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11 18:58:02
导语:在初中物理知识点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光学、教学、理解、记忆、轻松、有效
光学在初中阶段属于比较简单的知识,许多学生都是通过学习声学、光学中的一些有趣的物理现象,从而产生了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也有不少学生在光学的学习中遇到了困难,如果这些知识点处理不好,会极大地打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思考如何才能既可以让学生轻松、有效地学习,又可以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本人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对光学中平面镜成像特点、物体对光的作用、凸透镜成像规律、显微镜和望远镜四个光学重难点知识在教学中的处理提出自己的一些方法,以供大家参考和探讨。
一.平面镜成像特点知识的处理
教师在传授“平面镜成像特点”时,一般都在是先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实验后再给学生归纳结论为:平面镜所成像与物体等大、等距离、正立、虚像。看似把这个知识点解决了,但在日后的考试中,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等大”这一特点不理解,觉得物体在远离镜面时,像在缩小,因为学生看到的实际感觉是缩小的。为了解决学生的这个困惑,教师在授课时可以把第三章“视觉”的知识提前讲解给学生,告诉他们远离镜子时像变小的真实原因是人的视角引起的,并利用视角和学生分析像是怎样感觉缩小的,只有让学生真正理解了知识的本质,学生才能真正从本质上理解为什么像和物体始终是等大的,才能更好地理解记忆知识。
二.透明物体、不透明物体对光的作用知识的处理
在人教版物理教材上关于透明物体、不透明物体对光的作用知识归纳了两条,分别是: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这两句话由于理论性较强,而且需要逆向思考,初中学生的逆向思考能力相对较差,有些学生琢磨不透。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加强理解,可以补充这样几个笔记:1.看到的透明物体是什么颜色,它就透过什么颜色;2.看到的不透明物体是什么颜色,它就反射什么颜色;3.白色物体反射所有的色光;4.黑色物体吸收所有的色光。其中第1、2两条笔记可以让学生避免逆向思考,而且这两条笔记吻合日常生活常识,是平时生活的体验,易于理解记忆,而且把这两条笔记对比后可以总结出“不管物体是否透明都有共同特点,就是物体是什么颜色,就透过或反射什么颜色”,第3、4两条笔记是作为特殊情况的解释。如果学生能把这四条笔记理解了,这个知识点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记忆和理解
许多教师在讲到凸透镜成像规律时都会给出以下类似表格给予总结,并要求学生理解记忆。(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表格如下)
物距 像的性质 像距 应用
倒、正 放大、缩小 虚、实
u>2f 倒 缩小 实 f
U=2f 倒 等大 实 V=2f
f
U=f 得到平行光
u
根据我们教学经验,很多学生对这块表格的理解难度较大,往往都是通过死记硬背地记忆,但记忆的时间是有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他们学习的知识越来越多,慢慢地就把这个知识给忘记了。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加强理解记忆,我们在教学中可以给学生归纳四条笔记,分别是: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两倍焦距为中心,你进我退;像距越大,像就越大。第一句话是以U=f为特殊点,归纳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内将得到的是虚像,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时得到的是实像。第二句话是以U=2f为特殊点,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得到的是缩小的像,物距在二倍焦距以内时得到的是放大的像。第三句话是引用的作战策略,可以更生动地加强学生印象,这句话的意思是以两倍焦距为中心,当物距进入两倍焦距以内时,像距就退出到两倍焦距以外,当物距退出到两倍焦距以外时,像距就进入两倍焦距以内。第四句则很好地解决了像的大小问题,以物体在两倍焦距时是刚好等大的,如果像距增大了,对应的像也会变大,如果像距缩小了,像也会变小。把这四句话理解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就不难了。
四.显微镜、望远镜的理解记忆
教师在传授显微镜、望远镜知识时,由于这节知识在中考中考察的几率不高,许多老师不够重视,仅仅把两者比较学习,重要的原理要求学生在书本上相应的内容划线,但学生学习的东西多了,又会慢慢忘记。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把显微镜、望远镜的知识归纳成如下表格:
显微镜 望远镜
目镜 相当于放大镜 相当于放大镜
成像 相当于投影仪 相当于照相机
摘要:解决物理问题的关键是深刻地理解物理现象,牢固地掌握物理规律和定律,并能熟练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物理问题。电学知识的教学是一个极需耐性和细心的过程。教学的某一环节出现问题都会使学生对这一知识的学习受到较大的影响。
关键词:初中物理 电学知识 教学方式
电学知识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要点,约占每年中考的考题40%的比例。如何才能把这个要点的内容讲好,讲透彻,使得学生能够充分的理解理论知识,提高解题能力,形成独立的逻辑思维,这是值得每一个中学物理老师所深思的。
1、引发学生兴趣,寓教于乐的教学策略
