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16 16:07:59
导语:在地理课的意义和作用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中学地理教学 美育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188-01
美育教育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教育,是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具有陶冶人的情操的基本功能。因此,各学校都非常注重对学生进行美育的培养,在各门课程中加强了对美育的渗透教育。地理课程是初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地理教材中,拥有着很多绚丽的地图和各种曲线,在培养学生美育的作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正是从这一视角出发,来探寻初中在地理课程教育中对学生进行美育培养的对策。
一、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融入美育教学的意义
(一)是丰富完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需要
初中地理课程是初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重任。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师只是对学生注重知识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美育、德育等各项功能的培养,甚至还有些老师认为只要自己完成了教学任务就可以了,对其他的事情不闻不问。而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融入了美育元素之后,学生就会抱着美育的视角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并能进一步陶冶自己的美育情操,不但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还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促进初中地理课堂走向发展和完善。由此可见,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融入美育教学是完善初中地理课堂的需要。
(二)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
作为初中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初中地理课程,对学生学习科学地理知识自然起到重要的作用。实际上,初中地理课堂教育还具有非传授知识的功能,对学生的德育、美育、思想品德等各方面都有很大影响。在初中地理课堂中,通过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教育之后,学生的综合素质就会大幅度的提升。因此,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融入美育教育,会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融入美育教育的具体方法
(一)树立正确的初中地理美育教育观
初中地理课是教育学生产生可持续发展的课程,其审美对象是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初中地理课程就具有这个方面的重任。而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认识到这方面的重要意义,有个别教师甚至认为其任务只是完成教学任务,对于美育来说,不是他的工作范围和工作内容。其实,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对于教师来说,必须首先具备正确的美育教育观,才能搞好自己的教学工作,原因在于,美育教育可以使得学生更好的学习地理课程,最终使得教师在重视自己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美育感知能力,也才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全面发展人的目的。
(二)利用教材加强美育教育
在初中阶段,美育教育是依靠学科进行培养的。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对教材的深刻把握能力,必须注意把教学的任何一个环节充分的渗透美育教育,通过利用教材的方式,加强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具体来说,教师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是教师要在整体上把握教材对美育的教育功能。在初中地理教材中,有无数的美丽插图和各种形式的曲线,这些都可以成为培养学生美育的重要载体。比如,在教授中国地理课堂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中国地图的外形后,让学生感知中国地图看起来像什么,然后有历史知识背景的教师还可以稍微讲解一些为什么我国的地图会变成这个样子。学生在用眼睛观察的同时,用心去深刻体会,就能够深刻的感觉到美的存在,深深的把学生吸引住,成为引导学生探求地理、历史学科知识的有效力量。
二是教师上好每堂课,加强对学生进行美育渗透。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时时重视,绝对不能半途而废,这种对美育进行培养的过程突出表现在每次课的课堂教学中。对此,教师可以穿插一些美育教育的内容。在初中地理教材中,每一部分每一节都有丰富的地图,这些就成为教师培养学生美育的重要载体了。教师只有认真的上好每堂课,用美育的方法去陶冶学生才能逐渐的培养学生的美育能力。当然,要做到这一点是比较困难的,不但需要教师具有丰富的知识,讲课的技巧,还需要教师具有一些美育能力。所以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掌握好各种美育教育方法,才能真正发挥好培养学生美育的重任。
(三)设计恰当的美育教育方法
教学方法是确保美育能够取得成效的关键因素,实践证明,正确的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教学方法能够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反之则不然。对于在初中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也是如此,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的改善教学方法。
一是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吸引学生注意力。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种先进产品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教学中去了。对于初中地理教师来说,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不但可以完成教授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任务,也可以用来对学生进行美育的培养。在每堂课中,教师都可以把讲授的内容融入多媒体技术中去,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感受学习地理知识,同时教师再对这些知识进行有美育目的的培养,学生会深刻的感受到社会美、自然美。
二是在课程教学中增强学生的绘画能力。绘画能力也是培养学生美育的重要手段。比如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在黑板上画出中国地图,有美育能力的学生会很快的划出,而且相似度极高。而缺乏美育能力的学生虽然看过中国地图,脑海里有中国地图的印象,但是不能画出来。至于这一点,教师要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绘画技能的训练。通过这种训练,让学生逐步感受到美的存在与表达,启迪学生去创造美和发现美。
