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大学生养成教育自我

时间:2022-06-03 04:54:19

导语:在大学生养成教育自我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大学生养成教育自我

第1篇

关键词 90后大学生 养成教育 现状 途径

大学生养成教育是以高校为主体,在家庭、社会的配合下,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形成和发展规律,运用各种途径和手段,对大学生施加系统影响,促使其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各种能力的教育。现在的大学已逐渐成为90后的时代,为使90后大学生的养成教育真正取得实效,剖析90后大学生的养成素质现状,探讨高校加强90后大学生养成教育的主要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90后大学生的养成素质现状

90后大学新生思想活跃、求知欲高、进取心强,总体思想道德状况积极健康向上,同时也存在着缺乏自主生活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缺乏人际交往技巧、自我约束能力较差、行为习惯不好等问题。

(一)思想独立,但欠缺心理承受能力

90后大学生在思想方面具有独立意识强、自主性强的特点,但是,他们的内心世界往往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普遍表现出心理脆弱,抗压能力不强。大学的新环境使许多学生茫然,曾经的优势不再突出,自己的表现欲、成就感突遭打击,心理会产生落差,甚至产生心理障碍。有同学因在军训汇报表演中没有进入军旅拳方阵而感到不满;在班委选举落选时,很多学生找老师抱怨,认为选举不公平,认为自己的才能没能在短时间内显露。

(二)热爱生活和学习,但欠缺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大多数90后大学生进入校园后,积极进取,刻苦努力,热爱生活和学习,但也有为数不少的大学生,考上大学后就放松了,使得高校校园里种种陋习层出不穷。主要表现为,在生活上,缺乏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会合理安排时间,对自己的事情漠不关心,行事缺乏自制力,缺少健康意识,破坏公物、铺张浪费和上网成瘾等现象日渐突出。在学习上,缺乏文明的学习习惯,自觉性差,缺乏主动精神、刻苦精神和钻研精神,缺课、逃课现象层出不穷,“60分万岁”、“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已成了他们的至理名言。

(三)维权意识强,但欠缺责任意识

大学生的维权意识过强造成个人责任感缺失,过于强调权利获得而往往忽略义务履行,只重视个人利益的获得,而无视社会责任。由于成长环境的影响,在具体的学习生活过程中,以独生子女为主体的90后大学生群体过于重视个体体验,习惯凡事以个体为中心,过分强调个体感受而忽略他人感受,处处彰显个性,过分追求展示自我,导致他们集体荣誉感下降,不去考虑家长、老师以及社会的的需要,根本上来说是缺乏责任意识,不懂得尊重他人即是尊重自己的道理。

(四)推崇传统美德,但欠缺社会公德

当代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推崇有加,推崇诚信做人、诚信办事,对腐败等社会丑恶现象深恶痛绝,对英雄模范人物十分向往,能够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起到引领社会风气之先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有为数不少的大学生公德意识有所欠缺,有的大学生不遵守公共秩序,随地吐痰,乱丢杂物,上车不排队;有的大学生不爱护公物,在课桌上面乱刻乱划,对公共图书“各取所需”,任意撕页或“开窗户”;有的大学生对发生在身边的不良现象采取事不关己、不闻不问、听之任之的态度;还有相当部分的90后大学生缺乏诚信意识,考试作弊现象日益突出。

二、高校加强90后大学生养成教育的主要途径

社会、家庭和学校对90后大学生养成教育都负有责任,他们的成长需要一个全面养成的过程,其中,高校对90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至关重要。

(一)辅导员要抓好入学教育

90后大学生的入学教育应该具有前瞻性和概括性。辅导员应组织学生集中学习学校、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对于大学阶段可能出现的问题,要事先讲好各种规矩。同时,入学教育的方式方法应与时俱迸、推陈出新,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实验室、邀请优秀教师讲专业、高年级学生分享经验,甚至于要新生来讲演对大学生活的规划和职业生涯的规划。另外,要及时邀请心理辅导专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安排新生做一次心理辅导和心理普查,等等。实践证明,全面、良好的入学教育对90后大学生各种行为习惯和能力的养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教师要注重言传身教

注重言传,充分发挥“两课”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大学时代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针对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上存在的信仰迷茫、理想模糊、功利心强、缺乏良好的行为习惯等问题,思政课老师要通过课堂教学,教育他们运用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他们遵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自觉性。

注重身教。同志指出:“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样才能为人师表”。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教师的示范作用,使养成教育能“可见、可学、可仿、可行”,教师的行为、形象乃至人格都会对大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直接影响着受教育者道德人格水平的提升。

(三)加强校园制度和校园文化建设

90后大学生的养成教育必须以科学完备的规章制度建设为基础,因此,学校必须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如班级管理制度、生活管理制度、宿舍管理制度、日常操行评定制度、学生学习制度、学生奖惩制度、综合素质测评制度,等等。“严格管理、宽严结合”,通过制度管理对90后大学生进行行为训练,这是大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手段。

开展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建设和活动,对推进90后大学生的养成教育具有特殊的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要从校园绿化、校园美化、校园净化着手,也要从积极开展丰富多彩校内外实践活动和社团活动入手,让90后大学生在先进的校园文化和丰富的校园活动中培养品德、增长才干。

(四)引导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

教育学家叶圣陶曾说到:“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不教育。”即高校通过各种途径,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认识和提高自我,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不断地完善自己。高校应将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贯穿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贯穿到校园文化的建设之中,引导90后大学生树立明确的是非观、真伪观、善恶观和美丑观,鼓励他们追求真、善、美,反对假、恶、丑,让他们善于肯定并坚持正确的思想和言行,勇于否定并改正自己的错误。在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中,校院各级要重视学生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加强学生干部的工作培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水平,让他们在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同时,带动身边的同学学会教育和管理自己,以达到养成教育的目的。

三、结束语

90后大学生的主流是好的,但也欠缺不少好的习惯和必备的能力,大学生养成教育不仅包括文明习惯的养成,更注重培养90后大学生走向社会后应具备的各种能力和素质,如专业技能、心理健康、职业道德和团队协作精神等,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至关重要。学校应注重大学生的养成教育,使9O后大学生能够紧跟时代步伐。

参考文献:

[1]孙莉,孙静.从新生入学教育谈90后大学生的养成教育[J].黑河学刊,2011(3).

[2]陈健.浅析大学生养成教育[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3).

[3]简福平,陈旭.试论大学生养成教育的主要途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5).

[4]李昌国.关于加强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几点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5).

[5]邢国忠.把大学生养成教育作为高校育人的重要途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6).

[6]张丽华.重视日常行为养成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J].世纪桥,2012(1).

[7]程轶宏,汪小飞.大学生养成教育之思考[J].滁州学院学报,2012(3).

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养成教育;策略

大学生是我们社会中的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因为他们受过良好的教育但还未完全走进社会。尤其在中国,学生在大学前社会经历很少,主要的任务就是学习,获取的知识大部分都是书本上的。因此,在大学阶段,大学生的养成教育成为了重中之重。在大学校园中道德素质水平下降甚至频发的犯罪案件,让我们更认清构建养成教育体系的迫切性。适当的养成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打造日趋完善的人格。

一、大学生养成教育内涵及其必要性

大学生养成教育内涵是以高校为主,在家庭、全社会的配合下,按照大学生的身心形成和发展的规律,通过运用各种途径和手段,对大学生有计划地进行养成教育训练,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并拥有走向社会后应该具备的各种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和适应社会的各种能力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调整的,通过系统的培养和训练,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1]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习惯,并在实践中形成道德规范就是养成教育的最终目的。习惯是一个人在实践里经过锻炼和学习所形成的倾向于条件反射的行为方式,它一旦形成了就很难改变。习惯不是天生的,需要教育者通过有意识的训练形成的,在形成后可以自动化的行为方式或者行为模式。所以习惯可以反映一个人、一个民族、甚至一个国家的精神面貌和素质水平,可以说习惯就是道德,就是人格。因此,大学生养成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成功的人格。大学生养成教育包括:规范教育、纠偏教育、陶冶教育。[2]

二、大学生道德素质问题

当代大学生出生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年代,国外的价值观与传统价值观碰撞,当代青少年心理、行为方式也更加丰富、多样化,有更多种表达方式。但是当代大学生也有更多的困惑,一定程度的心理失衡,造成当代大学生中的知行脱节甚至行为偏差。

