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2 08:10:06
导语:在日本文化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危机意识与进取
长期以来,一种生存危机和前途渺茫的不安感时常困扰日本人的心灵,使得他们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忧患意识。究其原因,客观上是因为日本国土面积狭小、资源贫瘠匮乏,自然灾害频发,主观上是由于日本一直处于中、印、俄三大文明古国边缘,以自身古代文明与三大文明古国比试,造成日本国民心理紧张,时常伴随一种危机意识。①早在日本文化形成期,在与发达文明交往过程中,日本人多因这种不安而产生自卑心理。
日本进步史学家井上清就此指出:“从《海国兵谈》②起,已经萌生了所有的日本人,无论贵贱上下都应当防卫日本的思想。这种全民族‘防卫日本的思想’和至日本明治维新前一切对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的思想,以及以这种思想为出发点的排外、攘夷行动③,其所表现的民族意识都是前近代民族意识,是一种自然属性居多的民族意识。这种民族意识的重要性是保持原来的自我,维持民族的生存和发展。”
日本民族拥有止于至善的特有精神和善于将“危机”转化为“机遇”的内质心理,这促使他们不断积极进取,积极学习外部先进文化。在日本民族文化发展中,他们不忌讳承认自己的文化曾经落后,更不嫌弃自己的历史贫乏,先拜中国为师,后结欧美为友,主动走出去,虚心请回来,如饥似渴地汲取异国疆域的优秀文化,修补自身文明的鄙陋。岩仓使节团④“任务书”这样写道:“东洋各国现行之政治风俗不足以使我国尽善尽美;欧美各国之政治、制度、风俗、教育、营生、守产,无不超绝东洋,将此开明之风俗移往我国,以使我国迅速进步至同等化域。”木户孝允⑤通过对欧美各国的考察得到的结论是:日本人“与今日美欧诸州之人决无不同,只在于学与不学而已”,因此提出抓民智,“其为急务者,莫先于学校。”田中角荣《日本列岛改造论》更为论言:“衡量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主要是看其国民性的活动半径,日本要按做‘世界公民’的要求来培养国民,教育后代。”日本引进先进文化,常常在模仿的基础上加以创新,精益求精以求超越,这种精神是促使日本成功的力量源泉。
危机意识对于一个民族既是一种生命力,又是一种巨大的精神财富。对于战后日本的崛起,日本作家户川猪佐武认为:“美国所带来的所有物质文明,都使他们(日本人)一味惊异,善于思考问题的人们痛感大大落后了的日本与相当先进的美国文明之间的差距,不能不激起一种要超赶美国的热情和使命感。”日本在有强大压力的情由下,常把压力变成为一种强大的民族凝聚力,积极进取并超越危机,他们敢于同舟共济,身居列岛而放眼世界,哪里有他们的利益,哪里也就变成了他们的“国土”。
日本对外咄咄逼人,以其进攻获取安全。但一旦越“界”,日本独特的危机意识便使得日本军国主义崛起,就会走向其相反的路途。以邻为壑,这样的危机意识至今仍在促使日本对邻国的快速发展而忧心忡忡。特别是对于正在崛起的中国,日本不断渲染“中国威胁”、构筑“对华包围圈”,严重影响了中日关系的正常发展。
集团意识与和谐
日本人对群体、对集团具有一种强烈的的归属感,他们都有自己的“集团”。只有置身于这样一个集团或潮流中,将自己全部融入到集团里,日本人才会觉得找到了自我位置与价值,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日本集团意识的形成与其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生活条件恶劣、可耕面积稀少,地震灾害频发,日本人不得不依靠团队的力量来对抗恶劣的环境;而以种水稻为主的稻作文化圈更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协调,日本以家庭为单位横向结合的村落共同生活,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合作的观念。
日本著名学者森岛通夫指出:日本所处的社会观点认为,社会并非个人竞争的场所,而是一个队与另一个队竞争的集体竞争的地方。公司雇员之间的和谐,以及他们对公司的献身被认为是最重要的,而员工之间的竞争则不被看重。这些组成了日本工业的“国家队”的公司雇员们是作为一个单一的、团结的整体去与他们的外国同行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讲,日本社会是一个激烈竞争的社会,但它并不产生个人之间的竞争,个人要在集团竞争的战场上冒着生命危险工作。日本人对集团的献身精神达到了惊人的地步,工作热情高涨乃至达到狂热的程度,是当代集团意识最明显的表现。
日本也崇尚极强的个性,信守“个人发达”,但这种个性往往需要与集体联系在一起,建立在集体观念之上。美国著名日本问题研究专家赖肖尔曾指出:“日本人与美国人或西方人的最大差别莫过于日本人那种以牺牲个人为代价强调集体的倾向。”在日本,为了进一步强化集体意识、团队精神,日本企业内部强调“和亲一致、以和为贵、让而不争”的和谐理念,提倡奋斗,把集体作为自己的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尽量融合感情,减少摩擦,避免内耗,协作共奋,做到“使整体力量大于部分力量之和”。日本企业提倡在内部“让而不争”是为了形成一个战斗集体,但在外边则是“争而不让,争而必胜”。中根千枝认为:日本之所以在近代工业革命和军事革命中后来居上,其内在原因在于国民的服从性极强,这种意识的根源就是来自集体主义。
集团主义是日本民族牢不可破的文化心理模式,是日本民族的精神财富,其深深地影响着日本人的思想和行为,赢得日本崛起。但日本集团主义的群体文化的负面影响也加剧了岛国日本的封闭性与排外性,导致了日本国家主义走向极端化,对于日本与国际间的正常友好交往十分不利。
等级文化与忠诚
日本社会为纵向社会结构,等级制度相当严密。由于等级文化对权威和秩序的尊重,造成等级制度下日本国民基本安分守己。在日本的家庭及人际关系中,年龄、辈分、性别、阶级决定着适当的行为。在政治、宗教、军队、产业等领域,也都有十分严格的等级划分。无论是上层还是下层,一旦逾越其特权范围,必将受惩罚。中根千枝强调日本等级文化具有两个基本的特征:一是“纵式结构”,人们在集团中要依据一定的标准排出序列;二是在这种制度下对权威的服从。
只有严格遵守和维护等级制度,日本人才会感到安全,有了这种安全感日本人就会埋头于工作事业。前日本首相池田勇人认为:“日本人在生活中的一个传统是寻求某个富有而有影响的庇护者的指导、帮助和支持。日本人渴望某个强大国家的有意义的保证,正如人们渴望雇主、政治上的良师或富有的朋友的支持一样。”从中不难看出日本一直在寻求与美国这样的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为盟的这一等级文化思想。正如同吉田茂所说:“日本从明治维新到大正年间国运隆盛,主要采取了日英同盟和对美合作的外交政策,日本外交的根本方针必须放在对美亲善这个大原则上,今后也不会改变,而且也不应改变。因为这不单是战争结束后的暂时的惰性,也是遵循明治以来的日本外交的正确路线。”
在日本的社会组织中,日本民族国家观念极强,人际关系强调“和谐”。近代以来,日本形成了一个以天皇为中心的稳定的等级体系,并将它演绎成为一种对忠诚的信仰。日本人会不自觉地意识到自己的等级,同时按照等级来区别对待事物与他人。
战后,尽管日本人的权威意识与等级文化发生了一些变化,天皇也只是作为一种象征而存在,但传统的等级文化依然深深地影响着日本。在日本人看来,等级文化得惠于恩情伦理观念维持,一旦受恩于人就应对其人负有“债务”,而且必须偿还。日本人报答天皇之恩称为“忠”,报答父母之恩称为“孝”,当“忠孝”不能两全之时,以往的日本人会先对天皇尽忠,而后杀身尽孝,在他们看来这是道德的最高境界。在日本,“恩”与“忠”紧密相连,日本人将忠诚、孝顺和对长者的义务相结合,塑造了日本人三位一体的价值观,并以此来调节权威、血缘纽带和各年龄为基础的等级关系。日本人认为,沟通好感情,协调好人脉,也就弥合了社会之间的空隙,便可激发人们献身集体,报效国家的感情。
忠于公司、献身事业、与自己所在的集体共患难、忠诚报国,这已成为日本企业精神的重要内容。这种力量引导日本重建家园,振兴经济,变精神力量为物质力量,使日本在短期内创造了经济奇迹。然而,由于等级文化的影响,也使日本养成了常以国家位置和等级的眼光处理国际关系,常常助长国际秩序的不公正与不公平,进一步导致了国际秩序的不稳定。