总之,在初中地理课程教学中融入美育教育不仅仅对于初中地理课程教育本身有重大促进作用,而且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是有很大利处的。教师只有高度重视美育教育,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利用好教材、拓展各种形式的教学方法,久而久之,学生的美育欣赏能力就会逐渐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杜君兰、徐宝芳.中学地理美育实施策略[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2005年第10期
关键词 高中地理;兴趣教学
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在学习过程中,兴趣是学习能力的源泉,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积极性和持久性的直接因素,更是创造性学习的必要条件。实践证明:学生对于学习活动的兴趣浓厚,注意力就高度集中,其求知欲越强。
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断变换教学方法,使学生产生新鲜感。这种方式对培养高中学生学习地理课的兴趣,是很有成效的。
这种方式主要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 电教课激发兴趣
课堂教学力求形象直观的电教课青年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要善于抓住青少年这一心理特征,在地理学习的开始就使他们产生兴趣。如,对于宇宙的奥秘,自然奇观,极昼、极夜、昼夜交替、四季交替、日食、月食、地理景观等类型的课可利用电教课。这种课型主要是结合课内的知识,给学生上地理景观录像课,在帮助学生认识了解地理景观方面,可以起到独特的效果。因为相当多的地理知识本身以景观的形式存在,“百闻不如一见”,这样就把学生的听觉和视觉同时调动起来,既激发了兴趣,又强化了课本知识。
2 注重创设“问题情境”的讲述课
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以学生原有知识基础为起点,以学生认知心理为基础,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新授课上,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探索地理课的丰富素材和信息。教师通过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导入,通过地理问题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分析生活中的地理现象,激活了地理课堂,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3 设计讨论课
关键词: 高中地理 情感教学 意义 学生发展一般来说,情感教学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采取一定的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以实现激发学生的情绪、调动学生的情感和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以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著名教育学家皮亚杰认为,没有一个行为模式是不含情感因素做动机。就像三维教学目标一样,实现情感教育已经成为有效教学目标的重要标准之一。新课改背景下,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得到恢复,他们成为a真正的课堂主人,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因为学生情感的变化对他们的学习效率有直接影响。
一、有利于促进高中地理教师综合素质的发展
新课改倡导的三维教学目标,并不是孤立的、矛盾的和相互排斥的,而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和互相促进的。情感教学的开展并不是以牺牲智育和能力培养为目标,而是在此基础上强化学生的情感熏陶和价值观的培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以,要想实现有效的高中地理教学,教师就必须拥有精深的专业基础知识、广博的文化知识、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和从事教育活动的能力素养、组织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自我调节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等基本的业务素养。为了深化高中地理课堂中的情感教学,提高情感教学的质量,教师除了要具备以上素养之外,还必须增加情感投入,教师应该忠诚于教育事业,献身于教育事业,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对地理课程的热爱,产生积极快乐的情感,而情感具有感染性,只有教师保持了积极快乐的情感才能使学生感受到积极的情感,进而更好地进行情感教学。对待学生,要热爱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只有对学生有热切的爱,才能发自内心地关心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思想,及时纠正他们有偏差的思想。至于对待自己,更要严于律己,勤于进取。只有不断充实自己,才能更好地教学,更好地实施情感教学。为了实现有效的高中地理情境教学,高中地理教师必须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自觉提升自身的知识和品德修炼,这样才能实现有效情感教学,从这个角度而言,开展高中地理情感教学可以极大地促进地理教师素养的提升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有利于促进高中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
任何专业性的教育必然会对学习者造成一定影响。在高中地理课堂开展情感教学,其意义非常巨大。首先,开展情感教学有利于高中生认识能力的提高,通过以往的基础教育,学生已经初步具有了一定的判断能力,高中教师在此基础上,运用情感教学法有利于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真、善、美,辨别假、恶、丑,逐步提高学生认识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情感教学,还能提升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让他们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主动自觉地摒弃假、恶、丑,宣扬真、善、美。
其次,在高中地理课堂开展情感教学还有利于培养高中生的生存能力。人之所以能够在漫长的种族延续中,经久不衰地代代生存下去,是因为情感发挥着难以估量的作用。在日渐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使学生学会在当今社会中生存下去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地理课情感教学也应该承担起这时代赋予的使命。
最后,高中地理课堂开展情感教学还有利于培养高中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教师对学生充满信任和关爱,反过来,学生对教师又充满尊敬与爱戴,学生与学生之间又充满团结和友爱,教材中蕴含着的情感因素,都会激起学生内心的涟漪,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使学生的人格日趋完善,适应社会的能力增强,创造能力得到提高。学生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也就能获得更多取胜机会。
三、有利于提高高中地理课的教学质量
