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初中物理电路动态分析

时间:2024-04-21 14:43:14

导语:在初中物理电路动态分析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初中物理电路动态分析

第1篇

“形同质异”与“形异质同”

带电体的电势及场强求解方法

几个易混的条件模型辨析

静电场中的“像电荷”及其应用

让“互联网+”走进物理课堂教学

奇妙的“水上升”趣味实验探究

巧用临界态判断连接体运动性质

高考题中的板块模型欣赏

一道电路动态分析题的三种解法

2015年高考试题中的叠加电场例析

关于电磁感应中金属棒运动位移题析

介绍一种指针平移磁电式电流表

初中物理中“短路”教学探讨

有关传送带问题的创新题型赏析

类比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功能初探

初中物理校本课程的开发初探

略论高中物理习题教学的策略

浅析平行板电容器的动态变化问题

从“圆锥摆”到“瓦特速度调节器”

传送带模型中摩擦力的突变问题探讨

关于热机模拟实验的探究和改进

利用DIS测量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例谈定值电阻在电学实验中的应用

灵活构建物理图像巧妙解决力学问题

提高学生物理解题能力的教学策略研究

命制电磁感应习题应注意题设条件的自洽性

PCK观照下的高中物理校本教研模式初探

比较法在“变压器”教学中应用初探

江苏物理高考实验试题研究及教学建议

运用“一题多解”训练学生的思维

从几道中考物理题谈实验探究题教学

探究“微视频”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高中物理学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例谈利用微型物理实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生活问题导学在初中物理复习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良好思维习惯初探

提高初中物理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基于“微探究”的《电场线》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策略初探

以地球为参考系下太阳系各行星运动轨迹的探讨

用活动引导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设计策略初探

实验和理论相结合探究串联电路总电阻特点

亲历发现感悟科学探究——“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基于“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初中物理命题初探

“翻转课堂”模式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翻转课堂”在初中物理有效教学中的运用

半偏法测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内阻实验系统误差分析

第2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电学教学;搞笑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4-285-01

一、联系生活实践,多动手脑,培养兴趣

让物理融入生活,是物理教学的初衷;从生活走向物理,则是物理教学的途径。电学知识与我们的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为什么灯泡用久了会发黑?为什么灯泡丝要做成螺旋状?电饭煲是如何煮饭的?探究起来,妙趣无穷。因此,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是学以致用的需要,是物理知识化难为简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需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有了成功的动力。

在实验课上,我们可以设置与生活息息相关、让学生感兴趣的实验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电学知识。例如,在课后习题中有一个兴趣实验“自制水果电池”,学生可以进行分组探究,每个小组都可以向实验室借一只电压表和一些导线,每个小组成员都自备不同种类的水果和蔬菜。通过实验去探究水果电池的正负极,水果电池的电压的影响因素等。最后让各个小组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这不仅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还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打好基础,发展学生思维

学好电学知识要抽丝剥茧,抓住重点,即应牢固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和主要公式。

1、明确每个符号的物理意义,能掌握电学的基本规律。电学基础知识包括“五概念四规律”,即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电功率;欧姆定律、焦耳定律、串联电路的特点、并联电路的特点。对于以上重点概念,能让学生知道为什么引入它们,如何定义,单位是什么(对物理量),有什么重要应用等;对于规律,应着重理解它们反映的是哪些物理量、有什么样的关系或变化规律、这些规律的成立条件和适用范围是什么。学习时,要分清主次、突出重点,以重点带动一般,切勿平均使用力量。

2、能掌握公式的使用条件,对公式进行正确变形,并能熟记和应用。理解这些规律可以,例如,数学中a=c/b说明a与b成反比,a与c成正比,但在物理ρ=m/V定义式中,ρ与m、V的大小无关;在I=U/R中,却有I与U成正比,I与R成反比等,这就要求学生对物理的基本概念理解深刻。

三、重视画图和识图

学习物理离不开图形。复杂电路设计,都是主要依靠“图形语言”来表述的,图像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更精确地掌握物理过程,有了图就能作状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例如,在计算有关电路的习题时,已给出的电路图往往很难分析出电路的连接方式,而电路连接的方式不清楚,就无法正确选用串、并联电路的规律。如果能熟练地将所给出的电路图画成等效电路图,就会很容易地看出电路的连接特点,使有关问题迎刃而解。

