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城镇化进程论文

时间:2022-06-22 05:15:48

导语:在城镇化进程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城镇化进程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农村城镇化;环境问题;生态学;人类中心主义

一、十二五背景下的农村城镇化发展进程

城镇化也可叫做城市化,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逐渐转变为以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的历史过程。

中国城镇化经历了两大阶段,分别是传统模式下的城镇化和新型的城镇化。我国在总结国外发展城镇化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将新型城镇化界定为: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城镇化;是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的城镇化;是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①新型城镇化的提出对我国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也将是我国历史上最有重要意义的发展阶段,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必须以坚定的意志推进城镇化。

二、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环境问题

农村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但在农村城镇化的进程中,我们必须要注意到生态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是农村城镇化的副产品,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如何科学地处理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关系到我们是否能够较好的进行新农村建设这个关键议题。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土地污染。随着人口的飞速增加以及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土地作为人类生存的必备资源在近些年来承受着极大的压力。由于近年来乡镇企业数量迅速增加,加上其布局比较分散、经营方式粗放,导致工业“三废”的排放量居高不下,加上农用化学药品以及开发矿藏造成的污染,导致了大面积的农田土壤质量下降,土壤污染问题严重。

第二,水污染。水污染具体表现在: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流失进入水体,工业的废水、废料和生活污水的排放,有些甚至未经处理就直接流入河道或就地处置,再加上水产养殖等活动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等等现象。这些均是导致水体污染的直接原因。尽管近年来各级政府都加大了对水污染的治理力度,工业废水、废料的排放达标率也一直在逐年提高,水体净化科技的资金投入也大幅增加,但任务依然艰巨。

第三,生活垃圾随处堆放。近些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口的增加以及乡镇企业的发展,农村产生的垃圾越来越多,其成分也愈来愈复杂,生活垃圾以及工业垃圾的随意倾倒,对农村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破坏,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村的经济与社会的持续性的发展。相当多的村庄中并没有设立垃圾的存放点和回收处,村民习惯于把垃圾随意地丢弃在门前屋后以及废弃的沟渠中,这不但影响了村容村貌,还会导致一些恶性疾病的传播,对农村居民的生命健康构成威胁。

第四,工矿企业的污染。在农村,民众普遍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不够,对矿产资源进行野蛮式开发,破坏资源、浪费资源的现象依然存在,分布在农村周边的小化工厂、小造纸厂、小水泥厂在环境保护、污染物净化方面资金投入不够,烟尘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力度、治理资金投入较低,环境形势不容乐观。

第五,禽畜粪便以及水产养殖污染。禽畜养殖是农民赚取收入的一个普遍方式。伴随着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禽畜粪便70 %未经处理直接向外排放,养殖业粪便处理不当引起的恶臭也对农村的空气环境影响较大。在农村,也存在着部分庭院式的小规模养殖,人畜共处,人畜粪便的处理即是简单的在房屋旁、道路上晾晒或堆肥,这为蚊虫、细菌的快速繁殖和恶性疾病的传播埋下了隐患。

总的来看,农村城镇化面临的环境形势不容乐观。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

三、环境伦理与生态学理论支持

根据生态学的观点,伴随着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经济危机,生态危机也同时出现。对于生态危机的原因,生态学的代表人物奥康纳指出“自然界本身的节奏和周期是根本不同于资本运作的节奏和周期的”。②也就是说人与自然环境的尖锐矛盾是资本主义各种矛盾中的一种具体表现,生态学把对资本主义的生态批判作为其研究的重点。

持人类中心主义观点的学者认为,只有人才具有内在价值,非人的一切存在物皆没有内在价值。究其根本,是主客二分的机械论的自然观一直支持着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非人类中心主义认为,大自然和非人自然物也有内在价值,从而也有道德资格。环境正义要求公平地分配环境资源和环保责任,生态正义要求人类尊重非人物种的生存权利。其实,在我国,“天人合一”的命题很早就已经从本体论的角度上论证了人与自然万物同质同源;也从价值论的角度上论证了追求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人应该追求的最高的价值目标和人生境界。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正是人类中心主义理念占据主导的结果,大自然有其外在的价值和内在的价值,也有其生存的权利。我们应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局限性,走向一种更加文明的倡导环境正义和生态正义的生态文明。

生态学也探索了一条走出生态危机的道路。资本主义在本质上是反自然和反生态的,资本主义本质上就是追求利润,这种无限的扩张必然会造成与自然界本身的有限性的矛盾。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必须要走生态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与生态学是互补的,社会主义需要生态学,因为后者强调地方特色和交互性,并且还赋予了自然内部以及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以特别重要的地位。生态学需要社会主义,因为后者强调民主计划以及人类相互之间的社会交换的关键作用”。③

四、结语

生态危机对人类来说,是一场关系到生死存亡的危机,这是毋庸置疑的。倘若解决适时,则人类繁荣昌盛,反之,则会危及自身的生存。然而,在当代城镇化进程中,人们对此的认识是不足的。以教育宣传为例,百分之八十的小学生仍然认为现在地球“病了”,我们要“保护”它。而事实是,地球经过几亿年的时间,经历数次大的物种灭绝,每次经过大的劫难之后,它都会在一定的时间之内恢复过来,以其自我恢复的功能,他已经强大到我们无法保护,也没有资格保护的地步。人们需要思考的是,我们人,有没有这种复苏的能力?当生态环境糟糕到人类灭绝的时候,我们面临的是自身的存亡危急,而不是地球的存亡问题。所以,在中国城镇化程度日益提高,生活水平日益完善的今天,我们关注生态问题,就要从思维方式上改变对环境保护的认识,树立一种更加合理的生态文明观。

注释:

① 吴殿廷:《中国新型城镇化战略及其推进策略》,东南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36页.

② 詹姆斯・奥康纳 自然的理由―生态学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③ 同上

参考文献:

[1] 吴殿廷.中国新型城镇化战略及其推进策略[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4.

[2] 詹姆斯・奥康纳 自然的理由―生态学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 王军.高度重视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环境保护的建议[N].齐鲁网,2014.

[4] 刘菁.奥康纳“生态学”思想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0.

