育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有效应用对策,望可以对推动我国煤矿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职工思想教育;煤矿;安全生产;作用
煤炭是一种应用十分广泛的矿石资源,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煤矿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均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充分发挥职工思想教育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作用,确保煤矿长期稳定、安全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职工思想教育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作用
(一)渗透性
与安全制度管理的具体性、直接性等特点不同,安全思想教育是一个逐步渗透、循序渐进、由表及里的过程。通过运用安全思想教育,可以在听觉上以及视觉上实现思想的渗透,同时还可以在教育全过程中生动、形象地贯彻教育内容,最终达到教育目标。在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井下作业环境十分复杂、多变,因此存在着诸多难以预料的安全风险,这样的背景下,职工思想方面上稍有闪失,便有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面对这样的问题,通过加强职工思想教育,并对职工的感情、思想、情绪的变化情况进行仔细观察与分析,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将煤矿安全生产的意义、目的渗透到职工内心中去,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素养、责任心与安全意识,便可以有效达到防患于未然、防微杜渐的效果。
(二)职工思想教育方法具有灵活性
职工思想教育,不受地点、时间的限制与约束,不仅可以在工作时间进行思想教育,还可以在工作外的时间进行思想教育。除此之外,不仅能够通过加强对职工的理性思想教育,对职工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约束与规范,还可以针对某个职工存在的思想症结“量体裁衣”“对症下药”地进行教育。基于这样的原因,职工思想教育这种方式,具有较强的灵活性、针对性、实用性以及多样性等特征。在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可以根据自身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制定科学合理的、切实可行的教育办法,有机结合思想教育方法的科学性、灵活性,使其能够适应不同情况。
(三)潜在性
思想教育这种方式,其实际效应可以被看作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潜到显”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从感性认识活动逐渐上升到理性认识活动的过程。思想教育的浅层效应,通常情况下是通过表象活动来实现的,例如,可以通过对相关的安全法律法规进行有效的宣传学习,或者是实施矿井安全评估的安全教育活动等,来使职工产生思想上的鼓励,进一步深化感性认识。思想教育的深层效应,具体体现在,职工是否树立了牢固的“安全第一”思想、当生产效益与生产安全出现矛盾的时候是否能够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职工的安全业务操作技术水平是否处于不断提高的过程中以及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国家相关安全法律法规是否得到了贯彻落实等。职工思想教育的实施,是一个通过浅层次效应获得感性认识逐渐提高到理性认识高度的一个过程,需要长时间的不断努力。
(四)实用性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其所针对的管理对象,一是物、二是人,追根究底需要依靠人的行为去实施、去完成。基于这样的原因,充分认识职工的思想变化规律,有效调动职工的工作热情与工作积极性,最终将职工的行为引向既定的目标、正确轨道,是现阶段安全思想教育的核心内容。安全思想教育是否能够推动煤矿安全生产,主要取决于安全思想教育是否具有实效性。
二、职工思想教育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有效应用对策
(一)借助舆论导向效应,充分发挥职工思想教育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作用
通过大造声势,抓住职工的思想,先声夺人地在煤矿日常管理中营造安全生产的环境与氛围,规范职工的行为,从而使职工树立牢固的“安全第一”意识。为了达到这一目标,煤矿企业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手段:第一,可以应用走廊、标语、板报、广播、电视等,当作职工安全思想教育的主阵地与重要宣传工具;第二,可以通过讨论座谈、文艺表演、演讲、安全知识竞赛以及安全图片展览等活动形式,来实施职工安全思想教育[3];第三,可以通过家属协管、旬检会、安全例会、各班前会以及安全办公会等渠道进行职工安全思想教育。
(二)鼓励职工进行自我安全教育,使职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理念
安全生产不仅是企业领导的希望,更是每个职工的要求,因此,可以鼓励职工进行自我安全教育,使职工自觉地对自己的行为意识进行规范,自觉地遵守组织纪律、约束自己的行为、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理念,从而达到职工思想教育的目标。为了做到这一点,煤矿企业必须加强对职工的培训力度,全面加强职工的综合素质、安全生产知识,从而使其能够有能力在实际工作中预防安全事故的出现、正确保护自己不受侵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组织职工学习相关安全规范、安全生产路线以及规章制度、安全知识,使职工能够正确掌握煤矿安全生产的相关知识;第二,加强对职工的思想教育,使其树立牢固的“安全第一”意识,同时,也要注重加强职工对突发的应变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煤炭资源在促进经济发展、推动国防建设、保障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今时代背景下,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煤炭资源在我国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同时,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对于煤炭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多。因此,确保煤矿长期、稳定、安全生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人为因素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通过加强对职工的思想教育,全面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思想道德素养,对于确保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谭东铖.思想政治工作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作用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22):171-172.
[2]王双一.浅析思想政治教育在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中的作用[J].现代国企研究,2015,(22):228+230.
【关键词】煤矿安全生产;安全培训;重要性
人是第一生产力,决定着企业的生产效率,对于煤矿企业来说,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同生产者的安全素质有直接的关系。据相关研究调查显示,因工作人员违章行为或操作不正确引起的事故占到所有安全事故的40―50%,在我国企业中员工违章导致的安全事故所占比例高达70―80%[1]。因此,探究安全培训工作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将安全培训工作作为一项长期性的任务,科学、合理的对生产者进行安全培训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煤矿安全培训工作的长期性
煤矿生产工作实在井下进行的,面对灰尘大、风大、光线暗和潮湿度较大等复杂恶劣的井下工作环境,在加上较高的电压电流,运输设备、掘进和采掘机等器材的巨大噪音,为了提高煤矿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矿井工作人员必须对生产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操作方法仔细进行研究,及时正确的处理突发状况,才能提高煤矿生产效率。由于煤矿工作的特殊性,长期注重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显得很重要,必须要做到每时每刻都将安全意识放在首位,年年强调,月月强调,天天强调,让安全意识深入到每一位员工心中,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安全工作的质量,最终实现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效率的目的,增强煤矿企业的竞争力,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2]。面对市场经济信息化和国际化的大趋势,相关的安全培训单位应将员工的安全培训工作作为最重要的任务,落实每一步安全培训工作的质量,踏踏实实的进行煤矿安全生产,坚持安全培训工作是保障煤矿生产的效率的基础,所以长期进行安全培训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煤矿安全培训工作的重要性
煤矿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是一项艰巨而重要的任务,落实每一位煤矿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是保证煤矿企业能够安全、顺利生产的基础。然而面对煤矿企业发展程度严重不平衡的状况,不同员工的文化和素质水平各不相同,这样的差距增大了安全教育工作难度。“管理、装备、培训”这一生产理念在我国煤矿企业在发展初期时就形成了,其中将安全意识的重要性提到了很高的地位,因为煤矿生产都是通过员工的劳动实现的,所以必须要重视煤矿安全培训工作[4]。
在煤矿实际生产的过程中,要深刻强调安全意识的重要性,让安全生产的观念深入每一位生产工人的心中,加强对员工安全生产知识的培训,让员工真正的了解安全生产的必要性,对其中存在危害和注意事项进行详细的说明,只有让生产者从思想上改变,提高安全生产意识,才能落实煤矿安全生产,实现煤矿企业效益最大化的目的。
瓦斯突出与爆炸、矿井火灾、煤尘突出与爆炸、顶板事故和矿井水灾是煤矿井下存在的五大自然灾害,面对煤矿工作中的这些问题,对煤矿工作人员的要求也就更加严格,必须拥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安全知识和从业技能知识,因为我国煤炭生产生产技术相对比较落后,甚至在一些地方仍然采取炮采的方式,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大部分生产者都是农民,煤矿行业近年来发展较快,需要的劳动力大部分都是农民工[5]。因为文化水平和素质不高,对煤矿安全生产意识毫无了解,不能正确的意识到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性,缺乏集体主义观念,思想松散,不能严格按照纪律工作,导致生产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针对这一情况,煤矿企业要注重对煤矿生产者的安全培训工作,让员工养成正确的安全生产习惯,避免事故的发生。当代的社会中科技和人才在企业的竞争中具有关键的决定性作用,对于煤矿企业来说,发展人才与提高职工的素质关系到整个企业的长期发展,稳定与繁荣。煤矿企业应积极鼓励与监督职工素质的提高,加强安全培训工作,提高员工对矿井安全和自身安全意识,组建一支安全意识强、专业化的职工队伍,保证煤矿安全生产能够顺利进行,从而保证煤矿企业的生产效率,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取得更好的发展与进步。
3 安全培训工作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作用
安全工作是企业进行生产的前提,煤矿作为一个高危行业更应该加强重视。真正落实了安全培训工作,会提高煤矿企业的生产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利于树立一个良好的企业形象,能够有效的提高市场占有率,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中非常重要。所以煤矿安全生产中最根本和最关键的内容就是安全培训工作[6]。
因为煤矿工作中井下采矿工作的环境比较恶劣,在开采的过程中随时可能出现透水、冒顶、瓦斯超限等危险的情况,必须将安全培训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让工作人员对以往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分析和总结,了解事故发生的特点和规律,加强自身防范意识,从跟本上有效的避免安全事故[3]。在实际煤矿生产过程中,要秉承“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加强生产中每一步安全培训工作,防患于未然,预防危险的发生,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积极的调整,重视每一个小问题,不要等酿成大错采取整治。煤矿安全生产主题中最重要方针就是预防为主。多看一眼,安全保险;多防一步,少出事故,所以煤矿安全生产中安全培训工作具有长期性和永恒性。
此外,时刻进行安全培训工作还能够提高煤矿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员工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会掌握更多的知识,明白自身工作的重要性,有利于员工自身职业素质的提高,严格按照安全规程中的规定进行工作,坚决杜绝违章的行为,有利于培养出一批技术熟练、素质高、责任心强的员工队伍,从而为更好的进行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所有员工都具有很强的安全意识,煤矿每一步生产过程就会更加规范,在安全生产的条件下,会使煤矿生产的效率大大提高。
综上所述,安全培训工作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决定性因素,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面临着煤矿企业快速发展的形势,要想增强煤矿企业的综合实力,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就要不断加强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全面提升职员的综合素质,从根本上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时刻注重对煤矿生产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切实保障培训工作的质量,为煤矿安全生产和企业持续有效快速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和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贾斌荣.加大安全投入,强化管理,提升煤矿安全生产水平[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03).
