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14 08:12:14
导语:在体育传媒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传统媒体微博新闻传播媒介融合
一、微博历史与现状
微博(Micro-blogging,Microlog),微型博客的简称。他允许用户通过登陆网页、手机短信息、电子邮件和即时聊天软件等手段以个人博客的方式随时随地信息文本(140个字符,70个汉字左右)。
微博这一网络产品源于web2.0时代美国的一个网站。它源于美国广播公司odeo为其雇员使用手机短信通过web中继信息来与小组进行交流沟通的内部服务。2007年推特从原来的公司独立出来并成立了独立运营的公司,并一炮而红,成为微博的代表性网站。2009年7月29日,推特把首页那句“你在做什么?”改做“分享和发现世界各处正在发生的事。”这次改变象征着推特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做一个人际沟通工具,推特的运营者们发现了微博这个平台的强大力量,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它信息源丰富、传播速度快、扩张力度强、影响力大,正在带来一种新的媒体格局。特别是它的信息传播方式,既不同于传统媒体的线性传播,也不同于网络媒体的网状传播,它是一种裂变传播。这种传播形态的传播速度之迅捷、传播密度之深密,传播方式之便利,远非以往的媒介所能比拟。由于其巨大影响,“微博”入选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版《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
微博本在的目的就是信息的与共享,而平台拓展的多样化、便利化,更增加了其在信息传播方面的影响力。目前国际间著名的微博客网站有Twitter、Jaiku、Plurk。受其在国外的迅速发展壮大的刺激,微博网站在国内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用户覆盖人数超过万人的微博运营商接近20家。根据腾讯科技2010年1月25日推出的《2010全球微博客排行榜》显示,国内目前有影响力的微博产品有嘀咕、新浪微博、百度贴吧、做啥、同学网、9911和雅虎meme七家。传播学大师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与运用,宣告我们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以微博的发展情况来看,相比于社交网站,它越来越像一个新闻媒体了,而随着微博发展壮大,也带来了新闻传播的新格局。
二、微博的信息传播特点
第一,微博上信息传播速度快、扩张范围广。时效性是新闻最基本的特征之一,是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核心,是新闻的生命力所在。当几乎所有新闻媒体都在“快”上投入资源和技术,开展激烈竞争时,微博却异军突起,通过其第一时间传播消息引起了世人的关注。当一个新闻事件发生后,微博作为一个跨媒体的传播工具,用户通过网络和手机等终端不仅能够在当日,而且能够紧紧在数小时,甚至是几分钟内就能将新闻事件会播发出去。所以,微博的用户只要在事件的现场,就能够随时对现场情况进行“直播”,与传统的媒体相比,不仅在一般的新鲜事、有趣事的报道上,尤其是在对待突发事件的报道上,微博客有着巨大优势,而报纸作为传统媒体,往往是第二天才能报道这方面的讯息,明显滞后于微博这些新媒体。可以说微博的出现,改变了新闻报道重大或者突发事件的生态环境。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2009年12月19日台湾花莲外海发生6.8级地震,台中的萧姗姗通过微博了一条消息:地震@@!好强>_第二,微博上信息者的可信度高。相对于网络上各种渠道的各类消息,微博上的新闻信息拥有更高的可信度。微博上的传播是一种基于社交的人际网络传播,这种人际网络有两种,一是既有人际网络在微博上的延伸;一是基于信息需求而产生的人际联系。因此,微博用户通常关注的是他的朋友、熟悉的人,或者是名人,因此微博就像一个实名制博客,而信息的流动完全由用户主导,用户可以自由选择他认为可信的人的信息,并进行转发,从而形成新闻热点,除了普通用户在微博上突发事件、记录生活,更有不少名人还在微博上自己的信息。2009年9月,李开复通过新浪微博最先对外公布了自己辞去Google职务的消息。2009年10月9日,《财经》新闻发言人张立晖通过微博宣布,《财经》原主编胡舒立已经递交辞职报告并获批准。这些消息被各大媒体引用。新浪博客副总编孟波说微博在某种意义上是“永不闭幕的新闻会”。因此,在网络实名制尚未建立健全的网络大环境下,相较于网络媒体和网络论坛的匿名信息而言,微博在新闻信息的来源上更为可靠。
第三,容易形成舆论环境,制造新闻热点。微博的开放性决定了从个人信息的那一刻起,就成为了公共媒体的一部分,作为一个存在于复杂人际网络中的信息源,每个微博在信息、接受、转发等行为中实际上已经参与了传播内容的建设和传播。由于传播的快速和便捷,微博的影响力从美国总统选举、伊朗绿色革命、丹佛飞机脱离跑道事件、印度孟买连环恐怖袭击事件、到迈克尔•杰克逊逝世都有不俗的体现。进一步说,当大多数人关注某一事件,尤其是涉及到公共利益的突发事件时,微博能够起到建立讯息警报,搜集、整理的作用。根据沃尔特•李普曼(WalterLippmann)的公共舆论理论,个体意见与公共意见的互为转化是个始终存在的动态过程,当越多的人关注这一事件时,时间的重要性就会渐渐浮现。在互联网时代,虚拟环境正在成为真实生活的一部分,互联网用户是有参与公共领域生活的意识和热情的活跃分子,而网络能让公民有条件表达意见,实现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从轰动一时的“周正龙伪造华南虎照片事件”到再到“昆明市螺蛳湾批发市场的”中网络舆论引发出的公共事务的讨论,意味着微博在公民社会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工具必然会加快推动公民报道的进程,由于在信息传播上的便捷与网状传播,得以在多次的突发事件、重大事件的传播与讨论中表现出了其巨大的聚合能量,微博客对涉及公众利益事件尤其是重大的突发事件的报道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新闻报道突发事件的生态环境。
三、微博对传统新闻媒介的意义
1.微博为传统新闻媒体提供新鲜和可靠的新闻信息
传统媒体获得信息的渠道一般是分布在各地的通讯社、记者、有关部门的宣传口、其他媒体从业者,或者依靠提供线索的热心群众,这造成了信息源过于单一和被动。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微博像个新闻场,有其天然优势,在web2.0时代,依靠其网聚的强大人际关系网络,能为传统新闻媒体提供了海量的新闻信息和线索。只需经过核实、查证程序(传统渠道获得的信息也需要对其真实性进行验证),微博会成为一个更方便、快捷、安全的信息获取渠道。遍布世界各地的微博使用者,能为新闻媒体提供了方便的新闻线索。一般来说,最先知道突发事件消息的人一定是在现场的人,而不是任何新闻机构。而微博的出现使得新闻报道的门槛进一步降低,其便捷和多手段的信息机制能够让任何人实时地在互联网中进行直播,发出自己的声音。例如,2009年6月,在宣称伊朗总统大选舞弊之后,由于政府封锁了一些通讯渠道,伊朗人就利用Twitter作为与外界通信和沟通的工具传播骚乱信息,并被BBC和NPR等新闻媒体捕捉到得以向全世界播报。各种名人微博也是新闻媒体获取相关新鲜资讯的宠儿。美国总统奥巴马、NBA球星奥尼尔、谷歌大中华区前总裁李开复等在Twitter上都有开设帐号。国内的新浪微博更是将名人开博这一传统继承发展了下来,姚晨、韩寒等名人纷纷在新浪微博安家。传统媒体更是从名人微博这一新闻源上捕捉、挖掘有价值的新闻,对有价值的新闻进行后续的深度报道,使一条新闻的价值扩大化。2009年9月4日,李开复在其微博上发了一条消息:再见,谷歌。其离开谷歌创办创新工厂的消息通过微博一条一条的公之于众,激起了媒体持续追踪报到的热潮。正因如此,微博应该成为新闻媒体监控和跟踪突发消息的重要平台。
2.新闻媒体以微博为平台新闻
一些传统媒体看到了微博的力量,纷纷将微博作为自身推广和沟通的平台,在微博客上提供内容链接,新闻摘要,促进发行量和销售,提升影响力,微博客成为传统媒体新闻传播的一个新的平台。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网络用户们也对媒体的这一做法表示欢迎并作出了积极回应,《纽约时报》在Twitter上的官方网站有90多万关注者,在英国,有134家一线杂志都开辟了Twitter账号。在国内,拥有大量受众的新闻媒体,如《羊城晚报》、《国际先驱导报》、《南方周末》、《新周刊》、《中国新闻周刊》乃至新浪的财经、CCTV体育频道等,都相继开辟官方微博,在新浪微博上开通微博客的媒介机构超过40家,涵盖了报纸杂志、电视台、网站等各类媒介形式,在网上开微博已经不再是个人用户的独享。《羊城晚报》在新浪上的微博以新闻为主,不仅有当日晚报的内容导读,还有很多知名记者、编辑的及时消息。读者可通过微博与编辑、记者互动,甚至可以通过微博报料;湖南卫视微博则以各种信息为主,公布各类节目的播出时间、收视率等等,同时还有很多活动的说明。这些传统的媒体主要是通过三种方式与广大受众见面的。一是在其官方微博上有的以“标题+链接”的形式本媒体新出炉的新闻产品;二是其原有新闻信息的精炼加工版;三是利用微博及时跟进、报道活动的进展情况,营造现场感。虽然目前微博在我国发展时间不长,某些传统媒体对微博的使用还在摸索尝试阶段,但是也反映了在新媒体时代的格局下,传统媒体也能在微博这种新媒体上找到自己的存在方式。
