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汉语言文学实习自我

时间:2022-10-08 10:13:27

导语:在汉语言文学实习自我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汉语言文学实习自我

第1篇

    理工类高校普遍开设汉语言文学专业之时,正是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普遍面临就业压力急于改革之际,文秘、新闻、传播、广告,一波又一波的中文类新兴专业从汉语言文学专业剥离而出,在这样的背景下,理工类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从设立之日起就面临着两个困境:

    1.面对就业市场,理工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如何解决普遍面临的就业压力。目前,就业率成为衡量一个专业优劣的主要尺度,2007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大学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研究建立人才需求的监测预报制度,定期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需求状况,引导高等学校及时设置、调整专业和专业方向,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近年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开始注重对高校各专业就业率进行的专门调查和教学评估。在这种形势下,能够迎合目前社会需求的专业往往成为高校的强势专业和热门专业,而那些社会需求量较小、核心知识不明显、对口职业较少的专业逐渐成为冷门,汉语言文学专业正在此之列。据统计,“2009届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半年后失业人数为0.63万人,2007届失业0.7万人,2008届失业0.84万人,汉语言文学专业成为连续三届(2007~2009)失业人数最多的专业之一。”[1]麦可思认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较低,且薪资较低,为高失业风险型专业”[2],这对于刚刚兴办的理工类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2.面对综合性大学和师范类大学,理工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如何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中国现代大学史上最早创办的专业之一。自1910年北京大学实行分科教学设立中国文学以来,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中国高等教育历史上已经有百年时间,是中国高等教育专业体系中设立时间最长、专业建设经验丰富、课程体系完备的基础专业之一,在各级各类综合性大学和师范类大学中都是基础专业和核心专业,师资力量强大、办学经验丰富,已经形成优势传统。而理工类高校无论是在办学历史还是师资力量上都与上述两类高校存在差距,例如,缺乏汉语言文学专业图书资料积累,专业师资力量不足,学术水平不高,办学经验不足等等。在这种情况之下,理工类高校,尤其是非211的理工类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如何在早已形成优势传统的综合性大学和师范类大学的夹缝之中,拓展专业领域,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和办学优势,是关乎其存在可能性与合理性的重要问题。上述两个问题其实质是理工类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问题,这两个方面决定了理工类高校培养的中文人才能否适应与满足社会需要,能否走出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困境,在与综合类高校和师范类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竞争中能否脱颖而出、后来居上,为此,我们应从学科定位和课程体系建设两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

    二、理工类高校开设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定位

    学科定位是决定理工类高校创办汉语文文学专业成败的核心问题。传统汉语言文学专汉语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基本定位于培养研究性和综合型人才,毕业生的就业除教师和新闻出版以外,大都从事理论研究和文学批评等工作。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以及逐步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特别是社会分工细化程度的加剧,社会对专门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加剧,而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一个传统的人文专业,不具备很强的应用特性,学生不能把课堂学习的知识直接转化为技术技能应用于职业领域,因此汉语言文学专的发展受到严峻挑战。但是这不意味着社会不需要汉语言文学的人才,恰恰相反,根据表1可以看出,语言应该能力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相关行业中均是处于前三位的核心知识。由于在法律、管理、经济、设计等方面的知识欠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许多相关行业中缺少竞争优势。这说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中文人才需求也发生了转变,除了“传统的博学多识和相应的听、说、读、写能力的要求基础之上,管理能力、组织能力、交际能力、应变能力、协调能力与合作能力等也成为人才考核的重要内容和指标”[3]。

    市场经济对中文人才的需求倾向于综合型、复合型、应用型,而大众化又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长期趋势,在这种形式下,“研究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多样化是完全必要的”,对“学术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第一线工作的岗位性、操作型人才等等,应当具有明显不同的培养质量要求”[4]。因此,理工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实现从知识传授到实践能力培养的转变,而在这一方面,理工类高校有着独特的优势资源,它特有的各类应用型、技术型专业为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应用型中文人才,提供了充分的师资力量和知识背景。因此,理工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定位是培养有理工科专业背景的,能够从事文秘、管理、宣传等实际工作的,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中文人才,它有别于传统的师范类大学和综合性大学进行的研究性教育,更强调教育的综合性和实践性,为用人单位培养以写作能力为突出能力、懂经济、懂法律、懂新闻、懂文秘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理论基础扎实的应用型中文人才。中文素养与中文职业能力的统一是理工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独特价值所在,它既能适应社会和时代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又不会丧失专业优势,这一点让理工类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既能应对就业压力的挑战,又能在具有传统优势的综合性高校和师范类高校面前凸显后起之秀的特色和优势。

    三、理工类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以山东科技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

    课程设置是教学计划最核心的内容,它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是培养目标实现的关键。长期以来,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形成了固有的模式,即学科课程一直集中在文学和语言类课程上例如: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理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等课程上,选修课则是为对专业课的延伸和深化,如民间文学、古代文论、西方文论等。这种课程设置过于专业化、口径狭窄,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而理工类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人才培养上由于向应用型与综合型的偏重,又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既在课程设置上压缩基础专业课程,大量增加技术型、应用型课程,但是盲目推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化,轻视中文素养的培养,会导致本专业学科优势的丧失。因此,理工类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必须以中文为主,设置科学合理、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山东科技大学作为一所以工科为主,兼具文、理、经、管、法、艺术等学科综合性院校,于1995年设置文秘专业,2006年设置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学校和学院围绕课程设置进行了多方面的调研、论证、探索与改革,初步形成了较为合理的课程体系,将原有汉语言文学专业重视知识点传授、以培养知识型人才为主的教学模式,调整为以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为主的能力型教学模式,在课程设置上以中文为主、学科交叉、文理渗透的课程体系,为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中文人才奠定基础。

    1.根据培养目标,设计新的课程群。按照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趋势和要求,充分利用我校和学院的学科优势,增加经济类、法律类、文秘类、新闻类的课程,逐步形成“中文”课程群、“文秘”课程群、“新闻”课程群、“经济管理”课程群等,体现未来社会对中文人才“宽口径”的专业素质的要求。

    2.改进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方法,注重能力培养。文学类、语言类和写作类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该学科中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这些基础课既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知识体系,也是一种价值体系,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关键所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水平的高低不仅体现在综合的学识上,更体现在精神品格、道德素养和审美能力等人文修养层面。所以,“宽口径”并非用应用型课程挤压专业课,而是在重视其核心地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进,改变过去以理论为主、重知识传授培养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认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为目标。对于文学类课程,教师应该积极追踪本学科研究的前沿,改变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脱节的局面,将文学的认知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娱乐功能与现实、社会相结合,让学生学会用知识指导人生、认识社会、提升自我。对于语言类课程,改变过去只重理论和语法的现象,重视学生语感与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如今,社会对通过语言进行交际的实践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在《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显示,“‘有效的口头沟通’是大学生最重要工作能力”[2],国家职业汉能力测试(ZHC)如今也越来越引起社会重视。对于写作类课程,理工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主要为各企事业单位的文字处理工作,因此根据就业需要增加了各类应用文课程的写作训练,如:文秘写作、涉外文秘写作、财经新闻写作等,突出专长。另外,还外聘记者、编辑为学生授课,以其实际工作经验传授写作技巧技能。

    3.充分利用学校师资力量,根据就业需要,设计模块教学。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将专业基础课在前五个学期年内完成,前五个学期集中学习文学、语言、写作三大类的专业基础知识,如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理论、写作等,夯实专业基础。到第六个学期开始开设专业技术课,并分专业方向教学,设置为两个模块———新闻方向和文秘方向。学生除了要学习秘书学概论、新闻学概论、公共关系学等公共专业必修课,还要在新闻和文秘两个方向任选一个方向,修够6个学分的课程,培养学生宽口径的专业技能。

    4.鼓励学生选修理工类课程或第二专业,开阔视野、活跃思维。理工院校设立中文专业最大的优势就是利用独特的专业背景和学科优势,我校是以工科见长的学校,计算机、建筑、经济等专业师资力量强大,鼓励学生根据个性特点和就业需求选修工科类课程或第二专业。有计划地邀请理工类学院专家教授为学生做前沿技术类、自然科学类等的讲座,参加18学时的讲座记1学分,以此丰富知识、开阔学生视野,活跃思维,为学生奠定理工类知识背景。据相关调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方向不仅在政府机关、教育科研、新闻出版、企业公司等单位,而且逐渐涉足律师、房地产、金融外贸等新兴行业。[5]所以,培养具有理工科专业知识背景的中文人才,是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学生竞争力的可行之道。

