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19 10:21:11
导语:在第二课堂重要性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第二课堂建设 独立学院 学分制
独立学院自1999年出现以来,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当中已成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办学机制与模式的一项探索与创新,是更好更快扩大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一种有效途径。教育部分别在2003年、2008年出台了《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和《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对它的法律地位、发展方向作出了界定,同时也进一步理顺和完善了它的政策与管理体系,对其办学行为作出了更加清晰严格的规范[1]。然而,其第二课堂的建设与研究在当下教育理论界是一个相对薄弱的领域,那么现在以以浙江D高校的独立学院为例,浙江D高校的独立学院是1999年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2004年经国家教育部确认的独立学院。经过十年的发展,学院不断深化以素质教育为主题的教学改革。针对学生特点,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大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第二课堂开展的很有成效。如在反映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数学建模、程序设计、会计信息化等竞赛和反映学生综合才艺的竞赛中,曾先后共有近68人次获省级以上各类奖项。
1.独立学院第二课堂建设的重要性
第二课堂主要指大学生在课余通过各级团组织、学生会、研究生会、社团联合会、学生社团、班集体所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和科技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活动总称。简言之“第二课堂”即指除第一课堂(日常专业教学)以外的一切学生活动,包涵面很宽泛。由于独立学院本身的特质使得它的第二课堂在教育教学中显得十分重要。有别于一般的普通本科院校,具有一些自身的特点。一般而言,独立学院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它建校晚、规模大,但发展很快的新型高校,据2007年教育事业统计资料显示,全国已有独立学院318所,在校生186.6万人,占全国民办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的53.4%;其中,独立学院本科在校生165.7万人,占全国民办本科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的88.7%[2]。其生源虽然在书本知识的学习能力方面总体上较一、二本学生要弱一些,但其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投资意识非常强,学生经历过高考挫折后有明显的知耻而后勇的奋发向上的学习意愿,且这类学生都有较强的活动能力;此外,从学科设置来看,它设置的专业一般都是应用性很强的热门专业。因此,从学生和学校自身的特点来看,建设第二课堂对促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成才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1有助于专业能力的提高。专业设置方面区别于一般高校的地方在于它的专业应用性很强,大多数属于紧贴社会需要的热门专业,动手能力强是专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开展第二课堂建设适应了这种要求。该特点在D高校的独立学院体现很明显,其专业多集中在会计、贸易、工商管理等,该学院的学生活动就有数学建模、模拟投资大赛、公务员模拟考试等,学生在第二课堂中就可以在做中学,在用中学,在第二课堂的锻炼中提高对专业的认识,在应用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提高专业能力。
1.2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社会活动与组织能力。多元智能理论表明,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文化课的学习主要反映出人的语言和数理智能。独立学院学生在这方面的劣势,却能体现出他们在人际、运动、空间乃至内省等方面智能的优势,这恰恰是第二课堂建设的基础。从浙江杭州D高校的独立学院看,该校学生在社会活动中在所在的城市有相当的知名度和影响,如参加西湖新十景的评选、汶川地震伤员接待护理等活动中就受到一致好评。第二课堂不仅契合学生的优势和特长,还在此过程中锤炼了组织管理能力。
1.3有助于增强学生就业的适应性。就业率高也是独立学院生存优势,从D高校的独立学院学生就业状况看,每年都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毕业后就能立即从事实际的实务操作,特别是通过第二课堂开展锻炼的学生社团干部,有相当多的人能够自己创业。第一课堂的培养目标和优势在于提高青年学生的专业素质,即“一专”;而第二课堂的培养目标和优势在于帮助青年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或需求培养或拓展多方面的素质与能力,即“多能”。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恰恰第二课堂的素质拓展与能力训练对提高毕业生竞争力越来越重要。
2.独立学院第二课堂建设瓶颈
浙江杭州D高校独立学院第二课堂建设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其发展瓶颈也非常明显。
2.1定位不明确,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要求其能够真正的独立发展,但从现实情况来看,现有的独立学院很多是不能完全独立,从而制约了其第二课堂的建设与发展。主要的表现是受制于其母体学校的发展定位,就浙江杭州D高校的独立学院看,由于D高校发展定位是教学科研型,对教学与学生第二课堂建设就显得有些薄弱,独立学院由于它的第二课堂建设受到上级组织发展定位的影响,这就造成其第二课堂定位不明确,重视程度因而不足。
2.2活动内容与形式单一,重形式轻实质。这个问题是当前大部分高校第二课堂建设存在的普遍情况。就浙江杭州D高校的独立学院而言,第二课堂的活动内容主要是以学生集体参与群体活动形式为主,很多活动集中在宣传造势上,锻炼的只是少部分学生的组织能力,多数学生从中受益较少,而且多数活动重形式轻实质内容。
2.3师资十分欠缺,无法做精。第二课堂的开展除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外,当然离不开老师的指导,只有拥有一批高素质的乐于奉献、热心学生工作的教师的支持,才能提升学生第二课堂建设的水准。然而,目前独立学院第二课堂建设中师资缺乏是普遍现象,这是我们在与D高校的独立学院的团委老师访谈中多次听说的。究其原因主要是根据现行的独立学院的管理体制与师资配备,独立学院自己独立拥有的教师很少,并且依赖原有高校的师资,而这些教师一般都将工作的重心放在本部的高校教学与科研方面,缺乏投入独立学院第二课堂建设的热情与动力。
2.4校园内外活动缺乏相应的支持。例如D高校的独立学院要搞一个校际活动,即使有学校经济支持或某公司的赞助,但是如果学生活动的规模过大,就需要到相应的公安机关去审批,这种要求具体操作起来时非常麻烦,假如有其他意外发生,组织者或校方都要背负难以承担的责任。由于对集会管理的如此严格,除非万不得已,否则没有人愿意去组织这样的活动。这对第二课堂建设形成了外部的制约。
3.独立学院第二课堂建设的路径与建议
通过对其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我们认为搞好独立学院第二课堂建设要从如下四个方面着手:
3.1从管理体制看,要真正的独立起来。理顺它的管理体制,要使其与原来依托的高校明晰利益关系,真正独立起来。从而管理上摆脱不必要干涉和牵制;继而可以有专门专业师资保证第二课堂建设的需要。这样就一定程度上为其去除限制与干扰。
3.2从办学方向看,明确发展目标。其发展方向应该是培养一专多能、应用性适应性强的复合型人才,从社会需要和自身发展出发,必然要重视学生的实用能力的培养与锻炼,而第二课堂建设则完全契合这样教育的要求。结合我们前面分析的第二课堂建设对独立学院发展的重要性看,自然就会重视它的第二课堂建设。
3.3从具体操作看,第二课堂要学分化。有了自主办学管理体制与目标方向后,其第二课堂建设就要解决其主体的动力性问题了。第二课堂建设的主体就是学生,如何调动学生参与第二课堂建设的积极性,就需要将第二课堂要学分化。与第一课堂学分管理一样,应该把第二课堂的活动纳入学分管理,要求毕业必须具备一定的第二课堂学分。D高校的独立学院目前在这方面的探索很有价值,例如把读百本书、参与学风讨论、听思想政治讲座等都折合成学分,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具备一些学分才合格,该校的第二课堂的成效与这一制度是高度关联的。但笔者与该校团委的老师座谈中,深切感知目前制度还不够有力,仍需要进一步完善。进一步具体深化,还需根据不同年级有不同要求,如针对学生一年级阶段以引导为主,二、三年级要求参与为主,四年级的以自愿为主,将第二课堂主要载体融入实习基地建设、挑战杯等活动中。
3.4从外部环境看,应该相应减少对学生活动的限制。促进第二课堂建设还需要政府社会管制的放松,对于第二课堂建设而言,无须政府部门发文支持,只要相关部门对于学生聚会少给予限制。如对学生校际间的群体聚会活动,应将相关管理权限下放给学校,相信大学生有足够的理性和平安全地参与学生社团的活动,抛弃一有学生聚会相关部门就惶恐危及社会秩序的假设。
*课题来源: 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教学研究课题“独立学院第二课堂教育的组织与管理创新研究”(编号:2008JK02)。
