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17 17:54:06
导语:在区域经济发展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论文摘要]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它强调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区域经济要健康、协调发展就必须发展循环经济,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保持其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增强经济竞争力。
一、循环经济的内涵分析
在迄今已经发表的关于循环经济的文章中,均或多或少地讨论了循环经济的定义。然而,现有关于循环经济的内涵,主要是从人与自然关系、技术范式、经济形态等方面表述的,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循环经济的文章并不多。循环经济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为“自然资源产品和用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所有的原料和能源都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最合理的利用,从而使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减少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循环经济是以资源为来源,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并举,把人类生产活动纳入自然循环过程中,所有的资源都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的利用,从而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尽可能小的程度。
循环经济的本质是以生态学规律为指导,通过生态经济的综合规划和设计规范社会经济活动,使不同企业间形成资源共享和副产品互换的产业共生组合,使上游生产过程产生的废弃物成为下游生产过程的原材料,实现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达到产业之间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使区域的物质和能源在经济的循环中得到永续利用,从而实现产品清洁生产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环境和谐型经济发展模式。它不同于传统经济的“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的资源消耗的线型增长,而是通过系统内部相互关联、彼此叠加的物质流转换和能量流循环,最大限度的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循环经济与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相比,传统经济是“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性生产流程的线性经济,循环经济则实行“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生产流程,通过开采资源,生产产品,回收废旧物品,重新利用,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可见,循环经济不仅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是一种新型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
二、循环经济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
(一)发展循环经济是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中资源与环境问题的最佳途径
循环经济强调节约资源、有效利用资源,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以最小成本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这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的革命,是解决目前可持续发展中资源和环境问题的最佳途径。主要表现在:一是可以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循环经济认为“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强调资源的再使用和再循环,延长产品的使用期,提高重复使用率,使产品完成其使用功能后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的内在价值,提高各类紧缺资源的利用效率。二是有利于减少污染排放。减量化是循环经济的第一准则,它从经济活动的源头节约资源核降低污染,并在产品制造、消费、回收等各个环节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有助于恢复环境的自净能力和生态平衡,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冲突,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的共赢。三是有利于缩小三大差别。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的加剧,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不稳定因素。而资源型贫困、污染型贫困是三大差别拉大的重要因素之一。越是发达的地区,产生的污染和废弃物越多。越是贫困地区和贫困人群,遭受的污染越为强烈。西部地区资源的粗放利用不仅没能摆脱贫困,反而带来资源的浪费和更加严重的环境问题。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区域功能互补,提高资源、环境的运行效率,降低发展成本。
(二)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
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发展的自然基础,某种自然资源的数量越多,利用该自然资源发展起来的生产部门的规模就有可能越大。有某种资源优势就可能发展起以开发利用这种资源为主的产业部门,不同种类自然资源的组合就有可能导致以这些资源为利用对象的不同产业部门的发展。资源结构对产业结构产生了影响,区域资源分布图与产业分布图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在同样的投入和工艺管理条件下,产出的数量和质量不同主要是由于自然资源的制约,区域自然资源的状况是决定区域经济部门分布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相反,某些自然资源数量越少,对区域生产的制约作用就越大。发展循环经济可将有限的资源用在最合适的位置,使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作用,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发展循环经济能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资源和环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有利于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增强区域经济的竞争力。
(三)发展循环经济是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产品再生资源”闭环流动型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表现为“两低两高”,即低消耗、低污染、高利用率和高循环率,实现污染排放最小化,废弃物资源化和无害化。追求的是速度与效益并重,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的兼顾,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使物质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程度降低到尽可能小的一种生态经济,是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创新性经济发展模式,是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四)发展循环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
循环经济不仅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理念,也体现了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思想。循环经济是统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最佳方式,是促进经济、生态、社会三位一体协调发展的基本手段。循环经济是运用知识流、技术流和信息流来整合和提高物质流和能量流的利用效率。
由此可见,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三、区域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
(一)在区域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大力推进循环经济
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中,要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目标,降低单位产值污染物排放强度,优化产业结构,继续淘汰和关闭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设备和企业。用清洁生产技术改造能耗高、污染重的传统产业,加快发展低耗能、低排放的第三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严格限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和浪费资源的产业,以及开发区的盲目发展。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区域发展、产业转型和老工业基地改造,促进区域产业布局合理调整。开发区要按循环经济模式规划、建设和改造,充分发挥产业集聚和工业生态效应,围绕核心资源发展相关产业,形成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链。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建立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基地,大幅度降低农药、化肥使用量。绿色消费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以绿色消费推动循环经济发展。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和绿色消费意识。要积极引导绿色消费,优先采购经过生态设计或通过环境标志认证的产品,以及经过清洁生产审计或通过ISO14000认证的企业的产品,鼓励节约使用和重复利用办公用品,要逐步制订鼓励绿色消费的经济政策。
(二)推进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
生态工业园区是循环经济在区域层面上的典型实现形式。依据循环经济理念和工业生态学的原理,模拟自然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循环途径,设计建立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的新型工业组织形态,通过企业间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形成企业间的代谢共生关系。在产品、原辅材料和废弃物的交换中构建生态产业链,以达到工业集中布局,基础设施共同使用,资源节约利用,财富高效产出,废弃物循环回收,污染物低排放的目的。推进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特别是新建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或工业园区,从规划、设计到整个实施过程中,都要符合循环经济的要求,以推动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建立生态环境保护补偿机制,实现区域间功能互补
用循环经济规律指导经济发展活动,建立生态环境保护补偿机制,实现区域间功能互补,统筹发展。考虑资源的稀缺性与生态环境的退化,建立以市场调节为手段、法律保障为前提、国家宏观调控为主导的,经济发达地区从收益中按适当比例支付经济欠发达地区因保护生态环境所付出的,以牺牲经济发展为代价的生态环境保护补偿机制。建立生态环境保护补偿机制是承认生态环境具有公共物品的价值性质,是在经济建设和市场交换中体现生态价值、连接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纽带,也是突出功能互补,降低发展成本,解决相邻区域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关键。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推进,长期要求这些经济欠发达地区无偿奉献、安于贫困、抑制经济发展,既不公平,也难以奏效,建立生态环境保护补偿机制已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吴殿廷,区域经济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张坤,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3]卢振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J],理论前沿,2003,(22)
关键词:环渤海经济区;制度创新;硬制度;软制度
一、引言
环渤海经济区由京津冀、山东和辽宁三个部分构成,是我国城市群、港口群和产业群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经济发展水平很高,2007年整个区域的GDP总值约占全国总量的24.6%。其中,京津冀GDP超过2.7万亿元;山东省GDP达到2.6万亿元,辽宁省GDP超过了一万亿元,对全国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力。
环渤海经济区的概念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以来,一体化进程一直没有突破性进展,区域内三大板块竞争激烈,区域经济合作分工尚未形成,没有形成统一的市场,因此如何加快该地区的一体化进程成为重要课题。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特定制度变迁模式存在的缺点是本区域一体化程度较低问题的主要原因,要想解决好问题必须更多的在制度经济学的框架内寻找到能促进制度变迁的因素。
二、相关的制度经济学概念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提供的一系列规则由社会认可的非正式约束、国家规定的正式约束和实施机制所构成,这三部分是制度构成的基本要素。
1制度变迁以及制度变迁模式的特点
