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18 09:59:24
导语:在农业经济新业态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新常态 商业银行 发展
引言:经济下行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作为经济活动的核心实体如何面临新常态下暴漏出来的诸多问题,实现农村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是当前农商业银行值得认真关注的问题。随着农村商业银行改革的不断推进,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状况得到良好的改善,但是由于其受“官办”思想及国有商业银行管理模式的影响,其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基于经济新常态的发展农村商业银行必须要通过不断地改革促进其健康发展。
1.经济新常态下农村商业银行受到的挑战
随着经济新常态的发展,我国农业产业进入了调整阶段,农村金融需求、形式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农村金融市场正经历着全所未有的挑战与冲击:
1.1传统盈利模式面临挑战。农村商业银行获利的主要途径就是利率差异化,通过信贷实现银行的利润,而经济新常态下实现了利率的市场化,这就标准着依靠利率获取利润的时代过去了。在加上农村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主要是支持农业经济发展,而农业经济最大的特点就是受自然条件影响比较大,容易出现信贷风险。例如农村商业银行将资金贷款给养殖户,而养殖产业的利润回报周期相对较长,因此当借贷者一旦出现收入与预期不符的时候,就容易出现逾期的风险。
1.2银行的信贷风险不断增加。在经济新常态环境下,国内外企业的盈利空间不断下降,甚至部分企业出现了亏损现象。农村商业银行信贷主要是面向“三农”产业,经济下行期,农业的盈利能力也在不断下降,一旦企业出现经营困难,就会增加企业的违约风险,而商业银行为了降低风险必然会采取压缩信贷的模式,这样就会给企业造成资金链紧张的局面,继而形成恶性循环的状态,最终导致不良贷款率提升。另外由于农村商业银行面临的客户主要是农户,他们信贷的资金相对比较下,所以商业银行投资获利的能力就相对比较小,同时在加上经济新常态下金融市场的不稳定,给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增加了银行信用风险。
1.3行业竞争更加激烈。在经济新常态下,商业银行为了扩大市场份额,国有商业银行开始向农村地区发展,这样必然会造成部分良好客户的流失。例如国有商业银行利用成熟的管理经验以及丰厚的利率将部分优质客户吸引过去,降低了农村商业银行的资金规模;
2.经济新常态下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的路径分析
针对经济新常态下农村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挑战,为适应新形势下“三农”发展,农村商业银行应该立足于自身发展,积极寻求提升发展的对策:
2.1将“服务三农”融入到农村商业银行发展全过程。农村商业银行存在的目的就是服务三农,因此在经济新常态下农村商业银行必须要清晰的认识到存在的价值,将服务三农作为经营管理的核心理念:首先农村商业银行要将总理在湖北十堰农商银行考察时的讲话精神作为经营管理的核心理念,坚持信贷资金不外流、支农力度不减弱,不能因为向非农业企业开展信贷而获得较大利润而不向农业产业开展信贷业务;其次创新金融产品。基于经济新常态的发展,尤其是城镇化发展,农业和第二、第三产业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式,因此需要农村商业银行及时根据农村金融发展的需求创新产品,满足农业金融市场多元化发展的需要。例如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农户选择金融机构的途径越来越多,因此需要农村商业银行来自于服务客户的原则,为农户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
2.2构建完善的风险防控体系。目前我国债务危机比较严重,再加上国外金融市场的不稳定,在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农村商业银行应该坚持审慎经营,做好风险防控体系:一是优化信贷结构,保证新增贷款的质量。农村商业银行要发挥资金的导向作用,服务供给侧结构改革,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重点支持新型农业产业,为农业龙头企业开展特色化的信贷支持业务。例如农村商业银行要结合当地的主导产业制定特色的金融产品,满足当地企业融资的需要;二是树立风险意识,在农村商业银行内部树立风险防范氛围,让全体成员树立关注风险的理念,并且落实安全责任制度,强化合规风险问责制度。为切实提升员工的风险意识,农村商业银行要定期组织员工学习,并且可以通过参加反面教材的方式提高法律意识;三是完善管控体系。针对商业银行所存在的信贷风险,商业银行要实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实现信贷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以及制度化。
2.3创新金融服务方式。进一步增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责任,加大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本着资金取之于地方用之于地方的原则, 建立县域银行新吸收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的机制;要紧紧围绕客户需要,加快“适销对路”的信贷产品创新,深入企业调查摸底、评级授信,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发挥金融优势,着力为企业搞好综合化服务。例如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农村商业银行要拼弃过去“赢在大堂”的思维定势,积极倡导“赢在线上”的思维模式。要树立不论客户身处何处都是我们农商行的客户,打破城乡、地域的限制,把农村变为地球树。
2.4制定完善的激励机制,提高队伍素质。采取多种激励措施。提高等级待遇,对业绩差的通过薪酬手段迫使其主动转岗。通过对全员各流程岗位梳理,尽量精简后台人员,充实客户经理队伍,同时强化客户经理培训,提升学习效果。二要提高薪酬机制激励作用。建立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促使客户经理不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在积极营销、扩大贷款总量和覆盖面的基础上,注重控制风险,不断提高资产质量。进一步提高绩效薪酬的比重,按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拉开薪酬梯队差距,有效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3、结束语
总之基于经济新常态,农村商业银行需要不断适应经济转型要求,完善和提升风险管理手段,提高差异化风险经营能力,在推进转型,谋划创新的同时,始终遵循商业银行经营规律,坚持稳健风险偏好,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陈军,朱飞燕,在新常态下探寻农商银行发展新引
擎――农商银行发展联盟深圳、福建、厦门三地考察报告
中华合作时报 2016―06-17
[关键词]“互联网+”;农业经济发展;乡镇流通平台:对接
作为一种新兴业态,“互联网+”已在诸多经济领域发挥显著功能。基于互联网平台实施电子商务活动,将有效解决商流运行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这一点来看,“互联网+”能在助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自身优势。农业经济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以社会分工为标准可以将其划分为农业生产领域和农业流通领域。随着农村农地和林地确权工作的开展,以及对返乡农民工进行创业扶持,农业生产领域的变化是十分显著的,其中产业化生产格局已经逐步搭建起来。然而反观流通领域,部分农村地区因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与商品市场之间的空间距离较长。即使存在区位优势的农村,也因不懂市场而无法将生产领域的商品以合理的价格出售。能否将“互联网+”模式应用于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流通领域,使流通领域中的商流借助电子商务平台降低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干扰,是值得研究的课题。这就构成了本文立论的逻辑起点。
一、问题的提出
乡镇流通平台作为供应链系统中上游的一个节点,起到将农业经济系统中的商流进行输出的功能。因此,“互联网+”模式就需要与该流通平台进行对接。为此,笔者围绕乡镇流通平台的搭建提出以下四个问题。
(一)西部农民增收与流通平台间的关系问题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区的“三农”问题已得到显著改观,贫困人口数量在原有基础上下降了2/3。同时,在西部劳动力逐步回流的趋势下,“离土不离乡”的工作模式已成为西部地区农民的务工首选。但现实表明,在缺少有效流通平台支撑的状况下,西部农村的商流将被限制在有限的市场范围内,无法为当地的乡镇企业、创业农户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便是,高度同质化的乡镇工业生产和创业类型在域内市场中已形成了过度竞争态势,这势必抑制区域内农民的增收动因。
(二)西部乡镇流通平台搭建的实施主体问题
