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德育教育的概念

时间:2024-04-12 10:57:21

导语:在德育教育的概念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德育教育的概念

第1篇

 

教育“正像其他科学一样,是建立在事实和观察结果之上的。”[1]我国师范教育几经改革,已基本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师范教育模式,但这种教育体制与模式是否符合教师养成教育,是否适应当下教育发展的客观需求等?本文将结合我国师范教育现状,并借鉴国外教师教育理论的实践,试谈师范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

 

一、树立教师教育理念,变“师范教育”为“教师教育”

 

虽说几经教育体制的改革,我国各类师范教育制度与模式正趋于完善,但作为具有超前发展特性的教育活动,伴随国际化、全球化的深入也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特别是在近20年间,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师范教育逐渐被新的“教师教育”理念所替代,这标志着人类所从事的“夫子工程”正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即培养教师的教育正从师范教育阶段进入教师教育的阶段。早在1953年,坎德尔在《教育的新时代:比较研究》中指出:“读完师范学院的课程,同读完医科或法科课程相似,没有实践,培养不出高水平的医生或律师一样,也不能够培养出高水平的教师来。”[2]“在教师的试用期,像医生的实习期那样,应看作是新教师在老教师监督和指导下进一步得到培养的时期……。教育性质改变的表现之一是教师在职培训课程的发展……。最近25年以来,已开始设置一些进修课程,务必使教师不落于时代之后而向前迈进。”[3]坎德尔在介绍美国师范教育时说的这段话,表明了美国在30年代开始就已显露出“教师教育”理念的端倪;50年代后业已进入了教师教育的阶段。作为亚洲国家的日本也不例外,早在70年代就紧跟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开始以教师教育理念改革国家的师范教育体系。总之,我们应认识到“完成式”师范教育模式已落后于时代潮流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变师范教育为教师教育的改革与体制转型势在必行。

 

目前,“教师教育”理念还只是作为少数比较教育学界使用的学术性词汇。换言之,这一概念在我国尚未形成实践性概念,对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来说,它仍然是一个比较陌生的概念,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也缺乏这方面的敏感性,因此,加强“教师教育”理念与实践显得非常重要。此外,教师教育理念也是发展着的实践性概念,因而,我们在当下必须适应时代潮流而树立教师教育的理念,在教师养成教育的实践中不断创新体制和机制,使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实现“教师教育的普及化”,教师“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一体化”。[4]

 

二、加强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建立健全教师教育制度

 

如果按照“教师教育”概念的内涵来衡量我国的师范教育体系之现状,我们只能说它依然是“完成式”教师教育体制下的师范教育。因此,在我国建立教师教育制度已成为紧迫的任务,即从目前师范教育改革现状来看,加强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显得尤为突出。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特别是第五次全国师范教育工作会议上做出“必须继续保持独立的师范教育体系”的决定以来,师范教育在封闭的体系内朝着定向培养的改革方向行进。如国家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曾在九十年代后期实施“高师教育改革计划”[5],而且,围绕这个计划教育科研部门开展了深入的攻关研究,并陆续进入了实验与落实性的阶段。1998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的部属师范院校第十二次教务长联席会议上,与会代表和教育学者又一次强调和表达了关于加强“作为师范大学必须突出师范特色”的呼吁。会上对“高师教改计划”的落实情况作了这样的评价:“各学校本着拓宽基础,提高素质的原则,力争使学生成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有教育科研意识、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跨世纪师资。在重新修订本科教学计划时均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措施,重视加强对具有师范教育特色的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现代教育技术与实践等课程的优化与改革;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加强文理之间的渗透;加强教师职业技能的训练”等[6]。

 

我国师范教育的这种改革动向和举措,使我们想起美国凯尔纳在《美国师范教育的失望》中的一段话,他说:“教育专业课程数量,成为了一说到它就令人不愉快的事情。如果教育学家们要认真改进师资培训和提高学生的质量,他们可以采取的最有效的步骤之一,就是把学程按50%的比例削减设置和降低修习要求。”[7]凯尔纳认为,学校师范教育所承担的任务是职前培养具有教师基本素质的人才,因此,精简“学程设置与修习要求”是提高师范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也与当下教师教育理念与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

 

三、建立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体制,确保职前职后教育的连续化

 

国外教师教育体系也不是十全十美的。由于国外教师教育体系在职前职后教育体制上的独立,使其难免产生所谓的“外在连续性形态”的中断,即各阶段教育处于相对孤立或隔绝的状态。这种教师养成教育在体制上的独立和机制上的脱节,使形成买方市场后的教师养成教育出现了应试教育和课程过重等现象。为了避免国外教师教育体制中出现的各阶段相互对立或隔绝的现象,我们必须建立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体系。

 

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各高校为了在教育体制改革中优先占领制高点进行了一场“合并”大战。在这场教育整合的改革中,各地师范院校基本上被合并到非师范类院校之中。但也有例外,如1998年新合并的华东师范大学,就是在原华东师范大学的基础上,并入了上海教育学院、上海第二教育学院和上海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三所学校而形成新的华东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的构想是构建一支“一体化师范教育体制,即打破条块分割的师范管理体制,建立统一协调的领导体制,形成上下结合,内外沟通的师范教育网络;突破职前培养、在职培训相分离,分别由不同教育机构承担师范教育的模式,建立起职前、在职合一的教师培养、培训机构;统一规划和设计教育内容,即把职前教师培养、新教师入职培训和在职教师提高这几个阶段的教师教育,作为一个完整的过程,通盘考虑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和课程设置、教学手段、培养途径和方式等;在统一规划下,重新调整和组合原来分别承担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不同任务、基本分离、互不联系的师范力量,建立一支职前、在职,既有侧重,又有合作,相互融通合一的教师教育的师资队伍。”[8]这是符合教师教育理念的构思,也是我国师范教育体制改革和建立一体化教师教育制度的重要途径。

 

四、加强教师任用与入职教育制度,使教师成为教育实践的研究者

 

国外教师教育体系是由教师的职前(学习)、初任、职后(实践)等三个阶段来构成的。初任期教师培训在国外教师体系中属于在职教师教育的范畴,是教师培训体系的第一个环节。在英国,1972年教育学家詹姆斯提出师训“三段论”后,就开始调强初任教师的培训环节,70年代未已有90%的新任教师参加了“就职培训班”教育;1989年,日本也实行初任教师的研修制。可见,入职教育在国外教师教育体系中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

 

相比之下,我国教师任用制度则有所不同。从1996年1月起生效的《教师资格认定办法》是目前我国实行的基本教师资格制度。根据我国《教师资格条例》第七条规定:我国公民“取得教师资格应当具备相应的学历”,第八条规定:“不具备教师法规定的教师资格学历的公民,申请获得教师资格,应当通过国家举办的或者认可的教师资格考试。”由此可见,我国教师资格认定的主要依据是学历,即使是没有专业培训也可以成为教师。