第2篇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 工科院校 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5.086

课程建设是教学计划的核心部分,这不仅是落实教育目标的前提,而且还关系到培养对象和培养目标,可以说是决定教学质量的首先因素。因此,对于工科高校来说,课程设置是否合理科学直接影响到培养人才的合格与否。工科高校开办汉语言文学专业满足了社会的需求和受教育者的愿望,实现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多元化特色,同时这也是大众化高等教育形势下对工科院校提出的要求。

1 工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秘书课程的作用

1.1 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工科高校设立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巨大的优势,因为可以利用院校的工科专业背景,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从院校毕业的学生可以从事服务、管理、生产等多种行业。因此,工科高校在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秘书课程设置时,应该以应用能力培养、基本素质培养以及基础教育理论为主导,将重点放在学用结合方面,强调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的教育方式。这种形式的课程设置有别于传统的高校研究型教育和本科教育,它要求学生能够具备可供广泛迁移的知识平台和更为宽广的理论基础,也更强调了实践性和综合性。

1.2 提升工科高校人文素质的教学质量

工科高校设置汉语言文学专业可以涵养一批为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做出贡献的教师,因为通过对汉语言专业课程的教学,这些教师就可以带动人文素质课程的建设,提升教学质量,大大丰富了工科学生学习的内容,活跃了工科院校的人文氛围。

2 工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秘书课程建设模式的探索

课程的建设必须要遵循专业教学的规律,在对教学内容进行设定的过程中,一定要时时以培养目标作为参考方向。工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进行秘书课程建设时,可以参考以下几点建议:

2.1 课程设置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加强学科建设

依据实践性、综合性教学目标的要求,工科高校在制定培养计划的过程中,应该体现出适应面广、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专业知识扎实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的建设方面,应该考虑到文理互相渗透,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并做到在课程建设层析上有提高,内容上有所创新。具体实施内容包括:

2.1.1 突出写作课程的建设

写作课程体现了加强能力培养的意图,对于秘书课程的教学目标来说尤其如此,因此要增加写作课程的教学门数和写作时间,提升写作的学时。一般院校秘书课程的写作教育内容主要包括文秘、诗歌、小说、散文、议论文、记叙文等的写作,但是考虑到秘书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工科院校应该增加文秘方面的写作教育,紧跟社会发展形势,增加财经新闻写作和涉外文秘写作,并不间断的进行实践写作的训练。

2.1.2 依据现实状况随时调整课程计划

为了保证教育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汉语言文学专业秘书课程的设置上必须要保持自身的灵活性,这是这门课程的特点所决定的。为了加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对课程计划要进行不断的微调,如为了使课程的衔接更加合理,可以调整教学学期的教学课时。通过不断的进行课程调整,可以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增强培养特色的鲜明性。

2.2 加强实习环节的建设

考虑到汉语言文学专业秘书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将应用性作为主要的培养目标,注重于当今市场的需求,并要与市场接轨。因此,在进行课程设置时,不仅要遵循教学规律,还要参考社会的发展需求,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为了满足这一教学目标,工科高校就必须要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的内容。具体规划教学进程时,科学安排四年的实习教学,可以将第一年作为专业认知课程方面的学习,将学生安排在学校的各个部门机关处进行实习,时限设定在两周左右,目的是让学生懂得文秘工作的基本套路以及未来工作的相关流程;第二、三年可以对学生进行专业实习方面的培养,实习单位设定在校外其他单位,目的是锻炼学生的现场沟通能力,并在实践过程中搜集材料,准备毕业论文的答辩;第四学年就可以进行毕业实习部分的教学内容,将学生分散到机关、企业、报社等单位,主要是为了检验学生在四年的学习过程中所习得的中文知识应用能力,这部分的时间限制可以设定为8周左右。

2.3 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设现代化教学设备

工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秘书课程在进行特色建设过程中,应该进一步转变观念,不断推进教学方式的改革。在教学方法方面,应该大力提倡互动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育学生不应该满足于书本和笔记的内容,要不断的进行自我学习和教育,广泛收集信息和阅读有用书籍,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此外,学校也要推进教学质量,引进现代化的先进教学设备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增设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充分发挥声音、图像、文字的多重配合,使课程更加生动,教学形式更加灵活,教学内容更加丰富。

参考文献:

[1]王晓梦.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应用性转型研究与探索[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8).

[2]林进桃.关于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4).

第3篇

关键词:传媒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5-0243-02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特点和应用性辨析

1.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特点。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传统专业中底蕴最丰赡的一个学科,也是现代大学体系中最稳定的一个专业,之所以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有着其学科自身的特点:第一,它承载文化熏陶以及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除了传道、授业、解惑,注重学生精神成人是大学的一个重要功能。一代代的中文学子,吸取古今中外人类精神成果,净化灵魂,完善人格,并把它内化为自身的现代人文精神传播实施到社会中去。第二,重视基础,夯实基本功,为学生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汉语言文学专业固然不如新兴专业重实用技能,但重理论性、基础性、综合性,这为学生打下功底、挖掘潜力、发挥后发优势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第三,适应面广,融贯形上形下,为学生的发展赢得更大的空间。中文专业的学习为今后的工作搭建一平台。

2.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体现。谈起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问题,有的认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个基础学科,肩负着传承中国文化和汉语言文学、文字的重任,着重对受教育者进行情感的熏陶,是一种“情商”的教育,不应该过分强调他的功利性、实用性。(1)处于学科理论与职业技能之间的专业修养层次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基本定位。目前社会提出了多规格多类型的中文学科人才需求,且更多的是以中文为基础,兼具其他能力的人才。(2)拓展专业方向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实现应用性的基本方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急剧加大,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所培养的单一模式的人才规格已经不能适应新的要求。因此,在原来专业学习的基础上,拓展专业方向,寻求专业教学与市场需求的契合点,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实现应用性的基本方式,更是其在竞争中谋生存、求发展的途径。(3)服务地方社会经济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基本体现。在公共服务方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体现在为地方社会、文化发展提供深厚的人文基础和发展动力,甚至在某些方面,可以为地方经济直接服务,产生经济效益。

二、传媒学院人才培养定位对传媒学院设置汉语言文学专业提出了新要求

传媒学院是在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过渡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是以新机制和新模式办学的新型办学实体。办学历史虽短,却显示出强劲的生命力。传媒学院虽然明确定位为普通本科院校,由于其培养对象与一般高校迥异,其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必然有别于普通高校。传媒学院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己任也有着现实的依据。受传统“学而优则仕”和重学术轻价值观念的影响,我国的普通高校人才培养自觉不自觉地以造就学术型人才为己任,忽视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高职培养模式陈旧、办学层次较低、师资水平有限等现实令高职难以担当培养优质应用型人才的重任。

三、传媒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的定位应该建立在社会发展需要与学生成才需要的契合点上,建立在与其他院校同类专业、与本校其他专业的差异点上。任何专业的应用性都在专业基础上增强能力培养和实际应用能力,使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加贴近社会的人才需求。如何把这一原则应用到传媒学院的实践中去,本人结合厦门大学传媒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实践,进行了初步探索,以抛砖引玉。

1.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当前,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和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社会需要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汉语人才,即以中文专业为基础,兼具其他能力的工作者。就业渠道的多元化,所谓“一岗定终身”的现象趋于消失,因此,在人才的培养上,应该摒弃传统的“专才型”,发展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传媒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一成立,就明确提出“培养具有较好的文学修养、基础扎实、较强的汉语和英语运用能力,能熟练使用计算机,能胜任与语言文学相关工作的复合应用型人才”。这一人才培养目标,抓两头、重内涵,即一方面强化人文基础课程,坚守“人文教育”的阵地,强调文学修养和理论基础;另一方面,注重应用型基本技能的培养,如汉语和英语的运用能力,计算机的使用熟练程度。这种培养目标的确立,可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增强学生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能力。

2.建立健全校外实践基地,注重实践教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是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大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立多层次、各种类型的实践教学体系。应用型本科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应该是:课内外紧联系、校内外相结合,从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入手,本科教学专业实践的环节总时数需占教学计划总学时的一定比例,并且要贯穿人才培养的始终;加强实习带队教师的遴选、培养,真正发挥带队教师的指导作用。

