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学生音乐素养

时间:2023-02-14 11:24:27

导语:在学生音乐素养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学生音乐素养

第1篇

筛选;引导

【中图分类号】 G633.9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9―0120―01

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是陶冶情操的熔炉。音乐是人身心健康的营养素,渗透着各种文化内涵,影响着人类生活。在新教育理念下,教师应是一名设计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设计教学目标,创设教学情境,探讨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来学习知识,获取知识,提高素养。

一、精心筛选,言传身教

从学生方面来看,笔者通过调查了解到大多数学生喜欢轻松愉快的流行音乐。根据这一实际情况,本人在音乐教学中把教材内容与流行音乐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如,我选用了一些具有时代气息、符合学生审美情趣的流行音乐作品,如在学唱《歌唱祖国》时,引导学生列举一些歌颂祖国的歌曲《我的中国心》《青藏高原》等,并让学生唱一唱。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从中感受到爱国情怀。

从教材内容来看,传统教材在某些方面已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了。因此教师应当精选一些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现代流行歌曲,如《青藏高原》《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等,这些歌曲不仅旋律优美,而且都从不同方面表现了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从而使我们的教学不用丝毫说教,就能起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

二、正确引导,正面学习

课堂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可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探究、去辨别。外来音乐文化的冲击使得某些音乐作品日趋商品化,再加上音乐应用的范围不断“扩张”,流行音乐呈现出十分复杂的情况――良莠混杂、雅俗交织、扑朔迷离。因此,音乐教育则要立足于这种新的形势,选择恰当的流行音乐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否则音乐的审美教育目的就难以达到了。现实生活中充斥着形形的音乐,学生“被迫地”接受许多音乐信息,这在无形中就养成了一种不良的听觉习惯。教师引流行歌曲进课堂,不是媚俗地迎合潮流,亦不是简单地随大流,而是有选择、有目的地将那些健康向上、适合学生年龄身心特点的优秀作品带进课堂,以使学生接触各种风格迥异的流行音乐。这样不仅能扩展学生的音乐视野,使学生接触多元的音乐方式及信息,而且还能为他们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享受音乐,绝不盲从

新课程改革倡扬学生个性自由、以人为本,这更多地体现了人的思想和人的情感需要。课堂上引进流行音乐,不但能满足学生的心理,揭开流行音乐的神秘面纱,也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提高其分辨能力,使学生不致于陷入亚健康流行音乐之漩涡。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享受音乐并深入地去了解音乐,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其中的意味,达到音乐教学的目的。我们也可以通过音乐这一途径,使学生了解到更多的书本上未涉及的知识,帮助他们拓宽视野。因为一个音乐作品往往都会融入许多不同的创作特点及文化思想。但要教育学生不要盲目地追求大众流行的音乐,要懂得选择适合自己的音乐类型,树立正确的音乐观。因为许多流行音乐歌曲的内容不适合中学生,大多数歌曲为情歌,也有些歌曲带有暴力倾向,若是沉迷于歌词内容,容易使学生误入歧途,整天听歌也会浪费学生学习的时间。

四、创设情景,增强兴趣

第2篇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 艺术素养 音乐成长维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0-0153-01

艺术素养对小学生来说是塑造其人生观与价值观最好的途径,小学生艺术素养的形成能够有效促进其学习兴趣的培养,本文就小学音乐教学为例解析学生艺术素养培养的重要性以及有效途径。

一 小学生音乐成长维度――培养

在培养小学生音乐成长维度的过程中,要遵守三个观点进行培养教育,使小学生的学习范围轻松自主。(1)禁忌用成人的审美标准来衡量小学生,不能用传统的教育形式,强制小学生达到成人所认为的审美结果。(2)不要在小学生自主创造表达的过程中,过多地将成人的思维强加给小学生,也不要过多地干预小学生的自主思想,只需要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一定的帮助。(3)尊重小学生的自主创作意识,深入了解小学生在音乐艺术表达方面的思维以及感受,在给出评价的时候不要以成人的标准来进行硬性的回答。

在培养小学生音乐领域的艺术创造能力时,可以采用四种方式来支持小学生的音乐艺术表现:(1)与小学生一起接触、感受、发现生活环境、社会环境以及自然环境中美好的事物,在不断的深入欣赏过程中小学生能够感受到和谐的声音,自然景色的美好。(2)让小学生接触不同的声音,从中累积经验,然后用自己的方式感受音色中的强弱、快慢。(3)在小学生的生活环境中创造更多与音乐艺术形式接触的条件,丰富小学生对乐感的感受和理解。(4)理解小学生在欣赏音乐时的行为,小学生会将感受加以肢体动作表现出来,尊重他们的兴趣以及独特的感受。

二 小学生音乐成长维度――养成

1.小学音乐教学习惯的养成

冼星海:“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小学生阶段对学习的态度是积极主动的,在这个阶段想要促进小学生的发展,为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要的工作是给现阶段的小学生提供优良的学习条件和学习机会。为了支持小学生的音乐艺术能力,给小学生提供丰富的材料,可引导小学生通过唱歌、跳舞、弹琴等形式来分享艺术活动的趣味性,这样能激发小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激励小学生的学习自主探究性。这个阶段的学习培养时间是小学生童年中价值较高的,所以更要注重生活、游戏活动中的教育效果,使小学生在每一天的生活中通过与小伙伴、成人之间的交流来分享音乐艺术的学习感悟。

