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摄影毕业总结

时间:2023-02-10 14:49:10

导语:在摄影毕业总结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摄影毕业总结

第1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摄影课程探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3C-0039-02

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中,摄影课程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如果照搬普通高校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将无法满足高职学生的需求。江苏城市职业学院传媒艺术系在之前已有的课程基础上,通过教学过程中的不断摸索与改进,形成了一套适合本校传媒艺术类学生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本文以江苏城市职业学院传媒艺术系的摄影课程为例,探讨高职教育摄影课程的办学特点与课程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

一、摄影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

摄影课程作为江苏城市职业学院传媒艺术系数码设计与制作专业群的技术平台课程,是本专业群中的广告设计与制作、装潢艺术设计、影视动画和电视节目制作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大一新生入学的第一个学期开设。该课程旨在让以往习惯了素描、色彩,具有一定艺术功底的学生能够熟练地使用数码相机,并且在今后的艺术专业课的学习过程中习惯于通过摄影来观看、记录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一)课程设计。摄影课程并不是一门孤立的课程,它也是计算机图像处理、影视动画制作、电视节目制作等相关专业课程后续开设的基础。因此,课程设计应围绕不同专业的学生展开,通过摄影课程的前期学习,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性,为将来学习其他专业的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定位。摄影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正好符合高职教育“学做合一”的办学特点。根据传媒艺术系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以及生源情况,结合高职教育以能力为本位、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度的原则,江苏城市职业学院传媒艺术系将此课程定位为:了解现代摄影技术基本理论知识,重点掌握摄影实践操作,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使用各种数码相机,成为具有真才实学、能够在各种情况下面对不同的场景,完成图片拍摄工作的实用型人才。

(三)课程作用。摄影课程的开展,为江苏城市职业学院传媒艺术系数码设计与制作专业群中相关的专业如平面设计、图形图像制作、影视动画制作等相关专业课的开展奠定了基础。它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以及实践性很强的职业技能培养课程,对于高职学生今后的职业能力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职业岗位。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后,必须能与行业接轨,因此多证融合在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江苏城市职业学院传媒艺术系要求学生在毕业时必须持有两证:毕业证和上岗证。因此,传媒艺术系改变了以往书面考试的方法,而是通过摄影课程的学习,通过专业技能考试,获得国家劳动部门所颁发的摄影职业资格证书,为学生毕业之后从事广告摄影、新闻摄影、影视后期制作、动画摄影等相关工作创造条件。

二、摄影课程的设计理念和思路

高职教育摄影课程的教学理念与思路与传统艺术院校截然不同。它更加注重讲练结合,以技术为基础,以实际操作为导向来进行组织教学,课程设计体现“与专业结合,为岗位服务”,在实现工作过程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使学生具备综合职业素质和岗位竞争力;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和创新能力,灵活运用多种现代化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摄影比赛、摄影展览,注重学生间作品的交流讲评;教学内容项目化、模块化,采用情景实践教学方法,便于学生学习与理解;课程考核采用形成性考核的方法,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一)课程设计理念。摄影课程在设计上充分体现了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讲练结合,以技术为基础,着重于摄影基础技能的提高。摄影课程以实际工作岗位及内容、任务开展教学环节,以重点培养学生的摄影职业能力为主,并通过任课教师在多年教学过程中建立起的关系,积极与各类摄影企业合作进行基于项目教学的课程开发与设计。

(二)课程设计思路。改变传统的课堂教授方法和说教式的教学方式,采用模块式教学,实现“教、学、做“三者的合一,使学生易于接受,寓教于乐。整体课程的设计思路是:紧紧围绕构建理实一体化的学习领域课程设计理念,实现教学内容选择、教学环境、教学过程理实一体化和课程考核理实一体化。教学内容的理实一体化设计:在理论讲解的同时布置相关作业,每次作业后进行交流讲评。教学环境的理实一体化设计:运用高职教育的新思路、新观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情景教学,循序渐进;课堂讲授,作品欣赏,讲评与摄影实践相结合。课程考核理实一体化:以提交作品的大作业形式进行考核,取代以往的书面考试形式,强调在实践拍摄的过程中掌握基础理论知识。

(三)课程培养目标。江苏城市职业学院传媒艺术系摄影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学生通过摄影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掌握基本的摄影常识,能准确使用各种数码相机,参与摄影实践,满足一般工作场合的图片拍摄要求,最终参加劳动部门组织的摄影技能资格证书考试,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为将来毕业求职就业掌握一门技能,满足一定的工作能力要求。

三、摄影课程的教学内容

(一)课程内容选取。在摄影课程内容选择上,高职院校与普通艺术类院校还是有所区别的。江苏城市职业学院传媒艺术系将课程内容分为理论与实践两大块。在理论教学部分,针对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学生目前知识够用为原则,只讲授最基本的摄影知识,而一些在实际拍摄工作中接触比较少的内容则被排除在高职学生的教学内容之外。实践教学部分,加大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在上课的过程中和课后把相机发到学生手中,让他们有充分的时间熟练使用各种相机;面对各种场景,要求学生通过充分实践,能够完成基本的图片拍摄。

(二)课程内容组织。一是课堂讲解结合实践操作,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同时展开教学;二是教学内容的理论部分要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按照实际的摄影工作流程来安排教学进度与内容;三是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按难度进阶,每个部分都结合日常的实际案例展开。摄影课程是对整个摄影行业进行分析整理和对摄影企业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总结出摄影工作的过程要求而制定的整体课程教学内容。并且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和能力递进原则,编排各部分教学内容的先后顺序,在教学中按照“教什么,谁来教,在哪教,怎么教”的思路,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相结合、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践教学相结合、教师理论讲授与企业专家业务指导相结合。摄影课程按照摄影实例和工作过程设立了与岗位工作密切相关的多个方面的项目模块来进行教学组织与安排。

(三)课程的针对性。江苏城市职业学

院摄影课程主要是针对传媒艺术系数码设计与制作专业群的学生,主要培养学生对于摄影基本知识的掌握。对于所拍摄图像的理解,针对不同专业,教师在教学内容上略微有所调整:对于广告专业,加入广告摄影基础知识、影棚拍摄的方法;对于影视动画专业,加入数码摄影后期图像处理的内容;电视节目制作则偏重于新闻摄影、纪实摄影;对于装潢专业,加入适当的艺术摄影技术,以更好地开拓学生的视觉表达能力。

(四)课程的适用性。摄影课程的开展,适用于本系数码设计与制作专业群,为相关专业的学生今后从事平面设计、图形图像制作、动画制作等相关专业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以及实践性很强的职业技能培养课程。

(五)网络资源。在摄影课程开设的同时,可依托学校网络资源,在校级精品课程网站上开设课程学习的平台,通过QQ群与学生及时沟通,能够第一时间与学生保持交流,并且在知名摄影网站上设立专业讨论版,不定期开展摄影作品的在线交流,增强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四、摄影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一)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上,以学生为本,在摄影基础知识讲解的基础上,加大实践实训的内容,从照相机的使用方法到各种题材的拍摄技巧,从摄影构图、光线的运用到拍摄体会,告诉学生即使同一题材、同一拍摄环境,也存在着不同的拍摄手法。摄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可以使用学校最新购买的专业数码相机和灯光影棚,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熟悉相机的操作,掌握摄影技术。