参考文献:
[1] 中国教育部.《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Z].2003. 中国教育部.《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S].2008
[2] 教育部.关于《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的工作说明[Z].2008.参见moe.省略/edoas/website18/28/
info1204509856970428.htm,2012年3月26日浏览
关键词: 第二课堂 问卷调查 自主性 多样性
一、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教学现状
我国著名教育家朱九思(1983)提出,第二课堂是指在教学计划之外的包括政治性的、学术性的、知识性的、健身性的、娱乐性的、公益性的及有酬性的等一系列健康有意义的开放性活动。国内著名语言学家胡壮麟(2004)指出:“在中国外语环境下学好外语,谁能在模拟或构建接触和使用外语的环境(即第二课堂)上下工夫,谁就将获得好的教学效果。”就目前而言,大学英语第二课课堂是否以教学之外的一系列活动为大学英语教学带来明显的教学效果呢?答案不是肯定的。
目前我国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教学还是有很大的问题。张海彦(2009)指出:第一,目前大学英语第二课堂还没有明确的界定;第二,就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教学而言,我国高校仍对此未形成成文的教学计划、大纲和要求,从而造成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教学的开展缺乏统筹规划,没有系统性;第三,许多高校还是过于关注大学英语四六级,缺乏英语第二课堂教学意识;第四,高校对英语第二课堂教学投入不足。
就笔者所在的学校而言,大学英语课程分为“读写译”和“视听说”两大体系,学院把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放在教学的重要位置。我院开展了“英语角”第二课堂的活动,旨在突破大学英语第一课堂教学局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为学生创造更多的途径,强化英语语言实用能力。“英语角”活动基本每周两次,时间都在晚上,并且都有外教在场。学生围绕既定话题进行分组活动,老师走下讲台,外教与学生随时随地用英语交谈,创造轻松愉快、交互式的英语学习环境。学生在“说”和“做”的语言实践过程中体会语言在具体情境下的使用,活化语言知识,实现学以致用,同时体验英语学习的乐趣。虽然独立学院英语第二课堂一直存在,但学生对英语角等活动缺乏必要的兴趣和热情,第二课堂的成效并不明显。
二、开展英语第二课堂的必要性
冯智文(2012)指出为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延伸拓展和补充第一课堂教学,加速建设大学英语第二课堂非常必要。由此可见开设第二课堂确有其重要性和必要性。“英语角”立足于日常英语学习,同时是对其有利、有效的补充和扩展,增进教与学之间的相互沟通,培养学生的发散性创新思维。
刘本香(2014)提出英语第二课堂教学活动是第一课堂教学的补充、延伸和实验基地。的确,作为第一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第二课堂英语角活动的开展,一方面提高了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同时为学生展示自我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台。
李瑞芳(2012)着重探讨了第二课堂活动的必要性、教师在第二课堂中的角色,以及第二课堂活动对学生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当然,第二课堂对学生的积极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笔者在此基础上着重深入调查了学生对第二课堂缺乏兴趣的原因,探究了如何提高第二课堂的成效性。
基于开展英语第二课堂的必要性和目前第二课堂面临的困境,笔者将立足本校英语第二课堂开展情况,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我院非英语专业学生就第二课堂英语角开展过程中出现的兴趣缺乏、开展方式及如何提高第二课堂的成效性进行一些探讨和思考。通过探究学生在第二课堂实践中面临的问题,旨在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使学生在英语第二课堂中真正地进行自主学习,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提升。
三、研究方法
1.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主要考查大学生对开设第二课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知程度;了解大学生喜欢何种形式和内容的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如何提高第二课堂的成效性。
2.研究对象
本研究随机选取本校非英语专业班级作为被试,一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80份。
3.研究工具及施测
本研究调查问卷的10个问题包含:参加英语第二课堂的原因(1-3),第二课堂优势(4-6),第二课堂的形式及希望参与的第二课堂活动(7-9),第10题为开放式提问:学生对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的建议。
被试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从选项中选择一个或多个答案,并提出自己的相关建议。
四、结果与讨论
针对独立学院第二课堂英语角的调研,笔者设计了一份问卷,旨在了解学生对英语角的看法,以完善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提高活动水平,打造更好的英语交流平台。
调研结果表明:学生参加英语角的目的广泛多样。50%的学生参加英语角的原因是为锻炼英语口语,掌握新的知识,还有部分学生是为扩大人际交往,与外教近距离接触,放松心情,舒缓压力,可见学生本身对第二课堂英语角的态度还是积极的。但是有51%的学生认为英语角活动形式过于单一,有些学生觉得用英语交流有压力。因此在一次调研中,笔者针对英语角这种沟通交流型的活动,学生喜欢以哪种形式开展做了调查,并制成以下表格。
很多学生认为本校的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形式太单调,主要为英语角,内容不够丰富,让人对此缺乏兴趣。很多学生觉得英语角无聊,自己自顾自地在一旁玩手机,根本不能从中学到什么。而且由于外教少的原因,很多学生想与外教交流却没有机会,同学与同学交流习惯用中文,根本不能达到英语角强化学生口语能力的效果。如果对英语角形式或内容做一点改善,第二课堂英语角对大学生的帮助还是很大的。
五、建议
目前,对于学生没有积极参与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的原因,主要还是活动形式过于单一,不能真正运用用到英语等,笔者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在以后的英语第二课堂活动中,可以玩一些英语小游戏,开展英语短剧配音、英文朗诵、英文书法等比赛,锻炼学生的语音和书写基本功,也可以分组用英文举一场小型的role play。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有选择性地参加自己所擅长的比赛,从中选拔出优胜者,并设置一定的奖励措施,激发其他学生的英语学习动力。在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有一定提高之后,开展一些英语演讲比赛等难度稍高一些的活动,还可以开展英语猜谜会、英语故事会等寓教于乐的活动。此外,还应该增加外教老师的数量,不让学生觉得与外教说不上话,更不让学生觉得没事可做。针对学生对第二课堂英语角提出的意见,我们也会向学院反馈,以便更好地开展英语角的活动,打造更好的英语交流平台。
六、结语
第二课堂英语角的举办,突破大学英语第一课堂教学局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为学生创造更多的途径强化英语语言实用能力。经过这次的问卷调查并结合学生的反馈情况,我们认为英语角活动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英语的效率,还是有一定切实意义的。我们希望这一活动能在独立学院得到进一步开展和推广,让更多的英语学习积极分子参与其中。而且应该有目的地制订出英语第二课堂活动计划:每星期至少举行一次第二课堂英语角活动,活动内容不宜过难,便于不同英语程度的学生积极参与,这样能让第二课堂的成效性更明显。总之,英语第二课堂英语角活动的开展,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学生创造更多的途径以强化英语语言实用能力,培养适应时展的复合型人才,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将它更好地开展下去。
参考文献:
[1]冯智文.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建设调查研究[J].大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2.
[2]胡壮麟.外语教育往事谈[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3]李瑞芳.英语第二课堂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4]刘本香.高职院校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的调查与探讨[J].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学报,2014.
