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企业经营管理观念

时间:2024-04-11 10:27:40

导语:在企业经营管理观念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企业经营管理观念

第1篇

论文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时代,企业必须树立现代管理新理念,包括创新发展理念,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念,资本经营理念、风险危机管理理念等,只有树立新理念,才能开创新局面,取得新业绩,企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树立创新理念

人类历史就是不断创新的文明史。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再到后工业社会;社会经济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再到知识经济;社会交通由人力车、马车到火车、汽车、飞机;企业管理从泰勒时代把人当作机器一样对待,到现代企业管理的“以人为本”,都是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过程。所以,企业要持续发展,必须立足创新,包括理念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以开拓创新为动力,走出一条以科技为主导的质量效益型发展路子。实践证明,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成功之路。

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市场经济的主体要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企业竞争首先是产品适销对路,质量要高,成本要低,服务要好,即按照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经营企业。要达到这些要求,就要在技术、经营、管理、制度、组织等方面实现创新。企业领导者、管理者、广大职工要全面提高素质,包括思想观念、技术业务、道德素质以及积极性、创造性、凝聚力等。

二、紧紧抓住依靠科技进步的关键性因素

科学技术是现代企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在经济发达国家,如美国,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高达85%;在我国的经济发达省、市,如广东省的深圳市,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高达75%;在现代工业园,如苏州现代工业园,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高达70%。实践表明,现代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是主要推动力。企业要做好五个方面工作,实现科技创新:一是增加科技投入,每年投入经费不少于整个集团公司销售收入的5%;二是要引聘、培养高科技人才。事业是人创造的,没有创新型人才,就没有创新型的事业;三是确立企业科技创新目标,主要是开发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价值高、市场前景好的新产品,努力创建中国名牌和世界名牌,提高市场占有率;四是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激励机制,重奖有特别贡献的科技创新人才;五是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产品,使传统产业上一个新台阶,提高一个新水平。

三、确立资本经营理念

所谓资本经营,是指把公司所拥有的各种资本,包括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自有资本和借入资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变为可以流动、可以交易的价值资本,通过重新优化配置进行有效运营,以实现最大限度的资本增值。

资本经营的最大特征就是资本流动性。资本只有在流动中才会实现增值。资本流动的原则就是指把企业存量资产和增量资产、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都作为可流动的经济资源,实行动态整合的营运。通过改善企业生产经营,改进技术,提高经济效益,创造更多的利润,扩大生产规模,实现资本的内部积累。通过资本活动,实现横向经济联合,发挥资本联合的优势,扩大生产能力,产生的新生产力,取得规模经济效益。

第2篇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企业管理;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0-0075-01

企业管理是指通过一系列规章制度的制定来协调和统筹企业中的人、事、财力等方面,通过各部门和各项事务间的协作,达到企业运营的根本目的。精细化企业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方法的模式之一,作用于企业管理,目的是让现代企业服务精细化、产品精细化。精细化管理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以降低管理成本为目标,保障企业管理达到完成管理目标和主体与客体相均衡的目的,提高企业管理效力。

1 精细化管理理念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1.1 现代企业管理常见问题

人们不断探索现代企业管理的各种方法,如广泛应用了人本管理等思想,但企业管理仍存在诸多问题亟需解决:首先,虽然现在大多数企业在管理中应用现代管理的思想,但实际操作中仍靠刻板的企业制度来维系,达不到现代化的目标;其次,企业要完成现代化管理改革,必须进行管理工具乃至管理人员的大革新,这意味着大量资源财力的投入,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成本;最后,企业管理的主体与客体,即企业经营者和企业事务、资金、员工的矛盾始终存在,阻碍了企业管理效力的提升。

1.2 精细化管理理念在企业管理中的必要性

精细化管理理念在两个方面表现了其优势影响:其一,精细化管理就是使管理措施和管理效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更明确,完善企业的管理制度和方法,提高企业的管理精度,达到提升企业效力的根本目的,有效的促进企业的发展;其二,精细化管理在管理资源应用方面占有优势,改进管理方法、绩效考核机制和建设信息化管理系统,基于企业原有的管理制度和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细化管理,可以达到最小化的管理资源应用,直接减少了企业管理的发展压力,实现企业在预先资源应用基础上的最优化管理,为解决各种企业管理问题提供了最佳的渠道;其三,精细化管理让企业管理更有“人性化”,提高员工这一客体的配合度,使管理效力得到提升。由此可见,应用企业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已经成为现代化企业管理发展的主流趋势。

2 精细化管理理念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2.1 完善企业管理规章制度

追求高效益高效率,提升企业管理力度,促进企业发展是企业精细化管理理念的基本目标,而目标的实现需要充分的制度保障,反之,则易陷入管理混乱和管理高成本、高消耗的泥沼。因此,要建立并推行一套能在长时间内保持不变并适应企业发展要求的精细化管理制度是首要任务。管理制度是企业管理的准则,在企业制度中体现精细化的理念,实质就是对企业管理的精细化改革迈出的第一步。在使用刻板的管理制度的一些企业,也要以精细化管理理念为基础,完善企业管理制度,着重体现其灵活性和公平性,如对企业各部门各岗位的工作职责建立标准化和量化衡量制度,作为精细化考核的基础,还可以要求各部门对现行规章制度进行整理、修订和完善,各部门员工对日常工作进行总结,细化岗位责任制,重新认定岗位职责和部门主管对岗位操作规程的确立。另外,改善岗位目标绩效考核系统和薪酬激励制度,公平的设计评定标准,通过精细化管理绩效考核,进行薪酬激励,促进员工的工作热情。

