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非化学专业

时间:2022-07-22 10:29:26

导语:在非化学专业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非化学专业

第1篇

关键词:非化类专业教学模式 改革 考核方式

中图分类号:C41文献标识码: A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学科间的相互渗透日益加深。新时期人才观要求科技工作者应具备比较完善、合理的知识结构。对非化学化工类学生而言,化学课程是作为高等教育中实施化学教育的基础课程,对完善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化学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1]。此外我校启动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旨在培养和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卓越计划涉及的多个非化类专业中均开设化学课程。原来非化学化工类专业基础化学课程的设置单一,教学模式固定,造成课程与专业联系不紧密。因此我们结合各专业的特点,因材施教,使化学和工程技术尽可能联系起来,使学生在今后解决实际问题不仅用到化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运用化学的思维方法近几年的实践表明,非化学化工类专业课程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课程体系改革

1.1 结合专业特点,优化、重组教学内容

优化、重组教学内容,改革目前各专业的单一教学内容,是课程体系改革的首要任务。结合专业背景,从培养学生科学素质、创新能力出发,以工程技术的观点来组织教学。我校大学化学课程是由32学时的理论课和8学时的实验课组成。在有限的学时中,如何尽可能的减小非化学化工类学生学习的难度,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是我们要解决的第一个难题。为此我们主要结合专业特点进行课程的优化重组,如:针对土木工程专业、道桥专业等增加金属腐蚀、物质结构与材料性能等内容;针对安全工程专业增加化合物和化学反应的腐蚀性、毒性、燃烧爆炸性与安全相关的性质,并让学生知道化学安全的重要性;针对新增的应用物理专业,突出电化学中原电池、电解池等过程中的物理知识,并结合手机充电这一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2 注重实验教学,引入绿色化学概念

化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实验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富有开拓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关键环节[2],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提高学生实验技能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简单的验证性试验内容偏多是以往的实验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不仅浪费财力物力,也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实验课程只有8学时的前提下,为满足不同专业的实验要求,我们采取设置多种类型的选做实验项目,形成寓专业性和科学性为一体的实验课程体系。 如增加贴近生活的测定性实验――醋酸解离常数的测定、趣味实验――洗发水的简单制备实验、综合性实验――碘酸铜溶度积常数的测定等。这样既训练学生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和相关知识,又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动手、动脑能力。

同时还适时地将绿色化学的概念引入到实验中去,使学生明白实验进行时,也正在向环境排放着“三废”,而且我们学生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因此,我们尽可能选择对人体和环境无危害或危害小的实验药品。如过去的实验中有用SnCl2与Hg2+反应来验证Sn2+ 的还原性和 Hg2+ 的氧化性,后取消了该实验内容,改为课堂演示实验。另外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如将有机废液和含重金属离子的废液倒入回收瓶中等,细微之处见成效。

2.教学方法改革

无论教学方法怎样改变,其目的都是一样的,那就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鼓励教师改变过去传统单一的“传授式”教学法,运用启发式、讨论式、问题引入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渗透于每一节课程当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并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加强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性。

2.1上好第一节绪论课

对于非化学化工专业学生来说,很多学生认为自己的专业与大学化学课程联系不大,学习这门课程用处不大,甚至觉得浪费时间。为改变这一观念,我们教研室要求任课教师结合专业特点,认真上好第一节绪论课,因材施教,将学生领进门。如采取提问式和讨论式教学方法让学生讨论一下衣、食、住、行方面与化学有关的例子,本专业为开设化学课程的必要性,化学在本专业中有哪些应用,则立刻引起了学生的热烈讨论。同时也给学生留下很多悬念问题,如常见的社会热点问题――如何利用化学知识解决诸如汽车尾气如何变为无害气体, 如何除去重金属离子污染的废水中有毒的离子,为什么船底、桥桩、储油罐的底部比上部更易遭受腐蚀,为什么海水比淡水的凝固点低等等。通过第一节绪论课,开阔了学生的视野,牢牢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明白这些问题都会在学习本课程过程得以解决。同时让学生明白能够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哪些实际问题,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2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如果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而无应用方面的渗透,无疑会使学生觉得枯燥没用,因此要改变重理论轻应用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工程技术中的实际问题。比如在讲解 “稀溶液的通性”时,采取问题引入式教学,联系实际生活中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现象,提出问题:“在寒冷的冬天,淡水湖都结冰了,而海水没有结冰,这是为什么?静脉注射为什么采用0.9%的生理盐水而不用其他浓度的?”只要留心,生活处处皆化学。最后让学生根据化学理论分析,自己来解释一下刚才的问题,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并且掌握的更牢固。同时增添一些与现代化学及应用有关的最新科研成果内容,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给学生引进化学的概念和知识,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和科学思维能力,突出大学化学课程的社会性、应用性。

2.3 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已逐渐成为当前和以后教学技术手段的主流之一。我们大学化学课程全部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与普通教学相比,多媒体教学的明显优势在于其直观性、动态性、交互性,可重复性以及大的信息量和大容量。 大学化学课程内容多学时少,利用多媒体授课,首先节省了板书时间,而且屏幕清楚。其次多媒体教学图文声像并茂,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对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利用多媒体不仅能“讲清楚”,而且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讲共价键的类型分为键和键时,学生不容易听明白,借助多媒体动画演示可轻松解决这一问题;通过一些演示实验,实现了实验内容的扩充,既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又培养学生的探索、创造能力。另外学生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课下学生还可将课件拷走,方便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3.考核方式改革

课程考核是教学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它不仅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 也是检验教师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为客观公平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我们的考核机制是结合学校实际校情,从三个方面综合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期末考试成绩占70%,实验成绩占15%,平时成绩(主要包括作业、出勤、课堂练习等)占15%。期末考试的载体是试卷,命题内容重视基础知识及其应用,考察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成绩有其严格的考核标准,从实验预习、实验过程、实验完成情况和实验报告等几方面综合评定。

结语

结合专业特点,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理论联系实际,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又使学生获得了化学的思维方式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摸索和实践,建立了适合我校非化学化工专业学生实际情况的课程体系,取得了初步的理想效果。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非化学;专业;大学化学;教学改革;分析探讨

在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中,化学学科是一门重要的基础性科目,同时它也在大学本科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相对于化学专业的化学课程教学来说,非化学专业的化学课程教学必然有所不同,因而必须引起我们的广泛重视,不能因为非本专业或者遇到其他的情况就对课程进行削减,因为这样对于完善我们的知识结构是非常不利的。此外,化学学科具有抽象性的特点,对于非化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其在学习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吃力或者是积极性不高的情况,因此,加强非化学专业大学化学课程教学的改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必须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不仅要在课程编排上进行改革和调整,更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引导和创新,从而促进广大非化学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更加完善其基本的知识构架。