大国思想与奋起
日本国际政治学泰斗高坂正尧在其《吉田茂》一书中有论:战后造就日本经济崛起的吉田茂路线只是日本实现“强国目标”的一个手段,不是不要军事,而是在特殊状况下的“韩信胯下之辱”,二战后日本国家发展战略的唯一目标,就是让日本重新成为世界的“一等国家”。
日本在各方面对其大国地位积极主动的追求是与其大国思想的战略密不可分的。例如日本曾在美国黑船胁迫下签订不平等条约,不得不开放门户,后到打赢日俄战争实现崛起,提出所谓“大东亚共荣圈”,先后侵入朝鲜和中国,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的战火。又如日本从二战落败后被美军占领,后又到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创造出令世界惊叹的经济奇迹。
对于日本的两度失败而又两度崛起,美国华盛顿大学著名日本问题专家肯尼思·派尔认为:除了一直受到研究者关注的日本民族的勤奋刻苦和善于模仿等因素外,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一直具有一种强烈的大国思想,为实现该目的而在不断调整和变革自己,以求能达到最大程度地利用当时的国际秩序与国际机制的文化。福泽谕吉在其名著《文明论概略》⑥中对此亦有所描述:“我国人民骤然接触到这种迥然不同(西方)的新鲜事物,这好比烈火突然接触到冷水一般,不仅在人们的精神上掀起波澜,而且还必须要渗透到人们的内心深处,引起一场翻天覆地的大骚乱,这种骚乱是全国人民进军的奋发精神,是人民不满足于我国固有的文明而要求吸取西洋文明的热情。因此,人民的理想是要使我国的文明赶上或超越西洋文明的水平,而且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日本的大国思想与日本传统的神道文化密切相连。撰写于14世纪的《神皇正统记》最早汇总了流传已久的“神国”思想。据戴季陶《日本论》所写:“日本人迷信他们的国家,是世界无比的国家,他们的皇室,是世界无比的统治者,他们的民族,是世界最优秀的‘神选民族’。”日本这种国体论又通过神化“万世一系”的天皇来达到表述至上的观念,使“日本人将对于种族、文化、国家的感情融为一体,对于本国及其传统文化怀有强烈的优越意识”。日本的神国思想为日本近代的崛起史提供了独特的巨大的精神储备。
近代,日本大国思想越发强烈,极力宣传扩张有理,他们宣称“皇大御国乃天地间最初成立之国,为世界各国之根本”⑦、“并八纮为一宇”⑧、“世上无人类,唯有国民”,认为日本国民作为扩张之国民,最具有恰当之资格,从而畸变为一种狭隘的民族意识。日本的这种民族主义常与一些邪恶信念紧密结合,一旦产生盲动,就会鬼使神差地爆发出可怕的野蛮行为,这种力量足以把一个民族甚至一个国家推向灭顶深渊。战后,日本为满足大国的面子,一再固守其耻感文化,回避正视二战中的历史问题,这不仅影响了日本在世界上的形象,而且还影响到日本的对外关系以及其战后转型。
【注释】
①这里是相对于自给自足的自我中心主义、优越安定的心理状态而言的,是生存受到威胁而产生的一种不安全感。
②日本著名海防论者林子平于日本宽政5年(1791年)写成,其强调海防是日本全民族的任务。
③幕末时期的反幕政治运动。江户末期反对与外国通商、主张击退外国的一种封建排外思想。“尊王论”与“攘夷论”本来是两种不同的思想,但幕末幕藩体制矛盾的激化和因外国压迫而引起的对外危机,使两者结合起来,成为幕末政治运动的一大潮流。
④岩仓使节团明治4年(1872年)自横滨出发,访问美国后转赴欧洲,于明治6年(1874年)返回日本。其主要目的是:访问各缔约国,向各国元首送呈国书;针对江户时代后期(1854年以后)日本政府与各国缔结的不平等条约,为修正条约进行预先的交涉工作;探勘、考察西洋文明。
⑤木户孝允在日本幕末明治初年的尊攘、讨幕运动中起领导作用,维新后参加起草《五条誓约》,是政府的核心人物,其推进奉还版籍、废藩置县,与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一起被称为“明治维新三杰”。
⑥《文明论概略》是福泽谕吉凝聚了其一生思想的精髓,其反映了日本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社会政治思想状况。福泽特别指出,文明不仅是指物质文明,更是指精神文明,并强调了“智”与“德”的重要性,认为一国文明程度之高低,完全可以用人民的“智”、“德”水准来衡量,要促进文明,必须首先提高人民的智慧和道德水准。福泽通过对西洋文明和日本文明的来源和特点进行比较,得出结论:西洋文明先进,日本文明落后,并指出“权力偏重”是日本社会风气的主要表现,这是导致自由空气稀薄的主要原因。福泽认为,文明既然有先进和落后之分,那么,先进文明总要压制落后文明,故而力主日本文明必须以西洋文明为目标并赶超之,才能达到国家富强,自由和独立。该书福泽并没有把欧美国家看作文明发展的顶点,而是指出文明的进步,发展是永无止境的,不能以西洋文明为满足。
⑦佐藤信渊在其《宇内混同秘策》一书中宣称:“皇大御国乃天地间最初成立之国,为世界各国之根本”,因此,皇国号令世界各国之“天理”是不言而喻的。根据这一“天理”,可合并世界各国。
饮食内容随经济的发展而多样化。在大多数的日本家庭的餐桌上,不仅仅有日式料理,也有西餐、中餐丰富的食物。到了街上,和寿司、天妇罗、荞麦面、乌冬面一起,以中国料理、法国料理为首,德国、印度、泰国、越南等世界各国的料理丰富多彩,供人选用。有人喜欢炸鸡汉堡等快餐,自然食品、瘦身食品、手工料理等健康饮食也很受欢迎。总之,有人说当今日本处在食物丰裕的时代。
二、以《料理仙姬》为引介绍日本传统饮食文化
饮食文化反映了其所出现地域社会的文化和特征。日本人在饮食方面不允许出现浪费,因此大部分“日本料理”的菜谱和制作成本都很重视节约。《料理仙姬》中的“一升庵”,有这些料理方式:用5个小时细致地煮熟白萝卜、一颗一颗地挑选黄豆制作味增(一种酱料)、用麦秸秆作蒸米饭的燃料这家祖传百年的餐馆不使用任何宣传手段,用日复一日为客人制作传统美食。但这并不仅仅是一个美丽的厨房神话,这个仿佛只属于过去的“一升庵”在工业化连锁化规模化的浪潮前岌岌可危。《料理仙姬》中有这样的情景:珍贵食材过去的手工制作工序因繁琐费时而逐渐被更快捷的制作方法所取代,在行家嘴里,成品的味道自然达不到过去的水准。长此以往,若干年后传统的美味将不可避免的成为一种再也品尝不到的记忆。因此,饮食文化不是仅仅写在纸上就能记录,而是必须通过味觉来传承。如今,日式饮食又被称作“和食”。2000多年前以亚洲传来的水稻种植为契机,以大米为中心的饮食文化在日本生了根。米饭和时令蔬菜、鱼贝类一起食用的传统,以江户时期为最盛,至今仍是日本料理的根本。但是,自从150年前再次对西方打开国门,除日本传统料理之外,大量的外国料理以符合日本人审美的形式出现,形成了更丰富的饮食文化。年代不同,人类的主食也随之不同。
通过对考古发掘出的绳文时代、新石器时代的人骨的研究,发现当时人类血液酸度较低,食盐也还没有出现,所以动物性食物方面,较之于肉更喜欢吃内脏和骨髓这些能提供有机盐的食物来获取能量。分不出主食还是副食,说其是杂食也许更为贴切。弥生时代,已经普及了水稻种植,大米成为了主食,副食有野草、果实、鱼贝、鸟兽肉。食盐方面也由藻类提取的藻盐取代了由内脏摄入的有机盐。奈良、平安时代,人们开始饲养牛羊,用牛羊奶制作出了乳、酪、生酥、熟酥、醍醐五味美食。平安时代,还受到中国饮食文化的强烈影响,学会了干燥食品再加工,以及油和药物的使用。贵族阶层还因受佛教的影响而不再食用肉类特别是哺乳动物,而平民阶层更以营养均衡为重。镰仓时代,即是武士的时代,人们通过朴素的饮食来获取能量、维生素和矿物质。为健康着想开始了粥的普及。在后期的宫廷生活中,刺身料理法——日本料理主流——怀石料理开始兴起。随着精白米的出现,形成了现代所惯用的一日三餐的习惯。平民的餐桌上,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一米一菜一汤。H本昭和30至40年代的饮食习惯被誉为是最健康的而备受世界瞩目。在后期,因欧美化饮食的弊端而导致肥胖症增加,发生了减肥这一战前绝未考虑过的事态。平成时代的少子化现象,促使了为了传承传统饮食文化、为了未来的孩子们的食育(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教育)的产生。由自然饮食时代开始,经由以谷物为主的时代,近代饮食文化正式形成。