3.微博促进传统媒体采编方法创新
突破传统的采访编辑形式。微博客可以丰富传统媒体采访的手段。传统采访情况下,记者要根据不同采访内容和对象,留心选择恰当的采访地点进行现场采访,利用微博,记者只要拥有一部电脑或者手机,跟受访者约好,就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采访,而且微博140个字符的容量也足够准确而清晰地提问和回答。微博采访的优点除了方便突破空间的限制,还在于在没有录音、笔录等郑重采访行为的场合,不会使被访者感到紧张,便于使受访者畅所欲言,还因为微博的内容上网,有据可查,不担心内容丢失,而采访对象也会顾虑到自己所发表言论的公开性,在回答问题时会更加负责。通过微博进行采访最具轰动效应的是美国广播公司2009年3月采访前美国总统候选人麦凯恩,问题都通过Twitter发出,这种新型采访方式引起了巨大的讨论,在看到微博的巨大传播效果后,微博成为了美国大选两大阵营的必争之地。
综上所述,微博不是传统媒体的发展的障碍,而是其媒体转型和媒介融合的机遇。目前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媒介融合是大势所趋不可阻挡,微博的发展前景更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媒介融合的方向与道路。传统媒体应在继承发扬其传统优势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寻求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基于微博的传播特点及技术优势,充分利用好自身的社会资源、人力资源、社会公信力、社会影响力,在微博平台上占据新闻传播领域的主流地位。
参考文献:
[1]张玥晗.新版《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收录“微博”“低碳经济”等新词.信息时报,2010年6月24日.
[2]腾讯科技.2010全球微博客横评.
[3]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人的延伸.商务印书馆,2000.
[4]许可新.新浪微博:我们都是记者.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12月31日.
[5]孟波.新浪微博:一场正在发生的信息传播变革.南方传媒研究第21辑,南方日报出版社,2009.
[6]陈娟.微博以及报刊的若干“玩法”.新闻记者,2010,(3).
[7]吴满意.网络媒体导论.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
[8]约翰•V•帕夫利克.新闻业与新媒介.新华出版社,2005.
[9]喻国明.传媒变革力——传媒转型的行动路线图.南方日报出版社,2009.
[10]沃尔特•李普曼.舆论学.华夏出版社,1989.
[11]李良荣.新闻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摘 要 大众传媒作为一种全新的社会力量,对现代大学生的覆盖和影响越来越广。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体育生活不可忽视的重要渠道。本文将对主要的影响因素及负面影响因素进行论述分析,对所产生的负面影响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而积极促进良好的体育氛围和传媒文化的形成,进一步创造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关键词 大众传媒 体育信息 现代大学生 体育生活
在现代社会,体育离不开大众播媒介,大众传播媒介也离不开体育。社会越发达,体育与大众传播媒介的关系就越密切。可以说,媒体已经成为当代体育存在空间的重要纬度。对于二者之间关系的思考已经成为当今体育界不可回避的问题。然而,目前现代传媒传递的信息纷繁芜杂,包罗万象,致使很多大学生已接受大众传媒体育信息时丧失了辨别能力,无法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因此培养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显得尤为重要。
一、大众传媒体育信息对大学生体育生活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体育知识方面的影响
随着我国体育热潮的逐年增高,报纸、杂志、电台等宣传媒体中“体育园地”不断扩大,其宣传数量之大、报道类型之多,是前所未有的。大众传媒体育信息的发展,使大学生们从中可以获得更多丰富的体育知识。比如,一些“贵族”体育运动——高尔夫球,这项体育运动传入我国较晚,在平时体育生活中以大学生的经济生活条件是不可能接触到的。因此,对此项目感兴趣的大学生可以通过大众传媒来获取他们想得到的相关信息,可以了解高尔夫球的比赛规则,从而丰富大学生的体育生活。
(二)大学生体育价值观的影响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都开始意识到体育运动不尽可以磨练人的意志品质,还在塑造健全人格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大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也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们的体育价值观形成是有外界因素影响的,特别是自己所处的生活、学习环境、现代传媒都是学校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在对他们进行刺激,促使其对体育从感性上升到一定的理性高度,逐步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对于体育课在学生体育价值观的形成上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学校大量扩招后,因受场地器材、师资力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体育课程在内容设置,教学手段方法等方面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这就会对学生的体育价值观和体育态度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需要去认真对待和解决。
(三)偶像崇拜方面的影响
随着现代通讯设备和传播媒介的飞速发展,体育名星利用大众传媒打造并发展在大众面前具有较高知名度、名誉度的运动员形象越来越多。随着我国竞技体育的重心向高等院校转移,打造学校体育名星,可以促进学校体育竞技水平的提高,可以用来吸引人、筹集资金、提升品牌,为学校竞技体育繁荣发展和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服务。根据有关调查显示,目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偶像崇拜”现象。在偶像的崇拜中,99%以上是影视界和体育界“明星”,他们为自己崇拜的体育明星加油助威,甚至不怕长途跋涉,请明星偶像合影、签名,收集有关明星的生平资料及爱好,穿明星代言的服装,用明星选用的体育器材,甚至打扮成明星模样的发型,将自己的感情倾注在所崇拜的偶像身上,体育明星对大学生的影响可见一斑。
二、大众传媒体育信息对现代大学生体育生活产生的负面影响
(一)体育暴力方面的影响
由于大学生心智发展尚未完全成熟,若传媒的报道虚假失实,或经常发放含暴力和不道德成分的体育信息时,他们可能会不知不觉地受到熏染,思想行为受到不良影响。如游行引起的交通阻塞,以及诸如球迷骚乱、烧扫帚、扔瓶子、敲打来往的车辆等行为,都包含着暴力的因素。然而,人们没有注意到,各种偏执的宣传却在不断升级,金牌的价值越来越大,而体育自身的价值却越来越淡漠。过热的宣传把人们对体育的认识和运动员的期望带到一个不切实际的高度,并形成极度的感情倾向。
(二)丧失了大学生参与体育的热情
传播学先驱扎斯菲尔德和默顿曾指出:大众媒体具有麻醉精神的消极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让人们沉醉在虚幻的满足之中;第二,由此剥夺了人的行动能力。如今的媒体尤其是电视和互联网,画面形象逼真,声色并茂,内容丰富多彩,大学生还处于不能够完全控制放纵自己的能力,因此,在这个阶段大学生如果过分把时间和精力用于媒介和网络带他们的虚幻满足,会使他们丧失参与体育的热情,把大部分时间都浪费在观看比赛和节目上。
三、结论与建议
从整体上来说,由于大众传媒的传播作用,体育健身逐步成为大学生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众传媒通过传播体育知识、体育比赛、体育娱乐等有关信息,增加大学生对体育的了解,增强对体育的关注,养成对体育活动的爱好和兴趣,为终身体育奠定坚实的基础。要加强当代大学生体育价值观、行为方式教育,必须从以下三方面入手:首先对于体育媒介工作者,应注意规范体育的专业性宣传。其次使用多种形式的体育教育方式,打造良好的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最后要正面宣传“体育明星”,给大学生树立良好的明星榜样。
参考文献:
[1] 陈龙.现代大众传播学[M].苏州大学出版社.1998.3.