1.经济条件影响下大学生道德素质问题。

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环境与前几代人产生了巨大的不同。他们拥有了更好的物质环境,但是相对而言也有了更多的物质诱惑。贫富差距也使个别大学生心理产生微妙变化,虚荣心理、攀比心理作祟。整个社会的日益商业化使得即将进入社会的大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愈加功利性、现实化,理想主义和理想价值淡化。大学生与成人相比,相对来说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和影响,但可塑性较强。在当今多元价值观条件下,大学生中频频发生道德行为的失范案例。例如当代大学生渐渐不讲求实际,而是追求实惠。享乐主义越来越多的表现在大学生身上。表现严重的案例就是由于道德价值观念的模糊而发生行为偏差,最终演变为犯罪行为。

2.家庭环境影响下大学生道德素质问题。

父母是孩子最早的教师,孩子最早的价值观和道德品质都是家庭所赋予的,然后才是作为学生作为社会人时形成的道德素养和行为习惯。大学生父母及其亲属的文化修养、家庭中的文化氛围都是养成教育的最有力支撑。现在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面临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学校应试教育的双重压力,很多父母首先关注的是孩子的智能开发,却忽视基本的道德教育、行为习惯等素养的培养。很多家长在品德培养的过程中空洞的说教,而自己又不能在实践中说到做到。这种功利性的价值取向使孩子迷惑,也导致孩子心理和道德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当代大学生有一个特点就是他们中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出生后就享受优越的物质条件,接受全家所有无私的爱有时甚至是溺爱。这造成一部分学生有自我意识强、虚荣心强、孤僻懒散等问题。

3.学校教育环境影响下大学生道德素质问题。

大学生所在的第一环境就是高校,高校为大学生营造的校园环境对大学生的养成教育影响是深远的。国家对高校教育逐步加大了投入,高校的硬件条件也在逐渐改善,但是一般高校都着重建设教学的软硬件,却忽略了大学生精神文化的发展。养成教育中多采用课堂知识的强行灌输,缺乏将道德行为规范在大学生自身内化的过程。高校着重提高的是大学生的学习成绩、科研成果的数量,也就是学生的智力因素的发展。然而,大学生所在的道德环境是否健康,养成教育的方法是否适合当代大学生,这些都没有深刻的被教育者思考和实践。大学生在高校阶段是和社会实践接轨的特殊阶段,正处于养成教育的重要阶段。给大学生一个良好的环境,就会培养出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其终生受益。反之,如果让各种不良的环境作用于大学生身上,形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那么后果就会不可估量,在高校也有很多活生生的例子警示我们。

4.传媒环境条件影响下大学生道德素质问题。

当今的社会是信息化社会,海量的信息通过电脑、移动设备、电视等各种多媒体设备涌入大学生的生活。在这样的信息环境下,大学生可以获取更全面的知识丰富自己,但也会主动或被动的接触到很多不良的信息,使他们堕入深渊。大众传媒形成了一股文化力量,这种力量使大学生中形成了相应的文化习性。大学生通过模仿一些媒体上的暴力犯罪过程,导致心理逐渐畸形,最终走向犯罪道路。还有一些媒体为了点击率编造一些不实新闻,集中反映社会的阴暗角落传播消极情绪,让没有社会实践经验还不能清晰分辨真假的大学生对社会失去信心,不能以积极心态认识真实事件,甚至出现逆反心理。更有媒体不顾社会影响,报道一些夺人眼球的新闻,画面不堪入目。媒体信息的世俗性使大学生的审美倾向于呈现感性化、个性化、低俗化和庸俗化。可以说,现在的各种媒体报道的海量信息鱼目混珠,如果任由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型的大学生在这样的媒体环境中获取信息,且仅凭借大学生的自觉性是很难控制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发展方向的。

三、当代大学生养成教育的策略

1.大学生养成教育的针对性教育活动。

在大学生养成教育中,反复灌输道德观念的理论课程,从实际授课效果来看效果并不突出,而丰富多彩的集体教育活动更有生命力。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鼓励大学生参与精心设计的各种活动,在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中塑造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养成道德能力。[3]教育活动的开展需要分阶段进行,针对大学生不同阶段和专业特色的不同特点和不同需求,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养成教育活动。在入学初的军训里可以培养大学生克服困难和集体主义精神;在低年级着重培养个人行为习惯和高尚的思想政治道德素养。到了高年级,养成教育需要着重培养专业核心竞争力,在思想上认清当前的经济形势和就业情况,为大学生将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就业实习阶段应当培养大学生的适应和处事能力,培养创业竞争意识,为就业做全面准备。

2.大学生养成教育的统筹资源。

大学生的养成教育需要系统地开展,在大学生养成教育过程中,家庭、学校和社会都要参与其中。因为大学生处于人生承上启下的特殊时期,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全方位配合,哪一方面都不能留下空白,否则不良的行为习惯或观念就会乘虚而入,使整个养成教育系统前功尽弃。[4]在家庭、学校和社会这三方面来看,由于大学期间大学生所处的主要位置是在高校,家庭和社会相对来说影响被弱化。因此高校就应该承担起对大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培养的主要责任。需要分析大学生的现状和需求,制定出相应的规划做出全面部署。统筹各种资源,推进大学生养成教育,形成大学生养成教育的长效体制。在养成教育过程中高校要统筹校内团组织、学生组织和思想政治教育等各种资源,高校还要统筹解决大学生在校和毕业期间的问题和需求。

3.大学生养成教育的行为训练。

大学生养成教育尤其要重视行为训练,因为习惯是后天不间断训练而形成的,想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需要做相应的正确的行为习惯训练。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也不是一朝一夕的,我们应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和场合为大学生创造锻炼的机会,而这种习惯形成后不需要大脑的思考回忆,就会自然地、应激性地发生作用。在行为训练中要讲究方式方法,我们可以总结为三种:一是“中心扩散法”。在使用这种方法之前要先分析相关的习惯,什么习惯是最核心的,把核心习惯抓准了,顺其自然其他的好习惯就形成了。二是“阶段法”。不同的行为习惯要视其特点在大学生不同的阶段实施,在大学生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进行行为习惯的训练,达到训练成果的最大化。三是“循环法”。由于习惯形成的长期反复性,形成习惯需要长时间的循环,螺旋上升的形成。也就是说要有训练的持续性,在不同的时间段要进行重复的行为习惯训练,以巩固前期训练的成果。这三种方法在行为训练中可以结合利用并循序渐进。在行为训练前做好理论分析,行为训练时讲究方式方法,在阶段性和全部行为训练后总结经验教训,形成不断完善的行为训练方法。

4.大学生养成教育的规章制度建设。

在大学生养成教育过程中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不仅能够保障养成教育顺利圆满的进行,更是大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前提是完备的规章制度建设,管理不仅能保障育人工作正常进行,而且使育人活动有正常的秩序。制定规章制度的时候要注意三点:一是要全面,要全面覆盖大学生在高校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上课制度、寝室宿舍制度、奖惩制度、综合素质测评制度等。二是要细致,规章制度制定的越细致越明确操作起来越方便,越不容易产生歧义。三是执行起来要严格,要有专门的组织和人员负责规章制度的执行。在纪律严格的同时还可以通过知识问答等活动方式让同学们对规章制度详尽的了解,进而可以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养成教育环境。在制度建设的同时,要听取大学生意见充分发扬民主,这不仅能让规章制度更加完善,而且能够培养大学生的民主意识和维权意识。

【参考文献】

[1]张澍军.德育哲学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程轶宏,汪小飞.大学生养成教育之思考[J].滁州学院学报,2011,(3):73-74.

[3]杨敏.高校养成教育及其实施途径[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20):121-122.