同时,教师还可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同学到校园周边进行摄影拍摄指导。此外,还可在系内成立摄影兴趣小组,不定期举办图片交流和摄影展,带领学生参观各种摄影展览,调动学生的学习和创作积极性。在实验教学中,江苏城市职业学院传媒艺术系已经逐渐抛弃了传统的暗室工艺,取而代之的是计算机图像设计、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常识,加大摄影后期处理的力度。

在教学过程中,江苏城市职业学院传媒艺术系采用多媒体课堂教学、现场实景教学和实训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运用教师自身摄影实际拍摄的经验,从案例分析、实际拍摄出发。这种采用多媒体课堂教学、现场实景教学和实训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比起以往明显提高。

(二)实训条件。江苏城市职业学院传媒艺术系拥有专业暗房,大型灯光影棚,多组专业影室灯具,尼康、佳能共计40余台当今主流数码相机和传统相机,高标准设置的专业苹果电脑机房,专业扫描仪和打印输出以及相关的印刷设备,能够满足学生的摄影实践拍摄需要。在摄影理论学习后,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接触到摄影器材,完成课堂作业、课后大作业的拍摄,并参与课外实践,通过机房中的专业电脑完成数字影像的后期制作与相关的影像输出。

(三)工学结合。摄影课程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在校内实训的基础上,开展校外实习同样重要,江苏城市职业学院传媒艺术系现与南京多家摄影工作室、相关摄影企业、图文制作公司、后期印刷企业建立了校外合作关系,并设立专业实训基地,通过实习基地,教师可以把教学的过程搬到校外课堂来进行,让学生接触到当今最新的数码拍摄与冲印设备,还可以直接参与到企业的工作中间去。

(四)企业实习。学生在校课程学习完成之后,可以根据所学专业不同,选择相关校外实习基地,亲自参与到广告、人像摄影的拍摄和数码影像后期制作的实践中间去,以增强对于该课程理论部分的进一步了解,增强学生摄影动手能力的培养。每年都有十多名应届毕业生在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校外基地完成了数码摄影,以及影像后期处理的实践活动,获得了校外基地领导的好评,有部分同学与企业间确立了毕业就业意向。

第2篇

今年我国艺考生数量为91万人,占全国高考生总数的十分之一。随着艺考的逐步升温,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凸显出来。

2012年,我国艺术类院校本科录取率首次低于普通文理类的录取率,让考生和家长看到了艺考热的隐忧。不过,对艺术生来说,更大的隐忧在于毕业后的就业难题。日前,中国科学院的一份就业调查结果显示,在目前大学生就业率最低的几个专业中,艺术类专业首当其冲。青岛一所高校负责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刘老师告诉记者,艺术类考生的就业面比较窄,市场的需求也比较少,“拿公务员招考来说,这是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首要渠道,但从近年来的统计看,公务员招考需要艺术类专业的岗位非常少。”刘老师表示,在很多招聘人员的眼中,艺术类考生的文化课成绩不高,很多人是因为文化课成绩低才通过学艺术考大学的,文化素质不如普通本科生,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

所学专业与就业专业不对口也成了艺考生就业的一大难题。

相关统计数字显示:近年,全国高校艺术类专业对口率不足20%。去年,上海已将6门艺术类专业列为“预警专业”,其中包括广告学、艺术设计、表演、动画、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等。

不少艺术类毕业生往往面临“毕业即失业”的窘境。南京的王君同学去年从南艺流行音乐专业毕业后,因就业面窄、对口单位招聘人数少,就遭遇了四处碰壁的尴尬,最终自己创办了一个影视制作工作室,业务资源靠网络上“拉”,没钱请人,就找学弟学妹帮忙。他透露说,自己的同学有80%没有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

为找到工作,不少艺术生只能放弃专业对口的想法。“先找个活儿干起来再说”,25岁的张大强现在杂志社从事排版工作,他们当时班上设计专业共有52人,现在真正专业对口的只有3人,大部分人找了完全不相干的工作,舍不得丢下专业的同学只好继续考研,期待高一点的学历能带来更多机会。

南京晓庄学院的袁老师大学读的是电影学,他的同学毕业后从事电影相关工作的不超过1/3,究其原因,他认为“这个行业太难进入了,也难赚钱,并且不稳定。”小瞿学的是摄影专业,现在一家报纸当摄影记者,他说自己班上只有3个同学在做摄影本行,不少同学不是进了企事业单位,就是靠父母关系解决了工作。

艺考生为何就业如此艰难?一方面,近年高校盲目扩招,连农业大学都招起了表演专业,剧增的艺术类毕业生远超社会需求。靖江锡剧团的著名舞美师姚骏说,他们那届学舞美专业的同学,90%都改行了。“这个专业要的单位少,一个剧团用一个舞美就已很奢侈了,江苏就这么几个团,这些年几乎很少进人。”另一方面,高校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严重错位,致使很多毕业生难以胜任用人单位要求。江苏楚天极目动漫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耿剑秋就对记者说,其实公司对动漫类毕业生需求量很大,“但真正能留下的却很少,现在一些高校动漫专业教的软件和技法,不少已经落后甚至被淘汰,毕业生就算留下来,基本都要经过岗前培训才能达到上岗要求。”面对就业之“难”,艺术生和家长也要反思:是不是学了艺术就一定要从事艺术行业?在择业时是不是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

第3篇

关键词: 电视摄影 两面性 技术性 逐进性

中图分类号:G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09)12-0056-01

在这个电子时代,电视摄影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专业的影视人才,不仅是光鲜亮丽的大明星们,还有幕后千千万万的工作人员,作为专业的电视摄影人才,是需要专业的课程讲授获取信息,这需要我们大学电视摄像教学具备良好的教学管理更改措施,目前我们国家的电视摄影正在迈向一个新的高度,大学摄影艺术和摄影传媒专业综合也正在蓬勃发展,根据我们统计,现在有600多所学校专门开设了摄影艺术和传媒等专业课程。目前,高清时代的到来以及使用小型的摄影机越来越多,所以电视摄影的专业课程也会在摄影艺术和传媒中占据主导位置,那么又有多少学校在摄影教学方面能够做的好呢?在这过程中产生了问题又应该怎么采取补救措施呢?

一、当代电视摄影的数据分析

(一)教师力量的严重不足,教学层次不整

从我国的目前各大高校情况整合上看,现在很多综合性大学已经开办电视摄影课程,在这中间也有不少大学是在文科的基础上增设的,很早以前主要是史论和评论,主要也是从讲、读、写几个方面来讲课,而现在他们也慢慢的往制作方面靠拢,更多的时间都用在讲、写等方面,所以这样就导致了制作的不够完整,而且至今为止还有很多学校,都没有专业电视摄影的教授级老师,重点是这几年才创办的摄影和新闻传播专业大学,教师力量问题就更为显著突出。

(二)省略了电视摄影和技术的双重性

专业电视摄影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艺术,这是一个不容争辩的事实,但是,在教学中很多大学在授课中却总是忽略其中的某一点,教师在授课中有的介绍艺术方面的,有的更是介绍技术方面的,从而产生这种结果也是大学老师的匮乏和层次不同所造成的。3.自己动手的能力比较差。根据电视摄影专业课而言,真理那是永远都不会更改的,就是“实践出真理”,所以,只有“实践、实践、继续实践”。根据目前的情况看,很多大学的老师缺乏实践工作锻炼,在上课讲解方面更是容易迷失方向,从讲中学而非做中学。有的老师更是自己都没有拍摄过多少电视,所以教出来的学生更是没有摸过几次摄影机,这样以来,学生的专业技术就相当的差,从而就产生了毕业就是失业的感慨。

