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古代文学的研究方法

时间:2024-04-12 10:57:20

导语:在古代文学的研究方法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古代文学的研究方法

第1篇

关键词:双重文化;中国古代文学;文学教学发展

中国古代文学是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职院校《大学语文》重点讲授内容之一,对学生中文水平的推动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国古代文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呈现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特点。是我国历史发展的重要见证。但是随着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深化,我国传统文化在国内双重文化思想的冲击下,呈现了愈加复杂的发展态势。如何在双重文化视角下,促进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发展已经成为当前中文和国学研究学者的重要课题。因此我们必须正视当前的古代文学教学的环境,在保持古代文学基本思想的同时和现代化的文化思潮以及教学技术相结合,促进古代文学的传承和发展。

一、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现实意义

探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意义,我们首先要追溯到中国古代文学存在的历史意义。中国古代文学作为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大学语文》的重点讲授内容,在历史文化的承载上和学生文学思想的发展上占据重要位置。中国古代文学是传统和文学文化的构成,失去了传承的历史感,一个民族的来路和精神将会泯灭,而失去了文学性,我们就很难寻找到中华文明形成中诗性的发展轨迹。因此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凝聚和传统文化的传承上占据重要的基础作用。是现代文学发展的文字依据和历史积淀。当前各大高校对于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现实意义的认识,存在两个方面的思想:一是从知识层面分析,认为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是学生掌握中国文学发展脉络和规律的重要支撑。是分析中国文学名家和作品的重要载体;二是从认知层面上分析,认为当前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是学生文学思想培养、文化素养提升、审美情趣发展的重要保障,有利于学生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并最终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身力量。

二、双重文化视野下如何推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发展

双重文化实际上指的是中西文化的交融。中国古代文学在历史传承中有着极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而外来的西方文化则有着多样的表征和特色。当前在全球化大势发展的背景下,西方文化已经逐步进驻到我国国民的思想中。例如学生对古代中国提倡的“三纲五常”和西方提倡的“平等自由”的选择,绝大多数会选择后者。中华文明传统跪拜礼仪,也逐步被握手、拥抱所取代。并不是说这样的变化有什么不好,但是深入的研究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实际上正面临着逐步消融的状态。由此也可以看出双重文化视野下,必然也会对中国古代文化的教学传承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如何在此背景下,推动中国古代文学的继续发展已经成为我国中文教学的重要研究方向。

(一)继承和弘扬传统精神内核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实际上在我国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从春秋战国时期对西周《诗经》的征引,到汉朝时期将“五经”作为学宫,再到唐诗、宋词、清朝文学的发展,都显示出中国古代文学的历史存在价值。因此为了更好的适应当前双重文化的影响,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最为重要的就是要保持传统文学的精神内核,追求古代文学内容的本质。从孟子提出的“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的观点中[1],我们可以提炼出,中国古代文学教学首要的任务就是要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和生活年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深刻地了解作者的思想表达和创作风格。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表达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老师可以倡导学生多读古代文学作品,培养自身的文学修养,并深入了解文学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产生与作家之“志”相似的“意”才能更加深入的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学的思想和精神,才能将传统的语境和现代文学创作相结合。

(二)引进西方文学和教学理念

传统和历史并不是止步不前的,而是在不断吸收和借鉴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同样的对于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也是如此。双重文化的影响发展已经是当前历史不可逆的一股潮流,我们不能阻止它的发展,所以就只能适应。实际上19世纪末,的开展,所提倡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在今天依然是有用的。西方文化的借鉴和教育理念的发展确实存在巨大的优势,对于古代文学教学首先在思想上,提倡传统精神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引进西方文学,如金开诚先生所写的《系统论与文史研究》就深刻的揭示了这一观点。其次在教学理念和方法上我们可以融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可以感知的古代文学资料,提升传统教学的趣味性和新颖性。

(三)注重中西结合和情境教学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在现代化双重文化影响的背景下,如果单一的沿袭中国传统文学精神或者摒弃传统理念让西方文化成为主流的方式都是不正确的。最好的方法就是提倡“中西结合”的方法。教师在古代文学教学中,要保持传统的文学内容不变,利用西方自由、探究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自主表达能力和思维发散能力。可以让学生在理解作品内容和思想后,阐述出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认知。其次教师在古代文学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情境创设”,主要是因为当前古代文学的教学已经大大远离了当时的文学现象和作品产生的年代,学生根本不可能在思想上深入的追溯到作品产生的背景中。因此老师可以借鉴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和人物背景,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为学生营造当时的情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加深对古代文学作品的认同感。

三、结语

我们不可否认,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糟粕和精华并存的文化,对于中国古代文学而言也是如此,在当代教学环境中我们应该在坚守民族精神的立场中,重视双重文化的影响作用,积极的接纳外来的先进文学思想和教学手段,通过不断的调整和重塑,利用古代文学提高学生的文学知识积累的“骨骼”,用先进的思想和文化作为文学认知提高的“翅膀”。

参考文献:

[1]高方.双重文化视阈下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1):178-180.

第2篇

由上面的探讨我们可以清楚的认识到古代文学与传统思想是相互渗透切不可分割的,它承载了我国数千年的优秀思想和智慧在里面,因而要更好的传承传统思想就要对古代文学有深刻的了解,也要更为清晰的认识到它与传统思想之间的紧密关系。

1.1古代文学是传统思想的载体与重要传承工具

人的思想不同于物质,是无形的。所以在流传上就要依赖于各种各样的承载工具,比如创造物、传说、图腾等等。但是最为行之有效的流传方法还是古代文学的记载和描述。我国的古代文学清楚直观的将遥远的传统思想进行了归类和区分,并且以最为直观的文字形式进行了记载,包括古代的生活环境、当时主流的思想动态、文化形式、药学化学等科技发展甚至包括当时人们的审美观与价值观等等都能在个中文献中得到体现。而其中的许多著作我们如今也还在普遍的运用与学习其中《论语》、《史记》、《本草纲目》仍然被我们当做学习的范本。前人的思想和智慧已经与古代文学融合成了一个整体,是无法分开的。

1.2古代文学能够帮助了解先人优秀思想

古代文学除了记录下优秀的科学理论与思想理论同时也有着许多优美的诗篇和兴味悠长的唯美之作。几千年的历史中每个阶段都有文人墨客们对于爱国情操的抒发、对大好山河的咏唱以及对爱情的追求等等。每个年代的文体和表达形式是不同的,但是其中心的含义和优美的词句是不变的。这些都促使着今天的我们对古代文学的热切研究,同样这也深化了我们对古代优秀思想的理解。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对古代文学的探究的确让今天的我们抓住了古人的思想精髓,也在同时让自己的言行更为端正与合乎传统的优秀理念。

2.我国传统思想如何与古代文学相互融合与发展

要做到弘扬民族文化继承优秀的传统思想就要与古代文学的充分的融合,充分利用古代文学并研究和探索其中深奥的理论,这才能促进我们思想上的进步。

2.1加大对古代文学的研究力度与深度

我们手中掌握的历史资料与古典文献是十分丰富的,而且保存上也是相当完整的。但是在现阶段对于这些古代文学著作的研究却是有偏向性甚至可以说是片面的。当今比较受人们重视的古代文学作品绝大多数是词、曲、诗作、小说等等文学类著作,相比之下对于哲学性、科学性和史学性等比较高的应用型作品就研究过少。这就意味着对于这一类著作当中蕴藏的深刻思想哲理我们并没有深透的挖掘和继承,所以直到现阶段我们对传统思想的学习仍然不到位。要想使传统思想与古代文学充分融合并为我们现今的生产生活做出指导,全面的学习古代著作是十分必要的。

2.2现实中加强对古代文学及传统思想的教育力度

第3篇

[关键词]大数据;小李杜;全数据模式;相关关系

大数据的应用为社会带来了根本性改变,它可以在多个领域上进行更快更大规模的数据处理,以此来得到我们想要的信息和结果。我国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发展脉络久远,积淀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资料等多种文学信息。由于时间跨度长,历史深厚,在研究上也有着一些阻碍,很多问题难以获得解决突破。大数据作为一种新观念和新方法,我们应该积极将其利用到古代文学的研究中,寻找古代文学研究的新视角和新方向。

