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网络经营管理办法

时间:2024-04-26 11:35:32

导语:在网络经营管理办法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网络经营管理办法

第1篇

本文作者:罗洪邵毅明工作单位:重庆交通大学

国有公交客运企业营业税按50%比例进行返还,燃油税开征前,免缴车辆路桥通行费。b公共交通服务。主城区常住城镇户口中,革命残疾军人(警察、盲人和7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乘坐公交客车;未配备交通车的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小学生予以优惠。市政府依据上述免费和优惠群体乘坐公交车辆的IC卡刷卡数据进行补贴。c专项补贴。国家的燃油补贴;2007年开始,公交客运企业普通车更新为中级车,市政府给予每辆车专项补贴3万元;2008年,给予成人月票卡专项定额补贴3000万元;2010年重庆市对主城公交企业的政策性补贴达3.95亿元;自2011年起,对中级车辆更新改造,由市财政技改经费预算中按8万元/辆标准给予补贴[3]。②道路客运国家的燃油补贴;由全市农村客运发展专项资金购买所有农村客运车辆的承运人责任险、乡镇至行政村以及行政村至行政村农村客运车辆的交强险和部分第三者责任险;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设立本级农村客运发展专项资金,用以配合市级专项资金使用,根据乡镇至行政村以及行政村至行政村农村客运车辆和农村渡运船舶的实际运行和发展情况给予适当补贴。3运营监管①城市公交2006年出台了《重庆市主城区公共汽车客运线路特许经营管理办法》,规范了主城区公共汽车客运线路经营管理;2007年出台了《重庆市主城区公共汽车客运IC卡服务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规范主城区公共汽车客运IC卡的发行和使用行为;2007年颁布了《重庆市交通委员会关于进一步规范主城区公共汽车客运秩序的若干措施》,旨在规范主城区公交城市公交运营秩序;2009年出台了《重庆市公共汽车客运管理办法》,从规划、建设、经营、乘坐、管理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规定[4-6]。②道路客运2008年出台了《重庆市道路客运企业安全考核办法(试行》和《重庆市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服务质量考核实施细则》,规范了道路旅客运输企业经营行为,提高道路旅客运输服务质量,维护道路旅客运输市场正常经营秩序。2009年,为进一步巩固、规范和鼓励农村客运发展,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农村客运发展的实施意见》、《重庆市市级农村客运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农村客运车辆保险购买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

重庆市先天地理地貌条件不佳(以丘陵、山地为主、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资金难、施工难。要实现重庆市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须根据不同区县的现实情况及未来发展趋势,对应一体化同一模式下不同的发展阶段,有序实施,梯度发展[7-8]。结合重庆实际情况,将重庆市分为完善发展区域、稳步发展区域、加快发展区域3个发展区域。1完善发展区域主城九区、双桥区、合川区、永川区、璧山县、涪陵区、长寿区、万州区、江津区共计17个区县,人均GDP为43100元[3],城镇化率平均72.8%[3],公路交通基础条件良好,城乡道路客运需求旺盛,适于发展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的高级阶段,如表1所示。完善发展区域已经拥有发展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的基础和雏形,针对此类地区以稳定现有市场、强化完善城乡公交系统为目标,推进城乡道路公交一体化运作模式,逐步向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高级阶段迈进,为全市乃至全国树立标杆。2稳步发展区域南川区、綦江县、荣昌县、铜梁县、黔江区、梁平县、万盛区、潼南县、大足县共计9个区县,人均GDP为22200元[3],城镇化率平均44.0%[3],公路交通基础条件较好,城乡道路客运需求较为旺盛,客运发展基础较好的区域,适于发展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的中级阶段。该区域已经形成相对独立的城市公交网络和农村客运网络,因此下一阶段将在完善道路网络、站场等基础设施的前提下,以两网融合作为发展重点,推行城市公交与农村客运有效衔接、分级实施的运行模式,实现农村客运相关服务指标向公交相关指标的靠拢,形成城乡紧密衔接的城乡客运一体化网络系统。稳步发展区域城乡客运服务质量建议标准如表2所示。3加快发展区域城口县、巫山县、巫溪县、秀山县、酉阳县、彭水县、丰都县、垫江县、忠县、开县、云阳县、奉节县、石柱县、武隆县共计14个县(自治县,人均GDP为13000元[3],城镇化率平均30.5%[3],公路交通发展水平不高,城乡道路客运发展较为滞后,适于发展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的初级阶段。在加快建设道路网络、站场等基础设施的前提下,以推进农村客运网络化为目标,加快形成覆盖城乡、有机衔接的城乡道路客运系统。加快发展区域城乡客运服务质量建议标准如表3所示。

系统研究了重庆市城乡道路客运的现状和相关政策,针对重庆市特殊地理形势和经济发展状况,将重庆分为3部分,并分别给出了城乡客运服务标准。

第2篇

二、以务求实效为落脚点,切实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公司化运营之初,__邮政的突出问题是业务结构不合理,经营管理比较粗放,整体发展水平不高。对此,省公司党组明确提出以科学发展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和历史遗留问题。去年,全省工作会议的主题就是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省邮政改革发展。今年,省公司党组进一步将科学发展观的思路与措施向纵深推进,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创新思维、强化管理、务求实效,促进了增长方式的转变和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