[5] 黄炎平、金雪芬.论奥康纳的“生态学”理论[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第2篇

(一)政府的规划引领、政策支持和积极参与政府举债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前提是科学准确的测算地方政府的可支配财力和规范举债行为。政府动态可支配财力要与债务结构、期限相匹配。在此基础上继续完善政府融资主体的法人治理结构,注入优质资产,增强自我造血功能,以市场化的手段和契约化机制实现政府委托的项目建设和运营。推动地方政府在特许经营权基础上的政府采购服务,探索政府指导、市场化运作的投融资模式。

(二)发挥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优势和先锋先导作用从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大背景下来看,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的存在和发展有着客观性和必然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出现,一定程度上顺应了我国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顺应了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现象。在推动与地方政府合作建设新型城镇化的银、政、企多方合作的过程中,国家开发银行引导建立“三个专项(专项债券、专项基金、专项贷款)”资金来源,创新以“四个统一(统一规划、统一评级、统一评审、统一授信)”为基础的项目开发评审模式。尝试环境治理与一级土地开发及基础设施建设结合的模式、“统借统还”和“预授信+核准”模式、企业间BT和委托代建模式、收益差项目捆绑商业配套设施增强收益模式、政府购买服务模式。

二、生态城镇化建设投融资模式创新的实践

政策性银行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根据经济社会政策目标的不同需要和侧重点,通过政策性金融活动,充当政府对经济与社会调节管理的工具,促进了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城镇化需要大力加强社会公共事业建设,但长期以来该领域由于融资成本高、风险大、操作难等问题,面临严重的融资瓶颈制约。社会公共事业建设具有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风险集中以及社会性和公益性较强等特征,需要有长期、大额、稳定的融资支持。城镇化过程中除了财政拨款外,开发性金融支持是解决资金不足的有效途径。国家开发银行通过探索和创新金融服务,对“巢湖治理”和“淮南市采煤塌陷区治理利用规划”进行项目试点,充分发挥开发性金融的导向作用,探索和创新有利于实现“生态、社会、经济”综合效应的投融资模式,助力解决公共财政难题、缓解经济社会发展瓶颈制约、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

(一)“巢湖治理”模式———创新新型城镇化市场融资主体新型城镇化建设离不开政府的规划引领、政策支持和积极参与。在国家开发银行以金融创新探索和推动“巢湖流域综合治理项目”的过程中,运用了“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融资发展模式。同时,要求开发性金融必须遵循项目自身的战略必要性、整体业务的财务可平衡性与机构发展的可持续性三个原则。一是项目自身的战略必要性。开发性金融整体制度设计本身便决定了其服务国家战略的使命。巢湖治理是国家治理“三河三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开发银行与安徽省“五大领域”合作中的重点项目。国家开发银行与合肥市政府按照流域治理、国土整治的思路,将水利建设、生态保护、土地整理和城市开发有机结合,全面推进巢湖周边入湖河流治理、移民安置、湿地建设、乡镇污水厂建设、村庄整治等项目实施,使巢湖治理成为合肥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二是整体业务的财务可平衡性。必须加强经济核算,做好项目的综合效益分析。三是机构发展的可持续性。开发性金融不是直接按照国家战略进行资金分配的预算财政部门,也不是单纯负责帮扶救助的社会福利机构。

(二)“淮南市采煤塌陷区治理利用规划”———实现“生态、社会、经济”综合效应的城镇化建设一是全方位策划项目。淮南淮北市是华东重要煤炭资源地,煤炭开采后形成的塌陷不断吞噬有限的耕地,塌陷区的居民搬迁司空见惯,缺少长远规划和安排。安徽省政府、淮南市政府打破传统做法,把淮南塌陷区治理统筹规划,与淮南山南新区新型城镇化规划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国家开发银行总行会同分行多次与淮南市政府座谈,全方位策划该项目。第一,塌陷区治理宜水则水,宜耕则还耕,水面整治与周边绿化环境治理结合起来,带动养殖业和旅游业发展;第二,环境治理与宅基地复垦、用地指标流转结合起来;第三,居民搬迁与保障房建设、山南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结合起来;第四,新区规划建设注重生活设施完善和可持续发展,医院、学校、文化场馆、社区服务设施配套完善,建设淮南矿业配套产业园区为搬迁居民提供就业选择。二是构造项目实施主体和投融资主体。淮南市政府和淮南矿业各出10亿注册资金,成立完全市场化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公司,负债经营开发塌陷区治理、土地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承担其他项目市场化运作的建设委托。金融机构承担融资顾问和主力银行角色。对淮南新城投(暂定名)评级、“一揽子”项目统一评审、统一授信、分项签订借款合同。尝试将塌陷区治理与一级土地开发及基础设施建设结合的模式、“统借统还”和“预授信+核准”模式、企业间BT和委托代建模式、收益差项目捆绑商业配套设施增强收益模式(如医院、学校、文化项目,或受限于现金流不足,或受限于项目社会属性不能资产抵质押,需要现金流更为充裕的商业配套设施项目作为平衡)。尝试山南新区的医院、学校建设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实施。三是因地制宜,开发优势与利用潜力。淮南市的采煤塌陷区治理宜水则水,宜耕则还耕,水面整治与周边绿化环境治理结合起来,带动养殖业和旅游业发展;环境治理与宅基地复垦、用地指标流转结合起来;居民搬迁与保障房建设、山南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结合起来;新区规划建设注重生活设施完善和可持续发展,医院、学校、文化场馆、社区服务设施配套完善,建设淮南矿业配套产业园区为搬迁居民提供就业选择。

三、投融资模式创新对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启示

第3篇

1.张家界旅游产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耦合发展研究

2.山区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方法及应用——以云南省德宏州为例

3.长江经济带沿江小城镇建设研究——基于湖北省沿江城镇调查数据的分析

4.中国城镇建设用地投入效率的空间分异研究 

5.青海省2000-2008年间城镇建设用地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6.中国城镇建设用地投入非协调性的动态演变研究 

7.中国城镇建设用地投入效益研究

8.中国城镇建设用地经济密度的区位差异及影响因素——基于27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分析

9.大力发展城市设计,提高城镇建设水平

10.平谷区城镇建设用地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方法

11.基于GIS和DEA的三峡库区城镇建设用地变化与效益评价

12.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与小城镇建设

13.国内外小城镇建设理论与实践分析

14.中国城镇化的质量问题和健康发展

15.城镇建设用地经济密度时空分异的实证分析

16.九龙江流域城镇建设用地与河流水质关系研究

17.基于RBF神经网络的成都市城镇建设用地需求预测

18.天津市“宅基地换房示范小城镇”建设模式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19.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留住乡愁”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20.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小城镇“四态合一”规划建设——以成都崇州市道明镇总体规划为例 

21.旅游发展与城镇建设耦合协调研究——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例

22.珠江三角洲城镇建设用地增长分析 

23.江苏省城镇建设用地扩展时空格局演化——基于1993、1998、2003年度夜间灯光数据的分析

24.南通市城镇建设用地扩展时空特征分析及模拟 

25.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与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控制——以马鞍山市为例

26.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海南省新型城镇化模式研究

27.和谐之城:德国小城镇建设经验与启示

28.基于RS与GIS的无锡市城镇建设用地扩展时空特征分析 

29.湘江流域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失调程度及特征研究

30.基于空间开发适宜性分区的城镇建设用地配置——以海安县为例

31.土地城镇化及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32.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3.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