关键词:医学独立学院;第二课堂;发展现状;对策
一、医学独立学院第二课堂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是培养应用性医学人才的重要途径
当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第二课堂开设的有声有色,有利于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独立学院需要研究乃至急需实践的方向是构建应用型的人才培养模式,独立学院第二课堂的建立正是实现这个目标的重要途径,对医学独立学院也是如此。第二课堂的开展有利于充分挖掘学生潜力,提升教育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利于形成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应用性人才。
(二)利于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就业、创业的能力
医学独立学院第二课堂的开展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加强,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此外还对提升医学生的临床职业能力及相关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医学独立学院第二课堂的发展现状
(一)课程设置的系统性和理论性有待加强
独立学院第二课堂的课程设置缺乏系统的理论支持,讲授内容相对专业课而言没有严格的教学大纲。其作用和地位往往被划归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且大多以德育为理论基础,虽然德育教育的理论在不断地丰富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第二课堂在完全靠德育教育下存在影响力弱、时效性差等问题,这造成第二课堂定位不准确,没有与第一课堂有效衔接。目前第二课堂建设要求其内容与各类活动相结合,学生必须参与其中。这让广大师生形成了一个误区,即活动越多课程建设就越好,学校、院系、社团、班级、个人都在绞尽脑汁地设计和开展各类活动,导致出现大量与第二课堂人才培养目标不符、质量不高的活动,降低了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的积极性。
(二)第二课堂的开展与学生需求契合度不够
医学独立学院第二课堂活动在整体上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局面,但与学生需求契合度不够,即与学生的个人兴趣背离,与其医学背景相去甚远,课程的内容缺乏针对性。第二课堂开展过于关注校园主流文化和有影响、有新意的大型活动,但是实际能够参与这类活动的学生比例毕竟有限,即使对参与学生而言,更多地处于辅助的位置,未能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能够实际参与、亲自组织的学生比例不高。然而对于受众较广、参与度高的小型活动又缺乏系统指导,影响了学生对第二课堂发展的认可度。以社团为例,学生刚入校时对各种小型社团充满热情,但到了大三、大四后却纷纷退出,社团成员大多为大一、大二新生。可见社团对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性未能有效发挥,校园活动质量的评价受到学生的质疑,第二课堂的真正作用未能全面发挥。
(三)第二课堂的教师队伍指导水平有待提高
医学院独立学院第二课堂缺乏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指导。目前大部分独立学院非常重视学生的科技活动并配备有专门的教师指导,但这类教师比例有限且受到第二课堂经费支持力度不大的限制,其结果是教师虽然很重视自己的教学和科研,但少有人把指导学生第二课堂活动作为自己教学和科研工作之一,这导致承担第二课堂指导工作的主要是专职的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和少部分热心于学生工作的教师。高校中这类群体在指导中更多关注学生群体的稳定和活动的整体宣传效果及与学校主流文化的相关程度,而忽略如何引导学生得到锻炼,素质得到提高,欠缺对活动细节进行专业化和精细化的指导。这样第二课堂活动的整体层次难以提升,效果以难以体现,进而影响学生对第二课堂活动的整体评价。
三、多措并举——保障医学独立学院第二课堂的建设质量
(一)整合资源——奠定第二课堂教育基础
医学独立学院在课程设置方面应增设人文、社会学科的课程,使医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在教育理念上重视学生人格的不断完善,注重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等等,让学生的兴趣及特长在第二课堂的学习中得到和谐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要加大第二课堂课程设置的创新性研究。第二课堂课程建设是按照课程的理念对第二课堂进行设计,必须在课程建设中注重理论与方法的及时更新,课程建设理论与体制的创新,同时大力加强课程设置的系统性和理论性,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第二课堂课程建设发展新理念。学院应将第二课堂活动纳入学校教学计划统筹考虑安排中,同基础课、专业课程、人文素质类课程等一样作为学生总体培养目标来规划和教育实施,确定相应学分,以促使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参加真正把素质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总之应充分整合学科、教师等各种资源,奠定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教育的基础。
(二)以生为本——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医学独立学院在开展第二课堂中应以学生为本,以医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和能力发展为主要方向,开设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以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学院在教学内容上要充分考虑医学独立学院学生的个性: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思维活跃,但自制力普遍较差,主动性不够。在活动过程中包括实践内容、活动方式和形式等尽可能张扬学生的主体意识,体现学生自主、自觉地接受教育的目的,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提高素质和拓展知识,培养健康个性和创新精神。如设置医学生科研活动以及富有医学特色的选修课,举办参与度高的文化节。总之,学院应以医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为主要方向,开设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要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积极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取材过程中,切断小鼠脊髓、打开腹腔等一系列操作在锻炼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还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指导专业——学生第二课堂开展的重要保障
医学独立学院应努力提高专业教师的指导水平,其专业指导是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教育的重要保障。学院应积极组织第二课堂活动教师开展业务培训,指导第二课堂获奖的记入教师个人成绩,参与评奖、评优等,以充分调动广大教师主动提高业务水平的积极性。此外,在第二课堂开展中要重视指导教师的评估作用。指导教师对学生参加第二课堂实践具有主导作用。学院应多举办有较高水平的学术讲座和文化知识竞赛,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校讲学,向学生传递先进的科技信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第一课堂的发展,使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辅相成。
(4)齐心协力——构建开展第二课堂长效机制
医学独立学院第二课堂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独立学院各部门齐心协力,构建开展第二课堂长效机制。如财务部增加对第二课堂的经费投入;教学管理部制定学生第二课堂教育计划和实施细则,学生成绩、学分的认定等;学生事务部制定总体组织安排,实施过程的监督、检查;授课教师的职责是学生第二课堂教育计划的具体指导、实施等。同时完善第二课堂的质量评价体系。学院应以受学生欢迎度和学生参与后的满意度为单项活动的评价指标;以学生对第二课堂活动的丰富度和学生每学期的参与比率为第二课堂活动的总体评价指标。值得注意的是独立学院第二课堂活动开展应满足不同层级学生的需求,做到分门别类的培养,不同年级应达到相应标准:针对低年级学生应以培养兴趣与良好的学习风气为主;高年级要注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创新精神和严谨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思维等等。
在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处在形成并稳固的大学阶段中,对第一课堂的教育而言,第二课堂建设的作用亦不容忽视,因此医学独立学院只有积极完善第二课堂的建设,才能培养出具有一定研究能力又有较强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人才,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发挥自己的优势。
参考文献:
[1]李文博.论独立学院第二课堂的意义及作用[J].科教文汇,2008(01).
[2]张云,乔敏.医学课程模式的改革与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01).
[3]臧伟进,王渊.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2006(01).
