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11 10:27:40
导语:在德育实施途径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中学德育 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062-01
德育是整个教育的灵魂,离开德育的任何教育都是危险的教育。目前,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厌学学生日益增多、学生思想严重腐蚀、行为极不规范、传统美德观念淡薄、违法犯罪屡屡发生,这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加强德育渗透刻不容缓,如何实施德育教育理应成为每个教师关注的课题。如何实施中学德育工作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建设好一支坚强有力的德育工作队伍
教师是德育主要的实施者,是连接学生和德育管理者的中介,是实现德育管理观念的先锋,是修订和完善德育管理体制的实验员,作用举足轻重。
要将“德育首位”意识落实在教师的德育观念和教育行为中。以德育引领学生全面而自觉的发展;坚持教书育人,以实践活动促进学生道德成长。加强自身师德修养,提高道德知识素养和德育能力,保持稳定情绪,提高心理素质。以“民主平等”重新定位师生关系,以“爱”营造师生和谐空间,以“沟通和理解”赢得教育先机。营造大德育体系下的教师团体德育氛围。充分发挥其他学科教师的德育优势。树立全员育人观念,建立相应德育系统。加强教师德育培训。发挥教育行政部门督导评估的导向作用,促进学校德育工作;完善教师德育培训制度;加强学校与教育行政部门的双向联系,共同参与到学校德育管理中去。
二、夯实做人基础,是中学德育的着眼点
教会学生做人,并使之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最终目的。要成才,先要成人,做人做不好,知识再多也不是好人才,而做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做人,则是教育的关键所在。这就要求学校在进行做人教育时,在做人目标设定上要注重基础性,教育学生做一个“文明人、现代人、爱国的人、社会主义的人”;在教育内容的安排上明确层次性,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在教育方法的设计上要强调主体性,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改变那种“我教你学,我讲你听,我打你通”的被动局面;在做人素质要求的确定上要注意实用性,做到简明扼要,可操作性强;在做人教育的途径上要把握关键性,抓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关键点进行有的放失的德育工作,重视开展养成教育、自我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一些关键性工作。
三、调动各学科德育渗透的合力
学科渗透是加强德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学校明确规定,各科教师都有责任、有义务参与德育工作,任课教师要根据各学科新课程标准关于思想品德教育的要求和教材中的教育因素,按各科自身的教学特点,自觉地、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各科任课教师要立足课本,掌握自身所任学科的特点,紧紧抓住学科优势,将学科中可以发掘出的德育内涵寓于本学科教学过程的始终,使德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四、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
苏霍姆林斯基有一个著名的论断:“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是实现自我管理的前提和基础;自我管理则是高水平的自我教育的成就和标志。”借鉴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我们完全可以这么说,真正的管理是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而学生的自我管理不可能自发产生,必须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逐渐学会自我管理。
第一,实现班级的自我管理。首先是引导学生认识到班级和自己需要有一定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规范。当学生有了自我教育的愿望和行动纲领并付之于行动后,班主任及时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发扬优点、改正缺点,拟出自我教育计划,对教育有成效的成员及时鼓励、推广,使学生个体自我管理独立地、主动地、持久地进行下去。
第二,全校社团的自我管理。中学不同于小学,尤其是现在的中学生,通过各种信息渠道,了解社会的面越来越广,生活内容越来越丰富,个性的发展欲望也越来越强烈,因此要合理加以引导。广泛开展学校的各类社团活动,吸引更多的学生投入到各种形式的自我管理中来。
第三,日常生活的全员管理。引导学生自我管理应当让全体学生参与其中。要注意延伸学生自我德育管理的领域,将学生的德育同学校各种活动结合起来。
五、形成德育回归生活,德育与学科发展整合的德育范式
新德育倡导德育培养回归生活,因为道德只有通过人们自己的生活才能得以发展,回归生活的课程才是真正综合的课程。具体地说:一要注重让学生接触自然和社会,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增加现实体验,在体验中丰富情感,锻炼意志,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克服“重认知灌输、轻能力培养”的德育弊端;二要增加学生体验机会,加强师生谈心活动等方式,着重于在学生理解上下功夫,促进学生的道德内化,形成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克服“重教化、轻内化”的德育弊端;三要加强家校联系,发挥学校对家庭的帮助指导作用,使家长形成与学校一致的教育理念,掌握一定的教育技巧和方法;四要充分发挥社区环境育人的功能,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通过社区教育的组织形式,使德育要求得到社会的支持和理解,促进青少年灵魂塑造的德育合力的形成。
六、抓好心理健康教育,丰富德育的内涵
[关键词]聋校;教学;德育教育
一、要重视德育渗透中教师人格熏陶的作用
学生的思想、习惯往往受制于自身人格的影响,而学生人格的养成又受到教师人格的影响。重视在教学中进行人格的熏陶,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有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我们可以看到,有不少的学生都有这样的趋向:老师喜欢什么,他们也会喜欢什么;老师憎恨什么,他们也憎恨什么;老师习惯用什么方式做事,他们也学着用什么方式做事。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师德这样重要,教师的人格魅力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一个班级的学生,平常上课打打闹闹、哭哭啼啼,当他们换了另一个班主任后,学风有了极大的变化,学期末学习纪律调查,各科表现都给了一个“上”,虽然里面包含着一定的水分,但却不可否认他们的进步得到了各科教师的承认。只要教师注意发挥自身的人格魅力,学生就一定受到感染。当然,平和的教师人格有利于学生平和礼让心灵的养成。