在我国,由于教育制度和教育体制的影响,高中地理课一直处于非常尴尬的局面。从调查看,高中地理课堂一般都是教师讲授,几乎全包圆,什么问题都需要教师的参与和解答,而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他们只能作为听众,甚至一言不发,在学习过程中都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毫无学习主观能动性的激发和学习兴趣的培养。在地理课堂学生参与度极差,几乎没有什么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也只关注地理基础知识的掌握,对于与考试无关的内容和能力都视而不见,对相关考试内容采取死记硬背的机械式记忆方法,殊不知记得快,忘记得也快,这种敷衍性和应付性的学习状态对学生地理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非常不利。学生学习的兴趣总是在一定的情感因素下产生的,离开了情感因素,学生就很难有主动学习的兴趣了。学生对某一学科的学习兴趣又往往是来源于对这一学科的情感。怎么样才能让学生对地理课产生情感呢?这就需要借助于情感教学法的实施。教师积极情绪的感染,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创造的能够引发学生共鸣的情景,气氛热烈的讨论,以及老师跟学生之间构建的和谐关系,等等,这些都能够引发学生对地理课的情感,使得学生对地理课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被迫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要求学习知识。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地理课堂 导入技巧 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是地理学科教学活动的最主要形式。在地理课堂上,教师能否在短时间内迅速地把学生分散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让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产生兴趣,这直接决定着整节课的教学质量。而要想做到这一点,就离不开课堂导入技巧的运用。在地理课堂上,导入是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通过有效的导入,不但可以帮助学生迅速集中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积极主动地开展思维探究,进而掌握知识,培养能力。要想实现导入的有效性,教师在设计课前导入的时候需要遵循几个原则:多样性、简洁性、趣味性,只有遵循这几个原则,导入才能够有效发挥功能,促进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
一、复习导入法
在课堂教学中,复习导入法是教师最常采用的一种导入方法。在上新课之前,教师通过复习之前学习过的知识来寻找新旧知识之间的连接点,进而引入新内容。这样不但可以为新知识的讲解做好铺垫,同时还能够起到复习巩固旧知识,增加知识系统化的作用。因此,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据教学内容适当采取复习导入的方法。例如,在学习海水运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时,笔者就在上课之前围绕之前学习过的海水运动给学生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洋流按照成因进行分类可以分为哪几种?按照性质可以分为哪几种洋流?洋流对气温和降水会产生什么影响?不同的洋流对于地理环境会产生哪些影响?”就这样,在这几个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地翻开课本寻找答案,从而在复习旧知识的过程中为本节新知识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由于有了导入作为铺垫,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无论是接受能力还是反应速度都显得较为理想,从而顺利地实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诗词导入法
从古至今,我国流传下来的诗词歌赋、名篇名句数不胜数,其中很多诗词歌赋都是学生能够信手拈来的。而在很多的诗词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描述地理环境、自然景观和一些地理规律的句子。如果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能够利用学生比较熟悉的诗词来引入新课,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对知识的关注。例如,笔者在给学生上到“天气、气候”这部分的内容时,就在上课的时候先给学生大声诵读了几句诗词:“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由于这些都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佳句,教师在诵读的时候,很多学生不自觉地跟着教师念了出来。就这样,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带动了起来,这时候,笔者继续问道:“你们知道这几句诗词描述的是什么现象呢?它属于天气特征还是气候特征呢?”就这样,几句简单的诗词就激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不用教师要求,很多学生开始积极地翻开课本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活动中。
三、地图导入法
地图被称为地理科学的第二语言。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地图是必不可少的组成要素。学会试图、用图、画图是我们开展地理教学活动的重要目标。在地理课堂上,通过地图来呈现知识和规律往往比文字形式的表述显得更加直观生动,也更容易为学生理解和掌握。在地理课堂上,教师通过地图来进行导入,往往可以直观地向学生呈现出相应的问题、规律,使得学生迅速地进入学习的状态。例如,笔者在给学生讲到“城市的分布”这部分的内容时,就在上课之前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呈现了几幅城市分布图,上面包含了世界上几大重要的城市密集区,让学生仔细观察下,几大城市密集区其中有没有什么共同之处。就这样,通过直观的地图,学生看到了世界上主要几个城市密集的地区,然后再通过对周围地理环境的观察,从而总结出了几点城市分布的规律。就这样,在新课还没有开讲之前,学生通过地图就已经提前掌握了很多的新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进行更加详尽的分析,自然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新知识。
四、时政导入法
地理学科并不是一门封闭的学科,而是一门与时俱进充满时代气息的学科,很多的时事政治往往都与地理科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在地理课堂上,利用时事政治导入新课也是教师经常采用的一种导入方法。例如,笔者在给学生讲到《开发海洋资源》这个单元的内容时,就在上课的时候,围绕着近期很受关注的“中日争端”设计了这样一段导入:“我们都知道,近期中国和日本围绕着的归属问题引起了很大的争执,为什么这样一个小小的岛屿会引起中日两国的巨大关注呢?中日之所以在上互不相让,除了因为涉及领土的问题,其背后还蕴涵着巨大的经济利益。据联合国有关考察论证,在海域海底,蕴藏着大量的油气资源,因此,该地区有“第二中东”之称。除此以外,在海域海里,渔业资源也非常丰富,盛产着大小黄鱼、带鱼、鲣鱼、墨鱼、鲭鱼、红衫鱼、飞花鱼等,是我国渔民的一个重要的捕鱼场。面对巨大的经济利益,日本想方设法想要吞并,以便通过海域的开发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这样,通过学生比较关注的时政内容来进行新课的导入,不但可以有效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地理学科巨大的实践意义,从而有效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除了以上所列举的几种导入方法,在地理课堂上,还有很多的导入方式可以运用,如故事导入法、歌曲导入法、学生活动导入法、游戏导入法、悬念导入法等等。无论选择哪一种导入,只要能够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为新课讲授做铺垫就能够称得上是成功的导入。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重视地理课堂导入内容的设计,争取通过有效的导入来带动整个地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爱红.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导入技巧[J].教学交流·理论版,2009,5.
