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水资源管理学

时间:2022-05-05 07:06:24

导语:在水资源管理学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第1篇

但是,随着流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水资源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入,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全面实施,流域水资源管理中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

自治区水利厅有关负责人介绍说,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长期以来,以地域为单元的区域管理的观念对人们的影响仍然较深,全流域统一管理的体制和机制有待完善,流域管理机构的职能需要进一步加强;流域规划工作滞后,各源流规划与流域综合规划衔接不够,违背规划、不遵守规划搞建设管理的现象时有发生;源流与干流、上游与下游、地方与兵团、生产与生态之间的用水关系难以协调,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合理配置存在许多困难;由于流域管理机构与地、州、兵团各师水量调度管理职责不清,加上缺乏相应的调控手段,已确定的水量分配与调度方案和各源流向塔里木河干流输水目标难以有效贯彻;非法开荒问题依然严重,这将直接影响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目标的实现;流域内用水效率低下,浪费水的问题仍然突出,不严格执行水量调度计划、超计划用水等行为时常发生;《条例》中规定的法律责任还不够全面,可操作性需要加强。这些问题迫切需要通过修改《条例》来解决。

此外,2002年新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2003年新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水法〉办法》,以及国务院对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规划的批复也对加强塔里木河流域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要求也需要在《条例》中体现并使之具体化。

结合塔里木河流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水资源状况的变化以及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新变化,自治区对《条例》重新进行了修改,新的《条例》就此出台。修订后的新《条例》重点在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水资源开发、利用,特别是管理、节约、保护和配置等制度上作出了比较具体的规定。

新《条例》闪现新亮点

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新《条例》主要有五大“亮点”。

一是在实行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的基础上,《条例》在此次修订中明确规定了“区域管理应当服从流域管理”,从而进一步理顺了水资源管理体制,强化了流域统一管理。

二是《条例》明确了流域管理机构的法律地位及职责,以立法的形式确立了塔里木河流域水利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及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的流域管理机构地位,并对委员会及塔管局的职责予以法律授权,使他们履行职责、进行管理活动有了法律依据,有利于对整个流域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条例》规定,自治区人民政府设立塔里木河流域水利委员会,委员会下设执行委员会作为执行机构。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是委员会的办事机构,同时也是自治区水行政主管部门派出的流域管理机构,受自治区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行政领导。委员会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及其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流域内各州、地和兵团各师负责人组成,邀请国家有关部委领导参加。流域水利委员会负责研究决策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的有关重大问题,塔管局在委员会及其执行委员会领导下,对塔里木河干流和自治区水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的塔里木河流域重要源流行使流域水资源管理、流域综合治理和监督职能。

三是加强了流域水资源的宏观管理。新《条例》规定了流域规划、水资源论证制度、流域水量分配和旱情紧急情况下水量调度预案制度、年度水量分配方案等一系列水资源配置制度。塔管局负责流域水资源的统一调度管理。《条例》还明确了实施这些制度的原则、权限、程序和基本要求,如规定了“塔里木河干流和重要源流的水量分配方案、旱情紧急情况下的水量调度预案,由塔管局会同流域内各州、地和兵团各师编制,自治区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审查,经委员会审核同意后,报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有关州、地、兵团师必须执行”。

四是强化了取水许可管理,以法律形式明确了在流域实行全额管理与限额管理相结合的取水许可新制度,塔管局负责在塔河干流取水许可的全额管理和重要源流限额以上的取水许可管理。《条例》第二十三条中规定:“批准的取用水总量不得超过经批准的水量分配方案确定的用水总量控制指标。重要源流的取用水限额由塔管局测算后提出,经自治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后,报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

五是结合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的实际,明确了严禁非法开荒、严禁扩大灌溉面积的有关规定,并制定了相应的法律处罚措施。

《条例》规定:“流域内严格控制非生态用水,增加生态用水。在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目标实现之前,流域内不再扩大灌溉面积。未经国务院和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开荒”。

新《条例》中规定,在委员会与有关州、地和兵团各师签订的相关责任书中“应包括制止非法开荒、非法围垦的责任”。《条例》还专门新增内容规定,对“违反规定在流域内批准开荒或者围垦河道的”,将追究其有关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

第2篇

1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灌区管理体制以及运行机制

在水利工程的不同的功能要素中,从总体上可划分为社会公益型和生产经营型两大类。在水利工程的管理体制中又分为中央管理和地方管理,既按行政管理区域划分又按流域(或灌区)划分。地方管理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行政管理权属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水行政主管部门,业务管理权属地方灌区管理部门或跨行政区域的共同的上一级灌区管理部门。像陕西关中东雷抽黄灌区,灌溉业务管理权属管理局及管理站,但是行水人员的人事管理却属于地方管理处,由于行政主体和业务主体的分离,经常出现政事交叉、各自为阵、职责不清,出现有利益时大家争着管,有问题时互相推诿、谁都不愿意管的局面。因此,首先要重新对灌区进行定性和定权。灌区向用户提供具有商品性的水和灌溉服务,这种服务可以产生效益,理应得到合理的报酬和补偿。但灌区应成为区别于党政群机关及企业,受国家管理,并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社会公益性单位;主要以保政治、保社会稳定为大局,以服务的方式进行专业化的供水劳动,创造出的水商品服务于社会,在追求社会效益的同时也谋求必要的单位经济利益,而因水费相对当前物价涨势偏低,单位不能自控而由物价部门控制水费的短缺部分政府理应买单补偿,所需经费靠财政差额拨款或全部自行解决[3]。

2灌区工程产权、使用权、管理权和经营权按“谁投资谁所有”的原则

一是国家可以利用不同方式转让所属产权,如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拍卖、租赁、出让、承包、兼并和资产重组等。使其归属到灌区管理单位、农民用水户协会或其他具有独立经营性质的主体。灌区工程和水资源的使用权、管理权和经营权既可以归属产权所有者,也可通过不同方式转让给具有经营管理和使用能力的主体。二是按照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建立灌区管理新体制,灌区是既具有事业性质又可按照企业办法进行经营管理的法人实体,可采用管理局+用水单位+用水户、管理局+公司+协会、专业管理单位+民主管理单位、公司+协会等不同模式建立新的管理体制。三是根据管理体制的要求,建立起灵活高效的运行机制、工程建设、管理和经营机制。专业管理队伍实行岗位目标责任制和经济目标责任制,建立起竞争、发展、目标和利益导向机制。干渠以下所有工程全部实行产权制度改革,以租赁、出让、承包等方式由经营者管理或由农民用水者协会自主管理。实行企业化和市场化运作,专门负责水利工程设备、设施、渠系工程的养护维修,将水利工程管理和养护维修分离,既可精简水管单位人员,节约维修养护经费,又可以提高维修质量,缩短工期,充分发挥工程的运行效益。四是水商品价格机制化。水管单位的性质经历了“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生产型事业单位”的过程,长期实行“自收自支”、“以收抵支”的预算管理形式,没有进行科学、客观、合理、准确地定位[4]。水利工程既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社会发展的基本保证,又是社会经济发展和安定团结的基础。因此,理应得到国家的重点扶持和财力的支撑。由于水管单位管理的内容比较复杂,因此结合实际界定单位性质就非常必要。光靠水管单位的经营性收入来补偿公益性和经营性的支出是不合理的,也是补偿不了的。坚持水资源统一管理产业化经营;坚持成本补偿和合理收益;加快同政府部门的协商力度,争取政策支持,坚持小步快调,逐步实现按成本收费,并实现按效益和市场物价指数调节水价;坚持执行以预付水费为主的多种收费方式;坚持争取政府支持和政策法律保障。对高扬程泵站施行灌溉电价补贴政策,以实现对黄河水的高效开发利用。

3改革人事管理机制

一是按照机构能设能撤、管理者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高能低的原则,加强人事管理。通过建立健全人才选择、使用、培养、考核、激励、约束、淘汰和保障机制,鼓励敬业忠诚和创新奉献精神,建立高素质的干部和职工队伍。让一部分人分流出来,使人尽其才,各有所用,打破以往用人的传统观念,却莫任人唯贤,要真正选拔有能力、有事业心、觉悟高、有知识的人才到领导位置上来。增强干部队伍的活力,他们是抽黄的动力,群众的向心力,单位的凝聚力。二是精简机构和引进人才。在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进程中,水管单位在精简机构,压缩非生产人员超编人员时,采取提前离岗休息、鼓励辞职、自谋职业、鼓励脱产学习等多种办法精减人员队伍,并配套相应的社会保障措施,使这批人员得到妥善安置。 另一方面按照定编、定员、定责、定岗、定薪的要求,吸收文化水平高、具有专业知识的优秀人才到适当的岗位发挥他们的知识才干。做到人员能进能出、工资能高能低、职务能上能下。20多年中国的发展告诉人们,经济的发展,体制是关键,大锅饭只能使人们裹脚不前,责任制才是唯一出路,要全局上下实行责任制,包括各个方面,要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原则。实行奖罚分明,公正无私,切实做到年初讲清楚,年底不商量,用效益带动工作,使人人感到有奔头,实行积分制与工资挂钩,一份汗水一份收获,真正达到领的应该、罚的心疼、奖的眼红。三是灌溉管理人员要突出管理重点。首先要制定用水计划。即依据灌区水资源管理目标和原则,统筹兼顾,周密计划,强化细化管理。建立健全支、斗口水量调配记录,严格落实支、斗口用水审批制度,进一步规范水账记载、计算,做到程序严格、记录完整、科学调配,坚决杜绝多放少记或少放多记现象。支斗口水量做到随开、随记、随签字,日清、日结、日报、日公布。提高供用水透明度,确保群众用上放心水、满意水。其次是协调关系。即调节灌区行水过程中站与站、站与段等各种内外关系,保证外部有水可引,内部高效使用。总之,既要协调好灌区水资源和宏观水资源的关系,又要协调好灌区内部农业、工业、城镇发展用水、生态用水等关系。