1、明确第二课堂舞蹈教学目标,实现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舞蹈是表演性艺术,其所具有的审美性与艺术性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审美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传统的舞蹈教学使以严格、严禁的教学态度培养学生的舞蹈基础能力。而第二课堂的教学方向使得其舞蹈教学更多的侧重于学生舞蹈审美能力与舞蹈兴趣的培养,为学生培养终身性艺术爱好奠定基础。现代第二课堂的舞蹈教学应明确教学目标,以此实现第二课堂学生舞蹈兴趣与审美能力的培养。第二课堂作为非专业性教学方式,其主要目的是通过第一课堂的延伸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第二课堂的舞蹈教学应将学生兴趣培养与审美能力的培养作为重点,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培养目的。
2、第二课堂舞蹈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与舞蹈兴趣的培养
2.1以舞蹈赏析为基础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舞蹈兴趣。针对第二课堂舞蹈教学的目标与目的,现代第二课堂的舞蹈教学中应以舞蹈赏析作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舞蹈兴趣。利用多媒体技术以及舞蹈表演形式开展第二课堂的舞蹈赏析。利用多媒体技术舞蹈播放中的慢近、暂停等功能对舞蹈表演进行分解讲解,以此提高学生对舞蹈表演题材、内容、中心思想以及表现形式的了解与理解。另外,在舞蹈赏析的教学中,教师应针对第二课堂学生缺乏舞蹈基础的现状进行基础知识教学。通过舞蹈表演形式、基础技能、基础知识等教学为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舞蹈艺术审美培养奠定基础。
2.2注重学生基础艺术修养的培养,实现舞蹈审美能力培养目的。针对第二课堂舞蹈教学需求,第二课堂舞蹈教学中还应注重学生基础艺术修养的培养。从文化知识积累、舞蹈理论基础以及舞蹈作品基本特征、历史文化背景等内容的教学入手,培养学生对舞蹈艺术形式、内容、表现手法的了解,进而培养学生的舞蹈审美能力。同时,通过舞蹈基础表现形式以及不同舞蹈特点的学习培养学生对舞蹈艺术美感的体会。使学生能够根据舞蹈艺术表现特点了解舞蹈艺术与舞蹈背景的关联,从审美角度出发进行舞蹈的赏析。例如:通过芭蕾舞、朝鲜舞、新疆舞等舞蹈形式的表现特点教学使学生能够在舞蹈赏析过程中,通过舞蹈特点、音乐特点了解舞蹈表现内容,提高舞蹈审美能力。
2.3以优秀作品观赏为基础,培养学生的舞蹈审美能力与舞蹈兴趣。优秀的舞蹈作品是创作者以自身的文化修养、生活体会、社会背景理解等为基础而创作的作品。优秀的舞蹈作品能够代表其创作历时期的人文文化、能够体现舞蹈形式的民族与文化。在舞蹈第二课堂的教学中,舞蹈教室应加强优秀舞蹈作品、名品的赏析教学。通过优秀舞蹈作品的教学使学生提高观赏积极性,促进学生对舞蹈美学的兴趣。
2.4c培养学生的舞蹈兴趣。通过基础动作的训练、单一动作美与艺术的结合等使学生在镜面内观察自身动作、体会音乐与动作的关联,进而实现学生舞蹈美感的理解。通过基础训练、音乐与动作的联系等体会舞蹈艺术形式空间运动美感与音乐美感的结合,实现学生表现美、创造美意识的培养,实现学生舞蹈审美与兴趣的培养。
3、关于舞蹈第二课堂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探讨
在舞蹈第二课堂的教学中,以学生审美能力与舞蹈兴趣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应注重其教学的注意事项,以此避免舞蹈基础动作训练枯燥影响学生舞蹈兴趣的培养。针对第二课堂舞蹈教学非专业性教学的性质,以舞蹈赏析为基础、以舞蹈基础动作训练方式的改进为重点培养学生舞蹈审美能力与兴趣、培养学生舞蹈表现,实现第二课堂舞蹈教学目的。针对第二课堂舞蹈“赏析教学”与“美感训练”的重要性,舞蹈教室还要加强学生舞蹈意识的培养。从舞蹈美的认识、理解入手,将舞蹈美感的把握与表现作为培养重点,注重非专业性舞蹈教学方式的运用。以兴趣培养与审美能力培养为重点开展舞蹈教学工作,实现第二课堂教学目标。为了避免舞蹈基础训练过于枯燥对学生舞蹈兴趣的影响,在基础动作训练中,舞蹈教室应注重训练方式的改革。以兴趣培养为中心的动作训练方式为中心开展基础训练,实现第二课堂舞蹈教学目标。
关键词:创新能力;培养;第二课堂
一、当前第二课堂建设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面临的问题
(一)第二课堂形式单一,方式方法需进一步延展
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成效的重要影响因素是教学形式,目前高校的第二课堂建设还普遍存在形式单一、手段简单的特点。在高校第二课堂教育中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灌输式教育,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学生在下面自娱自乐,被动吸收知识的状态是这样的教学方式的鲜明写照,理论知识与相关实践的脱节,严重影响并制约了学生知识吸纳、消化、接受的积极性,实际动手的能动性更是无从谈起。因此,解决第二课堂教学形式与手段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二)第二课堂应用的教学技术设施落后
先进教学设施的应用与提升学生的第二课堂参与兴趣相得益彰。例如,建立在现代通讯技术手段基础上的新型技术与媒介的合理运用,能够使教学更加简便快捷,一目了然。优质资源共享更能节约学校、师生、甚至校际之间的交流成本。但是目前,对先进教学技术设施的更新严重滞后,第二课堂教学设施不完备,教育形式也比较老套,甚至意识不到紧跟时代趋势的重要性。这成为制约全方位提升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客观因素。
(三)第二课堂中学生的问题意识、开发理念缺乏
双维互动,是第二课堂建设的重要特点,不仅要从第二课堂本身找问题,大学生本身在参与第二课堂活动中也出现了某些现实性问题:
1.当代大学生的超前思维比较活跃,创新创造意识上,往往天马行空,但贴近生活实际、能够产出成果的科技实践活动不够。学校的课堂教育会被知识的经验性和规律性所束缚,“尽信书,则不如无书”,部分大学生在第二课堂中,丧失了问题意识与想象能力。
2.大学生在第二课堂建设中的科技创新缺乏开发理念,很多成果仅仅停留在“体验型”,难以成为“转化型”和“应用型”。在“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背景下,国家级、省级“挑战杯”“科创杯”等第二课堂创新活动引起了众多高校的重视,均在资金、政策以及学业综合测评上给予支持和倾斜,以期取得良好成绩。但这种功利性的参与目的,使大学生参与第二课堂建设的功利性和目的性也渐趋强烈,目的仅仅停留在拿了多少学分、拿了多少奖学金,能否在保研上提供助力等等。而有些高校反过来又以此种方式,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提高比赛成绩,扩大高校知名度。长此以往,形成的恶性循环的结果是导致很多在第二课堂创新活动取得的成果“急躁冒进”,甚至“小富即安”,稍有阶段性成果就“急停跳投”,匆忙鉴定、报奖,不愿进行长期的系统性研究。这种情形,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当然,也就难以产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突破性成果。
二、以第二课堂建设为途径。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实践情况
下面以西安邮电大学理学院(以下简称我院)为例,分析我院的第二课堂建设和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践情况。
(一)从创新能力的培养角度,注重第二课堂建设的制度规范。第一,以大化小,推进制度建设的精细化管理。改变原来学院统管模式,成立本科生创新实践活动小组,化整为零,并以此作为我院教学研究重点项目实施。本科生创新实践活动小组包括教学质量办公室、分团委和协同创新办公室等三个模块,分工负责,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主要负责教师团队的组建及各种科创活动协调;学院分团委主要负责涉及到学生本身的一些事物,包括学生队伍建设、具体的活动情况等等;协同创新办公室是适应新形势下专门设置的,对接学校的协同创新办公室,主要负责对外交流,包括校企合作、创新创业工作的推进等等。第二,师生协同,共同推进。我院历来注重教师团队的建设,尤其在新形势下,更加鼓励教师关注第二课堂建设,积极加入创新创业小组。同时,进行制度保障,对教师个人提出要求,不但个人责任心要强,而且能够投入更多的精力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小组成立以后,组长由精挑细选的教师担任,负责统筹整体事务,组建和管理团队、安排小组科创活动、负责活动总结和成果记录等等。更重要的是,建立考核退出机制,不只针对小组的学生成员,对参与小组第二课堂建设的教师也要考核,如果不符合创新小组的考核要求,就要退出。第三,从吐故纳新的角度,注重学生科创团队的建设。我院依托于第二课堂建设而成立的各种科创小组的学生成员选拔工作,具体由分团委负责,每年至少安排1次科创小组成员选拔补充工作,一般在大学二年级学生中招收学习成绩优秀、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尤其那些曾获得各类科技竞赛奖励者优先录取。但限静J他们的参加小组项目数,原则上每名学生只可以加入1个活动小组。第四,其他章制度建设。学院补充修订了第二课堂建设实施小组的经费管理制度、竞赛管理制度以及活动考核制度,为第二课堂建设与长期有规划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注重建设第二课堂素质培养体系。制度建设的最终目的是要形成系统的培养体系。