2.2 改善企业绩效考核机制

在日常的企业管理中,绩效考核是能体现企业管理效力的一个标准,精细化管理理念重点在于提升企业管理效力,在方法和考核目标上更加精确,建立精确化的绩效考核机制,更好的评定企业管理的实际效力,既能促进企业工作的效率,又能激励员工做好岗位职责。因此,在精细化管理理念下对绩效考核制度的建立应注意三个方面:首先,核心工作室以精细化的企业管理制度制定各种职位的工作规范,严格要求员工按照所在岗位规章制度严格执行,严格规范岗位责任制,规范执行操作流程;其次,建立专门的监督考核体系,成员可以由企业各部门主管担任,也可以另设专门的机构,要求考核体系中成员严格按照精细化管理的规章标准和相关考核办法执行,缩短考核周期,实现量化考核;最后,将员工的薪酬与考核结果挂钩,通过这一刺激手段,激励员工努力的做好职责工作,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各岗位工作水平,打造精品企业品牌,实现企业效益提高和员工收入水平的双赢。

2.3 促进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

在这个信息化发展的时代,企业管理也难免要进行信息化改革来适应社会的发展,以解决市场不稳定的不良现象。对企业内部进行信息化管理、增加办公软件,投入人力、财力供应这些方面的调整,通过更为适应的战略手段来帮助企业自身的发展,实现信息共享,资源整合,是现代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根本目标。通过对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各方面信息的科学整合是信息化管理的一大标志,发现企业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并运用科学手段进行解决。解决方案多立足于企业宏观发展的角度,辐射到企业的微观日常活动中,这也直接体现了精细化的管理理念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精细化管理理念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促进作用也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企业应将各岗位所应用的信息化管理工具进行精细化的规定,譬如,财务部门的办公软件只需财务方面和企业管理信息库方面,就不需要其他的管理软件,也不必配备高端的电脑;其次,企业只开设内部网络就能满足基本的工作要求,不外联网络可以避免员工在工作时间处理私人事务,提高工作效率;最后,对企业管理中需要的人才进行信息化培训,挑选专业能力强的员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可以帮助企业实现信息化的发展。

3 总结

精细化管理理念是现代化企业管理研究的优秀成果,在企业管理的全面发展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企业若想提高管理效力,促进全面发展,就势必要实施精细化管理,在原有的管理制度和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管理方法的细化、企业运营中各部门的职责细化、管理效果的有效监督等一系列在现代精细化管理理念指导下的管理改革。

参考文献

[1] 刘刃.精细化管理理念在构建企业制度体系中的应用[J].交通企业管理,2012,27(5):33-34.

第3篇

[关键词]问题;精益成本;管理

前言

在市场经济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下,建筑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成本控制已成为建筑企业一项非常重要的管理工作。然而,传统的成本控制管理理念在新经济形势下具有明显的缺陷。要系统解决我国建筑企业目前存在的成本管理问题,必须在建筑企业成本竞争的新思维中寻求突破,认清建筑企业精益成本管理理念的新内涵,夯实建筑企业精益成本管理的新基础,牢固树立精益成本管理的新思维。借助精益成本管理的理念,强化建筑企业成本管理,以从根本上尽快解决我国建筑企业目前存在的成本管理问题。

1.建筑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工程项目管理长期采用的是“粗放式”管理,许多建筑企业对成本管理不够重视。有的企业是将中标价乘以一个百分数后发包给项目部,项目部再将该值继续乘以一个百分数后发包给施工班组,在此承包过程中,根本没有考虑成本的问题,好像工程成本是一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好像承包数包死后,成本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不需再做任何成本方面的文章。至于每一级所乘用的系数到底有多大,利润空间到底是多少,那完全取决于经验积累。为了分析我国目前建筑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在大量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后,得出我国在建筑企业成本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五方面的问题,成本管理意识薄弱,认识有局限性;成本管理责任制及监督考核机制不健全;成本管理内容较片面;成本管理手段落后,方法老化;成本管理组织分散,缺乏有效配合。

2.建筑企业精益成本管理理念的应用

2.1“精益思想是人、过程和技术的集成”。成本是精益生产方式理论中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贯彻始终的主题思想,是活的灵魂。精益生产理论正是把精益成本确定为自己的主题思想,这一思想完全符合商品生产的运动规律。精益思想不断追求降低成本,企业就会不断地获利,就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精益成本管理理念强调每一成员都是成本形成的主体,成本意识是指节约成本与控制成本的观念,努力使成本降低到最低水平,并使其保持在最低水平。精益成本管理理念强调每一成员都要牢固树立成本意识,强化以人为本观念,把每项工作任务和责任成本最大限度地转移到直接为工程项目增值的员工身上。对于每一员工来说,均要树立适应精益成本管理的新理念,都需具有高度的责任感,精通业务,一人能进行多工序操作,从而实现“少人化”,打破“定员制”的传统人员配置法,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每一成员都是建筑工程项目成本形成的主体。应鼓励和支持各层次员工通过质量循环和持续改进成本,使每一成员按其工作角色分配到建筑企业价值链结构中去,然后赋予员工与他岗位职责相对应的成本决策权。对员工进行精益成本管理理念和各种业务的培训。

2.2精益成本管理理念强调成本管理责任制及监督考核机制。精益成本管理强调成本管理责任制,完善责任成本体系。企业要按照分权管理原则划分责任中心,组织责任成本核算,制定合理的内部结算价格,建立有效的责任考核机制。在此基础上,再把目标成本指标分解落实到人,实现责任成本体系与目标成本管理制度的创新结合,最大限度地降低各环节各种形式的浪费。

2.3精益成本管理强调成本管理内容外延化。精益成本管理理念以客户价值增值为导向,以核心企业为龙头,以提高企业之间的竞争及市场占有率、客户的满意度和获得最大的利润为目标,其内容包括精益采购成本管理、精益设计成本管理、精益生产成本管理、精益物流成本管理和精益服务成本管理。因此,精益成本管理已由注重企业内部自身成本管理延伸到注重整条供应链成本管理,由传统的成本控制手段转向“质量是好的、成本是低的、品种是多的、时间是快的”系统的精益成本管理理念上。