3.与职业技能鉴定接轨,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当前社会的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要求学生掌握相应的职业技能,快速适应岗位需要,是用人单位在接受毕业生时优先考虑的因素。因此,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是提升职业竞争力的重要环节,更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杠杆。与社会职业技能鉴定接轨,鼓励学生在完成模块教学后参加社会各种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考试、测试,取得社会公认的职业技能资格考试证书,这不失为一条提高学生职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4.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自我培养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组织的作用。传媒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施,不仅要充分挖掘校内有效资源,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团活动,更要发挥传媒学院学生活动能力强、参与意识重的特点,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自我培养意识。学生组织是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锻炼自我、提升自我的重要平台。重视学生社团活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作用,是传媒学院中文系学生工作的一以贯之的思想。中文系成立之后,各类代表学科特色的课外活动百花齐放,争奇斗艳,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正在形成多层次、多类型的有利于培养具有鲜明个性特征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没有止境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承载着人类对完美精神的孜孜追求,又服务于社会科技能力的获取的古老学科,在传媒学院的土壤上,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下,应充分利用和挖掘自身的优势资源,注意发挥专业特色,以学校的定位和确定的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为参照基准,找准符合社会发展需要与学生成才需要的契合点,才能更好地使培养目标与社会发展相协调,才能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中,实现新生和发展。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 实践教学 创新 构建

我国汉语言文学以其成熟的培养模式与深厚的知识底蕴日益扩大着影响力,逐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干专业。但长期以来的教育教学模式严重阻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影响人才质量,不能与如今的信息化社会很好的融合。汉语言文学专业一直以来的教学模式就是重理论、轻实践,在实际教学中将重点定在课堂的理论传授中,忽视实践重要意义,这种教学方式在师范类语言文学专业中尤为突出,保守僵化的教育方式使汉语言文学的发展走向了瓶颈。如今中小学的教育改革都已初见成效,在此种大环境下,高校汉语言文学创新教学体系改革势在必行。

一、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的回顾与反思

1.培养目标不清晰

合理的教学体系的建立是需要明确的培养目标来决定的,只有确定明确的目标,才能真正的建立起课程体系和教育模式。在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中,没有对学生进行有目标的培养,学生并不清楚学习本专业适合什么样的工作,学校更是没有明确针对专业性对学生进行培养。这对制定合理的教育体系有严重的自阻碍作用,同时不利于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2.专业课程设置缺乏创新

我国大多数综合类高校和文科师范类高校都会设置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重点学科,但几乎每个学校的专业课程设置都是相同的,没有太大的去区别,没有根据实际对课程进行调整,严重缺乏创新,与时代不符。一直以来陈旧的教学模式并不能符合当今社会的发展与需要,当今社会需要的是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严重阻碍学生的发展,造成教育与社会需要不符的现象的发生。

3.教学工作忽视学生的自主性发展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以教师为主体,注重讲授式教育,忽视与学生的交流,只是单纯的将教师的经验和知识灌输给学生。这样不利于学生学习热情的提高,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在实际教学课程中,课堂枯燥乏味,学生的积极性很难被提高,自主思考的能力也被扼杀,只会机械的记住知识点应付考试,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不能起到任何促进作用。这种教学模式还会阻碍学生自我学习能力与批判性思维的成长,对学生的自主发展不利。

4.对学生和教师的考核形式单一,过于强调考查结果

我们国家的应试教育有力也有弊,优势在于提供了一个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弊端就在于由于应试教育的存在,到时很多学生、家长、教师只是单纯的注重考试,而没有把实践、创新放在平时的课堂上。是否真正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评判一个教师是否具有较高教学水平的标准,想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就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对于学生的考核也不应该仅凭一次考试来断定,应该注重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是否努力,在活动中是否提出创新观点等。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体系构建的原则

1.目标性原则

在构建创新的教育体系之前,应树立明确的目标,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在进行实际的教育过程中,也应以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进行教育教学,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利用实践与理论之间的促进作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多功能型人才。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提高实践的比重,以此为目标开展教学活动,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2.独立性原则

独立性原则就是指将汉语言文学的实践教学从传统的教育模式中解放出来,形成独立的教学体系。由于我国实践教学这一方面十分缺乏,所以一直对培养创新型人才发非常不利,故我们在进行教育体系改革中一个着重注意实践教学。将实践教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发展体系进行构建,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3.特色性原则

任何一个专业都是因其独有的特色性才会被社会所需要,因此特色性是专业生产和发展的基石。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必须走出一条特色人才培养道路,让学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有自己独到的优势和能力,这也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改革和新体系构建中必须遵循的原则。

三、创新汉语言文学专业创新教学体系构建的内容

1.增加实践类课程内容

根据既定的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统筹教学资源,增加实践教学内容。实践内容的设置要坚持“培养能力”的根本要求,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知识应用水平。要均衡的将实践环节分布在整个高等教育阶段,贯穿人才培养的始终。实践内容要记入期末考核成绩,提高师生对实践教学的重视度。

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统筹安排实践类课程,增加实践教学内容。实践类课程的设置要本着“能力本位”的教育思想,强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凸显知识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如对应基本能力培养的书法、朗读与演讲、写作等课程;对应专业能力培养的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概论、文学概论、中国文化概论等课程,强化教学的实践性内容,将理论转化为能力;对应综合技能训练的微格训练、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实践环节。这些课程均衡分布于大学四年,使实践内容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同时,在传统课程中,淡化理论传授,增强实践内容。如写作能力,除基础的写作课程外,其他专业课也可安排适当的写作练习。学生可以自由写作,小说、诗歌、评论、杂感、散文等等,文体不限,使学生在大学的学习中不间断地练习写作,进而达到专业技能训练的目的和效果。而且,课程实践内容的增加也可促进课程考核的改革,将写作练习记入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开展课外实践教学

课外实践教学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有着课上没有的优势,比如它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全方位锻炼学生的能力,是课堂教学的补充,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提高实践创新能力的必要手段。

3.逐步推动实现职业资格证书体系

职业资格证书是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学识和技能的证明,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中,应该将职业资格证书纳入人才培养计划中,构建符合本专业特点的职业资格证书体系,学生通过证书考核,加强了知识学习和实践能力,同时得到肯定,有利于调动学习积极性。

总结:构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创新体系绝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应当是由几代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推动建设的系统工程,其中我们必须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汲取和反思,对新型教学模式进行整理和归纳并适当调整。但我们必须明确的一点是,只有加强实践教学工作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应用型人才,这将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杨刚要.基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构建[J].科技创业月刊,2016(10).

第5篇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一】

一、个性化教学是远程教育的必然要求

 

所谓个性化教学是指教师以个性化的教为手段,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目的,并促进个体人格健康发展的教学活动。个性化教学包含三个因素,即教育者、教材、受教育者。“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是个性化教学的具体体现,个性化教学是教育规律的必然要求。受教育者当前掌握的知识和所达到的能力水平等智力因素及其性格特点、学习动机类型、认知风格等非智力因素千差万别。针对不同受教育者,教育者只有因材施教,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近几年,电大开放教育招生专业不断增多,地方中小学教师学历不断达标,政府公务员学历持续提升,但汉语言文学专业却出现了招生人数递减的情况,很难形成传统意义上的班级规模。学生人数过少的现象,给开放教育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带来了新的挑战。汉语言文学专业迫切需要个性化教学以适应目前的现实。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远程教育个性化教学特点

 

1.网上辅导多于面授辅导课时

 

随着远程开放教育模式的改革和探索,教师面授课程已经逐渐为网络教学所替代。传统的教师面授课时正在大幅度地减少。在这种背景下,如何进行个性化教学,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质量,已经成为电大教师共同关心的问题。网上教学资源建设和虚拟空间社区的师生交流被提上日程。

 

2.教师一专多能

 

在电大远程教学中,“传道、授业、解惑”作为教师的基本职责,已经有了新的内涵。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是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者,要“授之以渔”,而且是知识载体的创建者,教师要运用现代化手段完成网上教学资料整理更新以及课程资源建设任务。电大课程责任教师既要熟悉教学理论内容,又要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其教学工作量不是减轻了,而是比以前更重了。事实上,开放教育教师往往要负责很多门专业基础课程或对多门课程进行教学辅导。在多媒体教学方面,电大远程教学要优于传统教学,各专业教师基本会制作或参与制作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课程。

 

3.个性化教学的核心———创新性

 