关键词:微课;高中地理;教学;渗透
目前,在我国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发展过程中,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具有积极的意义。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质量,对于高中生科学精神的培养,也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进而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得到提高。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有利于完善高中地理教学的方案,完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在高中地理课程的学习阶段,重视“微课”教学在其中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教学问题之一。
一、地理微课的概述
结合高中地理教学的实践活动可以发现,高中地理课程学习的重点,主要是地理事物的规律以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的影响。地理教师需要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探索地理知识形成的规律及人类相对应的发展策略。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应用,则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记录地理教师在课堂内外教学过程中围绕教学重点开展的一系列教学过程。通常情况下,微课的时间大约五分钟至十分钟左右,讲课的内容比较少,更多的是具有针对性的问题点拨。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呈现出的特点包括:趣味性、生活性以及综合性等特点。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应用
(一)导入预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
在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中,导入预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是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应用的主要内容之一。地理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微课的方式,将本节的教学内容导入预习,引导学生首先对将要学习的地理知识,形成一定的认识。学生在课前通过教材的预习,在观看微课视频后,可以将知识进行有效的衔接。导入预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预习效率,便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意识。因此,导入预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解疑答难,帮助学生理解相对复杂的地理知识
不断的教学实践活动表明,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应用,促使学生可以观看微课视频,发现并提出自己的疑难问题,并在微课视频及地理教师的引导下,寻找到正确的答案。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应用,可以帮助学生解疑答难,更加有利于学生理解相对复杂的地理知识。解疑答难,帮助学生理解相对复杂的地理知识,更可以激发学生参与地理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因此,在地理教学活动中,重视微课在解疑答难,帮助学生理解相对复杂的地理知识的内容,是非常重要的教学问题之一。
(三)延伸拓展,满足不同程度的学生需求
在高中地理教学活动的开展中,延伸拓展,满足不同程度的学生需求,也是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应用的主要内容。地理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看微课视频,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延伸拓展,满足不同程度的学生需求。其次,学生还可以在观看微课视频的环节中,及时发现自身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及时的向教师求助,逐渐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理教师应在结合学生学习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重视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应用,更好的促进学生学习地理这门课程。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中,地理课程作为一门实用学科的课程,重视高中地理教学方法的完善,对于提升学生地理知识应用实践能力与素质,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开展地理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结合高中地理教学的实际情况,探究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有利于实现全面培养学生地理课程学习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理教师应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重视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分析,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郭晶晶,刘艳丽.浅谈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旬,2014,(12):75-75.
[2]杨中意.试论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5,(12).
[3]崔成昌.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开发和运用的实践研究[J].文理导航(上旬),2015,(2):75-75.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241-01
