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文学语言的特质

时间:2024-04-10 11:35:22

导语:在文学语言的特质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文学语言的特质

第1篇

关键词:网络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宋杨(1982-),女,天津人,河北联合大学党委、校长办公室,馆员;张涛(1982-),男,河北唐山人,河北联合大学党委、校长办公室,讲师。(河北 唐山 063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网络文化视域下引导大学生群体主流思想舆论路径研究”(课题编号:201303164)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2-0193-02

自互联网诞生以来,网络文化也相伴而生,其影响大学生群体舆论的作用机制逐渐形成。一般来讲,网络文化是与计算机网络相关的一切经济、政治和社会现象,是人们使用网络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及其一切相关产物。大学生群体网络文化的基本状态和传播特点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前提,在信息化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厘清大学生网络文化的基本特征,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网络文化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首先,有利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研究大学生网络文化特征,分析其对大学生群体的影响,能够从根本上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网络已成为大学生个体自主表达思想观点的主要工具,借助对该群体网络文化的分析,有助于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网络文化传播范围非常广泛,可以促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借助互联网的影响力扩大覆盖面,进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分布领域。

其次,有利于促进校园的和谐与稳定。对高校网络文化的全面分析,还有助于更好地引导高校网络舆情的走向,净化校园网络文化环境,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良好的网络环境氛围,促进高校校园的和谐与稳定,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最后,有利于提升高校教育、管理人员素质,构建合格的宣传思想文化人才队伍。系统研究大学生群体当中的网络文化存在和传播特点,可以为高等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和手段保障。促使高校教师和管理者全面了解大学生的上网习惯、交流习惯和获取信息的途径,建立健全各种制度与机制,确保教育者具有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

二、大学生网络文化基本特征

通过文献梳理和实证验证,从网络的一般特点出发,结合大学生群体使用网络的具体情况,全面总结了目前大学生网络文化的基本特征。

1.世界性和开放性

网络自诞生以来就具备了世界性和开放性的特征,大学生使用网络也符合网络本身先天的这一特点。具体而言,大学生网络使用没有国界的限制,虽然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只登陆和浏览中文网站,但是快捷迅速的信息传递和转换已经使得中外文网站的主要内容基本上实现了同步更新,国家的界限已经在网络世界当中变得非常模糊;开放性也是互联网的基本特征之一,目前虽然相关部门也加强了对网络的监管,能够部分控制网络信息,但是由于技术上的原因,大学生网络的封闭性只是相对的,而开放性具有绝对意义。

2.交互性和隐蔽性

交互性是网络交流的集中表现,也是网络舆论产生的基本方式,大学生乐于通过网络获得信息的主要原因就是对其交互性的认同,也就是说利用网络实现交流是大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隐蔽性是建立在网络身份的虚拟性基础之上的,数字化的身份以及各种无须实名注册的网络平台的使用,使得大学生出于规避风险和消除表达顾虑的原因而选择虚假的身份参与网络表达,造成了这一特定群体网络文化的隐蔽性特征。①

3.创造性和异化性

由于大学生网络的无限丰富性和海量信息,任何个体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兴趣的信息,并且在愿意的前提下建立与志同道合的人的交流,在空间和时间上的拓展,为激发个体的创造力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也成就了大学生网络文化的创造性特征;异化性是普遍存在于各种各样的网络事物之中的状态,也就是事物在网络中走向自己的对立面的倾向,具体到大学生来说,比如纯粹愤青式的发泄、对网络负面信息的恶意传播和过度追求自由而引发的不负责任的言论等等。

4.平等性和虚拟性

在开放的网络环境当中,基于平等的技术条件和信息流动水平(对于个体大学生而言,信息流促成了同样的类似于海平面的“信息平面”,也是同样能力的主体使用网络的相同准入门槛),造成了实质上的优于现实世界当中的平等状态;虚拟性是网络与生俱来的基本特征,对于大学生网络文化来讲,由于青年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增强,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大学生网络的虚拟性所造成的影响,也就是说青年大学生网络文化中虚拟性的特点对这个特定群体的影响更加深远。

5.大众性和自由性

大学生网络文化的大众性是指学生群体和非学生群体网民并非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交叠在一起,影响彼此并按照时间维度互相转化的动态过程,同时,大众性也可以理解为庞大的大学生群体对整个网民群体的文化辐射作用;自由性是指大学生在网络世界中能够比较自由地获取信息和进行交流,能够约束青年人网络参与活动的硬性手段和条条框框几乎没有,出于自己个性和爱好的网络参与与表达是其主要的实现形式。

三、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从网络文化概念出发,理顺大学生网络文化特征的具体内容,以网络文化特征为探讨角度,论证研究主要观点,分析网络文化视域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路径。在比较宽泛的意义上使用网络文化定义,能够囊括全部大学生群体的网络文化特征,并全面分析其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

1.立足世界性和开放性特征,探讨加强机构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的必要性与方式

网络打破了传统意义上文化的地区差异,为文化无国界交流创造了条件,同时网络没有任何准入设置,具有完全开放特点,因此,完成舆论引导一定要建立专门机构并培养具有较强素质和执行能力的人才队伍。对于高等学校而言,就是要建立一支能够全天候、全方位适应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员队伍。

2.立互性和隐蔽性特征,探讨加强校园主流媒体建设的途径

交互性是形成网络舆论的先决条件,也是舆论传播的基本方式,隐蔽性导致个体的身份角色隐藏,道德约束力下降和“愤青”情绪膨胀等,因此,实现舆论引导必须依靠主流媒体发出的权威信息,使之能够快速占领舆论阵地,实现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体制化的舆论引导能力和权威信息的被认可程度成正相关关系,也可以认定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有效性标志,在某种意义上讲,校园中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性能力。

3.立足创造性和异化性,探讨加强重点事件和敏感信息的深度供给

网络的海量信息和全方位交流提升了创造力水平,而这又恰恰是造成异化的主要原因,人们常常用双刃剑来形容网络文化的创造性和异化性特征的极端发展状态,因此,保障正常的舆论引导就要通过鼓励积极的创造性和避免极端的异化性来完成,深度信息供给能帮助大学生建立高度的自主理性判断能力,增强其对消极舆论的“免疫能力”,通过主体对重点信息逐步的了解,确立起对现行体制的深度认同,进而营造大学生群体的良性舆论环境。建立并不断完善良性舆论环境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任务和主要功能。

4.立足平等性和虚拟性,探讨加强制度建设,制定相关领域立法工作的具体步骤

网络的隐蔽性导致社会人社会身份的隐没,学生网民个体在技术水平一致的前提下,几乎实现了完全的平等参与和表达,网络空间的虚化、网络行为的虚拟和网络身份的虚拟构成了大学生网络文化的虚拟性,因此,需要通过制度和法律建设规范平等的网络主体的权利义务,把主体的平等权控制在不能侵害其他主体权利的范围之内,同时防止虚拟性带来的责任缺失,通过规范大学生网民的行为来保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通过法律的手段和方式,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秩序,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进行网络参与,逐步强化平等性地位并消除虚拟性带来的负面影响。

5.立足大众性和自由性特征,探讨培养大学生网民责任意识与合格的“网络公民”的具体途径

大学生网民不分年级、性别、家庭背景等外部条件,每个人都能成为网络文化的创造者,不受约束、“为所欲为”,当然网络文化的自由性并非没有边界,但是大学生在网络世界中缺少纪律和规则的约束,因此,要想对其舆论导向进行控制,同时能够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就要寻求培养网民责任意识的方法,将责任心和积极向上的网络道德内化到学生的上网行为之中,最终培养出能够完全自觉履行网络责任、义务,依法依规行使网络权利的“网络公民”,通过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公民来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注释:

①通过我们的调查,当前大学生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倾向于更多的使用同学群体共同使用的“熟人网络”的趋势,但是也没有完全取代带有隐蔽性的虚假身份,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说,真实和虚假身份共同存在是其网络参与的现状。

参考文献:

[1]徐建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魏潾.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影响分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4).