34.广州市花都区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研究——基于MCR面特征提取

35.基于GIS和景观生态学的西部地区城镇建设用地扩展研究——以宝鸡市中心城区为例

36.政府主导型城镇化的发展困境——Y示范区小城镇建设兼与小城镇理论对话

37.德国、美国、澳大利亚与日本小城镇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38.基于DEA模型优化的城镇建设用地需求预测——以皖江城市带为例

39.城镇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研究——以重庆市荣昌县为例

40.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山地小城镇建设规划——以重庆柳荫镇为例

41.基于GIS的西安市城镇建设用地扩展研究

42.借鉴国外城镇化经验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对策思考

43.贵州省城镇建设用地扩展的时空演变特征

44.江苏省城镇建设用地扩展实证分析

45.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金融支持

46.天津小城镇建设的“华明模式”评析

47.小城镇建设投融资机制比较借鉴

48.国外小城镇建设经验、教训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村镇建设的启示

49.城镇建设用地效率时空分异研究——以青岛为例

50.城镇建设用地预测方法研究  

51.城镇化建设资金规模及土地财政改革——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土地财政代偿机制研究评述

52.以小城镇建设为基点促进新农村建设发展——以武汉市汉南区新农村建设规划为例

53.城镇建设用地预测方法新探——以重庆市渝北区为例

54.吉林省低碳小城镇建设思考

55.三江平原垦区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域城镇化的影响

56.城镇化建设中的投融资机制研究——以陕西30个重点示范镇建设为例 

57.城镇建设用地扩展类型的空间识别及其意义

58.国外小城镇建设模式探究

59.我国小城镇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60.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小城镇建设研究

61.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提取城镇建设用地的邻域分析法

62.国外小城镇建设经验探讨 

63.国外典型生态型城镇建设模式及政策借鉴

64.广佛都市区道路网络与城镇建设用地间的影响分析

65.新型城镇化与城镇建设税制改革 

66.中国新型城镇化村镇建设格局研究

67.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潜力释放技术研究——以兰州市为例

68.城镇化建设与基层治理体制转型——基于中西部城镇化建设的实证分析

69.小城镇建设用地指标配置模式——以重庆市为例 

70.以法律引领和推进生态城(镇)建设

71.西南地区新型特色小城镇建设的对策

72.湖南省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

73.中国城镇建设用地投入的非协调性研究

74.农产品加工产业聚集与小城镇建设

75.湖北省城乡建设用地城镇化率及其影响因素

76.城镇规划导向下城镇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研究

77.地理国情监测框架的探索与实践——以城镇建设进程监测系统为例

78.基于GIS的喀斯特山区城镇建设用地空间扩展特征分析——以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为例

79.云南山区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中的特殊因子分析

80.城镇建设用地增长及其预测——以山西省为例

81.三峡库区城镇建设用地驱动因子路径分析

82.论边疆民族地区小城镇建设的特点、模式与路径

83.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小城镇建设问题探讨

84.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中国的未来城镇化建设

85.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金融困境及其突破

86.生态城镇建设中环境邻避冲突的源头控制——兼论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的完善

87.旅游发展与小城镇建设共生关系研究

88.城镇建设占用耕地与粮食安全

89.利益视角下的乡镇政府行为逻辑分析——以甘肃A镇小城镇建设为例

90.京津冀地区城镇空间扩张模拟与分析

91.中国城镇化过程中的建设用地评价指数探讨

92.苏南地区典型城镇建设用地扩展的时空分异

93.皖江城市带城镇建设用地综合评价与优化对策

94.广东省城镇建设用地经济密度差异时空特征及影响机理

95.江西城镇化发展历程、成效、问题及其对策

96.海南特色小城镇建设路径研究——以儋州白马井镇为例

97.54321养老产业模式研究——兼论农区养老主题小城镇建设

98.小城镇建设中投融资体制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第4篇

关键词:城镇化 经济增长 VAR模型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的进程持续加快,近些年来,第二、三产业向城镇逐年聚拢的趋势愈加明显,农村人口向城镇大幅迁徙正在上演。与此同时,中国的经济也踏上了高速列车,经济增长的势头越来越迅猛。

二、变量说明与数据整理

(一)数据选取

本文选取了城镇化率来衡量城镇化水平,城镇化率和人均GDP分别记为ur(urbanization rate)和pcgdp。对两个变量作对数处理,以减小异方差性的影响及实现非线性关系的线性化处理。记lnur为城镇化率的对数,lnpcgdp为人均GDP的对数。

(二)数据整理

1、时序图

VAR模型建立在变量平稳或具有协整关系基础上,否则会出现伪回归的现象。因此,要先对变量做平稳性检验。首先,对变量lnur和lnpcgdp分别作差分处理作出时序图(图略)。

由人均GDP和城镇比率取对数后的时序图可初步判断它们为非平稳序列。下面,通过采用ADF单位根检验的方法,进一步检验变量的平稳性。

2、ADF检验

由表1可知,变量lnur和lnpcgdp的ADF检验的 统计量均为正值,大于临界值,因此不能拒绝原假设,序列存在单位根,即城镇化率的对数lnur与人均GDP的对数lnpcgdp均为不平稳时间序列;而其一阶差分dlnur和dlnpcgdp序列的ADF统计量都小于临界值,表明序列是平稳的。

表1 ADF单位根检验

变量 ADF检验值 显著性水平 临界值 检验结果

lnur

lnpcgdp

dlnur

dlnpcgdp -0.107340

-0.699299

-4.357473

-3.867431 5%

5%

5%

5% -2.957110

-2.967767

-2.957110

-2.967767 不平稳

不平稳

平稳

平稳

综上可知,lnur和lnpcgdp均是一阶单整变量。

三、VAR模型的建立及结果分析

由于差分项dlnur与dlnpcgdp均为平稳序列,所以可以直接对两者之间的关系建立VAR模型。

(一)模型结构滞后期的选择

VAR模型中滞后期的选择很关键,过大过小都会出现问题,本文采取AIC准则,确定合适的最大滞后期为2。

表2 VAR模型滞后期的选择性检验

Lag LogL LR FPE AIC SC HQ

0 139.6269 NA 4.77e-07 -8.879153 -8.786637 -8.848995

1 149.5680 17.95813 3.26e-07 -9.262450 -8.984904 -9.171977

2 160.0405 17.56689* 2.16e-07* -9.680035* -9.217458* -9.529246*

(二)采用最小二乘法估计该模型,所用方程得到如下结论

结论:当前dlnur与其自身的滞后值有较大的联系,且呈现增强趋势;当前dlnpcgdp主要受其自身滞后一阶的影响,其滞后二阶对其影响逐步减弱,同时与滞后二阶的dlnur有较大联系。

(三)Granger因果检验

为了更好的观察城镇化进程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联系,本文在此对两者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目的是对理论模型中两变量作为一个经济系统互为因果的关系进行验证,同时也可以于后文中运用的脉冲响应分析相互补充和印证。

