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03 14:54:37
导语:在跨学科教学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形式美是指生活、自然中各种形式因素(点、线、面、色彩、线条、形体、声音等)的有规律组合。美术课上欣赏苏州园林和故宫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感受到苏州园林和故宫形式的不同,感受不同的形式带来的美感,了解苏州园林和故宫的特点。语文课学习《苏州园林》和《故宫博物院》这两篇文章时,学生自然进入课文,很快把握住苏州园林和故宫的特点。
二、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受,实现美术与语文的跨学科教学
自然美是指自然界中一切使人赏心悦目的事物所具有的审美特征和审美价值。自然是人类生存的环境,也是人类重要的审美对象。自然很广泛,人类对自然审美也很广泛。春夏秋冬,日月星辰,花草树木,鸟兽虫鱼,蓝天碧海,冰峰雪谷,湖光山色,风雨雷电等都成为文人墨客所审美、所抒写的对象。如学习朱自清的《春》、竣青的《海滨仲夏夜》、杨朔的《香山红叶》、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时,把学生带到校园里,感受一年四季美丽的自然风景,同时让学生为这四篇课文配上插图。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绘画能力,又让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的内容。
我所在的内丘县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太子岩、扁鹊庙、寒山等旅游景区风光优美,利用节假日带领学生参观、旅游,既让学生进行了写生,又激发了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为学生今后的作文积累了写作素材。
三、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美的感受,实现美术与语文的跨学科教学
社会生活美是指社会生活中各种事物、现象的美和人的美。学生在学习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一课时,以小组为单位,自己选择角色设计形象,用各种材料制作简易服饰,并设计制作小舞台和必要的道具、布景、乐器和海报。学生在全校元旦联欢会上演出取得很好的演出效果。演出服饰、道具、布景、和海报的制作都由学生自己动手完成,美术课上学到的手工制作让学生发挥得淋漓尽致,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学生在表演中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提高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不断激发他们对社会生活美的追求。
四、培养学生对艺术美的感受,实现美术与语文的跨学科教学
艺术美是人类对客观现实进行审美观察、感受和审美体验之后创造出来的一种美。艺术美源于生活美,又高于生活美。黑格尔说:“艺术美高于自然,因为艺术美是由心灵产生和再生的美,心灵和它的产品比自然和它的现象高多少,艺术美也就比自然美高多少。”可以说,艺术美是自然美、社会生活美最集中的反映,对艺术美的欣赏,就是对别人审美活动的结果进行再审美,是一种最高层次的审美。
艺术美包括艺术作品描绘和反映的生活内容的美、意蕴美和情感美、艺术作品的结构美等,诸如典型的形象、丰富的情感、优美的意境、细致的描绘、生动的语言、和谐的韵律、巧妙的构思等等。
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艺术美的教育,有助于学生认识生活,改造生活,从而丰富学生的生活。
美术与语文的跨学科教学不仅可以在课堂进行,课外活动也是实现美术与语文的跨学科教学的广阔空间。如创办文学社及演讲社,出墙报或手抄报等,集体过生日的班会活动,举行化装舞会等,活动过程中,可以穿插学生对自己和他人所创造的形象、海报、服装等的欣赏和评述。
[关键词]音乐教学 跨学科 运用
“跨学科教研组共建学习共同体”是我校自2009年9月以来就开始实施的一个课题研究,跨学科教研组由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等学科组成,跨学科教研组教师通过课堂教学,探讨如何通过跨学科教学的运用和建立教师学习共同体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下面从两方面阐述跨学科教学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有机运用,和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像力、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学习兴趣、丰富课堂知识等方面的作用。
