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27 03:38:56
导语:在农村服务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作为直接服务“三农”的基层供电企业,解决好农村用电中的矛盾和问题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农村电网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农村电网管理界面不清、农村电网装备水平不高、农村电网服务人员素质偏低。同时,由于历史原因,农村供电服务的整体水平落后于城市,基层供电企业原有的服务方式、手段和内容,不能适应新时期农村客户多元化、高品质的用电需求。为此,山东省电力公司近年来积极探索以履行社会责任为导向的农村电网服务体系建设。
2.主要做法
变代管为直管,贯通农村电网专业管理体系。2006年,山东省电力公司针对该省农村电力资产多头及交叉管理的问题,积极争取政府的政策支持,将8.3万台(780万千伏安)、配电线路12.7万千米的农村电力资产产权逐步划归供电公司。而后在对农村电网管理现状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彻底打破原来的农村电网管理模式,变代管为直管,实施专业化管理。注重前置服务,科学规划和建设农村电网。2006年底山东省电力公司正式接收全省农村电力资产后,一是通过对农村电网开展拉网式排查、多层次分析,掌握农网设施现状及其运行情况。二是通过对农村电网进行创新性研究,确立了“小容量、密布点、短半径、绝缘化、网架灵活”的农网建设原则。并根据经济发展、用电需求、地域环境等,将农村划分为A、B、C、D、E五类区域,并创新实施分类供电模式。三是按照先急后缓、分步实施的原则,对农村电网进行分级规划、建设与改造。夯实普遍服务基础,打造无缝一体化服务体系。山东省电力公司组织开展了“走十村、访百户、串千家”走访活动,深入了解客户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对共性问题开展服务提升可行性研究,制定实施了“先巩固(普遍服务)、后拓展(特色服务)、信息化(信息化支撑)”的服务提升措施,建立了“无缝一体化”农村电网营销服务体系。一是统一服务标准,改进服务流程和服务内容,打造并巩固了“一条热线,两个服务圈”营销服务网络体系(即统一95598服务热线,打造40分钟抢修圈和10分钟缴费圈)。二是以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为原动力,丰富服务内涵,创新服务手段,实现保电服务“主动化”,特需客户服务“差异化”,日常运维服务“互动化”。三是运用远程测量、通信技术等先进手段搭建信息化远程服务平台。树立主动服务思想,建设农村电网服务团队。公司从教育培训、约束激励和文化引领三个方面提高农电工服务意识、服务技能和服务效率,建立了“响应速度快、服务能力强”的农村电网服务团队。在对农电工教育培训方面,建设“一室、一地、两中心”的“连锁式”基层实训设施,建立一支“保姆式”专业化的内训师队伍,开展以“实景式”培训为主的阶梯式培训;在约束及激励方面,创建“农电工素质模型”,从服务意识和技能素质两个维度评价员工的综合素质,按照A、B、C、D四个等级实施员工动态管理。提高责任服务意识,强化监督评价和持续改进机制。通过采取行之有效的“连缝”措施,实现“无缝隙”服务,建立了自我评价、客户评价、政府评价和第三方评价相结合的四维度服务监督评价体系。
1.1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服务体系现状新农村建设提出以来,就要求农村金融体系要有一个质的变化,对其需求量和服务方式等提出更高要求.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存在较多问题,很大程度上导致我国农村经济的滞后.
1.1.1居民取款不方便,农村现金流量加大随着商业银行的系列改革,他们关注的重点对象也发生改变,不仅没有对农村的更大投入,反而是对农村“弃之不理”,继续向着发达城市和大企业前进,对农村信贷和业务缩减职能等.可由于金融网点局限,农民存款很不方便,很难和新农村建设中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保持一致.还有金融机构网点撤并,服务已经达不到现在农民的需求,这样会使农民失去对金融机构的信心,也给银行对于市场现金流量的掌握带来不利影响.
1.1.2现代化水平低,信用社吸纳资金能力不强,农村资金利用率下降农村金融机构提供的还是基本的服务,缺乏一个发展的服务观念,以至于农村经济结构和农村服务步伐不一致,电子的货币在农村基本行不通.时代在发展,农村亦是如此,不能还是一沉不变,这才是我们今天提出的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目的所在,要以发展的眼光去对待发展中的农村.
1.1.3利率走高,服务区域相对缩小,农民贷款难问题突出如今的金融贷款定价机制还没有真正落实,由于各个地区、各个产业的差异,农村的信用社发放贷款的利率都是一样的,这样无法正常发挥利率杠杆的作用,对于困难户还本付息还是有一定的难度,贷款风险趋于集中.
1.1.4农民了解金融政策途径有限对于金融知识方面的不够了解,直接影响农民在金融方面的消费,这个也是农村金融消费不足的原因之一.
1.2新农村建设对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创新要求
建设新农村对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更高的质量,原有的金融服务体系已经不适合新农村建设,根据实际的情况去改变和创新是必要的.
1.2.1资金需求量更加巨大农村资金的投入主要来源于农村金融机构,只有少部分是公共财物提供的,如果还按照以前的比例去投入农村,这个是不切合实际情况的,肯定是不够的.
1.2.2服务方式更加多样化农民手里的资金多了,处理的样式就丰富了.而一些地区还存在金融机构的撤并现象,现有的金融机构和邮政储蓄没有什么俩样.资金的使用多样,客观上要求金融服务的品种丰富、手段多样,服务方便快捷,目前的金融服务还达不到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1.2.3中西部金融服务需求更加突出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是为了协调东、中、西部的发展,中西部在政府的关注和自身的努力下经济也持续走高.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现了金融资源不足,金融网点不足,竞争力不足,整体金融服务水平低下,创新金融服务体系是迫在眉睫.
2创新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服务体系的思考
2.1新农村建设中的金融服务体系在我国地位及发展趋势近年农村呈现银行运行良好、农村金融需要得到满足的现象,农村有了适度的竞争,市场逐渐被打开,农村金融正在向一个高水平的金融服务过渡.虽然农村金融资源稀缺,但是覆盖率和服务的有效性还是获得普遍的认可和信任,有着广大的群众基础.随着农村金融服务知识的宣传和熏陶,高覆盖率的金融服务网点和基础服务将遍布全农村.农村金融贷款的风险和收益不同于城市,如果风险得不到控制,农村金融服务将无法持续运行.加之风险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农村金融业务也会稳步发展.
