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09 07:27:23
导语:在隧道洞口施工技术总结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 不良地质 隧道 施工技术 坍塌
中图分类号:U45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隧道洞口段一般为浅埋段,地质条件差,线路选线时一般尽量避免穿越不良地质地段,但近年来,随着国内公路、铁路交通的大力发展,速度目标值的提高,对线路线型条件的顺直性要求不断提高,使隧道洞口对不良地质的回避愈加刚难。而不良地质段洞口施工过程中极易发生坍塌,往往会影响制约隧道能否顺利进洞。
l洞口不良地质的类型
l.l埋深较浅,地层软弱,如洞口多处于粘土、砂土、块石土、软质岩和堆积、滑坡体等不良地质地层中。如京珠高速公路砒霜坳隧道右线出口处于浅埋软弱恫岩段,开挖后变形严重。
1.2洞口处于地形狭窄的沟谷低凹或悬崖陡壁下,或排水条件困难,或受崩塌、岩堆、危岩落石、泥石流等威胁,如景婺黄高速公路洪家坞隧道进出洞口位于冲沟地。尤其是出洞口坡陡、坡长,雨季易降水集中,给雨季施工成了极大的困难。
2洞口不良地质的处理对策
2.1地表预加固
洞口为软弱地层,浅埋段长,开挖历极易失稳,特别是隧道断面大时,若仅通过洞口处理,则施工较为困难,施下风险较大,因此宜考虑地表预加固处理,如通过地表注浆、高压旋喷等预加固措施对洞口软弱地层进行地质改良。对于洞口堆积、滑坡体以及偏压地段,一般除进行卸载减压外,多通过设置地表预加固桩来实现约束。
2.2强化支护措施进洞
穿越软弱地层等不良地质段时,在采取必要的地表预加固措施的同时,还应重视对洞内支护措施的强化处理;而对隧道断面较小(跨度小于8 m),则可以直接采取强化支护措施进洞。采取的强化支护手段有长管棚技术、超前导管注浆技术、强化系统支护体系等。
3.不良地质地段施工方案
不良地质地层包括低强度的软弱岩层、地质构造发育的结构松散地层、非岩性粘土和粒状土地层、高地应力地层、富水地层中地下水活动强烈的地段等。隧道施工对地质的变化非常敏感,处理不当,则可能导致坍方,影响施工目标的实现。寻求既快速又稳妥的不良地质地段的施工技术,成为全隧道快速施工目标实现的关键。
3.1膨胀性围岩
3.1.1膨胀性嘲岩具有湿涨干缩往复变形和潜在应力特性。干燥的土质膨胀性岩层,岩质较硬,易脆裂,具有明显的水平和垂直张开裂隙,在被水浸湿后,裂隙回缩变窄或闭合,强度迅速降低。一般会产生围岩普通开裂、坑道下沉、围岩膨胀突出和坍塌、隧道底部隆起、衬砌变形和破坏等形式的危害。
3.1.2施工要点及注意事项
开挖前调查不良地质段的特性和规模,并参考其他类似情况的工程实例,认真实施设计文件所提出的技术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对围岩压力及其流变情况进行充分的调查和量测,分析其变化规律。对地下水探明其分布范围及规律,了解地下水对隧道施工的影响程度,以便根据围岩动态采取相应的施工措施;
(2)施工方法:
采用短台阶法或中央导坑法开挖,紧跟开挖尽快对围岩施加约束,采用锚喷构筑法施工及钢拱架联合支护;膨胀压力很大时,可在隧道底部打设锚杆,也可在隧道顶部一定范同内打人斜向超前锚杆或小导管,形成闭合环。斜向锚杆的外斜角度、杆长、间距,范围等按设计或隧道施工技术规范设定。
3.1.3施工注意事项
(1)在膨胀性岩层中施工要特别注意防排水工作,避免水漫流;应设置排水管道或浆砌片石边沟;
(2)不要向开挖面洒水,以保持围岩干燥;
(3)由于膨胀性围岩隧道,不论采取什么类型、形状的支护,如果处于非闭合状态,则难以产生足够的承载力,所以采用喷射混凝土、锚喷混凝土、钢拱架联合支护均应尽可能使其在平挖面周边壁上迅速闭合,以约束围岩变形,并要使衬砌尽早形成封闭式结构。
3.2黄土地段隧道的施工
3.2.1黄土受水浸湿后,会呈不同程度的湿陷性,会突然发生下沉现象,使开挖后的围岩迅速丧失自稳能力,如支护措施满足不了变化后的情况,极易造成坍塌。
3.3溶洞地段隧道的施工
3.3.1当隧道穿过可溶性岩层时,有的溶洞位于隧道底部,充填物松软,隧道基底难于处理;有的溶洞岩质破碎,容易发生坍塌;有时遇到大的水囊和暗河,岩溶水或泥砂夹水会人量涌人隧道,当含水充填物不断涌人坑道时,甚至会发生地表开裂下沉,山体压力剧增。有的溶洞、暗河迂回交错,错综复杂,范围宽广,处理起来十分困难。
3.3.2隧道遇到溶洞的施工措施隧道在溶洞地段施工时,应根据设计文件有关资料和现场实际,查明溶洞的分布范围、类型情况,岩层的稳定程度和地下水流情况等,从而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以下几种方法进行处理。
(1)引排水:①当暗河和溶洞有水时,宜排不宜堵。在杳明水源流向及其与隧道的位置关系后,用暗管、涵洞、小桥等设施宣泄水流,或开凿水洞,将水排除洞外。②当水流的位置在隧道的上方或高于隧道时,应开凿引水斜洞或引水槽,将水位降低到隧道底部以下,再行引排。
(2)堵填:①对已停止发育、径跨较小、无水的溶洞,可根据其与隧道的相交位置及其充填情况,采用混凝土、浆砌片石或干砌片石等予以回填封闭,并根据地质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加深边墙基础;②对拱以上的空溶洞,可视溶洞岩石破碎程度采用锚喷支护加固,或加设护拱及拱顶回填的办法进行处理。
4坍塌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在地质不良段修筑隧道,遇到洞顶围岩下塌、侧壁滑动等现象,甚至会发生冒顶等严重情况,这些现象在施工中被称为塌方。塌方威胁人身安全、延误工期、围岩更不稳定,在施工中应加以预防,发生塌方需及时准确处理,以减少塌方带来的危害。
4.1塌方的原因及预防
塌方一般是地质不良、设计定位不当、施工方法不正确等原因引起的。地质条件是造成塌方的基本因素,穿越断裂褶皱带或穿越严重风化破碎带、堆积层等,容易产生塌方。水的渗透、软化、、压力、张力作用也是重要因素。但因对现场情况了解不够、选择施工技术和施工方法不当,则是引起塌方的直接原因。
对塌方应以预防为主。首先应做好现场水文地质、气候条件、施工场地周边环境等信息资料的收集工作;在施工前要仔细核对设计文件;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预测,并在施工过程中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塌方前会出现下列现象:围岩中突然出水或水压突然变大;支撑压坏或变形加大;裂隙水由浊变清,水量加大;边墙内拱等,在施工中应加强观察分析。
4.2坍塌的处理
发生塌方后,应迅速加固前后影响段,以防塌方范围扩大。小塌方较容易支护与回填,以清为主;大塌方情况较复杂,一般隧道衬砌后需要回填,因此一般暂不清除衬砌断面线以外的塌方,为了保护塌体上部的围岩,应采取先护后挖,谨慎施工、稳妥前进的方法。
5结论
在对洞口不良地质处理工程之前,应进行详细的地质调查,如隧道洞口处于大规模危岩落石、岩堆、活动滑坡、泥石流等重大不良地质段时,应结合技术经济比较尽量进行线路绕避,以免耗费大量的工程投入后,仍对运营安全造成隐患。
施工中能否安全、顺利地穿越隧道洞口不良地质段,受很多综合因素的影晌。施工前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设计和施工方案进行调整,同时针对可能突发的情况做好必要的准备,并在施工中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才能保证施工顺利通过。
参考文献:
[1]冯卫星.铁路隧道设计[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8
[2]章仁辉,王成.隧道工程[M].重庆:重庆太学出版社,2001.