1大数据与古代文学研究的内在关联性

大数据作为新的概念应用于社会,我们应该对其有基本的认知。“2008年9月《自然》杂志刊发《BigData:ScienceinthePetahyteEra》一文,将大数据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正式推出,使其超越于数据在“量”上的单方面描述,指向了在海量数据的基础上所衍生出来的对待数据的全新的态度、理念与处理方法。”[1]也就是说,大数据从表面上理解,即指大量的数据,但它并不只是指庞大的数量,还包括对数据的利用,以及对其分析的方法和技术等等。大数据所带来的改变会涉及到每个大领域上,更重要的是还会体现在每一个独立的个体信息上,这些独立的个体信息会让我们获得与之前大为不同的认知和体验。可以说,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带来了社会的大变革,也为我们带来了认识世界的新的观念和探索方法。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上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也在这个过程中慢慢累积,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文学宝库。古代文学发展的时间跨度大,资料多样,不仅包括文学作品,还包括很多相关的艺术审美,历史背景,社会现实等等多个方面。“古代文学研究中需要综合考察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作家、作品、文学创作、接受、批评等多方面因素,这些因素在具体研究过程中,都可以称之为变量。”[2]大数据就是这些所有量的集合,并且这些数据也会随着古代文学的研究发展而进行实时更新,为我们提供最新和最客观的数据资料。我们不必再费时费力地对各种繁杂的信息进行搜集整理,大数据会为我们做好这项工作。这样不仅会提升我们文学研究工作的效率,还便于我们对古代文学基本的文学信息和研究情况有一个全方面的了解。古代文学的文学艺术价值就好比是等待人们开发的巨型宝藏,大数据就是挖掘的工具,大数据会为古代文学的研究提供新的方法和视角。就目前来说,很多对于古代文学的研究都是从宏观角度去进行研究论述,而从细微方面的论述研究又过于分散独立,没有一个很好而又完整的体系。很多研究都是基于固有的研究理论或成果来进行“为什么”式的追问论述,无法摆脱固有思想的阻碍进行角度创新。笔者认为对于古代文学的研究可以从作家的个人角度切入,进行深度的研究和解析,形成一个完整的脉络体系。高中甫说:“一部作家的接受史,它一方面能更全面更深刻地去认识作家,同时也反映了不同时代的审美情趣,鉴赏能力,期待视野,社会思潮以及某些意识形态上的发展和变化。”[3]从作家本体出发,对其作品和所处时代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可以对当时文学的审美倾向和文人们的艺术水平,以及社会的价值取向等多个问题有一个进一步的整体感知。我们在立足作家个体的基础上进行详细的个体剖析,用多数据型的立体思维来思考问题,解析当时的大环境。数据的客观庞大会为古代文学的研究带来充足的论据和可信度。

2全数据分析模式在古代文学研究中的应用

大数据时代是一个一切都可以量化的时代,关于古代文学方面的文献材料等多方面资源都可以被数据化,成为庞大数据库中的部分存在。全数据分析模式是基于所有样本数据而言,与传统的随机分析法相对。全数据分析模式抛弃了随机性的样本研究,而是贯彻样本即是总体的整体观念,强调充分利用每一个数据,并将每个数据集结成一个整体,重在对整体的分析研究。全数据分析模式不仅重视对事情的整体感知,有一个宏观的掌控,更强调基于全数据实现信息的细节化,提高认知的精确度。可以说,“全数据模式是一种理想的研究方法,它既可以保证资料占有的全面性,又可以避免资料的片面性带来的误区。”[4]全数据分析模式的优势在于它能在所有数据的基础上,为研究者提供研究依据和考量,并且能够毫无遗漏地反映该研究问题的方方面面。傅漩琼先生在《唐诗有了排行榜之后……》一文中说到:“依据数据为基础的研究,其研究结果是否科学可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数据采样的全面与否和具体分析过程的科学与否。”[5]全数据分析模式重在一个“全”字。比如关于“小李杜”的信息,数据化的相关信息资源都会被大数据搜集成一个数据总集供我们分析研究。这就解决了数据采样全面的问题。而具体分析过程的科学与否则在于我们能否对信息进行有效利用。利用全数据分析模式,我们可以对小李杜进行全面性的对比研究。二人并称为“小李杜”必有其中的原因。李商隐和杜牧作为晚唐的杰出诗人,都有着很高的文学成就和文坛地位,在文学创作上也是不分伯仲,但两人的文学理念却存在个体认知上的差异性。这些问题都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通过数据整合,我们可以从宏观的角度出发对李商隐和杜牧两个人的文学创作有一个整体的认知,比较二者的异同优劣。在所有资料的基础上实现研究的精确性,并将之前笼统的大概念加之细节化。对于小李杜的争论颇多,对于二人的并称说法有着很多不同的见解和认识。基于这种理论的差异性,我们可以利用全数据分析模式对这些研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会反映每个观点的比例,从比例中看出各个观点达到什么样的认知程度。我们也会在数据分析中发现各个观点之间具体的不同点和矛盾所在。大数据讲究的是事实,而不是个人的主观意愿。因此,我们在全数据分析模式下可以看出当下对于古代文学研究的普遍性认知,在这种认知下,我们可以实现怎样的观点创新。我们可以基于全部资料的基础上,对“小李杜”进行全方位的研究,无论是诗歌领域还是骈文领域都要给予关注,还可以从宏观视角上对两个人进行深度的个体剖析。将两个人分开研究分析后,我们会得到完整而又立体的李商隐和杜牧的形象,再对得到的信息进行整合,抛开传统意义上的研究成果,以全新的立体视角来进行两人的对比分析。这种全视角的立体思维会让我们看到平时无法注意到,甚至是没办法去想到的信息。我们可以利用这种全新的思维模式找到古代文学研究的新的切入点,在全数据的基础上实现认知上的全面提升。李商隐和杜牧两个人的文学创作的发展动因复杂,我们应该综合多种因素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利用全数据分析模式在我们的研究中构建一个立体的“小李杜”时代。我们可以将两个人的成长环境、个人经历、个性品行及其艺术追求等等多方面的信息进行整合,模拟构建出一个他们生活的时代。李商隐和杜牧虽然都处于晚唐时期,处在差不多相同的社会大环境下,但是由于自身的个体经历不同,导致他们的文学创作存在着差异性。在存在差异性的同时,二人又同受杜甫的影响,但两个人对杜甫的吸收和继承却不尽相同。我们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立体式的整体分析可以清楚地掌握他们的发展脉络,并能够清晰地了解每个方面对他们的影响程度。我们可以基于大数据对两个人的发展变化和创作走向有一个整体把握,然后将对“小李杜”的研究朝向更细节化的方面发展。