2.小学音乐教学环境的营造

给小学生一个心理氛围轻松的环境,使小学生的学习方式、特点能够毫不顾忌地展现出来,哼唱、肢体模仿等一些自主独特的艺术感受形式都要受到尊重,在实际条件下满足最大化的支持度,这是一个养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要加入成人的框架模式标准思维,小学生的世界是五彩斑斓的,每一种独特的想法都是在逐渐的鼓励中培养生成。

3.小学音乐艺术培养环境及家庭音乐辅助教育的影响力

小学生音乐艺术的养成环境,最重要的地点之一是家庭。影响小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的重要因素来源于家庭的教育方式,只有在关系平等、良好、温馨、和谐的环境中才能给予小学生美好事物的向往,家长在家庭中的言行举止对孩子都会造成潜移默化的主导影响,家长可以给小学生提供一些音乐类型的书籍、照片、视频等形式的艺术作品,从小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家长根据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能力提供一些相应的指导,可以引导孩子就当前的音乐形式做自己的联想,加深对小学生音乐领域艺术能力的养成。

三 结束语

在小学生音乐教育中,发现、观察、分析是教育的基础,只有通过敏锐的观察力理解小学生现阶段的需求,才能提供给小学生自发表达、创作的环境,将口号式教育转化到实际应用中,逐步调整自身的教学模式和手段,这将对今后的小学音乐教育工作以及课程改革具有非常重大的影响作用。

参考文献

第3篇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逐渐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高校中进行音乐教育,不但丰富了教育的内容,还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素质和品味,因此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作用,使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得以不断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研究音乐教育对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的具体表现,研究音乐教育在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音乐教育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的途径。

关键词:

文化素养;大学生;音乐教育

大学生的文化素养主要是指在大学生个人应当具备的素质和处事的态度。通过教育的形式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使其能够在德行、智力和情感等方面达到理想的标准,从而帮助其更好的处理问题。在这一过程中音乐教育以其独特的方式,对大学生的文化素养的提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研究音乐教育对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的相关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一、音乐教育对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的具体表现

(一)有利于健全大学生的人格

音乐教育可以通过直观生动的感性形式表现社会理性,利用优秀的音乐作品帮助大学生养成高尚的人格,在社会不断发展背景下,社会对全面型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多,通过音乐教育对大学生进行引导,可以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养成文明和高尚的品格。

(二)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音乐教育的过程是不断创造、提供审美体验的教育活动,同样的音乐作品,不同的人听来会有不同的感受,触动内心的效果也会产生差异,从而唤起大学生不同的个人情感,再通过教育的形式引导学生将个人的思维和激发的情感相结合,就会使大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个性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增强大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1]。

(三)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

培养大学生的审美兴趣的重要课程就是音乐教育,同时音乐教育的核心也是审美教育。通过优美动听的音乐,潜移默化的升华大学生的情感、陶冶大学生的心灵。从而丰富大学生的心理和情感,提供审美能力。

二、音乐教育在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音乐教育考核制度存在不足

现有的音乐教育考核制度还有待完善,而且健全的考核评价体系也比较缺乏,造成学生和教师对音乐教育的兴趣较低。同时音乐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更多的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也缺少学生主动表现音乐、讨论、欣赏的动力,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非常不利[2]。

(二)有待加强音乐教师队伍

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尤为重要的角色就是音乐教师,但是在高校中音乐教师队伍的实际水准却没有达到理想的标准,而且专业的音乐教师人才极为缺乏,即使在高校中设立了相应的艺术教育中心、音乐教研室等,但是更多的只是流于形式,并没有充足的教师数量,而且还存在音乐教师身兼数职的情况,致使对音乐教育没有过多的深入研究,难以实现理想的音乐教育效果,因此急需加强音乐教育的教师队伍。

(三)音乐教育自身的不足

在高校音乐教育课程设置上,除了本专业将其设置为专业课程,其他的专业大多将其设为选修课程,而且课程设置的时间较短,课时较少,通常音乐教育课程的学分2分。从而造成教师和学生对音乐教育课程重视程度不够。而大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对于音乐相关知识的学习较少,音乐学习的连续性也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于是导致音乐教育课程的设置对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很难发挥作用。

三、音乐教育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的途径

(一)开展音乐教育科研活动

目前音乐教师关于教学科研的活动设置的较少,开发有价值的科研活动不但可以提高教学的深度,还能够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而音乐科研活动的选择也要从实际教学的角度出发,为音乐教学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服务作用。不断加强本校音乐教师和其他院校音乐教师的学术交流活动,拓宽音乐教学视野,及时了解音乐教育的新动态,在音乐教育科研活动中遇到问题的时候,音乐教师应当主动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及时解决问题,保证科研活动的顺利进行[3]。

(二)加强音乐教师队伍的整体能力

针对高校缺乏专业的音乐教师队伍问题,在组建音乐教师队伍的时候应当积极引进专业的音乐教师人才,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对音乐教师的实际需求情况,改善不合理的师资队伍结构。另外还要不断加强已有音乐教师的专业水平,通过定期进修学习、向优秀院校参观学习等形式,使音乐教师的自身能力的提高推动整体队伍的能力的提升。

(三)丰富教材内容,合理设置音乐教育课程

在设计音乐教育教材内容的时候,应当选择大学生普遍喜爱和熟识,并具有教育意义的曲目,使学生可以在欣赏的同时达到教育的目的。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教材内容可以选择的范围有:选择具有较强民族性、普遍性的音乐作品,将色彩各异、不用风格和区域的民族音乐作品编入教材中,可以使学生在欣赏音乐作品的同时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提高文化素养。或者选择具有较强艺术性和思想性的音乐作品,突出劳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强化学生的文化认同感[4]。

综上所述,通过对音乐教育的研究,可以了解到音乐教育对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采取有效的手段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作用,培养更多全面型人才,为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作者:朱亚楠 单位:信阳师范学院华锐学院

参考文献:

[1]朱晓虹.提升大学生音乐素养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02:218+228.