【关键词】隧道;施工技术;管理要点
1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与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与此同时,给国家各个领域带来了发展机遇和契机,特别是交通工程的发展,其中,隧道施工占据主要地位,对整个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应加强对隧道施工建设的重视,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科学合理的施工,发挥隧道工程的作用。
2隧道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2.1技术装备落后,影响施工效率
虽然我国隧道施工技术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和总结,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与提高,但就目前的施工水平而言,我国隧道施工还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机械化的引进与使用率不高,大多依赖于传统的开挖和支护方式,因为技术装备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新,导致施工进度受到严重的影响,不仅施工效率得不到有效提升,甚至会带来质量和安全方面的问题。
2.2工人技术水平有限,施工工作开展难度大
尽管我国的隧道建设水平在经济科技发展的同时有所提高,但是仍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在施工人员方面,他们大多是外来务工人员和农民工,具备的技术水平有限,文化水平不高,对隧道施工的认识也相对浅显;就隧道施工本身来说,存在施工难度大,施工环境恶劣,甚至可能会对施工人员造成人身安全威胁等问题。无论是工人还是隧道本身都给隧道施工增加了难度,影响了隧道施工的顺利进行。
2.3混凝土施工的渗漏水通道
在隧道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隧道渗水现象往往会受建筑材料的渗水性、隧道缝隙填补情况以及杂物含量等方面的影响。首先,如果建筑材料含水量过高,会导致其渗水能力加强,不能有效拦截渗漏的水分,如混凝土配比失调导致水灰比过大而形成的毛细型渗水。最后,混凝土材料中的杂质含量也会影响隧道的渗漏水问题,如果混凝土中有大量的杂质,会导致隧道出现大量缝隙,为通道的渗漏水提供可能[1]。
2.4隧道衬砌结构破损问题
隧道衬砌结构破损容易导致隧道内部出现渗水现象,而隧道衬砌结构破损主要是由于设计因素、施工因素以及地质环境等造成的,影响了隧道施工的顺利开展。为此,相关施工单位在施工时,要格外注意隧道衬砌结构的破损问题,合理分析隧道结构的各类因素,充分考虑厚度、强度、模板变形以及浇筑时机等因素对隧道内部结构的影响,设计科学合理的整治方案,做好预防工作,有效解决隧道衬砌结构破损问题。
3隧道施工技术管理要点
3.1隧道洞口施工技术管理要点
隧道施工必须从山坡岩石稳固度、天气情况、施工破坏程度等方面入手,切实做好隧道洞口施工管理工作。首先,施工前要先检测山坡上岩石的稳定性,做好防护工作,为了防止地表水过度下渗或冲刷表面,可以在护面种植绿化植物,确保洞口的稳定性。然后根据山坡岩石的稳定程度进行洞口施工方案设计,要做到科学合理,同时还要修建排水系统,降低雨季到来时事故的发生率。其次,要选择合适的天气进行施工,避免寒冷或雨雪天气,尽可能地降低隧道洞口施工的安全隐患。最后,还要充分考虑施工对环境的破坏程度,始终坚持保护环境的理念,降低开挖过程对山体的破坏,避免水土流失的产生。
3.2隧道明洞施工技术管理要点
对于隧道工程项目,隧道明洞施工是整个施工过程的关键步骤。因此,必须结合实际情况设计严谨的施工方案,并且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明洞施工,加固隧道底层,依据仰坡靠绿地种植维持稳定的原理,对有支护措施的部位采用分层开挖的施工方式修建明洞,这也充分表明了隧道明洞施工技术的重要性,并且其必须达到相关规定的要求。
3.3做好隧道的施工支护
隧道施工安全与否同施工支护工作密不可分,为了确保隧道的施工安全,施工单位必须注重施工支护工作的开展。按照所在位置以及作用可以把施工支护分为超前、初期以及二次支护3类。就作用而言,超前支护是为了避免塌方事故的发生,可以有效应对地质中存在断层、褶皱和较宽软弱带的问题;初期支护是为了对大型断层带进行边墙稳定性处理;二次支护可以起到预防渗漏、加强支护能力的作用,提高围岩的稳定性。根据所在位置,超前支护一般在隧洞开始成型时发挥作用;初期支护位于隧道内部;二次支护则是对初期支护的补充,着重关注隧道衬砌结构的安全。施工支护的初期支护常采用工字钢架、钢纤维混凝土喷射以及锚杆等工具,为了达到良好的支护效果,每个工具都有最佳长度或厚度等,工字钢架一般有0.5~0.8m的间距,并且预留好8~18cm的变形量;钢纤维混凝土保持35kg/m3钢纤维量,并且留有18~22cm的喷射厚度;锚杆长度以3.5~6m为宜,可以起到良好的锚固作用[2]。为了确保隧道施工安全,需要施工方做好施工过程中的防排水处理。施工单位首先要建立2道防水带,做好防水混凝土的施工,为了防止水分渗漏,可以设置相应的引水管,这样可以获得良好的防护效果。当然,还要在初期支护、二次衬砌之间使用防水袋处理施工缝,安置EVA复合土工防水板,这样可以有效起到防排水的作用。
3.4自动化监测系统的应用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因为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和自然环境的影响作用,做好施工监测管理工作非常重要,利用现代化先进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和自动化监测技术可以有效避免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具体监测措施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体现。
3.4.1反射棱镜
一般而言,在地铁隧道中,采用膨胀螺丝在轨道道床、拱顶等处安装棱镜,且将反射面对准工作基站,便于徕卡TS30全站仪自动识别目标当作监测标志。
3.4.2计算机设备
徕卡TS30全站仪和计算机设备以EDGE/CDMA/GPRS信息链相连,借助专业监测系统进行自动化监测,同时还包含电源组、电缆等设备,自动监测和存储有关监测数据和信息,同时分析处理监测数据形成监测报告。3.4.3Smart监测软件通常情况下,Smart监测软件和徕卡TS30全站仪相配套进行地铁隧道施工的自动化监测,同时将数据储存在SQL数据库之中,可按初始设置时间和周期进行对应监测。除此之外,可结合具体要求增加各循环,若是某台设备进行监测,则各循环时间不可重叠,尽量确保循环起始时间在另一循环停止时间后。
4结语
总体来说,隧道工程建设对施工技术要求较高,为了在节约生产成本的同时确保整个隧道的质量安全,需要施工技术人员充分利用施工经验,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施工设计方案为前提和标准进行科学的施工。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大断面隧道;施工技术;混凝土