三、以实施重点战略为带动,大力推进结构调整。近两年,省公司党组以金融、速递和函件三项业务为重点,带动和促进整体业务快速增长。一是以加大邮务类业务发展的力度来有效弥补储蓄业务的政策性减收。二是坚定金融业务发展不动摇,加大自身业务结构的调整力度,进一步改变增长方式。三是深入分析研究,优先发展高端高效业务,有效防范经营风险。通过两年多的调整,寄递类业务收入比重增加,业务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

四、以“三个中心”为着力点,大力推进营销体系建设。为更好地实现邮政营销方式和盈利模式的突破,我们在市场经营部和速递局成立了研发、销售和售后服务三个中心,形成产品设计—销售—服务—客户反馈—完善产品设计的完整的经营管理闭环。我们以高效营销团队建设为着力点,全面提升市场营销水平。

五、以实现网络优势最大化为目标,努力打造邮政核心竞争能力。__邮政大力推进网络优化,加强网络支撑力度,提升市场竞争能力;坚持邮银密切协作,发挥全网优势,实现共同发展。

六、以加强制度管理为保障,大力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一是进一步强化依法管理、规范经营意识,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二是相继出台了《储汇稽查工作管理办法》、《业务视察工作管理办法》等一系规章制度,进一步强化了基础管理。三是研究制定了《市局绩效考核办法》、《市局、直属单位领导班子综合考核办法》。这些考核指标体系坚持业绩导向,注重效益,兼顾公平,强化考核对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企业效益的引领作用。

第3篇

人才资源是企业第一资源,是关系企业良好运行和长远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已成为社会共识。Y公司系从事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工作的国有企业,成立10年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理念,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并取得显著的成效。由于多种原因,Y公司也被部分岗位人才紧缺问题困扰。

一、人才工作总体情况

Y公司在宁波市八座大中型水库和姚江水源工程的基础上组建而成,承担保障城市供水的重任。由于水库建成年代较早等特定的历史原因,Y公司成立之初,初中及以下学历员工所占比例达33.5%,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所占比例仅为8.5%,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员工所占比例仅为12.5%,员工知识技能结构、整体素质与企业发展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

基于人才队伍实际,公司成立伊始,即着手制订10年人才规划,并逐步建立了从招人、用人到留人的一整套规范的人才工作机制,夯实人才工作基础。同时,严抓新进员工素质,全力做好员工日常教育培训工作,与高校开展人才合作培养,定期开展员工集中培训和技能竞赛。2010年设立院士工作站和原水研究院,通过外部智力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工作。通过10年的努力,当前Y公司大学本科及以上员工的比例达到51%,近30%员工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人才队伍不管是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还是实际业务能力,均得到极大改善。

二、当前主要紧缺人才及原因分析

Y公司人才工作成效显著,但部分岗位仍存在人才紧缺问题,主要集中在经营管理、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水文水资源管理和企业财务管理岗位。造成人才紧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企业使命和经营发展,对公司人才素质提出新的要求

Y公司各水库单位在Y公司成立前均为事业单位,对于人才要求偏向事务管理型和技能操作型,在管理岗位工作的员工基本不具有现代企业管理知识与经验,在技术岗位工作的员工大多半路出家,基本不具有岗位相关教育背景。

Y公司系宁波市政府为破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推动宁波水利事业发展而成立的市属国有企业,Y公司的使命和性质决定了Y公司必须追求水资源合理配置与科学调度,必须考虑公司合理效益和持续经营,这与Y公司成立前各水库单位所承担的职能差别较大,相应地对人才的要求不尽相同。虽然通过教育培训,员工素质得到了较大提升,但相对于Y公司企业使命与发展,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管理人才、深谙项目投资经营之道的创新型经营人才、业务能力突出的水利项目建设管理人才以及具有研究与创新能力的水资源管理人才仍显紧缺。

2.员工自然减员、离职等减员原因引起相关岗位人才紧缺

为控制员工总量和经营成本支出,更好地推进Y公司发展,Y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严格控制新员工引进,对于水库分公司员工招聘实行“退二进一”原则,即退休、调离、亡故等自然减员2名事业员工,可允许引进1名新员工。按此原则,Y公司成立以来已减员66人,相当于一家大型水库的员工数。通过退休减员控制员工总量,社会影响小,但在人才底子?^薄的现实下,难免会带来部分岗位人才紧缺的“阵痛”。

近年来,Y公司各单位先后有10多名员工离职。离职员工在Y公司期间大多从事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且都是所在单位业务骨干或重点培养对象。人才培养需要一个过程,培养一名经验丰富、技术突出的水利工程管理人才周期更长。作为用人单位,员工离职不仅意味着人才培养计划被打乱,更意味着相关岗位将不可避免会出现人才紧缺。