我院通过与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学生、科创小组成员教师以及校外用人单位充分交流沟通之后,认为第二课堂素质培养体系可以通过建设六个专业创新课外活动小组来体现,这六个小组都要结合专业特点,拓展课堂教学,注重实践能力,通过实训项目开发和科创竞赛等方式,能够使学生提高创新实践能力并最大程度拓展学生视野,进一步帮助大学生的提升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我院的六个小组分别为:(1)智能综合机器人创新活动小组。小组结合我院专业设置的特点,成立目的在于培养小组成员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内容涵盖机械系统构造、嵌入式开发、遥控传感器处理、智能信息处理等。(2)基于大数据处理技术科创活动小组,建立在课堂所讲授得知识基础之上,旨在结合实际项目补充学生课堂了解的计算机领域大数据处理技术前沿知识,帮助学生提高海量数据采集、分析、存储、处理和应用开发技能。(3)软件开发应用科创活动小组,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软件开发设计基础,结合每年的科创竞赛主题,强调能够完成开发具有实际应用背景的软件项目,使组员能够熟悉软件开发工程的具体要求,真正结合实际掌握开发软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熟练应用各种开发工具和数据库,尤其要能了解和掌握时下最流行的移动应用开发和桌面应用开发的流程。(4)基于互联网模式的嵌入式小组专业科创活动小组,目的在于结合当前互联网发展趋势,深入理解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熟练掌握各种嵌入式芯片的应用,增强软件编程能力。(5)网络技能科创活动小组,旨在培养学生在面对各种网络应用实际困难的解决能力,结合实际,从网络设计、管理,到故障分析、排除等一些列能力。(6)新媒体技术科创活动小组,其主要结合当前新媒体运用的发展趋势,采用教师课堂授课、课外讲座、学生自学以及校外相关技术公司人员结合实际情况辅导等形式,进行程序设计和3D建模的综合运用,也可以选择相关技术公司实际项目课题等,并在此基础上申请软件著作权。
三、依托第二课堂建设。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保障措施
(一)结合实际制定计划,出台第二课堂建设实施方案
学校和学院要把第一课堂教育第二课堂教育结合放在首要地位,制定符合当代大学生实际的第二课堂建设实施方案是培养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保证。我们应以第一课堂教育为主体,以第二课堂教育为有效延伸,科学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教育计划和实施方案。
1.贴近实际,与课堂教学对应,合理开设选修课。学校可以采用学分制来保证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配备专业授课教师,协调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时间安排,并检查监督教师按计划执行教学任务。
2.保证教育活动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通过创建创新活动小组,如数学建模小组、模型控制小组、程序设计小组等,开展创造性活动。
3.建立专业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学生社团组织,依托第二课堂建设,开展各种科创竞赛活动。
关键词:汉语;少数民族;第二课堂;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5.084
1引言
世纪之初,随着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进一步接轨,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大力推行,对新疆维吾尔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进一步提高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实际运用汉语能力,力争使汉语教学上一个新台阶是当务之急。为此,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积极、有序地深化汉语教学改革。第二课堂教学的实施,大大提高了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实际运用汉语的能力。
第二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在一定社会文化情景中对汉语的运用能力,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是第一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第二课堂教学巩固了第一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丰富了课外知识。
2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学习达到的目的
语言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运用,汉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全面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既包括口头交际能力,也包括汉语书面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汉语得体表达能力,掌握一定的中华文化,达到汉语文化适应能力,即用汉语进行交际时能适应汉族人的社会文化心理习惯。一个人的语言交际能力是由言语要素、语用规则、言语技能、言语交际技能以及有关的文化知识构成。为此,当代语言学家和教学法专家认为语言交际能力在追求正确性的同时,还强调语言交际的得体性,然而,传统教学法强调语言能力的培养,忽视了交际能力的作用,这种传统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新的教学体制要求我们必须进行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和研究新的教学方法,为此,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第二课堂教学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3第二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及作用
第二课堂教学是有目的、有组织进行的语言实践活动。它既是教学辅助活动,又是课堂教学的继续和发展,组织学生进行第二课堂教学,是以巩固和扩大教学成果为目的,它不是课堂教学的简单重复,而是要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深化语言知识,进一步提高技能。因此,第二课堂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内在规律,它以实践为主,跟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有机结合,每组织一次活动,都要有明确的要求,而不是盲目进行。开展第二课堂教学,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重视趣味性。要分析各类学生的基本特点,有选择有针对性地组织活动,既要满足语言水平较高学生的要求,也要照顾语言水平较底学生的情况,并且要不断向他们宣传活动的意义,教给学生开展好活动的方法。使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在语言实践中发挥所长,各有所得。
第二课堂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小品比赛、朗诵比赛、演讲比赛、书法比赛、讲故事比赛、读报活动、写日记、写随笔、欣赏影视录像、组织公益活动、民汉一帮一活动。为了便于组织活动和照顾到语言基础参差不齐的情况,语言基础好的学生和语言基础差的学生搭配在一起,把全班分成几组,每组挑选出一个负责人,由负责人担任组长,在各个小组间开展各种活动。
3.1讲故事比赛活动
规定每组选送2名,稿子自行准备,有关歌功颂德、幽默风趣、好人好事、民族团结等积极意义的题目。任务布置下去后,同学们就开始行动起来,每天都有学生问问题,纠正发音,有一位来自阿克苏叫热依拉・阿布力米提的学生说:“我以前很少看汉文杂志,这次比赛为了选稿子,到图书馆查阅了很多杂志,学到了知识,我决定以后就是不再比赛,也要养成一个平时多看杂志的好习惯,来提高自己的汉语水平。”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各组选手在台上声情并茂地讲起了自己精心准备好的故事。使学生增长了见识,拓宽了知识面,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3.2欣赏影视录像活动
欣赏影视录像是广大学生喜爱的活动。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视、听、说并进的一种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兴趣。当同学们看《我的兄弟姐妹》、《暖春》等影片后流下了热泪。有一位叫沙拉买提的学生说:“老师,我只能听懂40%―50%的内容,但通过观看影视录像,我基本明白故事大意,自己感觉有很大的进步,长期坚持,一定让我这位喀什人也有一口流利的汉语,我喜欢上了汉语。”看完之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或要求学生用汉语写下观后感,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汉语写作能力,一部感人的影视录像对学生也是一种精神上的教育与洗礼,教会他们热爱生命、珍惜一切!