[2] 林勇虎.体育的社会学探索[M].万卷出版社.2005.5.
一、中国传统文化在包装装演设计中的体现
中国传统文化是与劳动人民的生活方式、民族习俗和审美意识相结合的,具有朴实、醇厚、韵味十足的特色。它表现出的不仅仅是民族以及民间的艺术理想,更是反映了艺术魅力与艺术需求。中国当代包装设计在改革、开放的格局下快捷起步、发展迅速。与此同时西方等国家的文化形态以强劲的势头不断冲击着中国包装设计市场,这给我国还未成熟定型的市场带来了不少诱惑,造成了我国包装设计独立思想和语言形态的缺失,消减了民族化包装语言形式,阻碍了我国的创新道路。我国包装设计在信息多元化环境影响下,应把握和坚持包装设计的传统文化性,挖掘、整理中国包装设计中优秀丰富的文化内涵,将传统的文化思想精髓同当代设计要素有机结合起来尤为重要,有利于提高包装设计文化载体的传播能力。
和谐思想一直制约影响着中国传统审美观念。中国传统文化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主要是以传统纹样、传统色彩、传统民间艺术和传统风格的表达。纵观早期的包装设计,和谐思想在其中也有体现,但是和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和谐化设计不能完全划等号。现代的包装设计中的和谐化设计是超越了包装本身这一概念的,延伸至人与包装,包装与环境等一个系统、全面的设计。它以中国传统和谐思想为指导,以和谐化为设计方向,突显现代包装设计中的/绿色、人文、科技三大特色,具体来说就是使包装、人、自然环境三者达到和谐统一的整体并应用于包装实践中。也就是要重视包装与消费者、包装与环境、消费者与商品之间的和谐关系。和谐思想在包装设计中有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
第一点是人与包装的和谐。在现代包装设计中人与包装的和谐实际上就是消费者与包装设计的和谐,体现在以人为本这一概念。包装设计的根本出发点就是要为消费者服务,全程都要考虑消费者的喜好、使用是否便捷等。与此同时,消费者的消费观也制约着包装设计的发展,消费者的消费观是随着社会发展在变的,所以人与包装的和谐也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
高科技的迅速发展也促进了消费形态的变化,一次性包装、便携式包装、易拉罐、罐头等等,这些新型包装都是为了响应消费者需求而应运而生的,和谐思想的体现。而如今又为了满足大都市中快节奏生活的消费者,包装设计者也把消费者使用时的效率和时间作为研究因素,从而微波食品,真空包装,冷冻食品等这类包装产品应运而生,体现了现代包装的便利性,实效性,简洁性。罐头类产品经过加工抽真空密封等步骤,多采用的铝制包装容器,铝质感易给人冷漠、冰冷、单调的感觉。因此在这类产品的包装设计上,应该更注重人情味的设计,让产品生动起来。分别为中国的鱼罐头和日本的鱼罐头的包装,通过对比可以发现,我国的设计直接引用了具象的图来装饰过于写实,缺乏设计感和艺术刻意的夸大包装,要与内部产品和谐统一,并要做出自己的风格,突出自己的特色。第四点是商业性与包装艺术性的和谐。优秀的包装也可以作为一件艺术品,被陈列、被展示。但是在追求艺术性的同时不可过度,就算成为了一件优秀的艺术品,但不能仅仅被艺术家、设计师欣赏,还要受到消费者的认同,在市场中经得起考验,获得双赢。因为包装作为市场化的产物,是以服务大众为首要目的。在包装设计过程中,应灵活应用中国传统和谐思想,在对市场做好分析调查的基础上,化解包装的商业性与艺术性之间的矛盾。
中国经过数千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即使在当今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社会中,这些宝贵的传统文化也不会过时,它有着持久的生命力和独特魅力。对于传统文化如何发扬与继承,作者认为应该在比较中鉴别,在现象中归纳,伴随着时展前进,不能盲目固守于旧的迂腐不化,要创新开拓未来。
二、中国审美意识与在包装装演设计中的体现
关键词:大众传媒,体育,联姻,影响
大众传媒是通过媒介面对群体的方式传送视听音讯的非个体性传播工具。,联姻。它通过有组织的技术传播,有效地、快速地向公众传递信息的手段,包括报刊、杂志、书、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大众传媒自身的高速发展, 使之成为大众生活不可或缺的构成因素。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达到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丰富社会文化生活的社会活动。体育和传媒同属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联姻使双方相辅相成,对彼此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大众传媒与体育联姻对体育产生的积极影响
1.1拓展体育文化时空,是体育全球化的巨大推动力
大众传媒通过精彩体育赛事、新闻报道、评论,以及各种体育娱乐节目等,不仅满足了观众的文化和娱乐需求,获取大量新的体育信息,而且对人们体育行为、意识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电视出现以后,以大众传播为载体的体育文化传播,使体育文化在时间、空间上的交流进一步扩展。相同的全球化文化传达到全球的每个角落,如奥运会成为全球最盛大的节日,大众传媒的作用功不可没。
1.2激发体育运动欲望,增强大众参与意识,产生积极的体育价值观,促进体育参与行为
据调查,人们从媒介获取体育信息的频率与体育价值观有很大的联系。体育比赛的魅力和气氛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传媒传播体育的效果从显性和潜在隐性两方面促进了人们对体育文化的理解和喜爱,能使大众产生积极的体育价值观,激发体育参与欲望。媒体的大力宣传使得人们认识和了解越来越多的体育项目及其规则,这为人们参与体育提供了方便,也为各体育项目的开展奠定了群众基础。可以说,大众传媒同时为体育运动提供了观众和未来的运动员。,联姻。
1.3使体育运动为社会提供娱乐,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体育为适应传媒的特殊需要,尽量增加比赛的吸引力、刺激性、戏剧性和观赏性。体育以娱乐的方式吸引人们愉快、健康地参与各种体育运动,获得轻松愉悦的精神状态,逐渐成为一种时尚的娱乐消费活动。体育的本质属性娱乐性被逐渐还原。体育借助于传媒使体育的影响力逐步上升,人类的生活、思想和观念都因此发展变化。关注体育和参与体育已经作为衡量人们生活方式和质量的标志之一。
1.4大众传媒监督体育不正之风,弘扬体育精神,为体育运动的健康发展起到良好的舆论导向作用
大众传媒的“议题设置”首先可以使体育事件成为大众焦点,其次通过客观、真实、准确和及时的报道,让大众知晓体育运动各方面的运作发展状况,并通过舆论监督净化体育环境,保证其健康发展,如当前中国足球打假扫黑。传媒把运动员犯规和裁判疏忽,如实展现在大众面前,为遵守公平竞争原则提供舆论监督保障,促进了裁判水平和运动员竞技水平的提高以及职业道德的加强,大众传媒的监督功能已成为当今体育运动健康发展的必要保证。
1.5大众媒体充分张显了体育的魅力,制造明星效应, 为体育树立形象
大众传媒突破了时空限制,着力体现体育的力与美,表现优美的肢体动作和激烈的对抗场面,能够使观众关注比赛过程,期待比赛结果。,联姻。电视媒体还原重现比赛现场的每一个精彩瞬间,立体呈现“运动”的魅力。体育明星是民族英雄的隐形化身, 是人类自身技巧和智慧的体现,对青少年有重要的教育作用。由于大众传媒“授予地位”的功能,他们对大众的示范导向作用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潮流。体育明星的价值体现,体育明星效应的产生应当归功于大众传媒的运作。
1.6影响体育比赛项目的设置与规则,促进竞争与变革,促进体育市场化和体育产业的发展,使体育多种功能得以体现
体育运动项目设置要考虑到符合电视等各种媒体受众心理的需求,为了便于电视转播,不得不对比赛项目的设置及其形式、制度、规则进行改革,以增加观赏性和竞争力来适应电视播出的要求。
人们称比赛、观众、电视转播和商业广告是现代竞技体育这具马车缺一不可的轮子。由于大众传媒的介入,促成体育消费市场的扩大和体育产业丰厚的利润,这就大大刺激了投资,也促进了体育产业化进程。所以,大众传媒是体育产业兴旺发达的支撑。大众传媒沟通了体育赛事与商业广告的关系,举办方、传媒和企业各自获利,一举三得。在传媒的宣传、包装下,体育事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健身功能,社会功能、政治功能与经济功能被尽情挖掘出来。
1.7为体育运动提供重要的经费来源,促使体育组织媒介市场的形成
2大众传媒与体育联姻对传媒产生的积极影响
2.1体育丰富了大众传媒的内容,增强了大众传媒的吸引力和生命力,为大众传媒带来大量的观众。
体育是传播媒源中最生动、最能激励人奋进的内容之一,创造了传媒的自由“天地”。各传媒纷纷扩大了体育报道版面和增加体育节目时间,转播大型体育盛会也成了全球收视率最高的电视节目,体育报刊、杂志很畅销。体育的社会化、大众化以及体育市场的快速兴起,为新闻媒体开辟了极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体育使大众传媒的内容更丰富,吸引力更大,生命力更强,为大众传媒带来大量的观众。
