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01 19:51:39
导语:在美术心得体会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瑞安九中 杨雪梅
经过为期一个月的准备,我参加了2011年瑞安市高中美术优质课评比的活动。一堂优质课需要的是综合素质的呈现,包括对课题的挖掘,课件制作,课堂环节组织,课堂语言组织等等。由于是第一次参加此类比赛,整个过程显得仓促紧张,现将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 选择课题
课题的选择一定要坚定,选择好课题后要坚持做进去。
我想起漫画《挖井人》,觉得自己和里面的漫画形象很像。在选择课题阶段,我不停地挖课题,但还没怎么做进去,就中途放弃,选择另外的课题,为这此比赛总共试过五个课题,这过程中不断地有新的想法又不断地否定自己,到最后每一个课题挖掘得都不充分。
二、课前准备
课前与所授课班级学生交流,事先了解所授课班级学生人数,如果需要工具准备的课程,能比较好把握数量,不至于临时工具不够影响课堂教学顺利实施。了解班级学生特点,对于活跃课堂气氛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课前,学生已经准备就绪,距上课还有一点时间,我想总不能浪费这时间吧,于是我利用这里的一点时间与学生交流,消除他们的陌生感,努力营造出一堂较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如我所料,之前的交流非常重要,课堂中的问答交流显得自如很多,最后在学生作业展示环节,几个学生都表示这堂课很开心,这也是令我比较欣慰的。而事先没有了解班级人数,工具准备不足,个别几个学生只能共用工具,也是比较失败的。
课前多媒体操作流程的熟悉也非常重要,有条件的应提早一两天到开课场地熟悉硬件设备,确保万无一失,免得临时手忙脚乱,影响课堂教学情绪。
由于是上午的第一堂课,我一开始以为有足够的时间可以准备,哪知还是太过匆忙。一开始硬盘插到电脑上,电脑无法识别,只好又重新借同事的U盘拷贝,课件是放到电脑里了,可是课件中的声音突然无法播放,重新做了一遍还是不行,上课时间又马上要到了,只好临时放弃这个内容。
三、课堂中
抓住课堂的随机生成,比如学生回答之后要做适当总结,对课题内容要进行深入挖掘,而不应该只是流于表面的形式。教学环节设置要恰当,单一的课堂学生会不感兴趣,而太过丰富的课堂又偏离了课堂的本质。另外板书的书写也很重要,基本上板书是一堂课的精华总结,而我竟然把它给忘了,还是紧张作祟。
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最令人兴奋的一点就是能够走出校园,接触到社会的形形。社会是一个学习的大舞台,踏在社会的土地上,可谓“俯仰皆学问”,用一句俗语:“抓一把泥土都是文化。”一位外国学者说过:“善于学习的人,只要得到一个学习的机会,他的进步肯定是突飞猛进的。”一些学生反映,假期里参加了活动,但收效甚微。其实,导致这种普遍现象的关键不是他们参加了什么活动,而是他们缺乏善于学习的品性和习惯。具体一点讲,在参加活动前,参与者应该做好学习的准备,脑子绝不能被“加综合测评分”“随便逛逛”等理念所支配。
参加活动的过程中,学习必须用心,虚心,细心,热心。乍入社会的新鲜感足以刺激我们的学习细胞。路旁的一草一木,我们可能悟出些什么;别人的一言一行,我们可能总结出什么;计划中的变化和变化中的计划及由此带来的思维尴尬,我们更可能深有感触,从而使自己有一个震撼性的提高。当我们想用语言描述眼前的事物却感到脑子一片空白的时候,当我们想对一件事情定位,却无从思索的时候,当我们想通过活动做出点什么,却感到捉襟见肘的时候,我们会强烈地感觉到自己在各方面还欠缺很多。从另一个角度考虑,我们的学习空间和潜力都很大,由此也赐给了我们在校园里学习的动力和激情。尤其需要指出的是,不要忽略了向你身边的人??一起参加活动的队员学习。针对同一件事,你是这样想的,这样做的;他们是那样想的,那样做的。这那之间思维和行动的差异就是我们学习的点,不论结果证明谁的做法是正确的。
当然,可能会因为活动时间相对较短,参与者难以深入活动体验社会,严重影响学习的深度;也可能会因为活动主体重宣传轻实效,一旦宣传效果达到了,就忽略了对活动真正意义的追求甚至中止活动,导致参与者的自身学习环境遭到破坏;还有可能因为活动参与者组成结构单一,其年龄、学识等方面的梯度较小,使学习的交流互补性相对较弱,学习效率较低。针对这些负面因素,一方面,在活动的准备阶段就要尽量避免。另一方面,只要大家都具备了学习型心态,这些是可以削弱的。 换一种学习的心态对待活动,大家会发现,活动因学习而精彩,接下来,我们的学习也会因参加过活动而精彩。
本人近几年来一直同时担任初中三个年级的美术教学,对各年级学生完成作业人数进行统计,结果如下:初一有94%、初二有70%的学生完成。你们说,究竟高低年级完成率相差这么大的原因在哪里?我相信大部分从农村读书出来的人都会有这样的生活体验:从孩子会用笔时到幼儿园期间,你是非常喜欢画画的,再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学习过程中,这种学习兴趣会渐渐下降;当初中毕业时,这种兴趣几乎荡然无存了。
几年的义务教育,怎会使我们的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下降到如此地步呢?据本人的农村生活经历和近几年从事农村初中美术教学的感受,我认有以下重要原因:
(一)教育部门内部因素。在前些年应试教育的约束下,学校只注重学生成绩和学校的升学率,很多学校不开设美术课或是虚设美术课。现在虽然有了很大转变,但许多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的教育意识仍然没有“质”的改变,仍然在当今素质教育的大旗下搞应试教育,背道而驰。再看,在农村部分学校没有专业美术教师,上美术课时,只会教学生临摹课本或自习,甚至直接把课转让给语数英老师。这些都是使学生失去兴趣的重要原因。
(二)家庭因素。在孩子入学前,很多家长以孩子善画给予鼓励和夸奖,入学后则以学生文化成绩来衡量其价值,这就是使孩子也认为文化成绩是唯一主要的,其它兴趣爱好是次要的,于是本来的天性被慢慢扼杀了。忽略了孩子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的关系,只要求孩子文化课成绩好,忽略孩子各种能力、兴趣的培养,强制其学习尚不感兴趣的文化知识,这样就扼杀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美育是不可忽视的。那么如何培养农村学生的美术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生的创造力呢?学校外部因素。单凭我们很难改变,但是作为我———一个农村中学的专业美术老师,就应该从自身做起,转变教学观念,从课堂内外抓起,做到有计划、有科学、有耐心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经过多年的教学总结和探索,我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采取了以下的教学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寓教于乐,注重“快乐式”教学
其实,愉快教学自古有之,而且已是全世界都倡导的一种教学艺术。我国教育学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这里所说的“好”与“乐”就是一种兴趣,一种愉悦的心理。在农村中学。学生们照样有背不完的文科课文和作不完的理科作业,而美术课在学生们的心目中就是所谓的副科,如果不能在教与学的活动中让学生愉快地学习,那么你的美术课将成为学生的野战课或作业课。美术课的愉快教学,要从本学科的特点出发,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愉快因素,采用学生喜爱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爱恩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人这几年在教学实践中作了一些初步的探讨和尝试:
首先,应必须以教师的人格魅力去感动学生。如果美术教师的言谈举止、穿着打扮、精神面貌与常人无异,何以证明美术对人内心感悟的作用,又怎能诱得学生渴望成为像你一样的人。因此,在工作和生活中,美术教师言谈必须幽默睿智,举止必须大方得体,装束必须高雅和谐,面貌必须饱满热情,处事必须宽容豁达,时时处处体现美术教师的不同风采,尽显自己人格魅力,
