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09 15:36:45
导语:在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煤炭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8-000-01
我国煤炭储量名列前茅,但是其毕竟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在工业高速发展的特定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伴随着大量煤炭资源的消耗,如何更为高效、科学、可持续地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转变煤炭经济的发展方式,是摆在我国经济发展面前的难题。近来,我国经济全方位推进,煤炭资源的需求缺口越来越大,在严峻的资源形势下,一方面我国不可能停止开发煤炭资源,另一方面又要考虑到煤炭经济的长远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显得十分关键。笔者结合自身经验,提出了当前煤炭经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可持续发展对策,希望对相关煤炭企业有所帮助。
一、我国煤炭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造成生态环境破坏
煤炭经济属于生态破坏型经济,煤炭资源深埋地下,经过长期的物理化学反应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使用这些资源消耗速度却很快。在煤炭挖掘的过程中,需要挖掘、破坏地表,并建立地下作业平台,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在利益的诱导下,很多煤矿开发无节制,开挖科学性较差,开采区生态、地理、水文都遭到了破坏,不但降低了煤炭的开采效率,也带来了额外的经济、生态损失。
2.企业内部管理不当
煤炭经济发展方式较为粗狂,内部管理水平较低,像开采无度、生态破坏等情况,没有专门的部门负责监督管理。在企业内部管理中,管理者的环保意识不强,对开采过程中出现的违规、破坏等情况,选择性地忽略,放任了许多不合理开采行为。我国虽然出台了相关法律法,但是法律体系尚不成熟,效力有限;还有的企业在开采中,不以法律条文办事。为了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很多煤炭企业将法律条文视为无物,甚至存在的情况,对煤炭资源开采、利用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3.煤炭开采技术落后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煤炭开采技术还比较落后,设备比较陈旧,开采效率过低,导致煤炭企业竞争力不强,在煤炭经济生态中处于弱势地位。此外,当前很多煤炭企业的技术人员,本身的素质不高,这使得很多乱开采、过度开采的情况难以遏制。在开采的过程中,由于没有系统、成熟的开采技术,开采消耗能源存在明显的浪费情况。这不但降低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对我国煤炭经济结构转型也造成了很大阻碍。
4.煤炭从业人员稀缺
近年来,针对煤炭企业、事业单位、行政单位的人事改革大力推进,以往行业中存在的人员冗杂、效率低下的情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管理人员的数量也大幅下降,随着企业规模不断扩张,企业的管理上出现了明显的人员匮乏问题。这不但加重了煤炭企业管理部门的工作压力,也使得管理缺位现象更为普遍,工作质量大为降低。
二、实现我国煤炭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如上所述,我国煤炭经济发展问题颇多,限制了煤炭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为此,就需要采取如下对策:
1.宣传可持续发展理念
当前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有条不紊地推进,煤炭经济可持续发展被赋予了更多的时代意义。以往的煤炭经济发展过程中,理念过于落后,经济发展方式过于粗狂,已经难以适应时展的要求。煤炭经济的发展需要吸收新理念、探索新模式,对传统模式进行批判。而可持续发展理念立意深远,福泽子孙后代,讲究人与自然的统一,对生态环境保护、资源优化配置、经济效益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促进煤炭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加强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宣传,加深企业人员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理解,促进节能减排、绿色发展政策的执行,只有这样,才能在确保经济效益的同时,促进煤炭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2.加强煤炭开采管理
我国的煤炭资源丰富,但是人均拥有量不足,能源消耗结构畸形,能源利用效率低下,从长远角度来看,我国的煤炭经济前景堪忧,改革势在必行。煤炭勘测、开采、作业、运输等对周边居民的生活造成了不良影响,无节制地开采造成了严重的生活破坏,影响了生态系统的平衡。为了实现煤炭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应该规范煤炭开采活动,制定开采标准,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对煤炭各个生产流程进行监管,提高内部管理水平,提高专业人员的素质,实现煤炭经济的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
3.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为了实现煤炭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是必不可少的。国家应该以当前的法律法规为依据,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确保法律的实施,加大执法力度。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要加大处罚、制裁,必要时追究刑事责任。
4.完善煤炭开采技术
当前我国的煤炭开采技术比较落后,煤炭资源、能源的浪费较为严重,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国家应该鼓励企业进行技术科研、创新、引进,并给予政策、资金支持。企业应该建立技术研发部门,一方面引进国外的现金开采技术,另一方面结合本国情况进行技术科研、改良,着力提高煤炭开采技术水平,这样才能为煤炭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三、总结
煤炭经济资源关乎国计民生,是我国主要的能源资源,对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其毕竟是不可再生资源,如果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不但生态环境会遭到巨大破坏,煤炭经济发展的持续性也会受到巨大影响。为此,本文分析了煤炭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现煤炭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希望对煤炭企业有所启发和帮助。
参考文献:
[1]杜左龙,陈闻君.煤炭产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评价研究――以新疆为例[J].长春大学学报,2014(05).
[2]牛克洪,周剑波,田德凤.国际煤炭跨国公司做法之借鉴――中国煤炭企业国际化战略系列谈(一)[J].煤炭经济研究,2014(04).