2.2创新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议
2.2.1制定专门法律,营造法治农村氛围首先,制定农业投资法,通过立法使国家及地方的经济组织对于农村投入的负责,不再具有盲目性.其次,制定农村合作金融法.通过对其他国家经验的吸取,农村合作金融法的制定将是服务“三农”的长期有效措施.最后,制定农业保险法.只有保障农民的收入才能是新农村建设长期的进行.
2.2.2发挥政府政策保护性作用,营造良好政策环境政府通过立法方式和政策指引,让商业银行创新金融服务业务,增加对农村金融资金供给,更好的适应融农村金融市场,从而有效融入.
2.2.3建立农村金融竞争体制及金融服务体系丰富农村金融市场,形成良性竞争.首先,要扩大农村多种金融的业务范围.其次,大力发展合作性农村金融组织,达到资源利用最大化.第三,规范农村金融组织,引导民间金融发展,规范农村金融组织,更好得服务“三农”事业.
黑龙江省农村信息传播存在的问题
1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导致信息覆盖率低
黑龙江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处于中国版图的东北部,农村人口占有较大的比例,经济水平相对欠发达,致使农村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虽然近几年得到普遍提高,但是信息基础建设仍然相对落后,互联网在农村的应用和发展还十分滞后。信息资源缺乏整合力度,信息资源分散,各地区存在着农业产业方向不同、经济基础不同的差异。由于这种不平衡性,决定了不同地区的农民所使用的媒介传播手段存在差异。在经济较富裕地区,农民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及时有效的获取农业信息,由政府出资建设的互联网工程目前已到达乡和个别村,他们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通过互联网等现代信息化手段获取信息,农民的自主能动性较强;而在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薄弱,网络建设建到县或一部分乡,即使个别的到村,但网站维护也不及时,内容更新慢,如明水县,电脑普及率极低,即使个别农民购买了电脑,但也主要用于娱乐和孩子学习使用,不能有效的利用电脑收集致富信息。该地区的农民主要信息来源依然依赖较为传统的手段,如邻里间的交流、村能人的带动、各级农技推广部门发放的宣传资料等,缺乏寻求信息的主动性,信息传播闭塞,而通过这些渠道得到的仅有的信息往往不能及时指导生产,严重影响农民增收。很多农民没有能力购买自己感兴趣的报刊和书籍,造成了有学习的欲望但没有能力实现的窘境,即使相关部门也能免费发放农业相关书籍和报刊等资料,但这种免费发放的次数少之又少。
2传播的信息理论性过强,导致信息服务应用效率低
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农民普遍反映通过报纸、杂志等传媒方式得到的农业信息理论性较强,农民看不懂,无法将期刊报纸刊载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例如病虫害防治信息,其中涉及许多农药的成分和配比,农民无法掌握具体计量,在家中操作十分困难,造成了即使有信息源也无法应用于生产。而且农业报刊杂志信息量十分有限,特别是中国目前的图书期刊发行都是按照市场机制运作的,关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书刊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致使农业书刊的内容更新速度慢,知识陈旧,许多书籍是理论性的书本知识,对于文化结构参差不齐的中国农民来讲,很难掌握其中的技术要领。在广大农村缺乏适应当代农业发展和农民需求的通俗易懂、物美价廉的农业书刊。
电视和广播是农民接收信息比较直接的方式,尤其广播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可以随时收听。随着农民对农业信息重要性的认识,现在电视和广播中开设了一些农业频道或农业栏目,但是电视节目和广播没有固定时间的重播,黑龙江省农民的文化水平又存在较大差异,往往在看到或听到比较感兴趣的信息时来不及记录,对很多新的信息只是掌握了名词,却无法理解其深层含义。而且电视台播放的农业科教节目时间一般在早晨,与农民的作息时间错位,农民白天所看的电视节目都是以娱乐节目为主,即使偶尔看了农业科教节目,但由于电视上、广播中播放的技术与自己从事的职业对不上或不实用,因此对这个节目的认知度和期望值越来越小,日渐位移,就将注意力逐渐转向村能人和村干部,这就容易造成信息的不准切和滞后性。此外现有的许多节目形式单一,没有采取农民喜闻乐见的真正在田间地头指导的贴近农民的生活的拍摄模式,经常采用讲座等形式,影响了农业信息的有效传播。
3缺乏信息服务专业人才,导致信息服务缺乏针对性
农业信息传播具有其特殊性,不但要求坚实的信息领域的知识基础,还要求对农业信息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因此对信息传播的人才素质要求就较高。现有的农业信息服务人员多是从事农业相关专业,对信息相关知识掌握较少,又缺乏系统的学习和培训。
2008年,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编辑出版中心曾经承担了农业部的一项对当时我国现有生产力水平下的农业推广体系的现状进行调查的项目,发现目前农村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没有发挥应有的职能和作用,这与人员本身的素质有一定的关系,但主要是各级政府对农业服务人员的重视不够,没有把服务人员素质的培养同农业发展和农民素质提高联系起来。在农业信息的传播过程中信息的引导是基础,只有农民从内心认识到了掌握信息的重要性才能主动去运用各种手段寻找信息。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对于广大农民朋友来说是比较容易接受的形式,但是农民常常苦于无处问询,采取书信或者电话的形式往往得不到满意的回答,这极大的伤害了农民寻求信息的积极性。由于农业信息服务人员往往工作在第一线,地处相对偏僻的农村,经济条件相对落后,无法吸引专业人才扎根农村。
信息传播专业人才的缺乏严重影响了农村的信息传播进程,没有好的输出传播途径,农民就无法及时接收到快捷有效的信息,使得生产无的放矢,无法得到经济上的回报。由于专业人才的缺失造成了一些地区农民只能依靠村能人获取农业信息,对信息没有选择余地,但由村能人提供的信息常常依靠他们自己的经验,在准确度和责任性上没有保证。信息服务缺乏针对性,不仅只存在于图书和期刊方面,网络信息同样存在这方面的弊病。现在运行的许多农业网站多是对于农业商品信息的宣传,类型之广令人眼花缭乱,但是关于指导农民生产、农情预测、生产资料选择标准、致富信息等的信息相对贫乏,这使得许多拥有计算机渴望通过网络掌握更多新科技、新动态的农民十分迷茫,长此以往将对农业网站失去信心。
4农民的信息意识薄弱,影响信息的传播和利用
在信息化发展如此飞速的今天,信息可以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观念距离这些农民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在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农村,农民经过多年的宣传和生产实践已经对信息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可以通过电视、广播和网络主动的寻求信息,但是对哪些信息能够切实于生产相结合理解还不能够完全理解,处在比较盲目的信息搜集阶段,没有清晰的信息运用意识。但是对于信息获取的途径还是比较茫然,更多的还是采取比较传统的方式,跟随邻居或者村能人,依然有较重的从众心理,缺乏自主性。他们的信息意识还只局限在最基本的盲从阶段,没有主动寻求的意识。在一些较偏远的地区许多农民仍然认为只要精心的伺候庄稼,收成的好坏完全取决于年景的好坏,思想“刻板成见”,导致获取新信息的意识十分薄弱。
5农民文化程度低,导致接受信息能力差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大部分文化水平相对较高的农村青壮年都已离开农村,出外打工,而留守家园从事农业劳动的或生产经营的多是一些妇女、少年和老弱病者,他们受教育时间短、文化水平低和缺乏科技文化知识,许多农民只有小学到初中文化水平。而当前信息媒介传播形式一般都是书籍、报纸、期刊、电视、广播及网络,对其传播内容需要一定的文化和理解能力才能掌握,这对于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民可谓巨大的挑战。较多的农民在收看电视节目的时候,只是关注电视剧等娱乐性节目,很少收看农业政策、科技等节目。对于农业报纸和期刊由于知识文化水平有限,很难理解上面的信息,则很少接触。而一些生动的形式如专家大院、农民课堂等往往在短时间内集中传播了大量的信息,农民不可能在几小时或一上午就能完全消化理解所有的信息,如果完全消化吸收,则必须需求农民有较好的记录和理解能力,只有理解才会产生思考形成问题与专家或者农技推广人员形成互动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及时的提问,解决自身生产中遇到的问题。但是一些经常下乡讲课的人员反映,农民在听课的过程中往往只是被动的听讲,表情木讷,反应迟缓,缺乏互动,很难全面的接受所讲授的知识信息,特别是偏远落后地区的农民,思想比较陈旧、僵化,传统的旧观念、旧习俗在他们的思想意识中比较顽固,他们很少接受外来新生事物,喜欢按照自己的老办法从事农业劳作,对新技术和新品种持怀疑态度或抵制情绪,因此,影响了信息的传播。
6缺少信息反馈意识,导致信息传播链条中断
