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时间:2024-04-08 14:47:20

导语:在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第1篇

关键词:生态城市 指标体系 建设实践

1997年国家环境保护局推出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建设,2002年推出生态省、生态市(县)建设。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2003年8月公布了生态省、生态市(县)建设指标(试行)文本。此后,全国各地开展了生态市建设活动。目前,全国已有海南、吉林、黑龙江、福建、浙江、山东、安徽、江苏、河北、广西、四川、辽宁、天津、山西、河南等15个省份开展了生态省建设,超过1000个县(市、区)开展了生态县的建设。全国生态市建设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对生态城市建设进程进行客观分析,综合评价生态城市的发展效率和实施效果,系统反映国内各城市间生态市发展的区域差距,具有深远的研究影响。

生态城市的兴起与发展

(一)国外生态城市的兴起与发展

国外专家学者从各自的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探索并提出了具有不同价值的新论断。其中,较典型的有: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要用生态学的方法来研究城市系统,将生态城市建设与研究推向世界;1984年,苏联生态学家亚尼科斯基认为生态城市是一种理想城市模式,其中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物质、能量、信息高速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王如松,1998),生态城市的建设开始从理论阶段跨越到现实阶段;美国生态学家雷基斯特(1987)认为:生态城市追求人类和自然的健康与活力,即生态健全的城市, 是紧凑、充满活力、节能并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聚居地;1990年,第一届国际生态城市会议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的伯克莱城召开。会议分析了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途径,探讨了生态城市构建原则与方法;1992年, 第二届国际生态会议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召开。它包括了道德伦理和人们对城市进行生态修复的一系列计划,远远超出了“可持续性”这个概念(冯端诩,2001);同年,日本专家学者探讨了生态型城市建设的理念及实施步骤,拉开了日本生态城市建设的帷幕;1996年,第三届国际生态城市会议在最需要环境保护的城市塞内加尔举办。这些国际会议均以生态城市为重要议题,推进了各国(城市)生态城市建设,尤其是体现在各国(城市)对生态园林的建设。生态城市理论已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二)国内生态城市的兴起与发展

国内关于生态城市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1984年12月,在上海召开首届全国城市生态科学研讨会,提出了城市生态学的意义和方法;1986年6月,在天津召开第二届城市生态科学研讨会,主要讨论了实际应用问题,如生态城市的具体规划、筹建、管理等,以及开发难度等问题;首先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的是江西省宜春市,1988 年初推动生态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几年间,山东青岛、江苏南京、浙江杭州等城市纷纷开展生态城市试点建设;马世骏等(1984)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以人类与环境关系为主导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思想,在近 20 年来已经渗透到各种规划和决策程序中,对城市生态环境研究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黄光宇认为,生态城市是经济、社会和自然的复合生态系统。在创建生态城市时应结合生态学原理,用现代科学与技术手段实现社会、经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创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梁鹤年从生态经济学、城市规划学等角度定义生态城市,他提出生态主义城市是生态完整性和人与自然的生态连接。

生态城市的评价模型及指标分析

(一)国外生态城市的评价模型及指标分析

国际上不同国家,城市生态系统评价研究方法名称各异、所用方法及模型也大不相同。拉丁美洲的IDRC项目“人类健康的生态系统方法”探讨了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和方法,但是并未建立完整的指标体系;荷兰的三成分模型 (the three-Component or theme models)盛行于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运用该模型可以分析当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Jeny等人采用DPSEEA模型研究了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方法;另外压力-响应模型(stress and stres-response models)在世界上的应用也较为广泛。

在生态系统指标的建立方面,各个国家也有较大的差异。1991年,在土耳其召开的联合国人居会议上,联合国人居组织(UNCHS)提出了一套城市指标体系,该体系包含46个指标,其中,环境方面的指标有4个,如固体废物处理方法、日常废物收集、废水处理比例和人均固体废物产量。社会经济方面的指标有住房、城市基础设施等。该指标体系应用于100多个国家的236个城市,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1993年,欧洲委员会与城市环境国际研究所建立了由可进入性、资源的有效利用、良好的环境、绿地、人工环境质量、绿色经济、活力、社区参与、社会公正和健康组成的指标体系,然后合并成一个综合指数(王祥荣等,2006)。这套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创新,包含了经济、社会、环境的各个方面,用于分析东欧、西欧的一些城镇,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欧洲环境局采用了50多个指标构建指标体系,主要是基于现有的信息和数据,来确定城市主要环境问题。该指标分为城市环境质量、城市模式等共16类。

(二)国内生态城市的评价模型及指标分析

唐永顺、张二勋(2004)运用协调度的方法对河南省17个地级市生态城市建设进行测度;褚祝杰、陈伟(2008)运用可拓学模型对黑龙江哈尔滨的生态城市建设的水平进行了评价分析;郑凤英(2008)以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学、城市生态环境学原理为指导,提出生命周期评价清单分析方法,为具体评定城市的生态化程度提供技术依据及量化标准;王彦鑫、梁吉业(2010)以山西省11个地级城市生态建设为例,运用模糊数学的有关理论,建立生态城市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进一步完善了生态城市理论;和萍(2010)运用GM(1,1)预测模型和灰色神经网络CNNM(1,1)组合模型,对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生态城市建设进行了分析评价。

国内关于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的构建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城市规划研究专家宋永昌为代表,从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协调度等方面建立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此后,很多学者纷纷效仿;另一类是将城市看作一个复合生态系统,通过对城市所涵盖的各个子系统的分析,将生态城市综合评价进行指标分解,最基础的分解方式是将指标体系分为经济指标、社会指标和自然指标三大指标,但多数研究者会在自己对生态城市复合系统的理解基础上,进行进一步划分(郭珉媛,2010)。

关于生态城市的实践研究

(一)国外生态城市实践研究

除了理论研究,国外在生态型城市实践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英国伦敦政府特别强调自然环境对城市居民的价值,在新的发展计划中规定伦敦人均绿地面积20平方米,400米之内应有一块绿地。目前,英国伦敦绿地面积超过4000平方千米,人均绿地面积超过30平方米;新加坡首都吉隆坡的公园及娱乐区采用了城市与乡村结合的思想,在城郊建设“原始公园”,将农田和森林及其它一些景观融入城市之中,通过这些措施,使之成为举世公认的花园城市,也是比较典型的生态型城市(Sau Kim Lum,Loo Lee Sim,Lai Choo Malone-Lee,2004);巴西的库里蒂巴,垃圾全部回收再利用,能源资源用于保护,公交系统全部带有导向。该市以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典范闻名于全世界,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接近生态城市的城市;日本北九州市开展全市范围的节能减排,旨在减少垃圾、实现循环型社会,到2005年,该市废弃物排放明显下降,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目前,世界上许多大城市如哥本哈根、斯德哥尔摩、新巴列卡斯城、伦敦、罗马、哥伦布、法兰克福、墨西哥、东京、汉城、莫斯科都开展了生态城市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并且建设实践卓有成效(陈天鹏,2008)。

(二)国内生态城市实践研究

为了促进生态城市的建设发展,我国政府制定了《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纲要》(1996-2050)以达到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基本国策,真正以人为本、防治环境污染、提高环境质量、防止生态退化、改善城乡人民生活,真正使广大人民享受到社会进步带来的好处。这些文件得到了各个地方政府的积极响应,并以此为指导制定了具体的生态省、生态市、生态县发展规划,准备建立生态型城市。

目前,我国不少城市已提出要建设生态城市的设想,做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际推动工作,并积极采取步骤加以实施。1997年有辽宁大连、广东深圳、福建厦门、山东威海、广东珠海、江苏张家港6个城市,1998 年有江苏昆山、山东烟台、山东莱州、山东荣城、广东中山5个城市被命名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随后,国家环保局又把海南、吉林、黑龙江列为全国重点建设的生态省。2001年黑龙江大庆被评为全国内陆首家环保模范城市,并于2005起实施了“东移北扩”的城市发展战略,采用了依托自然设计,依湖建城的规划思想,加紧了五湖生态城的建设,2006年已入选中国十大魅力城市。进入21世纪,北京也提出要建成国际一流的生态城市目标。上海市打算在2015年初步建成国际性生态城市。此外,还有三百多个县城已经开展生态县城的建设。

结论

综上所述,国外对生态城市的研究和实践起步较早,但国外学者和政府对于生态城市理论内涵的界定还没有达成共识,对生态理论的界定都是立足于本国的实际各有侧重。由于各国在城市发展阶段、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在生态城市的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中各有侧重。国内学者们对于生态城市理论内涵的理解和认识是一个不断加深、不断完善的过程。目前,全国生态市在如火如荼的建设阶段,但大多停留在对生态城市的理论规划,实际的建设情况包括建设效率和实施效果无从考证。一些学者的实证分析仅是从理论角度理想化地构建评价指标和建模,但是缺少执行情况的反馈抑或是缺乏生态市建设实践与典型生态示范城市的比较研究,有些城市甚至没有严格按照论证通过后的生态发展规划执行。照此下去,生态市建设极容易出现理论和实践“两张皮”,理论分析与实际建设相脱节的现象。因此,结合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现状,参考各生态省建设的目标指标,通过实证分析,测算各市生态化进程,探讨并建立生态市可持续发展基准及其指标体系,寻找一条适合各市发展的生态市建设之路,对我国早日实现生态型国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如松.高效和谐—城市生态调控原则和方法[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2.Richard Register.Ecocity Berkeley:Building Cities For a Healthy Future[M].North Atlantic Books,1987

3.冯端诩.生态城市及其内涵[J].绿化与生活,2001(4)

4.马世骏,王如松.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J].生态学报,1984,4(1)