关心和爱护学生,特别是后进生,老师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期待的眼神,都是学生克服困难、树立信心的力量源泉,使自己成为学生乐于亲近、乐于仿效的老师,从而使学生亲近自己所教学科。
其次,大胆改革教学方法,尽可能创设一些直观的、生动的和有农村特色的教学情景。美术教育、形象生动、鲜明直观、幽默风趣,在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智力发展和思想道德教育等方面,有它特有的优势。然而如何发挥、扩大它的优势作用,关键在于任课老师能否大胆改革教学方法,充分挖掘和利用学生生活中的各种有利因素,根据学生兴趣特点和认识规律,勇于创新,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消除学生心中的学习压力,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从而使学生在这种长久而不间断的娱乐中受到艺术熏陶,让他们感受到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艺术元素无处不在,并逐渐学会自己去感受美、欣赏美,由此产生创造美的欲望,最终接受和亲睐你的美术教学。采用同步观察演示法,即教师和同学们一起观察,同时教师边示范边讲解,让学生看到作画的全过程,觉得有趣,自然就乐意去学了,并能画出他心中最喜欢的风景来。这样既能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了美术技巧,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再比如上雕塑课,农村学生不可能都有橡皮泥做雕塑练习,但是我可以利用农村的条件来上,让他们再回到童年的玩泥巴时代,让学生自己到田野里挖泥、玩泥,然后我在课堂上采取儿时的“捏娃娃”游戏讲解雕塑,使学生更真实的感受到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创造的源泉。这样的课堂才是培养农村孩子兴趣的乐园,让学生在快乐中吸取和掌握技能。
二、既抓双基训练,又注重能力培养
培养学生能力是当前美育的首要问题,因此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设计制作课,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有扎实的基本功保障。根据这一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着重把基础训练放在初一年级和初二年级初期,打好素描、色彩、图案、美术等方面的基础,注重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审美能力。最后通过一系列的设计课,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设计意识,进一步推进美术素质教育的进程。另外,在上设计课的过程中应可能让学生联系实践设计作品。比如我在上初二家用电器设计课时,我把自己设计的电视机作品展示给学生,同时也讲解了我的创造思路和设计过程。只有当学生懂得“学之有用”时,便自然有兴趣去学这样一种本领,从而使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三、课内外相结合教学,创建学习气氛
像我们这样落后偏远地区,由于学习材料缺乏,信息闭塞,学生底子薄,如果按照美术教材的要求去授课,有些课程很难顺利完成,同时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采取了课堂教学与课外辅导相结合的方式,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美术素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课堂上,我根据实际情况,把学生喜欢的绘画基础课时加长,把老师在课堂上讲述以后,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就可以自己独立完成的内容,如做贺卡,作为一种课外活动,让学生课外去做。这样既能作为学生课后的悠闲娱乐,又能提高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能按大纲要求完成教学任务。
课后,为了让学生把课余时间有效地利用起来,我组织有美术爱好的同学参加美术兴趣小组,开设各种课程,如有绘画、工艺设计、书法等等,我都给他们进行个别辅导,这样也可以向上一级学校输送美术特长生。
另外,我在每学期期终都举办学生美术作业展,这样一来大大增多了学生相互学习交流的机会,同时也增加了他们学习美术的动力,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自然而然学校里学习美术的气氛就浓了起来,做作业的人数也多了。期末,对各年级学生完成作业的人数进行统计,结果如下:初一97%、初二90%的学生完成。
第一,要想提高欣赏课的质量,有赖于美术教师素质的提高。随着艺术与科技的发展,欣赏课已不单单局限在对名画的欣赏上,它早已扩大到民间艺术、儿童绘画、工艺美术、摄影、建筑等多种领域,这就需要美术教师的知识面必须宽广,有着扎实的文化和专业知识。美术教师还应该有计划地学习中国美术史和世界美术史。多看画册和参观展览,眼界打开了,对作品的分析就不会孤立,就能从宏观的角度弄清一件作品在美术史上的地位。具体到一幅美术作品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分析?这没有什么现成的公式。基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作者简介;②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③作品表达的主要内容;④围绕该作品的有关故事和传说;⑤对该作品所属风格、流派的了解。
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有计划地进修一下与欣赏课有关的文学、历史、工艺美术、建筑、摄影、科技等多方面的知识,使自己逐步充实起来。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关系”。
第二,讲欣赏课也要懂得学生的一些心理,懂得如何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特点来确定自己所讲的内容。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实际的调查,摸清不同学生的欣赏要求,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一般来讲,低年级的学生喜欢直觉地感觉作品,他们喜欢鲜艳、明快的色彩,喜欢夸张、生动的艺术形象。他们对我国民间的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将各种材料和风格的民间绘画介绍给学生,可能提高他们的欣赏水平。中年级的学生能分辨出什么是油画,什么是雕塑,什么是中国画等。对一些常见到的艺术作品,如街头雕塑,家里摆的维纳斯雕像等,也想探其究竟。如果引导好的话,他们还能接受生活中的抽象美。高年级的学生视野开阔多了,特别是经过历史课和地理课的学习,他们会以一种新的眼光来看待艺术作品。他们想了解中国古代的艺术品,喜欢听教师介绍这些艺术品的价值,增强民族自豪感。
第三,给儿童上欣赏课完全不同于给成年人讲欣赏课。成年人喜欢听对作品的分析,继而扩大到作品的社会意义、画家的生平传记等。给儿童上欣赏课更应该强调他们对作品的直觉感受,课堂上一定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孙美兰同志在“谈美术欣赏”一文中指出,美术欣赏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视象感觉、意象感觉、审美心理、心境共鸣。她指出“美术欣赏者被视觉艺术品攫取目光,首先唤起视象的感觉印象,开始欣赏过程”这一点,对儿童来讲特别重要。
关键词:新媒体技术;绘画艺术;创作;传播