信息传播过程包括传播、接收、消化、吸收、反馈、再传播等循环反复过程,在农业信息传播过程中信息反馈同样是重要的环节,信息反馈是农民对信息需求的一种重要体现,它一方面反映了农民对传播信息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可以反映该信息的正确性和实用性与否。因此传播者只有得到正确的信息反馈,才能对提供的信息做出有效的调整,使信息真正服务于农民。黑龙江省农业信息反馈这一环节基本处于缺失状态,农民没有主动反馈的意识,各级农技推广部门又缺乏跟踪调研,因此对所传授的技术或的信息针对性如何、效果如何一概不知,将信息机械的传播、讲授出去,就完事大吉,因此,反馈环节的缺乏,导致信息传播的链条中断,从而影响信息传播效果。
黑龙江农村信息传播的对策及建议
建设良好的农村信息传播服务模式和完善信息服务体系是新时期各级政府面临的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因此信息传播过程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制定适合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信息服务模式。
1提高黑龙江省信息化服务水平的对策
各级政府要提高认识,加强宣传,提高服务于农民信息需求的主观意识,认识到信息对于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性。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一是科学管理,提高信息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实用性,提高各级职能部门的工作效率,充分发挥现有信息传播途径的优势,努力争取扩大更多传播途径;二是加大政府投资力度,按区域、按程度扩大“三电合一”的传播面和效能,逐步实现全省农村的信息化;三是由政府出资组织建立农民协会:分类指导,强化专家大院、院县共建、大篷车等服务模式,采取农民点菜、专家下厨的具有针对性地农技服务培训,推动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的健康发展;四是加强农技推广人员和信息服务专业人员的梯队建设,在基础设施建设短时期内不能普及到户的特殊时期,发挥推广人员的作用,缩短农村信息传播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2黑龙江省农村信息传播服务模式的建议
2.1“政府+农民协会+公司”的农村信息服务站模式
即由政府主导,以资金扶持、项目支持的公益服务方式无偿投入一定的资金扶持农民成立协会,农民协会由村能人、种粮大户或掌握一定科技知识的农民组成,这些成员可以向身边的农民进行宣传,扩大农民协会的影响,形成农民自己的基层组织,增强沟通,同时及时反馈农民的信息需求,通过协会得到的信息可以指导农业生产、农民致富。公司的加入可以保证农民的生产资料来源质量,同时还可以为农民生产的农产品提供销售市场,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政府+农民协会+公司”的三方合作模式适合于中等收入或者相对交富裕的地区,这些地区的农民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较强,对市场有一定的认识,有获取信息的欲望,可以通过多种形式主动寻求信息,并对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方向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农民获取信息的主观能动性较强,地方政府及职能部门可以根据按需服务,充分发挥各级部门的资源优势为农民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还可以帮助农民规避市场风险,减少自然风险带来的损失,引导生产和经营,促进产销对接,增加农民收入。
2.2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自助式服务模式
自助式服务顾名思义,是农民根据自身的需求,自筹资金建立的具有不同职能的自主管理的各种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该组织通过开展信息服务,为组织内成员提供专家咨询、人员培训、领域内农业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品种、生产资料、销售和相关信息服务。目前黑龙江省农民对这种服务模式比较认同和接受,一些地区已经组织了符合地方特色的各种类型的农村经济合作社或者农民协会组织。
2.3农民之家、专家大院、大篷车等服务模式
这种模式是以政府、农业专家、企业或农民协会为主体为农民服务。由政府组织农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的专家到专家大院、田间地头直接讲授农业实用技术,使农民对专家提供的信息能直观的理解和消化;农民即是受体又是信息传播的载体。把农民之家、专家大院办成全方位、多功能的立体式服务形式,通过与农民的面对面沟通,及时解决农民在生产上遇到的问题,同时与农民及时沟通掌握第一线的信息反馈,不断调整工作思路和方式,以更好的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使农民之家和专家大院成为农民随时随地获取科技知识和生产技能的课堂。该模式适合各类地区,尤以经济欠发达地区比较实用。主要是由于这类地区地处偏远,信息闭塞,农民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面对面的讲解可以更加有效的将科技信息传递给农民,专家也可以通过与他们的沟通掌握当地的具体生产情况,针对地区特色提供服务,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提供信息来源。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已经在全省63个县开展了院县共建、院乡共建和院村共建等形式,这些共建形式就是这种模式的具体体现。
2.4多元化信息服务模式
内容摘要:本文对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体制建立的路径选择进行了探讨。我国广大农村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建设的严重滞后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因素,广大农民对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非常迫切。因此要把建立农村公共服务体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的投入,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
关键词:农村公共服务体制建立路径选择
十七大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扩大公共服务,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建立健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扩大农村公共服务,增加和改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是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具体行动;是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必然途径。在实现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党和政府的基本职责和服务宗旨。建设服务型政府已成为我国进行政府改革,提高政府绩效,促进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对于一个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总量近70%的农业大国来说,在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滞后日益突出并成为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关键因素的客观现实下,加快农村公共服务体制的建立与完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1公共服务体制的内涵
所谓公共服务体制,主要是指公共服务供给体制,是由一系列彼此相互联系的关于公共产品与服务生产和供给方面的制度所构成的完整体系,主要包括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即公共产品与服务应该和可以由谁来提供。实践证明,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并不总是能将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在政府公共服务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实现公共服务多中心供给的制度安排,是公共服务改革的必然选择。公共服务供给结构,即应当向社会成员提供哪些公共产品与服务。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公共需求的内容也不断发生变化,公共服务的供给结构必须依据公共需求内容和结构的不断变化作出相应调整。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即怎样向社会成员提供其所需要的公共产品与服务。公共服务供给对象,即不同类型公共产品与服务主要和应当向哪些人提供。其中有面向所有社会成员,让所有人都受益的全国性公共产品,也有面向某一地区或社区成员,仅使部分人受益的地方性公共产品,还有仅针对某类特殊人群的。建立完善的公共服务体制,必须明确公共服务的受益对象公共服务监管机制,即如何确保公共产品与服务的有效提供。尤其在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的情况下,政府的监管职能更要加强。