5.王祥荣,雍怡,邵田,张湮帆.论上海郊区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崇明岛为例[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

6.郑凤英,张灵,钱沙.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学在生态城市评价体系中的应用研究[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

7.郭珉媛.1999年以来国内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述评[J].前沿,2010(23)

第2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设计理论课程;教学实践;设计理论

关于高职艺术概论设计理论的研究,一直被赋予了“理论”教育的含义,教学往往局限与书本知识体系,忽略了理论学习中仍然可以对学生进行应用能力的培养。笔者查阅图书馆书籍文献并搜索互联网,发现有关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体系的搜索如火如荼,但大多数探讨集中在设计基础课程的改革方面,对于高职艺术设计理论课程在教学及其实践缺乏相对实在的研究。即使有也只是教学论教学,而未能跳出“理论”结构之外寻求新的出路。

本文通过对现阶段高职艺术设计理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教学实际出发,遵循高职教学的基本规律,充分体现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特色,不过多强调高深的理论知识,使理论教学能有效地融入实践的教学活动。试图以《设计概论》课程教学为例,力图贴近高职培养目标、教学实践、学生需求,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较为合理可行的建议。

根据前面提出的高职艺术设计理论课程教学改革设想,以下从实际出发以《设计概论》课程为例,提出了具有一定可行性的教学实践方案。

一?理论教学内容的设定研究

1. 结合笔者所在单位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岗位需求,说明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课程目标:在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方面主要是通过设计理论的学习和研究,特别是对现代设计理论的系统学习和研究,使学生具有较为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艺术设计的素养。将丰富的理论知识通过多媒体图例展示出来,以使学生直观形象地了解和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有关艺术设计的专业分类方式及产品项目的介绍,注重主要设计作品的设计风格流派、造型特点、色彩装饰、材料运用、工艺制造技术及社会经济效应的分析,注重艺术设计师基本职业素质及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与技能的培养。

2. 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本课程的重点主要有艺术设计的分类形式、艺术设计的职业素质、艺术设计的工作程序。其中艺术设计的分类形式这一章(包括的工业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空间设计)是难点。

针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组织和实施教学的具体过程中,主要采取以下解决办法:

在制定课程教学计划中,注重加大重难点内容的教学时间;

认真研究教材,注重教学内容的延展,围绕重点及难点问题做拓展教学;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注重课程教学内容丰富性与生动性。

3. 设计理论课程学习的社会互动:

表1.3理论教学内容作业与选取依据(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为例)

二?实践(实训)教学内容的设置研究

1. 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

本课程的实践教学第一类型为案例教学,在案例的欣赏分析中理解设计概论所介绍的专业基本知识;第二个类型是根据不同章节的内容安排参观、实习、利用计算机进行模拟操作等环节,将理论与实践更加紧密结合;第三个类型是通过实践环节的教学,使学生接受相关的艺术设计与制作实务的训练,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方式最明显的表现是很好的激发了学生学习《设计概论》课程的积极性,学生的学习效果自然提高。

2、实践课程实施、教师指导方法与教学效果:(1)艺术设计成果参观,教师带队到博物馆、设计公司等场所参观,听取有关讲解;(2)艺术设计实训室、工作室或专业设计公司等的实践学习,教师跟踪指导,直观的教授学生设计的基本知识与技能;(3)市场调研,由教师带到指定的场所,现场指导并帮助修订调研报告;(4)艺术设计案例赏析,主要由教师分析,有条件的情况下到实地进行参观考察。这些方法的使用,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效果良好。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研究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各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讲授、设计作品体验和分析、设计主题讨论三部分相结合:(1)讲授部分:《设计概论》课程的目标在了解设计的职业、基本观念、习惯与意义,阐明工业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本质、工业领域与工作内容,并讲述设计与社会、文化、生活的关系。使设计的初学者能够对“设计”的职业、工作内容、今后的设计学习方向等有全盘的了解;(2)作品欣赏分析部分:怎么体验,怎么分析空间设计、工业设计、商业设计及一般设计(如:设计元素);(3)主讨论部分:视教学情形找出相关的设计主题来讨论,评论要点为上课专心程度、作业认真程度及笔试成绩等等。

理论教学部分主要采用的是课堂讲授方法,但不是简单的概念、知识点的照本宣科,而是将各个知识点串联,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在讲到概念性知识的时候,将搜集的有关背景辅助材料介绍给学生,在讲到艺术设计的分类等专业性较强的知识点时,配合大量的图片或案例分析,使学生在直观的环境中接受理论知识的传授,这样,课堂的气氛也就自然活跃起来了。如在本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中可分别解析“丽莱家居”产品设计案例,“channel[v] 的节目宣传及片头设计”案例。比如在讲到中国现代化设计部分时,就可选用大量关于建国初期重要的建筑与艺术设计成果的图片案例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并做相应的背景知识介绍,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较容易记住所传授的内容。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实行集体大众教育。40人左右为宜,一般选择在多媒体教室或图书室上课。

实践教学部分主要采用的就是参观学习、访谈、模拟演练等教学方式,根据不同的内容灵活选择:让学生走进设计事务所或公司进行参观、交谈、对设计最前沿的人或事进行具体直接的体验和感受;把学生带到艺术设计实训室或艺术设计工作室,让学生在电脑上学习初级的图形绘制或在图纸上动手绘制简单的事物。教学一般采用小组合作进行,每四人一组,在实训指导教师的配合下完成教学工作,一般选择到设计工作室或实验室上课。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拥有必备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不仅是胜任当前技术密集型岗位的需要,也是知识再生和迁移,进一步学习与提高以适应将来岗位变革的始发点。高职艺术设计理论课程的教学不仅不应该忽视,而且应该放在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上,这样才能适应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苏子东.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1(3):5—8

[2] 马云鹏主编.课程与教学论[M]. 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

[3] 胡俊敏.完善艺术设计基础教学,提高学生文化艺术素质[J].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2)

[4] 谭支华.张玉金·师范院校美术专业理论教学的现状与思考[J]. 装饰,2005,(2)

[5] 吴尚君.现代艺术教育总教学实践课程改革新探[J]. 装饰,2002,(08)

[6] 何召峰·中国高等职业艺术设计教育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7] 张健.高等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整体[J]. 中国高教研究,2008,(1)

[8] 孙红阳.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实践教学方法探索[J]. 装饰,2004,(10)

第3篇

【关键词】英语教学 理论与实践 课程群 数字资源 建设

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课程群教学拟借助信息技术和信息化教学理念,通过课程数字资源的开发与建设,捆绑实施包括以远程教学和教师工作坊网络学习为形式的“空间教学”模式,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学习模式(O2O模式),以微课教学为形式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推行体验式、探究式、讨论式、启发式教学,开展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研讨式教学等新教学方式,从而推进科教融合、学思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线上和线下结合的课程群教学综合改革模式的实施。

一、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课程群数字资源建设目标

1.以课程资源建设为契机,优化教学条件,推动课程教学方式改革。通过推动多媒体、网络、通信等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普遍应用,进一步深化教学方式改革,优化教学条件,不断提高教学效果与质量。

2.以信息化教学为突破,推动课程改革和课程群建设。通过课程资源群信息化教学数字资源建设,加大信息技术融入外语学科教学研究,更新信息化背景下教与学观念,革新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深入推进混合学习,提升教与学效果;推进课程群建设,加大课程群重组整合力度,明确课程群体系下各门课程的定位、课程之间的关系、处理好课程与课程之间的衔接。

3.以信息技术的普遍运用为抓手,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打造教学团队。近70 % 的教师认为信息化教学有利于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自愿开展信息化教学,常使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近80 %的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技能是通过自学获得的,有少部分人是通过各种培训获得的。信息化教学数字资源建设,引导项目团队教师积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不断提升教学业务能力与水平。

4.以信息技术与外语学科教学深入融合为目标,以建构学生个人体验知识为出发点,以倡导实践取向的3DR课程教学模式为路径,力争实现课程群教学内容与方式的深度变革,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于一体,注重学生的反思性实践,通过协同培养,引入基础教育一线真实课堂课例,以此推动课程群教学内容的科学性、真实性、直观性。

5.以构建课程群信息化教学应用评价机制为契机,探索高校信息化教学的评价标准,完善信息化教学的激励机制,营造信息化教学的浓厚氛围,推动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共享。

二、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课程群数字资源建设内容

该课程群信息化教学数字资源建设拟从课程群信息化教学顶层设计与实施、课程群数字资源开发与建设、课程群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应用与评价和课程群教学团队建设四个方面予以整体推进。

1.课程群信息化教学资源的顶层设计与实施。根据该课程群建设理念、目标和思路,按照课程教学实施模式,项目组着力探索课程群信息化教学顶层设计与科学实施,其中重点解决如下三个问题: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探索。探索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加强教学,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通过研究课程群中课程性质,思考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有效达成教学目标,来凝练整合思路;通过把握信息技术的当前应用状况,开展信息技术的应用需求分析,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来探索整合办法;通过教学过程的细节描述,明确教学过程和目标,作出技术手段的选择与取舍;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科学判断,信息技术工具作用的有效发挥,虚拟和现实条件的综合使用,来探索课程群信息化教学的科学实施路径。

(2)信息技术对课堂教学的系统变革。英语信息化教学平台提供了师生互动的虚拟环境,教师可以在公有云共享空间中按照流程完成职业英语的课程设计,课前学习任务和资源。课中进行在线学习和交流。学生既能实现传统的课堂学习,能实现基于云共享资源自主学习。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的深度融合,分析信息化教学对课程理念、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呈现方式、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教学评估、实践模式、课程资源建设等方面的系统变革。

