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关于室内设计的思考

时间:2024-04-12 10:57:22

导语:在关于室内设计的思考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于室内设计的思考

第1篇

一、教学教材编排不尽合理,需考虑教材的适用性

目前市场上的Auto CAD教材五花八门,而针对室内设计施工图的CAD教材较少且不系统,学生学习Auto CAD软件,不仅是为了学习简单的绘图命令和编辑命令,这是因为Auto CAD这个软件是一种应用型很强的软件,而我们这个专业开设这门课程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会用该软件绘制装饰装修过程中所需要的施工图,而市场上的教材有一些单纯只有软件绘图和编辑的知识,常采用的是机械和水利的图例作为演示和讲解,基本没有涉及室内设计施工图的图例,这就不利于教师课堂的教学演示和学生的图例学习;另外有一些教材中有施工图的图例,但里面又没有完整地讲解施工图的绘制过程。这些教材的编排不利于课堂教学。因此,一线教师需要平常多重视教材的适用性――既要考虑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对于施工图的所需的命令和必须掌握的图例,保证教学的质量,又要涉及教学中所需的实例,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课时设置不合理,需适当的调整

据笔者了解,在对Auto CAD软件教学课时数的设置存在不合理的地方,《设计制图与AutoCAD》课程的总学时数仅为32学时,课时相对较少,在计划学时内教学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包括学生对该软件系统性的掌握及教师对整体教学质量的控制。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在进行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时候,应该整体考虑该专业的特殊性和就业取向,对该课程的课时作适当调整。以往该课程的设置主要体现在总课时数太少,一门软件只是刚刚学会基本操作和编辑命令就结束,达不到教学目标,建议将32学时调整至64学时左右为宜,这样能够使学生熟练进行一些完整的施工图纸的设计,为学生毕业找工作时奠定必要的技能基础。

三、排课时间设置不合理,需考虑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

据笔者了解,很多学校的艺术类课程都是分段进行的,专业课程大都集中在两个周到四个周内完成教学。在对Auto CAD这门课程进行排课的过程中,存在需要亟待商量和讨论的地方。通常这门课程的教学时间的一次课程时间集中在整个上午四课时或下午四课时,或是全天八个课时连续进行,而整个软件课程只是通过4天或者8次课程教学就结束。由于单次教学时间过长,学生接受每次课程的知识有限,因此降低教学质量。这些问题的出现给予我们一定的教学及教学管理方面的启示:我们在进行排课的时候不能贪图快速、集中而忽略了教学质量。笔者建议将课程在调整成64个学时后,将其分成32次或者20次课教学,一周上两到三次课,一次课尽量控制在两个学时左右,便于学生的学习和知识的吸收,同时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练习,教师及时帮助学生疑难解答,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四、课堂内容设计不尽合理、教学方式不够灵活,需考虑教学方式的灵活性

由于软件教学课时很有限,教学内容较为繁杂。有很多教材并不能将我们所需的AutoCAD教学中的施工图基础绘图和编辑命令讲解详尽及没有一些与教材相匹配的图例、实例教学,增加了教师备课的难度,这就要求任课教师综合分析和应用知识,灵活处理与教学有关的教材内容,不必死搬硬套和顺着章节逐字逐句讲解,合理设计课堂内容,同时学会灵活运用与该软件教学相关的实例进行教学。教师一方面在进行课程教学前需要编制完整的教学计划,针对AutoCAD软件在室内设计施工图中的应用,介绍常用的一些命令进行讲解,大大提升软件学习针对性。另一方面教师要运用实例进行教学,先演示实例的绘图步骤,然后指导学生针对这些已讲解过的实例进行练习,进一步熟悉课堂内容,帮助学生消化知识,最终达到掌握该软件的目的。

五、学生主动学习较弱,需积极探寻转变学生学习被动性的方法

现在很多大学生在经历高中的繁重学习压力后,到大学后感觉到前所未有的轻松和惬意,学校课程少,下课后不用被老师逼着上自习,或是上网收集学习资料,回到宿舍后,基本就是在玩游戏、看电影电视剧、聊QQ、网上购物、逛街、玩手机等,占据很大一部分的时间,对于学习AutoCAD软件课时都较为被动,课后较少主动学习。因此,我们作为相应课程的任课教师应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积极探寻教学方法的改进路径。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指导学生去一些室内设计公司考察,去装饰公司、施工现场了解实际情况或是在网上收集一些实例进行自我理解、记录;再带着这些问题到课堂中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

六、教师缺乏一定的教学总结,需善于进行教学总结

在进行AutoCAD软件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存在绘图速度慢,出图效率低的问题。在笔者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出现即使是4节课也很少有人能够画出一套三居室的平面布置图,更不要说简单的施工图。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需要教师善于进行教学总结,吸取经验教训。在教学总结中,我们通常需要从两个方面思考:一方面是在进行基础教学过程中总结,将AutoCAD的基本绘图命令和编辑命令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整理出来,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够画龙点睛,抓住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另一方面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和教学结束后要学会总结出平时施工图绘制的技巧。笔者在教学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是:(1)平时一定得多练习,在练习过程中应注意,要掌握建立模板.dwt,设置边界,建立相应图层、存储以便以后多次重复使用;(2)得学会使用快捷键,学生需要熟记一些快捷键,当我们要使用直线命令时输入L即可,使用适时平移时输入P即可等;(3)得学会左手右手双管齐下,这样可以极大节省绘图时间,一些仅用右手操作的时间可转变为左手用键盘输入相应的操作,右手配合进行选取或者其他操作,从而提高出图效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课程结束后要善于总结,争取每次教学都有一定进步,使教师在教学上取得长足进步。

七、为教学质量设置保护墙,教师要严把教学质量关

第2篇

关键词:滨海城市 设计暴雨雨型 水力模型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7(c)-0187-02

为应对日益严峻的城市暴雨带来的城市内涝灾害威胁,国家住建部于2013年了了《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相应地更新了《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规划大纲提出推荐使用水力模型进行城市内涝风险评估,对于集雨面积大于2 km2的管段,推荐使用水力模型对雨水管渠的规划方案进行校核优化,由此引发国内及业内对使用计算机水力模拟软件进行排水防涝规划设计的一股热潮,但目前的研究和讨论基本集中于水力模型的使用和产流汇流等参数的校准,对整个模型系统的基础型性部分设计暴雨雨型研究却涉及较少,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几个滨海城市设计暴雨雨型的比较和分析,为建立合适的雨型作为城市设计暴雨雨型进行积极探索。

1 城市设计暴雨雨型

1.1 雨型的定义

设计暴雨包括降雨过程的平均强度及其时空变化,不同降雨历时内的暴雨强度随时间变化的特征,以不同降雨历时的降雨过程线型表达称为暴雨雨型。

1.2 雨型的计算

一般可根据当地条件和需要,研究确定设计暴雨统计模型。若无特定情况,一般可推荐采用芝加哥法确定短历时暴雨雨型。将各降雨历时的逐年最大降雨过程样本,以5 min为间隔进行分段,统计降雨过程的雨峰位置系数、降雨峰值时刻、降雨历时。