常言道:“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上好第一课,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对学生学习电学知识是十分必要的。电学的学习是从电荷开始的。教师可以通过几个小实验与学生一起学习电荷的基本知识。教师应着重实验的设计。把演示实验设计成学生分组实验。让每个学生都能近距离体会电学实验的趣味性。另外,自制的教具使学生感觉到实验器材就是身边的物品。吸引其注意力。如此一来,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培养了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学习的兴趣会更加浓厚。
2、适当引入学生之间的小组竞争
对于电学知识的学习,如果把全班学生分若干个小组,以小组学习形式的效果比传统的教学模式要好。各小组的组长负责对组员的作业、笔记等进行检查,并在小组学习中起到组织作用,组员的建议或意见可向组长反映,由组长统一向老师汇报。教师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现场打分,对表现好的小组进行表扬。每两周对各小组的总成绩予以排名,形成小组间的竞争。有了竞争意识,学生知道学习不是一个人的事,不但自己要学会,还要同组的伙伴也学会才能得到老师的肯定,这样促进了学生间的合作。小组间的竞争,使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学习气氛更浓,效果也更好。学生分组,也让教师的教学更易组织,可以开展电学公式默写比赛、电学各种实验操作比赛、抢答比赛等等,对优胜队给予加分。这使得枯燥的课堂有了生气,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快乐,对物理、对科学的情感得到升华。
3、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电学的主要概念是电流(I)、电压(U)、电阻(R)。这些概念可用水的特点进行类比:“水在水管中流动形成水流,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水流动时需要压力———水压,电荷的流动也需要‘压力’——‘电压’、“水流动时会受到阻力,电荷在导体中流动也受到阻碍作用”。通过这样的类比,学生对电流、电压、电阻的认识形象化了,理解起来不费力。有了概念基础,再学习电流、电压、电阻的规律也就容易多了。如“水流的干路水量等于支路水量,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支路电流和”、“水流的路线越长受到的阻碍越多,同种材料同样粗细的导体长度越长电阻越大”、“水流通过细水管受的阻力较大,同种材料同样长度的导线越细电阻越大”。通过类比,学生对这些知识很容易理解。
4、讲解例题应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
电学的题型形式多种多样,变化复杂。如果每种题型、每种变化都一一向学生讲解是不现实的。有效的办法是通过有代表性的例题,启发学生的思维,以不变应万变。如使用一道包含串联、并联电路的题型,学生在学习电流知识时,对这种题型只是初步模糊地理解;到学习电压时,学生对这种题型就较为熟悉;学习电阻时再出现这样的题型就很熟悉了;再学到相关的电能、电功率、电热时,学生对这样的题型就感到很熟手了。为什么要采用这种形式的题型呢?统一使用一种形式的例题,实际上是一边学习新知识,一边复习旧知识,通过一系列学习,让学生逐渐熟悉该类题型,在解题时找到突破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电流到电热这一过程的学习,学生从开始的模糊到后来的熟手,说明这种方法的可行性。而实际上很多题型都是由这种形式变化得到的。
5、重视实验和多媒体教学
对教材上规定的演示实验,全部要在课堂上演示,并争取将某些演示实验改为“边学边实验”。在课后多接触学生,多指导学生做一些课外小实验,接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使学生乐于学习物理。对于一些抽象的难以理解的认识和实验,可以用多媒体来演示。学生对这些实验很感兴趣,这不仅仅是对知识的学习,也是把学到的东西用于现实生活。比如电功率的概念和理解是整个电学的重点,我们可以先用大小功率不同的两个灯泡做实验,让学生亲自观察这两个灯泡在电路中工作中时电能表的转速,从而引出电功率,在讲解的过程中注重区别开耗电的多少和耗电的快慢问题,这样学生能更容易掌握电功率这个知识点。学生对这些实验很感兴趣,这不仅仅是对知识的学习,也是把学到的东西用于现实生活。
6、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
分析学生不能学好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就无法形成系统的物理知识结构,久而久之,学生就失去了信心。我们应该下功夫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另外,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这样才能应对复杂多变的新问题。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指导学生预习新课,对基础差的学生在课堂上多提问些简单的问题,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课堂作业力求课上完成,课后作业的布置做到少而精,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对学生多表扬、少批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直接影响到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能力,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多提问,由简入深,多让学生思考,学生在这种长期压迫自己思考的过程中会慢慢地形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因此,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应该多听课,多请教有经验的教师。经常在一起讨论教学的思路,积极参加集体备课。特别是对新课的引入和难点的讲解方面,经过思考和讨论,达成共识后,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对初中物理知识的学习,在很多学生眼中电学部分的学习最为头痛。由于这部分内容的容量大、概念多、规律多、公式多,对于不少学生来讲是个难学的部分。但再难的学习内容若我们能够掌握其中的方法、技巧、要领;注重练习,善于总结,成绩的提高也不为难事。