[2]孙绍敏.浅谈煤矿安全培训工作的方法与途径[J].山东煤炭科技,2013(04).
[3]汪永芝,吴健斌.加强安全培训预防煤矿安全事故[J].煤矿安全, 2010(08).
[4]聂爱明.煤矿安全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煤炭工业,2012(04).
县人民政府决定召开这次全县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其主要任务是认真总结2008年煤矿安全生产,安排部署2009年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切实加强对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狠抓监管措施落实,努力开创全县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新局面。刚才,县煤炭管理局、安监局、国土资源局、监察局、公安局就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各自的职能作了很好的发言,我表示完全赞同。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去年全县煤矿安全生产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2008年,我县煤矿安全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产煤乡(镇)和有关部门站在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极端负责的高度,真正把煤矿安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不断加大工作力度,使全县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扭转了全县煤矿生产的被动局面,安全生产基础明显加强,煤矿整改的力度和投入明显加大,煤矿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明显提高,煤矿企业安全综合保障能力得到增强。截止2008年末,全年发生煤矿安全事故2起,死亡1人,轻伤1人,直接经济损失36万元,无论是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还是经济损失都比上年明显下降,杜绝了重(特)大以上事故发生。二是加大了培训力度。县煤炭管理部门和乡镇及时督促企业法人、安全生产副矿长、安全管理人员、从业人员,特别是特种作业人员积极参加安全培训,各煤矿企业从业人员基本做到持证上岗。三是煤矿安全专项整治和检查力度明显加大,煤矿安全日常工作的开展取得明显成效。各乡镇和煤矿安全管理部门及煤矿企业定期开展煤矿安全大检查和联合执法工作,县煤矿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煤矿安全例会,对发现的问题做到及时通报和处理。四是通过狠抓煤矿整改措施和投入的落实,全县23家预保留煤矿已有13家煤矿通过省级验收,基本达到安全生产条件,正在申办安全生产许可证。五是认真贯彻落实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文件精神,建立健全了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强化了监管责任,调整充实了领导机构。六是各煤矿足额提取了安全风险抵押金,安全生产经费做到专户储存、专户管理、专款专用,足额投保了井下职工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工伤保险金,煤矿企业抵御灾害的能力得到增强。
但是,从全县煤矿安全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上看,形势依然不容乐观。从客观上讲,主要是煤炭企业的发展还不均衡,煤矿技术装备还十分落后,从业人员专业技术素质总体不高,煤矿安全投入不够,安全生产基础设施历史欠帐还大,加之有的矿井资源枯竭,发展前景并不乐观,说到底。从煤矿安全和生产的深层次上分析思想认识上还有差距,抓落实还不够,煤矿安全制度“落实不下去,严不起来”,“制度挂在墙上,管理停留在嘴上,落实停留在会上”这是当前煤矿安全工作领域最突出的问题。一是个别乡镇对上级关于煤矿安全生产的一系列重要指示,以及主管部门的安排部署,贯彻执行不力,责任制不落实。煤矿安全监管工作存在死角,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存在重大隐患的煤矿,该整改的没有彻底整改;二是部分煤矿整改力度不够,安全投入不到位;还有极少数煤矿企业重查轻改,避重就轻,敷衍了事,对整改持观望态度,仍抱侥幸心理。三是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监管职责不清。特别是在当前煤炭供应仍然紧张,价格依然偏高的情况下,有的煤矿受利益驱动,超能力生产现象时有发生,“重生产、重效益,轻安全”的思想比较严重。大家不防可以闷心自问一下,县政府说一千道一万,语重心长,百计千方,竭尽全力,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加强煤矿安全管理制度和办法,但到底执行多少,落实得如何呢?据了解,元月份县煤矿安全检查考核组在履行检查考核职责时,还有极个别乡镇分管领导不主动接受的安全检查考核,导致县里派出的检查考核组工作无法开展,吃夹生饭。这是抓煤矿安全工作不扎实典型的表现,也是作为一个国家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对工作极端不负责任的典型表现。
二、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增强抓好煤矿安全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认真贯彻执行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推进煤矿安全管理上新台阶
(一)安全生产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各产煤乡(镇)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切实增强抓好煤矿安全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充分认识抓好煤矿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们党早已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随着这一目标的实现,安全将成为社会文明进一步和人民生活质量改善和提高的重要标志。就我县来说,2004年zz煤矿“zz”透水事故的发生,使我们吸取了深刻的教训;我们务必要不忘过去,警钟长鸣。重不重视安全生产,是检验各级领导干部讲不讲政治的重要标志。我认为:为官一任,保一方平安,是领导干部的首要职责。安全工作绝非是个简单的经济问题,而是一个很严肃的政治问题。因此,抓好煤矿安全工作是社会全面进步需要,是关系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课题。
(二)认真贯彻落实煤矿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把法律法规和各级政策贯穿于煤矿安全生产的全过程,把理性的东西通过实际工作转化为工作成果。一是各产煤乡(镇)和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行证许可法》、《煤炭法》、《矿产资源法》、《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许可条例》、《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安全事故特别规定》和《煤炭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认真执行县政府出台的《zz县煤矿安全检查制度》、《zz县煤矿从业人员教育培训制度》、《zz县煤矿安全风险抵押金管理办法》、《思南县煤矿安全生产投入管理办法》、《思南县煤矿瓦斯防治办法》、《思南县煤矿防治水办法》、《zz县煤矿复产验收办法》、《煤矿事故应急预案》、《县人民政府关于全面落实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意见》等制度和办法,着重要在落实煤矿安全管理办法和措施上狠下功夫。二是要严格煤矿安全生产市场准入,强化源头管理,建立完善行政审批责任制。三是继续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法制氛围,提高法律意识,增强法律观念,真正做到依法办矿、安全办矿。
三、狠抓煤矿安全生产的基层基础工作,努力提高科学办矿水平
(一)继续加大煤矿整改力度,深化煤矿专项治理,以“一通三防”为重点,制定切实有效措施,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制。各产煤乡镇及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一通三防”管理措施,严格督促执行“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瓦斯防治十二字方针,实施重点监控,重点治理,跟踪督查,严禁煤矿企业超通风能力生产。一是各煤矿企业要加大煤矿安全生产的基层基础工作,对老、旧、杂和不符合国家安全标准、行业安全标准的设备、器材、仪器仪表、防护用品等,要及时检修或更换,达不到要求的,要立即停止作业。二是煤矿企业必须配备符合要求的备用电源,满足矿井通风、排水、提升等要求,要保持电源处于良好状态。三是抓好“一通三防”监测监控系统建设,今年上半年要把此项工作作为一项硬任务来抓,各煤矿企业必须要保证投入和装备到位,在县政府的统一指挥下,按照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全面完成“一通三防”监测监控系统的安装。四是继续深化水害防治工作措施,进一步加强煤矿水患专项整治工作的领导,坚决贯彻执行“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掘后采”的防治管理方针,完善防排水系统和地面防洪设施,配备配齐探放水设备和探放水人员,做到专职专用。要按照物探报告要求,控制好开采标高和开采范围,严禁在禁采标高和禁采区作业。五是大力推进“科技兴安”战略,努力提高采煤方法和采掘支护改革,从根本上提高煤矿生产技术水平、安全状况和资源回收率,大力推进壁式采煤法,普遍推行金属支护,遏制顶板事故发生。六是加强井下作业场所的职业卫生防治,建立洒水系统,完善综合防尘措施,依法做好职工健康监护工作,足额投保井下职工意外伤害保险金和工伤保险金。七是加大煤矿安全投入,努力提高矿井的抗灾能力和综合防范能力,继续抓好煤矿安全风险抵押金、煤矿安全生产投入资金、维简费的提取和使用,加强煤矿安全资金管理,对提取不足或挪用煤矿安全资金的要严肃处理。
(二)强化安全培训,努力提高煤矿从业人员的素质。从今年起,要完善培训网络,提高培训质量,煤矿企业负责人及有关经营管理人员、特殊工种人员必须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接受规范的安全培训。对煤矿矿长不具备安全专业知识,未经培训取得《矿长资格证书》;对特种作业人员未取得《操作资格证书》的不得上岗;煤矿一线职工上岗前未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不懂基本安全知识的也不得上岗。煤矿企业领导和管理人员要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要通过安全培训,提高煤矿从业人员对事故、特别是重(特)大事故的预防和自救能力,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