2.4精益成本管理设计了严谨且有助于改进成本的组织体系。精益成本管理的组织原则可以概括为“参与者的主动”。“主动”是指发挥所有过程参与者改进成本的主观能动性。实现流动和消除一切浪费的结果使过程的流动加快。在快速流动的环境中,必然增加了过程参与者精神和体力上的压力,没有过程参与者改进成本的主观能动性,所有的增值流都不可能不间断地流起来,在向精益思想转变改进成本的过程中,发挥那些过去最受压抑的部分人的积极性最为重要。企业对团队的成本权力和成本责任有明确的规定,团队的成本决策权和职权与团队承担的成本责任相统一,领导层给予团队成本决策和生产活动的资源,领导层对团队职权内的成本决策和生产活动不进行干预,团队有责任对所在价值链的部分成本进行持续改进。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应鼓励和支持各团队发挥其主动性,每个团队内的成员对他们的生产质量和生产成本负责,在生产过程出现故障时,每个团队有权决定暂时停工,查找质量和成本形成原因,做出相应的决策,实行团队协作,依靠集体智慧纠正错误,改进成本,提高生产力水平。

3.建筑企业实施精益成本管理理念的措施

3.1建立精益成本管理的新模式。精益成本管理是一种从杜绝浪费开始的新型的成本管理模式。它与传统的成本管理相比,虽然都提出并追求成本降低和增加利润,但在思想体系和具体做法上截然不同。精益成本管理的成本=售价利润,售价决定成本,一般是通过降低成本来确保利润;而传统成本管理的售价=成本+利润,成本决定售价,一般是通过提高售价来确保利润的。传统成本管理模式利润是固定因素,成本的多少决定了价格的高低,不管成本有多高,都要把超出来的那一部分费用转嫁给用户。这只是在卖方市场建筑生产能力供不应求时才能实现。而精益成本管理模式建筑项目的工程总造价是由市场决定的,当造价作为常量或者需要降价时,若要取得预期利润,就必须从降低成本上找出路,这是利润的真正来源。从“成本加法公式”到“成本减法公式”的转换,要求建筑企业在确定企业方针目标时必须放弃单纯依靠提高售价转嫁费用负担来增加建筑企业利润,而应该把工作重点放在最大限度地挖掘企业内部潜力,以达到降低工程项目成本实效的目的。

3.2树立精益成本管理的新思维。精益成本管理新思维的精髓就在于追求最小供应链成本,在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中不断地消除不为客户增值的作业,杜绝浪费,从而达到降低供应链成本,提高供应链效益的目的,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特殊化、多样化的需求,使建筑企业的竞争力不断增强。

3.3树立精益成本管理的新策略。现代建筑企业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企业间相互竞争的法宝,应是将建筑企业成本管理的目标定位放在“客户满意”这一基点上,这一成本管理的新策略的树立已远远超过传统的利润和资产等价值量为唯一准绳的目标观,它服务于确立建筑企业竞争优势,并形成建筑企业长期有效的经营能力。

第4篇

0引言

电力企业安全风险管理不同于电力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等,相对于较完备的财务风险数据,电力企业安全风险没有定量细致的指标,现有安全指标大多都是文字描述并且其目标值均为“0”。同时,各管理部门提交的安全风险统计报表中大部分安全风险相关数据也为“0”。安全风险相关数据为“0”并不意味着电力企业不存在安全风险,但大量“0”风险数据给电力企业安全风险的深入分析和定量管理造成了困难。因此,本文提出将海因里希法则应用到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的过程中,不直接研究安全风险的“0”数据,而是对安全风险背后的各种事故进行挖掘分析,并研究各类事故间的影响规律,从而管理“0”数据背后的安全风险。

1“海因里希”法则

“海因里希”法则又称“海因里希安全法则”或“海因里希事故法则”,是1941年美国人“海因里希”统计了55万件机械事故后,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即300∶29∶1法则,国际上把这一法则叫事故法则。这个法则意思是说,当一个企业有300个隐患或违章,必然要发生29起轻伤或故障,在这29起轻伤事故或故障当中,有一起重伤、死亡或重大事故。对于不同的生产过程,不同类型的事故,这个比例关系不一定完全相同,但该统计规律说明了在进行同一项活动中,不同程度的事故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存在特定的规律,即特定次数的意外事件,必然导致重大伤亡事故的发生。因而,若要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必须减少和消除无伤害事故,重视事故的苗头和未遂事故,否则终会酿成大祸。

2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风险事故分析模型

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是对电力企业整体或某项工作任务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可能构成的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确认发生风险的严重程度和可能性,进而采取措施,实现安全风险可控、能控、在控。本文围绕“海因里希”法则,结合“决策层—管理层—工作层”管理金字塔模型以及规范的风险管理流程,构建了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风险事故分析模型,(图略)

2.1核心思想“海因里希”法则体现了在同样的工程活动中,不同程度事故发生的内在规律,即小事故的积累引起中事故,进而导致大事故发生的必然规律。因此,应用“海因里希”法则进行安全生产事故风险管理的关键在于控制小事故:通过限制小事故的积累,减少中事故的发生,最终杜绝大事故。

2.2管理金字塔模型依靠各级组织和相关业务部门的配合,建设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决策层:负责建立电力企业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监督风险管理体系的运行,审议并批准风险管理办公室和风险监督部门报告。由公司主要领导班子成员组成。管理层:负责制定工作方案,组织协调日常工作。设立风险管理办公室,办公室成员为工作组主要负责人。执行层:各风险领域工作组负责本领域内风险管理方案的设计和具体推行。工作组组长由牵头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由本领域相关的各个职能部门相关人员组成,各个部门确定1名联络人,负责本部门相关工作的组织和对外联络工作。

2.3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流程

2.3.1风险识别根据“海因里希”法则的核心思想,电力企业安全风险识别的本质工作就是要识别出在生产过程中的各类事故。根据长期的调研结果和对电力企业各类事故数据的分析,本文构建的安全生产风险事故分析模型把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事故分为3种,分别为人身事故、电力安全事故和设备事故,具体划分(图略)