一、做好教材的选择和教学内容的编排设计

相对于化学专业的学生来说,非化学专业的学生在化学专业性知识上是有所欠缺的,这样一来,我们的课程教学就要因地制宜地开展,要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做好相关的调查和统计,对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基本的了解,以便选取适合他们的教材。我们知道,教材是课程教学的根据和基本,对此需要我们选取一本较为经典的,而且是简单易懂的教材,以便进行教学的普及。此外,我们要根据所选取的教材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和编排,这对于我们的课堂教学来说尤为重要,对于非化学专业的课程教学来说更需要结合其本专业的相关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在这方面,材料、化工,以及采矿、地质等非化学专业学生都需要进行基础的化学知识学习,因此我们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在加强对化学基本理论和原理讲授的同时,还能够很好地结合各专业的特点,进而对不同专业的化学课程进行编排和设计。

二、非化学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

在教学的方式以及方法上进行变革和创新,在确定了教材和教学内容之后,我们就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呈现所要教学的内容,这对于我们的课程教学来说是尤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对此,需要在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的基础上,不断摸索和总结高效的教学方式及方法。我们知道,在传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课堂的教学主要就是以讲授为主,这种相对呆板和单向式的教学方式往往教学效率不高,从而也会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下降。对此,现代化的教学必须进行改革和创新,要改变以往单项式的灌输,进而变为双向互动式的探讨。对于化学课程的教学来说,其中有很多知识都是和我们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对此我们要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互动。例如,我们可以导入一定的生活情境,进而来探讨其背后的专业知识,这样一来就让整个课堂教学活了起来,变得更加具有趣味性,也更利于学生接受。比方说,在讲述稀溶液的依数性这部分内容时,我们就可以导入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为什么在下雪的路面上撒下食盐,雪就会融化?”以这样的问题为依托进行引申和探讨是重要的一种方式。在这方面,作为教学工作者一定要积极地探讨和分析,寻求更多更有效的教学方式及方法。

三、多元化的教学以及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对于大学的化学课程教学来说,因为其教学内容的差异,对此我们必须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针对不同的内容,要抓住其中的相关要点展开分析及探讨,从而进行课程的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够取得相应的教学效果。例如,我们在学习化学反应相关内容时,就要针对其概念性、定律性的东西进行练习分析,在这方面可以开展相应的习题课进行习题教学。与此同时,因为化学课程中往往涉及一系列的抽象知识,例如,分子结构和原子结构的知识,在这方面我们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相关的讲解,进而使其更加具体和形象,这样学生对于化学中的一些微观知识点易于掌握了解。我们知道,随着现代技术的快速发展,新的教学改革也更加注重对新媒体技术的运用,其中多媒体技术就是一个重点,对此可以很好地和我们的课程教学结合起来,进而配合教学,提高教学的效率及教学质量。当然,对于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也要注意和课程的有效结合,做好相应的编排,避免因为过分追求信息量而出现的内容混乱及繁杂。

参考文献:

[1]孟瑜,张胜涛.非化工类专业大学化学精品课程的建设[J].高等理科教育,2005.

第3篇

关键词 非智力因素 数学 学困生 转化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The influence of Non-intellectual Factors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Student who Have Difficulty in Maths Learning

XIE Minfang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and Physics, Hefei College, Anhui, Hefei 230601)

Abstract This article based on the questionnaire and interviews,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causes and manifestations of the students with mathematics learning difficulties, and combined with their own teaching practice and experience of serving as counselor, discussion of non intelligence factors on the "poor students" into effect.

Key words non-intellectual factors; mathematics; learning difficulties; transformation

面对日益庞大的“学困生”队伍,如何帮助他们顺利转化,已是当前数学专业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心理学知识在教育环节中的渗透,越来越多教育者意识到在“学困生”转化的过程中,如果只着眼于学生智力发展的研究而忽略智力之外的其他因素的影响,其结果将是事倍功半,越来越多的教育实践也充分证明非智力的心理因素对智力的发展起着协调和促进作用。

1 数学专业“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及现状

对数学专业学生而言,大一进校后都需要一段时间来培养专业认同感。专业认同感的高低会决定学生在今后四年的奋斗程度。目前,高校招生数量的大幅度增加,高等教育也从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化教育。数学专业作为基础学科,它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对学生的数学基础有一定的要求。但随着大众化教育的到来,考生们为了增加自身的录取率,往往在填报自愿时选择了“专业服从”,也正是这个原因,有相当一部分考生被迫无奈地调剂到其他冷门专业来,其中数学专业为其一。对于这些学生,他们的专业思想都很脆弱,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生源的素质。另外,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学数学教师只重视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忽略了学生心智的开发,着重数学概念、定理、公式教学,忽略意志、价值观、责任感等方面的教育,为的是让学生尽量考高分提高升学率。当学生如愿以偿考入大学后,又面临着就业压力,热衷于考级、考证和社会实践,过于追求掌握实用的、与未来前途相挂钩的课程,对本专业的数学课程失去了兴趣和爱好。于是,他们选择了旷课、上课睡觉等消极的行为,在专业学习道路上越走越远,最后放弃数学的学习,甚至放弃学业。

数学专业“学困生”的存在随着扩招以来已变得很普遍,在他们的转化问题上,仅从智力的角度去评判是不公平的,他们本身也不存在智力上的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一个人的学习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学习效果是两种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就目前笔者所管理6个班级的“学困生”来看,导致他们成绩不好的原因更多的是非智力因素造成的,主要表现为: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兴趣不高、态度不端正、意志力薄弱、自主学习愿望不强烈等因此,在对“学困生”转化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他们的非智力因素,通过非智力因素来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2 非智力因素对“学困生”转化的影响

2.1 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数学最好的教师。在笔者所管理的6个班级,共260名学生中,“对数学感兴趣“的有78人,占30%,在这些学生当中,他们学习积极性相比其他同学而言要高,态度也很端正,多人多次荣获校级奖学金,对大学生活有着理性的规划。“对数学感觉一般”的有135人,占52%,这部分同学学习态度一般,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对大学生活没有过多规划,得过且过,他们当中有3人为“学困生”。“对数学不感兴趣”的47人,占18%,在他们当中有23人为“学困生”,他们普遍存在学习态度不端正,经常旷课和早退。数学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是提高学习的必备条件,同时,兴趣又是学习数学最佳的催化剂。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黄金时间”是大一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过:“最好的学习动因是学员对所学教材内容有内在的兴趣”。对大一新生来说,对专业认知会存在偏差,他们对专业的了解往往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出发,与未来的职业相联系,从而得出“学数学没用“的结论。这是危险的信号,因此在新生入学后,可以通过开设《专业导论课》来塑造学生的专业思想,使学生认识数学存在的价值以及学好本专业的意义。有很多学生对经管类方向的专业比较感兴趣,也有部分学生对计算机专业感兴趣,他们看到的更多的是这些专业在未来所带来的经济收益,其实不管经管类专业还是计算机专业,都需要一定的数学基础来支撑,因为“科学的本质就是数学。”

