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中华传统美学文化

时间:2024-04-18 09:59:24

导语:在中华传统美学文化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中华传统美学文化

第1篇

关键词: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国传统文化;应用

美术在世界文化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用画笔勾勒出美丽的画卷是人们智慧的体现。美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社会的缩影,它从不同的角度反映社会现状,使人们的心灵得到净化。高中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同时渗入中国传统文化,使学生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在美术中的价值,进而增加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推进传统文化融入到学生的美术生涯中[1]。

1背景

(1)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继承和发展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5000年来,中国的传统文化不断发展,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使得我国具有丰富多彩的文化形态。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传统文化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现在的年轻人,影像文化伴随着他们走了一路,尤其是外来的影像文化已经影响了他们的意识形态,生活方式等等。许多孩子十分了解肯德基、麦当劳等外来文化,却对本民族的文化一无所知[2]。如何继承我国的优秀文化,弘扬我国的民族文化,迎接外来文化的挑战,是现今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2)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中,美术教育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文化的载体包括美术,所以在学习美术时是不能脱离文化意境的。在美术教育中势必要保持本民族独特的文化。教师在教导学生鉴赏美术时,应当研究如何增强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如何挖掘和利用各地能体现民族精神的各种美术资源等等。

2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的探讨

2.1发掘教材,充分渗透中国传统文化:高中教师在美术鉴赏教课过程中,需要充分备课,认真发掘教材中包含的传统文化。在高中美术教材中有的单元主要介绍中国古代的传统的工艺品,例如陶瓷、玉器、青铜器;有的是介绍中国古代传统的绘画艺术,想风景画,山水画等等;还有的单元是介绍中国古代的雕塑文化,例如彩陶!因此,教师在美术鉴赏教学是应当充分的利用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美术教程,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加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性。比如,中国古代绘画的这一章节重点讲述的是花鸟画。花鸟画是中国独有的特例的一种绘画门类,不曾在其他国家出现过[3]。中国花鸟画在中国有着辉煌的历史,至今仍受文人雅士的追捧。因此教师在教课过程中,应当充分了解我国花鸟画的知识,并充分渗入到美术鉴赏教学中去!2.2创新美术教学模式:学生学习美术的过程中,只有激发兴趣,才能够更好的融入到美术课堂教学中,才能够使师生一起探索美术世界的奥秘。以前的美术教学模式太过于单调,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甚至是学生对学习美术感到厌恶。因此,美术教师应当创新美术教学模式,营造欢快、有趣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如在美术鉴赏课上,教师可以从网上搜索与本堂课有关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料,然后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在鉴赏过程中,教师要教会学生使用正确的鉴赏方法,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使学生真正的学会欣赏美术、懂得欣赏美术。2.3加深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美术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缩影,因此,教师在课堂教授过程中,应当深入渗透中国传统文化,只有充分的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才能够真正意义上的学好美术。可以通过课后开展美术鉴赏活动。在进行美术鉴赏教学时,根据不同的课程的内容,选择不同的研究课题,以供学生课后研究,并随时与学生沟通交流。在设计课题时,课题的内容不仅与美术有关,还要渗入中国传统文化。确定课题之后,进一步分析题目,将课题分化为若干小问题。在研究过程中,不断与学生沟通交流,引导学生正确的鉴赏思路[4],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3结语

中国有着5000年的悠久历史,在这5000年里积淀了无数的优秀文化。美术鉴赏课程起到传承艺术文化的作用,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艺术观,从而了解当时的政治背景,经济,宗教等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丰富对我国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

参考文献

[1]李娜.在美术鉴赏课程中有机渗透中国传统文化[J].美术教育研究,2012,(14):141-141.

[2]薛小勇.高中美术教学中利用中国传统文化对学生人文修养提升之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16,(22):104-105.

[3]麦荣勇.让美术教学成为弘扬传统文化的主阵地[J].美术教育研究,2014,(12):101-102.

第2篇

1 设计美学的概述

1.1 设计美学的概念

当人类自身发展到一定程度,时间、物质等条件的富余自然生出对生活需求的要求,当人类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精神生活出现空缺急,由此产生对美的需求,学习研究创造美学的体系应运而生,即设计美学。设计是发现美,创造美,它将社会、生活、经济、文化、历史、现代科技、现代审美等种种因素加以理解融合,创造新的艺术作品,满足人类对美的追求和精神的享受,设计使人类更加完整和丰富。

1.2 设计美学的产生

人生存于世界,首先满足生理层面的需求,其次是精神层面的需要。在衣食无忧的前提下,空余的时间与精力去追求精神层面的需要。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人类已经不再困顿于基本的衣食住行范围中,人类的思想紧跟着时代的发展变迁,取得跨时代的进步,对事物的要求不仅仅局限在单纯的功能上面,自然生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古人云:“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是人类从古至今追求的永恒主题,喜爱美的事物是人之天性,正基于此,设计美学应运而生。严格来说,设计美学究竟从何时产生,人类又是从何时对设计美学概念产生意识,我们并没能准确地对此查找追究,笔者认为,人类对美所有的追求远比想象中的根源要深,时间要早,也许在人类有意识之初,便对事物之美存在潜在的意识觉醒。

1.3 设计美学的种类

设计美学包含了很多种类,建筑设计美学、服装设计美学,环境设计美学、视觉传达美学等,生活中所能看到的、听到的,触摸到的,甚至脑海中所能想到的一切事物,都与其相关,遵循着形式美的法则将其转化成物态,供鉴赏交流。如建筑设计,在远古时期,始于人类的动物性,人类的祖先会寻找洞穴居住,这也是各类野生动物的生存方式,为遮风挡雨、躲避猛兽天敌的袭击。人类发展至今,随着科技进步、思维开拓,人类对于居住地有了更深层次的需求。服装设计中,远古时期的人类由赤身到以树叶蔽体,现代社会则产生了专门以研究服装之美的独立体系。环境设计美学在当今也是极其重要的一个体系,人类由有地可居到对生存环境的美学研究,整个发展过程都离不开人类对于美的向往这一内在根源,它是推动着这一切发展的根本动力。

2 中国传统文化的概述

2.1 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

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体系庞大。何为文化,笼统来讲,文化是一种包容性和综合性极强的产物,它既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历史现象。人类发展至今,所经历的民族历史、风俗习惯、风土人情等皆包含其中。何为传统,著名艺术家张授一先生对传统的解释,认为:“‘传’即传布和流传,‘统’即一脉相承的系统。”传统就是我们对我国前人的历史、思想、文化、行为方式的传承。

2.2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传统国度,如果要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博大精深再恰当不过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对整个中华民族,整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都是极为重要的至宝,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历史都包含其中,现代的人民应当从中学习,结合新的文化知识加以融合,增添生命力。经典的文化经得起时间漫漫长河的洗礼,不会因人类的向前发展而黯淡无光,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时至今日仍如璀璨星空般熠熠生辉。在未来的发展中,将如同生命的火种,一代一代相继传承。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庞大的多民族,中华文化也是多民族传统文化的交融碰撞,正如《中华民国解》中所称的:“中华之名词,不仅非一地域之国名,亦非一血统之种名,乃为一文化之族名。”