当下,新媒体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广泛而深远。每个行业都在探索新媒体技术的影响及策略,艺术领域也不例外。有研究认为,随着新媒体技术逐渐向移动化、互动化、人性化、个性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艺术世界从外在进入室内,从实在进入虚拟,从公共进入个人,从过去进入现在,从经验进入体验,从鉴赏进入浏览”,带给艺术接受者更震感的审美享受。同时,“新媒体传播技术的发展使得传统绘画艺术形式在传播上突破了原有的报刊与杂志等传统局限,借助先进的通讯技术、数字化技术等,实现艺术信息传播。”学者范美俊认为,艺术传播借助于一定的物质媒介和传播方式,将艺术信息传递给接受者的过程,这一过程中艺术信息实现了在时间上的迁徙、变动、蔓延、实现公共化或社会化。绘画作为艺术的一种主要形式,也深受新媒体技术的影响。新媒体技术深刻改变着绘画艺术复制的手段,更改变着绘画艺术传播的渠道和方式,但新媒体技术如何改变绘画艺术的创作和传播,如何在新媒时代有针对性地提升绘画艺术的创作和传播策略对于其发展而言至关重要。
一、新媒体技术与绘画艺术的发展
绘画艺术是创作者用绘画技法把自己的内心感知表达出来的一种方式。传统绘画艺术是借助笔和颜料等工具,在书写介质上描绘出可视化形象的艺术。绘画主要是靠人的自然器官进行感知,然后加工形成意象,最后创作出绘画作品。画家要创作出有美学底蕴和社会反思的作品,需通过眼睛观察外部世界,深入感知对象,然后才能“胸有成竹”,把“形象”展现出来。随着绘画技术的进步,绘画艺术的创作和呈现越来越立体、具有人文色彩和层次感。早期的绘画艺术常使用的颜料为炭黑,主要通过手工绘制到岩石壁面上,后来出现了用羽毛做画笔或以动物的血为颜料进行画作创作的方式。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学会了萃取各种颜色进行绘画,使绘画艺术越来越具有艺术性。而新的技术使绘画艺术创作者能够使用油画进行创作,这进一步改变了绘画艺术的创作技术和手法。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给绘画艺术带来了新的变化。一是技术发展丰富了绘画的展现和传播形式。新媒体技术使绘画创作不再拘泥于画笔、颜料等工具,艺术创作者可以对作品无限次修改,可进行无限传播。二是传播渠道进一步增多。“以网络媒体、数字电视、手机媒体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实现了对传统媒介的整合和替代,拓展了传统绘画艺术传播的渠道”,新媒体绘画艺术的大众性特征明显。三是艺术接受者的主体地位凸显。新媒体技术整合后的传播媒介,重新构筑了艺术创作者和艺术接受者的关系,使艺术接受者的主体地位大大提升。在新媒体时代,创作者要着重思考如何使绘画艺术传播的形式更加有趣,符合主流的传播趋向;创作技法的创新和载体的数字化,也使绘画艺术作品的呈现形式趋于立体化;艺术接受者也得以主动参与到绘画的创作和欣赏中。这些变化不仅丰富了绘画艺术的传播渠道,也满足了艺术接受者的审美需求,扩大了绘画艺术的传播范围。
二、新媒体技术对绘画艺术创作的影响
新媒体技术不断向纵深化方向发展,使绘画艺术创作者的创作技法、创作题材和创作过程都发生改变。新媒体时代的用户有“主动性与被动性共存”的特点,互联网资源的无限性与传统思维的局限性对绘画艺术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1.创作技法驱动新的感观体验。“技术进步对于艺术创作观念的影响及其显著变化,可以从艺术史的线性发展中清晰地体现出来”。不同于传统,新媒体技术驱动下的绘画艺术创作不再是简单的意义象征,而更多的是观念的表达。新的观念使绘画艺术能同时调动人的不同感官,给人“真实”体验。当前,虚拟现实技术下创作的绘画可以给人带来多感官体验,给人身临其境的艺术体验。尤其是虚拟现实和AI艺术的创作者突破传统绘画艺术的思维方式,给艺术接受者带来全新的感官体验。其中,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为艺术接受者提供交互式全景绘画,使艺术接受者愉悦地沉浸在场景之中,形成感官刺激,从而产生独特的审美体验。比如,以数字化三维虚拟空间数码创作的水墨山水,这种创作形式丰富了新媒体技术的视觉表达方式,开辟了山水画创作的新视野。尤其是基于FlowSpeed的树木花草生长动画,基于重力、风力等定义对风吹树动的模拟动画,就能够给艺术接受者带来身临其境般的感觉。2.创作题材趋于广泛生动。对于绘画艺术创作来说,寻找不同的题材是完成优秀创作的必备条件。在传统绘画创作中,创作者的题材来源于生活,和自己的生活感受息息相关,创作者需要亲身体悟生活,从而在生活中凝练情感,诉诸笔端。新媒体技术时代,创作者可以突破自己的空间、时间限制,体验到来自于不同身份背景的生活情境,从这些情境中升华出更有价值的题材。而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创作者对已有题材和题材内涵的再理解有了更丰富的技术基础支持,借助这些技术,创作者能够将自己已经搜集的题材信息进行保存,并深入理解题材的内涵。3.创作过程基于“互动”场景完成。互动性是新媒体传播最重要特点之一,通过虚拟现实和AI技术挖掘新媒体交互艺术的深层内涵,能够为绘画艺术创作提供真实的“互动”情境。而基于新媒体技术的“互动”是“创作者”和“接收者”可以共同创作绘画作品,绘画艺术的创作者可以通过新媒体技术,吸引艺术接受者参与艺术创作,共同完成绘画作品。随着场景时代的到来,场景传播已经成为增强用户黏性的主要传播路径,在这样的场景中艺术接受者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他们不仅可以参与艺术创作,还可以接收和重新定义绘画艺术作品。这种双向互动的方式也给绘画艺术的创作带来了全新的思路。
三、新媒体技术对绘画艺术传播的影响
当今的绘画艺术创作、传播都和新媒体技术息息相关。从艺术接受者的维度来说,艺术传播者如能基于艺术接受者需求,理解新媒体时代的新变化,从身份转换、互动传播、接受者主体性三个方面进行思考,做到“目中无人”“心中有人”,便可以大幅度提高艺术接收者的接受度、感知度和依从度。1.传受模糊:艺术接受者的“新特点”。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绘画艺术的传播主体发生了变化,传统意义上的创作者和接受者的身份进一步模糊。对于传统意义上的创作者而言,使用新媒体技术进行绘画创作,创作者的意图“会改变大众传播媒体的本质,‘推’送比特给人们的过程将一变而为允许大家或他们的电脑‘拉’出想要的比特的过程”,艺术接收者自主选择的成分加大。绘画艺术传播对象从“艺术家”向大众转变,促使艺术创作者在创作质量、数量和方法上绞尽脑汁地进行对象化改良,促使艺术接收群体范围增大。在创作过程中,鉴于绘画艺术创作者同艺术接受者“共同”完成,创作者也同时成为艺术作品的鉴赏者或接受者。新媒体时代绘画传受身份模糊,必然要求艺术传播者对接受者的需求进行把握,而新媒体技术使绘画作品可以数字化复制,传播途径日趋丰富,普通公众接受和传播绘画艺术更为方便。普通公众作为艺术接受者,由于生活经验、艺术鉴赏能力不同,绘画作品会带给他们审美体验自然不同。艺术传播者要充分考虑到不同接受者的差异化需求变得十分重要。2.互动传播:艺术接受者的“新要求”。新媒体是相对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的新兴媒体,以电子和网络传播为主要传播方式。新媒体技术是指依托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形成的新的传媒技术。新媒体技术最大的特点就是互动,对绘画艺术来说互动是指艺术传播者和艺术接受者之间的互动。在传播过程中,艺术创作者作品后,可以第一时间获取艺术接受者反馈,完成一个完整的互动过程。借由新媒体技术,实现三维或四维立体互动传播,体现出更强的互动特点。在4D和AI智能传播中,艺术接受者可以充分调动视觉、听觉和触觉,实现自身沉浸在绘画艺术的情景中,获得美的享受,同时将自己的感觉反馈给艺术传播者。基于新媒体技术的绘画艺术更具有互动性、生动性和趣味性,更容易引发共鸣,可以说,“互动”是新媒体时代艺术接受者的“新要求”。3.主动接受:艺术接受者的“新姿态”。传统的绘画艺术传播主要是通过实物作品和大众媒体进行单线传播。艺术传播者在整个传播过程中起决定因素。但是,由于传统艺术传播形式途径相对单一,且信息不够完整,艺术接受者经常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不断影响着绘画艺术的传播环境和渠道。在新媒体语境中,绘画艺术的接受者已经不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获取信息,这也增加了艺术接受者接触优质绘画作品的机会,使接受者能够更加自主地选择绘画艺术作品。因此,在新媒体技术的语境下,“主动”成为艺术接受者的“新姿态”。