第2篇

【关键词】童书;文学;美学

一、文学表达的“浅语”形式

童书蕴含的所有文学性要素、意义与风格,都需要最终通过语言来呈现和表达,由“图画语言”与“文字语言”共同营造和勾勒出各种不同的意境与情感,幼儿读者在阅读“图文”的过程中,如果能够体验到这种“美”的意境或者达到某种情感上的共鸣,也就实现了童书本身的美学意义。当然,儿童文学的语言具有不同于一般文学的特质,常被称为“浅语”艺术。“浅”所指向的是读者对象儿童的认知特点;“语”即语言形式,浅语艺术即指儿童文学用适合孩子接受的方式传递关于“美”的讯息和意义。幼儿所能自主阅读的童书一般都是图文相辅的,是一个多种媒介的结合:美好的故事、美妙的画面、美的主题,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其中至少包含三类语言:文学语言、美术语言与教育语言。也就是说,童书的信息、美感与意义主要是通过这三种语言融为一体地呈现、传递与表达的。高尔基曾对儿童文学的语言这样评价:“儿童文学文体的简洁和清晰,并不是用降低文学质量的办法来达到的,而是真正艺术技巧的结果。”的确,儿童文学的“浅语”是其独有的艺术表达方式,具体表现在:其一,语言的形象性。儿童思维与语言发展的特殊性,需要儿童文学语言具有形象性。尤其是3-6岁幼儿阶段,其思维的具体形象性和无意想象为主的特点是如此突出,使得幼儿文学语言的形象性相较其他文学样式更为重要,因为形象化的语言能使幼儿将亲身经验与语言所提供的信息很容易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帮助幼儿达到语言与思维、符号与意义之间的有效迁移。形象性的语言,使事物或情感可观、可感、可聆听、可想象,例如绘本图画书《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充满童趣,既能愉悦孩子身心,同时也激发孩子探究的欲望:一方面,通过丰富的想象与联想,将每个动物的嗯嗯都进行了细致的描述,且与孩子生活经验中最熟悉的事物进行比喻联系,使得事物之间的联系以可感知的形式显现出来,更容易被儿童感知和理解;另一方面,突出语言的动作感,儿童的认知发生于动作,是由他自身与外部世界不断地相互作用而逐渐形成的一种结构。动作感强烈的文学语言不仅能唤起儿童对认识对象的注意,而且可以增强对认识对象的理解。

如各个不同动物的动作描写,辅之以大量拟声词的运用,使角色形象更加直观、形象、立体。此外,语言呈现出鲜明的色彩感,儿童借助于色彩认知,可以对事物产生强烈的直观感受。作为事物最外在的表现,色彩也是幼儿对事物认识的最直接感受,如童书中对鸽子嗯嗯的描写:“又湿又黏的白色嗯嗯”,这样将颜色与形态、形状同步进行的描绘,使事物认知更具形象性。所有关于形象的描写,既使幼儿对于各种事物有比较清楚准确的印象,又使幼儿对于角色心理有真切且较细致的体验。从而既能激发孩子们强烈的求知欲,也能满足他们的愉悦感,同时逐步习得一种成熟的语言状态。幼儿在不知不觉中了解了不同动物的特点、不同动物“嗯嗯”的特性,并产生追问:“为什么不同?”这是一个难得而珍贵的开展科学教育的契机……其二,语言的简洁性。儿童文学的语言是丰富的,包括作者在描写事物、刻画人物、叙说故事时的叙述语言,以及在作品中的角色对话与交往中的人物语言描写等。作者通过不一样的语言叙述方式,通过不同的语言对话和独白来赋予不同人物的性格和情感。幼儿年龄小、难于理解和接受抽象复杂的语言,所以优秀的儿童文学总是在充分展示语言多样性的同时力求简洁生动,选取明朗并富有表现力的语词和句式,使语言赋有丰富多样而又简洁明快的艺术魅力。欣赏英国安东尼布朗《我爸爸》:语言简洁明快,把孩子对爸爸的爱用最具体形象的语言简洁明朗地描写出来,于细微之处凝读出孩子对爸爸的爱,也体会到爸爸对孩子的深情。简洁的语言使孩子易懂易记易摹仿,孩子在赏读过程中也许会更有兴致地谈论起自己的爸爸“像……像……”,语言往往是表达情感的直接方式。其三,语言的音乐性。朱光潜曾这样论述文学的语言:“情感的最直接表现是声音节奏,而文字意义反在其次。文字意义所不能表现出来的情感可以用声音节奏表现出来。”声音能够塑造形象,文学语言除了意义层面外,还有声音层面(包括字音、语调、节奏和押韵等特点)。它不仅和意义层面相联系,具有传情达意的作用,而且还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给读者以听觉上的美感,音乐性和韵律美。语言学曾指出,在儿童语言发展的过程中,有一种“语言结构的敏感性”表现在:其一,对语词排列的敏感性;其二,对语言的声音、节奏、重复和语词节拍的敏感性;其三,对语言不同功能的敏感性。如台湾林武宪的儿童诗《阳光》,语词的排列让诗歌更有韵律,对整与重复使童诗更易被理解和接受,在一遍遍重复过程中加深了理解。思及文化哲学家卡西尔所说:“符号的记忆乃是一种过程,靠着这个过程人不仅重复他以往的经验而且重建这种经验。

”看似一遍遍重复,实际上每一次经验都已经与前一次不同,是前一次的深入、更新与提升。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都具有自己不同的语言特点,荒诞奇幻、美妙诗意、滑稽幽默等。不同的儿童文学作家具有不同的语言风格,如冰心作品中语言“柔美温婉”、金波的“清新明快”、圣野的“充满诗意”、金逸鸣的“形象生动、寓理于诗”等,不同作品的语言风格会影响幼儿感受不同语言文字的美感。可以说,语言是儿童文学的根本要素,其“浅语”艺术的特质亦具有丰富的审美意味——它具有语言的特性,讲究语言的准确性与规范性,这对于处在语言发展关键期的幼儿读者来说尤为重要。它是一种艺术语言,表现在它必须与具体形象联系在一起,或通过词语的选择,或通过语法关系的多样组合,让事物或情感可观、可感、可聆听、可想象,以唤起幼儿读者的情境感与形象感。最后,儿童文学的“浅语”必然须从儿童的艺术欣赏水平与欣赏趣味出发,通过“巧妙运用”形成幼儿读者心目中的艺术形象。语言文学最大的魅力即在于通过鲜明、生动、具体的语言,把大千世界的性质、情状展示给读者,使其即使没有亲眼所见,也能够感同身受、如临其境。儿童文学的“浅语”艺术,更突出地迎合了幼儿读者的文学审美特点与文学接受能力,更有效地引导幼儿将童书作品中的故事信息与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经验很容易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帮助幼儿达到语言与思维、符号与意义之间的有效迁移。

二、叙事线索的“虚实”变幻

童书里的世界,总给我们以美好的联想与感受,这份“美感”是独属于儿童文学的审美,既包括感受语言风格上的“美”,也包括感受作品意境上的“美”,这是一个心灵体验与对话的过程。事实上,童书里的世界如同我们的现实生活世界,处处彰显与折射出美好与温暖,需要我们去感受、体味和挖掘,但这又和现实生活世界的美不同,因为它来得更突显,更符合儿童的审美需要。幼儿对于世界的认识和感受总是借助于想象与幻想,这是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形象的、具体的、想象的。因而,童书里的世界也大多是非写实的,或者说其艺术幻想大多都是超现实的,是创造性的想象。正因如此,儿童文学离不开艺术幻想,没有艺术幻想也就没有儿童文学。当然,幻想与想象不是凭空的,具有一定现实基础,这就必然形成虚拟的与现实之间的联系与相互投射,从而也就构筑出童话所具有的象征意义。正因为对现实的关照与折射,儿童文学的叙事过程总是具有了现实与幻想的两条线索,且进行着各种巧妙的构思,文学研究者将之称为“双线结构”,即现实与幻想两条线索在作品中同时存在。这种叙事方式具有三种基本样式:其一,平行线——现实与幻想各成一个独立的世界,但两者又相互联系。如怀特《夏洛的网》,小女孩与小猪都是真实的生命交集,共同生活在这个多彩的世界,故事深刻融入了孩子的泛灵思想与生命一体化心灵。其二,两线糅合——幻想人物在现实的生活中。如安徒生《海的女儿》,幻想出一个虚拟的不存在的人物形象,并将之揉入到现实生活中,充满幻想,带给孩子现实生活所无法赋予的奇异之美,同时也贴合孩子认识过程中本就天马行空的想象。其三,虚实线——以虚拟的幻想世界为主线,现实世界为虚线。如英国作家米尔恩的代表作《小熊维尼菩》,完全虚拟了一个世界,但是所思、所想、所感都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的。这种“虚实”变幻是儿童文学必要的美学品格,因为它是前两种文学特征实现的必要条件。现实与幻想的交相辉映,蕴含着童书不同的意境之美和精神内蕴,呈现了极为不同的审美体验,体现出深刻的美学意境:“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交融和变幻,总是以更适合的方式引导着孩子们领略文学境界的美,无论是民间传统儿童文学亦或是文人现代儿童文学,都体现了成人对儿童和儿童生活的热爱和期盼,蕴含了浓烈的人文关怀和现实观照。正因如此,我们会发现很多经典作品的荒诞性,虽然离奇但不虚浮,因为它们是有根的,这个根就植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以及我们的文化里。其通过不同艺术风格、不同媒介材料的图画文学语言呈现了一幅幅美妙绝伦、真实可现、变幻多彩的故事情景。小读者的单纯与创作者的成熟或者说儿童世界的单纯与成人思考的成熟,本质上是一个基于图文的生命对话,也许哲学诠释所谓的“视域融合”就是这样一种基于图文的来自不同主体间的生命对话,这种对话的精神就是童书的内在品质——童书本身内蕴着的是作家对现实生活深切的感受,是其表达对现实认识和见解的绝妙方式。所以,无论从外在独特的文学特征上,还是其内在的精神品质上,都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儿童文学与信仰,儿童文学与哲学的关系,收获于自身心灵的体验,也升华对幼儿阅读指导的生命深度。