3 设计美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设计与文化相辅相成,紧密相连,相互影响,不可分割。纵观历史,每个时代的设计审美都与该时代的文化传统相联系。经典的艺术作品体现所处时代整体的文化、历史、思想和审美。任何一件艺术作品,皆能从中探其根源。例如,在考古学中,判断未记载有朝代信息的出土文物,由于器物的造型及材质变化有着一定的历史规律和发展顺序,通过对统计材料的分析,找到合理的变化顺序,就可以推导出它们之间相对的年代关系。在母系社会,当时的文化环境是以母性的生殖崇拜为背景,所以众人皆以女性的结实粗壮为美。而在古代唐朝,从皇宫贵族到民间百姓,皆以胖为美,究其缘由,也与其文化背景关系甚密,唐朝国运繁荣昌盛,文化文明开放,统治者与人民百姓充满自信,对于不同的事物兼并包容。每个时代的设计美学都与该时代的文化背景息息相关。由于设计美学本身具有文化的一些特征,也就承担着如文化一般的传承使命与时代印记,对设计的审美追求从未能离开所处的文化背景和时代环境。综上所述,文化是设计美学的土壤,美学在文化中汲取精华,吸收养分,发展壮大。追求设计的美学是人类自身的行为,人类生活在特定的时代背景条件下,言行与思维毫无疑问带有这个时代文化的烙印。

第3篇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艺术形态突破了自然主义和形式主义的片面性,创造了民族的独特的现实主义的表达形式,使真和美、内容和形式高度统一起来,反映传统艺术发展的美学思想也是具有独创的宝贵的遗产,值得我们结合艺术的实践来深入地理解与汲取,不断的继承与发扬。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设计美学思想 艺术设计 继承 发扬

中图分类号:J201 文献标识码:A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古典文学与艺术的思想和方法在艺术设计中影响深远,特别是儒家文化思想、老庄哲学思想以及中国古典文学与艺术中包含的设计美学思想,都可以激发艺术设计无限的灵感与动力。

一 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设计

设计即生活,设计灵感来源于生活、艺术、文化等社会的各个方面。艺术设计包括的平面、广告、包装、数码等各个门类无一不与时代和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这些不同风格的艺术设计门类,以科技为依托、文化为内涵,打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和谐自然的溶入我们的生活。中国的艺术设计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艺术设计作品是时代、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与传播媒介,优秀的艺术设计作品展现出强烈的民族个性,不仅具有浓厚的现代气息,而且继承与发展了传统文化艺术。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对于传统文化艺术的借鉴与学习,不能流于形式,而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设计美学思想、艺术个性、哲学含义的发掘与汲取。把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现代艺术设计之中,可以使现代艺术设计更具民族特色。

二 中国传统文化的设计美学思想与艺术设计

中国的传统文化史,既是一部诸子百家的哲学史,又是一部美学史、艺术史。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哲学自成一家,相互影响,彼此映照,互为师长,所以,中国的传统艺术与美学、哲学中相关于美的的观点既百家争鸣,又相依相托,血脉相连,均流淌着中国传统的味道。

1 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

儒家美学的一系列命题,如孔子的“文质彬彬”说,孟子的“浩然之气”说等,都是强调诗、书、礼、乐的融合,注重天人和一的和谐,寻求真善美的统一,追溯美的本质,达成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儒家的核心思想重视“天人和一”的哲学理念所提供的人与自然和谐一致的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成为中国设计师所信守的设计哲学,并构成中国传统设计最基本的哲学内涵。“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中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都强调的观点,它深深渗透到中国园林艺术之中。“天人合一”的园林文化和美学思想,在艺术设计方面强调人与自然的融合关系。因此,中国园林最突出的特点是追求一种“诗情画意”的审美境界,例如苏州园林为了达到这种境界,一方面是充分利用花园、水池、假山、林木等创造出一种小桥流水的自然景致美;另一方面又十分讲究亭、台、楼、阁等建筑体的形式美,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达到一种富有情趣的园林美。

艺术设计中,关于现代汉字元素的设计与应用,也十分注重“天人合一”思想的运用,借鉴书法艺术追求的“得天趣,通自然”、“以不落斧凿痕迹”的境界,达到“天人相应”的审美目的和设计目的。例如,2007年Adobe设计大赛作品的《甲骨新发现》系列作品中,甲骨文字元素与现代设计艺术完美结合,刻满文字的甲骨主体图形达到了“以不落斧凿痕迹”的艺术效果,其艺术手法很好地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又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节目中活字印刷术的艺术效果,无不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

2 道家之无为而无不为

老子认为,美在道,而道之根本在于自然,正所谓“道法自然”。“无为而无不为”是老子哲学的根本,包含着对宇宙万物的规律和目的,必然和自由相互关系的理解。坚信宇宙是和谐的,以“无为”的态度顺应自然规律去追求目的,自然会达到。人创造器是效法道的,不言而喻也就是设计的效法自然。

《老子》第四十五章中的“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盅,其用不穷。大直如诎,大巧如拙,大赢如绌。躁胜寒,静胜热。清净可以为天下正。”充满了辩证的道理和对立制约的思想。《老子》一书中大量矛盾的概念是为了阐述“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但同时又表达了古今中外一切成功的艺术所具有的共性,这就是所谓的“无为而治”,突出的是“和谐自然”的审美思想。而设计法则中的诸多理念也继承了《老子》的矛盾概念。老子的自然宇宙观,使其倡导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主张无为而治。庄子则主张清静无为,《庄子》一书中的“静则明,明则虚,虚则无为而无不为也。”以及“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超越了儒家的天人和一思想,强调了一种精神超越的感性审美哲学。追求在宇宙万物同一中来达成超越的庄子美学,诠释了崇尚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同一的中国古代艺术设计原则。

道家的文化应用在平面设计上,主要是丰富了平面设计的形式法则和文化内涵。中国的传统设计偏重于形象性,注重感性的一面,而构成偏重于理性与逻辑,常与抽象的形象相联系。将二者的关联因素,做到兼收并蓄,从而发掘出新的视觉表现形式。比如2008奥运会的标志――中国印,就把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手法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三 继承传统文化的艺术设计方法

中国传统文化中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给现代艺术设计提供了多彩的想象空间与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设计美学思想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影响深远,中国传统艺术讲究的和谐均衡等传统构图法则也屡见现代艺术设计作品中。艺术设计作品中从复杂到单纯,从丰富到简练的提炼过程,也是我们从传统绘画中走出所造就的。下面我们就以文学、美术、戏曲等几个方面为例来谈谈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艺术设计中。

1 中国传统绘画与设计

中国传统绘画,独立于世,别具一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符号之一。中国画与书法中笔墨纸砚的使用,表达出抽象自如的线条形式美与极强的艺术张力。注重传统文化与艺术的现代设计师主张把中国民族艺术的精髓和西方现代设计理念有机结合,作品里经常使用中国水墨画的技法,同时又融合了现代视觉设计手法,作品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与浓厚的东方韵味。更重要的是中国传统绘画强调作品的意境,意境是情与景高度融汇后所体现出来的艺术境界。现代艺术设计者越来越需要更深厚的艺术修养以使其作品具有更强的文化底蕴,从而达到更高的艺术境界。所以设计者更加追求作品的意境化。

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散点透视、虚实处理、计白当黑、意象造型等表现手法较西方绘画的一点透视,追求真实的空间感更接近于平面设计的构图原则。这些手法在平面设计上的运用尤其值得借鉴。

2 中国传统图形、符号与设计

中国传统图形与符号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典型元素,关乎到哲学、审美、宗教、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如蕴涵宇宙玄妙的黑白阴阳鱼的太极图,代表四方位、四节气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的四神纹,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标志性图腾。在当代,这些符号仍具有积极实用意义,直接运用这些符号作为设计元素,是中国现代艺术设计的有效手法。于是在设计手法上,经常对传统形式进行艺术加工提炼与抽象简化,同时与儒道文化结合,使之成为带有传统文化韵味的新形象。