一、美术在音乐教学中的有机运用
1、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
美术和音乐是一对孪生姐妹,音乐的美来自听觉;美术的美来自视觉,即用声音把图画的意境抒唱出来,用画笔把歌曲的意境描画出来。在欣赏乐曲时,音乐教师问得最多的是:这首曲子让你感受到怎样的情绪?脑海中出现怎样的一幅图景?可是孩子们往往无法很好地用语言描摹心中对乐曲的真实感受。这时,在课堂中借助“画”的功能无疑是很好的手段。一百个人心中对于同一首乐曲也有一百种不同的理解,听音乐画画,每个人把心中的画面画下来,配以自己的语言解说,很快解决了学生对所欣赏到的音乐的个性化演绎。如在教唱《大海》这首歌时,我问他们见过大海没有?大海是什么样?大多都是说大海很大、很宽、蓝蓝的水、水很深,诸如此类的回答。如果让他们把心中的大海画出来就大不一样了:如,有同学画的是蓝蓝的天,蓝蓝的水,水中有各式各样的鱼,有的在游,有的在跳,有的大鱼追着小鱼,有的好象在展示自己的美丽姿态;每个同学都在充分发挥他的创造力和想像力,有个平时很少说话,有点儿自闭症的同学,他画的是天空中有海鸟,海鸟嘴上叼一条小鱼,爪子上还抓了一条;当我看到他的画时,真有点不敢相信出自他的手笔。他们如此富有想像力和创造力,我这个音乐老师怎么也没想到。“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包含着世界上的一切,是知识的源泉。”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我们要加强对学生想像力的培养。
2、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音乐欣赏中利用美术为学生提供更宽广的驰骋想像空间,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听觉感观可以联想更直观、更生动的艺术形象。如,在欣赏民族管弦乐《春江花月夜》时,为了让学生感受该曲那种典雅、优美的风格,第一次边欣赏边向学生展示《清明上河图》,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使学生产生联想和想像,引发创新思维。
因此,音乐课堂教学与美术教学结合起来在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提高学生创新素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把美术、音乐的因素和谐地融为一体,学生从流动的音乐中想像出一幅美丽的画面,以达到活跃气氛、愉悦身心、陶冶情趣、诱发灵感、开发智力的教学目的。
二、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有机运用
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计算机便捷接受外界输入的照片、图像、声音等信息,通过声音、动画、视频、投影等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色彩缤纷、亦动亦静,能再现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情景。如:六年级的欣赏课《山水情》,这是一首中国画与音乐结合的音乐动画作品,全片十八分钟,没有一句对白,第一次听时我没有播放画面,只是让学生听音乐,听到五分钟时,学生就已开始坐立不安、身子也开始在挪动,听到七分钟时有的开始讲小话,有的搞小动作,听到第八分钟时基本上没有学生在听了。我问他们:你们从音乐中听到了什么?只是有几个学生小心翼翼地回答:“我好像听到了用古琴弹奏出风的声音”。“我听到的是一首古琴曲”。这时我把音乐从头放起,声像同步。学生们个个看着画面,听着音乐,竖起耳、瞪大眼,害怕自己漏掉什么地方没听到、没看见,从始至终他们都在认真地听,十几分钟的欣赏我没有强调过一次纪律。最后我用接龙的方式让学生把看到的、听到的讲述出来,边听他们的述说边觉得有一个美丽的动人故事在眼前徐徐展开:
老琴师归途中病倒在荒村野渡口, 渔家少年留老人在自己的茅舍里休息,老人感到宽慰。过了几天,老琴师康复,取出古琴,弹奏一曲,琴声把少年引到他的身边……老琴师不仅把自己的技艺传授给少年,而且引导他走向自然,创造更美的音乐。假如这首曲子只有音乐没有画面是很难听懂它的,而且这么长的时间学生也难以坚持听下去。
所以在音乐教学中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学习音乐提供一个声情同步、形声并茂、时空统一的多媒体音乐世界,引导学生去感受美、欣赏美和理解美,从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欣赏《春节序曲》时,第一遍我没有播放视频,只是让学生感受音乐,然后说出音乐表现了什么样的场景?听到了什么乐器演奏?在听的过程中,感到学生有情绪上的一些变化,听到时也会表现出很激动的样子,并能说出听到的常见乐器名称。第二遍时我播放了一个演出实况录像,只见指挥家完全沉浸在音乐之中——被音乐陶醉的样子,学生们个个学着他的样子,一会激情高涨,一会闭目静听、一会手舞足蹈。