四、落实监管措施,明确监管职责,加大工作力度
(一)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责任不落实,安全生产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要把落实责任作为搞好安全的根本措施来抓,进一步强化日常监管和行业监管;开展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建立自我约束、持续稳定的煤矿安全长效机制。一是明确责任,重点完善和落实三项制度,即检查制度、隐患整改制度、培训教育制度。今年要在贯彻执行好煤矿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相关煤矿安全管理办法及制度的基础上,重点抓好检查制度、隐患整改制度、培训教育制度的落实和完善。紧紧抓住这三个重要环节,开展监管监察工作。二是要做到“五个必须落实”和“四个创新”。即必须落实好煤矿负责人和经营人员下井带班制度,各产煤乡(镇)及煤矿企业要严格按照县政府出台的《思南县煤矿负责人和生产经营管理人员下井带班班作业制度》规定狠抓落实,明确好下井带班的作业种类,下井带班的人员范围,每天下井带班的次数,在井下工作的时间,下井带班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对负责人或者生产经营管理人员没有按规定下井带班,或者下井档案虚假的,根据[2008]53号文件对该矿处15万元罚款。必须落实煤矿重大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各煤矿企业要对照《特别规定》定时期不定期的开展自查,并要采取措施及时排查各种安全隐患。同时,企业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和报告制度,凡未及时排查隐患、未及时进行隐患处理或未按时向有关监部门报告排查、处理情况的,要责令停产整顿一个月,并对煤矿企业负责人处15万元罚款,由安监部门负责督促落实。必须落实煤矿安全保障制度,各煤矿企业要尽快制定和完善煤矿安全保障制度,确保安全投入到位、管理措施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安全教育到位等,因投入不到位导致发生事故的,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由安监部门督促落实。必须落实煤矿安全监管职责,各产煤乡镇及有关部门要负责对煤矿安全进行日常监督管理,及时加强对煤矿安全生产实施监督检查,督促煤矿企业消除事故隐患,检查督促煤矿企业制定和落实安全岗位责任制,积极组织企业开展煤矿安全专项整治,认真履行监管职责;凡驻矿安全督查员没有履行职责引发事故的,给予开除、辞退处理,并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各安监站和乡企站要加强对煤矿重大安全隐患的监控,对不依法履行职责,不及时查处所辖区域的煤矿重大安全隐患和违法行为的,或不跟踪督促整改到位的,对有关人员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必须落实煤矿停产整顿规定,煤矿停产整顿要由煤炭管理和安监部门发出指令书,提出整改内容、时间等具体要求,被责令停产整顿的煤矿必须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和安全技术规定,对擅自组织生产的,依法予以关闭,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由安监部门、煤炭部门负责督促落实。“四个创新”,即做到机制创新,体制创新,服务创新,制度创新。三是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强化煤矿安全工作的领导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各产煤乡(镇)的行政主要领导是煤矿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者,对本辖区煤矿安全工作全面负责,要认真执行与县人民政府签订的煤矿安全生产责任状,将工作任务分解细化落实到人、落实到企业、落实煤矿、落实岗位,特别要落实好国家干部驻矿监管煤矿安全,要做到专职专用,确保煤矿安全时时有人管、事事有人问,形成监管合力。煤炭企业法人代表是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负主体责任,矿长要具体负责本企业的安全工作,对安全管理负总责制。按照层层签订的安全责任状的要求,落实企业各级领导、各职能机构和各岗位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落实监管责任,真正形成责、权、利相统一,做到安全、生产、监管、收费“四位一体”的煤炭管理体制,更好地促进煤炭产业长足发展。
(二)明确监管职责,细化监管措施,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全力以赴搞好煤矿安全工作。
县煤炭管理部门要加大煤炭产、供、销、运和“五统一”管理的工作力度,严禁非法矿井产品流入市场;要加强培训工作,提高煤矿从业人员的素质和安全生产的自我保卫能力;认真组织贯彻落实行业技术规范和标准,大力推进技术进步,加强对煤矿矿矿长及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和上岗管理。县安监部门要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煤矿安全进行日常性的监督检查,对煤矿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作出现场处理或实施行政处罚;监督煤矿企业事故隐患的整改并组织复查;依法组织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矿井;定期不定期组织煤矿安全专项整治;对煤矿职工培训进行监督检查;参与煤矿事故调查处理,认真搞好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及监管工作。县国土资源部门要加大矿产资源动态巡查力度,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坚决打击已关闭煤窑死灰复燃和非法采矿,做到发现一处取缔一处;对越界越层、破坏矿产资源、不按批准的矿山开发利用方案实施等违法违规行为,要及时查处,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县环保部门要督促煤矿企业按照规定完善环保设施,落实排污治理措施,对破坏生态、污染环境,以及环保治理不达标的煤矿进行查处。县公安部门加大对煤矿企业民用爆炸物品的管理力度,强化对煤矿企业购买、运输、储存、使用民用爆炸物品情况的监督,向合法煤矿企业提供合格的煤矿专用炸药;对非法生产和违规生产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刑事责任;要积极配合各有关部门加大行政执法的力度,对不听劝阻,各项非法生产的采矿业主,要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给予行政处罚。县监察部门要加大行政监察力度,认真进行行政责任追究,特别要严肃查处事故背后的腐败行为。
(三)严格执行煤矿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凡在乡镇辖区内发现有非法煤矿,按照规定对产煤乡(镇)主要负责人给予降级以上处分,对发生事故的要从重处罚;凡因乡镇政府和有关部门不作为、乱作为、不严格执法、失职渎职等违法违规行为造成事故的,严格实行问责制,并要按照有关规定从严处理;因违法违章作业造成死亡事故的企业,由职能部门督促煤矿企业严格按省政府的标准进行赔付,并对事故单位依法进行处罚,确保我县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
(四)积极探索煤矿安全监方式和手段的创新。各产煤乡(镇)和各有关部门要加强调查研究,努力探索,在煤矿监管中不断发现问题、了解情况,认真总结经验,积极推进监管体制和机制、监管方式和手段的创新,促进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上新台阶。
五、加强领导,狠抓落实
(一)各产煤乡(镇)各有关部门必须充分认识到抓好乡镇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进一步完善监管体制,强化煤矿安全监管职责,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抓好基层、夯实基础,逐步建立安全长效机制。因此,抓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不仅是各煤矿企业的重要职责,更是各级各部门的重要历史使命,要把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对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要在监管上下功夫,重心下移,关口前移,监管靠前,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狠抓目标管理和责任制的落实,加大对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投入;建立完善各项保障措施,提高企业防御事故的能力,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
安全是生产的前提,是企业得以生存的首要条件,没有安全其他一切都是空谈,安全生产管理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从每年一度的全国安全事故调查中可以看出,煤矿作为高危行业,煤矿企业的人员伤亡比重远远超过其他企业,人员伤亡数字触目惊心,给国家、社会、企业及遇难家属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严重影响着社会的长治久安、人们的幸福安康。《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确定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方针,国家专门立法确定了安全生产管理的地位,同时也体现了国家对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视,不管何时、何地,安全生产都应摆在第一位、重中之重的位置,任何人员都不能在违背安全的前提下进行作业,任何事一旦与安全起冲突都要优先保证安全,只有安全,才有生产,只有安全生产,才有经济效益。安全生产不只是人身安全,还包括场地、设备安全及周围建筑物等的安全,这对企业的生产、经济效益起到决定性影响,如果人员、场地、设备或建筑物出现安全问题,那轻则企业停业整顿、赔钱处理事故,重则会导致企业破产。要保证企业的安全生产,就需要专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对企业进行安全生产管理,遵守国家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将安全摆在第一位,敢于对不安全情况说“不”,切实做到安全先行,生产保障,让企业的员工都能了解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自觉遵守安全生产管理相关的规章制度,确保生产作业在安全的情况下进行,以保障企业的健康发展。
2新疆顺通煤矿企业简介