[2]陆钰娟,兰海涛.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音乐素养的思考[J].音乐大观,2012,03:81.

第4篇

关键词:高职学生;音乐素养

音乐素养是音乐的综合素质教育,它是一门音乐基础课,包括读谱、视唱、音乐欣赏和音乐史等多方面的综合理论知识。它的重要性,就好比汉字、词语、语法结构对于写作的重要性一样。一个学习音乐的人,不具备音乐素养就等于是一个机器人在按照固定程序做机械表演,他就无法做到真正理解音乐、感悟音乐和表现音乐。因此,在高职院校中,培养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培养与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性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音乐教育又是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知识是人的知识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培养人的高雅审美情趣,提高人的素质的重要途径。如果不重视音乐教育,必然导致学生的综合素质不健全,进而影响学生完美人格的形成和心理素质的健康成长。因此,有效地开展好音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两者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作用。

对高职学生进行音乐教育,特别要注重音乐素养的教育。高职学生的思想还未完全成熟,外界环境的刺激容易使之情绪冲动,时常会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为。针对这种情况,音乐教师可在课堂上播放一些优美轻快的古典音乐,并结合作曲家的创作意图来讲解,使他们在赏析音乐的过程中得到艺术的熏陶,久而久之,其个人的音乐修养也会逐步得到提高。心理学家也认为,优美的音乐能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度,调节人的情绪,振奋人的精神,还有助于缓解心理、社会因素造成的紧张、焦虑、忧郁等不良心理状态。因此,高职校园内要营造出高雅的音乐艺术氛围,这对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调节紧张的学习气氛、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和审美情趣,促进校园和谐、团结、稳定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二、培养与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具体措施

1.抓好音乐课堂的教学

(1)要有新颖的教学观念

在高职院校内,音乐欣赏课是面向广大学生开展音乐教育、培养与提高高职学生音乐素养的主要途径,其目的就是为了培养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因此,在音乐欣赏课的教学中,教师要有新颖的教学观念,要特别注意自己的教学方法,不要一味强调学生应该会唱或会听哪些经典音乐作品,而要教会他们掌握各种欣赏技巧,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和精髓进而达到提高其音乐素养的目的。

在高职院校中,音乐欣赏课的课程性质决定了它在学生心目中受重视的程度比专业课要相对轻些。音乐教师要针对这一实际情况,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我的经验是在欣赏音乐作品时,除了介绍音乐家的生平、作品的创作背景外,还可以适当地增加一些音乐家的轶闻趣事,或是与作品相关联的其它学科的内容。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拓宽了学生的知识层面。

(2)要有独特的教学内容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民族众多的国家,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国光辉灿烂的历史和文化。教师在教学中讲到中国民歌这一章时,可根据各区域的特点作专题讲述,像东北的二人转、陕北的信天游、湖南花鼓戏和客家山歌等都是很有代表性的内容,可以选择性地增加一些经典民歌来欣赏。在欣赏某作品时,教师可简要讲解该区域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旅游胜地等内容,进而平稳过渡到课程内容中去,也可以让个别学生介绍自己家乡有特色的音乐种类并适当做些表演,这种形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激发他们的表演热情,使他们能更深入地了解我国悠久的音乐历史文化,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教师还要尽量选择艺术性和思想性较强的音乐作品来欣赏。选用诸如《祖国颂》、《我爱你,中国》等思想健康、内容积极的艺术歌曲来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能激发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性格和健康的心理,培养他们高尚的审美情趣。

此外,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让学生了解音乐作品的体裁和曲式结构,掌握这两点就能看清并理顺作品的主要脉络,从而对整个作品的布局做到心中有数。在选择作品体裁和曲式结构时,要遵循从易到难、从浅到深的原则,尽量选择学生耳熟能详的一些作品来分析,使学生在感兴趣的前提下对学习音乐知识做到循序渐进,逐步理解,逐步提高。

(3)要有灵活多样的教学互动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通过各种渠道对学生的音乐素养进行培养与提高。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方式具有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等优点而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巧妙地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来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教学情境的形式要灵活多样,可根据音乐作品的体裁、风格、情绪和内容的不同营造出自己需要的教学情境。在教学中借助多媒体课件的视听功能不仅可以把学生的视线马上转移到荧屏上的画面中,还能让学生在看到画面的同时听到从音响中传出来的音乐声,这样的教学情境使他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能让学生的心理快速进入欣赏音乐的状态,并能激发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多媒体课件的应用给音乐课堂带来了新的生机,既调动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又使教师教学更得心应手,还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效率和质量。

此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讲究语言的艺术性,可以在必要的时候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调节课堂气氛,也可以用抑扬顿挫的音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还可适当运用提问和启发式教学,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使学生能更好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从而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热情。这样的教学互动成了课堂中的乐趣,既使他们学习新知识有了新的动力,还增进了师生间的感情交流。