制度变迁是制度的替代、转换与交易过程。制度变迁还可以被理解为对一种更有效益的制度的产生过程。制度变迁的过程中存在着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化机制。这种机制使制度变迁一旦步入某一条路径,它的既定方向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这就是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
制度变迁包括诱导性制度变迁和强制行制度变迁两种类型。诱导性制度变迁指的是现行制度安排的变更或替代,或者是新制度安排的创造,它由个人或一群人,在响应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诱导性制度变迁是一种自下而上、从局部到整体体的制度变迁过程。强制性制度变迁由政府命令和法律引入和实现。强制性制度变迁的主体是国家,制度供给是国家的基本功能之一。国家推行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原因是制度安排是一种公共品,公共品是由国家生产的,并且制度的供给通常是不足的,国家推行强制性制度变迁可以校正这种不足。
两种制度变迁的优势和面临的问题各不相同。诱导性制度变迁主要依据一致性同意原则和经济原则,效率较高,但是往往存在搭便车之类的问题。强制性制度变迁的优势在于能以最快的速度推进制度变迁,能以自己的强制力和暴力潜能等优势降低制度变迁的成本,强制性制度变迁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统治者的有限理性、意识形态刚性、官僚政治、集团利益冲突和社会科学知识局限等。
2创新主体的基本理论
制度创新过程存在着不同的利益集团,这些利益集团同时又是参与制度创新的行动主体,他们对制度创新成本、收益计算和预期都是从各自的利益出发,因而对制度创新方向有不同的偏好,制度创新的整个过程是各利益主体多重博弈、合作博弈相互交错的结果。
由于不同的利益集团在制度新过程中拥有不同的地位和权力,不同的偏好体系和特殊的利益,它们在变迁中的权力结构、偏好体系和利益结构的相互冲突相互制衡共同决定制度变迁的矢量方向。在社会制度创新主体扩散中,政治权力的分配状况、利益集团的结构状况特别是某些特殊利益集团的特权和偏好,对制度创新主体的扩散有很大影响。
三、环渤海主要问题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环渤海经济区一体化程度较低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一下三个:
1强制性制度变迁模式的缺陷造成协调难的问题
环渤海经济区的建立是由政府推动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模式,这种模式有其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优势方面是政府推进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有效的弥补了本区域协调发展所需要的制度供给不足的问题,政府强有力的推动,使本区域在较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推进制度变迁。劣势方面则是政府推动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模式在一致同意原则和经济原则方面存在欠缺,由此带来协调难的问题。
本区域普遍的经济发展模式都是政府主导型,政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太大,市场作用没有很好的发挥。在区域协调的过程中,强制性制度变迁模式在一致同意原则方面存在的不足导致各地方政府与区域总规划的目标函数存在偏差、地方眼前利益与整个区域长远利益之间出现矛盾的情况时有发生。各地都以追求本区域经济最快速的发展,没有整体的规划和统一的思想认识。
更为甚者,当地方利益与整个区域的利益存在摩擦的时候,名义上的环渤海经济区并没有统一的管理组织,因此统一协调的努力往往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各地还是把地方利益摆在首位,这就导致了区域之内难以协调,没有明确的产业分工、重复建设问题严重、区域内部恶性竞争等问题。这些问题是环渤海经济区建设统一市场和实现协调发展的最大障碍,是制约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瓶颈。例如本区域港口密集,吞吐量过亿吨的大港就有9个,强大的港口运输能力本应为区域经济的起飞插上有力的翅膀,但是各主要港口之间缺乏明确分工与合理合作,相邻港口竞争激烈大大降低了运输体系综合优势的发挥。
2本区域的经济结构导致缺乏创新主体和创新活力
环渤海经济区的经济结构中国有大型企业所占比重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私营企业所占的比重过低,因此区域内行政干预的力量较强,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相对较弱,存在明显的创新主体缺乏、创新活力不足的严重问题,制度创新主体主要依赖政府,其他的经济主体的制度创新热情难以发挥,影响了制度的供给。
制度创新不过是不同的利益集团相互博弈后形成的公共选择过程。本地区的私营企业尚不具备与大型国有企业相抗衡的规模,一直处于从属的地位在制度创新的博弈中处于劣势。由于私营企业等经济体在制度创新的博弈中得到的收益远小于他们参与体制创新需要付出的成本,因此他们参与制度创新的积极性不高,不愿意为打破区块分割和建立统一市场的尝试而付出成本。导致了整个区域的创新活力不够,无法找到打破分割的低成本的办法。
国有大型企业可以通过政府的行政命令来获得所需要的资源,与私营企业相比他们在分割的市场中处于更优势地位,更容易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较多的资源,所以他们对制度创新的积极性也不大,由此导致本区域一体化进程明显较慢,制度创新明显落后。
3资源配置的路径依赖使市场的作用难以发挥
环渤海经济区重工业较为发达,能源消耗较大,电荒和水荒等问题长期存在,生产所需要的能源和一些资源供给不足。这个问题如果依靠市场解决,利用价格机制使有限的资源在整个市场之内有效的配置,则有可能成为本区域建立统一市场的有利契机,成为本区域建立统一市场的有效拉动力。
本区域国企所占比重过大的经济结构,导致稀缺资源的分配仍然依靠政府批准,寻租现象较为普遍。国有企业在计划经济和改革初期双轨制过程中,长期依靠指标和批文的方式优先获得生产所需要的各种资源,现阶段国有大型企业仍然存在依靠政府批文获得资源的路径依赖的问题。大型的国有企业在本区域经济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因此国有企业的这种路径依赖导致了整个区域资源配置方式转变的惰性。
四、推动体制创新加快一体化进程
我们可以说本区域一体化程度较低的问题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制度创新缓慢,因此要想加快本区域的发展必须加快本区域的制度创新,加快制度的创新就要从软制度和硬制度两个方面着手。
1改善软制度增加创新主体
本区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儒家思想中轻商的观念影响较大,因此人们的下海经商的意识淡薄,不利于民营经济的发展和创新主体的增加。因此要大力地提倡有利于商业文明发展的文化因子,利用本区域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有利条件,积极的引进外来文化因子,逐渐形成一种对经商和下海创业的提倡和尊重,改善本区域的软制度。
必须加快形成民营企业发展的良好文化环境,引导区域内丰富的人力资源面向市场面向企业积极创业,这将会大大的促进区域内民营企业的发展,大大促进区域内的制度创新主体和制度创新活力的增加。
2创造一套有效的硬制度体系
任何一项政策长久有效的实施都要经过各方的博弈和磨合,因此区域的发展规划要采用试验性改革的方式。科学的方法是中央制定一些指导性方针,同时鼓励地方政府去发现实施改革的最好方式,允许方案的适应性变化。本区域三个区块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情况各不相同,区域发展的规划和政策不能搞一刀切和一锤定音,必须遵循灵活机动的原则,使各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
现阶段环渤海经济区的经济管理者主要是各个省区的政府,同时中央政府的很多政策对这个区域的影响也很直接,但是民营经济体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最好是建立起一个以行业协调机构为基本单位的协调机制,这种行业协调机构最好是加强和完善现有的各个行业的行业协会之类的组织,使他们拥有更大的权利发挥协调作用。
为了建立运行良好的协调机构,一方面政府应该适当的调整相关的政策给这些民营经济体为主的行会组织创造较大的发挥空间,另一方面政府应该对这些行业协会的调节行为起到监督的作用。行业协会的建立要由行业内的经济体竞争参与,有实力有威信的经济体发挥更大的作用,在行业协会建立和运行的过程中政府不再直接参与,而是起到强有力的监督作用。这种协调机制的建立不仅有利于增加市场经济对经济运行的调节作用而且有利于激发本区域民营经济的发展。
五、结论
环渤海经济区的发展制度创新是关键,加快该区域制度创新要从软制度和硬制度两个方面人手。软制度方面要积极的提倡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文化因素,创造一个有利于民营经济主体发展的文化环境,民营企业的良好发展是制度创新主体增加的前提,是增加本区域制度创新活力的基础。
关键词:区域税收政策;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区域投资政策;区域财政政策;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宏观调控离不开区域经济政策。区域经济政策又称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时期的区域经济发展目标,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而制定的旨在促进资源在空间的优化配置、控制区域间差距过分扩大、以协调区域经济关系的一系列措施和手段的总和。政府制定和实施区域经济政策的目的,是纠正市场机制造成的国民经济空间结构的某些缺陷,以达到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均衡发展两个相互关联的总目标。区域经济政策从其所采取的政策手段来看,它主要包括区域财政政策、区域金融政策、区域产业政策、区域外贸政策等。区域财政政策作为中央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能从指导资源宏观配置、产业空间布局的实施、区域经济格局的形成等多方面发挥作用。本文就区域税收政策、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区域投资政策等区域财政政策进行初步的探索,以就教于同行。
一、区域税收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国家区域税收政策,是世界上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的中央政府经常实施的一种国家区域经济政策,其核心内容是在某些特定区域,主要是在政府希望经济需要更快发展的区域,通过政府税收部门对全部企业或部分企业实行一定范围的税收减免,进而实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区域税收政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尤其是税收通过影响投资直接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它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调节主要是通过选择性税收政策来实现的,即有重点、有选择地运用优惠或限制性的税收措施来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中所出现的某些突出问题,可以强烈地体现某一阶段政府的经济政策意图。正确运用税收政策可以对区域均衡发展起积极作用,通过对不同区域的差别税收政策,限制发达区域的过度膨胀和鼓励落后区域的快速发展。
税收是调节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它的主要职能是为特定区域的企业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使得他们能够尽快地担负起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由于国家区域税收政策并不会给制订有关政策的中央政府带来额外的财政负担,这种政策在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中央政府财政能力较弱的国家往往成为最重要的国家区域经济政策。如果中央政府想要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或减缓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速度,就可以实施相应的税收政策,从各方面改善企业发展外部条件较差区域的投资环境。从这一点看,国家区域税收政策应是一项临时性的国家区域经济政策,很难成为象国家区域财政政策那样的具有长期性国家区域经济政策。
第一,不同的税收会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投资环境和投资吸引力。一般说来,税收优惠宽一些,税负就轻,投资者的税后收益率高;反之,税收优惠严一些,投资者的税后收益率就要低一些。显然,要改善落后区域的投资环境,加快这些区域的经济快速发展,中央政府在统一税法的前提下,应当对经济发展落后区域尽可能多给一些税收优惠。如果在经济发达区域与落后区域之间实行同等优惠政策,这样会不利于落后区域的经济发展。如果出现相反的情形,前者的税收优惠政策比后者宽,对后者更是“雪上加霜”。税收政策在用于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调控时,主要是对不同的区域实行不同的税收政策,在某些特定区域,主要是国家希望经济更快发展的区域,通过政府税务部门对全部或部分企业实行一定范围的税收减免,进而实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国家税收政策的主要职能是为特定区域的企业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使得它们能够尽快地担负起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职责。除了区域税收优惠外,同时还可以实行行业税收优惠。通过行业税收优惠落实对区域的优惠,扶持落后区域有关产业的发展,推进落后区域的经济发展。行业税收优惠相对于区域税收优惠而言,能在不破坏行业内市场公平竞争的条件下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同一行业实行相同税率,有利于公平竞争。但由于各地产业结构不同,行业间的差别税率往往能表现为区域间的税收差别。对落后区域主要行业的税收优惠能促进落后区域的经济发展而又不影响行业的公平竞争。
第二,税制结构对区域财政、经济发展的影响。一国政府如何选择主体税种和实行什么样的税制结构,对地方经济和财力的影响不同。一方面是税制结构对财政收入的影响。在广大落后区域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是,自然资源丰富,企业效益低下,管理落后。如果政府税收采用以商品劳务税、资源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这些区域的税源就比较充裕,税收收入不受企业成本费用高低影响,有利于保证落后区域的财政收入。这些收入对于增加当地公共积累,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当地各项事业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另一方面是税制结构对经济落后区域企业负担的影响。通常情况下,采取商品劳务税、资源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有利于减轻落后区域企业的负担,因为商品劳务税、资源税属于间接税、转嫁税。采用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地方政府既可以从中取得稳定、可靠的收入,而且纳税企业又可以将税款打入商品、资源产品价格向购买方收取,自己不用负担税款。显然这种税制使经济落后区域从中受益。通过这种税制能起到调节发达区域和落后区域之间的财政利益的作用。