 

当然,我国教师教育体系的构建,不一定照搬国外模式或走建立庞杂的教师教育培训体系的道路。学校教师教育体系的建设,应侧重教育环境与教育条件的改善上,把人力、物力直接用于学校教师教育过程中,这有利于“灵活的学校”的形成与发展。此外,“学校改善模式”也是把教师的质量看成从“教育实践的质”以及“学校教育的质”出发,在检讨“教师个人的质”的同时,与“教育实践的质”和“学校教育的质”结合而突破个人局限的一种模式。这种思路与模式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师生关系为中心的教师职业行为的改善,以追求教学为核心的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因此,在教师教育过程中,在职教育受到特别重视,而且以校内自主进修为主。这个模式,不但有利于适应急剧变化着的社会,而且也符合教师职能成长的规律,特别是校内自主进修为主的特点更适合我国教师教育的发展。

第2篇

夸美纽斯认为,人人具有知识、德行和虔信的种子,但这种子却不能自发地生长,需要凭借教育的力量,“只有受过恰当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这里面包含着宗教的影响,他认为人的天赋是上帝创造的,知识、德行和虔信三个种子“是自然存在我们的身上”,教育则使这些种子发芽生长。他的学说可以称之谓“生长说”。

英国教育学家洛克则主张“人心没有天赋的原则”,“人心是白纸”,通过教育能使儿童掌握知识和德行。是谓“白板说”。

法国教育卢梭则提倡“自然教育”,教育的任务是使儿童从社会因袭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归于自然”,培养自然的人、自由的人。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则把教育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的教育中,学校、负实际责任的教育者和教师是教育者;广义的教育是无意识的教育,大自然、家庭、社会、人民及宗教和语言都是教育者。他认为:“完善的教育可能使人类的身体的、力的和道德的力量得到广泛的发挥。”

我国较权威的关于教育的定义大致有如下几种:

(1)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 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必要手段。(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

(2) 教育: 广义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狭义指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进行的学校教育。( 《辞海》)

(3) 传递社会生活经验并培养人的社会活动。通常认为: 广义的教育, 泛指影响人们知识、技能、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活动。( 《教育大辞典》)

(4) 广义的教育是泛指一切增进人们知识、技能、身心健康以及形成或改变人们思想意识的活动。(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教育学》)

(5) 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 它区别于其他社会事务的本质属性就是人的培养。( 潘懋元主编《高等教育学》)

(6) 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叶澜著《教育概论》)

(7)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 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

(8)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这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或教育的本质。( 王道俊、王汉澜主编《教育学》)

以上的定义可以算作是一个大类,这类定义有两个特点。

一是都是从现象出发,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或社会现象;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

二是从教育者出发,强调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影响,培养教育者所希望的人;很少讲到受教育者本人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他们的自我发展。

鲁洁在《教育:人之自我建构的实践活动》一书中对教育作了一个界定性的表述:“教育实践的出现,表明人决心要按照他的目的―― ―人的理想存在来改造人的现实存在,改变人在自然、自发状态下的发展结果,为此,教育过程的人的发展是一种人的有目的的参与、干预下所发生的运动过程,由这一过程所产生的结果也是人的有目的的活动的创造物,可以说是一种‘人造的人工对象’。”鲁洁的文章强调教育是人的自我建构的实践活动。“教育是使人在已有规定性的基础上不断创造出自己的新的规定性来”,教育是人类有目的的活动。

1979年于光远曾经提出,把教育科学分为两大门类:一是把教育主要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加以研究的科学,叫做“教育社会现象学”;一是把教育主要作为一种认识现象来研究的科学,叫做“教育认识现象学”。他还提出教育的三体论:即主体、客体、环境三体,互相作用。于光远对教育认识现象学的理解,跳出了把教育只看作是教育者向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一面,给予了认识的主体(学生)在教育中应有的地位。

1981年,顾明远在《江苏教育》第10期上发表了《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一文,引起了教育界的争论。争论的焦点是教育过程中以谁为主,学生为主还是教师为主。有人认为,学生也是教育的主体的提法与传统教育中教师主导作用有矛盾。这实际上涉及对教育的理解和诠释问题,也就是冲击了传统上对教育的理解和观念。但是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国外教育理念的引入,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众人的认识。

90年代中后期,项贤明提出泛教育理论。他在博士论文《泛教育论》中说:“教育是作为主体的人在共同的社会生活过程中开发、占有和消化人的发展资源,从而生成特定的、完整的、社会的个人之过程。”这就完全从学生的发展角度来看教育了。认为,人的生长发展在其本质上是一种生命现象,同无机界的简单变化不同,它的本质特性就是主动的“生长”,而且是所有生命的生长中最高级、最复杂的,因此来自外部的“改造”不足以全面概括教育这种人成为人的活动的本质,全面的教育观应当是内在地包含了“改造”的“生成”教育观。

吴宗璜为首的“主客体关系学”研究课题组在《教育是什么》一书中,试图用主客体关系的理论来论述教育问题。他们认为,人与其他生物一样,总是力争生存和发展的,要生存和发展,就要趋利避害,因此“教育属于人的趋利避害的活动”,“人的教育,或者狭义的教育,应该定义为‘智能的积累遗传’,这是人的教育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的教育的‘本质’”。作者认为,当今的教育,由于对思维―智力的机制和规律还没有像对基因遗传的机制和规律那样已经被揭示和掌握,所以认识教育只能停留在人们可以认识和把握的外在行为的教育(传授)水平上。作者断言,“当今人的教育,本质上还是动物式的教育”;传统教育是“传授知识―接受知识”的教育模式,新型教育模式应是“开发智力―培养创新”的教育。

第3篇

关键词  函数   概念

        回顾函数概念的历史发展,函数概念是不断被精炼,深化,丰富的。初中时函数的定义是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的一种依赖关系。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与y,并且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说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高中时,是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描述了函数概念。函数是一种对应关系,是函数概念的近代定义。

        设a,b是非空数集,如果按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记作y=f(x),x∈a。函数近代定义与传统定义在实质上是一致的,两个定义中的定义域与值域的意义完全相同。两个定义中的对应法则实际上也一样,只不过叙述的出发点不同,传统定义是从运动变化的观点出发,近代定义的对应法则是从集合与对应的观点出发。

        函数的概念这一节课,内容比较抽象,概念性强,思维量大,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中通过典型实例来启发和帮助学生分析,比较,以达到建构概念之目的。