三、儿童精神的人文关怀

第3篇

关键词: 复杂性 含混 新批评 文学魅力

20世纪以来,诗语(文学语言)的“复杂性”问题受到英美新批评,尤其是美国新批评的关注。“复杂性”作为语言学转向之后衡量文学语言是否精彩的新标杆,其具体表现形式之一是“ambiguity”,即“含混”。

“含混”(ambiguity),又译为“歧义”、“复义”、“晦涩”、“朦胧”等。先于燕卜荪,瑞恰慈和海德格尔就曾提及“含混”这一术语。瑞恰慈认为:“含混……是语言行为不可避免的结果,是我们最重要的话语所必不可少的手段。”[1]海德格尔把“多义含混”视为诗歌语言的重要特征[2]。

当然,“含混”正式成为西方文论的重要术语,源于威廉・燕卜荪(William Empson)的《含混七型》(Seven Types of Ambiguity,1930)。在这本书中,燕卜荪将含混分成七种类型,并这样定义含混:“能在一个直接陈述上加添细腻意义的语言的任何微小效果。”[3]在1947年新版中,“含混”的定义被更换为“任何语义上的差别,不论如何细微,只要它使一句话有可能引起不同反应”[4]。含混作为一种文学创作策略,常用来指涉文学语言的复杂多义现象,无论是文本的复杂语义指向、作者意图的含混还是读者理解的多种可能性。新批评派的一些理论家后来对“含混”理论进行了完善,比如克利安思・布鲁克斯(Cleanth Brooks)把“反讽”的概念作为一种“功能性含混”(functional ambiguity)[5]。

本文将以博尔赫斯小说《南方》为例,挖掘含混的审美价值,探讨文学作为一门艺术的独特魅力。由于所选文本并非诗歌,本文所使用的“含混”概念,不以燕卜荪划分的含混的七种类型(主要运用对象是诗歌)为参照标准,而是根据燕卜荪对含混所下的定义――“任何语义上的差别,不论如何细微,只要它使一句话有可能引起不同反应”进行,具体而言,侧重从文本的语义指向、读者理解的多种可能性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博尔赫斯是20世纪拉美文坛巨擘,《南方》是他的名篇。在《杜撰集》补记中,博尔赫斯写道:“《南方》也许是我最得意的故事。”[6]这个故事最令人击节叹赏之处在于,它的文字同时产生两种可能的结果,即主人公达尔曼真的在病愈后去南方并参加了决斗,或达尔曼仍在病床上,参加决斗是幻想[7]。单一叙述语言包含多种情节走向,提供多种可能,这种含混多义的效果使这篇小说在文学魅力上极富异彩。

《南方》主人公达安・胡尔曼偶然得到一本《一千零一夜》,迫不及待地想看,匆忙上楼时被窗户撞破头,重伤住院,在病床上忍受着肉体的痛苦和梦魇的折磨。“过了不久,大夫对他说,他开始好转,很快就可以去庄园休养了。难以置信的是,那天居然来到”[8]。从这句话之后,小说的叙述开始令人产生疑惑。后面的情节是这样的:达尔曼病愈出院,乘火车回到了他渴念的南方,在一间小饭馆里和人发生争执,最后如愿死于械斗的刀下,这是达尔曼所向往的浪漫主义死亡方式。

在文本中,小说用现实主义笔法描绘了达尔曼搭上火车之后的诸多细节,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逼真的代入感:“他看到粉刷剥落的砖房,宽大而棱角分明,在铁路边无休无止地瞅着列车经过;他看到泥路上的骑手;看到沟渠、水塘和农场;看到大理石般的明亮的云层。”[9]然而同时,博尔赫斯不断提醒读者,这一切可能只是达尔曼弥留之际的幻觉。比如达尔曼对于猫的感受:“一面抚摩猫的黑毛皮,觉得这种接触有点虚幻,仿佛他和猫之间隔着一块玻璃,因为人生活在时间和时间的延续中,而那个神秘的动物却生活在当前,在瞬间的永恒之中。”[10]主人公行进在现实与幻觉的含混的不确定性中:“他有一身而为二人的感觉:一个人是秋日在祖国的大地上行进,另一个给关在疗养院里,忍受着有l不紊的摆布。”[11]

《南方》以极洗练的叙述语言,打破传统的现实与非现实的二元对立,彻底模糊真实与虚构的界限。达尔曼是真的如愿去了南方,还是重病在床高烧所致的幻觉?这种不确定的美学效果正是博尔赫斯幻想诗艺的显著特点,它寻求二元观念的统一,以展现世界的混沌性。这种叙事语言从效果上混淆了现实与幻觉,使读者无法对文本的语义指向做出判断,从而产生了强烈的疑惑感。法国著名文学理论家托多罗夫认为这种模糊真实与虚构所产生的不确定的美学效果,正是幻想小说的基础。由于叙述语言本身的含混多义,读者被迫疑惑地同时接受几种不同的可能性,每一种可能性都正在真实地发生。作品的美学效果正是几种不同可能性同时发生的总和,它以不确定性生成含混而宽广的意义空间,构成一种多维度的复杂性魅力。读者对于这个故事的理解显然无法单一确定,多种解读都可以找到存在的依据,而故事本身不是任何一种解读,它是所有解读的总和,甚至超越所有解读的总和。它是正在发生、可以发生的所有可能性的总和,体现为一种含混色彩的复杂性艺术魅力。

含混作为一种文学技巧,除了基于美学需求外,也基于世界原本的含混性。20世纪以来的当代文学批评越来越排斥二元对立的简单化思维,而提出回到事情本身,体验事物之本来面目。世界从来不是界限分明非黑即白,含混才是世界的最高真实。由此,复杂性诗语大行其道。含混作为一种创作策略,既诉说了世界本身的复杂性,又诉说了文学本身的复杂性。文学话语作为一种多义蕴藉的存在,它不像其他话语一样有清晰单一的意义指向,它甚至不是多向度交融生效的几何体,而是多维度同时生效的体验式全息语言世界。这个全息语言世界的受众是文学活动的参与者,受众以文本为媒介,形成沟通过程,直接传递复杂的审美感性体验。这种通过含混策略构建作品,经由文本与文学活动参与者形成沟通,直接传递复杂性感性体验的过程,正是文学作为一种艺术的特殊魅力的所在。

苏珊・桑塔格在《反对阐释》中注意到了世界的复杂性与艺术的独特性,主张以一种“新感受力”破除阐释对艺术的僭取行为,从而回归艺术本身。桑塔格认为把世界纳入既定意义系统的阐释行为只会导致真实世界的日益贫瘠,应该“去除对世界的一切复制,直到我们能够更直接地再度体验我们所拥有的东西”[12]。“阐释是对艺术的冒犯,它视艺术作品的感性体验为理所当然之物而不予重视”[13]。“我们需要的绝不是将艺术作品同化于思想,或者更糟地将艺术同化于文化”[14]。这就从艺术的独特性出发,捍卫了艺术正逐渐被阐释所僭取的地位。这种捍卫将艺术的感性体验特征彰显出来,表明艺术是这种感性体验本身,不能用任何东西取代和替换。