在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鉴于目前地理学科地位和特点,作为一名高中地理教师,要真正落实好课程目标,有赖于教师从教学实践的层面,认真探索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和策略。充分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把学科教材、校内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等进行有效地优化整合,对于丰富地理课程内容、增强地理教学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课改理念下现阶段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状况之分析
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为教学的有效设计提出了五项基本理念:首先,高中地理课程要具有时代性和基础性,提供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基础知识;其次,建立丰富多样有选择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满足不同的地理学习需求;第三,提倡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及探究式学习,重视对地理学习的探索;第四,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地理课程的影响;最后,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合评价的结合。依据上述新理念不难发现现阶段的高中地理课堂存在许多问题,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令学生“只背不记” 、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不能与时俱进难以吸引学生兴趣、传统的布置作业方式令地理学习的意义只停留于表面。下面笔者将结合自身多年一线教学经验来谈谈如何结合新课改理念实现高中地理课堂的有效设计。
二、探索实施有效教学的策略与方法
1、课的准备工作,首先是备课
备课是搞好课堂教学的前提和保证。必须认真、扎实地备课和编写地理教案。近几年来,地理教学新大纲和新教材,从教育的指导思想、教育功能、体系结构等方面,都做了大的改革。教师教学时,进一步选择组织教材,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安排好教学的全过程。其次是编好教学提纲。教学提纲是课堂教学活动具体安排的重要组成部分。编写教学提纲时,要掌握教材结构,分清教材主次,注意内在联系,使之合乎地理学科的逻辑顺序和地理教学法的基本要求。通过钻研,教师耍从教材内容中找出其主体部分和核心部分,作为教学的重点。
2、结合学科特点丰富教学手段是重要途径
据文章上半部分所述,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式以无法满足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地理学科特点丰富教学手段就成为这次改革中的重点。结合新课改我们的教学方式应逐步从“教材本位”像“标准本位”转变。
就这点来说笔者认为,课堂教学设计应秉承“科学原理与基础一认识与分析问题一自己的行动与情感态度”这条主线,以探究式及合作式的教学方法丰富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既能围绕主题学习地理基础知识同时又符合新课程标准对有效课堂设计的定义。
3、充分运用各种图表,培养学生智能
教师在地理课堂上,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不断地开发学生的智力。在地理教学培养学生智能的过程中,各种图表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地理是一门趣味性、现实性较强的学科,很多地理知识可以利用多媒体将知识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同时很多地理现象也可以利用多媒体动画来模拟。通过这些多媒体方式可以让学生很形象地认识地理现象,不再局限于传统教学中的“口授”。有运用地图、图像、图解,变隐为显,形象地概括出来,才能讲授清楚。因为这些图像、图解概括性很强,又占有广阔空间,具有丰富的智力因素。通过对教材巾地图、示意图以及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所以,我们在今天强调培养学生智能的地理教学中,要充分运用各种图表,挖掘它在培养学生智能方面的潜在作用。课堂上教师应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可通过精心设计的一系列问题,层层设疑,使学生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积极思考、自我分析、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在“动”中获得知识,在“动”中培养智能。
4、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启发学生思维
有效的地理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提问时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个性特征来进行,设计的问题应具有一定的启发性,注重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对高中生来说,教师不仅应该设计具有一定理论和逻辑关系的问题.而且还应该设计一些具有思维深度的问题。如果还问一些浅显明白、形象直观的问题,往往就达不到提问的目的,进而影响到整个课堂的效果。例如,在学习《工业区位因素选择》时, 为了使学生理解区位选择的因素这个重要的问题,提问的问题就不能仅仅停留在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上,而应该设计一些具有思维性和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来分析和思考,进而理解工业区位的影响因素。
5、有效课后作业设计突出实践意义是保障
作业布置不仅是衡量学生学习程度的工具同时也是检测课堂教学成果的普遍方式。课后作业应作为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之一,课后作业的检测功能并不在于区分学生好坏而在检验课堂教学的开展状况。片面的作业布置理念使得作业成为学生的一项负担,画洋流图、算时区、背地区经纬度的传统作业形式早已让学生感到厌倦。如果教师能够与时俱进将地理作业与实际结合将从根本上改变地理作业乏味枯燥的问题。
几年来,我们通过广泛开展中学青年地理教师教学基本功的训练与竞赛活动,对地理教学基本功的评价问 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和探索。现将我们的研究成果总结归纳如下:
确定地理教学基本功评价指标的原则