        引出函数的概念,先是举出了生活中的三个实例。第一个实例是关于物体做斜抛运动的,和初中学习过的二次函数相联系。第二个实例是关于臭氧空洞的问题,给出了函数的图像,按照图中曲线,发现了两个集合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对应关系。第三个实例是关于恩格尔系数的经济实例。列表给出了恩格尔系数和时间(年)的关系。三个实例共同反映了变量之间的相互依赖的关系,同时反映出两个非空集合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对应关系。这样,自然而然地给出了函数的概念,并且这三个实例中的函数恰好是用了三种表示方法:解析法,图像法,列表法。

        以实际问题为载体,以信息技术的作图功能为辅助。通过三个实例的教学,师生共同发现了函数概念中的对应关系。教师在归纳出函数定义后,可以在全班进行交流。结合初中函数的定义,指出两个定义的区别和联系。关于“y=f(x)”这一个函数符号的理解,教师可以提问:y=f(x)一定是函数的解析式吗?回答是不一定,可以举出实例二和实例三。函数的解析式,图像,表格都是函数的表示方法。即:y=f(x)表示y是x的函数,但f(x)不一定是解析式。当f(x)是一个解析式时,如果把x,y看作是并列的未知量或者点的坐标,那么y=f(x)也可以看做是一个方程。 

        函数的核心是对应法则,通常用记号f表示函数的对应法则,在不同的函数中,f的具体含义不一样。函数记号y=f(x)表明,对于定义域a的任意一个x在“对应法则f”的作用下,即在b中可得唯一的y.当x在定义域中取一个确定的a,对应的函数值即为f(a).集合b中并非所有的元素在定义域a中都有元素和它对应;值域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并总结,函数的三要素是定义域,值域和对应法则。

       然后,教师给出同学们所熟悉的三种函数,一次函数y=ax+b(a≠0),反比例函数 ,以及二次函数 。教师演示动画,用几何画板显示这三种函数的动态图像,启发学生观察,分析,并请学生们思考之后,填写对应关系,定义域和值域。通过三个熟悉的函数加深学生对函数近代定义的理解。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函数的三要素是定义域、值域及对应法则。在函数的三要素中,当其中的两要素已确定时,则第三个要素也就随之确定了。如果函数的定义域,对应法则已确定,则函数的值域也就确定了。

        连续的实数集合可以用集合表示,也可以用区间表示。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怎样用区间表示集合。区间可以分为闭区间,开区间,半开半闭区间。特别地,实数集r记作(-∞,+∞), ∞ 读作无穷大;-∞ 读作负无穷大;+∞ 读作正无穷大;“∞”不是一个数,表示无限大的变化趋势,因此作为端点,不用方括号。

        例1和例2的编排,是为了进一步地加深理解函数的三要素。函数的定义域通常由问题的实际背景确定.对于用解析式表示的函数如果没有给出定义域,那么就认为函数的定义域是指使函数表达式有意义的自变量取值的集合。在例1中,要注意f(a)与f(x)的联系与区别:f(a)表示当自变量x=a时函数f(x)的值,它是一个常量;而f(x)是自变量x的函数,在一般情况下,它是一个变量。f(a)是f(x)的一个特殊值。例2是来判断两个函数是否相等的。如果两个函数的定义域相同,并且对应关系完全一致,这两个函数就是相等的。

        数学概念是构建数学理论大厦的基石;是导出数学定理和数学法则的逻辑基础;是提高解题能力的前提;是数学学科的灵魂和精髓。因此,数学概念教学是高中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双基”教学的核心、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引起足够重视。正确理解概念是学好数学的基础,概念不清往往是导致学生数学成绩差的最直接的原因。

第4篇

关键词:课程改革; 教师教育观念; 转变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11-020-001

近年来,推进素质教育作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在全国上下得到普遍重视。一方面它给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观念还没有完全地确立起来,长期形成的、滞后于时代要求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观念,还在制约我们去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对素质教育简单化、片面化的认识,使得素质教育步履艰难;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以适应现代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死记硬背、题海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生成绩和甄别、选拔的功能;课程管理强调统一,致使课程难以适应学生多样发展的需要。我们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做的是及时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那么教师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转变呢?我认为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

一、教师要努力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对学生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实现教育改革,发展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因此,教师首先必须认真学习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的教育教学理论,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逐步改变以往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用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来武装自己,武装课堂教学;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在探索中认真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二、教师要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

新教材的一个显著变化是,难度降低了,但知识面加宽了,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身知识储备能否适应这一变化,能否满足学生的需求,这是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难题。过去教师上课,更多地依赖“教参”,如今的“教参”已经不能拿来直接上课了,教参中除了案例,绝大部分是启发教师的思维,给教师一个思索创造的空间。比如,数学教师用书主要指明教学目标,对关键地方稍作介绍,其余只作提示,不作硬性规定。教师在感到没了框框的同时,也感到了压力和拓展知识的自我需求。新课程为教师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提供了保证,教材成为作者、编者、教师、学生之间共同对话的桥梁,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因为无论教材如何更新,总是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而教师教育智慧的发挥,知识的不断更新,对教材的不断拓展与补充、创新,才能使教材显示出它的生机与活力。教师要转变角色,不再是课程被动的执行者,而是课程的积极促进者,鼓励教师凭自己的学识、经验和个性来分析处理调适教材,应是课程改革一个新的突破口。

教师在教学中应当联系学生的实际,根据其特点增删教材,调整教法。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不同,他们所接触到的事物就有所不同,这就使得生活在不同环境里的学生具有了各自的特点。城市学生与农村学生、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学生,各有各的特点,有些内容对某些学生来说是熟知的,容易理解的,而对另一些学生来说则是陌生的,难以理解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增删,替换例子等,这些都需要教师有宽厚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阅读功底。

三、教师要转变角色

新课程基本理念指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应该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知识的奴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唤起学生成长的渴望;

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实际意义,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同时教师要善于捕捉和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学习的灵感,发现和挖掘学生发展的潜能和性向。只有这样,老师才能摆脱旧课程体制下的束缚,重新激发自身活力,并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催化剂。

因此,教师要记住自己的职责是教育所有的学生,因而要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潜能。在教学中,要尽量地给每位学生同等的参与的机会。要尽量公开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在实施奖励时,要做公平、公正、公开,不可有不同的对待。要常常了解学生的意见,看看他们是否察觉到了教师在期望上的偏差,随时审视,随时修正。教师要爱学生,要相信学生,要树立“无差生观”。有一位校长说得好:“每个学生都是一轮初升的太阳,有的尽管现在还暗淡无光,只是一时被云雾遮住了,一旦冲出云雾就会光芒四射。”