第3篇

论文摘要:养成教育是高校育人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搞好这项工作,对强化德育功能,发展德育成果,培育现代大学生具有重要意义。高校要通过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加强师德建设、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重视发挥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合力作用等途径,不断促进大学生养成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养成教育就是通过长期培养,反复训练,使学生把学校及教师所传授的教育思想和内容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变他律为自律,成为自觉的行动并养成习惯。学生的各项素质以及技能都可以说是一种习惯,而习惯是可以通过反复的灌输和实践养成的。

一、应健全规章制度,以监督约束促“养成”

无以规矩,不成方圆。养成教育离不开规范的制约,它以制定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为起点,并以规章制度、组织纪律、行为训练、严格管理等行政措施来约束、协调、指导、规范学生的行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最终使学生养成白觉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和日常行为规范的习惯。离开规章制度,养成教育就失去了权威。从一定意义上说,养成教育是一种规范性教育,是运用规章制度去管理规范受教育者的过程。大学生养成教育要靠法律和规章制度,注重管理育人。因此,学校应进一步健全规章制度,以制度管理为依托,强化养成教育理念,出台德育大纲及实施细则,进一步落实养成教育规定,完善学生纪律处分、奖励条例等规定,通过严格的管理,培养学生的文明行为。此外,学校还应注重强化网络道德教化,建立网络行为监控机制,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精神需求。将养成教育渗透到学生管理的各项事务当中,在学生日常行为管理方面强化制度建设,采取多种方式,利用多种资源,规范学生行为,营造良好氛围,促进大学生自我约束、我管理和自我完善。

二、应加强师德建设,以言传身教促“养成”

教育之本在于德。梅贻琦先生曾在《大学一解》一文中写到:“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教师与学生接触密切,其道德行为、价值标准、言谈举止等都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而,学校注重加强师德建设,每年都开展“我心中最亮的那颗星”校十佳教师评选活动,推动教师提高素质,认真钻研业务,努力提升自身修养,注重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在教学、科研、生活、服务、管理、对外交流等活动中体现良好的道德风范,影响并感化学生,为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条件。同时,学校可积极推动辅导员“育学同行”工程,取得了卓越的成效,形成具有较强科学理念、较高理论素质和实践能力、切实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导航的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学校应采取多种培训措施,提高辅导员的理论水平、学术科研能力,陶冶辅导员的情操,提升其个人修养。同时,学校全体教师和管理人员都要全员育人。辅导员要随班听课,掌握学生学习纪律和有关问题,及时与任课教师沟通和与学生交流。教师要建立与学生谈话制度.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学习问题,侧重学习方法的引导。 三、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以亲身体验促“养成”

大学应注重根据学校的整体育人思想,结合重要历史机遇和重大历史事件深人开展养成教育。可以在“五四”、“七一”、“十一”等期间,不失时机地开展各种形式常规性的纪念活动,如师生火炬接力长跑、歌咏比赛等,对学生进行道德养成主题教育。也可以,组织学生深入社区、农村、福利院等地进行体验活动,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同时,可以抓住国家重大事件,比如在奥运会、仪川大地震、等事件发生时,组织学蛋开展志愿者活动,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注重情感体验和道德体验的内化,培养学生立足校园、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精神,使广大学生在捐助灾区、奉献爱心的同时,学会团结、友爱、互助,以亲身体验来促进良好道德素质的养成。

四、应融入日常生活,以细节促“养成”

真正的教育不在于说教,而在于训练。实践证明,对学生道德观念和生活习惯的培养不能只靠强制规范和一味灌输,学校始终注重把道德养成教育同大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在体验、参与和实践中,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真正做到知行统一。如要求辅导员带领新生跑操一个月,使刚从高考“忙碌”中走出的学生知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辅导员每周不定期检查宿舍,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和卫生,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宣传并组织各班申报“考试无作弊班集体”。同时,注意引导各级学生组织、学生社团开展各项有益活动,在活动中渗透养成教育思想。如组织学生为校园内的建筑和道路命名,培养学生爱校建校的意识;长期开展“节能减排”进宿舍、“小草计划”、圣诞节节树减卡等活动,倡导大学生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学校还设置了食堂文明秩序维护岗、校园文明巡逻岗等,激发广大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由学生自己负责对不文明和不道德的现象进行监督、检查和纠正。通过日常生活细节培养学生,唤起学生的道德意识。经过宣传、教育和实践,养成教育活动已被学生广泛认知和理解,进而自觉培养优良习惯。

第4篇

关键词: 医学生 养成教育 医德教育

坚持以人为本,以德治校,加强对学生的教育与管理,是当前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非常重视学生的德育建设。养成教育是德育的根基,加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必须从抓实养成教育入手。我校学生工作特色品牌――“一二三四五六工程”中就包含养成教育,是我校常抓不懈的五项教育之一。如果说养成教育是“终生教育”的话,那么医科大学对医学生的医德教育就可谓“源头教育”。因此,认真审视和解读养成教育,有针对性地抓好医学生的养成教育,从而促进医学生的医德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养成教育的内涵

相较于我校五项教育中其他四项教育(安全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学风教育),养成教育乍看之下很难理解。要理解养成教育,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养成”。养成即养成良好的习惯。所以养成教育就是对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那么具体又包括哪些呢?从狭义上来说,单指人的基础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及教育。[1]这也是我们很多人对养成教育的印象,比如文明举止的养成、排队等车习惯的养成、尊老爱幼品质的养成,等等。而从广义上来说,养成教育是指人的基础的心理素质、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和生存能力(生活能力)的养成及教育。[1]所以从这方面来看,安全、诚信、感恩、学风四个教育都可以囊括在养成教育之内。

其实“养成”并不是现代才出现的概念,早在我国古代教育理论中,“养成”便为一个重要观点。朱熹集注:“养谓涵育熏陶,俟其自化也。”而《礼记・学记》中也有“玉不琢,不成器”和“化民成俗”之说。“要成材,先成人”,在古代但凡是可以被称得上君子的,或者力求成为君子的,都把修身养性作为成人的第一要务,并且严以待之。

大学生的养成教育不同于中小学的教育,大学生对自由、主见的要求远远比在中小学时更加强烈,所以带有强制性、约束性的教育方式不会产生可观的效果,这需要让学生自己明白“我需要之”的道理,所以说,大学生的养成教育可以被认为是一种自我教育。

二、开展养成教育的重要意义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成之合,起于垒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养成教育既然可以被看作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那它必然是一个长期培养、熏陶、积蓄和内化成俗的过程,[2]所以大学生的养成教育便成了必然。人的一生必须终生学习,终生接受教育,终生社会化,这也是为适应当今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所必需的生活方式,养成教育同样也不是人的一时一事的教育,它需要伴随着人生命的始终。[1]

大学生正处于自我定位时期,青年不等于成年,成年也不等于成熟,而成熟并非可以成才,[2]所以大学生是“矛盾”的。大学时代被誉为人生的“黄金时代”,这足以说明大学时代的重要性。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的缩影,他时时刻刻都受到社会上大气候和校园小气候的影响。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大学生们还未定型的思想心理素质、道德素质、行为习惯及人际交往能力等人所具有的基本素质就会在强烈的外来冲击下扭曲变形,甚至偏离正确的轨道。[1]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全国400名杰出青年调查的结果表明,个人成才所受影响最深的阶段不是初中以前,许多杰出青年的成才“冲刺”是从高中之后起跑,大学时期加速,并在改革当中成就事业的,[2]所以在高校开展养成教育是势在必行的。

三、养成教育与医德的关系

1.养成教育是培养医学生养成良好医德的前提

养成教育是培养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它是将道德认识、情感、意志、信念转化成行动,进行道德选择,最终形成习惯,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3]。而医德教育就是培养医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使他们具有高尚的医德和济世救人的献身精神。

学生一般有20余年的道德形成期,但是对于医德,只是从大学才开始接触,当然医德与其他道德是一脉相通的,如果他们已经具有好的质量,医德的养成必定不是问题,所以从时间上来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养成良好医德的前提。加强医学生的养成教育,将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社会实践,内化成为医学生特有的品格、气质和修养,使其在工作中面对道德选择时,会用正确的自我认识,会从关注人类健康的角度出发,会凭自己的道德觉悟和道德良心确定自己的行为。可见,只有加强养成教育,才能促进医学生个体心理品质的内化,才能培养医学生建立良好的医德。

2.医德体现养成教育在特定工作领域的实践能力

养成教育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承担着重要任务,因为养成包括对道德认知、道德情感的培养,从而形成道德意志,最终完成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的统一,它的本质就是行为的实践,只有培养出来的学生在今后的工作领域中真正做到践行、践言,我们才能说养成教育的目标达到了。而对于未来的医务工作者来说,在工作中的践行、践言就是将医德化为行动的最好体现。

其实,对于医学生来讲,具有良好的医德也是实施养成教育的根本所在,医学生如果没有医德,即使学问本领再大,也终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医者。[4]医学生的医德教育之所以显得尤为重要,就在于“人命”二字。人的生命是可贵的,贵在它是世界之独一,人活一天都是在创造自己生命的吉尼斯纪录。面对着世界之独一,就不能抱有亵渎的态度。对于患者来说,医务工作者既能给人带来幸福,又能带来不幸;既能给人以生的希望,又能给人以可怕的失望,而这两种极端情绪的波动范围常常会涉及一个家庭,甚至是一个地区。医学生不可逃避这种责任,只有现在养成良好的品质,才会在工作中通过医德的实践将潜在的品质转变为显性的品质。