对感性体验的强调实际上是对世界本身和艺术本身的强调。如何越过纷繁复杂的阐释,直接面对世界、感受艺术作品,是当代文学普遍面临的问题。要在作品中表达这种主张,维护艺术的独特性和应有地位,在实际创作中需要借助一定的文学策略,而含混就是有效策略之一。作家可以使用将聚合轴组合化(文本内重复),或是选择有丰富聚合意义的语言单位(文本外重复)等技巧实现文学文本的含混效果,生产出含混的语义。含混式语义效果可以将文学语言的复杂性和体验性发挥到极致。

含混的价值并不局限于自身深厚的哲学内涵,体现为它所创造的独特审美效果。含混最突出的优势在于,它可以使原本艰深复杂的主题得到艺术化的直观展示。读者可以从最经济的文本中获取最丰富的体验,并获得对主题的把握。此外,含混的结果是阐释的多元化。阐释的多元化赋予作品宽广的意义空间和无限的艺术生命力。

从读者接受的角度来说,含混性和复杂性给接受者带来的心理效果是十分丰富的。博尔赫斯的作品就时常带给读者这样的阅读感受,即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迎面有多种可能性扑面而来,像面临一个深邃难解的谜团,复杂又充满吸引力。这种解读上的阻拒感能够在读者和文本之间产生间离效果,延长读者的解读时间和难度,增强最终的审美。这种审美往往包裹在多层次的意义群中,或者称之为“复杂意义的迷宫”,读者游弋在其中反复地思考、琢磨、联想,体会“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境界。正如接受美学创始人伊瑟尔所言:“不同的读者可以自由地以不同的方式使作品具体化,而且不存在任何唯一正确的、可以穷尽其语义潜力的解释。”[15]

对含混性和复杂性的强调对20世纪以来的文学理论和批评产生深远的影响。首先,对含混性的强调即对文学感性体验特征的强调,它把文学从面临过多阐释的状况中解救出来,重申文学的独特性和存在价值,向思想和文化对文学的同化做出抗争。这种抗争无疑是十分有益的,它使批评者和阐释者关注到文学中不可被阐释的部分,从而对文学作品给予更多的感受而不是剖析。对于感受的强调、对理性分析的质疑,对非理性主义思潮的产生和壮大起到推动作用。

第二,含混理论与后来的不确定性理论有着承继关系,不确定性理论是在含混理论的影响下发展而来。两个概念业已深入到文艺批评的方方面面,后Y构主义“多元”文本论的产生就受到了含混性和不确定性的影响。

第三,作为新批评派的代表人物,燕卜荪助益了新批评派在文本理论和细读策略方面的成就,引发了后来文艺批评界对文本的强烈关注。后来的诸多批评流派大多吸收了新批评派的理论成果,尤其是丰富的文本研究经验,并与新批评派形成契合与差异。

需要注意的是,对含混的过于推崇可能导致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此外,含混理论过度强调语言的“丰富和杂乱”,忽视实际阅读过程中,各种不相关的意义实际上依然聚拢在一定的范围内,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统一的稳定意义。这种稳定意义可能源于读者本能,也可能源于文本中的结构因素,总之它并非漫无边际。大多数人对于大多数文本的感受和理解的趋同性实际上要大于其差异性。文本的意义再丰富杂乱,实际上仍会有一个或大或小的核心部分,也就是说含混并不妨碍文学阐释时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和规则。总之,含混既敦促我们寻找不同的意义,又敦促我们寻找共同的意义。

参考文献:

[1][2]殷企平.文论讲座:概念与术语含混[J].外国文学,2004(2):59.

[3][4][5]赵毅衡.新批评――一种独特的形式主义文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161,161,168.

[6]博尔赫斯.杜撰集[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96.

[7]肖徐.《南方》的幻想特质探讨[M].南京:南京大学文学院,2010.

[8][9][10][11]博尔赫斯.博尔赫斯全集:小说卷[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6:186,188,187,188.

第4篇

【关键词】精选动词 移情于物 修辞 形象化的语言

学生作文能力的组成因素是很多的,我们平时训练也要从多方面努力加以突破。但也又有这样的情况,学生其它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构思立意也尚可,而文章读起来却仍是不让人满意,仔细一看,原来是语言方面的原因。语言也不是说有很多的毛病,大体上也还通顺,读来也不是有很突出的语病问题。再一琢磨,主要是遣词造句太口语化;要么表意不够尽善尽美,要么把复杂的意思套在了一个句子结构里面,结果语意缠夹不清;或者是在该应用各种修辞的地方就轻易地放弃了,语句就显得寒碜了;或者一个较有一点思想性的句子没有文学性的语句的外壳来包装,使一个有创意的内核被平淡的句子所消融。这样就给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制造了一个瓶颈,制约了学生作文能力的进一步发展,我们要努力探索突破语言平淡的方法,力争使学生的作文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除了要让学生自己努力积累语言素材,不断揣摩语言的精髓,运用之妙外,还要老师多作一些有益的切合实际运用的方法指导。如果学生能从一下一些角度着手,再加之自己的精研,练习,语言功夫应该会有一个大幅度的提升。

一、 摹景状物要善于精选动词。

史铁生在其作品《我与地坛》中一个片断,写自己不幸残废后坐着轮椅到附近的地坛里的一个园子里面散心的文字,他从园子里的景物中受到了生的启示,给作者人生增添了极大的鼓舞力量。文字相当优美,是我们学习的典范。他的语言就突破了常规的写法,注入了文学的因子,所以读来回肠荡气,优美绝伦。“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溜荫凉”你看,居然“荫凉”也可以被“园墙”“切”了下来,学生语言一般可能是“阳光明媚,空气湿润,园墙下一片荫凉”想想,这样就失去了“园墙”主动去“切”的生动情态,没有了人的性格特色。失去了主动获取的积极人生态度,景物的启示意义也大打折扣。写“蜂儿”在空中的状态用了一个“停”字,写出了蜂儿生活的得意状,满足感。写蚂蚁好像是一个智者在感悟生活,还要“捋”触须呢!“露水”为了使生活的姿态多姿多彩就想办法“聚集”,“压弯”,生活的样子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万道金光”。作者善于运用精练的动词“切”“停”“捋”“聚集”“压弯”等来描述事物的情态,给读者带来了愉悦与享受。

二,体物入微,善于移情于物。

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要寻找故都的秋意,非常留心,连老城中平常家居生活的“扫街”细节都不放过。我们平常可能没有在意这样一些细微的地方,作文时更是不屑一提,白白地滑过了可能很有意味的材料。所以要学习名家对事物的细致体察,没有生活的积累,无异于无米之炊。再仔细琢磨,扫帚扫过大街留下的痕迹,也没有逃过作者的金睛火眼。它居然有了一丝儿的“细腻”,还有“清闲”“落寞”的感伤意味,那些“扫帚”扫过的“丝纹”果真有这些只有人才具有的感觉吗?当然不可能,但是作者有了对故都的独特体悟和感受,他对北平的秋天的确是这样理解的,打上了作者特有的身份和经历的烙印,于是扫帚的“丝纹”就染上了作者的思绪。这样,作者采用了移情于物的手法,文章的语言读来就味道十足,韵味悠长了。

三,写景要抓住传神之处,再辅之以修辞。

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脍炙人口,百口流芳。这样的效果是源于先生写景精于抓景物的传神之处来着力描写,修辞手法的运用也是一大特色。写叶子根据它的独特情状和作者自己心中的领悟,用了精练的“袅娜”“羞涩”就把叶子的鲜妍姿态刻画的穷形尽态。我们学生如果描摹这样的景物状态可能用很多的形容词,但可能都不得其要领,费力不讨好,原因就是不会抓景物的特征,其传神的韵味也就失之交臂了。所以要描写好景物,首先就要训练抓特征,找神韵。修辞也很重要,三个“如”字用了比喻和排比,写出了叶子的特质美,明亮,闪烁,丰腴的想像就在脑海里印得很深刻了。后面的“清香”与“歌声”在“渺茫”这个特点上获得奇特的联系,谓之“通感”。这时,“清香”就不在是我们一般经验意义上的味道了,注入了新的体验,美的享受更加的强烈,对大家语言的咀嚼中有了精神上美的升华,修辞的辅助功能得到了完美的运用。