四、新媒体时代提升绘画艺术传播效果的策略
新媒体时代,绘画艺术借助技术力量,使创作水平和传播策略产生了深刻变化。但从总体来看,绘画艺术要在新媒体时代达到更好传播效果,仍需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1.创新多元化传播载体。新媒体技术可以带给艺术接受者美好的艺术体验,一些艺术传播者善用载体,开发了诸多优质的传播载体,拓宽了传播渠道。比如,故宫博物院制作的8K高清技术4D动感影像《清明上河图》就是代表,这使艺术接受者能够通过新媒体技术沉浸在画面的历史文化氛围中,具有较好的审美体验。在绘画艺术的传播中,艺术传播者要善用新媒体技术,创造多平台的艺术传播载体,使艺术接受者有机会欣赏到绘画艺术的魅力,增强绘画艺术的传播效果。2.增强互动交流。从艺术创作到艺术传播再到艺术接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传统的绘画艺术作品传播到接收者那里,让接受者产生美的愉悦也是个复杂的过程。新媒体技术改变了绘画艺术的创作和传播方式,也使绘画艺术接受群体发生了变化。绘画艺术唯有抓住技术特色,满足接受者的需求,提升互动体验,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3.实现绘画艺术精准传播。新媒体时代绘画艺术的精准传播,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标签化接收对象,实现精准传播。新媒体时代,绘画艺术传播也需要给接受者画像,研究他们偏好,获取他们的观赏环境、审美能力、艺术素养、文化素养和人生阅历等信息,以此为基础为用户制定特定标签。基于对“艺术接受者”画像,艺术传播者可以据预测传播场景中艺术接受者的需求进行传播,使绘画艺术传播更加具针对性,更有“对象感”。二是分析用户接受特点,使用精准传播方法。新媒体时代除了要分析艺术接受者自身审美素养外,也要“心中有人”,充分考虑艺术接受者在新媒体时代的大众化和分众化特点,研究艺术接收者的“碎片化”接受习惯,使用艺术接受者敏感度较高的传播方法进行精准传播。
【关键词】 小学美术 新课改 体会
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小学美术教学得到了很大的改进和提高。本人从事多年的课改教学实践,现就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美术教学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个人的几个观点,以期望更好地促进小学美术教学改革和发展。美术教学的实施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受教育者是有思想、有情感、有意识的人,有其自身的发展特点和规律。美术教学中的各个环节都是和人的心理效应紧密联系的,教学过程只有符合受教育者的心理、生理发展规律,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于小学美术教学来说,良好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室内的一种自发的、愉快而带有孩子气的氛围。这种氛围的创设者就是教师。要创设愉快的氛围,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具有一颗童心,在教学中注重从各个方面去营造。
1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美术课不仅可以培养孩子们对线条、色彩构筑出的美感,同样可以培养学生探求知识、发展思维的巨大动力,更可以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课堂情景教学,就是让学生通过教师所创设的某一命题场景,设计并完成作业。如在教学“闪光的烟花”时,笔者挂出自制烟花的作品,先布置“给祖国妈妈献礼”这一作业,然后讲授知识点,请学生欣赏、总结、归纳烟花的造型、制作方法,再做作业将“祖国妈妈”装扮得更美丽。这个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小组成员竞争激烈,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真正做到人人参与,并乐于参与。
2 鼓励创新,加强合作
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
没有发散就无所谓创新。在美术活动中,教师要运用最有效的方法引发学生的创造兴趣,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活动中,积极地开发创新思维。但在教学中让学生进行艺术创造并非易事,因为他们完成作业基本上以临摹或运用简单的绘画技法为主。他们所画的房子就是一个三角形屋顶加上一个长方形,再加上一个田字形窗户。树画得像蘑菇,甚至连太阳的位置都差不多,缺乏想象力,存在思维上的定式。如果不打破这些定势,思维就不会活跃,久而久之就丧失了创新意识。所以在教学中,每节课先不急于完成作业,而是围绕课文内容,尽可能多地去设想,看谁想得多,最有独到之处。
不断地改变教学形式,让学生自由地合作,组成小组,也能促进学生学习,给学生提供自由选择的机会,让他们体验到一种受尊重、受到信任的情感。让学生在合作中感到学习是一种快乐的享受。这种协作学习改善了学生之间的关系,增进友谊,这样,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又发展了学生的个性。
3 变“静态评价”为“动态评价”
一线的美术教师常用的评价方式是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用红笔打优、良、合格等等。认真的老师可能还组织一些课堂反馈。这样的评价对学生来说往往是一种没有任何激励效果的评价,首先是不能引起学生足够的关注,其次是不被学生所看重。面对新课程理念,我们的教学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要努力让“静态评价”变成“动态评价”,既评价结果,也评价过程,更评价态度。我曾尝试让评价成为评说,成为介绍,成为欣赏,成为讨论和建议。我在上苏教版第四册《房间》一课时,当学生完成了作业时,我没有进行静态的定性等评价,而是先让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然后让学生提出修改的建议。没有对与错,也没有绝对的好与不好,只是更美,更合理。这样评价不再是区别和选拔,而是用发展的眼光促进学生不断改善自己的作品,始终让学生充满信心,保持较强的后继学习的积极性。教学评价是在动态的活动中进行的。学生在评价参与中得到了提高和发展。在动态评价学生美术作业的同时,注重对学生美术活动表现的评价。
《美术课程标准》评价建议的第二条是“注重对学生美术活动表现的评价”。要通过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对其在美术学习的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予以评价,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简单易行的美术活动表现评价一般是由教师(评价者)在上课或听课时,客观地观察、记录学生美术学习行为,便于在课后进行较深入的分析和评价。评价的记录方式主要是笔录。学生美术活动表现评价包括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学生相互之间的合作精神、学生的美术操作技能、对于问题的认知水平和探究能力、对于各种教学情景和创作时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以及与同学交流表达自我观点的能力等。
关键词: 初中美术教学 新课改 教学体会
随着素质教育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审美能力作为人文素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美育的地位也随之上升。但是处在心智发展特殊期的初中生对美术课缺乏兴趣,部分学生甚至有厌烦情绪,致使教育的预期目的难以实现。面对初中美术教学的两难境地,如何做到既适应当前素质教育新要求,又符合受教育者的心智发展规律,发挥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笔者结合多年来的一线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几点教学体会。