每年专升本的学生中都有在专科阶段不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在基础知识衔接上比较困难。学校针对这部分学生要开补修课。教师教的学生人数每届总量并不多,但辅导学生的课程数量却很大。每一个教师精力是有限的,随着新课程的不断出现,旧课程内容的不断更新,要把工作做好,唯一的途径就是不断创新,挑战自我。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远程教育个性化教学实践探索

 

1.灵活的授课机制

 

电大学生多数是成年在职人员,学生上课出勤率受到一定影响。当某届学员本身人数少而又出现严重缺勤时,大班授课方式就很不合适。经过探索,我们认为出勤率较高时在教室授课较好,因为有多媒体大投影,可以方便学生边听边看课件,可以提问或集体讨论。而出勤率较低时,采取教师和学生面对面座谈交流方式比较好,或与学生一起浏览课程网页,营造出教和学的和谐氛围。

 

2.根据教材设计不同的授课方式

 

对于文学性较强的课程,比如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和中国古代文学专题课程,学生兴趣较浓厚,教师以讲课为主,提问和课堂讨论为辅;对于比较抽象的理论性课程,比如中国古代文化要籍导读和西方文论等学生不太感兴趣的课程,可采用师生共同参与、合作讲课的方式,即教师给学生示范讲解后,让学生轮流上讲台,每人讲一个作家或作品,难理解的地方教师在讲台下配合解释。学生参与式教学,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台上学生讲得认真,台下学生听得注意力集中;对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比如中学语文教学研究课程,则是采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方式。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的学生,多数是中小学教师,在课堂上让这些在职的中小学教师讨论发言或讲解课程设计方案,非常贴近教学实际,来自于教学实践中的具体案例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3.进行多样化的网上教学辅导

 

网上教学辅导是课堂教学的继续。在网络远程学习环境中,应该给学生提供具有可操作性、有明确学习目标的课程资源。网上教学辅导的内容包括自主学习指导、电子教案、课程BBS论坛、期末复习指导、历年考试真题分析及答案、形成性考核作业指导等。自主学习指导内容包括公布上课的时间和地点、预习上课的主要内容、课程的重难点提示、思考题。电子教案是对全书内容框架的梳理,以及对每个章节重难点的详细分析。课程BBS论坛是网上师生互动的平台,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考试重点定期专题讨论题和小组讨论题,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可非实时提问。期末复习指导侧重各章复习重点训练并给出参考答案。历年考试真题分析及答案,是让学生熟悉课程的考试题型及解题思路。形成性考核作业指导,是学期临近结束时网上公布作业参考答案,便于学生反思自己的答题方式是否准确。

 

4.富有特色的形成性考核方案

 

电大学生平时成绩占终结性成绩的一定比例。平时成绩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上课出勤率、书面作业和网上学习。平时成绩的标准,一要突出电大特色,网上学习分值比重加大;二要突出成人在职特点,上课出勤率所占分值相应较小;三是突出自主性,学生的学习进程和网上学习方式可以自己做主;四是学习时限性,应该有一个大致时间范围。对于网考课程,中央电大制定了详细的形成性考核方案,布置了网上作业,并限定具体的答题时间,逾期成绩为零。中央电大形成性考核方案的优点是督促学生按时完成作业,提高学习效率;不足是尽管教师不断提醒学生学习时限,但是学生由于工作繁忙,有时还是来不及按时答题,结果失去了考试机会。

 

总之,“因材施教”实施个性化教学,是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的必然选择。在开放教育中,“材”包含两个含义:其一是指教学的对象———学生,学生不同,教学方法应该不同,对于电大开放教育的学生,应该以网络远程教育为主,面授辅导为辅。其二是指教学的媒介———教材,教材不同,面授教学方法以及相应的网上教学也应该有所不同。电大开放教育的课程责任教师承担多门课程,课程性质不一样,资源建设应各具特色。无论是教育对象,还是教育媒体,都彰显了电大教育是远程“因材施教”,这也决定了我们对开放教育个性化教学的探索任重而道远。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二】

一、以核心能力培养为主线,重构课程内容

 

课程体系的建构立足于人才培养目标。以笔者所在成都信息工程学院为例,中文专业在实践教学方面的目标确定为: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强化全过程的实践教学,着力于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注重课堂实践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使实践教学成为学生能力培养的根本途径。基本指导思想为“高素质、强能力、显特长”,构建具有专业特点、岗位要求和学校层级类型三维关联度的中文专业学生核心能力体系。结合其定位的“文化信息传播”方向,核心能力表述为:合旨得体的言说和写作能力、自如灵动的沟通与策划能力、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等。教学的重点围绕核心能力培养来展开:提炼汉语言文学核心课程的理论精髓,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突出专业方向课程、选修课程的实践内涵,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具体而言,保留中文专业传统的专业基础课程,以确保专业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凝炼核心课程,把握相应的理论精髓;综合课程内容,合理取舍,形成语言类、文学类、写作类、应用传播类四大课程群,利用现代传媒的技术手段,鼓励学生合理利用这个载体学习、提高。

 

首先,文学类课程内容注重名著解读的学理归纳,培养学生“思”的能力。将原来文学分阶段授课的方式改为块状式讲解的课程,弱化史的完整性,以小说、戏剧、诗歌、散文等文体形式发展为线索讲解,以考察文学自身发展规律为主,并辅以具体作家作品研究的系列选修课,重点培养学生艺术感悟、艺术欣赏和审美判断能力。

 

其次,适应市场需求,优化语言类课程教学,强化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操练,培养学生“说”的能力。以应用语言学内容为主,重视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自我表达能力和倾听理解能力协调发展。

 

第三,优化写作类课程内容,强化学生文字表述训练,培养学生“写”的能力。根据学生个性需求,提供相应的文学写作、日常应用写作、新闻写作等课程,加强与外部的联系,外聘著名作家、记者、编辑等开设专题讲座,负责学生课外写作辅导,全面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从本质上改变原有写作课侧重于理论的性质,使写作课的实践本质落到实处。第四,加强应用传播类内容的实验化,利用传媒技能实验室优势,强化学生办公、制作等操作实践,培养学生“做”的能力。

 

二、分立教学层次,改变“教”、“学”态度和方法

 

调适知识性、理论性课程与实践性课程的比例,注意课程设置与学生专业素质、专业能力培养之间的匹配,强化实践性课程的比重。中文专业的实践教学是一种设计性教学,其核心环节是设计有效的实训。实践教学体系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是课程内非独立实践环节;一是独立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大量包含实践教学环节的课程的开设,如计算机文化基础、多媒体技术与运用、动态网页制作、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应用写作等必修和选修课程,支撑“文化信息传播”的专业方向,并针对实践教学环节内容,编写出完整的教学大纲,设计出详细的实践教学内容与考查措施。这样就有助于强化学生基本专业能力,有利于提高其专业特质的显示度。独立实践教学环节分为实践环节必修课和实践环节选修课程,如社会调查、专业实习、学年论文、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作为必修的专业实践课程,新闻采编实践、传播策划实践以及办公文秘实践等作为选修实践课程。每门实践课程通过时间安排、过程评价和综合考查措施的完整设计、确立实训主体并激发其内在动力从而达到实训目的。如实践必修课程“社会调查”,在学生第二学年结束后,利用两周时间进行实习。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提前到社会中去锻炼,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其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强化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了职业技能。

 

以上是显性计划里能反映出的并带有一定强制性的课程设计,另外还鼓励所有老师进行课程实践性探索。如《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作为一门传统学科,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如何处理好传统与创新的关系尤为重要。我们的任课老师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并获得成功:从传统的角度,要求学生多读、多背、多写,立足传统打基础的一个方面。从创新的角度,强调师生互动,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精神。(1)除了老师讲授之外,某些次要章节的内容布置给学生,由学生在课堂上主讲,老师补充。有些章节也直接安排学生自学,写出相应的学习提纲;(2)就重要的教学内容,设置论题,布置辩论会,在课堂上由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论辩;(3)布置某一专题的学习时,让学生到图书馆查阅资料,独立完成小论文;(4)利用成都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把课堂延伸至名胜古迹,如在讲李白和杜甫时,组织学生到江油太白堂和杜甫草堂,让学生感受传统历史文化。

 

三、恪守“结合”原则,加强过程评价,形成职业能力。

 