应用中先将历时相同的逐年最大降雨样本的雨峰位置系数进行算术平均,再将各历时的雨峰位置系数按照各历时的长度进行加权平均,求出综合雨峰位置系数。根据综合雨峰位置系数,设计暴雨重现期(P)、设计降雨历时(t),代入根据暴雨强度公式导出的芝加哥法雨型公式,计算出雨峰前后瞬时降雨强度及各个时段内的平均降雨强度,最终确定出对应一定重现期及降雨历时的芝加哥法雨型。

1.3 设计雨型在城市排水防涝设计和评估工作中的作用和意义

形成暴雨径流过程的主要降雨因素是暴雨的平均强度、暴雨最强时段强度与暴雨雨型,暴雨公式表示了平均强度与最强时段强度的规律,但并不描绘暴雨强度的过程,而不同强度的过程对径流曲线与积水计算有重要的影响,因此,不能以降雨总量来估算暴雨积水量,也不能以某一实测降雨雨型作为计算依据,而具有代表性的雨型应是大多数常见雨型的概括,它虽不能代表每一场暴雨的强度过程,但能概括大多数雨型的平均特征,基此模式雨型导出的径流过程线而算出的洪峰流量及其积水量能较安全地代表实际情况[1]。

2 国内外典型城市设计雨型的比较

2.1 深圳市

深圳市位于我国大陆南部,东临大亚湾与惠州市相连,西濒珠江口伶仃洋与中山市、珠海市相望,南至深圳河与香港毗邻,北与东莞市、惠州市接壤。全境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大部分为低丘陵地,间以平缓的台地,西部沿海一带为滨海平原。全市陆地总面积1991.64 km2,经过三十多年的飞速建设发展,深圳目前可开发用地不足200 km2。2011年末深圳市常住人口1046.74万人。

2.1.1 气候特征

深圳市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雨量充沛,每年4~9月为雨季,年降雨量1933.3 mm,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偏东风,平均每年受热带气旋(台风)影响4~5次。近年来受极端天气影响,市内西部沿海地区发生多次内涝。

2.1.2 雨型研究与应用进展

一直以来,深圳市的城市排水设计均采用推理公式法。目前,《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2013年)仅给出了单一重现期暴雨强度公式(见表1),并未提出设计暴雨雨型,这为水力模型的应用和计算带来了障碍。

今年深圳市规划、水务等部门,已经联合深圳市气象台编制新一代暴雨强度公式及设计暴雨雨型,即将为全市的水力模型应用铺平道路。

2.2 香港

香港位于我国大陆东南端,北邻深圳,由香港岛、大山、九龙半岛以及新界组成。全港总面积1104 km2,现时已开发土地仍少于25%,郊野公约及自然保护区约占全港总面积40%。香港在2012年约有715万人口。

2.2.1 气候特征

香港属于亚热带气候,平均全年雨量约1925 mm,雨量最多月份为7月份,雨量最少月份为3月份。

2.2.2 雨型研究与应用进展

香港的排水模型技术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针对新界北部地区严峻的洪涝灾害,当局在排水系统建设方面较早地引入了水力模型技术,时至今日,大到香港国际机场建设项目、小至街区道路改造计划,均使用了计算机水力模型计算,政府主管部门对审批项目亦有专门的排水影响评估内容要求。

渠务署(DSD)的暴雨排放手册中明确雨型分析基于历史暴雨或设计暴雨。推荐设计暴雨基于耿贝尔分布以达到设计目的,尽管其他统计分布也适用于特定降雨历时。历史暴雨用于实际降雨事件模拟,进行水文/水力模型的校准。

而对于设计雨型(推理公式法除外),香港天文台推荐对称分布雨型,其分布公式如下[3]:

(1)

式中F(t)为在某时刻(分钟)的瞬时雨强或雨力(mm/h);td为降雨历时(min,一般不大于240 min),a,b,c为单一暴雨强度公式下对应参数。

此设计雨型较好地表达了降雨过程中的瞬时雨强、降雨历时、雨峰等因素,过程线式的表达更方便应用于计算机模型计算中,该雨型自2000年以来一直在指导香港地区的暴雨规划设计工作。

2.3 新加坡

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南端,毗邻马六甲海峡南口,其南面有新加坡海峡与印尼相隔,北面有柔佛海峡与西马来西亚相隔。新加坡的国土除了本岛之外,还包括周围数岛,面积约为704 km2,总人口约为540万人。

2.3.1 气候特征

新加坡地处热带,长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为赤道多雨气候,长夏无冬,气温年温差和日温差小,降雨充足,年均降雨量在2,400 mm左右,每年11月到1月为雨季。

2.3.2 雨型研究与进展

新加坡早年饱受雨浸,经过多年努力,水浸地区已经由1970年代的3200公顷减少至56公顷。2011年,由公用事业局(PUB)的排水导则将设计暴雨标准提高:基于面积小于公顷采用10年一遇设计暴雨;集雨面积大于100公顷小于1000公顷采用25年一遇设计暴雨;集雨面积大于1000公顷采用50年至100年一遇设计暴雨[4]。与香港类似,新加坡在城市排水设计中已大范围应用计算机水力模型技术,设计暴雨雨型基本上与香港地区一致,今年来已逐步应用于其提出的一体化水资源管理系统中。新加坡国立大学还开展了城市化对新加坡的流域径流的影响,一方面建立流域模型加上优化模型来给模型校准;另一方面以遗传编程作为预测工具来预测城市化对流域径流的影响,以此来研究城市化流域径流未来的计划,并提高流或洪水预报水平。

3 结论

采用计算机模型技术进行水力模型运算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排水防涝设计的必要手段,而国内在此方面整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应多方借鉴其先进的工作理念和方法,特别是城市设计暴雨雨型的研究,对做好城市排水防涝工作有重大意义。城市设计暴雨雨型出于对城市降雨及产汇流特性的考虑,一般采用短历时降雨雨型,同时也便于计算机模型的运算和维护。设计暴雨雨型作为水力模型计算的基础性构成,其重要性应引起相关管理部门和设计人员的重视,一个合适的雨型应该通过不断的应用和验证来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邓培德,城市不同概率的暴雨积水量计算[J].中国给水排水,2013(12):158-161.

[2] 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标准与准则[Z].深圳市人民政府,2013.