4规范协会运行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的积极性

一是充分引导群众自觉参与,最大限度地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农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主体作用。按照指导而不干预、服务而不包办的原则,进一步提高协会管理水平和运行秩序。切实帮助协会解决实际问题。全面落实对协会的各项扶持政策,继续加大培训教育力度,加强对协会的自身能力建设。通过“互助合作、自我服务、民主管水”,有效解决长期以来灌区田间工程有人用、没人管、水资源浪费、工程设施破坏严重等问题。二是着力提高特色高效作物在种植业中的比重,依托丰富的光热资源和区域优势,发展阳光产业,不断扩大地膜覆盖、日光温棚和暖棚养殖规模,调整种植结构,逐渐改变过去单一的种植品种,增加了各类能节水、收效好的经济作物,有些地方形成了连片种植规模。农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和科学用水,使农民科学种田的意识得到增强,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也提高了其用水的积极性。

5结语

通过以上几点措施,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灌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农业灌溉用水的水价实现了政策倾斜上的“小步快跑” 电价补贴,在灌溉管理和水费的收缴机制上,不再完全依靠地方政府,单位实现精简机构和引进人才;在维修养护机制上,建立专业养护队伍,充分发挥工程的运行效益。总之,调动农民用水协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定能使水资源得以科学高效的利用。

6参考文献

[1] 周耀武.铁山灌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J].湖南水利水电,2008(3):47-47,50.

[2] 滹沱河灌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对策研究[J].海河水利,2008(1):7-9.

第3篇

关键词:地下水资源管理 教学 改革 调整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2(a)-0125-02

《地下水资源管理》是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及水文水资源工程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教育课。它的授课任务是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的掌握地下水资源管理相关基础知识、初步掌握线性规划、动态规划等在地下水优化管理等方面的应用,能够解决实际复杂工程问题。

从课程的特点出发,结合笔者在教学工作中的一些经验体会,该文针对《地下水资源管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展开研究,提出具体的改革措施,力图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1 《地下水资源管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内容滞后

该门课程的主要参考书为陈爱光等主编的《地下水资源管理》[1],该书是1991年出版的原有五大地质类院校统编教材。该书内容难易适中,但是内容较老。在2000年之后,再无地下水资源管理方面的教材出版。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逐渐增长,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同时,随着国家乃至国际上对地下水资源管理问题的日益重视,也涌现出很多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和新规范。但教学上还是以传统的地下水资源管理理论与问题去讲授,而对于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出现的新问题(防止海水入侵管理,人工回灌管理,污染地下水的修复方案优选,地下水污染源的识别等)以及涌现出的新理论和新方法(替代模型法等)介绍很少,造成学生掌握的知识滞后于学科发展[2]。

1.2 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低

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低,多数学生是为了应付期末考试而去学习[3]。学生只是去机械性的死记硬背一些基本的原理和方法,大多是灌输性的学习,而不是针对具体的地下水资源管理问题,去主动寻求解决方法。这就使得学生在考试之后就忘记了所学的内容,并且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高。

1.3 授课内容与实际结合不够高

《地下水资源管理》的授课过程中,大多是结合例题去讲授如何建立地下水资源管理模型,如何进行求解,与实际有一定的结合。但是结合度仍然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大多例题都是经过简化之后的小规模问题,运用解析法来进行求解。而实际的地下水资源管理问题经常是大规模的问题,不可能只是剖分成两三个网格。该课程的授课对象是大四的本科生,面临着马上就业和进行实际工作的问题。如何针对一个实际的地下水资源管理问题,让同学们建模求解,是一个有待改善的问题。

2 《地下水资源管理》教学调整与改革

2.1 教学内容的调整与改革

2.1.1 编写新教材、讲授新方法、新技术、关注国家相关政策法规

针对现有教材内容陈旧、并且已不再版的问题,应结合近年来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涌现出的新方法、新技术出版新教材。在授课的过程中,要使学生积极关注地下水资源管理领域相关的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讲授地下水资源管理领域的新方法、新技术。

2.1.2 引入科研实例进行教学

将科研中实际的地下水资源管理问题引入教学中,使学生能够融会贯通的应用预测模型、优化模型以及预测模型与优化模型的耦合集成技术完成实际地下水资源管理模型的构建,并求解,得到具体的管理决策方案,并能够结合实际情况对决策方案进行评价。通过实际问题的引入,提高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使学生了解地下水资源管理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2.1.3 注重与其他课程的衔接,使大四学生在毕业后能够融会贯通各门课程

应该注重与本专业其它相关课程的衔接。《地下水资源管理》是在学习了《水文地质学基础》《地下水动力学》《专门水文地质学》《地下水数值模拟》《环境地质学基础》等专业课程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因此课程设置上,要充分考虑学生对上述专业课程的理解,同时要考虑为后续将要进行的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奠定基础。

2.2 教学方法上的调整与改革

2.2.1 演绎式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先从基础开始,再深入到应用,逐步演绎推理,使学生充分掌握知识点的来龙去脉。

教学过程中,积极揣摩学生的思路,随时与学生沟通,解答他们的疑问,课堂上层层推进、环环相扣,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思维。例如:从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地下水超采严重、地下水污染严重以及导致的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入手,引导学生了解地下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意义,再通过地下水资源管理模型的建立步骤,使同学们能够运用运筹学等理论方法解决地下水资源管理问题。通过类似演绎式的教学方法,使同学们了解地下水资源管理的意义、建模步骤及求解方法,了解整个来龙去脉。

2.2.2 增加实验教学的多样性

在实验教学环节,不仅讲授EXCEL规划求解方法来解决地下水资源管理问题。增加应用MATLAB求解来解决地下水资源管理问题。MATLAB(矩阵实验室)是一款由美国The MathWorks公司出品的一种用于算法开发、数据可视化、数据分析以及数值计算的商业数学软件,对于矩阵运算等数学计算求解过程非常便捷。使同学能够运用多种现代化工具来求解地下水资源管理问题。

2.2.3 增加讨论互动,调动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提前设计一些话题,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先进行预习、并查阅相关文献。然后在课堂上分组进行讨论,每组派出代表进行讲解汇报,其他同学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提问和讨论,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归纳、点评。通过这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2.4 教学手段多样化

计算机的迅猛发展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活力[3-4]。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施,对于一些抽象难懂的理论知识,应用形象具体的动画、图片与文本组合来帮助同学们理解;对于一些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应用动画和图片的形式来加深同学们的直观印象。在地下水资源管理模型的求解过程中,充分发挥计算机的计算能力,使同学们体会到计算机对于地下水资源管理求解问题的巨大帮助。

3 结语

笔者根据《地下水资源管理》实际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提出了《地下水资源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调整与改革方法。通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的调整改革,提高《地下水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应用地下水资源管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爱光,李慈君,曹剑锋.地下水资源管理[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1.

[2] 窦明,左其亭,李桂秋.水资源规划与管理课程建设与教学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9,18(6):91-94.