有人说,饮食以谷物等草食性食物占多数的民族性格平稳,与之相对,多食肉类的民族性格更容易激动、热情。和式料理在正式场合有本膳料理(红白喜事所用的议式料理)、怀石料理(原为在日本茶道中,主人请客人品尝的饭菜。现已不限于茶道,成为日本常见的高档菜色)、会席料理(日本代表性的宴请用料理)、这些基于传统的料理各式各样,但都能体现出变化季节中的味觉、馨香、色彩和情趣。除此之外,追求佛教“戒美味、享粗食”的人们创造出了精进料理(素食),饱含着祈祷的食物正是日本饮食文化其本身。H本饮食文化的一大特点就是就餐时不像西餐使用餐巾,和风料理中用到的是怀纸。怀纸可以代替餐具盛放的食物,也可以放置吃剩的骨头和壳。擦拭汤汁、擦嘴都使用怀纸,原则就是不用手帕。另外一个特征,就是和食量很小,使用的餐具却非常多。精美的器皿里细致地摆放着食物,因此,日本料理不仅仅是吃的东西,还是一种视觉的享受,而且,量少更能体现其珍味。同中华料理注重色、香、味相比,日本料理重视的是色、形、味。从这点来看,H本人相当重视食物的“形”,这和日本的现状很相似。好好吸取祖先留传的美,重视历史的日本人也认真吸收了祖先的饮食习惯。在这点上,日本人将精工细作的料理作为一种自然的美装点自己的生活。
三、随着时展传统饮食文化的命运
在全球化的今天,传统饮食文化受到西式快餐的冲击,正日渐远离我们的生活而去,这更会影响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亦对我们的健康产生了不良影响。从和风饮食的古典著作中不难看出,“怀石料理”在古时是日本皇室专享的御膳。在昔日的皇城京都,最负盛名的怀石料理餐厅非“菊乃井户”莫属。步人餐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房间精美的布置:地上是令人倍感舒适的日式草席榻榻米,没有什么多余的装饰,只在墙角设一壁龛,内壁挂一画卷,及素雅花瓶,瓶内插适宜的时令鲜花,散发出阵阵清香。这种清爽的环境令身处其中之人心情愉悦。宾客们坐下后,身着端庄和服的侍者严格按照有讲究的顺序,端出一道道美味佳肴摆放于客人面前。裹着竹叶的海鲜寿司、醋刺身、切好的柞磨龙虾、嫩竹笋蛋黄酱沙拉“怀石料理”蕴含了日本百年饮食文化发展,到如今,已是日本高级饮食文化的象征。虽说菊乃井户是最高级的怀石料理餐厅,但是其烹饪方式和寻常百姓家是没什么区别的。以鱼、米、泡菜、蔬菜、味增汤为原材料,将食物分成极具艺术感的小份,对食用者的健康也很有益。但是,这一民族遗产日渐受到便利、快捷的西式快餐的排挤。“怀石料理”主厨村田吉弘先生感慨万千地说过,他见过一些大学女生觉得高级料理和特别便宜的零食小吃没什么区别。“我觉得真正的日本人就应该吃和式料理然后再花时间收拾。”村田先生如是说。
关键词:日本;忠孝伦理;企业文化
在当今世界的商业竞争中,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日本企业显示出的出色竞争力,开始引起了国际上的瞩目。对世界上大多数企业来说,最大的竞争对手被认为是日本企业,可以这么说,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日本的企业在世界经济范围内起到了市场领导的作用。日本在世界经济的地位如此重要,其中隐含着许多让人深思的东西。五年的企业靠机遇,十年的企业靠管理,二十年的企业靠战略,要想基业常青的企业只有靠文化。忠孝观念作为日本社会系统的中心价值,对于日本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呈现出的当下状态有着重要意义,在以往的研究中,有学者指出,忠孝观念“是保驾日本走向现代化的文化因素”。本文试图在分析日本忠孝伦理的基础上,论述其在日本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一、日本的忠孝伦理
(一)忠孝观念的渊源
日本的“忠孝”观念源于中国儒家传统文化,在日本得到了适应性的发展。儒家的“家、国、天下”的理念在日本发展为“国民一体”的伦理观,并强化了“忠孝观念”。在日本文化中,把一个人的“义务”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对父母之“恩”的报答为“孝”,对天皇之“恩”的报答为“忠”。日本忠孝观念的形成是同日本宗教的世俗化过程相一致的。日本传统社会中的宗教主要有神道教、佛教和儒教。其中,神道教和佛教都将神视为大慈大悲的高级存在者,这包含了要求信徒忠诚和报恩的义务;而儒教的《孝经》在日本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例如,孝谦女帝(治世749―758)曾要求每个家庭必备一册《孝经》,学校要讲授《孝经》。对《孝经》的重视,可以看作是“孝道”在日本社会中所具有的重要性日益增强的一个尺度。孝是仅次于忠的最高道德,也就是说,宗教使家族本身渗透了政治、价值,并成了政治形态的一个缩影。总之,日本宗教精神的首要伦理即是指履行世俗中的忠(政治义务)和孝(家庭义务)。在统治阶级的推行下,日本宗教逐渐与世俗伦理相结合,忠孝观念成为日本宗教的核心教义,同时由于宗教的社会功能,忠孝观念作为日本社会系统的中心价值,便又被赋予了终极意义。
(二)忠――政治义务
以忠孝为伦理的体系中,居首位的当然是忠。早在幕府时期,由于天皇一幕府一地方诸侯之间的权力分化,忠诚观念的对象性并不明确,“忠”通常讲的是对自己的主君的忠诚,而当时的“主君”一词在其意义和内容上都是模糊的。随着“尊王”口号的提出,忠诚观念的对象逐步指向“最高主祭者和日本统一与永恒的象征”――天皇。对天皇颁布的政令,所表现出的尊敬之情,证明了人们对政治权威的盲从程度。忠诚在中国理解为自我良心的忠诚,而在日本则将忠诚理解为家臣必须为自己的君主奉献出全部生命。其忠诚基本上是一种旨在完全献身于自己领主的盲目的真诚。就像武士接到上级的命令之后,甘愿剖腹自杀以示忠心那样。忠便是作为一个大和子民的首要政治义务,是对至敬者的。
(三)孝――家庭义务
在这个体系中,与忠紧密相连的便是孝。在日本,早在公元初期,就已经形成了太阳女神和天照大神为统治一切神和大和民族的神圣祖先的神话传说。对日本人来说,人的肉体是由父母分出,父母及祖先皆是家族之神,孝顺父母,敬畏祖先是理所当然的。日本国社团法人伦理研究所创始人丸山敏雄认为“这种对双亲和祖先的真情和尊敬自古以来被称作‘孝’,是道德之本。”“孝”是一个家庭成员的第一家庭义务,是对至亲者。
但是,日本的“孝道”也有其自身的特点。首先,日本人仅仅拜祭最近的祖先。除了对那些还被活人记着的人以外,日本人并不重视孝行。日本式孝道最主要的实际意义就在于把“孝”的义务限于活着的人们。日本人对孩子的照顾也被视为“孝”的一种,他们把自己受过的照料移到弦子身上,以此来报答祖先的恩德。其次,“为孝尽心”,并不是指必须在家庭内实现互爱,在中国这些互爱是大家族道德法则的主要点。但在日本并非如此,就像一位日本作家所说的那样,“日本人非常尊重家庭,正因为如此,不太尊重家族的个别成员或成员相互间的家族纽带。”日本人所强调的是义务和恩情债的偿还,长者本身承担了重大的责任,责任之一就是务必使他们下面的那些人付出必要的牺牲,即使他们怨恨这些牺牲也无济于事。他们必须服从长者的决定,否则他们就是没有履行“义务”。
(四)孝先于忠而忠重于孝
在日本“孝子门前求忠臣”应该是忠孝辩证关系的精辟体现。在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孝先于忠;而在以政治价值优先为特征的日本,忠却重于孝。培养孩子之孝,是为了成人之后尽忠,孝同时也强化了忠。
在日本,“忠”的血亲源流在于天皇的种族高贵性。日本人把天皇纯正的血统泛化为大和民族的神性,使日本理所当然地成为神及民族的代言人。当对天皇的高度尊敬在跟忠与孝相关联时,‘国家的概念便产生了一些变化。血亲关系和政治关系相融合,作为养育者的神性被替换成政治权威。神、天皇、君主及父亲倾向于被当成等同的东西。整个国家成了一个单一的亲族。天皇就是“神”,就是“君主”,就是民族家族之“父”。人民即是崇拜者,是臣民,是儿女。忠诚便是“大孝”,献身父母则是“小孝”,小孝只是为了能履行大孝而存在。这样,回报天皇之恩的义务便超越了其他一切义务之上。由此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孝顺父母(及祖先)、忠于主君、效忠天皇是每个日本人的天命。这一思想不是把社会视为一种必须维系的和谐均衡,而是倾向于将社会看作是在履行对上司义务的单一方向上的运动。至此,“忠”与“孝”便超越了血缘关系而具有了共同体的属性。
二、忠孝伦理与日本企业文化
(一)忠孝观念关注集体最终目标。企业员工成为命运共同体
日本人的忠孝观念使其忠于上级、忠于天皇,但这并不是因为上级或天皇的人格魅力;而是由于对象的地位及其命令对于实现集体目标是至关重要的。在日本人看来,集体的目标是最高的,个人及子集团的目标必须严格服从于集体目标,当集体有着明确的系统目标,并且该目标对所有人都明了和有意义时,个人与集体的同一化过程将会变得最为强烈,人们将用关涉到集体目标的强有力和持续不断的行为来表现这种献身。