2.2体育促进体育传媒专业化、科技化和全球化
近年来,涌现出了大量以体育赛事为报道对象的专业体育传媒,如广播电视的体育频道,综合报纸的体育专刊及专业体育报刊,专业体育网站。不同类型传媒利用自身的特点,以不同类型的报道形式,灵活多变的报道技巧,全方位立体化地为受众提供最新最全的体育信息。
体育传播的需要促进了大众媒介的科技进步。如水下定位遥控摄像机,电瓶摄像车,防震器等等。体育本身的跨文化特点和体育赛事的日益国际化是体育传媒国际化的重要前提,这促使大众传媒朝更加全球化的传播方向迈进。,联姻。
2.3体育增加了大众传媒的经济效益,挖掘了大众传媒的市场潜力
体育运动通过大众传媒的种种渠道,被输送到人们日常生活之中,而大众传媒又借助于体育运动的魅力,吸引着数以亿计的观众。体育与现代传媒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共同发展。,联姻。媒介巨头争相购买体育俱乐部股权及电视转播权,在获得丰厚的广告收入同时,也充分挖掘了媒介的市场潜力,提高了与同行的竞争实力。,联姻。
3大众传媒与体育结合带来的问题以及不利影响
这主要表现在:大众传媒推崇锦标主义,忽视体育精神和教育价值;忽视对大众体育和学校体育进行关注和宣传;在体育报道中男女比例失衡;体育传播媒体对体育暴力的追逐影响社会安定;盲目追求体育传播娱乐化,影响了运动员的行为,对体育明星的不恰当直传,也可能造成捧杀。国际传媒巨鳄对体育传播的垄断可能剥夺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人民观看体育比赛的机会,导致体育资源的浪费。出现假新闻和失实报道,造成了体育赛事组织和大众传媒的关系恶化。
4对策与建议
4.1 树立统一、导向和监督的正确观念,是处理好体育与媒体关系的前提,大力发展体育中介组织和体育专业传媒,建立体育媒体服务系统和体育信息管理系统。
4.2 提高传媒从业者的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报道中体现对运动员的人文关怀,摒弃性别歧视,重视女性体育报道。关注宣传引导大众体育和学校体育,创新体育运动文化的多样性。
参考文献:
[1]吕树庭,卢元镇.体育社会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2]李金龙,刘坚.体育社会学[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王健,胡金萍.大众传播在现代体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体育文化导刊,2007,(3)
[4]典,肖谋文.论体育与传媒的共生效应[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0,20(3)
[论文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北京高校大学生的抽样调查,分析了大学生依赖大众媒介获取北京奥运会资讯的情况及其影响。
奥运资讯,指大众传媒传播的有关奥运新闻、奥运知识、奥运动态、奥运人物等信息,也称媒介奥运资讯。北京2008年奥运的相关宣传通过不同媒介传播并向受众施加某种影响,是人们通过奥运资讯传播而进行的社会互动过程。
北京2008年奥运会为大学生提供了展示青春的社会环境。大学生是最活跃的体育群体,是申办和参与举办奥运会的主流人群,奥运会的准备和举办过程将对他们丰富奥运知识和参与体育发生多方面的影响。
本研究对象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媒介宣传和北京大学生。对大学生的调查方法采用的主要是“概率抽样”中的“多段抽样”,即先抽出6所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大学、北京农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然后再从中抽出不同性别、不同专业、年级的大学生样本。本项调查共发放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713份,有效回收率为89.13%。对调查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大学生通过媒介接触,对接受奥运会宣传的态度积极主动,具有更为独立的现代意识,显示出相当明显的批判精神。但是,我们也看到,从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而言,媒介同大学生之间还存在着一些矛盾。
大学生依赖媒介提供的奥运资讯
1、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媒体介入
现代大学生的社会化影响因素之一,是迅速发展、广泛普及的大众传媒。传媒对大学生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对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介入程度。
在对大学生“除了您必要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时间之外,您每天的休闲时间大约是多少?”的调查中发现,40,3%的大学生每天的休闲时间大约在3—4小时;5—6小时的占19.1%;1—2小b时的占16.2%。在对大学生利用休闲时间接触媒体方式的调查中,上互联网是第一位选择的有64.4%,38.4%的大学生选择了“看电视”,有51.1%的大学生选择了“读书”,“看报纸杂志”得到了44.6%大学生的青睐。由此可见,对互联网、电视、报纸等大众媒介的接触在北京大学生业余生活方式中占重要的地位。
2、北京大学生接触媒体奥运资讯的动机
调查发现,对于大学生休闲时间接触网络中关于奥运资讯方面,“关注体育明星、体育名人”占32.4%,“增加体育的新知见闻” 占28.5%,“关注中国举办奥运的成功”占27.2%等。对于电视媒介,大学生为“增加体育的新知见闻”占55.5%,“了解体育赛事”占54.6%,“关注中国举办奥运的成功”占53.9%。对于报纸媒介,大学生为“与朋友、家人共享余暇” 占51.1%,“了解中国在奥运筹备工作情况”占32.7%,“增加体育的新知见闻”占28.4%。对于杂志媒介,大学生选择“关注体育明星、体育名人”占21.3%。对于广播媒介,所有动机的选择未超过10%。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大学生通过不同的媒体接触奥运资讯的动机不同,大学生接触媒体奥运资讯多是积极主动的。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存在着各种需要,当这些需要指向媒介时,形成了一定的媒介期待,这一媒介期待将促使大学生去接近某种媒介或某种媒介体育信息的内容,并引导大学生进行信息加工,达到一定程度的满足或其他无意的结果。这一过程本身就是大学生的主动性。可以看出,这一过程并不仅仅是认知或获取知识的过程,当大学生从娱乐目的出发,接近媒介,达到娱乐方面的满足,这一过程可能所付出的心智努力相当少,我们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大学生是主动的。
大学生媒介奥运资讯的接触渠道
对于北京大学生与媒介奥运资讯之间的互动关系和大众媒介奥运资讯的综合影响力,调查显示,北京大学生经常接触媒体种类的顺序是:网络20.2%、电视18.8%、报纸12.4%、广播10.4%、图书7.6%。大学生接触不同媒体奥运资讯时间的选择均值顺序是:网络—电视—报纸—广播一图书。从这里可以看出,北京大学生总体上的媒介奥运资讯接触频率和时间结构基本合理。从标准差来看,北京大学生群体接触不同媒介奥运资讯时间的差别从小到大依次为广播(标准差1.1605)、图书(标准差1.1995)、报纸(标准差1.2277)、电视(标准差1.3750)、网络(标准差1.4715)。北京大学生接触网络奥运资讯的接触率和时间都是居于首位,接触其他传媒的总时间量明显减少,这与网络媒体的崛起直接有关,显示了网络功能的多样性、丰富性。
大众传播媒介在北京奥运宣传过程中,对受众主观意识(包括观念、态度、心理等)的影响力是显而易见的。正如调查所显示的,对于“关注北京2008奥运的成功举办是爱国的表现之一”这一观点,大学生持肯定态度的占76.6%(“非常同意”50.4%和“同意”26.2%)。大学生对“接触媒介奥运宣传可以增长见识”这一观点,倾向于肯定态度的占73.7%(“非常同意”33.0%和 “同意”40.7%)。大学生群体对“通过接触媒介奥运宣传栏目可以使人产生一种使命感”倾向于肯定态度的55.4%(“非常同意”25.3%和“同意”30.1%)。这同大众媒介的奥运宣传密切相关。北京大学生认知奥运知识的途径方面,电视是主要途径,有77.7%的北京大学生这样认为。报纸和网络也是大学生奥运认知的很好途径(大学生的选择分别是45.9%和45.2%)。但大学生在接触媒介奥运资讯中对广播和图书的选择很低。另外,以奥运为主题的健身活动只有通过最广泛的传播,才能普及。而传媒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奥运为主题的健身活动的开展。《北京奥运行动规划》所推行的《北京2008年奥运会教育计划》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把奥林匹克教育活动与全民健身运动结合起来,提高市民的奥运意识和参与奥林匹克运动的积极性。通过调查大学生“参与过哪些以奥运为主题的健身活动?”。调查结果显示57.6%的大学生没参加过以奥运为主题的健身活动。调查发现,主要的原因在于“想参加,但不知道”的占41.2%,“想参加,但不知道如何参与”的占29.5%,说明大学生的参与欲望比较强,但媒介宣传和组织工作还不到位。