第4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水能资源;利用

水能资源是一种新型的资源,利用水能资源进行发电,可以减少污染排放,利用循环水还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随着人们需求的增大,我国水电站越来越多,对水能资源的利用也越来越高,人们逐渐认识利用水能资源这种清洁资源,可以降低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水电站的稳定运行,也可以提高人们用电的质量,在对水能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时,一定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还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这样才能促进我国经济更快的发展,才能改善人们的生活。

1.水能资源科学利用的作用与意义

水电站科学利用水能资源,可以惠及当地群众,水电站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而且水库中的蓄水可能会淹没周围耕地,所以,在选择建设用地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当地的环境,还要考虑居民的迁移问题,这样才能保证水电站安全的运行。有的大型水电站在建设时,使得水库周围的居民比较外迁,而且水库占用了周围耕地,使得农民失去了土地,在赔偿时一般是一次性补偿,农民的生活并没有得到改善,很多人居无定所,以后的生活与生产无法得到保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水能资源的利用,这样有助于维护社会的安定与和谐。库区周边的农民也是水能资源利用的受益者,所以,在利用水能资源时,一定要保障农民的生活,还要解决居民利益与水电站利用之间的矛盾,这也是贯彻科学发展水电事业的重要方式。在水电站建设时,一定要综合考虑影响因素,还要维护库区农民的合法权益,保证社会的安定与团结,可以建立基金帮助贫困农民解决生活问题,总之,坚持科学发展观,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善水库周围的环境,还要帮助库区人民共同致富。

2.科学利用水能资源需要注重环保

水能资源属于清洁型能源,科学利用水能资源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如果相关部门没有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过度的开采与利用水能资源,会造成水资源的枯竭,我国由于人口比较多,所以,对水资源的需求比较大,而很多开采单位的领导这缺乏环保意识,在开采与利用的过程中,忽视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而且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没有实现水能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很多水电站在建设与运行的过程中,也没有坚持可持续的原则,而且没有考虑对周围环境以及居民生活的影响,使得电站运行对周围环境产生的污染,为了改善这一现象,实现科学利用水能资源,相关工作者一定要注重环保,而且要提高对水能资源的利用率,避免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在建设水电站时,一定要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且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在利用的过程中,对资源同时进行保护,要做到统筹兼顾,这样才能在保护生态中促进水电站更好的发展。水电站要对当前管理制度进行优化,还要推广新的管理理念,做好水电站设备的检修工作,保证水电站稳定、安全、长远的运行。

3.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水能资源的方法与措施

3.1大力提倡分布式电源建设

人类依水而居,有水的地方一般都有人群居住。水能资源作为优等的分布式资源,一直在为人类提供持续的能源服务,如水车、水磨、水路运输等。当人们将水能应用于发电以后,水能利用的效率得到很大提高。但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电力外送开辟的线路走廊越来越受到环保人士的质疑,作为与环境兼容较好的独立分布式电源,小型水电站就近向用户提供电能,已成为一种科学的、环保的、节能的供电方案。

小型水电站与大电网的配合运行,其分布式电源特性可大大地提高对用户供电的可靠性,可在电网崩溃和意外灾害(如雪灾、地震等)突况下,维持重要部门的供电。小型水电站在电力主网因灾解列、停运等情况下,充分发挥其分布式供电的优势,承担起对重要用户供电的重任,有效的降低了灾害损失。

3.2推广生态发电机组

小型水电站的建设都按流域规划进行,由于过去人们对环境保护认识不足,很多电站已不能适应生态环境发展的要求,有些电站甚至破坏了河流的生态环境,危害了河流的生命健康,电站造成的河道断流还直接影响到下游居民的生存环科学发展观与水能资源开发和管理,政府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之一就是强制要求电站排放生态基流。推广生态发电机组是解决电站效益与生态保护这对矛盾的最好方法。由于水电站具有可监测性,政府部门可以通过电站监控系统有效的监视、控制生态基流的排放,无需增大行政成本。

3.3关注电站员工的生命安全

在我国,农村水电站已有四五万座,其中发电机机端电压为0.4千瓦的低压机组水电站约占80%,这些电站的设备配置、技术装备普遍落后,电站的安全状况令人担忧。由于低压机组水电站在农村水电站中所占比例很大,其安全事故造成的影响应该得到政府职能部门的足够重视。

在我国当前很多水电站中,存在应该淘汰的设备继续运行、故障设备得不到更换、安全管理流于形式、满足安全要求的新技术新设备无法推广等问题。这些问题容易引起安全事故,为了解决诸多的安全问题,如何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解决制约小型水电站安全技术发展的矛盾和难题,需要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决禁止严重危害电站附近人民生命健康和电站职工生命安全的设备继续使用。如强制更换淘汰设备和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设备,大力推广新技术、新产品,加大安全检查力度,特别是加大对设备的安全检查力度,为电站员工营造一个安全的运行环境,还电站周边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4.结语

在当前社会,水资源存在紧缺的现状,在利用水能资源时,一定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还要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水能资源属于新型的清洁型能源,在利用的过程中,技术人员一定需求不断的创新与改进技术,降低水资源开发与利用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水电站中利用水能资源可以进行发电,但是在建设水电站时会占用大量的土地,为了真正做到改善人们的生活,在建设与发展时一定要考虑对库区居民生活的影响,坚持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参考文献】

[1]李卫宾.中小型水电站厂内经济运行关键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9.

第5篇

关键词:国土资源;非税征收;高标准基本农田

政府非税收入是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浙江省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条例》规定的政府非税收入,是指除税收和政府债务收入以外,由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以下统称执收单位)依法通过征收、收取、行政处罚、刑事处罚或者募集、受赠等方式取得的资金。2011年9月,国土资源部印发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范(试行)》,计划投入6000亿元,到2015年我国将建成4亿亩高标准基本农田。根据上述建设计划,预计温岭市共需要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23.8万亩(温岭市已于2006年建成了29.5万亩的标准农田),全部按提升类的建设标准计算,温岭市需投入2.38亿元,可谓任务重、资金压力大。国土资源非税资金是进行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推动国土事业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如何规范其征收工作,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便尤为重要。

一、国土资源部门涉及非税收入的基本情况

我国为加强耕地、矿产资源的开发保护,在国有土地使用、矿产采矿权报批、出让过程中,设置了各项非税征收来加强保护。当前国土资源系统涉及的政府非税收入包括:

一是行政事业性收费类收入,具体有:征(土)地管理费、

土地登记费、耕地开垦费、土地闲置费、土地复垦费、矿产资源勘查登记费(2013、2014年免征)、采矿登记费(2013、2014年免征)、矿产资源补偿费。

二是政府性基金类收入,主要是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

三是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具体有: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收入、

探矿权采矿权价款收入、采矿权出让所得、探矿权出让收入。

四是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中,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的通知》(〔2006〕100号)等文件精神,按一定的方法和比例提取国有土地收益基金、农业土地开发资金。

在上述各类国土资源非税收入中,主要用于国土事业建设的有征(土)地管理费、耕地开垦费、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农业土地开资金等。以温岭市为例,2012年共收取征(土)地管理费867.5万元、耕地开垦费2291.8万元(其中20%要统筹上交省财政),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4000.3万元(该项收入,根据浙江省的相关结算分配办法,只有49%左右的资金能直接返还给县市)、农业土地开资金843.9万元。

二、国土资源非税征收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当前国土资源部门在配合财政部门开展政府非税收入征收入库时,严格执行 “收支两条线”、“收缴分离”规定。但在具体征收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1.非税收入征收不及时

当前各地在征收征地管理费时,没有一个统一的征收时间,造成征地管理费征收不及时。比如各县市向省国土资源厅报批土地时,要先按规定标准上缴征地管理费、耕地开垦费、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后,省国土资源厅才下达农转用批文。但各县市因每年报批土地次数多,为及时拿到批文,往往采取预缴征地管理费、耕地开垦费的方式进行。同时,各县市在征收征地管理费过程中,也存在征收时间不一的问题。有些县市是在向上级递交农转用报件前,要求项目单位先上缴征地管理费,有些县市是在年终一次性根据项目单位审批土地的多少,进行一次性缴纳。有些县市是在该宗土地出让后,按出让面积,在办理具体供地手续过程中收取征地管理费。征收时间的不一,相对滞后,在上级部门降低收费标准,缩减征收对象时,造成有些非税少收。尤其是建设用地报批过程分为土地征用、县市国土资源部门审批、省国土资源厅审批、占用基本农田的还要到国务院审批,在收费过程中,应根据那一个审批时间进行征收,有关文件没有明确规定,造成国土资源非税新、旧征收标准的执行时间也难以确定。

2.具体征收主体不清

征(土)地管理费、土地登记费、耕地开垦费、土地闲置费、土地复垦费等行政事业性收费,根据物价部门核定,收费主体应该为各县市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但在实际征收中,存在征收主体不清,票据使用不规范的问题。以耕地开垦费为例,作为物价部门核定给国土部门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应采用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并由国土资源财务部门统一收取;委托垦造耕地成本款不是物价部门核定给国土资源部门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不应使用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但作为各县市政府以市场化形式加强耕地资源保护的手段,由各国土资源部门中负责土地整理、土地指标交易的下属单位通过往来款票据进行(一般为各县市的土地整理中心)收取。如近年来,温岭市由该市土地开发整理中心开具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将耕地开垦费和委托垦造耕地成本款合并为一个收费项目进行征收;而黄岩区采用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将委托垦造耕地成本款和耕地开垦费分开进行征收。