(3)利用信息化教学优化人才培养。探索以信息化教学改革为契机,以课程群信息化教学数字资源建设为抓手,评估和优化现行人才培养方案,通过深入系统研究,探索英语(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不断提升职前外语教师培养质量。

2.课程群数字资源的开发与建设。该课程群拟通过信息化教学数字资源开发与建设来推进信息化教学。为此,项目组将“信息化教学数字资源”界定为包括学生和教师自学习与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数字化的素材(文字、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等)、教学软件、补充材料等。

根据《吉首大学信息化教学课程群数字资源建设要求》,项目组将课程群信息化数字资源概况为9类(如图2),分别是媒体素材(又包括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和动画)、试题库、试卷、课件与网络课件、案例、文献资料、常见问题解答、资源目录索引和网络课程。另外,根据教学实际,增加其他类型的资源,如:学习指南、学习任务单、微课、教学设计、电子图书、工具软件和影片等内容。

3.课程群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应用与评价。课程群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的另一项内容为探索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应用与评价,积极探索将开发和汇聚的课程群数字资源应用于教学实践,在分析评价信息化教学数字资源的同时,构建对信息化教学本身的评价机制。

4.课程群教学团队建设。以课程群建设为契机,加快课程教师团队建设,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体制机制,选拔、培养、造就课程教学团队骨干教师,构建一支专业高效、结构合理、敢于创新的信息化课程群教学资源建设团队。

教师在信息化教学中的角色由传统的主导者、管理者转变为学习过程的引导者和服务者。团队建设重点拟从骨干教师培养、青年教师培训、课程群教师团队集中研讨机制构建、交流平台建设等方面着手。

5.人员组织。根据《吉首大学外国语学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本科课程建设的意见》和《吉首大学外国语学院课程归属与管理办法(试行)》相关规定,按照《吉首大学信息化教学课程群数字资源建设要求》,外国语学院拟组建由分管教学副院长牵头的信息化教学课程群数字Y源建设工作小组,整合组建包括课程负责人、参与人、实验教学管理人员、教学秘书、专业负责人、教学督导、青年骨干教师在内的管理和建设团队,力争为信息化教学课程群数字资源建设构建一座师资“立交桥”,全方位参与课程群建设及其相关的数字资源建设。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后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必须有能力在教学中有效地、系统地运用信息化教学理论来指导教学,为学生的学习创设良好的信息化环境,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并指导学生不断探究更多的信息化学习资源。

6.管理与运作。该信息化教学课程群数字资源建设的管理与运作,按照“统一规划,集中实施,分类负责,协同推进”的原则予以稳步推进。

统一规划:项目按照申报方案,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制定顶层设计方案,既涉及课程群数字资源建设本身,又同时关注课程系统改革,包括课程教学内容与方式改革(重点研究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课程资源建设、课程评价体系建设、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等。

集中实施:作为信息化教学课程群数字资源建设项目,在项目负责人的带领下按计划分阶段集中实施,以确保项目课程团队形成合力,整体推进。

分类负责:按照横向的实施项目(即:课程群信息化教学、课程群数字资源开发、课程数字资源应用与评价以及教学团队建设)和纵向的实施课程(共8门课程)予以分类,以课程教师团队为基础,采取课程负责制,即每项课程建设从课程教学改革、课程信息化教学融入与推进、课程数字资源建设、课程团队建设方面予以分类实施。

协同推进:在课程负责制的基础上,项目负责人通过专题项目建设予以协同推进。通过支持课程群所属课程开展“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课程教学改革项目”、“新开课程建设项目”、“信息化教学应用立项建设项目”和“空间教学课程立项项目”等配套项目申报、研究和实施,协同推进课程建设;通过组织开展教师微课教学比赛、教师信息化教学竞赛,提升教师团队信息化教学水平;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学科竞赛,验证信息化教学对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作用,从而形成良性的循环建设、协同推进机制。

三、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课程群数字资源建设技术要求

以信息化数字资源建设为依托,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英语教师职前教育,推行的信息化教学改革所使用的数字资源必须严格按照信息技术科学规范和要求建设,以充分发挥数字化资源在信息化教学中的作用。为此,根据项目建设计划和相关技术规范要求,从资源开发的角度,设计了各类资源应用于教育领域中应符合的最低技术要求:

1.音频素材建设技术要求。

数字化音频的采样频率不低于11 KHZ。

量化位数大于为8位。

声道数为双声道。

存储格式为WAV、MP3、MIDI或流式音频格式。

数字化音频采用WAV格式为主。

用于欣赏的音乐为MP3格式。

MIDI设备录制音乐使用MIDI式。

音频数据都要制作成REAL流式媒体格式(rm或m3u)格式。

语音采用标准的普通话(英语及民族语言版本除外)配音。

英语使用标准的美式或英式英语配音,特殊语言学习和材料除外。

音频播放流畅。

2.媒体素材建设技术要求。

媒体素材的呈现方式应该遵循回溯检索性学习(the retrieval task)原则,以提升学生学习质量。

内容精准,繁简恰当,表达清晰。

内容符合知识模块要求,知识模块(modules)包括的课程活动有8-15分钟的讲座视频,嵌入式小测验、课后测验和考试、同伴评价题目、在线作业、调查题目、提供背景资料,课程讨论区、视频群聊等。

视频呈现模块化,每个主题约为3-5分钟,方便学生利用零碎时间观看;重要知识点处,须嵌入交互式问题,方便学生及时检查学习效果;涉及背景资料时要嵌入超链接,方便学生先链接到网上查看资源,然后立刻返回原处。

项目课程数字资源建设,要最大发挥资源库的功能,括资源的索引编制、、修订、删除、传输、审核和检索等等。资源按照学科组织建设与使用,按照物理属性分类存储与管理。课程资源库的系统管理功能,用户管理、网络故障管理、网络配置管理、网络性能管理、网络计费管理、网络安全管理、统计与分析、分布式复制。

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课程群信息化教学改革,以“人本主义”教育理念为理论基础,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背景,以构建职前英语教师核心素养、培养“卓越中学英语教师”为根本目标,以倡导实践取向的“3DR课程实践模式”和科教融合、学思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混合学教模式以及联合基础教育一线教师参与的“协同培养”模式为抓手,以实施“空间教学”、体验式、研讨式教学为手段,以推行“翻转课堂”变革课堂教学呈现模式,以开发“微课”等信息化课程资源,引领自主学习来变革学习方式,通过师范生个人教学实践与反思体验,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做中学”,必将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推动包括课程目标定位、课程内容与结构建构、课程实践模式选择、课程评价实施、课程资源建设为主要内容的课程群教学综合改革。

参考文献:

[1]莫兼学,华丽.高校公共英语信息化教学方法研究[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7):310-311.

[2]秦勤.英语信息化教学改革研究[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2):171-172.

第4篇

关键词: 幕墙施工 过程控制 质量管理

薄弱环节预防措施(幕墙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玻璃幕墙渗水原因非常复杂,涉及到设计、材料应用、施工和管理等各个方面,应尽快加强研究,制定有效的措施,综合治理,防患于未然。

(1)幕墙渗水原因分析

1)设计

① 主要受力构件铝型材立柱不按规范设置20mm伸缩缝,铝型材热胀冷缩、主体结构压缩变形产生的应力会使玻璃开裂,产生渗水现象。

② 设计时没有采用伸缩量较大的密封胶,也没有进行必要的计算。例如耐候硅酮密封胶其位移能力达±25%,为普通密封胶的2倍,必须按此数据计算预留注胶位置尺寸,否则密封胶适应变形能力差,受温度变化会自行拉裂或鼓起,失去防水功能。

③ 开启窗防水密封处理失效或密封层数不足(一般要求二至三道密封),导致雨水沿幕墙流淌时,直接进入开启窗内,出现倒泛水。

④ 与建筑物接合收口处理时,没有与土建单位共同研究和配合,而是各自施工,各管一面,导致出现渗水通道。特别是幕墙顶部与女儿墙之间的幕墙压顶连接不牢固,封闭不严,如螺丝孔、压顶搭接处不打胶或打胶不严密、遗漏等,都会形成渗水通道。

2)铝型材

① 铝型材表面处理不符合国家标准,表面涂层附着力不强,氧化膜太薄或过厚(规范规定阳极氧化膜厚度不应低于AA15级),导致密封胶粘接失效。

② 主要受力构件铝型材立柱和横梁的强度不足,刚度不够,其截面受力部分的壁厚小于3mm,在风荷载标准值作用下,相对挠度大于L/180或绝对挠度大于20mm,幕墙严重变形,出现移位和雨水渗漏。

③ 没有采用优质高精度等级铝型材(其中幕墙立柱应采用超高精度等级),铝型材不合格,其弯曲度、扭拧度、波浪度等严重超标,造成整幅幕墙的平面度、垂直度不能达到要求。

3)密封胶

① 为节约成本,采用普通密封胶而没有采用耐候硅酮密封胶进行室外嵌缝,在幕墙上经太阳光紫外线照射,胶缝过早老化,造成开裂。

② 没有注意工程所采用的结构硅酮密封胶、耐候硅酮密封胶、墙边胶的有效使用期,过期使用,胶缝起泡、开裂或不凝固,导致幕墙渗水。

③ 没有按规范进行结构硅酮密封胶接触材料相容性试验,结果结构硅酮密封胶与铝型材、玻璃、胶条等材料不相容,发生影响粘结性的化学变化,同时影响密封作用。

4)玻璃

① 玻璃强度没有进行验算,玻璃没有足够的承载力,在台风暴雨下开裂破碎,导致进水。

② 玻璃没有作热应力验算,大面积的玻璃吸收日照,热应力超过其容许应力,引起热断裂,幕墙漏水。

③ 玻璃尺寸公差超标,玻璃两力嵌入量及空隙不符合设计要求,安装到明框玻璃幕墙上时;玻璃偏小,则槽口嵌入深度不足,胶缝宽度达不到要求,玻璃容易从边缘破裂;玻璃偏大,则槽口嵌入位置过深,玻璃受热膨胀容易被铝型材挤爆,导致渗水。尺寸不准确的玻璃安装于隐框玻璃幕墙上时,胶缝宽度不均匀,难以控制注胶质量。规范规定,隐框玻璃幕墙玻璃拼缝宽度不宜小于15mm,这样才能保证拼缝间隙满足幕墙因地震、温度变化产生层间位移的要求,不会挤坏玻璃。