2.3.2风险态势预测风险态势预测是利用各种模型或方法对风险进行度量或预测,由风险分析人员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其掌握的统计资料、风险信息及风险的性质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进而确定各项风险的基本属性,为选择适当的风险处理方法提供依据。据此,本模型将风险态势预测分成了3步。1)对事故的“大、中、小”类型进行划分。根据“海因里希”法则,构建安全生产风险指标体系,并对各类违章操作、各类事件,特别重大和重大人身、电网和设备事故进行合理划分,以确保准确的风险态势预测,图3为安全生产风险指标体系及其划分图。2)根据图3划分的结果,统计“小事故”、“中事故”、“大事故”发生次数的计算式分别为(公式略3)借助“海因里希”法则,依据统计结果对安全风险的整体态势进行预测,给出整体安全生产风险等级),(公式略)

2.3.3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防控风险防控指电力企业根据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围绕电力企业安全发展战略,经过安全生产风险态势预测,确定风险偏好、风险承受度、风险管理有效性,选择风险承受、风险规避、风险转移等适合的风险策略,配置相应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制定和实施有效的风险处理方案。根据“海因里希”法则的核心思想,本模型风险防控应从“小事故”抓起,以达到“控制小事故,减少中事故,杜绝大事故”的目的。在人身事故风险方面,应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组织其认真学习各种作业的安全措施,减少违章违规操作;在电力安全事故方面,首先应认真研究地区电网的结构,分析负荷分布特点,严肃电网主要设备检修工作的计划性,合理安排电网运行方式;在设备事故方面,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控制设备事故风险:1)严格核准设备制造厂家应具备权威机构颁发的生产许可证;2)设备制造厂家出具设备的质量合格证和相关出厂质量检测数据;3)考察该设备在网运行的履历及质量跟踪情况;4)派专业技术人员到生产地对关键设备进行监造。

3实例

通过梳理供电企业安全风险相关业务和对安全风险事故类型的划分,对山西省某供电分公司2010年1—10月经营活动,开展了风险识别工作。该公司安全风险主要集中在安全违章、缺陷,一般电力安全事故、一般设备事故,重大人身、电力安全和设备事故未发生(图略)根据表1中给出的2010年1—10月风险识别结果,对供电企业风险态势进行预测:1)统计“小事故”、“中事故”、“大事故”的发生次数。按上述给出的计算式计算有:(公式略)2)借助“海因里希”法则,依据统计结果对安全风险的整体态势进行预测,给出整体安全生产风险等级。通过上述计算分析,山西省某供电分公司2010年1—10月安全风险事故分析模型(图略),该模型在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控制了小事故,减少了中事故,杜绝了大事故。考虑到“海因里希”300∶29∶1的比例系数不完全适合电力企业,模型中还增加了调整“海因里希”系数的功能。

第5篇

[关键词]企业 经营管理 新理念 竞争 经济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1-0067-01

一、引言

进入21世纪后,市场竞争全球化与经营战略创新化,促使管理对象、管理目标 和管理方式都相继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在这些变化出现的同时,现代企业管理也出现了新的管理理念,即强调人性化管理,也强调精细化、创新化的企业管理,把握这些新的理念才能推动企业的发展和进步。企业经营管理理念是一个企业的灵魂,在中国企业发展过程中,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牢牢抓住国际管理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新趋势,及时更新观念,敢于创新,由此使企业获得更大的收益与进步。

二、树立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新理念的意义

人类历史是不断创新的文明史,人类社会由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再到后工业社会;社会经济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再到知识经济;社会交通由人力车、马车到火车、汽车、飞机;企业管理也从泰勒时代的把人当作机器一样对待,转变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以人为本”,这些都是不断创新、发展的。因此,企业要得到持续的发展,就先要立足于创新,并以创新为动力,坚持走一条以科技为主导的质量效益型发展路子。在市场经济影响下,企业竞争的关键就是要确保产品适销对路,质量高,成本低,服务好,也就是按照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来经营企业。为了达到这些要求,就应该在多个方面进行创新,如:技术、制度、经营、管理等。同时,企业领导者和全体职工都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使企业形成一股凝聚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所谓的企业经营管理就是指企业对自身的生产、劳动力、财务等业务进行管理的活动。一般情况下,企业都是按照一定的经营理念来执行经营管理活动的,而管理活动都要有一个根本的原则,即一切的管理都需围绕一个根本的核心思想进行。企业的经营方向是由经营理念来决定,事实上经营理念与愿景和使命是相同的,都是企业得到发展的一个基石。从企业当前的经营管理理念来看,明显的存在很大的片面性,尽管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仍是以效益型为主,但是却缺乏竞争意识和人文关怀,长此以往就非常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在不断加大对外开发程度的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外来企业进入到国内,给我国企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与外企相比,我国企业在资金、技术、服务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不足存在。鉴于这一形势,我国不得不采取新的经营管理理念,否则将会影响到企业的竞争力,甚至还会导致企业衰退。所以,要树立起新的经营管理理念就成为了必然。

三、如何树立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新理念分析

1、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人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做好人的管理才能更好的推动企业发展。目前,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对人的管理还有不科学之处。一是企业认为对人的管理就是安排员工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作任务,这样的管理模式是无法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的;二是在管理中,企业缺乏人文关怀,对员工肆意的压榨,给他们不断施加压力,管理制度也是非常死板的,如果员工出现错误,就给员工扣工资。随着社会的发展,以人为本的管理经营理念也受到了高度重视。可以将以人为本的经营管理理念概述为:企业在管理过程中以员工为中心,围绕着激发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来实现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的一系列管理活动。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管理理念,既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企业员工的凝聚力。总之,企业要学会人才的使用,重视员工利益,让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出自己的才能,实现企业的大发展。

2、对企业的能力机制的运营进行创新

在企业的能力机制中,可以分为两个主要方面:一是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对企业成功的管理进行控制。时代的发展促使企业的经营权力和所有权之间出现了越来越明显的分化,尤其是实施股份制。所以,企业管理时一定要区分企业的所有权和企业的管理权,在管理经营当中,企业管理者能以企业的最大利益为出发点。此外,对企业的管理必须要区分市场化和非市场化的企业管理理念。为了推动企业发展,企业管理者为使企业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应及时进行企业管理模式的变化。二是企业管理者还要充分考虑到税收的问题,这对于企业管理来说也是重要的环节。企业应对税收进行筹划,尽可能使企业降低税收成本,为企业的发展谋取更多利润。但是,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遵守法律法规,不可出现偷税漏税行为。