第3篇

一、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建设的现状

(一)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还不够完善

事业单位的内控制度建设虽然是符合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但是由于这个改革没有成功的案例和现成的制度可以参考和借鉴,所以缺少一个明确的指导,大部分的内控制度的改革都是财务人员与事业单位主管人员进行的一种主观的思考,缺乏制度上的保障,具体呈现为以下几个方面:虽然目前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总数可以保障,但是实际上这些人员都没有接受过正规的财务能力培训,而且许多是临时调动的工作岗位,未来还会调离本岗,所以财务内控制度建设的效果比较低,不见成效;其二,一些事业单位没有足够的财务控制意识和财务控制人员,往往是先进行财务支出,然后进行审核和上报,这就导致财务的内控制度形同虚设,同时,缺少控制的财务不仅造成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也没有给事业单位的内部人员带来实惠,是一种没有意义的懒散的工作方式,如果不能够及时的制止,那么肯定会影响事业单位的未来改革和发展。

(二)事业单位的财务内控意识薄弱

目前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仍然沿袭着老旧的管理模式,许多职工的工资、奖励和福利待遇等基本上是一成不变的,不仅财务状况不能得到好转,而且财务资金的利用效率也不高。为此,进行全面的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的改革与建设是十分有必要的。但是目前财务内控的意识还比较淡薄。一些事业单位虽然接受上级的行政命令,开始尝试进行财务内控改革,但是这种改革只是单纯的应付,并没有从事业单位的本身出发进行有效性的思考,缺乏必要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财务内控的效果不佳。除此之外,由于事业单位的工资比较死板,在当前市场经济的影响之下,事业单位的主管人员开始追求经济价值,因此,更多的思考着经济发展和市场经济的经济效益,从而忽略了财务的内控工作的思考和深入化执行。

(三)财务管理人员工作态度不积极

事业单位的性质比较特殊,没有企业单位激烈的竞争,工作环境比较轻松,工作比较稳定,如果没有严肃的政治问题和过大的违法乱纪行为,基本上不会受到调离岗位甚至是下岗的惩罚,因此,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的岗位基本上成为了老百姓口中所说的铁饭碗。长此以往,许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逐渐形成了懒散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环境,尤其是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事业单位的财政基本上是由政府机关统一管理和下拨的,因此对于财务的管理并不严格,许多的财务管理和财务等级混乱不清,甚至没有严格的审批环节,每年年底查账的时候都会出现很多“糊涂账”;另一方面,财务管理人员对自身的责任意识不清,工作懒散,一些工作能拖就拖,能不做就不做,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工作态度极为不端正。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之下,正常的财务工作管理尚不完善,又何谈加强内控制度的建设呢?

二、全面改革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的具体举措

(一)建立完善的制度

任何改革都要以制度和政策为前提,只有这样改革的脚步才能稳步前进,改革的秩序才能形成,事业单位的财务内控改革也必须遵循这样的规律。全面改革事业单位的财务内控制度首先国家立法部门要根据全国事业单位目前的财务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政策和法律条文;然后,事业单位结合自身单位的特点和财务现状等,以国家的法律法规为基本前提,制定出适合本单位具体操作规范流程。值得强调的是,完善科学的财务内控制度首先要以降低财务风险为基本的保障,同时还要有权利上的制约与均衡,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个别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以权谋私,扰乱正常的财务管理。此外,无论多么完善的体制在执行的过程中难免会有漏洞,为了防止个别人的暗箱操作,需要配备相应的检查和督察机构,定期对事业单位的内控财务进行监督和管理,发现财务问题及时上报,该处罚处罚,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二)加强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监督

事业单位长久以来的管理制度比较松散,尤其是财务这一方面,存在诸多管理漏洞,一些报表的书写不够规范、审批的制度不健全,这种没有制度的操作轻则会扰乱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重则则会引发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犯罪,诱导出一些违反犯罪行为,给国家财政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杜绝这种现象的发生,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做出努力:首先,要建立健全内部的审查制度,建立事业单位内部的检查监督体系,审核事业单位内部的各项开支,从源头审核审批的财政是否符合规定,审核财政拨款是否落实到位,并要定期审查内部的各项报表,确保所有的数据和报表是规范的,一旦发现潜在的财务问题和危机要立即纠正;其次,要加强事业单位外部的监控和管理,加强舆论的宣传作用。事业单位要主动的接受其他上级机关或者平行机关的审核,同时要做好财务的对外公开,借助网络平台新的信息传播媒体等,接受舆论和群众的监督,确保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是公开公正经得住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审核的。

(三)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

财务工作之所以是诸多管理范畴当中比较棘手的一项,主要是因为这项工作极易受到财务管理人员的主观影响,做假账、报假数据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屡见不鲜、屡禁不止。因此,全面进行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的改革关键还是要提高财务人员的基本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首先,要从思想上进行事业单位文化教育,要让财务管理人员明白这个工作机会的来之不易,使之更加珍惜这个工作的机会,从内心上激发出认真工作、积极努力的责任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带动财务管理工作的高效性,同时财务人员积极的工作态度也会带动其他部门的精神风貌,进而促使整个事业单位的工作风气焕然一新。而一些事业单位受到传统思想的制约,一些财务管理人员往往是任人唯亲,财务工作者并没有相应的财务管理能力,对于这些业务能力比较低的财务管理人员,要在期限内进行业务能力考核,考核不合格的人员要调离财务管理岗位,从职业的财务管理专业中选聘相应的财务管理人员。同时,因为财务管理工作的理念和管理的手段都在不断的更新,要定期组织财务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学习和拓展,对学习的结果也要定期的进行考核,全面提高财务团队内部人员的综合业务能力。与此同时,财务工作不仅需要有过硬的财务操作业务能力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秉承财务工作者的良心和责任,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工作,确保财务问题没有纰漏。同时也需要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和素质的培训。

第4篇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艺术也随之取得了快速进步,进而推动了室内设计的改革与创新。数字艺术在室内设计教学中的应用,可以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与局限,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与教学成效,同时也为现代化室内设计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与要求。

关键词:

室内设计教学;数字艺术;教学成效;数字化技术

21世纪是数字信息时代,使得各种技术的有机结合成为了可能。艺术设计作为一种现代化技术形式,其数字化发展也日益突出。数字艺术主要是指采用数字形式对艺术进行传递的过程。数字技术与设计艺术的结合,使得设计流程更为迅速与简捷,且为设计艺术提供了更多的创意与载体,数字艺术以其独有的优势与功能成为室内设计的重要构成部分。因此,敢于正视与面对传统室内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努力探索数字艺术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途径,提升室内设计的教学成效与质量成为当前的迫切任务。

一、室内设计教学中数字艺术应用的必要性

(一)强化室内设计视觉效果的需要

传统的室内设计图纸给人的视觉感受比较枯燥、范围窄且毫无创意,没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而数字技术中的Pho-toshop、Rhino、Illustrator等诸多软件设计出的图纸,不但具有明显的视觉效果,而且更加逼真与直观,能够十分明确地表达出室内设计的关键内容。所以,数字艺术在室内设计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明显的提升作品的视觉感受与效果[1]。

(二)提高室内设计效率的需要

数字艺术的核心载体就是电脑技术。电脑不但能够提供精准的数据化处理,同时还可以进行多样化的色彩搭配、形态构建与光影设置等,尤其是能够对复制、保存、转换与传输这一完整过程进行记录,进而为作品的修改与比较提供了记忆基础。这就使得作品的修改不但成为了可能,而且极为便利,大大提升了室内设计的整体效率。

(三)实现室内设计教学改革的需要

数字艺术在室内设计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促进室内设计教学的改革,数字化技术与艺术设计的融合具有很强的优势性,非常有利于室内设计教学的多样化与多元化发展。数字艺术能够将复杂、抽象的理论知识与概念以可视化的方式表现出来,进而让教师的教变得更为形象与直观,也使学生的学变得更为准确与清晰。数字艺术的前瞻性特征推进室内设计教学更为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二、传统室内设计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观念陈旧