汉字是中国文化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有的视觉信息符号,是由笔画构成的记录人类理念的平面设计。汉字在中国传承了几千年,其艺术形式也随着历史的动荡不断变化和发展。汉字艺术的演绎载体“书法”又被称为“线的艺术”,书法艺术是文学、诗歌、文字的结合,诗、书、画三位一体,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典型代表,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艺术精粹。

纵观书法的发展史,自甲骨文的产生至篆刻;自隶书、楷书、行书、草书至颜体、柳体;自法帖至碑刻,无不透视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哲理: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道家的“道法自然”、“大巧若拙”的思想,再以及《老子》的矛盾概念等,都在书法艺术的发展中都起到了深刻的渗透与指导作用。

书法,是汉文化圈独有的一种艺术形式,被艺术界誉为最高境界的抽象艺术。汉字(方块字)有别于西方的字母文字,主要的特点是象形。汉字本身就是经过数千年提纯后的抽象图像,文字更因为在毛笔的书写过程中所产生的线条美感、空间、笔势、意境、精神而具有了极强的艺术性。书法具有表达文字意义与图形符号的双重身份,既能表情又能达意,兼具抽象美感与具象意义,在艺术设计中具有一定的独特意义,艺术设计中的书法艺术既作为文化媒介的代言又是符号元素的表述。

在现代,字体设计的内涵是指,汉字设计不再是单纯的美术字练习或技能的培养,而是一种主题创作思维模式的培养。其应用涉及了广告、包装、展示、装饰、装潢等多个领域。在设计原则上追求传统文化的韵味,使儒道文化结合现代的功能与技术,得到延续和发展。?

3 中国古典文学元素的符号化与设计

文学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它反映了历史的沧桑巨变,人间的苍生百态。中国文学著作浩如烟波,以《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为代表的中国古典名著,通过一个个小说人物的喜怒哀乐和经典曲折的故事情节,折射出当时的社会生态,并让人在阅读中品味出其中蕴涵的东方哲理思想。这些文学著作在漫长的历史中代代相传妇孺皆知,并使著作中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逐渐凝缩抽象成一个个具有极强代表性和象征意义的符号。这些具有极强代表性和象征意义的符号,是艺术设计取之不尽的灵感来源。例如,美国的动画从中国古典文学形象花木兰的故事中寻找到创意元素,拿去再造,把中国古典文学形象符号化,使花木兰成为世界知晓的形象。从某种角度说,艺术设计是创作个体哲学思想的艺术表现,没有思想做内涵的艺术设计,其生命力是脆弱的。艺术设计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才能更好地契合中国人的审美欣赏习惯,同时更加国际化,为世界所认可。

4 中国戏曲元素的符号化与设计

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符号之一,尤其京剧更是中国的国粹,戏曲艺术形式的程式化,是对现实世界与生活的虚拟化与符号化,是对具象物质生活的抽象提炼概括,与艺术设计中对现实与情感的“符号化”异曲同工。

中国戏曲在一个小小的舞台上要表现的是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可想而知其中需要多少具有极强象征作用的视觉符号。这些视觉符号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被普通大众所了解和接受的。人们能通过这些简单的视觉符号读懂背后所蕴含的复杂意义。京剧中生旦净末丑分别代表了社会各阶层的大众,花脸的不同的脸谱代表不同的人物性格等。我们在设计中所需要表现的主题如果能找到与之相对应的符号,而且这一符号是约定俗成,人所共知的,那么作品在进行传达的时候便可事半功倍了。而戏曲便是这种符号的百宝箱,我们应大力发掘。同时中国戏曲中综合了诸多美的形式,如服装、道具、舞台布置、身形动作等等,都是艺术设计中可以运用的素材。

四 结语

在设计中,我们应认真对待传统,从传统中找到创新的动力。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蕴藏着中国美学体系的精髓,从思想到行为上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的艺术设计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国传统文化被设计界重新发掘和诠释,从文化层面与艺术层面为现代设计注入了新的活力,中国的设计师应以此为契机,发扬和继承传统文化,形成新的设计风格,向世人展现中国现代设计与传统文化融合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 李泽厚:《美学三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2] 刘进:《论〈老子〉的设计美学思想》,《装饰》,2006年第5期。

[3] 夏燕靖:《中国艺术设计史》,辽宁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

[4] 辜正坤译注:《道德经》,中国出版集团,2007年版。

[5] 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作者简介:

第4篇

一、挖掘教材内容中的传统文化,提高人文素养

美术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之一,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在教学实践中,我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去感染学生,陶冶学生,使人文教育成为美术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强化美术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提高人文素养。

如在《过春节》一课的教学中,我制作了精美的课件,让学生了解有关春节的文化、历史、习俗。春节曾经是“团聚”的代名词,全家人要一起吃年夜饭、守岁、拜年,它是贺春节的一种形式,也是我国民族传统习俗,久盛不衰。在这其中蕴含着许多文化礼仪,在此我不失时机的问学生,你知道和长辈们一起吃饭时,有哪些礼仪吗?王少暄说:“应该让长辈们先动筷子吃,然后我们再吃。”我马上夸奖道:你真是个有礼貌的好孩子。接着顺势利导,那谁能用《弟子规》中的话来概括呢?蔡羽童站起来说:“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我立刻评价道:老师就喜欢象你这样自信的孩子。孩子们的回答让我很开心,他们已经能把我们在课堂中所教的传统文化学以致用了。接着我告诉学生:这句话就是告诉我们对待长辈应懂得礼让。不论用餐就座或行走,都应该谦虚礼让,长幼有序,让年长者优先,年幼者在后。良好的生活习惯,要从小培养。请同学们把这句话记在心里,并运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同时,我把相关的德育目标自然的渗透其中,达到教育无痕的目的。如:民间有“舒服不如倒着,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让学生了解美食文化――吃饺子的来历。在讲放爆竹时,我提醒大家:一定要遵守有关规定注意安全!在讲派发红包时,请同学们注意:在发放红包的长辈面前打开红包,是不礼貌的做法。并利用小天使的话: “如果你能将压岁钱用于购买学习用品,做有意义的事,长辈们会更加喜欢你!你打算怎样做呢?”告诉学生怎么合理理财等等。

美术教材中处处蕴含着人文因素。作为美术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采取有效方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二、将传统文化溶入教学环节之中,培养人文素养

作为美术教师在平时的美术教学中应多注重向学生传授中国传统的文化知识,对现有教材上的传统知识教师要进行合理补充和拓展,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掌握,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将传统文化知识与相应的教材内容相结合,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日常学习和生活。

在《百变团花》一课的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提高艺术感知能力。通过欣赏及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探究发现,感受团花的美,并了解团花的相关文化。学习剪纸语言,了解剪纸艺术及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以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同时教育学生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剪纸艺术,并结合《弟子规》教育学生做事情要认真仔细,不要忙中出错。

如:在讲“折”、“剪”时,我示范两种不同的画剪方法,分别剪出分散和连接的两种图案,请学生找出图案分散的原因。让学生在探究中找原因,并总结出剪时且慢要细心。我因势利导,告诉学生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认真仔细,不要忙中出错。正如《弟子规》中所述“事勿忙,忙多错。”很自然的把传统文化的知识渗透给了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养成习惯。并告诉学生要运用到自己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