二、要重视德育渗透中学生间相互影响的作用
在学生的思想世界里,老师的影响固然重要,但学生间的影响也不容忽视。老师与学生相处的时间较短,有的甚至一天只有一两节课,而学生间相处的时间却很长,我们学校很多学生是住宿的,他们几乎全天24小时都共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也要考虑到这一点,做好学生间相互影响的辅导工作。也要要看到学生课堂学习时的相互关系,来推理课后学习的相互关系。有较多的学生,课堂上的问题不一定全弄懂,通过课后的互助学习,有助于问题的解决,但如果学生在课堂上并不乐意这样做,课后是不可能走在一起学习的。教师在课堂中有意识地培养这种风气,鼓励学生相互扶持,学生在课后就有可能会这样做的。也有另一种的现象,一群学生学得认认真真,却由于一两个纪律不好的学生,弄得一团糟。这些都在说明学生间的相互影响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在课堂的学习中,一部分学生学得快,另一部分学生学得慢,快与慢是一对矛盾,解决的办法很多,有的采用快得更快、慢得更慢,有的采用以快带慢。无论哪种做法都想消除学生间的不良影响。我们学校每个周二下午的自习时间,最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氛围,如果学生间的相互影响是良好的,那么这个班的学习纪律一定不差;如果学生间的相互影响是恶劣的,那么这个班的学习纪律肯定不容乐观,说不定要找专人看管才放心。在教学中,有计划地引导学生的良好的影响,消除一些不良的影响,如教给学生相互提醒的方法,有记录的奖惩手段等等,促进学生关系的良好发展。
三、做好德育渗透对学生学习习惯影响的工作
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并非只凭一两次口头的教育工作就能完成的,很多时候是要靠长期的在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来培养的。一位学生不会看书复习,在教学中不仅要教会他如何看书复习,还要注意鼓励他。有些学生也并非你说一说,他就会去做的,而是要你反反复复地去提醒、去监督,久而久之才会形成自己的习惯,这也正好符合心理学上的从服从到内化的理论。在教学上,教师的教学规范和教学要求非常重要,无形中起到德育渗透的作用,如教师要求学生练习是要专心、要自己独立完成,作业的规范要这样这样,那么学生在对待自习、对待作业的态度肯定较好。这样的例子,在广大教师的教学经历中肯定会有不少。学生对待自习、对待作业或者是对待其他方面的良好态度又会对整个学习态度系统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在教学上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某种良好习惯的渗透教育,都会给学生的发展带来好处。有些科任老师,在学习习惯方面的德育渗透做得很好,带动了学生在其他学科学习习惯的养成。无论怎样,只要教师注意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有良好的教学规范和教学要求,并付之实践,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影响深远。俗话说“强将手下无弱兵”就是这个道理。学生的习惯的养成就是在教师一个一个地要求下逐渐地养成的。
四、做好德育渗透对学生学习动力的影响工作
相对于学习习惯而言,学习的动力更难养成,因为学习动力完全是学生自己感觉到学习的意义,自主产生对学习的热爱之情,并付之于实际的行动,自觉地学习。在教学中,除了鼓励学生热爱学习以外,还必须让学生看到教师对于所教学科的热爱,以及所教学科的实际应用价值。例如学生写日记,刚推行的时候没有几个学生乐意写,到后来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喜欢写,即使是智力很低的学生也喜欢写。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效果,其中有巧妙而言。教师对于学生写出来的日记,无论效果怎样,总是给于鼓励,并选取有进步、有特色的日记进行宣传,给学生看到自己的成果,慢慢的学生就觉得自己的日记很特别,可以一展自己的所长,可以为自己带来荣耀,于是学生就会对日记产生喜好之情,天天有写日记的动力。有不少的学生,不能产生学习动力,除了碰到一定的学习阻力以外,还与教师的信任与鼓励有很大关系,受到教师重视的学生,学生的发展烂铁也会变成金;不受到教师重视的学生,甚至被蔑视、被奚落的学生,学生的发展真金也会变成烂铁。
五、做好德育渗透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影响工作
一位学生能否正常的学习,首先要解决的学生学习心理的问题。这几年的高考状元,专家是这样评价的:考试心理所占的比重极其大,只有学习、考试的心理素质高的学生才会取得好成绩。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要关照学生健康学习心态的状况,有情况则疏导,无情况则预防。从这几年接触到的多重障碍学生来看,学生的不良学习心态尤为普遍,有的是考试焦虑症,有的是回答问题焦虑症,有的是学习多动症,等等。纵观这些不良的学习心态,都与他们往前的不愉快的学习经历有关。故此,教师在教学中,在要求学生的同时,要注意手法策略上的灵活性,一方面要给学生施加一定的学习压力,另一方面要帮助学生释放过度紧张学习焦虑心态。 有不良学习心态的学生多数是走以下两个极端,一是放任,即我们平常所说的学习懒惰;二是焦虑,这类学生想学好,但又怕学不好,神情紧张,行为呆滞,思维僵化。对待不同学习心态的学生,要分别对待,放任的要加压,又要鼓励;焦虑的要减压,学会放松,通常要在不随意注意的时候训练他们纠正自己的不良心态。在上学年里,有两位各属于这两种不同类型的学生,他们通过教师在教学中的有针对性的德育渗透,减轻了不良的学习心态,释放了学习的动力,取得了很大的学习进步,放任型的那位学生专心听课、认真做功课,在宿舍里的表现更判若两人,令身边的老师和同学刮目相看;另一位学习焦虑的学生,愁眉苦脸的神情一抹而去,整天心情愉快的,回答问题终于敢站起来了,开展活动更是乐意参加了,学习的积极性、大方性提高了,课堂上只要她一完成练习,就马上呈上来非要你批改不可。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非常注意对学生健康学习心态的保护和培养,千万不要因为图一时之快,而腰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要加倍体谅,加倍爱护,这样做学生才学得快乐,学有动力。
六、做好德育渗透对学生道德品行的影响工作
关键词:小学语文 德育 内容 实施途径
目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存在一些误区,比如重视智育而轻视了德育。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采取的是教师灌输、学生被动吸收的方法。学生一般都不愿意写读后感之类的文字,教师在把作业布置给学生后,学生的自尊心或者爱心有没有得到锻炼和提升,教师一般不予关注。学生处于敬畏教师的心理,会在课文或者通过其它的途径进行摘抄,甚至有的学生直接复制,但是最后教师采取的都是默认的方式。因此,语文教学对学生内在情感的升华和心灵的净化有所忽略。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教学内容