关键词:林业生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S718.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3-0211-1
1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全力开展各项工作
加强林业生态建设是充分发挥森林的作用,切实提高森林生态效益的根本途径;是建设生态强县战略的必然选择;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保证。因此,县委、县政府要对林业生态建设工作高度重视,认真落实发展生态建设的相关政策,切实加强对林业生态建设工作的领导,有关部门要积极支持配合,为林业生态建设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2 强化生态宣传教育,提高公民意识
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宣传标语、生态讲座、送戏下乡等渠道,多形式、多角度、深层次地宣传国家林业政策、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及法律法规。宣传保护建设生态林业的重要意义和措施,特别是要加强中央、省委《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森林法》及《森林实施条例》等林业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全面提高全社会爱林护林、爱护保护环境的生态意识,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社会环境。
3 加大科技支撑,不断提高林业科技水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林业新技术的应用是促进林业生产、提高生产力水平的捷径。
生态林业的建设,必须以科技兴林为基础。因此各级林业部门必须把林业发展转换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轨道上来,围绕种质资源保护、新品种开发、森林经营与管理、丰产栽培技术、生态建设、灾害预防与控制、储藏保鲜技术、辅料加工与利用等领域开展科技攻关,重点支持和扶持推广新品种的培育等研究与开发,突破瓶颈环节,攻克关键技术,为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工程以及特色林业等产业发展提供关键的必要的技术支撑,依靠林业科技实现兴林富民强国战略。
4 深化林业改革,加快林业现代化进程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纵深发展有利于推进现代化林业生态建设进程。首先要建立健全林业经营机制,按照“山区林业商品化、社区林业休闲化、城镇林业绿色化、庭院林业经济化”的发展总体规划格局,按实际情况实施分类经营与碳汇造林战略,改革创新商品林采伐制度,按照实际要求适时提高生态公益林的补贴、补助资金标准,大力实行封山育林工程,使其生态效益得到充分发挥;其次要加快林业产业建设,规范林地、林木合法流转,健全现有的林业要素市场,通过公平、公正交易,维护林权所有者、使用者合法权益。通过对林业龙头企业的支持和扶持,全力打造碳汇品牌市场,促进全县林业产业持续健康合理的的发展;最后要不断完善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调整优化林业机构,为林业产业持续健康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服务技术等支撑。
5 建立健全多元化投入体系
林业生产是一项周期性长的基础产业,并且它也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并存的特殊产业。如果仅仅依靠投资回报来扩大再生产,必然影响森林资源的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同时资源配置也无法达到林业自身特点对其所要求的合理程度。因此,要现实森林资源的良性健康的发展,需要各级政府部门的保护和扶持。同时要以银行信贷、资本市场融资和风险投资为支撑,以引进外资和社会集资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体系,切实保障林业生产健康合理的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谐一致,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6 积极构建生态、产业、文化体系,全方位推进生态林业建设
首先构建林业生态体系,打造绿色生态屏障。构建布局合理、管理高效的现代化林业生态体系,是促进林业生产由“单一用材”向 “非木质资源开发”转变的关键环节,是满足全社会对生态产品的需求的根本解决措施。要建立健全林业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增强御灾抗灾能力,积极预防次生、衍生灾害的发生,加快建成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稳定、安全的生态屏障。其次积极推动林业产业体系建设,促进城乡之间协调发展。积极组织与实施林业产业发展长远战略规划,要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重点发展速生丰产林、笋竹两用林、特色经济林等。同时要重点发展人造板业、竹木地板业、竹木家具业等,努力实现以林促工、以工带农。开发森林生态旅游业,有计划的举办原生态旅游节,宣传林业生态文明特色。大力发展原生态文化、竹茶文化、,努力构建主题突出、内容丰富、贴近生活、富有感染力的森林文化体系。
7 坚持依法行政,加大依法治林管理力度
任何一个社会都是由处于不同地位的多个利益集团所组成。他们都有自己的利益追求。由于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社会生产力所能提供的利益成果总是有限的,而人们对利益追求则是无限的,他们总想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尤其是在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利益主体更是极力想把其他利益主体的利益降到最低程度,其结果是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追求必将都受到损害。在全球政治、经济日趋一体化,社会中不同利益主体的相互依赖关系日益加强的今天更是如此。因此,必须协调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追求,使它们都能依据自己在社会中所占的利益位置享受到社会生产力所创造的利益成果。后代人也有追求自身利益的权利,当代人也有为后代人的利益享受创造条件的义务。只有这样,整个社会才能协调发展。
一、确立互利型思维方式
互利型思维方式是相对于传统的功利型思维方式而言的。功利型思维方式的主要特征是绝对地以自我为中心,以最大限度地获取和占有人的眼前物质利益为关注和思考对象的一种思维方式。它是造成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紧张的最根本原因。而互利型思维方式的根本原则则是以互利互惠的观点来处理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包括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因此,以互利型思维方式代替功利型思维方式是实现利益互享,保证可持续发展战略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思想基础。
在互利型思维方式指导下看待人与自然关系,就应该正确认识到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背后是人与人的关系,善待自然的目的就是善待人类。为了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应该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因为对于人类而言,其生存和发展的利益的实现是高于一切的。在自然环境中生存的其他物种的“利益”的实现不仅不能与人类的利益实现发生冲突,而且应作为人类利益实现的目的和手段。如果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某一物种的存在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人类就应限制其发展甚至消灭它。反之,就应该采取一切有效措施保护它们。由于人类的利益满足最终是以自然界的正常存在为基础和条件的,因此,如果人类在为了自身利益需要在利用和占有自然资源的过程中,不对不同主体之间彼此冲突的利益需要进行协调,其最终结果有可能会导致自然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严重失衡,从而使人类的利益需要也最终难以实现。
就人与人的关系而言,要想达到利益互享的目的,就必须把人类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放在任何个体与任何群体的局部和眼前利益之上。在由不同的利益主体的利益需要构成的多种多样的利益体系中,必须把具有整体性和长期性的人类整体利益、长远利益放在中心位置。人们必须把自己的利益需要自觉纳人到人类整体的利益追求范围之内,切不可把自己一时一地的局部利益和人类整体利益对立起来,不可将现实的人的利益需要与未来人的利益需要对立起来,并以牺牲后者的代价来促使前者的满足。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人们的利益需要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以最终促进社会发展。
二、转变传统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转变传统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重视科技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转变传统的消费方式,实施可持续消费是实现利益互享、保证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坚实物质基础。
传统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最大特征是对资源和能源的大量消耗,其结果是向自然界排放大量废弃物,其中包括许多有毒物质,对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利益追求在一定程度上都造成了严重损害,这是造成目前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因此,改变传统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重视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对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
首先,它可以使传统经济学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失去作用。这种规律认为,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当把一种可变的生产要素连续地投入到一种或几种不变的生产要素中时,最初这种生产要素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但当它的连续投人增至一定限度时,产量的增加将会逐渐递减,直至最后产量绝对减少。但由于科学技术具有连续增长、报酬递增的特点,所以,传统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将发生逆转。