3.3写随感录
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规定每人准备一个随感录本子,每天把自己所看到的,所想到的写下来,多少不限。写完之后,可以找自己的汉族朋友帮着批改,要让学生意识到:身边的每一个汉族朋友都是自己学习汉语的老师,要充分利用如此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同样,也有一位叫夏德曼江的学生说:“我过去有好多字不会写,经常写错,在写随感录的过程中通过查字典记住了这些字,可能永远也忘不了了。”还有的同学说:“我过去有想写写不出来,或者写出来句子是错的,不符合汉语规范。通过写随感录,尤其是经过改正后,记住了自己容易出错的地方,相信自己今后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
“第二课堂教学”经过实践证明是切实可行的。一些学生口语能力显著提高,一些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和用汉语交流思想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而有些学生由于基础差,紧张、害怕、不敢说,经过几次活动后,他们逐步消除了紧张心理,也能大胆地使用汉语交际,能基本表达出自己的思想。第二课堂教学的开展为培养学生在一定社会文化情景中对语言的运用能力,弥补课堂教学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4第二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4.1广大师生认识不够
许多教师认为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学习第二课堂教学是在浪费时间、精力和经费,甚至还认为这有碍于正常的教学计划,而学生的目的是能顺利通过考试,因此也忽略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性。也有部分学生认为开展第二课让教学是浪费时间,没有必要。有的学生对第二课堂教学根本没有兴趣,觉得只要自己能通过考试就可以了。这反映出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还仅仅停留在表面上,是一种无奈的学习,缺乏学习汉语的积极性。
4.2流于形式,效果不良
许多院校、班级在进行第二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只重表面形式,忽略了活动的真正意义,认为举行一次活动是为了完成任务或是为了庆典节日的需要而举行的。只要照几张照片,写一段简报,说明情况,向领导汇报自己完成的事项,就可以了。第二课堂对学生的作用有多大,不管不问,这种只流于表面的形式将会误人子弟。
4.3形式单一,枯燥乏味
有些院校、班级虽然认识到课外活动的重要性,可采取的形式单一,导致未能达到所期望的效果。因为五月在新疆地区是“民族团结月”,所以有些院校仅仅停留在每年的五月,举行一次学生演讲比赛。在众多的班集体中,每个班只有一个名额,这也导致了很多学生想参加,可是受限没有名额。
4.4脱离实际
有些院校、班级在进行活动的时候,往往忽略了活动内容所反映的时代精神,使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时代精神脱离,失去了举行活动的目的与意义。
5解决策略
5.1在思想上,广大师生应该高度重视
将课外活动纳入教学计划中,让第二课堂活动充分发挥其作用,保障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使课堂所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实际运用。尤其是在职业院校中,加强第二课堂教学至关重要,将“任务驱动性”教学理念融入到汉语教学的整个过程中,第二课堂教学将会发挥出举足轻重的作用。
5.2要重视过程与效果
活动开始时,一定要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教师应该起抛砖引玉的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全班学生都踊跃参与。加强第二课堂教学首先要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个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一个学生从外打破是压力(反作用力);从内打破是动力(兴趣)。充分发挥学生自我能动性。
5.3形式要多样化
活动中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可以满足学生的多方面要求,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开发灵活多变的创造思维,以适应多变的社会发展。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可以带领学生到各种交际场合,适应不同氛围的语言交际。更要主动适应新时代、新技术环境下的语言交际环境。
5.4理论联系实际
活动的内容必须反映时代精神,以弘扬民族团结、民族文化、爱国精神为主旋律。让当代大学生意识到自己肩上的使命。培养道德素质合格的人才将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标。在掌握先进技术、博览群书的前提下,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的重要性。
6结束语
语言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是科学就必须要遵循其科学规律,接受其规范系统。是艺术就要创造有个性的教学风格,以使教学变得更加具有吸引力。第二课堂教学是语言学习的催化剂,是语言教学赋予个性的教学风格,是汉语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一切课外活动又是在为课堂教学铺基石,也是课堂教学的实际运用。
参考文献
[1]吕必松.关于语言教学的若干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5,(4).
[2]范开泰.论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J].世界汉语教学,1992,(1).
关键词:通识教育;第二课堂;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8-0061-02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是所有大学生都应接受的非专业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1]。它旨在培养学生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人和公民,培养其思考、交流、判断和辨别等各方面的能力[2]。美国、英国等欧美国家[3]以及台湾[4]和香港地区[5],其通识教育的发展都较为全面,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而在我国大陆地区,通识教育的发展比较缓慢,不少高校对于其概念的理解还较为模糊,在实践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3]。
通识教育注重的是“全人教育”以及学生基本能力的发展[5],时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呼唤着高校加强通识教育。目前国内关于通识教育理念和实践的探讨主要局限于第一课堂(即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以系统传授学科知识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活动),甚至将通识教育等同于通识课程,忽视了第二课堂在通识教育整体格局中的作用[6]。第二课堂作为通识教育强有力的载体,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和补充,是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更加开阔的、可以承载更为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和内容的教育渠道[6]。其作为第一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7]。因而,第二课堂对于通识教育在高校中的发展和传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8]。
一、上海高校通识教育在第二课堂中的开展现状
第二课堂的形式丰富多样,主要有讲座、活动、竞赛和培训等。
1.讲座类通识教育。各类学术讲座作为名家大师知识的浓缩和精华,作为学者和学生自由进行学术互动和思想碰撞的平台,是通识教育在第二课堂开展时非常重要和常见的一种形式。近几年,上海各高校都视讲座为实施通识教育的有效途径,举办各种形式的讲座,包含各个学科领域的前沿问题和热点话题,极大地丰富了广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激发其学习兴趣,拓展其知识面。①通识教育“名家讲堂”(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从2012年举办至今的通识教育“名家讲堂”正是希望通过对大学生全方位的教育,使以理工见长的交大学生能够广泛涉猎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等知识,成为文理兼通、底蕴深厚的人才。②思行讲坛(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思行讲坛是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受众最广、影响力最大的系列讲坛,以繁荣校园文化、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宗旨,致力于为广大学子提供一个与学者、名人和大师思想融会的平台。从2011年举办至今,思行讲坛共开展了18讲,曾请到过的主讲嘉宾有央视财经特邀评论员、财经专栏作家叶檀,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褚君浩等。
2.活动类通识教育。原国立清华大学校长沈君山曾经说过:“通识教育最重要的是实践,不能只是理论。”因而实践活动也是实施通识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上海各高校开展的活动类通识教育形式有许多,如班团活动、交流参观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竞赛活动、文体活动等[7]。①复旦大学读书节主题活动(2015年5月第三届):复旦大学图书馆近年来举办的读书节主题活动是一场关于阅读、青年与人生的校园文化主题对话活动,每一届读书节都会设定一个主题,并邀请教授和作家进行主题演讲,鼓励大学生养成阅读的好习惯,此外还会评选出复旦大学图书馆借阅排行榜前十位的年度“借阅达人”。②上海交通大学“文治杯”文学作品大奖赛(2015年4月第十五届):此项文学作品大奖赛的宗旨是为了缅怀为上海交通大学的发展做出过杰出贡献的“国学大师”唐文治校长,激发大学生从事文学创作的积极性,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由上海交通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主办,鼓励反映大学生生活的文学创作,主题、体裁不限。
3.培训类通识教育。培训也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教育方式,众多高校都非常重视培训工作机制。目前高校的培训机制往往都是整合全校资源,为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优秀大学生提供统一平台,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集中培训。此外,通识教育以注重培养学生的精神力量为中心理念,通过举办相关的培训,能够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强化学生的批判思维,提高学生自主沟通意识,在培养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中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①华东师范大学“二十一世纪人才学院”:“二十一世纪人才学院”成立于1994年,是校团委联合多个部门搭建的学校内跨学段、跨学科、多维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统一平台,力求培养时代型、创新型、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每一届“人才学院”的学员都来自全校不同的专业和不同的年级,因而所受知识也都是专业学习以外的,旨在开拓其视野,挖掘其潜力,培养其各方面能力。②同济大学就业创业系列培训活动:同济大学每年都会举办形式多样的有关就业和创业的培训活动,如创业项目答辩会、创业沙龙系列活动、同济大学创业课堂、“创业说”演讲分享会、“枫林学堂”之职业发展培训和勇往“职”前系列活动等。通过这些培训,大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创业的基础知识和求职的经验技巧,完善职业生涯规划。