2.开展校园音乐文化活动

(1)举办各种音乐活动

大学校园中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我的平台。学校或各社团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举办诸如校园歌手大赛、合唱比赛、朗诵比赛、健美操比赛、舞蹈比赛等活动,有兴趣有特长的学生自然会积极报名参加,他们会认真对待参赛作品,从选择作品到反复练习和艺术加工,再到服装搭配等细节都是需要精心准备的,让他们在课余活动中尽情展示自身魅力、体验快乐并提高其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同时,教师也能通过这些活动很快发现学生的特长并根据实际情况对他们委以重任,使其特长得到更进一步的锻炼和提高,使之逐步成熟,这也将成为他们在毕业就业招聘时一个有力的砝码。大力开展这样的活动,既活跃了校园文化生活,又丰富了大学生的阅历,同时,还可以赢得来自社会和家庭对学校音乐教育的理解和支持。

(2)充分利用校园文化

第一,要重视爱国爱校歌曲的传唱。每逢学校的重大节日典礼场合,全校师生都会举行升国旗、奏国歌、唱校歌仪式。这种规范化、合理化的仪式活动,能够让学生的爱国意识和爱校意识在校园集体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得到增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宣传爱国教育和爱校教育的途径。

第二,要美化校园的上下课铃声。校园的电铃声单调、刺耳,每当上下课铃声响起时,那些距离铃声较近的人总会不由自主地用双手捂住耳朵来减少这种噪音的污染,很明显,这已经影响到学生的听力健康了。如果能把这种有噪音的铃声改为悦耳动听的音乐声的话,这种改进不仅同样具备原来铃声的提醒功能,还能为广大师生带来美的享受和愉快的心情,自然会被大家欣然接受。

第三,在校园内开设音乐专栏。针对学生对校园里灯箱上、路牌上和教室里悬挂的那些带有哲理性的名人名言已经习以为常的现状,学校方面可以考虑在校园的某些特定区域开设一些音乐专栏,介绍一些音乐常识和名家名曲的相关内容,这种充分利用校园音乐文化的尝试,能够为培养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这更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热爱校园文化的重要途径。

第四,在校园内播放优美音乐。校园在上下班时响起的每周一歌能让人深切感受到聆听优美的音乐是一种高品位的精神享受。特别是我院校园广播站在不同时段播送新闻时选用了不同风格的背景音乐,更让人有愉快的心情来听新闻、品音乐,一举两得,这更是一个陶冶学生情操、培养与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有效途径。

三、结语

总之,高职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与提高,对于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健全大学生人格,促进校园和谐、团结、稳定发展有着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音乐教师们要肩负起这一历史使命,及时掌握最新的音乐教育理念和知识,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探索音乐素质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使学生的音乐素养得到培养与提高并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和高雅的审美情趣,为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而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谢霜.高职院校大学生音乐素养教育的若干思考[J].辽宁

教育研究,2008,(6).

[2]陈榕.浅谈如何提升高职院校学生音乐素养[J].中国科技

博览,2009,(2).

[3]苏敏.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音乐艺术教育――当前大学

第5篇

音乐教育音乐素养存在问题改善措施一、当前中学生音乐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

音乐教育是指通过音乐作品,加之实际的音乐实践来达到学生在音乐欣赏、音乐表演或者创造等方面能力。然而,音乐素养不仅仅包括音乐教育,还包括有关音乐的基础知识等理论性内容。当前我国各大艺术类院校或者各种音乐类考级、音乐类比赛,不仅仅要考察学生乐器使用能力,同时还要对学生的音乐素养进行一系列的考核。从某种意义上说,音乐素养才是一个学生音乐综合素质的基础与关键。目前我国中学生音乐教育已经受到广泛的关注,但是具体的教育效果并不乐观。很多中学生只是一味地去练习演唱技巧或者乐器的使用熟练程度,从表面上看学生对演唱技巧或者某种乐器使用的非常熟练,技法也非常绚丽,但稍微做些改变,学生就不知道该怎么办,更有甚者让他们看谱去演奏就不会了。学生们学了很久的音乐,只会演唱或者演奏固定的曲目,其他类型的完全不会,更谈不上自己创新了。音乐是什么,音乐对我们的生活起到什么作用,怎么利用音乐去改变改善或者丰富我们的生活,这些问题对于学习音乐的学生而言才是最关键的。笔者通过近些年的调查研究发现,很多学生在进行音乐素养课程学习时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就以小提琴学习为例来说,学生的识谱能力以及节奏感普遍比较差,如果让他们单独去学习某几个音符,基本都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之所以进行小提琴学习时,学生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是因为小提琴不同于钢琴类具有固定音高的乐器,它需要通过自我的听觉以及感官来把握小提琴的演奏。所以小提琴教学需要教师着重训练学生的识谱能力以及节奏感的把控,通过不断地训练让学生能够体会到小提琴的演奏技巧。还有一些学生学习的是声乐,但是同样存在的问题就是学生的识谱能力以及节奏感的把握。这些学生对自己较为熟悉的歌曲往往能够很好的演艺,一旦让他们自我去识谱演唱就很难做到。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强调最多的就是歌曲歌词的准确性以及演唱表演的能力。长此以往,学生即使有着高超的演唱能力,但自我独创或者自我提高基本没有可能。所以,音乐教育中音乐素养的教育才是关键,他关系着学生在音乐道路上的长久发展。