四,用形象化的语言来剖析社会现象的实质。

鲁迅先生眼光相当敏锐,对社会上发生的重大事件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一针见血,让丑恶的东西无以遁形,更为令人惊服的是先生还能用形象化的优美文笔来加以表现之。譬如《拿来主义》一文中的经典片断在分析重点时分三层阐述:1.“占有”,即“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在批判了那种在旧的遗产面前畏首畏尾的人时用“孱头”,批判那种为了表示自己的“革命性”强,而故意毁灭遗产的人时用“昏蛋”。对于这些貌似警惕性很高、革命性很强的人则用“孱头”和“昏蛋”,鲁迅透过表面现象,看出了他们的实质。鲁迅清醒地、坚决地反对了他们所代表的错误倾向,为正确地批判继承文化遗产扫清了第一层障碍。2.“挑选”,即“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鲁迅把旧的遗产区分为三个部分:一部分是对人民有益无害的(即“鱼翅”)要“拿来”,而且“使用”,使之有益于人民的身体健康;一部分是既有毒素又有用处的(即“鸦片”),则要一分为二,正确地吸取、使用它的有用的方面,而清除其有害的毒素;还有一部分是人民根本不需要的(即“烟枪”、“烟灯”和“姨太太”),原则上要加以“毁灭”,有些则酌留少许,送进博物馆,以发挥其对人民的认识和教育作用。总之,是要在“拿来”之后,再根据无产阶级的利益,进行细致的鉴别,严格的挑选,从而决定弃取:“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而不是无批判地兼收并蓄。对于那种“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的“废物”,也就是那些“全盘继承”论者,鲁迅投以厌恶和鄙夷。这就为正确地批判继承文化遗产扫清了第二层障碍。3.创新,即“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占有”“挑选”都不是目的,目的是为了新文艺的创造,为了推陈出新。但是,要想很好地推陈出新,就必须勇于批判继承。因此鲁迅说:“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第5篇

[关键词]抒情艺术;修辞艺术;超常搭配;意境

《大明宫词》是李少红导演的力作,数年后重温该剧依然为剧中从头到尾贯穿着的近乎浪漫的基调所动容。依托厚重的历史背景,展现人世的悲欢,鲜活的画面,唯美的服饰,动听的配乐,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它既有别于偏好追求娱乐效果的历史戏说剧,也不同于恪守历史真实的历史正剧。尤其台词华丽高贵,诗意盎然富有音乐性。舞台化的语言表述方式即为《大明宫词》独树一帜的关键。

一、抒情意味浓郁,是抒情的艺术

情感是影视作品的重要枢纽,连缀着情节、人物以及主旨。《知音》篇里提出“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1]。只是部分作品处理情感的方式是潜隐的,而《大明宫词》中大段的抒情意味浓烈的语言罗列集中,使之具有诗歌的特质。

我是在画一位母亲,一位与天下所有普通妈妈有着同样表情的温柔的母亲;一位怀抱着新生儿,沉浸在欣喜与无限爱意中的尊贵的母亲;一位有着比身后盛开的牡丹更为优美和令人感动笑容的幸福的母亲…….我也曾经这样安逸地躺在母亲怀里,体味安全和绵延的爱意,我想这就是公主此刻微笑的全部内涵……母爱是永恒的,就像那始终顽强地占据您嘴角的只属于伟大母亲的笑靥。.

全剧诗话般的语言风格在上述文段中展现得淋漓尽致。饱蘸深厚的情感,人物的内心悸动感慨行云流水般呈现在字里行间。浓郁的抒情性使语言有了灵气和诗意,无论哀伤还是愉悦,都刻画得臻于极致。该剧的编剧之一王要说:“因为故事是发生在唐朝宫廷,与此氛围相符的语言,就该是富丽堂皇、铿锵作响、色彩斑斓的。”[2]此类台词如同诗歌细腻生动地描摹吟咏,渗透着美的韵味,不啻于一次美文赏析。海德格尔指出:“诗绝非把语言当做手边备用的原始材料,毋宁说正是诗第一次使语言成为可能。”[3]语言经过修饰处理,愈加精致优美,诗化的语言浸润着深情,二者相得益彰,正是该剧独具魅力的原因所在。

《写作艺术技巧辞典》中说:“语言文字的参差错落的排列增强了散文特别是诗歌的抑扬顿挫的节奏感,构成了建筑美。”在上段语言中,关于母亲的描写彰显了这一特点。先用短句指明描写的对象,再接以三个长句具体描述对象的状态表现,让人对母亲形象有了清晰的印象。之后依然用长短句交叉运用的方式,将母爱自古已然的温暖美好用精美诗化的文字传达出来。该剧的编辑之一郑重如是解释:“我们则是追求艺术第一,着意于在华丽的意境中讲述一些很本质的东西,譬如爱情与亲情,等等。”[4]既增强了全剧的抒彩,使语言在听觉和视觉上多了一层美感,同时还渗透着深刻的含义。

二、修辞的艺术

修辞手法是《大明宫词》的又一抹亮色,无论旁白还是对话,无论公主还是花匠,秀口一张便是锦绣辞章。整体上全剧基调一致,增添了华丽的色彩与表述的形象性,更具有梦幻之感和高贵气质。

刘勰在《文心雕龙·比兴》中对比喻如此阐释:“或喻于声,或方于貌,或拟于心,或譬于事。”广泛运用比喻使描述对象具体可感、形象生动。如太平对于薛绍的笑容描述如下:

我从未见过如此明亮的面孔以及在他刚毅面颊上徐徐绽放的柔和笑容。他笑起来的样子啊,好像春天里最亮丽的一束阳光。

我曾经以为薛绍的笑容就是整个世界的面孔。而我则是在它上空升起、被它映红的一片轻灵的云彩得意地凝视着自己的一小片阴影愉快地游历那上面的每一处风景。后来我才意识到,我其实是这张面孔不得不面对的一块沉重的乌云。

前者是情窦初开的少女羞涩欢欣之态,后者是历经情感波折的妇人颓丧失意之情,前后相承描摹细致跃然纸上。将抽象的内心体验融入笑靥之中,烘托出太平对美好爱情执著单纯的憧憬,抹去了神秘的光环,高高在上的大唐公主亲切随和,甚至似曾相识。但不幸依然降临在高贵的公主头上,一片“轻灵的云彩”变作“沉重的乌云”,形象地刻画出前后境遇的大相径庭。这实质是对人物沉重心情给予的深切怜惜。全剧大量运用比喻,让普通的语言更具动人心魄之效,也使得情感传达更为精准,强化了抒情意味。

又如排比,“身为皇家之子,长大意味着进入无穷无尽的礼数,意味着任何一种孩童的普通想念,都要被披上一件高贵的外衣。意味着与你所爱的人,开始疏远。对于宫里的男孩子来讲,球场犹如战场,犹如供他们尽情呈现勇气、智慧及必胜信念的舞台。”

句式相对整齐,意味隽永。一个自然成长的过程被抹上一层阴郁的色彩,充满未知的定数。也把皇族子孙与生俱来的异于常人的生存方式沉重而又清晰地呈现出来,精准地刻画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诠释了镜头中奔跑、争抢等激烈动作背后深层的根源所在。语段中潜藏着无奈、坚定等复杂情愫,真实地再现了宫廷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惊心动魄。整段排比语义连贯,一气呵成,相比普通句式更有力度和气势。

除此以外,还有夸张、比拟等修辞手法。修辞的运用使文字具有张力和美感,留有想象的空间和余地,起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修饰后的语言精致唯美,更显书面语庄重严谨的特色,更符合皇家贵族的身份。这也为全剧诗意化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台词中还有大量语段富有浓郁的文学色彩。“一池春水,池中养花,碧波青莲,莲下有鱼,赤尾银身,嬉戏成趣。于池中泛舟,舟借水势,水就风势,破浪徐行。”颇有《乐府诗集》中“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的意蕴。音韵柔和,朗朗上口。一幅中国山水写意画徐徐铺展于眼前,红绿相间,动静相宜,极富生趣。紧凑清新的词句,营造出自然淡雅的氛围,如春风拂面熨帖人心。古典诗词里的归雁、黄昏、朗月等传统意象频频点缀在台词中,不仅增添了一份古风古韵,也是诗意美的再现。