④ 玻璃没有进行边缘倒棱倒角处理,用作幕墙面材时玻璃容易产生应力集中,导致暗裂或自爆,存在隐患。

5)施工

① 铝框架安装时,不按规范操作,没有抓好质量,水平度、垂直度、对角线差和直线度超标,直接影响幕墙的物理性能。一般来说,接缝处的水流量远远大于玻璃墙面上的平均水流量,接缝是主要渗漏部位,如果各构件连接处的缝隙不进行密封处理,安装玻璃后必然渗水。

② 耐候硅酮密封胶施工不密实,封堵不严或长宽比不符合规范。规范规定施工厚度应大于3.5mm、小于4.5mm,高度不应小于厚度的2倍,且不得三面粘结。耐候硅酮密封胶施工厚度太薄则不能保证密封质量,对型材温度变化产生的拉应力不利;太厚又反而容易被拉断,使密封和防渗漏失效,雨水从填嵌的空隙和裂隙渗入室内。

③ 对密封胶施工条件不重视。南方地区雨水较多,如在雨季强行露天施工耐候密封胶,无法保证密封质量。结构胶施工也有一定的温度、湿度条件,必须注意。

④ 密封胶条尺寸不符或采用劣质材料,很快松脱或老化,失去密封防水功能。

⑤ 没有采用弹性定位垫块,玻璃与构件直接接触。当建筑变形或温度变化时,构件对玻璃产生较大应力,往往从玻璃底部开始挤裂玻璃。

6)使用

① 没有提供详细的竣工资料及使用说明书给使用单位,用户入住后,不明白幕墙的使用方法,造成对幕墙的损坏、碰撞变形、污染等,导致渗水。

② 外墙清洁时,操作不当容易对幕墙造成损坏,例如清洁公司的吊篮挂绳,往往直接挂在幕墙顶部胶缝上,来回摩擦拉裂胶缝,造成渗水。玻璃清洁剂如不采用中性清洁剂,或清洁后未用清水冲洗干净,会产生腐蚀,损坏密封性能。

③ 住户擅自进行改造,对破坏的部位没有进行认真填塞、防水处理。

(2)幕墙渗水防治措施

导致幕墙渗水与漏水的基本条件有三个:有孔隙存在;有水的存在;有渗水裂缝的压力差存在。消除一个或更多的这些基本条件是防治水渗漏的途径:一是尽量减少孔隙;二是遮挡雨水,使之尽量不浸湿缝隙;三是减少被浸湿缝隙处的风压差。

1)设计时首先考虑幕墙防水装置设计构造,运用等压原理,在幕墙铝型材上设置等压腔和特别压力引入孔,这样,等压腔内部压力通过特别压力引入孔与外部压力平衡,将压力差移至接触不到雨水的室内一侧,于是有水处没有风压力差而有压差的部位又没有水,达到防止外部水利用压力差渗入幕墙的目的,这是积极防水的措施。

2)在幕墙铝型材上开设流向室外的泄水小孔,把通过细小缝隙进入幕墙内部的水收集排出幕墙外,同时排去玻璃、铝型材与铝扣条之间的等压腔内的少量积水,这是行之有效的治水方法之一。

3)设计时也可以考虑在玻璃幕墙上设置收集管道和排水管道,将渗入裂隙进入幕墙内部的水收集在一起,通过排水管道通畅地排往室内某一指定的排水孔,这是另一种可靠的治水措施。

4)选用优质结构硅酮密封胶、耐候硅酮密封胶、墙边胶,而且要加强检验,防止过期使用。选用优质浮法玻璃,玻璃必须经边缘处理,玻璃规格尺寸误差符合标准要求。

5)注意控制密封胶的使用环境,严禁下雨天露天进行耐候硅酮密封胶施工。结构胶的施工车间要求清洁无尘土,室内温度不宜高于27℃(不同品牌的结构胶其使用性能不同,对室内温度的要求也略有不同),相对湿度不宜低于50%。

6)结构硅酮密封胶、耐候硅酮密封胶、墙边胶注胶前,应先将铝框、玻璃或缝隙上的尘埃、油渍、松散物和其它脏物清除干净,注胶后应嵌填密实、表面平整,加强养护,防止手摸、水冲等。

7)按规范要求,玻璃幕墙施工过程中应分层进行抗雨水渗漏性能检查,以便修补,中间控制幕墙质量。

8)玻璃幕墙的质量检查分隐蔽验收和工程验收两类。隐蔽验收是在铝型材框架安装完毕后进行,主要检验连接钢码的牢固安全程度,检验幕墙与主体结构的间隙节点安装、伸缩缝安装等。工程验收在玻璃幕墙工程完工后进行,为玻璃幕墙的竣工验收,是分项工程的中间验收。

9)开启窗应认真检查是否达到密封程度,配件是否材质优良、功能可靠,开启、关闭是否灵活。

10)清洁幕墙时,采用大楼自身的擦窗机。如果由专业清洁公司清洁,必须有详细的施工组织方案,不能对幕墙有任何损坏。

第5篇

【关键词】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业主;合理适用;情势变更;实践

【中图分类号】 TU7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727-5123(2012)06-049-03

情势变更原则作为合同履行的重要原则早已被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国家以不同的形式采用,并在合同履行艰难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情势变更原则虽然也倍受我国立法界和司法界的关注,但是立法者出于种种考虑,一直未能把情势变更原则写进我国《合同法》。但这并不代表立法者否定了情势变更制度,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回避了这个问题,把它留给司法来解决。终于,2009年5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在新颁布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26条中正式确认了情势变更原则,首次以司法解释确认了情势变更原则的普遍性法律效力。

但是由于建设市场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特殊性,情势变更原则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的适用面临着特有的问题。建设工程一般具有标的大、履行时间长、风险系数高和人工需求多的特点,而施工合同由于建材、人工的暴涨暴跌等情势的变化导致履行艰难甚至无法履行的局面频繁发生,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了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以及农民工等弱势群体的利益。那么,作为业主,如何充分考虑建设施工的特殊性,在施工合同中引入情势变更原则,一方面保证承包商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又要确保情势变更原则的合理、谨慎适用,从而有效维护业主自身的合法权益,这对所有建设项目的业主来说,都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1 情势变更原则的渊源以及在我国的现状

情势变更原则起源于十二、十三世纪注视法学派著作《优帝法学阶梯注解》中的“情势不变条款”。到16、17世纪,自然法思想处于支配地位,情势变更原则得到广泛的适用。到18世纪,却因为适用过于泛滥,受到批评并逐渐被摒弃。直到20世纪20~40年代,由于两次世界大战和1929~1933年席卷整个西方的经济危机,给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带来了剧烈动荡,导致了经济大萧条、物价不稳定、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等变动,同时也使得许多合同无法依照约定履行。如果仍然坚持契约严守原则,将严重损害合同当事人一方的利益。因此,情势变更原则重新受到重视,并在大陆法系、英美法系以及国际法领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情势变更制度。

情势变更原则最终被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许多国家所接受。但是,我国《合同法》却并没有确立情势变更原则。但司法实践中并不排斥对情势变更原则的适用,很早就有相关的司法案例。而在建筑行业,更是早在2002年8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案件的暂行意见》第二十七条就允许适用情势变更原则。规定如下:“因情势变更导致建材价格大幅上涨而明显不利于承包人的,承包人可请求增加工程款。但建材涨价属正常的市场风险范畴,涨价部分应由承包人承担。”

2009年5月13日《合同法司法解释二》第26条更首次以司法解释形式正式规定了情势变更原则,规定如下:“合同成立以后客观情况发生了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无法预见的、非不可抗力造成的不属于商业风险的重大变化,继续履行合同对于一方当事人明显不公平或者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当事人请求人民法院变更或者解释合同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公平原则,并结合案件的实际情况确定是否变更或者解除。”这一规定等于重新确认了情势变更,弥补了《合同法》之不足。自此,情势变更原则终于确立了正式的地位,拥有了普遍性的法律效力。

2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适用情势变更原则的必要性

我们知道,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一般履行周期长、风险系数大、工程涉及的利益主体广而多,各种社会和自然环境相比合同订立时可能会发生异常变动,甚至变化幅度超过施工企业本身能承受的风险范围。在此情况下,若社会和自然环境等客观环境发生重大变化而不适用情势变更原则,往往导致大量纠纷,甚至导致工程停工、施工方拒绝交付验收合格的工程、生产劳务工人聚集讨要工资等恶性事件。这对合同双方来说,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因此,为了更好的平衡双方当事人的利益,在施工合同中引入情势变更原则是非常有必要的。

3 情势变更原则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的具体适用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是所有有名合同中最复杂、产生纠纷最多、涉及法律关系最多的合同。情势变更原则是合同履行制度最难把握的原则,所以要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并非易事。因此,业主在实践中必须把握好一些关键性的问题,比如适用的范围、事由的判断、适用的度以及与相关法律制度的关系等问题,尤其与商业风险、不可抗力、显失公平等法律制度上的相近相似问题。如果在实践中这些问题处理不当,容易给合同双方带来很大的困扰。