三、有效整合开发美术教学资源,渗透传统文化,培养人文精神

在研究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对美术课程与其他课程进行有效整合,对书本知识与实践知识进行有效整合,从各种有效资源中选取与美术学科主题紧密联系的内容,让自然的、社会的、生活的知识和内容进入到美术课堂,渗透传统文化,培养人文精神,使美术教学更加贴近生活,更加实际具体。

如在《漂亮的小钟表》一课的教学中,我把教学活动的设计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起来。在学生设计制作完钟表之后,安排作息时间游戏,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比一比谁能先拨出每天早上几点起床,几点上学,几点吃午饭,几点睡觉……不仅让学生与数学课进行了跨学科的综合,同时结合传统文化《弟子规》中的“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和名家名句“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挤,总是有的。――鲁迅”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也促进了人文精神的培养。

四、联系自然和现实生活,渗透传统文化,培养人文精神

美术教学是美育的直接形式,是培养人文精神的阶梯。美术能对现实生活和自然界事物进行直接模仿,通过具体形象的画面和艺术造型来表现客观世界的美丑属性和作者的审美意识,给观赏者以审美的认识、教育和感染,从而培养人文精神。

如在《大树的故事》一课的教学中,我从以下三个问题去引导学生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结合传统文化《弟子规》和《论语》教育学生热爱自然环境、保护生态平衡,渗透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达到教学目标的多元化。

问题一:大树不仅是小动物们的好朋友,也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请你说说大树对人类有哪些益处?学生们争先恐后的回答: ①美化环境,净化空气。②可以做家具、做桌椅。③可以做铅笔,可以造纸……

问题二:总有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在破坏着这一切,有些大人,违背了人们的意愿,他们任意砍伐树木。同学们,对这些人的做法你们想说点什么呢?张佳慧站起来说:不要砍树了,要不然就会有沙尘暴和泥石流了,我们和小动物们就会没有安稳的家了。听了她的话,我非常兴奋,马上评价道:你的回答太精彩了,你真是个有爱心的孩子。听了我的赞扬,学生们纷纷汇报自己的感受:①不要破坏这些树木了,它们也是有生命的,这样它们会疼的。②请保护我们的环境吧! ③我们在同一个世界,为什么要这样破坏我们呢?……孩子们的话使我感到十分惊讶,看来,二年级的孩子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无知!他们开始发芽,成长,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思想和思维空间了。这不禁让我刮目相看。我赞扬道:同学们你们真是太棒了,个个都是个爱护大自然的好孩子。正是因为有些人的无知,只注重眼前的利益,乱砍乱伐树木,破坏了生态平衡,所以会造成很多自然灾害的恶果,这正如《论语》中所述:“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其意思就是人要目光远大,考虑长远。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而不考虑后果。

问题三:当我们遇到这样的情况时,我们应该怎样做呢?此时的孩子们兴奋极了,抢着来汇报:①制止这种行为,告诉他们不要砍树。②我们还要爱护树,不摘树叶,不折树枝。③不摇树,不在树上荡秋千……听了同学们的这番话,老师真是被你们所说的话语感动了。的确,爱护树木,要从小做起。《弟子规》中有这样的一句话:“凡是人,皆需爱;天同覆,地同载。”告诉我们不论是什么人,我们都要互相关心、爱护和尊重,因为我们共同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同一块土地上。同时我们人类也要爱护世间的万物,热爱自然环境、保护生态平衡,这样人类才能有更好的生存环境。

此环节与孩子们的互动交流,让我很自然的把传统文化结合到保护生态平衡的思想教育之中,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绿色生命的情感。提高了审美能力,培养了人文精神。使我和学生们同时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第5篇

1 他山之石――吸取传统文化精华是中学美术教育的现实需求

传统文化对锻造人文素养、完善人格的作用不可小觑。中国传统文化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一个包罗万象的文化生态,并且难能可贵地有机统一、相互融合。古往今来,教育都强调“文道结合”,在“传道授业”的同时培养道德品质,中学美术教育除了注重知识传播和技能锻炼,更重要的是通过艺术的熏陶砥砺道德品质、完善人格修养,实现对人精神世界的塑造。而要实现这一目标,传统文化积淀的精神财富则是取之不尽的瑰宝,中国传统文化中闪耀着崇高的人性光辉,胸怀、仁爱、诚信、修身、立志、廉洁、牺牲……这些美德都是传统文化的信仰,也同样应该成为我们锻造人文素养、完善人格的信仰。

传统文化对拓宽审美视野、提高艺术修养大有裨益。中国传统文化凝结了哲学和艺术的结晶,在中医、科技、文学、艺术、教育各个领域积淀了无数令人为之倾倒的作品,其形态、功能、内涵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情趣和精神状态,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宝贵财富。脱离传统文化的积淀空谈艺术修养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人们欣赏顾恺之的《洛神赋图》时,如果对《洛神赋》毫不知晓,则很难对画中展现的情节和意境有深刻的理解,进而体会其巨大的艺术价值,更无法进入“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艺术境界。同样,如果不了解“云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在古代建筑、雕塑中的广泛应用,尤其是其代表的“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理念,那么北京奥运火炬“祥云”的诞生也是不可想象的。传统文化和中学美术教育间存在着无法割裂的关系,是美术学习和创作永不枯竭的智慧源泉,只有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刻的理解,才能真正拓宽审美视野、提高艺术修养,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进入更深的艺术境界。

2 传承发展――当今中学美术教育与传统文化结合亟待加强

“重知识,轻素养”根深蒂固。当前中学美术教育在提升人文素养上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重知识,轻素养”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善。一是注重美术技能传授,忽视审美感受培养;二是注重美术形式学习,忽视文化底蕴积累;三是注重美术学科本身,忽视跨学科交流。这种局面下,美术教育容易流于形式,导致部分学生文化素质苍白、难以厚积薄发,因此,强化传统文化的熏陶,从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中汲取精华,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积累文化功底,是一项现实而紧迫的任务。

“重洋轻土”一度普遍存在。毋庸讳言,当前我国中学的美术教育实践中仍然存在“重洋轻土”的现象,表现为大量采用西方的美术教学模式,侧重西方美术能力锻炼,比如绘画上过分重视素描、色彩(水粉、水彩、油画)、速写等西方画种教育,忽略中国画的表现技法和形式。重视这些并无不妥之处,西方的焦点透视、解剖学、光影素描等能力的锻炼也是非常重要的,不妥的是厚此薄彼、“重洋轻土”。这种情况下,容易使人在文化意识尚且模糊的状态下,盲目追求“中西结合”,追求表面形式,忽视精神内涵,这对培养真正优秀的美术人才并无益处。当今世界文化发展趋势是相互融合、取长补短,我们应该时刻清醒地认识到,只有立足传统文化,我们才能“拿来”得更理直气壮,避免陷入盲从和消极。

3 多措并举――立足传统文化土壤实现中学美术教育的发展提升

中华民族要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建立一个兼具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和谐社会,在各个方面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将大有裨益,对中学美术教育而言,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3.1 在优化课程设置上下功夫

课堂教学是最直接、最基本的教学方式。可以考虑在中学美术课程中增加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学课程的比例,加大跨学科交流的力度,把优秀艺术作品引入课堂,充分利用课程设置的示范作用,鼓励学生广泛深入地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欣赏传统文化的艺术价值,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的传统文化底蕴。