第三,税收政策在贯彻国家的产业倾斜政策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各国政府均根据本国当前经济发展的水平来确立国民经济中各个产业的优先发展顺序,并通过建立有利的税制结构来予以保障。国家对不发达区域基础产业倾斜的税收政策有利于缩小发达区域与不发达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
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转移支付政策是由于中央和地方财政之间的纵向不平衡和各区域之间的横向不平衡而产生和发展的,是国家为了实现区域间各项社会经济事业的协调发展而采取的财政政策。它是最主要的区域补偿政策,也是世界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实践中最普遍使用的一种政策工具。它在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上能够转移和调节区域收入,从而直接调整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协调、不平衡状况。转移支付是政府把以税收形式筹集上来的一部分财政资金转移到社会福利和财政补贴等费用的支付上,以便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财政转移支付的目的是使贫困地区能够达到全国性基本公共服务水准,即全国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均等化,这一标准是全国公共服务和公共投资的最低标志。因此它是促进各区域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平衡各区域财政能力的有效手段。中央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只负责援助那些低于全国最低标准的区域,而不负责已高于全国最低标准的区域,以使中央有限的财政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所承担的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公平分配的职能。中央政府没有必要去追求市场所追求的经济效益,也没有必要去援助那些大大超过全国公共服务最低标准的发达区域。中央政府对不发达区域的援助目的是促进和帮助这些地方政府实现中央的经济发展目标和社会发展目标,它的钱只能用于人力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两大方面。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有自上而下的纵向转移支付制度和由富裕区域向贫困区域的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无论是纵向转移支付制度还是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其实质都是“抽肥补瘦”。一般性补助转移支付量过大,财力平调过多,既挫伤发达区域的积极性,又会使不发达区域产生依赖性,将损害整个国家的发展动力和效率。因此,转移支付更多的是专项转移支付和分类转移支付。尽管它们同样会导致效率的损失,但相比而言更加公平和合理。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来看,规范化的转移支付制度应该加强中央政府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力度,抑制区域间差距的过分扩大,调整各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横向不平衡,促进地方重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以改善落后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为落后区域的经济起飞创造条件,达到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目的。可见,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作为一种重要的援助手段,对不发达区域改善社会公用设施,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缩小与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差距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转移支付制度能促进一国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使不同区域的人民能享受到大体平等的公共服务,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第一,合理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可以有效地抑制日趋扩大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缓解“公平与效率”之间的矛盾。合理的转移支付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实现社会公平是财政分配的重要职能。公平不仅仅指个人收入方面的公平,还包括在享受政府提供的各项公共服务方面的平等权力,如义务教育、公共交通服务、基础设施等。这些服务如果只靠当地政府来解决,或者在财政体制中缺乏这种社会公平的机制,就必然出现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巨大差距。要很好地解决社会公平的问题,必须有合理的转移支付制度,建立一种富裕地区援助贫困地区的长期稳定的机制,实现我国各区域人民在享受公共服务方面的大体平等。第二,合理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有利于强化中央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对中央财政来说,可以通过长期努力多集中一些财政收入,提高中央政府对区域发展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并通过对地方政府不同形式的补助,贯彻中央政府宏观调控的政策意图,增强财政资金的边际使用效益,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通过建立合理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更可以使中央财政从与各省博弈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宏观调控。对地方财政来说,可以在划清各级政府的财权和事权的基础上,通过分级财政的转移支付,弥补贫穷地区由于财力不足所带来的财政功能不足的缺陷,并使经济相对发达的地方得到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更好的发展环境。如果没有这样的转移支付,落后区域永远是发展不起来的。
第三,合理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能够正确调动地方政府增收节支的积极性,促使地方经济走向良性循环。由于缺乏规范的转移支付的办法,地方政府往往将精力和时间放在同中央财政的讨价还价、以及在“关键时候”采取不正当手段如突击支出或突击收税等方面,而懒于发展区域经济。这些不正常的增收和多支,不仅造成中央有限的财政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导致了政府行为的错位,给市场发出错误的信息,使供求平衡产生波动。在税收方面长期存在的政出多门、随意减免、乱开税法口子的混乱现象,与此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些区域将相当一部分精力用在与其他区域攀比,以及“跑部向钱”上面,而且确实得到了实惠。这种现象很不利于调动地方政府发展区域经济的积极性。合理的转移支付制度可以有效地克服以上弊端,使地方政府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应有的职能,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有利于严肃税法,提高税收的征收管理水平,真正为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从而配合中央政府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显然,合理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促进落后区域经济发展,缩小与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差距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区域投资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国家区域投资政策是具有基础设施及生产性项目建设投资决策权的中央政府习惯于实施的一项区域经济政策。国家的投资在各区域之间的分配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影响极大,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直接推动力。国家投资主要从两个方面影响全国的经济布局:一是由国家投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诸如解决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供电、供水、住宅等方面问题,改善区域投资环境,为工业化、城市化创造必要的条件;二是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在一些重点区域建设和布局一批工业企业,以谋求区域经济增长和区际经济相对均衡发展。可见,财政投资是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加快落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手段。加大对落后区域,尤其是贫困地区的资金投入,可以提高其经济实力,加快发展速度,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增长。
区域投资是实现区域经济发展宏观调控目标的重要保证之一。区域经济发展宏观调控目标可归结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区域间的共同富裕。区域投资为实现其目标提供了保证。调整重大生产力布局,支持和帮助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经济,促进全国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也需要政府适当进行投资。可以说,没有投资的实现,就没有区域生产力的发展,其他变量的增加和改善也就难以实现。不仅如此,区域投资还具有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目标的作用。投资既然是生产能力的生成活动,就必然包含着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因此,投资的作用对象是多重的,它同时对人、财、物等诸要素及社会各方面产生影响,一方面对它们提出量的要求,另一方面还对它们提出质的配合。政府通过对落后区域投资,兴建一些重大的投资项目,对落后区域经济发展起到刺激作用来增加一些区域的经济实力和这一区域的社会总产出,提高落后区域固定要素集中程度,增加流动性要素的潜在边际生产力,吸引流动性要素的进入,而且能够改善区域的产业结构。
区域投资是实现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纽带和桥梁。如果区域投资能充分地体现区域生产对科学技术进步的要求,就能有效地利用科学技术的既有成就,投资效益就会有很大提高。不仅如此,区域投资的规模和投资方向还决定着区域各产业的固定资产拥有量,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会再生产结构。区域投资方向合理,就能适时地促成新兴产业兴起,加快某些薄弱产业的发展,以及产业内部结构的改善,从而建立起产业间新的比例关系,逐步改变和不断调整区域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可见,投资有助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各种主要比例关系的协调,有助于同时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各项目标。也就是说中央政府能够利用它们在基础设施及生产性项目建设上的投资决策权,选择一部分区域作为基础设施及生产性项目建设的重点投资区域,通过它们所属的投资机构注入建设资金来促进这些特定区域的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一般具有耗资较大、工期长、利润低、见效慢等特点,地方政府和企业往往无力独立承担其中较大规模的项目。正因如此,中央政府可以从财政总收入中专门设立“基础设施建设基金”,负责对基础设施中规模较大的水利工程、铁路建设、电力工程等项目的投资。政府在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方面的资源配置职能,就是通过财政投资分配,直接为不发达区域提供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当然,单纯依靠中央政府的财政投资尚难以满足各区域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要求,为此,政府还可以考虑从金融政策方面对基础设施项目融资予以倾斜。例如,可以成立与项目相联系的股份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或债券,以拓宽资金融通的范围和渠道,或通过财政政策供给引导外部区域的技术、人才等资源流入不发达区域,间接为之提供服务,对不发达区域的市场和资源配置形成弥补作用。
投资在不同经济体制的国家会有不同的情况。在计划经济国家,不仅是基础设施所需的资金全部来自财政投资,大部分生产性项目建设所需的资金也来自财政投资,中央政府在这些方面具有很大的投资决策权,因而国家区域投资政策往往成为这些国家所制订的中长期经济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计划经济国家而言,市场经济国家的区域投资政策的力度要小得多,生产性项目建设所需的资金一般都来自私人机构,即使这方面的政策被纳入了国家的中长期经济发展规划,也仅仅是起引导投资的作用,而缺乏有效的实施手段。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目前中国的生产性项目的投资开始来自市场,中央政府的国家区域投资政策的影响越来越局限于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调控作用也开始弱化。
随着投融资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和完善,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作用都将重新予以明确和具体定位。规范体制环境,引导企业主体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将是各级政府的主要职能。随着中央和地方政府在财权和事权划分上的逐步明确和规范化,对于东部沿海地区来说,其投融资环境比较好,投融资渠道比较广泛,政府管理机制比较灵活,企业自我发展能力比较强,有利于把中央的宏观调控与充分发挥地方积极性结合起来。相应地,西部内陆地区投融资环境虽比不上东部沿海地区,但也要积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配合中央的宏观调控,充分利用国家的区域投资政策,促进自身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一鸣主编。中国区域经济政策研究[M].中国计划出版社,1998.