地理教学基本功是一个内容广泛且具有学科特点的概念,它一方面包括许多具有各学科普遍意义的基本功 项目,另一方面也包含具有鲜明地理学科特色的内容。为了保证地理教学基本功评价的客观性,使评价切实起 到帮助广大地理教师尽快提高教学水平,不断深化地理教学改革的积极作用,我们在确定地理教学基本功的评 价指标时,必须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导向性原则。确定地理教学基本功的评价指标,要有利于贯彻中学地理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要针对当前 中学地理教师的实际和中学地理教学的实际状况,提出相应的评价项目与评价要点,突出评价的重点要求,以 便充分体现评价指标的导向性。在当前,特别强调对几种教学基本技能的掌握,以及这些基本技能在整个教学 过程中的运用,防止脱离教学过程孤立地去看教学技能的倾向。
科学性原则。确定地理教学基本功的评价指标,要以现代教育科学理论和系统理论作指导,按照地理教学 的基本规律和当前教师与教学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评价项目及每个项目的权重系数,同时采用定性 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以避免评价的主观随意性,逐步实现评价的科学化与规范化。
整体性原则。地理教学基本功是为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质量服务的。因此,评价地理教学基本功要同地理课 堂教学过程的评价紧密结合,同时根据每项地理教学基本功在整个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合理分 配权重系数,以利于实现地理课堂教学的整体优化。
可行性原则。地理教学基本功评价指标的确定,既要符合中学地理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又要从本市中学 地理教师与地理教学的实际出发,做到要求明确具体,方法简便易行,使广大地理教师都能看得懂、学得会、 用得上,从而有利于调动广大地理教师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地理教学基本功与地理课堂教学的水平。
地理教学基本功的专项评价
地理教学基本功的专项评价,是指对地理教师的某一项或某一类(如几项操作技能)教学基本功所进行的 直接评价。具体评价方法是地理教师通过一个教学片断或一项教学活动(如画一幅简略地图,写一堂课的板书 ,放映一组投影片或录像带,演示一组教学模型等),来展示其某一项或某一类教学基本功的水平,由评价人 员按照预订的地理教学基本功评价方案进行评价。例如,我们在1994-1995年北京市中学青年地理教师教学基本 功竞赛中,就制订与采用了以下评价指标体系:
北京市中学青年地理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评价指标体系 序号 评价项目 评价要点 权重系数
(1)三项教学任务的全面贯彻落实
1 总体结构 (2)启发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0.15
(3)课堂教学结构的合理性与完整性
(4)语言的科学性与严谨程度
(5)语言的逻辑性与流畅程度 0.25
2 语言技能 (6)语言的艺术性(直观生动程度)
(7)语音、语调和语速(说普通话)
(8)板书的科学性
3 板书技能 (9)板书的直观性、合理性 0.15
(10)板书的艺术性(工整、规范、美观)
(11)媒体选择的目的性
4 演示技能 (12)演示的科学性
(13)演示的直观性 0.20
(14)演示的规范性和艺术性
(15)绘图的科学性
5 板图技能 (16)绘图的直观性
(17)绘图的艺术性 0.25
(18)绘图速度与规范程度
从上表内容可以看出,我们制订的这个地理教学基本功评价指标体系的指导思想明确,符合教育目标与地 理教学大纲的各项要求,又切合本市中学地理教师与教学实际,考核项目与考核要求明确具体,重点突出,完 全符合前面所说的确定地理教学基本功评价指标的四条原则。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这个评价指标体系将总体结 构与策略作为评价几项教学技能的重要指标之一。这就避免了脱离教学过程来片面评价教学技能的倾向。在当 前一部分青年地理教师教学基本功不够扎实,对如何优化地理课堂教学过程、改革地理教学方法又缺乏明确认 识的情况下,将地理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同改革课堂教学结构、优化教学过程二者紧密结合起来,是十分重要的 。
地理教学基本功的专项评价,也可以用于对心智技能方面的教学基本功,如理解教学大纲、分析地理教材 、撰写教案、编制检测试题等的评价。具体方法是由教师提供文字材料(如教案、试题、论文等)由评价人员 按照预订方案进行评价;也可由评价人员向教师提出问题,教师作口头回答,评价人员按照方案进行评价。
地理教学基本功的整体评价
中学地理教师所应具有的各项地理教学基本功,在整个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 联系、相互影响,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地理教师和整个课堂教学的水平。因此,对中学地理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不 仅要进行专项评价,而且在此基础上还应对其各项教学基本功进行综合整体评价。具体评价方法是通过对地理 课堂教学过程的评价来检测地理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水平。
从下表内容可看出,在这个地理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6个基本评价项目中,都同地理教师的教学基本功 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我们运用这个指标体系评价地理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同时也就对中学地理教师所应具备的 各项教学基本功进行了评价。这个评价指标体系的第5项教学技能,就是对地理教师的语言表达、板书设计、板 图(板画)绘制和地图运用等操作技能方面的几项教学基本功的直接评价。其余几项教学基本功,也可通过这 个评价指标体系来间接地进行评价。例如,通过这个评价指标体系的第1项教学设计和第2项教学内容,就可以 对理解与贯彻执行地理教学大纲、分析地理教材、进行地理教学设计和撰写地理教案等项教学基本功进行评价 ;通过第3项教学过程,也可以对进行地理教学设计和撰写地理教案等项教学基本功进行评价;通过第4项教学 方法,可以对选择与运用课堂教学方法、选择教学媒体和运用地理电教手段等项教学基本功进行评价;通过第 6项教学效果,可以对教学效果检测和分析评议地理课的教学基本功进行评价。
北京市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序号 评价项目 评价要点 权重系数 1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的确定 0.10
(2)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安排
(3)地理基础知识教学的科学性 2 教学内容 (4)读图、填图和用图技能的训练 0.26