3.1 适用情势变更的施工合同形式。我们知道,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根据计价方式不同,可以分为固定价格合同、可调价格合同、成本加酬金合同等三种。可调价合同对风险的管理是开放和动态的,已将法律、行政法规、国家政策影响、造价部门公布的价格调整等因素规定为可调整因素,适用情势变更原则的意义不大;成本加酬金合同中,工程的最终总价完全依据客观发生的实际情况按实结算,全部风险由业主承担,承包商在履行过程中不需要承担任何风险,根本不存在适用情势变更的必要。

而固定价格合同分为固定单价合同和固定总价合同,合同约定的总价或单价往往不能调整。所以承包方的投标报价包含正常商业风险,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约定范围内的风险由承包方全部承担,超出约定范围才考虑适用情势变更原则,而实际中风险超出约定范围的情况时常发生,适用情势变更原则的可能性也就最大。因此,在建设施工合同中,情势变更只适用于固定价格合同。

3.2 固定价格合同中适用情势变更原则的范围。建筑工程适用情势变更原则必须是在排除了不可抗力、商业风险、显失公平等导致双方当事人利益失衡的其他法律制度之后,由于继续履行合同将导致一方利益严重失衡的情形,才可适用情势变更原则。从国内诸多法律法规的制定精神和原则进行探究,适用情势变更应同时满足以下三个基本条件:①情势变更事由必须发生在合同成立之后至合同履行完毕之前这段时间内;②情势变更事由的发生是当事人无法预见的,通常包括全国物价大幅上涨(或下跌),且变化幅度超出了行业市场固有的商业风险幅度;各种经济行政管理措施;国际市场发生较大变化;外国货币大幅度贬值或升值;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和对经济的调整;③情势变更事由的发生导致继续履行合同的一方当事人明显不公平或者无法完成继续履约的。

3.3 固定价格合同中情势变更标准和度的确定。我们知道,建材大幅度涨价是出现情势变更的主要事由。因此,为保证情势变更原则能在履行合同中得到公平合理的适用,业主及承包商双方应重视事前控制,在招投标和施工合同签订过程中,就应增强风险防范意识,签订合理的材料价格风险控制条款,明确各方承担风险影响的原则,切实保障建设工程的顺利实施。业主应在招标文件中明确工程计价中的风险范围、控制和处理原则。双方应当在施工合同中约定:①工程主要建筑材料包含的材料范围;②承包方的投标价格中包含的材料价格风险的幅度;③当主要建筑材料的价格波动超过投标价格中的风险幅度时的材料价格调整办法。

为区别正常的商业风险,也为确保因情势变更而遭受不利一方的利益,绝大多数省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相继出台了调差文件,并规定了一定的调差幅度。此调差幅度可视为情势变更的标准和度,在调差幅度范围内的价格波动视为正常商业风险,如果建筑材料价格上涨则由承包商承担损失由业主受益,价格下跌则由承包商受益,由业主承担损失。在调差幅度范围外的价格波动视为情势变更,如果建筑材料价格上涨则由业主承担损失,价格下跌由业主受益。

至于调差幅度,则根据各地建材市场行情确定,标准不一。如上海市建筑建材业市场管理总站规定钢材价格调差幅度为±5%、其他材料价格调差幅度为±8%;北京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站规定为±3~6%;江苏、广东、福建和云南省建设厅规定为±10%,湖南省建设厅规定为±8%,深圳市建设局规定为±5%。由于各地标准不同,在遇到一些大的工程时,省与省之间出现冲突,上级法院与下级法院之间出现矛盾。对此,笔者将在后续内容中加以细述。

4 施工合同中合理运用情势变更原则的案例分析

4.1 实际运用案例介绍。新城总部大厦建筑群S-06地块办公楼项目,是江北新城核心区启动和示范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江北新城投资的产业孵化基地、招商引资的窗口、形象标志、总部聚集中心和公共服务中心。本项目由南京江北新城开发建设指挥部负责投资建设,总投资约8.06亿元,规划总用地面积约25518.5m2,建筑面积123618.6m2,地上总建筑面积89314.8 m2,地下室总建筑面积34303.8m2,建筑总高度为 99.050m。本项目形体功能布局主要分为三部分组成,即北侧A塔楼和南侧B塔楼以及西侧的裙房组成。A、B两楼使用功能均为办公,共23层,裙房为三层。两个塔楼由形如“飘板”的顶层连接,造型独具个性。

4.2 情势变更原则的实际运用。新城总部大厦建筑群S-06地块办公楼项目自2011年1月开工进展至今,已经陆续完成桩基、基坑支护及土石方工程,土建、水电安装、钢结构及室外工程,幕墙工程,通风与空调安装工程,泛光照明工程等等施工项目的招标工作。为了充分体现情势变更原则在本项目中的合理运用,同时也为了体现合同双方权益对等原则,在招标文件的合同形式选择、合同条款设置、合同价款调整等方面,我们采用如下策略:

4.2.1 业主编制合理的招标控制价和评标方法。为了防止施工单位在投标时采用低价投标以期中标后,在施工过程中再利用情势变更原则来获得合同价款的调增,因此,业主应编制合理的招标控制价,并在招标文件中设定合理的评标方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投标单位这种投机取巧的行为。所以,我们在施工招标过程中,通常采用较多的是苏建招[2010]333号文中规定的评标方法二:

设低于招标控制价的所有投标人投标报价的算术平均值为A,若投标报价低于招标控制价的投标人为7家或7家以上时,去掉其中的一个最高投标报价和一个最低投标报价后取算术平均值为A,招标控制价为B,则:招标最低控制价C=A×K1×Q1+B×K2×Q2,Q1的取值范围一般为30%,35%,40%,45%,50%;Q2=1-Q1;K1、K2的取值范围见[2010]333号文件规定。Q1、K1值在开标前由投标人推选的代表随机抽取确定。K2由业主在招标文件中明确。C值一经确定,在后续的评审中出现的任何情形都将不改变C值的结果。投标报价低于招标最低控制价的,按废标处理。

4.2.2 合同形式。合同价款采用固定单价合同方式确定,量的风险由业主承担,价的风险在约定风险范围内的,由承包商承担,风险范围以外的按合同约定。

4.2.3 合同价款中包括的风险范围。政府文件规定的不可竞争费用、人工工资价单价应执行苏建价[2011]812号文件、政策性调整、及不可预见外的一切风险。除发包方提出的设计变更(设计单位出具,变更须经承包人、发包人、监理、跟踪审计认可后有效)、发包方和监理方均认可的签证。风险费用的计算方法:承包人已充分考虑风险范围及风险程度,风险已含在合同价内,结算时不作调整。

4.2.4 风险范围以外合同价款调整方法。按照苏建价[2008]67号文要求,将材料费占单位工程费2%以上,不超过10%的各类材料定义为第一类主要建筑材料,材料费占工程10%以上的各类材料定义为第二类主要建筑材料。甲乙双方约定,施工期间当第一类主要建筑材料价格上涨或下降在10%以内的,第二类主要建筑材料价格上涨或下降幅度在5%以内的,其差价由承包人承担或受益,超过此幅度部分由发包人承担或收益。

差价的确定以南京造价管理部门的材料指导价为基准,为施工期同类材料加权平均指导价格(施工期材料加权平均指导价=Σ(每月实际使用量×当月材料指导价)/同类材料总用量)与递交投标文件当月的材料指导价格的差额。

4.2.5 施工合同中适用情势变更原则的实例。譬如《新城总部大厦桩基、基坑支护、土石方工程》投标时间在2010年11月份,在其施工过程中一类主材水泥42.5级涨价或下跌幅度始终没有超过±10%,因此不予调整;而钢板(综合)则连续多月涨幅超过10%,因此,适用情势变更原则,业主予以调增。二类主材中钢筋(综合)、商品混凝土C35水下、商品混凝土C30等也是多次涨幅超过5%,同样地,适用情势变更原则,业主同意调增。

再譬如《新城总部大厦建筑群S-06地块办公楼工程合同》签订时间为2011年11月28日,当时人工工资单价执行的是苏建价[2010]494号文件。后来在施工过程中,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颁布了苏建价[2011]812号文《关于调整建筑、装饰、安装、市政、修缮加固、城市轨道交通、仿古建筑及园林工程预算工资单价的通知》,规定自2012年2月1日起执行新的人工工资单价。毫无疑问,这适用情势变更原则,因此,业主对于承包商在2012年2月1日之后完成的工程量部分,都按新文件规定的人工工资单价标准予以调增。

5 业主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适用情势变更时应注意的事项

情势变更原则体现的是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协调双方当事人的利益关系,排除因客观环境变化导致的显失公平的结果,避免停工纠纷等更坏的结果。但是,业主为了避免情势变更原则的滥用,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在应用情势变更时一定要仔细慎重。情势变更的这一慎重适用原则同样也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当前形势下审理民商事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法发[2009]40号)明确提出来的。

业主和承包商在签订合同时,必须严格约定清楚合同价款包含的风险范围以及风险范围以外合同价款调整方法。双方签订合同的正常商业风险因素、甚至承包商运用情势变更为理由来实现增大盈利的目的等,都是不能适用情势变更的,工程结算时业主应不予认可。

另外,由于情势变更原则的存在,在工程招标投标过程中,难免会有投标人不能恪守诚实守信的原则,故意将材料价格报得很低,以价格优势来获得中标资格,在履行合同或工程结算时以情势变更为由提出调整合同价格。这就需要业主做好事前控制的充分准备,在招标、评标以及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时仔细甄别、澄清及约定,预防此类不公平、不诚实不诚信的事情发生,从而真正做到有效保障业主自身的合法权益。