因此,日本人认为,出色地完成工作、达到集体目标,就是履行上天赋予自己的义务,是自己获得社会权利的前提。对于日本人来说,工作本身并不是价值,而作为对集体的无私奉献的一种表现时工作才有价值。这很类似于新教徒的“天职”观,不是用修道禁欲主义超越尘世道德,而是完成每个人在尘世上的地位所赋予他的义务。
日本人在从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过程中,又将这种独特的伦理观念带进企业管理,员工形成“命运共同体”,强调职工与企业共存共荣。在日本社会团体中,任何个人对它所属的,
社会都负有重大责任,个人对集体应负的责任是没有止境的,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不论其表现如何,都必须承担整个集体的荣辱毁誉。他们相信唯有集团一致,工作才能产生最好的效果。日本企业文化中所表现的集团生活制度,就建筑在这种文化上面;企业一般都会抓紧各种机会向职工灌输个人与企业休戚相关的思想,培养他们忠诚于企业的意识。在制度上通过终身雇用制、年功序列制、企业工会制、企业风险分担等一系列的制度,减少职工在职业、职务、和收入等方面的不安全感,提高职工的合作精神和集团意识;在内部管理上,讲究方法,如采取不过分表扬个人成绩,不过分追究个人责任等手段,加强集体管理和集体效益。这种群体力量和效益,又反作用于企业,通过互相促进,强化了企业职工的集体主义观念和集体精神。个人忠于企业,从企业中获得利益,企业给予照顾,换取企业的发展和利润,这种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成为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潜在因素。
(二)忠孝观念重视企业业绩,企业员工兢兢业业。恪尽职守
在日本,每个人的良心(道德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每个人的行为。由于“终身雇佣”及其他一切的关爱在每个日本人的脑海中都有一本帐,这本帐上详尽的记载着给予别人的恩惠和所接受别人的恩情。日本人的忠是建立在报恩这个深层次文化基础上的,“恩”的概念源自血亲关系和宗教教义。人的一切皆是祖先和神的无限授予,忠孝的义务也是天定的,因而,当然是无限的。
在日本,忠诚并不意味着被动的恭敬和献身,而是与成功和奋发努力相结合的能动的服务与表现。要求人们在工作中为实现业绩价值而不断创新,埋头苦干并且严格遵守交易中的正直纪律。只有在本职工作中做出良好业绩的职员才算履行了忠孝义务。
因此,日本企业员工倍奉热爱劳动的企业价值观,日本企业文化倡导职工勤奋的工作,竭尽全力,许多人下班后还要留在公司里1―2小时甚至更长,周六理应休息,仍不计报酬的去工作。今天,在日本比较富裕的情况下仍普遍出现“工作狂”和“过劳死”的现象,便是一个有力的证据。他们不盼望退休后无所事事的悠闲生活,愿意在紧张的工作中走完自己的人生历程。企业倡导生活的价值在于劳动创造,劳动不只是为了自我改善而进行的个人奋斗,其首要意义在于它是人的应当自觉分担的一份社会义务和社会责任;劳动不仅仅是一种与经济利益联系在一起的纯经济活动,还是一种高于经济活动的与为善相联系的宗教修炼事业。因此,人仅仅求生存是毫无意义的;只有工作生命才有意义,帮助自己的公司成长、繁荣是企业价值观的核心。
这种劳动状态和劳动状况对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尤其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摆脱战争带来的灾难,在短时期内实现经济腾飞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忠孝观念提供团结的心理基础,使企业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
忠孝观念为日本社会形成高效的整合机制提供了文化的和心理的基础,使个人与集体紧密结合,呈现“机械团结”的状态。机械的团结也就是一个把个人直接而和谐地同社会联系在一起的社会结合形式,它使日本社会各个单元具有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企业主体易于统一意志、统一思想、统一步调、统一行动。
忠重于孝使日本企业营造了强有力的企业团队精神。日本企业里上下级关系被称为“亲分”与“子分”,“子分”可获得“亲分”的扶助与支持,同时有义务为“亲分”随时效力。在集团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日本人认为只有努力地与同伴配合,尽量的照顾别人,才能有自己的利益,而不能靠与同伴为难,拆同伴的台来争取自己的利益。所以,在日本的许多公司中,上至经理,下至最下级的职员,确实做到了上下一心,大家全心全意维护公司的利益,尽自己的努力,团结协作,共同进步。如果说西方经济发展的动力来自于个人激发的个体创造力,那么日本经济发展的动力则来自于企业内部员工的精诚合作。
日本的公司往往实行终身雇用制,员工也承诺不会因为高薪而跳槽。虽然彼此有书面协议,但是真正的约束力不是来自契约,而是道德的力量。员工个人不能要求企业终身雇用,否则被认为不得体,而且可能被雇主废弃终身雇用,违背合约将受到严厉的制裁,他们往往会被社会抛弃。日本人选择工作的机会一生往往只有一次。这赋予了员工生存安全感,强化了他们对企业的忠诚,为他们提供了工作的动力。
日本企业家相信,人最富于感情,只有得到尊重和信任才会在生产和实践中激发出创造力,企业给员工一份关怀,员工便会以十分的干劲回报企业,所以,日本企业非常注重感情投资。例如员工在工作中做出成绩提职获奖时,企业除了组织庆祝会,向本人颁奖外,企业负责人还常常亲自到员工家中或向其家属打电话祝贺,使员工感受到企业的温情,从而更加效忠企业,更加竭心尽力的为企业工作。
日本企业家把“人”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在他们看来,越是现代社会,人越显得特别宝贵,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人是最重要的资源,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指出,“经营的基础是人……在企业经营上,制造、技术、销售方法、资金固然重要,但人都是这些东西的主宰。尽管有钱、有产品,要是没有一个会利用这些的人才,那么这些东西也产生不了任何作用。所以,不管怎么说,人才是最重要的。”
日本企业着力建立的“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使企业处于一种高度的和谐状态,铸就了企业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强化了员工的忠诚观念,为树立忠于集体,患难与共的价值观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结束语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的指导思想,经营哲学和管理风貌。它包括企业在实践中形成的经营理念、价值标准、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群体意识、精神风貌、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及规章制度等等。其中企业的价值观念体系是形成企业文化的前提和基础。
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在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能够保持长久不衰的企业都拥有自己的特色企业文化,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团结内部,引领企业的良性发展。可以这样说,是日本的企业文化创造了世界第一流的企业效率和规模,创造了今天的世界经济强国。
【关键词】日本文化;服务意识;启示