室内设计专业的教学与美术专业的教学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长时间以来,人们在室内设计方面的认识不够深入,对室内设计专业的概念也缺乏全面的理解,致使多数学校中的教师习惯于将室内设计与美术教育混为一谈,甚至总以美术教学的思维方式实施设计教学,将美术领域的知识当成室内设计专业的理论基础。这种陈旧、落后的教学理念至今依然影响着多数学校的室内设计教学,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在理解室内设计概念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模糊性。长此以往则会大大降低学生学习室内设计知识的热情以及参与室内设计实践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创新能力,特别是为应付教师安排的设计任务而进行抄袭,严重阻碍了我国室内设计行业的可持续发展[2]。

(二)教学模式机械

传统室内设计教学模式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机械化十分严重,课堂教学非常枯燥乏味与程式化。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在精力投入和质量效率方面成反比,即教师与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承担着繁重的任务,但收获却非常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占据着绝对性的主导地位,在知识传授方面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就如同一个“容器”,没有任何主动权的接受着教师的知识灌输,在学习过程中处于极其被动的局面。这种机械的教学模式让多数学生养成了被动学习,而不愿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或者是创新学习的习惯,产生了过分依赖教师的现象,缺乏对知识的探索精神与创新精神。传统机械化的教学模式抹杀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降低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而这些恰恰都是开展室内设计所必不可少的素质。

(三)创新能力缺乏

传统室内设计教学更加注重学生对图形的手工绘制技艺,其中包括效果图、设计图、施工图、实体模型等等,并以此表达其设计理念与方案。图形的手工绘制从根本上讲是对学生动手技能的锻炼,同时能够提升学生的制图能力与空间造型水平。但是,图形的手工绘制不仅耗时长、过程极其复杂、涉及的工具众多,而且占用的课堂时间过长,尤其是不容易修改。由于学生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了图形的精心制作方面,致使其在技术与室内空间环境的构思方面注入的精力过少,进而导致其思考能力、观察能力与创新能力等严重不足。这种传统教学模式的最直接后果就是将学生的设计思维固定在了绘图与模型的狭小范围内,极大地降低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与创新水平[3]。

三、室内设计教学中的数字艺术运用路径

(一)树立现代化的室内设计理念

数字艺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成果。我们应认识到数字艺术在现代室内设计中应用的重要性,是由传统室内设计教学转化为现代室内设计教学的立足点。室内设计专业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关注、学习与掌握新的室内设计艺术方式,以持续发展的视角对待科学技术的不断变化与更新,用与时俱进的理念挖掘与发挥数字艺术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功能与价值,促进学生设计思维的发散、设计风格的标新立异等,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真正提升,而这才是室内设计教学的根本目的与最终目标[4]。

(二)加强室内设计基础教育

设计技能是室内设计专业素养的明显体现。因此,建立健全室内设计专业的基础教育课程是当前的重要任务之一,比如,艺术设计基础课(主要指素描内容与色彩内容)、三大构成(主要指平面、色彩与立体三方面的构成内容)、建筑构造与绘图以及装饰材料工艺等,将这一系列课程内容纳入到室内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体系之中,对于加强室内设计的基础教育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同时,这一系列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在材料、色彩、造型、形式以及构图等方面的应用技能与创造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在色彩、造型、协调与创新方面的认知力与能力。当然,设计基础能力的强化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把理论知识升华为感性认知。只有学生亲身感悟到了色彩的微妙关系,才可以真正激发其创造力,所设计出的作品也才更有可能有内涵、有新意。

(三)强化数字技术的应用

数字技术的应用对于数字艺术在室内设计中的功能发挥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中,AutoCAD和3dsMax软件是数字艺术在室内设计中最常见的技术应用。AutoCAD是专用的制图软件,可以规范化、灵活化、多样化地实现制图效果,节约了大量的手工绘图精力与时间。施工图设计好之后,将设计理念与方案立体化地表现出来,再用3dsMax软件对室内空间环境进行一系列的美化。3dsMax具备制作立体模型的多种方法与途径,既能够根据设计方案的具体要求制作出精准的模型,又可以进行后期的修改。所以,加强数字技术在室内设计教学中的应用,不但能够大大提升室内设计的教学质量,而且可以提高室内设计的教学效率[5]。

(四)丰富教学实践活动

传统室内设计教学的一大弊端就是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对于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不够重视,使得很多学生都存在基础知识扎实,但却不能灵活地应用于实践之中的现象。所以,室内设计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数字艺术在室内设计中的实践性教学,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完成动手实践任务,促使学生真正体验设计的整个流程,并从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同时,教师还要积极拓展学生的实习平台,让学生在假期期间尽可能多地参加社会实践,还可以多举办一些室内设计比赛或者讲座等,丰富学生的实战经验以及知识储备等。这样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的室内设计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以最大限度地推动数字艺术在室内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四、总结

总而言之,数字艺术已发展成为综合计算机技术与设计技术的全新艺术形式。当今市场对具备数字艺术基础的室内设计人才的需求量也在日益剧增,故而各高校在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也越来越关注数字艺术的融入与应用。室内设计教学中数字艺术的广泛应用,使得传统教学模式面临着严重的冲击和挑战,进而促进新的教学模式的出现。与此同时,室内设计专业教师也要对教学目标进行重新设置,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树立现代化教学思想,强化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处理问题的应变能力,大力培养适应时展需要的复合型室内设计人才。

作者:陈晨 单位:河南职业技术学院环境艺术工程系

参考文献:

[1]聂森,袁恩培,宋洋.数字化时代艺术设计教育及设计思维能力培养[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7(12).

[2]李海华,周元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网络课件开放工程的启示[J].中国远程教育,2003(5).

[3]赵琳.关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复合型设计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教学研究,2005(5).

第5篇

[关键词]教学评价体系标准 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

一、室内设计教育评价现状和作用

1.室内设计教育现状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室内设计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全国各大专院校先后为艺术类、建筑类,理工类三种类型的学生开设了室内设计相关专业。由于各个学校的自身差异,各自的教学结构、师资配置不尽相同,所以室内设计教育的内容点也各有侧重。顿时全国出现了一哄而上的局面,可是目前还没有一个比较规范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室内设计教学的评价体系和方法。什么是教学评价呢?教学评价是按照一定的教育性质、教育目标,采用定性和定量等方法对教育客观事物进行测量、分析、价值判断以及提供决策有用信息的一个过程。它的最终目的是对室内设计的教学教育活动进行科学的、量化的研究,发挥指引和导向作用。

2.室内设计教育评价标准的作用

在室内设计的教学过程中,一定的技术手段可以适时介入,收集、整理、分析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个因素。使用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评价的对象,如课程方案、教学计划、教师工作、学生学习等存在的不足和亟需改进的地方,并判断出它形成的原因,最终研究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全面的评价工作不仅能估计学生的成绩是否实现了教学目标,而且能得出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欠缺的原因,使得教师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重点辅导,从而提高学生整体设计水平。教学评价还可以起到激励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作用。评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成果和学生的学习成绩。大量的研究表明,在一个时间阶段,经常对学生的测验成绩进行记录,对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具有很大的激发作用。原因在于,较高的评价可以给学生心理上的满足和精神上的鼓励,可以促进他们向更高目标努力;同样的道理,教学评价对教师也有一定的督促作用,室内设计专业教师为了能够较好地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一定会为自己的的班级的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而努力工作。教师可以更有针对性地修订教学计划,改良教学方法,完备教学指导;学生由此也可以总结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效果。这样室内设计教学就成为一个可以随时得到反馈的灵活机制,教学效果也就越来越接近我们的教学目标。