当看到演奏家们的演奏时,他们又表现出一副演奏家的样子,一会拉二胡,一会吹笙,一会又是敲锣打鼓,个个摇头晃脑,自我陶醉。看到这样我想他们一定什么都没有听进去,就试着问:你觉得从头至尾是一个情绪吗?他们一齐说:不是。我又问:是什么地方开始有变化的?他们不知道笙的名称,就说:吹那种像很多竹子做的乐器时音乐开始变化。我接着问:你们还看到过什么乐器?像阮琴、竖琴等都是少见的乐器,他们会描述乐器的样子,最后我把乐器用幻灯片打出来一一介绍,加深了学生对乐器的印象。多媒体由于能提供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同时它还能提供图、文、声、像并茂的多种感官综合刺激,更有利于情景创设,建构起以“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型音乐教学模式。
3、丰富课堂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在教唱《青春舞曲》一课时,为了能让学生尽受新疆的民俗风情和音乐文化,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如:歌曲、服装、舞蹈、乐器等。课堂上,首先创设情境,用多媒体播放新疆民歌及风光片,营造一种自然美的氛围。然后请学生谈谈对新疆的了解,介绍搜集的图片、文字材料等,展示其成果。
有了这些方面的了解,学生已迫不及待想学唱歌曲了,于是教师声情并茂地演唱歌曲《青春舞曲》,我见有些同学在老师演唱时候就开始跟唱起来了,有的合着拍子拍起节奏,有的扭动着脖子,有的转动着手腕。看到学生的那种兴奋劲,我立即叫学生上来和老师一起边歌边舞,这下好了,一下子全都上来了,脚步都迈不开,我只好分组进行,每一组跳完一遍都觉得不过瘾。我见有几个平时不爱动的同学,此时也动起来了,只是双脚在地上一跳一跳的,有的随着音乐扭动着屁股。最后让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进行表现、创造,有的唱歌,有的跳舞,有的用乐器伴奏,有的拍着节奏,还有的只是认真地看着别人表演,他们是那么的和谐,那么的自主,把课堂当成了展示才华的舞台。通过信息技术在音乐课堂的运用,开阔了学生的音乐视野,增长了学生的见识,扩展了音乐教学的容量和空间,极大地丰富了音乐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
义务教育中音乐课程的综合,是以音乐为本的综合。实践证明,学生接受音乐教育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他们接受的音乐教育的广度和深度较大地影响着其他素养的提高和音乐能力的发展。跨学科教学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转变了传统的教学观念,使音乐教师增进了其它学科的了解,使教师的综合教育教学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达到了提高高效课堂的目的。
参考文献:
【论文关键词】音乐教学 跨学科 运用
【论文摘 要】“改变课程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是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也是《新课标》的核心理念之一。义务教育中音乐课程的综合,是以音乐为本的综合。实践证明,学生接受音乐教育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他们接受的音乐教育的广度和深度较大地影响着其他素养的提高和音乐能力的发展。本文从几方面阐述在音乐课堂教学与跨学科的有机运用:①让音乐课堂教学与历史结合起来;②让音乐课堂教学与美术结合起来;③让音乐课堂教学与文学结合起来。
作为艺术的一个最主要的门类,音乐同广泛的文化领域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这使音乐课程和其他非艺术课程之间的相互融合成为可能。在各门课程中,语文、历史、地理、体育等都或多或少的与音乐有着一定的联系。音乐课程的综合,是以音乐为本的综合。实践证明,学生接受音乐教育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学生接受音乐教育的范围及深度又影响着其他素养的提高和音乐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应该尝试把音乐教学与其他基础学科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课堂上像一只自由的小鸟,展开创新的翅膀,在万里晴空中尽情翱翔。
一、让音乐课堂教学与历史结合起来