隧道工程项目是建筑项目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工程质量的关键点,该工程涉及范围具有一定的广泛性特点,相对的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技术及操作工艺的要求普遍较高,并且隧道施工效率及质量还会受到外界因素直接影响,一旦控制不当,山体滑坡及坍塌等问题就很有可能会发生,而隧道施工就会被迫停止,隧道质量也会遭到直接破坏,特别是在大断面隧道施工中,不良作用会进一步加剧。以此,为了进一步提高施工质量,确保隧道施工环境更加安全,就需要对施工技术进行优化选择,使其施工效用能够充分发挥。
一、大断面隧道施工控制要点
1.提高大断面隧道施工工艺水准
在开展任何施工项目前,都需要将前期工作准备妥当,尤其是在大断面隧道施工中,施工方在推进施工项目前,需要对施工技术进行针对性选择,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优化施工结构,更新技术应用框架,使其更加符合隧道工程的技术应用指标,与此同时,还需要对引进并学习先进的施工技术,并将其熟练、高效的应用到隧道工程中。例如:从当前形势来看,大断面隧道施工中所应用的施工技术是以先拱后墙为主体,并且其侧重点区域大多集中在地质结构复杂、断层不够完整的劣势环境下。
这种方法明显与现阶段的隧道施工需求难以契合,因此,在现代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现实作用下,先拱后墙的施工方法已经与大断面的隧道需求之间呈现出了难以相符的不良特点,因此,在目前的隧道施工中该方法已经被其他方法所取代,相对的台阶施工方法由于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而被广泛应用于施工项目中。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台阶施工方法能够提升隧道施工的安全指标、强化施工结构的稳固性,使其与预期目标高度符合,这样不仅能够实现对施工项目的有效缩减,更能降低施工成本,提高工程经济效益,提升隧道工程整体能效。
2.对施工图纸进行严格审核
施工D纸是推进施工项目的首要条件及基础动力,也就是说施工质量会受到图纸直接影响,因此,一旦大断面隧道施工图纸不能精准反映施工实际情况,或者存在其他问题及缺陷,施工项目的顺利推进就会受到直接阻碍,施工周期也会有所延长,这就需要大断面隧道施工人员肩负起自身职责,在没有进行施工前对图纸进行严格审核,如果发现问题就需要将问题记录下来,并通过相关人员及时将其修正。除此之外,在对施工图纸整体内容及涵盖项目进行研究及审核时,还要将施工环境及施工设备等必要因素纳入重点考量范畴中,一旦发现其与现场施工存在差异的细节及问题,也需要在第一时间进行修改,确保施工图纸与施工情况完全契合,只有这样才能进行下一步施工。
3.严格监督大断面隧道施工操作流程
大断面隧道工程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易受很多因素所影响,如施工工艺、施工材料、施工技术或是其他因素等,因此,隧道施工单位施工人员在实施隧道施工的过程中,需严格监督施工操作流程,做好隧道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及严格监督,特别对隧道施工材料,需要严加监管,针对一些易爆、易燃、易造成污染的材料,需严密监管,以保证隧道施工材料保存、运输的安全性。而且在整个施工期间,可能会伴发一些危险因素,如果难以较好地避免,则会造成施工人员损伤严重。在此种情况下,需进一步贯彻及执行有关监管制度,以合理、科学地安排施工人员进行监督,从而制定较为详细地施工方案,以便将大断面隧道施工安全隐患降到最低。
二、大断面隧道施工技术的有效运用
1.做好大断面隧道突水防治工作
大断面隧道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需做好地质预报工作,经运用液压钻孔台车超前钻挖来预报隧道施工项目现场地质状况,以充分明确大断面隧道的开挖前方实际地质水文状况。一般情况下,施工人员可将 6 m ~7.5 m 的距离当作开挖探水的长度,当开挖 5 m,可保留一个大约 2.5 m 的探水作业,避免隧道开挖时发生严重突水。若大断面隧道工程施工时,隧道涌水量较大,且完全超出规定标准,需立即选用全断面来进行堵水注浆。且注浆的材料一般选择水泥―水玻璃浆液,在选择水泥时,通常以 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为首选,且凝胶时长需按照施工现场实际施工情况来确定,这样有利于及时制止隧道涌水。
2.大断面隧道锚杆施工技术的运用
大断面隧道施工过程中,将锚杆施工技术运用于其中,可大大提升现场施工效率及施工质量,具体作用机制主要表现为:第一,在有效运用锚杆钻孔施工技术开展各项工程施工时,需要先采用岩凿机于整个隧道预设点做相应的施工操作,且在整个操作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将预设点上各种铁锈、杂质等完全清除干净;第二,为了进一步防治施工时岩屑影响到锚杆施工技术的运用,施工前,施工人员应该将锚杆岩屑内的残余污染物、孔洞等彻底清除干净,认真检查各个孔洞是否整洁,且保证清洁度和施工规定要求完全相符,而后将之前所配备好的药包直接放置在锚杆孔洞内,需要注意的是,相关人员在放置药包过程中,应该多加注意,需在保证可将药包完全固定于锚杆孔内的同时,又要确保药包没有发生任何变形或是泄露;最后,施工人员将事先准备好的杆体直接插到岩石的孔道内,确保钢筋和杆体网焊可完整连接。
3.大断面隧道混凝土喷射施工技术的有效运用
大断面隧道工程中的混凝土进行施工时,有效运用喷射施工技术,主要包括施工技术、湿喷施工技术两种,其中,施工技术重点用于改善施工现场环境,经节省速凝剂运用量,以缩减大断面隧道施工成本;而湿喷施工技术运用时,每次所喷射厚度保持在5cm~10cm间,其回弹力偏低,可大大提升混凝土喷射工程施工粘结性、支护能力。同时,施工人员应准确控制混凝土喷射各项施工指标,如厚度、喷射密度、强度等,重点查看所选规格应与项目施工标准相符,加大混合材料配比,缩减速凝剂运用量等,以进一步增强墙体粘合性。
4.大断面隧道洞口、明洞施工技术的有效运用
针对目前大断面隧道工程施工情况分析,需在洞口破土开展施工之前,综合考虑不同施工现场周边的施工环境,且对各个施工环境做仔细调研,调研内容包括:施工现场的天气状况、地质条件、地下水变换等,尤其要全面、细致地调研仰坡以及周边环境,并立即查看施工附近有无悬石、危石等。
施工人员在开展大断面隧道工程施工工作时,通过做好大断面隧道施工控制关键点,并有效运用各种隧道施工技术,以在确保大断面隧道工程得以安全、顺利实施的同时,提升工程施工效率及施工质量。例如,施工人员需不断完善及健全大断面隧道工程组织设计,进一步优化工程项目各个施工环节,确保施工操作规范性的同时,使隧道施工技术运用后的效果充分发挥出来,以保证大断面隧道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关键字】高速公路;隧道;通风;供电[Abstrac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way tunnel ventilation, power supply is an important link to ensure the construction of normal,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the tunnel construction safety, construction of environmental and energy efficiency. Combined with the engineering example, introduce the application of ventilation, power supply technology in highway tunnel construction, provides the reference for the similar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keyword] highway tunnel; ventilation; power supply;中图分类号: F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工程概况