农村公共服务是指满足农村公共需要,市场不能提供或不能完全由市场提供,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社会产品,内容涉及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公共事业、公共福利、公共服务等广泛领域,既包括有形的产品,也包括无形的服务。
2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体制发展现状
公共服务是国家为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具体指为社会提供的各项公共产品和服务。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多年来,我国农村公共产品虽不断增加,但与城市相比,特别是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及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的实际需要相比,有很大差距。随着信息技术、网络传媒的发展,经济性公共服务是相对比较公平的,主要差距体现在社会性公共服务上。和谐社会旨在和谐,缩小城乡差距是其根本目的之一。公共服务体制主要包含公共服务供给主体、供给结构、供给方式、供给对象、供给监管等方面的一系列制度安排。
当前,我国正处于从初步小康向全面小康社会过渡、从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转变的关键时期。在这一过程中,社会成员的公共需求呈现出全面快速增长的趋势。然而,由于政府转型的滞后,各级政府对公共服务职能缺乏深刻的理解和紧迫感,使得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机制尚未建立起来。而公共需求的全面快速增长与公共产品严重不足、公共服务不到位之间的矛盾已成为我国突出的社会矛盾,因此,尽快建立社会主义公共服务体制,为全体公民提供充足有效的公共产品与服务,是新阶段解决社会矛盾的迫切要求。
(一)城乡财政投入的差距
公共财政的投入直接决定公共服务的质量。据相关资料统计,1990-1998年期间,国家用于农村的各项支出总和占全国财政支出比重为15%。而占全国总人口30%的城镇人口却使用了政府财政支出的50%。
(二)公共教育投入的差距
第一,城镇中小学生生均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是农村的1.5倍,城镇中小学生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是农村的1.3倍。第二,减免农村中小学学杂费政策未出台之前,从学杂费占人均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看,农村普通小学生是城镇学生的2.5-2.6倍,普通中学生是城镇学生的1.2-1.3倍,高等教育农村负担更重。第三,从办学条件上看,无论是学校的固定资产,还是学校的校舍建设、师资队伍,农村与城镇都有很大的差距。第四,农村从国家教育投入中的受益比城镇少,全国绝大部分的高校都设在城区,绝大多数国家重点中学、小学都在城镇,绝大多数知识分子都在城镇工作。
(三)城乡公共卫生医疗的差距
与城市和发达地区相比,广大农村及中西部偏远地区的公共卫生体系不健全,人民面临着巨大的疾病风险和经济负担。从卫生支出绝对额看,城镇是农村的2.2倍;从医疗条件看,城镇每百万人口拥有的医疗病床数是农村的6.19倍,拥有的卫生技术人员数是农村的1.85倍。农村的医院基础设施与城镇相比有很大差距。
(四)农村社会保障水平较低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率比城市低;农村医疗保险制度还不完善,造成大病致贫返贫现象;养老保险几乎没有,造成普通农民负担过重,不仅要负担儿女的教育费用,而且要负担老人的疾病治疗和赡养费用。
(五)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事业发展的差距
农村与城市、农民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拉大,集中体现在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与城市的差距过大。长期以来,中央财政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投入了大量资金,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设施服务基本上靠农民自己投入,这就造成了城乡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方面差距拉大。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重要的就是要改变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落后的状况。在基础设施投入上,城镇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是农村的近6.89倍,政府预算内投资城乡差距是11.11倍。在基础设施和文化产品使用上,农村的公路建设,家庭拥有电视、电话、冰箱、电脑,以及文化法律保障等方面等与城镇相比差距巨大。
3建立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体制的路径选择
农村地区公共产品匮乏、公共服务供给严重不足,因此,要建立农村公共服务体制就应以向农民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与服务,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基本目标。在服务型政府的执政理念下,在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方针指导下,在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指引下,有一个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此时是不断完善我国各项社会制度的关键时期。构建和谐,缓和矛盾,协调发展是达到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的基本要求。要解决当前农村的相对落后状况,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制具有重要意义。建立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体制的路径如下:
(一)构建公共服务相关法律体系
服务型政府以服务为理念,是有限政府,必然也是法治政府。一切事物的执行以法律为准绳,构建相关的关于公共服务的法律体系,可以从法律的层面为公共服务提供法律保障。加大公共服务的相关立法,可以让人民具体了解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以及范围,避免拥有公共服务权力的政府利用公共服务权有选择性的提供服务,进而产生不公正、不公平后果,同时滋生腐败,也可以让人民对政府的公共服务形成一个评价体系。目前城乡公共服务的差距,部分原因是由于公共服务不公造成的。相关法律体系包括相关法律问责制,公民代表参与公共政策(尤其是与公共服务有关的政策)的咨询建议制度等。
(二)推进行政管理改革且强化公共服务职能
我国在乡村实行乡村自治管理,村民委员会负责村民各项事务的管理和服务,并设村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等职,在一般农民心中他们是“官”。我国的行政升迁制度对村的基层干部不起作用,乡村干部虽由村民直选,但受乡镇政府影响极大。村民委员会的主要职能是提供乡村的公共服务,办理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上传下达中央政策,处理村民纠纷等。但事实偏重“下达”功能,缺少公共服务功能。主要原因在于村干部升迁机制缺失,公共财政上自上而下转到村级手中,按照经济学的假设,人的自私性会导致村干部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行为。因此在推进行政改革过程中,建立健全村民监督制度、村务公开制度,完善村干部管理制度,是促使村干部做好公共服务的关键。
(三)健全农村公共财政体制
提出的“向人民学习,为人民服务,请人民评判,让人民满意”,这四句话高度概括了服务的本质,公共财政是用来提供公共服务的,但必须做到公平公正,这样人民才会满意。缩小城乡差距有赖于公共财政向弱势群体倾斜。主要措施有:进一步进行税费改革,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应更依靠政府,加大对农村信贷投入,调整农民土地的征用政策,加大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等。
(四)完善农村教育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医疗卫生体制