3.非税征收标准不稳定

近年来,各级政府一方面通过出台取消收费项目或降低收费标准等惠农减负政策,来减轻企业、农民负担。如在2009年,从8月1日开始将征地管理费征收标准下降30%;同年按照浙委〔2009〕 56 号文件的要求,在实施农村住房改造建设中,除房屋和土地登记中的证书工本费以外,免收其他行政事业性收费;2010年1月15日,浙江省为配合国务院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取消了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建设项目的耕地开垦费、征地管理费、土地登记费和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等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的收取。另一方面为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保证垦造耕地的质量,提高了部分非税征收的标准。如从2008年6月11日起,将耕地开垦费的收取标准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了一倍。在2012年,根据浙委办〔2012〕55号文件精神,对占用基本农田和标准农田的,耕地开垦费按现在标准的两倍进行收取。征收标准的不稳定,加上文件传达的延时,增加了征收人员的工作难度,容易造成多收、误收。如温岭市相关部门在进行保障性安居工程行政事业性收费检查时发现,征收了当地康庭南区等6个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的征地管理费29.6万元,委托垦造耕地成本款613.7万元(国土、财政两部门已及时进行了退还)。

4.非税征收标准执行不到位

当前各地国土资源部门还存在着应该减免的非税减免不及时,征收时不能全部按标准征收的现象。比如根据《浙江省征地管理费暂行规定》,实行全包方式的,按征地费总额标准的不同比例收取征地管理费:一次性征用耕地在 50 亩以上(含 50 亩),其他土地 100 亩以上的(含 100 亩),按3%收取;征用耕地 50 亩以下,其他土地 100 亩以下的,按 4%收取。同时规定了征地管理费的减免范围,其中:党政机关、全额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中小学校、幼儿园、福利院、妇幼保健、防疫站、残疾人企业征用土地,实行非统一征地免收征地管理费,实行统一征地的减半收费征地管理。但在实际征收过程中,有些县市不管面积多少,都按4%收取,对党政机关、中小学校等符合征地管理费减免征收条件的用地单位,也没有主动进行减免,造成非税多征多收。

国土资源系统非税收入不仅在征收上存在问题,在资金使用上也存在着问题上。由于各地财政资金宽裕程度不度,财政资金管理方式不一,国土资源系统的政府性非税收入还存在着资金使用不到位,资金使用不规范,资金使用效率低等问题。

国土资源系统在政府性征收非税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和我国长期以来对非税收入管理比较薄弱,没有形成一套规范有序的管理制度有关。各地在推行收支脱钩政策过程中、对征收成本核定不科学、不公平,造成部门间苦乐不均。尤其是财政部门在核定年度预算时,不能充分考虑有关部门对政府非税征收的成本,甚至根本不予以安排资金,使各具体执收单位缺乏征收积极性。二是国土资源系统对征收政府性非税征收工作认识不到位有关,在财政部门强化预算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后,国土资源部门进一步重视了预算资金的,而对国土资源非税征收工作关注度有所降低,再加上国土资源非税征收队伍不稳定,非税资金使用政策掌握不到位,造成国土资源非税征收工作边缘化。三是和政府部门间资金使用的方向不一致有关。国土资源非税收入都有指定用途,而且主管部门往往还要加上其他条件。如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国土资源部特别规定使用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垦造耕地的,不得用于占补平衡。但财政部门出于各种原因,希望将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耕地开垦费等资金优先使用到垦造耕地项目中,造成这些资金不能及时使用。

三、加强非税征收,夯实工作基础,为国土资源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

1.转变国土工作观念,提高对非税征收工作的认识

国土资源部门涉及的政府非税收入种类多,资金量大,尤其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是当前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温岭市2012年实现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25.49亿元,2013年一季度实现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30.86亿元),使国土部门在安排日常工作资金时,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当前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都是围绕当地政府的经济发展要求而开展工作,工作重心通常放在建设用地的报批、出让方面,而对于当前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基础设施薄弱,软硬件设施建设落后的情况相对不够重视,没有充分认识到非税征收工作,对国土资源工作的推动作用。加强政府性非税征收,一方面可为国土资源工作软硬件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如国土系统正在进行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一张图”建设、农村土地整治工作、地籍管理工作、地质灾害防治和矿山资源管理都需要大量的资金进行支撑。另一方面,加强政府性非税征收管理,有利于闲置土地的清理、供地率的提高,从而推动节约集约用地工作。当前大部分县市的国土资源非税资金都是在土地出让后进行征收,前期报批土地过程中,需上交给中央、省及市里的报批税费都由县市级财政承担。将国土资源非税征收时间从土地出让后征收,提前到土地报批后立即征收,这些税费就应由报批的项目单位负责,项目单位为减轻资金负担,只有加快土地出让或者是少报批土地。可降低以镇街道为主体的政府报批土地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国土资源部门的供地率,并加快闲置土地清理。以温岭市为例,2008年-2012年,共农转用报批土地74254.89亩,截止到2013年5月底,还有批而未供出去的土地10105亩,2010-2012年供地率分别为68.26%、46.78、31.96%。经初步测算应收未收征地管理费2632.85万元,市财政垫付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28599万元。

2.严格执行征收政策,保持工作的连续性

国土部门要加强非税征收管理,完善各项征收制度,统一征收时间,明确征收主体,狠抓国土资源非税收入的入库,为国土资源事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服务和保障。在征收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政策,做到不多收、不少收,应减尽减。要坚持“收支两条线”、“收缴分离”原则,收费过程要做到透明公开,做到“票款分离”,开票人不直接收取现金,缴款人直接将资金缴入银行专户,开票人仅凭银行入帐通知单开票(在实际操作中,为方便群众办事,对收费地点离银行较远,且收取金额在100元以下的土地登记费,可由开票人员收取现金,但要做到专款专存,不得公款私存,挪作他用)。要实行收费责任制。

3.严管非税资金使用,发挥资金最大效用

国土资源系统涉及的非税收入大都有特定的用途指向,并且有专门的资金使用管理规定。比如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耕地开垦费等非税收入,各地都出台了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比如根据《浙江省财政厅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

4.加强业务技能培训,提高财务队伍素质

第6篇

1980年代以来,中国出版了一系列资源学、资源科学著作,如《自然资源学概论》[3](1988年)、《资源科学论纲》(1994年)、《资源生态经济学》[4](1996年)、《资源科学》[5](1998年)、《自然资源学原理》[6](2000年)、《中国资源科学百科全书》(2000年)等。另有翻译著作阿兰•兰德尔的《资源经济学》[7]等。进入1990年代,有多位学者探讨了广义资源科学的学科体系问题。1994年,封志明、王勤学在《资源科学论纲》一书中提出两层级结构的资源科学学科体系[8]。资源科学的第一级子学科是综合(理论)资源学和部门(专门)资源学,两者在具体时空的结合是区域资源学。综合资源学包含5个第二级子学科,部门资源学包含8个第二级子学科。2000年,孙鸿烈、石玉林、赵士洞、张巧玲、封志明等在为《中国资源科学百科全书》撰写的概观性专文《资源科学》中,提出了一个有所改进的资源科学学科体系[9](P37)。这个学科体系也属于两层级结构。第一级子学科除综合资源学、部门自然资源学、区域资源学之外,增设了社会资源(学)。部门自然资源学增加了一个第二级子学科药物资源学。社会资源(学)列出人力资源(学)、资本资源(学)、科技资源(学)、教育资源(学)4个第二级子学科。2001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沈长江著文对资源科学学科体系做了深入的探讨,提出资源科学的三维网络结构学科体系[10]。第一维纵轴(Y)是资源科学总论,包括资源分类学、资源信息学、资源数学、资源化学、资源生态学、资源地理学、资源经济学、资源工程学等15个分支学科。第二维横轴(X)是资源科学各论,包括气候资源学、水资源学、土地资源学、疗养地资源学、劳动力资源学、金融资源学、人文文化资源、网络资源、科学知识资源等19个分支学科(有些学科名称不够规范),分属自然资源学、社会经济资源学、知识信息资源学。第三维斜轴(Z)是资源科学区域分论,包括极地资源学、寒带资源学、热带亚热带资源学、赤道带资源学等。区域分论是资源科学中包罗分支学科最多、最为复杂的部分。