二、逐进电视摄影的整改措施

根据上面问题的理解与分析,笔者汇合了这些年电视摄影课程教育改革与探索的真理,举出了目前几点逐进方法,以其能给在高校的领导和老师们提供一些参考

(一)招聘高素质人才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相结合

目前普通大学在招聘电视摄影教师存在困难,所以我们更要着眼以未来、改变思想、不拘一格的用人才,那些在电视摄影方面有能力又有实践的高素质人才,我们更应该去积极的争取,尽最大的努力把他们引进自己的学校。以此同时,把我们本校在岗的电视摄影老师送出去培训和学习,针对多方面的了解和学习,加速提高他们在教学方面的经验和能力。

(二)从技术到艺术、再到艺术中掌握技术

摄影制作行业还有一条永远不容改变的名言“好的作品必须要有好的技术基础”。电视摄影专业也不例外,所以,学生在电视摄影听课中要更好的掌握每个环节和最基本的基础原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拍出好的作品首先要了解我们自己手中的工具,相对电视摄影师而言,记录这个世界和书写这个世界的就是我们手中的摄像机。当今世界科技飞速发展,摄像机更是经历了几次重大的飞跃,从大到小、从模糊到清晰,从磁带到硬盘等等,这些新的技术是我们必须要掌握和学习的内容,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摄像机没有任何的改变,最基本的技术没有更改,所以,我们在平常的教学中就更应该让学生重视这些最基本的基础东西,对于那些基本按键、基本内容都要了解和应用,我们也就可以对学生进行强化和培训。综合上述,在教学活动中这些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而作为教师,我们就更应该认真的讲解、严格的要求、及时的总结和讲评,让同学们学有所用、做有所得,这样才能不断的加强和提高电视摄影的理解和应用,从而更加的娴熟操作技术。

参考文献:

[1]邓绍金.基于MATLAB的电信类课程实验教学改革.长江大学学报.2004(4).

[2]曾繁清.分析仪器原理课程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实验技术与管理.2000(4).

[3]王之江.光学设计理论基础.北京:科学出版社.1965年版.

第4篇

1916年出生于广东潮安县官塘乡,1935年毕业于广东省立第二师范,1944年在越南开始涉足摄影艺术,1955年定居香港。

陈复礼摄影兴趣广泛,尤以风光摄影见长。他早期曾热衷于集锦和沙龙摄影,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写实与画意结合”的艺术主张。曾出版《陈复礼摄影集》(1979年,香港)、《黄山・桂林》(1980年,香港)、《云南选胜》(1980年,香港)、《陈复礼摄影集》(1982年,北京)、《影画合璧》(1982年,北京)、《陈复礼江苏履踪》(1986年,江苏)、《中国风景线》(1988年,香港)、《陈复礼摄影自选集》(1996年,香港)和《陈复礼・诗影凡心》(2005年,香港中国旅游出版社 )等多本摄影画册。

在中国不算漫长的摄影发展史上,画意和沙龙摄影曾经一度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由郎静山、陈复礼等所代表的南派画意摄影,直到今日还在深深影响后来的影人。虽然随着新纪实摄影和观念摄影在国内的兴起,“沙龙”和“画意”所代表的群体似乎显得“业余”和“无力”。但如果要认真研讨,早在上世纪50、60年代就成熟兴盛的画意摄影风格,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延续和承接,一定蕴含着可吸纳的丰富营养。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陈复礼北京798艺术区的百年印象摄影画廊,举办了陈复礼“影画合璧”摄影展。展览汇集了早自1979年,历经十一载的“影画”历程。

百年印象画廊成立于2003年,是中国第一家专门以经营影像艺术作品为主的成熟的职业画廊。画廊以推广和销售中国影像作品为主,不仅了许多中国摄影史中非常重要的摄影家的作品,同时也了很多中国著名当代艺术家的作品。

百年印象画廊坐落在北京著名的798艺术区,是最早进驻北京798的专业画廊,画廊依托北京798艺术区的发展已经不断壮大。画廊与中国多数重要的影像艺术家都保持着非常良好的合作关系。

合作:韩美林

韩美林(1936):曾任教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历任安徽画院副院长、中国作家协会专业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擅长绘画、陶瓷艺术、其绘画和雕塑作品以动物和人物为主,尤以拟人化的动物见长。

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兴起于中国的“画意”摄影就已经体现出中国人独有的摄影视觉经验和强烈的人文气质。

摄影在作为政治宣传工具的年代,教化式的影像长期出现在人们的眼前,使人们产生一种视觉疲劳,这种疲劳一直延续到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美术馆举办的――“香港摄影家陈复礼摄影展览”开幕。这种带有强烈视觉美感和中国人文情怀的作品一下子征服了长期处于“禁欲”中的人们,并开始了一种从意识形态反拨到视觉文化主题的转型和重建。陈复礼展览对中国摄影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

从1979年陈复礼开始筹划“影画合璧”的创作,在经过11年的努力,参与其中的画家包括:吴作人、李可染、刘海粟、李苦禅、关山月、黄胄、韩美林、范曾等一批重量级的画家。陈复礼在给每位艺术家提供“影画合璧”所用照片之前,都要对各位画家的风格进行分析,然后便预先选好适合的摄影作品,将照片放大成约20×24英寸,并制作数张供每位画家选择和试验。他用沙漠风光的照片请黄胄补画骆驼;以古树乱枝的照片给李苦禅补画老鸦;用一幅卡通化的鳄鱼头,让漫画家华君武施展他的幽默……今天看来,与其说国画家们参与“影画合璧”是对于摄影的二度创作,还不如说这是由陈复礼策划的摄影行为。从陈复礼一生的摄影创作经历来看,多年从事风光摄影的他,到了年近七旬的时候,在继承和总结前人的基础上,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点。此时的陈复礼开始考虑转型,并与其最喜欢的国画家齐白石一样来个“衰年变法”――直接借用书画家朋友们的绘画元素来改造和提升自己的摄影。再者,当时的陈复礼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他能够接触到一大批在当时重要的书画家,选择与他们合作不仅反映了陈复礼聪明、机敏的艺术感受力,也反映了他善于利用资源、整合资源的能力。一种基于传统审美趣味和美学标准之上的摄影观看方式,决定着“影画合璧”的面貌。

与其说,陈复礼的“影画合璧” 是一种对于传统主流摄影话语的回归;不如说,它是一种“画意、沙龙摄影”在20世纪80年代的一种新尝试。摄影术的传入不仅改变了中国人的视觉经验、观看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摄影自身也在被中国人不断地改造,并逐步形成了有别于西方的摄影观念。正如苏珊・桑塔格所说的:“照相机通过培养为观看而观看这一理念,而改变观看本身”。

合作:范曾

范曾(1938):曾任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主任、教授,受聘北京大学任中国文化书院导师。擅长人物画,人物造型和笔墨自成一格。