[2]刘雅露。缩小地区差距的财政政策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3]魏后凯。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和政策[J].经济纵横,1994,(3)。
[4]朱小林。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及其调控政策选择[J].经济评论,1999,(4)。
[5]江世银。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与宏观调控[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3,(3)。
[6]江世银。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主导产业选择[J].理论前沿,2003,(12)。
[关键词]高职教育经济发展
高职教育作为一种面向地方经济建设的高等教育,其传播知识、培养人才、推广科学技术等都是围绕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展开的。因此,探讨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十分必要。
一、高职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大批高级应用型人才,尤其是为地方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1)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调整,高新技术带来了新兴行业,如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传统农业也要走现代农业的路子;各行各业生产由劳动密集型逐渐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化,由对熟练劳动者和中初级人才的需求,转化为对中高级人才的需求,这种高素质人力资源,需要通过高等职业教育来提供。
(2)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决定了在人才需求上有着不同的要求,需要多层次、多样化的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企业培训,高等职业学校正是面向地方需要,多层次、多样化培养高素质应用人才的教育机构。
(3)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有大量的农村人口面临着转向为本地的第二、第三产业服务,这些人最缺乏的就是技术,他们没有受过更多教育、掌握更多的技能,不能适应城镇化建设的发展需要,需要通过高等职业教育使他们转化为高素质的实用人才。
2.为地方下岗职工再就业和企业员工的继续教育提供培训基地。随着传统的劳动密集产业的转型和高附加值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兴起,许多只有中初级技术水平的工人被迫下岗,而高新技术工种岗位又大量缺人。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将通过职业培训来实现;同时,企业高新技术和先进设备的引进,需要进一步提高企业在岗人员的素质,让他们接受继续教育,进行岗位培训、知识更新、介绍国内外本行业的最新成果、预测发展趋势、适应转产咨询等。以上这些都要求高职院校提供培训基地。
3.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技术和信息资源基地。高职院校具有一批科学技术人才和较为先进的实验设备,是一个能参与技术创新、技术交流、技术转化和技术贸易的基地,一方面可以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发明创造、先进工艺、先进技术通过技术市场转化为生产力,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还可以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科技需要来调整自己的科技方向和科研计划,使之更符合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高职院校还可以利用人才优势,主动地和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合作,对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难题进行研究、开发和解决,使学校和企业科技人才相互渗透,推动企业的发展,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活力。
二、高职教育要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
1.人才培养目标要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的目标相适应。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产业愈来愈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产业、知识信息密集型等现代部门转化。新产业中,岗位群急需大量的在生产第一线的技术管理型和技能型的劳动者。高职教育就是要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以满足现代部门对这类人才的需求。
2.高职教育要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相适应。教育与经济密切结合应该成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特征,尤其是在由农业时代转向工业时代、工业时代向后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转化过程中,急需职业培训与教育来确保人力资本的数量与质量,以提高对物质资本和技术资本的吸收能力。作为经济发展的内动力,这是至关重要的。
3.高职教育的专业结构体系要与劳动技术结构相适应。随着生产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变化,劳动技术结构也必然发生相应变化、低级劳动技术减少,技术含量高的高级尖端劳动技术不断增多、专业结构与课程体系必然要向着更加现代化的方向发展;要从更广阔的环境来考虑专业设置和选择课程模式,确保专业设置有较高的效率和质量,努力提高专业对劳动技术结构日益升级的适应性。
4.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要立足地方,为本地经济发展服务。高职院校的专业应围绕本地区产业、企业发展需要来设置和调整,努力把专业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及科研活动紧密联系本地区产业、企业的现状和发展要求,加强与本地区企业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本地产业、企业的发展。
5.高职教育的要重视改革教学方法,建立实训基地。高职教育要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实践操作的讲解指导,增大实践性环节所占课时的比例,力求达到占总课时的50%,加强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要建立实训基地来强化学生的实际训练,学校应当把建立实训基地摆在教学楼舍建设、图书馆建设同样重要的位置。
(一)通过订单培养服务企业人才需求
订单培养是校企合作的模式之一,近些年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通过这种模式来满足企业人才需求,进而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订单培养能够让企业全程参与学生的培养过程,有利于提高高职毕业生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率。以石家庄科技工程职业学院为例,2014年招生方面的新举措不仅表现为专业的调整,还表现为对订单班的重视。新增了文秘网络营销订单班、移动通讯技术订单班、航空服务订单班和数控技术订单班。学生入校前,有些企业已经参与到学生的招生工作当中,例如航空服务订单班学生的面试工作就由校方和企业主管人员组成评委团,既对学生的外在形象提出一定要求,也考察学生有没有从事该行业的特质,比如沟通能力与亲和力等等。学生入校后,企业和高职学院一起进行课程设置,并且由企业派生产或工作一线的有经验的专家能手来给学生上课。例如,文秘网络营销订单班有三分之一的课程是由企业专家给学生上课,并且这些课程大多是专业主干课。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提前熟悉企业环境,了解企业文化,更快地适应企业工作。
(二)通过志愿者服务和对口支援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在对高职院校的调查中发现,志愿者服务和对口支援服务是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仍然以我们此次重点考察的石家庄科技工程职业学院为例,该学院利用自己的区位优势和当地政府企业密切合作,助力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正定国际小商品博览会是河北省的四大品牌展会之一,领域涉及服装纺织、家居建材用品、五金机电产品、汽车用品、茶具茶产品等,是集会展、商贸、交流与合作的国际性盛会。自2008年第一届正博会开始,石家庄科技工程职业学院的学生就开始参与到正博会的志愿者队伍当中来,一直到2014年连续七届参与其中,受到参展企业的好评。该院还成立了“志愿者协会”,启动“情暖夕阳”敬老爱老宣传和服务,引起了社会的持续关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该院的志愿者协会因此也获得了“2011年度、2012年度石家庄市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奖。在对口支援方面,该院美术系师生为元氏县槐阳镇方中村绘制96幅墙面宣传画,推动了农村面貌提升。2013年该院还委派中层干部与骨干教师到正定县东邢家庄村开展驻村帮扶,研究并制定了“十件实事”方案并全力推动实施,获得村民好评。驻村工作组的先进事迹得到了燕赵晚报、石家庄日报、河北青年报等多家媒体的报道。
二、河北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的意识有待于加强
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虽然是大势所趋,但在具体的实践中还是会遇到一些矛盾和问题,首当其冲的是思想意识的问题。近年来,河北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订单培养、志愿服务与对口支援等方面围绕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做了不少工作,但和南方发达省份的职业院校相比,思想仍然不够解放,缺乏开拓创新精神。不少高职院校是“被动应战”而非“主动进取”,缺乏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划和有效措施。目前,河北省高职院校的教师大多毕业于普通高等院校,长期接受的是传统的学科教育,习惯了封闭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与企业行业的接触较少,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意识不强。况且很少有学院建立相关的制度以及奖励考核机制支持教师为企业提供管理咨询和技术服务。以上问题的出现,说明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的意识有待于加强。
(二)专业设置还不能完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
区域经济、行业、企业的发展是动态的,这就决定了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不可能一劳永逸,而是需要时时关注区域经济、行业企业的发展变化做出及时调整。但是从目前来看,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还不能完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首先,对一些不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专业没有壮士断腕的决心,舍不得抛弃;对一些传统专业如文秘、会计专业等的升级改造工作还没有做好;对一些新兴产业的调研把握不够,未能及时为这些新兴产业提供智力与人才支持。以石家庄正定县为例,该县在新兴产业中重点发展了新能源汽车、生物产业、新能源、新材料这四大产业,考察该县区域内的一所国办高职院校,仅有汽车检测与维修、材料成型专业勉强沾边,并没有完全与新兴产业相对应的专业。其次,虽然一些高职院校在调查市场的基础上对自己的专业进行了调整与增删,但新专业的开设往往面临着师资匮乏与实训设备不能及时跟进的困境,难以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
(三)高职院校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有待于提升
【关键词】关中天水经济区统筹科技资源科技计划
建设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是国家在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中赋予我省的一项重要任务和重大机遇。统筹科技资源,是国务院在批复的所有经济区发展规划中,首次提出的概念。从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实际看,尤其是关中地区,其科技资源优势突出,但由于体制等原因,科技实际贡献能力并不理想,寄希望于通过对科技资源的统筹整合和优化配置,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使这里最终成为具有较强核心竞争能力的战略高地,进一步提升科技对经济社会的支撑引领作用,示范辐射作用,实现率先发展,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统筹科技资源改革是关天经济区建设的活力和发展的动力源泉
1.1统筹科技资源的内涵
“科技资源”的内涵,从内容上看,是科技人才、科技活动资金、科学研究实验(试验)装备、科技信息等要素的集合,或者也包括科技组织资源;而从体系结构看,包括科学与技术所形成的坚实核心、专业技能系统、技术市场、制度界面等。“统筹科技资源”是促进公共科技领域中科技资源的共享与合作,实现科技资源高效配置,促进国家或区域创新系统中知识和信息的高效生产和流动,强调的是促进科技资源的共享与合作,促进知识和信息的高效生产与流动,最终目标是实现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统筹科技资源与科技资源配置的差别在于统筹科技资源主要依赖于政府干预,而科技资源配置还要包括市场化的配置方式。目前,我省科技资源配置存在许多问题,说明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还比较低,需要通过优化配置予以改善,我认为比较适合我省当前发展的情况的配置方式,是加强政府在公共科技资源投入及其整合中的主导作用,并利用政府职能推动科技资源市场化配置,即通过科技资源整合实现优化配置。