四、开展医学生养成教育的途径

将理论付诸实践才是问题的关键。作为医学院校的辅导员,如何对医学生开展养成教育?笔者认为需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营造一种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良好的成长环境对良好素质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没有人或者环境的提示,学生不可能自觉形成“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意识,所以要致力于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的烘托。通过绿化美化校园环境,设置励志题名和建立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大学生心灵的景点,对教室、实验室、图书馆、食堂、学生公寓、体育活动场所进行改造,力图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让每一寸土地都具有教育意义,[5]为养成教育提供良好的硬件氛围,使校园内到处散发着浓厚的人文气息,以达到养成教育“潜移默化”的佳境。

同时在校园文化中渗透医德教育,通过团委、学校和学院学生会、社团,开展征文、知识竞赛,办报比赛,进行礼仪规范培训等形式,以护士节为契机,学习南丁格尔精神,开展讲演,文艺演出等活动,使广大医学生在载体教育中,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启迪、教育,引导大学生增强责任感,恪守医德,牢记救死扶伤的天职[6]。

2.融合二种教育的工作方式

所谓两种教育,就是指将正面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建立师生之间民主、平等、合作的关系,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和榜样力量来引导学生,变灌输式教育为引导式教育,让学生变被动接收为主动学习知识。

医学生的心理发展基本趋于成熟,处于心理发展的复杂阶段,往往不轻易接受教师单项灌输给他们的医德信条,而喜欢在教师讲授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审视和思考,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所以养成教育内容要与学生的心理发展相适应,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在已有的规范的基础上参考学生自己的意见加以修改和完善,并鼓励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为养成教育提供强有力的制约保障。

3.结合三个方面的工作内容

医学生的养成需结合社会现实,结合适应心理发展规律,结合临床展开教育。

在道德的发展史上,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规范和价值观念,故教育的内容必须随着社会条件的变化而加以调整。在教育中既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利益和需要,也要考虑到教师、学校及社会有关方面的利益和需要;医学院校既要考虑到医学科学和医疗卫生事业的现实需要,也应考虑到未来发展的需要;既要考虑到对医学生进行基本道德、医德的教育,也要考虑到对医学生进行生命伦理规范与要求的教育。归根结底,只有建立适应社会现实的养成教育,才能建立有利于医学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医德教育。

一个人的修养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受多种心理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养成教育只是外部条件,必须通过心理的内化才能发挥作用。为了有效控制物欲、弄权、浮躁、侥幸等负面心理对学生的伤害,必须让养成教育遵循心理规律,以人的心理发展过程为基础,不断调整教育的内容、方式和方法,将教育与修养相结合,才能使学生学会将消极情感转化为积极情感,实现道德伦理的内化,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样也是检验人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唯一标准。对医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目的是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形成稳定的职业心理素质和职业习惯,知与行的统一只有回到医疗实践中去,才能得以领悟和升华。因此,走进医院,深入临床,与患者真实接触,培养医患感情,这对医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4.加强四位一体的工作模式

四位一体是指将原有单一的施教者学校变为学校、家长、学生、社会四方力量的统筹,四者紧密联系,互为互动,使养成教育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更具有针对性、时效性,增加养成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是因为家庭教育对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道德品性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学校和家长建立起长效互动机制,及时沟通,及时反映学生在校的成绩和思想状况,有利于家长更好地做好学生的引导工作,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达到共同培养和教育学生的目的。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同辈教育和自我教育有利于增进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群体之间对于各种校园文化、公益活动、社会实践的思考与讨论,在摩擦与碰撞中产生火花,总结和形成最终的方案,让学生明白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积善行德的道理,达到最终养成自我实践、自我磨炼和自我熏陶的目的。

加强学生与社会的接触,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更好地认识社会、认识自我,学会设身处地地思考问题,提高自我认识,磨炼自己的意志,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培养自己的生存能力和行为习惯,为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基础,这也是养成教育的宗旨之一。[1]

5.实现五项合一的工作目标

五项合一即做到“知情意信行”的统筹,用意志调节自己的认知和情感,形成自我信念,从而产生正义的行为,达到进行养成教育的最终目的。高尚医德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教育过程中要采取多渠道多种方式进行,注重促使医学生提高认知,培养情感,磨炼意志,坚定信念,养成良好的行为和习惯,按照社会主义的原则和规范行事,真正做到急病人之所急,帮病人之需,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从而达到崇高的医德境界。[7]

崇高的医德是一种良好的习惯,需要通过养成教育为它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说它是一个长久的工程,需要学医之人定下心来慢慢地磨合,将自己本身存在的戾性给磨掉,直到与一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的要求相符合。

参考文献:

[1]石学文,郑湘晋.谈谈大学生的养成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1995,3:28-29.

[2]贾克水,刘中朝.大学生的养成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1997,1:38-39.

[3]阎华荣.大学生养成教育初探[J].刑台学院学报,2003,18,(1):75-78.

[4]李苗,王东红.从“道德人”的形成谈医学生医德的培养[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6,27,(7):80-81.

[5]柳帧,赵国华.浅谈大学生的养成教育[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13,(2):97-99.

第5篇

论文摘要:养成教育是我国德育工作的重点内容。体育专业大学生有其不同于其它专业学生的特征,高校教育者在对其实施养成教育过程中,需要有的放矢。本文从体育专业大学生的特点入手,分析了体育专业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内容和开展养成教育的几个重要环节。

我国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强调,“公民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大学阶段是人一生的重要阶段,养成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点内容。笔者以从事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辅导员工作实践来看,加强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养成教育非常必要。

一、养成教育的内涵

养成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养成教育是指人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及其教育。广义的养成教育是一种使自然人成为社会人的教育,是使人具备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素质技能的教育。养成教育的内容广而细,它不但对学生进行品德行为指导,同时也要对学生进行生活、学习、个性和社会行为等方面的指导。 

总的来说,养成教育一种培养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教育,是教育者通过一系列教育训练活动,将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受教育者自身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过程。养成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如培养文明礼貌习惯、学习习惯、卫生习惯、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等等。

二、体育专业大学生的特点

体育专业大学生作为高校学生中的一个群体,既有普通大学生的共性,又有其不同于其它专业学生的特征,高校教育者在对其实施养成教育过程中,需要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具体来说,体育生明显表现出以下特征:

1.自理能力强,但缺乏自律性

体育生由于长期参加大强度的体育专业技术训练,比较能吃苦耐劳,绝大部分的体育生进入大学后自理能力很强。但同时又比较自由散漫,不善于约束、控制自己的行为。迷恋电脑游戏、满口脏话、无故旷课、打架斗殴等现象时有发生。

2.文化理论水平较低,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由于体育生从事专业技术训练挤占了文化理论学习的时间和精力,使他们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而忽视文化理论课的学习,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刻苦精神。上课迟到、早退、注意力不集中,上课说话等现象非常普遍。

3.个人主义思想严重,集体观念比较淡薄

体育专业学生大多争强好胜,喜欢表现自我,独立性很强。但是有些学生在集体生活中则表现出我行我素,而忽略他人感受。如有的同学因为个人的不良习惯,直接影响寝室成员的学习和生活。也有的凡事只考虑自己的得失,不愿参加集体活动。

4.接受新事物能力强,但缺乏坚持性

体育生外向活泼,反应迅速,接受新事物能力强,适应新环境的速度也很快。他们好奇心强,有激情,做事积极,但又缺乏坚持性。如大一之初,很多同学加入了学校各级社团组织,但新鲜劲一过,面对一些琐碎的具体事务时,很多同学往往不能持之以恒而选择了放弃。

三、体育专业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内容

养成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大学生的养成教育状况反映出其个人的综合素质水平,也反映出高校的整体风貌,更反映出当代社会的道德建设水平和文明程度。高校的养成教育,由高校的培养目标、培养手段和育人环境所决定。教育者需要充分考虑体育专业大学生的特点,实施有效的养成教育。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确保社会主义事业薪火相传,繁荣发展的迫切需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使其明确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2.社会主义法制和校规校纪教育

高校是大学生接受系统的法制教育的重要渠道。当前大学生法制观念较淡薄,法律素质较差。高校教育需要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法制教育,此外,还需做好校纪校规和安全常识的教育工作,加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增强学生的纪律观念,养成遵纪守法、自觉遵守校纪校规的良好习惯。 转贴于

3.文化素质教育

较好的文化素质是学生未来自身发展的必要条件。体育专业学生普遍文化基础较差,在学习中又重专业轻文化。但要想在未来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足,文化素质非常重要。因此,对体育专业学生的养成教育中,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获得必要的知识技能,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