福建省莆田至永定高速公路泉州段白山同隧道位于泉州市安溪县湖头镇,进出口A3、A4两个标段双向掘进。该隧道设计为双线双洞隧道,单洞长4.005公里,建筑限界为10.25×5.0(宽×高),属分离式隧道。隧道起点桩号K19+995,终点桩号K24+000。其中隧道进口A3标段施工长度1.5公里,出口A4标段施工长度2.5公里。二、施工供电技术
2.1供电方式
由于白山同隧道出口施工段落较长,单洞长度达到2.5公里,需制定通风、供电专项方案。出口前期共安装变压器3台,根据对隧道周边电网情况调查,在隧道洞口段已安装莆永高速专线,有500KVA及1000KVA电压器,隧道生活区及拌合站安装配备315KVA电压器。其中500KV变压器提供洞口通风机及洞口工程临时用电,1000KVA变压器提供洞口空压机、洞内混凝土输送泵及洞内临时用电。
2.2施工用电量计算
(1)生活区、拌合站及钢筋场
安装一台315KVA变压器供生活区及拌合站(功率90KW)、钢筋加工场用电满足该供电区域。
(2)洞口通风机及洞外临时用电:
220KV轴流风机2台即440KV<500KV;
(3)洞口空压机、洞内混凝土输送泵及洞内临时用电:
施工现场设备用电功率(1000KVA变压器供电):
2台混凝土输送泵每台功率为:75KW与55KW,共130KW;
2台湿喷机每台功率为:7.5KW共15KW;
现在施工现场空压机6台,每台功率为135.5KW,共813KW;
洞外生活用电共50KW;
乘以0.8系数作为实际用电量 计算总和为:
(813+15+130)*0.8=766.4KW<1000KV
洞内高压电缆选用3*95m+1铝芯线。
2.3后期供电计划
后期增加空压机数量电压不够时,在洞口增加一台1000KVA的变压器,满足施工现场需要。
三、通风设计方案
3.1编制说明
白山同隧道全长4000m,属于特长隧道。其中出口施工长度2500米,采用爆破法开挖,通风排烟难度较大。
为了改善劳动条件、保证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提高劳动效率,加快施工速度,特制定本通风方案。
3.2编制依据
⑴ 莆永高速公路白山同隧道出口施工图。
⑵《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F60-2009。
⑶《公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⑷《公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⑸《煤矿安全规程》等煤矿现行有关规范、规程等;
⑹《公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
⑺ 设计计算采用的劳卫标准。
①一氧化碳最高允许浓度30mg/ m3
②二氧化碳不得大于0.5%
③氮氧化物为5mg/m3 以下。
④洞内最高平均温度不大于28℃
⑤洞内噪音不得大于90dB(A)
⑥洞内最小排尘风速不得小于0.25m/s
⑦粉尘浓度小于30mg/ m3(含有10%以上游离SiO2粉尘),水泥尘小于6 mg/ m3(含有10%以下游离SiO2粉尘)。
⑧瓦斯浓度小于1%
3.3通风量计算
1、各环节风量计算
①施工人员所需风量:VP=UP·m·k(m3/min)
式中参数如下:
UP:洞内每人所需新鲜空气量,一般按(3m3/min/人)计算
m:洞内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取30
K:通风备用系数取(1.1~1.5)
VP=3*30*1.3
=117 m3/min
②爆破散烟所需风量
本隧道采用压入式通风
计算风量:Q=(m3/min)
式中参数如下:
A:同时爆破的炸药量(㎏),按Ⅲ级围岩爆破计算取274㎏
S:隧道断面面积(m2),取Ⅲ级围岩开挖断面面积83 m2
t:通风时间30(min)
L:爆破后炮烟的扩散长度,LS=15+A/5=15+274/5=69.8m
Q==544.7 m3/min
③按内燃机作业废气稀释的需要计算
Q=n·A
=(3*200+1*165)*2.8
=2142m3/min)
n:洞内使用内燃机作业的总功率
A:内燃机每1KW所需的风量,一般2.8 m3/min·KW
④按洞内允许最小风速计算
Q=60·v·S
=60×0.15×83
=747 m3/min
V:洞内允许最小风速(m/s),取0.15 m/s
S:隧道断面面积(m2),取Ⅲ级围岩开挖断面面积83 m2
2、单洞所需风量计算
通过计算、比较,单洞工作面需风量由稀释内燃机作业废气控制,需风量为2142m3/min。
①考虑漏风的风量计算
通风机的供风量除满足上述计算的需要风量外,还应考虑漏失的风量(风管最长状态下的漏风系数)。
Q=1.05×2450=2572.5m3/min
β:风管百米漏风率,取1.3%
P:漏风系数P,取 1.05
②进入洞内施工时洞口风机计算。
由上述计算,确定工作面计算风量(Q计)为K572.5m3/min,风速0.15m/s,根据最不利的情况下计算的最大风量值(Q总)选择洞口处的风机。
Q总=KQ计/(1-β)L/100
=1.0×2572.5/(1-0.013)2450/100=3544.7(m3/min)
结论:根据以上计算结果,洞口选择风量为3544.7m3/min的风机才能满足正洞施工通风需求。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可在洞口选择一台SD-Ⅱ-150型轴流风机,最大风量为3000 m3/min,在进洞1000米时再增加一台风量为2000m3/min的风机。
3.4通风方案
采用压入式独头通风。风管采用Φ180cmPVC软质通风管,在洞门外不小于20m处沿隧道一侧高架。同时加强通风管理,防漏降阻,控制百米漏风率在1%以内,以满足施工生产的环境需要。
风机安装位置在洞口20m以外,避免洞内压出的污气反循环进入风机形成二次污染。风机出口设置变径硬管与风管连接,风机与风管接口处法兰间加密封垫,刚性风管与柔性风管结合处绑扎三道,以减小局部漏风和阻力。
3.5洞内风管布置:
通风管道采用Φ180cmPVC软质通风管悬挂线路左侧拱腰位置,采用吊挂安装,避开其它管线。
洞内通风软管立面布置见图。
风管安装要求:
⑴ 通风管吊挂要平直、拉紧吊稳,避免出现褶皱增加阻力
⑵ 当外径不同的风管连接时。应以大小头过渡,过渡长度以3-5m为准
⑶ 通风管末端距工作面不超过50m。
⑷ 施工衬砌中必须拆卸通风管时必须保证风管不得被人为损坏。
3.6通风管理
3.6.1加强环保意识,重视通风工作,向煤矿学习,成立专业的通风队伍,负责通风机、通风管安装,维护,以及通风方式变换,并承担通风效果的责任。
3.6.2通风监测是搞好通风除尘的重要工作,通风技术人员负责日常的有害气体浓度监测,根据浓度调量,合理供风,省电节能。
3.6.3当风管供风到1000米时,应进行一次漏风率测定,判断风管维护水平,推断4000米时的总漏风率。
3.6.4炮眼应采用水炮泥封堵,既可减少残眼,又可使污染在源头得到治理。
3.6.5控制运碴车的柴油烟排放浓度,也是取得通风效果的重要措施。
四、结语