其次,靠科技的作用可较好地解决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许多难题。如:资源和能源问题。古典经济学的本质就是“稀缺经济学”。资源的稀缺性是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原因。只有依靠科学技术,这个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现在,自然界生物种类有1000万~1500万,而人类认识的不到1000万种,有名称的10万种,利用的仅几万种。其潜在的开发价值是无法估量的。
能源紧张的缓解也必须依靠科技。靠科技可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如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等。据估计,到2040年,仅核能加上太阳能就将占世界能源总份额的50%,从而在根本上解决全球能源危机。
环保问题。许多环境污染靠科学技术可以轻而易举地予以解决。如开发和使用清洁煤技术以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开发氯氟碳的替代物以减少臭氧层耗散物质排放,用遗传工程培育良种以减少化肥和农药用量等。
但科学只是为实现利益互享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科学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它也有可能会使人们在享受科学成果时造成的贫富差距更加扩大,从而加重利益冲突。问题的关键在于人类如何正确认识、掌握、发展和应用科学技术,使之和人类社会追求可持续发展、达到利益互享的目标并行不悖。
改变传统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从生产的角度来增加社会产品总量从而为人们的利益互享提供物质基础。而改变传统的消费模式则是从节俭的角度来达到同一目的。
传统消费模式的基本特征是过度消费,挥霍消费。它追求的是一种“一次性”消费方式。这不仅表现在象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塑料包装袋等典型的一次性用品生产和消费上,可以说现代社会中几乎所有的消费都具有类似的性质,即都是“类一次性消费”,而且生产力发展程度越高,消费中这种”类一次性”的表现就越突出。
所谓可持续消费,它指的是:“提供服务以及相关的产品以满足人类的基本需要,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使自然资源和有毒材料的使用量最少,使服务或产品的生命周期中所产生的废物和污染物最少,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求。”其基本特征是适度消费,以减少消费对环境造成的压力,从而在根本上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可持续消费的实现包括许多因素在内,如技术、社会与心理、法律、经济和制度等。在可持续消费方式形成过程中,首先需要改变的是不可持续消费的社会、文化及心理传统和价值观念。人们要从追求物质享受向追求精神享受过渡,从重视自然知识价值向重视人文知识价值过渡,从重视发展速度向重视发展质量过渡。同时,要把这种价值观体现到具体行动上,从而使整个社会最终过渡到一个节约的社会,使每一个人都能充分享受到自己应享受到的利益。其次,政府、企业、家庭和个人都应为可持续消费方式的形成作出自己的贡献,尤其是政府,在制定政策、加强宣传等各方面更要起到自己应有的作用,共同为一个可持续消费社会的形成而努力。
三、加强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是利益互享目标得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得以实施的重要保证,尤其在社会领域更是如此。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场改革传统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人类发展的崭新模式,必然会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它需要对社会生活中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需求进行重新调整,需要对它的权利和义务结构进行重新组合。因此,它的实现,必须靠制度来保证。
广义的制度指为保障利益互享、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顺利实施而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政策等。通过一定的制度,规范人们的行为方式,以达到利益互享,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如为保证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全球领域内得以顺利实现,使不同的利益主体都能享受到自己的利益,国际社会和国际组织与各国政府签订了一系列国际环境纲领性文件和国际公约、条约。如《人类环境宣言》、《内罗毕宣言》、等等。我国政府在加强制度建设方面也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在环保、人口控制、教育、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都制定了许多政策和制度。
狭义的制度建设指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它为利益互享、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如前所述,可持续发展是为了满足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追求而提出的一个崭新的发展模式。其实质在于协调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冲突,使他们都能享受到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本质论把发展生产力摆在突出的位置,认为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根本的、首要的任务。只有发展生产力,才能真正突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提高自己的综合国力,才能解决落后的社会生产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只有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利益互享、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社会主义本质的第二个特点: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从根本上讲,同利益互享是统一的。因为发展的不可持续性就在于利益纷争,贫富分化,而社会主义制度从根本上讲可以最终解决这个矛盾,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构造一个共同富裕、共享利益成果的利益格局,从而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以最终使人的利益追求多样化得到不同形式的满足。因此,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决定了人们之间根本利益对立的消除,决定了不同的利益矛盾可以很好地协调起来,从而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施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为此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长期以来,我们的经济模式是粗放型的,走的是一条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低档次、片面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提高的路子,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也使人们的利益追求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损失。为此我们选择了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并把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一。
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制定了一系列适合本国国情的方针、政策。在治理环境污染、人口控制、消灭贫困、发展科技等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
褐色经济悄然逝去 绿色经济时代到来
褐色经济是指建立在对资源环境过度消耗基础上、忽视生态保护的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Dennis表示,“上个世纪以来,世界经济飞速发展,全球不断变化,人类在享受丰硕物质成果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能源危机、气候变暖、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威胁人类生存和地球的安全,传统的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模式弊端日益显现,且难以为继。”
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环境危机、能源资源危机以及世界金融体系和经济体系危机呈爆发式加剧态势,使得长期存在的各类社会问题凸显,深刻影响着世界的稳步发展。2008年以来,为应对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经济发展方式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经济与环境问题,绿色发展理念从环境发展经济学的专业领域中脱颖而出,并且逐步得到完善,成为世界经济秩序重构和全球环境治理的重要手段。
褐色经济悄然逝去,绿色经济时代已经到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在于转变褐色经济的发展模式,而绿色经济这种以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为目的的经济形式,正是产业经济为适应人类环保与健康需要而产生并表现出来的一种发展状态。
绿色发展成果喜人 国际合作需要加强
如今,越来越多的国家将发展绿色经济制定为国策,奋力推行。但是何为绿色经济呢?
绿色经济最初是由经济学家皮尔斯在1989年出版的《绿色经济蓝皮书》中提出的。2008年10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起了绿色经济倡议,其目标和使命是在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背景下,使全球领导者以及经济、金融、贸易、环境等相关部门的政策制定者意识到环境投资对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和减少贫困方面的贡献。