一、广义资源科学的学科结构

借鉴资源科学学科体系的已有研究成果,我们提出广义资源科学体系结构的尝试性建构方案(表2)。广义资源科学的所有分支学科(含边缘分支学科),按照数学自然科学属性、哲学社会科学属性的强弱差异,相对地区分为五个群组。从左至右,即从第Ⅰ群组到第Ⅴ群组,数学自然科学属性依次减弱,哲学社会科学属性依次增强。第Ⅰ群组学科的绝大多数是具有鲜明哲学社会科学属性的边缘分支学科,如资源数学、资源力学、资源物理学、资源化学、资源地球科学、环境资源学、资源开发工艺学、遥感遥测资源学、仿生资源学、资源勘查学、资源系统论、资源控制论、资源信息论、环境资源学等。它们是资源科学与数学、自然科学(力学、物理学、化学、勘查学、仿生学、工艺学等)、系统科学(一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的主要学科门类或学科相互渗透而形成或正在形成的边缘学科。资源遥感遥测学,旨在研究自然资源考察中使用的遥感遥测手段。仿生资源学,侧重研究通过仿生学途径获取资源的机理和方法。环境资源学是介于环境科学与资源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其任务是研究自然环境资源的构成、分类、特征、功能、调查、评价、开发、管理等。在交叉科学中,环境科学和资源科学都是拥有众多分支学科的学科门类,两者有着特殊的交融关系。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在“经济学”学科门类中设有二级学科“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代码020106),在“法学”学科门类中设有二级学科“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代码030108)。由于人才培养方面这种整合式的制度安排,使作为知识体系的环境科学和资源科学在中国有着难分难解的关系。环境资源学[11]与资源科学的许多分支学科相融合,形成环境资源地理学、环境资源评价学、环境资源管理学、环境资源生态学、环境资源工程学、环境水土资源学[12]、环境资源经济学、环境资源开发史等边缘分支学科。第Ⅱ群组主要是依据自然资源的类型而划分出来的一组学科,可统称为自然资源学,主要有矿产资源学、水资源学(淡水资源学)、土地资源学、湿地资源学、山地资源学、草地资源学、林地资源学、沙漠资源学、生物资源学、气候资源学、海洋资源学、空间资源学[13]、人工物料资源学、能量资源学以及热带资源学、温带资源学、寒带资源学、极地资源学等。湿地资源学、山地资源学、草地资源学、林地资源学等单设学科,原因在于湿地、山地、草地、林地等地段性资源包含多种单项自然资源,可能既包含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又包含气候资源和植物、动物等生物资源,研究内容具有一定程度的综合性,是矿产资源学、水资源学、土地资源学所不能完全替代的。热带资源学、温带资源学、寒带资源学、极地资源学则是按照地域气候特征分立出来的几门学科,分别研究热带、温带、寒带和南极、北极的资源特征、分布、开发利用等问题。如果将地球之外的天体也置于研究视野,这一群组还可以包含月球资源学、火星资源学、太阳资源学等学科。第Ⅲ群组由一系列“中性”学科或接近“中性”的学科构成,包括资源计量学、资源评价学、资源管理学、资源规划学、资源运筹学、资源系统工程学、资源地理学、资源生态学、资源工程学、信息资源学、区域资源学、全球资源学等。普通资源学是资源科学的一门核心基础学科,其任务是探讨有关资源、资源科学的各种一般性、普遍性、共同性问题。普通资源学尽管以普通自然资源学作为基础和主体,但也包含着普通人文资源学的内容。随着普通资源学的逐步成熟,将来有可能从中分化出资源科学史、资源科学学等相对独立的分支学科。资源计量学、资源运筹学、资源系统工程学具有一定的数学自然科学属性,但弱于第Ⅰ群组,因此暂列入第Ⅲ群组。资源地理学、资源生态学、资源工程学、信息资源学、区域资源学、全球资源学等列入这一群组,主要是因为它们既涉及自然资源,又涉及人文资源,两方面难分伯仲,既不宜归入自然资源学,也不宜归入人文资源学。例如,资源地理学既包含资源自然地理学,又包含资源人文地理学;信息资源学既研究自然信息,又研究人文信息;全球资源学既涉及自然资源,又涉及人文资源。第Ⅳ群组主要是依据人文资源的类型而划分出来的一组分支学科,可统称为人文资源学,包括财力资源学(资本资源学)、人力资源学、智力资源学、社会文化资源学、精神动力资源学、政治资源学、行政资源学、外交资源学、司法资源学、科学技术资源学、教育资源学、艺术资源学、体育资源学、人际关系资源学、旅游资源学、军事资源学等。前几门学科分别以各个基本类型的人文资源作为研究对象,而后几门学科则分别以各个社会活动领域的资源问题作为研究对象。政治资源、科学技术资源、教育资源等活动性或事业性资源,都包含着多种单项人文资源。因此,财力资源学、人力资源学、智力资源学、社会文化资源学等学科的任何一门,都无法取代对政治资源、科学技术资源、教育资源等的专门研究。旅游资源学、军事资源学等学科,虽然必须广泛涉及物质资源(建筑物、武器装备等),但始终保持着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视角,因而将它们归属于第Ⅳ群组。旅游资源学是这个群组中发展势头较为强劲的一门学科。在中国国家图书馆《联机公共目录查询系统》中,目前可以检索到1994年以来以“旅游资源学”作为书名主题词的专著、教材36部[14]。第Ⅴ群组学科,大多属于资源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的主要学科门类相互渗透而形成或正在形成的边缘学科,如资源哲学、资源伦理学、资源政治学、资源法学、资源文化学、资源社会学、资源开发史、资源经济学、资源投资学、资源市场学等。例如,资源哲学是介于资源科学与哲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其任务是研究有关资源、资源科学的一系列哲学问题,如资源概念的内涵和本质、资源在社会发展中的历史地位、资源的无限与有限、资源消耗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资源科学研究的方法论等。资源经济学是介于资源科学与经济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其基本使命是探讨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经济学问题,如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资源开发利用的经济评价、资源开发利用的优化方案、资源再生增殖能力的保护措施等。在既往的发展历程中,资源经济学与归属于自然资源学的一些分支学科发生了广泛的联系,已经形成或有望形成矿产资源经济学、水资源经济学、土地资源经济学、生物资源经济学、气候资源经济学、海洋资源经济学等二级分支学科。就体系结构而言,广义资源科学与狭义资源科学(自然资源科学)的差别,就在于后者不包含第Ⅴ群组,亦即第Ⅰ、Ⅱ、Ⅲ、Ⅳ群组的集合是狭义资源科学,狭义资源科学再添加上第Ⅴ群组,就是广义资源科学。但两者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差别,即第Ⅱ、Ⅲ、Ⅳ群组学科在狭义资源科学中以狭义资源(自然资源)作为研究对象,在广义资源科学中则以广义资源(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之和)作为研究对象。例如,资源政治学在狭义资源科学中,其任务是研究自然资源与政治活动的关系;在广义资源科学中,它的任务是研究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与政治活动的关系。

二、资源科学的当前发展对策

第7篇

关键词:需求导向;公共管理专业;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1-0182-03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公共领域问题越来越复杂,公共管理涉及面越来越广。环境污染与环境安全、药品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国土开发与安全、网络信息安全、城市公共交通等公共问题日益凸现,公共管理领域亟须既懂技术,又懂公共管理的高级专业管理人才。而我国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重“理论”轻“实践”,重“管理”轻“技术”的局面并没有根本改变。构建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跨学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建设亟须解决的重大难题。

国外对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跨学科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相关问题的研究相对比较成熟。美国的许多大学十多年前已先后在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中,开设了医疗健康卫生、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国土开发与安全、食品安全、城市交通、网络信息技术等领域工科课程群,制定了比较完整的培养体系,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美国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跨学科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掀起了全球公共管理类本科教育从重“理论”轻“实践”转向“管理”+“技术”并重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浪潮。

从已检索到的文献看,国内一些高校已经展开了试点,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国学者卢晓东、宋鑫(2002年)等人以北京大学管、工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为例,李雪强(2010年)等人以南昌航空大学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现“管”“ 工”学科交叉、联合培养为例,秦建成(2013年)以重庆理工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为例,对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跨学科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展开了初步探讨。公管类与工科类两大学科之间跨度较大,依托这些成熟的传统学科群,实现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跨学科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诸多理论与实践问题,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还需进一步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展开深入、系统探究。

一、公共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

1.人才培养偏离社会需求

公共管理专业本身一直强调复合型人才培养,其覆盖了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与法学等广泛的学科知识,但往往给人留下“大杂烩” “广而不精”的印象,甚至被称为“万金油”专业。随着公共领域日趋复杂,过分偏重人文社科专业知识而轻“技术”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越来越难以满足社会的需要。目前我国各类公共部门每年对管理类人员的需求,并不仅限于公共管理类专业,工科与文科其他专业对公共管理专业有较强的替代性,这加剧了工科、文科其他专业与公共管理专业的竞争。随着公共管理问题越来越复杂,公共部门对专业人才需求也呈现多样化的特征。因此,公共部门并非只有公共管理专业才能进入,非公共管理专业特别是技术性强的专业,在公共部门招聘中占有较高的比例。以湖北省为例,从最近几年湖北省各级公共部门招聘专业来看,公共部门对“技术”+“管理”型人才的需求呈逐年上升趋势。据公开信息来看,湖北省内高校已开设的公共管理类专业,除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与个别院校的城市管理专业外,绝大多数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设置还是单纯强调以“管理”为导向。通过走访、调查武汉市一些用人单位,发现对外公开招聘的很多工作岗位都带有较强的技术性。对于单纯的只需具备公共管理专业知识的岗位而言,由于 “进入壁垒”比较低,用人单位内部即可以解决,不需要对外公开招聘。可以看出,我国现有的公共管理学科的单纯只重“管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社会对公共管理人才的需求,这是造成近年来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因此,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跨学科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已经成为公共管理专业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2.专业定位模糊、特色不明显