3数据的相关关系分析法在古代文学研究中的应用

数据的相关关系分析法是基于对相关联的数据的应用,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数据的相关关系追求现象结果的认知,重在预测事情的发展。数据的相关关系强调事情“是什么”,而不是“为什么”,与我们现在追求因果关系的观念正好相反,可谓是反其道而行之。笔者认为正是因为数据的相关关系分析法有这样的思维转变,才会为我们的古代文学的研究带来新的研究角度,开拓新的视野。这种逆向思维可以让我们不再局限于原有的文献资料和已成形的研究结果之中,而是会为古代文学的研究开拓新的天地,征服更广阔的领域。大数据不追求因果而是让数据发声,这种客观认知会让我们避免在研究上产生偏差。笔者可以通过搜集与研究相关联的各种数据,在联系中分析问题,预测结果。我们对大数据相关性利用重在预测,同样,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预测也是大数据的核心。从相关关系中,我们可以更好地看到文化继承与接受的发展情况,并对此有更深刻的认知。李商隐和杜牧都对杜甫的文学创作理念都有所继承和发展,但对于杜甫的继承两个人又有不同的选择。两个人在同受杜甫的影响下,李商隐又融合了李贺的创作艺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诗风,想象丰富,注重艺术审美;而杜牧则又受到韩愈等人的影响形成自己雄壮沉郁的诗风,关注现实,注重文学的思想性。两个人在这种继承和自我吸收融合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发展了诗文创作,并且也影响了后代诗人的文学创作和发展。由于信息的独立分散,在对于“小李杜”的研究上很难全面兼顾到这些纷繁复杂的关联,而且也很难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这时可以利用“大数据对于数据化的研究成果的搜集、整理具有的绝对优势,深入文本将所有与之相关的资料抽调出来。”[4]193我们可以先对这些抽调出来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然后在理解资料的基础上,我们利用数据的相关关系分析法将数据进行串联,整合成一个合理完整的体系。古代文学研究的一大阻碍就是由于历史过于久远,很多事情无法找到原始记录,只能靠我们的猜测和推敲。因为诸多问题长时间无法解决就导致很多相关的文学研究无法进行下去,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古代文学的研究进程。这种因为时间的跨度太大和历史信息记载的残缺造成很多文学信息难以追溯的问题,我们可以利用数据的相关关系分析法来解决,在合理的分析研究中进行有效的推理和估测。我们可以通过对相关数据的搜集整合,形成一个庞大的数据网络。在这种关系的延伸中我们可以获得更多的可利用信息,而且在这种信息辐射中,我们常常会发掘到平时无法寻找到的关联信息。这样的数据网络会将数据间所有的联系客观具体地显现出来,我们可以通过这些信息去研究探索它们的内在关联,找出事情的关键要点。这不仅有利于我们对事情的整体构建有一个深刻的认知,还有利于我们的思维延伸。数据是我们研究的依据,数据的相关关系不仅会告诉我们古代文学之前的发展轨迹,还会告诉我们古代文学未来的研究走向。

4结语

大数据时代就是一个变革时代。哈佛大学社会学教授加里•金说:“大数据这是一场革命,庞大的数据资源使得各个领域开始了量化进程,无论学术界、商界还是政府,所有领域都将开始这种进程。”[6]在文学量化的进程上,古代文学研究的形式与方法有必要与时俱进,不仅要更新我们的文学研究理念,还要积极引进和发展新技术来推动古代文学的研究进程。古代文学因为其独特深厚的文学艺术价值成为文学界里璀璨的瑰宝,我们应该重视对它的研究,挖掘古代文学的潜在价值,开拓广阔前景。

参考文献:

[1]宋学清,刘雨.大数据:信息技术与信息管理的一次变革[J].情报科学,2014(9):15.

[2]张三夕,张世敏.古代文学研究中计量分析的应用与限度——由唐诗宋词排行榜引起的思考[J].社会科学,2013(2):176.

[3]高中甫.《歌德接受史》“引言”,转引自陈文忠《中国古典诗歌接受史研究》前言[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998:7.

[4]丁莉,宋学清.大数据对新世纪文学批评的影响[J].作家,2015(2):192.

[5]傅漩琼.唐诗有了排行榜之后……[N].光明日报,2012-02-05(5).

第4篇

论文摘要: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具特色、极具代表性的部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如何介绍这部分中国文化的精髓,本着什么样的指导思想教学,如何创新教学的手段是本文研究的目的。 

 

中国古代文学史是依据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留学生汉语言专业需要而设置的课程。一般在留学生本科四年级讲授。“古代文学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留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如何介绍这部分中国文化的精髓,本着什么样的指导思想教学,如何创新教学的手段是本文研究的目的。 

一、明确中国古代文学史与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体系 

我国现行的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汉语言技能课程、汉语言理论课程、中国人文知识课程、经济管理课程。汉语言技能课程包括综合汉语、汉语口语、汉语阅读、汉语听力、汉语写作、汉语翻译、商务汉语等;汉语言理论课程包括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汉字与文化、汉语语法精讲、现代修辞学引论等;中国人文知识课程包括中国概况、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文化概论、中国简史、跨文化交流导论等;经济管理课程包括进出口贸易实务、市场营销学、国际贸易等。通过讲授这些课程力求优化留学生的知识结构,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其中,中国古代文学课主要讲授中国古代文学知识,要求学生大致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概况,熟悉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样式、源流变化,以及有代表性的重要作家。要求学生了解、熟悉一定数量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并对古代作品的艺术表现特点有初步认识。在内容安排上以时代先后为序,将中国古代文学分为诗歌(词曲)、散文和小说三大类,突出重要作家作品的介绍,力求突出重点,让学生形象而具体地掌握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知识。这门课程能使外国留学生较多地了解中国优秀的文学遗产,提高对中国古代文学的阅读能力,属于提高留学生整体汉语水平的课程,为留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文化课程奠定基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进行汉语教授的同时,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切实提高学生素质,是对外汉语教学的根本目的。 

二、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来表现中国古代文学 

对外汉语教学中教授中国古代文学非常具有特殊性——外国留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知之甚少,或者根本就是一窍不通,想要把精深而悠久的中国古典文化向他们展现开来,得到共鸣,非常困难。所以,当代对外汉语教学应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的理念,使用多媒体技术向外国学生教授中国古代文学,是切实的选择。 

多媒体技术能拓展课堂,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和热情。因此,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应当尽可能地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来表现中国传统文化。教师应注意搜集和整理有关素材,向学生传播。比如周杰伦的《发如雪》、《台》,林俊杰的《江南》等意境古典、唱词含蓄优美的佳作、香港艺人黄霑创作的许多古韵词曲运用得炉火纯青的影视歌曲,教师还可以自己动手创作一些中国古代文学课件。 

但是,推行教学手段的改革,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表现中国古代文学应注意适度原则。不能将多媒体的“白板”变成扩大的“黑板”,不能将古代文学课变成影视赏析课。多媒体技术手段只是教学的手段之一,不是教学的目的。一定不能俗用滥用、喧宾夺主。在影视作品的使用中,要注意改编的问题,教师要以文本为主体,处理好原著和改编的关系,切忌以改编代替原著,混淆视听。 

三、在古代文学的教学中突出现代思想,体现当代意义 

国内对外汉语教学界对古代文学课的定位多是服务于语言的研究,认为对外汉语教学的目标在于培养留学生的言语技能和言语交际技能,古代文学课是为学习语言而设置的课型,将古代文学课边缘化、弱势化和冷漠化。其实,留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非常感兴趣。国外中文系的课程设置中,中国古代文学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以汉城大学为例,29个课目中与古文相关的课目就有11个。 

古代文学课是为了培养学生们讲授、阐释、鉴赏和分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进而借助文学这一载体传播中华优秀民族文化的专业基础课,它是通过对语言艺术的审美鉴赏进而吸收和理解中国文化,在传授文化知识之外,通过文学作品的内容辐射出中华优良传统的精神内核,通过作家的人格魅力和作品的艺术感染力集德育、智育、美育等多重功能于一身,具有独特价值的课程。对留学生的古代文学教学正是出于这个目的。对教师来说,更重要的任务是如何突出现代思想,体现当代意义,将古代文学课程的讲授真正应用于当代留学生的生活。如何用当代意识去激活古代文学,将“死”的文本还原为活生生的生活,是古代文学教学所面临的问题,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首要问题。 

四、切实处理好文学史与作品选的比重问题 

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由文学发展史与作品选两大部分组成。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很好地衔接文学史与作品选的内容,如何具体分配它们在课堂教学中的时间比例,怎样更合理地采用与各自的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是教学的重中之重。不能只讲作品,不讲文学史,也不能只侧重文学史。目前此方面教材很少,笔者建议选择中国人民大学对外语言文化学院主持编写的“对外汉语教学· 中国文化系列”教材。该教材收录了从先秦至明清的文学作品二百多篇,涉及到散文、小说、诗歌、赋等多种体裁。每篇作品后面都有详尽的注释,以便于留学生理解。书中还对每个时代的文学发展情况进行了概述。该书适合中级以上汉语水平的外国留学生学习或自读,也是普通高校大学生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参考资料。 

总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是一项非常复杂、具有很大难度的工作,它要求教师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灵活的现代意识,同时还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必须熟练地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将对外古代文学课传授好。 

 

参考文献: 

[1]涂文晖.论对外汉语高级阶段古代文学教学的特殊性[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 

[2]杨冬梅,訾希坤.对外汉语专业古代文学课的教学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 

第5篇

关键词 古代文学教学 双重关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Pay Attention to Significance and Tradition

――The New Thinking and New Design of Current Ancient Literature Teaching in Universities

ZHANG Lihong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Jilin Normal University, Siping, Jilin 136000)

Abstract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is a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accumulation,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Thus, in the university literature courses, it's an ancient tradition of strong foundation course, it has always been the backbone of Chinese professional courses, specialist courses. So the ancient literature curriculum long way to go, need to constantly explore and research.