一、教师要认清当今的教育形势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在这个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教学观念和教学形势也在不断更新。初中美术教师要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就必须了解当今的教育形势,并对当今的教育有自己的看法,这样才能在具体的教学中发挥良好的指导作用。简单地说,当今的教育要培养的是全面发展的学生。因而,初中美术教师要注意到这个要求,要善于以美术教学为切入点来全面培养学生,同时要让学生了解到美术教育对自己今后发展的重要性,使学生有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去努力学习美术知识,充分调动他们学美术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水平的目标。
二、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发展规律,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方法、形式都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习惯。初中生处于从少年向青年过渡的阶段,认识和探究事物都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学生对学习内容有无兴趣,直接影响到教学任务能否完成。因此,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成长规律,激发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让学生喜欢学习美术,视学习美术为一种享受。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善于给学生以希望,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信心。初中生的情感丰富而且易外露,当他们看到自己的作品被老师和同学赞美时,情绪就会振奋,并能带动其他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引发求知、探究、创作的欲望与信心。教学的主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都被带动起来了,学校的美术教学水平必然提高。
三、改变以往教与学的方式
以往的美术教学常常是教师讲解,强调要记住易出错的环节或部分,学生再操作,学生过于被动、依赖,不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教师在教学中应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知识技能的教学要改变以往一味示范的方式,采用各种有趣的教学手段,如录像、范画、参观、访问、旅游、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感受能力与想象能力。美术教学要达到培养创新能力,发展学生个性的目标,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四、重视辅导环节,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辅导是教师对每个学生在完成课堂作业过程中的具体指导,在美术课堂教学各环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美术课一般要求教师在15―20分钟之内作少而精的讲解示范,余下的20―25分钟是学生作业时间。教师应根据本节课所授内容,启发学生的思维,对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点拨;对个别作业困难的学生要给予启发提示;对好的作业要及时展示、给予鼓励和表扬,并可让该生谈谈其作业的构思、方法等,使其他同学从中得到启发。由于作业时间较长,课堂气氛容易显得沉闷,为使学生保持兴奋状态,教师可用录音机播放一些优美抒情的音乐。音乐情景能激发学生情趣,使学生的思路开阔,思维活跃,而且能优化课堂结构。在教学中把音乐和美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优美的音乐伴随美术作品中美的意境、美的形象来感染学生,可以调动学生追求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激情,从而达到培养学生作画兴趣和愉悦心理的目的。
五、注重技能训练,体验学习方法
以素描和色彩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功,是训练学生对客观事物在形体和色彩属性上的正确认识、理解和表现能力。《美术课程标准》表述中不仅注意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更强调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学习方法和过程。在教学时教师不但要对学生进行基本功的严格训练,而且要让他们体验、感悟、参与,总结出学习方法,让他们学会学习。应该说,只有通过自己探索、研究、总结出来的学习方法,记忆才是最深刻的。
六、密切联系各学科,拓展美术教育视野
美术是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但不是孤立的学科,它与许多学科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中学的各科教材中,有许多需要运用图像来阐明科学内容、剖析理论的问题,甚至有些问题仅用语言文字符号难以表达,而运用图像符号则一目了然。美丽的图像又能使学生产生美感,渗透着美的教育。因此,积极主动地加强与各科教学的联系,拓展美术教育视野,是使学生发挥想象力、提高学习兴致的有效教学途径。如有机结合语文课文中的景物描写和文章中的插图,既能增强了讲课的艺术效果,又能增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如在平面构图设计中穿插平面几何知识,可有效地加强两个学科间的知识沟通,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七、走出校门,开阔视野
课堂教学封闭性较强,使学校教育与社会相脱节,限制了学生多方面的发展。教育的主旨是培养年轻一代成为能适应社会的人才,这就要求教师在传授学生美术知识的同时,还应着力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如:带领学生观看画展,使学生增长见识,提高艺术修养;参加比赛,培养学生的竞争能力;绘制公益宣传海报,培养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组织学生参加夏(冬)令营,使学生在大自然中感受自然美,开阔视野,受到美的薰陶和教育。
上述的认识与思考主要是笔者通过课堂教学实践的所感、所悟,记录些许体验与感受,旨在使各位同行共同探讨研究教学方法的优劣,尽快找出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共同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效果,使每一堂课都能成为学生精彩的艺术舞台。
参考文献:
[1]莫如海.浅谈初中美术教学工作的几点体会.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4.2.
[2]罗达瑛.如何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水平.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3.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公共图书馆;社会属性;服务模式