3.2在创新教育模式上下功夫

美术教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既可以让优秀的内容走进课堂,又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博物馆、美术馆,走进节日风俗、祭祀仪式,有条件的中学还可以鼓励学生“走出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进行社会实践,到国家重大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实地考察感受,了解我们国家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起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进而进行保护和传承。同时,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教育和交流也是创新教育模式的应有之义,在这种教育环境下,师生之间的教育关系也应相应扩展,发展充分交流、合作、激励的互动教育关系。

3.3 在搭建交流平台上下功夫

第6篇

【关键词】美学 传统文化 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40-0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9-0151-01

从哲学的观点看,任何完备的科学理论都是具有美学本质的,都是具有对称、统一、简洁与和谐特征的。数学美基于美学的基本理论,侧重点几乎都是现代数学或西方数学中的美学问题,很少或甚至根本就没有涉及传统文化中更加深邃的美学思想。本文综合了传统数学美的研究要点,提出了传统文化和文学境界的美学与数学美的结合,并给出了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实例。

一、现有的数学美学问题数

学教师有责任教会学生鉴赏数学美及运用数学中的美学原则研究各类数学定理和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1]总结数学教学对美学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2、3]①概念的统一性;②公式的简单性;③对称性;④恰当适度;⑤相似性;⑥奇异性。

上述美学观点都是现代数学或西方数学中的美学问题,首先,主要是由于研究者把欧几里得式的演绎系统以外的系统不计入美学范畴。其次,忽视或不了解数学美的历史性、民族性、社会性等最根本问题去谈论数学美学。这样,难免会对传统文化中的美学思想方法产生误解。数学美学在传统文化方面的缺失,必将影响甚或限制数学教学的创新,因此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传统文化的美学与世界文化共生

什么是美学?美学辞典中对此也没有明确定义。但给予了解释:“美学”――“伊斯特惕卡”(Aesthetik),原义指用感官去感知。在西方古希腊、古罗马时期,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年)认为“美是理念”,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年)认为“美在形式”,“规则是美的本质”。

然而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如孔子、孟子、荀子、庄子等,对美的问题就有许多研究。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认为“里仁为美”,“先王之道斯美矣,小大由之”,孟子(公元前390~前305年)认为“充实之谓美”。

三、传统文化美学思想的体现

数学美是普遍存在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到处渗透着数学的美学思想。[4~6]下面从四个方面给出了实例并进行了论述。

1.也许对称对中国古人有着特殊意义。商代以来保存下来的文化遗产中就有完美的数字方阵、方程、几何图形及其对称变换方面的珍贵资料。在甲骨文、陶器、青铜器、数学著作、天文著作等文化遗产中有不胜枚举的实例。

2.宋代著名数学家和教育家杨辉,是出色的数学美学思想家。他的“天地之数”的提法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和现实意义。他在《续古摘奇算法卷上》中说:天数一三五七九,地数二四六八十,积五十五。求积法日:并上下数共一十一,以高数十乘之,得百一十,折半得五十五,为天地之数。杨辉用最大的天数(倒数第一位)加最小的地数(第一位)、倒数第二个天数上加上第二位地数,以此类推,最后得出每一对数的和都是11,再用11乘10,得110,再除以2得55。杨辉利用对称性原理构造了新方法。对称方法在数学研究和数学教学中很有启发性。

3.数学证明中的美学方法之典范――“出入相补”原理。“出入相补”原理,即一个平面图形从一处移置他处,面积不变。《九章算术》方田章中的圭田(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也运用了中心对称原理:半广以乘正从。半广知,以盈补虚为直田也。亦可半正从以乘广。这就是现在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文字表述,说明了乘法交换律――一种统一、对称的思想。

4.计算中的对称方法。《九章算术》中的四则运算、比例计算、开方等问题,虽然这些算法都是从生产实践中概括、归纳出来的,但都具有一般性,而且蕴涵着对称性美学思想方法。四则运算中的加减、乘除,还有乘方与开方等计算中很自然地用到了对称方法。中国古代的方程计算中,运用了对称方法。方程组中每一个方程的列法,必须掌握各数量关系的平衡、和谐,才能够准确地为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

四、传统文化中的文学美学思想

文学的实质是追求美、发现美和表述美。古今中外文学的美已经超出了语义功能之外而独立存在。而文学美和数学美的结合更是数学教学的新亮点。[7]下面举例说明。

1.直线垂直于平面:平面与直线在空间中都具有无限延伸性。若你正站在这张平面上,你会觉得它像望不到边的浩瀚沙漠,眼前一条直线直冲云霄,像一股正在袅袅上飘的轻烟。这不正契合了“大漠孤烟直”的诗句吗?

2.两条单调的平行线也是无限延伸、没有交点,并且互为伙伴。这就像同时行进却又永不相见、彼此不离的人世情感,你一定会想到李商隐的名句“相见时难别亦难”吧!

3.当你看到直线外切于圆这种几何图形时,你是否会想到“长河落日圆”?那一定是一幅壮美的图画:在一条蜿蜒流淌的河流尽头,水天相连,在一团红霞的簇拥中,一个鲜红的圆盘正徐徐地隐没在地平线下!

五、结 语

发掘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是新时代对传统文化研究和再认识的一个重要方面,更是数学教育、文学教育、传统文化教育以及爱国教育的完美结合点和综合。传统文化的数学美需要你用心去发现,才能体会到其中的美感与乐趣。从育人的角度说,传统文化的数学美发掘和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更好地完成数学教学的目的,更是对人性的陶冶,对崇高情操的培养,在教育实践中有着特殊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徐利治.漫谈数学的学习和研究方法[M].理工大学出版社,1989

2 周国威.浅谈数学中的美学[J].职业圈,2007(2):89~90

3 郑荣奕.浅谈美学因素在数学中的表现[J].科技资讯,2007(8):131~132

4 郭书春.古代世界数学泰斗刘徽[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5 代 钦.中国传统数学中的美学思想方法研究之一[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4(4):56~60

第7篇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文人山水画艺术对于诸多生态美学核心问题,有极为丰富和深刻的阐发。在传统绘画艺术观念中,自然是美的,自然之美是一种原生性的“自在美”;人本身以及人的创造活动也是一种“自然”,人创造的艺术作品具有的美,作为一种“再生美”,与自然之自在美和谐统一于世界之一体。传统文入画艺术的这些思考,应当成为中国生态美学研究的思想资源,并启迪研究的思维路向。

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决定了生态美学产生和发展的必然性。在中国,生态美学研究如何发展,近些年的争论非常多。作为中国生态美学建设代表人物之一的曾繁仁先生曾撰文指出,中国古代生态智慧,对当代包括生态美学在内的生态理论建设具有重要作用。这就是说,我们有必要转向中国传统文化,从中发现思想资源,进而推进当代中国生态美学的研究。

曾先生的见解值得思考。的确,自然为何?美在何处?人与自然应当取什么关系?这一系列生态美学的核心问题,在直接以自然山水为描绘对象的中国传统文人山水画艺术中就反复涉及。因此,虽然生态美学只是二十世纪才诞生的学科或研究方向,并非“古已有之”,但从问题实质而言,我们认为,传统文人山水画艺术以自己独特的方式,阐发了有关生态美学的深刻见解。

一、自在美:传统文人画论中的自然观

如何看待自然,是生态美学的首要问题。这个问题在文人画论中有相当多的相关表述。

道家思想被认为是文人山水画的理论来源。道家认为,本真的、原生的自然是美的。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庄子则指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知北游》)即是说,道是世界的总根,一切都由其化生;而化生之德是无上的,因而也是至美的。自然之美在于它是世界的本真、源头。在传统绘画美学看来,自然之美,因其为道无言之化生。