公共部门涉及领域比较广,这就要求在“通才”的基础上培养“专才”。事实上,很多高校公共管理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往往是全而不专,专业定位模糊、特色不明显,过分强调 “通才”,而忽略了“通才”基础上技术型“专才”的培养。公共管理下设的二级学科专业除了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外,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城市管理三个专业一直被认为专业定位不准,专业没有特色。因就业率不高,在很多地区甚至被警示为限招的“黄牌”专业。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专业定位模糊,特色不明显。通过对比发现,绝大多数院校行政管理与公共事业管理两专业在课程设置、专业特色、师资结构等方面几乎没有明显的区别,专业界线模糊,也没有明确专业方向与自己的专业特色,甚至有的学校将“公务员”作为这两个专业的专业方向。学校自身的学科平台、学科优势与师资结构决定了一个专业的特色。从成本角度看,公共管理类专业办学成本明显低于理工、医学类专业办学成本,加上教师的专业进入门槛低,20世纪末我国大批综合性大学、理工院校与农、林、医、师范等专业院校都纷纷开设了公共管理类专业。很多院校一直享受着招生政策的“福利”,并没有下大力气结合学校的优势加大投入、狠抓专业建设,导致公共管理类专业特色不明显,专业定位比较模糊。具体表现在公共管理专业过分注重专业理论知识,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知识模块较齐全,但整个专业既没有明确的专业方向,也没有特色:学生什么都学,实际上什么都不会。即使有些学校确立了专业方向,但专业方向很少结合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动态调整。很多高校公共管理专业的师资结构多年没有变化,十几年来还是那些专业教师。从专业结构看,很多学校公共管理专业的师资队伍多数以公共管理专业、政治学专业、社会学专业为主。这种过于偏文科且长期固化的专业师资结构,既加剧了公共管理专业缺少特色、专业方向不明确的惯性,又导致了公共管理专业长期以来重“理论”轻“技术”的局面。因此,构建符合社会需要的既“懂管理”又“懂技术”的高级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建方向明确、特色鲜明的公共管理品牌专业,需要结合学校自身的优势学科、整合校内资源,调整公共管理专业的师资结构。

3.重理论、轻实践

重理论、轻实践,一直是公共管理专业发展中存在的弊端,多年来难以改变。因为公共管理活动复杂、涉及领域较广,带有较强的政治性与政策性,并且很多时候涉及敏感的事项,导致公共管理专业学生缺乏足够的公共管理实践,这无疑影响到公共管理专业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长期以来,公共管理部门对人才的需求与高校对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两者之间一直是相互脱节的。作为公共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机构,高校并不清楚公共部门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专业管理人才,需要具备哪些专业技能。通过走访调查武汉市开设公共管理专业的部分院校,发现很多公共管理专业并没有与本专业相一致的实践、实训基地。很多公共部门依靠财政拨款或行政垄断,都有充足的经费来源,并且福利待遇好,即使是暂时缺人,都是通过内部消化,不愿意接收公共专业学生实习、实训。因没有充足的专业实习基地,很多学校在公共管理专业建设实践中,过分注重专业理论的课堂教学,而忽视了专业实践。公共管理专业实训基地的缺乏和实践教学环节的不足,导致了公共管理专业学生并不能接受比较系统的公共管理专业技能炼,专业技能难以提高,专业分析能力与动手能力明显较弱。

4.学科发展被边缘化

现在很多高校都是根据不同专业的报考率与就业率来分配各类教学资源。最近几年公共部门改革,人员招聘实行“凡进必考”, 这些因素导致了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城市管理三个专业毕业生进入公共部门就业的难度越来越大,除了少数考研与自主创业外,大量公共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并未能进入公共部门就业,无疑影响了公共管理专业的报考率。即使部分学生进入企业就业,相比其他专业而言,报酬并不算高。而公管专业毕业生大学四年所学的专业知识在企业很难发挥用武之地,而对于工作过程中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又知之甚少,对工商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还得从头学习。这种情形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政府与高校而言,都是浪费资源。公共管理专业就业难,加剧了招生难,这两者又促使公共管理专业在师资配置与教学经费分配等方面得不到应有的支持,这又限制了公共管理专业的进一步发展。结合对武汉地区高校公共管理专业的调查,公共管理专业普遍存在招生难、就业难的现象。在很多院校,公共管理专业几乎成了弱势专业。

二、需求导向的公共管理类专业跨学科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需求导向的公共管理专业跨学科应用型人才,需要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及用人单位三方协同配合。作为人才培养、输出的高校,应发挥主导作用。对教育主管部门而言,应实行严格的专业准入制度。制订并细化专业评估指标,根据专业特色、社会声誉、师资力量与专业结构、学生的就业率等因素,组织第三方专业的教育评估机构对现有已开办的公共管理专业进行严格专业评估,不达标的实行停招,淘汰没有专业特色、就业率低的公共管理专业,动态调整公共管理专业的录取比例,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限制增设公共管理专业。对用人单位而言,应全面公布对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的素质、技能要求,高校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实行“订单式”培养。对于培养单位而言,应从突出专业特色、课程体系的重构、实践教学环节的整合、师资专业结构优化和经费保障等方面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级公共管理专业人才。以武汉工程大学为例,构建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跨学科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对策有以下几点。

1.结合学校优势,突出专业特色,明确专业方向

武汉工程大学以工科见长,其中环境工程、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等专业是学校优势学科,在国内地方高校中有较高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创办于2002年,专业方向先后经历了几次大的调整,但就业率与报考率并不理想。在结合本校的学科优势,经过对湖北省各层级环保、水资源管理部门人才需求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并借鉴国内公共管理专业社会声誉度好、就业率较高院校的经验,2014年5月对本专业的专业方向、课程设置与师资结构等方面进行了优化,将专业方向调整为生态环境保护与水资源管理。调整后的专业建设主要是依托本校工科背景、化工行业特色优势及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基地――“企业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中心”作为学科平台,与省、市、乡镇资源、环境管理部门合作,主要为环境保护与水资源管理部门培养高级管理人才。经过调整,实现文理交叉,“管” “工”结合,培养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应用人才。专业方向与课程模块重新调整后,经过广泛的宣传,本专业的报考率连续两年在全校各专业中居于前列,还有一部分其他专业的新生进校后,申请要求调剂到该专业。

2.跨学科课程体系重构

专业特色与专业方向要求有课程体系支撑。构建公共管理本科专业跨学科课程体系,实现“管”“工”无缝对接,“文”“ 理”交融,需要重组课程模块,优化培养方案。因此,在专业培养方案设计上,设计了两个高度相关的专业方向,供学生进入大二下学期后,根据自己的专业背景与兴趣进行选择,并按照专业方向的选择情况,进行小班教学。在课程优化方面,围绕“管理”+“技术”相融合,精简、压缩公共管理类重复性课程。例如,将原培养计划中的管理学原理、公共管理学、行政管理学、公共事业管理等课程,精简为只开设管理学原理、公共管理学;将公共财政学、公共经济学两门重复性的课程,调整为只开一门;将组织行为学、管理心理学两门重复性的课程,调整为只开一门;将管理定量分析、统计学、计量经济学,调整为只开设统计学与计量经济学;将社会保障学改为社会保险与精算;将课程设置偏向于公共部门实际应用,如将原来的人力资源管理改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删除“专业进入门槛低”且过于宏观的课程如社会学、政治学、行政学等,将这些课程列为学生课后自学课程。在课程优化方面,专业基础课中增开环境经济学、水资源经济学、生态学、环境检测、环境化学、物理化学等课程。在专业方向课设置上,开设环境保护与水资源管理相关的课程。总的课程体系如下:公共管理类通识课程+1/2公共管理类专业基础课+1/2环境工程类的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所有的课程都安排在第1-6学期。其中,第1-3学期安排通识课程教学,第4-6学期安排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第7-8学期为实践教学环节。另外,为保障后期教学的顺利开展,招生时该专业全部招收理科学生,并适当降低录取分数线。