1.2统筹科技资源是进一步提升科技对经济社会的支撑引领作用,实现率先发展,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首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决定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技资源配置,是实现生产力创新提升的根本前提。进入21世纪,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正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将深刻地改变经济和社会的面貌。科学技术应用转化的速度不断加快,造就新的追赶和跨越机会。因此,要站在时代前列,迎接新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强化科技创新战略,科技投资作为战略性投资,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超前部署和发展前沿技术及战略产业,实施重大科技计划,着力增强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其次,从“一高地、四基地”建设及相互联系看,其中最具影响力和最有带动作用的也首选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只有在这个基地建设上取得突破,才能保证其他基地(高地)建设的成功实现。最后,从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实际看,其科技资源优势突出,但由于体制等原因,科技实际贡献能力并不理想。通过对科技资源的统筹整合和优化配置,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使这里最终成为具有较强核心竞争能力的战略高地。
2关中-天水区域科技资源存在的问题
(1)从科技资源来看,西安是西北地区科教资源最为雄厚的地区,高度集中,拥有76所大学,80多万在校大学生,3000多个科研院所,9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拥有一批达到国际水平的开放型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一些尖端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多种学科的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和专利转化成效显著,科技进步对西安经济增长的贡献率2009年已达53%,西安综合科技实力居全国第三。形成了在国内举足轻重、在亚洲颇具影响的教育科技综合实力。而关天区域的其它地区科技资源配置则相对较弱,创新能力弱。
(2)由于中央与地方条块分割、军工与民企分属管理,以及产、学、研之间关系不协调等体制性原因,致使陕西省整体上的科技优势,一直未能得以充分展现。因而,“统筹科技资源改革”,应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切实解决好“中转省”、“民”、“研转产”的问题。
(3)根据目前的现状,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二元”问题。第一个“二元”是资源上的二元,即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问题。一些资源是中央政府控制,一些由地方政府控制;一些是以中央企业为代表的科技资源,而另一些则是以地方企业为代表的科技资源。高校也具有两重性,即地方政府高校和中央部属高校。第二个“二元”是如何形成科学和技术的统筹。第三个“二元”是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的二元。
总的来说,就是在科技和资本所有属性下,以中央企业和中央高校、地方企业和民办高校所表现出来的二元化,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的二元,科学和技术的二元化。如何将二元转化为一元的过程,解决统筹科技资源的问题。
(4)科技资源统筹乏力。科技资源配置具有浓厚的部门特色,难以发挥科技系统整体优化功能,分散大于集成,致使相关部门对科技资源不能统筹管理,从而导致科技资源没有得到有效配置。
3建立长期科技规划和年度科技计划制度,统筹科技资源
3.1科技计划在统筹科技资源中的作用
政府在科技资源整合中的干预手段通常有两种:一是通过科技政策、法规,二是通过科技计划。科技计划是为实现科技发展目标而设计的和策划的、在相应的条件下组织实施的行动方案,在科技资源整合中的表现如下:
(1)科技计划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科技计划是在科学技术的探讨论证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或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经专家确定的科技发展行动方案,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使它容易成为科技发展的共同愿景,因而对科技资源的统一利用具有指导性和号召力。
(2)科技计划需兼顾科技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使有限的科技资源充分发挥效力,并使科技进步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在确定发展任务时,需要综合考虑科学发展的需求和希望通过科技进步解决的社会、经济问题,以便集中资源解决最迫切、最重要的问题,需求压力本身客观上促使科技计划必须重视科技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
(3)科技计划采取增量带动存量,滚动发展的方式。科技计划制定之前首先是对原有科技资源进行调研,在对存量充分衡量之后,确定追加投入的数量;科技计划在立项过程中,也要审核申请者已有的的科技资源和科研实力。通过增量投入引发存量部分的再配置,既利于充分发挥存量的效力,也利于整合和优化配置科技资源。
(4)科技计划拥有一套全面系统的规划利用科技资源的工具。科技计划由目标定位、期限、范围、支撑手段、组织管理模式、绩效评估等诸要素组成,能以比较完备、成熟的方式规划利用科技资源,其中包括:第一以课题为中心、以课题组为基本活动单位,允许跨专业、行业、单位、区域择优聘用研究人员,这是它能够实现跨专业、行业、单位、区域地整合科技资源;第二能通过资金联合、计划间的协作、申请条件限制等方法,促进各种科技合作,并通过合作整合资源;第三能灵活确定和调整科技投入在研究阶段、科研主体和产业技术上的比重,从而使科技资源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中试、试验发展等研究阶段,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业等科研主体,在不同产业领域之间得到优化配置。(5)科技计划能促使科技资源与社会、经济资源整合。科技计划通过推动产学研结合,推动科技为政府、为社会服务,促进科学家与社会的交流互动等方式,促使科技资源与社会、经济、文化等其它资源结合,并使科技资源充分发挥效力。
3.2科技规划和科技计划管理申报制度
科技规划、科技计划项目是我国科研管理中的一个主要手段,针对我省科技资源的实际,应在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和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科技活动的各阶段上推出一系列的专项科技计划,形成完善的科技计划体系,促进经济、科技和社会协调发展,发挥科技计划体系不可替代的作用。
建设科研项目管理制度,包括项目立项管理、实施管理以及结题验收管理知识产权管理等,形成科技管理体系的保障政策与法规、信息服务系统。进而通过项目带动促进科技资源优化整合,并使其成为一项不断推进、长久坚持,与国民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相配套的建设任务。
4解决统筹科技资源体系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及几点建议
4.1以建立科技报告体系为起点,推动科技计划项目的科学化管理
由于科技报告在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建议以建立科技报告体系为突破口来启动科技计划管理,建立科技报告体系的具体建议有:研究提出我省科技报告管理体系工作制度及保障政策与法规,构建科技报告管理工作流程,确定协调管理以及参与部门,单位的职责,以工作制度的形式体现。
整理关于科技报告制度的现有政策,研究拟建设的科技报告管理体系是否与当前的知识产权,保密等政策,法规存在冲突,提出协调机制,补充出台保障科学技术报告管理体系的管理政策或法规。
4.2建立科技计划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平台
(1)建立“一站式”的网络化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系统,依靠该系统,科研人员可以通过统一的门户登录并提交各类申报材料;在项目执行中,科研人员可以根据项目的要求提交各类过程管理文件,项目验收结束后,提交的成果性文件将直接形成为科技报告资料库中的相关档案。各类计划项目管理人员在组织项目的申报、评审、过程管理、验收、推广等环节中,均可以利用这个平台来进行网络化的流程管理,效率可望及大的提高。同时通过该平台,社会公众能有机会参与到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的有关环节。
(2)建立基于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信息的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应能及时、快捷地提供通过平台而得到各类统计数据,组织专家对这些数据和资料进行分析和深度挖掘,通过定期总结,完成科研项目经费使用、省对科技的投入和产出、科技项目领域和行业分布情况等信息研究报告,直接为相关政策法规和管理制度的出台提供决策支持,便于统筹科技资源。
4.3健全区域创新服务体系
(1)建立区域创新服务平台,结合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构建一个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服务平台,平台通过信息技术和现代化网络技术充分整合区域内企业、高校和政府以及国内外的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和专供服务。
(2)健全创新服务机构。科技创新服务机构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创新服务机构须围绕区域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和区域科技先导型产业,提供技术检测、技术转移、技术培训、创业孵化、科技咨询、竞争情报等服务。加强信息共享和建立良好的协作机制,加速知识扩散,以提高成果转化率。
4.4通过科技计划整合跨专业、行业、地区的资源
(1)在同一科技计划内实现跨专业、行业、地区科技资源整合,需要设置多元化的投入目标体系,通过目标分解使科技计划渗透到各个行业,专业和地区,再通过统一的资助原则、资助领域、资助区域等实现各目标之间的协作。这种按行业划分的方法,就可以实现跨专业、跨机构、甚至跨地区集中人才资源、试验装备的整合效果。
(2)利用科技计划体系进行资源整合
利用科技计划整合科技资源、就是把一个复杂的科技资源整合目标分解成多个子目标,然后针对各个子目标分别制订科技计划,并使各子计划之间在功能上相互协调与促进,在内容、规则上相互衔接或配合,制订科技计划体系包括以下两种情况:建立跨行业整合科技资源的科技计划体系,建立跨地区整合科技资源的科技计划体系。
通过科技计划、项目使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开发等类型研究既相互分离,又相互协调和促进。
4.5构建共享科技资源的政策法律支撑体系
(1)为使科技资源共享立法更容易进行,在立法规划编制过程中,要把握两个基本思路:一是在立法规划核心法的定位上应遵循“先易后难”立法路径,一步一步推进立法,成熟一项,制定一项,二是在立法规划核心内容的界定上应遵循“增量建制”的立法思路,在现有利益增长格局以外,创设一个新的利益增长点,以求在立法建制的过程中不断加大科技资源共享总量,扩大可供在各个利益集团间进行分配的份额,把改革成本和风险控制在尽可能小的程度上,获得最大限度的各方受益支持和法制上的持续性。
(2)政策框架
为保障科技资源共享法规建设的顺利进行,需要多方构建科技资源共享法规建设的支持体系、在政策方面,需要确立自然科技资源共享过程中政府参与和扶持的指导思想,制订有关科技资源共享强制性,倾斜性及综合性政策,为科技资源共享法规则建设提供政策依据。
4.6合理配置科技资源,着力发展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比较优势产业
产业结构趋同既造成地区间的过渡竞争,同时也造成资源(包括科技资源)配置的不协调及浪费,政府在制定区域的产业发展政策时,应该从比较优势出发,主要是从该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或行业中产生,发挥比较优势只是被动地适应资源禀赋特点,而创造竞争优势则是主动地催生新的比较优势或获得动态比较优势,竞争优势是比较优势和规模优势及技术优势的综合,通过创新不断创造新的竞争优势,这样才能保持优势产业的持续发展。为此应加强战略分析和长期规划,重新评估发展的条件和发展目标,合理配置科技资源,制定科技计划和规划,特别是应当深入分析和研究到底有哪些优势和劣势,然后在些基础上通过制定长期规划,确定在支持和发展的重点领域。
5关中-天水区域统筹科技资源体系
关中-天水区域的科技资源共享与技术转移活动是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活动本身即构成一个系统,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高新技术基地和企业是最主要的活动主体,产学研合作则是最主要的活动方式,为了促进该空间系统的科技合作与技术转移的高效运行,有效的对策必然是一个系统。该对策系统在本质上是一个巨型综合平台,一个网络化的系统,构成该系统的要素包括人才、资金、技术、政府、政策、体制、机制、法制、信息等,这些要素在系统内有机结合,密切联系,高效有序,优化配置,自由流动,支持产学研合作,进而实现系统的目标,促进科技合作与技术转移的高效运行,达到统筹科技资源的目的。
从长远看,关中-天水经济区科技资源共享体系的建设对该区域的创新发展需要持久的强力的支撑,整个区域达到区域科技经济一体化,所有领域都在奔向一体化,区域科技资源共享的大合作大转移必将成为制度,成为常态。
参考文献
[1]丁厚德.中国科技运行论:科技战略与运行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
[2]朱付元.我国目前科技资源配置的基本特征[J].中国科技论坛,2000年(2).
[关键词]区域经济;生态发展;和谐度;综合指数
AComprehensiveandEvaluativeStudyoftheDegreeofHarmonyBetweenRegionalEconomiesandEco-development
[Abstract]Asalong-lastingpursuitthemeofpresenttime,theharmoniousdevelopmentbetweeneconomyandecologyisalarge,interactiveandmutualinfluencingsystemconstructedbyaseriesofeconomicandecologicalchains,andlinksbetweenthesechains.Itistheorganicconformationoffourlevelsofthedegreeofregionaleconomies,ofprotectionandrestorationofregionalecology,ofrelativenessbetweenregionaleconomiesandecology,andofdiffusionofpollutioninregionsthatarethestartingpointandpathwaytoconstructcomprehensiveevaluationsystemofthedegreeofharmonybetweenregionaleconomiesandeconomy.Furthermore,thedegreeofharmonybetweenregionaleconomiesandecologyisnotmoving-lessbutchangingallthetime.