总之,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能否成功,改革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教师。就教师而言,要适应新课程教学,就必须通过继续教育对新课程充分理解,诚心接受,热情投入,有效实施并根据新课程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新课程改革才能的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识培训丛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第5篇

关键词:挑战;机遇;大学英语;目的

现在的英语教育形式是,教育工作者认识到英语教学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但是现在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的定位是怎样,却没有清楚的认识和理念。很多大学英语近些年的教学水平的下滑,很多原因是由目的和理念的不确定造成的,这样的教学改革对教学是没有多大的帮助的。很多教师在英语教学改革中乱了自己的教学步骤。

一、大学英语首先应该为中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服务

高等教育走向国际化的过程中,要做的是提高教师资质、提高课程水准、提高学生综合能力。这些目的的实现有一个很重要很基本的前提,就是教学过程全部使用英语。英语已经成为全球使用最为广泛的语言,那么高等教育中的师资队伍建设、大学课程的设置要实现国际化就需要将英语融入到教学中去。高水平高等院校的学生想要保持先进性,就需要对国际最新的科学技术有及时的了解,这就需要保证英语水平。

我国目前的优秀的高等院校中,特别是985工程院校,大学英语课程的开设,就是希望桑能够实现教师上课时能很好的使用英语,学生能够无障碍的听课并与教师英语互动。大学英语课程的开设,对学生而言,作用不仅仅是限制在英语学习的能力,还包括英语使用能力的锻炼,后者的顺利实现是通过开设英语通识课程,传授关于英语的基础性知识和英语语言文化背景。这样不断提升英语教师教学水平,对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帮助非常巨大。

值得庆幸的是,现在我国的部分高校已经有了这样的目的与理念,并在大胆尝试。据相关消息称,南方科技大学在2012年的时候,开始了第一批教学改革实验班,该班招收了45名学生。实验班第一节课是由香港大学的唐叔贤授课的。唐教授在课堂开始前,将一些物理学中的一些英语术语教授给学生,然后正式的物理课程中,只要涉及到相关术语就采用英语表达,唐教授做的PPT,为学生选用的课本也是英文的教材。唐教授在课堂上,既使用英语表达一些术语和常见口语,也使用普通话。随着课程改革不断的深入,唐教授的物理课堂中英语的使用比例越来越高。学生也不断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以适应唐教授的上课方法,比如准备词典字典,以便随时查阅。

为了使学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以最快的速度适应英语授课的形式,学校可以利用“集中教学”的方法,在一年的教学时间里,将分布在两年的英语课程全部上完。这些课程可以根据内容分成几个板块:英语人文通识基础课程、锻炼英语学习技能课程、专业英语。前面两个板块的课程可以有英语专业的教师来授课,第三个板块需要相应专业的教师来授课。在将这些英语课程全部上完以后,就可以实施英语教学了。专业课教师在教授专业课的时候根据情况,选择权英语教学或者部分英语教学。

二、大学外语教学要为培养高素质的国际化人才服务

当然,现在我国的高校不可能统一采用这样的标准,采用英语教学的高等院校只能是一部分。那么其他院校的在进行英语教学时应该秉承怎样的目的和理念。

对于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需要不同的大学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况来制定目标,不同的院校培养的学生在是面对不同的岗位的,这些岗位对英语的要求必然不尽相同,需要就此具体定位目标。比如,金融专业的学生在工作时要能够用专业金融理论来进行英语交流和办事,商务专业的学生能够在国际商务场合中处理专业的商务问题。所以,这些院校的英语教学目的和理念应该秉持这样的标准:英语能力和专业知识想结合,最终能够用英语进行交流和工作。这样的教育理念和目的的指导下,我国很多的院校都应该在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上,还要注重对学生英语口语以及专业英语的运用能力。

因此,大学英语教学的定位,一是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服务;二是培养实际的英语使用能力;三是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服务。国内的985大学作为国内一流大学,应逐步在部分专业开出英文学位课程,吸引国外优秀留学生,并为本校优秀学生提供一流的(用英文开设的)专业课程。具体的定位:使大学生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获得用英语学习学位课程,开展基本学术交流的能力。其他的院校应加强学生的荚语实用能力,加强专业沟通能力。

根据新的目标,大学英语教学在目标设定、课程设计、教材选用、教师培训、课程评估方面需作详细的方案和论证。最重要的是,在新的教学目标之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帮助教师制定专业发展计划,扬长避短,迅速找到自己的学术定位,适应新的教学发展需要。

三、结束语

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发展,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需要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人们对英语应用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促进全国各个高校的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推动大学英语教育顺利的进行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束定芳,陈素燕. 大学英语教学成功之路:宁波诺丁汉大学“学术英语导向”教学模式调查研究[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2】张绍杰. 全球化背景下的外语教学――行动与反思[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1):9-12.

第6篇

摘要:在全球化不断渗透的时代背景下,英语的国际地位日益凸显,英语作为我国第一大外语,是各个教育阶段重点授课的学科。以往英语教育多以掌握基本知识为授课目的,教师关注的是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但是随着当前就业形势的严峻,英语已经成为提高就业竞争力的有力技能。为了培养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创新英语学习新思想,许多高校不断转变教育理念,从当前国情出发进行大学英语教育改革,希望能为社会培养出新型的理论与实践技能都丰富的英语人才。

关键词:大学英语;改革目的;改革理念

引言

大学作为高等教育学府,主要是为了培养大学生群体,除掌握专业知识外,还会设置许多公共课程,大学英语作为其中最为重要的课程,深受高校重视。国内高校大学英语教育改革,不仅是为了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水平,更重要的是培养大学生交际能力,促进大学生可以在社会上使用英语,创造美好未来。

一、改革前大学英语教育存在的问题

大学英语是高校公共课程之一,任何专业学生都要在大学期间参与大学英语课程。然而许多大学生认为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对提高自身英语能力缺乏有效的帮助。一直以来,大学英语作为公共课程一周只有两节课,在课堂上教师也缺乏针对性的训练,这使得大学英语的教育价值远远低于学生和社会的期待。大学英语教育中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的实现,以下对此进行分析。首先,大学英语教学中缺乏科学教学理念。从实践调查中发现,大部分高校大学英语课堂都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课堂上教师发挥主体作用,并且始终是按照大纲和教材的节奏进行讲解,教师本身采用“一言堂”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们缺乏口语锻炼,在课堂上被动的学习一些英语结构和单词,这使得大学生对英语的兴趣逐渐降低,甚至有可能出现逃课现象。