二、室内设计教学评价包含的主要内容

室内设计教学评价的内容包括很多方面,本文主要从课程体系的评价、教学环节的评价、学生学习的评价3个方面进行阐述。

1.课程体系的评价

课程评价在课程体系设计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课程评价对室内设计的教学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课程方案设计的效果只有在实施的过程中才能得到验证,而评价则使验证更加地有效,更加地准确。在课程实施中预定目标常会和实践不符,但通过评价体系,可以及时地发现问题并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所在,然后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改良教学活动,尽可能减少无谓的失误。

(2)课程评价体系可以使教师根据评价的结果,结合当代社会的实际需求,确定室内设计的教学哪些课程是必修课,应该设置多少学时:哪些课程是辅修课,在教学时间允许的前提下,可以作为选修课程来完成。在这个过程中评价体系为课程设计的指导原则。

(3)课程评价体系还可以帮助教师对教育规律的深刻了解,为优化教学方案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有很多种方案可以达到室内设计教育目标,然而评价体系可以为教师提供一种最有效的教学方案。

(4)课程评价体系还具有总结和推广的作用。评价的结果可以检验出室内设计课程方案是否具有推广的价值,通过总结可以找出原方案的成功经验,辅助新课程方案的设计,使室内设计教育体系更加完善。

2.教学环节的评价

室内设计教学是室内设计教育评价的中心环节,对于它的评价有利于教师教学的严肃性和条理性的养成,可以帮助教师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它的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备课、上课、作业、辅导几个环节。备课是教师上好课的基础和前提,检查、评价备课有助于督促教师课前做好充分准备。

关于室内设计教师备课的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是教师对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的理解,其次是教案的书写,再次是教具和多媒体等的使用,最后是选择教学方法。上课既是教学环节评价的核心内容,也是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标杆。教师课堂评价可以采取直接听课和学生反馈的方式。有很多高校还采用网上点评的方法,让学生给教师打分,这种最直接的评价办法对教师促动很大。作业和辅导是教学评价反馈的重要途径,室内设计专业教师对学生耐心、细致的辅导可以起到课堂教学达不到的效果。

3.学生学习的评价

评价学生学习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的提高,帮助学生室内设计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包括认知、情感、操作技能三个方面,通过对这些方面的综合分析,教师可以掌握不同学生的设计基础水平,因材施教,恰当地选用合适的教育方法,并针对学生学习的成绩,做出合理的教学决策,改良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改善学习的效果。

总之,我国的室内设计教育在观念、师资、教材、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体系等很多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与国外的教育水平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当今社会室内设计行业市场潜力巨大,发展势头迅猛,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很多西方国家设计师纷纷瞄准了中国巨大的市场,纷纷进入中国的市场。因此,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室内设计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室内设计人才,是教育者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探讨当代室内设计先进理念、素质教育、培养模式、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应在借鉴了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对我国室内设计教育的发展历程、构成要素、课程体系、教学评价体系等诸多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开创出适合我国国情和教育现状的室内设计教育的先进理论,同时让学习室内设计的学生,更好地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达到更高效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曹磊.建筑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研究[J].装饰,2002.

第6篇

关键词:室内设计;教学模式;培养模式;项目化;订单式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2-2485(2008)06-087-026

一、室内设计专业的产生及发展

追溯室内装饰的历史,可以从原始萌芽状态的纯装饰形式开始,经历与构造结合的古希腊、罗马时期,为装饰而装饰的巴洛克、洛可可时期,一直到把装饰形式与功能相结合的现代室内装饰和空间概念的产生,这是一部漫长的发展史。

“室内设计”代替“室内装饰”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只有几十年的时间。1931年,美国室内装饰者学会成立,成为美国室内设计师学会的前身,该时期内出现了专职室内设计师。到了五十年代,由于建筑用途、功能的复杂化,使室内设计更加专业化。如:大型商场空间的设计,办公空间的设计等促成了室内设计的独立。至此,“室内装饰”已演变为全方位的“室内设计”,“室内设计师”的称号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承认。1957年美国“室内设计师学会”成立标志着这门学科的最终独立,同年,我国也在中央工艺美院成立室内系。而我国“室内设计”作为一门学科得到真正的发展却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该时期由于我国的改革开放,建筑业的迅速发展促使了建筑装修业的兴起,“室内设计”作为一个独立的专业也开始迅速发展起来。1990年前后,相继成立了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和中国室内建筑师学会,在众多的艺术院校和理工科院校里相继成立了室内设计专业,据行业主管部门统计,我国的室内设计师人数至今已达六十万,设有室内设计专业的高等院校已有八百多所。

二、高校室内设计专业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

相关数据显示,2006年,全国室内设计师存在近50万的人才缺口,这对于高校室内设计专业来说毫无疑问是个大好的信息。而另一方面的数据却显示,我国每年从事室内设计工作的的应届毕业生合格率却只占总量的10%-20%。[2]从客观上分析,这种现象存在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目前从事室内设计师职业的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从建筑设计、艺术设计、工业设计、装潢设计、平面设计等专业毕业,这些设计师并没有经过室内设计系统专业的教育和培训,从而导致设计水平、装修质量等多方面问题。

而另一方面,我国高校室内设计专业教育本身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教学模式上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室内设计专业依然延续传统教学模式,普遍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根据对目前重庆市开设了室内设计专业的几所高校调查得知,就室内设计专业的几门主干课程而言,几乎所有高校都采取课堂教学模式。室内设计专业的几门主干课程如《室内设计原理》、《装饰工程施工管理》、《装饰工程概预算》、《建筑装饰材料》等清一色采用理论教学模式,半数以上学生反应以上课程知识抽象难懂、枯燥乏味,80%学生在完成以上课程学习后1-2个学期内对课程知识陌生甚至完全遗忘,另外不少高校就《室内设计》课程采用了理论讲授与设计案例练习结合的教学,从教学成果看,该课程并未取到应有的效果,在设计任务的布置上,各高校所编设计任务书脱离实际、过于理想化,设计案例也过于陈旧,甚至有些高校的设计案例几年、十几年都未更改过,完全不合现实。在学生设计成果的批改上也采用过去批改作业的方式,过于注重形式而忽略内容。根据对一些用人单位的调查,通过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普遍存在以下问题:具备知识过于松散,缺乏作为一个室内设计师最重要的认识能力与创造能力。

(二)培养模式上存在的问题

根据对我市各高校室内设计专业的培养计划调查得知,几乎所有高校的培养计划都写到:本专业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室内装饰工程设计、概预算、施工与组织管理能力,从事室内装饰工程设计、施工管理、预(决)算等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复合人才。目前我国开设室内设计专业的高校普遍为高职院校,学校在培养方式上采用一刀切的方式,一方面,在短短的两年半时间内要培养室内设计专业学生的室内设计、施工管理、预(决)算等诸多方面的能力难以达到,另一方面,这种培养模式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基础素质与兴趣偏向。这种培养模式下的毕业生往往出现“样样通,样样松”的问题,普遍的用人单位反映目前室内设计专业毕业生到了企业后完全不清楚自己的专长,找不到发展方向。