在课堂教学中,让音乐欣赏(包括知觉欣赏、感情欣赏和理智欣赏)与历史有机的结合起来,找准教材中能引起学生兴趣的载体,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能优化教学效果的手段和形式,让学生在音乐美的感受中,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例如音乐欣赏《黄河大合唱》,教师就可以利用朗读录音带,首先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然后结合历史,讲述时期,“九一八”后,日本侵略军占领了东北三省及其他沿海地区的历史事件。1938年秋,诗人亲临黄河沿岸,感受了急流怒涛旋涡,礁石瀑布等现象,目睹了船夫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高亢深沉的船夫号子,仅用了五天时间,就写下了《黄河》诗篇。冼星海在1939年听了《黄河》诗的朗诵,用了六天的时间,完成了巨作。学生在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后,听着激情洋溢的朗诵,对作品有了进一步的聆听欲望。这时再播放《黄河大合唱》,学生很快就会喜欢上这部作品,并模仿歌唱《黄河大合唱》。
在课后,鼓励学生进行二度创作,把黄河大合唱中的《保卫黄河》编成合唱与歌舞表演的形式,参加校际文艺汇演。最后,教师可以发动学生收集有关《黄河大合唱》的文字资料,组织学生出版音乐墙报,讨论《黄河大合唱》的社会价值及艺术价值。一系列的活动形式,突破了以课堂、书本、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而代之以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学生主动探索研究的新型教学模式。
二、让音乐课堂教学与美术结合起来
美术教育在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提高学生创新素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音乐与美术本是艺术一家,教师更要尝试探索音乐与美术的融合之道。我们在欣赏音乐作品时,往往会在没有任何语言提示或心理准备的情况下直接被音乐所打动,产生情绪的起伏。汉斯立克曾说:音乐比任何其他艺术美更快更强烈的影响我们的心情。少量的和弦即能把我们带入一种情调,而一首诗必须用较长的解说,一幅画必须经过不断的沉思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反过来,在音乐欣赏中利用美术为学生提供更宽广的驰骋想象空间,通过听觉触觉感观可以接触联想更直观、更生动的艺术形象。
例如:欣赏中国古曲《春江花月夜》时,教师让学生欣赏一组中国水墨画,让学生慢慢品味。播放到“江楼钟鼓”时幻灯片上打出的是夕阳西下小舟泛江的醉人画面;播放“月上东山”时,画面即换成夜色朦胧,明月升空的景象;播放“花影层叠”时,幻灯片则换上晚风吹拂,水中花影纷乱摇曳的画面;在播放“渔歌晚唱”的片断时,画面换成了月夜江面小舟,船夫摇橹歌唱的闲适神态。学生在画面带领下对音乐意境有了深刻的体会。接着,教师第二次播放音乐,让学生闭着眼睛静心聆听,并自由联想音乐中描写的迷人景象。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选材料,自选画法,听着《春江花月夜》的音乐,画一幅以“春江花月夜”为主题的画。学生边听边画,把他们的一时感受流泄下来,学生深深沉醉在音乐意境中,描画出的画也特别能表达曲中意境。把优秀的画在班中展出,并把各班的优秀作品在学校公开展览,这样,学生在深化音乐作品的同时亦激起其创作欲望,而创作的作品又令校园文化多了一道风景线。
三、让音乐课堂教学与文学结合起来
音乐是一门听觉的艺术,和文学艺术是心灵相通的。在教学中有机地配合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法国音乐大师圣桑说过:“音乐始于词尽之处”,一般人理解为音乐的意境难以用语言来描述或用语言难以正确和完整地描述。在欣赏教学中离不开文学语言的运用,丰富的文学语言描述对音乐欣赏教学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开展民族音乐教育是弘扬民族优秀音乐文化的需要,是继承民族音乐精华的需要。中国古诗词是中国文化中的瑰宝。“古诗进课堂”,通过古诗吟唱,也是更好地弘扬祖国民族文化教育一种非常好的做法,而古诗通过配上优美的旋律,更能有利于学生掌握古诗,更好地理解古诗的内容,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章连启.音乐课程内容标准:表现[J].中国音乐教育,2002(11)
由于工作环境、工作对象甚至教学内容的相似,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必须在个体学习与合作研讨的实践与反思之中来回穿梭,这就必须要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在跨学科合作过程中,我们总结出“三段互动式”的教研模式。跨学科校本合作教研模式流程图大致为:
(一段)围绕主题,集体备课、研讨执教者集思广益后上课,课题组其他成员介入课堂,把自己提供的建议作为观察点进行观察(二段)评课,分析、整合资源执教者修改教学设计再上课(三段)再评课,对各学科提供的资源做深度分享、反思。