1.人文主义教育。少年儿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主体。小学语文教材充满了想象与理想色彩编制而成的童话故事,应该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自由想象,通过想象、模仿去慢慢感受和理解新的事物,理解和认识身边的事物。
2.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少年儿童的爱国主义思想是国家大计,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重要内容。学生可以从课堂上、书本里或者生活中感悟爱国主义情感。比如在讲解《王小二》一文时,文章中塑造了王小二这个人物机智、勇敢的一面,更加具有说服力,要让学生从中理解小学生也可以为国家做贡献。可给学生播放申办奥运会的场景,让学生从中感受成功的喜悦、国家的强大以及自豪感,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3.思想道德教育。思想道德教育作为语文德育的核心,要重点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将这种道德教育观渗透到学生思想中,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比如在学习《吃水不忘挖井人》一文时,让学生自己总结读后感,教师再进行补充,培养学生主动去感悟和理解思想道德,培养学生先人后己、遵纪守法和学会感恩等良好的道德行为。
4.理想情操教育。理想情操是人生发展的动力。小学生思维正好处于活跃的时期,对成人的世界会充满很多好奇,教师在语文德育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理想。
5.行为规范教育。小学生正处于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思想比较单纯,充满着幻想,知道上进和敢于为自己的理想去拼搏。但同时令人担心的是少年儿童缺乏经验,辨别是非的能力比较差,容易受到身边各种思想和氛围的影响。因此,要教育孩子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学会讲诚信和讲道德;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敢于探索和质疑的态度,独立自主,爱劳动;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劳动意识,教导孩子正确地认识电视与网络。家长往往担心孩子上网会学到很多坏的东西,所以不让看电视、不让上网。这种做法是错误的。现在是一个网络的信息时代,人人都离不开网络,通过上网我们可以知道世界上很多地方的事情,可以与别人实现更近的交流。家长可以控制孩子看电视和上网的时间,或者由家长陪着学生一起看等等。
二、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德育的实施途径
1.把握好语文教育的自身规律和特点,按照语文教育的规律将德育渗透其中。语文教学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在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视文本,因此,在认识文本的过程中,可以渗透德育的内涵。比如在学习陆游的《示儿》一文时:“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地引导学生去感受诗人那种渴望家园统一的强烈的爱国之情。学生往往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了这种爱国之情。
2.设计一个正确良好的语文教育考核机制。语文考核机制不仅仅是针对学生,也应该针对教师。只有在一个合格的考核机制下,才能营造一个更加健康积极的教学机制。在语文教学考核中应该十分重视德育的考核。比如在学生的年终成绩考核中,考试成绩和平时的德育成绩按照比例进行打分;教师的年终考核也应该按照这样的标准进行。
3.注重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德育是在一个与人沟通的过程中慢慢培养的,单纯的一个人的德育是毫无意义的。教学实际上是两部分的结合,教与学,缺一不可。
4.教师要以身作则。教师往往对学生的成长有着很重要的影响。教师不注重自己的言行,就会给学生带去错误的信息,对学生的德育发展产生消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起带头作用,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自己要先做好,就好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少年儿童应该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开始。
三、总结
小学语文教育作为基础学科,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渗透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学校还是国家都应该注重德育的发展,为未来培养一批全面的高素质的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曹昌花 让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0,16,(5),56-58。
关键词:年级管理;三维立体化梯度;德育教育
随着番禺区上品教化教育理念不断的深入推进,学校管理模式的不断发展,强调以“学生为本,培训现代公民”的归本意识提高。在实行年级负责制的中学,针对德育工作的立体性与全面性,以年级为载体构建纵、横向交织的立体德育管理网络,从而形成管理育人,教学育人,教师学生家长三方互动,全面育人的格局。初中学生德育,在年级管理层面,就要做“大德育”,如何做到更加教育有效呢,笔者在多年从事年级组长的管理工作中进行了实施实践和探索,根据初中三年不同的心理特点,进行有梯度判蚪ソ的立体化德育管理与教育将会取得更加良好的效果。
一、落实常规、抓好习惯为根基形成第一维德育教育梯度
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对初中生的成长极为重要,是提高初中生素质的一项基础性教育工作,是学生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因此在年级管理中落实常规、抓好习惯养成是走好初中三年最重要的第一步,也是德育教育的关键一步。笔者结合我们番禺区的教育改革新思路和本校特点,经过三届学生的实践和摸索,在年级层面初步探索出了几点有效让学生尽快养成良好学习、行为习惯的做法。
1.以通过制定和实施《年管理十项常项》为以托,让初一新生迅速养成良好习惯
制定《年级管理十项常规》包括了早读常规、上课常规、课间常规、课间操常规、眼保健操常规、升旗仪式常规、集会常规、清洁保洁常规、搭食常规、仪容仪表常规十个方面,将从方方面面去要求学生。如“早读常规”中要求做到“第一.有科代表(班干部)主持、该学科老师到位监控;第二.坐姿要端正,捧书姿势要正确,态度认真;第三.读书声音提倡以小声感情朗读为主,不提倡“唱读”、“喊读”。就需要每一位老师都按同样的标准去要求学生。经过一个月的强化训练后,学生的良好习惯基本养成,应该说是年级管理中最重要的第一步,也是德育教育梯度中的基石。