矿井2008年列入《自治区煤炭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改扩建矿井,矿井建设规模为30万t/a,2009年8月批准开工建设,2011年吉木萨尔县煤炭产业优化升级方案确定,顺通煤矿在“十二五”期间已经建成年产90万t矿井。矿井开拓方式为斜井开拓,分别为主斜井承担煤炭运输任务;副斜井承担人员上下及材料运输、其他辅助运输任务;回风斜井承担矿井回风任务。矿井提升运输系统副井采用绞车提升,主井采用双驱动变频控制皮带提升。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通风方法为机械抽出式,目前矿井总进风量为2156.04m3/min,总回风2173.44m3/min,W1151综采放顶煤工作面配风1303.8m3/min。矿井供电采用双回路供电,一路备用电源引自水溪沟变电所,另一路主供电源引自新地乡变电所。
3顺通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3.1从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
在过去,顺通煤矿机械化程度较低,人工开采占主要部分,煤矿开采需要大量的劳动力,随着顺通煤矿不断开采新矿,年产量不断提高,因此顺通煤矿招收了大量的采煤生产人员,但由于人工开采煤炭资源不需要太高的技术含量,而且采煤环境差,因此招收的采煤生产人员素质普遍较低,对煤矿的安全生产意识淡薄,对采煤的安全技能知道的也较少,煤矿采煤生产人员为了生产任务和利益往往不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极易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给煤矿安全生产管理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3.2安全生产保障能力较弱
顺通煤矿安全生产基础保障设施尚不够完善,对瓦斯、突水、井涌、煤火探测等的安全防范措施不到位,安全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对于安全生产管理和通风、机电、采矿、地勘、测绘等特殊作业的年轻技术人员急需锻炼提高,这样不利于顺通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
3.3安全管理方式和水平都较低
顺通煤矿安全管理方式和水平相对低,缺乏系统的、全面的、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方式,而且顺通煤矿的大部分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不高,对安全生产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太熟悉,理解不够深刻,在安全事故预防方面做得不到位,这就导致了很多不安全因素的产生。另外,顺通煤矿的安全管理方式有待提高,对于一线采煤人员的意见或者提出的问题应当重视,通过调查对于发现的安全隐患应当及时处理,从而使安全隐患减少。
4顺通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4.1对员工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培训增强安全意识
新疆顺通煤矿管理层要成立安全教育培训小组,专门负责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管理培训,同时要建立设备齐全的安全教育培训基地,聘请专业的安全教员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另外还可以制定安全考核制度,对员工的安全生产进行考核,以便提高员工对安全生产知识学习的积极性,总之要想尽办法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
4.2提高煤矿安全生产保障能力
由于煤矿矿井本身的安全性就比较低,瓦斯、突水、煤炭自燃等自然灾害无法避免,煤炭开采过程中危险性极大,因此要想办法降低煤炭开采危险性。顺通煤矿为了保证安全生产,要通过提高安全生产技术、加强安全生产装备的投入使用,以便能提高煤矿安全生产保障能力。
4.3转变安全管理模式和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顺通煤矿要想要想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就必须转变现有的不科学的、不合理的安全管理模式,要强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将不安全因素扼杀在摇篮里,积极整治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并发动群众,让全体员工参与到安全生产管理中来,多倾听一线员工的声音,让经验丰富的一线员工共同制定符合新疆顺通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全体员工一起努力建设安全生产模范煤矿。
作者:康园胜 单位:新疆神新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顺通煤矿
参考文献:
[1]蔡士松.小煤矿机电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6):67.
[2]张兰,许江,张延松.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1,(06):89-92.
[3]贺亮.现代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的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
[关键词]煤矿安全、电子信息系统、安全
中图分类号:X9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8-0391-01
一、电子信息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具体应用
1.对矿井井下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系统
随着我国对煤矿安全日渐重视以及监督管理力度的不断加强,我国的各大中型企业、乡镇煤矿企业均已装备上了安全生产监督系统,这种安全系统的广泛应用已经大大的提高了我国煤矿行业的安全系数。但现在依然存在问题是井上管理监督人员无法对井下挖掘人员的安全问题无法进行全方位的监控,一旦事故突然发生,对井下遇难人员的挽救信息缺乏可靠性,从而造成挽救效率低下。新型的矿井人员跟踪考勤管理系统的出现,就可以对煤矿井下人员进行时刻的跟踪监控,可以随时了解井下人员的活动工作情况。万一发生火灾、瓦斯爆炸等灾害,还可以通过及时的通过电子计算机获得井下遇难人员被困的区域、数量、被困人员如何撤退等有效信息,为抢救方案做有效的依据。也可以利用监督系统,对井下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按时考勤。
该系统已经根据对煤矿安全生产的技术要求、国家安全标准进行了独特的设计,可以对井下人员的日常工作情况的跟踪与监督完全的实现全自动化和信息化管理的要求。同时也具有性能稳定、操作简单、质量可靠以及可以将煤矿已有的监控系统平台进行联网运行,从而节约了投资成本。
2.对煤矿安全生产的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交叉学科,是用来描述、储存分析、地理信息输出的理论和方法的,是采用地理数据模型的分析方法并且以地理的空间数据库为理论基础,不断的提供各种各样的空间和动态的地理信息。为地理情况的决策和研究提供服务的电子计算机信息系统。目前,煤矿安全的生产信息系统包括两方面的开发:一方面是计算机方言与其他的软件系统相结合开发的拥有自己知识产权的电子信息系统,计算机方言包括VB、VC等,另一方面是在GIS的理论基础下,采用其函数库中的二次开方的功能,从而从新退出专用的地理信息系统的软件。而煤矿安全生产地理信息系统是同时结合地理信息技术与煤矿安全生产信息,使地理信息系统充分的发挥作用,从而使得煤矿安全信息系统的信息得到共享与应用,是地理信息系统在煤矿行业中的具体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结构:由于INTERNET是根据煤矿安全生产监管的需求和当今快去发现的因特技术构建的。该系统的体系结构主要由文本数据库、图形数据库和INTERNET网络构成,其中文本数据库主要包括政策法规类、新闻类、学术论文类和煤矿安全监管类等。总而言之,煤矿安全生产的地理信息系统的结构主要包括:电子安全生产技术信息库、图形信息库、网络信息系统以及用户系统组成,实现共享主要是通过局域网在企业内部实行的。
3.对煤矿安全进行监督的安全监控系统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主要是为了在实现煤矿行业在安全、生产过程中的监督与检测、生产指挥信息调节的同时,还可以满足对井下采掘人员的管理、瓦斯监管、短信平台的报警系统等各方面的要求。该系统主要由两大部分构成,其分别为煤矿井上边地面中心站以及配套产品和煤矿井下地面的中心站自己配套产品。井上边的设备主要安装在地面上的安全场所,井下边的设备主要安装在煤矿井下具有爆炸性的瓦斯气体、煤尘环境中,其为爆炸性气体环境使用的系统
二、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产生的良好效果
经验显示,由于电子信息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所以新推出煤矿数字化远程监控等各种应用系统就相当于为煤矿安全和预防瓦斯气体配备了私人秘书,有了个人的电子警察,能够有效的控制煤矿瓦斯的爆炸事件。
电子信息技术在煤矿行业中的应用取得了以下效果:
1.大大降低瓦斯带来的隐患、减少了重大的死亡事件,安全系数有了很大的提高。电子信息技术在煤矿行业中的普遍应用,能够对于企业中由于井下瓦斯过量而导致死亡事件可以及时的发现和在第一时间进行制止,从而有效的预防瓦斯事故的发生。
2.对重大隐患的排查整理改正的目标很明确,发展的隐患可以及时的进行整改。电子信息技术可以录入和显示隐患的信息和地理分布情况,主要应用分类图标的方式,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到整改情况和矿井隐患。电子信息技术中网络的整改可以全方位的及时的处理安全隐患问题,从而有效的预防了事故的发生。
3.具有科学的管理手段,可以高效,全面的对安全隐患问题进行分析,解决了许多监管人员不足的矛盾。煤矿行业中的安全监管系统提供了非常直观的信息共享机制,从而为我国的科学管理和科学研究提供了信息上的支持和分析决策上的支持,管理人员可以不在案发现场也可以全方位的了解案况,可以解决煤矿行业中管理人员严重不足的问题。
4.有效的解决了煤矿采掘过界的问题,是的行业的采矿秩序更加规范,其实许多事故发生的根源就是采掘的越界,例如,采空区的漏水、贯通空区引起的爆炸等等事件。然而引入该系统以后,管理部门可以及时的发展采掘中出现的越界现象,及时的对该现象进行处理,从而有效的提高了煤矿行业中的安全性。
5.促进了企业管理部门可以依靠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进步,提高煤矿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从而加大了企业的生产力。
三、总结
电子信息技术在煤矿行业中的应用是煤矿行业和政府在对煤矿行业进行管理所迈出的第一步,其具有跨时代的意义。随着数字化远程监控系统等电子信息技术的投入使用,煤矿行业所遇到的安全事故将会不断的减少,煤矿行业将在电子信息技术的带领下不断的进行完善、健康、从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李爱严瑞,赵志刚.《以信息化促进煤矿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建设》【J】.煤矿开采,2009.