对于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教师应当明确欧姆定律应用于某一电阻还是整个电路,教会学生根据现成的图形学会识图、绘图。教师对于学生电路图的学习,一定要有耐心,毕竟学生开始接触电学,不可能一下就能掌握和识别电路图。尤其是开始接触电路图,一定要每个图都帮助学生分析到位,这里宁可慢一点,也要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有了识别电路图的本领,学习欧姆定律及计算,难度会相应减小许多。

四、引导学生做好实验

实验教学,还应注意把所学的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生产中的现象结合起来,其中也包含与物理实验现象的结合,因为大量的物理规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在认真完成课内规定实验教学的基础上,还可以布置一些学生自己设计的实验。

例如,可以设计在缺少电流表或缺少电压表的条件下测量未知电阻的实验。这些都需要同学们自己独立思考、探索,不断提高自己的观察、判断、发散思维等能力,使自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更深刻。

五、引导学生做好综合应用题

电学知识头绪多,综合性强,做综合应用题时,学生往往感到无从下手,稍有疏忽就会造成错误。在教学中,教师应在以下两个方面起引导作用。

第一方面,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由于物理知识理解不透,常会出现生搬硬套的现象,这时,教师要找准症结给予指点。例如,在学过“电功率知识”后,学生讨论“220 V,40 W”和“220 V,100 W”两盏灯串联在电路中,哪个更亮?大多数学生会认为:100 W的灯泡比40 W的灯泡更亮,这说明学生被灯泡的额定功率所迷惑,而忽视了灯泡的明暗程度与灯泡的实际功率有关。找到症结后,教师让学生思考“220 V,40 W”和“220 V,100 W”的两个灯泡,哪个电阻大?将它们串联起来,通过它们的电流大小怎样?最后引导学生利用公式“P=I2R”来判断哪个灯泡会更亮。

第3篇

其实,再难的学习内容只要我们能够掌握其中的方法、技巧、要领,注重练习,善于总结,就能达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这里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的点滴体会。

一、联系生活实践,多动手脑,培养兴趣

让物理融入生活,是物理教学的初衷;从生活走向物理,则是物理教学的途径。电学知识与我们的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为什么灯泡用久了会发黑?为什么灯泡丝要做成螺旋状?电饭煲是如何煮饭的?探究起来,妙趣无穷。

因此,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是学以致用的需要,是物理知识化难为简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需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有了成功的动力。

在实验课上,我们可以设置与生活息息相关、让学生感兴趣的实验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电学知识。例如,在课后习题中有一个兴趣实验“自制水果电池”,学生可以进行分组探究,每个小组都可以向实验室借一只电压表和一些导线,每个小组成员都自备不同种类的水果和蔬菜。通过实验去探究水果电池的正负极,水果电池的电压的影响因素等。最后让各个小组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这不仅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还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实,四驱车、自制电铃、简易电话……学生完全可以利用所学的电学知识自己设计完成。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自己动脑动手进行这些小制作,并给予学生适当展示成果的机会,呵护学生“破坏和创造”的热情。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设计实验的水平,让学生在实验中体验了成功的快乐。

二、打好基础,发展学生思维

学好电学知识要抽丝剥茧,抓住重点,即应牢固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和主要公式。

1.明确每个符号的物理意义,能掌握电学的基本规律。电学基础知识包括“五概念四规律”,即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电功率;欧姆定律、焦耳定律、串联电路的特点、并联电路的特点。对于以上重点概念,能让学生知道为什么引入它们,如何定义,单位是什么(对物理量),有什么重要应用等;对于规律,应着重理解它们反映的是哪些物理量、有什么样的关系或变化规律、这些规律的成立条件和适用范围是什么。学习时,要分清主次、突出重点,以重点带动一般,切勿平均使用力量。

2.能掌握公式的使用条件,对公式进行正确变形,并能熟记和应用。理解这些规律可以,例如,数学中a=c/b说明a与b成反比,a与c成正比,但在物理ρ=m/V定义式中,ρ与m、V的大小无关;在I=U/R中,却有I与U成正比,I与R成反比等,这就要求学生对物理的基本概念理解深刻。