白山同隧道通风、供电施工组织编制合理,能够满足工程施工的需要,保证工程施工安全正常进行,改善了洞内施工环境,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从实例工程中对隧道通风、供电进行研究,总结出灵活、实用的施工工艺为以后类似施工设计提供一些经验。
参考文献:
【关键词】公路;隧道施工;施工技术;控制要点
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深入,现代社会已步入一个发展的阶段,而促进发展的交通通道也必须跟上时展的脚步。现阶段,公路作为交通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公路工程的建设也拉入道可持续化发展的轨道上来,施工单位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为了减少大填大埋,隧道施工的普及率也越来越高。
一、隧道施工技术概述
(一)施工技术
隧道的施工技术主要的步骤就是工艺的实施,工艺流程步骤繁琐,每一个因素都可能成为影响施工质量的重点所在。具体技术实施项目有前期准备工作、钻爆工作以及土石方的挖掘工作。前期的工作包括支护、防水、排水渠道的设置,这些较为简单的步骤主要是为下面爆破以及挖掘工作奠定基础;钻爆工作是影响土石方开挖的关键性阶段,从专业性上分析,钻爆工作需要极其严禁的方案以及专业的技术人员操作,钻爆质量合格后才能开始最后的土石方开挖活动。
(二)施工方案
将施工方案的制定需要遵循以下顺序:首先,针对工作环境进行具体调查,考虑到地质、水文、气象的特点,初步形成方案轮廓;其次,在基本轮廓的基础之上确定具体的方案模式。开挖面稳定性较好时,可以直接开挖、柔性衬砌、数据测量、防水层建设最后再次衬砌。如果开挖面稳定性较差就需要在最开始阶段先挖出一个弧形导洞,然后再进行上述工作;最后,针对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采取最佳的解决方式以弥补方案的不足之处。
二、公路隧道施工技术
(一)洞口施工
施工人员在洞口段采用边坡、仰坡自上而下分层开挖,施工机械以挖掘机为主,尽量不采用爆破,保证不扰动原地层;洞口场地用装载机辅以推土机整平压实;遇坚硬石质地层人工钻眼爆破,运输采用自卸车,挖方弃往指定的弃碴场。洞口段开挖将充分考虑洞内施工需要,修建供水、供电设施及材料堆放场地和机械停放场地,合理布置。边仰坡防护、边仰坡开挖按设计坡度一次整修到位,并分层进行边仰坡挂网喷锚防护,以防围岩风化,雨水渗透而坍塌。以稳定边仰坡。刷坡防护到路基面标高。隧道洞门在进洞施工正常后,适时安排施工。综合考虑地形地质条件及洞口美化等条件。进洞施工前,先将洞外排水系统做好,再行进洞,以防对洞门造成威胁。明洞拱、墙与洞内相邻的拱、墙衬砌时,应同时施工连成整体;洞门及洞口附近的排水、截水设施应配合洞门施工尽早做好,并与洞外排水系统连通,以免地表水冲刷坡面。洞门仰坡和边坡宜在进洞前刷好,坡度的施工允许偏差为5%;洞口土石方宜采用控制爆破施工,不得使用集中药包爆破,以免影响仰边坡的稳定。
(二)隧道明洞施工
明洞边墙基础必须置稳固的地基上。遇有地下水时,须将地下水引离边墙基础。凹形地段或外墙深基部分,施工时本着先难后易的原则,可先开挖、砌筑最低凹处,逐步向两端进行,以利利用施工查明基础情况。边墙基础挖至设计标高后,核对地质承载力是否与设计要求相符。若地基承载力不足时,可考虑采用沉井基础或挖孔桩基础进行地基加固。明洞开挖采用全部明挖法,若施工需要或工程师要求,也可采用拱上明挖拱下暗挖法进行开挖施工,但无论哪种方法开挖,均实行爆破药量控制。明洞开挖前,预先做好洞顶防水、排水设施,防止地面水冲刷而招致边坡、仰坡落石、塌方。内模采用定型钢模板,外模和挡头板模板采用定制的木模加钉铁皮,挡头板内,外弧线在现场按实际比例放样后,精确加工。泵送混凝土灌注,灌注时其模板支撑必须牢靠,防止跑模造成砌衬侵入限界。施工人员在进行拱圈施工时拱架一般在立柱上架设,立柱基底坚实,若在松软路肩上,则设纵向卧木,并将各立柱纵向联结成整体。拱架采用特制大跨度钢拱架,组合钢模安装拱部内模。
(三)隧道洞身开挖
这个工序包括中导洞和左右洞的开挖。在成洞前,也就是支护完成以后,我们就可以按照中导洞开挖轮廓线来进行挖槽。中导洞的开挖过程要循环进尺,尺度大概维持在0.5m~1.2m 之间。而当中导洞开挖成型以后,我们需要进行中线和水平检查,只有符合设计要求了以后才能够进行后续的施工工作。紧接着我们要进行的工作是初喷5cm 厚的20 号素砼。而对于左右洞而言,要等到中墙砼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后才能对左右洞进行开挖,并且采取两台阶分布平行进行开挖,包括整个拱部要一并进行挖掘。同时应该注意的是,左右洞的开挖过程中,不易操之过急,每一次开挖的深度不应该大于1 米,同样应该是先从左洞进行挖掘施工,挖好以后再按照右洞原来的开挖面落后左洞十米的位置来进行并且控制右洞的施工挖掘。
三、公路隧道施工控制要点
(一)对一些科学性不完善的建筑方法进行改善
(1)先拱后墙法。先拱后墙的方法过去常用于地质不良、断层破碎带的施工中,与当时较低的支护水平有密切关系。如今支护水平大大提高,原先的半断面开挖与先拱后墙的方法应该被抛弃,继而采用台阶法施工,这种施工法无论从防水水平和结构安全方面均较以前有明显提高。改进与摒弃旧的不好的建筑方法,创建符合新技术的最新设计。
(2)施工设备、工艺不足。由于公路隧道的长度和地理位置,施工单位并未投入足够资源进行妥善管理。有些隧道开挖光爆效果不理想,采用人工浇筑,衬砌未按照规范进行施工,以至于二次衬砌及衬砌背后有大量空洞形成,留下了质量隐患。对以后的通车防水造成了很大影响,进而导致事故的发生。所以,公路的隧道建设不应论长短,论地方,应该选择有能力、有责任心的负责人承包,采用成熟完善的施工工艺。这是确保施工工程的首要条件。
(二)进行全程工程质量管理方案
通过采取全方位的监管,将工程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消灭在源头,加大检查力度,进行全方位监督。现场召开观摩会,选取优秀工程作为样板,大力推广先进的施工经验从而发挥出典范的作用。一旦出现质量相关事故,要狠抓狠打、严肃处理,并进行现场分析,总结教训避免再犯。还要建立举报制度,鼓励所有参与建设人员,发现工程中的质量问题或者其他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举报,经查实后进行奖励,以便能够让所有参建人员做到关心工程质量,从而有效提高工程的质量。
(三)施工单位的质量保证措施
施工单位严格遵循质量控制规范进行质量管理,力争在投入和控制方面提高质量。作业队以上的人员需成立一个能够全面监管的小组,控制所有程序有组织进行,配备专职质检人员,从组织上保证工程质量。在施工过程中,还需成立专门针对特殊地质情况的小组,以便遇到特殊类型地质时可事前预报。挖掘过程中配备几名有经验的地质专家轮流值班。
四、结束语
公路隧道的技术正在不断的更新,我国对于该技术的研究还有许多不足。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与国外的不断交流,同时结合国内的实践工作,公路隧道施工技术将进一步提高,我国公路隧道的质量也能得到可靠保证。
参考文献:
关键词:隧道施工;施工技术;公路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on the highway engineering of tunnel construc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echnology was analyzed and the future tunnel construc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ighway engineering are very the reference.