一、辨析概念,夯实基础
任何知识的学习掌握都离不开基础知识。电学部分的基础知识多、散、要辨析清楚、固记脑中。
(一)、关于电路
1、串联、并联
初中物理中要求学生掌握最基本的两种连接方式:串联、并联。能否正确分析辨别他们对后面内容的学习至关重要。识别电路的类型,可以根据定义:“逐个顺次连接”为串联,各元件“首首相接、尾尾相接”并列地连在电路的两点间,(“首”为电流流入用电器的哪一端,“尾”指电流流出用电器的那一端)此电路为并联电路。
2、通路、开路、短路
电路中出现的这三种状态,其中通路为处处相通的电路,开路为电路中有处断开的电路,这两种状态易于接受,便于分清。但是学生对于短路的分辨显得力不从心,不知道何处短路,为什么短路。其实只要注意分析的要点即可辨出何处短路。电流具有走捷径的特点,捷径是指这条路径中电阻很小,小到可以忽略不计、即为空导线,当一根空导线,或开关、或电流表(电阻小到可以认为没有)与某个用电器并联时,电流只走空导线,开关或电流表而不走用电器,使该用电器被短路,从而不能工作。
(二)三个重要的物理量—电流、电压、电阻
1、概念辨析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这是电流的形成定义,简单便于理解;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没有电压就没有电流;电阻是指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即阻碍作用越大,电流越小。
2、表示符号
电流、电压、电阻三物理量分别用I、U、R表示,而单位表示字母分别为A(安培)、V(伏特)、Ω(欧姆)。
3、工具的使用
电流表是测量电流的工具;电压表是测量电路两端电压的工具;调节电路中的电流和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可以使用滑动变阻器。
(三)电功(W)、电功率(P)
物理学中电功没有确切的定义,只是描述性的,当电能转为其它形式能时,就说做了电功。即电功就表示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如果知道了电功的多少,就知道了消耗多少电能。而用电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电能叫做电功率。电功率的大小不仅取决于消耗电能的多少,也取决于所用的时间的长短。
二、理解规律,把握关键
(一)三个物理量在串、并联电路中的特点
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总电阻等于各导体的电阻之和。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导体的电阻倒数之和。
(二)欧姆定律
一段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个定律非常重要,一定要加强理解,熟记其使用的条件及注意事项。
(三)电功定律
某段电路上的电功,跟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的电流以及通电的时间成正比。物理学中用电路两端的电压U,电路中的电流I,通过的时间t,三者的乘积来计算电功。
(四)焦耳定律
导体中有电流通过时,导体就要发热,此现象称为电流的热效应。英国物理学家焦耳经过多年的研究,做了大量的实验,精确地确定了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和时间的关系:电流流过某段导体时产生的热量跟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的时间成正比。
三、疏通关系,构建框架
在掌握了上述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还要想法疏通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熟悉各物理量的单位及换算关系,能够快速选择相应的计算公式,列式解答。
(一)重要的计算公式
1、三个物理量的关系公式
串联时:I=I1=I2;U=U1+U2;R=R1+R2(若有几个等阻值为R0的电阻串联则R=nR0)
并联时:I=I1+I2;U=U1=U2;1/R=1/R1+1/R2(若有几个阻值为R0的电阻并联则总电阻R=RO/n)
2、欧姆定律:I=U/R
此公式中只有电流、电压、电阻三个物理量,但它的作用非常重要。在使用公式时要注意:①三个物理量都要针对同一段导体,或同一个电路而言;②三个物理量的单位都要使用国际单位,即分别为A、V、Ω;③已知其中的任意两个量都可以求出第三个量。 转贴于
3、电功公式:W=Uit;电功率公式:P=UI
电功、电功率这两个物理量的计算由于欧姆定律及其变形公式的影响,使计算电功率公式特别多,在选择使用时很难选择,所以要注意选取的技巧和方法,要求的问题所在电路为串联时:电功选用公式:W=I2 Rt,电功率选用P=I2 R;而当要求所在的电路为并联时,则分别选用W=U2/R.t,P=U2/R,这样的选择都利用了所在电路的特点(电流相等或电压相等)加快解题。
4、焦耳定律:Q=I2 Rt
焦耳定律的公式与电功公式的形式基本一样,使用时同样要注意公式的选择问题,当所求问题的电路为纯电阻(除了电能转化为内能外,别无其他形式的能产生)电路时,几个公式可以任意选取;若不是纯电阻电路只可使用公式Q=I2 Rt不然的话计算有误。
(二)单位的换算
单位换算的前提条件有两个:一是记住每个物理量的单位及表示符号;二是要牢记各单位之间的换算进率。其中电流、电压、电阻这三个物理量的单位较多,注意每个物理量的任何两个相邻的单位间的换算进率都为1000。还要注意一点,由于欧姆定律及其变形公式的影响,电功、电功率,焦耳定律的公式较多,产生的单位同样很多,使用时各物理量均使用国际单位。
四、善于总结,归纳要领
下面的这些要领非常重要。
(一)串、并联电路的识别
上面已经提到区别它们的方法,在做题中要选取适当的方法,迅速作出判断。
(二)短路的辨别
把握短路现象的真正含义——电流不经过用电器回到电源的负极。注意电流的特性——电流走捷径。当在电路中发现有空导线,开关或电流表等元件与用电器并联时,相应的用电器被短路不工作。
(三)串、并联电路中的三个物理量的关系
两种电路中的三个物理量的大小关系,前面已说得较为详细,但这一点要特别重视,牢记串联时电流相等,并联时电压相等,这一点解题时作用特别大。
一、知识准备不足