第5篇

她创业

姓名:蓝紫

年龄:24岁

投资项目:摄影工作室

创业资金:10万元

地址:棕树南街8号伊甸阳光二栋二单元1803室cat’vision凯斯影像事务所

小生意

我被钱折磨得团团转

缘起:把专业变成工作

“我在大学时学的就是摄影专业,毕业之后在其他行业工作了半年,感觉自己还是很喜欢摄影行业,于是就和几个朋友相约在一起开了摄影工作室。在开业前期也做过一些市场调查,主要是了解成都这边市场上受欢迎的拍摄方式、大概的价位等。现在开业半年,整体感觉还是不错,市面上也有一些回应,总之还需要继续努力,想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就是要好好地坚持下去。”

困难:钱永远不够用

每个创业者都会遇到无数困难,就算你赤手空拳解决了无数个,也总有那么一个能把你撂倒。对于蓝紫来说,这个撂倒她的困难,是钱。

找问题・一分钱难倒小女子

对于蓝紫来说,现在最大的困难还是资金上。她前期投入了10万元,等置办完器材,交完房租,采购服装后就所剩无几,基本上没有准备流动资金,这可能也是大多数创业者常犯的错误。“我们当初想得很简单,流动资金都是从后期运营上来,包括后期的维护成本和房租等,但等到真正实践起来才发现和想法有出入。”

挖原因・前期准备不足

对于目前资金方面的困难,蓝紫也做出了自己的分析。

第一就是自己工作室的风格和市场上流行的风格不太符合。“我们的风格是偏日系的小清新风格,拍照讲究的是照片的整体氛围。但客人反映还是比较喜欢有精致妆容和时尚感的大片,但我们自己不太喜欢这种摆拍的形式。”市场接受度不高导致客源不够,影响整体收入,这是蓝紫心中总结的影响资金的第一个困难。

第二个困难来源于没有准备流动资金。由于本身没有准备流动资金,后期运营资金完全依靠摄影工作室的收入,这当然会对整个工作室的流畅运转造成很大影响。“现在面临的一是房租问题,二是后期的一些服装配置,因为摄影工作室肯定要准备很多套服装,同时还必须不定期对服装进行更新,而所有这些都需要一个东西――钱。”

试解决・向市场小做妥协

为了解决资金上的困难,坚持理想的蓝紫也不得不开始做出一系列顺应市场的调整,同时把摄影工作室的服务内容变得更加多元化。“我们现在除了拍照,还加入商业拍摄、整体造型、化妆培训等项目。”蓝紫说,靠做一些商业经营来赚钱,以完成自己的梦想,是她做出改变的第一步。第二步当然是宣传,“最开始都是靠朋友传朋友的方式,现在加入了微博等网络推广,效果还比较不错。”

创业账单

总投入:10万元

器材:5万元

房租:4000元/月,支付了半年

服装采购:1万元左右

艾艾米莉点评:

房租和服装的采购都比较合理。但是从账单上就可以看出她们是为了理想来开店,因为器材的投入占了账单的一半,这才是最大的问题。把一半的资金花在器材上是不行的,一开始不能想到什么都一步到位,以后以免更换,而是应该把这些钱投入到样片的拍摄和做好宣传册等项目上,因为这些才是客人能够直观看到并增加信任度的东西,你不可能没有好的样片就告诉客人:“我这个相机很值钱。”这是打动不了客人的。

她支招

艾艾米莉

莎本映画摄影工作室艺术总监

地址:科甲巷第一城A座706-707支招语录:梦想为主,市场为辅。

大女人

以现实养理想

诊断:前期准备不细致

在摄影行业工作了6年,摄影工作室大大小小的困难艾艾米莉也见了不少,对于蓝紫遇到的资金困难,艾艾米莉觉得是前期准备不充分,没有考虑清楚造成的。“大部分创业者都没有考虑到自己的合理分配,这就导致了后期问题的产生。”

处方:创业初期必须顺应市场

【改变营销策略】蓝紫自己总结的造成困难的最大原因是和市场风格的不统一,导致客人的接受度变低,但艾艾米莉却不这样认为:“据我了解,成都这边的市场对于偏日系的小清新风格还是比较能接受的,可以说绝大部分顾客都还是偏向于日系风格。”在艾艾米莉看来,既然市场接受度高,就不是风格的问题,而是营销策划和品牌宣传上出了问题。“她们应该参加更多的商业活动来打开知名度,毕竟是新开的摄影工作室,不像影楼,放在路边就有客人来咨询拍照。摄影工作室靠的是口碑和宣传,宣传没有做好才是对客源最大的影响。

【增加拍摄风格】除了营销策划上的问题,艾艾米莉认为蓝紫应该允许更多的风格出现。“日系虽然很好,但是在给客人看样片进行套系推荐时,应该还有商业大片等多种选择,否则客人会觉得太单一。”向客人进行套系的推荐是前台需要做的事情,艾艾米莉对于如何推销套系也有自己的看法,“例如她们主打日系,可以在给客人推荐了不同套系后,再主推日系小清新的风格,给客人更多选择,而不是告诉客人,我们店最喜欢日系的小清新,不喜欢其他的拍摄方式,这样客人的选择面太窄,自然也不会前来拍摄。”

【顺应市场】对于蓝紫目前采取的顺应市场带动理想的方式,艾艾米莉给予了赞同:“以现实来养活理想是没有问题的,这可以在前期累积更多的资金,有了更多的资金才能够更好地完成理想。”

TIPS 大女人创业小建议

开摄影工作室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摄影是一个讲究团队合作的工作,要注意好团队之间的配合。

2 摄影工作室靠的是口碑和网络的宣传,这是要重点做好的事情。

3 市场定位加理想,这种偏理想化的商业合作才能保证摄影工作室的顺利运营,光靠自己的理想当然是绝对不行的。据不完全统计,成都有5000多家摄影工作室,每天有人开张也有人关门,如何在市场中做出自己的特色才是关键。

第6篇

关键词:市场导向;培养模式;探索

职业教育是传递职业知识和技能、培养社会劳动力的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必须充分尊重市场运行的规律,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工学结合、强化实践”的教学模式实践和研究为主导思想,并开展由此进行的一系列实践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利用资金、资源、人力共享的方式建立业务平台,制订科学的管理制度、教学方式和评价标准,逐渐形成规模化的生产实践基地,并始终以严格的生产实践来强化教学质量。

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适应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近年来学校工学结合改革研究成为教育界普遍关注的热点。这既源于人们对学校育人与社会用人差异的思考,也出于社会发展对学校培养人才提出的要求。众多培养模式的研究中,产学研结合的研究成为一个亮点。根据浙江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培养学生创业的成功案例,按照所学专业和地理环境优势,让学生服务于企业,提倡学生自主创业的理念为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帮助。

1教学改革的实施过程

结合广告摄影专业的教学技术,为学生提供专业的业务技能指导,使学生真实完成业务拍摄。为学生的独立创新与提高提供完善的学习计划,为课堂教学提供教学支持与服务。充分发挥学校资源,利用现有的广告摄影教研室、实训室等一系列实验教学基地,实现改革教学、创新实践的探索和实践。逐步成立具有行业针对性的人才培育基地。

分阶段实现生产实践标准化、规模化的新型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周边企业单位、图片库、电子商务等各种资源,进行体验式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产学研相结合,达到教学改革所确定的培养目标。