2.以级组长为核心,组建年级学生干部,为常规管理保驾护航
《年级管理十项常项》的落实、执行需要我们每一位级内的班主任、科任老师一起努力支持与配合,但日常检查、班与班之间的比较就需要学生干部协助,因此组建一个十人左右的年级干部是非常必要的,将成为年级组长的左右手。年级干部组建好后要进行培训并树立他们的威信,一周每天安排两个级干进行全级各班的日常检查进行扣加分,并及时反馈给年级长。通过这些措施将会很快让初一新生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二、以制度管理为立足点形成第二维德育教育梯度
对年级组而言,制度就是年级组日常活动的规则,是德育管理和教育的保障。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要想提高年级组管理和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就要在影响绩效的每个环节上形成制度,加强管理,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年级管理制度,建立合理的管理评定制度。
1.建立和实施《级务日志》制度
主要通过对各班常规、学生情况进行扣加分,以班为位,每月统计,评出文明班、先进行班。对班、学生的德育常规进行一个量化考核。例如,学生在校内捡到公交车卡,将会进行表扬和加班分以此鼓励,而发现乱扔垃圾将按人次进行扣分。通过班与班的“级务日志评分”进行评比和竞争,非常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良好品行意识。
2.《品行后进生帮扶转化制度》有效减少品行出现偏差的学生
一个年级一般有多个班,学生到了初二阶段将会陆续出现“后进生”,也包括品行出现偏差的后进生。笔者在所带的近两届年级中,注意到转化品行后进生的重要性,因此建立了《后进生帮扶转化制度》,主要进行年级内一个班的三名老师进行包干到户,一个科任认领一到两个思相出现偏差的学生,并通过家访、与学生谈话等形式进行跟踪转化,并且要求老师从初二帮扶到学生毕业,年级领导小组将会进行考核和反馈帮扶效果。
三、以构建年级核心文化为第三维德育教育梯度
初中三年,对于培训具有现代公民意识的学生需要在第一维常规习惯教育和第二维制度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以书育人、以文化育人是德育教育第三维梯度的更高追求和要求,让学生从文化层面潜移默化提高自身素质修养,做一个品学兼优的中学生。笔者从三个层面进行了年级核心文化的构建。
1.构建年级阅读文化氛围
阅读使人进步,阅读使学生提高自身素质,引导学生向善、向真、向美发展,所以在年级层面,很有必要按三年规划引导学生阅读不同的书籍,并适当开展读书交流会,朗诵比赛、讲故事等活动。初一时期要求学生购买并阅读十本以上课外书,如《好习惯、益终生》、《为谁而读书》等励志书籍;初二阶段要求阅读更深层次的书,如《平凡的世界》、《怎样做男孩/女孩更优秀》等;而到了初三时间,学生面对升学的压力和心智进一步成熟,需要《人生》、《为什么要上大学》、《文化苦旅》等好书进行引导和提升。年级通过构造一种教育和学习的良好文化环境,是常规德育教育的升华,让学生在有形和无形中受益。
2.鼓励班级形成自己的特色班文化
班级是年级的一份子,在初一阶段,班主任就要为本班打造班特色文化而进行规划。通过布置课室内文化环境及主题班会课等形式进行渗透,而且要有三年的连续性才有一定的效果。笔者曾有一个班是以研究学习伟大诗人杜甫作为这个班的核心文化,班主任和学生通过研究杜甫诗集、生活等形式引导学生在自己生活学习中有更高的追求。这种德育教育也是非常有效的手段。
四、结语
在当前的年级管理和年级德育教育,不能只着重于点,更要着重于面,不能只看眼前,更要眼光放远,抓好上面论述的三维梯度,将会是德育教育很好的方法、途径,进而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学生,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 克拉玛依区各小学民族团结教育有效途径的探究与思考 低段合唱教学是实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有效途径 浅谈增强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中小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几个抓手 中小学开展民族音乐教学的现实意义和有效途径探究 行动研究: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素养提高的有效途径 浅议新形势下中小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利用民族体育促进贵州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 中小学生廉洁教育有效途径的探索与思考 多元文化视域下对我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的思考* 全面推进中小学和职业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摘要) 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大理市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特征研究 浅析提升中小学财务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提升中小学生幸福感的有效途径 浅谈开展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中小学微课应用的有效途径研究 新疆高校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对盲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途径的研究 推进中小学有效教学实施的途径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卢贵子.中小学德育课程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意义[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4).
[3]小学语文教学渗透民族团结教育谈.[EB/OL].http://6
1.154.104.67/u/czy1105/Blog.aspx/t-25388.
[4]杨亚军.民族团结教育走入中小学课堂的形式应多样化[J].民族论坛,2010(4).
[5]麦然.浅谈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J].民族论坛,2005(8).
[6]王玉芬.耕耘在民族团结教育的百花园[J].中国民族教育,2009(5).
[7]民族团结教育区域联动机制建设的实践与研究.[EB/
OL]http://.cn/Article_Show.asp?ArticleID=240
20.
[8]在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电视电话会议上的发言[EB/OL]http://202.205.177.9/edoas/website18/85/info
1251340351515485.htm.
[9]王玉芬.耕耘在民族团结教育的百花园[J].中国民族教育,2009(5).