学习新知识时要有许多基础知识的,可是有些基础知识学生从来没有学过,例如初二学生在学习电压时,由于学生没有基础,很难理解。很多学生会提出到底什么是电压的问题,在学生中会形成难学的印象,这样就形成了教学的难点。针对知识准备不足造成的难点,我们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讲一些有关的预备知识,用最易于学生接受的方式传授,切忌不要生搬硬套,使学生心理上产生负担,例如学习电压时采用类比的方法,用水压来类比电压,这样学生会由水压联想到电压,就不再会有难学、难于接受的感觉。
二、日常形成的思维定势带来的影响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生活经验和体验,在学习物理时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对于所讲的知识会感到难于理解,简直不可思议。例如:人提着一桶水沿水平路面行走200米时,人不做功。生活经验表明,提着一桶水走路会累得筋疲力尽,但从物理角度表明这种情况,根本不做功,学生很难理解;再如:人用力推大木箱,虽然很用力,但没推动,多数学生会认为是推力小于阻力造成的,但是实际情况却是推力等于阻力的,这样的情形很多,学生理解的不好,便会产生物理太难的感觉。
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老师在讲解知识时,要注意分析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生的思维规律,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来突破这些难点。例如在讲人提着一桶水沿水平路面行走时不做功之前,对功要严格定义,关键词要重点突出,强调功等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的乘积。而提着水桶沿水平路面行走,这种情况虽然有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但物体在力的方向上没有通过距离,所以人无论走多远都不做功;在讲人推木箱没有推动时,多数学生都会有推力小于阻力的错误结论,这种情况教师可以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力情况来分析,木箱没推动说明处于静止状态,即平衡状态,而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推力和阻力一定大小相等;如果学生还不能理解,也可以逆向思考,如果推力小于阻力,木箱在水平方向受到不平衡力的作用,假如推力向东,由于阻力大于推力,那么木箱将会向西运动,这时我们不用再讲,学生自己也会认识到真的错了。
三、概念相似,形式相似,会让学生产生模糊的认识
例如:液体压强公式P=ρgh和浮力公式F=ρgv,两个公式形式相似,不易区分;压强公式P=F/S与功的公式W=F.S,两个公式字母相同,容易混淆;像热能与热量等,概念非常相似,意义不同,这些形式相似的公式和概念,对于刚学物理的学生来说,难度较大,总是容易弄错。针对这种概念相似,形式相似形成的难点,教师讲解时要进行透彻的分析,重点讲清每一个公式的物理意义和使用条件。(1)相似的公式要理解意义,每一个物理公式表示一个物理概念或物理规律,不仅仅是字母的单纯关系,如:P=ρ1gh表示密度为ρ1,深度为h的液体产生的压强;F=ρ2gV则表示物体浸在密度为ρ2的液体中,排开液体体积为V时,物体受到的浮力。P=P/S表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即压强;而W=F.S则表示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的乘积,即力对物体所做的功。这样才能使学生在理解含义的基础上,记住公式,不再混淆。(2)相通的概念要注意区别:像热能和热量这两个概念,要分清它们,就要明确指出它们的区别,热能即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而热量是在热传递的过程中,转移的内能的多少,也就是说在热传递的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这样对概念指出了区别,才能突破知识的难点,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
四、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直观性较差,思维过程复杂,学生又缺乏感性认识造成的难点
物理中有些概念和规律,学生往往缺乏“亲身体验”和“亲眼所见”而持怀疑态度,这样就会形成知识难点。如在讲电磁学时,对于磁场的存在,讲电学时电流的存在,由于看不见、摸不着,学生对其存在持怀疑态度。针对这种情形,我们可以利用实验的直观性,来增强规律和概念的可信度。看不见、摸不着的磁场是否真正存在,通过一个实验,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把几个能自由转动的小磁针,放在条形磁体的周围,让小磁针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后,便会看到小磁针静止时,南北极方向发生偏转,不再指向原来的南北方向,而且有一定的规则。学生看后,再引导学生分析,没有条形磁体时,小磁针自由转动以后,总是南极指南,北极指北,现在情况不同,说明小磁针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这一定是条形磁体产生的作用,它们之间的作用便是通过磁场产生的。这样学生才会打消怀疑,这样用实验的直观性可以突破知识的难点。
五、教学方法不适合,教学要求的不当,同样会增加物理知识的难点
一、用电线路老化问题
近几年来,不少发达国家的很多城市发生过大面积断电等事故。如英国的伦敦曾经多次发生;美国的纽约也发生过几次。我国部分城市的部分区域也曾有发生。尤其一些改造过用途的老房子用作歌舞厅、网吧等已经发生过多次了。这些事故除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外还造成大量的生产和居民生活的困难。事故主要就是电路老化、用电量增加造成的。
线路的老化有几个方面的潜在危险,一是对接触者放电造成人和动物触电。例如,我村的一个家用电焊机的电缆老化,造成使用者触电身亡。
二是造成连线(短路),引起火灾,这方面我国的许多城市和农村都曾发生过多次了,已经引起了多方面的注意,从理论上讲线路老化初中学生还不容易知道,但是只要给学生讲了,初中学生完全能够在实际中注意、去应用的。农村的许多家庭用电线路多年不更换,极易造成人身触电和火灾事故的发生,所以这点讲给农村学生是很有必要的。
二、用电线路结构