3.人才外部市场获取难,也是造成相关岗位人才紧缺的一个重要原因

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水文与水资源专业属稀少专业,人才流动性不强。且Y公司水库单位地处山区, Y公司企业员工整体工资福利待遇相对于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国有企业,存在一定差距。

这些因素决定了Y公司很难从外部市场获取所期望的相关岗位人才,一定程度上引起相关岗位人才紧缺。比如Y公司下属一水库去年想招1名水工岗位员工,多次招聘信息,却没有1名条件合适的应聘者前来应聘,为不影响水库正常运行,最终决定降低录用条件,招录后进一步培养。

三、解决人才紧缺问题思路与对策

1.继续加强员工教育培训工作

综合各种因素,Y公司相关岗位人才紧缺很重要原因在于人才底子薄,以及企业收入与支出之间存在矛盾。这决定了Y公司解决人才紧缺问题,必须继续加强员工教育培训工作,内部挖潜,进一步提升员工素质,进一步加强后备人才培养,努力使经营管理人员更好地掌握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知识,努力使专业技术和技能员工具备一专多能的能力,确保通过内部调剂可以解决部分岗位人才紧缺问题。

2.进一步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Y公司虽然已建立较为规范科学的人才激励机制,但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其中的一些不足也在显现,尤其是员工薪酬制度。基于各水库单位传统与习惯考虑,目前Y公司水库单位薪酬制度偏向平均分配,不同岗位差距不大。

当下完善Y公司人才激励机制,尤其是薪酬制度,建立基于员工绩效的收入分配制度,使员工收入进一步向优秀员工倾斜,最大程度地发挥其激励作用,更好地达到其吸引优秀人才、留住优秀人才的效果,非常有必要。

3.拓宽引才渠道

当前Y公司员工招聘主要通过网络招聘开展进行。网络招聘相比较一般招聘渠道,优点在于成本低,比如在当地报纸上刊登一份招聘广告需要7000元,而在宁波人才网,或者浙江人才网招聘信息仅需300元/月,而且一般性人才通过网络招聘完全可以达到招聘效果。但对于部分稀少专业,比如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等专业,通过这几年招聘实践,完全通过网络不易招聘招到所期望的人才,需要辅以校园招聘等其他招聘途径。另外经营管理等岗位高级人才,也不易通过网络招聘招到所期望的人才,需要借助人才中介机构。拓宽引才渠道,亦将是下一步Y公司解决人才紧缺问题需要采取的对策。

第4篇

落实药品安全监督管理目标责任,强化特殊药品日常监管,提高特殊药品监督检查能力、违法违规查处能力和突发事件应对能力,推动特殊药品安全监管工作长效机制建设,确保特殊药品管得住、用得上,不发生特殊药品流弊和安全事件。

二、任务安排

1、日常监督检查

特殊药品的日常监督检查工作按照市局统筹,属地监管的原则进行。市局要对辖区内品、第一类批发企业每月进行一次监督检查,对二类、医疗用毒性药品、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定点批发企业每季度进行一次监督检查,对使用特殊药品生产普通药品的生产企业每季度进行一次监督检查;县局要对辖区内二类、医疗用毒性药品、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定点批发企业每季度进行一次监督检查,对使用特殊药品生产普通药品的生产企业每季度进行一次监督检查。

2、专项监督检查

按照省局皖食药监药化生秘〔2014〕99号文件的要求,2014年4月至9月底,省局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特殊药品专项检查工作。各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应严格按照上述文件的要求,结合特殊药品日常监督检查工作,结合本地实际,在辖区内认真开展此次专项监督检查工作,并按照时间进度要求实施并报送相关材料。

三、检查内容及重点

(一)品和检查

按照《品和管理条例》及《品和生产管理办法》、《品和经营管理办法》相关要求,对辖区内从事品、原料及制剂生产经营企业(含使用第二类原料药生产非药品的食品生产企业)进行检查。

1、品和生产企业重点检查:品和原料的贮存、保管、领用及原料年计划执行情况;安全管理情况,生产过程管理情况;成品的销售管理情况(非药品生产企业除外);电子监管工作:特药网络运行情况、预警处理情况、监管人员定期登录查看处理。

2、品和经营企业重点检查:品和的仓储条件、监控设施、与110联网等安全管理情况;购进、贮存运输和销售情况;有无现金交易现象;送货等服务及时性、有无要货单位自提药品现象;电子监管工作:特药网络运行情况、预警处理情况、监管人员定期登录查看处理。

(二)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检查

按照《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办法》及含麻黄碱复方制剂的相关管理办法,对辖区内从事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原料及单方制剂生产经营企业、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生产企业进行检查。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经营企业重点检查: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原料及单方制剂的贮存场所安装电视监控设施并于110联网情况,相关管理制度落实情况。