Keywords: tunnel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highway
中图分类号: U4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力度的加大,在快速发展的公路建设中,在多山的地区,隧道工程在公路工程中就变成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隧道工程相对路面,桥梁工程来说有它的特殊性:一般地质条件都比较复杂而且很难预测,完工后隐患不易察觉,这就须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施工管理,做好工艺控制。
1 隧道开挖分析
隧道质量取决于工艺质量,工艺质量取决于开挖、初期支护及防排水质量等,初期支护和防排水质量等比较好控制可以加强监管,那么重点就是开挖质量,开挖质量又取决于钻爆质量,就是说理论上没有了超欠挖后续的初支质量就有了保证,因此说隧道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钻爆的质量,首先确定钻爆的方案预裂爆破还是光面爆破首先我们从理论上来分析,由于v级围岩岩体松散、裂隙较发育无法采用或实现光面爆破技术,那么必须熟练掌握预裂爆破技术及特点。
进行石方开挖时,在主爆区爆破之前沿设计轮廓线先爆出一条具有一定宽度的贯穿裂缝,以缓冲、反射开挖爆破的振动波,控制其对保留岩体的破坏影响,使之获得较平整的开挖轮廓,此种爆破技术为预裂爆破。预裂爆破不仅在垂直、倾斜开挖壁面上得到广泛应用;在规则的曲面、扭曲面、以及水平建基面等也采用预裂爆破。预裂爆破要求:①预裂缝要贯通且在地表有一定开裂宽度。对于中等坚硬岩石,缝宽不宜小于1.0cm;坚硬岩石缝宽应达到0.5cm左右;但在松软岩石上缝宽达到1.0cm以上时,减振作用并未显著提高,应多做些现场试验,以利总结经验。②预裂面开挖后的不平整度不宜大于15cm。③预裂面上的炮孔痕迹保留率应不低于80%,且炮孔附近岩石不出现严重的爆破裂隙。
2风、水、电作业和施工排水
2.1 施工供风在隧道进、出口各设一座空气压缩机站,安装2台20m3/min和1台10m3/min的空气压缩机以保障隧道施工用风。
2.2 施工用水进、出口分别在距隧道拱顶30m以上的山顶各修建一座100m3的高山水池,水源一是在隧道出口右侧山脚挖一集水池,收集山泉水抽上山顶水池,再用管道输水至出口供施工生活用水。一是从电站水渠中抽水至山顶蓄水池再用管道输水至进口,供施工、生活用水。所有水源都要经过水质检验,PH值小于4或者硫酸盐、氯化物含量超过有关规范的允许值以及含有对水泥凝结硬化有害的杂质的水石不得用于搅拌砼。
2.3 施工供电在隧道进、出口各安装一台315kVA变压器,利用附近的地方电网供电,同时各准备一台功率为220kW的发电机组备用。动力设备采用三相380V,照明用电采用220V,为确保安全,所有线路都安装漏电保护开关。线路的架设及各种电器的安装必须符合《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的有关要求。
2.4 施工通风、防尘洞内如需爆破掘进,必须坚持湿式凿岩,爆破后洒水以降低粉尘浓度。施工通风采取压入式,用3台轴流风机送风,送风口距开挖面的距离不大于15m。
2.5 施工排水主要是排除可能涌入隧道的地下水和施工废水。隧道从出口至进口为1.54%的上坡。出口施工为顺坡施工,施工排水采取自然坡利用塑料管将水引出洞外。进口施工为反坡施工,施工排水采取在开挖地段挖集水坑,用抽水机抽出洞外。
3隧道施工
3.1 施工方法根据前期施工存在的问题,现采用台阶法和双侧壁导坑法相结合的施工方法,半断面开挖时,出碴采用无轨运输,挖掘机、正铲侧卸式装载机配合8吨自卸汽车运输出碴;小导坑开挖时,采用人工开挖,小拖拉机配合人工出碴,及时进行支护;仰拱加固紧跟并且及时施作衬砌混凝土。
3.2 钢管桩施工钢管桩采用?准89×4无缝钢管,前端加工成圆锥状,长度20cm;钢管桩管体下半部分须加工溢流孔,以利于注浆施工,孔口lm范围内不加工溢流孔,溢流孔直径8mm、间距25cm。按每次lm进度指标进行清除施工障碍物工作,并施工临时排水管等措施进行场地排水,杜绝施工场地受水浸泡现象发生;测量放线,标出钻孔位置;钻机钻孔(可直接夯进)、下管,注超细水泥(MC)单液浆,注浆压力为1.5~2.0MPa,注浆完成后,对桩间土进行轻型触探试验,锤击数大于35击,承载力不小于250kPa,达不到时,进行加密等处理。每处理完成5m,进行仰拱混凝土施工,其间用过车梁保证已施工段稳定。根据工地条件,导坑条形基础施工,钢筋在导坑内绑扎关模后,采用泵送C25混凝土进行施工,先施工水平条形基础后,安装拱脚,再施工竖直条形基础。
3.3明洞施工及洞门施工
洞口边、仰坡和明洞开挖与支护应自上而下分层开挖,而且要洞外、临防、排水要先行,使地表水通畅,避免地表水冲刷坡面。必要是采取人工修坡,防止超挖,减少对洞口相邻地段的扰动;开挖暴露的边坡及时施作设计的防护,降低围岩暴露而风化,支护要紧跟,辖区内都为高边、仰坡,如果不及时安全无法保证,况且会浪费很多的人力物力,明洞衬砌必须检查、复核明洞边墙基础的地质状态和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后,测量放样,架立模板支撑,绑扎钢筋,安装内外模板,先墙后拱整体浇注衬砌混凝土,集中拌和泵送入模,插入式振捣器配合附着式振捣器捣固密实。洞门施工对于削竹式洞门,同明洞同时施作,削竹斜面按坡度安装木模板,用角钢将斜面端模与边模固定成整体。明洞防水层与回填:明洞衬砌完成后强度达到50%方可拆除外模,铺设防水层,回填要对称每层不大于30cm,两侧高度差不得大50cm,回填至拱顶后,再分层满填至完成,做好表面隔水层。
4.结语
通过对隧道开挖、风水电作业、通风排烟等施工技术总结,我们在以后类似隧道工程施工中对以上技术问题的处理有了更广泛的思路,并对特长隧道的施工进度、环保、安全和经济效益的控制和管理发挥重大作用。
参考文献:
[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2003[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2] 孙永江.浅议公路路基施工技术[J].科技促进发展,2009,12.
[3]陈启兵.浅议公路桥梁伸缩缝施工技术[J].今日科苑,2010,6.
关键词:公路;隧道;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公路隧道施工不同于一般路桥施工,在完成洞口施工后,既进入了隧道施工循环式的作业方式――类似工厂化施工,但又不同于工厂化施工,区别是在洞身围岩发生变化时要及时拿出相应的施工处理方案,防止作业面支护变差和使二衬结构厚度受变化的影响。因此,必须加强对隧道施工技术的研究和完善。
二、公路隧道施工准备和施工技术方案
1,施工量测
开工前,按图纸提供的平曲线要素表及控制点成果表,计算路线点位坐标;根据给定的进出口控制点进行施工放线加密控制桩布设,对加密控制桩进行控制测量,以确保施工放线方便,准确。复测范围应在洞门外50米至仰坡顶(或进洞面)外50米。沿隧道测设线作纵断面测量并绘制纵断面图,每3米测一横断面,并绘制断面图,纵横断面上要准确标明隧道位置。施工放线在洞内根据施工进度进行支导线控制桩加密,每次加密一个支导线控制桩都要请监理测量检查,确认点位误差在规范允许范围内后,再进行洞内施工放线,在施工放线过程中要经常对放线部位进行核查,对洞内施工部位采用坐标法放线,做好测量记录,及时完善测量资料,按要求做好洞内沉降变形观测。
2,施工方案
根据总体施工组织设计结合本项目的具体情况、工期要求、施工队伍、机械设备、 施工中的现场监控量测等因素,正确选定施工方案,制订施工顺序,编制实施性施工组 织设计。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应包括施工方法、场地布置、进度计划、工程数量等主要措施内容。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应报监理工程师及相关部门,按照程序批准后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应根据客观条件、生产资源配置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施工组织设计,并呈送监理工程师批准!实行动态管理。 对于长大隧道、地质复杂的隧道,承包人应当组织专家编制、论证、审查专项施工方案,并附安全验算结果,经承包人技术负责人、监理工程师审查同意签字后实施,由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
3,施工供电、供风、供水、排水
3.1、施工供电。
隧道施工过程中可利用附近的地方电网在隧道进出口安装315kVA安的变压器进行供电,并备有220kw功率的发电机组用于备用。动力设备使用三相380v,照明用电使用220v,为保证安全,线路中要安装具有漏电保护功能的开关。线路架设及各种电器安装要符合国家相关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
3.2、施工的防尘和通风。
如果洞内需要爆破掘进,那么就必须采取湿式凿岩的施工方法,为最大限度的降低粉尘浓度,爆破后必须进行洒水。压入式应是施工中通风环节采取的方式,应使用三台轴流风机向左洞、右洞以及中导洞分别送风,开挖面与送风口的距离应小于15m。
3.3、施工的用水。
应先在距离隧道拱顶超过30m处修建一座高山水池,水源一是从电站的水渠中抽水到山顶的蓄水池处,之后再用管道运输至水的进口处,这些水可用于施工用水以及施工人员的生活用水;另一水源则应在隧道出口右侧的山脚处挖一个集水池,将山泉水输送到山顶的蓄水池处,之后再使用管道将水运输到出口处,这部分水主要用于施工生活用水。