长期以往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也不利于培养社会需要的全能型英语人才。其次,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学重心有所倾斜,一些教师为了提高学生四、六级英语通过率,更倾向于“教”与“学”,对于灵活运用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缺乏指导和训练。当然这与我国国情存在密切联系,英语四、六级考试可以说是大学生在校期间参加的比较有影响力的考试,这对毕业后的就业、学习都会产生影响,所以高校的学生和教师都非常重视这两次考试[2]。学生是为了取得四、六级证书,为毕业后的简历增添色彩,而教师重视学生的考试通过率与高校将教师职称评定、评优与学生取得证书挂钩有直接关系。所以,教师与学生在受到种种原因的影响下会不自觉的倾斜教育重心和学习重心,许多学生采取题海战术,所以在四、六级笔试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然而在口试环节中学生的缺陷就暴露出来,很多人无法流畅的阐述答案,这就是“学”与“用”之间脱节的表现,偏离了大学英语教学的真正目的。

二、大学英语教育改革的目的

(一)培养全能型英语人才

当前,全球化的发展已经涉及到越来越多的层面,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已经实现了全球化发展,这表明我国英语教育应该紧跟时代的发展,改革弊端,建立起新的大学英语教学体系,培养出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全能型英语人才。从上文分析中可以看到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严重制约着教学效果的提升,在传统的教育体制下大学生们接受的是“灌注式”教育,导致许多高校大学生对英语产生厌恶之情,甚至放弃学习英语,这与我国大学英语教育的目的完全相悖。大学英语课程的设置是与国际形势、我国社会发展存在直接联系的,在新的社会背景下,国内就业形势严峻,许多外企进驻国内市场为高校学生提供了数个工作岗位,这是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之一。而外企招聘毕业生的一个硬性条件就是要求学生熟练外语,可以用英语流利的进行表达,由此可见大学英语改革是必然趋势。从这一方面可以看出,当前高校大学英语改革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这样才会在社会上得到认可,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当前全球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许多地方都急需人才储备,然而在实践中却存在着全能型人才的稀缺与普通劳动力剩余的矛盾。在英语人才中也存在着全能型英语人才缺乏的问题,因此,大学英语教育改革的首要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出高质量、全能型的英语人才,使他们能够适应各个工作岗位,发挥自身的主动性,体现英语人才的价值。

(二)突出大学生主体地位需要

我国自改革开放之后,非常重视大学英语教育,寄希望于大学英语培养出更多的英语人才,推动社会发展,提高国内高质量人才的综合竞争力。不过在应试教育体制下,许多高校无法实现这一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仍旧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以教师为中心。在这一教育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效果并没有得到较大的提升,反而造成降低学生学习兴趣,将英语作为机械性学习任务的后果。为何近年来我国一直在提倡要进行大学英语改革,并且一直在探索新的改革方式和改革内容,这个问题围绕在人们的心中,虽然无法全面的概括大学英语改革的原因,但是高校大学生都可以体会到目前进行大学英语教育改革是十分必要并且十分迫切的,尤其是需要明确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伴随着素质教育理念而开始的,这与我国社会发展形势相符合,关系到教育界的整体发展。当代社会下,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目的应该放在培养人才方面,体现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增长,促进大学生成为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和融会贯通英语技能的全能型人才。

三、大学英语教育改革的理念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当前市场对外开放程度越来越高,使得英语人才有了更多的立足之地。而要想抓住这一机遇,还需要加强大学英语教育改革,创新英语教学理念,从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中不断改革和创新,深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改革理念,致力于提升高校大学生的英语技能,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使当代大学生跟上国际形势,能够在社会上占有一席之地。

(一)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改革理念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英语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技能,任何时候都会看到英语的身影,由此可以看出英语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大学英语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中培养英语人才的主要课程,需要不断融入新的理念,推进改革之路,目前来看,大学英语教育改革要以学生为中心作为基础改革理念,在实施改革过程中绝不能忽视学生,要全面的服务于大学生,从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和需求出发。前文提到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就业形势严峻,外企招聘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的有效途径,对此高校更应该抓住机会,坚持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能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高质量教学,强化学生个人能力,使本校学生在毕业浪潮下找准自己的位置。

(二)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为改革理念

为了促使大学生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高校大学英语教育改革还要以发展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为改革理念。综合素质能力不仅包括学习能力,还包括交际能力、组织能力、适应能力等,如果说以“学生为中心”是大学英语教育改革遵循的基础改革理念,那么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则是教育改革中主要的实现路径和方向。

四、实现大学英语教育改革目的与理念的策略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出现理论和实践脱节的情况,学校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却忽视训练学生实际运用能力,这与改革的目的是相违背的。只有为学生提供可实践的平台,让学生融入到实践中,实际运用英语技能,才会让高校学生体会到自身的不足之处,这样也会激发学生的潜能,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大学课堂上。例如,高校可以接洽一些外企,建立合作平台,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创造优良的实践环境。这样可以让学生提前走出校园,通过2~3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切身体会到英语应用氛围,感受到社会压力,继而可以促使学生融入到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

(二)完善考核方式

完善考核方式是辅助大学英语教育改革目标顺利实现的有效手段。传统的应试教育考核方式更加注重学生对英语知识点的掌握,忽视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分析能力以及沟通能力,面对这种情况可以构建以笔试为基础,以语境考核为重点的考试方式。语境考核中重点考核学生综合方面的英语技能,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核定分值。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学英语教育改革是具有深远意义的,这一改革举措需要高校领导、专业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推动其顺利完成。未来,高校要坚持大学英语教育改革目的和理念的初衷,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质的英语人才,促进我国人才竞争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绍杰.大学英语教育改革的目的与理念[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1:85-87+96.

[2]冯新华.大学英语教师个人通识教育信念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

[3]王婷.浅析大学英语教育改革的目的与理念[J].校园英语,2015,27:39.