游客到日本,一走进日本酒店,服务员就会满面笑容地说:“欢迎光临。”对顾客表示欢迎。只要顾客路过他们旁边时,他们会鞠躬对顾客打招呼。顾客离店,即使走出30米,还能看到日本人在向顾客鞠躬道别或挥手致意,正是这种一对一的认真体贴的服务和在不同状况下的应对,使日本成为了“服务王国”。因此,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学习日本文化,将日本文化中的精华融入到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中来,培养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日本式”的服务意识和服务理念,意义深远。
一、日本文化的特点
日本民族是一个非常重视外在形式的民族。与此相关的是,日本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养成了一种非常重视礼仪教育的社会风气和习惯,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文化模式。
(一)寒暄文化。在日本,人们平时见面最常用的问候是,“您早”、“您好”、“再见”、“请休息”、“晚安”、“对不起”、“拜托您了”、“请多关照”、“失陪了”、“失礼了”等等。无论是谁,外出离开家门时,总要说句“我走了”,回来的时候又必定要打招呼“我回来了”。家里人总要相应地说“路上小心”、“回来啦”等寒暄语。
(二)等级文化。日本社会被细微的等级关系所划分,即使是同等实力的公司职员,也要根据其年龄、入社年份、工龄长短等论资排辈。因此,日本人在言行中常常需要首先考虑一下自己所处的等级位置。比如初次见面时交换名片,年纪较轻或身份较低的人要先递上名片。在接过对方的名片后,一定要仔细地审阅一番,根据名片的内容来相应地安排自己的言谈举止。
(三)仪表文化。日本人十分注重自己的仪表和穿着打扮。有位日本人曾在书中写道:“一个身着破旧T恤衫、牛仔裤的人不管他的演讲多么出色,也没人会认真地去听他的演讲。”日本人认为,服装和仪表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自我的表现,同时也是得到对方信赖的第一步。也就是说,与人交往时,日本人首先从他(她)的服装和仪表来判断其人是否可信,是否值得尊敬。所以在社交场合他们非常注重自己的服装。
(四)气遣文化。“不给别人添麻烦”是日本人常说的一句话。当经过别人面前时,特别是别人在讲话时,日本人一般都弯低着身子说声“对不起”或做个“劳驾”的手势后再通过。在洗手间,要求把擦过手的手帕放好后再走出去,尤其是女性。给人递东西时,日本人要求两手递。递刀类等危险东西时,要把带有刀、尖等危险处朝向自己再递给别人。日本人会充分考虑对方,站在对方的角度,这在日本叫做“气遣”文化。
二、日本文化对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一)注重培养学生自然的发音和礼貌的谈话方式。语言是沟通的基础与桥梁,语言面貌直接影响沟通的效果。缺失基本语言能力或不流畅、不优美的语言表达都会给酒店业服务带来负面效应。因而,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对语言能力有一定的要求。要求学生在为客人服务过程中,要做到普通话发音纯正,不带有方言,音质柔和,给人以亲切感;在与入店客人对话时应娴熟地运用敬语。具体的要求有以下两点:
1. 学习并运用“诚心接待”的表现方式。日本服务员对客人都使用礼貌用语,又称敬语,表达真诚接待客人的态度,如:
欢迎光临(いらっしゃいませ)。请这边走(こちらへ、どうぞ)。
请稍等(少々お待ちください)。
站在客人的立场,恰当地学习并运用“诚心接待”的表现方式,与客人的沟通要顺畅。“欢迎光临。”“请慢走,路上小心。”“谢谢您的光临,祝您旅途愉快。”运用语言的温暖贴心的力量,对客人传达自己的欢迎、感谢、道歉等心意,以心传心,使客人有宾至如归的感受。
2. 学习传达完善服务内容的措辞表现。学习向客人传达完善服务内容的措辞表现,在什么时间,酒店可以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将服务内容正确周到地传达给客人。让学生学习传达周到体贴的服务内容的措辞表现,细致地介绍酒店能为客人提供的全方面的服务,学生的介绍代表酒店的形象,减少因粗心、遗漏而给酒店造成的损失。对于服务价格要谨慎,介绍服务内容时要注意观察客人的表情,会倾听客人的诉求,做到“擅听会说”。
(二)接受礼仪教育,进行岗位礼仪训练。教师手把手教会学生日常生活到工作过程中的一些最基本的行为规范、待人接物的规矩,接受礼仪教育。进行系统的礼仪岗位培训和礼仪训练,从发型、衣着、坐立姿势、鞠躬角度、打电话和接电话的口气用语到表情道怎样带路和开门,以及如何奉茶、如何与客人谈话等都要一一规范,各项规矩要求清楚明了。
(三)精髓层面礼仪到语言、语言到礼仪的双向渗透。行为举止彬彬有礼,语言得体的同时,要理解日本文化中的“不给别人添麻烦”和“气遣文化”(考虑他人感受)的精髓,要求教师以身示范,手把手教学生,带学生,形成从礼仪到语言、语言到礼仪的双向渗透。
三、总结和思考
学习邻国日本的文化,能够增强学生对日本文化的理解,取其精华,学习日本人的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和待人礼貌周到的精神。在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路中,融入日本文化的精华。注重培养学生自然的发音和礼貌的谈话方式;接受礼仪教育,进行岗位礼仪训练;精髓层面礼仪到语言、语言到礼仪的双向渗透。最后,将上述几点启示融入酒店管理专业各门科目的教学中,培养出有近接性、包容性、协调性、继续性、责任性五大综合能力的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日航文化教育公司.服务业日本语[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关键词:公共选修课;日本文化;教学方法
大学教育课程体系主要由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四部分组成。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重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使之具有一技之长,公共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则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而设的,拓宽学生视野,促进文理渗透和学科交叉,使学生一专多能。
本学期,笔者根据湖北经济学院(以下简称“我校”)增开各类公选课以满足学生不同兴趣要求和拓宽学生知识面这一要求,开设了“日本文化概况”这一公选课。笔者结合本课程备课、讲课中的亲身体验,就作为公选课的日本文化课程在教材和话题的选择、课堂教学的实施等方面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一、教材的选择和处理
“日本文化概况”一般是日语系二年级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到了这个阶段,日语专业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年的曰语,对曰语和日本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现有“日本文化概况”的教材几乎都是为曰语专业学生开发设计的。作为公选课的“日本文化概况”则不同,由于我校并未开设日语专业,选课的学生全都来自全校各个院系,选课理由是似乎对日本文化有点兴趣。这些面向专业学生的教材虽然内容系统,体系严密,但由于大部分教材图片太少,对于非日语专业的公选课学生来说很难听懂。经过权衡,最终笔者并未在公选课上让学生统一购买某一教材,而是列出一个推荐阅读书目,让感兴趣的学生自行去图书馆借阅。每次上课的提纲上传到为公选课准备的邮箱,学生课后复习时自行下载即可。
二、话题的选择
“日本文化概况”作为日语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一般会开设一学年。公选课只能开设一个学期,学时仅为32学时,非常有限。而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通常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在短短的32个学时内要想将所有方面的内容囊括是不现实的。所以备课面临的又一个问题就是话题的选择――到底该讲些什么?