美学专家叶廷芳说“如果艺术只是真实地反映历史,那么艺术与历史也就没有什么区别了。我倒宁愿去看看经过虚构的历史,去看那些具有审美价值的东西。”修辞为以历史为背景的作品增添了色彩,使之以较为亲和的方式进入大众视野。但同时略显书面语气息的文字又加入思辨的内涵,留下一定的空间让观众细心品味和思考,这在一定程度上拉开了与观众的距离。其用意在于“台词不仅要言之有物,还要表现出智慧和美感。”[4]正如《中国电视》的一位编辑说:“电视剧的文化品位和艺术格调对当今人们的审美趣味会有很大影响。甚至对整个民族的审美心理都有潜移默化的塑造功能。”《大明宫词》一改以往历史剧的惯用风格,在此做了很好的探索与尝试,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

三、文学语言的超常搭配

.“超常搭配能使读者突破表象单一的组合限制,使语句包容更加多样的语义内涵并激起读者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能把抽象的情感化为具体可感的事物。充分调动读者参与语义创造的积极性。”[5]打破语言固有的运用方式,使原有词义更加丰富,表现力和感染力增强,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超常搭配并非毫无规则地随意组合文字,而是旨在“使读者和观众产生新鲜的体验”[6]。该剧穿插部分此类陌生的语言形式,也彰显了剧作者与众不同的创作理念。

她将以这上天赐予的符号作为自己的名字,作为自己与神灵的护佑相互指认的标志,她将带着这个名字跻身于历代伟大天子的行列,享受世人万年的敬仰与家典。

整段文字均是对武则天的高度赞誉。读者熟悉“祭典”“崇拜”“爱戴”等常用词汇,句末用“家典”一词,结合剧情可知武皇倾其一生打造一个无与伦比的辉煌时代,她带着这份荣耀高贵而永恒地接受众生的顶礼膜拜。“家”,即可扩大为天下之意,将她尊为每个家庭的先祖,拥有百姓最质朴真诚的心意,凸显其在后人心中神圣的地位。如此用法让文段诠释出更深刻的含义,外延更广泛。

“我像一个纯粹的陌生人,畏首畏脚地造巡于那晚长安城狂放情趣的边缘,慌张地面对市井呈予我的声势浩大的热情。”“造巡”似乎显得突兀,但结合前后语意也有其特定的含义。“造访”“逡巡”为常用词汇,但单独运用不能准确传达主人公内心的激动与惶恐,尤其陌生的环境带给她的强烈震撼以及以此相随的新鲜、羞怯和向往等感受。种种复杂心绪通过“造巡”,将其非常想融入百姓的狂欢氛围、又犹豫不定半推半就的情态真实描摹出来,刻画出少年太平公主的天真与纯粹,甚至可以想象她手足无措的讶异表情,可谓超常搭配带来的特别效果。

四、营造特定的意境

接受美学理论认为文学艺术作品使用的表现手段,如文学作品的描写语言,造成了许多意义空白。这些不确定的意义空白被称为“空域”。它使读者有机会参与到文学再创造中,充分发挥个人的艺术鉴赏潜能,通过联想、想象从而有效地完善原有的“空域”,也使文学作品焕发新生命,让读者以自己的方式靠近并解读作品的内蕴。

一驾马车孤独地倘佯在道路正中,仿佛漫无目的的一叶小舟,任风雨由着性子摧残颠簸……一队神策骑兵远远地跟在后面,默默地,生怕打扰车内深切的悲伤。

寥寥数字便将马车艰难行进的场面清晰地展现出来。压抑、沉重的气氛笼罩其间,风雨成为一道浓重的背景,映衬烘托出人物的阴霾心情。文字在此搭建了一个供人哀思伤感的平台,读者透过雨幕能够体会到一种凝重氛围。

庭院中的花匠们,各自拥抱着属于自己的一份阳光,步履轻盈地来回奔走,他们身体那被阳光强调的明快线条,赋予了朝阳某种更快乐和生动的形式。他们悟人的说笑,那声音仿佛是雨后盛行于长安的季风,遥远而干爽。

大明宫中的底层劳动者为森严的皇宫增添了一丝随和与宽松,他们为刻板冷酷、充满阴谋与算计的宫廷生活平添了一份生机。下人们单纯而简单的愉悦感染了偌大的皇宫,甚至京城。在这里,文字营造出轻松宜人的氛围。没有人物语言,仅仅只言片语的景致描写,往往能收到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正如伊瑟尔指出:“空域是本文中不易察觉的联结点,它们在划出各个部分的要点和场景时,同时也在怂恿读者形成自己的看法。”[7]

影视作品通过声音、画面、形象等让观众在视觉和听觉上有直观的感受。这种足以体现影视作品特性的动作性、画面感及蒙太奇效果,使它在银屏呈现出生动性、具体性和直接性,带给观众特有的审美享受。与此同时,语言作为其中重要的纽带和桥梁,为画面锦上添花,为情节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它还能有效补充画面无法表现的内容,如人物的心理活动,作品的主旨和内蕴等。正如教育家叶圣陶所说:“凡是出色的文艺作品,语言文字必然是作者的旨趣。”可以说《大明宫词》在这方面做出了成功的尝试。

[参考文献]

[1] 刘勰.文心雕龙[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2] 彭俐.振振有词《大明宫词》[N].北京日报,2000-04-12.

[3] 海德格尔.荷尔德林诗的阐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4] 郑重.大明宫词[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5] 肖永军.试论文学语言的超常搭配及其作用[J].时代文学,2010(15).

[6] 白健.文学语言的“陌生化”与词语的超常搭配[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院学报,1999(03).

第6篇

一、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对感兴趣的事物总是愉快地探究,从而产生爱学、乐学的情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因此,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尤为重要。多媒体教学通过声音和图像向学生头脑中输入鲜明生动的立体形象,形象具体;学生耳闻其声,目睹其形,大脑皮层形成并保持广泛的兴奋点,使学生置身其中,学习兴趣很快被激发,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起师生之间的共鸣,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激发学生的美感。

运用多媒体技术强大的媒体功能,通过图片、图像、动画、视频、音乐等形式展现小学语文课文中描写的自然景观,使学生如同身临高山流水、辽阔草原、波涛大海、朝霞彩虹、花鸟草虫等大自然景色之中,欣赏体验、培育美感、陶冶情操。通过培育学生的审美感,学生在有益身心健康和积极愉快的求知气氛中汲取知识的营养。多媒体技术对增强语文审美教学效果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三)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

对于小学生来说,语文教学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才容易进入课文情境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图片、图像、动画、视频、音乐等形式相结合,创设生动感人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为之所动,产生共鸣,激励他们快速进入课文的情感世界。多媒体技术无疑为创设情境、陶冶学生的情感提供最大的可能性和最佳的视听效果,尤其是在利用语文教学对小学生进行爱国教育、革命英雄主义教育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四)多媒体教学扩大课堂信息容量,拓宽学生的视野。

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传统教学方法难以拓展相关的教学内容。随着网络的广泛应用,利用多媒体手段可以在短时间内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新知识、新事例引入课堂,展示更多的授课内容,将丰富的课外信息资源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相互补充,从而加大课堂容量。这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积累更多的语文素材,汲取更多的知识营养。

二、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的不足

(一)多媒体不能取代语文个性化教学。

语文教学不仅是认知活动,而且是情感活动。语文课的特质要求语文教师用优美的语言,通过生动富于魅力的朗读,感受作品中蕴含的丰富情感,以诗人般的激情,营造课堂氛围,同时以自己感受到的感染学生,并通过师生的思维互动,碰撞出心灵的火花。而这一切,多媒体课件是难以取代的。但是,日前有些语文课,由于多媒体技术的介入,语文教师注意的是多媒体的操作和教学内容的演示,学生眼睛看的是多媒体的演示屏幕。在这样被多媒体“统治”了的课堂里,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已‘旧中无人”,人性化的师生人际情感交流已被冷冰冰的“人机交流”取代,哪里还谈得上语文个性化教学?