3.4、施工的排水。
施工的排水主要指的是排出施工中的废水以及可能会涌入隧道的地下水。一般情况下隧道的上坡是指从出口到进口为1.54%处,进口的施工一般为反坡施工,所以进口处的施工排水应采用在开挖地段挖集水坑的方式,用抽水机就可以将水排除了。
三、公路隧道施工阶段的技术处理
1,隧道开挖
大洞隧道左线出口洞口VI 类围岩施工中,隧道拱顶下沉大,地表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沉及开裂现象,拱脚局部有开裂的现象。通过对左线施工情况及右线地质资料的分析,洞口段隧道位于堆积土中,隧道斜穿沟心,且土层松软、松散、含水,地基承载力低。同时隧道埋深浅,极难形成自拱度,靠围岩自身无法控制围岩变形,必须采取支撑措施,而基础承载力是主动支撑有效的前提和保证,超前探明地质情况,并进行基础处理就非常必要。
2,初期支护施工
初期支护由系统锚杆、钢筋网、喷射砼、钢拱架组成,导坑支护与洞身初期支护一起施工。现场制作1:1胎模平台一套,并放设1:1钢模试拼大样。截割下料,将切割好的型钢放在1:1胎模上,固定后用乙炔焰加热达到一定深度后,均速起动胎模千斤顶,将型钢压制成型。在连接单元的一端焊上A3钢板,与预埋在中隔墙的钢板双面焊接,各单元之间的连接采用U型钢之间一定长度的搭接并用连接件压紧,将加工好的各单元构件放在大样台上试拼,轮廓误差不大于3cm。用经纬仪和水准仪准确量测型钢拱架,在隧道法线方向的位置与高程,用红油漆准确标注拱顶、拱脚和边墙等控制点位置,设置足够的定位锚杆。安装锚杆后喷3厚钢纤维砼,安设拱架,单元间按设计连接,并与定位锚杆锁脚锚杆焊接在一起,钢架与喷层之间空隙,用骑马垫塞紧。钢架间纵向用ф25钢筋焊接,连接钢筋环向间距1,0m,钢架间距LS2-1段50,LS2段80。为加强拱脚,在钢拱架脚加设两根长3,5m的锁脚锚杆。
3,洞身开挖
按照隧道设计的结构以及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一般施工作业都是采用导洞先行的方式的,中导洞掘进45m左右时开始浇注中墙。只有中墙的混凝土强度大于70%时才可以进左洞,右洞的掌子面落后左洞10m控制。在围岩变形已经趋于稳定后再施工作业左右洞二次模筑衬砌,如果初期的支护强度不足或是围岩的变形过大,那么不但要加大初期支护的强度,同时还要修改二次衬砌设计的参数。左右洞的二次衬砌与掌子面之间的间距的控制范围应为25-35m。
4,二次衬砌
开挖中隔墙基础,绑扎在钢筋房内弯制成型的隔墙钢筋,预理左、右洞钢支撑接头钢板。立模、模板采用特制大块钢模,每次立模长度为9m,模板规格与正洞台车和模板一致,加工两节段模板。采用外拉内顶办法加固模板,用泵送砼一次浇注每段隔墙,对顶部与中导洞临时支护相接触处要充塞密实。砼中掺加早强剂,当强度达到2,5Mpa后可以拆模,拆模后立即养护。左、右洞二次模注衬砌二次衬砌施工在围岩变形基本稳定后进行。初期支护经处理至表面无明显的渗水、漏水无突出的锚杆头、钢筋头及表面平整后,再铺设环向排水盲沟、纵向排水管、横向排水管等。绑扎钢筋房中加工成型的钢筋,预埋设计的各种孔、管、线、件。台车就位,复核中线及标高,使二次衬砌内轮廓符合设计要求,泵送砼一次完成一节段砼的灌注。捣固采用插入式捣固器振捣。 砼中掺入水泥重量6%的FS防水剂,砼具备早强、缓凝、高流态(坍落度一般为15cm左右)性能。强度达到设计的2,5MPa后,即可拆模,并洒水养护不得小于14天。砼于隧道出口附近设50m3/h拌合楼拌合,砼水平运输采用砼输送泵运到隧道出口进行浇注。在隧道顶拱部位设置砼溜槽下料,以防止骨料分离。
四、结束语
公路隧道作为高速公路建设中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乎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那么如何在施工中科学合理的应用施工技术来确保工程质量至关重要。因为目前,在具体的隧道施工过程中仍然存在由施工技术等问题引起的塌陷、渗漏水等质量问题。另外,隧道是处于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建筑工程,加强公路隧道在施工技术方面的创新与提升就显得非常重要,也在很大程度上严重影响着公路隧道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润民,夏永旭,田志发,撒民力,罗建国,张志鹏,胡庆安, 公路隧道施工质量控制研究[J],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7,05:41-44,
关键词:隧道施工;施工安全;质量控制;措施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高,高速公路、铁路以及地铁建设也步入了一个相对快速的发展阶段。但是与工程数量以及公路里程一同增长的还有隧道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以及财产损失也随之增加。在严峻的现实面前,工程开发人员以及建设人员需要对隧道施工的安全质量问题高度关注。本文将会对造成各种安全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一、隧道施工发生安全事故的原因分析
(1)地质灾害导致安全事故
一般来说,地质灾害具有突发性,不可预估,如果事先没有做好足够的预防
工作,那么很容易造成严重的问题,而且与其他原因相比,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是最大的。在施工过程中,突发性的地质灾害可能导致隧道施工的工作面某个段面或者已经开挖的轮廓外方的岩溶突然压垮溶腔腔壁,这样可能前段施工工作作废。由于具有不可预估性,施工人员很容易在地质灾害中发生意外,自然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2)施工方的安全组织机构不完善,事先准备功夫不足。
第一个原因是不可控因素,而目前主要的事故原因还是人为的可控的因素。
施工方安全组织机构不完善就是其中一个严重的问题。目前各地隧道施工工程项目仍然采取传统甚至是相对落后的组织模式,直接表现在对于施工安全管理缺少必要的重视,太注重施工进度以及工程的效益。这样将会导致施工人员没有足够的安全意识和预防意识,施工方还会任意削减或者挪用安全专项资金。另外,一些工程的承包商还会将工程再分配到纯粹的农民工队伍[1], 又不对其进行必要的安全知识指导,也就是说工程的层层转包将会导致严重的安全隐患。
(3)施工方法以及技术使用不当。
施工方法和技术一般要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设计和使用,不能
一概而论。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很多隧道在进行施工时,施工方会擅自改变施工方法或者采用不恰当的施工技术。还有一些工程施工中会出现偷工减料的情况,施工材料的以次充好或者偷工减料,会给隧道质量埋下巨大隐患。还有一些施工工程中存在工序质量不合格的问题,为了赶进度或者减少成本,施工方即使发现问题也不会及时纠正。
(4) 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并不健全,管理方法存在不当之处。
隧道施工现场一般有很多具有一定危险性的爆破器材,这种器材需要进行细致地管理,管理不善的话很容易发生意外[2]。另外,在进行钢筋焊接、安装电线路时也需要注意相关施工设备的安全使用。但是,目前的情况是,我国诸多隧道施工现场都存在施工设备、器材任意摆放的问题,许多施工人员缺乏基本的安全意识和预防意识。比如,前几年武广线一个隧道的斜井施工区发生排架和排水板燃烧事故就是因为隧道内的漏电保护器突然失灵,引发电线过热导致的。
二、隧道施工安全质量控制措施分析
根据上文对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笔者认为,应该对症下药,找出相应的解
决办法,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施工方要树立安全意识,对施工的全过程进行安全管理
隧道一般建立在地质条件比较复杂的位置处,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可预估性,
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隧道施工是具有高风险的工程作业。因此,要尽量减少安全事故,首先工程相关的人员都必须要树立安全意识,安全理念应该贯彻始终。从项目的立项开始,再到项目的相关勘察、后续的设计、实际的施工过程以及最后的运营与维护等各个环节和程序都必须以安全为重,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确保隧道工程的安全。此外,还要进行一定的实际的安全管理,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进行安全风险管理,也就是说,参与隧道施工建设的各方都需要通过相关的风险识别,评价、处理以及相应的监控,已达到尽可能地减少风险的目的和效果,这样可以花费少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
(2)加强相关的安全知识培训和施工技术培训。