本文中的两变量Granger因果检验表明:在5%的置信水平下,城镇化不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经济增长是城镇化的格兰杰原因。这说明城镇化进程有赖于经济的增长,而经济增长不依赖于城镇化的推进。

(四)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VAR模型的主要功能并不是解释回归系数的意义,而是说明一个随机新变量的冲击对内生变量的影响和其相对重要性,这就需要用脉冲响应函数对其作进一步分析。

图1 脉冲响应函数图

本文选择广义脉冲响应分析,脉冲响应检验结果分析如下:

1.城镇化冲击引起人均GDP的响应函数

前七期处于微调阶段波动幅度较大,一直持续到第七期;在第一期城镇化的正冲击对人均GDP波动就有一个负的影响,在第四期达到负的最大,然后开始逐步减弱,逐步趋于0,但其影响都是负的。

2.人均GDP冲击引起城镇化的响应函数

城镇化水平对人均GDP新息(随机扰动项)的一个标准差扰动在前七期也有一个微调的阶段,随后持续形成对人均GDP增长的正向响应;在第一期左右的时间形成负的响应,在第二期达到最大,其后响应程度开始减弱,并趋于稳定,但始终都对人均GDP增长产生正向响应,延续时间也相当长。

(五)方差分解分析

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是通过分析每一个结构冲击对内生变量变化的贡献度,进一步评价不同结构冲击的重要性,并给出对VAR模型中的变量产生影响的每个随机扰动的相对重要性的信息它把系统中每个内生变量的波动按其成因分解为各方程相关联的组成部分,从而了解各新息对内生变量的重要性。

人均GDP的波动在第一期只受自身波动的影响,城镇化进程对人均GDP的波动冲击在第三期才显现出来,这种冲击相对于人均GDP自身的影响非常微弱,只有17.7821% ,此后有逐步增强态势,从第六期开始,冲击影响趋于稳定,稳定在37%左右;以上分析与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

四、结论

根据对1978-2011城镇化率和人均GDP的计量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及建议:

(一)盲目推进城镇化并不能大幅促进经济增长。即城镇化对经济的影响是相当微弱的,试图通过城镇化的推进推动经济的增长的效果是微乎其微的。

(二)经济增长势必会带来城镇化进一步深入。因此,在中国经济持续稳健发展的大背景下,城镇化已成了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第5篇

>> 浅谈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牧民人口城镇化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城镇化的现实分析及其出路 城镇化进程中川西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保护与传承 旅游城镇化背景下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传承与保护 论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绿色城镇 从城镇化角度浅析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公共文化建设 浅析贫困少数民族地区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少数民族地区廉政建设研究 谈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运行机制体系研究 浅析少数民族地区民俗旅游 浅析少数民族地区小学双语教学 关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促进少数民族地区计算机教育建设 浅析少数民族地区中职学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新型少数民族农村城镇化医疗现状 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路径探究 少数民族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探讨 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培育新型农民的问题与对策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培养新型农民的思考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新型养老保障模式构建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0年10月22日。

②秋千:“‘新’与‘镇’,新型城镇化的着力点”,《中国西部》,2013年3月,第77页。

③丁任重:“西部大开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当代经济研究》,2001年1月,第58页。

④⑤⑥赵常兴:“西部地区城镇化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6月,第29页,第27~28页,第24页。

⑦[美]R・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第384页。

⑧房树人:“厘清政府和市场边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理论学习》,2013年12月,第47页。

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农村工作通讯》,2014年6月,第37页。

第6篇

论文摘要:结合经济落后地区的小城镇发展规划,就发展动力、基础设施的配置和逆向城镇化进程作了进一步的思考,继而提出了经济落后地区小城镇发展的对策,以求在城镇化进程中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2003年4月,**县政府聘请**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对**县城总体规划重新进行了修编,现该规划已经宿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但对规划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仍值得进一步探讨。

一、经济落后地区小城镇发展的特征

**省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县又位于**省最北端,该地区小城镇发展呈现出滞后于其他地区的明显特征。

1.1产业结构不合理

近几年来,**县的经济增长速度较慢,增长后劲不足;经济总量偏小,综合实力不强;经济增长方式较粗放,质量和效益都不太高;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深加工业发展不足,优势资源转换不多;企业组织结构不够优化,大企业、龙头企业少,只能依靠中小企业维持着经济发展;地方财力十分紧张,没有足够的资金建设城镇和升级产业。简单地说,**走的是一条农业主导型的经济发展之路。随着农业弱质性的进一步显现以及农副产品特别是水果市场供求矛盾的进一步激化,这一发展的低效性已经暴露出来;同时,随着周边地区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全面推进,这一发展模式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严峻。

1.2要素资源短缺

经济落后地区小城镇发展尚处在原始的资金、技术积累的阶段,乡镇企业发展滞后。由于发展相对落后,**的要素资源积累能力低。2003年,**县的地方财政收入位居全省61个县市第46位;人均财政收入不足百元,位居全省倒数第5位。城乡居民人均储蓄余额2194元,仅是**省平均水平的一半。人才、技术短缺。全县工业企业中,科技工作人员不足百人,其中拥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只有1O多人。产业结构的表面合理性掩盖了产业结构深层次的不合理。按当年价计算的**县的三次产业增加值之比由1995年的54.7:25.4;19.9调整到2003年的45.7:22.6z31.7符合世界模型的一般规律,有其合理性。但深层次地看,这种产业结构调整并没有带来深层次的质量提高,最突出的问题是产业链条较长、附加值较高的对工业经济特别是对国民经济有重要带动作用的制造业比重过低,仅为19.78。产业结构仍然以第一产业为主;第二产业的技术基础薄弱,主要为由第一产业延伸出来的农副产品加工业;第三产业的层次和效益低下,主要是个体经营的小规模服务业,功能局限于每月传统的固定时日的简单集市贸易,辐射范围也仅是城镇附近的乡村地区。经济落后地区的小城镇发展呈现出要素资源短缺、产业结构低度的特征。

1.3城镇化水平低下

经济落后地区小城镇分布密度较小,开发强度偏低,城镇人口和用地规模也较小。2003年底,**县城市化水平约为20.6,远低于全省水平。由于产业、技术与人才的集聚度不够,小城镇功能薄弱,对乡村地区的辐射力和吸引力较弱目前由于**小城镇核心度低,城镇体系的职能结构较松散,呈现小城镇与乡村发展相对均衡及城镇体系结构等级弱化的特征。因此,小城镇发展带有明显的农村集镇特征,仍处在缓慢的城镇化积累的初期阶段。另外,由于教育支出不足,小城镇中普遍文化素质偏低,城镇化水平存在着质与量的低下。

二、经济落后地区小城镇发展的不足

2.1中心城市经济薄弱

区域经济的实践和理论研究都表明,区域经济及产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区域内的中心城市的发展状况。如果中心城市竞争力强将有利于其集聚周边的要素资源,并不断地扩大自己的经济及产业腹地,一旦其要素资源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对区域经济产生强烈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形成中心城市与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发展;否则,缺少中心城市辐射,区域经济就有可能被临近的城市所覆盖蚕食、分割。