乡镇流通平台在功能上体现出支撑西部农村商流的流通,这决定了该平台具有极强的正外部效应。根据经济学原理可知,外部性是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之一,所以在搭建流通平台的主体选择上自然将目光转移到政府身上。然而,商品流通依托市场需求拉动,这意味着流通平台还应在市场原则下进行管理和维护。因此,西部乡镇流通平台搭建的实施主体就不能局限于县域政府范畴,还应引入市场的力量。
(三)乡镇流通平台搭建与内外管理间的问题
乡镇流通平台作为具有极强正外部性特质的渠道,需要与西部农村商流的特征相适应。这里的特征包括商流的结构、流通规律和周期性。通过调研发现,西部地区乡镇企业的商流仍以农产品深加工为特色,并涉及服装加工业;而创业农户的商流以农产品的养殖和种植为主流[1]。因此,乡镇流通平台在内外管理上需要形成植根性效应。
(四)乡镇流通平台搭建中的动态适应性问题
乡镇流通平台在搭建中还应重视对未来环境的动态适应性问题。根据产业经济学理论可知,西部农村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将逐步加强与域外经济场的联系,从而不断升级当地的产业结构。由此,动态适应性是平台管理主体所要解决的问题。不难看出,以上四个问题分别涉及农民增收关系、平台搭建的实施主体、平台的内外管理、平台的动态适应性等方面。这意味着,要使“互联网+”与乡镇流通平台形成无缝对接,则需要与上述四个问题形成同向契合状态。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互联网+”模式功能的正常发挥。
二、对“乡镇流通平台体系”的认识
为了确保“互联网+”模式功能的正常发挥,还需要对“乡镇流通平台体系”进行全面理解,从而寻找到与之相对接的切入点。
(一)对乡镇流通平台功能的认识
长期以来,涉及农民增收问题的思路大都以提供就业岗位以及扶持农户自主创业为主线。这一思路在特定地域范围内是可以取得明显效果的,如处于东部发达地区的农民。但对于西部地区的农村来说,随着农业税减免和农村社会保障程度的显著提升,该区域的农民似乎存在着一种优越感。这种优越感在封闭生活空间的作用下,逐渐形成了“离土不离乡”的就业意愿以及自主创业冲动。因此,基于西部农村的这一特点,县域政府相关部门急需加深对乡镇流通平台功能的认识。
(二)乡镇流通平台实施主体职能
打破市场失灵对西部农民增收的限制,需要县域政府出面搭建乡镇流通平台,构建完整的供应链体系。针对西部区域商流的特点,应加强仓储节点和流通加工节点的建设。但问题也就再次出现,即由谁来具体管理这一流通平台?笔者认为,可以将问题转换为“由谁来经营该流通平台”。按照市场原则来经营管理流通平台,需要引入第三方流通组织来执行,同时还应防止流通平台的外部性效应被弱化。
(三)对西部农村商流特征的调研
在“商流决定物流、物流支撑商流”的辩证关系下,若要使乡镇流通平台与西部农村地区的商流保持匹配,还需要深化对当地农村商流特征的调研。笔者对成都周边县域内农村实际情况的调研发现,该区域的商流以轻工业产品(农产品深加工和服装代工生产)为主要种类。这样的商品种类和类型决定了供应链系统的运转模式,并在市场需求导向下为供应链管理提出了要求。可见,深化对西部农村商流特征的调研,是当前急需开展的工作。
(四)柔性化流通平台的管控机制
乡镇流通平台的搭建不可能一劳永逸。随着农村产业政策的调整和当地产业结构的动态演进,原有的平台不能完全适应现实的需要。因此,建立柔性的流通平台管控机制成为必然。前面已经指出,县域政府应成为流通平台的建设主体,其在建立柔性化流通平台管控机制上也应发挥建设性作用。
三、“互联网+”与乡镇流通平台对接的切入点
(一)实施对接的主体
乡镇流通平台在功能发挥上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这意味着借助市场力量来完成流通平台的搭建会遭到市场失灵的干扰。再者,随着“互联网+”模式的引入,前期将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电商平台的基础设施建设。由此可见,实施对接的主体应是县域政府。全国各地反馈的经验也表明,在政府主导下进行电子商务平台搭建,能更好地完成后期服务和管理工作。同时,具有官方背景的“互联网+”模式也能增强农户的信任感。
(二)实施对接的职能
实施对接的职能主要指向“互联网+”模式的具体服务对象或范畴是哪些。从西部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应着力为返乡创业农民提供服务。笔者调研发现,返乡创业农民通过在发达地区打工,积累了一定程度的人力资本,并在现有的农地和林地产权改革中获得抵押贷款的可能。但受到主观和客观条件的制约,他们无法对市场需求信息进行及时反应[2]。由此,借助“互联网+”模式所支撑起的电商平台便能有效解决市场信息接收和反馈问题。
(三)实施对接的管理
乡镇流通平台应交给第三方组织进行管理,在管理中应引入市场机制,实施对接管理的主体应具体到第三方组织身上。“互联网+”模式是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经济发展的一种新兴业态,那么在线上和线下同步运转的状态下,需要对线上信息进行及时更新和优化,并对电商平台定期进行技术性维护。所有这些都不可能由政府部门来实施,而只能在市场机制下由第三方组织来完成。
(四)实施对接的要求
实施对接的要求主要包括:与西部农业商流特征相适应,与流通平台柔性化管理相适应。这意味着在实施对接之前,应针对线上交互界面设计、信息板块构成等诸多环节进行实证调研,从而建立起具有区域植根性的“互联网+”模式。
四、有效措施构建
正如决策层所意识到的那样,我国“三农”问题若得不到彻底解决,那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仍是乌托邦式的主观意愿。因此,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应将农业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解决农户增收环节。“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问题,实现农民在新城镇建设过程中的各项福祉稳步提升,成为农业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一)县域政府搭建电子商务平台
为了实现“互联网+”模式所形成的规模经济效益,需要形成该模式对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覆盖面,从而以县域为单位进行“互联网+”模式的对接。在实施主体的选择上,应以县域政府为主导。在搭建过程中可以采取PPP模式,即县域政府与企业共建形式来开展工作。为了降低日后对电商平台管理的交易成本,这里的企业可以指向第三方管理组织。为了增强电商平台的官方性质和公益性特征,可以考虑将“互联网+”植入县域政府的网上政务平台之中。
(二)有针对性地建立创业信息服务
西部农村中的创业类型大多集中在种植和养殖业,部分涉及具有乡土文化气息的家庭手工业。这决定了以上类型产品需要通过实现空间效益和时间效益来促进农户增收。因此,电商平台应在农产品宣传和市场供求信息等方面起到支撑作用。根据西部创业农民所面临的商品流通困境,电子商务平台在交互界面的设计上应突出按产品品种分类的形式。同时,县域政府应组建创业或行业协会,规范相同农产品的市场定价机制[3],这样才能避免业内竞争所导致的利益损失。
(三)付费原则下的电商管理模式
电商平台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费用,经济资源本身就需要通过付费使用来建立有效的配置状态。因此,在“互联网+”与政务平台之间的嵌入环节完成之后,农村中的各类型经济主体在使用电商平台时应实现“一户一个账号”,通过付费来获得账号的使用资格,为电商平台的维护和管理提供必要经费,也促使各类型经济主体更加珍惜线上信息资源[4]。关于资费问题,可以通过设立不同层次的服务功能,由经济主体根据自身需要自行选择。
(四)市场导向下对电商界面优化
在适应西部农村商流变化和柔性化管理要求的前提下,电商平台还需要在市场导向下不断优化线上信息。这里需要强调,我们需要根据农村经济主体的文化程度、使用偏好等特征,订制化地完成电商交互界面优化工作。为此,第三方管理组织应与平台使用方保持实时联动,通过线上访问、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得他们的需求信息。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互联网+”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的对接不流于形式。
五、实证讨论
本文以重庆为例进行实证讨论。应将原有的“公司+农户”经营模式升级改造为“互联网+公司+农户”,实现农业产供销信息共享,让农民使用智能手机获取销售数据,逐步形成按订单生产的B2B2C供应链模式。支持重庆生猪综合交易市场(生猪交易交割中心)、重庆中药材市场、观农贸市场、菜园坝水果交易市场、重庆花木世界等一批涉农专业大市场,探索试点B2B2C的电子商务新业态。逐步形成以平台建设为基础,以信用体系为核心,以系统集成为工具,以智能手机为终端,以冷链物流仓储配送为配套,以自有电商品牌为标志,以网络预售、秒杀、定时(整点)上新等为营销手段,以电子支付为核心的重庆大农业市场体系及大宗农牧产品电子商务新业态。鼓励农业农村电子商务领头人开设网店、官网直销、微信直销,推动创新创业。鼓励终端深入乡镇的配送站建设,形成农村到户“最后一公里”的配送服务能力,丰富农村居民购买渠道。
六、结语
本文主要围绕西部农业经济发展来阐述“互联网+”对接模式,但文中的分析思路和所得出的结论对于我国其它地方的农业经济发展也是有借鉴价值的。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互联网+”模式应切实发挥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功能。若要实现这一点,便需要在对本土商流的适应性方面下工夫,同时还应关注未来对接的演变趋势。通过静态与动态视角相结合,不断筑牢后工业化时代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信息技术平台。
[参考文献]
[1]田跃.基于地域共享的现代物流业成本控制问题研究[J].商业时代,2013(33).
[2]孙颖.电子商务企业物流成本控制探讨[J].中外企业家,2013(9).