不可否认的是,工程质量最终的决定因素还是人,尤其是具体的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是思想保障,而具体的安全知识培训则是对确保工程安全的实际保障。如上文所述,在我国的工程项目承包中,存在着层层转包的现象,而最后的施工者很多都是文化素质不高的农民工,虽然他们具有熟练的施工技能,但是缺乏相应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3]。因此,对下层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培训是极为必要的。施工企业要定期地组织相关的技术人员、施工人员以及基层的管理人员学习施工技术规范,并不断更新关于施工标准和设备安全使用的知识。对于,某些特殊的岗位比如爆破工、机械工等要实行有证才能上岗,在上岗之前必须经过专业的培训。
(3)重点建设,对事故易发环节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
在隧道工程中,有些环节与其他环节相比更容易发生事故,因此,在进行设
计和施工时应该重点关注,选择最为安全可能的施工方法和工艺。首先应该合理地选择隧道的纵坡,尽可能地避开地质条件不好的地带。比如岩溶区或承压水比较高的隧道,隧道的位置需要尽量地抬高,这样可以让岩溶垂直穿越,以便避开所谓的水平循环带,有效地减少承压水对隧道的压力[4]。在选择隧道洞口的位置时也需要特别注意,并实现制定出相应的安全进洞的措施。一般来说,洞口的位置最好避开沟谷地形,减少偏压段、富水地带的长度。比如我国的沿海地带,洞口就最好不要设置在低洼处的花岗岩地层。施工辅助坑道的选择也是相对重要的,需要优先地选择与隧道平行的导坑和运输通道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则可以设置相应的有轨运输斜井或者竖井,让他们起到辅助坑道的作用。
(4)可以适时地采用新的隧道施工方法和技术,勇于尝试。
同世界上的各种事物一样,隧道施工方法和技术也随着科技水平、科研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更新,一般来说新工艺和新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施工效率[5 ],并能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比如我国以前采取的隧道支护设备主要是木支架,而采用了新奥法以来,使用钢拱架作为支护设备,之后便较少发生大规模的隧道坍塌现象了。可以说,新工艺,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始终是相关的研究人员应该格外重视的问题。
1.1做好技术管理工作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的重要保障
隧道施工位于地面以下或山体之中,施工环境极为复杂,工程实施又涉及到很多大型设备的调度和使用,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较大,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为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控制安全隐患的发生和发展,将风险程度降到最低。在技术管理体系中,规范的技术交底和编制科学的施工方案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隧道施工的安全水平。施工单位在编制施工方案时,要深入、全面的对施工环境周边情况进行调查、勘测,系统掌握现场附近地质、地理和水文信息,掌握周边建筑、地下设施等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编制施工方案,最大限度使施工方案与实际情况相符合,减少安全隐患。此外,在施工开始前,要组织施工人员、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让相关人员对工程中存在的不稳定因素有着清晰的认识,便于施工时予以有效规避。同时,要针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一旦异常状况发生,可以将其影响控制在最低限度。隧道施工在我国已经有了较长的发展时间,技术经验基础较为深厚。在长期的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总结出许多经验措施,比如在洞口树立危险源警示牌,对进入施工隧道的人员进行安全讲解,加强安全施工宣传,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及时排除施工中的不稳定因素。
1.2做好技术管理有利于加强隧道施工质量控制
施工质量是评价工程建设实施水平的关键要素,直接关系到隧道工程的经济效益水平。隧道工程涉及大量隐蔽工程,施工完成后无法改正,所以要尽可能地确保施工质量一次到位,严防施工质量缺陷产生。这就要求在施工过程中予以科学、规范的施工质量管理,每道工序都要严格按照标准作业程序施工,务求保障施工质量,严格执行质量检查制度,每个阶段的作业达到施工标准后方可进行后续作业。在选择施工工艺时,要特别注意工艺的质量稳定性,避免使用含有缺陷的工艺施工。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隧道施工的技术手段越加完善,雷达波检测已经进入隧道施工领域,成为检测施工情况的重要手段。
1.3高水平的施工技术管理有利于施工单位控制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水平
经济效益是企业开展业务,建设项目的根本目的。企业的全面生产活动都是围绕这个目标进行的。工程成本控制是项系统工作,要取得实效,需要从工程施工的各个方面着手。技术管理的许多措施,虽然是主要从质量、安全角度出发,但和工程成本也有着直接联系。做好施工技术管理,避免工程施工过程中各类资源的浪费,避免返工和施工变更,减少不必要的费用指出,对于控制施工成本都有着极为显著的作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方案,有助于提高劳动力的使用工作效率,从而降低人工成本。积极改进施工工艺、完善施工措施,可以提高施工质量、安全水平,防止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减少因为发生事故而产生的费用。
1.4做好施工技术管理有利于工程顺利推进,保障工期
施工进度是衡量工程建设情况的又一重要指标。在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的前提下,通过改进工艺,实施先进的施工技术、管理方法,提高施工效率,加快施工速度,从而合理缩短工期,是施工企业降低工程费用支出的重要手段之一。要保证工程进度、工期,就要围绕影响工期的因素加以研究,制定针对性措施进行防范。常见的影响施工进度因素有发生不可预计的事件、作业失误、施工管理混乱、施工现场环境发生严重变化阻碍施工、对施工中应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掌握不够深入,不能充分发挥应有效用等。这些因素都属于施工方案计划以外的因素,一旦发生,就会对施工进度造成拖延,甚至对工程质量、安全和成本控制造成负面影响。
2隧道施工技术管理分析
铁路工程隧道施工主要技术管理主要手段包括以下内容。
2.1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一是要认真履行技术交底程序。在施工开始前,施工单位要组织相关人员召开交底会议,认真熟悉工程设计、施工方案,掌握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和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二是根据施工需求,准备好工程机械设备并提前做好维护保养工作,确保设备正常投入使用。三是要把好施工材料质量关。施工材料入场后要依照技术标准认真检查、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在购置施工材料时,要选择规模大、信誉好的大企业、老企业作为供应商,以保障材料质量稳定、可靠。四是要选择业务水平高的专业施工队伍负责重要工序、技术要求高、安全性要求高的工序的施工作业。
2.2切实落实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措施
隧道施工涉及爆破作业。为了确保施工安全,施工单位要由专业人员负责此项作业,严格遵循作业规范,科学设置装药量,坚持“短进尺、弱爆破、多循环”的施工原则,将爆破作业对周边地层的影响控制到最小范围,以免因为地层条件发生改变给施工带来不确定因素。要做好施工支护措施,充分发挥支护装置的安全防护措施,提高施工安全水平。对于不够稳定的地段,要采用超前加固围岩或超前支护技术,按照先护顶后开挖的方针进行施工。
2.3建立健全隧道施工技术管理制度体系
施工单位要注重技术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根据隧道施工的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制定并实施科学、系统的制度规范,明确岗位职责、技术规范、作业程序、监管措施等要素。制度建设是隧道施工技术管理的核心内容,也是科学有序组织施工,确保施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
3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