二、上海高校通识教育在第二课堂中开展时存在的问题
从通识教育的内涵出发,以讲座类、活动类和培训类等各种形式为视角,不难发现上海高校通识教育在第二课堂中开展时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低质化。以讲座类通识教育为例,讲座主讲人往往以校内教师为主,国内外知名人士和著名学者的参与度不高。这直接导致讲座质量较低,同时也没有足够的吸引力,难以从更高程度上提高学生的通识素养。活动类和培训类通识教育也同样存在这一问题:形式单一、内容简单、范围狭隘、吸引力低。 2.功利化。为了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讲座、活动和培训中,组织方往往会增加一些吸引点,比如参加讲座提供实践学时、抵选修课学分、活动中设立抽奖环节等。此外,不少活动还存在“硬性规定”,需要学生们签到入场,这使得真正吸引大学生融入通识教育第二课堂的初衷产生了一定的偏差。
3.套路化。随着各高校越来越重视通识教育,活动的形式也渐渐固定,呈现套路化,创新意识缺乏。如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和创业培训等活动,往往还是以“填鸭式”的讲授为主,学生往往只能记住课堂上的理论知识,面对实际就业和创业问题时仍束手无策。此外,不少活动形同虚设,并没有多少实质性的内容,暴露出为了办活动而办活动的思路。
三、上海高校通识教育在第二课堂中的建设探究
1.加强思想引领,紧抓育人宗旨。高校应注重通识教育成果的宣传力度,加强思想引领,贯彻全面育人的思想,使学生充分感受到通识教育以及第二课堂的重要性。大学生正是新媒体技术使用最为广泛和活跃的群体,因而在进行宣传和引领时应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和优势,探索新媒体环境下的创新路径。通识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作为第二课堂,必须立足于学校的整体规划,紧抓育人宗旨。学校应将第二课堂纳入通识教育的全局部署中,加强引导,注重评估[6]。同时完善激励机制,通过颁发证书、表彰奖励在第二课堂中表现优异的学生等形式[7],吸引学生踊跃参于到第二课堂的学习之中。此外,应充分发挥共青团、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的作用,做好整体的规划,与时俱进,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工作和活动。
2.实现联动互补,发挥自身优势。在开展通识教育时,应充分发挥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各自优势,通过二者的资源整合和联动互补,拓展平台,齐头并进。第二课堂应充分利用和借鉴第一课堂的资源,吸收其成熟的经验,完善第二课堂管理和运营的模式。此外,第二课堂相比于第一课堂,内容和载体更为丰富,形式和手段更为多样,时间和空间更为自由,具有显而易见的自身优势。同时,第二课堂的作用机制具有隐性、潜移默化的特色[6],因而高校在开展通识教育活动时,应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这些优势和特色,这样才能使教育成果更加深入。
3.注重创新思维,丰富内容形式。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在第二课堂的建设中,应注重创新思维,开发出更多具有强化教育效果的新形式和新方法,通过多样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展现第二课堂的魅力。除了传统的学术讲座、班团活动、社会实践外,应该不断探索新的活动载体,创新活动形式,满足学生自身的特点和需求[7]。第二课堂作为通识教育非常重要的开展模式,具有无可替代的教育意义和价值。今后我们应当更加重视通识教育在第二课堂中的开展情况,弥补第一课堂的不足,加强思想引领,注重创新思维,结合学生的具体需求,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自身优势,真正起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和社会公民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1999.
[2]哈佛委员会.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M].李曼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辛均庚.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缺失与路径构建[J].高等农业教育,2014,(8):7-11.
[4]庞海芍.台湾高校的通识教育及其对大陆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0,(5):22-25.
关键词:第二课堂 兴趣 教师参与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教学中提倡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在最新的英语教材《GO for it》教材中涌现出大量的任务,在任务型语言教学中,教师如何进行任务设计是教学的重点,培养兴趣也是十分关键的问题,下面结合教师实用英语第二课堂教学的实践,谈谈教师在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提高方面的促进作用。
—、教师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必要性
第二课堂活动即课外组织的兴趣小组及其活动。它强调并指出教师积极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重要性和核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根据其来源,学习动机又可以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是个体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例如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兴趣等;外部动机则是指个体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例如某些学生为了得到老师或父母的奖励而学习。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强调内部的学习动机,但也不能忽视外部动机的作用。因为外部动机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必要因素。教师在教授过程中,一方面要逐渐使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另一方面利用外部动机的作用,使学生已形成的内部动机处于持续的激起状态。教师参与英语第二课堂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外部动机,还可以强化其学习的内部动机,提升兴趣。
二、教师在第二课堂活动中的角色
随着外语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以学生为中心的倡导师生互动的双向参与教学法受到普遍重视。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职业角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责任范围也不断扩大和复杂化。教师从一名“传道、授业、解惑”的讲授者转变为学习过程的编辑、策划者和组织动员者、学习资源的设计者和提供者,自我管理学习的咨询者和参谋者、学习绩效的评估者和改善者。教师不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真挚的合作伙伴。而教师的这些角色不仅体现在课堂上,也体现在第二课堂活动中。
(一)教师是第二课堂活动中的策划者和组织动员者
学校的第二课堂主要由英语兴趣小组和爱好写作的学生一起发起的。活动主要有每两周一次的英语写作竞赛和每年一次的英文口语演讲比赛。由于开展活动的单一性,第二课堂从内容到形式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还加强与其他学校的交流合作,如教师积极写教案,参与教研论文比赛,可鼓励学生参加校外活动;鼓励和指导学生投身社会实践,利用假期办英语补习班,加强学生自主的锻炼机会和能力。第二课堂活动的多样化增强了其趣味性,更多的学生被吸引到英语学习活动中来。
(二)教师是学习资源的设计者和提供者
作为语言知识的传授者,在经过课堂教学实践和经验积累后,教师对学习资源的设计和利用更具有科学性和实效性。根据一个月的实习了解到,学校学生基础差、水平悬殊大和提高英语应用能力、语法知识、特别是所说能力的需要,学校应该购买难易程度不同的英语言书籍等资料,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增长对其英美文化知识的了解。
(三)教师是自我管理学习的咨询者和参谋者
语言学习应遵循情况境性原则。学生在特定的学习情境中,独立探索、大胆实践,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或解决问题。为了增强学生的自学动机和学习的积极性,参加第二课堂活动的老师现身说法,传授英语学习中的经验和听说训练技巧,为学生答疑解难,帮助其克服英语学习中的困难,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优秀生的经验介绍也让一部分学生克服了畏惧心理。
三、教师参与第二课堂的成效
(一)扩大了第二课堂影响
教师广泛参与第二课堂教学后,开展的活动才会有更大的适应性和针对性。各个水平屋次的学生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语言实践机会,参与各类第二课堂活动或上课积极参与活动的学生人数明显增多。从不主动参加活动的学生也越来越积极、主动、勇敢。第二课堂的影响和规模的扩大使全部学生形成了很好的英语学习氛围。
(二)师生关系得到改善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教师参与第二课堂,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机会和学生的语言实践机会。教师参与第二课堂不但增加了师生之间的沟通机会,而且教师可以更好地掌握学生的知识水平,从而改进课堂教学,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此外第二课堂还调动了学生语言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进了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建立了友谊,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知识传授与反馈。
英语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践证明,教师参与第二课堂活动,开展教学实践满足了学生对语言实距机会的需求,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教师作为连接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活动的桥梁和纽带,应把言传和身教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动态知识交流和情感交流。
参考文献:
[1]傅道春,齐晓东.新课程中教学技能的变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5-12.