1.理论教学和技能培训相结合。在专业基础课的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能力培养”这一主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专业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进一步推动理论的学习和创新思维的开发。当前社会的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学生是否掌握相应的职业技能,能否快速适应岗位需要,是用人单位在接收毕业生时优先考虑的因素。因此,与社会职业技能鉴定接轨,鼓励学生在完成模块教学后衔接参加社会各种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考试、测试,取得社会公认的职业技能资格考试证书,不失为一条提高学生职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我们在教学中积极推行职业资格的培训,如普通话等级证、秘书证、教师资格证、广告从业资格证等。通过这些职业资格的培训,培养学生从业规范和良好的职业素质,使其在毕业后能够达到劳动准入制要求的相关技能等级,为自己顺利就业“添砖加瓦”。在此涉及到师资问题,从中文专业教师基本构成看,博士、硕士学位和教授、副教授职称教师居多,但多数只能纸上谈兵、坐而论道,由于自身缺乏实践,无法真正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所以安排教师到实习基地或指定单位兼职进行“锻炼”,培养“双师型”教师以弥补实践性环节的缺失是目前切实可行的做法。

 

2.课内实践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一方面采用“岗位模拟”这一行之有效的实践方式,充分利用课堂、实验室和校内其他资源,如校园电视台、校报编辑部等,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一方面开门办学,积极利用社会资源形成双方互利性的校外实习基地,集中开展实践实训,推动并完善人才培养方案。通过课外学分的设置和管理,把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学生综合素质和操作能力的提高、专业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宽、社会发展人才类型需求相结合,在相对稳定的专业教学与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需求之间构造一定富有弹性的中介。这对学生走向社会、适应社会,都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20世纪初,西班牙著名思想家奥尔特加曾经指出:“大学不仅需要与科学进行长期的永久的接触,否则就要萎缩退化,而且需要和公共生活、历史事实以及现实环境保持接触。大学必须向其所处的时代的整个现实环境开放,必须投身于真正的生活,必须整个地融入外部环境。”①

 

3.教学实践活动与学生社团活动相结合。能力只有在活动中才能体现出来,课内活动由于教学时数的限制,无法进行充裕的安排,因此与课内作有机联动的活动设计,然后通过课外活动来实现成为十分重要的实现途径。充分利用中文专业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优势作用,通过创办文学刊物,组织文学社、开展读书征文竞赛、演讲比赛、写作比赛、辩论赛、话剧表演等,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

 

4.与教师科研项目相结合,培养学生初步科研意识。学生毕业论文和各种科技创新竞赛活动,选题均可源于专业教师承担的科研项目,通过师生间研讨式交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5.正确进行能力评价,注重过程考核。评价既是一种压力或激励,又是一种反馈环节,可以帮助学生从中获得积极的修正信息,自觉提升短缺的能力。能力评价方式走向多元化,不拘一格,通过书面的或口头的、常规与竞赛结合等等,评价的组织也改变单一模式,个体评价(师与生)、小组评价(教师小组、学生小组、师生混合小组)、评委评价(以比赛方式进行评价时)等等结合使用。根据中文专业学生核心能力培养指标,制定学生专业基本能力测评方案。如秘书实务课程,任课教师选择几个岗位,描述出岗位要求,组织其他专业教师构成招聘团,对学生进行分组模拟招聘演练,学生感觉如临现场。

第6篇

关键词:应用型 文科 实践教学 问题 对策

所谓实践教学体系,一般是指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对组成实践教学的各个要素(实践课程和实践环节等)进行整体设计,建立起来的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结构和功能最优化的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在运行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各构成要素的作用,又要协调配合,发挥实践教学体系的整体功能。[1]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在学校教学,尤其是应用型院校的教学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应用型院校强调培养适合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动手能力强,具有很强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对于应用型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应用型院校的文科专业。文科专业的教学素以理论性见长,在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中均以理论教学为主。因此,如何建立完善的切实可行的文科实践教学体系是各个应用型院校教学改革的重点。但从目前各应用型院校文科实践教学体系运行的情况来看,文科实践教学体系还不成熟,不完善,存在着一些问题,急需改革。

一、应用型院校文科实践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文科实践教学体系在应用型院校教学体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关乎学校教学目标,培养人才目标的实现。但是,目前各应用型院校的文科实践教学体系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建立原则不明确

在众多应用型院校中,文科实践教学体系是按照理科实验教学体系建立的。在高等学校教育中,各类专业可以基本上划分为理工科与文科。两类专业的性质具有很大的差别。理工科专业分为理、工、农、医四个学科门类。理工科的各个专业基本上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相当多的课程是在实验室完成的。文科主要包括汉语言文学、艺术、历史、外语、法律、经济、管理等各种系科,文科教学伸缩性比较大,偏重于分析和理解,要求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阅历和社会经验对社会现象进行评判。相对来讲,理工科的教学更加强调实践性,文科教学更加强调理论性。很多院校以理科实验教学体系为模板,建立了文科实践教学体系。此类做法,虽然有利于文科实践教学体系的快速建立,但是忽略了理工科教学与文科教学的差别,形成了目前文科实践教学只停留在表面,很难切实进行的现状。文科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原则的不明确,是目前应用型院校文科实践教学体系建立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

在传统院校的文科教学中,基于文科教学理论性强的特点,基本上进行的都是纯粹的理论教学。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该专业的基础课与必修课主要包括: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概论、马列文论、美学、写作、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文化史等课程。并辅以《诗经》研究、明清小说研究、西方现代派研究、语法修辞研究等众多研究性的选修课。

(三)实习实训基地数量少

应用型院校强调培养适合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具有很强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实习实训基地必不可少。各应用型院校中,相对于比较完善的理工科实验室与校企合作制度,文科专业要落后很多。文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立比较晚,实习实训基地比较少。再加之,文科专业的特点,很少有企事业单位能够提供大量的实习机会。实习、实训基地少是目前制约文科实践教学体系建立的重要问题。

(四)评价模式单一

在以往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与评价体系中,基本上形成了以分数为中心的固化单一的评价方式。目前在各应用型院校的文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关于课程考核的方式基本上有两种:考查和考试。考查的方式主要包括开卷考试和结课论文两种形式,考试则指闭卷考核。无论采用哪种考核方式,最后都是以分数的形式展现学生的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试卷的考核方式比较适合理论知识考核,而应用型院校注重的是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试卷考核方式不能够满足应用型院校对人才培养的评价要求。

二、应用型院校文科专业建立实践教学体系的对策

针对目前各应用型院校文科实践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在应用型院校文科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明确应用型院校文科实践教学体系建立的原则

应用型院校文科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应该遵循以下原则:首先,根据应用型院校的办学特点,应用型院校文科实践教学体系要以培养符合地方经济文化发展需要的,具有很强实践能力的文科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在设置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要始终坚持服务地方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其次,区别文科实践教学体系与理工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特点,明确文科实践教学是理论与实训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建立符合文科教学特点的实践教学体系。

(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实践教学体系

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学校培养人才目标的纲领性文件。通过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为文科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保驾护航。

首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过程中,通过设置实训环节、实践周,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学时、学分。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现代汉语》在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安排48学时,完全为理论教学学时。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过程中,可以按1:1的比例,设定为理论教学学时24,实训学时24。让学生在边学边练的过程中,深入的掌握现代汉语的理论知识,能够灵活运用,举一反三。

其次,建立立体的实践教学环节。在增加课程实训、实践周环节之外,将学年论文、毕业作品(设计)、毕业论文,专业见习、专业实习、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社团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立体的实践教学环节。并对各个实践教学环节设置适当的学分,只有修完实践教学学分才能够毕业。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可以增加社会调查类的题目。专业见习,让学生进入与专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身临其境的感受职业氛围。尤其要强调的是专业实习,目前很多应用型院校,除教育类学生实习由学校统一组织进行,其他专业则采用了放羊式的实习方式,学校不统一组织,由学生自行寻找实习单位,只需在实习期结束时,交回实习鉴定表完事。学校对学生是否实习,实习的过程缺乏深入的了解,使实习只停留在书面上,收不到最好的效果。最后,学校团委可以通过开展“三下乡”活动,组织学生真正深入基层,结合自己的专业为老乡做贡献;组织更多的社团活动,让学生得到锻炼。

(三)建立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实验实训基地

应用型院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需要有大量的实验室、实践实训基地为支撑。通过实验室、实践实训基地的建立,为学生提供优质的锻炼能力的场所,学生能够在实际动手操作中,检验所学的理论知识,锻炼动手能力。多人合作项目,还能够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学生步入职场之前,各种能力得到锻炼,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毕业之后能够尽快的融入职场当中。