三、高校室内设计专业教育改革的几个措施

教育应该为社会服务,同样室内设计专业的教育应该结合社会的发展建立一套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更科学、更有效的为行业培养室内设计人才。这就要求教育者应该打破传统教育的束缚,树立现代教育思想,建立独特的适合自己的教育体系。本文以建筑行业对建筑装饰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为目标,从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和培养模式两个方面提出改革思路。

(一)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项目化”改革

在现代教育的发展史上,德国国立包豪斯为适应现代社会对设计师的要求,建立了“艺术与技术新统一”的现代教学体系,就是将教学、研究、实践三者融为一体的“工作坊”模式。[3]包豪斯的“工作坊”模式广泛地被西方国家的现代设计教育所采纳,结合我国高等学校室内设计专业教学的发展现状和特点,笔者提出“项目化”的教学模式改革。所谓“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就是将原先的单纯课堂理论教学模式内容与实际项目相结合,将室内设计专业的各专业课程实践化。“项目化”可以从两个方面依次进行,同时提高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

1、校内“项目化”。校内的“项目化”可在校内实验室的基础上发展演变得来,它属于模拟实践操作。结合室内设计专业的特点,建立起一套囊括专业方向研究、教学内容理论完全结合实际的校内工作实验室模式。

室内设计专业的校内“项目化”覆盖该专业的所有主干课程,可直接体现在“室内设计—装饰工程预(决)算—装饰工程施工管理”这一知识体系上。首先,在通过前期专业基础理论与实作培训的基础上,室内设计课程方面可以引用实际任务书完成模拟实践操作。在室内住宅设计课程教学上,笔者曾收集了目前重庆市别墅、花园洋房、一般商品房等已完工且具有代表性的各类住宅案例,并分别就各类型住宅特点进行设计要点分析及讲授;其次,设定练习前提如案例环境、“甲方”要求等安排学生就各类案例进行包括设计、概预算、施工组织设计在内的练习,该过程中,聘请原案例操作人员如设计师、预(决)算人员、施工负责人等到学校就该案例实际操作内容与学生进行交流;最后,让学生自己学会总结各方面的知识,重新安排设计项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各项操作内容。同样,商业空间的室内设计教学也以该种方式进行,且在进行过程中结合该课程特点进行调整,比如让学生组合成多个团队的形式共同完成一个项目,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另一方面也可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

2、校外“项目化”。校内“项目化”是一个通过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而校外“项目化”则是通过实践提升理论的过程。校外“项目化”应是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目的。目前许多高校在最后一个学期让学生完全自主地选择校外实习,实际上是让学生提前毕业,和教学模式上的校外“项目化”并不相同。教学模式的校外“项目化”可以多种方式进行,最为直接的就是通过教师或学校合作企业的校外实际工作项目带动学生进行实作,让学生切身体会实际操作。虽然这种方式比较直接有效,但易受到各种客观条件制约,可变因素较多,按照该方式制订的教学计划容易受到影响。为避免受此局限,可将实际项目进行“工厂化”操作,所谓“工厂化”就是将实际项目内容安排在“工厂空间”这样一个校外实验基地进行,该“工厂空间”属于学校实验室基础上集设计案例提供、现场施工可行、预算内容可证的一块“试验田”。我校已建立的室内设计专业的“工厂空间”就是作为校外“项目化”的一个体现,在该空间内,可以任意定义不同的业主方关于经济、风格、功能等各方面的要求,学生完全按照实际操作流程完成该项目设计及预算,并将其付诸施工,提前感受到从设计到预(决)算、施工管理的实战氛围。

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项目化”改革对于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这一模式培养的室内设计学生一方面具备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和良好实际操作能力,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的认识能力与创造能力。

(二)室内设计专业培养模式的“订单式”改革

室内设计专业培养模式的“订单式”改革前提是适应学生的学习兴趣,目前室内设计专业一刀切的培养模式忽略了学生的基础素质与兴趣偏向,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所以,在室内设计专业的培养模式上,应本着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的基础上有区别的进行。这一方面可结合教学模式改革同时进行,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按照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教学分组,有目的地培养学生。

室内设计专业培养模式的“订单式”改革的目的是适应社会对室内设计专业人员的需求。这个目标的实现一方面要适应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另一方面,学校在室内设计专业人员的培养过程中应随时和用人单位保持联系,了解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与其签定人才培养协议,按需培养人才。室内设计专业培养模式的“订单式”改革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就业率,避免盲目的人才培养模式带来的损失的有效手段。

四、结语

室内设计专业改革是基于旧的教学模式和培养方式上进行的,其目的是为社会提供更优质的建筑室内专业设计、预(决)算和施工管理人才。本文提出从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和培养模式两个方面进行改革,通过教学模式的“项目化”改革提高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通过培养模式的“订单式”改革,一方面适应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适应社会对该专业的人才需求,为室内设计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新的思考。

参考文献

[1]李竹.室内装饰到室内设计演变的历史研究[J].网易建筑

第7篇

关键词:问题教学;室内设计原理教学;应用;效果;评价

在一个以和平发展为时代主题的社会里,科学技术发展瞬息万变,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人类对于建筑设计有了进一步的要求。作为建筑设计的分支,室内设计也渐渐的成长起来,伴随而生的就是对于室内设计的教学问题,同时室内设计原理的教学也成为师生广泛关注的问题。运用问题教学法可能会进一步的解决以往传统的室内设计教学中所面临到的一些难点问题,以及学生在过于抽象问题上的理解困难。问题教学法让学生学会自主的发现问题,对于有疑问的知识点进行归纳,然后提出与疑问相关的问题,然后导师可以清晰的知道学生的问题所在,进行有针对性教学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以及在学习方法的使用上也可以进一步的优化以及完善。

1 问题教学方法的定义以及特点

问题教学就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中心,从问题的提出到问题的分析,以及到问题的解决为一脉的线索,然后贯彻整个知识点的进行讲解分析教学。问题教学主要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因为问题的创设以及提出,大多是以学生的提问为主,虽然有时候在问题教学过程中,学生也会带着教师先给出的问题自主讨论学习,但从整体而言新兴的问题教学模式主要是以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和主动为特征的,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以及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具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2 室内设计原理教学的定义以及特点

室内设计原理是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所处环境和相应标准,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和建筑美学原理,创造功能合理、舒适优美、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内环境。这一空间环境既具有使用价值,满足相应的功能要求,同时也反映了文脉、建筑风格、环境气氛等精神因素。室内设计属于建筑设计的一个分支,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时代性以及艺术性特点。