“我们看到,中国在践行绿色发展的过程中做出了巨大努力。”Dennis说,“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发展绿色经济,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关闭高耗能、高排放的落后生产企业,努力从源头上减少消耗;推进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工程和重点企业节能,着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采取多种措施推动节能增效。同时,加大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力度,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步伐;加强大气污染治理,对火电厂进行大规模脱硫改造。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重点生态工程,增加了大量森林碳汇,成果喜人。”
为了推行绿色发展,各国绞尽脑汁,创新技术。同时,人们还看到一种现象——污染转移。近年来,发达国家的高污染产业转移已是世人耳闻目睹的现实。面对这一现象,Dennis告诉记者,“绿色发展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一场革命,我们要解决问题,而非转移问题。问题转移,究其根源,是由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发展资源不均等导致的。相较于处在较高发展阶段、条件好、技术成熟、具有独特优势的发达国家而言,发展中国家则囿于资金、技术、能力建设等局限,在发展绿色经济方面面临很多实际困难。然而,占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成功发展绿色经济对全球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所以,绿色发展应从全球视角着眼,淡化国别与地域之分,不断加强国际间合作,作为绿色发展同盟军的一员,各发展中国家彼此应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取长补短,互帮互助。”
创新绿色经济发展引擎
实现绿色发展,关键是创新。Dennis以手机报为例,从微观层面强调了创新在绿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手机报作为人们生活中的帮手,让我们真正做到了足不出户便可知天下。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中国移动拥有3500万收费手机报用户,累计发行份数近550亿份;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的研究,相较于报纸,手机报节约用纸约15.7万吨,相当于少砍伐约260万棵20年以上的树木。手机报的诞生转变了相当数量读者的阅读习惯,所节省的自然资源也不言而喻。
关键词:煤炭企业;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
煤炭企业走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就是指改变煤炭企业过去那种发展单向的线性经济的模式,实现煤炭生产的资源化与减量投人,并可以再循环、再利用废弃物,真正实现“零排放”。就循环经济这一体系来说,社会就是一个大循环,而煤炭矿区为中循环,小循环则是煤炭企业。煤炭企业要想在市场经济和国家政策导向的环境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应当坚持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探寻新的循环经济思路,发展生态矿区新经济。
一、以大理小,在社会“大循环”中思考煤炭企业的“小循环”
由大经济看小经济。目前,全球经济已逐渐呈现出沿循环经济发展的趋势。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循环经济在我国也备受关注。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煤炭企业有着极好的发展前景,这涉及到煤炭深加工与综合利用煤炭的副产品等多个方面。
由大市场看小市场。在我国,影响经济发展的大市场就是能源。长期以来,煤炭在我国的能源市场中占很大的比重,但综合效益不高,煤炭企业多采取粗放经营的发展模式。而要想走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就应当从市场经济的大环境出发,在大市场中分析煤产业链,明确其小市场的定位,充分重视市场机制的发挥,站在循环经济的立场上明确资源定位,确定发展定位,并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所以,在对两个市场需要进行挖掘时,煤炭企业应发展相关产品、产业的新市场,实现市场经济中煤炭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
由大结构看小结构。在我国的一次能源中,煤炭供给的比重约在66%作用,在能源结构中极为重要,但煤炭资源是非常有限的。且在新能源快速发展的今天,煤炭行业不断的被冲击,其主体地位不断地被削弱下去。所以,煤炭企业应重视发展高附加值,自觉应用先进技术,进行产品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调整,重视多边产业链的发展,实现产品、产业与行业的良性互动。
由大模式看小模式。社会化是企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客观要求之一。不仅应重视企业的效益,更应关注社会对企业的反馈效益。所以,在进行设计时应遵循社会所公认的那些减量标准,所生产的产品应满足公认标准,处理好产品、与再生资源之间的关系,使循环经济的内涵不断丰富起来。
二、由远及近,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中规划煤炭循环经济
远规划,近安排。制定战略目标、执行战略、控制战略、调整战略是发展循环经济时的重要环节。煤炭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时,应当分解细化循环经济的战略目标,提高这些目标的可操作性与针对性,重视关键项目的建设与关键技术的应用,确保管理的有效性。
远思路,近作为。煤炭企业的发展空间是巨大的,但资源却极为有限。所以,煤炭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时,应当重视资源的利用与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充分的发挥出资源所蕴含的巨大作用。
远目标,近措施。在发展循环经济时,应确保其目标和措施相同步。通过对煤炭矿区的研究,我们发展,近年来建立了很多的选煤厂与洗煤厂,煤炭的附加值不断得到提高;随着煤制甲醇等相关项目的发展,煤炭的产业链不断延长。要想科学的规划循环经济,就应当制定具体的目标,确保措施的有效性,只有这样那些废弃物才能成为可再利用的资源。
三、由外到内,在社会资源中整合融煤炭企业资源
外整资源,内合文化。现阶段,煤炭产业的结构极不合理,存在生产集中度不高的情况。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走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就应当对能源做合理的整合,不断地升级产业。首先,国家应重视大型的煤炭企业集团的培育与发展,为大型的跨区域的煤炭企业集团的发展提供条件,在市场原则的指导下,进行煤炭企业集团的建设,使煤炭的稳定供应水平得以提升;其次,煤炭企业应开拓思路,重视合作、探索多边的企业发展路径。和国内外那些先进的企业进行交流、合作,借鉴其发展的经验,实现煤炭发展的集约化、工业化与现代化。
外联企业,内合项目。通过对煤炭企业近年来整合社会资源的实践的研究发现,煤炭企业要想进行市场开拓,要想占据有利的市场地位,就应当利用好兼并联合、强强联合及强弱联合等扩张办法。借助于参股、控股、投资、联营、互相联合等多种形式,推动技术、资本、产业的良性互动,实现优化配置资源的目标。
外树形象,内强素质。企业形象是发展、整合循环经济的坚强后盾。要想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就应当重视对企业人才的挖掘、培育,重视优秀的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储备。岗位挖人才、事业留人才、合作借人才、培训育人才都是煤炭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时可以使用的措施,只有利用好这些措施,企业“内脑”和“外脑”的功能才能充分发挥,才能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保障。
四、由上及下,在国家的政策导向中运作煤炭企业的循环经济
在政策的指导下实现功能透明。煤炭企业在走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时会遇到劣势变优势的机遇,应准确把握国家所制定的那些优惠政策,将企业内部的每一利益实体的公平、效率、利益分配与权责关系等方面确定下来,提供循环经济发展所需的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与政策支撑。应重视对国家属地管理、投资、技术、金融、土地、税收、信贷及财政等方面政策的研究,把握好国家政策的实际导向,借助于相关的煤炭资源,从那些重大的项目规划与技术领域着手,突出重点,做好试点,干出亮点,实现煤炭经济的跨越发展。
通过产业的良性互动来研发、应用技术。在循环经济理论的指导下,重视研究回收利用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资源、节约资源与清洁生产等相关技术,建设产业化示范项目,解决关键技术领域中的发展瓶颈。借助于项目拓展与产业延伸,来实现循环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我们除了应重视成熟先进技术的使用、项目的综合利用之外,还应当重视社会层面的循环经济体系的构建。
通过机制联动来为关键项目增添活力。主动加入到企业、国家与地方间的信息联动体制之中,重视全新的煤炭企业的循环经济机制的构建,以此将风险控制在最低水平。吸引多元化的投资者,重视新项目的建设,通过市场推动实体的发展。对市场需求进行研究,并科学地引导市场需求的发展,通过机制提高活力,施行项目业主负责制,努力打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实现循环经济项目和市场、和人才的对接。
五、以负理正,对循环经济运用的适中度进行准确把握
维护生态的平衡、保护环境仅仅是循环经济作用的一个方面,从某种程度上讲,循环经济更是追求社会、经济、环境效益多赢的一种经济发展的模式。多元化的发展、产业的延伸与企业的强大是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前提与基础。在产业结构的横向联合及纵向联系里,务必避免自一种倾向划入另一倾向。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决不可用循环经济乱戴帽,防止乱上规模、乱上项目的情况出现,避免建设的重复与低水平。应当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对所上项目的综合效果、可行性与可操作性进行全面的思考。此外,应全面思考其社会效益与企业效应,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协调,才能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现阶段,在循环经济的趋势下,我们应当努力研究人们在生产、消费、生活方面的规律。煤炭企业在面对发展循环经济的主流时,应当采取主动、积极的态度,主动的出击,把握好机遇,走经济、环境双赢的发展道路,努力寻求技术条件、政策机遇及激励机制等方面的创新,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煤炭企业沿着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走下去。
参考文献:
1.高博彦.国外煤矿设计变革连载设计过程机械化[J].煤炭工程,2009(1).