这种自然观在山水画论中亦反复表述过,被视为中国山水画论之开山的宗炳认为,图画山水乃“圣人含道哄物,贤者澄怀味像” (《山水画序》)。圣贤们能够理解自然之道,因而他们通过勾勒物像来感受自然之大美。清代的石涛认为,画之法,统一于自然之本质。“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法于何立?立于一画。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根,见用于神,藏用于人,而世人不知。”文人画家常以诗的语言描绘自然的美,如,“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桩,冬山惨淡而如睡。”这说明,在他们看来,“山水常常是世界本质的表现”。“天地运行的道理所在,就是山水的实质之所在”。这个意思在石涛《画语录》中也有明确表达:“得乾坤之理者,山川之质也。”自然万物之美,源自道之化生。感受美和体验自然之道,激发了文人们涉足画事。

在文人画理论家看来,自然万物不仅有物质实体的存在,亦寓内在的品性;自然美是万物“自美其美”,因而可以称其为“自在美”。

宗炳在《画山水序》中说,“山水质有而趣灵。”意即山水既作为实质性的自然存在物,又有内里的成分。和宗炳同时代的王微亦有“形者融灵”之语,更把“融有灵性”扩大到一切有形体的对象。至于“世徒知人之有神,而不知物之有神”(宋·邓椿:《画继》),“岂独山水,虽一草一木亦莫不有性情”(明·唐志契:《绘事微言》),则明白如常话,指出世问自然物就如同每个人,都有意识,有思想和情感。道化育自然万物,而且蕴藏于万物之中,让它们是其所是,故山水草木各有情态。这虽有原始时代“万物有灵”思想的痕迹,但这种事物之“各为其是”,与神话中风雨雷电后面都有一个“神”主使的观念其实是不同的。这种思想和西方关于自然的观点更相抵牾。西方文化秉持的是二元论:自然是无机的,机械盲目的,只有人才是精神主体。客观唯心论大家黑格尔,虽然把自然界作为理念发展的必经环节,自然为理念之自我否定和转化,理念之“身体”,但自然界终究是一片“死寂”。在黑格尔看来,美只是由于理念,美是理念,只是它要借助感性材料(自然、实体)显示出来。中国美学却不如此看待自然,而是把自然存在物当作“人格化”的存在。人,以及自然事物,均有内在的品格。自然风光之所以美,因为它是道(理念)的产物,是道使其为“这样”;道(理念)并不离弃具体事物而去,而是寓于事物中;事物自为其是正是天地自然之道。所以,苏轼说,擅画和知画,在于知“山石竹木水波烟云,虽无常形而有常理”。他称赞表兄文与可画竹之高妙,因为与可竹虽千变万化,却“合于天造”“得其理矣”。事实上,早在文人画论奠基之时,苏轼就用文字通俗地“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这一表述将中国传统绘画关于自然万物的理解定格下来。

归纳起来,传统文人画论关于“自然”、“自然美”的观点主要是:自然也有其外在和内在的两方面,是这两方面的统一;外在机械静止的自然,其内里蕴含着道、规律。自然之美在于其为世界的总根或源头;自然之美不同于世间一般所说的美,而属于最高的美、大美,非圣贤不能体验、把握。

二、再造美:人与自然关系在绘画实践中的表达

生态美学最终要处理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处理的好坏,决定着生态美学能否深入下去,能否获得理解、支持,并起到引导社会进步的作用。在传统文人山水画艺术中,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理解最充分地体现在绘画实践中。

首先,文人山水画艺术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看作是同一而并立。因为道是总根,包括人在内的自然万物都由它而来,故为“同一”。道无偏私,它赋予山川树木机理、品性、韵致、格调,赋予人以情感、思想、意志和态度,所以人和他周围的物之间并无高低贵贱之别,是等价等值的。这一点也使中国文化思想和西方关于人和自然的“主/客”思维相揖别。表现于绘画艺术,西方绘画中的人是第一位的,自然只是人用以自我表述的工具、陪衬。而中国山水画中,正如美国艺术史家埃利奥特·多伊奇(EliotDeutsch)所看到的“人和自然是一体的,只能把它们在一起加以显示。”“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任何一方都不优越于对方。人没有征服了自然,自然也不对人予以无情的控制。”文人山水画往往给欣赏者静谧安宁、优美和谐的愉悦感,即在于画者并不凌驾于所描绘的对象上,而是采取凝神静观,与对象交通相应、同构契合而达成。

其次,传统文人山水画创作实践反复证明了的一个观点是:人是最高的自然,他的自然就是内在自由的表达。绘画艺术美作为“再造美”是人立足于自然“自在美”之上的创造。这种创造是作为人的一种“自然”。

从社会学角度考察,中国文人山水画产生于传统时代文人知识分子对压抑现实的消极反抗,是他们力图从尘世樊笼中逃脱的独特方式。山水画中的“逸格”,是从标示现实中的逃逸慢慢转化到对规矩、程式的反叛。故此,“山水(画)”被他们视为“风流潇洒之事”,若能“写出胸中一点洒落不羁之妙”,“余复何为哉?畅神而已”因而,文人山水画不走“忠实摹写视觉所见之自然”的自然主义再现之创作道路,而是选择以形来写心中山水,取代对客观山水的描绘。我们知道,传统文人画家都不是职业画家,传统文人画“重视临摹”而“蔑视创作”——这当然不足取,但为何不足取而能在画史上长期存在?从“笔墨”这个角度其实很好理解。既然笔墨足以写胸中之意,纸面上的山川河流到底真不真实,“像不像”,不是文人画家深虑的问题,关键是要抒写他内在的东西。“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现代的齐白石这句话可谓揭橥中国画之奥秘。这句话本身又充满玄妙,“神”似而“形”不似——这是通常的理解。然而,在董其昌的《青弁图》与真实的青弁山之间,果然存在所谓“神”方面的“似”吗?董其昌自己辩白道,“以境之奇怪论,则画不如山水;以笔墨之精妙论,则山水决不如画。”原来,图画最终的精义甚至不在对山水的摹形写神,其根本乃在于“笔墨”。

笔墨被认为是中国画的底线,无笔无墨,中国画也就不存在了。什么是笔墨?无非是毛笔沾黑墨在宣纸上勾、皴、点、染的过程、结果及其实现的效果。然而“笔墨并不仅仅是抽象的点、线、面,或是隶属于物象的‘造型手段’,笔墨是画家心灵的迹化、性格的外现、气质的流露、审美的显示、学养的标记。笔墨本身是有内容的,这个内容就是画家的本人”。这话说得很明白,也很到位。而作为实践者,当代画坛大家吴湖帆先生就曾感慨:“人之好坏在性情之中,画之好坏即在笔墨之内,绝非门外汉能识得。”这说明,文人山水画真正追求的是画家的自我情感意志和理想愿望的表达,是其性格气质和涵养品质的“自然”流露。于是,我们读解张彦远的“夫失于自然而后神,失于神而后妙,失于妙而后精”就不会感到疑惑,为什么以自然山水为对象的山水画恰以“自然”为高,为逸格。

文人画家的这种创作实践究竟说明了什么?无非是肯定了“人不游离于自然之外,而是本身就是一种自然”这可以说是中国思想。中国传统美学与西方哲学美学思想最深刻的不同之处。也就是说,人的自然性不表现为简单的依附自然环境,而是表现于他有思想情感、精神品质或内在自由;人借助一定的方式——比如绘画,能使情感、愿望、理想得以表达、实现,这种实现,是人的创造,对于原生的自然美而言,则可称为“再造的美”,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艺术美”。这是关于人的最高的自然。

三、自在美与再造美的统一

传统文人山水画艺术中蕴含的“生态美学”思想已如上文所述。虽不尽全面、具体,也已得其荦荦大者。指出中国传统文人山水画艺术中蕴含着生态美学思想资源,绝不是为了一种心理上的满足,而是要为当下的研究给予启迪,提供思路。那么,传统文人山水画艺术关于自然、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对我们今天的生态美学研究有何启示呢?