4.身心素质

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健全的心理素质是衡量体育专业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标准,也是现代人才的必备条件。身体健康,才能有足够的体力、精力;心理健康,才能有坚强的意志力、适应力、自信心和稳定的情绪等去完成专业学习,掌握专业技能。

5.礼仪规范教育

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教育,是学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现代大学生,自身拥有良好的礼仪规范行业非常重要,是个人修养的体现,也是成功的社会交往的前提。礼仪规范涉及大学生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如仪容仪表、举止谈吐、待人接物等。体育专业大学生,要从日常生活小事入手,行为文明,培养自身修养,提升个人形象。

四、把握体育专业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几个重要环节

1.入学教育

新生入学阶段是养成教育的关键时期。入学之初,学校积极开展校纪校规学习、法制安全教育、专业思想教育,特别是通过新生军训,引导学生增强法制安全意识、组织纪律观念,使学生从思想上、生活上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

2.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高校教育的重要方式,目前已经开设了一些养成教育课程,如法律基础、思想道德修养、大学生社交礼仪、心理健康教育等,有的课程在教学中,涉及到了很多养成教育的内容。不论是否专门的养成教育课,教育者都要通过自身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心理、学习和行为习惯。

3.课外实践

养成教育是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的统一体,实践训练是养成教育的重要途径。学校通过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提供校内外社会实践机会等方式,注重在实践中引导学生将养成教育的理论,深刻内化为自我行为,使其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个人修养及行为习惯。

4.网络教育

网络已成为大学生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影响大学生理想信念、道德修养、行为规范的重要途径。教育者要利用网络的开放性和多元性,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教育活动,加强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宣传,引导学生树立良好形象,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

高校教育者应该在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循循善诱、循序渐进地对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同时也应认识到,高校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养成教育只是一个方面,学校、家庭、社会必须要做到协调一致,共同教育,才能形成养成教育的良好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刘春魁.养成教育的含义、特点、功能及本质[J].邢台学院学报,2004(2)

第6篇

关键词 辅导员 90后大学生 养成教育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辅导员作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导师,在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针对90后大学生,如何在处理学生日常管理事务的同时,进行有效的习惯养成教育,对新时代的辅导员工作提出了挑战。

1 养成教育的内涵

大学生养成教育是指以高校为主体,通过家庭、社会的配合,依据大学生的身心形成和发展规律,通过各种方式方法,对大学生施加系统影响,督促大学生养成文明的习惯以及走向社会后应具备的各种能力。养成教育由自然人过渡社会人的教育或者是使个体具备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素质、基本技能的教育。在大学生中开展养成教育,不仅能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文明的行为习惯,也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2 90后大学生养成教育缺失的表现

目前有不少学者和专家对当今大学生群体的心理行为特点进行了问卷调查,根据他们的调查结果以及笔者高校辅导员的工作经历,发现当今90后大学生主要表现出如下特性:

(1)个性张扬,但集体观念淡薄。90后大学生是在更加开放的社会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相比70后、80后来讲,所受的家庭教育更加宽松。在此环境熏陶下的他们在个性方面更为张扬、独立,他们有着强烈的竞争意识和表现欲望,善于表达与众不同的观点和想法。然而,不少学生对身边所发生的不良现象采取事不关己,不闻不问的态度,他们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忽视或者不考虑他人的想法,在团队协作方面的能力也比较差,集体意识缺乏。

(2)信仰自由,但价值取向功利。90后大学生成长在一个全球化的新时期,多元文化和价值观念并存,东西方价值观念的差距对90后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影响。面对事件、黄岩岛事件、事件等重大政治问题,他们能表现出坚定的政治信念和理性的爱国热情。与此同时,在入党动机方面,大部分学生有着“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追求,但也有少数同学入党却是为了就业或其他有利于个人发展的目的。

(3)敢于挑战,但抗挫折能力弱。“90后”大学生是富有激情活力的一代,他们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喜欢探索,追求进步,容易接受更多的新鲜事物,敢于尝试和挑战自己。但由于从小成长在优越、无忧无虑的环境下,导致他们面对逆境时常常表现出束手无策,情绪低落,缺乏独立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多数“90后”大学生心理素质偏弱,抗压能力明显不足。武汉大学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大学生中,“有72.3%的人表示在遭遇挫折后,自己心理会留下阴影,甚至有5.1%的同学表示自己会因此一蹶不振。”

(4)喜好交往,但文明礼仪意识薄弱。90后的大学生思想活跃,喜欢表达,爱好交友,但在交往过程中,往往忽视文明礼仪。当前大学校园里,不文明的行为举止越来越多:说脏话,教室、宿舍、食堂乱扔垃圾,随地吐痰,遇到老师不打招呼,在教学楼、图书馆等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等等。大学生应该是懂礼貌、讲文明的高素质群体,这些不文明行为与大学生身份确实不符。因此,加强大学生的文明习惯养成教育迫在眉睫。

3 90后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途径

(1)养成教育应该注重学生参与。没有规(下转第226页)(上接第200页)矩不成方圆。高校的文化制度建设在大学生养成教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养成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良好的育人环境对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文明行为的形成具有极大的熏陶作用,制度规范对养成效果的扩张具有重大影响。然而任何制度都不能自动作用于人,也不能只是间接地传授于人,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在平常工作中不仅仅是传达和解释学校和班级的规章制度,更不是强压式的管理,而应让学生亲身参与体验制度的制定过程,让他们懂得什么是不规范的行为,什么是应该倡导的行为,将制度规范内化为自身的品质,从而实现由“辅导员管”向“自我管理”的转变。

(2)养成教育应该抓好有效的教育契机。不论是好的习惯还是坏的习惯,一旦养成就不容易改变。因此,新生入学阶段是养成教育的关键时期,也是今后养成教育取得事半功倍效果的重要时期。以笔者的经验,对于90后大学生的养成教育,应从新生抓起。重视新生入学的每一个第一次,在每一次的接触中,注重培养学生文明礼仪行为、独立自主的品质、坚忍不拔的意志与集体主义观念,为大学四年的素质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可以利用讲座、座谈会和开展课外活动等多种形式,帮助新生转变角色,学会独立,掌握新的学习方法,从而更快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

(3)养成教育应该重视辅导员的言传身教和表率作用。同志指出:“教师是学生知识增长和思想进步的导师,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学识学风等各个方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样才能为人师表。”辅导员是与学生接触最多,最亲近的老师和朋友,他的行为、形象乃至人格都会对大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直接影响养成教育的质量与效果。因此,辅导员应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和专业知识技能,才能更有效地对学生进行习惯养成教育。在学生的教育过程中,不仅要跟学生讲清道理,更要以身立教,注重修养,注意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处处给学生做表率,用人格魅力去感染、熏陶和影响学生。

(4)养成教育需要创新的工作方法。90后大学生是在互联网中成长起来的一代,辅导员要与时俱进,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网络在学生中的广泛影响,积极发挥网络作用,开展行为养成教育。可以采用论坛、BBS、QQ群、微博等形式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正面引导教育,提倡鼓励各种文明行为,批评不文明不道德现象,积极营造、强化网络道德自律意识的良好氛围,进而增强学生明辨是非、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对学生在思想上进行积极引导,避免学生受不良思想和不健康舆论的影响和冲击。也可以通过浏览微博等形式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更真实更直接掌握学生的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养成教育。

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过程,而习惯成自然则需要更大的努力。如果仅仅靠辅导员一方的力量还是远远不够,大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形成合力,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共同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从而奠定良好的品行基础。

参考文献

[1] 戴长澜.中国首份“90 后”大学生调查报告:心理抗挫能力弱[N].中国青年报,2008-11-12(6).

[2] 李智,童政权.90后大学生低年级阶段养成教育探究[J].长治学院学报,2010.8.