(四)建立一支具有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

教师在学校教学过程中占有主导地位。应用型院校的教师队伍建设,在注重学缘结构、年龄梯队、职称梯队之外,更重要的是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一方面,是教师观念的转变。改变以往理论知识教学的教学方法、教学思路,从观念上确立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培养双师型教师。鼓励教师到各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教师直接深入到行业一线,了解行业的前沿动态,在挂职的过程中,锻炼实践能力。只有教师成为理论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指导学生的行业实训与实践。

(五)建立复合型的评价体系

以往以分数为核心的评价方式,不能全方位的客观的展现学生的综合能力。应用型院校应根据各学校的实际情况,建立符合学校特点、课程性质的多方位、多层次、多种考查手段的评价方式。尤其要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职业素养的考核,建立起学校考核与用人单位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

首先,学校自我评价。学校的自我评价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改变每门课程单一的评价方式,根据课程的性质,确定实验、实训的评价方式。二是学校通过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学校通过对学生就业率、就业方向、就业之后的知识需求等方面的调查,全方位了解学生就业之后的状况,并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调整本校的实践教学体系。

其次,用人单位评价。学校要与用人单位建立长效联系机制,定期进行沟通与交流。了解学生在各用人单位的工作情况、平时表现、单位对毕业学生的满意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邀请用人单位代表到学校进行参观座谈,对学校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教师队伍建设给予来自行业一线的指导。应用型院校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合作,既可以了解学生就业情况,又可以了解行业一线状况,并据此对学校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改革,从而培养出更能贴合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高级专门性人才。

应用型院校主要培养适应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具有突出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为了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对于理论性较强的文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尤其重要。明确建立目标,并在目标的指引下修改人才培养方案,调整课程设置,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建立立体的评价体系,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是解决应用型院校文科实践教学体系中存在问题的有效对策。

第7篇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建设;跨学科

一、引言

2012年,教育部颁发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等文件(教高[2012]9号)。其中,将“对外汉语”本科专业更名为“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可以说,更名后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进一步体现了国内平台与国际视角的双重文化战略,文化输出与人才引入的双向发展路径。这也由此开启了“汉语国际教育时代”下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科定位、专业发展、人才培养模式等内容的广泛探讨和深入研究,并引起了不同学科的日益关注,使得这门新兴边缘学科的跨学科性和开放性的特点更加凸显。

对此,相关研究成果丰硕,探讨热烈,角度多元,观点深刻,如吴应辉、牟玲(2011),刘毓民(2012)将对外汉语/汉语国际教育纳入了传播学研究框架;

胡范铸、刘毓民、胡玉华(2014)将汉语国际教育的目标提升至“国际理解教育”,认为其可以影响“情感地缘政治”;陆俭明(2014)明确指出了汉语国际教育应有的国际传播观、语言文化教学观和师生培养观;崔希亮(2015)详细探讨并分析了汉语国际教育的学科定位,认为汉语国际教育是一个具有明显交叉性的独立学科,有着自己明确的学科基础;彭建玲(2014)对当前国内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系统梳理和详细分析,认为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普遍具有内容趋同、方法单一、视野狭窄等问题,对此提出具有个性化、本土化、特色化的设置思路;林秀琴(2014)指出了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的发展困境(就业难、实习难、专业定位不准、专业发展和建设难),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杨同用(2013)论述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与中文专业课程设置之间的区别,等等。

可见,“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确立,具有旧学科瓦解和新型边缘学科重构的标志性意义,其本身也蕴含着一种打破原有学科专业的固定地盘,整合上升到一种崭新的知识层面的意义。本文试图结合当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建设困境和教学实践难点,提出一己之见及其改进方案,期以引发更多教学研究者更深入或具前瞻性的探讨和思考。

二、当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建设困境

21世纪以来,我国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已经历了由局部布点到普遍开设的转变。据统计,全国有300余所院校开设该专业(2013年数据)。这种趋势,一方面反映了汉语国际推广背景下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汉语教师人才紧缺的时代需求;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一些学校盲目从众的跟风效应,以至随之出现大潮过后先天不足,后天乏力的发展困境。主要表现在:

(一)拼盘式的课程设置,导致培养目标和发展方向不明确

大多数院校普遍采用汉语言文学专业与外国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简单相加或增减合并的模式,这种模式具有极强的装饰性和遮蔽性,极易造成中西双肩挑式的复合式人才培养的错觉或幻觉,实际上是各挑各的,在两条轨道上,再加之外界赋予的“看上去很美”的国际化的专业美誉和功能,这在很大程度上会严重限制专业的发展和专业人才的培养。

(二)中外对比性遮蔽,缺乏以对比的视野统领专业知识的能力

沿袭已久的汉语与外语教学模式的表面化、公式化,使得语言教学呆板、语言环境单一孤立,汉语与外语之间并未形成有效的沟通和对比,缺乏应有的对应关系、比较关系和交融关系,两层皮的现象较为普遍。

而且,对比或比较视野下的教学模式对汉语教师的教学和跨文化能力是一极大挑战。无论是科班出身,还是出身于中外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多囿于自己的专业圈子或研究方向,自身知识结构极不平衡,中外知识壁垒难以打通。

(三)囿于专业目标或理念的预设,缺乏专业认同感与归属感

无论是模块论,还是其他形式的课程设置,都没有摆脱中文+外语+教育的拼盘式概念化的窠臼,专业的不可替代性模糊不清,更遑论主要课程之间的中外对比性。这种培养模式,使得有些院校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要么重返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轨道,要么被其他专业侵蚀或兼并。这种摇摆不定的专业境地不仅使师生缺乏基本的专业认同感和归属感,而且专业地位和身份定位也岌岌可危。

(四)实践教学空间小,实习难与就业难形成双向制约

虽然各院校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但限于或缺乏专业见习、实习实训的条件,实际上能够提供的实践教学空间非常狭小,实习覆盖率不高。可以说,目前的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不符合该专业的本质诉求与内涵张力,其远景目标亦被遮蔽。这明显不利于培养以专业能力(汉语教学和跨文化传播)为主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因在强调创新、多样、开放的信息互联性网时代,最不应也不能忘的是最基本的专业性,即在“专业能力+”的基础上,加之互联网思维和创意表达等能力,才有可能拓宽本自有些狭窄的就业渠道。

总之,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发展困境的认识和正视,实际上是一种校正,有利于专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建设。因为它能帮助我们清醒地揭示困惑的源头,并以此催生出专业建设的全盘考量和体系构建,找到具有统领性的主导因素。

三、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建设的四大重点考虑要素

(一)以跨学科的理念统领整个专业建设

笔者认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跨学科”的含义就是要寻找中外语言、文化、教育的对比性和通约性,以此作为统领理念,跳出已有的学科与知识的界限,博采众长,重新梳理、整合、选择、提升适合于汉语国际教育自身研究领域与对象的知识和方法。在对比的基础上确定和设计专业的立足点,这是该专业不可替代性即独立性之所在,必须重视起来。当然,跨学科的理念,不是简单的专业增减相加,也不是单纯的扩容,而是找出学科间的同源性、类同性、异质性、对比性、互补性、通约性,并将其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专业建设的始终。

(二)重视中外文化话语的通约性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的应有位置

不可否认,世界上不同民族与不同文化之间是存在通约性的。通约性构成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础价值。我们思考、看待、理解文化通约性的方式将为中国深入走向世界带来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恰恰为共处于不同历史-文化体中的不同族群能彼此相知相交搭建了桥梁和纽带,为揭示和宏扬中外文化话语的通约性提供了落实的可能,为中国深入走向世界,世界深入了解中国的学术研究提供了用武之地。因此,它具有不可动摇的核心位置,将其落实有助于中国深入走向世界。

(三)在“缺失-寻找”中尽快达成相对统一的专业研究范式和共识,同时体现学校特色和区域优势

当前各院校短视的跟风效应和“各自为战”的盲目状态,难以具有成功性,和可复制性,更难有可持续性。就连一些具有对外汉语专业悠久历史的院校,也很难说,已经形成了经严格论证和认证的专业研究范式。笔者认为,教育部应发挥组织协调各院校的职能作用,依区域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总体发展蓝图进行规划设计,并对专业发展的关键概念,作出明确的界定,并以此为主导,着手编写新教材。各院校也可依据总指导和总定位自行设计与编写试用教材。同时,还可通过召开研讨会的方式,探讨在北京和上海等地高校推出联合课程,构建学术共同体。