有必要先明确制约生态美学发展的根本之所在。我们知道,西方生态美学是在生态学的引导下产生、发展起来的,生态美学承续了生态学对于自然生态环境急剧破坏的忧思和焦虑,其直接目的是唤起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关注、爱惜和保护。故此,生态美学就大力倡言自然是美的,并且期冀获得社会公众的理解和认同,并以相应的现实行动来达到上述目的。于是,“自然全美”成了生态美学的强命题。“自然全美”论在西方以艾伦·卡尔松“肯定美学”为代表。在肯定美学看来,只要是自然的,就是美的。自然万物无一不美,无处不美。在中国生态美学界也有与肯定美学持相近观点的研究者。这样的理论观点,似乎可以说是生态美学由其产生的前提及内在逻辑必然导出的结论。

但问题是,这种理论命题除了显示出研究者们极大的焦虑和强烈的使命感外,同时也把生态美学研究逼入了死角:既然自然全美,无所不美,那么不用说所谓的“征服自然”的生产劳动,即使人类的任何行为,都会对自然产生影响,都是对“美”的侵凌、伤害,这样一来,人最好毫不动弹!我们所能做的,仅只是守持一个静止、死寂的自然。自然已经足够完美,我们只需要仰观俯察,被动照单接收。然而,人不能活动不能创造,那人存在于世界又是为了什么呢?艺术美作为人工创造的美又还有什么存在的必要呢?于是,“美学”本身甚至人自己也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生态美学从肯定自然滑向了对人、人类社会的彻底否定,不啻为一个巨大的思维困境和理论歧途。

这种思维困境和理论歧途,其实是西方思想中的二元对立思维的逻辑必然。西方思想固然也首先肯定人从自然产生,但又把人从自然抽取出来,使之凌驾于自然,成为自然的主子及对立物(主/客二元)。一切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根据人的需要来裁决,在剜除了人的自然属性之后谈人的需要,谈人的生存和发展,这里面存在着重大的偏失。通常所谓的“美”就建立在这种偏失上。而当代西方生态美学却又在另一极点重新堕入迷途——西方“自然全美”思想是通过否定“人类中心主义”和“二元论”思维确立起来的。然而,人类中心主义有“强的”和“弱的”之区分,是否能一概抹杀?二元论思维是人思维方式之一,在自然科学领域尤为必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亦有其合理运用之处,完全放弃二元思维则实乃因噎废食。而西方生态美学对二者弃之如敝履,就从一个极端滑到了另一个极端。

然而中国式思维却不如此。中国哲学美学是以同一性思维为其理论思维方式。在关于自然、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认识上,中国文化思想推崇自然,肯定自然之美。它从宇宙自然原初应有的状态,从人与自然在发生学上的一致性来看待自然,得出自然万物有其发展变化的规律,万物——包括人在内都是自然演化的结果,因而不存在人与其他自然物的绝对差别。人适合于在自然环境中生存与发展,有理由把这种环绕人的生命系统和状态理解为“美”的。“美”是一种和谐统一的生命状态。人本身镶嵌于这种状态之内。对自然美的肯定,是人对自身所处和谐统一状态的肯定。

沿袭同样的思维方式,于是在中国文人山水画美学中,人与自然、自然美和人工美一艺术美之间因此也就不存在什么矛盾、拮抗之处。在画者和理论家的观念中,“自然”事实上囊括人在内,因而人本身也是自然。人之为自然不仅是其身体具有物质性,更在于他在社会历史进程(也就是更宏大的“自然史”)中不断丰富起来的内禀。人的自然的呈现不单是他要和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以维持生命存在,更重要的是他把内在的意志、要求以及欲望、情感实现出来(艺术创作),转化成为另一种现实性存在(艺术);这种实现无伤于自然(不破坏自然规律,即绘画中对物“理”的正确把握和传达、“传神”),有利于人更好地生存和发展(解决人与社会、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冲突矛盾)。

同时,文人绘画美学之肯定自然为美,是就整体、就自然的总体性水平而言,而不是具体到每一种自然物比如鲸鱼或屎壳郎,都肯定它们有“美”,是把人也放在其内,把人内在自由的实现看作最高的自然。因此,当中国美学说自然是“美”时,这种“美”是作为一种“基源性”的美,并不否定人的创造:人不仅能理解和接受作为基础性的自然具有的“美”,而且更要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创造出“美”!这种对自然(美)的理解,表现在中国文人山水画美学话语中,表现在文人画家们的实践活动上。显然,比诸西方思想西方生态美学观,中国绘画艺术中的自然观更具合理性,也符合当代世界发展和人的愿望与要求。

第8篇

一、生态美学是对美的另一种探索

生态美学从广义上来说包括人与自然、社会及人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是一种符合生态规律的当代存在论美学。把美学与哲学及自然结合,与我们生活整个环境结合,这是我们要探索的。道家思想被认为是文人山水画的理论来源,道家认为,本真的、原生的自然是美的,就有“天人合一”的说法。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庄子则指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知北游》),就是说,道是世界的总根,一切都由其化生;而化生之德是无上的,也是至美的。自然之美在于它是世界的本真、源头。在传统绘画美学看来,自然之美,因其为道无言之化生。生态美学强调自然界的有机性、整体性与综合性,我们站在这样一种视角去探索生活,呵护环境,传承文化,以达到一种“天人合一”境界。因此,“生态美学”可以说是对美的另一种探索。

二、生态美学视阈下的中国传统文人山水画的艺术体现

(一)传统文人山水画中的“自然艺术”

艺术源于自然,传统山水画作为中国画艺术的精华,更是离不开自然之本。何为“自然”,就如风过而树动这样不露痕迹的和谐之美,这是一种只能心领神会而无法真正用语言表述的大美。而中国传统文人山水画却将这种不能够言传的美临摹了出来,整个作画的过程,无一不是一种美的传递。从初始的构图、笔墨的运用、心灵与自然的契合,动静相宜,无不挥洒出一种无法言喻的和谐之美。

例如,北宋时期王诜的《烟江叠嶂图》便是这样一种和谐美的典型代表,整幅卷轴将诗与画巧妙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诗画同体”的境界,崇峦叠嶂陡起于烟雾迷漫的大江之上,奇峰耸秀,溪瀑争流,云吞雾吐,一派蓬勃生机。呈现出浩渺空灵、恍若仙境的山川景致。

(二)从生态美学的视角看待传统文人山水画中的“天人合一”

我国传统哲学思想中就有“天人合一”的说法,这一说法不仅影响着我国传统哲学领域,同时也渗透到文学思想以及美学的领域,尤其是在我国的传统国画中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纵览我国文人山水画家的作品,无一例外,都透露着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美。