3.整合实践教学环节

构建“管”“工”结合的跨学科课程体系,培养公共管理本科跨学科复合应用型人才,需要整合实践教学环节,推动专业建设改革创新,并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应用能力,才能更好适应经济全球化、适应社会对高级管理人才的需要。所以,突出办学特色、优化培养方案还需要整合实践教学环节。在武汉工程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方案的调整过程中,在重构、优化课程体系模块的同时,还整合并实施了多元化的实践教学环节。整个第7学期不再开设专业课,全部安排专业践教学环节,如社会调查(2周)、学年论文(3周)、专业技能实训上机模拟(3周)、专业实习(8周)与认知实习(1周),整个第8学期是毕业生的毕业设计环节。第7学期的社会调查、学年论文与第8学期的毕业论文,三者构建有机联系的整体。社会调查主要是围绕资源与环境保护,通过实地调查,获取相关数据资料撰写研究报告,为毕业论文的研究提供实证支持。学年论文的任务主要是查找以资源与环境保护为主题的相关文献,撰写文献综述与小论文,为毕业论文的开题与撰写做准备。

为保障实习生有专业对口的实习单位进行专业实习,学校实现了“校府”合作,与省、地、市县等环保部门及水资源管理部门签订了合作协议,共建了一系列的专业实习基地。学校也增加投入先后采购了一批教学软件,兴建了公共管理专业电子政务实验室、公共管理专业技能模拟实验室、环境管理与资源保护模拟实验室,并同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共同组建了化学实验室。为了改变过去“重理论”“ 轻实践”的弊端,新的培养方案中,除了整合原有的实践教学环节外,还增设了与课堂教学内容相一致的实验课程,如社会保险管理模拟、公共经济管理模拟、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模拟、计量经济学EVIEWS软件应用等上机操作的实训内容。

4.构建新的评价体系

应构建注重过程评价和多元化评价的指标体系,充分重视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评价体系,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个性发展的评价,改变过去只注重结果评价和单一评价标准的传统做法。新的评价体系需要结合公共管理本科专业跨学科应用人才模式的调整与优化,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王欢芳,徐金燕.破解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困境――高校、政府、社会三维视角分析[J].未来与发展,2011(5).

[2]郭红玲.中外公共管理教育比较分析[J].公共管理评论,2012(2).

[3]龚会莲.中美公共管理类本科课程设置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西北人文科学评论,2012(10).

[4]秦建成.地方工科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体系跨学科改革――以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为例[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

第8篇

水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备的一种自然资源,也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资源。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生产用水、农业用水、生活用水以及环境卫生用水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水资源的污染程度却不断恶化,导致可供水量骤然减少。水资源短缺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

平顶山市水资源总量为18.34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364立方米,低于全省人均水平,仅占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6,严重低于联合国确定的贫水线1000立方米,属于极度缺水地区。随着水资源危机的不断加剧,如何有效管理水资源已成为平顶山市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要实现人口、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解决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是必要任务之一。水资源虽然在长期内是可再生资源,但当人们消耗的速度超过环境的自净和循环速度时,水资源就成为相对稀缺的不可再生资源。因此,在现阶段及将来一段时期内研究水资源管理问题是非常必要的。

平顶山市水资源管理现状分析

在2010年,平顶山市被确定为“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城市”。该市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健全机制、推进示范工程建设等多项措施推进水资源管理工作有序进行,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此外,还建设了以净化处理为主的全面利用矿井水系统工程,使矿井附近的水资源得到了有效净化,周边居民也用上了安全的饮用水。由此可见,平顶山市最近几年的水资源管理工作取得的显著的成绩。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当前水资源管理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管理主体单一。平顶山市以政府为水资源管理的主体,具体由市水利局、市节水办、市白龟山水库综合政治办公室以及公安部门进行管理执法。这种以政府部门为主导的水资源管理模式在管理过程别关注具体目标的实现,即承担着保护水资源的重任。以至于管理主体通常会忽视水资源周边社区的经济发展需要,把周边社区居民当作水资源管理主体的局外人,甚至被看作是水资源的破坏者。单一的管理主体常采用“命令―控制”的管理方式,水资源的管理以高度集权化为主要特征。在水资源管理决策及具体执行过程中,很少引入社区公众民主参与协商机制。事实上,周边社区公众是与水资源相关的利益群体,他们有权参与管理决策和实施管理活动的。另外,由于政府管理时间的有限性,也导致管理效果时好时坏。在当今关注公平、效率的社会中,应意识到水资源周边社区公众既是水资源的利用者,同时也是水资源的管理者。有关事实证明,自然资源单一的管理主体模式很难在长期内适应资源保护事业的快速发展。

管理活动缺乏持续性。为落实国家颁布的最更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平顶山市在2011年8月曾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为期半年的以保护水资源、打击河道非法采沙为主要内容的专项整治行动。该次水资源管理整治活动在一段时期内取得了显著效果,但整治的风声稍稍减弱,就时而发现有人非法采沙、非法捕捞等现象。水资源管理活动的短期性导致管理效果缺乏长期的可持续性。在水资源管理活动中,如果只是根据上级命令进行临时性的管理整治,不能把管理整治变成一种日常的管理行为的话,那么管理效果在长期内将难以得到实质性的改观。在水资源的管理活动中,不仅要注重结果管理,更应注重过程管理。

管理难度较大。虽然水资源管理部门对违规事件整治力度不断加大,但非法采沙、非法捕捞、污染水资源的事件屡禁不止。事实上,水资源周边社区大多数村民也意识上非法采沙、捕捞对资源环境会造成破坏,但长期受到“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观念影响,迫于生计才选择此种方法。水资源管理部门应该转变观念,意识到周边社区村民是水资源的使用者,同时也有权力参与水资源的管理。如果让周边社区村民自己管理“自己的水资源”,参与管理决策及管理过程,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那么保护水资源的行为可能就会变成一种日常的行为。

管理方式缺乏多样化。当前该地区的水资源管理方式主要是开展阶段性专项整治活动,通常是市水利局、市公安局联合行动,进行全面排查,重点打击,集中整治。重点打击取水许可管理的违法行为、河道安全违法行为、节约用水管理违法行为等。对于破坏水资源管理的行为通常采用的方式是经济处罚,暂扣生产工具、没收非法所得。这种以经济处罚为主的管理方式在一段时期内确实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长期来看,可能会激发管理部门与水资源周边社区村民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对管理人员缺乏系统培训。日常工作中,水资源管理人员所经历的正规系统化的培训欠缺,仅有的几次培训活动都是集中在专业技术的培训上。例如,如何办理取水许可申请证、编制水利“十二五”规划、编制水务管理年报、南水北调基金征收上报统计表、水污染月报等专业技术知识培训。培训内容很少涉及到如何提升水资源周边社区居民的保护意识、如何开展人性化的管理、如何了解社区村民的经济收入状况、如何进行社区村民的能力建设等内容。

水资源社区共管模式构建

社区共管这一自然资源管理模式,强调的是资源周边社区公众的参与性和自主性。简单地说,水资源社区共管就是使当地社区和相关利益群体积极参与到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工作中。政府、水资源管理机构和外部专家都应相信当地社区公众的能力并给予必要的技术支持和资金帮助。开展社区共管的过程中,社区公众为自己提供管理水资源的机会并规定自己所应程度的责任,明确自己目标和愿望,明确所进行的活动都涉及到自身的福利,自觉地成为水资源的管理者、监督者和保护者。针对平顶山市当前水资源管理现状,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构建水资源社区共管模式。

确定水资源社区共管的主体。社区共管相关利益群体有很多,主要有水资源周边社区、政府和水资源管理机构、经济实体组织、教育机构、宗教团体等,其中水资源周边社区公众应是社区共管实施的最重要的主体。

周边社区与水资源有着最直接的关系,他们的日常生计活动对水资源有着较强的依赖性,对水资源的保护产生直接影响。为确保有效的保护和管理,在所有的利益相关群体中,水资源周边社区公众理所应当成为资源管理的最重要的主体。从公平的角度来讲,周边社区的需求和利益不应被忽视,由于社区周边的自然资源是当地社区生计的主要来源,让他们管理自己生存环境中的资源,既可以通过直接管理水资源从中获益,也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地的发展需求。从近年来社区参与管理的实践来看,社区村民有能力管理好社区周边的自然资源,比政府或资源管理机构独立承担管理主体的效果要好。让社区村民参与日常管护活动,可以充分发挥“乡土专家”的能力,能使保护效果更有效。此外,让当地社区进行自然资源的管护在成本收益上有显著的经济性。通常情况下,由公共部门来管理社区周边水资源的成本较高,且常常得不到村民的支持,而由社区来管理他们赖以生存的资源则是一种降低成本的好方法。

确定水资源社区共管的对象。水资源社区共管是指让社区参与管理和保护方案的决策、实施和评估,并与水资源管理机构共同管理水资源的模式。这一概念明确了社区共管的对象是水资源。社区共管活动的设计和实施都应围绕促进生物多样性有效保护和水资源可持续管理这一核心,但在社区共管活动的执行过程中,社区共管对象的类型和数量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在共管初期,具有冲突与矛盾性质的水资源是社区共管的对象。