强调:要加快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切实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在农村,加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和卫生队伍建设。在谈到教育时,他说:要切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重点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的经费保障机制。这突出了中央对农村问题的重视,完善农村教育制度关键在于调整农村教育结构,进一步免除农村中小学教育学杂费,改善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公共教育财政投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关键在于加大扶贫力度,健全农村养老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医疗卫生体制的关键是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理顺农村卫生管理体制,实施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加大农村卫生投入力度,扶持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公共卫生教育活动;建立医疗保险制度等。
除此之外,由于农民法律知识比较缺乏,文化程度比较低,要从根源上解决农村的落后状况,必须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充分发挥农民的主观能动性。只有这样,政府的功能才可以更倾向于划浆,而非掌舵,才更具备治理而非统治的职能。在此基础上,政府才能提供人民真正需要的公共服务,社会才会更加和谐。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做为唯一依法管理农业机械的农机监理部门,今后的工作量也会增加,担子也会加重,责任也会更大。然而,我们现在所运行的管理模式却远远落于机械化发展的步伐,不能够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这一点将最终成为阻碍农机监理发展的拌脚石。所以我们必须顺应时展需要,制定长远发展规划,改革我们现有的落后的管理模式,为农机监理在二十一世纪有一个较快发展奠定基础,那么,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形势下,应如何应对高速发展,不断更新的农业机械进行以行之有效的科学管理呢?
一、基层农机管理服务组织的地位和作用
基层农机管理服务组织是指以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为骨干的乡村农机服务组织。基层农机管理服务组织具有稳定、健全的乡镇农机管理服务体系,是农机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基层农机管理服务组织主要任务是宣传执行国家有关农机化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承担农机管理、安全监理、新机具和新技术的推广、人员培训、农机作业经营、维修等社会化服务,根据主管部门的安排,利用农作物成熟期的时间差,组织农机跨区作业,以提高农机的作业效率、降低使用成本。基层农机管理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为农机手的入户办证和安全生产,为新机具推广、技术培训、配件供应、机具维修、作业经营等提供了便捷的系列服务。
二、我国当前农机管理服务中存在的问班
1.基层农机管理体系不健全,技术力量薄弱。
原县属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在撤、扩、并后完全由县下放到乡镇管理,乡镇农机员任行政干部,或抽调到其它业务部门去,农机管理这一基层职能难以履行。乡镇、村级农机服务组织也不键全,有的乡镇有名无实,有的已被乡镇政府擞销,有的被企业兼并,而村级农机管理与服务组织大部分已不存在。幸存的农机管理服务组织技术力量非常薄弱,技术基础好的人已外流,人老体弱者从事农机服务已力不从心,而且对新技术、新农机也了解不多,有的农机网点不但技术设备简随,甚至有的从业人员未经培训就上岗。
2.服务范围较窄,服务体系中缺少“龙头”企业
多数县(市)级农机服务体系中,还有一定的服务范围和内容,也有一定的活力,但少部分县(市)级农机服务站农机服务内容单一、范围不广。乡镇级农机服务机构服务范围更狭窄。原先受国家资助、有一定影响力的农机服务公司(站),目前已人无影、站无迹了.而尚在的乡镇级农机服务机构缺少“龙头”企业,部分乡镇农机服务站服务品种单一,缺少活力。
3.农机服务人员素质不高,不能适应农机化发展要求
乡镇农机人员普遥存在人员老化、素质偏低的问题。绝大部分乡镇农机人员是从70年代中期进站工作的,由于人员参差不齐、文化索质不一,缺乏系统的业务培训,知识不能更新,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影响了农机服务,尤其是新式农机具的推广工作.乡镇、村级农机服务队伍中,不少从业人员由于没有通过系统的技术业务培训,不符合农机化发展要求。如服务质量、服务态度,产品跟踪服务等与农机化发展需要和用户的要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4.机管理和服务工作缺乏政府的扶持政策和保障机制,宏观调控手段不力
农机化服务工作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如购样机、搞试验和示范推广等,如果政府对农机服务体系建设、农机化推广应用的投人减少,特别是对那些经济不发达的县(市)农机管理服务机构,必然给工作带来困难,影响这些地区农机化的发展。政府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也不够。一些部门除了收费外,很少关心农机的发展,这样只能加重农机户的负担,严重影响农民发展农机的积极性。
三、完善基层农机管理服务的对策
1.大力宣传,提高对加强农机管理和完善农机服务体系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农机服务体系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教兴农的桥梁和载体,是农业产业化的有力支撑,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作用,也是农机化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一定要大力宣传大农业生产中农机的作用,把农业现代化与农机化发展紧密的联系起来,使农机工作在农村现代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2.完善农机安全管理体制。
(1)健全体制。乡(镇)一级由县农机局根据一定的配备标准,派驻农机安全管理员,当地人民政府不得抽调去完成其它工作。
(2)职权法定。农机安全管理机构的职权必须由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享有执法主体资格,县农机局加大农机安全监理执法检查力度,查处重大农业机械安全事故和违法案件,指导基层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和业务培训。
3.提高基层农机管理服务人员综合素质
基层农机管理服务人员素质是农业机械化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只有基层农机管理服务人员素质提高了,才能科学地操作各种现代化农机工具,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机效益;只有基层农机管理服务人员素质提高了,才能自觉遵章守法、杜绝违章操作;只有基层农机管理服务人员素质提高了,才能更有效地服务于农村经济。提高基层农机管理服务人员的素质,是实现农村机械化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必须加强基层农机管理服务人员业务培训。通过培训,增加专业知识,增强服务观念,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作作风,造就一支作风过硬、品德优良、知法懂法、精通业务的基层农机管理服务队伍,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4.加强农机站自身建设,做好综合管理
首先是制定各项制度。一是工作分配制度:把各项任务细化、指标量化,使人人有目标、个个有职责。二是考核制度:根据各自分工不同,实行干部年终考核百分制。三是奖惩制度:实行“三奖励”、“三结合”即以奖励为主,奖励与惩罚相结合;以表扬为主,表扬与批评相结合;以精神奖励为主,精神与物质相结合。以此来激励干部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推动整个农机管理目标的实现。
第二是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设立服务监督台,热情解答机手咨询,接受群众来访,“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优质服务”,使农机管理规范化、社会化。
四、结语
农业机械化管理是指国家农业机械主管部门依法在其职权范围内,对农业机械及其从事相关活动的单位、组织或公民实施管理的活动。农机安全监理是农业机械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业机械主管部门行政执法的一项重要职责。各级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在“依法行政,规范管理,优质服务,确保安全”和服务农村经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毕占伟.基层农机管理中的不良现象及该采取的措施[J].农业机械化与电气化,2004,(04)