整个班级集体投资,前期建立统一的图片库与淘宝网店平台。设立财务、网络、图片库、业务、技术研发等五方面主管。再按照每个学生自身优势,把班级平均分配组建摄影工作室性质的服务团队,下设:主管、财务、业务员、摄影师、摄影助理、后期制作、设计等职务和部门,每个团队都在班级平台下各自管理,将学习任务重点转向网络图片拍摄中的运动鞋、皮鞋产品拍摄;服装的平拍、挂拍以及搭配人物的棚拍与外景拍摄;各类小产品的棚拍等业务。针对福建本地的产业特点,培养学生对于各种产品的拍摄技能。

开设广告摄影教研室及产品摄影棚,各影棚所配备的闪光灯及配套齐全的附件设备,可以为学生提供较完善的拍摄场所。其中,广告摄影教研室可作为课堂学的演示空间,产品摄影棚可作为商业产品拍摄和商业人像实训空间。影棚由分组后的学生按组维护与使用。常用工具、道具费用使用班级集体投资经费,影棚器材使用责任到人。其间,各团队共享人力资源,由主管安排与调配人员,按照每个学生自身特点进行工作任务的分配。为控制闲置资源,减少盲目性,由专业老师统一分配给各团队不同的目标案例,由各小组分别讨论与实施。各团队业务量由财务主管统一记录,作为学期末评判成绩的依据。在完成拍摄的同时,由老师做到影像品质的监督与审核,使图片能够按照客户要求保质保量的输出。

2教研特点与创新之处

学生形成创业团队,引进业务,由老师辅导进行自主运作与管理。应用市场调研、分工协作、分析讨论、扩展思维等多种形式开展。依附本专业特点充分利用各方面资源,从而做到共享资源、资金与人力的规模化的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解决企业实际需求,突出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技术支持方面开展实际有效的教学指导工作。如:定期组织各团队组长召开网络会议,邀请摄影公司、图片库相关专业人员以及往届优秀毕业生对各组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进行讨论,提出指导意见;每周定期进行业务效果反馈,互相学习,吸取经验;对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承接的业务进行业务指导,协助完成一些难度高的拍摄任务。同时,做到业务资源共享,让相关专业教师和学生都可以通过实践提升业务水平。

在教研过程中也总结了一些教学管理与研究方法:(1)教师有效指导学生顺利实施,负起引领、指导和管理的全责;能较好的运用理论基础支撑研究工作的具体实施。(2)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如业绩调查、就业倾向调查、案例分析、分组实验等,并对有相关过程进行记录;围绕课题研究采取多种形式反映研究过程、突出问题及问题解决。(3)组织学生定期开展集中学习、小组研讨、交流与总结;建立并执行与课题研究相关的例会、研讨、交流及奖惩等制度。(4)经费开支合理、明细清晰;设施、设备等必备条件能有效保障研究工作顺利推进。

3教研拓展与深化

根据研究内容以及社会相关行业的飞速发展,教学还应与实际更紧密结合,增强说服力;对业务服务标准的研究还需加大力度。

如对教学模式的逐步深化,将采取社会实践问卷调查、客户服务质量分析等方法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帮助与支持;继续开展对市场调研、分工协作、分析讨论、扩展思维等多种教学方法的培养。同时引进企业与学校共同进行课程开发,突出课程体系的灵活性、职业功能性,校企共同建立起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另外,学校主动聘请企业人员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用人单位积极参与学校的专业建设,将其作为自身工作的一部分。校企在共同的利益驱动下,紧密结合,扩大规模,共同进行教学基本建设和教学改革,构建起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方法。企业积极参与学校的质量评估,建立起了内外结合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

第7篇

一、实践教学的概念及起源

实践教学方法是当代教学理论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法。从高等教育到学龄前教育,这一方法在教育领域中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运用。而“实践教学”这一概念最早起源于美国的教育家约翰•杜威(JohnDewey)。约翰•杜威(1859-1952年),美国哲学家和教育家,被誉为“美国最伟大的哲学家”和“进步教育(ProgressiveEducation)之父”,又被誉为“美国十大伟人之一”和“近代四大哲学家之一”。他1879年毕业于佛蒙特大学,1884年获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他在美国密歇根大学、明尼苏达大学、芝加哥大学、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担任教授多年从事教学工作,还担任过美国心理学联合会、美国哲学协会、美国大学教授联合会主席。1896年他创立一所实验中学作为他教育理论的实验基地,并任该校校长。杜威一生撰写了大量的著作,包括《我的教育主义》《学校与儿童》《民本主义与教育》《实验逻辑》《创造的智慧》等,在他的教育思想中反对传统的灌输和机械训练的教育方法,主张从实践中学习。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口号。其教育理论强调个人的发展、对外界事物的理解以及通过实验获得知识。

杜威以教育即“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的理论为基础,提出“从做中学”的教学论思想。传统观念认为教学就是传授知识。然而杜威认为学生从教师口中被动听来的知识不是真正的知识,这种教学方法只能抑制学习者的活力和阻碍其创造才能的发展。而正确的方式应该包含以下五个方面:(1)学生要有一个真实的经验的情境,即要有一个对活动本身感到兴趣的连续的活动;(2)在这个情境内部产生一个真实的问题,作为思维的刺激物;(3)他要占有知识资料,从事必要的观察;(4)他必须负责一步一步地展开他所想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5)他要有机会通过应用来检验他的想法,使这些想法意义明确,并且让他自己去发现它们是否有效。杜威指出,能否“引起思维”是传统教学方法与他的方法的根本区别。

基于杜威的教学思想,美国的全国教育组织联合会曾推出一项十年计划,在全美范围内大力宣传从实践中学习,并由此改造美国的旧教育,建立了延续至今的新体系。杜威的思想不但影响了美国的教育,也影响了全世界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1919年5月1日,约翰•杜威到上海,在中国住了两年零两月。他到中国后第二年,就受聘为北京大学哲学教授及北京高等师范教育研究科教育学教授。从20年代起,杜威的教育思想就对中国的教育产生了全面和深远影响。

二、影视创作实践教学与课程设置

实践教学对于电影创作教学中的重要性,在北京电影学院一直都是备受重视的。而实践教学思想在教学活动中的贯彻体现首先在于课程的设置。50年代建院初期,针对新构架起的电影摄影艺术课,吴印咸曾建议把该课涵盖的全部内容分解成几个单元,根据教师的所长分单元研究备课,并强调“理论讲授不宜太多,适可而止,要多一些安排作业,在作业实习中加强基本功训练和掌握”,“教师的专业基本功也能在指导实习中得到加强”①。在理论和实习的比例安排上:《摄影技巧》,授课时间:一学期,讲授与实习的比例1∶3;《电影画面的光线处理》,授课时间:一学期,讲授与实习的比例1∶5;《新闻纪录、科教片摄影创作》,授课时间:一学期,讲授与实习的比例1∶5;《故事影片的摄影创作》,讲授与实习的比例1∶5;《特技摄影与特殊摄影》,讲授与实习的比例1∶5。这一方案在及后来的时期被迫中断,改革开放之后,电影学院的实践教学体系又被迅速地恢复了起来。北京电影学院在2007年参加高校教学评估时,总结了多年来的实践教学经验和理论,提出了“北京电影学院的实践教学”,并在2009年莫斯科格拉西莫夫电影艺术学院成立90周年国际电影教育论坛上,提交了题目为《北京电影学院的实践教学体系》的论文。今天,在北京电影学院的课程设置中,除学科基础课程和历史批评类的课程外,大部分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都是包含实习的。在重要的专业课程中,理论与实习的比例基本达到1∶1。以电影摄影专业为例,在其所包涵的所有44项课程及项目中,含实习项目的课程占了17项,占38.6%,而学分比重达到了64%。以上课程的设置,正体现了60多年来的教学中,北京电影学院发展出适合中国特色的电影教学思想,即“正方向、厚基础、重电影、强技能”。而这种教学思想在具体教学方法上的体现,就是实践教学体系,即通过实践教学加强学生的技术基础和技能培训,使学生成为具有职业电影制作能力的专业人才。