6 结束语

前面笔者已经谈及对于适用情势变更原则的建材调差幅度,由于各地标准不同,在遇到一些大的工程时,省与省之间出现冲突,上级法院与下级法院之间出现矛盾。因此,为使情势变更原则更好地服务于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我们期望在不久的将来,国家能够为建筑行业的情势变更问题出台专门的司法解释或者其它形式的法律文件,从而结束建筑行业当前这种无序的状态。譬如在全国范围内明确、统一规定因建设工程人工、材料(设备)、施工机械价格涨落而引起合同价款调整的风险系数和调整方法;适时修改《合同法》,增加情势变更原则适用的要件、内容及标准的法律条款,使情势变更原则出现在正式的法律条文中;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范本》中加入情势变更条款;笔者更希望有关部门针对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适用情势变更原则出台专门的细则,从而提高其操作性。

参考文献

1 成虎.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与索赔[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2 夏国银.情势变更原则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中的运用[J].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2010(10)

3 吴珊珊.情势变更制度在建筑施工合同中的适用[D].大连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6

4 刑增銮.论情势变更原则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的适用[D].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10

第6篇

[关键词]城市生态;城镇规划;布局分区;区域整合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镇化速度的加快,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自然资源、地理区位是城镇发展的必不可少的主导因素,既为城市城镇发展提供条件,又规定着人类的物资生产活动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其他活动的界限。对于生态环境优越地区,更要协调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充分发挥生态资源的后发优势,促进经济与生态的良性互动发展,坚持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发展老路,实现保护与发展“双赢”。

一、城市生态现代化理论

生态现代化的概念是德国学者胡伯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来的。其核心内容是以发挥生态优势推进现代化进程,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体现了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建设生态现代化,必须把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综合起来考虑,把生态建设看成是发展之义、发展之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加快推进发展模式由先污染后治理型向生态亲和型转变,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一时的发展。从城市发展的角度而言,城市生态现代化是在全球性“生态危机”形势下,实现现代工业文明城市向生态文明城市(即生态城市)转变的过程,是现代城市发展摆脱工业文明发展观的束缚和工业现代性的特征,步人生态城市必不可少的发展阶段。相对现代工业城市发展阶段而言,城市生态现代化是城市发展的更高级阶段,是对工业城市自身存在错误的修正,促使其向生态城市转变的阶段。从理论构成的角度而言,城市生态现代化是生态现代化理论与城市发展、城市规划理论等的结合,是生态现代化理论的思想、观点在城市发展领域中的应用。它运用生态现代化理论的思维来重构现代工业城市系统,谋求城市经济发展和自然保护的“双赢”,以及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城市系统对自然的影响等。

二、西部地区城镇发展现状

(1)数量少,通行成本高。地广人稀,腹地范围大,空间联系不便,难以按经济合理性原则统盘考虑公共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城镇的功能难以完善,不利于开阔商贸市场,发展外向型经济。基础设施投资大,特别是交通建设成本高,致使投资综合效益低,影响了城镇经济的持续发展。(2)规模小且发展分散,辐射带动弱。城镇分散发展,重复建设,造成了资金的严重浪费;市政工程设施修建和社会服务设施供给形不成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导致城镇功能难以充分体现和发挥,难以发挥产业中心的辐射和带动作用,难以形成城镇带动乡村的格局,从而吸引力、辐射力和带动力差,综合功能降低。(3)功能单,服务层次低。在西北地区城镇中,集贸型城镇占85%以上,职能以为广大农村地区提供商品交换、物资集散、行政医疗、文教服务为主的初级发展阶段。经济的主体为农业,乡镇企业多属初加工,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限制了优势资源利用和产业的健康发展。另外,城镇群体之间产业定位趋同,相邻的乡镇生产的产品大同小异,造成产业结构层次低、重复多、互补性差。(4)环境差,人居水平低。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明显偏高,建筑质量差,容积率低,闲置土地未得到及时利用和置换,生态环境恶化,与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尚有较大距离。(5)资金缺,人才技术匮乏。由于建设资金投入不足,软硬件条件差,绝大多数城镇规划和建设管理的人才和技术力量匮乏,致使城镇建设中乱占乱建现象普遍,对整体布局造成不利影像,不利于城镇发展水平整体提升。

三、基于城市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城镇规划建设策略

生态现代化是一种基于生态理性的思考,是在生态分析基础上,按照自然生态原理构建城市系统并尽可能的减少对自然损伤、提高生态效率的过程。(1)城镇规划应以人为本,同时与环境紧密结合。作为城镇主体的人,在积极努力改造改善自身赖以生存的环境的同时,又自觉不自觉地破坏了自身生存的环境,通过生产和生活将大量废弃物排向大气、水体和土壤中,直接破坏城镇的生态系统结构。近年来,作为农村中心的城镇人口增长很快,由此带来的城镇污染日趋严重,往往超过城镇的环境容量及自净能力,引起城镇生态环境系统调节能力失控,反过来又直接影响别人的身体健康。故要特别注重人与环境系统协调一致的原则,乡镇的工业布局、人口规模、不能超越环境提供的保证程度。(2)城镇规划应该突出西部景观特色。特色是城镇的灵魂,它可以树立城镇良好形象,提高城镇的知名度,促进城镇的发展。由于城镇规模小,形成特色的景观要素也少,故在城镇的生态建设过程中,必须重视“个性与特色”,城镇景观要“小而精,小而特”,要综合运用生态、文化的观点去创造组织这些景观,形成“以人为本”的各自特色,也将避免“千城一面,万屋一统”的尴尬。当然,我们所说的特色一定要充分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而不能生搬硬。(3)城镇规划应合理布局城镇工业。城镇工业结构与布局实质上就决定了城镇技术经济系统的组成与结构,同时又体现了城镇的产业特色。因而乡镇工业的发展与布局直接关系到充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直接关系到城镇的环境保护和优美环境创建,是城镇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核心。如今不少城镇的乡镇工业发展带有一定的盲目性,规模较小还布局分散,生产技术落后,资源利用率低,环保设施形同虚设。因此,把乡镇工业看作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合理的规划布局与引导发展,对于完善城镇技术经济系统结构与增强城镇技术经济系统对生态环境系统的良好循环都是及其重要的。(4)城镇规划应对西部现有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并重。水、土是人类的生命之源,生存之本,是城镇居民赖以生存和从事生产活动的基础,对它的开发利用,直接关系到城镇生态环境系统结构的演变与优化。目前许多城镇土地利用粗放,摊大饼式扩张,有的是搞政府形象工程,有的是圈了地闲置几年不管。而对于日趋紧张的水资源,不仅因给排水设施简陋导致污染严重,而且从人为的节约意识上而言,造成的浪费也十分惊人。西部地区由于干旱天气较多,绝对不能把水土资源视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即使是土地扩展潜力大、水资源暂且充足的城镇,随着经济的发展、规模的扩大,人均资源必然减少。同样,各个历史时期遗留下来的古建筑和古村落等,其中有相当部分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近年来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其实在保护好历史遗留的同时,它们也已经或将成为当地宝贵的旅游资源。

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经济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优美的生态环境能促进经济的发展,正确处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促进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实现城镇、产业、生态及文化在空间上的协调布局,有待我们在进一步发展中研究和创新。

参考文献

[1]曹建洲,王继辰,张亮,曹亚乔.辽东山区生态城镇规划与建设初探.辽宁经济.2012(1)

[2]王博生.基于城市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城镇规划建设探讨.现代商贸工业.2011(22)

[3]李忠华.城镇规划建设中的生态思想.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6)

[4]吴秀英,刘海燕.生态农业型城镇规划的思考.山西建筑.2011(9)

第7篇

关键词:本科院校;教学团队;理论;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6-0021-03

为了在高校全面落实发展观,把教育重点放在提高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学质量上,教育部在2007年颁布实施了“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简称质量工程),这一举措对于提高地方本科高校的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一措施的实施并非偶然,在长期的教学管理实践中,高校过于注重教师作为个体在教学中发挥的作用而护士了教学团队的建设。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学科门类的不断综合,再加上广泛引进的现代信息技术,使得教学过程变得繁杂,不是单单依靠某个人的力量就能够完成教学和培养人才的任务,而是要充分地依靠群众和集体的力量,团结协作、互相信任才能够达到最终的目标。加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优秀教学团队的建设,不仅有助于发展学科建设和教师自身的专业,同时还能够增强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更是进一步落实教学改革与建设的重要手段。

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学团队现存的问题

1.认识误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对于教学团队的功能和内涵认识较为模糊。例如有的学校将其视为行政机构,在团队建设中就过于重视权利和层级的分配;有的学校认为是一般意义上的教师群体组织,于是在建设中就缺少了明确统一的目标管理措施。这些错误的认识导致了教学团队建设工作远远达不到原有的预期。

2.缺乏团队精神和带头人。高校教师的工作环境大多是独自面对着特定的教育情境,相对孤立封闭,教师之间彼此隔离防范,缺少协同合作的氛围和气息。个别教师性格清高,面对着教学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也是碍于知识分子的情面不愿意向别人请教,更谈不上合作研究了。也正是这种团队意识的缺乏,在教学中很难产生重大成果。另外,一个团队中起核心作用的是带头人,而在一些新建地方院校中仍存在缺乏团队带头人的现象,甚至在有的院校依据着科研成果选的带头人不能带头的现象。还有的带头人缺少奉献精神,觉得指导其他青年教师浪费时间,不如多发表几篇文章,导致了青年教师的成长缺乏了传、帮、带的过程,自主发展困难较大,影响了团队的凝聚力,导致团队松散。