3 如何将问题教学应用到室内设计原理教学中

为了能让室内设计原理教学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对于室内设计原理的教学模式,要渐渐的从以往导师单方面的灌输教学模式向以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的教学模式进行转变,尽可能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及技能应用能力,将他们所学的与实际情况,实践操作紧密的联系起来,努力将问题教学方法合理的应用到室内设计原理教学中,让学生能依据自身的需求更加全面的吸收室内设计中的各方面技巧以及理论知识。以下将探索几条如何在室内设计原理课程中运用问题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法:(1)要实现问题教学的教学模式,首先在硬件这方面着手,在能保证师生都有电脑操作的硬件前提之下,配备教学使用的电脑软件,让教师在讲述理论的同时给予学生实际操作的演示,把理论知识实际化。因为室内设计这门课程本身就是操作性比较强的课程,对于室内设计原理的教学必须要能有操作演示,这样使得学生能更清楚自己哪里没弄懂,哪个知识点理解的不够清晰,才可以向教师,或是在组内讨论上提出比较具体的问题。让学生在问题教学中成为教学主体,尽可能的自己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这样有益于加深其对室内设计原理的理论知识的巩固,并将理论与实践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学习室内设计原理课程的效果显著提升。(2)结合问题教学的特点开发一本符合新型教学模式使用的教材,这是学生在问题教学模式下学好室内设计原理这门课程的基础。一本真正适合学生使用的教材是既要根据如今社会的经济发展需求,又要结合学生自身学习的专业以及其专业的就业前景来制定的。教材所编写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甚至到教学内容都是要围绕着学生在学有所成之时能与实际社会接轨的目的进行。新教材在课程安排过程中还需要结合问题教学方法的教学模式,科学的安排课时内容,教材加入更多实践性内容,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培养起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使其变成真正的实用性教材。(3)运用问题教学的重要一步在于全面的开展实践课程,为了培养出能真正掌握室内设计原理知识点的学生,以及满足社会要求的人才,在室内设计原理的基础教学上应该增加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让他们能有时间提出自身所不理解的知识点,同时也要保证他们能有一定的讨论时间。在讨论中认识到大家疑惑的问题然后先经过自主的讨论研究得到解决方案,若真的解决不了在求救导师,这将会大大的提升对于难点疑点教学的效果,使得学生能更加扎实的掌握这些难点知识。与此同时,在室内设计的原理教学中可以有条件的多增设实践性的课程,改变课时中理论与实践所占有的比例,让学生有提问以及解决问题的实际操作时间,这样能更好的贯彻问题教学法的效果。

4 问题教学应用到室内设计原理教学效果评价

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展问题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有助于直观的带动学生学习室内设计原理知识的兴趣,摆脱枯燥乏味的理论性知识满堂灌的模式后学生能自觉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真正的成为教学的主体,开发学生自主创新的潜能。室内设计原理运用问题教学的课程教学模式,让室内设计原理教学变得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问题教学的教学模式能更加贴切的了解到学生对专业知识的需求,使得室内设计原理教学能真正的运用到学生的室内设计作品创作中去,不再把室内设计原理课程学习的目的仅仅的局限于应试要求上,在掌握理论基础的同时拥有实践操作的能力,真正能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合社会经济需求的可用性人才。问题教学的室内设计原理课程改革改变了以往陈旧的教学模式,理论结合实践的新型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的积极性,让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唱独角戏的情景。问题教学法大大的提高了教学的质量,让教学达到理想的效果,注重实用性和操作性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着明显的增加,从提问设问以及疑问中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使得理论知识能够满足实际需要,同时也把理论知识变得浅显易懂,使学生在接受理论知识时不再那么抗拒,理解起来不再那么抽象,简洁明了化的理论知识的有助于学生的学习与吸收。

5 结语

本篇文章主要讨论了关于问题教学在室内设计原理教学当中的应用以及所得到的效果评价。本文首先分别阐述了关于问题教学方法的基本定义与自身所带有的特点特征,室内设计原理教学的定义以及涵盖的方面和这门课程本身具有的特点,然后进一步的认识应该如何将问题教学应用到室内设计原理的教学中,最后再依据效果得出相应的评价。

参考文献:

[1] 赵晓霞.问题教学的初探[J].教育观,2011(12).

[2] 王冬君.问题教学在《室内设计原理》课程中的运用[J].文教资料,2013(03).

[3] 刘志艳.浅谈问题教学在《广告学》课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2010(09).

第8篇

关键词:传统;室内;文化元素

一、绪论

1、何为中国传统文化

首先,在探究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之前,必须了解文化是一个极为宽泛的概念,传统文化是相对于现代文化而言的。具体到我国的情况,传统文化指的是我国千百年来逐步形成的基于华夏文明的文化和价值观。我们的传统文化可以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来形容,这是因为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文化的积累和沉淀极为深厚,也是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最重要的精神财富。由此可见,传统文化是我国几千年文明进程的结合,是一个广泛、深刻的概念。可见,传统文化是具备情感属性的,这种情感来源于创造传统文化的先人们,来源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千百年的深厚积淀。也因此,传统文化应用于现代室内设计,是一种文化情感的传递和表达,这就是情感化室内设计的特色。

2、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内容及影响力

众所周知,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中国的传统文明具备强大的影响力,在现代设计中有着广泛而深远的运用,取得了很不错的实际效果。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之所以能够在现代设计中取得大范围、大幅度的应用,归根结底是因为我国的传统文化具备强大的生命力,在数千年的历史传承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而且历久弥新。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是多元化和广泛的,也是十分繁杂的。如,传统的书法、绘画、戏曲、文学、雕塑、剪纸、纹饰、民族服饰、中医学、木偶等等,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要素。这些要素在各行各业中至今都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力,也是现代室内设计中可以利用的重要要素。所以,无论是何种类型的设计元素,都包含着传统文化的“深情厚谊”,都可以在室内设计中发挥作用。这种基于情感表达与挥洒的传统文化元素,是现代室内设计所需要的,也是设计师必须重视的。

二、室内设计情感表达中传统文化的体现与运用

1、传统文化理念的表达与运用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源远流长,深厚的文化根基代表不同的中国文化精神,每一个传统元素都有自己特定的代表含义,起到传递信息和作用。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到古代儒家、道家、释家的影响,不仅体现出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同时追求天一合一的自然境界。这三家互相补充的同时又互相交融,体现出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观念,反应在艺术形式上主要表现为文化理念:含蓄、博大精深、内敛等气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体现出中国人独特的内在涵养和品行价值观等,而应用于室内设计则可以传递出特定的情感。客厅的中式设计根据弧形的不同发生巧妙的变化,在设计中利用中式的长桌作为房间的隔断,厚重的中式长桌与淡雅的现代沙发形成明显的色彩对比,让入口的视觉范围不会直接延伸到内部,而是将视线吸引到中式长桌附近,起到一定的隔断效果。同时电视背景墙与窗户的设计均采用了中式的红木和窗棂雕花设计风格,透过雕花的窗棂可以与外界的自然美景遥相呼应,同时自然采光效果极好。传统中式茶几的方桌的添加,给整个客厅营造出一种淡雅、朴素的氛围。简洁的中式家具与洁白的墙面留白都让空间具有更大的弹性。大理石地砖的铺设又给整个客厅带来一股清新的现代时尚风。因此整个客厅的设计风格不仅具有中式的典雅,更富有时尚的现代韵味。中国有依据俗话叫“万变不离其宗”。对于新时期的室内设计行业来说,也是同样的道理,任何一种设计风格必然有其生存和以来的文化背景,通过文化背景的渲染和烘托来表达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追求,同时传递出特定的文化理念与情感。