第7篇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概念内涵;社会学的视角

在信息社会来临的今天,教育信息化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对它的不同界定,反映了界定者所持的不同理念,而这些不同的理念又影响着人们的教育实践。对教育信息化概念的正确厘定,实际上是在匡正我们的不当理念。所以对教育信息化进行科学的界定,对于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健康发展十分重要。

一、教育信息化

一个技术化了的概念教育信息化这一概念来源于“信息化”,这里存在一个合理的逻辑是,教育系统只是整个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整个社会的信息化理所当然要把教育信息化包括在内。所以学界对教育信息化的界定可以说是直接或间接地受承于人们对信息化的理解。

一般认为, 信息化一词起源于20 世纪的日本[1 ] 。关于信息化,有许多不同定义,科技哲学专家鲁品越等在《中国未来之路———信息化进程在中国》中认为:“中国把信息技术在经济生活与社会生活上的推广应用,称为‘信息化’。”[2 ]这无疑表明在中国把信息化等同于信息技术的使用这种观点大有市场。对信息化过于技术化的界定深深地影响了人们对教育信息化的理解。

由于教育信息化一定会涉及许多具体的机器和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这也就使得人们多以机器论和技术论的范式来理解教育信息化及其目的,以为教育信息化就是实现CAI 学习、实现网上远程学习,就是以专门机器取代老师授课,就是以电子教材取代纸本印刷的教材等等,并且只是以效率性和省力性作为评价教育信息化的标尺[3 ] 。学界教育信息化界定的技术化倾向十分明显,仿佛只要把信息技术加以使用就可以实现我们人类的目标。但是,我们不可否认,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推广使用是信息化的发端,如果没有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我们何谈信息化? 也就是说,信息技术对于信息化十分重要,但是信息技术并不是信息化的一切,它不是信息化的所有内涵。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其终极追求是为人类社会的福祉服务的。怎样发展和利用信息技术才能更好地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服务,才能有利于人类文明的进步,这需要以社会学的视角来进行审视。

二、教育信息化的技术化界定与教育信息化的困境

为什么对教育信息化的界定会影响教育信息化的实践呢? 这是一个并不难理解的问题。因为在每一种对教育信息化的解读背后都有一种解读者自己的理念。如果解读者把教育信息化认识为从物到人或从人到物的一个整体的系统在教育领域的变迁,那么她(他) 的这种理念就会使她(他) 在教育实践中不会或只从某一方面孤立地从事教育信息化行为。相反地,过分技术化地理解教育信息化,其背后的理念会使人们以为信息技术就是教育信息化的一切方面,信息技术的实现就是教育信息化的全部内容,以为信息技术提高所谓的教育效率就是教育信息化的终极目的所在。正是从理论上我们没有能够正确澄清,因而使我们的教育信息化实践陷入了很大的困境之中。

首先,信息技术课程在学校中受到冷落。按理讲,青少年学生一般会对信息技术有浓厚的兴趣,一方面因为信息技术对广大学生来说是一个新鲜事物,年轻人有着天生的好奇心,所以信息技术对学生应有不小的吸引力;另外一个方面,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拓展了学生的认识空间,它不像传统的纸本印刷教学材料,它能提供许多视频和音频以对学生产生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击。可是在现实的校园中,不管中小学,还是大专院校,信息技术课程学生不愿意学,老师不愿意教,这种现象已不罕见。个中原因是什么呢? 我们认为,这与我们对教育信息化理解上的偏差相关性很大。大多信息技术课程,教师以为教授给学生的只是信息技术,于是没有注重对学生信息意识和感情的培养。学生没有了对信息的出自内心的热爱,于是在过了最初的好奇期后,就对信息技术这个冷冰冰的东西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疏远感。

其次,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也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如果能够正确使用,无疑信息技术能够提高教学的持续的有效性。可是现实中,信息技术始终难以得到整合,似乎信息技术永远是传统教学以外的另外一张皮。关于对信息技术的课堂整合,国内外有过许多的研究,可是对实践的成效不大,于是就出现了许多昂贵的信息技术设备购置后大量闲置的情况,老师不愿意用,学生也不喜欢。这种现象的出现与把教育信息化简单地信息技术处理有关。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是一个涉及到教学双方的心理、意识、情感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不单是信息技术的先进与否的问题。

再从教育信息化制度层面来考虑。在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为了建设的有效性,我们肯定要在制度上提供一定的供给。但是,对教育信息化的技术化理解使我们在这一方面供给不足。在一所学校里特别是在大学里开展教育信息化建设,需要有各个部门的参与,需要整合各个部门的力量; 学校信息化(建设) 管理有高度的专业性,它不仅要懂信息技术,而且还要掌握管理和教育方面的知识。可是,现在许多学校主管信息化建设的领导要么是技术出身,不懂管理和教育;要么是只懂管理,不懂教育和技术;或者是别的什么情况,反正信息技术、管理和教育都在行的信息化建设主管是少之又少。这种情形下,就容易导致学校信息化建设过程的战略规划性不强,甚至出现战略规划失误,资源浪费严重等现象。更有甚者就是直接导致信息化项目建设的失败。我们都知道,学校信息化建设由于与高科技信息技术密切相关,它涉及的资金往往不是小数目,动辄几十万甚至上千万元人民币。所以在我国教育资源配置不够充裕的今天,这些巨大的浪费犹为触目惊心。另外,信息化建设项目竣工后,一些学校由于种种原因致使许多设备闲置或者得不到充分利用;还有在项目建成后,设备维护管理上也常常出现不少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向国外信息化建设成功的高校学习,在制度安排上积极作为,在高校中设立CIO(CIO 是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 的缩写,一般译作首席信息官。美国权威的《CIO》杂志将其定义为:“CIO 是负责一个公司(或企业) 信息技术和系统的所有领域的高级官员。他们通过指导对信息技术的利用来支持公司的目标。他们具备技术和业务过程两方面的知识,具有多功能的概念,常常是将组织的技术调配战略与业务战略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最佳人选。)体制。在信息化发展最好的美国已经有许多高校设立了CIO 职位和体制,以此来从总体上对学校的信息化建设负责,但在大部分中国高校内还没有[4 ] 。为什么国内在高校中设立CIO 困难重重,这恐怕还得从人们对教育信息化的技术化理解这里找原因。人们往往认为教育信息化只是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我们没有设立CIO 体制的必要,也不可以给CIO 那么高的地位、权力和资源。

另外,在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过程中往往会在许多部门遇到不少的阻力。例如,在公立高校中推行办公自动化系统(OA) 过程中,需要高校中各个院系和部门的全力配合,这些配合包括各个院系和部门相关系统的数据输入与经常性更新,各个院系和部门的OA 使用人员的系统培训,各个院系和部门对OA 的积极使用等等。可以说各个院系和部门的配合支持是一套OA 系统成功开发和有效推行的基础。可是,现实中这方面却存在着很大的阻力。

一方面是原有的激励机制对教育信息化的不支持,另外是教育信息化建设本身也是一项改革,它必然会损害某些人的利益。其实,这些凸现的是两种文化———信息文化(什么是信息文化下文再作阐释) 与工业文化的冲突问题。为什么会有这两种文化的冲突,我们认为这也与我们片面地技术化地理解教育信息化、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只重视技术层面有关,我们忽视了信息文化的培育。

最后,对教育信息化的技术化解读也影响了我们积极正确的信息行为的实施。上面所述的教师与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疏离使信息设备的闲置,有关院系和部门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不作为等等都是这方面影响的体现。

由上分析可知,对教育信息化的技术化的片面理解及其背后的理念影响我们教育信息化的良好发展。我们需要用更广的视角———社会学的视角来界定教育信息化,并提出一个可以操作的分析框架。