3、精细化的企业管理方式

企业在激烈竞争中要脱颖而出求发展,就要重视内部管理这一因素。以往的企业管理都是按部就班的进行,而现在要将企业加强内部管理作为获取利润的重要手段。通过企业内部精细化管理,可以从根本上降低企业的生产、运作、销售成本。一是,精细化的企业规划,也就是说企业所制定的目标和计划都是有依据的、可操作的、合理的、可检查的。企业的规划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企业高层根据市场预测和企业的经营情况而制定的中远期目标,这个目标包括了企业的规模、业态、文化、管理模式和利润、权益等;还有一方面是企业的经营者根据企业目标而制定的实现计划。企业活动中的每一个行为都有一定的规范和要求。企业的规划要围绕着企业经营目标来进行,否则就是盲目性的经营,会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一旦确立了企业规划,就必须要在企业内部严格的执行,维护好企业权威。二是程序监控必须要精细化。企业业务的运作都是有一个流程的,有一个计划、审核、执行和回顾的过程。只有对该过程进行严格控制,才能从根本上减少企业的业务运作失误和管理漏洞,增强流程参与人员的责任感。作为企业管理者,要清楚认识到企业经营的必要条件和最主要的手段,与财务相关的经营活动必须要仔细核算,这样才能减少企业利润的流失。总之,利用现代化手段,从多个角度经营,才能够使企业呈现出良性化的运转。三是有精细化的分析。这是提高企业生产力和利润的方法,但是总是被管理者忽视。通过精细化分析不仅能促进企业发展,还能帮助企业发现其中的问题,并解决问题。现代企业的进步离不开企业所善于的扬长避短,企业管理者为了能使企业快速发展,就要利用科学的方法发现企业中所存在的多个问题,再围绕这些问题找到解决对策。精细化分析作为企业经营管理职能中的一项重要职能,它既属于前一个经营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又属于后一个经营过程的最初一个环节,通过精细化分析,可以促使企业的管理在不断循环的运行中得到提高。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我国市场主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代企业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传统的经营理念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了,所以现代企业就必须要树立起新的经营理念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从而为企业获得更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第6篇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为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创造必要的条件

电力企业改革已进入了关键的攻坚阶段,新的形势发展要求我们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为企业的发展和改革创造必要的条件。回顾保定热电厂40多年的历史,可以发现我厂由于实行的是一套封闭的生产性管理模式,无论是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工作方式方法还是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体系等诸多方面都与现代化企业制度相去甚远,做任何事情都是一个“稳”字当头,在周围的竞争对手都在竞相建设大机组的同时,我厂的发电容量始终未能登上一个新台阶。“亡羊补牢,犹未晚亦”,我们的企业要发展,要争取经济效益最大化,就必须进行根本性的转变。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观念转变的快慢和深度,直接关系到企业改革的进程。保定热电厂是一个老厂,转变职工头脑中固有的传统观念显得尤为重要,走在厂区里,我最怕见到的就是我们的干部职工流露出一副国有垄断企业的天不怕地不怕的情绪,战线已然推进到了我们的家门口,却还是一脸浑然不知的模样,真叫人担心呀!所以我们当前有必要教育职工树立以下几个新观念:一是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让职工意识到不努力明天就有可能没饭吃。二是要研究市场的导向,摸透市场的规律。三是坚持经济效益最大化为中心。企业存在的目的就是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一个连年亏损的企业就没有了存在的价值。大唐集团公司为我厂今年下达的利润指标是保厂1630万元,华源-4750万元,要比去年减亏7350万元,明年要全部扭亏。这些指标靠以前那样的“等、靠、要”是不可能实现的,要靠全厂干部职工观念的转变和集体的努力,具体说就是要学会过日子,原料上要把成本降下来,生产要注意双增双节,公关部门要把电热价尽可能的往上提。总之,要通过不断的发动和宣传,增强职工的责任意识、风险意识、效率意识,迫使职工加强个人的学习和锻炼,提高心理素质,在市场大潮的冲击下既不无所适从,也不贸然出击,而是团结一心积极的为企业的发展出主意想办法,推进企业的不断进步。

深化改革,强化管理,理顺关系

转换企业的内部经营机制

企业的经营机制,是指所有者与经营者、劳动者之间通过采取一定的经济利益形式和经济组织形式,运用一定的调节机制,确定权利的分配、责任分担和利益分享的制约关系,所形成的决定企业经营行为的机制。面对电力改革不断深化的局面,我厂要想从容的应对挑战,首要一条就是要建立一种公正合理、制度严明、充满活力的经营机制,从而强化内部管理,挖掘内部潜力,不断的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今年以来,我厂深化了人事、工资等方面的改革,积极稳妥的推进了人力资源的整合,完善了内部的运营机制。长期以来受旧的管理模式的束缚,我厂的管理用人机制始终无法理顺,存在这干部选拔机制不科学、干部能上不能下、岗位竞争机制不明确等问题,甚至出现了庸人占岗位,能人无用武之地的现象,严重损害了广大职工的利益,挫伤了职工为企业做贡献的积极性,同时造成了企业内部机制的阻塞,运行效率的低下。通过这次人力资源整合,重新对管理岗位进行了定编、定岗、定员,推行考试竞争上岗,择优录用,在录用上打破身份界限,实行了能上能下的动态管理机制。这种人事任用上跨跃式的进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大大调动了职工参与企业建设的积极性。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还要进一步开展这项工作,使得更多的职工参与进来。

其次,我厂要作为一个独立的实体参加市场的竞争,必须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企业内部的制约机制。这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打铁先要自身硬”的道理谁都明白,然而在新的形势下,只有一条“自身硬”是远远不够的了,还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我厂经过多年的实践,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规章制度体系,但是这些制度大多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制订的,已经明显不适合新的形势的要求,尤其是在生产管理、财务管理、教育培训管理等方面,成为了制约我厂发展的瓶颈,当务之急就是要从市场的实际需求出发,以人为本,标准高、要求严的建立和完善企业各项规章制度,是企业和职工的行为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加强成本核算机制