新媒体冲击着以纸媒为主的传统传播方式与阅读模式,但与此同时给公共图书馆的发展转型带来了机遇,提醒我们思考公共图书馆的本质,即它的社会属性是什么,准确地把握其承担的社会角色和实现的社会价值,有助于探索公共图书馆在转型中的运营方式和服务模式,总结一些成功案例经验有利于了解公共图书馆的未来发展趋势。
1、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属性
1.1公共图书馆的社会角色
1.1.1信息传播与交流中心
公共图书馆的硬件设施随着城市的发展不断得到完善、充实,如今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培养人们的信息素养、缩小信息鸿沟等方面承担着重要角色,如举办学术展、学术论坛等。虽然由于互联网的发展,信息和知识的可获得性日益加强,但“信息富裕”和“信息贫穷”的差别和鸿沟始终存在。
1.1.2终身教育中心
公共图书馆是社会教育的实体,不仅提供了网络的知识学习共享空间,还提供现实的知识学习公共空间,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公共图书馆已经从“没有围墙的大学”发展成为“无远弗届的大学”,它始终是市民终身学习的最佳公共场所。
1.1.3文化休闲中心
公共图书馆不仅是书香文化中心,还是城市的多样文化中心,甚至是文化休闲中心。市民可以在图书馆中学习知识、交流思想,欣赏艺术、陶冶情操,如纽约市布鲁克林公共图书馆经常举办各种小型音乐会和艺术展览,举办各族裔文化节。
1.2公共图书馆的社会价值
推行“平等服务”理念,促进社会融合。公共图书馆应保障在服务体系内的所有人,都能就近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资源,将有限的资源最大限度地共享给读者。然而,实际生活中图书馆还远没有满足人们的“平等服务”的需要,尤其是一些弱势群体,如农民工、残疾人等。深圳图书馆在平等服务、促进社会融合方面做出了贡献。在坚持“读者为本、服务第一”的理念下,全年每天不间断开馆,免证进馆阅览,所有书刊开架借阅。在特设室外馆区,民众可以休闲锻炼、上厕所等,充分体现了人性化服务。
创造文明的阅读环境,提升市民文化素质。文明的阅读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物质环境是指图书馆内部馆藏布局、馆内外环境布置等各个环节都要从读者的需要出发,优雅整洁、宽敞明亮;人文环境,是长期服务过程中形成的潜移默化的观念、态度、信仰、认知环境。公共图书馆强调人性化管理,注重工作细节,提倡微笑服务,强调服务态度和蔼可亲,以职业化、文明的形象面对读者,以建立和谐融洽的服务关系,营造安静、舒适、浓郁的知识氛围,使人们乐意进入图书馆,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优化服务环境,满足民众的信息需求。优化服务环境不仅是公共图书馆完善服务体系的要求,也关系到民众能否实现最大程度地获取信息的权利。2013年8月16日,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了《国际图联关于图书馆与发展的宣言》。宣言指出“获取信息是一项基本人权,可以打破贫穷及恶性循环,并支持可持续发展。在许多社区,图书馆是唯一的地方,人们可以在那里访问信息,以求提高教育水平,培养新技能,寻找就业机会,开创事业和做出健康策略或洞察环境问题。图书馆独特的作用使其成为重要发展伙伴,通过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和方案,以满足多元化社会对信息的需求”。因此,公共图书馆服务环境和人们的信息需求满足能反映了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和经济文化水平。
2、新媒体环境下公共图书馆的发展趋势
2.1新媒体及其特征
新媒体是相对于书刊、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的,通常是指建立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上所延展出的新型传媒形态。新媒体主要包括网络媒体、移动媒体以及数字媒体三大类,以其多元性、交互性、分众化、个性化、跨时空、低成本等特征与优势,在互联网时代得到广泛应用。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7.9%。其中移动互联网成为最大的亮点,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的兴起与运用,促使手机网民迅猛增长规模近6亿人。
2.2新媒体环境下公共图书馆的发展趋势
2.2.1从“书的图书馆”到“人的图书馆”
“以书为主体”的服务转变为“以人为主体”的服务。沃尔特・克劳福德与迈克尔・戈夫曼提出新的图书馆学五定律:“图书馆为人类服务;尊重知识交流的所有形式;聪慧地利用技术加强服务;保护对知识的自由存取;景仰过去,创造未来”。“人是图书馆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属,也是图书馆存在和发展的依据。人是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和工作中心,也是衡量图书馆工作成败的价值标准”。图书馆的读者是使用图书馆各种资源的主体,在新媒体时代,更要树立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一方面文献资源建设要符合读者的需求;另一方面,图书馆的各项服务工作也应以读者为中心,顺应读者新的阅读需求。
2.2.2从“阅读空间”到“创新空间”
新媒体环境下,公共图书馆不仅为读者提供阅读空间,还融合和接纳各种创新思想的汇集。比如,图书馆通过网络等多种手段将专业信息资源和学科专门服务提供给相应的读者,在获得一些新型的互动阅读体验后,读者可以及时地反馈他们的意见、感受和要求,从而推动图书馆服务的改革创新。另外,读者对于图书馆服务需求的多元化和个性化特征,图书馆员更要发挥想象力,优化服务,将图书馆变成一个温馨、舒适且充满文化气息的公共阅读空间和文化休闲中心。
2.2.3从“回应需求”到“发展需求”
信息是流动的,需求是变化的。图书馆不能仅仅向读者提供书刊和各类资讯,要从过去被动地回应需求向主动地发现需求。为此,图书馆可以通过征集读者的意见去设计图书馆的服务,以满足读者的“发展需求”;可以将资源决定服务,服务决定需求的固有模式调整到需求决定服务,服务决定资源的新模式;可以通过开展读者、专家专题报告会评价图书,搭建网络平台,征集读者心得,专家评议等,既能开展读者之间交流,更可加深读者与专家互动;同时增设相应栏目与窗口,定期向读者推荐图书,新书资讯、内容及其评价,使发展需求成为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内在动力,以此引领大众阅读。
2.2.4从“馆际合作”到“社会合作”
图书馆之间开展馆际合作,对于优化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有重要作用。同时,馆际合作也应逐渐向社会合作发展,特别是与学校、科研院所、文教卫体单位等合作。公共图书馆与社区、政府、企业三个层面的互动,有利于图书馆从单向输送到多向互动发展,从被动到主动以及融合成一个公共文化交流空间。其一,与社区合作。图书馆搭建社区民众信息共享和知识交流平台,提供国内外有关社区服务信息资源,积极为社区规划出谋划策,参与调研、协助撰写等;积极参与社区建设,为居民提供公共服务信息,发挥信息沟通的桥梁作用。其二,与政府合作。图书馆积极主动为政府提供信息服务,才能得到政府重视,促进政府加大投入。其三,与企业合作。图书馆发挥人才技能、文献资源、设备等优势,加强社会信息服务的敏锐性,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既解决经费困难,也提升了知名度与美誉度。而企业获得安全、优质、可靠的信息服务,才能专注自己的核心业务,获取更大的竞争优势。因此,图书馆与企业的合作,既是对社会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也是馆企合作实现双赢共利的有效模式。
3、新媒体环境下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模式转型
3.1服务内容
以人为本、以读者为中心是公共图书馆社会属性的核心内容。深圳图书馆的服务实践很好地体现了这一原则,具体包括三个方面:
个性化、多样化的读者服务。深圳图书馆积极举办讲座、报告会、展览、影视展播及各种形式的读者活动,营造全民学习的良好风气。除承办“市民文化大讲堂”、“公民法律大讲堂”等全市文化品牌活动外,还做好自身活动品牌的创建,结合自身优势,积极开展深圳读书论坛、粤港澳三地图书馆公共服务论坛、深圳阅读文化图片展、岁月的回忆――粤港澳深图片联展等一系列文化活动,为读者提供了丰盛的文化大餐。此外,深圳图书馆还努力拓宽服务领域,以高新技术、商贸、时装、法律等专题资源及深圳地方文献、台港澳文献资源等为特色资源,先后开设了东盟资料中心、时装阅览区、台港澳中文文献以及外文原版文献阅览区、少儿服务区等一批特色服务。这为读者获取信息与知识提供了广泛的空间,成为图书馆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重视为弱势群体服务。推行“平等服务”理念,促进社会融合是公共图书馆的重要使命。深圳图书馆新馆专门设置了视障阅览室,为视障人群提供继续学习、平等获取资讯的平台。此外,深圳图书馆还成立了视障公益影院并开办盲人电脑培训班,举办了深圳视障人士电脑比赛、诗文朗诵会及读书征文活动等。与深圳及港澳地区残联等机构合作,组织残障人士参加讲座、参观、技能竞赛等活动,传递对弱势群体的文化关爱。
3.2服务形式
在新媒体环境下,深圳图书馆已经突破了最初的通借通还形式,实行“全面开放、免证进馆、分层管理、一卡通行”的服务方式,实现了自助服务,一卡通用,平台统一的模式。
推行自助服务。深圳图书馆采用RFID技术推行并完善图书馆自助服务。无需工作人员帮助,读者就可以享受“一卡通行”的自助服务,如存包、办证、查询、图书借还、预约、扣缴等。还结合本馆实际开发了“文献智能管理系统”,实现了文献定位、灵活排架、检查乱架、智能上架、自助借还、典藏防盗等功能。基于RFID技术研发的“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通过统一的网络监控、集中的资源配置与协调和强大的物流体系,将分布各街区的所有自助图书馆连接起来,实现自助办证、查询、借还图书、预借等服务,使图书馆服务延伸到城市的各个角落,使更多的人共享公共图书馆资源。
服务平台统一。为了建立覆盖全城、服务全民的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网络,深圳市启动了图书馆之城统一服务建设。深圳图书馆作为图书馆之城建设的中心馆,使全市公共图书馆在统一证号、统一条码号、统一技术应用标准、统一服务规则的基础上,为所有市民提供无差别、无障碍的图书馆服务。读者只需拥有一张“图书馆之城”读者证,就可以在加入统一服务的任何一家图书馆和全城所有自助图书馆享受办证、退证、补证、借还文献等服务,还可以一次性查询所有图书馆的资源,自主选择短信、语音电话、网络等方式享受图书续借、读者证挂失等服务,充分体验统一服务的便利、高效、均等。
新媒体应用。读者可通过网上、电话或短信方式进行查询、续借、预约、修改用户密码、实时咨询、课题服务等,还可以通过远程访问获得电子文献原文传递服务。深圳图书馆利用共享工程资源与现有网络,通过基层网点、有线数字电视网、互联网、无线网将文化资源传递至千家万户。另外,微信公众号是深圳图书馆应用新媒体的成功尝试,为读者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一是深圳图书馆资讯主动推送较频繁,及时地将馆内活动和最新通知都通过公众号推送给用户,方便读者及时知晓资讯动态。二是提供较完善的读者证管理和读者证服务。在读者证管理方面,除了提供读者证绑定和读者证解绑,还提供了读者证挂失服务,只需通过发送相应指令便可执行。基于读者证的服务方面,不仅提供了借阅信息查询和图书续借服务,还提供了独有的预借信息查询和用预付款自助扣费服务。
3.3服务共建
深圳图书馆探索政府资源与社会资源合作共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模式,由企业提供馆舍、配备相关人员及设备,图书馆提供文献资源和相关业务培训及指导的方式,先后在大型的科技园区、工业园区、厂区及社区建成开放了4个分馆。2010年,分馆新办读者证3000余张,接待读者9000余人次,外借图书近3万册次,大大满足了偏远市民和外来务工者的文献需求。
同时,深圳图书馆积极与社会机构合作,争取更多资源投入,促进图书馆服务范围的扩大和服务质量提升。先后与企业合作共建了创维、新百丽、桃源居三家分馆,与武警、驻深部队、看守所、监狱、学校等地方机构联合共建了55个馆外流通点,有效实现了图书馆文献资源的辐射和服务的延伸。另外,深圳图书馆还与市委宣传部、市司法局、市社科联等政府单位及深圳市社会工作者协会、深圳市残联、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等社会机构合作,共同举办市民文化大讲堂、公民法律大讲堂、社会建设大讲堂等活动,丰富不同读者群体的文化信息需求。
4、新媒体环境下公共图书馆发展的建议
4.1利用新媒体技术,搭建公共图书馆创新转型服务平台
公共图书馆要改变传统封闭式服务方式,利用新媒体技术为图书馆服务提供实时交流平台,实行网络化、电子化信息服务。例如,在网站上提供新型服务平台,揭示馆藏信息,宣传服务内容,方便读者使用馆藏资源等。很多图书馆利用互联网提供了实时在线的信息咨询服务,解答读者提问;以电子信箱、公告牌等形式,向公众或特殊用户群体推送信息摘编、二次文献等各种信息整合开发的成果;以手机短信息的方式发送活动通知、提示图书到期、介绍服务内容等。图书馆还可以更充分全面地利用各种新型媒体创新服务模式。比如,以微博、微信的方式撰写书评、介绍推送馆藏信息等。新技术的应用扩展了服务内容和方式,一方面既要满足人们的基本信息需求,另一方面为读者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精品化的服务。因此,有必要改变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模式,推动图书馆服务平台的转型与创新。
4.2发展社区图书馆,进一步推动公共图书馆之间的资源整合
社区图书馆是在最大范围内实现图书馆社会价值的载体。然而,我国社区图书馆发展相对滞后,单馆服务能力也有限,无法兼顾普通阅读和深层次服务。只有在其他公共图书馆的资源支持下,借助现代化的技术,突破传统的服务手段,利用社区强大的辐射能力,利用政府对社区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切实投入,发展成资源充足、服务优良的“百姓身边的图书馆”。
4.3全民阅读活动方式多样化,开展特色活动
随着网络和手机智能化的发展,全民的阅读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网络阅读和移动阅读已经开始普遍盛行,尤其是青少年群体对此阅读方式更加青睐,因此公共图书馆必须转变发展策略,更新技术,提高馆员素质,提供特色服务,以此对读者进行良性引导,推动全民阅读的发展。图书馆要对读者进行调查分析,了解不同层次读者的特点,根据其切身需求开展相关的服务,创新服务的方式,开展具有特色的活动。例如开展图书推介活动,可以借助网站、微博等平台建立与读者的交流,将专家评书、读者品书、馆员推介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良性的互动空间。另外,图书馆可以根据当地的风俗习惯开展适合的读者活动,如哈尔滨开展冰城雪雕图书展览等。还可以开展亲子家庭阅读活动,举办家庭读书会,使全民阅读深入到家庭,让孩子与家长一起学习,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
4.4转变管理模式,加强与政府和社会机构的合作共建
科学合理、灵活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可以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开发文献资源,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目前,公共图书馆正在从单一的服务向多功能的综合智能网络化的系统发展。这就要求公共图书馆的传统管理体制积极转型,以适应新型的“文化+科技”的服务体系。