与北京电影学院一样,约翰•杜威的实践教学理论对美国的大学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电影制作专业的学习中,“实践是学生学习理论的最好方式”,对于这一点,我所采访的纽大和南加大的几位教授都一致认同。AngeloPaci?ci教授在采访中强调过南加大电影教育的一个概念“onthe?oor”,即:电影“在拍摄中”,意指通过拍摄实践来推动理论的教学,让复杂的理论变得直观,不以空洞的理论迷惑学生。在南加大和纽大这样的美国大学电影教育中,能通过实践理解的知识,教师就不会仅仅停留在理论的讲述上。许多实践性课程的教学,往往整个学期都是在摄影棚或者后期机房中完成的。因此学生对于电影各方面的认识也更多基于实践中获得。在所有课程中,代表美国综合大学通才教育基本思想的核心制作课是完全以实践推动理论的方式来进行的。在一年级的《单幅与连续画面》课程中,学生要使用图片蒙太奇学习基本的叙事和拍摄技巧。课程强调现场工作的安全性和规则,介绍照相机和电影摄影机的功能,照明的基本知识,叙事结构以及构图。序列影像通过FinalCutPro在苹果工作站上完成。每周课上学生要交流制作信息,展示作品,教师负责作业讲评以及数字编辑的讲解。学生要分为4人一组共用学校提供的数字单反相机。测光表、基本灯具和录音设备也由学校指定提供。每个学生都要完成序列画面叙述的故事,并帮助同组成员。

在二年级的《电影视听基础课》中,学生要分成4人一组,每人拍摄5部非同期声的黑白反转片短片。头3部为默片;第4部可以使用动效或叙事音乐;第5部允许使用多轨声音。学生应按技术指导逐步完成逐项练习,但也鼓励其表达个人的创意。每个学生不仅要完成自己影片的剧作和导演,还要在别人的作业中轮流担任不同的职务。学生要学会保持自己的表达方式时又能与他人合作。作业要在课上放映并接受教师和同学的点评。三年级的《中级核心制作课:叙事制作工作坊》是一门完全实践性的课程。在这门课中学生被分为4人一组,通过实习和班级讨论来接触和了解多方面的制作技术。每组学生要完成4部彩色同期短片,以探索和学习工艺、创作和制作方面的知识。作为小组成员,每个学生都要轮职做导演、制片、录音、灯光和摄助。四年级的《核心制作课:制作工作坊I和II》一门为期一年的课程,分两个学期完成,参加的先决条件是学生必须完成中级制作工作坊的学习。希望在这一实践课程中担任导演的学生必须在中级工作坊中担任过导演,完成最终剪接和混录,并经过相关导师的确认。除此之外,其还应该在课程开始前准备好以正规剧本格式打印的剧本,以提供给全班进行讨论。影片类型不限。经选定的方案会获得拍摄许可。学校建议希望在拍摄中担任具体职员(制片人、摄影师、剪接、录音等)的学生应与各自的导演形成组合后参加这门课程。对于最终完成片,限制长度为20分钟。纽大制作专业的学生按课程要求必须独立或参与完成一共15部完整的学生短片。在电影摄影专业要学习的40门课程中,含实习项目的课程有16项,占其总课程的40%,占学分比重49.6%。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纽大制作专业的很多课程实习学时是多于理论学时的。例如在《摄影机II》中,理论讲授只有6周,而拍摄实习长达9周。此外,纽大和南加大的实习往往是和教师的理论及演示交替进行的。即:讲解示范—实习—再讲解示范—再实习。在这一过程中如果学生犯了错误,可以通过分析讲评在下一次实践中修正。如果我们将北京电影学院和纽大的电影制作的相关课程做一个对比就可以看出:北京电影学院除学科基础课程和历史批评类的课程外,大部分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都包含实习。在重要的专业课程中,理论与实习的比例基本达到1:1。在电影摄影专业的所有44项课程及项目中,含实习项目的课程占了17项,占38.6%,而学分比重达到了64%。

纽大电影摄影专业含实习项目的课程有16项,占其总课程40项的40%,占学分比重49.6%。由此看来,纽大有实习的课程项目百分比略多于北京电影学院,而这些课程所占的学分比又低于电影学院。但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纽大制作专业的很多课程实习学时是多于理论学时的。此外,纽大和南加大的实习往往是和教师的理论及演示交替进行的。即:讲解示范—实习—再讲解示范—再实习。在这一过程中如果学生犯了错误,可以通过分析讲评在下一次实践中修正。而电影学院的方式更倾向于一次性完成理论讲授后,再进行实践。学生如果犯了错误,教师会在作业讲评中指出,但往往没有机会在课程中修正错误。在作业的形式方面,纽大制作专业的学生按课程要求必须独立或参与完成一共15部完整的学生短片,而电影学院摄影系的学生独立或参与完成的完整短片也就在5~6部左右,而其它大量的都是作为专业训练的片断练习。电影创作的教学就是实践的教学,在这一点上,电影学院和南加大及纽大的认识是非常一致的。但在具体操作上,美国的大学比我们更注重实践。正如飞行员的培养是以飞行小时计算而不是听课量,绘画、音乐、表演和摄影这一类艺术人才的培养也应该是基于大量的练习和实践的。在电影技术迅速数字化,实习成本大幅度降低的前提下,我们是否可以借鉴美国大学的经验,进一步贯彻电影学院实践教学的思路,提高实践比例,精炼理论讲授,让学生在技术控制、语言把握、合作能力和工作熟练程度上都有大幅提升,让电影学院的专业教学地位得到进一步强化。

三、影视实践教学与教师队伍

除课程设置之外,实践教学理念的贯彻和实施,也是通过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实践组织、指导和评判来完成的。如果只有实践的理念而没有实践的指导者,这一理念就会变为空谈。“教员没有实践经验或者只有较少的实践经验能不能搞实践教学,我们说也能。但是这种从理论介入实践的教学靠的是一种推论和间接经验,这对于电影摄影这样的专业教员是难以实施的,而绝大多数一线专家没有受过专门的教学训练,即便他在实践中多么叱咤风云,没有长时间积累的教学经验,也是很难胜任教学工作的。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我们现有的既具备教学能力,又具备专业理论素养和实践技能的教员去大量参与实践创作……”②“艺术与技术教育的特殊性,要求师资首先要有多年丰富的实践经验,第二要有耐心与爱心,手把身教,教艺育人。所以,在师傅带徒弟时期和国外院校的影视教育教师,多是45岁以上的,从创作、制作第一线上下来的专业人员。”③