3.重申报,轻建设。只有通过了申报评选程序的教育团队才能够获得立项。一旦获得了省级或者是国家级教学团队的项目申请,不仅学校可以赢得荣誉,还能够能到可观的建设经费,因此,不少兴建地方本科院校对于申报项目有很大的积极性,想方设法积极立项。但在获得批准之后,项目建设的积极性往往大打折扣,形成了积极申报草草建设的尴尬境地。

4.缺乏绩效考核机制。在地方本科院校中,教师在职称晋升上缺少一定的自,只能依照刚性的晋升标准准备必要的科研成果。学校为了提升自身“实力”,全力扶持教师力争多出科研成果。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中,由于较难引进和留住高职称的人才,学校对教学和科研这二者在业绩考核体系中的权重明显失衡,使得科研突出但教学效果一般的教师占据优势,那些教学业绩突出的教师甚感不公。这种制度也导致了教师攀升了科研的积极性而降低了教学的兴趣,教学团队也失去了对教师的吸引力。

5.保障机制尚未建立。只有有了人力、财力、物力及团队文化的强有力支持,教学团队才能够健康有效运行。一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由于相关制度不健全导致对教学团队重视不够,同时缺乏相应的经费投入和支撑,团队的活动无法展开,难以发挥其整体优势,尚未形成教学改革中的合作机制。还有一些学校,虽然也有专项资金的支持,但是由于缺少监管制度,导致资金很难运用在教学团队的建设上。

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理论

1.“教学团队”概念。团队本是属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概念,指的是管理层与员工之间所组成的共同体,利用成员所具备的技能、知识和信息、资源来共同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之后逐渐引申出很多的团队,例如销售团队、教学团队等。教学团队指的是由教学任务相近的教师们为了完成共同教学、建设目标而组成的群体,在这一群体中,由教学水平高的教师负责带头,有着合理的知识和年龄结构,合理沟通,合理配置教学资源,定期开展教学内容的改革教研与经验交流工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2.教学团队建设内容。教学团队建设内容框架可从内部环境、支持环境和教学建设三个方面着手。首先是选拔和培养团队带头人。本科院校团队带头人应是本学科中拥有较深学术造诣以及创造性学术思想的专家,致力于本学科建设,在教学一线坚持授课,治学严谨、品德高尚,有着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在团队建设过程中,一定要贯彻“质量工程”理念,将所有团员的共同愿望作为团队建设的总目标,将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核心目标。其次是团队队伍建设。地方本科院校可根据各个学科的实际情况,将研究所、教研室、教学基地、实验室和实训基地作为建设单位,把相关的系列课程和专业作为建设平台,形成一个知识和职称、老中青合理搭配的团队结构。最后是良好的沟通与合作。团队成员之间通过讨论、对话和备课以及观摩教学等方式进行多层次的沟通,实现整个团队当中经验和资源的共享与增值。

3.教学团队的构建原则。教学团队的构建,应遵循着以下三项原则来实施。首先是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建设一个优秀的教学团队,应紧密结合科研工作,激励高水平的教师加入团队,并充分地发挥出其优势,使学生感受到不同风格的学术氛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其次是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质量工程”下的教学团队建设,应更加重视学生能力、知识与素质的锻炼与培养,加大力度培养学生的自学、实践、交流、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最后,实现资源整合。在建设优秀教学团队过程中,应鼓励跨学科、跨学校的方式来建设团队,同时辅以多模式的教学改革实践。

三、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优秀教学团队建设路径

1.教学理念。所选择的教学理念先进与否直接决定着教学团队的建设水平。要想整体提高教学团队建设的水平,就需要选择既能体现本专业的最高水平同时又符合教学实际和发展规律的教学理念来作为支撑。教学团队的建设,首先要考虑的是教学质量,继而加强教育科学研究,用先进理念来指导教学改革。高校教师长期从事教学,容易形成自身的专业之见,缺少教学长远规划和改革创新思路,依赖于教学经验,缺乏教育改革深化的动力。所以,建设优秀教学团队的过程也是一次变革教学理念的过程,需要团队做到不满足于现状,积极探索改革,坚持用科学理念指导教学。有了先进教学理念的支撑,教学团队的研究水平肯定是一流的。

2.教学突破口。组建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不仅要重视团队建设,还要选择好教学突破口,这是涉及教学团队发展方向的一个大问题。对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来讲,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在前沿性的教学问题中还欠缺全面深入的把握,在这类院校中,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选择具有一定新颖性和学术价值的且适合教学的教学团队;其次就是要根据新建院校培养人才重心下移的特点,在选择教学突破口时重点着眼于区域性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的现实,力争培养极具学科特色和带动学科发展的教学团队。既然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多定位为应用型,那么,就应该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充分体现出来并且使其成为极具特色的教学突破口。

3.高水平管理。建设专业的学科教学团队需要有良好的管理模式和机制,且需要较多的人员和较长的周期及较宽的工作面。建设优秀教学团队,一方面是培养高水平的教师,同时还要肩负着培养优秀管理人才的重任。所以说,高水平的管理对于建设一个专业的教学团队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团队建设过程中,还要将管理影响教学建设的意识和目的贯彻给每一位团队成员。在团队管理的机制和模式的选择上,也要考虑到建设专业教学团队的特殊性。管理工作在协调教学机制的运行、教学人员的流动、教学绩效工作的考核与认证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说,团队建设者要对管理引起高度的重视,因为如果将整个团队比作是一部机器的话,那么要想维持机器的良好运转,管理就是不可或缺的剂。而随着院校规模扩大化和职能多样化的发展,管理工作所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复杂和多样,教学团队的管理问题也愈加地突出。同时能够保障教学团队建设质量的就是健全的管理制度,保证教学团队建设的重要手段是相应规章制度的建设与执行。因此,加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就要不断地提升管理水平。

4.明确目标与任务。团队目标在教学团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目标反映出来团队的存在理由、活动界限、团队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其功能和地位等等。只有在有了共同的目标之后,教学团队成员才能够积极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互相帮助互相支持,不断交流互动,以碰撞出新的火花,实现团队间的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提高整个团队建设水平。在这期间,团队管理者还要观察了解成员个体间的要求和期望,适时设置共同目标以引导和激励成员的集体意识。

5.评价机制。目前,在很多高校中存在着对教师职称和考核工作由第一责任人决定而其他合作者处于被忽视的尴尬境地的情况,在客观上阻碍了教师之间的合作。针对这一情况,在新建本科院校中构建一种利于团结成员共同合作的机制鼓励和促进团队建设的发展。这一机制同时也对高校提出了要求,高校应将团队和个人的业绩进行双向考核且均作为参评依据,将团队业绩和力量作为评价机制的重要导向。这一评价机制与传统机制不同,原有的评价机制只是单纯地看重个人的绩效业绩,而这一新型评价机制同时侧重个人和团队二项业绩的绩效,以此来引导成员尽量追求团队力量和绩效的最大化。在评价机制的操作过程中,学校除了奖励教师个人的业绩之外,还要采用基于整个教学团队绩效的奖励和评价方式。由过去的重视个人业绩考核转向团队整体业绩考核,由过去重视过程管理转向现在的重视目标管理,由过去重视年度业绩考核转向重视团队间的业绩考核。宗旨是鼓励教师加入到教学团队的建设中来,激励教师们共同实现团队的共同目标,增强教师之间的沟通协作,加强团队凝聚力。在评价的方法上,要设法消除教师之间的不恰当的竞争,要促进教师真实地表现自己、主动地接纳别人、积极地帮助他人,以实现教师间的真正的合作。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关系着区域人才培养的质量,在“质量工程”背景下,院校不仅要更新建设优秀教学团队的理论,同时还要在实践路径等方面积极构建符合团队发展的制度和措施,并进一步加以完善,使其能够促进和鼓励本科院校教学团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田恩舜.高校教学团队建设初探[J].理工高教研究,2007,(04).

[2]陈新刚.高校绩效考核工作探析[J].中国建设教育,2007,(2).

[3]孙丽娜,贺立军.高校基层教学组织改革与教学团队建设[J].河北学刊,2007,(05).

[4]俞祖华,赵慧峰,刘兰昌.本科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N].鲁东大学学报,2008,(02).

[5]黄玉飞.对高校教学团队的考核与管理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9,(02).

[6]杨涛,王兴林,童文胜.新建本科院校发展之路探索[J].武汉高等教育研究,2007,(11).