而且,各院校也可根据自己的建校史和所在地理位置,发挥各自学校特色和区域特色优势。如东北院校可面向东北亚地区,形成以俄语、日语、韩语、蒙语为重点的汉语国际推广区;华北院校则以英语、俄语、法语、德语等为重点;华东院校以韩语、日语为重点;东南沿海院校可面向东南亚诸国,形成各有侧重,总体协调的专业发展格局。

(四)汉语国际教师需敢于打破专业壁垒和自说自话的思维方式,增强自身跨界学习研究能力

在某种意义上说,专业建设的过程就是教师知识结构重构和更新的过程。特别是在跨学科研究视野下,还有许多新的挑战需要应对。因此,教师团队要有破茧成蝶的勇气和自信,勇于打破专业壁垒和学术上的“一亩三分地”,敢于在跨学科的研究与实践教学中,打碎原有的、传统的自己,重新组合和锤炼出自己新的知识结构与实践能力,并让学术语言转换为教学语言。

同时,由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跨学科性,也可以将其看作是汉语的一种“涉外”研究,因而必须打破传统的单极的自说自话的思维方式与知识体系,代之以对等、对比的竞争、互化与交融,即在跨学科对话的视野观照下,找到中外文学和文化的同源性、类同性、异质性、对比性、互补性,并获得科学的研究法则,形成新的阐发,实现人类文学文化的互识、互证和互补,只有牢固地建立起这个定位理念,才有可能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进行清晰、明确和系统化的理解,甚至可以说,其提炼的是专业建设的哲学基础与理论支撑的问题。因为培养模式建立在理念体系的基础上,而课程设计又是这些理念形成和应用的地方。只有这样,才可能解决汉语国际教育的“阿喀琉斯之踵”的问题。

由此可见,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强调的是“中国故事”的国际化表达,是以“国际理解”的叙述基调来贯穿的。中央美术学院潘公凯教授曾说过:“面向自身的传统,我们要有‘互文’的追求;面对他者的经验,我们要有‘互看’的能力。这‘互文的传统观’和‘互看的现代性’,其实就是文化间距和历史承担的解决之道。”就是说,“一方面立足当代处境打开全球视域;一方面回到传统文脉切近本真叙述。在这两个方面获取滋养,开掘潜力,最终寻求价值重构”。这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科定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它反映的是世界性的思想视野,也为我们打开了一个亟待展开的新的知识格局――形成符合时展的在“自我与他者”的脉络体系中感受、理解、把握和对照彼此的新的“国际理解”。

五、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建设的改进对策

针对当前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如培养目标单一,难以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课程设置传统陈旧,缺乏科学发展观;教师、教材、教法偏重于理论研究,实践环节不到位等问题,特提出以下改进建议:

(一)组织编写具有开拓性的新理念教材。基于跨学科的研究视野,立足对比,敢于把自己放在世界体系中,以他者为参照重新审视考察自我。同时,将语言教育与文学教育并行发展,因最美、最鲜活的语言往往在文学作品中。我们应认真考察、研究、编著具有中国韵味且适合留学生的中外名篇或作品,而不是为学语言而编造的语句段落,它显然不是“活”的,更不具美感。显然,语言教学若不能与文学文化紧密结合,只能是一堆死板枯燥的符号。对此,笔者认为面向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新教材体系大体应包括:《汉英语言对比》(或汉语与俄语、日语、韩语、德语、法语语言对比)、《中外文学比较》、《中外文化比较与传播》、《中外教育比较》、《跨文化对话与公共外交》、《传统礼仪文化与公民常识》、《中国国家形象学》、《中华才艺实训课程》、《文化传播与创意表达》等。

(二)生成专业新方向,整合并创新骨干课程,取消重复课程、传统陈旧课程,增补并加大交叉和实践课程。鉴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具有鲜明的中西融合、学教并重的学科特点,立足于中国语言文化,辅之以中外国情常识,借助于国际交流合作,集中华文化传承、民俗技艺展示、国家形象传播为一体,具有明显的人文性、师范性和国际化等特征,可将师范教育(汉语国际教师和中小学教师等)和文化传播(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其下设的两个方向,且均能与相关行业产业对接,两者相辅相成,并能在很大程度上加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夯实人文基础,回归常识。目前,大学生普遍缺乏必备的人文素养,这与大学生入学前的中小学语文教育未能培养出学生的文学文化意趣有直接关系。大部分学生的文学文化多是起于浅表的空中楼阁,零散且摇晃,其未有扎根的基础,未能形成自己的深切体悟。因此,大学人文教育需重新夯实大学生的古今中外文学文化基础,全程分层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夯实根基,才有可能使学生成为汉语国际推广的优秀后备人才。

(四)具有跨界思维,加强学科交叉力度。打破学科壁垒一直是各高校内部的长期性任务。“死抱住本职学科或专业的固定地盘,不准许跨越雷池一步的做法,当然主要出于职业饭碗的考虑较多,久而久之陷入学科本位主义而不能自拔,自己无法自拔,也还值得同情,还不允许别人自拔,这就显得专横无理了。”客观上看,现今早已不是专业相轻,学科自大,一两门课保终身,吃老本式教学的时代,需要的是跨界思维和批判创新精神。而且,专业的金字顶尖不应是越走越窄,而应越走越开阔,知识联想与贯通能力逐渐增强,这需要个人不断更新和扩融知识,同时校内也可跨专业跨学科组建新的课程团队,并创新课程。

(五)服务地方经济,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在跨文化交流和传播中需完成从学人层面向国民普及和地方应用层面的转变,积极探索多元实践:以教学实习促实践,以文化项目带实践,以组织参观、学科竞赛做实践。同时,还要与地方产业相结合,如参与到当地的旅游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创意产业等项目中,提供规划方案和智力支持,加强知识转换和能力应用,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服务。

六、总结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要求双向建构视角。在撩开我们自己的面纱的同时,把作为文化主体的自我与他者置于同等地位,并且能站在他者的立场来看待自我,即借异域之镜来照自我之美丑,借他者之方来疗治自我之病灶。更为重要的是,敢于把自我放在全球化的背景中去比较,并具有文化批判意识和自我修复功能――这应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教学科研人员努力奋斗的目标。转型后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培养的人才,或许会为今后中国公共外交的普及带来出乎意料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陆俭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定位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4(2).

[2].崔希亮.关于汉语国际教育的学科定位问题[J].世界汉语教学.2015(3).

[3].丁安琪.重构“汉语国际教育”学科理论体系――从“国际汉语教学”走向“汉语国际教育”[J].国际汉语教学研究.2014(2).

[4].胡范铸、刘毓民、胡玉华.汉语国际教育根本目标与核心理念――基于“情感地缘政治”和“国际理解教育”的重新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4(2).

[5].林秀琴.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的发展困境和对策[J].中国高等教育.2014(11).

[6].彭建玲.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综述[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14(3).

[7].杨同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与中文专业课程设置的区别[J].汉语应用语言学研究.2013(1).

第8篇

关键词: 独立学院中文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与实践

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在国内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的趋势下,独立学院应运而生。独立学院是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办学机制与模式的一项新举措,是更快更好地扩大高等教育资源、提升大众科学文化素质的有效途径。作为本科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立学院在新的转型期内要持续发展,关键在于人才培养的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人才需求,使高等院校的教育定位面临着改革与创新。因此,如何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的、应用型的人才,是目前普通高校,尤其是独立学院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做好这个课题的研究,不仅对我们明确办学定位有重要意义,而且有助于我们深化教学改革,探究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模式,制订出合乎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培养方案。

一、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人才培养模式”这一学术名词在1994年国家教委制定实施《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中首次被提出,并规定“未来社会的人才素质和培养模式”是“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所设研究项目的主要任务之一。[1]在高等教育诸多改革中,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是重点和难点,也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内容。因此,“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也是高等教育研究的焦点。正如库姆斯在《世界教育危机》中说:“质量和水平是相对的,是根据特定的时间、地点,特定的学习者和他们的环境相对而言的。”[2]因此,用精英教育阶段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来要求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质量是不适宜的。我院是一所地方性师范院校,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教师队伍的日趋饱和,师范生的就业本身就存在着压力,那么对于独立学院的学生,我们已不能按照以往的师范生来培养,这就势必改革,重新确立我们的办学定位。我们既不能像名牌大学那样专门培养研究性人才,又不能像职业技术学校那样培养技术工人,这就急需我们明确自己的办学方向。