因此,对本专业尚未表现出学习兴趣的学生,最好的方法就是尽可能有效地帮助他们找到学科的衔接点后,让他们看到学科之间的联系,比如,一套完整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只有用数学知识加以归纳分析、整理形成数学模型,然后用计算机语言去描述它、实现它。当学生尝到学习的甜头,会把原来的情绪转化为学习的动力,重新审视数学这门学科,从而转变他们的学习态度,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就会多了一些主动性与积极性。①

2.2 帮助学生改善不良学习习惯,培养科学的数学学习方法

对时间缺乏科学管理是大多数“学困生”存在的通病。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学生习惯了“牵着鼻子走”的被动式学习,一到大学里讲究自主学习的环境中,反而变得无所适从。新生进校后,对课余时间的安排缺乏科学性,要么盲目地参加社团活动,要么就无所事事。在调查中发现, 67%的同学对社团活动感兴趣并且积极参加,17%的同学觉得社团活动“没意义,不值得参加”,16%的同学表示“没想过要参加”。在自习的问题上,58%的同学觉得“平时没有自习习惯”,28%的同学“偶尔会自习”,只有14%的同学“会经常自习”。在课余时间安排上,49%的同学选择“网吧上网和玩游戏”,33%的同学选择“图书馆看书”,13%的同学选择“参加社会实践”,5%的同学选择“睡觉和闲聊”。从这些数据来看,我们学生在时间安排和管理上都存在盲目性,对大学生活缺少合理规划,尤其对自制力差的同学,宽裕的时间对他们来说如同毒药。

另一方面,学习方法不得当也是造成成绩难以提高的原因。学生进入大学后,尽管身处在大学校园,但在学习方法上还是有浓厚的高中色彩,对老师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对公式、定义、定理的学习都是死记硬背,不注重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大学跟高中明显的区别就在于自学,除了课堂的45分钟,其他的大部分时间都需要自己去经营,自习也就变成大学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门课。数学学习强调多质疑、勤思考、好动手、重归纳、注意应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知识的转化,把教师讲授的数学符号、定理证明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同时要逐步形成“以我为主”的学习模式。数学不是仅仅靠课堂“45分钟”就能学会的,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只是线索,光看书不做题是远远不够的。针对基础差的同学,任课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记数学笔记、做数学错题本等方法,帮助他们对自身学业做出正确归因,克服“知难而退”的心理。

2.3 注重情商教育,增强自信心

伟大教育家曾说过:“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与人类文化上尽一份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他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应用的”,“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可以焕发出惊人的力量去战胜困难,相反,否定的情绪和情感则会大大妨碍工作的完成”②。作为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文化专业知识,更要教给学生健康的情感与完善的人格。学困生和其他学生一样,他们也有追求成功,获取别人肯定的愿望,只不过是某些客观环境,以及自控力不足导致自己也不愿看到的结果,成为同学不理解、老师质疑的学困生,我们不能因为他暂时的失误而对他全盘的否定。“教育植根于爱”,爱是教育的前提,信任是教育的开始。让学生平等的教学环境中,“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因此,要帮助他们顺利走出学业困境,关键还在于要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完善自身人格。

学困生转化重要的环节在课堂上,任课教师是帮助他们最直接有效的人。在问卷调查中,对“你觉得什么因素会影响你对课程的兴趣”的问题选择上,67%的同学选择“教师个人魅力及教学水平”,8%的同学选择“教师的职称”,14%的同学选择“课程本身”,11%的同学选择“其他”。“亲其师,信其道”,教育教学过程要以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通过教师本人的渊博知识和灵活的教学技巧,使学生懂得“数学是艺术又是科学,它也是一种智力游戏,然而它又是描绘现实的一种方式和创造世界的一种力量”。③用巧妙的语言把数学和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现实中体会数学的“美”,这样会增加他们对数学的兴趣。教师在教学环节中有目的有意识地渗透情商教育,让学生学会处理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排解悲、怒、愁等消极情绪,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鼓励他们多做习题,敢正视失败和挫折,通过成立学习小组,并建立起一套合理有效的评价机制,开展数学学习小组之间的学习竞争。

3 小结

“学困生”并不是学不好数学,而是因为学习意志、学习情感、思维障碍等非智力因素造成了学习的暂时性困难,“天生我才必有用”,作为教育者,我们要坚定自己的教育理念,在帮助学生成才的同时,也要帮助他们“成人”。 同时,也要正视学困生转化所存在的困难,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他们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他们的转化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作为学生管理者,首先根据每个学困生的特点制定帮扶计划,从学习、生活、活动等方面密切关注他们的动态,充分肯定他们的每一个进步,但也要做好少数同学出现 “回潮”现象的准备。其次,加强与家长联系,尤其对自制力的学生,通过教师、同学以及家长三方的齐力配合。

该文系合肥学院院级课题“非智力因素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院级10KY01RW

注释

① 王振平,张磊.大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报,2009(8).

第4篇

(1)多数同学认为有必要开设“会计学”课程,并对学习“会计学”有兴趣。但之前不了解“会计学”,对“会计学”与本专业之间的关系也不清楚(表1)。因此,向学生介绍“会计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使他们正确理解“会计学”课程重要性和认识“会计学”对专业学习的意义,非常必要。(2)学生对“会计学”理论和实训教学内容满意度一般。一些学生认为教学内容专业性太强、复杂、难懂,感觉会计核算与日后工作联系不大等(表2)。调查结果表明,目前“会计学”理论教学过于专业,实训教学方式太单一,过分强调会计核算,无法满足非会计专业学生的需求。“会计学”教材的选择应注重适用性问题。(3)对现行授课方式非常满意15%,一般满意55%,说不好20%,不满意6%,非常不满意4%;感兴趣授课方式:案例教学78%,互动教学10%,现代化教学8%,其他4%。教学方式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目前,板书式单一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教学需求,需要创新,引进案例教学和小组讨论式教学以及启发式教学等多种先进的教学方式方法。

2存在的问题

2.1教学与学生培养目标不匹配

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学生培养目标是未来成为企业的经营管理者。通过“会计学”课程学习,学生应掌握利用会计信息为企业管理提供服务的技能,成为未来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而非生产者。因此,其教学目标应与会计专业教学目标严格区别。但目前从事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的教师多数对培养目标不明确,授课内容和方式及手段上都与会计专业的教育雷同,不采用差别教育。授课重点错误地放在要求学生对会计基本概念和原理理解及会计业务处理的掌握上,而非对会计信息的理解和应用。这样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无法真正理解本专业与会计学科之间的关系,无法正确认识学习“会计学”的必要性,因而会削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无法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2.2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