加大考核力度

自从我厂归属大唐集团公司以来,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中让人感受最深的恐怕就是成本核算机制的变化了。电力企业改革以前,我们是国有垄断经营,与其说我们是一个企业,倒不如说更像是一个车间,原料靠上级调拨,产品也是统购统销,考虑最多的就是怎么向上面多要钱,节约更是无从谈起。现在不同了,我们自己要挑家过日子,一分钱都要精打细算着花,集团公司还给我们制定了“双挂五考”的考核目标,这些目标能否完成直接关系到每一名职工的切身利益。所以在实际工作中,思路与观念的转变显得尤为重要,比如过去我们只要求多发电,现在不但要求多发电,还要看发出去的电是不是挣钱,也就是说我们不但要学会干事还要学会算账,要不断的降低生产的成本。为了做好这项工作,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第一是建立规范的资金管理体系和成本控制体系,把成本的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主要工作来抓。

第二是把指标分解,责任层层下放落实到人。可以将一个大的考核指标分解成若干小指标,并将小指标进一步分解,落实到相关的科室、车间、班组和个人。让人人感到有压力、有责任,最大限度的杜绝工作中责任心不强和铺张浪费的产生。

第三是不断加大考核力度。对于关系到成本费用的完成情况定期由厂部主持各科室、车间召开经济活动分析会,找出整改措施,并把考核任务与职工的个人收入挂钩,不搞大锅饭,让做的好的职工确实尝到甜头。

总之,对于发电成本严格把关、严格考核,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成本控制管理模式,既是企业转变经营机制的手段,也是为今后“厂网分开、竞价上网”,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第7篇

关键词:企业经营;管理能力;提升路径

1引言

企业的经营管理是企业立足的根本,是任何企业良好发展的前提。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市场也出现了变化,企业想要在变化中继续生存,迫切的需要进行企业改革,其中企业经营管理的改革是重要的方面之一。但是经营管理涉及到的方面较多,从经营理念、经营模式到经营制度,因此想要切实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还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与探讨。此外不同的企业面领的生存环境与发展环境不同,还要具有针对性的进行调整。

2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意义

2.1提升企业的应对能力

当前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内外两个方面的困境。从内部管理来说,传统的管理制度与管理理念根深蒂固,企业的改革措施无法根本性落实,效果相对较差;从外部经营环境而言,市场越加稳定,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创建,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性提升,生存环境相对恶化。在这种状况下,企业要想最大化自身的利益,就必须要具有足够的应对能力。而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实际上就是从内外两个部分来促进竞争优势,自然应对能力也会加强。

2.2提高企业市场的竞争力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国家政策鼓励创新创业,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市场,市场竞争也越加激烈。企业要想长期存在与发展,就必须要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可以说,提高市场竞争力是每个企业的核心任务之一。当然,这个提高的方式多样化,既可以从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售后服务等多个方面着手,又可以从品牌创建、连锁效应等方面着手。但是,从根本上来说,都要加强内外管理。因此,可以认为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是提高其竞争的必然途径。

2.3促进企业整体升级优化

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可以促进企业的整体升级优化。首先,企业经营管理应当将提升企业运营效率作为重点目标。运营效率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有效提升运营效率既可以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也会促进企业与合作方建立高效的对接。其次,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可帮助企业以产业链的视角寻找到准确的发展方向。成熟的产业链中存在生产、销售、流通等环节,结合自身的优势寻找到利润空间最大的环节,可帮助企业更好地发展。再有,维护好营商环境,企业不可能孤立地存在于社会中,与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建立好稳固的关系,是我国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

3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存在的问题

3.1人力资源管理不合理

当前,多数企业为了最大程度地招揽人才,都会频繁的进行人更,不仅包括招揽人才,也包括辞退员工以及员工退休。这就使得企业内部的员工流动性较强,同时很多企业又缺乏基本的员工意识培训,在优质员工的吸引力上存在较大的不足。很多企业管理者认为培训消耗时间,但是不培训员工需要更长的时间适应工作,在此期间,其在岗位上的工作效率降低,工作质量也降低。且多数员工在上岗前没有经过对应的培训,在制度的遵守与生产质量上均得不到保证,影响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提升。

3.2组织管理模式不科学

多数企业是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或者直接借鉴其他企业的优秀经营模式,但是在这个运用的过程中,忽略了自身企业的实际状况,从而使得其经营模式与经营实状不吻合。在很多措施的落实上,都受到了限制,甚至起到相反的效果。加上,现代化企业经营管理对于信息技术的要求较高,传统的管理基本上没有这部分内容,直接将企业经营管理的内容加上信息技术使得在其他方面供应不足,并不能马上取得良好的效果,信息技术的适用性严重缺失。

3.3经营管理制度不完善

完善的企业经营管理制度直接引导着整个企业的内部管理工作与外部经营活动的开展。但是,由于当前多数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落后,经营管理者思想固化,一味地进行沿袭与照搬,从而使得企业的很多经营管理制度与自身不符,且管理方式相对保守,部门与部门的经营管理活动开展受限,难以保证其日常运行的工作质量。在企业经营管理制度上的缺失,使得企业内部联系不够紧密,从而降低了各部门之间合作的效率,使得企业整体发展受到影响。

4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路径

4.1运用新观念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

运用新观念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主要指的是运用人才观念改变、运用成本预算管理观念和运用品牌价值管理观念。我国的一些企业受到家族传统观念的影响,在进行工作人员选拔时,往往以血缘关系为主要参考依据,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积极的发展,首先这种选拔方式选出来的人,未必能够胜任工作;其次,这也会给其他员工带来负面情绪,影响员工的工作热情与工作效率,因此,在选拔人才时应该以能力为主要依据,尤其是管理人员,可以选择职业经理人进行企业管理。成本预算是一种新的管理模式,一些企业还没能对此有充分的应用,还选用先拨款后结余的模式,这种模式对于控制成本带不好的影响。企业管理者应该依据上一年的经营情况以及各项目的消耗,以及今年的市场预估进行成本预算。一些企业在品牌价值上的观念不够强,认为进行品牌创造成本太高,而不愿意进行品牌资产投入,实际上品牌可以帮助企业确定自身的发展方向,并且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益。