家庭用电线路的结构也很有必要讲解的详细一点,在农村很多家庭线路并不是专业电工给设计安装的,更没有物业给你维修,房子是自己设计、建造、装修的,当然用电线路的工作也是自己的事了。在这该方面,特别注意的有两个:一个是线材的选择,根据农村社会目前发展的的情况,至少得选择6平方毫米以上(铜线)的主线进家庭(我们这里家庭以内的线路靠自己,电力部门不管,出了事故电力部门也不负责),第二是绝对不要铝线和铜线直接连接。铝线和铜线是两种不同的金属,在它们相互接触时会发生电化反应,接触间隙填充的反应物导电能力很低,在正常用电时接触间隙会产生火花放电,极易引起事故。这样的事故在农村的许多家庭、学校都曾经发生过多次。在我们学校,正在南楼开会的教师发现,北楼的办公室着火了。经查就是因为内线是铝线,接出的电风扇的线是铜线,接触处为起火点。
关键词:生态浮床;植物;重金属;净化效率;电镀
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12010302
1引言
电镀业是当今全球三大污染工业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镀工业的规模亦在不断扩大,排放的废水量也越来越大。电镀废水主要包括电镀漂洗废水、钝化废水、镀件酸洗废水、极板清洗废水和车间清洗废水等,其中主要含有铬、锌、铜、镉、铅、镍等重金属离子以及酸和碱[1]。电镀废水污染的水体进入土壤,在农产品中积累,从而进入食物链。重金属一旦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不会发生分解,而是积蓄在体内,对人体造成潜在性的危害,例如,引起致畸、致癌和致突变等。因此,如何有效去除水环境中的重金属具有十分紧迫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电镀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有化学沉淀法、氧化还原法、溶剂萃取分离法、吸附法、膜分离技术、离子交换法、生物处理技术等。生态浮床是生物处理技术的一种,它是运用无土栽培技术原理,将现代农艺、生态工程措施相结合,是一种水面无土种植植物技术,属于原位生态修复技术[2],又被称为生物浮床、人工浮岛和人工浮床。植物根系有着强大的吸收、吸附作用,可以截留水中氮、磷等营养物质,再通过定期收割植物将其搬离水体,已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3]。自20世纪70年代末在德国设计建造并投入应用开始,已经广泛应用于农业废水处理、城市污水处理、富营养湖泊治理等方面[3]。余俊等采用生态浮床技术研究不同水力停留时间(HRT)、pH值、曝气强度及污染负荷条件下美人蕉对含铜废水的修复效果,结果发现美人蕉生态浮床系统对含铜废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4]。生态浮床对于重金属废水尤其是对电镀废水的处理效果相关研究较少。
将9种水生植物本地种采用模拟生态浮床技术,对净化电镀废水中重金属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价。通过观测植物的生长状况和电镀废水中重金属的净化效率两方面,筛选生态浮床处理电镀行业重金属废水的植物优势种,为生态浮床实际应用于电镀废水处理提供理论基础。
2材料和方法
2.1实验材料
植物:凤眼莲(Eichnornia crassipes)、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croide)、鸭跖草(Commelina commelis)、紫鸭跖草(Setcreasea purpurea Boom)、黑麦草(Lolium perenne)、水芹(Oenanthe jauanica)、李氏禾(Leersia hexandra Swartz)、美女樱(Verena hybrida)、沿街草(Ophiopogon bodinieri)等9种水生植物,采自浙江师范大学校园及附近地区,移栽于浙江师范大学生物园中。
废水:人工配制实验污水,污水中重金属的浓度污水中主要重金属的原始浓度见表1。
2.2实验的设计与运行
供试植物多为杂草,用模拟生态浮床方法能够有效控制其过度繁殖。植物均取自浙江师范大学生物园,反复用去离子水冲洗之后,挑选生长一致且长势相同的植物转移到4.0 L的水培容器中,用泡沫板固定,预处理2周后,进行人工配制实验污水和对照处理,重复3次,每天用0.1 mol/L NaOH或0.1 mol/L HCl调节营养液pH值至6 ± 0.3。植物处理45 d后收获,采样测定。
2.3测定项目及方法
2.3.1植物生长情况记录
观察记录植株新叶、老叶、根系是否出现明显症状,是否开始枯黄,根系是否出现轻微变色等伤害症状。
2.3.2污水中重金属含量测定
在15 d取水样,将采集水样过滤,用ICP仪测定各水样中Cr、Cu、Zn、Fe等重金属含量。
3结果与分析
3.1各种植物在电镀废水中的生长状况
表2结果显示,在实验过程中,重金属污水对部分植物的生长产生明显的毒害抑制作用,如空心莲子草在重金属污水处理下出现烂根现象,新根少而疏、黄而短,老叶产生黄化,叶小而圆,茎粗而短,株高显著下降。有相似症状还有美女樱、鸭跖草、李氏禾、水芹。生长较好的植物有沿阶草、黑麦草、紫鸭跖草等。凤眼莲在污水处理下的生长情况最好,有较多新叶或新芽产生,地下部分根也生长较好,产生较多新根,与对照组植物无显著差异。另外,李氏禾在生长过程中易受到蚜虫侵害,几乎所有的新叶上都布满蚜虫。污水对植物地下部分生长的抑制作用比较地上部分更为明显。
3.2同植物对电镀废水中重金属(Cr 、Zn 、Fe)的去除效果
从表3中可以看出,生态浮床系统得到了较好的效果,但不同植物对污水中不同金属的去除效果有所不同。就铬而言,植物去除效果很好,从大到小依次为美女樱、李氏禾、水芹、鸭跖草、凤眼莲、沿阶草、黑麦草、紫鸭跖草、空心莲子草;而对污水中锌的去除效果较好的有水芹、紫鸭跖草、凤眼莲和空心莲子草,去除率都在80 %以上;除紫鸭跖草外,其他植物对铁的去除率都在90 %以上,效果非常理想。而污水中铜的去除率也都在75 %以上,从大到小依次为美女樱、凤眼莲、水芹 、鸭跖草、沿阶草、紫鸭跖草、李氏禾、空心莲子草、黑麦草。
4结论
结合植物生长状况和它们对污水重金属去除效果,通过模拟生态浮床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供试9种植物中凤眼莲、水芹最适合用于对电镀废水中重金属的净化,沿阶草、黑麦草、紫鸭跖草3种植物的抗污性较强,而李氏禾对铬去除能力强但较易遭蚜虫侵害,美女樱抗污性弱,鸭跖草和空心莲子草的抗污和净化能力都一般。
参考文献:
[1]
吕维莉, 魏源文, 邓智年. 植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J]. 广西农业科学, 2004, 35(2): 174~176.