2.张江石,安宁,郑树权,郭竟成.《煤矿安全信息管理模式研究》【J】煤矿安全2009
3.余思东,万荣泽,黄欣.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J]. 煤炭技术,2013,06:86-88.
4.王春. 浅析电子信息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5:80.
5.姚四改. 电子信息技术在提高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具体应用[J]. 煤炭技术,2013,07:109-111.
一、形势与现状
1.面临的形势
(1)安全生产是煤炭工业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的重要保证,安全生产越来越突显其重要地位和作用
煤炭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始终占70%左右。预测到2020年煤炭占60%左右,2020年将占50%以上,因此,煤炭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是我国的主要能源。20*年全国煤炭总量为9.9亿t,20*年11.0亿t,20*年煤炭产量尽管达到了13.9亿t,仍不能满足需求。当前,快速增长的经济,对煤炭工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必须确保煤炭工业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我国煤矿主要是井工开采,生产环境条件复杂,与其它行业相比,煤矿安全尤为重要。安全是煤炭生产的头等大事,安全对煤炭生产起着保证、支撑和推动作用。保证煤矿职工的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是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的能源供给问题。
(2)煤炭工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煤矿的信息化和现代化,对煤矿安全生产科技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十六大报告指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安全生产是煤炭工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安全生产的各项工作要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的正确道路上来,通过科技创新,提高煤矿的安全管理技术水平、煤矿灾害事故的预警能力和防治水平、煤矿安全生产的监察技术水平。
(3)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形势依然严峻,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
我国煤矿事故死亡人数是世界上主要采煤国家死亡总人数的4倍,百万吨煤死亡率是美国的近200倍(20*年)、印度的12倍。煤矿灾害事故的消极影响远远超过了经济范畴,每发生一起事故,都会引起国内外各界的广泛关注,使煤矿企业形象受到巨大损害,企业市场亲和力受到削弱,严重的影响了煤炭企业后续发展的动力。我国严峻的安全生产问题还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和严重的环境危害,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电视、报纸和网络等新闻媒体对煤矿灾害事故进行深入的报道,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另外,我国严峻的煤矿安全生产形势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直接影响着我国的形象和对外贸易。
(4)我国加入WTO、经济全球化趋势为煤矿安全生产科技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
科技创新能力是国际竞争的主导因素,成为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维护国家安全的关键。二十世纪中期以来,科学理论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形成了一系列高技术成果,推动了高技术产业迅速发展;同时,高新技术和传统产业结合,促进了传统产业技术进步,加速了传统工业的高技术化,形成了新型工业化的产业发展模式。发达国家各类产业知识和技术含量不断增加,科技和经济竞争力不断增强,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格局中,取得了对发展中国家的巨大技术优势和高额经济回报。进入新的世纪,国际竞争格局正从经济竞争、资源竞争和科技应用竞争向科技原始性创新竞争演变发展,原始性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成为国家间科技乃至经济竞争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下,煤矿的安全生产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社会迅速进步和人民生活质量逐步提高的过程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煤矿的安全生产愈来愈影响国家之间的竞争和国际贸易。面临良好的国内外形势,抓住机遇,勇于面对挑战,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科技工作是历史赋予的责任。
2.煤矿安全生产的现状
(1)煤矿自然条件差,灾害多
我国大多数煤矿地质条件复杂,导致自然灾害多,容易引发重大事故,给安全生产造成极大的困难。
煤矿瓦斯大,煤与瓦斯突出越来越严重,危险性增加。我国所有煤矿均为瓦斯矿井。在100个国有重点煤炭生产企业的609处矿井中,高瓦斯矿井占26.8%,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占17.6%,低瓦斯矿井占55.6%。国有地方和乡镇煤矿中,高瓦斯矿井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占15%左右。部分局矿的情况更为严重,如淮南煤业集团公司所属11对矿井均为突出矿井,平顶山煤业集团公司所属的13对矿井也全部为高瓦斯或突出矿井。随着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瓦斯涌出量不断加大,煤与瓦斯突出危险也不断增加,高瓦斯突出矿井数量也在增加。
自然发火危险性严重,比例大、覆盖面广。据20*年的统计,原国有重点煤矿中有自然发火危险的矿井占51.3%。自然发火危险矿井几乎在所有矿区都存在,因自燃而造成煤炭资源的破坏,每年达数十亿元的经济损失。
冲击地压危险性增大,个别煤矿十分严重。据统计,1999年17处大中型煤矿就发生1377次冲击地压,最大强度达到里氏4级。辽宁省抚顺矿务局老虎台煤矿,20*年发生各类冲击地压6127次,其中大于3级21次,平均每天发生冲击地压17次,严重威胁煤矿安全生产和城市的公共安全。
煤尘爆炸危险普遍存在,危害严重。我国煤矿爆炸危险普遍存在。20*年原国有重点煤矿有532处矿井煤尘有爆炸危险,占87.4%。小煤矿中91.35%煤矿的煤尘具有爆炸危险,其中高达57.71%的具有强爆炸性。
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水害制约安全生产。我国大中型煤矿中,水文地质条件属于复杂或极复杂类型的煤矿占25.*%。20*年,全国煤矿共发生水灾事故146起,死亡463人,占重特大事故死亡人数的比例仅次于瓦斯事故。
煤矿热害已成为矿井新的灾害。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围岩温度提高,矿井热害问题越来越突出。1999年,70处大中型生产井工煤矿的采掘工作面最高气温超过《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其中26处超过30℃,最高达到37℃。
(3)煤矿数量多,大、中、小并存,差异大
我国煤矿数量多,超过世界上其他主要采煤国家的煤矿总数。截止20*年底,全国共有各类煤矿26395处,国有重点和国有地方煤矿27*处,乡镇煤矿23691处。按矿井能力划分,大中型煤矿532处,占煤矿总数的2.*%,小型煤矿25863处,占97.99%。
我国煤矿的生产能力分散。根据1999年统计分析资料,全国煤矿平均每处生产能力5.85万t/a。其中,大中型煤矿总设计生产能力7.25亿t/a,占全国煤矿总设计生产能力的41.43%,平均每处109.66万t/a;中型煤矿342处,能力2.18亿t/a,占16.6%,平均每处63.7万t/a。这些数据充分反映出我国煤炭生产分散,生产集中度过低,大多数小煤矿安全生产技术与装备水平低下、抗灾能力差,给安全生产管理带来困难。
(4)煤矿机械化程度低,安全技术装备不足
20*年,原国有重点煤矿的采煤机械化程度75.43%,综采机械化程度59.42%,综掘机械化程度15.*%。而原国有地方煤矿和乡镇煤矿机械化程度普遍较低,全国平均采煤机械化水平还不到40%。