[2]崔学东.加强村农机管理员队伍建设[J].农业机械化与电气化,1999,(04)
下午好!我是金融学专业***,非常感谢各位老师不辞辛苦参加我的论文答辩。我的毕业论文题目是《拓展农村消费信贷市场的策略分析》,我的指导老师是***老师。下面我就论文的相关情况向各位老师作一下汇报,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导。
首先,我想谈谈这篇文章的写作意义。
近年来,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在国家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支持下,农民收入连续几年获得稳定增长,农村的消费水平也在逐年提高,但与城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当前,农村是扩大内需的突破口,经济增长的潜力在农村,而农村资金短缺,农民贷款难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阻碍了农村市场的发展。这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是相违背的。
本课题通过分析农村消费信贷的现状,发现其中的问题,并提出拓展农村消费信贷市场策略,可为开拓农村消费信贷市场提供政策建议和理论依据,使我国农村需求潜力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农民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农村金融市场实现繁荣。
其次,我想谈谈这篇文章的研究方法和写作思路。
研究方法:
1.文献综述法。在前人的基础上,全面分析农村消费信贷在农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拓展农村消费信贷市场的相应策略。
2.定性分析法。以当前农村消费信贷市场的发展状况为切入点,定性的研究阻碍农村消费信贷发展的多方面原因。
思路:
从调研农村消费市场和消费信贷情况入手,深入分析新时期我国农村消费信贷市场的状况,针对制约我国农村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的因素和农村消费需求和消费信贷需求的特点,并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研究,进而提出开拓农村消费信贷市场的策略。
最后,我想谈谈这篇论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分析农村消费市场的需求状况,指出目前农村消费市场缺少足够的信贷支持,从侧面说明拓展农村消费信贷市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二部分通过分析我国农村消费信贷市场现状,提出目前农村消费信贷市场还存在着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村金融服务机构信贷资金投放不足、农村信贷产品创新落后于经济的变化发展以及农村消费信贷相配套的政策和法律体系不完善等问题;
第三部分针对我国农村消费信贷市场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改革步伐,建立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结合,资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安全的农村金融体系;同时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要不断加强信贷风险管理,开拓创新,推出多样化的信贷产品;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政策扶持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改善农村金融的外部环境等若干对策。
与其他文章相比,本文创新的之处是对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消费信贷业务的风险管理问题和金融产品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本论文经过一二三稿并最终定稿,在这期间,我的论文指导老师——***老师对我的论文进行了详细的修改和指正,并给予我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在这里,我对她表示我最真挚的感谢和敬意!
以上就是我毕业论文答辩自述,希望各评委老师给予评价和指正。谢谢!
上午好!
我是**专升本**班的***,我的论文题目是《企业保持持续盈利能力研究》。这篇论文是在我的指导老师***老师的悉心指点下完成的,在这段时间里,*老师对我的论文进行了详细的修改和指正,并给予我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在这里,我对她表示我最真挚的感谢和敬意!下面我将这篇论文的写作研究意义、结构及主要内容、存在的不足向各位老师作简要的陈述,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导。
首先,我想谈谈为什么选这个题目及这篇文章的研究意义。
我当时之所以选择《企业保持持续盈利能力研究》这个题目是因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中国很多企业都因为不能适应这种变化而走向衰退。如何使企业既能保持目前的发展,又能在未来依然取得良好的发展势头等持续发展问题,引起各界越来越多的重视。因此,我们无论从社会财富创造、国民经济发展、国家财政收入、充裕就业机会、提升市场竞争力等哪一个方面去进行考察,都需要对其不断地进行研究,以不断提升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能力,从而促进我国经济更快的发展。
其次,我想谈谈这篇文章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我的论文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概述了企业的盈利能力的涵义,之后又从企业的生命周期角度阐述了企业一旦失去持续盈利的能力,根本就无法维持生命,突出了持续盈利能力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持续发展已成为企业生存最基本的保障。我们应在企业消亡和终结前,尽可能地延长企业的寿命,使其在有限的生命周期内实现其最大的价值。这既是对企业的盈利能力概念的补充和完善,也为下文进行深入论述打下了基础。
第二部分,着重分析了哪些因素影响了企业保持持续盈利的能力,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恶心竞争;二、战略规划缺失;三、缺乏现代企业制度和科学管理体系;四、企业家浮躁的心态。
第三部分,主要从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企业保持持续盈利能力的现状,并对企业中存在的问题做了原因分析,指出外因只是对企业的发展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并不是制约企业发展的决定因素。而真正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还是在于企业内部,并且具有普遍性。
第四部分,主要是针对前文所提到的影响企业保持持续盈利能力的因素和现存企业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1.不断创新,回避恶性竞争;2.加强企业的战略规划,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3.建立完善的核心制度和科学管理体系;4.企业家要具有企业家精神和良好的心态;5.塑造优秀企业文化;6.高瞻远瞩,树立远大发展意识。同时,也将论文的结构作了最后的收尾和完善,使论文整体结构完整,论述合理。
最后,我想谈谈这篇文章存在的不足。
关于农村医疗保障论文参考文献:
[1]崔卓兰,赵静波.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价值取向与制度创新——以城乡一体化为视角.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5).
[2]王峰.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路径选择.法制与社会.2010(1).
[3]曾国平,曹跃群,王韧.重庆:大城市带动大农村协调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4]黄泓.重庆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发展现状与问题.重庆出版社.2006.
[5]何淑明.新农村建设背景下重庆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开发研究.2008(2).
[6]周辉.试析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现状、问题和对策.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3).