(二)多媒体的滥用与误用,直接导致语文课教学诗意的苍白。

在中小学教学中,数学、物理、化学等属于认知学科,很多情况上问题是确定的,结果是唯一的,教师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在这一点上,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问题形象、直观,重点难点突出,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语文不同,其丰富性和复杂性是其他学科不能比拟的。文学语言不同于其他语言,它具有含蓄性、情感性、隐喻性、象征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因此采用多媒体的直观视觉形象是难以传达文学语言的内涵的。

三、多媒体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几项策略

(一)将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

小学语文传统教学方法的广泛应用是由于其教学体系十分完善,同时传统教学方法在本质上更倾向我国传统应试教育,虽然小学语文传统教学方法已不适应当前素质教育要求,但小学语文传统教学方法可以与多媒体辅助教学相结合,对提高现代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有重要作用。现阶段在针对小学语文汉字的认识、朗读及听说能力训练中,教师可以在传统的解读、朗读及领读教学方法基础上利用多媒体语音和图像功能将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呈现出来,选取相应的汉字读音语音利用多媒体语音技术带领学生朗读,对提高学生的汉字认识、朗读及听说能力有重要作用。

(二)利用多媒体进行小学语文重点、难点教学。

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多媒体服务于教育这一本质,同时也要明确认识到多媒体辅助教学方法及多媒体设备的教学优势,从而使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结合课程内容积极开展多媒体教学,使教学内容通过影像、图片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对提高学生的小学语文重点、难点知识的了解深度有重要作用。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多媒体对吸引学生注意力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利用这一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对语文知识进行自主思考。

(三)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积极开展互动学习。

第7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 文学作品 审美情感教育

文学是一种美的艺术,美无处不在,在文学的天空中,到处闪耀着美的身影,无论是语言、结构、人物、环境、意境、形式、风格之中都存在着美的慧思,能使学生体验出一种美的感受,给人一种心灵的愉悦,精神的畅漾。其具体功能[1]如下:

一、精神的享受与愉悦感的获得

文学作品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消费品,人们阅读它,主要是精神上的放松、休息、调节与平衡,是为了获得不同于日常生活经验和功利目的和愉悦,在一个重物质轻精神的急功近利的时代,加强学生这方面的教育更为重要。文学作品的娱乐消遣功能,在文学的发生学原理中,有许多人都强调这种游戏、娱乐、消遣功能,古罗马的文论家贺拉斯提出的“寓教于乐”,德国康德席勒的“审美无目的”理论都是它的最佳论证,我们在教学中也应充分发挥这一点。

二、情感的宣泄、补偿与升华

文学作品的阅读是一种强烈的情感体验活动,读者与文学作品的阅读交流之后产生的反应主要是宣泄与补偿;文学作品具有宣泄作用,比如悲剧的教育,能唤起人生的不幸感和同情之泪而冲淡学生的内心痛苦。所谓补偿,是指读者在现实生活中缺乏的情感体验,借助文学作品得到弥补和替代性满足,当读者在现实生活中感到情感贫乏或需求受阻时,文学作品能使他得到假想的满足,而上述情感的宣泄、补偿,必然导致情感的升华,使自然情感、生活情感与作品中的情感合二为一,上升为一种艺术情感,它意味着对现实情感的解脱或超脱,同时又使现实情感得到净化、丰富提高。

三、认识空间的拓展

一部文学作品就是一个自足的艺术世界,它包容着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信息,传递着人物个性、命运和内心世界的丰富的内蕴。读者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可以开拓视野,增长知识,认识人生,提高观察生活,理解现实的能力。黑格尔说:“实际上艺术是各民族的最早教师。”俄国的赫尔岑认为“歌德和莎士比亚抵到整整一所大学”而车尔尼雪夫斯基则指出:“文学是人的生活的教科书”。《红楼梦》被称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单人物就出现六百多人,举凡名句俗谚诗词韵文、典故引语、官制礼仪、地理经济、宗教哲学、风俗游戏、服饰、饮食、园林建筑、生物医药、陈设器具等,几乎各种知识都应有尽有,这就是文学的认识功能,读者在专注的审美享受中,随着地接触各种知识,好奇心与求知欲得到满足,认识范围和能力得到拓展提高。

四、人格境界的提高

学生阅读文学作品,不仅是情感体验与认识成长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思想上受熏陶、受教育的过程,面对文学作品中出现的善与恶、真与假、美与丑、读者总是与自己生活,思想相对比,从而唤起心中的是非感与道德感,从而使心灵得到净化,人格变高尚,思想境界获得提升,人也在一定意义上变为新人。

五、审美情感的诱发[2]

1.美在形式:

文学作品的形式在文学作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从中外文学史的发展来看,正是作家在形式上的不断创新与探索才构成文学作品丰富多彩的景观:如中国古体诗的韵律、节奏之美,某些散文诗的形式之美,都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在文学作品的形式中,特别是语言的审美价值,更为突出,文学语言的内指性,陌生化,新鲜、形象、生动、本色之美都应该成为教学的重点,传统的语文教学,重内容、重思想而轻语言、轻形式,忽视了文学语言的诗意锤炼,都是不足取的,内容决定形式,但形式对内容的巨大反作用也不容忽视,我们要注意形式的独立地位和它们的审美主义教育。

2.美在形象:

形象即文学作品而美形象,在叙事作品中表现为典型人物,在抒情文学中表现为意境,在象征型文学中表现为审美意象,这种审美形象本身倾注了作家的审美情感,既能揭示生活意蕴,又有审美价值,能唤起读者的美感形象。因此,能否唤起读者美感,便成了文学与非文学的分水岭,

3.美在风格

文学作品的风格本身也包含了巨大的审美价值。其文采、情调、气韵、气势、氛围都可看成风格的范畴,不同的文学风格有不同的审美价值。如阳刚之美、阴柔之美、典雅之美、朴素之美、幽默之美、荒诞之美,风格美不仅给人以形式上的满足,而且能陶冶人心,如雄浑刚劲的风格可以壮人胸怀,沉着含蓄风格可以启人思考,读李白之诗,会为其飘逸潇洒而折服,读辛弃疾之词,会为其壮烈豪迈而倾心……,文学作品的风格也应成为文学审美教育的一大内容。

六、结束语

当今语文教育中已大大提升了人文情感教育的地位,而人文教育本身又应注重文学作品的审美教育,关于美的内容的划分,历来都有很大的争议,而我们也只能把它当作一种“惯例”来看待,在有限的篇幅内不可能一一细谈,但重要的是,我们绝对不能放弃文学作品的审美特质,而去追求别的东西,把语文教学等同于政治、历史等其它的科目,一定要强化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我相信,这是每一个语文工作者的深切愿望。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汤姆・富兰克林 《被遗弃的人》 叙事 人物刻画

中图分类号:I712.4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1.094

汤姆・富兰克林,美国当代文学领域最受推崇的知名作家之一。汤姆・富兰克林具有强大的叙事能力,同时在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也有着卓越的天赋。善于在写作过程中通过对故事情节进行合理又跌宕起伏的设计安排,同时极为详尽生动地对人物角色进行细致的刻画。《被遗弃的人》是汤姆・富兰克林2011年创作完成并出版发行的作品,当年被《纽约时报》评为畅销小说,并于同年获得金匕首奖、爱伦坡奖等文学奖项,受到广大读者和评论家的欢迎、好评。小说《被遗弃的人》中讲述了拉里和塞拉斯之间的故事,从年少时的初次相逢,到二十五年后的重逢。汤姆・富兰克林灵活地运用其超凡的叙事能力和对于人物刻画的描绘能力,在《被遗忘的人》中娴熟地展现了自己在文学写作方面的深厚功底以及对于文学语言的驾驭。同时,汤姆・富兰克林也在小说作品中讲述了一个关于救赎、误解与偏见的人生故事。

1 小说《被遗弃的人》中叙事写作技巧的灵活运用

叙事是文学领域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书面文体,也是文学写作活动中最基础、最简单的写作技能。作者在文学作品中以散文、诗歌等语言形式来叙述一个真实或是虚构的故事,或者叙述一连串、一系列事件,按照一定的次序来陈述事件。在小说文学作品中,叙事是作者在整个写作活动中所运用的最基本的写作技能,作者通过对事件进行叙述以构建典型环境及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并以此来表现作品主旨,表达思想感情。可以说,一部优秀的小说作品离不开优秀的叙事手法。小说《被遗弃的人》之所以成为畅销书目,备受广大读者和批评家的关注和好评,与汤姆・富兰克林非凡的叙事能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例如,在《被遗弃的人》中,汤姆・富兰克林与众不同的叙事手法首先体现在故事情节的结构安排上,对于拉里和塞拉斯之间的事件的描述,汤姆・富兰克林并非是按照事件发展的正确时间进行的,而是从二十五年后,当拉里被误认为是罪犯被枪击讲起,随后作者又用插叙的叙事手法先对长大承认的塞拉斯和拉里进行介绍,随后回忆两个人年少时的经历,从二人初识到惺惺相惜,而后又再次跳回二十五年后的现实生活。汤姆・富兰克林如此运用叙事技巧对故事结构、情节发展进行安排,并未使整部小说中各个相关事件失去联系,而是使得作品更加富有影视作品的画面感,故事内容更加丰满,人物形象更加突出,使读者仿佛自身处在作者所创造的平凡人的不凡生活经历中,感同身受。