(三)麻黄草检查

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麻黄草药品生产经营管理的通知》和省禁毒委办公室《关于加强麻黄草购销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皖禁毒办〔2014〕6号)对辖区内经营使用麻黄草的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进行检查。

1、生产企业重点检查:麻黄草收购许可证持有及麻黄草管理情况,台账及产品销售相关记录保存情况。

2、经营企业重点检查:麻黄草收购许可证持有情况,销售记录保存情况,销售对象资质审查及相关资料保存情况。

(四)蛋白同化制剂和肽类激素检查

对辖区内从事蛋白同化制剂和肽类激素原料及制剂生产经营企业进行检查,重点检查企业对《反兴奋剂条例》和省局《关于对药品批发企业定点经营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的通知》的执行情况。

1、生产企业重点检查:从事原料药品生产企业,是否实行相关生产计划备案,产品生产、销售和库存记录是否符合规定;制剂生产企业产品销售对象资质审核是否符合要求。

2、经营企业重点检查:是否具有专库或专区存放蛋白同化制剂和肽类激素制剂;相关管理人员是否经过培训、制度是否健全、记录是否按规定保存;除胰岛素外,是否销售给药品零售企业。

(五)医疗用毒性药品和放射性药品监管情况

对辖区内医疗用毒性药品经营企业和放射性药品使用单位进行检查,重点检查相关单位对《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和《放射性药品管理办法》的执行情况。

1、经营企业重点检查:经营医疗用毒性药品是否取得定点经营批件,相关记录是否符合规定。

2、使用单位重点检查:放射性药品使用单位检查相关记录是否完整,防护设备是否齐全,工作及药品存放等区域布局是否合理,有无制定应急处置办法。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确保取得实效。各地要高度重视特殊药品专项检查工作,克服当前机构改革的困难,组织具有一定专业知识、有特药监管经验的监管人员,深入一线进行现场检查,摸清家底,为今后日常监管方案制定提供第一手材料。各地特殊药品专项检查工作,可结合日常监督检查同时进行,任务较重的市,可组织县级药品监管部门实施检查,并将检查结果报市局;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上报,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特殊药品造福于人民,满足临床需求,消除各种隐患。

(二)加强监督,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各县局要坚持标准,严格程序,秉公执法,严格按照检查标准开展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追查到底,该整改的坚决责令整改,并监督整改到位;该取消定点经营资格的,坚决上报省市局取消定点资格;对涉嫌犯罪的,坚决移交司法机关。

(三)强化措施,切实增强监管合力。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以此次监督检查为契机,加强与公安、卫生等部门的协调配合,落实特殊药品监管联席会议和信息通报制度,形成特殊药品联合监管机制,提高执法办案水平和监管效率,进一步规范辖区内特殊药品生产、经营和使用行为。

第5篇

承包经营的关键是市场人员的筛选。德才兼备是用人的永恒标准,众所周知,在全国医药市场上,无论大江南北总能找到一大批活跃在各地医药市场上的远离家乡的人士,其中不乏相当数量成功人士,在他乡异地成家立业,同时还用有较为成熟的市场网络、一支训练有素的销售队伍,任何一个公司都可以寻找自己公司附近出去的这些人和作,不失为一条组建市场网络的捷径。可以通过朋友介绍,公开招聘、然后进行考察,量才录用。

承包经营的宗旨是利益驱动。随着市场经济的日趋完善,最有效地激励办法之一就是利益驱动。合法、合理、和情的追求最大利益,是每一个人的高尚追求,正所谓,君子爱才,取之有道。通过自己的辛勤工作,艰苦努力,获得应有的报酬,进而充分实现自己的人身价值。同时能有效降低公司前期的市场开发费用,缓解资金压力,通过制定较为合理的销售政策,寻找利益结合点,达到风险公担、利益共享的目的。

承包经营的重点是规范化管理。规范化管理是承包经营的重点,若无规范化管理,就会失去市场人员的信任,市场失去控制,从而加速产品的死亡。所谓规范化管理,是把市场销售人员变成公司的一名员工,业务人员在外开展的一切经济活动代表公司,并对发出商品、应收帐款等负全部责任。通过正规化管理,把一切销售行为规范在可控范围之内,建立个人资信制度,享受公司制定的一系列支持政策和保护政策,同时接受各级市场管理人员的监督和管理。

承包经营的保障是培训。培训工作的目的,是把广大市场销售人员的思想提高到企业发展与个人成功协调统一上来。通过不定期的培训,加强企业文化、市场管理、产品知识,市场营销技巧的学习,要求市场营销人员通过学习,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一方面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全国一盘棋;另一方面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管理人才。

第6篇

北京保罗集团、富莱欣、仙妮蕾德等等,太多欲做直销的企业在《直销管理条例》实施前就游走在“特许加盟”这条路上。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特许加盟”对于它们的意义是欲盖弥彰,换汤不换药的扯着虎皮当大旗的游戏而已。