[2]邓玉, 倪福全. 污染水体的生态浮床修复研究综述[J]. 环境科技, 2014, 27 (1): 14~19.
**市**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关于开展出租房屋、流动人口集中清理和
实行旅店式挂牌管理的通知
各街道办事处,区公安分局、区民政局、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区计生局、区工商局、区地税局、区城经办:
随着**经济跨越式发展和创建优秀中等旅游城市,外来人口急剧增多。外来人口的增加,解决了经济发展与劳动力资源不足的矛盾,改变了单一的二元经济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转变,促进了经济建设、市政建设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同时,对城区带来了一系列的治安问题。我区是小平故里及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流动人口也呈逐年增长趋势。据统计,近年来**区年登记的暂住人口均在1万人左右,出租房屋2000余户,流出人口20余万。由于人力、财力保障不足、法制保障及运行机制滞后等原因,我区流动人口管理工作还存在诸如情况不清、底数不明、流动人口违法犯罪未得到有效遏制等问题。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对于创建平安**,保护流动人口合法权益,打击违法犯罪,加快我区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和依法治区,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区委、区政府安排,今年2-3月由政法委牵头组织公安、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在建设路居委会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加强管理,完善服务”的原则,对出租房屋、流动人口进行了集中清理,并对清理结果实行旅店式挂牌管理试点工作。根据试点经验,区综治委决定在6月底前对城区所有出租房屋、流动人口以社区为单位进行集中清理,建好台帐,录入计算机,实行旅店式挂牌管理。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健全工作机构
一是各街道办事处成立集中清理工作领导小组。由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任组长,分管副书记、派出所所长任副组长,综治办主任、劳保所长、民政所长、工商所长为成员,负责整个清理工作。
二是各社区成立清理工作小组。由驻居干部任组长,社区书记、警务区警长任副组长,其余民警、劳保站工作人员和居组干部为成员,负责对本辖区的流动人口、出租房屋进行拉网式彻底清理,搞好登记和梳理归类归档工作。
二、明确工作职责
公安部门负责登记暂住户口,办理和查验暂住证,了解掌握房屋承租人变动情况。督促出租房主与公安部门签订治安责任保证书。开展经常性的出租房屋治安检查,消除治安隐患,及时查处和依法打击流动人口、出租房屋中的违法犯罪活动。指导居(村)民委员会、社会治安辅助力量协助开展出租房屋和暂住人口治安管理工作。
各级综治办负责指导各地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加强乡镇、街道综治办和群防群治力量建设,整合各种治安防范力量。组织、协调、督促各有关部门共同做好流动人口、出租房屋管理工作,定期召集有关部门研究分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措施。对各部门开展出租房屋管理工作情况进行考核。
民政部门负责指导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推进社区建设。协助公安、司法部门抓好居(村)民委员会的治保组织、人民调解组织等群众自治组织建设,协助公安部门完善社区治安网络建设。
房地产管理部门负责房屋租赁登记备案工作,掌握出租房屋的底数和基本情况。加强对房屋租赁中介机构的管理,规范房屋租赁中介机构行为,保护租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税务部门负责出租房屋税收征管工作,必要时可以根据有关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委托具备条件的暂住人口管理机构或房地产管理部门代征。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查处利用出租房屋从事的违法经营活动,查处、取缔非法房屋中介机构。
计生、劳动等其它有关部门负责职责范围内的相关工作。
各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建立信息交流制度。房地产管理部门为出租房屋办理租赁登记备案证明后,应定期将有关情况通报给公安、工商、税务等部门;工商部门在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公安部门在办理暂住户口登记及暂住证时,对于生产、经营、居住场所为出租房屋的,应查验房地产管理部门出具的房屋租赁登记备案证明。对发现没有办理房屋租赁登记备案的,应将有关情况定期通报给房地产管理部门。
三、步骤及任务
整个工作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4月16日—6月15日)集中清理。目标任务:工作组根据工作需要,进行适当分组,依托居民小组长、治安积极分子,突出重点,逐房清理登记。通过清理,做到对流动人口、出租房屋情况清、底数明,出租房屋登记备案率达95%以上,逐一与房主签订治安责任书,暂住人口登记率达90%以上,办证率达95%以上,登记项目填写规范准确,同时要将采集的信息及时录入计算机,与违法犯罪信息系统进行比对,对无合法有效证件或可疑人员及时发函调查,从清理中发现和查处一批违规违法犯罪人员,抓获一批网上在逃人员,依法处罚一些违规违法的出租房屋业主,保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
第二阶段(6月16日—6月底)总结挂牌公示。其任务是:对辖区出租住房、流动人口情况进行旅店式挂牌公示,总结经验,建章立制,落实日常工作办法,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四、讲究工作方法
一是对违反流动人口、出租房屋管理的人员,要大力宣传流动人口管理的政策法规及其重要意义,明确了国家不但不会废除流动人口管理,反而会进一步加强。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既是社会管理的需要,也是保护流动人口合法权益的需要,消除流动人员的模糊和错误认识,增强其服从管理的自觉性;对经教育仍不改正,坚决依法予以处罚。
二是针对出租房业主主动申报意识不强的现象,要加强服务意识,在工作中,工作人员要转变工作观念,改进工作作风,由在家坐等申报,变为主动上门登记,并充分调动和发挥居民小组长、积极分子人熟地熟的优势,采取由居民小组长做向导,进行逐房清理,牢牢把握清理工作主动权。针对白天不容易找到承租人的现象,充分利用中午、晚上下班时间上门清理登记;对不理解、不支持工作的人员,耐心细致地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全面完成清理登记任务。
五、组织保障到位
各街道办事处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统筹规划,做到有人员、有经费、有方案、有检查、有落实,确保此次集中清理按进度、要求完成,不走过场。所有工作人员要加强学习,提高对流动人口、出租房屋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工作主动性、责任心,熟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区公安分局负责提供各种登记表册,各派出所负责业务指导,街道办事处负责督促清理工作组人员到岗到位、制作出租房屋和流动人口公示栏。7月初区综治办要组织相关部门,进行检查验收,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平安建设考评体系。对验收不合格者,要实行责任倒查制。