[Keyword]regionaleconomies;eco-development;degreeofharmony;comprehensiveindex
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生产经营活动,而生产经营是在一定的地域空间和经济社会背景的环境下进行的。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程度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并决定着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因而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是当今世界不懈追求的永恒主题。区域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既是一个迫切需要深化研究的重大理论课题,更是一个急需深入探索的重要实践范畴。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是否和谐?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程度怎样?区域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运行性态如何?以往人们大多只是根据生态环境的质量水平来进行单方面判断,既缺乏科学性、整体性和系统性,又缺乏判断操作上的准确性和可行性,其判断结果的可信度和说服力不高。本文试图以区域经济发展度、区域生态保护与修复度、区域经济与生态关联度、周边区域生态污染扩散度四个层面的有机整合为切入点和推进路径,就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的综合评价体系进行初步探讨。
1.区域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的涵义和特征
1.1300多年来的“工业文明”,特别是20世纪以来的迅猛发展,固然带来了高度的物质文明,但也导致了目前全球环境的严重污染和全球资源的严重锐减。当今人类,一方面享受着前所未有的高度物质文明,另一方面又不能不忍受着前所未有的恶劣生态环境。自从联合国于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可持续发展”问题以来,世界各国都迅速作出积极的反应,一致表示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实质上是要求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趋于和谐,才能可持续发展;背离和谐,便不可持续发展。
1.2所谓区域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是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影响经济与生态发展各种因素的总和,它包括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法治环境等诸多方面,通过经济链、生态链以及经济与生态联动所构成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联动的庞大系统。
1.3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作为一个经济范畴,其运动变化具有5个特性。
1.3.1综合性。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它是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中所面临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法治环境等诸多方面的综合反映。
1.3.2整体性。它是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所面临的与其生存和发展高度相关的经济发展、生态保护与修复等诸多方面优劣程度的多层面、多角度、全方位的总体评价。
1.3.3层次性。它是由多层次构成的,既包括区域经济发展的规模和效率水平,也包括生态保护与修复的规模和效率水平,还包括区域经济与生态互动发展的规模和效率水平。
1.3.4过程性。它贯穿于经济与生态发展的全过程,即这一运动过程中的每一个时点都存在着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程度问题。
1.3.5运动性。它是运动变化的,即随着经济与生态发展运动时空的位移变化,与之相并行交替的经济与生态发展及其质量优劣水平的也随之发生变化,既有可能变强,也有可能变弱。
2.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及其评价指标体系
2.1区域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水平可以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来表示。所谓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是指一个特定区域范围内报告期经济发展与生态发展之间所结成的和衷共济、相互适应、协调运行的良好状态关系的程度。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越大,表示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越和谐;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越小,则表示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越不和谐。
2.2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通过统计指标来反映,而统计指标的设置又必须服从于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运动变化的特殊规律性。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究竟应该选取哪些指标,建立什么样的统计监测指标体系,才能既有利于计量评价,又有助于严密监测和科学决策,是一个值得深入研讨的现实课题。我以为,综合评价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应当遵循以下6项原则:
2.2.1客观性。设置的评价指标能够真实地反映出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水平运动变化状况的现实特征。
2.2.2完备性。从整体出发,多角度、全方位地反映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水平,包括空间完备性和时间完备性,空间完备性是指评价指标体系要成系统,应包括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的主要方面;时间完备性是指评价指标体系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不仅要从各个不同角度反映出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运行现状,更要反映出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水平运行态势。
2.2.3科学性。指标体系中的每一个指标都应具有确定的、科学的深刻内涵。应该根据区域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的内在联系,选择含义准确、便于理解、易于合成计算及分析的具体、可靠和实用的指标,以客观、公正、全面、科学地反映区域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的本质和规律性。应当具有清晰的层次结构,由局部到整体,由复杂到简明,在科学分析和定量计算的基础上,最终形成对区域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水平的直观结论。
2.2.4系统性。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是一个由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指标和指标系统并不是一个静止和绝对概念,而是一个相对的、不断动态发展变化的概念。因此,在选择和确定具体指标来构建指标系统时,要综合考虑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程度的整体性、动态性和系统性,既要选择反映和衡量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发展状况的指标,又要包含反映各个系统相互协调指标;既要有反映和描述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系统状况的静态指标,又要有反映和衡量系统质量改善和提升的动态指标。
2.2.5可比性。评价指标既便于进行纵向比较,也要便于进行横向比较;既要可用以进行时序比较分析,也可用来进行不同区域之间的比较分析。这就要求在选择指标时,必须考虑到指标的延续性、综合性和关联性,同时考虑支撑分析和预测的可能性、可行性和有效性;准确地分析和研究统计资料及其含义,参考统计年鉴和其他相关年鉴及文献,选用范围和口径相对一致的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
2.2.6实用性。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指标体系应该简单明了,所要求的数据资料能够及时、正确、完整地取得,计量评价上要简便易行。指标数据的选择、获得、计算或换算,必须立足于现有统计年鉴或文献资料,至少容易获得、计算或换算,并采取国际认可或国内通行的统计口径,指标的含义必须十分明确,便于有效地进行定量的分析和评估。
2.3根据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的特殊规律性及综合评价指标的设置原则,综合评价和反映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的指标体系,应包括经济与生态两大领域的四个层面(生态保护与修复角度、经济发展度、经济与生态关联度、周边区域生态污染扩散度)及其若干分支项目的和谐指数系统(见表1)。
表1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评价指标体系表
目标层
准则层
指标层
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
生态保护与修复度
植被损毁率(逆指标)
水土流失率(逆指标)
水质污染率(逆指标)
食物污染率(逆指标)
酸雨率(逆指标)
飘尘覆盖率(逆指标)
有害气体覆盖率(逆指标)
水资源缺乏率(逆指标)
自然灾害率(逆指标)
单位工业产值废水排放量(逆指标)
单位工业产值废气排放量(逆指标)
单位工业产值固废排放量(逆指标)
“三废”治理率(正指标)
经济发展度
GDP增长率(正指标)
人均GDP(正指标)
人均GDP增长率(正指标)
单位土地面积GDP(正指标)
单位土地面积GDP增长率(正指标)
经济与生态关联度
生态保护和修复投入增长率(正指标)
生态保护和修复投入占GDP比率(正指标)
绿色GDP占GDP总量比率(正指标)
周边区域生态恶流度
周边区域工业产值废水排放量(逆指标)
周边区域工业产值废气排放量(逆指标)
周边区域“三废”治理率(正指标)
3.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的综合评价方法
3.1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的评价指标权重
确定指标权重就是对各指标的重要性进行评价,指标越重要,其权重就越大。权重一般要进行归一化处理,使之介于0与1之间,各指标权重之和等于1。主观赋权法是一类根据人们主观上对各指标的重视程度来决定权重的方法,主要有两两评分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客观赋权法就是依据各指标标准化后的数据,按照一定的规律或规则进行自动赋权的方法,主要有主成分析法、熵值法、多目标规划法等。这里主要采用层次分析法。
设n个评价u1,u2,…,u4的相对重要程度依次为ω1,ω2,…,
n
ωn,0<ωi<1,i=1,2,…,n,且∑ωi=1,则称ω=(ω1,ω2,…,
i=1
ωn)T为u个评价指标u1,u2,…,un的权重向量。
为了确定n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向量,由评判者(多人背靠背的方式)将n个评价指标进行两两对比,建立判断矩阵=(aij)n×n,aij是评价指标ui与uj对于评价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程度之重要性的比例标度,其取值按下列各种情况处理:
若ui与uj同等重要,则取aij=1;
若ui比uj稍微重要,则取aij=2;
若ui比uj较明显重要,则取aij=3;
若ui比uj明显重要,则取aij=4;
若ui比uj很明显重要,则取aij=5;
若ui比uj非常明显重要,则取aij=6;
若ui比uj极端明显重要,则取aij=7。
显然,判断矩阵u满足aij=1/aij,aij>0,i,j=1,2,…,n。
当判断者的判断确实真正反映各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时,矩阵U满足aik·akj=aij,i,j,k=1,2,…,n,此时称U为完全一致性矩阵。将U的任意一列归一化后则为所求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向量ω,
nn
如取A的第一列归一化得ω=[a11/(∑ai1),a21/(∑ai1),…,an1
i=1i=1
n
/(∑ai1)]
i=1
3.2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的分指标达标系数值的量化计算
计算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的四个层面(生态保护与修复角度U1、经济发展度U2、经济与生态关联度U3、周边区域生态污染扩散度U4)共24个分指标的达标系数值。
根据评价指标生态保护与修复角度U1的13个分指标U11,U12,…,U1i(1≤i≤13)的达标系数值h1i,其方法为:
若U1i为正指标(其值越大越好的指标),记U1i的基准值(即取U1i所有可能取值中之最大值)为U01i,则h1i=U1i/U01i;
若U1i为逆指标(其值越小越好的指标),此时U1i的基准值U01i取U1i所有可能取值中之最小值,则h1i=2-U1i/U01i;
若U1i为适中指标,取值越靠近其最优取值U01i(称为U1i的基准值)越好,则h1i=∣1-(U1i-U01i)/U01i∣。
为防止个别指标特好或特差,导致评判结果的不合理性,特别约定0≤h1i≤1。
同理,可以计算出经济发展度U2的5个分指标的达标系数值h2i(1≤i≤5)、经济与生态关联度U3的3个分指标的达标系数值h3i(1≤i≤3)、周边区域生态污染扩散度U4的3个分指标的达标系数值h4i(1≤i≤3)。0≤h2i≤1,0≤h3i≤1,0≤h4i≤1。
3.3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四个层面得分系数的量化计算
采用通常的加权合成评价法,分别计算出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的四个层面评价指标(生态保护与修复角度、经济发展度、经济与生态关联度、周边区域生态污染扩散度)的得分系数。
3.3.1生态保护与修复角度层面的得分系数h1。
mi
h1=∑ω1ih1i(1≤i≤13)
j=1
式中,h1表示生态保护与修复角度层面的得分系数,ω1i表示生态保护与修复角度层面的13个分指标中第i个指标的权重,h1i表示生态保护与修复角度层面的13个分指标中第i个指标的权重达标系数值,0≤h1≤1。
3.3.2经济发展度层面的得分系数h2。
mi
h2=∑ω2ih2i(1≤i≤5)
j=1
式中,h2表示经济发展度层面的得分系数,ω2i表示经济发展度层面的5个分指标中第i个指标的权重,h2i表示经济发展度层面的5个分指标中第i个指标的权重达标系数值,0≤h2≤1。
3.3.3经济与生态关联度层面的得分系数h3。
mi
h3=∑ω3ih3i(1≤i≤3)
j=1