教学目标模糊必然导致教学内容安排的不科学。目前非会计专业“会计学”的教学采用传统的会计专业的授课体系,在介绍会计假设和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和方法后,以会计要素为线索安排教学内容,最后是会计报表的内容和编制。这种授课体系实质是会计专业课的基础会计和财务会计的简单结合,主要强调会计核算,即重点讲授如何将经济信息转化为会计信息,怎样记账和算账。教学应充分考虑各个专业的专业特点,教学内容的安排应与非会计学生对会计知识的需求相符合,与经济管理活动联系在一起,在兼顾会计基本原理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使用会计信息的技能。

2.3教学方式呆板

为保证“会计学”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传统“会计学”课程设置的教学内容大而全,学时相对较少,信息量大,授课时间短,主要采用课堂讲授、布置作业、期末考试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教师是主体,通常采取“填鸭式”教学,在有限的学时内讲授会计基本理论,重点是会计核算,较少采用案例教学、团队教学、研讨教学等方式;学生被动学习,普遍认为“会计学”专业性太强,枯燥难懂,与本专业不相容,无法体会在经济管理中会计的具体作用,更无从谈起如何分析和使用会计信息。

2.4考核方式不科学

目前,“会计学”课程常见的考核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一纸定终身”,依靠期末试卷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这种方式不注重过程管理,缺乏对学生学习和应用能力的考核;另一种是采用结构分考核,成绩由平时、实践和期末试卷三部分构成,比前一种有所改进,将学生平时学习态度和动手能力纳入考核之中。但是,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与会计专业无实质性差异;在试卷命题中侧重于对经济业务处理能力的测评,实践环节重点放在对学生填制凭证和登记账簿以及编制报表的记账算账,即会计信息生成技能的培养上,虽然增加了过程管理,但忽略了对非会计专业学生分析和利用会计信息为预测和决策服务能力的考评,因此也不科学。

3提升教学质量的措施

3.1合理定位教学目标

非会计专业“会计学”的教学目标要与本专业学生培养目标一致,且与会计专业不同。因此,非会计专业“会计学”的教学目标应该是通过课程学习了解会计信息产生的过程,理解会计学基本原理及会计业务处理的方法,重点掌握通过会计报表进行财务分析及利用会计信息开展管理活动的方法和技能。

3.2多种教学方式综合运用

在兼顾“会计学”教学体系完整的基础上,结合非会计专业教学特点,将教学内容分为4个部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案例教学、研讨教学、小组讨论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1)会计发展史介绍。学生通过会计发展史的学习理解会计本质,了解会计起源及发展过程,明确会计与经济管理的联系。这部分采取研讨方式教学,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主要讲解会计发展史框架及内涵,布置相关思考题,学生查阅资料并以讨论方式相互交流,加深对会计体系的认识。

(2)会计报表阅读。这部分讲授会计报表涵义、种类、项目构成,以及阅读会计报表的方法和技巧。教学侧重财务报告阅读与分析,所以,改变以往的会计核算方法作为重点内容的模式,以会计报表为主线,讲授会计基本原理与会计核算的方法。

(3)会计报表分析。企业管理者在生产经营中需要做出很多决策,如定价、生产、采购等,这些决策的制定离不开会计信息的支持。作为未来的经营管理者,经管类非会计专业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财务分析的能力,“会计学”课程应满足对这种能力培养的要求。会计报表分析主要讲授财务指标的种类和涵义及使用这些指标分析企业的偿债、盈利、发展及营运能力的方法。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初步具备根据决策内容选取相应的会计信息以及运用财务指标分析和评价企业的技能。会计报表分析应采用案例教学,课堂上结合企业具体财务报表讲解财务分析方法及应用原理,课后布置案例,分组讨论,让学生充分体会报表分析思路和方法以及会计信息与决策的相关性,锻炼财务分析技能。

(4)实践环节教学。基于非会计专业与会计专业学生培养目标的差异,实践教学环节内容的安排除包括少量会计核算为主的会计业务处理模拟操作外,加入案例教学,选择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安排学生借助财务分析软件对企业的经营及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找出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此外,借助ERP沙盘模拟企业经营,让学生体会会计信息在企业生产、销售和采购决策中的作用。

3.3推进“会计学”教材建设

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材内容应轻“核算”重“管理”,且要理论结合实际。业务处理占较大篇幅和突出会计信息生成过程的教材不适用。轻“核算”重“管理”是指减少会计核算篇幅,强调会计的本质是管理的理念。教材可采取会计报表导入式倒叙的结构编写,内容安排始终要贯彻会计信息为经济决策服务的指导思想。教材内容重点是会计报表阅读和分析的方法与技巧的介绍,同时教材内容要丰富和完整,具体包括:会计基本原理,财务报告分析与利用,成本管理和税收基本知识;各个内容安排详细程度应不同,并结合非会计学专业的特点安排适当的专题。此外,“会计学”教材要穿插案例的分析与阅读,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化抽象为具体。

4结语

第5篇

【关键词】高职非英语专业 翻译教学 跨文化意识 能力研究

一、引言

在高职院校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只注重英语专业学生在翻译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能力,并没有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能力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我国,大部分院校的英语教学一般是针对语言知识开展的,重视听、说、读、写四种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院校只注重语言形式的教学,却忽略了语言在实际场景内的应用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只要求理解教材中课文的表面意思,却没有对其进行更深层含义的理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有限,并且不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传统,缺乏跨文化意识能力。

二、翻译教学与跨文化意识

1.文化因素对翻译工作的影响。从广义的角度来讲,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的遗产,其中包括知识、信念、习俗等。语言和文化的关系非常密切,语言一般会受到文化发展的影响。与此同时,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一些语言只有在某种固定的文化环境中才能完全表达出自真正的含义,实现语言的最终目的。所以,翻译工作在进行语言的转换以外,还要完成语言中蕴含的信息的传递。最好的翻译过程不但要转换语言符号,而且要转换其中的文化内涵,实现全面的沟通与交流,实际上属于跨文化交际的过程。

2.跨文化意识概述。跨文化意识,实际上就是指翻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对语言中包含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适应与调节能力。由于翻译过程完成的是两种文化的互相交流,翻译者必须具备较强的文化意识,有利于提高翻译工作的质量。一般情况下,翻译者的跨文化意识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对待翻译语言中文化的了解与掌握程度。第二,对翻译目标语言中文化的适应与调节能力,以及敏感程度。第三,对文化翻译对文化翻译策略的解释力度。与此同时,反面译者必须掌握翻译过程中的文化能力,这种能力不但适用于对文学类语言进行翻译,而且适用于对技术类语言进行翻译。翻译者本身也是一个文化专家,能够在翻译的过程中将源语言与目的语言的文化模式中的一些因素进行结合,结合只需要根据翻译者掌握两种语言中的文化,并不需要亲临其境。