2.王松山.对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几点建议[J].煤炭工程,2001(2).
关键词:后备人才培养 体教结合
举世瞩目的08年北京奥运会实现了中国竞技体育的辉煌。中国竞技体育要创造新的辉煌,实现体育强国的目标,加强后备人才的培养、提高运动员文化素质势在必行。本文从体教结合的角度对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分析和思考。
一、“体”“教’分离的现状
体育系统属下的各类体校和教育系统属下的普通学校,为了追求各自的成绩目标,分别存在“重训练,轻文化”和“重文化、轻训练”现象。
前者主要体现在:有的体校根据已有的师资力量和生源情况,虽开设了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的文化课程或中专课程,但因为训练、损伤、比赛等原因导致学生失去了很多文化学习时间,再加上传统模式和普通模式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调动起来,一些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导致学生文化成绩不高。有的体校没有条件开设文化课,就把运动员学生寄读在临近的小学或初中.每天半天时间训练,半天时间上课。这些小学或初中的教师按照全日制普通教学的模式和原班生的学习进度进行教学。体校生去上课,则是随到随学,碰啥学啥,严重影响了体校学生接受系统的文化基础知识。有的体校也考虑到让运动员接受高等教育。采用挂靠、函授等方式让运动员上大学,但实际上大多数运动员并没有认真学习文化知识,采用这种方式进行“再深造”几乎成了一种形式。还有个别体校的学龄队员完全没有接受文化教育,学生的文化学习几乎成了空白。体校学生的文化学习得不到保证,较大地影响了他们继续学习文化知识,影响了他们全面发展以及他们的就业;再加上竞技训练的高淘汰率等其他原因,许多家长不愿意把子女送到体校来,导致体校生源逐渐减少。
后者主要体现在:普通学校虽也提出学生要全面发展:开设了体育课。但面对升学率的指挥棒,体育课并没有得到真正的重视。它常常作为“副科”而被语文、数学、英语等所谓的“主科”瓜分和挤占。为了应付小学和初中毕业前的“体考”,有的体育教师在临考前两三个月内进行突击训练,甚或有个别干脆在体考时通过作弊来蒙混过关。学生因体质不好而时常生病、在各种场合昏倒的现象时有发生,从普通学校向业余体校输送的体尖生也逐渐减少。
二、“体”“教”分离的原因
(一)思想认识上存在误区。缺乏大教育观、人才培养的科学发展观,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规律认识不够,片面追求短期效益、个人或局部经济利益。一种看法是,业余体校只要运动训练出成绩,运动员就是体育苗子,就是体育人才,体校就可以生存、发展;运动员、教练员还可以因此得到物质上的奖励。而运动员文化成绩的好坏无关紧要。另一种看法是,普通学校主要是看升学率和及格率,只要学生成绩好,升学率高,生源就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大,学校就兴旺。而学校体育抓不抓也就无关紧要了。
(二)有关管理机制不够健全。有关部门没有形成把“体育训练”与“文化教学”同等重视、齐抓共管的较完善的管理机制。体育主管部门对所管辖的体校的文化教学,以及体校对文化教学管理缺乏科学的考核机制、激励措施。
抓体校教师队伍建设力度不够,教师业务水平不高,对运动员文化学习的考核等还不够科学。教育主管部门对所管辖学校的体育训练,以及这些学校对体育工作的管理力度不够大、要求不够严;对体育课教学、体育课外活动的开展,体尖生和体育教师队伍的培养等抓得还不够。
(三)业余训练体制不够完善。就省(市)体育行政机关办学而言,没有充分发挥举市体制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一是有的省(市)没有建立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进行“一条龙”文化教学的省(市)级体校,对运动员缺乏系统而又有针对性的基础文化教学。二是与当地省(市)教委以及有关社会团体的协调与联合、指导与帮助开展体育业余训练工作的力度不够,导致大多数普通学校只进行了体育普及训练,没有根据自身实际来设立和发展特色运动项目;再加上青少年俱乐部等社会团体发挥得作用不大,导致在最广泛的、最基层的层面上的体尖生和业余体育爱好者数量少,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塔基”没有得到有力夯实。
三、“体’、“教”结合的基本思路
(一)加强领导,深化改革,为“体教结合”提供有力保障
1、成立领导机构,请省(市)政府支持并加强与有关部门协调,成立由当地省(市)政府有关领导、体育行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各区县体育部门、教育部门等有关人员联合组成的领导小组;省(市)各区县体育行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分别成立分管青少年业余训练、竞赛、学校体育工作的综合业务处,把青少年体育工作列入有关工作的重点,纳入到职能部门的日常管理,形成省(市)政府分管市长带头抓,体育局分管局长亲自抓,教育局有关领导配合抓,分管处长直接抓,有关人员具体抓,上下联通、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为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提供坚实的组织保证。
2、加强政策引导。以备战全运会为契机,省(市)体育局与当地教育局联合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体教结合”促进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办法,切实加强对“体教结合”工作的指导,为省(市)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和政策支持。
3、深化业余训练体制改革。继续探索管办分离的青少年业余训练管理机制,使省(市)体育局业务部门与项目管理单位(部门)在业余训练与文化教学、竞赛组织、青少年体育工作的政策调研、宏观指导、业务监督以及优秀运动队各线队伍建设等方面既协调一致,又各行其责,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确保有关工作更加规范、科学、高效。
(二)多向思维,多管齐下,为“体教”紧密结合拓宽渠道
1、加强普通学校的体育工作建设,抓好青少年体育的普及。普通学校要采取系列措施,认真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在体育普及上下功夫,处理好学生群众体育与学生体育特长培养的关系,既上好体育课,又开展好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切实培养竞技体育初级后备人才。
2、加强各区县业余体校的“体教结合”工作,抓好业余体育训练的网点建设,根据各省(市)竞技体育发展的要求和各学校的实际,按照突出重点,优化结构,发挥优势的思路,将该省(市)竞技体育项目分为优先发展重点项目、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三类,在区县重新布局,成立体校,分类指导,加强管理,特别扶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建设。使各体校做到有师资、经费、场地、器材和队伍,努力打造该省市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精品工程,建立和健全全省(市)业余训练网络,实施“千人苗子,百人尖子”的培训计划,培养竞技体育中级后备人才。