在北京电影学院,为了保证教学不只停留在理论研究的层面,让制作前沿最新的知识和经验能够进入到教学当中,学院多年以来都一直鼓励教师在保证教学的前提下从事艺术创作活动。以摄影系为例,在职的教员中有一半以上都是电影、电视、广告的从业者。为了让教学和创作不发生冲突,摄影系在课程安排上将教师的工作集中到一年中的一个时段,使教师可以在这一时段中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在完成教学后,教师又可以在剩下的时段中全身心地投入创作。从而使教学和创作成为了相互促进而非相互干扰的良性循环。在教学中,教师总能够将自己最新完成的作品、总结的经验,对最新技术和设备的了解及时地介绍给学生。当学生的创作碰到困难的时候,教师也总是能引导其用最实用、最贴近实际创作的思路和方式来解决。北京电影学院实践教学方法的贯彻,使其与其它高等院校的影视创作教育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学院的毕业生在创作能力上具备比较成熟的掌控能力。很多毕业生在毕业后数年内就能进入影视、广告和MV的创作一线,成为创作的中坚力量。这也是在中国的电影高等教育中,北京电影学院的专业教育区别于一般大学的影视教育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教师的构成上,南加大电影艺术系和纽大帝旭艺术学校与北京电影学院的情况很相似。南加大和纽大把他们所具有的大量有创作经验的教师看做其高质量电影教育的标准,也是这两所学校及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美国电影学院所代表的美国电影专业第一梯队区别于美国众多开设电影制作专业的院校的重要标志。“像电影学院一样,我们的教师大都是专业人士,他们的工作密度相对较小,或者是有一些外延的工作。

他们并非学者,除了从事批评研究的老师之外。我们聘请了很多电影专业人员来任职,如管理剪辑试验室,跟学生一起实习,还有所有技术方面的问题。他们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然而我们对于教员的要求是,无论他们教授什么科目,一定要尽职尽责,完满、优秀地来完成他们的教学任务。因此,所有(身为学校教员的)摄影师、导演等都要去身体力行的拍电影。从事批评研究的老师们需要著书论作,需要去做研究。我们不希望教师只有理论,没有实践。举例来说,剧作部主任杰克•埃普斯(JackEpps),他编剧的电影有《壮志凌云》(TopGun)、《狄克翠西》(DickTracy)、《法网神鹰》(legalEngels)等。他的作品远不止我们目前看到的,他从未间断过写作。我们的剧作部副主任去年也有两部影片(编剧)参加了圣丹斯电影节。他们所做的只是取之于斯,用之于斯。他们也需要谋生,(当他们去拍电影时)我们会让他们找一个代课老师,直到他们回来为止。我们从未要求他们必须拥有学术文凭,除了批评研究的教师之外,我们也要求他们去从事一些批评工作。”④在我所采访的南加大和纽大的七位教师中,除了JohnTintori是全职的行政管理者兼教师外,其他的六位都是教学和创作兼顾的专业人士。其中SandiSissel是美国最著名的女性摄影师,是美国电影摄影师协会ASC的会员,拍摄过许多故事片,具有丰富的电影创作经验。ChristopherChomyn是好莱坞著名的青年摄影师,他与导演格温•温内(GwenWynne)拍摄电影《早期的美国》(AmericanPrimitive)时,由于对于超16拍摄宽银幕画幅以及在数字中间片方面出色的实践,被2008年4月的InCamera杂志采访和推广。

对于电影创作实践教学而言,具备创作和教学能力的教师的在教学中意义是不可替代的。然而,现实的情况是一个有实践能力的电影工作者在教学中所能获得的报酬远远低于他们在创作时的收入。因此只有那些足够优秀的影视院校,能给予工作者学术荣誉和学术水平与创作者能力相当的院校,才能将那些具有创作能力的人才吸引到学校来,成为教师的一部分。在这一问题上,北京电影学院、南加大和纽大的教学组织者的看法是一样的,而教员的构成情况是也一样的。

四、影视实践教学与硬件环境

实践教学理念在电影创作教学中要得以实现,除具备了实践课程和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后,学校还必须具备实践的条件和环境。北京电影学院作为一所政府出资的公办学校,在过去十年中随着中国经济的成长,在硬件配备上获得了焕然一新的发展。各系各专业都将教学实践设备更新到了世界一流的专业级水平。运动采集、MotionControl、3D影像、Redone、阿莱爱丽莎数字摄影机等前沿技术和设备都被使用到了教学实践当中。新的摄影棚也即将建成。

第8篇

赵嫣是一个25岁的青岛女孩,性格开朗,思维活跃。从一所美术专科学校毕业后,赵嫣和几位同学结伴到深圳,在福田区一家著名婚纱影楼做摄影助理。

2001年夏天。老板将赵嫣派往北京,在“龙摄影”培训机构进修婚纱艺术摄影技术,并拜师于著名摄影家张旭龙老师(人体写真摄影师)。从北京回到深圳后,赵嫣升任了影楼的摄影师。

2003年冬天,赵嫣在家人的资助下开设了人体艺术摄影工作室,为女性拍摄人体和生活写真,兼拍婚纱套系。但是,生意一直比较清淡。

这天,一位挺着大肚子的中年女性来到店里,她是一所私立学校的美术教师,看着日渐隆起的肚子,她想给自己留下怀孕的照片做纪念,毕竟这是她与丈夫相爱多年的果实,同时也是今生难得的一次机会。

赵嫣暗暗佩服这位孕妇的勇气,把她带进了影棚。女士在镜头前从容地宽衣解带,露出了滚圆的肚子。赵嫣按动快门一阵猛拍,大腹便便的准妈妈虽然纤腰不再,但眉梢间透出一份自豪,浑身散发着圣洁的母性光辉。赵嫣不禁为孕妇即将成为人母的憧憬神态所感动,没想到孕妇的人体也可以拍出如此美妙的意境!

赵嫣灵光一现,现在大部分都市女性一辈子只生一个宝宝,怀孕是她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谁不想留下最珍贵的“挺”美瞬间呢。如今,拍个人写真的影楼多如牛毛,但专门拍摄孕妇写真的影楼很少,这不正是一个巨大的商机吗?

赵嫣马上开始做相关的准备,她花几千元钱购买了对孕妇身体不会造成伤害的数码长明灯、隔离霜和知名品牌化妆品,还到广州和上海等地购买了一些质地很好的裹纱和宽大的T恤等。为了营造温馨舒适的氛围,赵嫣特意在摄影棚里添加了电视机、沙发和家用电器,铺上了华丽的地毯。

2004年3月,深圳首家专业“孕妇写真馆”开张了,近百平米的影楼里很快吸引、了150多位准妈妈。

第一位顾客是龙岗区的郑太太,她选择的是前卫的艺术套系。当舒缓的音乐在工作室轻轻响起的时候,赵嫣让郑太太脱去孕妇装,对方的身体却突然僵硬了。赵嫣安抚道:“千万不要拘谨,你的美不是来自于容貌和体形,而是来自于一个即将做妈妈的女人所拥有的母性与温柔的气质,你是最美的,请放松。”郑太太笑了笑,脱去了孕妇装。赵嫣用一块布包住郑太太的大肚子,用另一块布从她的腋下绕过去包住上身,然后打开了两米外的落地扇。于是,一幅长裙摇曳的美景出现了,两块丝质布料在微风中轻轻扬起,正好露出了郑太太隆起的腹部……