三、人类文明的第二次转型与信息化的社会学界定

20 世纪中期,人类社会出现了一次大的转型,这就是信息社会的到来。人类社会在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推广使用的影响下,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重大的改变。纵观历史,在某种意义上人类社会存在着两次重大的历史转型:第一次是从农业社会转型到工业社会,第二次则是从工业社会转型到信息社会。三种不同的社会形态对应着三种不同的文明:农业社会与农业文明;工业社会与工业文明;信息社会与信息文明。所以人类历史上两次社会形态转型也就是两次文明的转型。

在上面所展现的社会转型的社会学视野里,再来讨论信息化的概念,我们认为,信息化指的是人类社会由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而引起的信息文化的衍生、发展,并最终形成信息文明、实现成熟信息社会的过程。

对于以上这个界定,需要有进一步的阐释。首先,所谓信息文化,指的是“人们借助于信息、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从事信息活动(广义) 所形成的文化形态,它是信息社会特有的文化形态,是信息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样式”[5 ] 。其次,文化与文明是有着一定区分的两个概念:文明是一个正向的概念,而文化可能是正向的,也可能是负向的,它有两种可能;文化这一概念的外延要大于文明的,文明一定是一种文化,而文化则不一定会成为文明。第三,再来看看信息化与信息社会的关系: (1) 信息化是实现信息社会的手段,只有通过不断地信息化,社会的信息化程度才能加深,也就是信息社会的实现程度才能提高。(2)实现(成熟的) 信息社会是信息化的目的,信息化这一过程的指向是(成熟的) 信息社会。正如上文所述,在20 世纪中叶人类社会就已经进入了信息社会,但是,相比较而言,这个信息社会还不是信息化程度很高的和成熟的信息社会,它是一个初级的信息社会,也就是说相对于人类社会将拥有的整个信息文明而言,这才是一个开端,信息文化的衍生和发展才刚刚开始,信息文明也还处于发展起步中。第四,为什么要站在人类社会文明转型的高度来界定信息化这一概念? 因为信息化本来就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一部分,而且从这一视角的界定会给我们一个更加清晰和更加完整的信息化分析框架。

四、从社会学看教育信息化的概念内涵

有了以上研究分析的铺垫,教育信息化概念内涵的得出也就水到渠成了。所谓教育信息化,指的是在教育系统内由于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而引起的信息文化衍生、发展,并培育信息文明的过程。

其实关于教育信息化概念内涵的省思,国内学者已有一定的进展。这里我们仍要追问的是教育信息化概念内涵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什么? 教育信息化的终极关怀是什么? 我们认为,教育系统信息技术的利用只是手段,它并不是教育信息化的终极目的。我们一些研究认为教育信息化就是信息技术在教育系统的应用,这是把教育信息化的手段作为了教育信息化的目的,这种界定及其理念对现实的不良影响在上文已有叙述。还有,提高教育效率又是不是教育信息化的目的呢? 当然教育信息化必然会提高教育效率,但是提高教育效率不是教育信息化目的的全部,或者说不是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目的。(关于教育系统的效率问题,一方面是“公立学校对效率的不敏感”(这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比较教育研究所曾晓东博士在授课与讲座中所使用的表达方式) ;另一方面,效率问题并不是教育系统所面临问题的全部。与后一方面相关的论述请参阅:李猛. 大学改革与学术传统:现代中国大学的学术自主问题. 甘阳等编. 中国大学改革之道. 上海: 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第1213 页) 。)我们认为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要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利用,带动教育系统内的各个方面的变动;借助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带来的信息文化的衍生和发展,来培育信息文明。所以教育信息化的目的不是信息技术的使用本身,信息技术的使用本身只是手段,我们追求的应该是培育高度的信息文明。那么培育信息文明又是为了什么呢? 为了人类福祉的最终实现,这也就是教育信息化的终极关怀。

我们再以发生学的方法来剖析教育信息化实现其终极目标的过程。其中存在着三个阶段:首先是信息技术在教育系统的使用,其次是信息文化的衍生与发展,最后是培育出高度的信息文明和实现人类福祉。

根据上面的“教育信息化的社会学发生图”,我们再来作进一步的分析。在作为社会子系统之一的教育系统的外部,信息技术的发展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源头。没有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信息化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从信息技术的发展到信息技术在教育系统中的应用,这是一个技术社会化的过程。所谓技术社会化,指的是“在社会的整合与调适下,使技术成为社会相容技术的过程”[6 ] 。我们所追求的是对信息技术在教育系统内的合理使用,也就是信息技术的良性社会化。另外一个方面,信息技术对教育系统的影响是一个渗透过程。谈到“渗透”,我们自然会提及“信息渗透理论”。加拿大GAMMA 小组和基蒙·瓦拉卡基斯把“信息渗透”定义为:“所有领域内的人类活动,包括农业、工业、商业和通信业,越来越被高技术信息机器所渗透或取代的过程。”接着,他们对这个定义还有三点阐释:第一,是他们认为最为重要的一点,信息渗透过程不只是局限于通信活动;第二, “渗透”意味着信息技术以某种方式介入人类活动,其介入程度甚至可以达到完全取代人类;第三,渗透活动须由信息技术或机器完成[7 ] 。对以上的界定和解释,我们认为有一点必须在我们研究的基础上加以改正,那就是所谓的高技术信息机器,无论它多么尖端,它只是对已有的人类活动有程度不同的渗透,而不会完全取代人类的作用。虽然在某些领域某些活动已经高度智能化了,甚至完全取代了人类,但从总体上看,人类完全被信息技术取代是不可能的。还有,我们需要强调的一点是,信息技术与教育系统之间,不只是信息技术对教育系统的渗透和影响,在另外一个方面,教育系统会反作用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系统本来就是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研发基地,从这种意义上讲,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会对信息技术产生直接的影响;另外,教育系统的文化与文明也会反作用于信息技术的发展。

第8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体育教学;理念;现状与对策

前言

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新世纪体育教学面临的主要难题。面对新世纪社会发展的要求,在学校体育教学中依据“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健康第一”的教学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主要宗旨。