(5)地理学科能力的培养
(6)思想政治与品德教育因素的
发掘和教育观点的渗透
(7)教学设计方案的实施 3 教学过程 (8)课堂教学结构的合理性 0.22
(9)师生双边活动与教学信息的交流 4 教学方法 (10)认知方法的启发性 0.22
(11)组织教学的针对性
(12)教学媒体的选择及现代化教学
手段的应用
(13)教学语言的表述和教态 5 教学技能 (14)板书的设计和板图、板画的绘制 0.10
(15)教学地图的使用 6 教学效果 (16)课堂提问、练习和检测的安排 0.10
(17)课堂教学的反馈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总之,对地理教学基本功的整体评价,主要是通过地理课堂教学评价而进行的间接评价,直接评价的成份 较少。但由于这种评价方法将教学基本功和教学过程的评价紧密结合在一起,更符合现代教育理论和系统论原 理,因而更加符合科学性原则与整体性原则,能够促进各项教学基本功的全面发展,更好地发挥教学基本功的 综合整体功能,应该充分加以运用。
地理教学基本功的评价方法 中学地理教学基本功的评价方法同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的评价方法一致,都是按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 ,采取综合评价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地理 图像教学 策略
初中地理教材包含丰富的地理图像,为学生学习地理知识提供了充足的素材。地理图像的教学,是初中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初中地理教育不仅仅是教给学生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让学生掌握地理的基本技能,能够运用地理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生活中的地理问题,离不开地理图像的判读。所以,初中地理对于图像的教学也越来越重视。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也在不断加强对地理图像的研究,探索高效地理图像教学的途径。我以从事初中地理教学活动的经历出发,就如何运用图像教学,构建魅力初中地理课堂提出以下几点策略。
一、根据教学实情,利用图像导入
新课导入是上好一堂地理课的关键,出色的导入可以在开始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一旦新课导入失败,很可能一节课学生都对所学知识没有兴趣,课堂教学效果也会很差。通过地理图像进行新课导入是一种非常好的导入方法。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地理图像,感受地理的美妙,可以很快被老师的内容所吸引,教学效果非常显著。教师在使用地理图像进行导入时要做好地理图像的选取。地理课堂内容针对性较强的图像可以快速的引导学生进入到所要学习的内容。通过不同的地理图像,带给学生不同的视觉感受,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思考和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图的欣赏、认知能力。
比如,在教学《世界三大宗教》时,教师可以通过投影多个地区的宗教建筑,让学生感受具有代表性的三大宗教建筑的特征。学生在观察图像的同时既可以感受宗教的区域分布特征,也可以欣赏不同建筑的美妙。学生学习的兴趣会被一下子调动起来,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通过这种方式导入,可以很容易的开展后面的教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教学效果也十分显著。
导入是一种教学艺术,图像的导入可以给学生非常直观的感受,精美的图像对于学生来说无疑称是一种视觉盛宴。教师通过极具震撼力的地理图像来进行导入,能够瞬间提高学生的专注度,让整个课堂平稳过渡,让学生尽快的进入状态,提高了整堂课的课堂效率。
二、结合图像内容,进行问题设计
利用科学的问题引导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思考,可以进一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很多学生很害怕老师提问。通过图像来设计问题,可以改变这种局面。在观看图像的同时思考老师所提的问题,可以避免害怕心理。教设计与地理图像密切相关的课堂问题,不仅能够激发学生进行思考,还对学生的空间辨别能力和思维创造力产生积极的影响。
比如,在教学《气候的影响因素》一节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全球气候分布图进行展示,并创设相关的课堂问题进行提问。学生思考位于北纬30°的地区,为什么有的地方植被茂盛,有的地方却是荒漠一片?接着我可以给学生展示在同纬度中不同的气候的图像,如北非的撒哈拉沙漠,杭州西湖的美景,这两幅图之间形成了巨大的视觉反差。学生在判读了这些图像后,积极讨论,深入思考,进而得出正确的答案,通过这种方式轻松有效的解决了课堂教学重难点。
教师在提问的时候结合图像,能够给学生以图文并茂的效果,学生通过直观的感受思考除纬度之外的影响气候的其它因素,并在讨论的过程中集思广益,对新课的内容进行了及时的预习,调动了学生学习新课的积极性。
三、引导理性思考,提升分析能力
图像的判读和分析能力是地理教学的核心部分,学生只有在具备了一定的图像信息提取和分析能力,才能够从所提供的地理图像中获得需要的地理信息和地理知识。如果学生掌握了地图分析能力,学生还可以利用这种能力自行对地理图像进行判读和理解,逐步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尤其是从图像的感知到图像的理性思考。
比如,在教学《地形地势》内容时,教师可以展示我国的地形图,引导学生对地图的基本要素进行观察,掌握读图的步骤和地图要素在地图中的重要作用。学生还可以归纳出我国主要的地形特征和地势特点。引导学生对我国主要地形区分布的掌握,使其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很明显,如果教师只是一味的讲解地理知识,而不结合地理图像引导学生进行直观的感受,学生就不能做到地理知识和图像的有机结合。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点拨下提升了图像分析能力,那么学习效率会大为提升,能够从不同的图像中总结出各种客观规律来。
地理图像是初中地理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要重视图像的作用,改进教学方式,努力让图像成为课堂的主要素材和教学工具,提高学生读图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少波. 初中地理图像教学方案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14(7).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地理科学也在迅速发展着。地理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地理课程教学带来便捷,人们在研究和思考地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基础上的地理课程的教学,应对地理课程教学富有挑战性的新课题。