第7篇

[关键词]师范生;养成教育;精细提升

2014年教师节之际,在北京师范大学讲话中指出,“好教师要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好教师应是人师和能担起立德树人的责任,好教师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以及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培养好教师是总书记对师范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好老师不仅要掌握知识技能,更要具备健康的思想和良好品格,这是师范生成长的“精神内核”。养成教育是塑造师范生“精神内核”的重要途径,为师范生的未来做铺垫、丰羽翼,保驾护航。养成教育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在日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通过行为训练、严格管理的多种手段,全面提升人的“知、情、意、行”等素质,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科学的思维方式、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百折不挠的勇气[1]。对师范院校而言,养成教育旨在培养师范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积极健康的个性、严谨规范的纪律性、独立自主的学习生活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教师职业道德的初步形成。

1师范生养成教育面临的困境

改革开放初期,养成教育在师范教育过程中取得明显成效,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养成教育取得成效的同时,也面临着众多的困境。

1.1社会背景影响的养成教育困境

1.1.1办学的功利性助长了重专业、轻育人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普及和自主择业体制的变化,用人市场的需求成了办学的风向标,就业率影响了学校的声誉,办学的功利性逐步显现。许多师范教育倾向于专业教育,重视教学知识技能的传授和掌握,对养成教育所形成的“个人品性、职业信念、文化底蕴”等精神内核层面的关注被淡化。

1.1.2社会外部的复杂性滋生了“三观”偏离

改革开放的背景下,社会环境日益复杂,各种思潮相互影响。拜金思想、利己主义、现实主义充斥在学生群体中,使部分师范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偏离。

1.2校园环境影响的养成教育困境

1.2.1校园多元文化汇集,弱化了真善美的追求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校园带来了多元文化的冲击,大众文化的流行,消费文化的兴起,甚至是低俗文化的渗透,都遮蔽了养成教育的本质,弱化了师范生对真善美的追求。

1.2.2运行机制单一,缺乏新意

学校以养成教育为核心,制定了学生管理的各项制度措施,这些管理措施具体规范,标准明确,按章办事。养成教育的过程性评价以检查和督导为主,在运行的过程中标准格式化,运作程序化,形式单一化,结果运行模式数据化,没有创新,缺乏新意。

1.3学生主体面临的养成教育困境

1.3.1在校生认同度不高

师范生的养成教育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需要经过“严格管理、规范行为、长期实践、外在培养与自我内化等多种教育手段”[2],才能培养师范生。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思想活跃,向往轻松自由、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而养成教育时时约束着他们,限制了许多“自由”,让人“防不胜防”,压力巨大,师范生或多或少都会产生排斥,在校生对养成教育没有高度认同。

1.3.2约束个性的发展

养成教育是以教师的标准规范要求师范生,通过长期培养、薰陶、积累,这些要求咀嚼、消化、融合、升华,自觉地形成良好的意识、自然的习惯、自律的行为,使师范生品行端正、内外兼修,初具未来教师的模样。养成教育伴随着师范生从入学到毕业,就像一个框架,有诸多限制,在内化成俗的过程中,没有规矩难成方圆,学生是执行者,必然受到约束。师范生认为养成教育对他们个性发展约束性很大,对他们个性特征的形成有较大的影响。

2师范生养成教育的反思

师范生是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肩负着未来“教书育人”的使命。养成教育对师范生成为一名合格教师具有积极的意义,具有实践性、规范性、长期性及成效的滞后性等特征,只有通过时间的积淀,才会显现出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养成教育如何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的师范生,提升它的实效,需要教育管理者反思当前工作,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和方法。

2.1注重个体,深化养成教育的认识

教育的本意是引出和唤醒,要由内而外。教育的本质是引导人顺其自然的内在生长过程,其立论基础是人及其发展,教育过程就是人的自然本性的展开[3]。加强素质教育和在素质教育基础上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是中国教育发展的方向,是中国教育改革的理性选择和必由之路[4]。养成教育应从师范生的需求、愿望、习惯出发来培养人的德性,对个性的生命应加以完全的尊重,也赋予了养成教育的生态意义。针对师范生教育格式化和标准程序化的倾向,更要注重个性化的教育,拓展其宽泛的兴趣,引导个性充分铺展,彰显灵气。

2.2扬长避短,创新养成教育的管理

为了让师范生理解养成教育的内涵,真正被他们接纳,在工作中要结合学生年龄、心理方面的特征,少说教、多说理,少空泛、多实践。同时,在设置养成教育的项目和标准中,要注意内容和过程的系统性,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制定每个阶段不同的管理目标,突出重点,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循序渐进地引导,这样既有阶段性也有递进性,管理才更具实效性。

2.3灵活多样,拓宽养成教育的途径

养成教育贯穿于学生的一日学习生活中,要有的放矢,宽严适度,收放自如,力求自由时可以跑马,严控处密不透风。我们可以拓宽教育途径,在新生入学、军训、志愿者活动、勤工俭学、社会服务、见习实践、毕业实习等系列活动中实施养成教育,通过这些平台促进师范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将养成教育变成一种真正的内在需要,做到知行统一。

3师范生养成教育的突破

近年来,我们不断探索研究构建养成教育与职业道德培养一体化管理模式,寻求师范生养成教育的新突破。养成教育与职业道德培养之间不是平行线,而是互相交织、相互补充、相辅相成、融合递进,形成合力。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最终要超越外在的规约,以崇高的人格修养来引领自我达到“从心所欲”的阶段[4]。师范生还是“生”而非“师”,只有具备了学生的道德品质,才能理解成为教师的真正内涵,进而兼具师德模范,做到爱岗敬业。因此,在养成教育这个过程中交织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责任、职业纪律等方面的培养,促进师范生教师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的全面形成,才能使养成教育更有意义,同时与职业道德培养一体化管理的实施更有序、更科学、更完善,共同推进师范生的全面发展,实现育人目的。

3.1相辅相成,充盈养成教育的空间

生命不息则养成不止,养成教育永远都是正在进行时,只是不同时期的要求、着眼点、方式方法和效果不同而已。我们把师范生养成教育与职业道德培养一体化管理分阶段贯穿于整个师范教育中。第一阶段为新生入学教育期。新生入学,是学生割离高中学习进入大学专业学习的第一步,也是明确今后职业发展的关键期。在新生入学教育期间,可以向学生解析养成教育与教师职业道德培养相关管理措施、实施的意义。还可组织师范生观看优秀教师影片展、开展职业规划讲座等,通过这些活动引导师范生明确“明日教师,今日做起”的培养方向和目标。第二阶段为见习实践期,见习实践活动是师范生提前体验教师角色的重要平台。通过下园见习、助教活动、教育调研等社会实践,让学生走近教师,感受他们的职业操守和师德涵养。我们还开展名师论坛、优秀毕业生访谈、教育专著读书月等活动,让师范生走进教育大师的心灵,感受他们的高尚情操。第三阶段为顶岗实习期。在实习过程中,充分利用真实的教学环境、在实际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之间的距离,真正体验到教师应有的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从而提升自己,塑造教师品格,促进自身的不断完善和提高。

3.2融合互通,升华养成教育的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借助优秀传统文化实施教育,创新管理模式,照亮师范生的精神世界,有助于培养他们的人文底蕴、专业信仰。师范生养成教育与职业道德培养一体化管理可以融入到校园文化活动中,大量吸收传统文化中精髓,不断升华养成教育的内涵。例如,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家”文化思想与师范文化结合,通过打造家之“居”,构建家之“序”,传承家之“学”,创新家之“教”,担当家之“责”等,构成极具特色的“五位一体”校园家文化,并融入到学生的养成教育与职业道德一体化管理模式中,从互助、信任、沟通、创新、坚持、和谐、发展等元素中培养师范生的职业理想与职业精神,将他们培养成有理想、有情操、有学识和有爱心的合格教师。再者,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公共选修课,开展师生读书演讲、竞赛、征文、推荐阅读经典精品书籍等活动,例如“与经典同行”的系列活动。“与经典同行——品经典之作传中华文化”读书心得征文比赛,“与经典同行——鉴翰墨丹青扬中华文化”水墨画展,“与经典同行——百年华诞感动瞬间”学生摄影比赛,“与经典同行——我阅我见”映像经典微视频大赛,“与经典同行——且歌且吟谱经典”《论语》谱曲大赛,“与经典同行——徜徉经典品味书香”教师荐书讲座,成立图书馆“悦读”书友会、晒书会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充实校园文化内容,发挥文化育人在师范生养成教育与职业道德培养一体化管理的独特优势。营造出和谐、向上的校园育人氛围,规范师范生行为,陶冶情操,提升精神涵养,促进人文精神、教师职业品质的塑造和培养。

3.3精细提升,突出养成教育的成效

教师的素养和人性需要养成,养成教育与职业道德培养一体化管理的最终目标是达成师范生知与行的统一,让学生从认识内化到行为外化,尽早做好从“职前教育”到“入职”的各种储备,更要为其后续成长谋划,敦促师范生全面、主动、和谐、健康和可持续性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追求精品教育,通过精心、精细的反复实践、多方打磨、不断推敲提升,充分调动师范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依靠做中学、学中问、问中悟,从而学以致用、用以致变,卓越养成教育的成效。例如,打造“明师工程”精品项目,以学生为主体,强化服务观念,把教育和管理统一于对学生的服务之中,以提出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为教育目标,抓规范,重学习,积极培养提升全体师范生的综合素质。首先是注重师德,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师德实践系列活动,真正把师德理念内化。其次是强化技能,扎实巩固学生师范技能,结合专业特点,针对就业岗位特性,组织“结对帮扶,以赛代练”系列活动。最后是全面提升,拓宽学生就业渠道,倡导大学生职业目标定位,开展丰富多彩的双创活动,积极与社会有效融合。再如开展“四点钟服务站”实践育人项目。结合学校实践和专业特色,学校与社区签订协议,每天四点钟后,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对放学的孩子开展学习指导活动。深入、创新地开展实践育人和志愿服务,通过实践育人工作切身体验教师工作的平凡和崇高。育人无形,润德无声,师范生的养成教育不仅需要时间的滋养,也要环境的浸濡,更要把握教育的精髓和遵照文化的方式,以培育成新老师和好教师。

参考文献:

[1]张帆.高师大学生养成教育的若干问题思考[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2):12-15.