3、抓省(市)级体校的龙头建设,增强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能力,充分整合体育人才、设施、训练和教学等资源,成立集教学、训练、科研为一体,且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进行“一条龙”文化教学的省(市)体育学院。对各阶段的学制做适当调整,使科研与文化教学、训练紧密结合,确保运动员学到系统的文化知识,吸纳和培养优秀业余队员、专业队员进行文化学习,提高运动员的综合素质,培养竞技体育高级后备人才。
4、完善后备人才输送奖励政策,充分调动基层训练单位输送体育后备人才的积极性,对向省队、国家队输送优秀后备人才做出贡献的教练员、文化教学工作者、基层单位,采取适当方式进行考核,在其工作量评估,职称评定、培训学习等方面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政策倾斜,以及相应的精神和物质奖励。
(三)加强管理,完善机制,为“体教结合”、实现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1、加强教育引导,提高认识,为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提供正确的思想指导,加强学习,充分发挥舆论宣传的导向作用,纠正各种片面认识,强化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人才观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地位观,使有关人员明确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提高对运动员文化素质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对素质教育理念以及体育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重要性的认识。
2、在普通学校中狠抓体育训练管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强调研,制定政策,建立并完善全面贯彻落实《中小学体育工作条例》的管理制度,明确工作目标、措施及步骤,加强对体育课、体育活动、体育教师等的管理和考核,保证中小学生从小享有体育,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另外,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继续抓健康教育,培养健康意识和体育强身、兴国的观念,为学生从事和爱好体育运动提供精神动力;二是在体育课教学和学生业余活动内容中加入群众爱好广泛的运动项目(如球类运动);三是对群众爱好不太广泛且开展训练存在较大困难的运动项目(如重竞技项目、射击),采取定点、定时,相对集中或走训的形式进行训练,以便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四是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规范有关比赛及奖励,充分发挥比赛的杠杆作用,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运动训练。
3、在各级体校中狠抓文化教学管理,促进学生“学训”双优.首先,加大体校文化教学教研改革力度。按照学科课程标准和备战各届全运会、奥运会的有关要求,结合体校学生实际,对重点运动员和非重点运动员进行分类教学,因材施教,确保各类运动员学有所获;在具体的文化教学中,适当增删教学内容(包括尝试编辑校本教材),运用现代教学技术,积极探索适合体校生文化学习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确保学生真学、真懂。其次,强化学生的日常教育和文化学习管理。充分发挥党在思想工作方面的领头作用,利用各种组织(班、团、运动队),运用各种有效载体(如集会、主题活动、文娱活动等),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引导学生树立危机意识和学习意识;探索、建立对学生的入口、出口以及文化学习、考核、评价、奖励、指导和推荐就业等方面的科学管理机制,促进学生认真学习。第三,狠抓教师队伍和教练队伍管理。采取系列方式,建立可行制度,加强教师与教练的工作沟通;把文化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文化成绩分别纳入对教师和教练的业绩考核,激励他们重视学生的文化学习;采取措施,促进教师和教练养成终身学习、系统学习的良好习惯,不断改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努力打造一批政治责任感强、业务水平高,具有奉献精神且一专多能的教师(教练)专业人才队伍,提高师资整体水平。
总之,通过各种措施,加大工作力度,整合各种资源,积极优化“体教结合”内外部环境,创新投入机制,完善政策措施,建立灵活高效的管理体制和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努力营造“体教结合”的良好氛围,促进各省(市)教育与当地体育相关工作的“取长补短’,力争通过三至五年的努力,使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专业队员、二线队员、业余队员成倍数增长,确保竞技体育优秀人才的不断产出和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冠琼。政府治理体系创新IMl。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2]王健民。人力资本生产制度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3]龚德贵,李艳翎,张坦等。竞技体育发展现状与可持续发展IJ]。体育与科学,2002.23(3)
关键词:城市景观;生态规划;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4-0070-01
一、前言
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产物,又是生态系统中最为复杂的类型,极易受到人为的和自然环境条件的干扰。近几十年来,伴随着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人口密集、交通拥挤、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问题,已成为人类社会关注的焦点。就我国城市目前的环境状况而言,问题十分严峻,在一些城市地区,污染已相当严重,极大地影响和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二、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
现代城市是一类脆弱的人工生态系统,它在生态过程上是耗竭性的,其最大特点就是人口的高度密集;城市生态系统是不完全的和开放式的,主要体现在需要其它生态系统的支持(如农业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等),需要人为的输入大量的能源与物质,同时,城市中人类生产和生活中排泄的大量废物,也不能完全在本系统内分解,还需要其他
生态系统(如农田、海洋等)中处理消化。
三、现代城市景观与生态规划的关系
景观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空间格局和生态过程的相互作用,其主题是地理学与生态学的交叉。它以整个景观为对象,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与价值流在地球表层的传输和交换,通过生物与非生物以及人类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转化,运用生态系统原理和系统方法研究景观结构和功能、景观动态变化已经相互作用机理、研究景观的美化格局、优化结构、合理利用和保护,有很强的实用性。城市环境规划作为宏观指导和协调部门利益、优化城市土地资源配置、合理组织城市空间环境的重要战略部署,必须要具备生态观。