二、改善意见

1.理性看待社会上存在的各种类型的音乐考级

“音乐对于一个人综合素质以及道德情操方面的影响很大”,这个说法现在已经被人们广泛接受,随之而来的就是社会上对音乐学习的热情度。现在很多中学生在课余时间都会去学习一个乐器或者学习演唱,家长也逐渐支持学生们加入到这个音乐学习的大潮中。正是因为社会的广泛关注,使得各种类型的音乐考级、音乐比赛不断涌现出来,有时会让人感觉到眼花缭乱。社会上有很多针对于考级内容而编制的教材,这些教材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学生提高音乐技能,但是对于学生全面掌握音乐理论以及培养学生音乐素养作用并不是很大,有时还会影响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有些学生通过了考级,就认为自己具备了很优秀的音乐素养,但在自身发展上又碰到了很大的瓶颈,这就会对其产生一定的误区,不知道自己到底该怎么继续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所以,社会音乐类考级一定要制定较为全面的考察范围,不仅仅要考察学生的音乐技能,还要考察学生的音乐素养,国家以及相关音乐协会要制定相应的考级教材,用优秀的教学内容去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

2.社会上各类培训机构要以负责任的态度去培养学生音乐素养

现如今,社会上存在的各类音乐培训机构已经成为学生学习音乐的主要途径。音乐素养训练、音乐考级专项、乐器短期速成等各种教育教学类型层出不穷,很多家长和学生仅凭着自己的兴趣去选择所接受的培训类型。音乐素养培训是一个系统的课程,它需要学生进行全面的音乐基础知识、乐理理论进行学习和掌握,需要学生知道如何自由运用所学知识来提高自身音乐技能。但是现如今很多学生通过乐器速成班,生硬地去学习一些乐器。这种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让学生掌握一些音乐知识,但是长此以往,学生不仅没有对音乐更加感兴趣,反而会因为学习的难度加深、自身知识水平的限制,逐渐的失去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所以,现在社会上的各类音乐培训机构要负起责任,要保证那些真正想学习音乐的学生能够通过培训机构不断地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能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能够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自觉地去学习音乐知识。

三、结语

音乐相对于人文科学、自然科学而言,较为复杂较为神秘,它是通过对人感性的影响来作用于人的思维或者生活方式。从表面上看,不管是乐器演奏还是声乐演唱,只要通过反复练习、刻苦训练都能够达到很高的水平,但实质上音乐更为深入的内容,只有对音乐有着自己的理解,才能够表现出来个人特色。中学是一个人性格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如何通过音乐来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道德情操,是每一个音乐教师所需要考虑的问题。音乐技巧的教授固然重要,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学生音乐素养的培训,只有不断地提高学生音乐素养,才能够通过音乐来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创新、自我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曹理,何工.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2\]刘宝瑞.浅谈音乐课堂中的素质教育\[J\].科学教育家,2009,(1).

第6篇

一、利用学校教学设施,拓宽学生音乐视野

学校教学设施是教育教学活动开展和实现课程目标的具体保证。教师应当高效率地利用这些设施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1.利用教学设施,培育音乐文化氛围

高效益利用校园教学设施,学生学习的内容和形式会更加生动有趣、丰富多彩。除了用优美的音乐声代替紧张刺耳的上、下课的电铃声外,在课间,可利用校园广播播放一些优秀的、具有代表性的、反映时代精神的、不同体裁的歌(乐)曲。在每周的校园电视节目中安排“音乐欣赏”栏目,内容如:儿童歌曲、流行风、民乐、外国音乐赏析、戏曲、歌舞剧和芭蕾剧片段欣赏等。由于从正面积极引导学生客观看待流行音乐,也就在无形中抵制了一些不适合儿童健康成长的流行音乐。学生通过欣赏民族音乐将会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通过欣赏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拓宽了他们的审美视野,认识世界各族音乐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尊重和热爱。并弥补了课堂内音乐曲目的不足和涉及面窄的现实情况。

2.利用网络平台,实现教与学的互动

教师网页是一个内容丰富的、师生间可以相互交流的学习平台。网页可设“知识讲座”、“音乐欣赏”、“下载中心”、“师生交流”、“心灵感悟”等栏目。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习基本的上网、注册、下载、上传文件等网络知识,并进行实践操作。学生随时把收集到的音乐知识、最新信息,以及心得体会等内容通过网页平台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当自己在学习生活中遇到感兴趣的话题或问题可以上传到相关栏目,师生一起来讨论。既实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又掌握了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学生个体的资源与师生共享、交流,避免了以往教育教学中信息单向交流的弊端,实现了教与学的互动。

3.利用音乐学习角,实现学习资源共享

音乐室和专用教室是教师日常学习、生活的场所之一,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一资源,更好地服务于教师和学生呢?除了布置内容以音乐为主外,教师与教师、学生进行协商,采取自愿原则,把与音乐有关的学习资料(包括图书、音像、实物、音乐网站和网页资料等)上交,并对所有资料进行登记、整理、归类,供师生阅览、欣赏和实践,以此来弥补教材和音像资料的不足。在与学生交流协商、提供资料的过程中,学生关心同学、集体、共同进步的良好个性也得到了培养;教师身体力行的行为在教育中起到了榜样的作用。