[2]郑贤贵.三种学习理论与二语学习[J].中国英语教学,2005,(5):164—183.
[3]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34-42.
【关键字】高中物理;第二课堂;兴趣与爱好;培养能力;以学生为本;遵循原则
在现行的教学评价体系和高考的指挥棒下,学校一般更强调升学率,老师的教学按部就班,学生机械式套用定理、定义和公式。高中三年,每天只是往返于教室,食堂与宿舍之间,大部分时间沉沦于题海中不能自拔。这就是当代高中生的真实写照。总之,一切为了高考,一切为了分数。即便如此,其结果也常常是事与愿违。据资料显示,我省自实行3+综合考试以来,物理平均分只有40-45分,08年更是跌破40分大关。因此,在这样的形势下,物理第二课堂还有没有必要开展下去?又如何开展呢?
其实,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在高考成绩的重压下,物理第二课堂仍是物理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既能解决一些物理课堂的教学问题,又能补充物理课堂的教学知识,还能增强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让机械般的解题成为研究的过程,让重复的阐述成为探究的能量。物理第二课堂的开展已经显得越来越重要,它的作用甚至是常规的物理课堂教学所无法替代的。
一、充分认识高中物理第二课堂的地位与作用
第二课堂活动是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第二课堂活动古已有之《学记》中:“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就能说明中国古人既强调正课学习,又有课余活动。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定第二课堂是学生个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他认为只有当孩子每天按自己的愿望随意支配5~7个小时的空余时间,才有可能培养出聪明的、全面发展的人来。
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些同学认为物理概念、物理公式、实验现象晦涩深奥,也有人反映在课堂上老师一讲就懂,可自己一做就错,应用起来很难。而物理第二课堂正好解决这一问题,假设我们用多媒体课件以动画的形式将物理概念表现出来,那么枯燥的物理概念会变得生动;如果给予学生一定的条件让他们去动手完成预期的目标,那么学生就会调用他们脑中现有的知识,使脑中烦乱的物理公式重新整理后进行实际应用,不但让学生的思路变得清晰,更巩固了他们的知识。这样,应用中逐步发现自身的不足,从而主动寻求知识,有效的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也弥补了课堂知识的局限性。那么对于以后老师在课堂上所讲解的重点、难点,学生就会主动去了解和吸收。
二、高中物理第二课堂活动内容的选择
1.针对物理概念的理解选择活动内容
一个物理概念就是一个物理知识点的精练概括,物理概念不能只是记下来,还需要真正的理解。如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速率和速度的区别,左右手定则的运用,楞次定律的理解和应用,如磁感线在磁体外由南指向北,而在磁体内部则由北指向南,以及动量,冲量……等等一大堆让人挠头的物理问题。可见物理概念的理解和应用是学生学习物理的一个难点。然而课堂教学受时间和空间等因素的制约,不能大量的再现这些物理概念以加深学生课堂所学物理概念的印象,因此,我们就可以通过物理第二课堂活动针对学生容易记反、记错的物理概念利用多媒体课件或师生共同探讨的方式,大量的重现和运用物理概念,使学生对于物理概念的理解达到举一反三和熟能生巧的地步。
2.针对实验教学的难点选择活动内容
首先物理实验是物理的基础,一切物理理论的真实性都需要靠实验来证实。但现阶段大多数的学生对实验结果的注重程度远远超过了对实验过程的注重程度,这对于学生未来深造是非常不利的。所以,针对实验课堂教学所遗留的问题,物理第二课堂可选取如制作模型、实验竞赛和实验知识问答等类型的活动内容,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实验过程的重要性。
其次,利用物理第二课堂的开放性和灵活性,让学生亲历一些物理课堂教学的演示实验。如:在学习牛顿第三定律时,让学生到多媒体教室观看火箭发射的过程,组织学生课外制作水火箭,加深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理解;在学习日光灯原理的时候,老师在课堂上将日光灯发光的过程进行演示,而在实验课上学生没有得到亲历,因此对于氖管和镇流器的工作原理还是处在一知半解的状态。于是我们就可以通过物理第二课堂,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拆装,了解各原件的结构,再对比上课所学的知识,从而真正理解日光灯的发光原理。
3.针对物理知识的运用选择活动内容
物理教学强调的是学以致用,物理知识的运用是整个物理教学的重中之重。然而物理课堂以学为主,课堂上运用知识以考试为主要方式,这会让学生往往以应付考试为主,很难让学生把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真正达到学以致用。如在运用安培定则(也叫右手螺旋定则)中,既可让拇指指向电流方向则四指弯曲的方向就为磁感线方向,也可让拇指指向磁感线方向则四指弯曲的方向就为电流方向,学生往往只是记得一个判定的方法而忘记另外一个判定方法,在学习了左手定则和右手定则之后,更会把它们混淆起来,导致判定错误。所以,物理第二课堂活动内容的选择就可以针对这一方面,开展一些深入课本的动手制作活动,让学生通过动手进行实践判断而最后得出结论。
三、高中物理第二课堂活动的组织
1.物理第二课堂活动开展的主要组织形式
物理第二课堂活动的内容要丰富多彩,形式要多种多样、生动有趣。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参加。物理第二课堂活动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转贴于 (1)开展科技制作活动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动手做实验是学好物理、培养个人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的一种有效途径。在物理的第二课堂活动中,进行小实验、小制作,是一种很好的素质教育活动。
(2)开展社会调查
社会调查也是第二课堂活动的一项内容.作为学生,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他们所面对的主要是课本知识,所学到的主要是理论知识。要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展社会调查活动是一个好办法。
学校可以利用寒暑假时间,组织学生建立社会调查小组,以若干人为一组,挑选一个社会课题(课题可以由老师提供或由学生自己开发感兴趣的课题),比如可以针对一些社会现象,分发一些调查问卷,采访一些周边的人,收集一些信息,最后对所调查的课题做一个总结,提出一些可行的解决办法或建议,让学生融入社会,养成严谨的思维习惯。
2.高中物理第二课堂活动遵守的原则
为了保证物理第二课堂有序、有效的进行。应遵守以下原则。
(1)实践性强的原则
在物理第二课堂开展的过程中,要不断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实践活动能很好地促进学生的理论知识向实际能力的转化。
(2)促进教学的原则
物理第二课堂它不能替代课堂教学;所以老师在开展物理第二课堂活动时,不应该太注重它传授知识的作用,而更应该注重它促进教学的作用。
(3)因地制宜的原则
如在开展几何光学的物理第二课堂活动时,常会需要一些比较精密的实验仪器,而在一些条件较差的学校是没有这些仪器的,我们就可以寻找不同的办法自己制作一些力所能及的实验仪器来开展物理第二课堂,既达到了完成实验的目的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4)因材施教的原则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教学的实施都会围绕着学生进行开展,物理第二课堂也应如此。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教法,不能只注重培养成绩好的学生或只注重提高成绩差的学生。
总之,高中物理第二课堂活动应该让学生真正参与、动手去感受课本中的知识,真正的做到以学生为本。只有这样,物理第二课堂才能谈发展,物理第二课堂才有研究意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