[3]赵奕凌.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
关键词:新农村;农业;经济管理
1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的内涵
农业经济管理是对农业生产过程中生产、交换、分配与消费等经济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控制、协调,并对人员进行激励,以达到预期目的的一系列工作的总称。农村经济管理的目的是保证生产人员、生产关系、生产资料等各要素协调发展,为广大农户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提升农户销售和种植及生产等工作的积极性,有效带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使新农村建设呈现新景象[1]。农业经济管理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我国农村地区的农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发展程度相差较大。作为农业大国,加强农业经济管理已经成为平衡各地区农业发展的重要路径。(2)农业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构成要素,在发展农业经济时需要加强农业经济管理,这样才能有效提升我国的整体经济水平。(3)加强农业经济管理能够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农村经济正常、稳定运行,减少经济损失,使农业呈现新业态。
2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管理意识不足
我国是农业大国,虽然政府在近几年加大了对农业的支持,出台了相关政策和意见,但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社会对农业的重视程度远不如工业或者其他商业组织。随着城镇化发展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逐步从农业劳作倾向进城务工,农村经济主体是老年人和妇女[2]。基层管理人员对农业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管理制度不规范,管理流于形式,管理理念较为落后,农业政策执行滞后,使农业的整体质量受到了严重影响。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资金短缺和农村金融服务落后,这些问题进一步限制了农业和各项农业经济活动的发展。现阶段,我国虽然已经制定了促进农业发展的政策,农业经济从资本密集化向技术密集化转变,但受农业种植者管理意识不足的影响,农产品在销售时经常出现滞销的问题,农民的经济利益受到威胁,农业经济难以得到快速发展。
2.2农村金融机构体系难以满足农户贷款需求
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有效供给不足,金融服务能力相对薄弱。首先,中国农业银行等国有商业银行对于“三农”的基本金融功能严重缺乏。截至2019年,农村地区共撤销了31000多个县级以下的营业网点,农村金融资产供给不足问题愈发严重。其次,农村信用社的功能发挥受阻。由于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规模相对较小,提高对小微企业的放贷门槛,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小。再次,农村贷款担保制度缺失。为了降低自身的贷款风险,金融部门通常会要求贷款者抵押房产或者实物等,但是农民缺少有效的抵押资产,担保机构给予的服务相对较少,贷款担保难以落实,农户发展农业经济的难度加大。
2.3信息化管理水平难以提升
农村经济主要采用传统管理方式,即实体店销售模式[3]。农村经济的发展受到限制,而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将信息化技术作为支撑,这样才能推动农业转型和升级。但是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不高,再加上农村地区信息设备和人员缺乏,使农村经济发展受到人力、物力、技术等方面的影响,不能有效发挥其作用。同时,农村经济管理过程中没有做好相应的规划,没有重点对当前社会的热点和“三农”问题引起重视,导致农产品安全和加工问题越来越严重,难以保证农产品的质量,经济发展愈加困难。
2.4专业的人才管理队伍缺失
现阶段,人才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保障。新农村建设工作涉及经济、管理等多个学科,需要引进更加专业的人才队伍,才能进一步强化农业经济管理。目前,农业高校中的学生很少选择农学专业,这就导致农业经济管理人才严重缺乏。同时,高校很少根据农业生产的需求研发相关技术,且研发出的技术并没有受到广大农民的喜爱,实际的利用率相对较低,主要原因是农户知识掌握不足,相关人员不愿意学习新的知识。如果研发出的设备或者技术等无法获取较高的收益,并且资金回笼时间较长,专业人才将会受到其影响而不愿从事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
3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的措施
3.1建立完善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提高基层管理人员的意识
首先,逐步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对农村土地承包制度进行评估和考量后,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进而使该制度能够满足农业经济管理的需求,例如逐步完善土地流转体系后,农民获取的收益将越来越高,能够切实维护农民的利益。其次,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承包档案管理制度。该制度明确提出了用地流转情况,通过完善细节问题,能够提高农户承包土地的积极性,带动经济发展。建立相关制度时,需要结合当地发展情况和政策落实情况等,遵循因地制宜的理念,全方位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再次,加大高层领导和基层管理者的重视程度,通过集中培训提升基层管理人员的创新能力。加强对农业从业人员的知识普及工作,通过培训,将现代化农业管理理念融入经济管理中,在实现现代化管理的同时改变农民的传统认知,使其掌握更多先进理念。最后,为了形成科学的管理意识,转变传统的粗放管理模式,基层管理人员应该掌握更多先进管理知识,例如基层政府通过大力提高公民的权利意识,在农业生产各个环节开展有效管控,从而提升农民的主动意识,使其在农业生产中有所作为。
3.2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给予农户更多资金支持
为了能够让更多农户发展经济,我国政府需要加强重视,为农户发展经济提供资金支持。首先,设置金融网点,增加农村金融网点的数量,以便开展农村金融活动;在国家的支持下,增加乡镇小型金融机构,给予农户更多贷款服务,保障金融机构规范发展。其次,金融机构应该根据当前农业发展需求创新金融产品,改善农户贷款难、融资难等情况,给予农户更多金融服务。再次,丰富当前的担保方式,例如担保范围可以拓宽到宅基地的使用权和土地流转权方面,通过担保为自身发展投入更多资金。还要完善涉农贷款亏损财政补贴体系,从而提升相关农业部门的工作积极性。最后,运用财税杠杆和货币政策等,在农村地区提供定向的税收减免和费用补贴,并在贷款方面给予优惠。支持农村金融机构的商业化改革,通过与商业银行开展业务合作,给予农业产业化更多支持,例如政府相关部门给予政策优惠后,下放审批权限,方便农户借贷,给予农户更大的资金支持。
3.3实现信息化创新,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制定和实施农村经济管理方法时,需要结合新农村建设情况或者当地特色举办经济管理活动,刺激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4]。对农业经济进行全面剖析后,遵循国家政策要求,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建立保障机制和经营管理方法,例如针对当地的文化特色和销售及地域优势等,扩大销售规模,加大销售力度,结合市场发展需求,全面提升当地农产品的竞争优势,为农业发展提供推动作用。农村需要建立完善的销售体系和销售链、物流链、产品监督链等,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全面推动当地农业经济发展。创新信息技术,实现管理方法的创新,在销售农产品的过程中借助信息技术,解决部分农业地区销售难的问题,即通过线上和线下交流,创新当前的模式,提高销售业绩,促进农业经济转型发展,例如许多农村地区可以借助直播平台或者电商平台等,以直播带货的方式逐步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综合实力的全面提高。
3.4通过培训和引进人才,构建专业人才队伍
农业经济管理活动主要依靠农业管理人员开展,农业经济管理水平的高低与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有直接关系[5]。因此,各个地区应该加强对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培养,使农业管理人员的素质得到明显提高。一方面,采用培训的方式,定期对农业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还需要应用完善的考核制度,通过实施奖惩措施,全面提升管理人员对工作的重视程度。选择培训方案时,需要明确培训内容等,避免时间冲突,使培训效果得到有效保障。另一方面,招聘专业的农业管理人员,对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或者专业背景进行审核,以便引进更多高质量人才。同时,政府部门还需要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力度,加大资金投入,鼓励更多人才投入到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中,进而为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互联网+农业”是借助于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创建农业现代化的新模式,现达到改造提升农业经济的目的。
1“互联网+”对于改造提升我国农业经济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逐渐腾飞,从财力、物力、智力上为我国农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我国长久沿袭下来的一家一户小农生产从业人员数仍然占我国农业人数80%以上,并且在短时间内很难改变,这严重阻碍了我国现代农业发展。
1.1“互联网+”助力智能农业和农村信息服务大提升
智能农业实现农业生产全过程的信息感知、智能决策、自动控制和精准管理,农业生产要素的配置更加合理化、农业从业者的服务更有针对性、农业生产经营的管理更加科学化,是今后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特征和基本方向。“互联网+”集成智能农业技术体系与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助力智能农业和农村信息服务大提升。
1.2“互联网+”助力国内外两个市场与两种资源大统筹
“互联网+”基于开放数据、开放接口和开放平台,构建了一种“生态协同式”的产业创新,对于解决我国农产品销售流通所面临的国内外双重压力,充分开发利用国内外市场和资源,提高我们的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供了一整套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1.3“互联网+”助力农业农村“六次产业”大融合