又例如,在学习“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后,利用串联电路只有一条电流路径的特点及开关与用电器一般串联的知识,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一个电路中有一个电源,一个开关S,两个灯泡L1和L2,且这两个灯泡串联,当开关S断开时,L1、L2均发亮,但S闭合后,L1不发光,L2发光,这种情况是否存在?若存在画出可能的电路图。由于已有知识的干扰,将学生置于“矛盾”之中。学生只有敢于想象,冲出开关只能与用电器串联的定势,才能解决这个问题,既加深了知识的理解,又锻炼了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

三、重视画图和识图

学习物理离不开图形。复杂电路设计,都是主要依靠“图形语言”来表述的,图像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更精确地掌握物理过程,有了图就能作状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例如,在计算有关电路的习题时,已给出的电路图往往很难分析出电路的连接方式,而电路连接的方式不清楚,就无法正确选用串、并联电路的规律。如果能熟练地将所给出的电路图画成等效电路图,就会很容易地看出电路的连接特点,使有关问题迎刃而解。

对于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教师应当明确欧姆定律应用于某一电阻还是整个电路,教会学生根据现成的图形学会识图、绘图。教师对于学生电路图的学习,一定要有耐心,毕竟学生开始接触电学,不可能一下就能掌握和识别电路图。尤其是开始接触电路图,一定要每个图都帮助学生分析到位,这里宁可慢一点,也要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有了识别电路图的本领,学习欧姆定律及计算,难度会相应减小许多。

四、引导学生做好实验

实验教学,还应注意把所学的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生产中的现象结合起来,其中也包含与物理实验现象的结合,因为大量的物理规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在认真完成课内规定实验教学的基础上,还可以布置一些学生自己设计的实验。

例如,可以设计在缺少电流表或缺少电压表的条件下测量未知电阻的实验。这些都需要同学们自己独立思考、探索,不断提高自己的观察、判断、发散思维等能力,使自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更深刻。

五、引导学生做好综合应用题

电学知识头绪多,综合性强,做综合应用题时,学生往往感到无从下手,稍有疏忽就会造成错误。在教学中,教师应在以下两个方面起引导作用。

第一方面,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由于物理知识理解不透,常会出现生搬硬套的现象,这时,教师要找准症结给予指点。

例如,在学过“电功率知识”后,学生讨论“220 V,40 W”和“220 V,100 W”两盏灯串联在电路中,哪个更亮?大多数学生会认为:100 W的灯泡比40 W的灯泡更亮,这说明学生被灯泡的额定功率所迷惑,而忽视了灯泡的明暗程度与灯泡的实际功率有关。找到症结后,教师让学生思考“220 V,40 W”和“220 V,100 W”的两个灯泡,哪个电阻大?将它们串联起来,通过它们的电流大小怎样?最后引导学生利用公式“P=I■R”来判断哪个灯泡会更亮。

第二方面,对于难度较大的题目,教师应采用降低梯度,分设疑点的方法,将学生引向正确轨道。

第4篇

一、中考最后的复习要点和考场注意事项,应关注及应培养的几种能力和意识

1.既要突出重点,又要注意知识的覆盖面

物理中考10个重点知识的分布:力学部分4个重点:力,二力平衡,密度,压强。光学部分2个重点:光的反射,凸透镜成像。热学部分1个重点:比热容。电学部分3个重点:串、并联电路特点,欧姆定律,测小灯泡功率。

例如,填空题和选择题的最后一题,往往会考核简单电路故障分析或电路动态分析的题目及水平面上立方体对地面压强变化等难题。在复习中要把握题目的难易程度,盲目地进行大运动量的题海战术,是不值得采用低效的复习策略。