例如,元代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这幅山水宏幅,就是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向每一位欣赏着叙述着创作者“天人合一”的思想情怀。画面峰峦起伏、林木秀美,祥和的小村落点缀在自然山水间,溪流、飞瀑、亭台、小桥,随着画卷的不断展开,景随人动,人随景迁,让我们领略到人与自然的灵性律动。画者描绘了人与自然的互相依存,向世人阐释了 “天人合一”的美感。

(三)从生态美学的视角看待传统文人山水画所描绘出的生命的灵性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的“物化”乃是一种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物我两忘之心境,这种哲学思想,放至画境,是一种玄远的审美意象,就是说万物与人是源于一体的,不论是山水或草木,这自然中的一切同人一样具有灵性。在画者眼中,山石树木、春夏秋冬,都是生命的律动,他们把自然的情绪都集中体现在山水画中,让我们去认识自然的血脉,感受生命的韵律。

例如,元代倪瓒的《渔庄秋霁图》,描绘江南渔村秋雨初霁之景象,远山近村,秋水澄明,清寒空寂,淡泊宁静。采用颇具个人特色的“三段式”构图,中右方以小楷长题连接上下景物,使全图浑然一体,达到诗、书、画的完美结合。后人称之“不食人间烟火气”,不愧是元代“放逸”之精品。这样的画面让观者看到的不仅是自然的美,更是生命的美,让我们带着崇敬去观察生命,体悟大道。

三、当代生态美学视阈下的中国传统文人山水画的艺术价值

(一)文人山水画对自然美的认识与肯定是人类对待自然应有的态度与意识

中国传统文人山水画中所体现的对自然之美的崇敬与热爱,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对待自然的态度,我们要有认识这种自然界的无声无息的大美,不论是传统美学还是当代美学,我们都需要这种启发,需要从不同的视角去认识美,创造美。中国传统美学把自然存在物当作“人格化”的存在。人,以及自然事物,均有内在的品格,是画家心灵的迹化、性格的外现、气质的流露、审美的显示、学养的标记。因为在文人画家看来,人不游离于自然之外,而其本身就是一种自然。人的自然性不是简单的依附自然环境,而是表现其思想情感,并借助一定的方式使情感、愿望、理想得以表达、实现。文人山水画为我们对于自然之美的认识,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二)文人山水画中“天人合一”与“和谐统一”的思想启发了我们对与自然相处之道的探索。

文人山水画作为东方特有的“自然生态艺术”,往往给欣赏者静谧安宁、优美和谐的愉悦感,即在于画者并不凌驾于所描绘的对象上,而是采取凝神静观,与对象交通相应、同构契合而达成。它不仅反映了自然之美,更体现出了一种“天人合一”的和谐之美,同时也赋予自然以生命的灵动,这些传统的哲学思想是我们探索人类与自然相处之道的启发。人类作为自然界中的一份子,就应以平和的心态去对待身边的事物,善待自然,才能达到“天人合一”。其次,这些无数的艺术瑰宝,不仅其自身是无价的,且启发了人们对自然进行保护的激情。

第9篇

一、传统美学观对现代招贴广告设计的影响表现

早在我国古代,就有雏形形态的广告面试,最为典型的当属韩非子所描述的“望子”和宋朝的印刷雕版“传单”,直至今天,传统美学观,对现代招贴广告设计的影响可谓根深蒂固。现代招贴广告,属于广告艺术体系中大众化的体裁模式之一,具有宣传、鼓动、报导、广告、劝谕、教育等功能,并以商品化、艺术化、工艺化等形式表现出来。

当然,在国外也有遵循共同规律的招贴广告,但相比于我国久经传统美学观影响的现代招贴广告设计,后者更具中国文化的特色,前者仅在设计手法方面,产生部分影响。在建国后的五六十年代,我国的招贴艺术,主要受到苏联、捷克和波兰的影响,在思想和艺术方法,都有了质的提升,逐渐融入到现代招贴广告设计当中。笔者认为,无论任何一个国家,只有在秉承民族文化的前提下,才能够守住国家的“根”,这也是很多国家在善于吸收和交融的同时,又非常强调继承的原因。我国从早期的华夏文明,直至今天的社会主义社会,在不间断的吸收、交融和继承当中,最终以“立足中华,面向世界”作为民主艺术发展的原则,使得现代招贴技术的审美心理和审美志趣,都有了传统美学文化深深的烙印。当前的现代招贴技术,在传统美学观的影响下,设计思路与民族的心理、精神同宗一脉,即便有外来文化的渗透,也会保持原汁原味的传统元素,并在传统基础上创新发扬,使得设计观念更为科学、设计手法更为精炼、设计思路更为流畅。

二、传统美学观对现代招标广告设计的影响引导

上文中,我们可以看出传统美学观对现代招标广告设计根深蒂固的影响,但以辩证的态度看待这些影响,又不得不加以重视积极因素背后的另外一面,那就是某些有碍于招标广告设计创新性发展的消极因素。在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传统美学观的影响加以引导。

1.保持广告的一目了然和简洁明确。招贴广告的设计,目的是宣传广告内容所指的对象,而传统美学观涉及的各种元素,可能是繁多复杂,也可能是交叉重复,简单的一个招贴广告设计,无法将这些传统美学元素都事无巨细的表现出来,否则将违背广告设计的初衷,广告内容的宣传反而适得其反。对于该问题,笔者的见解是:在应用传统美学元素的同时,务必保证广告设计的简洁性和明确性。我们引入传统美学元素时,要突出各种元素的重点,并将次要的元素删除,控制好各个元素之间的搭配比例,以最为集中、最为形象、最为简洁的方式,醒目地表达广告内容的宣传对象即可。

2.增强广告的以形取神和承先启后。由于传统美学文化,多以抽象的形式表现,甚至略带一些夸张的外貌,但又不乏立意和创新。好比我国的中国山水画,我们在招贴设计中,如果要融入中国山水画元素,必然要进行设计的定位,那就是以“山水画”技法,提炼出“山”、“水”元素的表现意见,同时借助现代技术的特殊机理处理效果,承先启后地赋予“山”和“水”传统水墨画技法全新的设计生命,譬如丰富与虚化处理技术,再如形与色对立协调技术等,我国2008年申奥的标志,就是代表这种“以形取神”和“承先启后”手法的典型作品,将“中国结”和“运动员”两个原本毫不相干的意象,毫不违和地结合在一起。

3.讲究广告的变化均衡和内在节律。在此回顾我国的篆刻艺术,在该艺术体系中,有一种被称之为“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的布局技术,讲究的正是现代招贴广告所需要的“变化均衡”和“内在节律”。传统美学观涵盖了各种元素,有静态元素、动态元素、疏的元素、密的元素,元素之间的宾主呼应和虚实相生,属于传统构图法则中屡试不爽的设计手法。现代招贴广告在应用传统美学观时,必须将这些设计手法淋漓尽致地进行表现。

4.切忌广告的崇洋媚外和固步自封。艺术有无穷的生命力,源自于艺术本身善于吸收、参考、借鉴的能力。但艺术的吸收、参考、借鉴能力的表现,又不是单纯的照本宣科和生搬硬套。对于现代招贴广告来说,很多设计者认为对传统美学观的单方面应用,可能会形成广告设计在灵感、手法、理念等方面的瓶颈,因此大胆地引入了国外的某些理念和手法,但基本否定了传统美学观的韵味,这是传统美学观继承的大忌。笔者认为,我们既不能固步自封地单方面强调传统美学观,但又不能盲目地追求国外的设计,而是要找到参考和继承之间的权衡点,这样才能够突破自然主义和形式主义的片面性,让现代招贴广告设计拥有无穷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