“互联网+”通过对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打通整个农业产业链,达到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拓展农业门类、开发农业功能,为全产业链融合的“六次产业”新业态,提供信息技术支持。
1.4“互联网+”助力农业科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
“互联网+”带来的新技术、新信息,为消除自然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确保农民丰产增收、突破资源环境瓶颈的农业科技发展提供新环境,使农业科技日益成为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决定力量。基于“互联网+”的“生态协同式”农业协作经营服务平台,将农业研究专家、农业技术人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有机结合起来,助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1.5“互联网+”助力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大发展
对于在农业领域曾经存在的信息不对称、资源配置不优、公共服务成本过高的问题,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这些问题都能迎刃而解。此外,“互联网+农业”还能够把城市的公共服务低成本的辐射到广大农村,降价城乡之间在文化、教育、卫生、医疗等方面的差距,能够加速新农村的建设。
2利用“互联网+”改造提升农业经济面临的主要挑战
如何利用“互联网+”改造提升农业经济,需要对“互联网+农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挑战保持清醒认识、高度关注和审慎思考。
2.1“互联网+农业”发展战略选择挑战
在缺少顶层设计的情况下,“互联网+农业”如果各自为政,大家埋头各干各的,到头来整个“互联网+农业”的发展一定是片面的、局部的、不协调的,对整个农业经济的改造和提升也一定是大打折扣的。因此,急需政府出面对整个“互联网+农业”从战略的高度进行规划,从而达到统一规划、逐步推进,平稳向前发展的格局,将“互联网+农业”打造为能够切实改造提升国家农业经济持续、高效、稳定发展的新引擎。
2.2“互联网+农业”发展基础设施的挑战
从目前的情况看,农村地区互联网基础设施亟需加强,至今还没有通宽带的村庄就有5万多个,没有计算机的农户家庭在60%以上,农村互联网的普及率也只有30%左右。另外,在农村,农业数据、农业信息技术利用效率低下,即便有些应用,也只是停留在实验示范阶段,不能做到普及推广,如何把信息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当下面临的挑战。
2.3“互联网+”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的挑战
农业是一个庞大的传统产业,受到整个社会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等方方面面的影响,农业问题也变得错综复杂。如何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把农业现代化的个环节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链条,并把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到农产品生产销售、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农业政务管理等各环节,亟需制定一套具体的、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案,推动“互联网+农业”高效发展。
3利用“互联网+”改造提升农业经济路径研究
3.1顶层设计,尽快制定国家“互联网+农业”发展战略
基于“互联网+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国家要尽快实施针对“互联网+农业”的战略性研究。从国家层面,搞好“互联网+农业”顶层设计,研究制定“互联网+农业”健康有序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互联网+农业”产业发展规划,指导“互联网+农业”产业发展和应用示范,防止信息孤岛,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共同开发与利用;制定“互联网+农业”技术研发路线图,逐步实现技术突破创新;加强“互联网+农业”立法,推动农业数据开放、技术人才培养等,为“互联网+农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3.2优先布局,推动落实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借助“宽带中国”战略实施方案,在农村地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上多下功夫,尽量实现村村通宽带,并且研发出适合在农村退关的低成本智能终端,开发各类农业信息资源,加强信息化服务中心的建设,提高信息服务水平。同时建立国家农业大数据研究开发与应用中心,覆盖农业大数据采集、加工、存储、处理、分析等全信息链,面向国内外推广基于“互联网+”的农业大数据应用服务。
3.3传统农民向新农人方向的转型
在互联网新的背景下,对于新农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转型:互联网基因、创新基因、文化基因、自组织基因。
3.4在农业生产方面,设计智慧农业解决方案
“智慧农业”系统运用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可实时远程获取温室大棚内部的空气温湿度、土壤水分、土壤温度、CO2浓度、光照强度及视频图像等信息,通过GPRS网络传输到云计算中心,经过作物生长模型分析,可远程或自动控制喷淋滴灌、内外遮阳、顶窗侧窗、加温补光、CO2气肥机等设备,保证温室大棚内环境最适宜作物生长,同时可以根据作物长势或病虫草害情况,由农业专家给予远程农技指导。农户可以通过手机、Pad、计算机等信息终端实时查询温室大棚内环境信息和作物长势,同时可以通过信息终端远程控制温室大棚环境调节设备,从而实现温室大棚集约化、网络化、智能化管理,有效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减少病害发生,提升农产品品质和经济效益。
3.5在农产品交易平台方面,开发多形式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未来农产品电商平台将出现四种,第一,依托原有互联网优势扩张到农产品领域的电商平台,如京东;第二,传统批发市场转型形成的农产品电商平台,如被誉为农批市场转型电商标杆的重庆香满园电商平台;第三,有实力的农产品企业自主打造垂直农产品电商平台,并逐步扩张品类,如泸州老窖商城;第四,个性化高端产品形成的小而美轻模式。
3.6在农产品销售方面,通过互联网推进产品品牌化模式
淘宝出现之后,服装等早期触电品类快速涌现了一大批淘品牌,现在,农产品电商进入快速发展期,褚橙、三只松鼠等品牌借助网络营销的力量,快速完成了传统农产品几年才能完成的口碑积累和宣传推广效果。由于农产品整体的品牌缺位,比其他品类具有更大的品牌打造空间,所以,未来品牌农产品电商将有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关键词:新常态;山西省;农业旅游经济;增长
一、新常态下农业旅游经济增长效益分析
经济新常态下,农业旅游经济迎来了高速发展,并有效促进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引导城市工商资本以及返乡创业农民到农村发展旅游业,展现出多元化的业态。同时,国家政策对农业旅游经济发展也给予大力支持,各项政策与规划陆续出台。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调查报告表明,当前我国已步入全民休闲度假时代,从数据上来看,目前我国每年旅游人次达到36亿,而超过半数游客的旅游目的地为农村以及古镇村落,未来5-10年,农村旅游接待人次将超出20亿。《中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报告(2016年度)》数据表明,我国休闲农业与农业旅游的发展给农村带来了非常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2016年我国农村旅游以及休闲农业从业人员达到840万人,农业旅游与休闲农业从业户年均收入达到6万元。[1]农业旅游产业得到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与农业生态旅游融合程度日渐深入,农业旅游拥有生态农业的内涵,与传统农业产业相比,更为注重生态与经济社会效益的全面结合。从农业旅游经济增长效益来看,发展农业旅游经济,可进一步推动农业产业转型,提升农业产业附加值。同时,农业旅游经济发展需要地方政府在农业产业规模、农村基础设施完善以及专业人才培养上做更多的工作;农业旅游经济发展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着力点,通过农业旅游开发,可进一步发挥农业服务功能、生态功能以及民俗文化功能,因此,促进农业旅游经济增长,对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城乡一体化也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以山西省朔州市为例,当前朔州市共有农业旅游特色乡村30余个,农业旅游经营业主超过100家,从业人员1400余人,全市2016年旅游收入超过1亿元。其农业旅游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地方农业经济的增长,推动农村基础建设,也促进了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目标的实现。
二、山西省农业旅游经济发展现状
山西是黄河流域农耕文化重要发源地,有着得天独厚的农业旅游资源,其农村古建筑、自然生态风景、古民居村落、革命遗址等数量众多,历史、人文以及生态资源丰富。山西省农业旅游自2007年步入正常化发展轨道,近年来,随着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以及旅游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山西省农业旅游呈现出类型不断丰富、规模日渐增长、内涵逐步提升的良好发展趋势,农业旅游近年来也得到了高速发展,特色小镇、自驾营地等新农业旅游业态陆续出现,例如晋中市百草坡森林植物园房车露营地、寿阳田益生态庄园、祁县红海玻璃文化艺术园等,都是其农业旅游发展中的新亮点。山西省农业旅游也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增长点,推动农村经济的升级转型。经济稳速增长,农业旅游产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之下,山西省完全有条件与基础进一步发挥农业旅游优势,获取旅游经济增长的新动力。[2]山西省不断加大对农业旅游的扶持与引导,加大资金投入、提供政策支持,农业旅游得到了快速发展,如今其已成为山西全省旅游产业中的重要部分,更是大众就业与创业的新路径。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山西省已有农业旅游示范县22个,其中国家级休闲农业与旅游示范县8个,国家级休闲农业与旅游示范点17个;全省农业旅游从业人员超过24万人,农业旅游全年接待游客数量27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90亿元;农业旅游收入占据全省旅游总收入超过6%。农业旅游成为了山西省旅游业发展的有效力量,同时也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成为了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以及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媒介。