增强社区公众参与共管的意识。宣传教育是提高社区公众参与意识的主要手段之一。宣传社区共管思想可以使水资源周边公众认识到当地社区与水资源保护区域同属一个大的生态系统,水资源的保护情况与社区发展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长期对水资源共管模式进行宣传,使社区共管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因地制宜地针对不同的社区群体开展水资源教育工作,特别是提高贫困户参与社区共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外,可以考虑在学校教育中加强生态教育内容,尤其是在水资源周边社区的当地学校,以青少年的教育活动带动整个社区公众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

建立社区公众参与保障机制。社区公众参与水资源共管应是一种有偿的行为,当社区参与管护时,资源管理机构也应帮助社区发展经济、提供技术指导和相关协助,为社区公众解决生产和生活上的困难。可通过坚持社区需求原则,注重满足社区的共同需要、共同利益来培育并增强村民参与共管的积极性。所谓坚持社区需求原则,就是从社区的客观实际出发,把解决大多数村民的实际需求放在首位。由于解决这些问题符合大多数村民的共同需求和利益,使他们得到实惠,从而调动村民参与共管的积极性。对社区帮助与支持的形式不是固定的,应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比如在管护方面,由于水资源区域分布上具有分散性和开放性,因此就地吸引当地社区公众参与,根据水域面积特点来安排管护人数及工作量,以达到社区公众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形成良好的自律机制。同时,公众的参与最好通过经济合同的形式明确参与者的责、权、利,避免出现“人人管如同没人管”的状况。

建立共管激励机制。人们在预期行为有助于实现自身利益的情况下,才会努力去做某件事情。要激发社区村民参与水资源共管活动,就需要采取一些的行之有效激励措施。只有当他们感受到从参与共管活动中获取的收益大于参与成本时,才会为共管贡献时间、物质和智慧。由于水资源周边社区生计来源单一,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因此共管活动实施的早期,以经济激励为主,其他激励为辅的方式对社区共管工作的顺利开展会更加有效。该地区村民出于生存和发展的压力,通常关注经济发展比关注资源保护会更多一些,那么就可以协助社区优先发展短、平、快的项目,特别为对水资源依赖程度高的农户和贫困户提供优先参与的机会,让他们从项目中受益,重新认识到保护水资源的价值,逐步改变村民非法采沙、无序捕捞等利用水资源的传统方式。水资源管理机构可聘请社区村民为巡护员,给予一定的数额经济报酬。对于积极参与水资源保护工作的村民,比如对发现非法捕捞、采沙及时报告者、举报水资源破坏事件者等都可给予经济和精神奖励。除了以上所提到的经济激励之外,政治激励、精神激励等其他方式也是有效的。在水资源管理重大问题的决策上,给予社区村民充分的发言权,尊重并采纳他们的意见,认可他们的管理决策能力可以增强他们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另外,水资源管理部门可以把部分权力转移给当地社区,既体现社区参与共管的主体地位,也增强他们能够管理好自然资源的自信心。

建立科研院校、自然保护团体参与保护的互动机制。在我国自然资源保护事业的发展过中,部分自然保护管理部门曾尝试与科研院校、国内外自然保护团体合作开展保护项目,成功引进了先进的保护理念和管理模式。就水资源管理而言,科研院校和自然保护团体在共管项目的引进、实施、推广、经验教训总结等方面都能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第9篇

1.1思想认识不足,节水意识淡薄

基于上述水资源配置分析,当用水保证率提高时,菏泽市农业、工业、生态则将出现不同程度缺水状态,水资源短缺形势严峻。菏泽市部分工业存在生产能力大于污染处理能力的问题,在正常生产情况下工业年排放COD总量要达到1.25万t,加上城市生活污水,万福河、东鱼河、洙赵新河等3条主要河流综合污染指数年际变化呈逐年上升趋势。农业、个别服务行业也存在水资源浪费、利用率不高的情况。从节约用水、可持续发展来看,部分领导干部、取用水户、社会群体没有认识到人与水资源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重要性,仅仅把节水当成目前的权宜之计,没有认识到节水工程的长期性。部分领导干部、负责人对水资源管理制度了解不深,认识不全,个别水利部门和环保部门对制度理解不透彻,宣传方式不灵活、范围不广,执行力度不足。

1.2缺乏统一管理,开发过程紊乱

菏泽市属于资源性缺水、水质性缺水、工程性缺水并存地区,菏泽地下水的浅层水苦咸,深层水氟化物偏高,整体地下水水质较差,因此只能以黄河水作为饮水水源,导致很多非法取水现象。比如城市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的城区自备井必须全部关闭,但有些饭店、宾馆、洗浴中心等依然在使用私自设置的自备井,这种现象不仅加剧了水资源的供求矛盾,而且增加了废水排放量。另一方面,菏泽市作为全国棉粮生产基地,对用土量的需求很高,加上一些需要泥土为原料的工业如烧窑等,导致河堤破坏严重,甚至部分河堤的外大堤已低于水面。减缓了水资源的流量,进而破坏了水工程的运行。水资源的开发管理中缺乏统一的工程规划,对开发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没有事先提出明确的应对措施,导致开发过程中出现影响整体工程进程的不良现象。

1.3法律政策欠缺,监管力度薄弱

目前,山东省水资源管理适用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山东省取水许可管理办法》、《山东省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但是菏泽市相关的水资源政策法规体系尚未完全建立,政策法规配套情况存在差异。部分法律法规偏于理论,实际执行起来有一定难度。不同部门出台的水资源管理政策和法规存在不衔接甚至冲突的情况。与水资源法律相关的配套的考核制度、激励奖惩制度、补偿制度等仍然不完善甚至缺失。没有相应的保障体系和监督体系,导致水资源法律政策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发生偏差,或者执行不足,缺乏足够的权威性,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1.4经济手段不力,宏观调控失衡

根椐山省135号令规定,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直接从地下或者河流、湖泊、水库取水的单位和个人,必须缴纳水资源费。农业灌溉、农村非经营性取水暂不征收水资源费。家庭生活和零星散养、圈养畜禽饮用等少量取水的也不缴纳水资源费。从河流、湖泊、水库中取水的,水资源费征收标准为自备水源0.30元/m3,公共供水0.20元/m3;从地下水取水的,自备水源0.55元/m3,公共供水0.45元/m3,微咸(劣质)水0.15元/m3,疏干、排水0.10元/m3。对于超采区内公共供水、自备水源水资源费征收标准按当地地下水相应公共供水、自备水源征收标准的2倍征收。合理的价格是配置资源、保护资源的重要经济手段之一,从上述政府颁布的号令可以看出:由于水价成本核算不科学、不全面,造成了水价不合理、水价偏低的现实,导致了许多水资源浪费的情况,部分污水处理企业无力偿还贷款,甚至亏损,难以达成水资源的优化配置目标。

2资源开发政府管理的对策

2.1提高节水意识,加强宣传力度

菏泽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该认清本市现在的水资源形势,加大节水宣传工作的力度,加强自身以及群众、工业企业等群体的节水保水工作的责任心,减少生活用水的浪费,认识到水资源匮乏的严重性和节水保水的紧迫性。政府应该积极引导建设一个节水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努力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生活环境。在污染治理方面,坚持节约与治污并重,工业企业中着力宣传开源节流,节约水的使用量。严肃查处水污染防治违法行为。对执法不力、失职渎职的执法人员也要追究相应责任。政府还应积极引进、开发科学技术,提高农业、工业用水的利用率,提高企业工业等治理污水的能力,促进水资源循环利用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达到优化配置的目标。

2.2合理配置水源,统一规范管理

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优化配置是实现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基础,是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根本。规范管理首先要菏泽市政府要认识到自身的宏观调控作用,运用政府的权威明确划分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协调他们之间的矛盾,使得水资源管理的各项工作衔接有序,责任到位,角色明确。其次推进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建立起科学协调的水资源综合管理体制,加快建设现代化的信息采集、处理系统,逐步实现对水资源全方位、全领域、全过程的统一管理[7];最后是提高管理部门人员能力和水平。政府和相关部门在做好设1期陈佳佳:区域水资源政府管理对策研究125施配备工作的同时,应加强教育培训工作,努力增强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本领,学习典型代表事迹和其他地区先进的制度和技术,对受训人员进行考察、考核和奖惩,提高整体业务水平。

2.3完善法律政策,提高监管力度

菏泽市政府为完善水资源法规体系,使水资源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应注重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每个环节的政策规范。水资源开发方面包括水能开发、水文工作管理、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资源论证、水利规划、水利建设资金、水管理体制、水工程建设管理、质量监督管理等;水资源利用方面包括取水许可、水资源有偿使用、水权转移等[8];水资源节约与保护方面包括保护水质和水量、水生自然保护区保护,防止污染、枯竭、堵塞和过量开采,建立起完善的污染赔偿制度等;水行政执法方面要注重对水政监察执法队伍建设与管理和执法程序的公正公平,严格执行水行政执法并加强对执法行为的考察和监督管理。

2.4制定合理水价,发挥宏观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