这是赵嫣给顾客拍的第二套孕妇照,郑太太的反应同样不错:“太美了!”后来,郑太太又带丈夫来过一次,在赵嫣的镜头前,丈夫为她捶背、洗脚,伏在肚子上听胎音,赵嫣抓拍温情一刻……

赵嫣的摄影技术渐入佳境,她总结出经验:怀孕7到8个月时是拍摄的最佳时间,此时孕妇的肚子够大,身体的其他部分不会出现诸如水肿等现象,可谓是十月怀胎中最美的一刻。

还有20日就要生产的张女士来到写真馆,想拍一套的写真集。张女士是个爱美的女性,但是几年前她做过心脏手术,肚皮上留下了一个大疤,她担心照片因此而拍得不美。赵嫣经过认真考虑,安排了一幅海滩图案的背景布,并把张女士为宝宝准备的礼物放在她的肚皮旁做装饰。拍摄完成后,赵嫣通过后期制作将张女士照片中肚子上的疤痕全部处理掉,光滑、鲜亮的肚皮活脱脱展现出来,俨然一幅美丽绝伦的“圣女图”。这套写真集在张女士的亲友圈中造成了不小的轰动,看过的人都称赞不已。

2006年2月的一天,赵嫣接到一个准爸爸打来的电话,他的爱人已经怀孕8个多月了,而且是双胞胎,询问影楼能否提供上门服务。赵嫣为之一振:大月的孕妇几乎都存在这种情况,家人为了安全不主张孕妇出门,如果她能把业务向上门服务方面扩展一下,不是更加人性化吗?

第9篇

玩出来的艺术

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的丁和,一开始,对于摄影并没有什么概念。拿起照相机,纯粹缘于一个“玩”字和“好动”。“以前比较喜欢绘画,那个时候也是专业的关系,所以经常会到周边的农村采景,当时男生最喜欢玩的,就是拿个照相机到处拍着玩……”。或许当时的丁和没有想到,这一“玩”,就“玩”到了现在,还“玩”出了自己的艺术追求。

二十一岁那年,他背起相机,开始了走南闯北的摄影生涯。从一开始的随性而为的不定项选择,到拍摄人文,捕捉不同环境下的人物形态,再到风光,收录山河大川的瑰丽景象。他的生活因摄影而丰富多彩,对摄影的追求越来越高。1990年,丁和在上海美术馆举办了“藏风”丁和个人摄影展,50张48英寸的大幅照片被安排在了美术馆800多平方米的底楼。那次摄影展几乎成为了当时摄影界的风向标。以至于当时的摄影界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要办摄影展?有没有看过丁和的?如果不能超越他,就还是不要办了……

在获得了一系列的摄影界的肯定与评价后,丁和开始思索了,还能“玩”出些什么呢?直到他发现了新疆,结识了冯其庸先生,这个问题似乎有了答案……

让人们认识一个真实的玄奘

现在,只要提起丁和,他的名字同“玄奘”、“西域”、“取经”这几个词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就像是拼音的联想功能一样准确而紧密。

2003年,丁和第一次跨入新疆,自此,无论是被新疆诡异的胡杨、沧桑的建筑、鬼斧神工的魔鬼城、浩瀚的沙漠等壮丽的景观所吸引,还是到后来直至现在的西域探究,他的摄影生涯与“西域”这个词再也分不开了。

去新疆的次数多了,它那深邃的历史,也慢慢融入了丁和的镜头。“我后来发现新疆某些景色不仅壮观,更有历史的厚重、故事在那里。从历史上来看,它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交通枢纽,‘丝绸之路’、玄奘取经之路都在那里。我们现在有的,对那段历史的介绍,都是以文字为主的,更多的是供学术专家研究的专著,实际上跟老百姓接近的很少。”也正是因为这样,丁和开始觉得新疆不仅有美景,似乎还有种更丰富、更厚重的东西在等待着被人挖掘出来。

在丁和有些困惑之际,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冯其庸老先生,“冯老先生86年就去了新疆,对于玄奘取经之旅特别是玄奘东归的路线很有研究……”可以说,冯老先生为丁和的摄影生涯点开了一个新的角度:玄奘取经之路。在拜读了冯其庸先生的《瀚海劫尘》,感受着那力透纸背的文化沉淀后,更坚定了丁和的信念。

有人说,玄奘的行走把中国人的坚韧和智慧发挥到了极致。“真实的玄奘,是一个意志力很强,不到目的誓不罢休的人。据现在考证下来,他当时是偷渡出去的,回来之后,受到了当时的最高礼遇:唐太宗亲自迎接。而且,我们现在的很多佛经都是他翻译的。所以我觉得有必要让更多的人了解玄奘。对于我们现在的人来说,也有个现实意义,就是学习他那种精神。”为此,丁和十三次进新疆,两次穿越罗布泊,并走完由西安至印度的玄奘取经之路的全程,只为更接近、更体会玄奘法师的那种艰辛及坚定的精神。

2006年8月,丁和在上海美术馆举办“流沙梦痕――丁和西域艺术影记展”,再配上通俗易懂的文字,让公众更加了解这段历史。“你通过一张图或是一组图,你说不清这个故事,介绍不全,这时你就必须通过文字,写出自己的感受,用最简朴的方式,说出我看到的。我想用的也是最简单的方式,最生动形象的图片,向人们诉说一个最真实的玄奘。”

如果说06年的个展是丁和对于玄奘探索的初期的总结,那2007年5月丁和在北京首都博物馆举办的“玄奘取经之路――丁和寻访影记”摄影展,可谓是他对玄奘更深入的探讨,他以调查、考证、赏析文化遗产之目光,不仅赋予了作品外在的视觉冲击力,更深刻挖掘了作品的人文历史和精神内涵。哈密南湖戈壁、无伴城、连木沁烽燧、伊塞尔湖、大菩提寺……就像文人写文章在追求内容的同时也关注词藻的华美修饰一样,在注重摄影内容文化历史性的同时,丁和仍然保持着作为一个摄影人对景色、构图的唯美性的追求。光、电、声、影的结合,向人们诠释、展示着真实的玄奘法师。

现在,丁和的摄影重心在壁画的探究、考证、拍摄上。“壁画中佛经的内容是很多的,玄奘从印度带回了很多佛经,我们现在的很多佛经都是玄奘法师后来翻译的。”丁和希望通过佛教壁画的研究和拍摄,将“玄奘取经之路”更加完整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玄奘取经之旅是我一辈子的追求。”丁和是这样对记者说的。

相机就是我的笔杆子

在采访中,丁和戏称自己现在是个“业余”的摄影者。但就是这样一个“业余”的人,从事着不太为摄影人关注却极为重要的摄影:人文历史摄影。

“我们协会中,有专门的工业摄影、新闻摄影、农业摄影、舞台摄影……却很少人文历史摄影。”丁和如是说道。对于现在从事的人文摄影,丁和认为这已不仅仅是摄影本身了,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记录:“我们今天去拍的片子是对历史的一种记载。或许若干年以后,可能这些遗址会随着自然条件、人为等因素破坏或是消失了,但我留下的片子就可能会成为一种考证的证据。”很明显,丁和现在想到的,已不仅仅是拍摄本身了,他想到更多的,是让众人了解玄奘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