20*年统计,原国有重点煤矿有35处高瓦斯突出矿井没有按《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配备瓦斯抽放装备,47处高瓦斯和突出矿井没有装备瓦斯监控系统,占高瓦斯突出矿井总数的17%。现有煤矿多数矿的监控系统装备不全,尚未实现网络化管理,部分设备功能落后。44处自然发火危险的矿井,尚未建立防灭火系统。66处矿井尚未建立防尘供水系统,占矿井总数13%的煤矿需要更换防尘供水管路。不少的矿井没有安设防隔爆设施,既使配备了隔爆设施的矿井,设置的数量少,没有达到安全规程的要求。相当一部分原国有重点煤矿的甲烷传感器、便携式甲烷检测仪、光学甲烷检测仪、甲烷断电仪等必备的安全仪器仪表配备不足。有164处矿井50%以上的电气设备超期服役。数量众多的小煤矿安全装备水平更低,有的根本不具备防御灾害的能力,多数小煤矿仍旧沿用落后淘汰的电气设备,电气防爆性能差,失爆率高。
(5)煤矿从业人员结构复杂,综合素质差,管理落后
我国煤矿用人过多,农民轮换工等从业人员构成煤炭生产一线主体,整体文化水平低,素质差,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许多企业又不进行岗前安全培训,违章作业现象严重。许多小煤矿经营者没有基本的安全生产管理技术知识,不懂安全,不管安全,不顾安全。据2000年的调查,30万t以上大中型煤矿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62.67%,大专以上只占5.44%,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占0.3%。30万t以下小型煤矿中,中专以上职工平均每矿不到3人。另有资料表明,在现代化大型煤炭企业中,拥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人数仅占职工总数的2.93%。20*年国有重点煤矿原煤生产人员效率为2.78t。
目前,我国煤矿的安全管理主要是由管理人员凭主观意志和经验进行工作,管理技术和手段落后。这种管理模式,由于受管理人员的知识、经验和责任心的限制,很难适应矿井灾害事故的复杂多变条件,这也是煤矿灾害事故多发的原因之一。
3.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重大问题
(1)煤矿重特大事故多
当前,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总体上呈现稳定好转的态势,但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仍然十分严峻。煤矿是工矿企业中事故死亡人数最多的行业。20*年全国工矿企业共发生伤亡事故13960起,死亡14924人,其中煤矿企业共发生死亡事故4344起,死亡6995人,占工矿事故总数31.1%,死亡人数的46.9%。在煤矿事故当中,重特大事故多,并呈上升趋势。20*年全国共发生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事故12起,煤矿占了9起,分别占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的75%和66.9%。据统计,乡镇煤矿死亡人数占全国煤矿死亡人数的64%以上,事故次数占全国煤矿事故起数的60%以上。20*年乡镇煤矿占全国煤矿死亡人数的72.5%。
我国煤矿事故类型当中,瓦斯和顶板事故最为严重,在煤矿事故死亡人数中,瓦斯和顶板死亡人数占全国煤矿死亡人数的74%以上,事故次数也占全国煤矿事故次数的70%。20*年,全国共发生瓦斯事故743起,共死亡2407人,分别占全国煤矿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的17.1%和34.4%。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事故中,由于瓦斯(瓦斯爆炸和煤与瓦斯突出)引起事故7起,死亡357人,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占重特大事故次数和死亡人数的77.8%和85.6%。从事故起数统计,顶板事故是最严重的,顶板事故发生的频率较高,死亡总人数较多,20*年,全国共发生顶板事故2364起,共死亡2766人,分别占事故次数和死亡人数的50.71%和34.69%。
由于煤矿事故多,死亡人数多,造成了我国煤矿的百万吨死亡率一直高居不下,与先进采煤国家的差距很大。1999年我国煤矿的百万吨死亡率为6.08,2000年为6,20*年为5.85,20*年为5,其中国有重点煤矿为1.25,国有地方煤矿为3.83,乡镇煤矿为12.1。国外先进采煤国家煤矿百万吨死亡率非常低。2000年,南非煤矿的百万吨死亡率为0.13,印度为0.42,波兰为0.26,俄罗斯为0.46。20*年美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只有0.*5。由此可见,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与国外先进采煤国家相比,差距很大。解决我国煤矿的安全生产问题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
(2)职业危害严重
我国原国有重点煤矿现患尘肺病人数约17.5万人,而且每年还在增长,每年因尘肺死亡2500~3000人。这些数字还不包括职业危害更严重的原国有地方煤矿和乡镇煤矿。煤矿的其它职业危害,如噪声、震动等也相当严重。
(3)重大事故隐患和重大危险源大量存在
由于煤矿自然条件的复杂性,开采条件的多变性,而且存在着瓦斯、火灾、水灾等自然灾害,这些灾害往往可能存在于一个矿井,增加了矿井的不安全度。加上煤矿作业空间十分狭小,照明条件差,大量隐患存在于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和井下各个场所,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重大伤亡事故。因此,煤矿恶劣的自然条件和苛刻的作业条件,形成了大量的危险源和事故隐患。
(4)安全技术和装备尚不能保障安全生产
由于对煤矿主要灾害的致因缺乏深入研究,使得采取的技术措施针对性、可靠性和配套性不强,只治标,难治本,还不能从根本上杜绝煤矿灾害的发生。如煤与瓦斯突出的机理研究仍停留在假说阶段,尚没有成熟的理论来指导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的开发和研究,致使突出事故时有发生。随着煤矿向深部延伸,诸如延期突出、矿震、热害、高地应力等灾害更为严重,对这些灾害缺乏必要的研究,还不能找到完全有效的治理措施。
煤矿安全装备是防治煤矿事故的重要手段,在防治灾害事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目前仍有许多装备存在适应性不强、可靠性差的问题。另外,面对新出现的灾害,缺乏必要的控制灾害的专用装备。煤矿安全的监测仪器仪表也存在着寿命短、精度低、稳定性差,满足不了安全的需求。设备短缺仍是煤矿存在的另一个突出问题。
(5)煤矿安全科技的投入严重不足
安全科研投入对煤矿安全生产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然而国家对安全生产科技工作的直接投入不足,影响了煤矿安全科技的发展。由于煤炭工业部和国家煤炭工业局的撤销,行业性科技攻关和原煤炭基金随之取消,使得煤矿安全科技的投入明显下降。由于我国煤矿企业长期以来执行的是低价位运营,企业效益差,无力对安全科技进行投入。据1999的统计数据表明,全国大中型煤矿中只有191处有安全科研投入,仅占大中型煤矿的总数的36.77%,安全科研投入总计5878万元,平均每矿不足10万元。安全科技投入的严重不足,影响了对煤矿自然灾害防治技术的研究。
(6)安全监察技术手段缺乏
煤矿安全监察是一项技术性非常强的工作,需要技术标准、技术法规、检测设备及仪表等技术装备的支持,以保证监察工作的科学、准确。煤矿灾害事故的勘测与分析,事故模拟验证、责任认定也都需要借助于强有力的技术装备手段。但是,目前还未针对煤矿安全监察所需的技术和装备进行研究与开发。比如在处理事故时缺少取证的技术分析手段;抢险救灾时,缺乏救灾通讯设备和快速救灾装备。因此,急需对监察急需的技术、仪表现装备进行开发研究。
(7)行业技术基础亟待加强
安全技术标准是指导、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也是煤矿安全监察的重要依据,现行的数百个煤矿安全技术标准急需修订以满足当前安全生产的要求。近年煤矿因采用的新生产工艺技术而出现的安全问题,也需要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技术标准。
煤矿安全产品质量直接关系到煤矿安全生产。安全标志的准入制度对确保进入煤矿的产品的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承担产品安全性能检验的各质检中心的检验装备存在着设备老化、测试技术水平降低等突出问题,急需更新和提高。
4.煤矿安全生产的科技需求
(1)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建立适合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科技发展阶段的科技创新体系;整合社会资源,建立煤矿安全生产科技支撑平台,这是煤矿安全生产科技工作得以蓬勃发展的重要基础。
(2)加强煤矿安全的基础理论研究,摸清灾害的致灾机理、发生演化过程,如煤与瓦斯的突出机理、瓦斯与煤尘爆炸机理等。攻克主要灾害防灾抗灾和救灾的重大理论问题及重大技术难题。
(3)对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性应用技术进行攻关研究,为控制矿山重特大事故提供有效的技术;发展煤矿安全生产的高新技术产品,并促进其产业化。
(4)培育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的市场机制,建立主要灾害治理的示范工程。