二、整合教育教学资源,形成音乐教育合力

1.拓展音乐学习空间,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教师利用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其他学科的特点,采取了填词、画画、创编简单舞蹈、制作简单打击乐器、作曲、音乐剧、配乐朗诵、情景剧等学习方式,并利用课堂、中队活动、班际联谊会、学习角等形式予以展示。学生可以独立进行,也可以自由组合,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这些方式既有动手实践的机会,又有成果的展示。教师通过积极的评价策略,及时予以肯定,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探索、体验、表现音乐内涵和实现自我价值时,学生创新潜能也得到了开发。

2.学科资源进行整合,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音乐教材内容只能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音乐家和音乐作品。教师也只能从音乐这个基本主线出发,让学生涉猎与音乐有关的、更广泛的其他艺术形成。教师曾实践采用不同学科教师进行联袂教学来共同完成一个单元的教学任务。并积极与书法、绘画、摄影、舞蹈、体育、语文、英语、综合实践活动课、音乐兴趣小组等学科和社会性的活动相联系,围绕音乐文化这一中心内容展开,积极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去探索、体验、发现更多的文化艺术的精髓。学校与社会教育教学合力的形成,培养了学生更广泛的兴趣,其艺术素养在实践中也不断提高。

3.建设开放型艺术节,提供学生展示的舞台

学校一年一度的艺术节应当成为面向全体学生、师生全面参与展示的舞台。艺术节不应当仅是音乐类的活动,其内容应更加广泛,如美术、书法、表演、摄影等,因此,构建开放型艺术节是学校艺术活动的目标。除了学校兴趣小组的文艺汇演展示外,各年段可以根据学生心理特征和实际情况设立如歌咏比赛(独唱、重唱、表演唱、合唱等)、摄影作品展、书法作品展、表演类(舞蹈、小品、相声、时装设计与表演、戏曲、课本剧、音乐剧等)、影视剧展播、音乐讲座,以及其他艺术类讲座等活动。建立一套相应的动员、指导、展示、评价、总结的有效机制。评价方式以学生评价、过程性评价为主。学生在全程参与中积极主动实践、体验、享受艺术所带来的美,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学生有了自我展示的舞台,体现自我风采、实现自我价值的时空,其艺术素养在实践活动中也得到了提高。

4.开发家庭社区教育资源,构建立体教育网络

学校、社区、家庭是学习的三个主要资源,要把可利用的学习资源进行开发整合,使教师的学习方式、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可以采取聘请社会各界贤达、家长,建立校外辅导员队伍的方式,并把相关的学习内容按类编目整理,建立课程资源,邀请他们利用空余时间来学校讲座、上课、与学生座谈,指导学生动手实践、调查研究一些音乐现象等,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

第7篇

关键词: 职高音乐教学 欣赏课 音乐素养

引言

音乐欣赏课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陶冶学生的情操,进而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观,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因此,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教师都越来越注重音乐欣赏,然而,目前职高学校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就是学生不能够认真对待音乐欣赏这门课程,存在交头接耳、昏昏欲睡甚至偷偷地用耳机听流行歌曲的情况,完全不符合教育目标的要求,学生不能有效理解和感受音乐。考虑到上述情况,职高学校强化音乐欣赏课教学,有效提升学生音乐素养迫在眉睫。为此,笔者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1.目前音乐欣赏课中存在的问题

1.1学生音乐基础薄弱

就职高学生而言,绝大多数学生的音乐专业文化基础比较薄弱,知识结构较为单一,因此,教学工作者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就需要注重为学生安排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进而帮助学生形成美感,加深理解。然而,由于学生的音乐知识基础较为薄弱,这在很大程度上将严重影响学生对音乐的欣赏,导致对音乐的欣赏停在较为肤浅的层面,更有甚者会深陷“形式即内容”的误区,进而不能够有效地把握音乐中所承载的时代文化内涵。就目前的教训模式而言,一方面达不到音乐家的素质要求,另一方面与素质教育的思想目标相悖。

1.2大环境不容乐观

近些年,在艺术院校招生规模不断增大的大背景下,以及音乐院团的相对萎缩,这种情况在地方变得尤为明显。此外,音乐专业人才市场在供需方面产生的日益增大的矛盾,依据专业模式培养的音乐类毕业生中的一些人进入普通高校,进行非专业音乐教育工作,这项工作的主体就是音乐欣赏课。这些从事教学活动的来自专业院校的教学工作者在进行实际的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往往表现出非专业的窘态。

1.3其他问题

普通高校大学生较职高学生而言音乐素质较低,并且音乐水平较低,却拥有较为专业和扎实的综合知识。此外,职高音乐教学中所采用的模式一直是专业音乐教育的机制,将音乐欣赏课作为核心的理论课教学,就方法而言,与专业音乐教学相符合。职高学生在进行课堂活动的过程中往往持重技能轻修养的心态,由于专业音乐基础较为薄弱,并不能够很好地理解和感悟音乐的形式美。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还可能是由于综合素质和艺术视野的局限,他们对音乐内容美的文化观照无法达到普通高校学生的广度和深度。

2.强化职高音乐欣赏课教学的措施

2.1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

职高学生大多来自乡镇和农村,基础知识并不牢固,造成这样的情况的原因主要是中学过度追求升学率,而忽视了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教学工作者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基础知识的培训,磨刀不误砍柴工,的确,只有在学生掌握扎实的基本功的基础上,才能够确保学生高效学习。