[2]刘基,闫立超.养成教育定义考辨[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22(6):14-19.

[3]吴振利.教师教育要坚持养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1):21-27.

第8篇

[论文关键词]主体性主体性教育目标激励养成教育行为养成

一、问题的提出

近几年来,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把养成教育纳入大学生思想品格教育和综合素质培养中,并作为高校育人的重要途径。

所谓“养成”,不仅是指在课堂上受教育,而且在生活中、社会实践中也自觉培养德性,使德性成为自觉的意识、自身的习惯和自觉的要求。“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它从行为训练人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综合素质。

但是,在养成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有些人担心,它会妨碍主体性发展,而强调大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也会影响和妨碍养成教育的实施。

那么,养成教育与主体性教育是怎样的关系呢?主体.陛教育在养成教育中扮演什么角色?发挥怎样的作用?事实上,两者不仅关系密切,而且相辅相成。主体性教育不仅是养成教育的基础,也是养成教育实施的关键所在,而且主体性教育与养成教育还有着共同追求的目标。离开了主体性发展,养成教育就无法真正开展。温州大学城市学院从2006年开始倡导养成教育,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取得了不俗的成效,他们构建“目标激励与行为养成相结合”的教育管理模式也成为寓主体性教育于养成教育的集中体现。

二、主体性教育在养成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人的自主性是表征人与其自身之关系的范畴,它是人的自我认同感、存在体验、自我价值感等诸种自我意识或个人主体意识的整合。从哲学的角度看,人的主体性,就是人同客观的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创造性、自主性。主体性教育则指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规范各种教育活动,从而把学生培养成为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在本质上也是对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培养过程。

1.主体性教育是养成教育的前提与动力源尽管养成是一个人与环境互动的关系,但行为主体自身内在的素质却决定了养成的水准和发展的水平。个体如果具备正确、积极的态度,在面对社会环境的种种刺激时,这些刺激就会成为主体意识中的需求和压力,就会激发起学习和维持某种习惯的主观意愿,这种意愿就成为一种动力,并在更大程度上决定着习惯养成的成效。因此,人的内在力的发挥在大学生养成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

主体性教育就是要通过培养主体性意识,激发内在需求和发展动力。主体性意识是行为主体对于自己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大学生只有主体性意识得以确立与提升,才能发挥他们在养成教育中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地调整改造自身的知识结构、身心状态和行为方式。以此为前提推动的养成教育也就不是单纯的纠正,不是一味的塑造,而是唤醒内在的良知,启动内在的潜能。否则,大学生就是被动的,必然是工具人。因此说,通过主体性教育提升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是养成教育实施的基础和内在动力源。

2.主体性教育是养成教育实施的关键环节和有效保障。从养成教育的基本内容和实现过程看,“强化”与“内化”构成了养成教育实现的内部机制;而个人主体性的发挥对于“强化”与“内化”过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养成教育的目标是把社会规范传递给大学生,并把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纳入更高层次的轨道。究其内容而言,主要包含了三方面:规范教育、纠偏教育和陶冶教育。规范教育属于起始教育、天然教育,是形成性的教育;纠偏教育属于补偿教育,是禁止性、限制性的教育;陶冶教育属于巩固教育、提升教育,是精神引领的感染教育。养成教育是强化与内化统一于大学生个体发展的过程。行为的强化与认知的内化,两者互为表里,相互促进,共同实现养成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

西方行为主义心理学关于“强化”已经有了深入的研究。强化既有操作性强化与替代性强化,也有自我强化。而自我强化是较高水平的激励方式,它是指个人依据强化原理安排自己的活动或生活,每达到一个目标即给予自己一点物质的或精神的鼓励,直到最终目标完成。

内化是一种心理过程,是行为能力形成的内侧。内化是通过价值判断、选择、体验形成价值取向、需要、动机、情感、信念、意志、行为方式和习惯等一系列心理素质。这些心理素质并不完全以内省的方式运行,而是与强化过程结合同时运行的。内化与强化是行为能力的内外侧,缺了一侧都不能构成行为能力。说到底,养成教育是一种通过自我教育来完成的规则教育,并接受社会的普遍规则。

主体性教育的核心是强调承认并尊重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将受教育者真正视为能动的、独立的个体,以教育促进他们主体性的提高与发展。概言之,主体性教育强调的是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主体性教育是一个大学生完成从他治到自治、由他律到自律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3.主体性教育为养成教育确定了目标与方向。从表象特征看,主体性教育与养成教育有着不同的追求:主体性教育追求的是个体的独立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而养成教育追求的是习惯的养成与行为的规范性。从本质上看,两者有着共同的追求方向与目标。主体性教育为养成教育提供了教育的方向与目的,是一种根本性的、内在性的规定,而养成教育体现为一种外在性的规范,是一种教育目标实现的方式与途径。高校主体性教育的目标是重视人的自我发展和完善的需要,把大学生的发展本身作为目的和核心,确立大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通过提高他们主体意识,提升他们的主体能力,不断激发他们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无论是养成教育还是主体性教育,其教育目标都是为了提升大学生个体人格的内在价值,并从传统追求个体道德的尽善尽美向提高文明修养、促进个体发展转变,同时更加侧重于通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养成,最终使大学生成为社会实践活动的根本主体。

三、寓主体性教育于养成教育的实践探索

温州大学城市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是一所独立学院,2006年8月,学院结合自身办学定位和育人目标,开始实施养成教育的新举措,提出“目标激励与行为养成相结合”教育管理模式。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效果。学院在推行养成教育中,非常注重主体性教育,并将主体性教育融入养成教育之中。

1.以“目标激励”推动“行为养成”,构建养成教育新模式。“目标激励”意在发掘学生内驱力,强调自我设计,自主发展。学院推出系列举措,推动目标激励的有效实施。一是举办以“目标激扬青春”为主题的目标教育系列培训与讲座活动;二是建立“目标教育导师制”“目标教育团队制”“目标月汇报制”“目标激励制”等制度,来有效促进活动的开展;三是设计与实施《学生目标周志》,督促学生自身对每天的行为进行检验与反思,也促进导师对学生的熟识、了解,形成师生间良性的互动,有效地保障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行为养成”就是要强化教育与引导,并且加强管理,严格约束,矫正不良习惯,树立崭新学风。学院制定了《学生养成教育管理手册》等完备的规章制度,让大学生明确要求、养成规矩。学院借助文化熏陶、言传身教、严格训练、活动影响等手段,鼓励大学生对现实道德问题和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富的精神文化遗产进行批判性思考。

“目标激励与行为养成相结合”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在于它不是把养成教育单纯地理解为规范与约束,而是把激励与约束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以“目标激励”为先导,以学生的自我设计、自主发展为前提,突出了主体性教育思想。

2.建立养成教育责任组,探索多元教育主体的协作机制。学院建立“养成教育责任组”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高校长期存在的教学与思政工作“两张皮”的现象,加强了教师与管理人员的沟通、交流与协作,也把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主发展在制度上得到了落实,并促进了“目标激励与行为养成教育”的实现。

具体做法是将不同的班级按照学科专业的类别进行分组将每个组的任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结合为一个合作工作组称之为“养成教育责任组”。责任组的主要职责是了解掌握本责任组学生的思想动向、学习状况及学生文明行为养成等方面内容,及时发现和处理班组存在的问题,及时与学生和班级进行沟通交流。