2、传统文化元素的设计和应用

传统文化应用于现代室内设计,借此传递出多元化的情感和理念,很重要的一个抓手就是传统文化的各类元素。如,中国传统的设计元素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装饰纹样及花样”,比如卷草纹、牡丹纹等。毫无疑问,在现代室内空间设计中运用这些传统的纹样,不仅造型、图案十分精美,而且设计、组合的形式多种多样,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再如,传统文化在陈设中的体现,一方面是陈设物品和家具本身具备传统文化的特点,比如红木家具、黄花梨等;另一方面,陈设的摆放、布置符合传统要求。这是因为陈设的选择要契合室内的环境、“气候”与气场,要能够展现出足够的室内气氛,带给人协调一致的感觉。这种协调一致,指的往往是陈设与室内空间气质的一致,是室内景观和环境的有机融汇。此外,室内陈设必须有完整、统一的布设,要符合室内空间规划和造型的特征要求,突出室内设计的质感和功能性。这样一来,陈设中才能更好的彰显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理念,带给人们更优质的体验和感受,这就是一种情感的有效表达。在某家居空间的餐厅大门设计中,在餐厅门的设计上,设计师选用了中式代表元素镂空拱门。采用镂空拱门设计在功能性上使餐厅成为独立空间的同时,又能有效的与走廊和客厅融为一个整体。审美需求上使餐厅视觉开阔、通透性增强,同时又能使餐厅与卧室相互借景。镂空拱门是传统中式门和隔断的沿用创新,既具有门的功能性,又具有隔断的美观性。此外,丰富多彩的设计材料是设计工作的“主料”,也是“设计大餐”必不可少的要素。在现代室内设计中,我国传统的设计材料体现的极为明显,如我们都知道的景泰蓝、东阳特色木雕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以此为线索,很多的中国传统特色的设计材料被大量应用于现代设计,很好的传播了中国传统文化及手工艺技术,也让世界更加深刻的任何和了解我国博大精深的文明,这也是一种情感的传递和表达方式。

三、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应用于室内设计,能够带来极为深远的传承价值,也可以带来综合效益。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提升人们物质生活质量的同时,也提升着人们的精神文化素养。在纷乱的世界设计思潮涌入国内后,人们的审美需求也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在此时代大背景下,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室内设计在未来依然会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同时为传递出积极向上、和谐美好的情感与理念,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与追求。

参考文献

[1]刘飞.探讨传统文化对室内设计的影响[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2(07)

[2]丁晗.传统文化与反传统文化——关于室内设计发展的一点思考[J].美术大观.2012(04)

第9篇

在互联网产业高速发展的今天,传统行业的转型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室内设计行业也不例外,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转换思维,谋求转型。大学的室内设计课程应思考如何将互联网思维与未来的室内设计需求与发展趋势进行结合,并作出相应的调整,从而实现大学室内设计专业教学的转型。在对未来室内设计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在互联网思维的影响下,人们的认知形态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说明对设计的定义,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理解,对设计的不同定义与诠释体现了当时的时代背景[1]。只有对室内设计进行一个相对明确的定义才能够设计出具有时代特征的教学模式,并组织有效的与时代相呼应的课堂教学。

一、互联网与室内设计的联系

作为知识的教授者,教师仍属于信息源,但是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知识的传播方式已经由金字塔形向扁平化转变。因此,教师必须打破传统单一的思维模式,学生的被动与疑惑不再是教师建立权威的基础,知识传播已经因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而变得多元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教师应明确自己身处的环境,给自己一个清晰的定位,同时进行相关研究,以探索出转变教学的具体方法。

二、室内设计因互联网而变

随着互联网时代步伐的加快,人们的生活习惯与行为方式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进而带动了传统行业的模式的转变。网络时代的快速发展使人们对于生活体验的要求与个性化的追求更重视,工业化时代的空间设计已经无法与现代进行比较,因为人们对设计的衡量标准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互联网时代下面临的室内设计方面的问题就是主要有怎样巧妙的进行室内设计,从而满足甲方的需求,使其获得的空间是符合当今人们的行为习惯的,怎样提升人们的个性化体验[2],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这都是室内设计工作者不可忽视的问题。

面对网络时代下的新问题,室内设计工作者必须重新对知识体系进行整合,构建新的且符合时展规律的知识结构。现阶段的室内设计专业教学课程仍存在较多工业经济时代的影子,大部分课程并未真正与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相联系,未产生较多变化。大部分还是有关于基本的设计方法与设计基础知识方面的教学,在知识结构方面已经无法与网络时代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很好的衔接。

三、互联网背景下转变室内设计教学的方法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大背景之下,教师的职能已经逐渐变成怎样引导学生收获更多符合时代要求且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知识体系,教会学生以创新的思维与创意新颖的设计来适应时代的需求。教师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要结合互联网推进教学,以多元化的学习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满足学生高标准的学习体验。二是要在与学生进行交流时,了解学生的不同性格特点,以多种形式(示范、提问、答疑等)来帮助学生完善人格,提升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与精神品质。

设计思维的转变给教学带来的影响。室内设计在互联网背景之下的知识构成产生了异于工业时代的转变。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进行教学设计时应根据时代的变化以及市场需求来调整教学方法,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二是要更加重视对于设计的知识方式与设计思维方面的教学,而不仅限于传播基础的设计知识;三是指导学生进行跨领域的学习,将各个学科知识融合起来,建立更为完整的知识结构;四是注重在教学的过程中解放、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四、互联网时代下的室内设计教学措施

(1)在基础知识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注重传授设计方法与设计思路,解放学生思维。由于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发展方向逐渐趋于扁平化,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加丰富和便捷。另外,在全球性的慕课资源的冲击下,传统的课堂教学正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变[3]。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就应适当减少,更多的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形式,主动获取各种资源,并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注重实践课程的学习与探究。

(2)室内设计教学课程应围绕市场与时代需要来进行调整,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策略。在学习室内设计学科知识的同时,应该引入市场营销的相关课程,从而使室内设计实现与市场更有效的衔接。这样才能使教学体系更具时代精神与动态性,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市场发展的趋势和行业动态来调整教学方案,探索更有利于学生需求与社会需要的教学策略。

(3)重视对学生的想象力进行开发,解放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作为一名室内设计师,最重要的就是玩转创意,这也是每一位合格设计师必须具备的能力。但实际上,学生的创新能力是较弱的,由于基础教育的影响,学生的想象力与个性化已逐渐减少。为了在课堂中给予学生更多想象力方面的启发,引导学生设计更具有创意的作品,教师应适当减少理论知识的灌输,增强对学生想象力的引导与开发,尝试转变学生的思维模式。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在设计实践课程中培养并提升学生的创造力。

(4)注重对跨界学科的学习与应用,构建更为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互联网的背景下,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越发紧密。除了人与人之间的的联系之外,各类学科知识间的联系也日益紧密。当今社会需要的是更为知识面广、知识结构完善的多元化人才,因此各大高校的室内设计教学应加强同人文与科学教育的链接,从而探寻更多的创意点[4],不断满足现代人对室内家居设计的需求,使教学体系应紧跟时代潮流与市场需要进行调整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