六、建立长效机制
清理工作完成之后,各社区要成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站。由社区民警任站长,社区民警和劳保所工作人员为成员,负责登记服务管理等日常工作,其主要任务是:宣传有关政策法规,提供咨询、服务,进行日常走访,建立以守楼护院人员为主的信息员队伍,广辟信息来源,掌握工作动态,及时变更登记情况。并对行迹可疑人员实施监控或盘查。同时,区公安分局要出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站及工作人员的职责和登记、申报、定期清理、信息通报、考核奖惩等相关职责制度。各派出所和办事处综治办要把向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站及时反馈信息的职责明确给保安和守楼护院人员。
**市**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关键词】初中物理 电与磁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9.185
物理是一门贴近于生活的学科,许多的物理现象对于人们来说都并不陌生。其中“电与磁”的现象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并且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在生活、通讯、娱乐等很多方面,人们都离不开“电与磁”。我们在开始真正学习物理这门学科的基本原理,是在初中物理课堂上就开始学习了。“电与磁”是初中物理课程中非常重要也是相对较难理解的知识点,合理地提高相关知识点的教学效果,能够帮助学生们走进物理的殿堂,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为今后更多更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为什么要提高初中物理“电与磁”知识的教学效果
(一)“电与磁”教学在初中物理中的重要性
物理与人类的生产生活,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都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尽可能多的掌握物理知识,也是我们为了今后更好地生活和工作需要打下的基础。而在初中阶段,学生初学物理的时候,带领学生们走进物理的大门,将物理知识联系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使学生尽可能地理解这些重要知识,是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虽然物理现象无处不在,人们也常常被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所吸引,但是对于初中生的知识水平来说,物理现象背后的本质、原理却是盲点、难点,这就需要我们老师来讲解、引导学生理解物理的原理,透过现象看本质,不再是浅显的看待物理问题。
自法拉第l现电磁效应以来,人们已经快速地走入了电气化和电子电工的新时代。“电与磁”是一门主导生产技术的学问,在基础物理学上一直保持着重要地位。电磁学是研究电磁相互作用规律的基础科学,其中的电磁力也是迄今为止,自然界中发现的四种相互作用之一 ,并且是研究最广泛的相互作用。学好电与磁的相关内容是今后学习其他科学和开展更加深入、更加广泛的研究的基础,掌握这门知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电与磁”是初中物理中的重点、难点
电与磁所要学习的内容主要是电流、电场、磁场等,有关“场”的概念,长久以来都是学生们理解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场”是看不见摸不着,但又真实存在的,它是能量的而一种形式,场的存在由其中产生的一些现象反映出来,如此模糊的概念往往对于初接触物理的初中学生来说,是十分难以接受和理解的。而这样的知识点,老师如果只是说说原理、讲讲理论,就会显得课堂苍白无力,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课堂教学效率大打折扣,学生若是不能再初中阶段牢牢掌握有关电磁的知识,今后高中甚至大学在学到物理以及相关的电子电工、信息与通讯等学科时,将面临更大的难题,最终导致一些不可挽回的后果。
二、如何提高初中物理“电与磁”知识的教学效果
电与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十分突出,然而其又是难点所在,是许多学生物理知识中的薄弱部分。提高关于电与磁的教学效果有重要意义,也势在必行。
(一)巧用情景教学,吸引学生注意力
将情景教学带入到课堂当中是一个新的趋势,尤其是对于物理这样的与实际联系紧密,往往是需要透过某些现象来反映本质的学科,情景教学更是能够直观地将书本上的知识呈现在学生面前。那么如何设置情景教学就是一个突破点。情景教学是通过老师巧妙的安排,通过实验操作、音画效果、动作模拟等,创造出一种生动的、活跃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可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初中物理“电与磁”内容的教学中,涉及到很多可以通过试验来揭示原理的内容,比如证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的奥斯特实验、探究电磁感应的法拉第实验,还有证明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会发生运动的现象。这些现象若是只通过书本上或者老师课件上的几张图,是不能形象地表示出这些物理过程的变化动态的,若是老师真正制作了相关的动态图画、视频或者教具,例如:自制一套奥斯特实验装置带入到课堂上,将通电导线放在小磁针上方,让同学们亲眼见到小磁针发生偏转,以此提问学生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从而引发学生思考,引出接下来要讲的理论知识。而学生对自己所见所闻的东西,也会有更加深刻的印象,这不仅对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有所帮助,还能帮助学生快速将知识点牢牢记住,从而让老师能够尽量快的授万知识点,流出更多的时间进行答疑解惑、拓展新的知识点和帮助同学们复习。
(二)知识点生活化,从生活走进物理
通过一些能看得见摸得着的教具和音画媒介,将一些电磁相关效应呈现在学生面前,无疑是一种好的教学方法,但是这样做也只是把一些名实验直观表达出来,这样也会显得所讲所学都是书本知识,有一些纸上谈兵的意味。但是若能够将这些实际比较浅显的知识点不仅通过一些媒介呈现,还应结合到实际生活应用和现象当中。具体的可以是由老师,就现实生活中,大家能够常常接触到或观察到的现象提出一个有引导性的问题,让学生去探究其本质原因,从而通过自己的探索,了解到其中的物理原理。例如:提问学生为什么秋冬季节脱下毛衣时会有爆裂声、为什么用手触摸门把手时会有触电的感觉,通过这些生活细节,激发学生的兴趣,引领他们主动去探索生活现象的本质,从而发现摩擦生电而产生静电的原理。老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可以通过生活常见的物品,就能够做出的简易实验,让学生自己从生活中找出有关的物理知识。例如:让学生将磁铁置于纸板下面,在纸板上撒上铁粉,就会观察到在磁铁两端的铁粉自动汇集成几条相连的线圈,这就揭示了磁场的存在。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强化对物理原理的认识、理解和记忆,还可以让同学们在课上复述自己观察到的现象,也能锻炼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表达能力,同时也可作为学生在物理学科上的课外拓展。