[7]李铮.完善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思考.经济研究导刊.2010(4).
关于农村医疗保障论文参考文献:
[1]张琪.中国医疗保障理论、制度与运行[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
[2]王保真.医疗保障[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3]田勇,冯振翼.医疗保险基本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
[4]王陇德.用改革解决发展中的问题[J].中国卫生,2005(10).
[5]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医改的成败得失[J].中国卫生,2005(8).
[6]沈松泉.推进可持续发展,构建小康社会的医疗保障体系[J].中国医疗保险,2004(4).
[7]世界银行.1993年世界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3.
[8]张晓,刘蓉.社会医疗保险概论[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9]宋晓梧.中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与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10]蔡仁华.中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实用全书[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8.
[11]许正中.社会医疗保险:制度选择与管理模式[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12]乌日图.医疗保障制度国际比较[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关于农村医疗保障论文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祝小宁.对马克思、恩格斯城乡统筹发展理论体系的当代解读[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8(05).
[3]姜作培.统筹城乡发展:主要矛盾和出路分析[J].理论前沿,2003(22).
[4]党双忍.城乡统筹推动九大制度创新[J].经济学家,2004(13).
[5]陈希玉.城乡统筹: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方针[J].山东农业,2005(05).
[6]蔡玉胜.城乡统筹发展的国际经验与启示[J].吉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1).
一、需明确的几点政策
(一)申报条件:按照《关于卫生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101号)执行。
(二)关于对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外语的要求,按照《关于贯彻人事部<关于完善做好职称外语考试有关问题的通知>的通知》(京人发[]31号)执行。
(三)关于对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的要求,按照《北京市人事局关于职称评聘程序调整有关政策的通知》(京人发[]37号)以及《关于北京市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水平考试有关规定的通知》(京人发[]111号)执行。
(四)关于对2010年城市医生晋升副主任医师或主任医师的要求,按照《关于城市医生在晋升专业技术职务前到基层服务有关问题的通知》(京卫人字[]37号)和《关于城市医生在晋升专业技术职务前到基层服务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京卫人字[]38号)精神,要求城市医生晋升副主任医师或主任医师之前必须到基层卫生单位累计工作服务1年(即晋升副主任医师必须到基层农村服务40周或200个工作日,晋升主任医师必须到基层农村服务36周或180个工作日)或到83个边远山区半山区乡镇基层卫生单位累计工作服务8个月。按照《对口支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实施方案》(京卫医字[2010]45号)要求,各支援医院临床科室中级及以上职称的医务人员,每年必须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提供不少于15天的服务。对无故拒绝到社区服务或没有按时完成规定的每年下社区服务15天任务的人员,不能晋升职称。对积极下社区并按要求圆满完成任务并受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居民好评的人员,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晋升职称。城市医生到农村基层服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和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一项重要工作,各单位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对于弄虚作假的单位和个人,一经核实,将严肃处理,两年内取消其申报资格,并追究有关领导和工作人员的责任。
(五)关于对申报全科医学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的要求,按《关于印发<北京市全科医学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与评审暂行办法>的通知》(京卫人字[]6号)执行。
(六)关于农村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要求,按《关于印发<北京市农村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办法>的通知》(京卫人字[2006]9号)执行。
(七)关于对传染病防治知识掌握的要求,根据2011年北京市卫生工作会议精神,首都所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都要学习掌握重点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每人每年学习不得少于20个学时,在今年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答辩中,各专业答辩组将继续考核申报人员传染病防治知识,并作为职称晋升和职务聘任的必备条件之一。
二、需说明的几个问题
(一)关于对申报人员公示的要求,各单位须对申报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的情况(如平均每年参加临床工作的周数、承担的技术工作及工作量、医德医风、论文、到农村或社区基层服务的时间和地点、继续教育情况等)进行公示,时间一周。公示后由本单位推荐委员会进行推荐。在公示期间群众举报申报人有弄虚作假的,由单位推荐委员会责成有关部门或人员进行核查,一经核实,两年内取消其申报资格。
(二)关于对论文的要求:按照人事部、卫生部的有关规定,晋升副主任医师,应在担任主治医师工作期间,至少有2篇第一作者论文(或著作),在专业期刊发表或在省及省以上学术会议的大会上报告;晋升主任医师,应在担任副主任医师工作期间,至少有3篇第一作者论文(或著作),在国内外专业期刊上发表或在全国性、国际性学术会议的大会上报告。各单位推荐委员会负责对申报人提交论文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进行审核。
(三)关于破格的要求:申报中医、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医学技术高级专业技术资格、未达到《卫生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规定的申报条件,但业绩突出的人员,经所在单位推荐委员会同意后,报市卫生局核准,可以破格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破格标准参照临床医学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申报条件执行。
(四)关于网上申报问题:为了使报名工作更加方便、准确、快捷,北京市申报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继续实行计算机网络申报与离线申报相结合的方式。申报人可登陆北京市卫生人员考评中心网站)进行网上申报或下载离线录入版(网上填报的内容必须准确、详尽,并与报送的纸质材料一致),各单位人事部门认真审核申报人资料后,按规定时间报送市卫生人员考评中心。(详见市卫生人员考评中心的有关通知)
三、答辩评审时间
拟定于10月份,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四、报送材料时间
区县卫生局、市属局(总公司)、各有关单位:8月20日—8月21日
直属单位:8月22日—8月24日
五、报送的材料
(一)单位需报送的材料:
1、区县卫生局提交区、县职改(人事)部门出具的本年度可使用的指标或岗位职数证明;市属局(总公司)提交职改(人事)部门出具的本年度可使用的指标或岗位职数证明(评聘分开工作试点单位除外)。中央等非本市所属单位提交委托代评函。
2、申报人员的公示情况。
3、临床科室中级及以上职称的医务人员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提供不少于15天服务的书面证明(须注明时间、地点以及工作内容,并加盖支援医院、接受支援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其所在区县卫生局的公章)。
(二)个人需报送的材料:
1、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申报表(申报表中评审委员会意见不再填写)一份
2、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报送《推荐晋升西医临床医学专业高级技术资格量化考核表》和《推荐晋升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工作业绩群众评议汇总表》各一份(市卫生人员考评中心统一印制)西医临床医学以外的专业报送上一年度考核表(可提交复印件并加盖人事部门公章)一份
3、申报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须提交执业医师证书复印件并加盖人事部门公章一份