三、山西省农业旅游经济增长制约因素
山西省自2007年便开始实施《山西省乡村旅游客栈服务规范》,并陆续出台多项经营管理制度规划农业旅游发展。但总体来看,许多农村地区基础设施、旅游环境以及经营管理水平仍然较差,其农业旅游经济发展仍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一)产业结构失衡
总体来看,山西省农业旅游资源主要以乡村景观、文化习俗以及农业劳动生产等为依托,其旅游发展模式相对较为单一,地域特色不鲜明。部分地区农业特色旅游资源开发不完善,旅游资源的利用效率相对较低,其农业旅游产业多处于无序开发以及自然发展状态,缺乏健全产业体系,产业结构布局分散、体量小等问题仍然较为突出。一些具备鲜明地域民俗文化特征的乡村在旅游开发中由于系统规划意识的缺乏,无法实现旅游与农业产业的有效结合,旅游要素整合不到位,导致旅游资源开发档次较低。其次,旅游产品开发与经营存在各自为政的问题,资金与资源尚未形成整体合力,部分地区农村旅游开发缺乏全面规划与系统安排,开发投资较为盲目;旅游产品重复建设的情况也较为突出,使得产品同质化较为严重,同类产品之间的竞争也不断增大,无法形成市场规模效应;部分农业景区简单照搬、盲目复制,缺乏文化乡土味与历史厚重感,无法满足现代城乡居民多样化需求。此外,从服务上来看,服务形式与内容普遍存在盲目跟风的弊端,缺乏自身特色服务内容打造,区域旅游特色无法形成。[3]
(二)基础条件落后
当前山西省部分农村旅游景点离城市较远,许多具备自然原生态风景与原汁原味民俗风情的农村处在山区,干线公路同农村连接道路的等级较低,通信、信息等的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落后;同时停车场不足、旅游引导指示牌缺乏、旅游厕所质量较低等问题都较为明显。“网难上、路难走、事难问”导致难以留住游客,更难形成良好的市场口碑。例如地处繁峙县与河北阜平县交界处的茨沟营,其是太行山深入兼具人文与自然风光的村落,更是我国首批传统村落与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农业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由于交通不便,旅店饭店等基础配套产业不完善,导致旅游市场效应并不尽如人意,旅游资源优势无法发挥。
(三)专业人才缺乏
农业旅游从业人员素质问题是目前山西省农业旅游发展制约的重要因素。当前山西省从事农业旅游的经营业者多为本地农户,经营管理思路、投资金额以及市场预估等都受到较大程度制约;同时由于缺乏专业、规范性指导,导致农业旅游市场行业以及卫生规范等标准都亟待提升;少数农业旅游从业人员法制意识较为淡薄,导致旅游权益侵犯时间屡有发生。同时,农业旅游需要一系列专业管理人才、信息人才、技术人才以及营销人才的支撑。而由于高素质人才普遍不愿意到基层农村就业,农村景区经营业主也难以做到脱产学习,进而导致旅游从业人员专业素质相对不足,粗放型经营与管理模式严重制约了农业旅游发展。[4]
(四)生态环境破坏
农业旅游快速发展背景下,农村城镇化成为大势所趋。如果对新农村建设以及农村传统风格保护两者间的处理不当,就会导致农村自然生态与人文环境的破坏。农村旅游的最大特征在于其与城市不同的生态与民俗文化风情,一旦农村生态民俗环境遭受破坏,其优势与特色便会受到影响。当前山西省许多农村兴建游乐设施与场所,使农村传统风貌以及特色旅游资源受到很大影响。部分农业旅游景点由于无序开发,导致林地与耕地面积流失严重,生态环境遭到较大影响;部分乡村盲目招商引资过度开发,地方环境破坏巨大;许多农村在旅游开发中也不注重农业生态的保护,导致自然原生态的“乡村味道”被工业文明、城市文明所侵蚀,游客无法在农村旅游景点中感受朴素自然的农村情怀;一些开发商缺乏对地方自然生态区的考察分析,农村旅游资源利用开发存在很大随意性,导致当地旅游资源遭受破坏;游客人数的不断增多所带来的垃圾、尾气、污水排放等,都对农村生态环境带来了较大威胁。
四、山西省农业旅游经济增长动力系统构建
新常态下,结合对山西省农业旅游发展现状以及问题的分析,现基于新常态下农业旅游整体发展环境状况,从供给系统、需求系统以及支持系统几个方面构建起农业旅游经济增长动力系统,为促进山西农业旅游经济提供参考。
(一)完善供给系统,丰富产品结构
旅游经济为典型的眼球经济,要促进农业旅游经济增长,加快地方农业旅游产业发展,产业创新与特色打造显得尤为重要。首先,针对山西省当前农业旅游发展同质化问题,新形势下应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展思路,基于市场需求出发,推动农业旅游业态功能多元化发展。具体来讲,可构建“旅游+文化”的发展模式,文化始终是旅游的灵魂,对于农业旅游也不例外。当前许多农村景区都注重外在形象的打造,但忽视了人文内涵的展现。旅游发展新常态下,山西省农业旅游应重视“旅游+文化”的发展,不断丰富农业景区内涵;大力推动“农业+文化”发挥农村各类非物质资源与物质资源的特征优势;推动“农业+康养”发展,拓展农村养老养生以及健身运动项目建设。[7]其次,应丰富旅游产品结构。具体应结合游客需求,设计与开发一系列农业旅游配套服务,丰富农业旅游产品类型,延伸旅游系统产业链,提升农业旅游附加值,进而全面提升山西省农业旅游竞争力,促进旅游经济增长。例如以新业态与新产品为基础构建农业旅游要素,更深层次发掘乡村文化民俗内涵。如从简单的“瓜果采摘”“农家乐”等初级旅游产品向康体健康、养生休闲等新模式升级;围绕古村落、民俗村镇的民俗文化特征,构建度假观光类型特色化旅游村,例如右玉县马营河村、山阴县旧广武村等都为此种开发模式,其中马营河村通过对软硬件配套设施的完善,以及对民俗文化的深入开发,受到了许多自行车俱乐部、自驾游等游客的广泛推崇,其旅游发展模式值得其他农村借鉴。第三,山西省需进一步加大旅游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农业旅游对象以城镇居民为主,其不属于低端消费。因此必须要提升农业旅游的质量层次,加强基础建设。具体来讲,应改善农村旅游景点的住宿条件,完善有线电视、无线WIFI、床铺等住宿条件,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如停车场、气化、下水道等。同时应在高速公路以及普通国省道路公路网的大框架下,规划通往A级景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农业旅游示范点以及传统村落的旅游公路,打通干线与农业景区间的交通。此外应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地方部门可定期举办农业旅游培训班,邀请旅游企业管理人员、大专院校教师等,对农业旅游经营管理者展开集中培训,提升其专业能力;加强服务培训,提升服务水平,使服务从业人员掌握基础服务标准与礼仪规范,给予游客更好的游玩体验;组织较大景点代表外出参观与学习,提升服务技能与管理经验;地方政府也应联合企业、协会等各方力量,加大专业人才引入力度,利用各项优待政策吸纳经营管理、营销策划等人才,为农业旅游发展带来新的推动力。[6]
(二)优化需求系统,促进产业融合
农业旅游需求系统的优化,首先应促进产业融合,加强全省农业旅游产业发展顶层设计,坚持旅游规划引导,促进产业融合与功能配套的完善,实现农业旅游产业向环境友好型与资源节约型发展。例如通过“农旅一体化”实现农业旅游营销模式的创新,将旅游与农业融合,以文化为引领,以农产品等作为农业旅游宣传载体,实现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结合,建立起以旅游为基础的复合农产品形态。同时强化对金融、电商、企业等外部发展资源的应用,使地方特色农业旅游产品与资源走出去,实现农民增收,享受农业旅游经济带来的红利。其次,新形势下,强化旅游市场开拓力度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山西省农业旅游宣传营销具体应结合电视台、网站等开设农业旅游专业栏目,加强推广与宣传;同时要积极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微博等新媒体,向游客全方位展示相关旅游信息,加强与游客的互动。通过各地传统民俗风情、民间节事等,策划具备鲜明地方特色的农业旅游节庆活动,如朔州旅游局所打造的“美丽乡村看朔州”栏目,其栏目通过走访50余个村庄,利用航拍等多种方式全方位展示朔州乡村民俗文化与自然生态特征,并充分结合移动客户端、网站以及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传播,起到了非常好的营销效果。[8]同时,宣传内容上需深层次挖掘山西省农村农业文化、红色革命文化、民俗文化等,多方位、多角度进行宣传;通过诸如《又见平遥》等大型实景演出活动,将农村传统历史文化向游客展示。同时,可构建新型农业旅游以及休闲农业精品线路,加强美丽休闲乡村推介、农业文化遗产发掘、山西美丽乡村认定等工作。
(三)健全支持系统,加强统筹规划
首先,地方政府需强化农业旅游的集群化发展,将农业旅游发展纳入大旅游产业进行统筹规划,充分发挥政府的协调与组织作用,合理规划与开发,引导民间资本投入农业旅游项目,形成农业旅游建设发展合力。推动太行山、管涔山、关帝山等为核心的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带建设,加强以大同、长治、太原、临汾等为核心的现代城市休闲农业旅游圈建设;以乔家大院、平遥古城、关帝庙、革命老区等为核心构建起特色农业旅游景区。其次,明确农业旅游标准,具体包括接基础设施标准、接待标准、服务标准等,构建起可持续性农业旅游发展标准模式,为农村发展“造血”。进一步加强对农业旅游工作的重视程度,将农业旅游经济发展融入全省重大发展战略当中,推进新农村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等。针对资源优势明显、基础较好以及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突出的村镇予以重点扶持,打造农业旅游名村,充分发挥引领与示范作用。[8]此外也应加强农村旅游生态保护、保洁卫生等环保保障体系建设,提升管理服务水准。提升农业旅游资源以及环保强度,制定严格的环境监管制度,对农业旅游景区中的环境状况展开长期监控与管理,定期认证与评估,促进景区生态化;同时加强宣传,利用社会团体力量共同完成环保目标。
五、结论
农业旅游是新型消费与产业形态,其是当前农村极具潜力的经济增长点。新常态下,山西省农业旅游经济增长也是农业产业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面对当前农业旅游发展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山西省需从农业旅游整体规划、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产品开发、专业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入手,完善供需与支持系统,为农业旅游经济增长带来新动力,促进地方农业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姚晓萍,贾秋燕.山西省生态旅游农业模式初探[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11(9):960-963.
[2]刘金兰.山西省休闲观光农业发展问题浅谈——以山西省榆次区为例[J].轻工科技,2016(7):154-155.
[3]胡叶星寒,赵惠娟.河北省山地农业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以野三坡百里峡为例[J].农业经济,2013(11):48-49.
[4]韩林平.农业生态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2013(2):29-31.
[5]于婕.经济新常态下河南省农业旅游发展战略研究[J].农业经济,2016(5):33-35.
[6]吴雅玲.大同市休闲农业旅游开发模式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13(9):925-929.
[7]王娟.省会城市周边农业旅游的发展与管理[J].农业经济,2016(6):136-138.