Key wordsancient literature teaching; double attention

1 古与今――强化古代文学教学的时代意识

古代文学作品能够流传至今,说明了其强大的生命力及不朽的艺术魅力。面对这些精华之作,高校古代文学教学与研究亦应该立足于今人,以今视古,使之植根于现实、关注现实。公木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之研究・史之史》一文指出:“研究的对象产生于古代,立足点和着眼点则紧贴现实。不仅是用今人的理论去分析古人的概念,才能够得出科学的认识与确切的评价;而且,也只有从现代思想与古代思想本质的联系里去发掘、去寻找,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①由此可见,古代文学研究也应该紧跟时代的脚步,也要与时俱进。

用当代意识创造性地发掘、阐释、激活古代文学作品中丰富的人文内涵价值,使之与现实世界发生意义联系,并转换成为一种精神滋养和审美愉悦。在教学中不仅要阐明作家作品原来的创作动机和本来意义,更重要的是要阐明文本的内在价值和对我们现实所产生的意义,从而拉近古代文学作品与我们现实生活的距离,以引起学生的强烈共鸣,达到育化心灵的效果。

用当代意识发掘、阐释古代文学作品丰富的科学精神,让学生在认识我国先哲高度的科学思辩和科学成就的同时,受到科学素养的浸润和启迪。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不仅具有丰富的人文、地理、物理、数学、生物等自然科学知识,而且蕴含着高度的科学精神,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当代意识去发掘、阐释它们,使学生从中受到科学精神的滋养与熏陶。

用当代意识发掘、阐释古代文学作品中丰富的“超前意识”,运用新的研究方法,探究古代文学作品所蕴含的深刻内涵。因而,在教学中,要使学生们充分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了解中国古代思想的精华,陶冶他们的性情,使他们能够更适应社会,更知道前进的方向。

2 源与流――关注古代文学研究的前沿动态

博大精深的古代文化是源,古代文学是对古代文化的浓缩与精华,是流。古代文学的教学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要注意将学术前沿的研究成果引入到课堂中来,同时更要注意文学与文化的关联,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察源知流。

文学作品与文学传统。在传统的古代文学的讲述过程中,我们关注的是对一部部作品的解读,将每一部作品的内容、艺术特色阐释的很全面,但往往忽略了文学作品与文学传统之间的关联。每一部文学作品都不是横空出世的,是有着长久的文化传承的,正如弗莱所说“诗歌只能产生于其他诗篇;小说产生于其它小说。文学形成自身,不是从外部形成:文学的形式不能存在于文学之外。”②说明后来的文学艺术的样式是来源于原始的文学艺术的样式的。在古代文学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文学传统的挖掘。如在中国古代文学中“鬼魂”文学的创作始终不绝如缕,“鬼魂以幻象的形式出现”,人死时脱离肉体的魂幻化为鬼,在人死亡之后继续存在和能够独立活动的灵魂常常被称作鬼魂,并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活动。这种来源于人对未知力量恐惧的鬼魂形象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鬼魂文学正是在这种文化传统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的。但是,鬼魂文学与鬼魂文化又有着本质的区别。鬼魂文学是借助鬼魂文化所进行的新的艺术想象和新的艺术创造。鬼魂文学中的鬼魂形象已经不是原来鬼魂文化中的鬼魂,而是作家以全部生命热情和潜意识投射而创造出的一种全新的艺术形象。因此,这一类文学创作是植根于先前的文学传统的。

文学与文化传统。20世纪中叶以来,在文学研究坚持自身研究的前提下,文学的文化研究成为历史大的发展潮流。“文学研究的定义已经不再局限于微观上讨论某一部文学作品的故事情节、人物个性、景物相衬、因果关系,也不局限于从宏观上探讨某一历史时期出现哪些文艺思潮和文学流派;即不仅是直接孤立的分析文本的语言特色和文章结构,亦不是间接的从某一作家的家庭背景或社会环境的角度去考虑对其创作的影响。事实上,一部文学作品是在以上多种因素的互相作用下产生出来的,而且还有意无意的接受它学科的‘渗透’和‘融合’。因此文学研究必须透过传统的视野,进行多学科、多方位、多层次的文化剖析研究” 。③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文学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我们不能顾此失彼,而应该注意打破时代界限,通观中国古代文学的创作、发展的流程,从而贯通古今,梳理出文学创作的发展脉络、演变历程,寻找到后来文学创作的源头和模式。当我们讲述前一段文学时,一定要注意它对后来文学的影响;当我们讲述后来的文学创作时,也要时时回顾先前的文学,寻找到其原型发生、流变的脉络。④文学创作总是遵循一定的模式、传统来进行的。只有在大文化模式、文学模式的统摄之下,我们才能发现文学源远流长的文化河流,才能真正做到查源知流。

文学作品与文化语境。在中国古代文学的传统教学模式中,我们注重的是文本的字、词、句和段的解释,只是单纯地就文本解读文本,很难或根本不可能揭示文本的真正意义。在以往的《诗经》的讲授中,教师们非常注意《诗经》的“诗教”作用,或者只是单纯的强调《诗经》“赋比兴”的艺术手法,脱离当时的文化语境,以儒家的经学家的思想来解读《诗经》的篇章,沿袭前人的观点,不加深入的追究与思考,就可能会断章取义扭曲其原本的含义。《诗经》中许多与爱情相关的诗作如《关雎》、《莒》等都有有关“采摘植物”的描写,爱情与采荇菜、采莒等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为什么会把它们组接到一起,难道仅仅是“兴”的艺术手法吗?只有我们冲破历代经师名儒们的“政教”、“诗教”的迷雾,将《诗经》与当时的文化语境联系起来,才能寻找到正确的答案。从文化阐释的角度来解读,这些植物都是女阴崇拜的象征物,这些诗是古人生殖崇拜、祭祀仪式、宗教仪式的一种文学性的记录。只有把握了这种文化语境,才能真正理解《诗经》的深刻内涵,也才能使学生们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努力还原当时的文化语境,将文学文本放置于文化语境之中予以解读、阐释,做到知源查流,真正揭示文学的意义和价值,是目前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的一个新的重要任务。

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如影随形,血肉相连,很难剥离。文学既是某一特定历史文化时空的产物,同时还忠实地再现了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那个时代的社会文化,因此对古代文学的研究与教学,既是进入古人的精神世界,体会古人的生存智慧的过程,也是建构自己的生存智慧的过程。在古代文学的教学过程中,既要注意挖掘古代文学的现代意义。更要注意在大的文化背景之下、文化传统之中去揭示每一部作品的深刻内涵与意义,将新的研究成果、研究方法引入到教学中来,真正提升古代文学的教学质量。

本文章为“破学科与跨文化――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的教研项目的结项文章,项目编号jsjy200944

注释

①公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之研究・史之史.文学遗产编辑部:百年学科沉思录.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58.

②[加]诺斯莱普・弗莱.批评的剖析.陈慧,袁宪军,吴伟仁,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97.