(5)加强煤矿安全技术基础性工作。健全和完善煤矿安全标准化体系,改善重大技术与装备研发的实验条件,提高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的能力,为煤矿安全形势的全面好转提供技术基础。
(6)解决安全监察工作的技术难题。建立和健全完善的煤矿安全监察技术支撑体系,提高我国煤矿安全监察能力和水平。
(7)加强对生产技术进步所出现的新的技术难题进行攻关。
(8)加强煤矿安全科技的评估工作。
二、指导思想、发展思路和目标
1.煤矿安全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
为实现党的十六大所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发挥科技进步对安全与健康事业的促进作用,紧密结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抓好“三件大事”,建设“六个支撑体系”,推进“五项创新”的工作思路,贯彻“科技兴安”的战略思想,与实施国家科技发展纲要相协调,促进煤矿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建立。
2.煤矿安全科技发展的思路
整合全国煤矿安全科技资源,创立国家煤炭安全科技创新体系。在国家的支持下开展煤矿安全基础研究、科技攻关;在国家资金引导下以企业投入为主,开展应用技术研究、建立示范工程。为国家煤矿安全监察提供技术支撑,为煤矿企业改造升级、提高安全生产水平提供技术保障。
3.煤矿安全科技发展的目标
以煤矿主要灾害为对象,提高煤矿防灾抗灾能力和煤矿安全监察水平为重点,扭转煤矿安全生产的严峻形势为目的,在煤矿安全基础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基础上,攻克30项关键技术,推广35项先进适用技术,建设5个灾害治理示范工程,煤矿安全技术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构建新形势下的煤矿安全科技创新和技术保障体系,建立国家和企业相结合的煤矿安全科技投入机制。为煤矿灾害治理长效机制的基本形成、煤矿事故的有效控制、职业危害显著降低、煤矿安全生产保障能力的全面提高提供技术支持和科技保证。
三、重点任务
1.基础理论研究
煤矿安全科技的基础理论研究是灾害防治工作的源泉和根本。开展基础理论研究,揭示煤矿事故的致因和灾害发生机理,摸清事故发生发展及演化过程,探索灾害预测预报的敏感性指标或参数,寻找防止事故发生的途径和方法。以煤矿事故因素——瓦斯、火害、水灾、顶板和机电等为重点研究对象,开展15项基础理论的研究。
(1)瓦斯、煤尘爆炸机理及传播规律
(2)承压瓦斯在孔隙介质、松散介质中的渗流特性
(3)煤与瓦斯延期突出及预测的基础研究
(4)煤自然发火热物理特性及火源点探测基础理论的研究
(5)矿井通风系统安全可靠性评价和优化设计理论基础的研究
(6)突出煤层高产高效开采的安全基础理论研究
(7)突出煤层放顶煤开采与突出危险性之间的关系
(8)深部开采条件下冲击地压防治技术研究
(9)矿井顶板灾害发生机理及其控制技术研究
(10)矿用隔爆箱体防爆性能的评价方法和专家系统
(11)新的采矿方式和采矿环境下,煤矿水害突发机理、条件及关键控制因素的研究
(12)煤矿呼吸性粉尘和悬浮颗粒物的扩散特性
(13)煤炭中硅酸盐粉尘的产生和稀土元素特性
(14)煤矿安全经济理论研究
(15)建立煤矿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理论研究
2.重点科技攻关研究
针对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共性、关键性和前瞻性的技术问题,加强科技攻关,提高对煤矿主要灾害的识别能力、监测预警能力、防治与控制能力;提高矿井的防灾抗灾水平、事故的抢险救灾水平、安全生产管理的科技水平、事故的鉴定分析水平等。以危险源辨识、监测预警、灾害防治、应急救援、事故分析处理、科学管理等6方面为主线,开展30项重点科技攻关。
煤矿重大危险源辨识
以煤矿作业活动场所、巷道峒室及采矿影响范围内的自然灾害因素、机电设备为对象,对可能存在的危险点、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危险性分析,对事故隐患进行诊断、鉴别和分级。
(1)煤矿重大灾害危险源辨识、评估及分级标准的研究
煤矿灾害的监测预警
灾害的监测和预警是防治事故发生的关键,加强对煤矿瓦斯煤尘爆炸的监测预警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的煤矿安全工作的重点,监测监控、预测预报和预警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前提和保障。
(2)瓦斯煤尘爆炸动态监测、预警技术
(3)煤矿突发性动力灾害(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矿震等)的预测技术
(4)煤矿采掘工作面、采空区自然火灾连续监测与控制技术
(5)煤矿主要灾害的预警技术的研究
(6)呼吸性粉尘浓度和沉积煤尘强度监测传感器的研究
灾害事故的防治
根据煤矿灾害存在和发生的条件,有针对性地采取必要和准确的技术措施消除事故隐患,但现有的技术手段还不能满足防灾抗灾的迫切要求,还需要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科技攻关。
(7)瓦斯灾害易发区判识系统和防爆脉冲雷达的研究
(8)低透气性高瓦斯松软煤层瓦斯抽放成套技术
(9)高瓦斯煤层强化抽排技术及规模开发利用技术
(10)区域性煤与瓦斯突出预测及控制技术
(11)电磁辐射法预测冲击地压等动力灾害的研究
(12)井下隐蔽火源的探测技术
(13)防治井下自燃和外因火灾的新材料、抑制剂和新工艺的研究
(14)瓦斯煤尘爆炸自动抑爆技术的研究
(15)综采工作面实时跟踪降尘成套技术的研究
(16)原位动态地质及诱发水害相关信息的适时监测、快速处理与灾害预报技术与装备
(17)非拆卸式安全矿灯的研发
(18)防范和控制灾害性突水事故的导水通道高效精细探查技术
(19)采区高压安全供电集中控制技术与装备的研究
重大事故的应急救援与分析处理
我国煤矿主要是井工开采,一旦发生诸如瓦斯爆炸、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突水等重特大事故,先进的救灾技术和装备是挽救生命、减少人民财产损失的保障。当前,井下无线救灾通讯、井下人员的跟踪管理、遇难人员定位等技术装备是急需开展攻关研究并产业化的。事故的分析处理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对灾害发生的过程的智能仿真,勘察和技术分析都必须借助于必要的技术手段。
(20)煤矿重大灾害事故的应急预案及救灾辅助决策系统
(21)煤矿重大灾害的救灾技术与装备的研究开发
(22)煤矿主要灾害的智能诊断和仿真模拟技术研究
煤矿安全管理科学技术
传统的煤矿安全管理依靠管理人员的主观意志和经验来进行的。这种管理模式无法适应现代化矿井管理工作的需求。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矿山灾害事故数据库、知识库和专家系统,提高煤炭企业的管理水平。
(23)我国煤矿防灾抗灾的地理信息网络(GIS)
(24)以矿井通风和预防瓦斯灾害为主线的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研究
(25)重大灾害现场勘察技术研究
(26)建立矿山灾害事故动态数据库、知识库和专家系统
(27)矿井安全生产评价方法与动态评价系统以及评价的方法和标准
煤矿安全监察工作的技术保障
煤矿安全监察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技术法规和标准的制定、煤矿安全装备的监督检验、事故的责任认定等都必须强化技术的作用。
(28)为制订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标准体系所进行的基础研究
(29)重大灾害事故的抢险救灾及其鉴定技术与装备
(30)煤矿事故预防、工伤保险与安全监察机制的研究
3.重点推广项目
我国煤矿大、中、小并存,技术装备水平参差不齐。近年来煤矿安全科技经国家科技攻关、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等科技计划的支持下取得了一批先进、适用的技术成果。为了认真贯彻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提出的“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十二字方针,推进安全生产工作。本着推广先进、成熟、适用的科研成果,及时淘汰技术落后、安全生产程度低的技术与装备的精神,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遴选出了7类35项煤矿安全技术与装备重点推广,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煤矿防治灾害事故的能力。
矿井通风技术
推广通风系统优化技术,提高矿井通风系统的可靠性和抗灾能力;推广高效节能的通风设备,提高矿井和掘进工作面的风量供给,以及处理瓦斯积聚的能力。
(1)高效节能小矿井主要通风机
(2)高效低噪声对旋局部通风机
(3)局部瓦斯积聚处理技术与装备
(4)矿井通风参数测定技术与装备
(5)通风系统优化技术
瓦斯抽放与防止瓦斯煤尘爆炸技术
推广“九五”以来科技攻关的系列成果,提高低透气性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煤层的瓦斯抽放率,使矿井的瓦斯抽放率和抽放量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推广自动抑爆装置,为采掘工作面大型装备提供安全保障技术和小煤矿防止瓦斯爆炸及传播爆炸技术,提升小煤矿的安全保障能力。