通过翻阅教材,笔者认为日本文化课程的教学内容首先还是应涵盖日本的历史和地理知识,使学生对日本有基本了解。因此选择了两讲一“图说日本简史”及“跟着照片去日本旅行”。
日本著名语言学家铃木孝夫指出:普通人觉察到的所谓文化的差异是比较容易发现的,多停留在具体的现象中,称其为“显在文化”,主要指衣食住行、风俗习惯、宗教等。笔者通过“日本料理”“日本人的”及“日本的传统节日”等专题为学生介绍这些“显在文化”。铃木孝夫同时也指出:与“显在文化”相对,把眼睛看不到的,仅从表面很难发现的文化称为“潜在文化”,主要指思维方式、价值观、行动样式等。“潜在文化”才是理解跨文化的关键。因此,笔者认为日本文化课程也应重视“潜在文化”的教学,通过“日本武士道精神”“日本人的国民性”及“日本人的礼仪”等专题为学生介绍这些“潜在文化”。
此外,笔者和选修“曰语”公选课的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选择了一些他们普遍感兴趣的话题――如“日本动漫的发展史与现状”“日本的爱猫情结”等。最终,确定了15个话题,每次课即2个学时讲一个话题,共30学时。最后2学时作为复习及答疑时间。考核方式采取提交课程论文这一形式。
三、课堂教学的实施
首先,在教学手段方面,要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手段。除了PPT的讲解外,色彩鲜明的图片更具说服力,且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弥补文字的缺憾。通过节选日本纪录片和电视剧的片段制成的小视频,展示了原汁原味的日本生活场景,让学生对日本文化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介绍宫崎骏动漫作品的同时,让学生倾听一些经典配乐,也可以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欣赏能力。
其次,在教学方法方面,应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1.横向启发法
在地理教学中可以采用横向启发法。即一方面着重于地理知识的介绍,另一方面注意适当地把课堂教学内容引申开来,结合日本社会所面临的一些现实问题,组织有关内容的最新资料提供给学生,引导学生思考。
2.纵向排列法
在日本历史这部分教学中可以采用纵向排列法。由于日本概况课中对于日本历史的授课时间极为有限,所以抓重点就成为最主要的课题。有关日本各个历史时期的资料非常丰富,为了避免单纯灌输给学生过于支离破碎的表象知识,就必须要求教师在大量阅读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取舍,着重于沿时间轴顺序对各个时期的历史变迁进行连续性的整体归纳。
3.对比法
上文提过的“潜在文化”是跨文化理解的关键,而属于“潜在文化”的思考方式、行动意识、价值观念等很难用图片、文字描绘。只有放在两个民族的对比中才能凸显。如果只是单纯地介绍日本文化的某些特点,而不把其与中国文化的特点进行对比性的讲解,或者是仅仅停留在讲解阶段,会导致学生忽略掉冲突背后可能蕴含的民族心理的差异,不利于学生正确理解日本文化。
四、教师自身文化素质的要求
很多人在论文的写作过程当中只在意文中的内容是不是新颖,忽略了论文的参考文献,对它也不重视,觉得写不写参考文献都不要紧,只要论文内容写的好就够了,其实读者在阅读论文时都是通过参考文献来评估这篇论文是不是有质量水平的。下面是学术参考网的小编整理的关于日本茶道论文参考文献,欢迎大家在写作当中阅读借鉴。
日本茶道论文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文员会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学方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2]林瑞萱.日本茶道源流:南方録讲义[M].台北:陆羽茶艺股份有限公司,1991.
[3]林瑞萱.中日韩英四国茶道[M].北京:中华书局,1991.
[4]滕军.日本茶道文化概论[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2.
[5]鲁丝·本尼迪克特(美),昌万和,熊达云,王智新(译).菊与刀[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6]冈仓天心.茶之书[M].社会思想社,1995.
日本茶道论文参考文献:
[1] 村井康彦.茶道思想[J].日本研究,1990(1):79.
[2] 千宗室.茶道文化的特点及其在日本的发展[J].日本学,1995(5):273.
[3] 千宗室.〈茶经〉与日本茶道的历史意义[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25-26.
[4] 钱朴.茶道渊源初探[J].农业考古,1995(38):51.
[5] 铃木大掘.禅与日本文化[M].北京:三联出版,1989.
[6] 铃木大拙.禅与艺术[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88.
[7] 吴平.禅趣人生[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8] 赵天相.〈茶禅一味〉寻踪有感[J].农业考古,2000(58):126.
[9] 东军.日本茶到的神髓[J].农业考古,1994(36):243.
[10]滕军.茶道与禅[J].农业考古,1995(38):76.
日本茶道论文参考文献:
[1]江静,吴玲:《茶道》,杭州出版社,2003
[2]滕军:《中日茶文化交流史》,人民出版社,2004
[3]王伯敏:《中国绘画通史》上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4]王雅茹:浅析牧溪《六柿图》的创作意境表现,《大众文艺》,2011
[5]王雁玲:牧溪《潇湘八景图》中的消解性特征,上海大学,2007
[6]胡建明:东传日本的宋代禅宗高僧墨迹研究,南京艺术学院,2006
[7]韩天雍:中日禅宗墨迹研究—及其相关文化之考察,首都师范大学,2007
关键字:日语惯用句研究;现状;趋势;改革;出路
【中图分类号】G633.46
1、前言
语言是处于不断成长发展过程中的鲜活"生物"。与汉语相比,日语是一种相对多变的语言,而惯用句在提升语言交流的质量,促进交流双方对对方的认知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理应成为语言研究中的重点。由于历史、文化、语言应用时的心理等诸多方面的变化,当代的日语惯用句中,有不少已经跟古代、近代的惯用句意思上出现了或多或少的差异乃至脱节。对于大多数非母语的日语研究者和学习者来说,这个问题往往会成为研究和学习上的一个障碍。已有的国内外各类日语惯用句的学习词典和著作,有各自的长处,但是均不同程度地收录了大量没有生命力的、甚至已经死亡的、不为大多数日本人所知的惯用句。这已经失去了"惯用"的含义。
2、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目前国内外对日语惯用句的研究论文数量不多,焦点多放在惯用句的具体使用上,也就是说,实践研究较多,基础研究较少。
(1)国外出版物以论著(辞典)为主,例如:
宫地裕,『用句の意味と用法,明治院,1982。其特点是以惯用句用法为中心列举大量例句。
国哲弥,『日本用・用小辞典,社,1991。也是以实践的误用分析为主要内容。
白石大二,『国用句辞典,京堂,1969。定义和例句都显得陈旧。死去的惯用句较多。
也有部分论著,例如:
国哲弥、「用句、『日本学第四第一号、1985。主要解释了何为惯用句,有借鉴意义。
森田良行、「用句、『日本学第四第一号、1985。分析了动词惯用句的用法。有借鉴意义。
以上出版物都存在同样的缺憾,就是对惯用语的界定沿用了过去辞典中的定义,收集了大量没有生命力甚至完全死去的惯用句,使用的例句大多为书面语,来自近代的各种文学作品。不少例句跟现代日常口语严重脱节,作为书面语使用于现代也显得佶屈聱牙。
(2)国内对日语惯用句的研究论文和辞典基本照搬国外的出版物,因此也存在无视死辞活辞,与口语脱节的问题。例如,在下列论文中,均未涉及对惯用句定义的修改。