一、零售业的演进过程是供应链效率的提高过程,追求并实现供应链的突破才能成为零售业中的最后赢家
供应链是指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所涉及的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以及最终消费者等组成的网络结构。零售业态的演进过程就是供应链效率更高的业态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一)国际零售供应链发展经历三个阶段
从供应链的角度来看,国际零售业发展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
在二战前为第一阶段,供应链效率较低,零售商在供应链中的地位较弱。零售商和上游的制造商或经销商的交易方式以代销为主。代销的特点是零售商被动销售制造商产品,商品所有权未发生转移,销售剩余的商品零售商可退货,商品库存压力从零售渠道转嫁给了上游。零售商与制造商关系对立,互为利益的争夺者,二者之间的流程不能相互匹配。总体来看,整体供应链成本较高、效率较低。零售业态主要是以单店形式存在的传统百货店。
战后至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为第二阶段,连锁经营模式开始发展,供应链效率逐渐提高,零售商在供应链中的地位提高。随着物流技术的发展,零售商开始建立中央采购体系,实行区域性和全国性采购,实现供应商优化,零售商的议价能力有较大提高。零售商和上游的制造商或者经销商的交易方式以经销为主,零售商按买进库存额结算,出现了退货折扣。由于涉及自身利益,零售商开始关注商品库存管理、品类管理和供应链管理。整体供应链成本逐步降低,供应链效率逐渐提高。
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目前为第三阶段,零售商成为供应链的主导者。上世纪80年代之后,由于信息和交通工具的快速发展,大型跨国零售商出现,全球采购和配货体系保证了最低的采购成本和最合理的库存。零售商与制造商直接交易越来越多,使供应链的资源配置效率得以最大化,结果是经销商地位逐渐衰落,制造商出现集中化趋势。零售商和制造商的交易方式以买断经销和OEM为主。供应链集成化和物流规模化是时代特征,零售商在供应链上拥有的权力越来越多,成为缩短供应链的决定性力量。
(二)零售供应链的主要变化
一是零售商与制造商逐渐从单点合作走向多点合作。供应链的主要职能从制造商和批发商向零售商不断转移,零售商成为供应链的主导者。在零售商的供应链权力增强和制造商集中化趋势的影响下,零售商和制造商的关系逐渐走向双赢。
二是直接交易增多,间接交易减少。零售商与制造商直接交易越来越多,通过经销商交易的比例不断减少,经销商的地位逐渐衰落。
三是新业态的运营效率提高。业态演进过程中获得生存并发展的总是效率更高的业态。根据效率是时间和成本的函数关系,从行业角度,效率体现为渠道冗余不断减少:从零售商角度,效率体现为成本更低:从消费者角度,效率体现为在获得消费品或服务的过程中所付出的代价最小。
二、零售业变革过程是零售技术发展和应用过程,善于运用零售业的核心技术(包括管理技术、硬件技术)是零售商成功的必要条件
(一)零售技术对零售商的主要作用
新技术发展是零售变革的基础,领先的管理技术与硬件技术是零售企业的制胜工具。二战以前的单店经营零售技术促进了百货店的充分发展:二战后的连锁技术发展促进各类业态的兴起和蓬勃发展:上世纪80年代以后的供应链管理、品类管理、快速消费者反应等技术,使得跨区域、全球经营成为可能;近年来的互联网及移动终端等技术促进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零售商通过成功运用各种核心技术建立起强大的竞争优势。比如财务、人力资源管理等技术是零售企业的营运基础,生产、分销和库存管理技术是零售企业竞争的基本要素,消费者信息管理、客户管理等技术是零售企业实现独特定位的必要条件。
(二)主要的零售技术
在零售业发展史上,主要的零售技术都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帮助零售商建立卓越的供应链,维持消费者热情。主要管理技术包括:供应链整合管理技术、品类管理技术、战略联盟技术、ECR快速消费者反应技术、战略性顾客价值管理技术和品牌战略管理技术等。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以及移动终端的发展,WIFI、二维码扫描和移动支付等一些新技术逐步被消费者所接受、使用。零售商可以借助于WIFI的精准定位服务技术、应用服务技术、平台技术和大数据等实现精准营销、有效客流管理及其他增值服务。
三、优化创新、多元化和网点扩张是零售商实现增长的主要途径。
(一)通过优化创新实现增长
一是清晰业态定位,更加细分目标客户来实现差异化经营。如世界第一家百货商店邦·马尔谢(Bon Marche)百货商店将目标客户群定位为高端时尚群体。二是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不断调整产品组合、调整商品陈列、调整营销人员等业态要素。如家乐福在商品组合上增加非食品比重、提高自有品牌比重、减少供应商数量,梅西百货根据商品品类来陈列等。三是通过优化流程、应用新技术、加强供应商合作关系等来提高运营系统效率。如7-11多次升级JT信息技术系统,沃尔玛建立供应商联盟等。
(二)通过多元化在新市场提供新产品和服务
一是横向多元化,进入新的零售业态和新的零售领域。如麦德龙采用并购的方式进入不同的业态和零售领域。二是纵向多元化,涉入供应链的研发、设计、采购和生产环节。
(三)通过网点扩张将原有产品和服务拓展到新市场
网点扩张是零售企业实现持续增长的需要,领先的零售企业均通过连锁方式扩张网点。对于国内零售企业来说,国际市场扩张已成为必要选择。从全球零售250强榜单来看,2010年约60%的企业选择“走出去”,比2005年提高3个百分点:250强的国际市场销售额占零售总额的占比不断提升,2010年为23.4%,5年增加了9个百分点。四、零售商创新与消费者需求呈循环互动的过程,深度专业化和专业化集成是未来零售业态的发展趋势
零售业态发展过程显示,零售商创新与消费者需求呈循环互动的过程。百货商场充分利用各部类生产的社会化分工,满足消费者的一站式购物需求而取得了迅速发展;消费者对不同品类的需求差异,促进食品等专业化业态迅速壮大。现阶段消费者核心需求多样化及一站式体验需求的并存,将促进零售业形成深度专业化和专业化集成两大发展趋势。
(一)食品和非食品等品类杀手的专业化进一步加强
零售业态发展史上,食品、电器、化妆品、家居和服装等各品类逐渐从全品类的百货业态中分离出来,以专业化经营的方式,专注于满足目标顾客需求而实现差异化经营,并通过连锁经营模式日益壮大。未来,这些专业品类将保持简单和标准的零售准则,继续快速扩张,发挥规模经济优势。
(二)专注于满足顾客体验需求的专业化集成业态竞争力不断增强
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之后,人类进入第四个经济生活发展阶段,即体验经济。体验经济是服务经济的延伸,并把体验作为独特的经济提供物,以商品为道具,以消费者为中心,吸引消费者参与。成功的零售商将迎合“体验型购物”逐渐替代“需求保障型购物”的变化,专注于消费者生活,集合产品和服务,大力发展专业化集成的购物中心或其他生活方式集合店,满足消费者的生活体验。
五、流通价值链方向转变,顾客价值管理成为零售企业未来价值创造的主要手段
零售企业的价值有价值转移和价值创造两个维度。传统的零售价值链是从上游的生产商、经销商到消费者的价值转移和创造;新型的零售价值链则是从消费者到上游生产商和经销商的价值转移和创造。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农业项目咨询专家、高级工程师
中央的惠农政策具有五大特性,分别是连续性、多样性、选择性、从属性和渐进性。关于国家部分涉农项目的申报,主要是要读懂政策并大胆申报。
比如我们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的指导思想是,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扶持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和辐射带动作用的产业化经营项目,促进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发展区域主导产业,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发展现代农业,推动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民增收。
同时,还要把握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的扶持范围,即经济林及设施农业种植、畜禽水产养殖等种植养殖基地项目;粮油、果蔬、畜禽等农产品加工项目;储藏保鲜、产地批发市场等流通设施项目。这些项目安排在原则上限于农业综合开发县。同时,该项目的扶持重点包括专用小麦、专用玉米、优质水稻、高油大豆、马铃薯、“双低”油菜、“双高”甘蔗、棉花、名优经济林、蔬菜、茶叶、名优花卉、蚕桑、畜牧、淡水水产等。
井剑国
河南省现代农业研究会副会长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三农”工作面临“五个重大”: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继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必须破解的一个重大课题;国内农业生产成本快速攀升,大宗农业品价格普遍高于国际市场,如何在“双管挤压”下创新农业支持保护政策,提升农业竞争力,是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考验;我国农业资源短缺、开发过度、污染严重,如何在资源环境硬约束下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必须应对的一个重大挑战;城乡资源要素流动加速,城乡互动联系增强,如何在城镇化深入发展背景下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实现城乡共同繁荣,是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破解以上四个难题,是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重大任务。
2015年,农业农村工作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要求,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新农村法治建设,推动“四化”同步发展,努力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上挖掘新潜力,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获得新成效,在建设新农村上迈出新步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杨永华
观峰咨询智业集团董事长、中国中部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的新形势下,农业企业必须转变模式,注重用户体验,做好新的媒体宣传和营销,抓住互联网机遇。
农业企业实施互联网战略的基本策略是:建立自媒体平台,增加顾客流量;做好传播价值规划,增加顾客粘性;产品选择与目标顾客需求无缝隙对接;建立交易平台与服务体系。未来,农业企业要拥抱互联网,应做到巩固线下优势资源,建立线上推广平台,建立线上交易和线下服务体系。
黄福堂
台湾鸿龙绿金生技控股集团董事长