2.2推动发展的动力不足

**小城镇发展不仅内部动力不足,外部动力也相当匮乏。尽管国家对于中西部地区的小城镇发展有政策上的倾斜,每年有定期相应扶贫款的财力支持。但是由于小城镇发展尚未形成有效的动力机制,这些资助也只能是杯水车薪,不足以使经济发展出现质的飞跃。一方面,尽管经济落后地区的自然资源相对较为丰富,小城镇的发展仍然缺乏必要的启动资金与技术的推动。另一方面,由于产业结构层次偏低,区域经济中经济同构现象严重,小城镇发展的经济增长点往往限制在少数技术含量低、有资源利用优势的项目上,造成乡镇企业的发展缺乏广阔的空间和有效的推动力。

2.3基础设施的制约

城镇物质空间环境作为城镇经济发展的硬件支撑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小城镇经济发展的容量与空间。而目前经济落后地区基础设施投资能力的巨大缺口是制约小城镇经济发展的瓶颈。以交通设施水平发展为例,在**县范围内无一条高速公路通过。而作为刚起步的加工工业的发展,对对外交通条件有较强的依赖性。落后的交通状况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

2.4逆向的城镇化进程

城镇化进程的根本动力是经济,而经济落后地区小城镇工业发展普遍力度不足。工业企业的低层次组织不仅使小城镇对周遍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力缺乏吸纳力,甚至小城镇中的一部分居民也亦工亦农,呈现不彻底的城镇化的倾向。因此,在城镇化进程中,小城镇向周边乡村地区的经济辐射还相当肤浅,城镇化的推动力也十分有限。

然而,在城镇化进程中还呈现出一种逆向趋势,**县由于经济落后,有很大一部分农村人口流人经济发达地区谋求职业,他们每年带回的资金中相当一部分是用于在集镇中买地建房,发展个体经营的服务业。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小城镇周边农村地区的人才与资金在推动着小城镇的发展和地区城镇化的进程。

三、经济落后地区小城镇发展的措施

3.1城镇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5%左右提高到2002年的39左右,比世界平均城镇化率提高的速度快一倍多,但是目前还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据有关方面测算,今后一个时期将是我国城镇化加快推进的时期,由此将创造大量的新兴城镇市场,给城镇经济带来新的发展空间。小城镇首要的基本职能是为农村非农业经济活动提供场所,对于经济落后地区的小城镇发展而言,至关重要的是挖掘经济发展的潜能,以此为可能出现的跳跃式发展做好准备。

对于**,它首先缺乏明确的投资项目和吸引力,无论是乡、镇的或县的决策者,对其未来的发展都或多或少缺乏具体的设想,并且认为发展的困难和阻力都相当大。因此,在规划中将小城镇发展条件划为三个层次:(1)优先建设县域中心城市,使之具有较强集聚和辐射能力,带动县域城镇持续、健康、快速发展;(2)重点发展中心镇。选择区位条件优越、经济基础较好、发展潜力大的镇,逐渐培育为新的中心镇,使中心镇成为所在辐射区域的产业、经济的核心,为实现城乡一体化奠定基础;(3)合理发展一般镇,因地制宜撤并乡镇,引导一般城镇合理、有序、健康发展。

3.2基础设施的选择性建设

由于经济落后地区小城镇发展往往受到基础设施投资能力瓶颈的制约,因而在城镇化初期全面建设城镇基础设施网络是不现实的。鉴于有限的投资能力,只能对基础设施的各项缺口以及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度作出分析评价,着重于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和区域中宏观基础设施骨架的构建,以使小城镇在未来发展中保有进一步完善细化和区域基础设施共享的可能。

在**县域规划中,县域交通网的规划建设与城镇体系的发展在空间布局上统一和建设时序上相互协调,并适当超前;建设与城镇规模结构、空间分布相适应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构建城镇之间的快速联系干道;加大交通设施建设力度,拉动经济发展。近期拓宽与连霍高速相联接的101省道;远期与周边地区相协商,建成与商毫、连霍、京福高速公路相连接的快速干道。

3.3城镇体系的合理规划

经济落后地区城镇体系结构的松散及小城镇间孤立、单向的经济联系不利于城镇化的进程。国家的小城镇建设政策要求将小城镇建设纳入整个农村经济发展的轨道。加强小城镇在村镇地域的经济、技术、政治、人口、信息等的集聚。因此,落后地区小城镇发展首先需要培育自身经济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利用资源的稀缺性发展特色产业,谋求在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中的地位,使在区域中拥有多向经济联系。恰当的职能分工和产业互补有助于区域小城镇化进程,也为小城镇的发展创造宽松的区域环境。:

**县域城镇体系发展可分两步走。

近期: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并重,通过中心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功能的强化,把**地区建设成为现代化小城市,提升其县域城镇体系的首位度,使县域中心镇的建设得到加强,初步形成较为合理的县域城镇体系结构。

第7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发展模式 发展路径

1、新型城镇化道路内涵的界定:

自党的十提出“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之后,社会各界反映强烈,纷纷展开讨论,提出了有关新型城镇化内涵不同的看法[1]。

一是以人为本的视角。认为新型城镇化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质量为主导的城镇化。以人为本是新型城镇化的实质,增进人的幸福是新型城镇化的精髓,不仅市民要更幸福,而且农村转移人口也能获得同样的幸福感受。其基本特征是全面协调、集约高效、人文活力和公平共享。代表有,吴江(2009)指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以新型产业以及信息化为推动力 ,追求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协调发展的城乡一体化的城镇化发展道路。

二是城乡建设的视角。认为符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等于老城区 + 新城区 + 农村新社区。老城区重点是对棚户区、工厂外迁区等进行改造和环境治理,使之成为适合人居住的商业区和服务区;新城区是指开发区、实验区、工业园区、物流园区等;新社区就是新农村建设。主要代表有:刘海平(2012)[2]认为,新型城镇化是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以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为引擎,在工业化的推动下,城乡两个系统在经济、科技、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空间等诸多基本要素协调发展优化组合的过程;

三是农民市民化的视角。众多学者认为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人的城镇化,必须要以民生改善为根本目的,更关注城镇化进程中人的生活质量的提高而不再是不单纯追求城镇化速度。城镇化的根本目的在于让更多的农民转入城市,并融入到城市的正常生活之中。

四是农村发展的视角。有人认为,新型城镇化绝不是强迫农民离开土地,强制搬迁上楼,远距离地涌入大城市,而是农民自主式的城镇化,就地融入城镇。也有人认为,新型城镇化既要鼓励和支持异地转移就业,更着眼于积极发展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还有人认为,新型城镇化“新”在不抛弃和遗弃农村,反而以农村繁荣为前提条件,农村人口也能享受城镇均等的公共服务。