第6篇

【关键词】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方法;分析探讨

1高职院校中古代文学课程开展的重要意义

中国古代文学是一门探究我国古代优秀的文学作品的课程,于学生而言其开展大有裨益,进行教学的主要意义在于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能够帮助学生更加了解我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轨迹和文学形式的发展过程,对文学的文体有基本的掌握,提高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鉴赏梦里。其次便是让学生在多样化的文学作品中真正感受古人的思想观念及生活方式,真正理解我国古代文学作品所存在的内在意义。更值得注意的是,通过开展古代文学教学活动,能够通过作品的学习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使学生在文学作品的熏陶之下更具崇高的文学情怀,必要时能够将此运用于工作和学习中,促进我国文学事业的持续性发展。[1]

2高职古代文学教学方法探析

2.1通过启发式教育引导学生

古代文学课程的开展,可以通过对学生的启发来进行循循善诱。启发式教学指的就是教师在践行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在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个人兴趣基础之上,制定相应的教学任务,通过两者融合的方法来激起学生对于古代文学学习的个人兴趣,使学生在整个教学中占有主动地位,教师通过客观合理的引导,能够帮助在学生探寻问题时起到一语拨千斤的效果。启发式教育关键之点就在于学生学习过程的强调与引导,这种教学方法能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探寻文学作品中的相关知识,并结合个人兴趣进行深入研究,从而达到学生思维拓展的成效。甚至可以说,启发式教学就是学生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自发的去开启古代文学的学习之旅。例如老师在讲解曹操的《短歌行》时,教师可以针对“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这句诗进行提问,而对于这句话教师提问的重点并不是在于诗歌字面意思的翻译,而是引导学生通过对曹操经历的了解于掌握,让学生通过简单的几个字去把握文章的主要思想。[2]此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带着作者提出的“问题去解读其他内容。通过提问来进行启发教学,从而引导学生正确把握文学作品的解读方向,把握其文学价值。

2.2借助情景式教学感悟学生

除了启发式教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权健教学来进行课程教学研究。顾名思义,就是教师在古代文学课堂上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将作品所蕴含的情景呈现在学生面前,将学习氛围生动化。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准确的体现出学生对于作品的把握程度及理解,同时还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心理发展。这种教学方式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促进学生对于文学知识的情感感悟,除此之外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文学审美,陶冶学生情操。例如在学习著名诗人苏轼的《水调歌头》时,老师可以在朗读之时播放王菲演唱的“但愿人长久”,使学生在进一步感受到诗歌所传递出来的意义,同时通过自我想象在脑海中勾勒相关画面,使学生能够自发的感受当时的情景,加深对于诗歌的理解。再去学习《诗经豳风》中的《东山》一诗时,教师可以从网络上下载相关的视频,在课堂之上播放给学生,或者是制作成有特殊效果的课件,都能够使作者形象和诗歌内容更加直观的呈现给学生,直接提高学生对于文学知识的感知与获取。

2.3利用表演式教学拓展学生

表演法也是一种极其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表演教学与古代文学课程的融合,能够使学生更进一步的把握文学作品的精髓,并融入自我的情感。谣言法教学的开展就是让学生通过自我的表达方式来表现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借助自身的文学想象将文学作品“生动化”,这种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提高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创新性[3]。例如教师在讲解关汉卿的《窦娥冤》时,可以根据作品的不同人物形象进行区分,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组,再通过小组讨论来这角色进行分类表演,让学生自发的去收集相关的表演道具,推敲作品中的台词,在这个文学作品的演绎过程中,学生对于《窦娥冤》自然能够有更加深切的体会,在表演时融入个人想法的展示,更能够体现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理解的独特性与再创造性。

第7篇

关键词:网络环境 古代文学教学 冲击 对策

作为高校中文专业的传统学科和基础课程,中国古代文学由于其课程内容的相对固定一直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并和当下剧烈的社会变化及文化保持一定的距离。然而近年来,随着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络的发展和移动终端的普及,知识信息的丰裕、可得、易得、多得等特性日益凸显,使得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这种冲击和挑战已经越来越被一线的教师所感受和体验,如何积极应对日新月异的网络信息技术对古代文学教学的渗透,在网络环境的冲击和挑战中走出一条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之路,是每一位古代文学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课题。

一、网络环境对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冲击

(一)传统教师角色和功能受到冲击

所谓传统教师角色和功能指的是前网络环境下知识信息主要靠学校教育、课堂传授、书本载体等线性传播下教师所形成的角色认知和功能定位。[1]在此教学背景和语境中,教师更多地把自己定位于知识的拥有者和传播者,处于权威的地位,这几乎是所有学科的教师在前网络时代对自己的角色认知和功能定位。对于中国古代文学教师来讲,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并进行讲授,一直是其自我努力和不断追求的学科目标和境界;然而,网络技术的飞跃发展,使人类有史以来的所创造的知识信息都得以保存和传播,更为重要的是,随着知识信息的可得、易得、多得等特性的凸显,使得传统环境下定位于知识拥有者和传播者的教师角色受到强烈的冲击。我们必须看到,在当下的网络环境中,中国古代文学学科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的原始资料、已有的研究成果都已经或正在转化为信息储存在网络系统的资源库中,实现与其他学科、其他文化信息的资源共享。如《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四部丛刊电子版》《中国基本古籍库》等原始资料数据库的建立为古代文学研究提供更为便捷的数据采集、检索;古代文学各种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对最新研究成果的传播使获取相关方面的信息成为点点手指就可以办到的事情;还有国内各大名校、重点院校古代文学网上公开课的纷纷开设,更是直接构成对一线教师特别是普通院校教师的最大冲击:如果网上的公开课程比你的课讲得还要好,还要有趣,学生们为什么还要听你讲课?如果你讲的内容网上都能很便捷地找到,学生们为什么还要听你讲课?可以说网络资源与知识的共享性极大消弱了古代文学教师作为知识拥有者和传播者的角色功能,这种冲击和挑战已经直接威胁到一线教师的专业自信和尊严。在网络环境下,古代文学教师所曾经具备的知识和理论优势不复存在,必须历经走下知识传授的权威讲坛到走向与学生共同探讨学习的转变。更为重要的是,古代文学教师要深刻认识到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教学对教师的角色、功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望,古代文学教师的专业自信和尊严不再仅仅建立在渊博的知识储备上,而是体现为是否具有创造这门学科的新的知识兴趣与能力。

(二)相对固定不变的教学内容受到冲击

中国古代文学是中文专业课程中持续时间最长、内容涵盖极为丰富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正由其于时间跨度大、知识密集型高,这门课程一直是专业建设的重点与难点。为了便于省时、省力的教学活动的开展,传统的古代文学教学一直以来采用文学史、文学作品选相结合的方式,以时段先后进行分段教学,有较为固定的作家生平、思想内容、艺术特色三段式讲授程式,这些都造成古代文学的教学内容多年以来并没有多大的变化。正如有学者指出“从先秦文学、秦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乃至唐宋元明清文学,这些文学历史的脉络基本不变,教学内容无非是文学史中重要的作家作品及文学流派等内容,即使这些内容发生变化,也只是新的材料和新的研究成果以及评价视角的转化和改变。”[2]我们不得不承认,一方面古代文学的教学内容相对固定,另一方面在网络环境下这些教学内容又可以轻而易举地检索到,甚至与之相关的学习资源更为丰富多彩,其本身所具有的吸引力和新鲜感已然不足。

(三)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冲击

所谓传统教学模式,有学者指出其“一般是指在原有的教学理念指导下,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行的教学活动,基本特点是教师采用粉笔加黑板等传统教学方法,利用语气、文字、表情、手势与学生交流,方式较为单一”[3]。总的来说,传统教学模式从本质上信奉知识讲解和传授的教育理念,维护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宰和权威地位,追求统一化、整体化的学习目标,较少关注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尽管在轰轰烈烈的教学改革中,各种多媒体网络技术被教育者应用到课堂中,但传统教学模式的本质并没有改变。目前,各大高校古代文学教师上课使用课件、幻灯片等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常态,但其本质上还是传统教学模式的延续,无非是把粉笔加黑板加教案变成了粉笔加幻灯片而已。在课堂上,教师依然是以教师对知识的讲解和传授为主。以讲授唐宋文学中的李白为例,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一般按照李白的人生经历、复杂思想、经典作品分析解读、文学史上地位、影响等顺序进行讲解。教师备课时所搜集的相关资料,学术界不同观点,以及教师自我的个性化判断均会渗透在讲解内容和授课过程中。然而依然强调的是知识的传递和“喂养”,学生接受灌输的被动地位并没有有效改善。师生真正意义上的思考、讨论、分享、交流的课堂生态并没有建立,这直接导致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与社会需求差距较大。