(6)突出煤层定向长钻孔预抽本煤层瓦斯技术与装备
(7)定向水平长钻孔抽放瓦斯工艺技术与装备
(8)采空区瓦斯自动抽放技术与装置
(9)本煤层长钻孔超前预抽瓦斯技术
(10)煤矿瓦斯抽放管道多参数监控系统及安全保护装置
(11)移动抽放泵站
(12)瓦斯、风、电闭锁装置
(13)爆炸危险性监控和自动抑爆技术与装备
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
推广区域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技术和日常预测技术,降低防突成本,提高突出矿井生产效率。推广电磁辐射法,无线电波透视法等探测突出构造新技术,提高突出预测的准确性、推广严重突出矿井综合防突技术,减小突出灾害次数,保障安全生产。
(14)煤与瓦斯突出区域预测技术
(15)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敏感指标及临界值确定技术
(16)长钻孔控制爆破防止突出技术
(17)机掘、机采工作面防突措施及配套装备
(18)煤与瓦斯突出监测技术与装备
(19)突出危险预报仪等便携预测仪器
(20)煤与瓦斯突出综合预测技术与装备
安全监测监控技术
推广总线式实时监控制技术,促进信息化技术在煤矿安全监测监控中的应用,提高监测监控技术水平,为安全管理和安全监察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21)全矿井综合监控系统
(22)乡镇小煤矿安全监测系统
(23)各类便携式安全测定仪
煤矿火灾防治技术
推广内因火灾和外因火灾监控技术、监控采空区等火灾易发场所的火灾隐患,减小矿井火灾发生的次数和频率,提高矿井安全生产水平。
(24)自然火灾束管监测系统
(25)胶带输送机监控技术
(26)井下移动式制氮装置及氮气防灭火技术
(27)三相固态泡沫防灭火新材料
(28)自然火灾的综合防灭火技术与装备
煤矿粉尘防治技术
推广以降低呼吸性粉尘产生量为中心的防尘技术,改善作业环境,保护工人健康
(29)呼吸性粉尘采样器
(30)通风除尘技术
(31)高压喷雾技术
(32)煤层注水技术与装备
应急救援技术
推广一批新技术,提高对危险场院所作业人员的保护和救灾人员自我保护能力和救灾能力。煤为事故勘查提供技术手段,实现科学取证。
(33)氧呼吸器
(34)防爆摄录系统
(35)救灾无线通信系统
4.示范工程
目前我国在防治瓦斯煤尘爆炸、内外因火灾、水害和围岩破坏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并逐步形成了我国煤矿灾害治理的成套技术。针对我国煤矿主要灾害的特点和主要灾害类型,采用既有关键技术突破又有系统集成的成套技术与装备,通过建立5个示范工程,每项示范工程在一个或几个有代表性的矿井或矿区应用。
(1)煤矿瓦斯高效抽放技术示范工程
(2)煤与瓦斯突出综合防治技术示范工程
(3)瓦斯监测监控技术示范工程
(4)煤矿自燃火灾综合治理技术示范工程
(5)水害防治示范工程
四、保障条件和措施
1.搭建煤矿安全生产科技支撑平台,建设煤矿安全科技创新体系
安全科技创新是实现煤矿生产安全状况不断好转的原动力。搭建良好的科技创新平台,不断挖掘和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科技的原始创新力,促进煤矿安全科技工作蓬勃发展。煤矿安全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坚持面向煤矿安全生产、坚持煤矿安全监察,整合我国的煤矿安全科技资源,构建技术研发、技术服务和推广、技术标准和法规、技术与产品监督检验的科技平台。
建设我国完善的煤矿安全科技创新的体系,促进科技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配置与整合,实现资源共享和有效利用。在这个体系中既能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又能根据国家战略和煤炭安全科技发展的迫切要求有效地动员和组织创新资源;既能够激发各创新行为主体自身活力,又能够实现系统各部分有效整合的煤矿安全创新体系。形成我国煤矿安全科技基础研究、应用技术开发,装备研制和成果推广及示范的科研体系和队伍。以市场为导向和重点,深化研究机构的改革,建立科研内部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良好机制。建立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三层科研机构网,确立煤矿安全科技的骨干研究机构,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投入和组织的主体。建立与煤矿安全科技发展相适应的科技评价体系。减少和简化科研项目评估程序,完善评估的监督机制。
2.创建煤矿安全科技发展良好的政策环境
煤矿安全是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煤矿灾害的治理由于灾害因素多、治理难度大,因此尤其需要有良好的政策来支持和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煤矿安全科技发展的政策支持主要就是要建立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科技发展和煤矿安全生产现状完全适应的体制和政策的保障体系,建立煤矿安全科技发展良好的政策环境、体制环境和外部条件。煤矿安全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事业,由于煤矿安全工作的特殊性,国家应给与足够的重视,把煤矿安全科技发展作为安全科技的重点来对待,把煤矿安全科技工作作为煤炭工业发展的首要任务来对待。在条件成熟时,应制定独立的煤矿安全科技发展计划。
3.拓展资金筹集渠道,增加煤矿安全科技投入
煤矿安全科技发展属于社会公益事业的范畴,煤矿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的复杂性给煤矿灾害治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技术难题,加强煤矿安全科技工作是改善煤矿安全生产状况的重要保证。资金投入是保证安全科技发展的最重要的措施,国家应当重视并加强对煤矿安全科技的投入,并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一方面,国家应设立稳定的煤矿安全科技投入渠道;另一方面,企业要增加对安全生产的投入,吨煤提取1元作为煤矿安全科技的科发基金,专款专用,并由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指导资金的投向。
4.加强煤矿安全科技发展支撑体系的建设,创造良好的运行机制
煤矿安全科技发展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事情。煤矿安全科技的体系建设应由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统一进行规划、建设和实施管理。
煤矿安全科技发展的各项工作由煤矿安全监察局的归口部门进行管理:进行煤矿安全的科技规划和年度计划的制订,管理煤矿安全科技基金项目的立项、审批、管理和鉴定验收,组织学术交流和成果推广会议,煤矿安全科技普及、教育培训等。
加大对高校的基础理论研究的科技投入;重点支持科研院所等研究机构进行科技创新和技术服务等工作;促进煤炭企业进行科技成果的应用推广和技术革新。形成三层科技发展创新工作机制。
完善煤矿安全产品检测检验体系。以安全检测检验机构为主休,加强安全检测检验技术的研究和检测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检测检验的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
健全和完善煤矿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完善煤矿安全量值传递体系。以技术标准促进煤矿安全生产科技水平的提高和产业的升级,加强技术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实施标准战略,跟踪国际标准现状并逐步与国际接轨。
5.注重人才培养,实施人才战略
建立和完善与煤矿安全科技发展相适应的人才教育与培养体系,加强对安全科技人员特别是高级专业人才的锻炼、培养和使用,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在人才培养中的骨干作用,并创造人才成长的良好社会氛围,树立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用人环境。在稳定科研队伍的基础上,加强对优秀安全科技人才的支持,注重科技人员的知识更新,全面提高人才素质。
6.建立有利于煤矿安全科技发展的文化环境
广泛宣传和贯彻“科技兴安”战略思想,加强宣传教育的力度,充分利用各种媒体,传播灾区煤矿安全生产科技知识,推广应用科学技术。加强安全科技文化的建设,出版安全科技的论著、专著和科普读物,制作发行有关的音像制品,营造良好的科技发展环境,真正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社会监督支持”的安全生产工作新格局。
7.建立符合煤矿安全科技发展特征的激励机制
煤矿安全生产科技发展是社会公益性事业,科技的作用主要为社会效益。同时,鼓励技术开发和科技成果在市场中实现其价值和取得相应的回报。鼓励原始创新,对获得取得重大科技成果的科技人员进行奖励。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建议设立煤矿安全科技奖励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