五是综合的视角。新型城镇化是采用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式,高度关注农民市民化,着力解决城乡和城市内部“双二元结构”,以人为本、次序协调、城乡一体、融合共享的城镇化。代表有,单卓然(2013)将其定义为是以民生、可持续发展和质量为内涵,以追求平等、幸福、转型、绿色、健康和集约为核心目标,以实现区域统筹与协调一体、产业升级与低碳转型、生态文明和集约高效、制度改革和体制创新为重点内容的崭新的城镇化过程。彭江碧(2010)认为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是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发展集约化和生态化模式,增强多元的城镇功能,构建合理的城镇体系,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综上所述,对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界定是十分丰富的,不同的学者研究的方向不同,对于其概念的理解也就因人而异,但总得来说,以城乡统筹为主线 ,突出以人为本 ,彰显人文关怀 ;以全面协调为标准 ,推动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的协调发展 ;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保障城镇发展的后续动力 ;五是因地因时制宜 ,探索适应不同区域特点的城镇化发展模式。

2、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

在学术界,由南京大学教授吴友仁先生发表的《中国社会主义城市化研究》掀起了了研究城镇化发展模式的浪潮。他指出关于中国当走何种城镇化道路,应当优先发展哪一种城镇化模式是发展城镇化的重要议题。对此,倪鹏飞(2013),仇保兴(2012)等一批学者认为我国城镇化主要分四种模式,即大城市和超大城市模式、中小城市模式、小城镇模式、综合城镇发展模式。

以北上广为主的大城市和超大城市模式。大城市以及超大城市具有模范带头作用,其能力范围可以辐射周边的小城市与小城镇,大城市以及超大城市可以疏散和承担由中心城市原来承担的部分功能和职责,同时,也能更有效的促进中间区域的经济发展,带动周边小城镇的发展,从而促进国民经济整体发展。

以省会城市为主的中等城市模式。中等城市一般定义是人口数目在50―100万规模的城市。中等城市不但可以在社区和工业生产上能够发挥其应有的集聚效应,又可避免出现北上广这样的超大城市出现的人口过度密集、功能过于集中的超大城市病。发展中等城市模式对于推动其所在地区的全面区域城镇化发展具有显著作用。以中等城市发展带动小城镇发展,也是我国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一个路径选择。

以发达小城市为主的小城镇模式。由于大中型城市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有限,并且存在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环境污染等一系列资源有限的城市病。小城镇模式的发展可以使城市与乡村之间和谐发展,逐步加强城市与乡村的城乡联系,进而消除当今日益突出的城乡二元差别问题。发展小城镇模式是解决中国大量农村闲置劳动力和实现新农村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的不二选择。

以综合实力较强的城市为主的综合发展模式。城镇化发展模式的选择上,中国应努力避免西方国家在城镇化发展中曾经出现的“先集中发展后又疏散,最后再全面实施城乡一体化”这些巨大的资源浪费现象。结合我国国情,统筹规划区域发展,实施城乡一体化,实施分散型和集中型结合发展的道路,以小城镇模式为发展基石,中小城市发展模式为主要渠道,将大城市发展居于核心地位,构建布局合理,比例协调,多层次多功能的城镇化体系。

3、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研究

国内研究述评:

对于新型城镇化的路径研究没有一个统一的策略,纵观文献基本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类:全局性的战略规划,二类:针对某地域的路径研究;三类是:针对某一侧面的发展规划

(1)全局的战略规划,以单卓然(2013),楚爱丽(2011),仇保兴(2012)[6]等学者为代表

(2)针对某地域的路径研究 ,以雷凡、魏玉翠、付渊博等人的硕士论文为代表针对当地的实际情况,结合新型城镇化的概念内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寻求一条适合区域发展的路径。

(3)针对某一领域的路径研究,徐光平(2011),将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研究相结合,通过寻找两者之间的内在关联,分析在新城镇化进程中新农村建设出现的障碍,从而寻求一条解决的路径。吴江(2009),通过对地方政府在传统城镇化进程中的行为偏差的分析,从而对地方政府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进行重新定位,设计出一条地方政府行为优化的路径[5]。(作者单位: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

参考文献

[1]单卓然.黄亚平.“新型城镇化”概念内涵、目标内容、规划策略及认知误区解析[J].城市规划学刊,2013(02)

[2]刘海平.新型城镇化内涵探析[J].决策探索.2012(07)

[3]魏后凯.党的十以来社会各界关于城镇化的主要观点[J].经济研究参考.2013(14)

[4]陈晓春.新型城镇化低碳发展的内涵与实现路径[J].学术论坛.2013(04)

第8篇

关键词:健康城镇化;空间格局;河南省

中图分类号:F2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5)05-63-4

Research on the Spatial Pattern Evolution of Healthy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in Henan Province

Shi Haibo Ren Shixin Xie Zhixiang Wang Guopu Xu Xiaoxia

(School of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Henan 475004)

Abstract:This paper measured and studied the healthy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level of Henan province from 2003 to 2013, by using the entropy-weighted grey correlation model, then analyzed the spatial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 of healthy urbanization in Henan provinc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verall change of healthy urbanization spatial pattern in Henan province was not big,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present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in mid-western, low in southeast”, three subsystems, namely social urbanization, economic urbaniz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had greater influence on the healthy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the influence of the population subsystem on healthy urbanization had reduced gradually. The subsystem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as a whole had been strengthened on its influence.

Key words:healthy urbanization;spatial pattern;Henan province

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目前已有许多学者对我国的城镇化发展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主要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在城镇化发展模式方面,沈建法总结了我国城镇化的发展趋势及模式,并为我国城镇化发展提出了对策[1]。在城镇化动力机制方面,刘世微,张平宇,李静则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出发,对黑龙江垦区城镇化的动力机制进行了分析,找出了不同时期城镇化主要作用机制的变化[2]。在对城镇化水平的衡量方面,主要采用单一指标法和综合指标法两种,目前大部分学者认为综合指标法更能较为准确地反映一个地区的城镇化水平,但在构建指标体系的问题上很难达成一个共识。在我国城镇化道路和理论方面,王学峰研究了欧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道路,认为中国应采取积极主动科学的政策来推动城镇化的发展[3]。当然,也有部分学者对健康城镇化进行研究,研究较多侧重于健康城镇化内涵界定或影响因素分析[4-8],健康城镇化定量方面的研究相对涉及较少。健康城镇化的提出背景是针对传统城镇化进程中的不健康状态或不合理举措而提出的。因而开展健康城镇化方面的研究既是立足现实问题指导实践的现实需要,亦是未来城镇化的发展方向。