甄琦,《含有「腹的日语惯用语语义阐释与日本文化》,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1年02期。简单探讨了此类惯用句与日本文化的关联,对初学者有指导意义。
吴宏,《日语「类惯用语的认知语义分析》,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9年04期。分析有深度,涉及的范围窄小。
王锐,《关于日语惯用语、谚语误用的现状分析》,日语学习与研究。2010年04期。注意到了惯用句的误用问题。但是没有深究。
等等。
上述辞典基本上是将国外辞典翻译成汉语并略作整理,没有新的突破。
目前为止,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对日语惯用句的研究都还处于未能全面展开的状况,甚至留下了一些研究的空白领域(如对日语惯用句的分类甄别)。国外对此应用研究多于基础研究。国内的研究则集中在日语惯用句的具体应用上。如某个惯用句如何使用、某个惯用句中的某个名词应该固定跟某个动词搭配等等。
3、改革的出路
由于日语惯用句界定研究较为缺乏,我们在日常会话、撰写文章、编写教科书时会受到各种形式的挚肘。在国内的教科书编写中,这个空白造成的影响已经到了不可轻视的地步。特别是教学日语写作和翻译的教科书中,大量生僻的、甚至失去生命力的惯用句充斥其中。严格说来,失去生命力的惯用句已经不能称之为"惯用"的句子,然而,如果在教与学中,浑然不知地把它们视作"高级日语"灌输给大脑,也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学习和记忆这些大多数日本人都无法理解的惯用句,这对于广大日语学习者来说,委实为一种十分可惜的资源浪费。笔者认为改革势在必行,其出路大致如下:
(1)对惯用句的基础研究,首先要正本清源,梳理出日语中哪些是活跃在日常应用中的"惯用句",并对其含义进行准确界定。日语最常用的惯用句就足有2-3千条以上,而且由于日语惯用句的时代衍变,在各大辞典中界定不完善情况时有所见。因此,筛选并准确界定每一句日语惯用句,成为改革的切入点,也是改革最为重要的内容。
(2)要准确地界定日语惯用句,就有必要对日语惯用句的由来和衍变进行详细的探究,了解惯用句的发生和衍变。例如,随着时代的变迁,某些类型的惯用句在老一代人和年轻一代人中的意义已经发生了180度的转变。
(3)日语惯用句的文化内涵和应用心理也是日语惯用句界定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日语惯用句的文化内涵和应用心理的研究,既有利于学习者了解惯用句的准确含义而减轻学习负担,也有利于研究者把握各类惯用句的特质并对其进行严格的分类研究。在何种文化环境和心理条件下使用某个惯用句,是改革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4)日语惯用句的分类与惯用句辞典的学习和应用,是目前惯用句研究中以及所有惯用句辞典编目中尚未涉及或尚未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
4、总结
有鉴于此,对日语惯用句的研究有必要进行适当的改革,与时俱进。从单纯的应用研究上脱离开来,对日语惯用句的定义、由来、衍变、文化内涵、应用心理、分类、惯用句辞典的学习和应用等问题进行基础研究。唯如此,方能为应用研究铺平道路。也有利于使广大学习者能够真正学以致用,研究者能够有的放矢,不仅从宏观上,而且从微观上对日语惯用句的具体定义准确把握,使日语作为外语学习、教学、研究对象的人们准确把握日语惯用句的最新含义,避免造成理解和翻译上的谬误。
参考文献
[1]白石大二,『国用句辞典,京堂,1969
[2]宫地裕,『用句の意味と用法,明治院,1982
[3]国哲弥,『日本用・用小辞典,社,1991
[4]国哲弥、「用句、『日本学第四第一号、1985
[5]森田良行、「用句、『日本学第四第一号、1985
[6]吴宏,《日语「类惯用语的认知语义分析》,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9年04期
关键词:敬语指针,5分类,社会心理因素模型
2007年2月日本文化审议会对有关《敬语指针》做出了报告,此报告中明确的分析了敬语的论理,并指出敬语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敬语是我们学习日语一个重要并且困难的一环节,敬语指针给敬语学习者、使用者指明了方向。
一、敬语的重要性
在敬语指针中,文化审议会对敬语做出了如下2个解释:
(1)敬语在说话者对于听话者、周围的人以及当时的状况表达自己心情时起到了重要作用。免费论文。
(2)敬语在说话者如何处理听话者,周围的人与自己的人际关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也就是说敬语是“表现心情的语言“和“体现人际关系的语言“,更简单的说敬语是考虑到人际关系的语言表现。因此,我们可以知道敬语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它在日语的历史中也一直担任着重要的角色。人们在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以及情感的同时,使用敬语不仅仅是将要传达的内容表现出来,还能将自己对于对方以及周围人与自己的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的态度表现出来,所以敬语的学习在日语学习中是至关重要的。
二、敬语的构成
要正确的使用敬语,我们必须了解敬语的种类及其构成(各种敬语是什么性质、是如何起作用的、以及在使用时应注意的事项等等)。一直以来的教科书及教育机构都是将敬语分为三种:
(1) 丁寧語――是指说话人对于听话人或者说话的对象表达敬重的态度时使用的,我们常见的就是“です” “ます”。例如:
A、学生です。免费论文。長江大学に通っています。(我是学生,在长江大学上学)
B、学生だ。長江大学に通っている。(同上)
A和B相比,A就是敬重的表达方式,但是并没有抬高对方的意思,仅仅只是对对方的一种敬重。从主语的角度来说,不管主语的地位是高是低、不管主语是不是自己人,也不管主语是动物还是植物,都可以用的就是丁寧語。也就是说丁寧語的使用与话题地位关系不大。注意:在丁寧語中,敬重程度更高一层的用“でございます”。
(2) 尊敬語――将主语地位抬高使用的敬语叫尊敬語。这里的主语不但可以是听话人,也可以是第三者。例如:
A、田中先生は来週中国にいらっしゃいます。(田中先生下周来中国)
这个例子就是对第三者田中先生表示尊敬。尊敬語分为特定的尊敬动词(おっしゃる、なさる、召し上がる、くださるなど)、一般动词的尊敬形(お/ご~なる、……(ら)れる)、以及动词以外的(お/ご+形容词、形容动词、名词)三种。
B、御利用になりまして、誠に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承蒙使用万分感谢。)
C、先生のお体は大丈夫ですか?(老师您的身体还好吧?)
(3)謙譲語――謙譲語是通过降低主语的地位,同时抬高补语的地位表达敬意,或者是将补语地位降低,对听话人一种有礼貌的说法。例如:
A、先生のご著書を拝見しました。(我拜读了老师的著书)
B、あの電車は新宿まで参ります。(那辆车到新宿的)
但在实际使用敬语时,这种分类的解释显得十分的牵强和模糊。《敬语指针》则创造性的将敬语分成了五类,对敬语更恰当准确的使用起了重要作用。如表1-1,
表1-1敬语的分类
在中国,樱花有很长时间的栽种史,在古老籍册中,我们可觅到樱花的点点芳踪。“樱花”一词,最早见于唐代李商隐的诗句:“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巷垂杨岸”,此后也有诗人多次提及。然而就是一种樱花,在中日文化中却存在着不同的内涵,不同的意象。
日本文化中的樱花意象
樱花是日本的国花,也是日本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美学记号之一。日本人对于美的意识与樱花有着紧密的联系。
《古今和歌集》是日本第一部茸和歌集,收录了《万叶集》之后的优秀和歌约1100首,歌集中咏樱和歌的确切数量一直存有争议,然而可以归纳出樱花意向大致有四种,分别是咏叹孤独,将其与日本武士道精神联系在一起,日本民族的集体意识以及叹息人生无常这四大类别。