2.2通过多媒体教学调动学生欣赏音乐的积极性

若说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那么音乐则可以称之为一种听说艺术。教学工作者在组织学生进行音乐课堂活动的过程中,要注重结合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的功能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音乐情境[1]。例如,在讲述《草原放牧》这一首歌的过程中,教学工作者可以通过插播动画片的方式,让学生在进行音乐欣赏的过程中对相关故事情节和人物特点加深理解和认识,确保学生在一种较为轻松和谐的状态下欣赏音乐,得到美的享受。此外,教学工作者在讲述《沂蒙山小调》的过程中,可以按照与其相关的内容插播青山、绿水、牛羊、丰收的庄稼,在此基础上播放歌唱家的演唱画面,这样更能使学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提高对作品的兴趣。

2.3将音乐欣赏和多元文化联系起来

从某种程度上说,音乐是一门艺术学科,不能够脱离其他课程而独立存在和发展,而必须较好地与其他艺术形式和学科相结合才能够真正实现音乐欣赏的真谛。因此,教学工作者在开展音乐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将音乐欣赏与多元化联系起来,这样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有效开阔职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眼界,进而能够行之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有利于学生音乐素养和整体音乐素质的有效提升。考虑到上述优点,教学工作者在开展职高音乐欣赏课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将音乐欣赏与多元文化结合起来,有效地将职高音乐欣赏课堂的独特魅力展现在学生面前,进而达到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目的。

结语

教学工作者在开展职高音乐欣赏课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充分了解课堂发展现状及学生所处的心理和学习状态,适时发现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进而实现学生综合音乐素养的提升[2]-[3]。

参考文献:

[1]褚震.谈高职高专音乐专业中西方音乐史与音乐欣赏的综合教学[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69-70.

第8篇

【关键词】音乐通识课;大学生;音乐素养

前 言

伟大民族的发展,不仅需要音乐文化的陶冶,也需要对广大民众的音乐素养进行培养,大学生作为我国未来发展的主力军,推进大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是势在必行的。音乐与人类发展具有紧密的联系,对于人类的社会生活具有重要的影响,加强对于大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有助于培养出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高校所进行的音乐通识课教育就是一种提升大学生音乐素养的有效手段,可以起到缓解学习气氛、完善学生人格的作用,是提升大学生音乐素养的原动力。

一、音乐素养的含义

对于音乐素养的理解,我们要将素养分开来解读,素是指音乐素养,养是指音乐修养,要求当代大学生不仅要具有基本的音乐知识功底,同时对于音乐还要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音乐素养的培养对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音乐的陶冶可以使得人们感到轻松愉悦,缓解紧张心情,通过对于不同音乐作品的涉略,可以提高人的修养品味,有助于构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要想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加强广大民众的音乐素养的培养。

二、音乐素养培养的重要地位

素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要求当代的社会教育以社会需求以及人的实际发展为主要目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保障学生在课程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素质教育要求当代教育要面向社会面向未来。高校开展音乐教育不仅是对于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同时也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度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人格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有效的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全面素质的培养。

三、高校音乐通识课教育的作用

1、通过高校音乐通识课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想象力是人类特有的天赋,指导者人们社会活动的进行,世界上每一件物品的创造都是人类想象力的体现,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高于知识,对于人类发展的作用要远远大于知识的作用,音乐教育具有美育功能,高校通过开设音乐通识课让学生对于音乐节奏、旋律、曲式结构、表现手法等有一个基本的了解,音乐创造者通过音乐作品与听众达成共鸣,使得听众能够对于音乐作品的内容及画面进行想象,让学生通过对于音乐作品的感悟对其创造性思维进行开发,有助于其创造力的的培养。

2、通过音乐通识课可以使得学生人格得到完善。音乐与人之间存在一种微妙的关系,通过音乐可以对于人进行教育,所以音乐又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音乐是音乐创造者对于实际生活的反应,表达了创造者对于生活的实际领悟,传达出积极向上的感情,通过音乐作品的传递于听众形成感情上的共鸣,使得人们可以形成一种积极健康的人生价值观,对于事物有一个正确的分辨能力,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未来生活。当代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喜欢追求新奇事物,性格较为敏感浮躁,所以需要利用音乐对其教育,利用艺术的魅力对其进行熏陶,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完善其人格,使其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

3、利用音乐通识教育可以调节心态。当今社会是一个快节奏的社会,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激烈的社会竞争,人们的压力逐步增大,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对于社会适应能力较弱,社会竞争极易对其形成巨大的精神压力,从而对其心理发展造成影响。不同的学生由于成长环境、所受教育的不同,导致其心理成熟程度不一样,抗压能力也不一样。音乐通识教育可以利用音乐促进人脑半球的协调发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于人的心理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通过研究表明,受到过良好音乐教育的人的心理素质要优于没有受到过音乐教育的人,所以为了使得当代大学生得到健康发展,就必须开设音乐通识课,对其进行音乐熏陶,提升其音乐素养,形成健康的心理,有助于其健康成长。

四、当前高校音乐通识课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学课程单一。虽然当前大部分高校已经陆续开始了音乐通识课,但是在课程的设置上较为随意,没有注重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在所设置的课程中,以西方交响音乐的欣赏为主,这是一种单一的课程设置,缺乏对于我国具有民族特色以及世界范围内优秀音乐的关注,只是关注一种单一的音乐形式,不能够对于音乐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不利于培养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