1、素质教育理念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体育课程教学中加入素质理念是对于体育课程进行大胆尝试的依据,同时也是对传统体育教学进行改革的主要基础,这种教学改革对于适应素质教育发展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在教学中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通过在教学中结合相应的基础理论来实现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教学模式,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培养新世纪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重要平台。学校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的价值并不是现阶段就能够体现出来的,多数教学价值是在未来体现出来的。教育能否真正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不止是学校里学生在教学中如何学习构成的,同时也是学生不如社会之后所能够发挥的各种效益和作用,也是相关知识水平体现的关键。如果学校教育的出发点只是追求暂时的、片面的和局面的表现结果,那么在教学之中这种教育体系难免出现无法适应社会和历史的发展要求,面临着必要的改革和创新,这也是现阶段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最大难题。学校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当前体育教学之中,必须以理论结合实践的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并且要与素质教育能够全面接轨,形成一套以“健康第一”为目标的教学理念,更好的促使社会主义的建设和进步。学校体育教学的核心目标就是在“健康第一”思想的指导下,通过各种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和身体素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准,增强学生素质。

为了更好地贯彻和落实国家提出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方针政策,学校管理工作者不仅要对学生负责.更要对每个学生的健康负责。作为学校的体育教师更要发扬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精神,结合在校大学生的身心特点.把体育教学与素质教育、因材施教结合起来。因材施教是强调个人的发展.而素质教育强调整体的提高,学校应通过体育教学把两者有机地联系起来。因为受教育者本身就存在着个体差异,其原因有先天条件,有环境影响,也因其教育条件的不同而有差异。这就给学校的体育教育提出了要求。也就是说.虽然学校所教育的每个学生的身体条件不一样,但经过体育教学让学生学会科学的、合理的锻炼,都会达到最起码的标准,这本身就是一个因材旋教的问题。当然,这还不够,学校还应使每个受教育者能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通过体育教学而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所以要真正实施素质教育。那么,我们的学校体育教学既要兼顾全面发展,还要兼顾个性健康发展。一般认为,素质教育中的学校体育教学。具有以下独特的作用:一是提高身体健康素质,即包括形态、机能等生理素质,也包括意志品质、调试能力等心理素质。二是提高身体运动素质,包括力量、速度、柔韧、灵敏、耐力等基本运动素质。三是提高社会人文素质。即包括体育文化方面的基本素质.也包括协作精神、竞争意识、创新意识等社会适应方面的基本素质,在跨入新世纪的今天,这些素质无疑具有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2、我国现行的学校体育教学存在的误区

就目前我国学校的体育教学课程的安排来看.首先制定教学大纲,再根据教学大纲制定出相应的教学计划.而教学计划则主要体现教学大纲的目的和任务,但是在教学计划中虽然是以学生为主体,可是在实践中却总是以教师为中心。一方面我们都知道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另一方面在组织教法上我们却难以改变“一刀切”。“齐步走”的做法;一方面我们都强调把体育教学目标落到实处,另一方面我们在体育课上提出的教学任务却又抽象得让人无法操作和评价。这些教法和内容与全面推广素质教育存在着一定的偏差,还需要我们体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做出大胆的改革,尽快地把“素质教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方针在我们学校体育教学中得到良好的实现和推广。

随着现在学校学生知识量的增加。学生在学习中意识的个性化不断增加,这就对学习中的各种运动选择要求不断增多。我国教育在现阶段正处于一个应试教育朝着素质教育专项的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如何促进学生的运动需求是目前人们工作的重点,也是教学工作者研究的主要难点。在教学中高度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21世纪所需要的身心完善的人才。我国学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是牵涉到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的重要问题,必须引起学校体育工作者高度重视。

3、素质教育理念下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实践思考及对策分析

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会不断遇到一些新的问题需要加以注意和解决,通过适当的教学改革,使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在适应素质教育理念下顺利的进行。

3.1首先,学校要通过调整体育选项课结构.拓宽了体育授课面。要选择一些受学生欢迎的体育教学项目。比如目前我国学校开展的橄榄球、保龄球、攀岩、登山等增强体质健康的项目,而且还可以考虑开设开发学生智力的围棋、桥牌等项目。合理设置项目、规范课程名称是学校体育教学改革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此外,各门体育选项课中内容比例、考试安排等应有基本要求。新设课程要反复论证、不能脱离实际,要稳妥管理并不断总结完善。一、二年级课程应以增强学生体质和注重素质教育为主,高年级选修课可补充休闲、娱乐体育项目并完善全面素质教育内容。

3.2配备必要的教学设施是保障和提高师资业务素质.完成学校体育教学并进行教学改革的重要条件。要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工具来促进体育教学。更要做好设备保养和管理工作。目前我国学校体育教师的学历层次较多的维持在本科.学校体育教学改革要注意师资业务素质的提高.比如自身学习和学历的提高等。文明建设及培养现代人才全面素质方面所起到的应有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9篇

一、利用课堂主阵地,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课堂教学是培养人才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生本教育”,是对传统课堂教学进行的改革。英语 “生本教育”将课堂还给了学生,其中小组合作学习将课堂这个舞台彻底还给了学生,而且还突出了更大的活力。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要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和成果。

笔者在本学期课堂教学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参与意识,不断寻求提高教学质量的新的增长点,结合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模式,把参与实验的两个班级的座位进行了大胆的改革,打破传统的“影院式”坐法,把座位进行了重新排列,六位同学一大组,大组内两位同学一小组,座位成U型排列,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并且建立了一整套的小组合作与评价机制,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在“兵教兵、兵练兵”的过程中,教学资源得以挖掘,教学空间得以拓展,教学效果得以提高。其中,开展了“英语学习中心帮”辅导系列活动。

“英语学习中心帮”辅导系列活动,是笔者对班级内部原有交流合作学习小组活动的一次提升。“英语学习中心帮”小组的成员按照自愿报名、择优录用的原则,选择那些辅导能力强、乐于奉献的学生担任。为保证交流合作学习的高效率,成立由7~8名学生组成的“英语学习中心帮”小组。其主要任务是既可以面对全班学生开展集中辅导,也可以在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时分派到各个小组去,起到核心和主导作用;重点辅导本班所有小组及小组同学在自主学习或小组合作交流之后仍不能解决的问题。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以参与者的角色一起投入,深入一个个小组,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和交流。在整个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留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自由探究的时间,使学生在体验和探究的过程中寻求乐趣,主动学习。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潜力和智能,敢于把教材中的知识设计成问题,做到“有问题找学生”,教师设计的问题应该具有真实性、实践性、开放性和思考性,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在老师讲解之前先思考,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见解,通过互动与交流,让学生在思想的碰撞中提高分辨是非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自感、自悟中懂得自省、自治。小组讨论后,组织小组代表到黑板上面展示,之后师生之间进行交流。在交流中,教师对学生的发言及时进行适当的鼓励性评价,这有利于激励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从而不断提高参与的水平。“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追求成功的努力。”该模式经过笔者一段时间有益的探索,使全体学生参与了其中,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索交流知识,更加有力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参与性与积极性,教学效果较从前明显突出。

二、利用网络平台,使英语学习科学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