1 方法与数据

1.1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河南省包括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安阳、鹤壁、新乡、濮阳、焦作、许昌、漯河、三门峡、周口、南阳、商丘、信阳、驻马店和济源等18个省辖市,论文将省辖市作为研究的基本地域单元。数据主要来源于2004年和2014年《河南省统计年鉴》以及郑州、洛阳、开封等各个省辖市的统计年鉴和统计公报。

1.2 指标构建

从城镇化发展的具体状态并结合新型城镇化的要求,健康城镇化应该是均衡、规整、协调、可持续的城镇化,是人口城镇化、社会城镇化、经济城镇化、资源环境与城乡统筹的有机融合。根据健康城镇化的内涵并遵循科学性、全面性、易获取等原则,从人口、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城乡统筹五个方面构建评价河南省健康城镇化水平的指标体系,最终确定了由1个系统层和5个子系统层和21个指标层构成的指标体系,如表1:

1.3 研究方法

运用灰色关联模型,计算出灰色关联系数矩阵,结合熵权计算的指标权重,构建城市综合实力评价模型。墒权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公式[9]为:

Mi=[∑][j=1] wjβij(1)

式中,Mi为城市综合实力综合得分,wj为第j项指标的权重,βij为关联系数。

2 河南省健康城镇化发展空间格局演变分析

运用墒权灰色关联对2003年和2013年河南省18个省辖市的健康城镇化水平进行测算,得到河南省18个省辖市2003年和2013年健康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计算结果如表2:

由表2可知,人口城镇化方面,郑州、开封、安阳、濮阳、周口十年间的人口城镇化水平得到增强,平顶山、商丘、信阳人口城镇化发展相对滞后,洛阳、新乡则保持稳定。郑州作为河南省会,有着较强的辐射吸引力,再加上工业发展迅速,城市规模不断扩张以及新农村建设步伐较快,促进了郑州市人口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开封、周口、安阳等市一改过去单一的产业结构模式,通过发展个体私营、外出务工、土地流转等加速了农民市民化的进程,因而人口城镇化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平顶山由于过分依赖工业,服务业不够发达,直接造成了城市新增就业岗位有限,制约了其人口城镇化进程。商丘和信阳是传统的农业大市,人口基数多,农业从业人员多,剩余劳动力多外出务工,因而这两地的人口城镇化进程则较为滞缓。洛阳和新乡虽然总体发展较好,但是人口城镇化进程滞后于健康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这主要是由于新农村建设步伐滞后所造成的。

社会城镇化子系统方面,安阳、濮阳、漯河、济源发展较好,这主要是因为这几地发展基础较好,对社会城镇化方面的投入较多,农民市民化后能享受到较好的待遇。三门峡、新乡和平顶山的发展则稍显不足。这三个城市都有着较好的工业基础,国有经济占较大比重,城市从业人员多能享受企业保障,因此,政府对配套设施的投入有限,制约了社会城镇化的发展。许昌、周口、驻马店近年来对社会民生方面的投入没有大的增长,所以社会城镇化一直是制约其经济发展的短板。

经济城镇化子系统方面,开封、三门峡、济源、驻马店经济发展比较迅速,人均GDP及城镇从业人员收入都有一个较大的增长,因此经济城镇化发展相对较快。信阳是因为缺乏主导产业而安阳市因为产业结构单一,这成为其经济城镇化进程相对退后的重要原因。洛阳、鹤壁、焦作等市由于进行产业转型升级,效益优势发挥不明显,经济城镇化进程则亟须加强。

资源环境承载子系统方面,许昌市的资源承载能力得到加强,这与许昌市推广清洁能源,加大排污惩治力度有关。洛阳、平顶山、济源等市主要因为其工业在产业比重较大,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并未得到明显的改观。洛阳是一个重工业城市,资源能源需求量大,能源结构以化石能源为主,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大。郑州、鹤壁、新乡、焦作在2003年面对资源环境承载小于综合发展水平的条件下,并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因而提升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提升健康城镇化的重要途径。

城乡统筹子系统方面,濮阳和漯河的城乡统筹能力得到增强,而新乡、南阳和信阳则相对退后,这是因为南阳、信阳市域面积广大,农村人口众多,发展的重点主要放在城市建设上,忽视了市域内广大区域的发展,驾驭城乡统筹的能力下降。洛阳、平顶山、济源等则是在2003年就出现城乡统筹差距拉大的趋势,在2013年这种状况仍没得到改观。洛阳市域面积大,对南部广大山区的关注不够,造成城乡两极发展差距拉大。因此,提升这些地区的城乡统筹能力是加快这些地区健康城镇化综合水平的重要途径。

从整体来看,首先河南省健康城镇化在十年发展过程中,除郑州、安阳保持原有位次没有发生变化,其余各市的健康城镇化发展位次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其中健康城镇化发展水平上升的有:洛阳、平顶山、鹤壁、新乡、三门峡、南阳、信阳;下降的为:开封、焦作、濮阳、许昌、漯河、商丘、周口、驻马店、济源(表2)。其次,可以发现,一个城市健康城镇化发展水平的高低受社会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子系统以及资源环境子系统影响较大,人口城镇化子系统得分对健康城镇化综合得分的影响在逐步减小,城乡统筹子系统则有所加强。最后,河南省健康城镇化发展总体空间格局没有发生大的改变,依然是中西部区域整体高于东南部区域。健康城镇化发展空间格局没有发生变化的有:郑州为健康城镇化发展高水平区;洛阳、济源、焦作、许昌为健康城镇化发展中等水平区;安阳、鹤壁、新乡、濮阳、开封、平顶山、信阳为健康城镇化发展较低水平区;南阳、驻马店、周口、商丘为健康城镇化发展低水平区。仅局部区域变发生微小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三门峡、漯河由2003年健康城镇化发展较低水平区晋级到2013年的健康城镇化中等水平区(图1、2)。

3 结论

通过墒权灰色关联模型得出,2003-2013年间河南省健康城镇化发展空间格局整体变动不大,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中西高―东南低”的特点;社会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及资源环境子系统对健康城镇化发展影响较大,人口城镇化子系统对健康城镇化的影响在逐步减小,城乡统筹子系统则有所加强;除漯河、三门峡由健康城镇化发展较低水平区上升到中等水平区外,其他省辖市的健康城镇化发展空间格局没有发生改变。

参考文献:

[1] 沈建法.中国城市化趋势、模式与战略对策[J].地域研究与开发,1989(3):24-26.

[2] 刘世微,张平宇,李静.黑龙江垦区城镇化动力机制分析[J].地理研究,2013(11):2066-2078.

[3] 王学峰.发达国家城镇化形式的演变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4):54-60.

[4] 陈春.健康城镇化发展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8(4):7-9.

[5] 李京文.城市化健康发展的十个问题[J].城市发展研究,2003(2):37-43.

[6] 程遥.健康城镇化背景下的流动人口发展趋势与对策[J].经济地理,2012(4):25-31.

[7] 王金岩,吴殿廷.健康城镇化与规划调控机制的辩证性到位[J].城市发展研究,2012(10):37-42.