(四)教学效果受到冲击

网络环境下知识碎片化和浅阅读的学习方式进一步影响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效果,使其教育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网络环境下有关古代文学的知识、信息资源前所未有的丰富,然而这些资源大多散布在互联网的各个角落,结构松散、相对独立,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与其相关的学习活动也是碎片化的,对这些知识和信息的阅读更是滑行式地浅阅读。一方面,在丰富的网络资源冲击下,按照古代文学学科和专业结构构成的完整的知识体系对学习者显然已经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和魅力,而另一方面网络资源的碎片化又使学习者难以掌握系统的知识,应对复杂的任务和挑战。可以说,今天处于网络环境中的古代文学教育教学就面临着这双重尴尬,其教学效果既难以达到在前网络环境下那种掌握系统化、整体化的专业知识目标,也难以摆脱知识碎片化对思考力、学习力的影响和损害。这种双重困境正是当下古代文学课程最为严峻和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网络环境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对策

(一)古代文学教师角色重塑

如前所述,网络信息技术带来的知识信息的丰富性、共享性使古代文学教师的传统角色面临巨大冲击和挑战。应对冲击和挑战的有效途径还在于古代文学教师自身角色的重塑。重塑的关键在于基于网络环境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的转变。古代文学教师必须深刻思考网络的本质以及其给教育教学带来的变革,充分认识和理解互联网的本质即在于“民主、开放、平等”,网络环境给予教育教学的不仅仅是技术、手段的变革,更是教育理念、教育思想的变革。古代文学教师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向着“民主、开放、平等”的教育理念和思想无限贴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顺应这个互联网时代。当真正树立起“民主、开放、平等”的教育理念和思想,那么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古代文学教师的角色功能也会自然地从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探讨者、研究者,而非传统的掌控课堂话语霸权,一味地进行知识的灌输。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古代文学教师因长期浸学科内容之经典,与传承方式之正统的绝对理念中,对“师道尊严”的传统教师角色和功能认知会更自觉,这种基于网络环境和本质的新型教师角色重塑和转型就显得异常艰难和不易。对此,古代文学教师要有清醒而冷静的认识,进行自我角色的重塑和转型的愿望要更为强烈、行动要更为坚决,才能有所成效。

(二)整合网络资源,开发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在网络环境下,古代文学课程固定不变的教学内容的吸引力已然降低,而另一方面网络上有关古代文学的知识、信息及资源又极其丰富易得,故整合网络资源、开发课程资源不失为改善和丰富教学内容的有效途径。在整合网络资源时,教师要对网络上的知识信息进行结构化处理,帮助学生将碎片化的知识、信息,按照某种体系重新整合、重构。那么如何进行结构化处理并重新整合和重构?笔者在实践中发现以专题为导向的整合和重构被证明是可行和有效的。笔者在教授唐代文学李白章节时,便采用此法进行了课程资源的开发实践活动。首先确定以“李白”为专题的导向目标,围绕李白其人其作收集到大量相关的背景材料、作品材料及研究材料,这些材料原本散落在互联网的各个角落,但通过专题导向被整合在一起。然后对这些材料重新进行改造重构,逐渐形成《李白人生经历、年谱》《李白各类诗体代表作品解读》(此类材料最为丰富又分门别类分为《李白五言绝句》《李白七言绝句》《李白五言律诗》《李白七言律诗》《李白乐府歌行体作品》)、李白研究相关论文等几大类型资源,极力突破教材内容的限制,极大丰富了教学内容。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及需要通过QQ群、微信等进行下载、阅读、学习,一定程度上比传统教材内容更适合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三)创新教学模式

在网络环境下,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追求知识的传递和灌输的传统教学模式正在遭受强烈冲击,亟需改变和创新。其改变和创新传统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在于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学为中心,真正构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生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研究性教学模式可以作为古代文学创新教学模式的路径加以运用。在实际的操作中,研究性教学模式对师生二者都提出了较高的能力要求。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实施研究性教学需要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转变重新调整教学环节,从教学内容的选取、课堂教学方法的采用,到课后作业的布置设计、课外阅读内容的补充都要适应“研究性”而非“灌输性”的教学理念;对学生来讲,研究性教学更强调学生的配合和参与,学生要根据教师的安排开展研究性学习流程,要围绕某一研究性内容或主题进行阅读和学习,并保证一定的阅读量、思考量和写作量,才能在课堂上对某一问题进行深入交流探讨,并逐步构建真正意义上的思考、讨论、分享、交流的课堂生态。

在互联网遍布世界各个角落的今天,传统的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的教育教学必然不能脱离这一教学语境而自说自话,更不能无视和逃避网络环境对古代文学教学的各种冲击和挑战,最为明智和理性的选择即是在自己的课堂探索出适应互联网时代下古代文学教育教学的新方法及新模式,这或许是每一位古代文学教育教学者走出当下困境的有效路径。

注释:

[1]王竹立:《碎片与重构:互联网思维重塑大教育》,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年版,第9-10页。

第8篇

古代文学是对外汉语专业文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业基础课之一。然而,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很多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常常陷入“对外汉语教学仅仅是一种语言教学”的误区,而忽视文学课程的学习,特别是古代文学的学习。这样的结果,就使得古代文学有着被边缘化的趋势。首先,古代文学的定位离不开对外汉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教育部在1998年出版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就明确了对外汉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较扎实的汉语和英语基础,对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及中外文化交往有较全面的了解,有进一步培养潜能的高层次对外汉语专门人才”。因此,对外汉语专业毕业生应该具备语言类、文化类、教育类等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而古代文学则是培养学生文化类知识和能力的重要课程,它是培养学生讲授和分析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通过文学这一媒介进行中华优秀文化传播的专业基础课。其次,对外汉语教学不只是一种语言的教学与交流,更应该是一种不同社会背景下的人们思想和文化的交流。正如美国语言学家萨皮尔所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对古代文学的定位,应该考虑到这样的专业背景,将其放置在更为广阔的文化领域里去考察。因此,对外汉语专业的古代文学课就不仅仅是传授文学知识,而且还是相关文化知识的融合,应该说是一种文化通识课。

二、关于教学方法的思考

古代文学是为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但迫于古代文学内容的庞杂和课时的限制,教师往往不得不采用满堂灌的方式授课,这种陈旧的授课模式自然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所以我们应该根据对外汉语专业学科体系和从业后对专业素养的要求尝试新的教学思路。

(一)教学内容实用化

因为对外汉语专业是一个具有实践操作型的专业,不同于汉语言文学专业那样的纯理论型专业。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古代文学的内在发展规律,从学科的基本要求出发,根据有限的课时量,精简教学内容,按照由点及面的原则,由作品选到文学史,使学生逐步形成对古代文学的整体认识。强化基础,突出重点,讲授内容要有实用性和针对性。例如,对外汉语专业没有开设古代文论等文学理论的课程,但是要学好文学史,准确把握和鉴赏古代经典作品,就需要一些文艺理论的支撑。因此在讲解、分析作品之前,可以根据具体对象适度讲一些相关的文学理论知识,以辅助教学。此外,还可以适当开设一些与古代文学相关的选修课,如唐诗、宋词研究、明清小说、名著选读等专题性的课程,一方面可以进行深度教学,突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另一方面还可以弥补教学时数的不足,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

(二)教学方法多样化

孟子说过:“大匠能诲人以规矩,不能使人巧。”的确,提高学生能力水平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而运用好的教学方法则可以事半功倍,使教学重心落到实处。在古代文学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运用讲授法、讨论法、背诵法等传统的教学方法,还可以根据对外汉语的专业特点,使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例如:比较教学法。对外汉语专业的毕业生从业后会面对来自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接触到不同的文化,跨文化的比较学习可以使学生扩展文学视野,在提高课堂教学时效的同时还可以增强教学趣味性。以《儒林外史》教学为例。“文学形象,是读者在阅读文学话语系统过程中,经过想象和联想而在头脑中唤起的具体可感的动人的生活图景。”严监生是《儒林外史》中刻画的丑恶形象之一,他吝啬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在分析这一人物时,可以先向学生介绍欧洲文学中的四大吝啬鬼夏洛克、阿巴公、葛朗台、泼留希金。然后两相对照,结合具体的生活国度、时代特点、社会环境等因素,以及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分析得出,四大吝啬鬼贪婪吝啬、自私、寡情,对于金钱的痴迷甚至丧失了人性,是绝对的冷酷无情者。而严监生在形似的表象下与四大吝啬鬼有着本质的不同,他吝啬,但并不贪婪,克己但并不克人,有时还有着慷慨的一面。对于表达同样的主题,同样的文学形象,中外文学会采用相似的反映方式,而在相似中又有各自的特点和形成原因,这样的对比分析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对人物形象也有着更全面的理解和认识。