早在日本奈良时期、平安时期,很多歌人就开始使用樱花作为广泛的题材而被大量地记录进和歌,但是早期樱花在日本受欢迎程度远远低于梅花等,《万叶集》中收录樱花题材的诗远远低于梅花。到了幕府时期,日本武士道精神开始盛行,樱花成为了日本武士道精神的象征,战死和殉死成为了樱花在日本文化中的一个独特意象。到了江户时期,因为日本国学家的广泛推崇,樱花开始在日本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土壤中扎根,比如日本的特攻飞机也以樱花来进行命名,而很多日本的军歌也是反映了樱花的主题,例如《步兵的本领》、《啊,红色的血在燃烧》、《同期之樱》等军歌,都是对樱花主题的充分反映。
《古今和歌集》的樱歌中,樱花的意象凝结在“无常孤独”层面上的比较多,大部分表现的是四层内涵,第一是爱情的无常,第二是美好东西的易逝,第三是不被人赏识,第四是孤独。在歌集中,对于樱花的特写镜头并没有做具体的描写,大部分都在对樱花进行整体的描绘,而几乎没有独立的意象。
直到佐久间象山写的《樱赋》出现,山樱才有了独立意象,而且这种意象从咏叹式变成了自觉式,也就是上文所提到的 “不被人赏识,无法施展政治抱负”,但是从整体的樱花描绘中,也可以看出日本人的集体意识;当然,在日本文化中的樱花意象,也有咏叹物哀的本质。在《平家物语》里,对于平氏一族兴衰的描写中,樱花盛开,樱花落下,都是代表了一种物哀的情怀。江户时代的国学家本居宣长就吟诵道:“人问敷岛(日本别称)大和心,朝漫山樱花”,便是将樱花作为以“物哀”为基调的日本人精神的具体例子。
樱花也可以借指很美的女子,在井原西鹤的《青菜店老板家的故事中》里面,把主人公阿七比作是樱花,虽然是过早凋零,却是美到了极致,始了樱花文化的新纪元。渡边淳一的《樱花树下》借用樱花来对女性的柔美进行描写,并且借用的妖美、妖魅来进行指代,所以从日本的一些小说来看,樱花也可以指代恋爱、美貌的女子。
中国文化中的樱花意象
根据日本权威专著《樱大鉴》记载,樱花,起源于中国,原产于中国喜马拉雅山脉。所以中国文化中也不无对樱花的描述,虽然可能并不是很多,但是其所代表的文化意象也是相对比较鲜明的。
西汉辞赋大家杨雄的《蜀都赋》中有“被以樱、梅,树以木兰”记载,此处樱并无确指。但是梅花、木兰在中国古代一直是高洁、典雅的代表,所以将樱与梅、木兰同列,也可以透视出古人所赋予的樱花品质,一样是高洁、典雅。在南朝宋时,王僧达有诗:“初樱动时艳,擅藻的辉芳,缃叶未开蕾,红花已发光”,此诗毫无伤感之意,而表达的是一种在艳丽春光下的喜悦心情。
唐代出现的樱花诗比较多,例如李商隐、白居易都比较喜欢对樱花进行描写,可见唐代时候,平常人家的庭院里也种植着樱花。白居易有诗“小园新种红樱树,闲绕花枝便当游”,其意在于家中的小花园新种了红樱树,闲来绕着花在园中走走就当踏青春游了,描写一种悠闲自得的园中情怀,表达的也是一种欣赏自然的悠闲态度。然而到了李商隐的《无题四首》中,樱花又变成了另外一种意象,代表着一种衰败的景象,全诗的关键是哀、苍、凄,将樱花与风雨、哀筝等联系在一起,也代表了樱花虽然很美,但是美好却不多时的这样一种怜惜之情。
李煜《谢新恩》中提到了樱花,很明显代表着相思、寂寞等离愁别绪。南宋赵师秀的《采桑子》中对于樱花进行了描写,是以整片整片来进行描写的,用颜色和“百卉千葩”来描绘樱花的样子,运用了整体的意象,来表达的是樱花美丽的样子,但是后一阕中,突然话锋一转,开始有了伤春的情绪。苏曼殊的《赠歌者》中选择的是樱花来作为歌者歌声生动表达的一种依托,在这里,樱花的意象是轻柔的、翩缱的,是比歌声还轻柔的一种东西,这里所表达的还有诗人对樱花的一种美的赞颂。
中日樱花文化意象的相同点:怜惜樱花本身所呈现的惋惜之情
虽然在美学意义上,中日的樱花文化中,都体现着一种纯洁、壮烈和高洁的美感,但是中日樱花的意象在文化上的传达还是有着一定区别的。中日樱花文化意象的相同点:怜惜樱花本身所呈现的惋惜之情。其一,东方审美观形成的美的意象。在《阴翳礼赞》中,谷崎润一郎曾经表明了他对樱的态度,“哪怕孤樱一株,也是很美的。只要花开的绚烂”,“只要有心,何须火车,电车之劳顿,可谓天涯何处无芳草”。这也充分表明了作者对樱花的态度,他认为不需要空虚的仪式,只要能够感悟美就可以,这是一种典型的东方美学,而不同于西方美学的去获得美。这一点,在中国的关于樱花的诗歌中也有表达,实际上就是一种感悟的情怀,例如前文提到的白居易有诗“小园新种红樱树,闲绕花枝便当游”,例如薛兆云的诗中如此描述,“二月草菲菲,山樱花未稀。金塘风日好,何处不相依”,这些都是东方审美观所形成的一种感悟美的意象。
其二,对樱花的怜惜升华成的惋惜意象。日本文学艺术中永远咏唱不断的主题就是赏花惜花,樱花也是这一主题中最完美的意象表达。樱花美而易逝的生命意象对日本文学艺术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并且在当前的日本,依然有很多人将人生情怀寄托在了日本文化这里。从哀物到哀人整个过程,日本的文学艺术中,常有讴歌赏花护花惜花的心声。日本古歌曾有歌云:“樱花因此冠群芳”,意即樱花的美正是美在她的不能长久,又有“今日脱鞋上床睡,不知明朝能否醒”的古歌,这里面都包含着日本民族特有的一种对人、对事的悲哀与同情。这种悲哀与同情,可解释为怜悯、哀怜、感动、感慨、同情、壮美的意思。川端康成把这种悲哀的同情,给予了他作品中的女主人公,特别是下层妇女。他把她们的悲哀,描写得纯真透明,不掺一丝杂念,塑造了感人的艺术美形象。而在我国,南唐李煜曾经写过,良夜促,香尘绿,魂欲迷,檀眉半敛愁低。未别,心先咽,欲语情难说。出芳草,路东西。摇袖立,春风急,樱花杨柳雨凄凄。
其三, 对樱花报春凝结成的赏春意象。日本人将樱花视作美的化身,是春天的象征,也折射了日本民族很多的文化内涵,例如樱田、樱时雨等这些词汇是日本民族语言中比较特有的现象,也体现了日本人对樱花的一种审美情怀。樱花在日本就是美的化身,是一种花神一样的存在,所以日本人一旦称“花”的,就是指樱花。
中日樱花文化意象的相异点:壮烈与淡泊的价值体系
其一,民族精神与物哀心态的结合。日本把武士道精神和骤开骤落的樱花联系起来,也有很多的日本青年男女都觉得其在最好的时候凋谢,非常美。而在中国,因为与日本的生命价值观存在很大的不同,在中国,松柏等植物才用来象征生命,所以在截然不同的价值观下,中国文化中对樱花的热衷来源于对其淡泊的品质的热衷,比如樱花往往飘落就在一瞬间,无牵无挂。而且樱花通常是小小的花朵,惹人怜爱,也比较娴静优雅。日本人爱樱花之美,爱樱花之纯洁,爱樱花之短暂,从中也体会到人生苦短虚无的伤感,感叹决然退场的壮烈与凄美。如川端康成的《古都》,用淡淡的忧伤的笔致下,描绘出姐妹相逢的喜悦与泪水的场景。日本人经常将樱花和武士联系起来,日本人认为樱花有几个特性跟武士的特性非常相似,比如集体精神,日本人非常注重集体精神,而早先的一些樱花的歌集、诗集中,樱花的形象就是成片的,成片的描述使得樱花看起来就是一个集体,在这点上,具有共通性。日本民族中认为樱花是非常灿烂的,活着和死了都应该要像樱花般灿烂,而且樱花在最美的时候飘落,是对生命的一种高度赞美,而日本的武士道精神也认为,群体凋零是一种无尚的光荣,正体现了樱花对日本文化中武士道的集体团结、光荣自杀思想形成的影响。在《古今和歌集》中的咏樱和歌开始将凋零的樱花看作是一种美,并借由樱花的飘落凋零之美来表达对生死无常的感受,由此可以窥探到物哀这一美意识的雏形了。
其二,单纯对美进行升华而形成的境界。中国人虽然也爱樱花的美和净,但更爱她抱团齐放的团结精神,爱她零落成泥的奉献精神,从她历经千年的磨练中体会到一种坚韧,从她愿在盛时放下一切中感受到那淡泊超然的境界。
本研究通过《古今和歌集》、渡边淳一、李商隐等作家的文本,对其中的樱花及其所隐含的文化意象进行分析,比较中日樱花文化意象的差异,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在东方审美观形成的美的意象、樱花的怜惜升华成的惋惜意象和对樱花报春凝结成的赏春意象等方面,中日比较一致。而中日樱花文化意象的主要不同点在于:日本在樱花意象中更多地体现了武士道精神、物哀心态、集体主义以及日本人独特的生死观,而中国在樱花意象中更多地体现了一种单纯的审美,这种意象更多地表现在:团结、高洁、轻柔和淡泊的宁静之美。
【参考文献】
①尹宁宁:《万叶集中咏梅歌和咏迅璧亩员妊芯俊罚《文学教育》,2012年第8期。
②谢东华:《鸦ㄔ槐疚幕中的多元象征意义》,《民族论坛》,2009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