3.翻译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能力的重要性。在进行翻译时,具有较强跨文化意识的翻译者能够像目标语言人群一样,用他们的想法来思考,并进行各类交流活动。这就意味着翻译者可以消除自身与目标语言人群在交往中的所有障碍,是交流能够顺利完成。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一些学生可能会质疑,只对一种语言进行初步的学习,也需要掌握其中的文化吗?这种问题的答案自然是可定的。这是因为只要学习语言,就一定会涉及到其中蕴含的文化,想要熟练的使用一种语言,必须明确什么样的语句适用于什么样的场合。因此,我们必须理解语言中包含的文化内容,避免在使用这种语言时随意说话,不注意观察语境。由此可见,在翻译教学中,必须同时进行语言的教学与文化意识的培养,并且从初级阶段开始,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否则就会出现二者脱节的现象。例如,在阅读文章时,读者对文章的理解程度需要取决于自身的语言水平,同时还取决于读者对文章中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语感”与“文化感”同等重要。在使用外语与外族人进行交流时,语法与发音的错误一般比较容易被接受,但是,如果在交流中出现违背语言规则的现象,就会被人认为是不礼貌的行为。所以,在翻译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在语言教学的基础阶段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关键性的教学内容。教学时只传授语言知识具有一点的片面性,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必须结合语言中的文化,实现学用结合。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跨文化意识能力的培养。

三、高职非英语专业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高职院校中,非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虽然专业性不如英语专业高,但同样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能力,确保学生能够在提高翻译技能的同时拓宽自己的跨文化视野,对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进行深入的思考。在我国目前的高职院校中,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翻译能力方面相对薄弱,毕业后无法适应社会中对新型技能人才的要求。与此同时,这些学生在翻译过程中没有体现出应有的跨文化意识能力,影响翻译水平的提高,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缺少两种语言间的对比知识,其中包括对语句意思的片面理解,不了解语句含义的扩大与缩小以及语句含义的褒贬转换,不了解两种语言的语法中的语序与句法的差异,经常照搬原有的语句结构,导致译文逻辑混乱。第二,对文章中的文化负载词涉及的知识缺乏了解,在翻译时对两种语言中涉及的文化特色与国情特点等方面的差异不能明确辨别,无法进行合理的处理。第三,在对实用性文章进行翻译时,经常会忽略翻译的类型与读者对目标文章的反应。如果翻译者的跨文化意识能力较差,就给翻译教学造成较大的障碍,翻译教学则会收到一定的影响,导致学生产生严重的挫败感,因此,教师必须适当的改变教学的方式与理念。

四、翻译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跨文化意识能力的有效措施

在高职院校中,非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需要符合跨文化交际的具体要求,适当的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循序渐进的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能力。

1.注重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在进行翻译教学时,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差异形成明确的认识,并正视这种差异,准确乐观的对两种文化进行正确的评价。与此同时,学生应正确认识自己文化的来历、可能造成的影响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只有这样,才能够认清自己在多元文化世界中的位置,促进与他人更好的相处。与此同时,教学中必须遵循文化的多元性,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消除文化偏见,建立多元性的文化世界。

2.提高两种语言间的对比意识。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需要同时对至少两种的语言进行操控,翻译者必须同时掌握两种语言。如果不具备同时掌握两种语言的能力,就无法完成语言间的转换,更无法做到高质量的翻译。在进行翻译时,源语言与目的语言不仅在语法与词汇等方面存在差异,而且在其包含的文化方面同样存在较大差异,所以,翻译教学必须通过提高学生的对比意识类强化他们的跨文化意识能力。在词汇方面,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两种语言的构词方式、词语类型与功能进行比较。在英语中,一个单词含义范围不够广泛,能够细致并准确的表现出事物的概念,而在汉语中,可以用一个词语表现出多个相关事物,具体的差异则通过语境来确定。例如,在汉语中“先生”这个词语可以代表“老师”,也可以代表“丈夫”,而将其翻译成英语时,可分别使用teacher与husband解释,能够明确表达词语意思。在语法方面,为了强化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能力,教师可以从两种语言的封闭性与开放性、状语的比较和翻译、定语的比较和翻译以及主动与被动语句等方面入手,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在文章方面,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对英语段落中各语句的逻辑关系进行细致的观察,例如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对称关系等,这些逻辑关系与汉语话题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能够准确的掌握这些逻辑关系有利于提高翻译质量。

3.加强两种语言的文化感知。英语和汉语这两种语言中存在的文化差异体现在许多不同的方面,大致可以归纳为差额对应、等额对应以及文化空缺三个方面,对于这三个方面的差异,教师在教学中应作为重点进行穿插讲解。例如,在翻译语句“这是七月下旬,合中国旧历的三伏,一年最热的时候。”时。其中的“三伏”是汉语有的词语,如果直接进行音译,可能无法准确的表达这个句子的正真意思,所以需要在音译后加以解释,才能够准确的表达意思。这句话的正确翻译为“ItwastowardtheendofJuly,equivalenttothe“san-fu”periodofthelunarcalendar-thehottestdaysoftheyear.”

4.对跨文化视野下的非文学文章引起足够的重视。在高职院校中的非英语专业中,开展的翻译教学均为初级翻译教学,这些学生在工作后能够接触到的文章大部分都是实用性文章,因此,必须在日常的教学中对翻译过程的跨文化意识能力进行重点强化。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我国更多的企业与文化开始走向世界,旅游翻译、商务翻译以及广告翻译已经成为翻译行业的主流类型。在这些类型的翻译中,文章的翻译会受到语境的影响,针对特定的群体。所以,翻译者必须满足翻译委托人的跨文化理念,在翻译过程中增强跨文化效果。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语言的翻译并不是简单的将一种语言的字面意思转换为另一种语言,而是需要实现语言中的深层含义与其中蕴含的文化元素的有效转换,使翻译后的语言能够被人更容易的接受。因此,在高职非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跨文化意识能力的培养,提高他们这方面的能力,保证他们在翻译时能够高效的实现两种语言之间文化形式的转换。

参考文献:

[1]翟莲.高职英语翻译教学中的文化因素分析[J].校园英语. 2016(25).

[2]王子默,张丹.浅谈商务英语中的文化因素及其翻译策略[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6(02).

[3]王丽娅.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与Σ哐芯[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11).

[4]秦颖颖.新闻英语翻译与跨文化意识[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12).

[5]林有鸿.基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高校英语教学模式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5).