继2004年底,商务部正式颁布《商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以来,中国特许经营步入了一个法制化、国际化的时代。2007年5月1日《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正式开始实施,直接抬高了从事特许经营的门槛,势必促使我国特许经营市场洗牌。而对于那些扯特许经营大旗变相非法从事直销的企业而言,也将是一次洗礼。

特许经营与直销融合是趋势

从表面看,特许经营和直销这两种营销方式似乎并无关联,但是已颁布实施的《直销管理条例》明文要求,直销企业必须在开展业务的地区拥有服务网点。很大程度上来讲,店铺成为服务网点的中流砥柱,这就使得以前的那种无店铺游击式的直销模式势必发生一些变化,并向特许经营发生靠拢。

特许经营由于其独有的特点,将对直销从业者产生一些诱惑,相对于直销业来说,特许经营的门槛不高,没有注册资金和质押金的硬性要求,而且其运作模式也很容易效仿。因此,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微妙时期,二者的边界似乎被有意混淆,形成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

这种融合当然并不全是坏事,这有利于发挥二者各自的优点,从而增强行业的竞争力。特许经营的特点在于能够快速扩大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品牌的优势巨大,品牌资产将成为销售推广的坚买后盾,如果这种战略思路能为直销所借鉴,将极有利于一线直销员开拓市场。而直销又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店铺固定的缺点,可以有效增加销售的覆盖面。并且基于对直销员的严格训练培训,人员绩效更高,这些对特许经营也许不无启发。

一时间,特许经营的阵营鱼龙混杂,人头攒动。有真正理解特许经营,愿意进来大施拳脚的;也有担心拿不到直销牌照而改旗易帜,跑过来混码头的。各类名为加盟连锁、实为直销的“特许加盟店”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于大江南北。如西安傲普、北京伊康国际连锁都打上了特许加盟的旗号,阵营里甚至不乏仙妮蕾德这样的大牌企业。他们的经营决策一方面事出无奈,一方面也有投机的因素,这多少有点骑墙的味道,风吹两边倒。

特许经营与直销无法相互替代

政府更倾向于,“店铺+雇佣推销人员”的模式以及对多层次的取消,打击了很多直销企业的工作积极性。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直销公司披着“特许经营”的合法外衣在全国快速开店铺网,大有全面脱离直销之势,而实则并非如此。

“特许经营”具有以下本质特征:第一,它是利用自己的专有技术与他人的资本相结合来扩张经营规模的一种商业发展模式,是技术和品牌价值的扩张而不是资本的扩张。第二,它是以经营管理权控制所有权的一种组织方式,被特许者投资特许加盟店并对店铺拥有所有权,但该店铺的最终管理权仍由特许者掌握。第三,成功的特许经营应该实现双赢局面,只有让被特许者获得比单体经营更多的利益,特许经营关系才能有效维持。

“特许经营”的特许者拥有自己的商标、商号、产品、专利和专有技术、经营模式等,这笔无形资产可以充当双方合作的一个信心保证。相比之下,直销可利用的品牌资产就少的多,而对经销商的依存度也更高。为了帮助其市场开拓,直销企业不但不能征收任何费用,还得给予经销商一定的开店补贴。经销商网络是直销企业为数不多的重要资本之一,失去这个网络的支持,直销企业也许将一无所有。

另一方面,直销企业开店的目的和特许经营有着本质的区别。特许经营店是经销的主要渠道和方式,而直销店铺的目的则在于为其网络团队提供各类支持和服务,归根结底是为网络服务的,是直销企业为了规避监管而施放的一枚烟幕弹。这种店铺性质的不同,决定了特许经营和直销其实是有着根本区别的,虽然表面形态相仿,实则有着天壤之别,直销店铺势必长期担负其虚假的使命,不会有丝毫改变,店铺行使销售使命会触碰入网的神经,直销的核心要素是人际的网络,只有脱离了这条主线的时候,才有可能为特许经营或别的经营业态所取代。

《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第五条第二款明确规定:特许人不得假借特许经营的名义,非法从事传销活动。这无疑是给那些妄图假特许经营之名掩盖传销实质的做法以当头一棒。

第7篇

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加强内部管理、堵塞漏洞、挖掘内部潜力、强化约束机制,采取措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企业要发展,必须从管理入手。笔者认为,粮食购销企业必须不断地适应粮改深入发展的要求,调整经营思路,完善经营管理,采取切实可行措施,不断开拓市场,才能提高经济效益。

一、建立规章制度,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首先要建立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使其充分发挥作用,建立内部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利润管理制度,材料消耗定额制度。要做到有章可循、有制可依。尽管国家制定了《会计法》及《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等一系列财经法规,但这些是对所有部门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粗线条的法规。每个单位和部门都需要根据这些法规以企业实际情况为基础,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和办法,并落实执行。使企业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同时建立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联系,严格按照制度和规定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直接有效地监督与控制,形成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业务核算相联系的三大核算体系。从基础做起,从源头做起。有了规章制度也就有了管理的依据。对于规章的执行情况,不能仅仅流于形式,更要督促检查它的可信度。只要抓好、抓实才能取得经济效益。