4、城市医生申报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须提交“城市医生到农村服务鉴定表”复印件并加盖人事部门公章一份
5、答辩论文或代表作(必须为第一作者)一式二份
6、按文件规定,需提交的其他论文或材料一式一份
7、外语成绩合格证复印件并加盖人事部门公章一份
8、计算机考试合格证复印件并加盖人事部门公章(护理专业除外)一份
9、破格审批表一份
10、学历证书复印件并加盖人事部门公章一份
11、现专业技术职务证书复印件并加盖人事部门公章一份
12、《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培训证书》复印件并加盖人事部门公章一份
六、报送地点
1.1激励教师积极投身科学研究,指导学生科研
一方面,营造有利于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的良好氛围和政策环境,将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等纳入到学校职称(导师)评聘、评奖评优、科研工作量计算等体系当中,充分体现出科研项目与成果的重要地位,调动广大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结合教师的科研项目建立课程科研档案,将科研项目与研究生课程结合起来,实现科研项目教学化[3]。
1.2引导研究生开展课外科技活动
(1)学校层面,制定相关制度,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与科研活动的相关性,通过中期考核,提高学位论文质量。(2)导师层面,结合自己的研究课题,组织学生组成研究团队承担相应项目,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引导研究生积极探索,增强研究生科技创新和自主创业能力。(3)学生层面,结合导师的研究课题,积极申报省教育厅、学校的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
1.3积极开展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
结合导师的科研项目,将社会实践纳入到科学研究活动中去,努力实现社会实践活动的项目化和导师固定化,促进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可以将研究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与研究生科技创新计划、研究生学位论文相结合,在团队组建上做到高低年级学生的搭配,高年级研究生为核心队员,负责整体策划、实验分析,低年级研究生为队员,负责前期调研、取样等工作。
2依托科研项目,重点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
2.1结合生产实际,科学进行选题
研究生学位论文课题基本上来自导师的科研课题,科研项目选题应紧密围绕生产、科研的科学问题或技术难题,反映科技前沿或与农业生产实际问题,以激发研究生的研究兴趣和创新欲望。
2.2讲求指导方法,提高指导效果
一方面,导师应结合科研项目的前期研究基础,研究内容、方法及难点,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同时将一些新理论、新方法及时传授给学生,提高研究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研究生应全身心投入科研活动,真正融入科研团体,理解运用本学科知识,并应用于实践,积累科研经验,培养自己的钻研精神和实际工作能力[4]。
2.3检查论文进展,保证论文质量
通过课题组组会、学术讨论、实验进展汇报的方式检查论文进展,有利于导师掌握课题研究进展,有利于课题组成员加强交流与合作,解决论文研究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保证学位论文的顺利进行。
2.4严格论文答辩,锻炼综合能力
学位论文完成后,研究生应按学位点进行答辩,让学生在学位论文答辩的过程中,尽最大可能锻炼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能力。
3加强教师团队建设,以高水平的科研促进教学团队的形成
现代大学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是:每一位教师至少要融入一个科研团队、一个教学团队、一个服务团队,成为“三位一体”的教师。教师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没有高质量的科学研究,就不可能造就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没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也就不可能有高水平的教育质量。学校应创造良好的科研条件,营造浓厚的学术气氛,组织高水平的科研项目,全力支持和精心组织教师开展科学研究,让每位教师在科学研究中发挥用武之地。学校在组织科学研究过程中,可以通过科研项目的申报,组织队伍、凝聚力量;通过科研项目的研究实施,积累资源、提高水平;通过学术造诣较深的学术带头人的传帮带作用,培养新人,形成梯队。通过科研团队的协作,推进科研队伍壮大和团队精神的凝聚,最终形成由学术领军人才领衔,学术带头人带头,学术骨干参与,由教授、副教授(高级实验师)、讲师(实验师)组成的研究生教学团队[5]。
4以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为载体,着重培养研究
生科技创新与服务能力2012年我校申建的国家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获教育部、科技部批准建设,成为“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计划第一批建设试点单位(全国共10所高校)。我校国家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是以“双百”科技富民工程建设为基础,计划以5个集联合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示范服务于一体的区域综合试验站、50个县域特色产业基地、100个分布式服务站,以及信息化共享平台、战略研究体系、高校机制体制改革等为主要建设内容,通过有效建设,将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打造成为带动区域内高校、院所、企业等各种资源大联合,推动农业科技有效协同创新,探索建立多元化科技服务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平台,打造成为推进机制体制综合改革,引领学校内涵发展的先行区和特区。
4.1育人模式创新
充分利用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基地平台条件,在作物学、园艺学、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畜牧兽医等农科类专业试点,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减少课堂教学学时,探索和实施“学校理论培养+科研基地实践培养”相结合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培养以基础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为主;基地培养以生产实践和专业实践教学为主,突出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可以采取两种模式:(1)“1+2”培养模式。针对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将理论学时压缩20%,第1学年主要在校进行理论学习;第2~3学年,结合导师的科研课题、论文研究等到基地进行科学研究、技术推广等,在实践中提升科研能力、学术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2)“1+1”培养模式。针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将理论学时压缩50%,第1学年在学校完成基本理论学习和基本技能训练,第2学年,到基地开展科研推广和社会服务工作,完成学位论文,重点在基地培养其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4.2育人机制创新
(1)统一规划和统筹考虑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基地建设与研究生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创新创业基地建设,把研究生在基地的实习实践、社会调查、科学研究、创新创业等活动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统筹安排。(2)充分利用基地平台,鼓励教师探索“现场教学+案例教学+实践操作+现场考察”以及“课程教学+生产实践+科研训练”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创新,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在基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并取得良好效果的教师,上调一定的课时津贴,同时,学校提供必要的经费补助。对于在基地开展科学研究、技术推广服务、创新创业、社会实践等表现突出的研究生,享受相应的奖学金或助学金待遇,给予表彰,并在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或提前攻读博士推荐指标中,给予重点倾斜,在毕业就业时,优先推荐就业。(3)对于试点学科的研究生,实行“四双制”培养机制,即“双导师制、双导向制、双向考核制、双边监控制”。双导师制:坚持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结合指导制度,校内导师注重理论与科研能力培养,校外导师注重实践技能的训练与提高。双导向制:坚持提高学术水平与实践技能相结合,学术型研究生重点培养学术研究能力的同时,培养和提高实践技能;专业学位型研究生重点培养动手能力的同时,培养和提高理论基础水平。双向考核制:坚持基本技能、基本理论与创新实践相结合,综合考核学生;对基础扎实、实践水平高的学生,给予支持和鼓励。双边监控制:坚持学校和基地双方监控,按照学校与基地共同制定的实施细则,明确双方在研究生培养上的职责,确保培养到位,质量监控到位。
5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