4.2运用新技术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运用

新技术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主要是指大数据分析技术与信息技术。首先,企业管理应该跟上时展的需要,摒除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发展需要的传统的管理技术。应该充分应用时代的新型产物,应用大数据系统技术进行企业管理,应用大数据系统分析近几年的产品销售情况,并以企业目前的发展现状以及发展目标为依据制定经营目标,在此基础上进行成本投入分配,例如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以及仓储空间等问题,这种方式可以明显降低产品过剩或产品严重短缺的问题,改变以往采用每周或每月进行工作总结的方式进行工作汇报的方式,采用建立数据库的方式,根据自身发展以及行业发展状况进行企业数据管理模式,及时的进行数据上传,并进行有效地分析。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提升企业经营管理中很多方面的管理效率,传统的财务利用以及原材料输入与产品输出都采用纸质票据进行记录,这种方式耗时耗力,同时严重增加了财务管理工作的难度,而采用信息技术管理,可以有效改变这种状况,不仅能提升管理效率,对于数据提取也更加方便快捷。

4.3运用新模式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

采用新的内部人才管理、财务管理以及投资管理模式,从而有效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首先,在人才管理中,应该做到严格的公平公正,进行绩效考核评价完善,不能从单一方面进行绩效考核评价,应该尽可能的完善评价体系。其次,传统的财务管理进行的工作较为单一,并且工作范围限制在一个较小的发展空间里,使得企业的经营管理很难得到财务部门的全力配合,因此,企业应该赋予财务部门更多的只能,使财务部门发挥更多的作用,将资产的应用发挥到极致。最后,投资管理也就应该进行改革,很多企业都希望尽快的扩大自身规模,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会导致盲目的资金投入,从而影响企业的整体发展。在进行投资时,可以充分应用价值链理论,将企业发展明确的分为几个部分,并进行投资分配,如果企业的资金只能满足企业目前的发展就不能进行盲目的规模扩大。

第8篇

关键词:新常态;煤炭企业;现状

在“新常态”下,各行各业的发展速度减缓,需求减少。经济市场比较萧条,对结构单一、生命力不强的企业有着很大威胁。我国煤炭是基础性产业,受经济市场的波动远高于其他产业。因此,煤炭企业应从自身经营管理方面入手,减小内耗,度过经济枯期。

一、煤田企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我国煤炭行业一直处于国家重视和管理之中,缺乏企业内部规划和管理。如今,经济持续走低,各个行业对煤炭的需求也大大降低并且在大经济环境下,煤炭行业发展有了新形势。第一,复杂性。国家政策和发展方向发生了较大改变,重污染行业受到限制,房地产、发电、建筑等多个行业急速缩水,对煤炭的需求大大减少;第二,长期性。国家政策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煤炭行业生成过剩的状体会持续5年以上,对煤炭企业的发展和成长是十分不利的;第三,竞争性。煤炭企业为了保证自身发展,建立起对区域、部分市场的占据,导致整个市场基本处于饱和状态,小型煤炭企业处境堪忧;第四,地域性。不同的区域还存在着一定的商机和市场,需要各个煤炭企业进行探索,开发出新的发展领域,弥补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带来的影响。

二、煤炭企业经营管理问题

在新的发展形式下,煤炭企业经营管理将会发挥出重大作用,为保证有条不紊的运用和增值制造机会。然而,煤炭企业经营管理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亟需处理。本文将管理上的问题分为三点进行详细介绍:

(一)经营管理观念不够先进。一直以来,煤炭行业经营状况良好,小型煤炭企业也没有受到经济市场的较大影响。行业的经营管理观念处于落后的状态,成本控制效果不佳。购买原材料和销售方面的粗放是主要的费用,一旦难以有效利用,就会给各个企业带来不可小觑的影响。

(二)财务管理不够完善。煤炭企业采用的财务管理办法比较简单,对成本核算以及资金运行的管理也十分粗糙。严格地说,目前的财务管理并不科学,对各项资金的支出和资金收益并没有进行有效的管理。资金的低效运用、成本的粗放投入都会给企业的运用和发展带来深入的影响。不合理的财务管理办法会影响到企业对现实情况的判断和分析,甚至做出错误的决策给整个企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三)成本核算过于简单。很多企业的成本核算方式都十分简单。一般来讲,采用“产品价格-资金投入”进行最终核算,而对其中的各个流程却没有清晰的认识,对人力资源、矿物资源以及其他原料的利用存在的不合理部分难以及时纠正。成本核算方式不能将资源、生产、销售、市场等多种要素连接到一起,就难以实现对成本的有效控制。

三、完善煤炭企业经营管理的措施

针对煤炭行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当前经济发展新形势,本文指出了完善煤炭企业经营管理的建设性措施,希望为煤炭行业的经营者带来新的发展方向。

(一)更新管理理念。现代煤炭企业正处以运用和发展的紧迫时期,需要采用新的管理理念开展工作。首先,鼓励公司员工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热情和创新,加强内部个体和组织的配合,加快内部运转效率,增加企业的项目;其次,对企业的不同部门和科室进行比较和分析,找出企业自身的短板,进行重点解决;最后,建立内部互动平台,实现员工与领导的直接对话,进而提高对企业内部发展的认知和监督力度。

(二)采用现代化财务管理办法。煤炭企业经营的项目和产品比较多,对人力资源、原料资源需求的评价条件不一,难以进行统一管理。产品生产过程的成本需要采用先进手段进行控制,利用财务管理的优势,对企业内部的成本类型进行有效的分类,给不同类别的成本建立范围,以便实现对成本的控制。财务管理不仅需要注重对生产成本的控制,还需要对不同类别的回报率进行比较,走节约型煤炭企业发展之路。