二、强化内部管理,向管理要效益

强化企业内部管理,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企业的经济活动包括经营和管理两个方面。经营是指粮油收购、加工、营销等活动;管理为经营服务,又指导经营。从这个意义上说,管理是经营的重要因素。没有管理,就搞不好经营。企业管理的基本方法就是要制定一整套规范的科学的管理制度。只有这样,才能管好企业,才能提高经济效益。

实践经验充分证实粮库制定完善一整套科学的管理制度,其中重要的是“两个办法”即“费用分环节定额管理办法”和“商品一条龙责任管理办法”。一套好的管理办法、规章制度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定了工作指标和任务后,就要实施跟踪问效,就要检查工作结果。圆满完成工作任务者嘉奖,未完成任务者要否定获奖资格。从而大大地推动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企业效益有所提高。

三、深入内部改革,向改革要效益

为充分调动职工干部积极性,加快企业由管理向经营型转变,粮食仓库在深化改革中,通过“精干主业,搞活附营、优化人员组合、广开经营渠道、安置富余人员、实行岗位工资”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近几年来在粮食市场销售不畅的困境中,先后推出了“模拟市场、成本核算”,“全员销售”,“砍块承包”等措施,精简机构、精干队伍,对每个部门都实行“定人员、定任务、定指标、定费用”。对储运科、烘干车间、江运中转站等实行独立经营、二级核算、费用包干、自负盈亏。经济指标落实到人头,档案工资作为岗位工资的基数,按完成任务量的比例增减岗位工资。改革将企业的经营好坏与职工个人的收入紧密联系在一起,极大地调动了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

四、广开增收渠道,向多种经营要效益

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粮食商品受市场调节的比重越来越大,粮食企业面临市场经济挑战,特别是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由计划经济调节转变为直接面对市场以后,承担的风险增大了,同时也面临着市场经济带来的新的发展机遇。许多企业开辟多种经营渠道,实行跨行业经营,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我们粮食仓库就是一个开展多种经营的范例。粮库在保证粮食购销主渠道地位不动摇的前提下,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在粮食销售不景气的情况下,积极开展代收、代购、代烘干、代保管以及粮油中转业务。

第8篇

关键词:经济责任制;主体;监控;目标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5-0-01

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是我国企业快速发展的产物,是企业最基本的综合管理制度,其核心是为企业创效增收,它始终本着权、责、利相统一的原则,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与职工之间的利益关系,将职工的福利待遇与企业的经营状况紧密结合。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是企业各项经营管理制度的重中之重,它俨然成为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管理的重要举措。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对于规范企业管理,推动生产经营发展,增加企业收入,正确处理企业与职工的关系,坚持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激发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等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指标合理、体系完备、主体明确是推行责任制的基础

经济责任制的主体思想是权、利、责的相互结合,规范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职责范围,责任主体落实,企业内部应该有严格的层级制度。要依据各部门的岗位设置、分工和具体的岗位职责来确定责任主体。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体系的建立第一要素是根据企业的经营目标,通过制定质量指标、效益指标、能耗指标、管理指标等技术指标定量企业各部门、各岗位的责任,建立内部经济责任制的指标网络体系,形成指标体系、考核体系及组织体系等[1]。

1.指标的制定要全面,要能反映企业各种体系和各个岗位的特点。内部经济责任制指标网络系统的基础是岗位责任制,因此指标应包括经济技术指标、生产经营指标、工作指标、生产管理指标、绩效考核指标、组织体系指标等来规范各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

2.指标应符合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制定指标体系时,应当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和企业的发展战略,依据企业的经营目标制定指标体系,同时应当把企业的生产经营作为内部经济责任制的重点指标。

3.指标体系应当科学合理,在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高标准、严要求,指标体系应当符合企业实际管理水平,指标体系应依据生产技术标准、指标标准和工作量标准、损耗标准、资金管理标准等作为制定内部经济责任制来制定指标。

二、加强过程监控是推行经济责任制的必要手段

建立并完善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指标体系后,指标体系能否有效运行是关键,这也是内部经济责任制能够见到实际效果的关键。因此,企业的管理制度和运营流程、绩效考核三者有机结合才能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制的多重功能。

1.建立内部经济责任制运行的执行体系。其一应当组建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运行执行体系的领导机构,应当以企业主要领导为组长,再将分管企业经营的领导设为副组长,同时各职能管理部门参与组成领导小组,使领导的职能和责任得到加强[2]。其二是应当设置合理的企业内部组织机构,规范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职责范围,责任主体落实,保证内部经济责任制体系在执行过程中能够有效运行。

2.搞好经济责任制体系运行过程的及时管理,加强周期性考核和分析,保证各项经营指标和技术指标全面完成。应当对经济责任制体系进行动态监控管理,按月召开经济指标分析会,及时解决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将基层单位生产经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归纳总结,建立管理流程。将绩效考核按月坚持运行,实行绩效考核与工资挂钩的原则。