新常态下,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对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意义重大。挖掘农民这个最大群体的消费潜力,可以更好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落后,有巨大新增投资需求,用好这个空间,可以更好地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可以形成很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台湾农业为谋出路,由劳动密集型农业转向技术和资本密集型农业,由分散式经营转向培育核心农民,由片面重生产转向产销并重,着重发展精致农业,推动现代农业建设加速升级,将传统农作制度中的优势和现代化投入结合,突破了台湾农业发展的瓶颈,对当前河南现代农业的发展非常有借鉴意义。鸿龙绿金集团瞄准河南农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将以“品牌构建体系”为核心,致力于精耕细作的落地实操,为农业龙头企业、中小涉农企业、农场主、专业合作社等农村最活跃的生产经营主体提供政策资源与项目对接、综合农业开发、园区建设与运营、新型商业模式开发等服务,开展海峡两岸现代农业的高端交流,为河南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最大的帮助。
王 平
河南中财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资金投入不足一直是农企持续经营和长远发展的瓶颈。尽管农业发展有着强烈的资金需求,但是农业经济的高风险、低回报让金融机构望而却步,农企发展仍然面临资金不足的困境,缺少支持其发展的专业金融机构。重建金融生态,成为支持农企发展的关键。农业金融服务需求不仅在总量上大幅增加,而且提出了多样性、便捷性和创新性的新要求。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三农”企业家要主动迎接第三次资本浪潮,借助金融力量为农业插上资本运作的翅膀,提升农业增值发展的空间,在提升现代农业的同时,注入金融资本的活力,促进农业现代化、产业化、集约化发展,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王昕玮
北京德邦大为科技有限公司海外事业部副总经理
【关键词】现代农业;产业融合;南京
近年来,南京市六合区立足自身区位特点,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涌现出永鸿巴布洛生态谷、鑫森生态园和绿航生态园等一批各具特色的现代农业项目,初步形成了板块化布局、规模化生产、市场化服务、品牌化战略的农业发展格局,走出了一条符合区情实际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1六合区现代农业发展概况
六合区是南京的“江北门户”,区域总面积1471km2,是南京市最大的“菜篮子”基地。全区现有农户14.5万户,拥有耕地面积62573.3hm2、林地面积34586.67hm2、养殖水面11160hm2。2014年,全区农林牧副渔总产值90.3亿元,农业基本现代化进程保持在全省第一方阵。
1.1农业产业板块布局日趋完善
根据资源分布特点、农民种植传统以及区位交通状况,全区初步形成了3个农业产业带、5大农业特色产业和6个重点农业园区的总体布局。3个农业产业带沿贯穿六合境内的东西北三条交通干线构成产业轴线,东部、西部为设施农业产业带,北部为现代农业示范带。6个省市级农业产业园区重点发展现代设施园艺、富硒和特粮特经、规模化畜禽和水产养殖、休闲农业、农产品加工和贸易物流等特色产业。
1.2农业规模化生产初具雏形
截至2014年底,全区累计流转土地面积39386.67hm2,占全区耕地面积的63.1%,其中,2010年开始推进的“万顷良田”工程,流转土地6666.67hm2,形成大规模连片的农业用地。在此基础上,积极引进和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到2014年底,区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共有84家,实现销售收入165亿元,远望富硒、隆盛油脂等龙头企业初步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的农业现代化市场经营体系。同时,以园区建设为载体推动农业集聚、规模发展,已建成各类农业园区10个,其中省市级园区6个,规划建设面积15593.3hm2。
1.3农产品品牌建设持续强化
在江苏省第十六届“陆羽杯”茶叶评比中,华平、极目、六平3个品牌获特等奖,南京市3个特等奖全部落户六合区,目前全区共有省名牌农产品3个、市名牌农产品13个。建有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个、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5个,先后制定了黄心芹、富硒米、鳙鱼等农业地方标准12个。通过“三品”认证总数305个,“三品”产地认定面积66666.67hm2,产量66.4万t,种植业“三品”认证的农产品总产量占种植业农产品总产量的比重达37%。
1.4农业市场服务体系不断健全
全区现有农贸市场44个,农产品通过零售、批发、商超对接、网络等方式进行销售,截止2014年底,农产品销售有农超对接的达60家,农校对接的近20家,农企对接的达30家。同时,不断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建成区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全年各类农产品检测合格率达99.5%。街镇“五有”农技综合服务中心和街镇“五有”兽医站基本做到全覆盖,科技下乡、农民培训、农业科技入户、耕地保护、林木病虫害防治等各项服务活动深入开展,仅2014年累计培训农民4.6万人次,发放各类惠农补贴近亿元。
1.5农民收入显著增加
现代农业的发展,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龙池街道渡口村近千亩大棚叶菜五种五收,亩效益超过2万元;马鞍街道勤丰社区通过发展大棚葡萄和大棚番茄,年均增收3000多元。2014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7800元。同时,休闲观光农业也成为全区农民收入增长的新亮点。截至2014年底,全区拥有省、市级森林公园7个,以“茉莉花园”为主的农家乐专业村9个,各具特色的生态农园15个,休闲农庄50个,农家乐经营户190家,休闲农业从业人员近两万人。2014年全区休闲农业接待人次达到406万,实现休闲旅游收入13.4亿元。
2六合区现代农业发展存在问题
2002年撤县建区以来,六合区农业总产值呈现跨越式增长,2014年农业总产值已达90.3亿元,是2002年的3.2倍。总体来看,农业经济保持持续增长,现代农业取得了较好发展,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2.1对农业的投入力度还不够大
农业与其他产业相比,前期投入成本大,回报周期较长,且受自然灾害、市场需求变化等影响较大,因此,农业产业的总产值虽然逐年递增,但增长率与其他产业相比仍较缓慢。从近年全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与农业产业投资额的数据来看(详见表1),一产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并不高,且从2013年开始还出现了下降趋势,一产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例从2009年至今更是每年不到3%。而现代农业是高投入高产出行业,农业科技装备、产业化经营、农产品深层次加工等环节无一不需要投入。
2.2农产品加工企业分散,农业产业链不长
虽然区内已引进了雨润等知名农产品加工企业,但由于开始规划不统一,导致加工企业布局分散,没有形成相对统一的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同时,已建成的全区上规模的农产品仓储物流企业还不够多,导致全区农产品配送服务与农业大区地位并不相符,影响了农业产业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缩减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空间。
2.3农业园区和农产品还没有完全形成错位发展
从区内看,尽管农业产业园区众多,但产业重合度较高,尤其是果蔬、苗木等,基本上每个园区都有相关产业,难以形成区域性的种养规模。与区外比,一些农业产业的品牌竞争力还不强,比如龙池现代农业示范园的西瓜、草莓产业与江宁横溪、溧水白马等农业园的相关产业相比“名头”还不够响。归根结底在于六合区的农业园区在建设之初,缺乏“先规划、后建设”的理念意识,没有形成错位发展。如何开发这些产业相关的衍生产品,切实打好错位发展这张牌将是未来发展的重点。
2.4农业合作社的带动能力还不强
根据统计局调查数据,截止2013年底,全区各类农业合作社共有436家,营业收入35832万元,户均营业收入82万元、从业人数25人。其中,营业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6家,占1.37%;500~1000万元的11家,占2.52%;500万元以下的419家,占96.1%。从户均营业收入看,多数合作社营业收入在500万元以下,辐射带动能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从从业人数看,合作社经营规模普遍过小、组织化程度不高,有的甚至没有加工或收购产品的场地以及办公服务场所,带动农民就业的能力还不强。
3六合区现代农业未来发展建议
党的十提出要推动“四化同步”发展,“四化同步”的本质是“四化”互动,是一个整体系统。就“四化”的关系来讲,工业化创造供给,城镇化创造需求,工业化、城镇化带动和装备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为工业化、城镇化提供支撑和保障,而信息化推进其他“三化”。[1]农业产业只有接二产连三产、实现“四化融合”才能发挥出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1用分类发展规划农业产业布局
根据2015年6月公布的江北新区规划方案,建议通过“东拓展,西稳定,南集中,北提升,中加工”的分类布局来规划农业产业发展。“东拓展”,指的是在六合行政区划东部着力拓展新的特色农业项目,金牛湖和横梁街道作为江北新区中的新市镇,其土地转移力度将会进一步加大,这将给现代农业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考虑到与其他园区的错位发展,新的特色农业产业项目更适宜集中在这一区域。“西稳定”,指的是稳定西部农业园区的设施蔬菜供应。在江北新区规划中,西部的龙池片区以现代服务业、科技研发和生活服务为主导功能,作为生活服务配套的一部分,稳定安全的设施蔬菜供应必不可少。“南集中”,指的是在南部集中农产品运输,在江北新区规划中,南部的大厂片区将建设江北生产服务中心,同时江北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和沪江商贸城的农产品集中交易点也已初具规模,具有良好的基础条件。“北提升”,指的是提高现代农业的规模、产量、效益,北部的竹镇、马鞍、冶山3个街镇都已形成上规模的省市级农业产业园区,其农产品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未来要更注重农业科技创新,实施品牌化、高效化、集约化发展战略,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中加工”,指的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中部的雄州组团位于六合行政区的中部,基础设施较好、行政审批便捷、社会化服务优良,加之劳动力资源丰富,具备了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基本条件。
3.2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产业融合