三、关于教材方面的思考

(一)教材选择所面对的问题

对外汉语专业所学的古代文学与汉语言文学专业一样基本上都包括两个部分:文学史和作品选。许多高校使用的教材是:袁行霈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和章培恒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文学作品一般都选择朱东润先生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2007年后,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对外汉语专业系列教材,其中王澧华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也成为一些对外汉语专业的选择。正如许多评论者所说,前者由于容量大、专业性太强,无法解决与对外汉语专业不断被缩减的课时数之间的矛盾,因此并不适合对外汉语专业。后者,是依据对外汉语专业的教学目标和课程设置的要求编写的,由文体分卷的文学史和与之相辅相成的作品选两部分构成。与前者相比,后者比前者更符合学习者的目标要求,针对性较强。比如在每卷卷首均有简明清晰的绪论,概括文体特点、介绍鉴赏门径及其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较为适合对外汉语的专业特点。

(二)教材内容的编写设想

1.古代文学教材的编写应该符合对外汉语专业《古代文学》的学科定位。

在对外汉语专业中,古代文学是一门以语言为载体的中国文学和文化的通识课。所以教材内容应选取每个朝代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作品,以凸显该时期文学主流。同时,还要打破传统教材编写的条条框框的束缚,在保持原有的叙述分析的模式下,适度加入动态的、解释性的、多视角的元素来补充单一的叙述模式。比如:古代文学作为一门与不同社会背景的人们进行文化交流的学科,应放置于更为广阔的世界范围内去考察。在历史分析和作品解读时要吸收国外汉学研究的认识和成果,并结合中国古代文学在国外的发展与影响,补充完善教材,让学生了解学术动态,从而使教材内容既能体现专业特色又与当前的学界紧密结合,具有一定的学术活力。

2.在教材内容的选取上,将知识传授与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力求贯彻“基础宽厚,重点突出”的原则。

古代文学教材内容是几千年的历史积累,是荟萃了众多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的,是相对稳定的。但是由于专业需求的不同,在教材内容的选取上会有所侧重,以突出它的实用性。因此,对外汉语专业的古代文学教材不宜介绍过多的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可以适度增加一些实用性的内容。例如:在教材中直接设立章节或者在附录中介绍讲解春联、挽联、碑文等一些至今沿用的传统文学形式的写作方法。也可以介绍一些关于古代诗词的创作方法,引导学生去尝试古诗词的简单创作。这样,使学生在非常有限的时间内既可以学习到最应该了解的文学知识又增强了写作的水平。

3.在古代文学教材的编写过程中,要充分注意谋篇布局的合理和编辑手段的革新。

中国古代文学博大精深,如何有条理地编排各个章节,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可以在单纯的文学知识讲述基础之上,在每章节增设专业术语释义、学术动态、阅读文献、思考练习等专题。在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练习环节的加强,以往的教材通常对练习涉及甚少。然而作为对已学知识举一反三的重要一环,有针对性的练习无疑是非常有必要的。此外,我们要注意编辑手段的多样化,比如古代文学教材的模版可以突破传统模式,由文学史、作品精读本、泛读本等构成并配以教学专用光盘。古人云:“功夫在诗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课外广泛阅读是教师知识的讲授紧密衔接的,只有在前期大量的阅读基础之上,才会更具体、更深入地理解课堂上所讲述的文学史的相关内容。所以在教材的编写中应当配以相应的泛读课本,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教学内容的枯燥一直是文学课所面临的通病,如果在教材中配以多媒体光盘,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无疑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四、结语

第9篇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边缘化;教学思考

一、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地位的日益边缘化

(一)古代文学教学地位的边缘化现状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

(包括文学史和作品选)是自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伊始的专业主干课之一,其时间跨度跨越中华三千年历史,学科涉及哲学、史学、美学、文献学、文化学等学科领域,囊括作家作品浩如烟海,体系恢宏。其于汉语言文学专业而言,地位不言而喻。然时移世易,该门课程目前的教学地位令人担忧,呈现日益边缘化趋势。究其边缘化表现,突出表现为教学课时不断缩减,甚至取消了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该门课程的课程设置,最初由中国古代文学史与古代文学作品选两部分组成,二者课时分开设置,课程安排贯穿三学年或两年四学期,课时充足。其具体课时数,仅古代文学史,最初部分院校达500多课时,或400学时。现在绝大部分院校将作品选课程取消,文学史课程课时压缩至200到300课时之间,而我校则直接压缩至192课时,且仅有的192学时还包含每学期6学时即四学期共24学时的实践教学学时,则理论教学课时实际只有168学时。

目前中国古代文学史通用教材是袁行需先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文学史》(四卷本),相对于有限的课时,显得内容庞大,任务繁重。即将出版的教育部“马工程”《中国古代文学史》(三卷本)教材又增加了少数民族文学史的内容和学界最新研究成果,更是体系庞,内容多,任务重,难度大。一方面是古代文学史教材编写内容的日趋充实与庞杂,另一方面是古代文学教学课时的日趋缩减,如何在不断缩减的课时里完成庞杂的教学任务,成了横亘在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故有学者坦言:“当代的古代文学教材编写者将中国古代所有优秀的文化都编进教材中,希望学生能够及时掌握,但是这么烦冗的教材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恰当地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取舍,而且大学教学课时有限,教师只能对一些知识点到为止,学生也是浅尝辄止,学到的正是皮毛,并没有真正学习到中国古代文学的精华。”古代文学教学日显力不从心,且受制于有限学时的教学,更易变成浮光掠影与浅尝辄止,从而加速边缘化进程。

(二)古代文学教学地位边缘化的原因分析

1.实用主义与急功近利的思想泛滥

近些年来,市场经济蓬勃发展,某些人急功近利,追求立竿见影的实用效果,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盛行。象牙塔中的高等教育未能幸免,高等教育日趋工具化、功利化,教师忙于能名利双收的科研课题,学生则在快餐文化中失去了阅读的耐心。有学者直言:“在当代中国高等教育日益工具化、功利化的大趋势下,古代文学正在被加速边缘化。在视功名利禄的最大获得为成功的商品社会价值判断的众声喧哗中,人们已失去了阅读的耐心并少能从中获得,更不用说从中找寻心灵的安放和精神家园的归依。”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与即学即用的短视眼光中,人们以追逐钱财和实用技能告慰心灵,对专业的选择和课程的学习,看重是否带来经济效益,重视能立竿见影地求得生存的实用技能,古代文学学习既带不来钱财又带不来立竿见影的实用生存技能,故古代文学“理所当然”遭遇边缘化。

2.教材内容的与现实脱节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作为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之一,在大学课程中本占重要位置,但由于教材内容所载均为古代文学事件,其固有的内容与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时空的原因,难免给人以时隔久远之感。尤其是先秦和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文学内容,学生学习时觉得与自己的实际生活不沾边,或者认为这些古代文学知识于今后就业没有帮助,故兴趣不浓。再者,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文本系文言文,加大了学生的阅读难度,亦降低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古代文学的教材内容脱离现实,即教学内容与社会需要脱节,学生不能在学习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中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或者不能达到立竿见影的学习效果,故学生更愿意将时间花在其他专业技能学习上,学习有实际意义的对自己今后就业有帮助的课程,这的确是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面临的现实困境与尴尬处境。

3.课程设置的重“史”轻“文”