3.不断提高员工素质和水平是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运行体系的人力资源保障。企业要完成内部经济责任制体系的经济责任指标,要求企业提高管理效益提升管理者的管理水平。要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益和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就应当提升员工素质,建立完善的员工培训、学习体制,建立适应企业发展模式的人才培养、储备模式。培训方式应当多样化,在内部培训和外部培训相结合的基础上提高员工专业技术水平和职业素养。此外,还应在企业内部持续开展练兵比武、技能竞赛等活动,以此促进员工的学习热情,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

三、加强目标管理、严格绩效考核是推行经济责任制的制度保障。

企业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因此制定合理的经营目标,同时运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是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必要保证。企业经营目标通常被分化到各个职能部门,各部门实现经营管理目标是企业实现经营目标的基础。

1.加强目标管理应当以经济责任制为核心,用严格考核的手段,依据各项经营指标有序运作,依据考核,对企业的生产部门、经营部门、安全部门等进行全方面、全过程、全员化的管理与考核,通过考核督促各部门努力完成各自的责任指标[3]。

2.以严格考核为手段强化经营目标管理。严格考核的体现之一就是按内部经济责任制考核体系和标准的要求,分阶段(周、月、季度、半年、年)对各部门进行严格考核,并依据考核基础进行奖惩。坚持权、利、责的相互结合,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正确处理企业与国家、企业与个人的利益关系。

四、结论

企业经济责任制的顺利开展既离不开科学目标的确立,又离不开目标的具体化,更离不开公平、公正的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贯穿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企业应当结合自身生产、经营的特点,用科学的方法制定全面的、全员化的符合企业实际生产经营状况的总体经营目标,并通过严格的过程监控和奖惩分明、公正合理的管理制度及严格的考核手段、严格的目标管理方法,坚持权、利、责的相互结合,实现企业经营的总体目标,使企业在内部经济责任制的体系下,健康、可持续性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唐庆.如何构建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J].涟钢科技与管理,2003(06):8-10.

第9篇

关键词:现代企业 经营管理 战略 理念

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健全,市场开放程度进一步向纵深方向发展,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根据自身的经营状况,企业特点,立足于企业的优势谋求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结合本人职务经验,随着河南煤业化工集团国龙物流公司的发展,公司制定出了一套完善的管理规划方案,按照公司发展思路的要求,整合业务内容,调整组织结构,理顺业务关系,发挥资源优势,从而增强企业综合实力,实现公司健康发展。

企业管理是现代企业保持良好运营状态的重要条件,良好的企业管理模式不仅可以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而且可以使企业形成良性发展循环,逐步实现企业的壮大。企业的管理模式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主要表现是泰勒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在这种传统的管理模式下,人被当作是挣钱的机器,企业的最终目的就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不注重人的全面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企业管理更加注重人的作用,生产经营能力的提高,技术的革新都是靠人才来推动的,企业之间的竞争最终取决于技术、人才的竞争。所以,企业要想实现持续的发展,必须立足于包括科技创新、理念创新、管理创新等在内的创新体制。下面就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战略问题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技术创新理念

科学技术是是第一生产力,在现代企业的发展管理中,科学技术是增强企业实力,实现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主要动力。技术创新的贡献率在发达国家里是非常高的,如美国、英国等国家技术创新对经济增产的贡献率高达80%以上,这也为我国企业在今后的发展中指明方向。通过近几年的技术发展和进步,我国在技术创新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我国一些比较发达的地区,如上海、深圳等,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相当的高,可达到75%左右。实践表明,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最终的推动力量就是技术的进步。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企业实现自身进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

1.培养、引进掌握高新技术的人才,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才是关键,一切技术的产生都归功于人的发明创造。没有创新型的人才,就没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任何一个处于创业阶段且发展迅速的企业,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要有一种“培养军官而非士兵”的理念,正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随着企业的快速扩张,人才储备方面的短板将日益凸显,因此,必须在创业之初,为团队的每一位成员做好职业规划和指导,让他们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逐步成长为新建团队的领导者。河南煤化国龙物流成立后第二年,就组织全体干部员工参加了“物流师职业资格”培训及认证考试,96%的人员获得了职业物流师资格,不仅拓展了视野,拓宽了思路,完善了知识结构,也为日后走上领导岗位打好了基础。

2.增加技术创新研发资金的投入,作为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注重企业公积金的积累,为企业的技术进步、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增加人力物力的投入,制定合理的公司经营管理制度,根据自身情况,企业每年投入经费要保证技术的正常研发,一般不得低于公司销售收入的5%。

3.鼓励技术发明创造,对科学创新型人才进行奖励,他们对科学进步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对传统的产品和生产技术进行革新改造,引进先进技术和生产流水线,逐步转变传统产业生产模式,使之尽快适应社会的进步。河南煤化集团作为河南省最大、最强、最具活力的国有企业,建立了十分完善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不经成立了自己的研究院,还对科技创新成果实行内部市场化管理,每年考核一次,最大限度的激发创新型人才的创造力。国龙物流则通过集中培训和轮训不断提高团队的创新能力,每年都会派遣业务骨干和中层干部,到国内外知名学府深造,用最先进理念,武装我们的头脑。