2.既要加强基础,又要注重能力的培养

⑴要认真读题,不要认为读题是在浪费时间。明确题目要求回答问题的实质。

⑵把题目中的问题与你所学过的知识进行联系,明确答题的方向,做到问什么就答什么。

⑶要寻找到题目中的关键词,然后组识好语言把这些词镶嵌到答案中。

⑷语言一定要规范、准确、要尽量用物理的书面语言。

⑸不要总是泛泛而谈,回答时要针对具体问题具体表述。

⑹回答不能过于简单,要使自己的表达完整饱满,前后连贯。

二、要重视实验过程,又要重视科学方法

物理实验,是物理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物理学习的主要途径。通过考核实验的过程,可以检验我们是否真正理解实验的目的、要求、原理、实验器材、操作的步骤、数据的记录处理和归纳总结、结论的得出等。在物理实验的过程中,往往还会体现出各种科学方法的应用。例如在建立比热概念的实验过程中,采用酒精灯放在与两杯液体等距处隔着铝板加热,这样做的目的体现了控制变量法的思想:使水和煤油在每1秒钟内吸收的热量都相等。在实验过程中,同样为了体现控制变量法的思想,要求水和煤油的质量相等、升高的温度相等。许多学生误以为必须使初温相等,其实初温是否相等并不影响实验结果。

三、夯实基础,回归课本

在初中阶段,物理学科还是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考察为主。许多学生在复习时埋头苦做习题,却忽视了最根本的、最必要的工作――看课本。认真阅读课本会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查补漏洞,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扩展延伸才是有意义的。那种脱离课本单纯通过做题获得提高的方法费时费力,学习成绩在复习的后期往往会止步不前,而且近几年来的中考题不乏课本中的原题。

看课本时要注重的地方有:物理概念和规律形成的过程以及伴随的科学方法;教材中的实例分析(包括各类插图、相关的生活和科技方面的实例);各种实验的原理、研究方法、过程;课后题;相关的物理学史。

整合知识,归类题型。中考物理试卷中知识点的涉及面广,而平时学习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现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中。因此,要提高复习效果,就要按知识结构加以归类、整理,形成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并扩展成知识面,做到基本概念牢固掌握,基本理论相互联系。

四、考场注意事项

1.在考试前必须准备好各种考试文具和证件。

2.提前15~20分钟到考场,不要来得过早,太长的等待会让人焦虑。

3.不要在一个题目上停留太长的时间,没有希望做出的题目要敢于跳过去,要从全卷的大局出发全盘考虑。

4.要以良好的心态对待较难的题目,做到我难人难我不怕难,人易我易我不大意的正确心态。

5.最后的大题会有困难,这是正常的,但不要出现空白,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出能做出的步骤,有了这个步骤就可以得到这个步骤的分,不能因为不会做就一字不写。

6.必须留下一点时间涂答题卡,并要按题号的顺序正确填涂。

7.字迹必须工整,作图和计算的过程必须规范,卷面必须整洁,今年的中考由于出现简答题这一点显得犹为重要。

8.一场结束后尽量不对答案,因为这样不仅毫无用处而且还会影响自己的情绪。

五、模拟检测补缺补差做好考前调整工作,避免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发挥的影响

适度仿真模拟,体验中考,提高应考能力。以综合模拟为主,进行适应性的强化训练。这也是心理和智力的综合训练阶段,是整个复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最后一环。因此不能盲目地大题量训练,要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应根据考生实际情况有选择地模拟训练,以提高解题速度和正确率,并通过练、评、反思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解题格式要规范、语言表达要准确。比如:计算题要写出计算公式;简答题的回答要简明扼要,或加以简洁的解释、举例。

2.训练综合题的分析方法和解题技巧。必要时可以在读题时画出草图,便于理解题意和解答。

3.重视基础题的训练,求真务实,夯实基础。不要贪多求难,要有意识地训练表达能力,书写能力,练习用物理的科学术语提出问题,说明、叙述物理规律、现象和操作步骤。

4.要适当对开放性试题进行练习,提高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问题、评价事物的能力。对于开放型物理题常常没有现成的解答模式,而是要利用发散思维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观察、分析。这就要求在复习中重视一题多解,不能浅尝辄止。

5.在复习过程中,注意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内容,要吃透和研究“参考试题示例”,把握好深度、广度、难度,不搞“题海战术”,不练偏题、怪题和计算繁杂的题目,以及不猜题和押题,要根据课标、考试说明及新教材自编符合学生实际的、真正能解决学生困惑的习题,加强复习的针对性。

六、最后几天应该做些什么

1.回到课本中去,认真浏览课本的全部内容,特别是以往不太注意的地方,你会有很多新的发现和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