论文关键词:体育营销;特征分析;战略选择
1体育营销的内涵与我国体育营销现状
一般而言,体育营销是以运动项目为原动基础,以著名运动员群体或运动队等为感召体,以产品销售为终极目标,通过实施公共关系、市场推广、广告促销和产品测试等市场技术,来销售企业产品。它是按照市场规律,结合企业需要,整合企业优势资源,通过所赞助的体育活动来树立企业形象,推广企业品牌,创造消费需求,营造良好外部发展环境的一种独立的营销手段。同时,体育营销也是一种战略,是依托于体育活动,将产品与体育结合,把体育文化与品牌文化相融合以形成特有企业文化的系统工程。它既包括把体育作为商品销售的体育产业营销,还包括企业通过体育来进行的市场营销,它是个复杂的系统执行过程,需要企业在体育赞助的同时,对企业产品、企业形象重新设计、定位,使之与体育文化相符,还要整合企业的资源,综合运用多种形式,使体育文化融人到企业的各个环节,形成企业与消费者的共鸣。它有着其他营销战略不具备的优势:首先,体育赞助的效果自然、易于被接受。体育赞助实质上是一种软广告,但是由于广告并不单独出现,因而商业性及功利性不像硬广告那么明显。
其次,体育赞助沟通对象面广量大、有针对性。在重大比赛现场,观众动辄成千上万,媒体报道更是不计其数。即使一些地方性的赛事,只要组织得好,观众也会十分踊跃,因此非常有利于企业与目标对象进行有效的沟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三,体育营销最大的特点就是公益性。可以说,体育是人类共同的事业,赞助体育,进行体育营销的市场运作,其作用是普通广告所不能达到的。
从理论上而言,体育营销尚未形成科学的学科体系,因此对其概念至今没有权威的界定。国内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定义及运作的手法。企业在实际运作中也基本上是借鉴国外的成功案例,然后再结合中国国情创造出许多中国式的体育营销,其中不乏成功的经验,但更多的是不足与缺陷。例如把体育赞助、体育明星等同于体育营销、用事件营销操作体育营销、将体育作为商品销售的体育产业营销理解成体育营销的全部等等。此外致力于体育营销的本土公司几乎为零。据一位营销界资深人士透露,目前国内虽有不少体育营销机构,但它们的市场顾问、策划几乎都带有外资、合资或由国外背景公司承担的影子。随着中国体育市场的不断繁荣,面对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本土营销公司在这方面明显有些力不从心。在全球性体育机构的市场合作与价值开发(包括中国市场的合作机会)以及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顶级体育项目的运营及企业合作等方面,中国的体育营销尚未涉及。此外,全球顶级赞助企业体育战略的规划及实施以及如何对体育与权益进行延伸与保护、运用体育营销打造企业的内部核心竞争力方面,中国的体育营销尚未有完整的思路;而对体育明星的战略投资、体育营销与媒体的结合、体育的最佳组合、体育营销的价值评估及调研等,中国体育营销均缺乏足够的关注与实施的能力,而这些对中国企业而言恰恰是当前最需要了解和学习的。
2我国体育营销的特征分析
我国体育营销是随着我国体育运动特别是体育赛事被越来越多的国人关注应运而生的。随着国人日益关注健康和追求生活质量,能为国人带来娱乐和健康的体育运动就在现代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体育赛事更是成为很多人在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微观经济学的视角来讲,每个企业都以追求自身的最大利益和自身的发展为终极目标。体育营销的功能正是在帮助企业实现自身的终极目标中得以完全展现,它向更多的观众介绍新的产品或服务;在目标市场上吸引和争取到更多的潜在客户;强化与目标市场的联系;并不断取得观众对企业的好感;以利于进入一个个新市场;同时提升企业的形象;大大提高企业的销售额,获得可观的利润。
2.1我国体育营销的社会公益性特征
体育是人类共同的事业,赞助体育,进行体育营销的市场运作,其作用是普通广告所不能达到的。体育营销的公益性和社会性有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体育是人类共同的事业,赞助体育、支持体育极大地体现了人文关怀,有助于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公益形象。体育运动最能集中公众的注意力和情感,体育运动热烈、紧张、激动的场面及其所代表的拼搏、平等、快乐、健康等都极易得到普遍的认同,体育营销将这些人类情感作为企业品牌形象的内涵元素,可以使赞助商的公众形象和品牌都得到更大范围的传播和认同,从而深入民心。世界上很多知名企业都是在赞助体育事业的过程中树立了全球公益形象。
2.2我国体育营销的中国文化特特征
经济的全球化和互连网的广泛运用,使得全球采购、全球市场推广成为一股潮流。全球化营销意味着要在世界范围开展营销工作,这就需要借助一个合适的载体来表达企业的营销诉求,并能克服世界各地在文化、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获得全球消费者的认同。”体育”由于其特有的激情、活力、精彩等特点,受到全球不同种族、性别、年龄的观众的喜爱,是世界上除音乐以外的“国际通用语言”,最能够集聚全世界人的目光。因此,体育营销是企业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广品牌的极佳方式。世界上很多知名企业都是在赞助体育事业的过程中树立了其全球品牌的形象。全球性的体育赛事潜伏着无限商机。一项来自美国本土针对奥运赞助商形象的调查显示,64%的受访者比较愿意购买赞助厂商的产品。精明的商家早已认识到体育背后蕴藏的无限商机,借助体育赛事开展的营销活动不仅能吸引消费者的目光,达到提高销售额和利润的目标,更重要是体育运动所推崇的公正、公平更能使厂商的宣传效果和品牌价值提升到较高的水平。
2.3我国体育营销的国际竞争特征
世界杯、奥运会等国际性体育活动往往全球瞩目,成为最具全球性的市场推广平台,因而成为大型跨国公司竟相争夺的目标。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TOP全球赞助商包括可口可乐、柯达、斯沃琪钟表、斯伦贝谢、恒康人寿、三星、通用汽车、松下电器、VISA等大型跨国企业。与世界一流企业并驾齐驱大大抬高了赞助商的社会形象。一家国际赞助调查机构的问卷调查显示:奥运会的五环标志比任何一家企业标志都更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被选为奥运会指定赞助商就意味着该产品是世界知名的产品。这无疑会提升企业和品牌的形象。我国品牌通过体育营销获得成功的案例不多,大多数案例都有给人浅尝辄止、无疾而终的感觉。只有李宁牌通过打奥运这个全球瞩目盛会的牌子,不但用体育营销战略攻占中国市场,而且正在逐渐走出国门。在28届雅典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的健儿们身着“李宁”领奖装备登上奥运领奖台,无疑有着非常强烈的品牌效应。李宁牌终结了中国运动员穿外国运动品牌登台领奖的尴尬历史,它已经是连续五次为国家奥运健儿提供领奖装备,它产生的品牌效益是无可估量的,对李宁牌保持其地位也有很大帮助。
3我国体育营销的战略选择
3.1我国体育营销战略要服从于品牌战略
赞助体育不是目的,目的是利用体育营销来达到提高品牌认知程度。国外做体育营销其实最成熟的是体育项目的营销,即体育产业化营销,对于企业如何通过体育来做自己的品牌营销,也没有相应成熟的理论体系和实操流程,最大原因就是品牌理论与体育营销理论的接口理论体系没有形成。我国很多企业在体育营销上比较热衷赞助体育明星,因为比较容易操作,同时容易赚钱,但这些和体育营销的各种内容之间是没有什么关联性的,或者说没有从品牌的内涵上进行运作,基本上属于追求时尚,最明显的是纳爱斯,在世界杯期间大力推广“买纳爱斯送世界杯球票”活动,纯粹是赶世界杯而操作,连企业产品及品牌与这个体育营销到底有什么关系,根本就不是他们所要关心的内容,纳爱斯的主要消费群体是家庭主妇,而世界杯主要关注群体却是男性观众,这归根到底显然是短期利益作怪。
3.2我国体育营销战略要突出文化融合
体育营销与其他营销方式的最大区别在于它代表的是一种文化,年轻、健康、积极、向上,这是体育文化应有的内涵,如果企业能够寻找到品牌与体育文化的结合点,那么借助体育文化就可以建立品牌文化系统。何将体育所蕴含的因素与品牌核心理念联系在一起,是体育营销的战略重点。可口可乐有一经典笑话:”我们只需要遵循一种简单哲学。如果它是移动的,就赞助它;如果它是静止的,就把它涂成红色并刷上可口可乐的标志。”从这里一方面我们知道可口可乐对体育营销的热衷,但更多的是感受到它对品牌价值的一贯性和持续性,热情、自由、奔放是可口可乐的品牌诉求,为让这种核心价值传播到全世界每一个角落,可口可乐可谓费尽心思,自从找到体育营销载体后,它自然而然成为体育营销忠实的拥护者。