第9篇

【关键词】城镇化 西部地区 城镇化模式

一、引言

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新型城镇化已经逐渐被提上日程,这使得城镇化这个话题更加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关注,在我国实行西部大开发后,西部地区的城镇化相对于之前确实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然而,我国西部地区现阶段的城镇化却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例如存在着城镇化密度分布不均匀,城镇化质量不高等问题,根据调查资料显示,在我国二百多个城市地区城市竞争力调查中,西部各城市中只有四个城市进入竞争力前五十排名,导致这一现状的原因有很多,没有找到合适的城镇化模式也是原因之一,目前国内外对于我国西部地区城镇化模式的研究并没有十分成熟,没有形成系统的研究体系,本文在大量阅读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的发展经验,立足西部地区发展现状,对西部地区城镇化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旨在完善现存的西部城镇化模式。

二、我国西部地区城镇化现有模式

(一)点轴辐射式城镇化模式

点轴辐射式城镇化模式是指依靠大型城市的发展来带动周边中小城镇的发展,促进城镇化的发展,在我国西部适合这种城镇化模式的主要有西安,昆明,呼和浩特,成都,重庆,兰州等城市,这些城市相对来说发展良好,已经初具规模,有些城市甚至可以和中部地区的城市相媲美,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带动周围地区发展,促进城镇化进程。

(二)区域一体化的城镇化模式

通过借鉴东部发达地区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镇化成功经验,容易得知在城镇化过程中,城市之间的相互配合,相互协作非常重要,这种对整片城市群的集体城镇化进行统一的安排调度,在城镇化过程中相互提供便利条件,相互借鉴,相互交流合作的城镇化模式就是区域一体化的城镇化模式。

(三)多功能资源型的城镇化模式

西部地区拥有大量的资源,建设多功能资源型的城镇对西部来讲应该也是十分可行的政策,内蒙古包头市的万水泉镇就已经将建设多功能资源型城镇的计划纳入其中,万水泉镇在日后将成为轴心城市,发挥辐射作用,随着可持续发展观的深入人心,在资源性城镇发展过程中,必须要注意调整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减少资源的浪费,注重提升技术水平,减少污染,提升效率,注重绿色发展。在西部各城市中,适合多功能资源型的城镇可以占到百分之14.7的比例。

(四)制度创新型的城镇化模式

随着新型城镇化概念的提出,我们还可以通过进行经济行政的制度改革来推进城镇化的进程,首先要解决户籍制度的限制问题,逐步取消农业与非农业户口的区分,从根本上消除人口迁徙过程中的制度障碍,努力消除城市人口与非城市人口的不平等,在此基础上要把医疗、教育等的福利制度改革同户籍制度改革结合起来;其次,要进行土地所有制度改革,建立起土地流转制度,将土地集中起来,既能够提升整体利益,又能够巩固城镇化结果,阻断进程农民与土地的原有关系。

三、我国西部地区城镇化模式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目前我国西部地区城镇化模式仍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有:模式缺乏创新意识;城镇之间的聚集能力弱;城镇化过程缺乏良好的城市规划;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忽视;市场的导向作用有限。而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政府政策原因,地域原因和经济发展原因等。

四、发达地区城镇化成功模式及其启示作用

(一)我国东部地区城镇化成功模式

(二)国外发达国家城镇化成功模式

国外发达地区的城镇化成功模式特点总结如表2所示:

五、我国西部地区城镇化模式的改进建议

(一)鼓励地方自主选择城镇化模式

对于地域辽阔的西部而言,每个省份都有不同的省情省况,因此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城镇化模式适合西部所有地域,每个省份都应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来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城镇化模式。

(二)加强各个区域内部的聚合力

在西部的城镇化发展中,可以将西部各省分按照地域或者经济发展情况分成几个区域,每个区域内部各省份加强合作,弥补彼此的不足,将各自的优势最大可能的发挥出来,在这一方面,西部地区可以借鉴长江三角洲的发展经验,将各省的优势结合起来。

比如可以将资源丰富的省份和交通便利的省份结合起来,同时西部某些省份地区也可以和中东部地区进行结合,国家应该制定向西部倾斜的政策,使中东部地区发挥带头引领作用,带动西部地区发展,西部不仅自然资源丰富,也有陕西这样的人才大省,应该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鼓励创业,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就业量,自然很多农民就会进城,再配合相应的福利政策,自然会加速西部地区的城镇化进程。

(三)提高城市整体规划水平

在城镇化过程中,应该十分注重城市的整体规划,包括交通,医疗,教育等问题,不能盲目建设城镇,而忽视了城镇的生活质量,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德国以及纽约的城市规划。

(四)完善相关立法规范

为了消除城镇化过程中不良的官僚之风,中央政府应该制定合理的考察指标,不能仅仅以城镇的数量或者比例来考察官员政绩,而是应该注重考察实质的东西。

(五)发挥市场经济导向作用

城镇化模式有政府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两种类型,但就我国西部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西部城镇化进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经济发展缓慢,在相对较落后的经济基础上是无法完成高质量的城镇化的,所以目前对于西部来讲,落后的经济也无法给城镇化提供很好的物质保障,必须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基础上推行城镇化建设,通过发达国家的经验我们已经可以得出市场经济才是拉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手段,所以在城镇化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带动作用,这样再配合政府有效的手段就能达事半功倍的作用。

六、结论

城镇化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对于中国这种发展中国家更应该抓住机遇,积极推进全国城镇化发展,而在我国城镇化过程中,相对于东部,西部的城镇化进程较为落后,本文在借鉴发达地区成功的城镇化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中国西部地区城镇化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对策,分别是鼓励地方自主选择城镇化模式以提高创新能力,加强各个区域内的聚合力以促进各个区域的发展,提高城市整体规划水平以提高城市整体质量,完善相关立法规范以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发挥市场经济的导向作用以提高整个西部地区的经济水平。

参考文献:

[1] 孟杰. 中国新型城镇化绿色能源消费的路径选择[J].经济导刊,2013,(03).

[2] 彭荣胜.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J].商业研究,2009,(07).

[3] 官卫华.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战略[J].城市问题,2002,(04).

[4] 邓翔征,金琴,林丹琪.中国西部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J].农村经济研究,2012,(02).

[5] 吴春莺.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

[6] Patrick Collison, property.A Slowdown Will Mean a Steadier Market [J].The Guardian,2009.

[7] 于洪平.中国西部城镇化的现实分析与道路选择[D].东北财经大学,2002.

[8] 方创林.西北干旱区水资源约束下城市化过程及生态效应研究的理论探讨[J]. 干旱区地理,2004,(01).

[9] 郭美婷.解读新苏南模式[J].改革与开放,2013,(02).

[10] 谢涛.珠三角企业面临挑战―论珠江模式的变迁及转型[J].中国国情国力,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