第6篇

论文摘 要: 本文作者讨论了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从实践出发,试探性地提出一些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激发和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方法。

1.引言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日,对于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来说,外语学习的目标应从过去的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转变为对语言的真正理解和应用。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层次不齐,中学阶段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外语的学习感到枯燥无味,失去兴趣。大学阶段英语开课时间有限,如何激发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如何培养他们真正理解和使用语言的能力,应是广大教学者必须关注和重视的问题。

2.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跨文化交际指本族语言者与非本族语言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不同文化的人们之间有效的交际能力。这一概念是在交际能力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在特定环境下能够进行恰当和有效交际的能力。跨文化交际涉及不同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社会环境,以及由此所形成的不同的语言习惯和社会文化之间的沟通和碰撞。世界上每一种文化都具有其他文化所没有的特质,任何一种文化都不能替代另一种文化本身的功能,因此,全球化所带来的跨文化交际障碍是必然的。

传统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并没有聚焦在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方面,而是片面地强调词汇和语法等这些语言的基础知识。学生要使用和运用一门外语,获得跨文化交际的最佳效果,不仅需要掌握语言本身的规律,而且需要了解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正如胡文仲教授所说:“只注意语言的形式,而不注意语言的内涵是学不好外语的。”传统的外语教学方式造成许多学生不但发出信息的能力较差,而且获取信息的能力很弱,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偏低。大多数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最初都不大适应大学老师在课堂上用纯英语授课,对于要求自己开口说英语更感新鲜。他们的语言使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极易被忽视,所以,在全球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当前,外语教师更应该注重培养非英语专业学生正确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如果教育者本身不能意识到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就会严重影响英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形成。下面我从实际出发,讨论如何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培养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

3.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方法

3.1课堂中文化知识的介绍。

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缺乏自然习得语言的环境,对英语文化背景知识了解贫乏。教师可以通过对目标文化和本族文化的比较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中西文化差异在语言交流中涉及面非常广,如日常见面时的问候、称赞、致谢、道歉、委婉语、禁忌语乃至身势语言等,教师应努力激活教材内容,进行这些方面的比较,及时点拨学生领会文化异同现象。如西方人与中国人在接受礼物时的习惯不同,西方人收到礼物一般不推辞,而是表示感谢,会当面打开礼物并加以称赞,通过比较中西文化的差异可以使学生学到生动的文化知识。另外,遇到具有文化内涵的词汇,教师也可以适当提醒学生。如当中国学生听到“You are a lucky dog.”时很可能生气,但在美国,狗作为宠物对人们极其重要,被看作家庭中的一部分,在英语中“lucky dog”带有褒义,表示“幸运儿”的意思。对语言所表达的特定文化内涵的了解可以逐渐减少学生受母语影响而造成的语用错误。尽管对目标语文化的学习并不能保证语言学习者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但是在中国外语教学环境下,增强学生的文化学习是提高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

3.2利用课堂活动,进行情景对话练习。

要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最好的方法当然是让他们沉浸于目的语文化的氛围中。教师应尽量为学生创造环境,提供条件,让他们在创设的情景中练习各种不同的跨文化交际活动。此外,教师在课堂上也可以要求学生自身模拟现实生活情景,扮演特定角色,用英语进行问候、闲谈、电话预约、致谢或致歉等活动。大学英语的听力教材中每一课都有情景会话,每两课就有一个口头练习,可以通过这些练习及这样的课堂活动,使学生更好地体验目的语文化,提高使用语言的意识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3.3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

课堂时间是有限的,仅靠课堂教学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理解和掌握外语的需要。适当、合理、有序的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是帮助学生提高英语交际能力的辅助手段。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创造一个真实的语言环境。如可播放一些纪录片等,让学生直接感受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充分利用大众传媒,电影、电视、网络等多媒体手段传播文化知识,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正好可以发挥其图、文、声、像,以及信息量大的优势。此外,还可以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英语比赛、英语晚会等方式传递文化知识,丰富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体验。

4.结语

目前,全球范围内的文化交流频繁,为克服由不同文化差异所导致的跨文化交际冲突,对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已经刻不容缓。外语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文化素养,教学过程中涉及的相关文化知识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等密切相关,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文化的兴趣;要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为发展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当代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对于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但这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任务,需要广大外语教学工作者不断认真探索,努力尝试。

参考文献:

[1]刘美玲.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5,(2):125-126.

第7篇

论文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文化;跨文化意识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信息产业的突飞猛进,世界步入了全球化的轨道。在这种大背景下,人们对掌握外语的要求越来越高,只停留在语言的表面已不能满足人们交往的需要,而是要求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既要掌握作为符号的语言,还要掌握这些符号里蕴藏着的民族文化信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语言,充分发挥其交际工具的作用。为了应对世界全球化,培养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需要的外语人才,我国外语教学加大了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力度。

一、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含义

跨文化交际能力(ICCcompetence)是从交际能力(tom—munieativecompetence)发展而来的。语言能力是Chomsky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指的是理想的语言使用者的全部语言规则知识(HuZhuanglinetal,1988)。Hymes(1972)针对Chomsky对语言能力与语言应用的区分提出了交际能力概念,涉及四个因素:可能性、可行性、适宜性和操作性。在此基础上,CanalandSwain(1980)又进一步研究了社会因素,交际场合及语篇等因素对交际能力的影响,他们把交际能力具体表述为以下四个组成部分:1)语言能力:语言知识与技能;2)社会语言能力:根据交际的具体情境来选择恰当语言表达方式的能力;3)语篇能力:谋篇布局的能力;4)策略能力:具有应用各种语言和非语言手段,解决交际中的障碍,以完成交际任务的能力。近年来,语言学家又认识到了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以及文化知识对交际能力的影响。他们在综合了各家之说的基础上,把交际能力扩展为跨文化交际能力,认为交际能力可以指学习母语后获得的交际能力,也可以指学习外语后获得的交际能力。当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一起交际时,所涉及的交际能力就是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个综合的、多向度的概念,除知识向度外,还有思维向度、行为向度乃至情感和个性向度(刘学惠,2003)。Gudykunst(1984)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应包括认知能力、情感能力和行为能力。也有一些学者认为跨文化交际还应包括关系能力、语用能力和情节能力。可见跨文化交际能力主要由个体为达到有效交际所应掌握的包括语用能力在内且与社会或文化规范相关的交往能力组成,包括语言和非语言能力、文化能力、相互交往能力。

二、语言、文化和交际的关系

语言和文化均属于社会现象,语言是社会文化的要素之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通过语言的存储与传播而世代相传,二者关系密切。语言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中使用的,语言的使用受到文化的制约,不同的语言反映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差异。由于各个民族的地理位置、历史发展、思维方式、生活习惯、价值观念等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文化规范,即所谓的文化差异。文化教会人们如何使用语言,而某些语言形式只有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才能产生相关的语言交际意义。如中国人经常采取自贬或否定形式回答称赞以示谦虚,而英语民族则采取肯定形式,回答“Thankyou”。交际能力既包括了四种语言能力(听,说,读,写),又包括了社会文化能力,即能够与另一种文化的人进行和谐交际的能力。在跨文化背景的语言学习环境中,最大的障碍是文化差异带来的影响。所以,缺乏文化的了解必然会造成交际障碍。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其基本特征之一。学习语言并掌握其组词造句规则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将这些知识在语言交际环境中加以运用。而语言是以文化为背景,各民族的文化又是相对独特的。所以很容易看出,学习外语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即在交际中正确、恰当地运用外语的能力的培养。交际能力是一个包含文化内交际和文化间交际的两个方面的广义的交际,对跨文化因素涉及较少。由于跨文化交际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因此跨文化交际能力除具备一般的交际能力要求外,还必须具备跨文化意识和能力。跨文化意识是指对异国文化与本国文化的异同的敏感度和在使用外语时根据目标与文化来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语言产出的自觉性。语言是一个信息的载体,也是一种表达文化的工具,英语语言教学必须有文化内涵和文化因素,所以教授语言如果不触及到文化,教学任务根本无法完成。