3.3我国体育营销战略要善于以点带面
在体育营销中,如果企业抓住了一个体育热点,就要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无限地将这点扩大,通过一点带动全面。金六福酒用米卢作形象代言人就是这样,既然认可米卢的影响力,就要以他个人形象及影响力为杠杆,迅速提升品牌知名度。所以金六福将米卢第一次到中国、第一次执教中国队、第一次带领中国队冲进世界杯、第一次给中国球迷带来快乐、第一次品尝金六福酒,一直到最后引出“中国人的福酒”这样的品牌定位高度联系起来,将各种决定品牌价值的因素通过米卢贯穿起来。而当时米卢正带领中国足球队在2001年冲击世界杯的预选赛中胜利出线,米卢成为拯救中国足球的英雄,毫无疑问,米卢是中国足球的大福星,正好体现金六福是“中国人的福酒”。所以说米卢是点,品牌是面。
3.4我国体育营销战略要有充足的资金投资
我国很多企业在这一点上认识不足,以为赞助商的地位拿到手后,利用体育活动中那几块场内广告牌或者运动员身上的几个商标、或者主办方开发的几项专门为赞助商举办的营销活动就会将巨额庞大的赞助费赚回来。市场的现实是,没有多少消费者会留意到场内外的那几块广告牌,而且单纯是场地广告和营销活动所能覆盖的面积是很有限的。企业的着重点应该是多花点时间考虑如何将资金用于新的宣传和促销方式去获得更好的效果。许多公司赞助款外的预算不足,使得他们不能有效利用所购买的赞助权而失去了市场商机。国外成熟的厂商在接到一项体育活动的邀请赞助函的时候,如果厂商的营销预算在赞助体育活动后的款项不足赞助款的5倍以上,一般他们都会考虑拒绝赞助,因为他们除赞助款以外的营销预算不足以支持开发赞助权所带来的营销收益。获得赞助商地位之前,要制定详细的营销开发计划,这样才能确保企业的赞助款项有效和科学合理的使用。
3.5我国体育营销战略要有创意竞争意识
往往在一场重大体育项目启动时,有许多企业都会努力将自己的品牌向消费者推广,要使自己的品牌在众多商家中脱颖而出,除了重金争取独特方式之外,在表现方式与策略上就要好好思考如何吸引消费者眼球,以及通过各种独特方式建立强势品牌定位。在世界杯期间企业的广告也是缺乏创意。国内的企业在世界杯赛前、赛中广告的创意不是很好,无论是产品广告还是企业形象广告让人觉得很牵强。统一的企业形象广告的冰上舞蹈让人感觉到莫名其妙,怎么也与冰红茶联系不上,广告的片尾贴上任何一家企业的标识都可以。雪花啤酒试图启用杨晨,迅速在全球提高知名度,但球星与产品之间联系不够,创意简单,只停留在表面,广告既没有激情又缺乏幽默,根本吸引不到球迷对品牌的偏好。
3.6我国体育营销战略要界定营销边界
体育是无边界的,但体育营销却是有边界的,全世界的戏迷都可以对同一场世界杯的精彩而欢呼,但不是每一场球都可以让所有的球迷心动。好像明基,虽然它想做世界品牌,但目前它向世界市场进军的焦点区域却是欧洲,所以它选择赞助欧洲杯,相反,联想期望建立世界品牌,因此舍中国足球而冒险参加了奥运会的TOP计划,营业收入远远高于联想的麦当劳认为其品牌价值与奥运并不是那么相称,就放弃了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TOP计划,所以,体育营销并不是每个企业都需要的一种营销方式。我国体育营销战略要掌握营销边界,就必须要明确消费者需求,努力提高赛事的吸引力。既努力提高赛事的比赛水平,又努力发掘本土体育市场的潜力。随着中国体育的迅速崛起,外国商和赞助商对于中国市场的兴趣越来越浓厚,所以,需要相关体育协会尽快提高这些赛事的组织和管理水平,吸引更多的买家和投资。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y has been a new economic growth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also is the important content of the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of Shaanxi. The government's financial support is the decisive factor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ies. How to promot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through financial investment of Shaanxi province and municipal governments to cultural industry is an important problem to study. This paper uses the SPSS analysis to analyze the statistics on expenditure related to cultural industry in Shaanxi Province and municipal governments from 2011 to 2015, so a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nancial investment in cultural industr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government's financial investment related cultural industr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关键词: 地方;文化产业;财政支出;经济
Key words: local;cultural industry;fiscal expenditure;economy
中图分类号:F8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7-0015-03
0 引言
文化产业的繁荣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近几年来陕西省按照中央关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总部署和要求,加大了对文化产业的重视与投入。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不仅满足了人民群众多样性和多层次的精神生活的需求,更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内容。但是该省文化产业的发展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如文化产业市场发展的不够充分,文化产业人才缺乏,体制滞后,尤其是在以政府主导的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政府财政政策的不合理制约了该省文化产业的发展。在陕西省,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投入和支出决定着化产业的发展,同时也是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本文在实证研究方法上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论证文化产业财政的投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本文运用2011年至2015年陕西省个省市的年度数据,通过案例分析来研究政府文化产业的财政投入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并以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1 研究数据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数据与测度的选取
研究的主体为陕西省8个主要的市区,包括省会城市西安和咸阳、渭南等七个地级市。数据来自于陕西省政府和各个市政府的统计年鉴和政府信息公开的经济发展与财政数据。本文选取与文化产业相关的三个政府财政支出的项目作为衡量各市区对文化产业的财政投入的研究测度。一是政府的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二是政府的教育支出,三是政府的科学技术支出;选取国内生产总值作为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研究测度。确定以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教育支出、科学技术支出作为政府主导文化产业发展对其进行的主要财政投入的三个方面。研究区域内政府文化产业的财政政策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就必然要研究政府对文化产业的财政投入状况和区内经济发展的水平。政府对文化体育与传媒、教育和科学技术的支出与区域内国民生产总值得相关性越高就代表政府对文化产业的财政投入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就越明显。