3.构建多样性的成长成才平台,促进主体性发展与规范性要求的互动交融首先,学院搭建学生成长成才的主辅平台,激发与引导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学院以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为不同专业的学生构建起不同的成才目标、方向与路径,同时,基于多元性智慧和多向性发展的需求,提倡“分类培养”和“特色教育”,根据学生兴趣专长和职业规划,建立多种类型的成才辅助平台,如创新创业辅助平台、考研考公务员辅助平台等。其次,学院建成了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大学生服务大厅,促进与保障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学生服务大厅”下设学习辅导、素质拓展、培训深造、就业指导、创业孵化、心理健康、权益保障、生活互助等l0个开放式窗口,为学生提供从入学到毕业所涉及的各类个性化服务。

4.通过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在生活实践中发展自主性。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学院以“三套车”的形式推动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结合,也实现了主体性教育与养成教育的结合。所谓的“三套车”就是“爱心专列号”“家长直通车”“就业服务车”。

第9篇

随着国家对人才需求的日渐增加,我国高校近年来在不断扩招,大学生的人数也随之逐年增加,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负担越来越重。虽然我国对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视,但一些学生根本无视应该遵守的最基本行为习惯,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同时仍然表现出很多不良行为习惯。就当前职业院校学生来说,职业院校很多学生文化基础知识相对比较薄弱,与此同时在行为习惯、组织纪律、道德品质等方面的问题也比较凸显。(1)一些学生对学习缺乏热情,缺乏明确目标,对前途和未来处于迷茫状态,组织纪律观念和团队精神淡薄,不遵守课堂纪律,在课堂上讲话、看小说、早退等现象屡教不止。(2)一些学生缺乏集体荣誉感和家庭责任感等,崇尚实用至上价值观,为了凸显自己的与众不同组织纪律观念逆反心理较重,在日常生活中不仅抽烟、喝酒、打牌、沉迷游戏还说脏话、撒谎、打架斗殴、夜不归宿等。(3)还有一些学生生活自由散漫、行为懒散,不管对学习还是大学中其他活动都缺乏主动性,正值青春时期却毫无活力。(4)部分学生社会责任感淡漠,屡次损坏公共设施却不愿接受长辈和教师的劝导。(5)此外,很多大学生都比较自我,以自己为中心,不懂礼仪,放纵自我,对学习自暴自弃,不仅不好好学习还出现抄袭作业、考试作弊等情况。造成当前大学生这些行为习惯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促进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我们必须对其原因有所明确。

二、大学生不良生活和行为习惯产生的原因

(一)教育方式不当,在教育中忽略学生全面发展。

虽然我国已经开始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但毕竟时间较短,当前的大学生们大部分都是在应试教育中成长起来的。很多学校对学生学习成绩一味地追求,在教育中忽略了学生的德育教育和全面发展。且80后、80后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在家中比较手冲,家长对他们往往一味地满足,很少对其实施严厉的规范。本来学校教育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就不是很重视和强调,再加之回到家中家长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守则和行为规范也不够重视,导致大学生们在内外环境的影响下逐渐偏离,使不良行为逐渐累积成一种根深蒂固的习惯。

(二)学生对良好习惯认识不足,养成教育方法滞后。

大学生对良好习惯的认识严重不足。有些学生认为自己的一些不良习惯都是十分正常的行为,或者自己进入社会后再改;有些学生认为只要自己学习好,其他都无所谓;一些学生将个性培养和学生自主性看作随心所欲做自己想做的事;一些高校对学生行为习惯教育不够重视,认为其仅仅是德育教师的任务,对其他科目教师则不作确切要求,致使专业教育与学生个人道德教育分离。其次,高校对学生养成教育的方法比较之后,很多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流于表面,没有针对和时效性,德育教师年龄普遍偏大,教学观念和模式比较传统,与当前学生特点不够贴合。

(三)从众之风盛行,家庭、学校和社会缺乏教育合力。

大学生目前还处于不够成熟的阶段,很容易被外界环境所影响。当代大学生大部分都十分开朗,爱交接朋友,这无疑是一个好现象。但有些学生交接的朋友可能日常生活守则和行为规范较缺乏,具有各种不良嗜好,学生的从众心理容易将自己带入与这些朋友一样的境地,即俗语中的“近墨者黑”。其次,我国社会正处在高速发展的时期,整体比较浮躁,转型时期的功利性比较突出,一些学生父母和教师本身受社会影响就会带有一些不良生活守则和行为习惯。比如,有些家长在学校指出孩子的错误后不是教育其改正而是维护自己的孩子,对孩子不良行为持纵容态度。社会、家庭和学校三者之间密切相关,但很明显在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方面这三者缺乏教育合力。

三、大学生日常生活守则和行为规范良好习惯养成教育途径

(一)与家长加强沟通与配合,营造良好的行为养成氛围。

环境氛围对人的教育有重要影响,古代孟母三迁的故事便是基于对环境重要性的认识。良好的成长环境,对大学生行为养成规范教育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学校应于家长加强沟通与配合,积极创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家庭、邻里和学校环境,为大学生们营造良好的行为养成氛围。大学生们正处在青春期或青年初期,心理逐渐成熟,对待事情的态度和原则已经有了自己的观点和思维,在依赖家庭的同时往往希望摆脱家长束缚。家长们应了解和理解大学生们的这种心理变化,不能对孩子们独立后的一些失败冷嘲热讽,打击他们的自信心,同时也不能一味地惯着他们,以免他们过于以自我为中心,形成更多不良习惯。(二)提高学生对良好行为养成习惯的认识,强化行为规范教育。朱熹曾说过:“论先后,知为先。”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前提也必须立足学生的认知,学生只有明确了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才能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的规范。因此,必须提高大学生们对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认识。高校应通过教育让学生对良好生活习惯的积极作用有详细了解,认识到错误行为习惯的积极作用。与此同时高校还必须强化大学生行为规范教育,促进大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经常化。除了学校相关规章制度的学习外,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加强学生对《日常行为规范》、《学生守则》等方面的学习,规范学生学习、生活、卫生等各方面的行为,及早制止或纠正大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三)完善和创新德育工作制度,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要做好大学生日常生活守则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高校必须与时俱进,完善和创新德育工作制度,提高学校管理水平。首先,应对大学生行为习惯标准进行制定,制定范围除包括课堂、图书馆、校内公共场所外还应包括食堂、宿舍等各个领域,规范标准应涉及大学生言行举止、仪容仪表以及内务管理等详细内容,并通过不断宣传和教育将其贯穿至整个大学教育之中,使学生在遵守规范的过程中逐渐成为习惯。其次,应立足各院系和专业自身实际,对学生宿舍、班级及日常学习生活等多方面对特色鲜明的管理制度进行建立。另一方面,学校应提高管理水平,德育工作只有结合学校管理,在一定规章制度管理保障之下才能真正得以实施。

(四)全面加强家庭、社会、学校三结合的养成教育网络。

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过程是连续的,学生在成长中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而这些影响都会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发生作用。大学生在成长路程中,家庭、社会、学校三者都必不可少,只有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形成合力,才能全方位地促进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高校教育应将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始终放置在重要地位,同时应与家长建立积极地联系,从内而外地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家长则应对自身修养不断提高,为子女带来榜样作用,营造民主和睦的家庭环境,严格矫正孩子不良言行举止等习惯,将学校教育延续在家庭生活中。社会方面媒体等应积极宣扬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作用,给青少年以正面的社会引导,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最终形成家庭、社会、学校三结合的养成教育网络。

(五)将遵守“规范”纳入大学生评价标准,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

单纯地依赖道德约束及学生自觉遵守是很难达到对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预期目的的,高校必须将遵守“规范”纳入大学生评价标准,将是否遵守规范与学生评选先进、入党、综合测评等挂钩,才能起到一直提醒学生自觉遵守规范的作用,从而促使学生完美人格和良好生活行为习惯的形成。另外,高校还应加强对大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文化素养这一文化精神的修炼和涵养,能大大提升大学生情感智慧,提高学生自我把控能力,是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重要前提。

(六)对“规范”的监督机制和养成机制进行建立。

当今大学生的高校生活和学习比较自主,学生一时激起的意愿通常很难持久。因此,要使学生真正克服自身不良习惯,高校应对“规范”的监督机制和养成机制进行建立。可由学生代表成立有关学生生活行为规范的“监督小组”,比如浙江绍兴职业技术学院的经贸管理学院,为改善学生边走边吃的不良习惯,成立专门的学生小组在学生的早上上课时间段监督学生,发现边走边吃的现象便会制止。另一方面高校可以邀请社会知名人士开展行为规范方面的讲座,也可以表彰行为规范良好的学生,树立其示范作用。此外,班级可以自行组织行为规范集体学习,定期检查学生对行为规范内容的理解等。只有建立了规范的监督机制和养成机制,才能促进学生形成持久的良好生活习惯。

四、结语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