三、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1.首先要提高英语教师自身素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英语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效果。教师对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要有足够的了解,不仅是向学生提供外国文化的信息,更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在不同的场合下正确地表达自己,成为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成功中介者和生动解释者。也就是说英语老师首先要有文化意识,对中西方文化差异具有敏感性,熟悉文化差异的主要内容,有意识地在教学中导入文化知识。在课堂教学中,不仅注意语言形式的正确,还必须重视语言运用的是否恰当,这对老师无疑是一个更高的要求。

许多英语教师对传授语言知识,讲解语法结构驾轻就熟,但涉及到跨文化交际能力时,可能会感到自身文化知识不够丰富,语用能力不强,因而对英语语言文化教学有畏缩情绪。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英语教师应该到国外进修,亲临所学语言的民族文化氛围,亲身感受英美国家的语言与文化差异。另外,还可以聘请一些国外英语专家对英语教师进行培训、开讲座等。这些不但有助于教师对英语语言与文化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还可以提高其自身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2.通过课外学习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除了正常的课堂英语教学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通过各种课外学习获得跨文化交际能力。如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英美文学作品。文学作品是了解一个民族的习性、心理状态、文化特点、风俗习惯、社会关系等方面的最生动最丰富的材料,其所包含的文化信息不但涉及面广,而且独具特色,是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好教材。

教师应该能够给学生提高最生动、具体、深入、全面的材料,应选择一些有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提高交际能力的文学作品,其中词汇和结构能与学生本族语形成鲜明的对比及学生本族的社会文化因素与他们所学的社会文化因素有一定的差异的。阅读报刊杂志或阅读从报刊杂志选下来的有关文章,也是了解当前社会各阶层、各集团的动态,各种社会问题、社会关系的最直接的途径。这里的信息往往是教科书中所缺少的。

另外,可开设英美国家概况、跨文化交际研究、有关文化习俗等讲座,把英美习俗与中国习俗作对比,都是有效的方法。

3.充分利用多媒体作为教学辅助手段

心理学研究表明,外部环境对受传者有较大的影响。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应做到最大限度地克服非英语环境下进行外语教学的局限,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英语语言环境,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目前,市场上最为流行的《走遍美国》、《越狱》等都是不错的教学影片。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注意日常生活口语表达,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完成“文化灌输”。

除此以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和以英语为母语的外籍人士进行交流,在沟通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提高听说能力,而且可以学到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从一定程度上来讲,这种接触是别的方式所无法取代的。利用课余时间阅读英文刊物,开展以文化为主题的讨论,都能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第8篇

关键词: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效果;年青教师

中图分类号:TP3-4

一、前言

由于计算机技术发展非常迅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等领域的运用也越发广泛和深入。对于刚跨入大学校门的绝大多数大学生而言,通过系统学习《计算机文化基础》这门课,有利于快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培养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为后续的高等教育提供必要的帮助,同时也是获得良好职业生涯的重要前提。

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而言,《计算机文化基础》是有关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第一层次的课程,是一门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与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文化基础》授课层次相比较,无论是在课堂教学还是在实践教学环节,应坚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开拓学习思路和技能为原则,从实用角度出发,以应用为目的,强调实用性,使学生对计算机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掌握在信息化社会里工作、学习和生活所必须具备的计算机基本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正确地建立计算机基本概念,具备借助网络获取信息和沟通交流的能力,为后续计算机语言类课程和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存在的问题

笔者所在学校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全校本科生必修课,为了更好地为不同专业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好基础,部分专业特色鲜明学院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由相关学院的专业课老师实施的授课任务和实验教学环节。因此,这就存在一个问题:非计算机专业的任课教师如何跟进高速发展的计算机文化并与时俱进地调整授课内容?

我们知道,通常承担一门新课,至少需要经过3年的教学实践才能达到一个比较熟练的效果。而笔者所在学校《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授课老师,多以刚参加工作的年青教师为主,几乎每隔5年就全部是新面孔,这固然与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有直接关系,年青教师对推陈出新的计算机软硬件的掌握更迅捷。但不利的一面是,如何提升《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教学效果就显得十分迫切了,因为这是关乎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

综上,根据我校《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教学情况,提出两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年青教师如何把握授课内容,提升教学质量;二是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如何不断跟进高速发展的计算机软硬件技术。这两个问题的顺利解决对于改善《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教育教学效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三、学以致用,授课内容重点突出

《计算机文化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公共基础课程,要求任课教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对计算机工作原理、硬件系统组成有直观深刻的认识,并能够亲手组装一台学习用机;教师通过对计算机操作系统以及多种软件的讲解和示范,结合上机实习,使学生达到常用软件运用自如的效果。

结合笔者最近几年的授课心得,依据学以致用的目标,建议主要授课内容可调整如下。

(1) 微型计算机的安装。计算机硬件无论从性能还是价格上每隔3个月就有很大的变化,而授课任务一年仅一次,几年才能更新一次的教材上被淘汰的硬件要放弃,改进的产品型号而课本上又没有的要及时补充完善,因此要在日常工作中多关注计算机硬件的发展变化,熟悉主流产品的性能指标和价位等。

(2) 组建有线对等局域网络,共享输入输出设备设置。本科生由于学习需要,在升入大学后需要配置个人电脑。本科生以宿舍为单位,可共享打印机、扫描仪等硬件资源,如何学会组建高效的局域网开展学习和娱乐,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3) 制作个人主页及网站。利用专业的网页制作软件(如dreamweaver或HTML),创建个性化的个人主页,要做到版式设计有特色,页面要图、文、声、色俱全,网站整体设计风格统一,并具有一定的视觉美感。

(4) 创建精美的图文混排文档。以本科毕业论文模板为例,达到熟练运用中文字处理软件,创建页面美观、重点突出、可读性强的文档,提高本科毕业论文以及所撰写的研究性论文的文本质量。

(5) 提高大海捞针效率。培养学生正确准确地表达检索意愿,在浩瀚的网络世界中打捞到需要的知识和信息,辅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徜徉;与此同时,还要不断增强网络免疫力,学会识别网络暗礁,避免沦为网络奴隶。