1.2 研究方法
Logistic回w分析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数据分析方法,来解释二分类型的变量时当模型的残差不在满足且E(?着)=0得假设条件以及残差不在服从正态分布。二项logistic回归模型就能解释上述问题。笔者将陕西各市的GDP总量与Var(?着)=?滓2文化产业相关的各相支出的相关性作为解释变量,以三项相关系数的值来检验双方的相关系数。
2 数据说明与结果分析
2.1 数据说明
本文在查阅陕西省各市区的政府财政局以及省级和市级的政府公开信息以及统计年鉴年鉴,对陕西省八个市的五年的财政投入进行了收集,包括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教育支出科学技术投入支出和GDP总值。在研究陕西省文化产业的财政投入与GDP的是否存在关系时,本文确定4个测度指标:变量V1=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变量V2=教育支出,变量V3=科学技术投入,因变量F(V)=GDP(国民生产总值)。
设:原假设H0:陕西省各市文化产业财政各项投入与GOP无相关性,即Ρ=0;
备择假设H1:陕西省各市文化产业财政各项投入与GOP存在相关性,即Ρ≠0。
通过分析各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作为回归分析的数据,来考察每一项文化产业的财政支出对GDP的贡献度,据此来制定相应的财政支出政策。
从表1可以看出,表中各项的t值均小于2.132,即说明陕西省各项文化产业的投入与GDP的相关性显著,说明本文所选用的数据有效可以作为文章研究问题的实证数据。
2.2 案例结果与分析
根据所选取的样本数据,对陕西省各市区文化产业投入与GDP相关系数进行分析,把变量X值分为三类:X1=1表示文化体育与传媒财政投入与GDP相关系数|r| 小于0,X2=1表示教育财政投入与GDP相关系数|r| 小于0.5,X3=1表示科学技术财政投入与GDP相关系数|r| 小于0.5。X1=2表示文化体育与传媒财政投入与GDP相关系数大于等于0.5且小于0.8,X2=2表示教育财政投入与GDP相关系数大于等于0.5且小于0.8,X3=2表示科学技术财政投入与GDP相关系数大于等于0.5且小于0.8。X1=3表示文化体育与传媒财政投入与GDP相关系数大于等于0.8,X2=3表示教育财政投入与GDP相关系数大于等于0.8,X3=3表示科学技术财政投入与GDP相关系数大于等于0.8;对因变量Y值分为俩类;Y=O表示三项文化产业财政投入与GOP相关性系数有一项小于0.5,Y=1表示三项文化产业财政投入与GOP相关性系数都大于等于0.5,利用SPSS软件对上述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具体结果见表2-3。
从表2可以看出,卡方为8.997,在显著性水平=0.05的标准下概率P值小于显著性水平,因此认为X1、X2、X3与Y的logistic回归方程有统计学意义。
从表3可以看出,2个城市有一项不大于0.5的预测正确率为0%,6个城市三项都大于0.5且预测正确率为100%。模型的总正确率为75%。最终数据结果表明,模型整体的描述性并不理想,究其原因是样本容量不足。尽管如此,该模型仍然可以反映出,政府对文化产业相关的财政投入对区域GDP的发展有着很大影响。
2.3 陕西省区域内各项文化产业投入分析
数据结果表明陕西省各市区文化产业相关的财政投入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通过数据对陕西省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当前我省文化产业的发展存在以下优势:一、陕西省对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力度较大,促进了陕西省文化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目前该省是西北地区文化旅游大省,有众多的旅游景点和名胜古迹,形成了一系列的文化旅游产业,这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能够直接对陕西省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二、对教育的财政支出促进了该省教育产业的发展。陕西省发达的教育系统和众多的高校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教育产业链,成为该省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推动力。同时该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陕西省及各市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投入总量还不足。尤其是在文化体育方面、传媒方面以及科学技术方面支出比例普遍较少。二,是文化产业相关的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相对于沿海省份,科技水平较为薄弱。三、政府财政支出作为主要资金来源而不能满足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
3 结论
3.1 加大政府对文化产业的财政投入力度
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扶持主要体现在俩个方面:一方面是对文化产业的政策扶持,另一方面是对文化产业的财政投入。从政府公共服务的层面来讲,促进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发展是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一部分,要求政府必须提高文化产业产品的质量和水平,因此政府要对其进行有力的财政支持。文化产业又属于产业经济的一部分,对产业结构调整有着重要作用。同时文化产业产品本身的精神性和服务性又决定了它不具备市场竞争的优势,不能够吸收足够的市场资金发展壮大,必须在政府的扶持下才能合理健康的发展。
3.2 调整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投入结构
陕西省当前文化产业的发展仍然是以旅游业为发展的主要动力,在文化体育与传媒和现代科技结合等新型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水平还较低。政府的财政投入多以维护地区的文化古迹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为主要的投资方式。在电影、传媒等新兴的网络科技文化产业投入的力度较小。因此陕西省级各市政府应调整对文化产业财政投入的结构。第一、加大对文化产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大对建立文化产业发展的产业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如文化产业园区、科技创新园区等基础设施。第二、该省政府应该加强发展新型文化产业形式,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支持和鼓励新型文化产业的创新型企业。
3.3 政府财政投入与市场相结合建立多元参与的融资渠道
政府与市场相结合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扩大文化产业资金的来源途经,建立多元参与的融资渠道。一、鼓励和支持企业参与。政府在发展文化产业必然以市场下的各个企业为载体,鼓励和支持省内外优秀的企业参与到文化产业的发展中,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个有力的资金支持。二、建立文化产业发展的金融市场,吸收社会资本参与到文化产业的发展中来。加快文化产业市场化发展的步伐,通过文化a业的股票、基金、债券等金融产品建立一个规范的文化产业金融市场,吸收社会资投资文化产业的发展,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个有利的融资渠道。
参考文献:
[1]戴钰.湖南文化产业集聚极其影响[J].经济地理,2013(04).
[2]张琰飞,朱海英.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发展的区域差异分析――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2年(10).
[3]魏鹏举,王玺.中国文化产业税收政策的现状与建议[J].同济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05).