(一)景观设计以生态效果为目的
景观规划和设计总是以创建宜人景观为中心。景观的宜人性可理解为比较适于人类生存、体现生态文明的人居环境,包括景观通达性、建筑经济性、生态稳定性、环境清洁度、空间拥挤度、景观优美度等内容,当前许多地方对于居民小区绿、静、美、安的要求即是这方面的通俗表达。景观也特别重视景观要素的空间关系,如形状和大小、密度和容量、连接和隔断、区位和层序……。如同它们所含有的物质和自然资源质量一样重要。如城市景观规划要注意合理安排城市空间格局,相对集中开敞空间,建筑空间要疏密相间。
(二)生态规划设计是景观设计的核心内容
“规划设计”是有意识地塑造物质、能量和过程,来满足预想的需要或欲望,规划设计是通过物质能流及土地使用来联系自然与文化的纽带。参照Sim Van der Ryn 和Stuart Cown(1996)的定义: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规划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规划设计,这种协调意味着规划设计尊重物种多样性,减少对资源的剥夺,保持营养和水循环,维持植物生境和动物栖息地的质量,以有助于改善人居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健康。
如果我们把景观规划设计理解为是一个对任何有关于人类使用户外空间及土地问题的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监理这一解决方法的实施过程,而景观规划设计师的职责就是帮助人类使人、建筑物、社区、城市以及人类的生活同地球和谐相处(西蒙兹,2000)。那么,景观规划设计从本质上说就应该是对土地和户外空间的生态规划设计,生态原理是景观设计学(Landscape Architecture)的核心。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说,景观规划设计是人类生态系统的规划设计。是一种最大限度的借助于自然力的最少设计(Minimum design),一种基于自然系统自我有机更新能力的再生设计(Regenerative design,Lyle,1994),即改变现有的线性物流和能流的输入和排放模式,而在源、消费中心和汇之间建立一个循环流程,其所创造的景观是一种可持续的景观(Sustainable landscape,Thayer,1993)。
关键词:机制;管理;服务;创新;营销
中图分类号:F61 文献标识码:B
近年来,双峰县邮政局井字所声名鹊起,树立了娄底农村邮政支局邮政储蓄业务和骨干营销两大品牌,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井字所取得的成功主要得益于机制、管理和服务的创新。
1 机制创新提效,为邮政储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1.1 三个星级营销有效调动网点创收、职工增收的积极性
近年来,娄底市邮政局陆续出台网点服务评星、邮政储蓄网点分类评级和员工邮政储蓄星级营销管理办法。网点服务评星根据每年度各网点服务、管控、用户满意度等指标考评打分,对二星级以下网点实行约束考核。邮政储蓄网点分类评级以农村网点每季度末邮政储蓄余额及活期占比为指标,将6 000万~2.5亿元划分为1~5星级,对上星级的网点负责人每月多补助100~1 000元不等的津贴。员工邮政储蓄星级以每月年日均额为指标,对超基数部分,在6~90万元范围内分别设置2~5星级及形象大使标准,在月生产奖中增设150~750元不等的邮政储蓄星级营销奖励。
三个星级营销办法出台后,井字所受益颇多:服务评5星,邮政储蓄规模评3星,而今成功晋级4星,网点负责人月津贴达到600元,特别是员工星级营销办法有效激发了职工的揽储热情。看业绩、比贡献,多劳多得的机制导向充分调动了职工持续发展业务的积极性,井字所11名员工平均星级在3星级以上。
1.2 创新营销竞赛方式,提高激励效果
在制定邮政储蓄各项政策时,井字所更多地根据市场规律,抓重点、抢旺季,全力以赴打好开门红战役。
2009年以来,井字所每年一季度邮政储蓄净增占全年净增总额的五成以上,近两年一季度净增更是超过了2 000万元。这个现象在娄底普遍存在,得益于每年全市组织开门红竞赛。2011年10月,为抢抓2012年春节前1个月的营销旺季,扩大开门红竞赛效应,娄底市邮政局推出“龙腾行动”,对2011年初至2012年2月底净增规模在3 000万元且增幅靠前的网点给予嘉奖。井字所作为高产区,14个月净增5 828万元稳居全市第一。包括余额净增奖在内,2011年以来,井字所获得各项邮政储蓄竞赛的奖励近4万元;在业务增速的同时,员工增收效果凸显。对激励机制的创新,不仅体现在收入分配上,在劳务工转聘办法中,井字所对管理能力强、业务发展出色的员工进行倾斜,同时市局对井字所高看一眼、厚爱十分,使激励机制的效率和效益不断提升。
2 管理创新提质,为邮政储蓄发展奠定团队基础
2.1 以狼性羊心企业文化提升支局战斗力
支局的战斗力,决定于兵头将尾的支局长。井字所支局长积极践行双峰局狼性羊心企业文化;在营销中富有狼性,敏锐、坚韧、团结,带领团队打硬仗、攻难关,在工作上有担当、强督导、严执行;在日常生活中富有羊心,宽容、善良、真诚。支局内政策宣贯彻底、执行到位,奖励分配透明合理、对员工关怀到位。在这样的氛围下,骨干带头,员工争先恐后,把工作?当事业做,大河有水小河满的意识深入人心,人人都有一颗事业心、责任心、进取心、感恩心,狼之队做起业务来齐心协力、所向披靡。井字所网点的迁址改造,在娄底市局、双峰县局及井字所两年来坚持不懈的沟通汇报下,获得了县政府、镇政府的支持,镇政府出租5间办公门面给邮政,2亿元网点面积仅30 m2的窘迫局面在年底得以改变。
2.2 支局培训到位、员工业务娴熟
支局高度重视业务培训与传帮带。11名员工平均年龄35岁,工龄最长的在邮政服务21年,最短的也有4年,这个团队得以长期稳定的主要原因,除了业务发展好、收入高,离不开一个充满阳光的氛围,人人比学赶超,又能做好传帮带,实现共同进步。系统的升级、新业务的学习培训,四年来井字所没有出现过差错。井字所培训实现了常态化,每周例会上,上情下达、政策宣讲、业务学习、业绩通报、营销信息互动以及客户资源共享等举措增强了支局的凝聚力、员工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井字所不到30m2的空间,每天平均业务笔数220多笔,有时队伍排到街道上,依然能做到井井有条,不喧哗、无吵闹,这主要得益于井字所无微不至的贴心关怀。储蓄营业员利落周到的服务,支局长柜台外热情疏导、发自内心的微笑,让客户真正感觉到温暖。长此以往,使井字所的邮政储蓄业务得以持续快速前进。
2.3 支局内支局长、营业员、投递员分工负责,协作配合
正所谓众人划桨开大船,井字所邮政储蓄业务的发展是整个支局团队汗水的结晶,他们各有分工、密切配合,11名员工根据岗位特性对客户群体进行了划分,明确各自上门营销的对象;支局长是团队的领头雁,充分利用人脉优势,积极开发项目,在业务发展中挑大梁;营业员充分利用阵地优势,认真做好业务处理,以热心挽留客户,做好对周边商户的重点营销,是支局业务发展的基石;投递员利用走村串户99个村、方圆220.6km2的渠道优势,纵深宣传邮政业务,以恒心挖掘潜在客户,成为支局业务的延伸。这三支力量在办理业务时,一如既往地坚持大局意识,坚持“三个一样”:新客户和老客户一个样、别人的客户和自己的客户一个样、活期客户和定期客户一个样,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和忠诚。
3 服务创新扩量,为邮政储蓄发展奠定客户基础
3.1 加强资金流向分析,确定阶段营销重点
如表1所示,五年来,账户到账户流入资金由74万元上升到546万元,远高于账户到账户流出资金,说明在邮政开户的账户进账数不断上升;本开外存、取资金金额显著上升,说明本地所开账户的活跃度不断提升;外开本取资金流人由329万元上升至674万元,说明网点服务水平不断上升。