【摘 要】三生教育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说已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虽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但却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三生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领域的前进步伐,体现了全面发展教育的时代特征,它的内容与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一致的。将三生教育的教育方式应用到物理学中,对学生培养和提高生活生存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求教师和学生们掌握并理解三生教育的内涵以及创新的教学方法。本文主要描述三生教育的概念和重要性,再进一步提出物理教学中实施三生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 三生教育;初中物理学;途径
21世纪教育发展的方向是素质教育的实施,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使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物理学科中蕴含着科学性、人文性、科学家的奉献精神以及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这些都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体现,因此可以说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施与物理知识的接收是紧密相连的,是物理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值得探索的问题。在物理教学中实施三生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本文浅析了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三生教育,有助于物理学知识的传授。
一、三生教育的概念
三生教育的概念主要体现在学校的德育范畴,包括“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三个方面的教育,是一个复合的概念,三者紧密相连、融为一体、密不可分、相辅相成。通俗的讲就是一个通过教育,使受教育者接受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能够帮助受教育者树立科学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的行为过程。
三生教育的本质即是一种人生教育,能促进人的生存生活与发展,具有实践价值,能够帮助学生学会处理个人与自我、个人与自然和个人与社会这三层的关系。最终实现能为自身、为家庭、为社会、为人类缔造幸福生活的人生价值。
二、物理教学中实施三生教学的途径
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力量实施的三生教育中,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关键、社会教育是保障,本文主要从学校教育方面着手,提出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开展三生教育,避免危害事故的发生的途径,并通过这些途径发挥物理教学的教育功能。
(一)物理课上的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主要是处理个人与自我的关系,它的主要内容是认识生命、真爱生命和发展生命。要以学生认识人类自然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为基础,才能更好的认识人类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存在和发展规律,才能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更好的保护自身的生命安全,最终达到生命教育的目标。在物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引用生活实际案例,使学生在掌握物理知识的同时也要接受生命安全教育,规范日常行为,加强并培养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从而能有效的避免危害事故的发生。
在物理教学中最普及的知识是电力知识,它关系到人们日常生活行为的安全,如怎样安全用电和噪声的控制,碰到路人触电或者在家因手上含水而触碰电源产生的触电行为要怎样有效处理,这些都是关于安全教育的。
(二)物理课上的生存教育
三生教育中的生存教育是关键,主要处理个人与自然的关系。生存意识属于人生观和心理问题,它的主要内容是使学生认识生存和提高生存能力的意义,物理教学通过对受教育者的生存教育,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在生活中生存的知识和技能,把握生存规律,学会判断并选择正确的生存方式。物理知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好物理知识,对学生的生存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学生通过学习物理知识可以了解许多自然现象,从而改变自己的生活观念。
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同时造成的自然资源耗费与生态环境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因此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如能源与人类环境、电子产品对人类身心发展的影响、如何安装避雷设施等,以培养学生的科学道德。电灯、各种家用电器以及电脑的使用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而电力的知识都是从物理教学中得到的,如生活中用电的常识、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的利用,又如生活中常常出现的交通事故,在物理学中教师对车速与刹车后滑行距离的计算方法的传授能够帮助受教育者分析交通安全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受教育者的生存能力,普及了生存教育。
(三)物理课上的生活教育
生活教育主要是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三生教育的核心。它的主要内容是使学生正确认识生活的意义,热爱生活,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学习生活技能,提高生活能力并树立正确的生活观。物理教学具有很强的试验性和实用性,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上的小实验,使学生能够亲自试验制作并展开调查并产生互动,直接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动脑和动手的习惯。
初中物理教学中涉及生活教育的案例包括光的反射与折射、惯性、热学、电学、声学以及先看见闪电而后看到雷声的原因等,这些都体现了生活处处是物理的现象。其中电力的学习可以使学生知道生活中怎样安全用电;热力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海边及大森林一年气候宜人的原因以及对生态环境的维护和可持续发展。
对学生进行生活教育有助于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探索自然规律的精神,激发学生对社会、对自然界的兴趣,感受自然界的美妙与和谐,提高受教育者的人文素养,最终理解生活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
结束语
总之,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他们有各自的精神内涵,相互渗透又相辅相成,是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为教育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潜在的依据。而物理学是一门生动的、人性化的学科,将三生教育渗透在初中物理学中,坚持以人为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对实现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并促进教育发展与社会和谐的目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朱全洪.初中物理教学与三生教育[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3:66-68.
[2]高雷.初中物理课如何开展生命、生存和生活教育[J].中学时代,2013,23:148.
关键词: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必要性,途径
中图分类号:C40文献标识码: A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过分强调专业教育,认为学生只要学习做事的知识,学会一门职业技能,能够找到一份工作,就完成了高职教育。在高职课程体系中,对于学生如何做人、如何生活的人格教育则只是一个形式,通识教育很大程度上没有落实到实处。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职业教育目标纷纷向市场需求方向调整,高等教育的功利性太强,过于看重人的工具性价值,而忽视人的主体性价值。这导致了使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思想修养不够,使学生的视野不够开阔;同时专业教育在学习过程中也不够全面,专业领域受到局限;这些都使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抑制。为了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发展,做和谐发展全面发展的人,高职教育重视专业教育的同时必须重视通识教育。