(三)加强对煤炭企业的资金管理。煤炭企业的资金数额比较大,对资金的充分利用和有效安排可以给企业带来更大收益。首先,煤炭企业可以将部分闲置资金流通到市场中,占据更多企业的股份,获得更多收益机会,实现企业资金的增值;然后,将闲置的办公室、仓库以及储存室等进行出租,避免设备资源的浪费;最后,煤炭企业还可以扩大对经济市场的探索,为企业发展引进先进设备,利用低潮期进行设备更换,节约企业后续发展的资金支出。只有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不断弥补企业发展的不足,才可以顺利度过特殊的经济时期。

四、结语

在经济新时期下,煤炭企业经营管理已经成为各个企业突破自身发展现状,减少资本支出、拓展企业项目的必要途径。大中小型企业需要认识到新时代的经济发展特色,提前做好准备,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樊辉 单位:淮南矿业集团物资供销分公司消耗管理科

参考文献:

[1]武云飞.煤矿企业经营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田科技创新与应用[J],2012,31(32).

[2]姬晨曲.煤炭企业经营管理的几点思考[J].中国电子商务,2012,9(24).

第9篇

对于企业而言,档案管理和文件建设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对企业经营管理产生了重要影响。只有对档案管理和企业文件建设引起足够的重视,才能达到提高企业档案管理和企业文件建设水平的目的。基于这一认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应对档案管理和企业文件建设的重要性进行认真分析,并把握档案管理和文件建设原则,认真分析企业档案管理与企业文件建设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依据制定具体的应对措施,保证企业档案管理和企业文件建设能够取得实效。

2 企业档案管理和企业文件建设的重要性

从目前企业经营管理来看,企业档案管理和企业文件建设是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企业档案的规范管理为企业后期的生产经营、决策、创新、诉讼提供了重要依据

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有许多重要数据和原始凭证需要及时保存,特别是生产数据和财务数据等,不但关系到企业后期的生产经营,同时也为企业的决策和意外因素导致的财务诉讼以及其他诉讼提供原始材料支撑。从这一点来看,企业档案的规范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企业的整体运营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只有重视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才能保证企业档案管理取得实效,进而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可靠保障,保证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2.2 记录了企业的成长发展历程

企业的档案资料,是企业发展历史的全面反映,同时也是企业发展历程的集中体现。加强企业档案资料的管理,不但能够使企业档案资料管理更加科学规范,同时还能提高企业档案资料管理的实效性,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可靠支持。从这一点来看,鉴于企业档案是企业成长发展历史的重要见证,加强并完善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对企业经营管理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依托企业档案管理衍生出的企业文件建设工作,也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持和促进作用。

2.3 企业档案是企业文化的重要载体

从目前企业档案中记录的信息来看,企业档案不但包含了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所有信息,同时也包含了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经历和细节特征。对于企业来讲,档案已经成为了企业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档案这一有效手段,企业的各种信息数据得以保留,对企业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和促进。同时,企业档案的发展也催生出企业文件建设这一概念,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企业对档案文件的认识更深一步,对档案管理和文件建设的重视程度得到了持续加强。

3 企业档案管理与企业文件建设存在的问题

虽然企业档案管理与企业文件建设对于企业发展而言非常重要,但是受到企业管理机制、管理手段和管理理念等因素的制约,企业档案管理和企业文件建设还存在较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企业档案管理与企业文件建设,没有建立起良好的管理机制

通过了解发现,企业档案管理与企业文件建设,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但是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并没有建立起良好的管理机制,导致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和企业文件建设不能全面有效的开展,最终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产生较大影响。因此,企业在档案管理和文件建设过程中,只有建立起良好的管理机制,才能达到提高档案管理和企业文件建设水平的目的。

3.2 企业档案管理与企业文件建设,缺乏强有力的管理手段

在目前企业档案管理与企业文件建设中,所采取的管理手段相对陈旧,不但没有形成对现代化管理手段的全面应用,也没有在管理手段上进行有效创新,最终导致企业档案管理与企业文件建设在整体效果上难以满足实际需要,制约了企业档案管理和文件建设的发展。因此,企业要想加强档案管理和企业文件建设效果,就要在管理手段上进行不断创新,确保管理手段有较强的针对性。

3.3 企业档案管理与企业文件建设,在管理理念方面需要不断更新

档案管理与企业文件建设是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关系到企业经营管理实效的重要手段,只有在管理理念上进行不断更新,并及时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才能保证企业档案管理与企业文件建设取得积极效果。但是从目前企业档案管理与文件建设理念来看,目前的管理理念相对陈旧,不但谈不上创新,能否满足目前的管理需要都是未知数。因此,管理理念的更新迫在眉睫。

4 企业档案管理和企业文件建设的具体措施

基于企业档案管理和企业文件建设的重要性,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应对档案管理和企业文件建设的作用和地位有正确认识,并根据企业的经营管理特点和实际需要,制定具体的档案管理和文件建设措施,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4.1 企业档案管理和文件建设应建立起良好的管理机制

为了保证企业档案管理和企业文件建设能够取得积极效果,在企业档案管理和文件建设过程中,应根据企业实际建立起具有较强针对性的管理机制,使档案管理和文件建设能够融入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其中档案分类管理和文件按重要性保管都是先进管理机制的具体体现。因此,企业档案管理和文件建设应提高其实效性和针对性。

4.2 企业档案管理和文件建设应采取现代化的管理手段

结合企业档案管理和文件建设的实际需要,在具体管理中,应采取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例如,在档案管理中,应建立电子文件数据库,将所有纸质文档扫描转化成电子文档。同时还要根据文件形式建立电子文件库和纸质文件库,使文件建设能够满足企业的现实需要,达到降低企业档案管理和文件建设难度的目的,提高档案管理和文件建设的整体效果。

4.3 企业档案管理和文件建设应积极更新管理观念

鉴于企业档案和文件的更新速度较快,在企业档案管理和文件建设过程中,应建立起动态管理理念,重视对企业档案和文件的动态化管理,提高企业档案管理和文件建设水平,最终满足企业档案管理和文件建设的实际需要。因此,更新管理理念,并积极建立动态管理手段,对企业档案管理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