基金项目:2010年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项目编号:2010JGA072);2011年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11JGZ051)

第8篇

【关键词】生态城市问题对策可持续发展

引言

工业革命以来,城市的内容和形式发生巨大的变化,物质文明的空前繁荣极大改善了城市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加速了城市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各种复杂的矛盾,住房短缺、交通拥挤、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使人们逐渐认识到提高物质文明不是改善城市环境的根本手段。反而,人们开始怀念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过去,渴望恢复良好生态环境,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

一、生态城市概念的提出及其内涵

(一)概念的提出

面对世界人口向城市集聚与城市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的矛盾以及工业化追求的经济效益与提高人居环境质量的矛盾,探求更加理想的城市发展模式早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国际机构和学术团体越来越重视的课题。而真正进行有意识、有组织和系统性的研究始于20世纪20~30年代芝加哥学派的城市社会学的研究。1987年前苏联科学家亚尼科斯基提出“生态城市”概念,认为生态城市是“按生态学原理建立起来的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聚居地”。联合国在《人与生物圈计划》第57集报告中指出,“生态城市的建设即要从自然生态和社会心理两个方面去创造一种能充分融合技术和自然的人类活动的最优环境,诱发人的创造性和生产力,提供高水平的物质和生活方式。”至此,生态城市的规划和建设则开始真正走向其实施阶段。

(二)“生态城市”的内涵

生态城市中的“生态”不是单纯生物学的含义,而是蕴涵了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内容,强调三者和谐统一的可持续性发展,包括以下三层内涵:

1、社会生态化,即社会和谐。主要表现为人类有自觉的生态环境价值观,生活质量、人口素质、健康水平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相适应,有一个保障人人平等、自由、教育、安全的社会环境;

2、经济生态化,即经济高效。主要表现为采用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在经济发展上追求质量与效益的提高,努力提高资源的再生和综合利用水平;

3、环境生态化,即自然融入城市,城市归于自然。主要表现为发展以保护自然为基础,最大限度地维持生物及生物遗传的多样性,最大限度地保护生命支持系统、自然环境及其演进过程,保证人类的一切开发建设活动始终保持在环境承载能力之内。

二、我国生态城市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一)面临的问题

毫无疑问,我国城市应该坚定不移地采用可持续发展模式,探索和研究生态城市建设之路。然而目前我国生态城市的建设仍面临着诸多问题。

1、意识偏差。不少地方决策者一味强调工业产值的增长,忽略对环境的治理,致使城市环境严重污染。这类现象在各地相当普遍,其关键原因在于人们急功近利的短期意识,如一些领导只追求“任期政绩”、一些群众只注重眼前利益,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谋取一时的经济利益,这种认识如不加以纠正,生态城市建设便无从谈起。

2、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人口增长的需要。近年来城市用地规模急剧增长,人口也剧增。大量进城人员使城市的交通、供水、电力、通讯、学校等基础设施超负荷,城市的用地紧张,容积率增加,公共活动空间缺乏,城市整体环境质量不断下降。

3、缺乏建设理论。生态城市的理论研究已有了很大的进展,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了一定的依据。但目前纷繁的理论观点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导致生态城市的建设不可避免的走了一些弯路。比如,“绿色沙漠”现象就是绿化工作中存在的一个很普遍的误区,简单地认为“树+树=森林”,不考虑生物多样性原则,削弱了城市绿地本应有的生态效益。

(二)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对策

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生态城市所追求的目标,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应采取以下对策――

1、转变思想,提高生态意识。深入宣传建设生态城市的重大战略意义,培育和弘扬生态文化,提高全社会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将干部任期内对环境和生态保护的功与过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同时要通过广泛的教育,使市民认识到自己在自然中所处的位置和应付的环境责任,提升公众的生态意识,自觉规范生产和生活行为。

2、控制人口增长,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在人口数量和结构的管理上要遵守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严格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并应根据城市发展的需求制定相关的城市流动人口的管理政策,以调节其数量。控制人口增长的同时,城市应根据自身特点,适度建设包括空中、地面以及地下为一体的立体公共交通体系网络;广泛采用生态建筑,使建筑达到高效、低能耗,无污染的目的;加强城市医疗、卫生、电力、通讯、供水以及排水等公共设施的建设。

3、加快生态城市的理论研究。根据我国国情,加快符合我国城市建设具体情况的理论研究,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比如,要走出城市绿化建设中“绿色沙漠”的误区,合理完善的建设城市绿地的理论体系和因地制宜的实施方案是不可或缺的。只有明确城市的绿化应该以恢复自然生态为主要目标,从改善城市植被的生态功能出发,才不会单纯的“为绿而绿”。

4、完善生态城市应用研究的技术、资金保障体系。我国应该大力培养科技人才,健全生态城市建设方面的科技队伍,依靠科技进步来保证生态城市发展和建设。例如,生态工业园、生态建筑、太阳能利用技术、干旱地区的节灌技术等的研究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其资金来源建议国家设立生态城市研究专项基金,建立有效的生态适用技术研究开发机制。

结语

生态城市是一种全新的城市发展模式,也是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和方向。建立生态城市不仅仅涉及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改造和建设,还涉及人们的观念、意识、伦理和生活方式,因此需要各学科各职能部门的共同参与和系统进行。通过全社会的广泛参与,逐步形成自然环境优美,经济系统高效,社会系统和谐的城市人居环境,推动我国城市和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造福后代。

第9篇

关键词:市政建设;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我国城市化建设事业目前已经进入到快速发展的时期,经过系统的资料分析,我国城市化水平已经超过了51%,城镇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也占有较大的比重。从国际标准来分析,城市建设速度超过50%之后,就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在未来的几年内会出现较大的提升。要想保证城市化发展朝着健康、稳定的方向进行,就要对市政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以及缺陷进行完善,保证市政建设活动更加有效、科学以及持续,从而为我国城市化发展事业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推动它城市化进程实现可持续发展。[1]城市市政建设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不断加大的投资力度、体质改革活动顺利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事业不断完善;建设总体水平显著提升等不同方面。要想在在此基础上提升市政建设水平,就要对实际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实际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以及处理措施,保证城市发展以及建设事业取得更大的进步,为统筹区域发展贡献一定的力量。

一、市政建设领域中存在的问题

(一)市政基础设施水平区域有着较大的差距

现阶段城市发展过程中,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水平呈现严重的不均衡状态,基础设施键位比较完善的区域一般集中在城市中心或者周边一定距离的区域,一些偏远郊区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为落后,这从根本上给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发展工作带来很大的压力,对于这种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只有制定出较为完善和科学的规划方案以及设计书,对于其余基础设施相关建设工作进行落实,才能够保证不出现任何不均衡问题。

(二)市政基础设施行业发展差距较大

在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发展过程中,市政企业一般会比较重视关于城市道路的建设工作,这是保证经济发展持续进行的主要途径,城市基础设施不同建设活动所受到的重视程度各不相同,从而导致基础设施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呈现不均衡的状况,道路交通设施已经处于较为先进的水平,垃圾处理、城市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落后,虽然,政府有关部门在近几年内已经对城市污水、垃圾的处理意识开始不断提升,但是,与城市基础设施总体水平相比较,其发展速度依然较为落后。

(三)市政基础设建设活动缺乏统筹协调力度

我国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活动在进行规划方案编制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缺陷,方案编写内容存在很多缺陷,基础设施整体布局以及选址等工作都不能有效进行落实,提前对各种信息进行,但是具体的实施工作较为落后。各项基础设施在实际建设过程中没有进行整体规划,从而导致工作安排不科学,很难有效对其进行控制。[2]很多基础设施布局存在严重的不合理问题,从而给城市发展带来一定的限制,城市市政单位不同部门之间缺乏协调与沟通,各项基础设施行业分布较为零散,建设活动之间缺少配套以及协调,导致不同基础设施建设存在重复现象,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

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问题解决对策

(一)提升市政基础设施配置的实际水平

在进程市政建设活动中,首先要对城市建设空间进行充分利用,对规划活动进行合理布局,从根本上保证城市空间实现集约型、高效性的布局分布。[3]对于城市建设速度不断提升的现状,要保证城市空间布局朝着集约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所以,在市政建设活动中,要尽可能地解决城市发展空间,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利用,从而推动城市建设取得更大的发展以及进步。

(二)实施低碳环保的管理模式

市政建设过程中,不仅好考虑经济发展以及城市发展的现状,还要兼顾可持续发展的相关要求,在满足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要实现生态环境与城市、人与自然之间的稳定和谐发展。[4]所以,要想从根本上实现这一发展目标,就要保证市政企业在进行实际项目建设过程中,充分利用各种环保节约的材料以及方法,建设能源消耗,对各种再生能源进行充分利用,保证市政建设项目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产生更加显著的效果。

(三)建设社会化、多元化的融资方式

市政项目建设以及施工水平在新时期环境下得到较大的提升,保证建设资金的稳定投入是整个市政建设活动中较为关键的环节,对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发展水平来分析,建设社会化、多元化的融资模式能够保证市政事业取得更大的发展,这样还能够减轻当局政府的财政实际压力,促进建筑行业实现不断发展。通过多种合理有效的途径或者合法的渠道来对社会各界实施项目招标,从而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活动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5]利用社会化、多元化的融资模式,解决市政建设项目资金不足的问题,给投资者带来更大的回报,保证市政建设带来更大的社会以及经济效益。

(四)加大监控力度,完善管理机制

要想从根本上提升市政建设工程质量水平,就要对质量监督工作加大控制力度,首先进行定期抽检以及随机抽检的检测制度,保证市政工程在两种检测制度的共同约束下提升工程质量,还要对建筑施工质量以及建筑施工材料实施“双保险”,从根本上避免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隐患以及损失和事故。改变传统的监测工作方法,实施全程监测,市政工程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施工原料、施工过程以及生产过程,要改变传统的通过检测来对工程质量进行评价的方式,从产品形成的不同层面以及不同环节来把握产品质量,从根本上提升市政工程的建设质量以及水平。[6]为了能够从根本上适应现代市政在建设以及管理过程中所提出的各种要求,要对管理机制进行完善 ,建立具有综合协调职能的部门,对项目建设进行科学决策,明确工程管理方面的权利、质量责任、走向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的建设管理道路。

结语:

我国市政建设活动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陷,从城市发展总体水平来分析,市政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在对每一个项目进行分析过程中,还存在较多的质量问题,市政单位或者市政企业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不能仅仅满足于所取得的各种成就,还要对不同的制约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结合我国经济发展以及城市进步的实际状况来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实施合理科学的规划,保证各种制度能够准确落实,不断提升和完善城市建设项目,从根本上推动市政建设事业取得更大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 周浩.市政工程建设施工管理之己见[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32).

[2] 陈建辉.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4(3).

[3] 杨子跃.市政工程施工管理探讨分析[J].投资与合作 ,2013(8)

[4] 乔莉萍,陈彩红.试论市政工程施工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