1. 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是 “GeneralEducation”翻译来的,也有人把它译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通才教育”等。随着人们对教育认识的深入,认为将“GeneralEducation”翻译成“通识教育”更贴近词语的涵义。“通识教育”的“通”,即通晓、明白;“识”即智慧、见识。通识教育是教育达到一定阶段的一种素质教育;创造出“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能独立思考、且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以至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最终目的是培养出完全、完整的人。
2. 通识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实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如下图)
目前,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主要包括素质与通识课程、专业课程、行业拓展课程以及选修课程四个方面。对通识课程的理解至少有两种观点:一是指素质与通识课程,主要是指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有通过文本课程以及课堂教学来达成通识教育目的的通识课程,也有通过广泛开展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军训等内容来达成通识教育目的的通识课程。二是指可以由学生自由选修的“公选课”。主要是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课程的选择,来达到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目的。
高职教育课程体系
2.2 高职教育通识课程
通识教育是一种高等教育的理念。教育的实施需要通过课程来落实,通识教育也必须由通识教育课程来完成,这是一个由理想向现实转换的过程。因此通识教育要在大学教育中真正得以实现,不仅需要研究通识教育理念问题,还必须对通识教育课程进行探讨。
目前,高职教育的通识课程主要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式与政策》、《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公共英语》、《大学体育》、《心理健康教育》、《高等数学》、《大学语文》等。还有一部分通识选修课程《职场沟通》、《社会实践》、《学生操行》、《学生社团》、《城市文化》等。从素质与通识选修课程来看,需要加强对学生的自我价值实现方面的课程。
2.3 高职教育通识课程的实施现状
从培养目标看,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适应从事专业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高职教育在强调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也重视文化素质教育和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从课程学分看,我国高职通识课程比例为25%~35%,在总学分中的比例体现了学校对通识教育的重视程度。美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比较均衡,一般占课程总量的40%~50%。这说明在我国高职教育中,通识课程的比例有待提高。同时对课程学分的设置需要研究探讨。
从课程结构上,通识课程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一般由全校统一要求并进行统一考核,选修课一般面向全校学生,采用任选或限制性的选修方式。一般必修课占总课程的65%左右,选修课程占总课程的35%。
从修习制度看,以必修课程为主,限选和任选为辅。从课程教学形式看,有讲授课、专家报告、专题讲座、实践课的形式,但绝大多数都是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少数是以课堂讨论和讲座的形式出现。从课程评价看,必修课程采用全校统一考试,选修课则较为灵活,整体来说对选修课程要求较低。
2.4 通识教育在高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4.1 对通识教育的认识不够
老师们对“以就业为导向”狭隘的理解,就走进了功利性的死胡同。当今的高职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对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掌握强调较多。对于通识教育,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认识不到位。通过对我校学生的调查,发现有72%的学生根本不了解通识教育的涵义,不知道什么是通识教育,25%的学生对通识教育的理解只是停留在表面。也有部分专业课程的老师也不知道什么是通识教育。教学通识课程的老师在讲授通识教育课程的时候,也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老师在对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施上缺乏认识,主要是对通识教育的目标,教育理念,通识教育对高职学生影响的重要性认识理解不深,直接导致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视程度不够。至于学生,因为老师的敷衍对待;对很多学生来说,通识选修课似乎成为了“鸡肋”,认为它食之无味 ,弃之又得不到学分。对此,不少人认为现在大学里的通识选修课,变得越来越目的性和敷衍化,如果没有学分的规定,很多课都不会有人选。通识教育开展缺乏重视未起到实际作用。
2.4.2 通识课程的设置不合理
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中,通识教育课程通常被认为政治思想课程和基础课程,比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式与政策》等课程,以及《公共英语》、《大学体育》、《高等数学》、《大学语文》等基础课程。《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也是一周一节课,缺乏连续性,没有起到实际效果。对于学生疯狂激昂选择的其他选修课程,也因为开课的老师由于专业限制或准备不充分导致课堂丰富精彩度不足,学生兴趣下降,到课率自然低;也有学生自身的问题,可能是选课时只凭一时冲动,根本不知道陌生的选修课程到底讲授什么内容,导致后期对课程的执着度不足。
3. 通识教育在高职教育中合理的实施途径
3.1 根据高职的特点设置高职教育的通识课程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等性和职业性双重特性。 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生产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按照市场所需要的岗位需求设置专业,重视专业的教学实践环节。“以能力为中心”,强调职业性和适应性。在设置高职通识选修课的时候要考虑高职教育的特点,对于高职通识课程的设置,普遍认为“通识选修课程有利于开阔视野,启发心智,萌生灵感。这无疑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有帮助。”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在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开设通识选修课程就是希望对大学生以后的就业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再学习能力有所帮助。
长期以来,我国高职院校对于全校所有的专业硬性规定采用统一的养成和通识课程,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陈旧,理论与实际严重割裂;课程体系缺乏通识性、科学性和前沿性。所以,必须依据高职特点对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进行改革,加强文化素质修养课、生活常识课与公民教育课等,通过课程重组,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使之更具有“通识”性;在加强课程建设的同时,进一步更新教学内容,把通识教育渗透到教学内容中去,在提高学生文化素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3.2 设计通识教育游戏软件,提高通识教育教学效果
高职学生自觉学习专业知识的热情一般,他们虽然很希望在学校能学到技术知识,为以后的就业打基础。但是因为高职学生的特点,如文化基础差,学习困难大;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普遍存在较为严重的自卑心理;轻德育,重智育;轻奉献,重索取;轻奋斗,重享乐等这些高职学生的问题,影响了学生学习通识课程的专注度和学习效果。笔者经常到学生宿舍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结果发现,大部分学生呆在宿舍里玩游戏。真正用电脑学习的学生微乎其微。如果能够利用学生玩游戏的心理设计通识教育游戏软件,学生学习通识课程的过程就是玩游戏、通关的过程,每个关卡就是一门通识课程里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或者实践点,全部完成通关的学生能够结业,否则,就要继续学习。考试的过程也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通识课程游戏的通关,根据学生通关情况来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
3.3 提高全体师生对通识教育的认识
高职院校可以利用岗前培训、入学教育以及教学工作大会、讲座、讨论、知识竞赛等方式帮助师生树立正确的通识教育理念,充分认识到通识教育的重要意义,促进通识教育在师生之间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张东海.通识教育概念的误读与实践的困境[J].复旦教育论坛,2008(4).
[2]张晓鹏.通识教育中外比较:我们的理念偏差[N].中国教育报,2006.