关键词:
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地理教学
高中地理教学,时间紧任务重,学生学习地理探究水准相对比较低,致使地理课程教学不能如愿以偿地有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是人们所有目共睹的。但地理课堂教学是否就是无有实现有效的路径?应当完全不是。在平时的地理教学中探索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下的地理教学,实现着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一、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地理课堂教学容量
高中地理的教学对象,从一定意义上讲都是学习地理的爱好者。但喜好地理学习的原因有别,有些学生就是冲着对地理课程的钟爱学习地理的,但所占比例不大。有些学生因为智力原因选择地理学科课程的学习,以为地理只需要去死记硬背即可,这些学生所占比例极大。如此阵容的学习者,导致地理的教学只能就是那样的少慢差费地去引领学生进行学习。为了每个学生的成功,平时的地理教学,每堂课的课堂容量都比较小,甚至就是小得不能再小了。教学容量的小,能够实现课堂效果的大?当是完全意义上的不可能。既然不可能在原有的条件下去提高教学效益,那么,就必须另辟蹊径,应当说信息技术为我们铺设了增加课堂教学容量的路径。如教学《海洋地理》的相关内容,所学生去做的,不仅仅就是去观察海底地形图,还需要学生去运用海底扩张与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解释海底地形的形成和分布规律。这样的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目的,所需要我们学生去做的就是那样的包罗万象,如果所包罗万象的内容有一个环节处理得不好,相互之间的环节就不可能联系得比较紧密,学生也就不可能去完成学习的任务。就从海底地形图的观察去看,如果我们采用微课程的形式,让学生在极短的时间内,涉猎到相关多的海底地形的图片和画面,并在相关图片、画面欣赏的基础上,看到一些有启迪意义的文字说明,那学生则在较短的时间内运用一定的切合事理的观点,解释正确海底地形的形成和相关分布的规律。
二、应用信息技术激发地理课堂学习兴趣
从相关意义上讲,高中学生具有高中学生的学习特质,他们有着在课堂上尽快获取知识和能力的欲望,而且就是相当强烈的欲望,他们是亟需获取成功的。因为他们深知,高中阶段的学习虽然就有比较漫长的三年时间,但与历史长河相比,那简直就是一瞬间。虽然学生不是那样的质量超群,但对学习的要求还是颇高的。如果我们不在课堂教学效率上去考究,那是很容易丧失学生学习兴趣的。如果我们再凭借自己声嘶力竭的讲授,让学生感到学习地理就是那样的枯燥乏味,那根本也就建立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当然课堂学生学习的效率就不会高,更谈不上就是某些意义上的很高。所以,为了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甚至就是高效,为了真正建立高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我们还应当去努力发挥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如教学《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内容,我们需要学生能够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产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资源、环境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对这样的教学内容,我们可以采取这样的策略,即让学生进行调查,学生经过调查可以获取本地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所产生的危害,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保护、治理措施。但那样显得比较费时、费力和费神,学生对此劳民伤财的做法显得不感兴趣,也不大容易产生高效果。如果我们将学生生活中较具代表性的生态环境问题制作成课件,并利用电子白板技术呈现给学生,那学生的探究兴趣就会立马建立起来,再经过相互之间比较激烈的争论,则完全可以形成比较合理和具体而又科学的保护、治理措施。
三、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地理课堂创新探究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高中地理教学,必须在围绕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地理问题的高度,从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角度,去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高中学生学习地理就不仅仅是让学生简单地听听背背地理了,而应当需要学生去探究,去比较主动地探究,在探究中形成地理学习的活力,形成地理学习的创新力。高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创新力怎样去建立,首先得建立学生创新探究地理的兴趣。应当说高中地理文本中的相关地理问题的解决,赖于一般性的思考就可以得以解决的,无需让学生去做出创新性的思维。但有不少比较实际性的地理问题,就是一般的科学家还没有能够得以比较充分的解决。也许人们会这样以为,还处于学习阶段的学生,怎可去攻克科学研究人员还没有能够攻克的问题?但我们完全可以在学生的心灵播下科学攻克地理问题的种子,让创新探究能够从现在起就在学生的心灵去生根、发芽,好让学生也就能够在不久的将来开出创新研究地理的花朵,结出创新研究地理问题的果实。如教学《环境保护》的相关内容,应当说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一大矛盾,相关的化工企业就直接影响着环境保护。如果我们能够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乃至就是比较日益尖锐的矛盾运用信息技术的手段比较广泛地罗列起来,那学生所获取的就不仅仅就是一些印象性的认识,而就完全可能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心灵震撼,就是一种意义上的科学解决经济与环保问题之创新种子的播下。这虽然不是现在就可以实现的,但学生可以比较创新意义上去关注环保问题,甚至就是比较实质意义上的创新研究环保问题。
作者:杨敏 单位:四川省雅安中学
参考文献:
[1]白文新.中学地理教材研究与教学设计[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