[4]傅才武.论文化产业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型的作用――以湖北省为例[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关键词】中学生;身体素质;影响因素;策略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大问题,要保证青少年的身体健康,身体素质过硬是社会的需要,是学校的任务家庭的愿望,但是近些年来青少年人群身体素质下降严重,威胁到了他们的身体健康,大量的肥胖儿童出现,教育部曾将做过学生体能测试报告,报告显示中学生体能状况下降趋势明显,肥胖率上升、视力问题发生率居高不下,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一些老年疾病也发生在学生身上,这已经成为了现实情况,亟待社会学校和家庭解决。
一、中学生身体素质下降原因
首选是社会和学校因素影响,中国社会历来就有学而优则仕的说法,应试思想在中国就有深厚的历史传统,这种非正常思想影响了现代社会,大量的学生被考试所迫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在应付考试上,在教室和补习班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和学生生涯,人才竞争加剧的时代,大量用人单位唯学历论的用人原则也变相加大了学生的负担,再这样的环境下国家教育部门所提倡的提高学生课外活动量,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等一系列要求都成了一纸空谈,调查显示有百分之八十的学生正在上补习班,有百分之三十的学生同时在上几个学习班,学生不能完成正常的学业内容更不用说锻炼身体。学校在学生身体素质下降方面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初中学校在教学课程安排上有着更大的灵活性,学生的学习压力应该更小,但是现阶段的情况是,许多学校为了追求自己的学校升学率排名,大量增加学生和老师的压力,让学生增加上课学习时间和一些不必要的补习活动。此外还有一些客观原因导致了学校的体育教育无法跟进,例如大量的务工人员进城,城市学校不足导致了学校班级人数大大超标,体育教学设备和场地不足导致了学校安排体育锻炼的时间缩短,处于安全原因有个别学校不提倡让学生参与群体活动。体育教学也长期得不到改革,保留着陈旧的落后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学生对体育没有兴趣。
其次是家庭和个人影响因素,现代家庭的逐渐呈现出小型化的趋势,孩子在家庭中的受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大量家庭存在溺爱孩子的现象,对还孩子的身体锻炼少了,给孩子吃苦的机会少了,许多孩子的意志力大大下降。家庭的影响使学生逐渐对体育锻炼持有畏难心理拈轻怕重,教育部规定的每天保证学生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根本无法保证,孩子们的身体状况逐渐下降是必然趋势。另外受家庭环境影响,有些孩子从下就养成了不良生活习惯,比如家长在家抽烟喝酒, 熬夜看电视上网等习惯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改善学生身体素质的途径
首先学校要对自身体育教学课堂进行优化,保证体育锻炼的有效执行,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和体育评价制度,制定适合实际情况的教学目标,改善学校的运动场地,给学生带来体育的乐趣,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多样的体育娱乐活动,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提升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帮助学生制定符合其自身的体育锻炼计划,必要时进行体育锻炼考核,把学生的体育成绩和老师的教学成果挂钩,形成倒逼机制,保证实施效果。提高一线体育老师的综合素质,只有专业的体育教师才能帮助学生制定锻炼计划,持续跟进学生的身体锻炼情况。
其次,改变家庭的体育观念,对家庭的落后观念予以教育,家庭教育对学生的良好生活习惯有着重要的影响,要改变学生的不良生活习惯必须改变他们的生活环境,学校应定时组织家长开会,让家长理解学生身体锻炼的重要性,让家长明白身体锻炼比学习更重要,改变家长原有落后的错误思想观念,大力宣传科学的生活方式,鼓励家长带领孩子进行体育锻炼。
三、结束语
中学生体育锻炼的缺乏导致身体素质下降的原因有很多,但不外乎上文提到的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等方面的影响因素,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培养社会体育锻炼的风气还要各个方面相互配合,作为体育工作者不能停留在表面现象,要深挖体育教育的不良影响因素,要充分认识到学校体育以及体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严重问题,是这一根本原因造成了中学生厌烦体育课,甚至逃避体育课,不参加任何形式的体育锻炼,最终导致中学生体质下降的严重后果。
【参考文献】
[1]王佃娥,杜发强.中学生主观锻炼体验与体质健康关系研究[A].中国体育学会.第3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010:5
(一)广告传媒的定义与特性
媒体简单地说,即是通讯延伸的载体和工具,凡是能把信息从一个地方传到另外一个地方的就可称为媒体。在商业广告中所称的媒体,指的是能够承载商业广告的信息载体。商业媒体通常具有付费性,可控制性,大众性。付费性即媒体的一个主要特性为商业性,即媒体依赖广告为主要盈利来源,所以具有付费的特性。但是,媒体的功能和特性不是盈利,而是对大众的影响力;媒体的可控制性即商业广告是一种投资行为,投资行为的本质在于以较小的投入换取较大的回馈。既然是投资行为,那么在投资上就必须具有可控制性,以求达到预期的回馈然后以回馈检视投资的正确性。同时,在投资的本质和检视的需要下,商业广告必须具有可评估性;大众性,即现代工业的大量生产,导致行销地域的再扩大,因而使为行销服务的媒体也必须是面对大众传播的。因而商业广告谈的媒体也是大众媒体。
(二)传媒的分类
第一类传媒
利用手势、旗语、烽火,等直接简捷直观的互动方法接受彼此的信息的方式是传统的原始的传媒的一种,它的特点是直观快速,但受自然界条件的局限性较大,如天气、光线、自然障碍物等。
第二类传媒
包括信件、绘画,文字、符号、印刷品、和摄影作品等。在这种信息交流方式中,信息的接受者要靠视觉感官接受信息,信息的发出者则开始使用一定的传播设施和工具。
第三类传媒
无论是信息的发出者还是接受者,都必须借助传播设施。这类传媒包括电话,唱片,电影,广播,电视,手机通讯,等等。大众传媒视之为普通大众所使用的传媒。
第四类传媒
互联网传媒,之所以单独的将互联网传媒列为第四类传媒是因为它的传媒方式和信息载体是有别于第三传媒的,传统意义上的传媒在使用中具有一定的时间约束性和空间限制性,但只要接触过网络传媒的人都知道,网络传媒的灵活性和机动性是其它媒介所不及的,它既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又可以第一时间在任何地点使用,其便捷性是有目共睹的。它也正是未来传媒的主发展平台。
(三)广告传媒的选择
随着经济的发展,商品的丰富和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广告在我们的生活中也起着越来越多的作用。我们通过广告迅速的获知产品的信息;企业和产品也通过广告很好的宣传自己,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其中,对于消费者而言,是希望通过广告进行最优化的消费,而对于广告的传播者,则是希望以最有效地广告达到自己的经济目的。然而,在广告传播过程中,媒体无疑是影响广告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事实上,即使完善的战略规划和杰出的广告创意,如果缺乏理想的媒体选择和组合,广告传播的效果也必定大打折扣。尤其是处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媒体的数量和种类越来越多,这就需要对媒体的选择和优化组合进行研究。在选择媒体的过程中要注意三点:
1,广告与媒体的目标一致性。广告的产品要针对一定的目标消费群,在现代的市场竞争中,许多企业意识到,他们不可能为这一市场的全体客户服务,而只能选择特定的目标受众,进行最有效地市场细分,展开相关的目标营销才能获胜。选择了目标受众,还要选择好的与目标受众相一致的媒体,这是个特别重要的环节。如,球衣、球鞋的目标是那些热爱球类运动并参与运动的人为消费群,这类产品的广告应投放在体育杂志报纸、体育节目和体育场馆等媒体,他们的目标受众是一致的,媒体的受众群体与产品的目标消费群体倘若是一致的,那便是最有效地广告传播。虽然广告的最终目的是促使消费者的购买,然而使更多的人知道产品是广告的最基本作用。然而要达到这一一致性,首先是产品的定位要准确,其次要对市场做细致的调研发现市场中的潜在消费群并了解其特点和诉求,最后要对广告策划进行卓尔有效的执行,没有这一执行,这一一致性也终将会偏离。
2,产品的同质化和消费者的异质化。如今,产品日益丰富,企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产品的同质化现象日趋显现,产品与产品之间的本质差异在缩小,同样是去头屑洗发水,不同品牌之间并不存在谁比谁更好的绝对优势,只是外包装不同或者是价格不同等等。而与此同时,任何的媒体都不可能有绝对数量受众的优势。媒体从大众传播变成小众传播已变成现在的趋势。今天,社会的阶级分化日益严重,所以现在广告媒体的针对性要强。这就要求企业对消费者要进行深入的分析,然后对消费者偏爱喜欢的媒体加以判断,选择待定消费群的小众媒体,以便达到“击中靶心”的效果。
3,媒体的综合运用效果区别于各媒体的简单相加。媒体的综合运用能够使传播效果扩大,但这一选择并不是一味根据媒体传播受众量大小而定,这其中要善于对将要选择的媒体进行有效地组合,即在一定时间段内运用两种以上的不同媒体,或是同一媒体运用两种以上的不同形式,不同时间等。媒体组合应该有助于扩大媒体的受众总量,有助于对广告进行重复,有助于广告的相互补充。如,汽车广告可以在电视上宣传形象,然后在汽车杂志上详细介绍产品特性和相关数据指标以进行补充更为适宜,而不是忽略汽车消费群属于小众的高消费群的特点一味追求报纸的受众面而广泛的使用报纸。当然,报纸未必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只是媒体组合选择在与各媒体间的协同配合并与产品特性和消费群特性紧密结合。这就如同一个团队内,并不是所有的优秀人才合作就能发挥的效率最大的道理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