2 小说《被遗忘的人》中成功的人物刻画

在文学作品中,作者的叙事技能是创建典型环境,从侧面塑造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的手段之一。而人物刻画作为一种文学的表现方法,在小说作品中也同样极为常见,与叙事手段不同的是,人物刻画是作者动用一切手段、技能,从不同视角出发,对人物角色进行深刻、形象的塑造。汤姆・富兰克林在小说《被遗弃的人》中采用了多种方法对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进行描写、刻画,成功地塑造出拉里和塞拉斯等人物角色,揭示人物角色的品格品质、思想感情,并以此通过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来反映现实社会中的各种现实问题。

例如《被遗弃的人》中,汤姆・富兰克林在小说的开篇首先通过对环境的描写来对“拉里”这一人物角色进行侧面的描写。“水光闪闪的院子、泥迹斑斑的车道和笔直的围墙。墙外浸满水的绿地上长满了蓟花、秋麒麟草、鼠尾草和金银花,由远及近,一直延伸到树林边缘。”汤姆・富兰克林通过描写在特定环境中人物的行为举动、感情状态等,使故事情节更加生动,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在安宁祥和的院落中,拉里安静地坐在门廊上,听晚风、看日落,日日如此,不但反映了拉里的与世无争的低调生活,也反映出拉里性格中“怯懦”、“懦弱”的部分特质。同时,汤姆・富兰克林在《被遗弃的人》中还通过对心理活动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等等,比如在拉里被击杀之前,“他想起了自己的母亲、父亲和树林里站着的辛迪・沃克”,当拉里透过面具向袭击他的“魔鬼”望去的时候,“心中泛起怪异的宽恕感,他原谅了这个‘魔鬼’”。直到最后,拉里想“死就死吧”。在《被遗弃的人》中,拉里临死前的行为和心理活动有着密切的关联,它们为汤姆・富兰克林倒叙和插叙的叙事活动提供了铺垫和推动,使整部作品情节更加紧凑、感情更加饱满、充沛,

综上所述,汤姆・富兰克林无论是在叙事能力还是在对人物角色的刻画上都有着不同凡响的突出表现,也正是因为其灵活运用了叙事手法,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具有典型性和真实性,使其小说作品《被遗弃的人》备受关注和赞誉。《图书馆期刊》认为《被遗弃的人》是“一部催人泪下的悬疑作品,同时又具备文学作品的美丽面相,随着作者极富影视画面的场景描写和生动逼真的人物形象塑造,让我们每个人都深切地被书中的情绪所感染。”同时,汤姆・富兰克林在文学创作方面的杰出表现也为我国文学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启示。

参考文献:

[1](美)汤姆・富兰克林著,子文译.被遗弃的人[M].湖南文艺出版社,2011.

[2]申丹,王丽亚.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第9篇

关键词:英美文学文学批评多元化分析

1英美文学中文学批评理论应用重要性分析

当前世界范围内的各个国家与地区,相继开展了文学教育工作,英美文学教育就是其中的核心操作环节。需知,文学批评和文学教育传播,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引导的主要关系,前者可从独特角度上对英美文学作品历史意义和内涵等加以全面了解和掌握,文学批评为英美文学教育与文化普及提供了发展契机,查缺补漏的过程中,促进民众更加深入的了解英美文学和英美文化,推动英美文学未来健全、正向发展。基于文学批评基础上的英美文学事业发展,使得民众在阅读和学习作品深意中,有效规避诸多传统解读局限和印象读法,使得民众对原著作品可以深入了解,细细品味作者一方所要表达的看法和理念以及文学表现形式等,人们的阅读风格优良塑造出来,也可让大众感知英美文学魅力,强化其阅读兴趣的同时,提升综合素质。

2英美文学之中的文学批评种类分析

首先是新批评理论。我们通常所说的新批评理论主要是英美文学实践活动中,最具典型特质的文学批评类型,新批评理论由美国学者所提出,如今仍旧在大量英美文学作品中应用,备受大众青睐于推崇,以文学本体论为主体。新批评理论认为,文学作品本体就拥有一定价值,主体侧重点是对文学作品本身的科学性与客观性评价。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新批评中,特别重视对英美文学语言含义的探索与发现,对英美文学作品语言实施语义研究和分析。分析过程中注重语境联系,此时语境涵盖了作品上下文内容和写作环境内容以及历史沉淀内容等,不仅如此,作品中的关键词也是语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最为常见的便是隐喻和张力以及悖论。其次是社会历史批评理论。社会历史批评,主要强调的是对文学批评过程中价值判断存在与否,要求对作品真实性要素和倾向性要素等进行全方位、多角度评判操作。具体而言,即为文学作品中生动画面、艺术形象和情感表达,均要和实际生活相互联系起来。英美文学中所彰显出的作者对社会评价,旨在表达作者本人的观点以及相关看法和自身立场等,此时的作者观点和作者立场,务必对社会生产和未来发展产生影响和作用。社会历史批判理论在英美文学中被大力应用,《文学理论》书籍中便强调了此种理论在文学发展阶段内的核心意义。最后是文化学批评理论。此种批评理论模式,主要是从文化角度对相关文学现象进行分析,综合研究文学文化内涵批评模式。文化学批评重点就是文化,文学批评注重文化整体上的若干关系和细节,将文化要素和人类社会的各项要素进行层次化对比研究,文化学批评理论同样被广泛应用在英美文学之中,延续至今。

3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文学批评特点分析

3.1批评文学和各学科之间相互关联

英美文学之中,文学批判基本上都是文学研究的同义词,此时的文学批评操作将文学鉴赏视为基础性操作要素,文学理论是指导,对文学作品实施深度的分析和研究以及认知评价等,此类过程不能误认为其仅是文学行为,要和各学科之间紧密联系起来,很多文学批评过程中均融入了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学科,哲学也很是重要,学科类型可谓多种多样。特别是文学批评中的读者反应批评理论,最大限度上应用了读者心理感受,之后在此基础上对文学作品实施文学批评操作,最终获取文学作品反馈。

3.2文学批判审美性彰显

无论是以何种文学批评理论为主,新批评理论,亦或是反应批评理论,万变不离其宗,多数文学批评过程中均具备一定审美性特点。此处所说的审美性,其基础便为文学作品,随之关注其内部所要彰显的艺术性特质和美学性特质,批评人员要掌握美的规律和发展态势,从文学作品美学角度对原著予以高度审美分析和研究,最后做出审美评判操作和审美评价操作等,让读者深入作品来体会其中真谛,对作品拥有一个良好的认知,循序渐进强化读者群体审美情趣和阅读素养。

3.3英美文学中的文学批评合理性和科学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办法,无论何种形式的文学批评形式,均不能和实际脱离开来,正规科学的文学批判操作在批评人员实施美学批评和艺术批评的情况下,也应该凭借理性思维去不断思考,最后做出正规性和客观性的评价。批评人员本体要拥有科学创造性,使用合理研究模式和思维以及理论等,对文学作品加以客观评价和公正评价,以客观事实为基准点,查阅大量资料对英美文学原著作品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和判断,务必要系统化、周密化的予以操作,期间不能掺杂太多个人思想和狭隘观点,要对英美文学原著作品予以科学、合理的文学批评操作。

3.4注重文章内涵,贴近读者

英美文学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一改往日过度关注读者的研究模式,大幅度提升了对文章本身和读者群体的关注深度与广度。英美文学作品中,文章语言分析方面,与之前相比变得愈加深刻,最为常见的例子就是在文艺学批评,突出对英美文学作品语言的研究,针对作品内部语音和词汇以及语法、结构等进行综合性分析。英美文学作品问题分析阶段,新读法的出现,要求务必掌握词汇知己含义和内藏深意,之后在此基础上强化词和词之间的相互联系,不仅如此,对读者的重视度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强。需要注意的是,社会历史评判阶段内,英美文学作品价值评判标准,社会效果为主体,基于上述所言,对广大人民群众价值观产生相应影响,深入民众、贴合大众诉求,才能提升读者群体在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核心地位与主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