二、确立资本经营理念

流动性是资本的一个主要属性,资本也只有在流动中才能实现其自身的价值。资本经营在流动中实现增值。资本流动的过程也就是企业对资本的一个整合运营的过程,流动的原则是增量资产、存量资产、无形资产、有形资产等在企业内部都被作为可流动性的经济资源,企业将这些资源进行动态整合,最终实现资本的增值。

企业的经营过程其实就是将这些资本进行增值的过程,企业通过改进技术,改善企业生产经营,提高经济效益,从而为自身创造出更多的利润、价值,将这些价值进一步进行生产规模的扩大,实现资本的内部积累,扩大生产能力,取得规模经济效益。

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资本运营是企业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保证资本运营的良好性是保证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资本经营的原则是不仅充分利用好企业自身的资本,而且充分利用和支配好社会资源。对于国有大中型企业来讲,在其成长期间,资本扩张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对资产重组和企业内外的资本运营达到资本扩张的目的。

目前,河南煤化国龙物流已经先后注册成立了6家子(分)公司,这些子分公司不仅成为国龙物流构建区域性物流网络的重要节点,也充分利用河南煤化集团的品牌影响力,承担起各地重点物流项目的建设运营,为我们打造覆盖全省、辐射全国的在哪个和兴物流网络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我们还在积极探索物流与金融的结合,利用大型国企高额银行授信的优势,为上下游合作伙伴提供资金融通、结算、投资、信托、租赁、抵押、贴现等多方面服务,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

三、树立风险危机经营理念

目前全球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生产力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当下正面临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国际金融市场的不稳定,企业的兼并重组,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面临极大的风险,企业面对着许多的不确定因素,生产经营的风险也越来越大。所以,企业必须确立风险经营理念,增强危机感,树立风险意识和应对风险的预警机制,增强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企业应对风险的方式和手段有很多种,一言以蔽之,就是要对可能产生风险的关键环节和岗位进行全面管控,并建立有效的长效制约机制。国龙物流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始终把风险控制放在第一位,先后出台《重大事项决策管理办法》、《煤炭价格管理办法》、《供应商准入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对合同签订、资金支付、赊销、供应商管理等进行明确细致的规定,坚持连审联签,每一笔业务都权责清晰。从体制和机制上杜绝了产生风险的可能性。

四、企业当下的工作思路

1.优化组织机构,剥离企业物流。“十二五”期间,我们将大力推动河南煤化集团大物流系统的机构优化和流程再造,从而实现物流业与实体产业的完全剥离,为实现物流业的跨越式发展夯实基础。首先是构建“采购中心”、“仓储配送中心”和“物流贸易中心”,完成专业化重组,实现对所有物流资源和设施的完全整合和优化配置。随后,在“三大中心”深度融合的基础上,成立以“物流总公司”为主,各成员单位物流公司为辅的集团供应物流组织管理体制,全面高效利用物流设施资源,充分发挥资源聚合效应,加上“外部商贸物流企业”的协同配合,快速推进现代化物流强企的跨越式发展,实现能源行业综合性物流企业第一航母的目标。

2.整合设施资源,布局物流网络。通过全面整合河南煤业化工集团内部的仓储、运输、加工、铁路专用线、生产资料等物流设施资源和新建项目,以“一个中心、两大基地”为主线,构建以郑州为中心,永城、焦作、鹤壁、洛阳、濮阳、新乡、周口、信阳等为省内节点,新疆、贵州、上海、徐州龙宇港等为省外节点,逐步形成豫中、豫东、豫西、豫北、豫南五大物流区域,全面覆盖全省、辐射全国的物流网络体系,为河南煤业化工集团物流业转型提升提供实体支撑。

3.构建信息系统,实现节点联动。物流网络布局完成后,我们将积极引进RFID等现代技术,逐步构建先进、科学、实用、高度集成的大物流信息系统平台,实现各区域节点的信息共享,无缝对接,从零星的“点”与“点”转化为“点”与“线”结合。

首先以采购、仓储、运输和配送为主线, 构建集成化、可视化的物流管理系统,再逐步打造基于供应链的物流信息化应用平台,围绕供应链一体化,从决策层的供应链协同,到管理层的供应链管理,再到业务层的物流管理系统,形成一条纵向一体化的物流信息管理体系,实现贯穿煤炭、钢材供应链各环节的全系统可视化、全资产可视化、实时可视化、双向可视化。借助准确的信息传递,将传统的、粗放式的物流送货形式,上升为“门到门”、“库到库”甚至“线到线”的精益物流服务方式。

4.外拓社会服务,开展多元经营。“十二五”是物流产业全面调整和振兴的战略机遇期,我们将加快把战略重心向产业链高端转移,逐步构建多元化的物流服务功能体系,大力发展港口物流、保税物流和金融物流,从强势发展走向强势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