以上主要授课内容的提出,是结合笔者在讲授《计算机文化基础》时面临的重点和难点展开的,同时也是本门课程教学计划中所要求的重要内容。

四、合作共赢,不断提升教学效果

计算机硬件的发展非常迅速,软件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单凭一个人的能力很难跟进计算机软硬件、操作系统等多方面的发展更新。为圆满完成前述主要教学内容和提升教学效果,需要从以下多个方面开展工作:

(1) 组建课程组。以学院为单位,组建相对稳定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建设小组,推选一至二位老师负责联络组织工作。依据教学大纲,对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分解,每年都要对授课内容进行一次刷新,不同章节要落实到具体的授课老师头上。做到责任明确,分工协作。

(2) 开展教学研讨。结合《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专业设置的特色,在授课重点和难点上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尤其是对于刚主讲这门课的老师,要在24个课堂学时里完成300多页课本上的全部授课任务,以及在32个实验学时内完成近200页的实验指导,如何把握重点和非重点,如何讲透难点,就显得十分迫切了。通过定期的教学研讨活动,大家相互切磋,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3) 共享授课资源。《计算机文化基础》上课所用课件,除了要就课本上的知识点制作课件外,通常还要准备大量的实例作为上课素材。举例来说,讲授“中文表格处理软件Excel2010”这部分内容时,精心准备的PPT课件也许只能占据屏幕的一小部分,而大量的讲授内容必须要打开Excel窗口实际操作演示才能完成。因此,事先就需将举例要用到的许多素材放在一个个表单(sheet)里,这样的表单在2个小时的授课中就需要调用30多个。同样,中文字处理软件Word2010、网页制作、网络应用等也涉及到类似的情况。这些实例随着软件版本的升级,每隔3~5年就需要全部重新制作。因此,除了分享PPT课件外,还有更多的授课素材可以分享,这一点尤其对刚刚主讲《计算机文化基础》的老师帮助非常大。

五、结语

非计算机专业年青教师主讲《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效果的提升,对于提高教师本身的计算机文化修养、组装和维护计算机软硬件都大有裨益。此外,通过独立主讲一门必修课,对年青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也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作为任课老师本人更要意识到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参考文献

[1] 李克文,郑立垠,梁玉环,张学辉.计算机文化基础.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第9篇

一、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现状调查

(一)调查对象和内容。笔者于2015年4月对广东某高校250名大一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问卷调查。此次问卷共设计20道题,内容涉及三个方面:学生自身跨文化交际知识、跨文化交际能力评估和跨文化交际教学现状。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50份,回收有效问卷246份。

(二)调查结果概况。调查结果如下:在学生自身跨文化交际知识方面,有超过一半(55%)的学生对英语国家的文化和礼仪知道甚少。在对外国朋友表达可接受的关心这一话题中,只有11%的学生选择了较为合适的表达方式。在有关交流策略的选项中,将近一半(49%)的学生选择了不恰当的方式。在对于是否有必要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和礼仪的态度上,95%的学生表示赞同。在评估学生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只有7%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不错。在认为是否有必要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85%的学生认为很有必要。另外,调查还显示,57%的学生注重自身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可见,大部分学生意识到了跨文化交际知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在跨文化交际教学现状方面,问及教师是否应该调整现有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来帮助学生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时,84%的学生认为有必要调整。在教师授课环节,提及教师课堂上是否经常涉及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时,67%的学生反映课堂上教师只是偶尔提及跨文化交际知识。由此可见,相当一部分教师在课堂上传递跨文化交际知识的意识不强。在跨文化交际能力愈加重要的今天,作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尽可能地通过多模态手段来传授跨文化交际知识,重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二、多模态视域下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路径选择

多模态教学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多模态教学能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丰富教学手段,并为教师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多模态教学给学生提供了在真实的情景中学习、模仿、锻炼的机会,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基于多模态教学理念,充分借助多媒体技术,通过文字模态、音频模态、视频模态和体态语模态来培养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文字模态。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文字模态占据主导地位。它既包括教材中的文字,也包括PPT课件中的文字。在问卷调查中,90%的学生认为教师讲解课文中的词汇以及文章中所包含的文化意义对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帮助。可见,文字模态仍是帮助学生拓展其跨文化交际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在英语授课时,既可以通过教材中的文字,也可借助多媒体课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尽可能多地搜集一些跨文化交际知识的资料,讲解其蕴含的文化意义。在课外,教师还需鼓励学生多阅读英文报刊或英美文学原著,引导学生在阅读的同时积累有关文化背景方面的知识。

(二)音频模态。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为教师丰富课堂教学资源提供了有效途径。作为教师,要充分借助多媒体技术如音频文件的播放来拓展教学资源。在问卷调查中,超过一半的学生(55%)赞同采用音频途径进行跨文化交际知识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单一的授课模式,采用多模态教学。无论是听力课堂还是其他的如阅读、写作等课堂,在涉及到跨文化知识时,教师要多选择一些跨文化交际的文本听力材料,并有意识地插播与之有关的音频资料,如地理、历史、宗教、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知识。在课外,教师可鼓励学生多通过网络或收音机收听英语广播节目,更多地积累跨文化交际知识。借助音频模态有助于帮助学生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知识,减少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视频模态。随着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到外语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可以借助PPT课件展示跨文化知识,还要积极利用视频模态来丰富教学资源。视频模态形象、生动。问卷调查显示,在问及课堂上教师是否经常使用图片、多媒体、电影片段等途径来介绍西方文化时,52%的学生反映教师只是偶尔使用这些手段。可见,在跨文化交际知识传授方面,教师利用视频模态的频率较低。在是否赞同教师采用视频途径进行跨文化交际知识教学方面,89%的学生表示赞同。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尽可能地利用视频模态来传递更多跨文化交际知识。学生观看完视频后,教师可鼓励学生创设跨文化交际情景,进行类似真实场景的模拟训练,以达到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的。此外,教师还可鼓励学生课后多看有关跨文化交际方面的英文原版电影、跨文化交际礼仪等视频,多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背景、风土人情、、政治制度等,拓展跨文化交际知识。

(四)体态语模态。与有声语言相比,体态语模态更简洁、直观、形象。在课堂上教师借助体态语模态更能给学生视觉上的刺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问卷调查中,超过一半(69%)的学生赞同教师采用体态语模态如动作示范或角色扮演来进行跨文化交际知识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在讲授肢体类的词语,如hug、kiss等词时,可以结合东西方国家的文化差异来讲解,提及西方国家大多数见面或告别的方式都是通过拥抱、亲吻等礼节表达;东方人如中国人见面或告别的方式主要是通过握手等,日本人见面或告别通过鞠躬方式来表达,泰国人见面或告别则通过双手合十的方式来表达。讲解完文化差异后,教师可鼓励学生示范该动作。在讲授有关空间距离的礼仪时,也可以结合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行讲解,并鼓励学生示范。教师借助体态语模态不仅形象、生动地向学生传递跨文化交际知识,更能潜移默化地给学生灌输跨文化交际意识,这些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结语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