井字以农、林业为主,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大多在春节前后将一年的收入存给留守在后方的家人,这决定了井字所的资金流向以净流入为主,且每年一季度净流入金额不断上升。井字所根据近年来各个时段资金流向,制定出各季度营销重点:一、四季度主抓返乡农民工存款,二、三季度主攻类项目及商户等存款。
3.2 细分客户,建立客户档案,加强对客户的维护和挖掘
如表2所示,截至2012年5月底,井字所1万元以上账户达6 722个,占比19.96%,金额15 659万元,占比79.01%,接近于“28”理论。在农村储蓄市场,1万元以下客户居多,100元以下客户占总客户数的42.9%,对这些低端客户,井字所以周到热情、春风拂面的服务提升客户质量,同时大力拓展1万元以上的客户。一是建立客户资料库。井字所每个员工都随身携带一个“客户信息库”,本子上不仅记录着每日的营销动态,还登记着每位客户的详细资料,如生日、家庭成员、客户重要活动等事项,逢年过节,短信祝福、客户维护必不可少。长此以往,井字所员工的客户信息日益丰富。二是主动出击、热心服务,敏锐捕捉各种营销信息。井字镇的人们逢三逢八都会到井字所门前的大街上赶集。井字所员工不约而同都会在赶集当天提前1个多小时上班,帮老乡摆摊搬运、人多时帮忙销售,和常来赶集的人都成为知心朋友,有时会主动帮他们提供信息,而员工也常常利用第一手信息,成功开发新客户。正是得益于对客户的不断开发和长期维护,井字所基础客户群不断扩大,没有受到员工轮岗等因素的影响。
3.3 提供增值服务、稳步拓展大客户
自2009年以来,井字所5万元以上账户数以每年翻番的速度增长(如表3所示)。
和信用社相比,井字所多了国债、理财等产品;和邮政储蓄银行网点相比,井字所有5名投递员,还拥有1个荷叶镇纯营业网点。井字所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加强阵地营销及渠道纵深推进的基础上,提升差异化营销和个性化服务水平。对5万元以上客户,实行“终身”负责制,增强与客户的互动频度,为客户量身定制不同增值产品,达到帮客户理财的效果。井字所保险业务稳步发展,新单保费2011年达546.35万元,2012年6月24日已经完成278.9万元,为市邮政局稳居全市银保市场第一占比做出了贡献。2012年上半年井字所累计销售日日升理财产品138万元。
主题词:复杂断块 非均质井网恢复
一、概况介绍
桥口主体构造位于东濮凹陷中央隆起带中部,属于强非均质低渗油藏。经过近30年的开发,老区井况恶化严重,共损坏油水井64口井,涉及32个井组。随着注采井网的损坏,自然递减逐年增大,产量下降较快,两年间日产油下降了34吨,开发形势逐步变差。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储层平面上变化快,层间非均质强,动用差异大。桥口老区储层平面上发育差变化快,经常出现同一个小层因砂体变化大无法实现注水动用的现象。层间非均质强,干扰严重,动用差异大,一类层累计水驱控制程度90.2%,水驱动用程度81.7%;二三类层累计水驱控制程度75.3%,水驱动用程度39.9%。
2.井况损坏日益加剧,注采井网严重失调。注水压力高、套管老化,水井损坏严重,当年新增事故井明显上升,且修复速度跟不上。2012年底,桥口主体注采比1:1.85,与2008年相比下降0.14%,平均注采井距增大56m,井网控制程度、水驱控制程度、水驱动用程度分别下降16.2%、16.1%和20.6%。
3.一类层水淹严重,挖潜难度大。桥口主体二、三类层水驱动用程度相对较低。尽管一类层地质采出程度达33.3%,但其储量基数大,剩余油仍占全部剩余油的31.56%,常规水驱对提高一类层采收率效果不佳。
三、井网优化恢复研究
(一)强化基础研究,评价落实潜力井损区
进一步强化构造、储层、沉积微相、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为井网优化恢复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1.构造及低级序断层研究。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新增的钻井、测井、动态及监测等资料,重点解释、组合区块内的III、IV级或更小的低级序断层及微构造,同时加强对注采关系与静态资料相互矛盾井区的构造解释,力求构造格局与注采关系相吻合,还原其真实构造面貌。
2.沉积微相及储层研究。在对比划分砂层组的基础上,选择单层或者特征明显的层段作为标准层,根据油层组岩性、岩相变化的旋回性及其反映在电测曲线形态上的组合特征,对桥口主体油水井进行纵横向追溯对比,建立了研究区测井相与沉积相的对应关系。对桥口主体所有完钻油水井的50个时间单元划分了沉积微相,搞清了储层的空间展布规律及其所处的微相带,为分析井间砂体连通性、注采对应关系奠定了基础。
3.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针对现状,根据水井吸水剖面、饱和度测井、新钻井水淹层解释等资料,结合油水井生产历史、生产动态资料、流动单元沉积微相对剩余油分布进行定性描述,定量分析,综合确定剩余油叠合分布状况及其富集井区。
(二)开展经济技术政策研究,提高区块开发效益
在制定方案之前先开展井网恢复方式研究,通过经济效益预评价,进行部署和优化,做好实施过程调整,提升区块开发效益。
1.井网恢复方式经济界限。依据油藏工程设计和开发投资预算进行井网恢复经济效益预评价,统计近五年来桥口主体措施效益可知,投资+操作成本回收期内产油,更新井为3550t,侧钻、换井底井为2060t,大修井为700t,老井利用为400t。
2.注采管理政策研究。树立注水开发水优先的观点,探索合理注采政策,提升注水有效率。一是通过低渗油藏采收率与井网密度关系曲线和注水实践,确定桥口老区一类层合理注采井距为280m左右,二、三类层合理注采井距为180-200 m;二是为了尽快弥补地下亏空,根据油藏动态监测资料和生产动态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注水强度及注采比。
四、井网优化恢复研究效果
2013年来,在潜力较大、认识到位的井网,利用侧钻、更新、大修、换井底等手段优先开展和实施井网恢复工作,取得了较好效果。
1.可采储量和水驱动用储量得到有效恢复。 2013年共恢复注采井网18个,恢复控制储量33.9×104t,水驱控制储量46.4×104t,恢复产能0.72×104t,累计日产油上升22.6 t。同时,油水井开井数增加,自然递减与综合递减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了1.5%和8.1%;水驱采收率比不治理相比提高2.0%,水驱特征曲线明显改善。
2.经济效益评价。井网恢复工作量阶段投入1311.68×104元,井组累增油6098.0t,操作成本1027.5×104元,当年直接收入2836.18×104元,投入产出比1:1.21。投入恢复井网增量工作量16井次,配套常规措施30井次,扣除增量投入增油外,2013年增量带动存量增油3112 t。
五、认识及下步工作方向
通过对桥口主体井网优化恢复研究和实施效果分析,有以下几点认识:一是复杂断块油藏是一个认识不断深化、问题和矛盾不断出现又不断得到解决的过程;二是合理制定不同开发阶段的方案,精细研究,优化评价和实施,是保证老油田有效开发的基础;三是建立完善的注采井网是实现老区有效开发的保证;四是成熟、适用、经济的技术手段是提高高含水油藏后期开发水平的关键。
尽管桥口井网优化恢复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但随着研究和实施的不断推进,又出现了新的问题:一是虽然井网得到一定的恢复,但部分井网注采配套难度仍然较大;二是受井况影响,大修周期长、难度大,近三年大修井平均周期68天;三是厚层剩余油认识难度大,井网恢复后效果差。下一步,这几个问题将是我们的工作重点。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