2、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当前从业与高校音乐通识教育的人员大多毕业于专业的音乐院校或来源于优秀的音乐表演团体,具有较为扎实的音乐专业功底,但是对于教育方面的知识却是尤为欠缺,由于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在实际教学方面缺乏一定的实践能力,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大多数音乐教师毕业于专业的音乐院校,综合文化素质不高,不能够对于知识进行一个简单直接的传授,不利于学生对于音乐知识的学习与理解。

3、缺乏课外实践。课堂是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理论知识只有在实践中才会得到升华与发展,当代音乐教育知识注重于课堂知识的教育,不注重课外的实践教育,教学体系不完善,学生没有展现特长的地方,打击了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积极性。

五、如何通过音乐通识教育提高大学生音乐素养

1、引入新式教学手段。传统的音乐教学教学模式陈旧,打击了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在新的发展时期,引入新的教学手段进行课堂教学,利用多媒体软件辅助教学,将原有的静态教学模式动态化,通过画面、声音的配合将教学内容生动鲜明的表现出来,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培养起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为后期的音乐学习提供原动力,提高音乐造诣,提升音乐修养。

2、大力推崇高雅音乐。通过对于高雅音乐的推广,可以使得当代大学生受到高雅艺术的熏陶,提升学生审美素质。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对于物质与精神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原有的落后的音乐已经不能够满足人们对于音乐的需求了,所以要大力推广高雅音乐,培养学生高尚的生活追求,满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3、大力发挥高校音乐教师的能动作用。当前的高校音乐教育中,由于部分教师缺乏责任感,不注重课堂教学质量,欣赏音乐作品是主要的课堂教学内容,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对于音乐通识课重视力度不够,阻碍了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要改革教学模式,不断完善自身专业能力,提高艺术修养,学会发现美,并将这种美传递给学生,对于学生发展进行引导,逐步提升学生对于音乐通识课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第9篇

【关键词】音乐教育 声乐教学 学生艺术素养 培养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6-0068-01

声乐是多元文化不断交错、共同汇聚所产生的文化成果,每一部令人印象深刻、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均代表着创作老师独特的情感世界,且不同时期的音乐作品代表着不同时代的光芒和色彩。音乐课程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学科,其对学生情操的陶冶以及良好修养的养成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基于此,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艺术素养培育,引导其不断开阔视野、提高技艺,从而为今后的音乐道路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

一 声乐教学中学生的艺术素养

在声乐的教学中,艺术素养是一个广义概念。首先,学生应具备较强的专业技术功底,因为,这不仅是学生学习声乐的重要基础,更是其所学专业的特色体现。其次,学生在学习艺术作品时,应深刻地领会到作品的真实情感与精神实质。学生不仅要在教师的指导下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还应与创作者感同身受,进而产生艺术共鸣。再次,学生应在领会优秀作品内涵的基础上进行作品创作。学生对原创作品不应仅局限于模仿,其应具有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并通过自己对作品的理解重新演绎、诠释。由此可见,学生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艺术素养的养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学生持之以恒地学习的过程,不仅需要学生的刻苦努力,更需要教师的悉心指导。

二 提升学生艺术素养的主要途径

1.技、艺并重,不断提升学生的表演能力

教师不仅应重视学生声乐技巧的培养,更应积极引导学生,使其能够挖掘出优秀音乐作品中的丰富情感。只有在自己亲身体验作者的内心与情感世界的基础上才能够生动、真实地传达出音乐的内涵,进而感染观众。因此,教师应加强学生二度创作的演唱训练,使学生在进行作品演绎时能够有感而发,并加入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从而完美地演绎出作品的精华与内蕴。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舞蹈和乐器等辅助手段增强学生的表演能力和临场发挥能力。在重视学生声乐演唱技巧的基础上关注其艺术素养的养成,不仅能够深化学生的音乐知识,更加有助于学生音乐技能与素养的提高。

2.因材施教,倡导个性化发展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其特殊性,所以,教师应根据每一位学生的不同声音条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声乐是一门具有科学性、复杂性与独特性的学科,虽然每一个独立个体发声器官的生理结构相同,然而,由于性别、年龄以及声带和共鸣腔体的不同导致其音色不同,不同的音色形成了不同的演唱声部。因此,在教师进行声乐教学时,不仅要关注教学的整体进度,还应关注每个学生的独特性,从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的放矢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3.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在声乐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式为主题教学,其主要是运用多方面的素材对同一个主题进行诠释,此种教学方式能较为显著地增强学生的文化修养,并以此来带动其声乐技巧的提高。此外,情境教学也是声乐教学中极为常用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创设情境,使其在声乐的学习过程中感受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生活气息,进而提高其音乐素养。教师可将不同地域、不同风土人情以及不同民间习俗等以资料的方式加以展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进而使其情感融入情境中,反思以往练习中的不足之处,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技巧与素养。

三 小结

古人云:乐者发于声,声者发于情。可见,在我国的音乐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与表演能力,不仅仅是人才培养需求的重要体现,更是其服务众生要求的重要体现。为了更好地传播先进文化,促进我国声乐艺术的不断发展,教师应不断创新教学方式,从而使学生能够在技、艺共同发展的基础上感受音乐的巨大魅力与震撼力。在音乐教学中,鼓励学生将声乐技巧与自己的真实感受相结合,使其真正进入到以情带声、声情交融的音乐世界,成为音乐技艺与素养并俱的音乐人才。

参考文献

[1]张钒.高校声乐教学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关注[J].大众文艺,2012(14):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