[3]李曼丽.反思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理念及制度的构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
[4]黄俊杰.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张寿松.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论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职业道德教育 现状 加强途径
一、职业道德教育在高职院校的现状
1.教学内容陈旧,影响了职业道德教育的时效性。
不少高职院校在职业道德教育课方面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教学内容陈旧。教材内容过于概念化、理想化,缺少鲜活的案例。教材体系结构比较死板、程式化。这种教材既不能及时反映社会的热点问题,又不能及时反映和体现企业对职业道德的要求与评价,更缺少世界各国职业道德教育的优秀成果及经验。
2.教学方法单一,忽视了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主体性。
在职业道德的教学中,灌输一直是最大的痼疾。教师只注重职业道德知识和行为规范的传授,缺乏对道德选择能力和解决道德冲突能力的培养。这样教出来的学生对职业道德的内容缺乏理解和消化,缺乏实践认知能力、分析判断能力,致使不少学生感到有些事好坏难辨,在遇到一些问题时无所适从。
3.缺乏与行业、企业的联系,影响了职业道德教育的针对性。
不少学生对本行业职业道德方面的知识和内容不了解,缺少与社会、企业的联系。很多高职院校在学生考查、接触有关行业和生产经营实际方面,很少安排相关的实践活动,导致学生无法及时了解将来所从事职业的道德规范和具体要求。
4.师资力量薄弱,影响了职业道德教育的正常实施。
目前,不少高职院校道德教育师资队伍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任课教师中,专职教师较少,兼职教师较多;教师缺乏对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问题的深入研究;教师的教育观念比较陈旧,“师道尊严”、“唯我独尊”观念仍然存在,对学生缺少民主、平等和尊重,等等。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职业道德教育的正常实施。
5.评价方式简单,降低了职业道德教育实施的实效性。
当前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评价方式较为简单,仍是以试卷考试为主对学生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存在着重大缺陷:重视任课教师的个人评价,轻视其他各科教师的综合评价;重视教育者评价,轻视受教育者的自主评价。由于现行评价方式缺乏科学性,因此很难准确地反映教学实际状况与水平。最终出现学校的评价结果与社会、企业的评价结果有较大的差异。
二、加强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
1.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道德观呈现多元化倾向。在这种情况下,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要推陈出新,富有时代气息。因此,加强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完善一套切合学校实际、结合专业特点、具有时代性的职业道德教育实用课程体系,包括显性课程的教学计划、大纲、教材,隐性课程的活动方案,模块化组合的教学案例资料,多媒体教学的相关应用课件等。
2.改变单纯说教的教学方法,注重说理论证的结合。
在职业道德教育中,要改变单纯的说教方法,创设民主的对话形式,使学生能真正投入到交流、对话中,在认真思考的基础上,在自觉的内心体验中受到启发和教育,完成职业道德内化。另外,还要组织学生参加职业实践。只有在职业实践中感受、体会和锻炼,学生才能形成优良的职业道德习惯。加强实习、实训,既是高职院校专业实习训练的需要,又是职业道德养成过程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
3.改善学校“孤岛”教育,重视家庭、企业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师生之间的关系、父母对子女的启示和引导、社会对职业道德的评价和认同,都会对学生的职业理想和能力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高职院校只是职业道德教育的主体之一,家庭、企业、社会也是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实施主体。只有各方形成合力,齐抓共管,职业道德教育才会卓有成效。
4.优化整合师资队伍结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一支信念坚定、业务精湛、专兼结合、功能互补的师资队伍是加强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要加强教师的岗位培训,提高教师自身职业道德素质;二要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三要加强以职业道德教育为主的科研工作,以提高部分教师的科研能力和理论水平,并逐步形成职业学校的德育学科带头人。
5.建立综合评价体系。
[关键词】高校;校园体育文化;高校体育;体育文化节
高等教育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任务,而高校体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德育、智育、美育等紧密结合,在培养具有竞争意识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和体育竞赛等是高校体育教育的有机组成元素,彼此相依,不可或缺。由于受传统思维定式的影响,高校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竞赛等体育工作,难以从固有的模式中解脱出来,长期导致学生没有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和和终身体育的意识。同时,高校体育竞赛的主要组织形式是田径运动会,缺乏趣味性,这严重偏离了“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发展原则,偏离了现代高校体育文化发展的和谐轨道。因此,加强和改善高校体育教学和体育管理已成为高校体育工作的一个当务之急。体育文化节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体育文化组织形式,是有针对性促进高校体育工作的有力载体。它本着重在参与,展示个性的原则,以体育与健康为内容,以全校师生为主体,以表演、展览等为形式。以欢快和娱乐为手段,以健身和育人为出发点和归宿,真正集健身、娱乐、竞争和教育于一体。为此,面向新时期的高校体育工作,围绕实施素质教育和全民健身的目标,如何构建和推行体育文化节。就成为高校体育教学和体育管理这个重要课题中的主要环节。本文通过对高校体育文化节的研究,企图为高校的体育教学改革和体育文化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一、高校体育与高校体育文化的关系