【关键词】初中物理 课堂导入 导入方法 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8.155
初中阶段学生刚刚接触到物理的学习,而物理又是一门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的学科,学生在刚刚进行物理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畏难心理,导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难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教师能够采用有效的课堂导入方法,不仅能够缓解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畏惧心理,而且还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使学生更加有效的进行物理学习。本文就几种有效的课堂导入方法展开论述。
一、实验导入法
实验是物理学科的重要学习内容,并且对学生进行物理学科学习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实验很多较为抽象难理解的物理现象,能够更加直观、生动的展示给学生。针对实验的特点,教师在进行课堂导入设计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引入实验法。
在课堂导入阶段,教师可以就课堂上要讲解的知识点,有效的进行实验设计,通过实验器材及实验现象,在课堂之始很好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例如:教师在讲解“惯性定理”这一重要知识点时,就可以有效的引入实验。课堂之始教师有效的通过器材将运动过程中的惯性现象展示给学生,能够很好的引发学生进行思考,较之于教师直接对学生进行惯性定理的讲解,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对惯性定理学习的兴趣,为学生更加有效的进行知识点的学习奠定基础。
实验导入法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物理课堂导入方法,初中物理教师要对该种方法进行深入的思考,在很好的发挥其课堂导入功能的同时,也能够很好的提升学生的实验能力,促进学生物理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案例导入法
学以致用、提升学生应用知识点的能力,是现代教学的重要指导思想,在这一指导思想的引导下,要求教师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对知识点的实际应用能力,也为了更好的进行课堂导入设计,教师在进行课堂导入设计的过程中,应该有效的应用案例导入法。
针对课堂上教师要讲解的知识点,有效的进行案例选取,课堂之始,教师首先运用案例进行课堂导入,较之于教师直接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案例的导入能够首先营造一种较为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同时,教师选取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案例,也能够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很好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奠定了基础。
案例导入法的应用,不仅为学生更好的进行知识点的学习做好了铺垫,同时对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点的意识与能力也有很大帮助。通过案例学生发现,物理知识点原来能够很好的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进而提升了学生应用知识点的意义,在教师对案例的分析与讲解的引导下,学生应用知识点的能力也逐渐得到了提升,因此,案例导入法的运用,能够收到多重教学效果,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要积极的加以应用。
三、有效应用多媒体进行课堂导入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教学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要使命,也应该积极的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在新时期的教学中不仅对课堂导入环节引起了重视,而且在实际的教学中,还积极的在课堂导入环节引入多媒体。
运用多媒体进行初中物理课堂导入,能够收到良好的导入效果,多媒体以其强大的声像功能,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导入环节就能够很好的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当然,在将多媒体引入课堂导入环节的过程中,需要教师能够有效的进行课件设计,并且课件的内容能够有效的围绕课堂教学内容开展,这样才能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很好的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点的学习。
教师在设计课堂导入环节的课件时,要紧紧地围绕课堂教学内容展开,并且能够穿插有助于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的因素,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课堂导入的有效性。
四、复习导入法
复习导入法是一种较为传统的导入方法,传统教学中,教师在上课之始,就会针对学生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有效的复习。而进入新的时期,人们对复习的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复习不仅仅是对学生掌握上一节课教师讲解的知识点的考量,如果能够有效的进行设计,还能够达到很好的进行课堂导入的效果。
当然,如果教师在课堂之始,简单的就上一节课学生学习的知识点进行提问,收到的导入效果自然会大打折扣,教师只有对有效的复习进行精心设计,才会收到良好的导入效果。物理知识点之间有很强的内在联系性,教师在复习环节要一边引导学生对上节课学习的知识点进行复习,一边根据知识点设置一些思考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进而引出新的知识点,自然的实现课堂导入。当然,教师在运用复习导入法时,还要注重引导学生消除知识盲区,对于上节课学生没能有效掌握的知识点,教师要耐心的进行讲解,在进一步扫除学生学习障碍的基础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设疑导入法
一切知识获取的开始都是疑问的产生,只有产生了疑问并且积极地解决疑问,才能消除困惑获取知识。而在众多的课堂导入方法中,设疑导入法无疑是一种十分有效的课堂导入方法。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就十分注重设疑导入法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