我们首先对独立学院近几年中文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趋向作了调查。2005年,独立学院中文专业毕业生进入中学从事教育工作的占63.9%,但到2009年,只有6.86%,其余都进入企事业单位从事办公室文秘工作。从这个数据看,我们原来制定的培养目标与现实的需求有很大距离,原因有三。

一是我校原来是侧重于师范生的培养,因而在制定培养方案时,一味注重传统大中文课程体系,培养目标偏重于学生理论素质的提高,侧重于培养精英式(白领)人才,很难体现独立学院学生主体、能力本位和就业导向等价值取向,也忽略了因市场经济的需要而转向实用型人才的需求。

二是在制订培养方案时,因教师的专业特长等原因,有因人设课的情况,有些实验课、实践课,因没有专门的教师能胜任,就不开设,导致学生的实践课、实验课减少,从而使学生在就业时,面临着缺乏实际操作能力的事实。

三是由于办学时间不长,缺乏市场调查,没能及时把握人才市场的需要,因而在设置专业模块课时,没有设置出适合市场需要的模块课程,导致学生所学与市场需求脱离。

虽然独立学院的中文学生仍有许多想从事教育工作,但理想与现实有差距,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正视现实、了解市场,学校更要面向现实。因此,对独立学院培养方案改革的研究和探索,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研究现有专业培养方案中课程模块改革的可行性等,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二、增加模块课程,实现一专多能人才的培养

与二本学生相比,独立学院的学生入学分数相对较低,学习自觉性不高,继续升学的比率较低,在就业市场上,竞争力相对较弱。因此,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是我们首先要定位的。扎实的专业知识、灵活的实践能力和应变能力、较高的文化修养是比较理想的人才培养目标,这也与我院的办学条件及社会需求相吻合。随着人才培养的能力化特征越来越突出,以“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越来越受到推崇,改变传统的师范培养模式,构建培养具有实际动手能力及创新潜能人才的培养模式也是必然的。

我们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总体思路是: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以课程体系、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为重点,以加强实践实训为抓手,以合作教育构建为平台,着力培养与基础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在以往“平台+模块”的基础上,我们对培养方案进行了如下修改与调整。

1.加强平台课程体系,提升学生专业知识素养。在继承和创新相结合的基础上,坚持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加强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及时优化教学内容体系,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在教学中增加自主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的课时,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创造性学习的动力。

2.突出专业特色,实现统一性与多样性结合,加强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在继承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增设两个应用性模块:应用文秘模块与教育培训模块。“应用文秘模块”的学习,主要为培养企事业单位的文秘和管理人员服务,在模块课中增设管理、文秘类方向的课程,如公共关系学、文书学、行政管理学、逻辑学等,以扩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实现一专多能人才的培养;“教育培训模块”的学习,主要为各种形式的教育机构培养教学或管理人才,如社区教育与培训、私立学校的教学与管理、企事业单位的培训与管理等;而“专业选修模块”是中文专业知识的拓展与延伸,是为部分准备考研的学生设计的课程。

3.增加实践、实训课程和自修型课程,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创造能力。针对我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以往以课程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学习的问题进行改革,增加实践课、实训课和自主学习课程,把专业技能训练与理论学习结合,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针对不同模块,设计了不同的实践、实训课程,如现代化办公设备的运用、公文写作与处理、教学设计、“说课”训练、课件制作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为直接承担实际工作做好准备。

三、加强实践实训环节,培养应用型人才

应用型人才是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它既遵循本科教育所设定的基本学业标准,又符合自身类型定位的个性化要求。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应用型人才所必备的。加强实践实训环节,是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得以提高不可缺少的步骤,这就需要加强第二、第三课堂的训练。只有把第二、第三课堂纳入培养体系,做到一、二、三课堂有机统一,才能使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得以真正实现。第二课堂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学生技能训练等各项实践、实训环节,还包括辅修课程、双学位、双专业及各类考证等。

中文学生的专业技能的训练,主要是指读、说、写等的训练,这也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能力。[3]“读”是指读经典。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的学习,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上能更好施展创造性潜能的基础,要体现中文学科专业的特色,必须强调学生的阅读量。“腹有诗书气自华”,经典的阅读不仅是文学院学生必须完成的功课,而且是提升学生自我修养的重要条件。我们为学生制定了必读书目,以写读书报告作为检查学生读书的依据。这样,一方面加强了学生的专业素质的培养,提升学生的文学修养,另一方面让学生在写作中训练了综合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说”指说话能力、演讲能力、交际能力的训练。“写”指书写与写作,包括论文写作,这也是中文专业最突出的专业技能。

我们还推行弹性学制、主辅修制、双专业制、双学位制,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辅修课程的修读,增大学生的专业选择权。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培训课程的学习、参加各类证书的考试,这些学习,既丰富了学生的学科知识,又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渠道,达到了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的。

四、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课程观也发生了重大转向,即从强调学术性能力向强调实践性能力转化。⑷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也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内容之一。传统的大学课堂教学,是老师在上面唱独角戏,学生在下面记笔记,考试背笔记,学生缺少独立思考问题的环节,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要培养具有创新理念的学生,必须有创新理念的教师。如何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思考、积极参与,是广大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因此,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是现代教育必须做的功课。教师要学会“授人以渔”,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将理论与实际结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通过开展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示范课等活动,探索、尝试研究型、讨论型、课题型和自主学习型等课程,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拓展第三课堂,积极探索校地合作等办学新模式,积极建设实习基地,让学生真正进入实际操作层面,提高应用能力。并有计划地选派教师进入企业,积极培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壮大师资队伍,同时聘请有经验的企事业单位的人员进入大学课堂,使大学教育与现实需要密切相关,使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创新性人才。这不仅仅是学生的就业问题,也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围绕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应用型、多样化人才培养和以适应性为核心的大众化教育观,构建多规格的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加强专业建设,确定培养目标,完善培养方案,优化教学内容,是培养当代社会需要的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的保障。独立学院学生的就业前景与社会的认可度,也是独立学院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此,做好独立学院培养模式的改革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钱国英,徐立清,就雄.高等教育转型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26-27.

[2]库姆斯.世界教育危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15.

[3]陈厥祥.聆听社会的需求[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106.

第9篇

一、招生期

招生期的日子大概有一星期多,现在坐在电脑前静静地回想那段时间,涌出的感觉就好像一杯加了糖的咖啡,浓浓的苦味中溶着淡淡的香甜。到达的当晚,方校长主持,我们开了会,分了组,有幸地我和黄露洁老师分在了一起,以后的每天,我们的生活便如了那句古话,“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开始了真正的下乡宣传。

第一天,怀着初生牛犊之气,拿着厚厚的宣传页,报名表,还有视之如生命的账单,我们走街串巷,挨家挨户去敲门。我们俩所负责的区域是张寨一带,距离比较远,由于没有借到自行车,只能凭着两条腿前去。也许是性格相投的缘故,工作的间暇,我们或相互去调侃,或相互讲自己所知道的趣事,一路上总是欢声笑语。中午饭点时,拖着饿扁的肚子又一同坐在了乡村的小百货店旁,吃辣条,啃馒头,喝着矿泉水,一边聊天,一边听和看着过往的乡村人。那时候,柏油路旁的杨树叶好绿呀,一片片的花生地也广阔的可爱。一整天下来,虽然很忙碌,却感觉快乐比辛苦多得多。奇怪的是,不知道是我们方法得当,或是当地家长的教育觉悟比较高,还是上天真的会怜惜幸福的人,当太阳收起了辣脸,变得像小姑娘般红润,黄昏终于降临的时候,我们一共招到了九个人,成了招收最多的一个小组。

之后的各天,太阳变得越来越毒,问题也接着一个个出现了,我俩也一天天疲软和劳累起来,可不管怎样笑声总回荡在我们走过的小路上。

“你越来越像包公了,只是比他胖。”

“纳尼?那你已经是女包公了,呵呵,因为你比我还黑哩!”

当我们一次次敲了冷门,一次次被家长婉拒,迟迟打不开局面时,会说:“找个凉快地儿歇会儿,捋捋思路”;当我们腿软的不行,口渴得厉害时,会偶尔打个赌,输了的到路边摘狗尾巴草,编个玩意儿送给对方;当跑了一天却一无所获时,会自我安慰地说:“没关系,至少我们曾经是第一。”

就这样,招生期慢慢地走到了它的终点,我的心里却很是十分地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