目前大学中文系的古代文学课程设置,大多砍掉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仅以文学史为必修,学生忙着背文学史,文学作品只是阐述文学史进程的附带参考资料。学生只记住了文学史上的甲乙丙丁知识点,很少诵读甚至根本不细致翻阅古代文学作品。“以文学史而不是以文学作品为中心,偏重于文学史线索的梳理,相对忽视了对文学作品的讲习;偏重于对文学史常识的教学,相对忽视了对作品的精微体悟;偏重于治学方法的传授,相对忽视了学生基本功的训练。”这种重文学史梳理、轻文学作品讲习的重“史”轻“文”的做法,使古代文学教育事实上成了“史学教育”,本末倒置。

4.教学手段的陈旧单一

目前,随着现代高科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教学技术引入课堂,丰富了课堂教学,激发了学生兴趣。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也不例外,现代化多媒体手段亦引入古代文学教学,增强了讲授的直观性、形象性,引发了学生兴趣,提高了古代文学的教学效率与质量。然总体而言,当下的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仍多沿袭传统的以教师为主进行讲授、学生复习考试的传统模式,仍多以口述和粉笔占据课堂,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单一。

二、关于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更新教学理念,培育人文素质

一个民族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支持,但更离不开精神力量的支撑。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实际上活的是精神。物质的东西会随风而逝,唯有精神永存。古代文学的学习不能带给学生立竿见影的实用技能,但它的确是一剂精神食粮。因此,古代文学教学应该正视现实,更新教学理念,教学目的不能再局限于传授文学知识,传播中华文化,更应该在于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提高学生人格修养。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是关键。学生通过学习古代文学作品,与历史对话,与文本对话,与诗文家对话,“面对一个诗人,实如经历一次人生;面对一部作品,实如亲历一场相逢”,如此方能正确解读文本,感悟世界,鞭策自身,思索人生,寄托心灵。关于此点,其实学者们不约而同有此共识。如高晓玲先生曾言:“中国古代文学经典教育坚持以德育为先,以培养高尚的人格为终极目标。”孙小力先生亦说:目前片面强调文学史论的教学,阻碍了学生的独立思考,甚至令人无所适从;“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重返文学本位,注重作品解读

当前中国各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学虽然强调文学史的讲授应该与作家作品分析结合起来,以文学史为主线,以作品贯穿,将宏观的审视与微观的例子结合,但在日益缩减的课时里,梳理文学史发展脉络即占去大部分时间,作家作品只能附带提及。这种重文学史而轻作品选的倾向十分明显,并带有普遍性。这种重“史”轻“文”的做法本末倒置。故古代文学教学的当务之急是从“以文学史为经”回归到“以文学作品为本”,注重作品解读,把课堂重新让位于作品,教学回归文学本位。亦如戴建业先生所云:从当今大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中文系古代文学教学应该倒转现行的课程设计,不再把古代文学作品作为“文学史参考资料”,而应让“中国文学史”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辅助教材”;在选择古代文学作品时,同时兼顾古人和今人的审美标准,尽可能选各个朝代、各种文体的代表作,选讲那些至今仍有旺盛艺术生命力的作品。实际操作过程中,是可以通过实际课程设置做到这一点的,即先作品后文史。如广西师范大学国家文科基地班的古代文学教学即在文学史课程讲授之前先安排为期两个学期的古代文学作品精读课程,在学生有一定作品积累之后再来把握文学史的发展脉络,教学效果比较显著。

(三)优化施教手段,确立学生导向

施教手段上,以往古代文学教学以口述和粉笔为载体,教师“一言堂”或者“满堂灌”,课堂呆板枯燥。孔子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古代文学迎来了教学手段革新的春风。教师们与时俱进,把新的现代教学技术引入课堂,课堂讲授以PPT课件呈现,辅以图像、声音、视频等多媒体形式,直观形象的感受,增加了课堂生机,激发了学习兴趣。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改革仍须普及和进一步提高,教师仍需不断探索出新的教学手段强化教学效果。如开辟第二课堂,将教学大纲、必读书目、思考与练习、答疑解难、教学视频等放到网上,供学生参阅;开辟QQ讨论组、微信群、微博、论坛、微课、慕课(“MOOC”的英译,是新近涌现出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是一种新型的大规模网络在线教学模式)等,供师生互动等。总之,构建网状教学体系,丰富教学手段,以达到强化教学效果之目的。教学模式上,以往的古代文学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地边听边记,思考与实践机会极少。目前这种情况依然存在。这种以教师为话语霸权的传统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系统传授知识,但完全由教师主宰的课堂不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故必须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实行“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让教师由“讲授者”变为“引导者”,以学生为本的参与式教学,穿插学生试教环节等,把课堂让位于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动性与积极性。

(四)注重古今结合,教学接点地气

古代文学由于固有的原因,教学内容只能是古生的文学现象与作家作品,古代与现当代本身就存在遥远的时空距离。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还原那个时代的创作风貌,回归诗文创作的“原生态”,与历史对话,与诗文家对话,与文本对话,最终达到正确解读作家作品与文学现象的目的。我们学习古代文学,吸取古之养料,但不能拘泥于古,教学中还必须将古代文学与现实结合,探究古代文学作品的当代意义,探究诗文家遭际不同人生际遇和苦难的态度及其于自身的影响与当代价值,如此方接地气,融通古今,激发学生兴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有学者曾言:“在中国古代文学教育实践中,不应该只是为了单纯地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内容,而是要从宏观层面上审视经典作品的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挖掘经典作品中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现代意义。”挖掘作品的现代意义,是古今结合,古为今用。故有老师在讲李白《与韩荆州书》时,不仅注重其文学性,而且关注其现实性。笔者在讲授苏轼诗文词时,关注苏轼人生遭际,将具有相似际遇的秦观和苏轼相比较,见出苏轼的乐观旷达,学生体味出面临逆境时该葆有的态度、精神和格调。这样古今结合,古为今用,贴近当下,接点地气,学生学习不会只停留在古人的世界,更和自己的人生有了关联,兴趣大增。

(五)变革考核方式,重视过程督查

古代文学的传统考核方式为闭卷笔试,题型往往是填空、选择、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材料分析等。这种考核方式重视期终考试结果,轻视平时学习过程,学生考前临时大突击。显然,传统的考核方式一张试卷定成绩不科学,随着教学手段的变化、课堂教学的拓展延伸,考核方式急需进行改革。目前我校的考核方式是将学生的平时学习与期末考试并重,将过程与结果并重。考核方式的变革贯穿了学生学习全过程。首先,我们重视学生的平时考核。学生平时迟到早退、课堂发言、诗文背诵、作品阅读、作业完成等情况一并考查在册,占学期总成绩的30%。第二,我们重视学生的能力考核。在能力考核中,学生除了完成贯穿整个学期的2-3篇的课程论文外,口试也是一个必试环节。口试话题既可以从教师准备的若干话题中随机抽取,又可以是学生参与的课堂讲演。该能力考核占学期总成绩的30%。第三,我们重视期末的知识考核。知识考核设试题库,实行机考,题型为选择、判断、填空等客观题。学生期末考试在计算机上完成,试卷随机生成。该知识考核占学期总成绩的40%。从学期总成绩的占分比例,由此可见平时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管理与督查。综上,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面临边缘化的处境,边缘化既有社会经济的、思想的因素,更有教材内容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因素等。

古代文学教学面对被边缘化的尴尬处境,必须转变培育理念,注重人文素养,重返文学本位,注重作品解读,优化施教手段,确立学生导向,注重古为今用,教学接点地气,变革考核方式,重视过程督查等多方面着手,方能使古代文学教学与学习焕发生机。

注释:

(1)唐珊.论古代文学教学创新与大学生人文素质能力建设[J].语文建设,2014(12):15.

(2)刘砚群.培育人文品格: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再思考[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4(07):82.

(3)戴建业.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学现状与反思[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3(04):84.

(4)高晓玲.试论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01):67.

(5)孙小力.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改革设想[J].中国大学教学,2007(06):43.

(6)戴建业.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学现状与反思[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3(04):90.

(7)王娟.关于课改背景下高师院校古代文学教学的思考[J].大学教育,2014(04):119.

(8)李捷主编.程昌明译注,论语[M].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170.

(9)高晓玲.试论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