新媒体的推广和应用,为公共图书馆的全面转型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传统的管理体系和服务体系还无法在短期内迅速调整以适应新技术的要求,包括图书馆的硬件设施更新、技术支持、图书管理员的规模与掌握新技术的能力等。因此,在完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过程中,政府和社会机构的支持是至关重要的,不仅体现在政府提供相应的财政资源,还体现在图书馆与政府、社会机构在服务上的合作共建。图书馆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以具体的服务项目得到政府和社会机构的支持,资源互补,形成更具活力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倪代川.论图书馆公共性[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4(5).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文化生产场;建构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2-0064-02
文化机构已经被经济化和商业化,新媒体艺术作为一种文化生产力,嵌入到经济体系的运作之中,必然包括了文化生产者的能力和所接受的教育,包括了技术之政治与经济,包括了文化生产的社会意义与文化意义,还包括了各门科学、艺术及其机构的关系。所以,新媒体艺术的生产最终将是“妥协、交易和实现”的过程。
新媒体艺术文化生产是由各种力量相互作用的“场过程”,他们的行动通过组织有关行事惯例手段的整体知识,生产出艺术作品,分析单位就是场内各子系统之间的整体性运作和不断配置组合过程,甚至就是“社会世界”本身。
新媒体艺术被温迪・葛瑞斯伍德的“文化钻石”模型与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所暗示,旨在阐明一种文化技能和实践的集体生产,文化生产者以创造性的能力积极和局部得在明显的结构中再生产,在社会构建的同时也进行着物质化的实践,他们主动介入到文化的生产世界中去,目的是使“文化或技术产品稳定了它们于其中被生产的运作场域,稳定了生产它们的实践以及包含在它们的生产和使用之中的社会关系”。
一、文化生产场与权力场
生产的国际性系统决定了中国新媒体艺术的诞生离不开国外先进新媒体艺术的催化和参照,但中国特殊的文化环境和社会语境产生了不同的文化消费观。
文化生产者通过市场和资本来争取自己工作的合法性,以至于在一个由奇怪的平行现实――体制与体制之外――构成的中国,当代文化生产者在市场空间里获得了相对自由的发展。
新媒体带给文化生产者的是一种超越中国的意识,权力循环在机构与话语的环境中,它能使系统产生特定的结果,文化生产者需要考虑如何将中国的政治、文化的特殊性所造成的影响降到最小值。同时,对权力的运作进行建设性发展,而不是强调权力如何阻止乃至压抑“真实的”自我或乌托邦式观念,有助于摆脱中国文化生产中存在的尴尬。
二、文化生产的积累与替代
创造性的倾向满载着积累性的老发明、老发现及其组合,批判性的倾向承载着交替性的发明或发现及其斗争。文化生产者总是在积累与交替的探索过程中,推进着媒体艺术的进化,他们不断探索新的行为模式与媒材,企图发掘创造新思维、新的人类经验,甚至新世界的可能性。
(一)积累
文化生产者总是在新、旧的积累和替代矛盾关系中斗争,新媒介、新技术和新理念的产生,往往是把之前的媒介、技术和理念变为一种艺术的形式。麦克卢汉认为“新媒介是新的原型。刚问世时,它们似乎是旧媒介的降格形式。新媒介必然把旧媒介当做内容来使用。这样做可以加速它们自己粉墨登场、成为艺术形式的过程。”
创造性文化生产者重现形式和成规,以期在其中重现注入残存至今的原始动力,在这样的情境中,文化表达第一眼看上去可能在形式上是保守的。但经过近距离的观察或聆听之后,就会发现古老的东西已经在新形式里被重新建构,而熟悉的秩序和成规的模式已经悄然安排妥当,旧有价值在形式的激励下又重焕光彩。
所以,创造性艺术家比发明家或科学家更像是未来的后嗣。他们致力于让一种媒介利用或释放出另一种媒介的力量,往往在融合媒介的时刻冲突碰撞,产生一种由新聚合物创造出来的强烈应力,诞生新的媒体样式,同时为旧媒介确立新的形态和位置。在这一点上,媒介表现出了先锋性。
(二)替代
文化艺术与科学一样,当认识到某种现存的手段已不再能够产生有意义的观念时,便会出现一种危机状态,接着会被具有竞争力或可替换的手法所取代。采用替代手法是缓解危机状态的一个重要力量。
现代人开始普遍适应技术加载在身上的感觉,文化生产者需要把他们从机器人的状态中解放,需要打破感官的既定模式,充分唤醒人的官能,打破平衡和恒温的奴役状态。于是,文化生产者们被迫去开发新型的感知判断方法,并寻找新的办法来阅读多重文化和多重学科的环境语言。
技术变化在文化传输史上始终是最重要的,它改变了文化传输过程所依靠的物质基础以及生产与接受手段,促成新的文化形式和体裁的涌现。高新技术为媒体艺术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它突破模拟世界的限制,将世界带入一个可预见的、正在扩张中的、似乎具有无限潜力的数字化领域,为文化创造者提供了更多的对形象和声音生产的控制,使得新媒体艺术在表达方式、造型手段和艺术形态上实现突破。
三、有限生产场与大规模生产场
布尔迪厄认为,在文化生产场中,存在着两个不同的部分,一是所谓的“有限的生产场”,生产者和消费者是同一种人,即文化人;另一个是所谓的“大规模生产场”,生产者和消费者是两类人,供求双方是不同的群体。
(一)有限生产场
1、竞争
文化冲突、文化革新都可以看成是对既定的文化合法秩序的怀疑和颠覆。一个群体或一种文化形式只有在体系中获得位置,受到认可,它才可能摆脱“无名份的状态”。 媒介与外部世界的新结合所建立的形式法则,避免了浅薄的惊讶以及随之而来的麻木,对那些离开但同时进入媒体艺术的文化生产者来说,这种结合便成其为进一步的挑战。
文化生产者或机构在生产场中为占据位置,控制场域特有的合法逻辑,相互竞争而形成了关系空间。以争夺文化制品的命名权,确立各自的品牌和象征资本,在文化市场中获得社会地位和认可,从而产生连锁的经济效益和相对权力。任何文化生产行为绝非孤立的、任意而为的,它必须在场内的拼抢中受到同行的关注和认可。
每个新来的文化生产者必须寻找途径,通过“生产时间”本身来取代对手。新生产者也必须展示他具有革新和独创性的文化关键价值,来证明对手因为落伍而被取代。另一方面,资深的文化生产者必须寻找途径,通过产品的可靠性维护自己的地位。这样激进的革新者面向未来寻找支持和拥护者,而今天的保守分子则必须面向过去找到与自己同时代的人物。
2、交流
文化产品的创造和发明是一种集体作业,文化生产者之间交换连续不断的发明,他们的头脑就结合成集体的思维。
艺术家已不再以思潮和创作观念结合为群体,而是以使用的媒体组成交流的圈子,形成一定的亚文化话语圈,出现商讨的、妥协的和主体间对话交往的新格局,在合作对话中,文化生产者追求的是不同利益间的均衡。
新媒体艺术家之间的共同语言超过了地域、民族和文化的差异,他们磨合出合适的创造环境,同时可以增加彼此的文化资本。在创意高涨的年代,社会风气、物质技术和市场条件会以累积的方式共同作用,创造和支持多产艺术家间的交流。
(二)大规模生产场
文化生产者与接受者之间存在着供需关系,从供给方面看,技术使艺术家拥有了将创意转换为可销售产品的新方法;从需求方面看,财富创造了购买力,可以为小众艺术作品提供资助,双方通过交换不一样的东西实现共同利益。
文化生产包括文化产品自身的生产过程和文化产品到达消费者后的再生产过程,文化生产者与接受者之间的交互作用是一种辩证过程,不能说一个是主动的主体,一个是被动的客体,传、受双方都是主动的。
首先,文化生产者是影响市场趣味、嗜好、主题及美学观念的主体,但不得不考虑市场的迫切需要,这些需要通常既影响文化产品的内容,也影响文化产品的形式。在后工业文明的文化语境中,文化生产者竭尽最大可能令其发展告别孤芳自赏的创造。他们通过对方法的精心琢磨来做到这一点,这种方法在概念上对于作品形式刻意安排及其挑剔,因为艺术品还会将重要的分析引入接受机制中的作品概念和配套操作,而这种接受机制是典型的社会大众化。
其次,文化产品的消费者总是与社会阶层的流动性,与艺术家地位的不稳定及其形成整体机会的增加,与生产者和消费者同时介入的摇摆不定的文化市场联系在一起的。
总之,文化生产场的最大特征,即越是倾向于自主的一端,生产越是自为的,其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但在文化场域里处于被支配的一端的文化生产,频繁地受外部权力干涉,其生产是非自律的。文化消费者对生产者的关系经历了永久的雇佣者、奴隶主、封建领主到赞助人、顾客、买主、鉴赏家、艺术之友、拍卖参与人和收藏家的变化,趋于自由和客观。
注释:
①大卫・布莱恩,作为“形成着的社会”的文化生产:建筑作为文化制造物的社会建构的一个范例,提出“文化生产的二重性”,见戴安娜・克兰.文化社会学[M].第170页.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