高校体育对大学生的身心教育具有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衔接和转折的特点,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加强高校体育是社会和时展的要求,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高校体育的主要内容是指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和体育竞赛。它们是实现高校体育目标的主要组织形式和途径,构成了高校体育的整体。共同完成高校体育的目标。而体育文化是人类体育运动的物质、制度、精神文化的总和。高校体育文化是指在高等学校这一特定的教学环境下,师生体育行为所创造的体育精神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及其过程。它是一种有着深刻内涵和外延的文化现象,与高校德育、智育、美育文化等一起构成了高校校园文化群。高校体育文化包含了物质层面的体育文化、实践层面的体育文化和精神层面的体育文化三个层面。而实践中出现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和要素均可归入这三大层面之中。就高校体育与高校体育文化二者的关系而言,从内容来看,高校体育包含于高校体育文化之中。高校管理者应以建设良好高校体育文化。以文化建设的视角来规划高校体育的发展,这样保证高校体育健康、和谐发展。同时,高校体育文化的繁荣。将带动高校体育工作的全面发展。
二、高校体育文化节的特征
(一)全体性和大众性
高校体育文化节的指导思想是以全面育人为出发点和归宿,活动对象具有大众性。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在体育文化节上都能得到同样的参与权利。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感受到节日的喜悦,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使体育文化节成为广大师生共同参与的大众化体育文化节日。与此同时,强调学生参与体育文化节运作的全过程。是体育文化节成功的保障。大学生主动参与,享受体育文化节的快乐,能发挥主体性作用,从而学生受到锻炼。因此,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组织、实施以及管理和评价将是高校体育文化节的一大特色。
(二)健身性和娱乐性
学校体育是通过体育活动增强学生体质,发展身心,达到育人目的。随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的确立。增进健康成为高校体育文化节的本质内涵。高校体育文化节的建构就是把国家、民族的未来和师生健康的长远利益结合在一起,突出了全民健身的主题。同样,体育是一种活动性项目,将赋予学生丰富、鲜明的情感体验。高校师生在紧张工作和学习之余,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来放松紧张的精神,才能适应和接受紧张的现代社会生活。体育文化节丰富多彩的活动成了师生调整生活节奏的重要手段。
(三)时尚性和人文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从事健身活动更具个性需求。时尚体育最具特色的地方,就是它不但拥有一般体育的竞争性,还拥有其他体育所不具备的特点,那就是它的趣味性和观赏性。因此,富有求新求变的时尚健身性体育项目将受到高校师生的青睐。同时。体育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文化形态。高校体育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应使体育文化在高校体育发展的脉络中找到自己的定位。高校体育文化节应从传统的校运会的模式中突破出来,成为富有高校校园文化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以学生为本的学校体育文化节是传统校运会的本质回归,是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突出体现,将成为提升体育品质的推动力,将有力促进校园精神文明的建设。
(四)传承性和竞技性
体育文化节是传播价值观和文化知识的最佳载体,应发挥好其不可替代的传播作用。“团结、友谊、进步”、“重在参与”、“公平竞争”等奥林匹克精神的魅力就深藏在体育文化节的底蕴之中,通过广播、网络等媒体宣传,激发师生体育热情。不仅会使师生体验成功荣誉,激发爱国主义情怀,同时还能传播奥运精神和奥运相关知识。学校体育是我国“奥运争光计划”中的基础部分。因此,高校体育文化节绝不能因传统校运会存在重竞技轻普及的弊端就排斥竞技体育。若没有竞争和比赛,学校体育文化节的发展也就毫无生命力可言。高校体育文化节应对一些正规的、高难度的运动项目进行改造,使趣味性、娱乐性和健身性的大众化体育项目融合在一起,逐步形成具有高校特点的高校体育文化节竞赛内容。
三、高校体育文化节实施的主要途径
(一)主题鲜明,弘扬校园主旋律
体育文化节要突出具有号召力和感染力时代精神,弘扬校园主旋律,将体育与文化紧密结合。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主要目的是弘扬体育精神,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学校和谐发展。主体可以各个学校实际进行选择,如“健康”主题、“团结与协作”、“普及与参与”等。再如,如湖北大学提出的主题为“体育与文化并举”。主题突出、感染力强的体育文化节,使广大师生在参与活动的同时精神得到升华,使其获得良好的终身体育意识。
(二)健全组织机构,加大宣传力度
体育文化节必须要有相应的组织机构为保证。各个高校可以建立以主管体育的校长为主任,由校办、工会、宣传部,学生处、保卫处、校医院、体育学院、学生会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为委员的体育文化节组织委员会。在健全的组织机构下,制
定总的实施方案。对体育文化节进行包括内容、时间、场地、规则、裁判在内的整体安排。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新闻宣传部通过校广播、校报等对体育文化节公开报道。体育文化节的组织形式要生动。不拘一格,应不断创新。组织机构要保证学生参与体育文化节运作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真正地贯彻素质教育。
(三)活动形式多样。时间安排合理
体育文化节在组织形式上要采用多层次化,或者采取先分散再集中的竞赛方法,或者将竞技类比赛、各单项活动的总决赛、大型体育表演等项目集中进行,其它类别活动项目实行分散比赛的办法,等等。体育文化节的安排要尽量避开酷暑和严寒季节,以春秋季为宜;避免与学校其他重大活动及学生考试时间相冲突。在时间上,各学校也应根据自身实际,以及比赛项目和参赛人数进行灵活安排。如果个别高校的项目丰富多彩和时间跨度增加,各高校可根据自身实际,在各校区可实行分散比赛,再实行学校总决赛这种集中比赛的办法。实行分散比赛和集中比赛相结合的机制。
(四)增设师生同场和集体类项目
多设集体项目、男女混合项且以及低难度项目,在竞技类和非竞技类项且中均可设立集体项目,如引进8~100米接力、拔河、集体跳绳等。同时,多设立师生同场竞技的集体项目。打破严格的师生组别界限,这样既可以增加比赛的趣味性,又能增进师生了解,促进师生感情。将娱乐集体项目融入竞技类比赛过程中,这有竞技类项目的观赏性,也有娱乐类项目的趣味性,如篮球赛中增加趣味投篮等。
(五)进一步突出学生主体作用
大学生的文化层次较高,知识面较宽,自主活动能力较强,体育文化节各项活动的组织竞赛工作,特别是院自己承办的预赛组织工作,从报名、编组工作到裁判工作,完全可以大胆启用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身特长。充分发挥体育专业学生的特长,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参与体育文化节的全过程,培养锻炼了能力。进而充分发挥学生在学校体育工作中的主体作用。
参考文献:
[1]张英,王风春,王海恩,等.体育组织文化与体育经济和谐发展[J].山东社会科学,2006,(8):78-80.
[2]张雪临,马晶,龚德胜.中国体育文化人文精神与和谐精神的当代意义[J].体育与科学,2005,26(5):27-29.
[3]周丽君,于可红.从文化的本质论体育文化[J].中国体育科技,2005,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