式中,h3表示经济与生态关联度层面的得分系数,ω3i表示经济与生态关联度层面的3个分指标中第i个指标的权重,h3i表示经济与生态关联度层面的3个分指标中第i个指标的权重达标系数值,0≤h3≤1。
3.3.4周边区域生态污染扩散度层面的得分系数h4。
mi
h4=q∑ω4ih4i(1≤i≤3)
j=1
式中,h4表示周边区域生态污染扩散度层面的得分系数,ω4i表示周边区域生态污染扩散度层面的3个分指标中第i个指标的权重,h4i表示周边区域生态污染扩散度层面的3个分指标中第i个指标的达标系数值,q表示周边区域生态污染对评价区域的扩散系数,0≤q≤1,0≤h4≤1。
3.4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的综合指数计算与分级
前面所述的4个层面生态保护与修复角度、经济发展度、经济与生态关联度、周边区域生态污染扩散度的评价指标体系,从4个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来反映有关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整体的状态特征。如果要总括揭示和反映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整体的运行状况,还需合理设置各项指标的比较标准,将各项指标与比较标准进行对比,并将结果进行综合。在此基础上,运用综合指数构建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整体状态的评判模型,即:
h=ω1h1+ω2h2+ω3h3+ω4(1-h4)
其中,h表示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的综合指数;ω1,ω2,ω3,ω4依次表示生态保护与修复角度、经济发展度、经济与生态关联度、周边区域生态污染扩散度的权重系数,且ω1+ω2+ω3+ω4=1;h1,h2,h3,h4依次表示生态保护与修复角度、经济发展度、经济与生态关联度、周边区域生态污染扩散度的得分系数。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综合指数h的数值越大,表明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状态相对越好,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越强;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综合指数h的数值越小,表明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状态相对越差,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越弱。
为了便利地将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状态的综合指数应用于综合评判和管理决策,有必要根据综合指数,对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状态的等级进行粗分处理。可以将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状态划分为7级:综合指数h=1(通常不会出现),则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处于完全和谐的状态;综合指数h∈[0.85,1],则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处于很和谐的状态;综合指数h∈[0.70,0.85],则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处于较和谐的状态;综合指数h∈[0.60,0.70],则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处于基本和谐的状态;综合指数h∈[0.45,0.60],则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处于较不和谐的状态;综合指数h∈[0.30,0.45],则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处于很不和谐的状态;综合指数h∈[0,0.30],则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处于完全不和谐的状态。
4.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运行性态的综合评判方法
所谓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运行性态,是指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在运动变化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量变状态之特征。区域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作为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具有运动变化之特征。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时随地都在运动变化着的。那么,一个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的和谐程度究竟是向好的或更好的方向运动变化,还是向差的或更差的方向运动变化,应该用什么方法来判断?我认为,应该建立判断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运行性态的数学模型,据此来进行定量评判。
判断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运行过程中量变状态的特征,具有以下数学模型:
P=ht/h0
式中,P表示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的综合指数;ht表示报告期的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h0表示基期的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
公式的经济意义是:当P=1时,表明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在运行中其程度没有变化;当P>1时,表明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在运行中其性态从差的(或较好的)向着好的(或更好的)方向运动变化;当P<1时,表明在运行中其性态从好的(或较差的)向着差的(或更差的)方向运动变化。
本文研究所完成和揭示的是关于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及其综合评判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而更重要的是将基本理论与方法应用于具体的实证研究分析并据以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基于刊物所允许容纳的篇幅所限,笔者将另文就本文所提出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在综合评判中国及其各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中的具体应用以及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进行专题研讨。
参考文献
1.杨士弘.广州城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预测及调控研究[J],地理科学,1994,2:136~142.
2.廖重斌.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判及其分类体系——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J],热带地理,1999,2:171~178.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一、引言
1958年美国发展经济学艾伯特·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率先提出“发展战略”这一概念,重点讨论发展中国家如何利用自己的潜力、资源与环境,谋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联合国先后制定了60年代、70年代、80年代三个10年的“国际发展战略”,它使得“发展战略”一词逐渐越出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范围,也广泛运用于发达国家。
二、国外研究现状
2.1理论贡献
(1)区域平衡增长论。均衡增长的主要涵义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行业和部门相互协调、共同增长。主要包括赖宾斯坦(H.Leibenstein)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纳尔森(R.R.Nelson)的低水平陷阱论、罗森斯坦和罗丹(P.N.Rosenstein-Rodan)的大推进论,以及纳克斯(R.Nurkse)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
(2)区域不平衡增长论。区域不平衡增长论认为增长过程在实质上是不平衡的。其代表理论有佩鲁(Perour)的增长极发展理论、缪尔达尔(GunnarMyrdal)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和赫希曼(A.O.Hirschman)的依附理论。
(3)区域阶段发展论。倒U型理论(ReversedU-ShapedTheory)1965年,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J.G.Williamson)把库兹涅兹的收入分配倒U型假说应用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提出区域经济差异的倒U型理论。他通过分析24个国家的国际横截面数据和10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认为国内不同发展阶段区域不平等的变化趋势,地区间收入差异的长期变动趋势大致呈倒U型。
(4)钟型发展理论(BellShapedTheory)1980年。美国著名区域经济学家阿朗索(W.Alonso)提出了“钟型发展理论”,引入了描述经济发展过程的变化次序模式—钟型模式。在发展初期,国家的增长是不平衡的,存在富裕地区与贫困地区。即使在某一区域内,用各人口组所占财富比例来衡量,社会不平等现象也很突出。由于某一个或几个城市增长很快,高速城市化是增长早期的特点。
2.2国外典型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战略选择案例。
(1)美国区域开发的“均衡”战略。美国在开发不发达地区时,采取的是均衡战略,其有七个主要措施:一是对不发达地区实现优惠税制;二是由政府出面组建经济开发区,帮助落后地区加快发展经济;三是以交通运输为重点,扶持经济落后地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利用财政金融手段,鼓励并引导私人企业向落后地区投资;五是优化产业布局,拉动经济增长;六是有意识提高劳动力索质,注重引导人力资源流向;七是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2)前苏联区域开发的“倾斜”战略。与美国不同的是,前苏联在区域开发上采取的是“倾斜”战略,主要是通过建立一些科研中心来辐射周围地区,为周围地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技术、人才支持,以此来促进相应地区的经济发展。
(3)巴西区域开发的“发展极”战略。巴西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采取的措施是在落后地区建立“发展极”并以此形成发展网络,带动整个落后地区的经济开发。巴西“发展极”的建立是通过设立专门的开发机构来指导、组织并实施的。
(4)日本区域开发的特殊战略。60年代,日本政府为缩小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差距,缓解经济布局的不合理现象,先后制定了四次全面综合开发计划,采取了“据点开”、建设“定居圈”和“技术集成城市”等措施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三、国内研究现状
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了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刘国光(1984年)在其主编的《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中提到,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在较长时期内,根据对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条件的估量,从关系经济发展全局的各个方面出发,考虑和制定经济发展所要达到的目标、所要解决的重点、所经过的阶段以及为实现上述要求所采取的力量部署和重大的政策措施;杨万钟(1999年)在《经济地理学导论》中提出区域发展战略是在经济区划的基础上对未来区域经济发展蓝图的总体勾画,是进行区域规划和产业布局的重要前提。方创琳(2002年)在《区域发展战略论》中提出,区域发展战略就是根据区域发展条件、进一步发展要求和发展目标所做的高层次全局性的宏观谋划;单于广(2003年)认为我国当前宜采取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他认为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指由于我国各地区发展同一产业或者同一产业投人产出效果不尽相同,在国家所掌握的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保证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国家必须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采取重点开发的方式,并在资源分配和财政投入对重点开发地区的重点产业进行倾斜,以此求得中西部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的共同富裕。
四、结语
李奇泽、敖明山(2008年)在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化过程三个重要的阶段,均衡发展阶段、非均衡发展阶段、非均衡协调发展阶段后,作者指出区域统筹发展战略将是我国今后区域经济发展将选择的发展战略,他认为具有很强的统筹协调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关键点,区域统筹发展战略有强大的资源整合力,具有生态支撑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亮点,具有生态支撑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亮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理论和模式也应保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和完善,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新的、适应需求的区域发展战略将产生。
参考文献:
[1]刘国光主编《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2]谭祟台等《发展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3]张培刚主编《新发展经济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
[4]杨万钟主编《经济地理学导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5]方创琳主编《区域发展战略论》,科学出版社。2002.