将工业化理念引入农业产业发展中,可加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使农业生产迈向集约化、规模化,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六合区是传统农业大区,一直以来,农业产业的生产环节较为发达,但农产品加工和物流业等环节滞后。未来一是要加快建立农产品加工园区。借鉴工业园区建设经验,在统筹考虑区位交通、区域农业主导产品、区域农民生产习惯的基础上,新建或改建农产品加工园区,加大对农业园区水、电、道路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引进知名农产品加工企业。二是要扶持改造传统农业加工业。大力扶持区内传统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像远望富硒大米、隆盛油脂等企业已具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和自身的产业加工链,需要进一步支持这些企业加快技术改造,促进企业管理上水平、产品升档次、品牌出影响。三是要加快农产品物流业建设。六合区道路交通体系较为完善,军民两用机场已建成启用,加上原有的长江码头和二桥、四桥过江枢纽,未来可充分利用海陆空交通网络,建设与之相对应的物流集中点,加快形成江北地区具有影响力的农产品配送基地。
3.3用城镇化红利带动农业市场发展
城镇化可以为农产品提供市场,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现代农业的发展必须要充分利用城镇化红利。一是通过土地流转加快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可以增强农业产业抵抗自然风险、适应市场风险的能力,可以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政府引导下探索以承包、租赁或股份合作的方式实施土地规模经营。二是发挥城镇化的优势,促进教育、文化、医疗、社保等公共资源均等化配置,积极培育农业服务中介组织,为农产品交易提供有关信息咨询、合同签订、纠纷调解等服务。三是通过城镇化带动发展农业市场多元化。随着城镇化的发展,现代农业的经营范围已不局限于农业生产这一领域,随着全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新市镇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农村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观光农业、订单式农业等多元化的农业形态也必将不断丰富,这也需要我们及早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市场服务体系。
3.4用“互联网+”推动农业新业态涌现
1.我国创意农业的发展现状
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大众对于农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当前我国创意农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产品的创新。传统的农业发展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人们对于创意农产品的需求,农产品企业要想提高自身在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加强对产品的创新,最大化满足消费者对于农产品多样化和优质化的需求。当前市场对于农产品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产品外观、用途以及生活艺术等方面。例]如在农产品外观上,农民户通过利用先进的栽培技术,可以种植出迷你南瓜、贴字苹果以及五彩辣椒等,这样能够有效吸引更多消费者,提高自身的经济收入。在农产品用途创新上,农业企业通过创新设计出两用的盆景蔬菜或盆景水果等,这样既能够满足人们的艺术观赏性,又能够当做食物;2)农业文化的创意旅游。 农业经营者通过将农村的农业特色资源与城市现代要素成功结合在一起,打造出完善的旅游观光项目,让游客既能欣赏到美丽的生态风景,又能够在农业生态园区任意的进行采摘水果、蔬菜等。与此同时,经营者也可以适当的划分出一部分耕种土地,让市民进行租种,感受到农耕过程的乐趣和收获时的喜悦,经营者也能够获取一定的租金报酬。农村可以通过自身的特点,将各种文化创意融入到新农村规划建设当中,从而有效打造出具有文化特色的创意乡镇,吸引到更多游客,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3)农业营造模式的创新。农业市场通过以节庆会展为平台开展创意营销活动,这样能够打破传统农业营销模式的弊端,组织更多的农户参加创业农业大赛,充分展示自身种植的创新产品,将创意农业与消费市场有效结合在一起,培养农业爱好者的创新理念,打造出具有特色的农业品牌,让消费者在进行消费的同时还能感受到我国的农业文化。例如浙江余姚每年的杨梅节、上海南汇桃子节以及南京农业嘉年华等。
2.当前创意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三五”规划明确社会发展目标,要始终坚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以及共享”的理念,在创意农业发展工作中也不例外,农业发展要依靠人民,成果要让人民共享,使每一位农业从业者都能够在创意农业共享发展中获得成就感,然而在实际创意农业发展中,还是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2.1创新程度不够,同质化严重
现代化创意农业的重点工作内容就是要充分发挥出我国农业资源、文化的优势,要合理应用创意元素,实现对各种农产品、营销模式以及发展理念的创新。然而,当前我国创意农业的发展还是处于初级阶段,市场上存在的创意农产品同质化较为严重,无法充分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存在各种相互模仿或者照搬的现象,整体产品设计上缺乏特色和信息。与此同时,农业部门未能充分了解掌握市场的发展需求,创意农业在市场的定位不够清晰,无法最大限度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各项农产品过于单一,缺乏进一步对传统农业文化和资源的挖掘开发工作,未能围绕县、乡镇区域打造出具有当地特色的产业链文化,经营理念缺乏创新,未能引进先进的现代化技术和农业管理理念,农产品有待进一步的创新开发。
2.2创意农产品品牌运作意识薄弱
由于农业产品自身特性的限制,导致创意农业产业难以形成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市场上的各种创意农产品在短时间内就会被竞相模仿、抄袭,农产品品牌保护起来具有很大的困难。然而,品牌运作作为创意农业稳定发展过程的重中之重,是一个必不可缺的关键环节。相关农业政府部门必须加大对品牌的宣传和推广力度,要呼吁市场农业企业和个体培养良好的维权意识,不断提高整个市场对创意农业产品和服务的知名度和认知度,成功打造出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品牌价值,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从而促进创意农业和谐持续的发展。
2.3缺乏专业化的创意农业团队
我国当前创意农业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极其需要高素质、高层次的农业人才,他们既要掌握丰富的专业农业知识和技能,又必须拥有先进的创新理念和市场运作方法,致使创意农业变得更加规范化、产业化。在创意农业的人才培养工作上面我国还很缺乏,未能有效建立起专业化的创意农业团队,这样会严重影响到创意农业质量的提高。政府相关部门必须充分发挥出自身在市场中的作用,要积极组织农民参与各种专业化的文化教育培训,培养农民先进的创新理念和良好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农产品开拓能力,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
2.4政府引导工作有待加强
农业政府部门未能实现创意农业的共享发展,经济市场的创意农业还处于分散的经营状态,未能够有效形成集群,政府部门过于追求农业发展的实际效益,而忽视了创意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创新才是一个行业稳定持续发展的第一要素。“十三五”规划就明确强调各个行业的发展都要注重创新和共享,政府部门必须不断优化调整创意农业的结构规划设计。当前创意农业严重缺乏长远的战略部署以及科学的产业规划,整个市场的产业化水平较低,未能够吸引到更多的资金,政府引导工作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创意农业的各项配套设施较为落后,难以有效形成市场的口碑效应和品牌效应。
3.创意农业发展的相关策略
3.1消除同质化,提高创新度
要想保障创意农业得到和谐稳定的发展,就必须实现其差异化,这样能够打破传统农业的发展格局,不断开拓新的市场,最大化满足市场消费者的各种需求,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在创意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从业者必须合理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将农业文化与创意农业产品结合在一起,实现产品的多样性,吸引到不同阶层的消费者。通过展开创意农业的差异化战略,能够充分挖掘出农业的特色资源和潜力,运用创新理念附加产品的特色化,有效将科技、文化和农业资源融合起来,促进创意农业的高层次发展,带动县区域经济的发展,建立起完善创新的创意农业新模式。
3.2实现创意农业的品牌化建设战略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要想实现创意农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相关政府部门就必须高度重视创意农业品牌的运作。政府部门要充分发挥出自身在市场中的引导作用,要加大对市场农业品牌的推广和宣传力度。市场农业企业必须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不断提高创意团队的品牌意识,要加强农业品牌的运作水平,引进先进的经营理念,要组织员工积极参与专业化的教育培训指导,培养他们良好的品牌意识,能够充分掌握了解品牌文化知识。与此同时,政府农业部门必须积极完善创意农业的品牌保护制度,要指导各个农业个体户去注册使用地理标志,建立起个人或者企业品牌,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律保护意识,让整个农业市场形成健全的法律保护机制。政府要注重社会各个宣传渠道的运用,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创意农业企业品牌得到有效的推广,不断提升品牌的整体现象,明确企业在市场中的具体定位。
3.3加强创意农业专业人才团队的建设
一个行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高层次的人才团队,创意农业发展也不例外。要想促进创意农业的发展,就必须积极培养创意人才,充分挖掘出有文化、有技术的现代农民,有关部门要组织这部分农民去参与各种专业化的教育培训,进一步拓宽他们的视野,让他们掌握到更多的先进农业文化知识和技能,成为复合型的创新农业人才。政府部门要做好中间人的角色,引导当地各大农业高校与创意农业团队进行密切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开展农业创意项目,在项目研究过程中培养发现更多的人才,实现创意人才的立体化培养。此外,政府部门要合理制定创意农业的奖励制度,建立健全的农业创新鼓励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农民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能够推动创意农业更快的发展,政府部门要注重县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引进城市工业的投资,实现工业、农业以及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