关键词: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广西旅游合作博弈
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的不断发展,全世界出现了各种区域经济合作模式。中国—东盟正是其中的一个。中国与东盟从对抗到合作,从昔日的冷战对手到如今的战略伙伴,跨越四十年的风雨历程,成功地把彼此的关系塑造成当代国际关系的典范,中国—东盟区域合作进入实质性阶段。中国—东盟区域范围包括中国和东盟的10个国家:新加坡、菲律宾、越南、老挝、马来西亚、文莱、印尼、柬埔寨、泰国和缅甸,合作领域涉及商贸、旅游、能源、医药等多个领域。
一、广西旅游业现状和资源特色
旅游业发展比较成熟,据广西旅游统计资料,2006年广西接待游客1707729人次,比2005年增长15.61%,其中国外游客突破1046687人次。[1]旅游外汇收入42312万美元,在全国排名第13位。[2]越南、泰国和新加坡是广西主要的入境客源市场。
广西旅游拥有优越的资源禀赋,以桂林山水为代表,兼有桂平西山、宁明山花园两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31个省级风景区。风景区以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民族风情为特色各不相同。根据各自资源特色,形成了以山水风光、民族风情和历史文化古迹为特色的桂北旅游区;以壮族文化、南亚热带滨海风光和边关旅游为特色的桂南旅游区;突出历史古迹、宗教文化、风景名胜和侨乡风貌的桂东旅游区;以长寿旅游和红色旅游为特色的桂西旅游区。
同时,广西还兼有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广西与越南陆路接壤,与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文莱等国隔海相望,处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地理中心位置,拥有延边沿海优势,是传统上中国沟通东南亚的桥头堡。在交通建设方面,广西拥有公路、铁路、水路、港口及100多条国内外航线,不仅是通向西南的大通道,还是连接中国—东盟的大通道。
也正是因为如此便利的区位条件,广西与东盟的旅游合作成为各方的最优战略选择。本文将在合作博弈的分析基础上,通过经济学意义的比较,来说明广西与东盟的旅游合作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以一直进行下去的。
二、广西与东盟的旅游合作博弈分析
从经济学意义上分析,作为政府组织也可以被视为理性的经济人。基于这样的假设,我们可以认为广西选择与东盟进行区域旅游合作必然要有利可图。同样,东盟各国选择与广西进行区域旅游合作时,也要有利可图,否则,合作经济组织不可能出现,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也不可能存在。双方进行这种策略选择时,我们可以从合作博弈的角度来分析探讨。
(一)博弈模型构建
1、假设:①该博弈模型的参与者是广西和东盟各国,为简单起见,我们将参与者定义为A和B。A代表广西,B代表(i=1、2、3…10,代表东盟各国)。
②A和B选择互相合作时,都获得收益m;A,B都不合作时,都获得n,且m>n>0,即双方合作时都能获得高于不合作时的收益;A合作,B不合作时,A获得0,B获得s;A不合作,B合作时,A获得s,B获得0,其中s>m,因为不合作的一方可以节省合作成本,同时收获合作时的利益。
③在该模型中,只要双方都选择合作,则永远合作下去;一旦其中一方选择不合作,则另一方从下一阶段开始,总是选择不合作。且每一参与者在在重复博弈中得到的收益等于各自在所有阶段博弈中得到的收益现值,其贴现因子都为δ(0<δ<1),模型中的收益解释为收益净值。
2、博弈的支付矩阵如图1所示:
3、参与者双方的收益:
①一直合作时有
(i=A、B;j=1,2,3…)(1)
(2)
②参与者有一方在第t阶段选择不合作时,有
(3)
(t=1,2,3…)(4)
(5)
(t=1,2,3…)(6)
其中,Π1表示在t阶段选择合作的一方的收益现值,Π2表示在t阶段选择不合作的一方的收益现值。
(二)模型分析在上图中双方的支付矩阵里,如果这个博弈只是一个阶段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那么其纳什均衡为(不合作,不合作),即广西和东盟不实行旅游区域合作策略。从经济学意义上可以解释为,如果双方合作只有一期,那么合作的成本高于不合作时的成本,会导致该期不合作时的净收益反而大于合作时的净收益。
如果双方决定合作且一直合作下去,在理性经济人的前提下,只要(6)式的值小于(2)式的值,即:,则任何一方不会选择不合作。化简该不等式,可得:,其中,s>m>n>0,故。因此:
①只要<δ<1,即可保证该不等式成立,此时,参与博弈的双方都会一直选择合作策略。也就是说,只要贴现因子δ足够大,广西与东盟各国的最佳策略是双方一直合作下去,当前政府的区域经济政策与该结论是相符的。
②m的值变化会使δ的取值发生变化,当m增大时,δ会在更大的取值范围内满足合作策略的要求,当m+∞时,δ的取值范围为(0,1);当m减小时,满足要求的δ取值范围也相应缩小,直到时,δ1。
③s变化时,δ值域也发生相应变化,当s增加时,δ值域缩小,直到s+∞时,δ1;当s减小时,δ值域变大,直到sm时,δ值域为。
④n变化时,δ值域随之变化,n增加时,δ值域缩小,直到nm时,δ1;当n减小时,δ值域变大,直到n0时,δ值域为。
其中,δ是贴现因子,跟银行利率有关。s是一方合作时另一方选择不合作策略的收益,m是双方都合作时的收益,n是双方都不合作时的收益,要保证合作一直进行,需要让m值足够大;m越大,即收益越大,合作的意愿越坚定。因此,在实践中,基于双方开展旅游合作的前提下,广西更应该根据自身的资源特色,在实践中以合作为基石,寻找新的发展思路与对策,以期在合作中取得更大的m值。
三、广西旅游业发展的新思路与对策
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广西旅游业一方面有着区域经济发展新环境,在广西—东盟合作体中,拥有更加宽阔的客源市场。另一方面又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包括国内和国际竞争,并且对旅游产品质量和基础设施以及环境的要求也更加严格。所以,基于上述分析,在新的合作背景下,广西需要调整旅游业的发展思路,做好行业规划和规范,制定出更加合理的发展对策。
(一)立足自身的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提高广西旅游资源的品位,树立优秀的旅游形象。
一方面,开发旅游新产品和保护现有旅游产品相结合。根据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旅游产品也同样面临着开发、成长、成熟和衰退期。因此,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开发新产品成为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动力。广西旅游业发展不平衡,很多地方旅游业还在起步阶段,而早期发展旅游的地区,如桂林已经出现部分产品进入市场衰退期,面临着淘汰出市的危机。因此,各地要根据自身状况合理开发新的具有特色的产品,以保证旅游资源的吸引力,树立优秀旅游区的良好品质形象。同时,在开发新产品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现有的旅游产品,尽可能地延长每一种产品的生命周期,达到利润最大化。
另一方面,调整和优化广西旅游产业结构。产业结构优化是指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结构化。旅游业是一个高关联度的产业,本身涉及食住行游购娱等多个部门,同时又能带动多个其他产业的发展。从总体上说,广西旅游业还处于粗放型阶段,应该加强产业建设,引导产业向集约方向发展。一方面,要加强产业间的内部联系,根据“木桶原理”使最短边与其他边一样长,发挥整体的优势;另一方面,改变单纯的以扩大规模和投入为发展旅游的手段,充分利用资源,使经济增长方式实现集约化发展。
(二)充分利用中国—东盟的合作平台,整合区域资源,深度开发客源市场。同时“泛珠三角洲”和“大湄公河次区域”区域经济合作的推力,在基础设施和通道建设方面形成独特的旅游营销模式。
1、加强与东盟各国的旅游交流合作以一年一度的中国—东盟博览会为平台,每年在南宁举办一次广西—东盟高层旅游论坛,在博览会期间举办广西国际旅游展,将其作为博览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吸引东盟各国旅游部门每年都来参展;每年组织一次到东盟的大型旅游宣传促销活动,每年邀请一次东盟国家的媒体及大型旅行社来广西考察、采访,以扩大影响,扩大旅游促销和人力资源开发合作。
2、加强广西与东盟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为了加强广西与东盟,特别是与中南半岛各国的旅游合作,合作圈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应该迅速跟上步伐,尤其是旅游通道的建设。
陆路方面目前广西已有一条铁路与越南连接,但未与整条泛亚铁路连通,与东盟其他国家的铁路连接还处于空白,因此可以规划建设:一南新公路,即南宁—河内—万象—曼谷—吉隆坡—新加坡高速公路,可沟通我国华东、华南一带与中南半岛东盟国家的旅游合作;二是南金公路,即南宁—东兴(越南芒街)—越南下龙湾—海防—南定—胡志明—柬埔寨金边,连接泰国的亚兰,沟通印度支那半岛,可沟通中国与印度支那3国的旅游合作;三南新铁路,贯通南宁—河内—胡志明—金边—曼谷—吉隆坡—新加坡;四南(宁)—仰(光)铁路,线路走向为中国南宁—越南河内—老挝万象—泰国清迈—缅甸仰光,途经中、越、老、泰、缅5国。
海路方面,广西现有北海港、防城港、钦州港3个沿海港口,已开通北海至越南下龙湾和防城港至越南下龙湾两条海上旅游航线。随着广西与东盟各国旅游业的发展,应尽快完善北海、防城港至越南下龙湾的海上航线;今后还应开辟远距离海上航线,如广西至泰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海上航线等,真正实现泛北部湾区域旅游合作战略。
航空方面,开通南宁至胡志明市、曼谷、雅加达、吉隆坡、新加坡的正常国际航班以及到马尼拉、万象、金边的包机航线;开通桂林至马尼拉、雅加达、河内等城市的空中航线,以形成中国南方与东盟合作的国际航空网络。
3、改善和保护资源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广西要根据旅游资源特色,筛选优质项目进行包装后推出,招商引资,并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东盟国家的资金投到广西旅游业。同时,广西也积极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到条件较具备的东盟国家投资旅游项目或接待设施,接待中国到东盟旅游的客人,创造经济效益。
中国与东盟应考虑建立像欧盟“申根协定”一样的签证制,即广西应该向国家争取在广西口岸对东南亚国家的游客试行类似于香港到深圳的便利签证,至少是实行落地签证制度,这对广西开展与东盟的旅游合作也将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四、结语
旅游业正日益受到各国各地区重视,其综合社会效益和拉动作用已被证明,而区域旅游合作是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区域旅游合作为广西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广西与东盟各国的旅游合作是必须的,而且也是对双方都有利的。我们期待广西在合作背景下,立足自身的资源优势,加强合作区之间的旅游交流,进一步开拓自己的客源市场,使旅游业的发展更进一步,为广西的经济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news_detail/newsshow.aspid=A200736105703942096
[2]/news_detail/oldshow.aspid=a2007361123139751
[3]彭得成.论中西部旅游资源开发的资本市场战略[J].旅游调研,2000(7),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