在合作教研中,我们分年级寻找学科之间相融的、能统领各科教学活动的研究主题。如:《小管家》是四年级数学、信息、品德与社会和语文等学科共同开发出的主题,老师们依托四年级各科教材内容――数学科的统计学、信息科的统计表、品德与社会科的做生活小主人、语文科的口语交际和健康科的营养学等多方面知识,进行课前集体研讨。由课题组一位数学老师集思广益后执教,课题组其他成员深入课堂听课时,把自己提供的建议作为观察点(知识点的掌握,课堂提问有效性分析,建议采用情况等)并制作成观察量表进行观察。评课时,课题组成员将自己通过课堂观察所发现的问题及解决的建议进行分享,最后一致认为该节课可用综合实践课型呈现。执教者重新修改教法,课前让学生充分探究与“管家”相关的家庭开支等内容,第二次上课过程中,学生兴趣盎然地呈现自己探究所得,从观察收集家庭开支数据,到发现问题并通过亲身探究怎样才能合理安排家庭开支,再到合作汇报“争当优秀小管家”,无不展示了小主人主动学习的风采。课后再评课,总结成功经验:因为《小管家》主题的设计,能很好地与生活相结合,又由学生通过探究和体验来求知,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最大限度地兼顾了各学科教学内容及教法的整合。
二、跨学科资源共享促教研内容优化
教研的起点在课堂归宿也在课堂,目的是提高课堂效率。我们注意挖掘学科间相互渗透的教学资源,在学科教学中恰如其分地利用,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享学科资源,拓展知识的广度,享受学习的乐趣。在教研中,我们建立了资源收集――资源筛选――资源应用――资源积累的流程。
例如,语文老师在讲授绘本故事《我的爸爸》前,根据课题组老师从各学科角度出发给出的各类与故事内容有关的资源中,选择了音乐科的有关世界著名音乐家的名字,美术科的素描、色彩表现形式,科学科的动物习性,数学科的培养逻辑思维的方法等资源。因为有多学科资源的铺垫,培养了学生对该绘本的兴趣,同时也扫清阅读障碍。课中,老师相机用想象表达法和图画观察法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想象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在听故事过程中边欣赏边研究,不仅掌握绘本阅读方法,还深刻感悟出父爱的伟大。
三、跨学科动态机制促教研形式优化
高效灵动、切合实际的制度是教研活动不流于形式的保证,随着跨学科合作教研的深入开展,我们建立了动态教研机制。
(一)成立综合性教研组。一是以年级为单位成立教研组。二是确立若干研究专题,每个专题将各学科的部分教师聚集到一起,共同开展研究,形成专题教研组。
(二)跨学科听课评课。听课评课是常规教研活动最主要的形式。跳出专业看专业,更容易发现问题,教师之间真诚地沟通和交流,使大家有了更多的视角、经验和信息,并且通过碰撞、启发而产生顿悟。教师只有坚持长期的跨学科听课评课,才能更好地为自己的学科教学积累丰富而全面的资源储备。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跨学科平台;双向聘任制度
1创新创业跨学科平台的教学条件建设
建立跨学科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教学组织:高效组织机构中,学校-学院-专业系别的层级管理模式制约着跨学科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跨学科平台的建立需要多个院系共同参与,然而,由于教学经费和教学成果的不确定性,使高校各个院系难以共同合作。因此,建立跨学科平台首先必须打破院系的制约和专业学科的界限,成立专门的课题组或实验室组织开展跨学科创新平台,从而在各院系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有利于加强专业之间,院系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为跨学科平台的建设和运行开辟道路。创造利于跨学科培养的创新创业人才的环境:改革教师管理制度在推动创新创业跨学科平台建设的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它打破了原有的学科院系壁垒,有利于增强教师的跨学科教学能力。改变课程观念,建立学科联合群和专业组合群。此外,大部分教师可以熟练掌握本专业知识教学,但对其它专业知之甚少。因此,各高校应该提供学习、培训和相互交流的机会给跨学科平台的授课老师,鼓励教师参加创新创业跨学科平台的教研,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2创新创业跨学科平台的教师队伍建设
建立教师队伍的聘任制度和激励机制:实行双向聘任制度,聘用来自不同院系的老师。另外,邀请知名企业家来校讲授创新创业课程,可以结合企业家的亲身经历讲述创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激励学生艰苦奋斗。在科研工作中,将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组成教师科研团队,以座谈会或者讨论会的方式,加强各学科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加深教师对各个科目的理解,以便更好的进行跨学科教学。加强教师队伍的协作精神:跨学科平台教师队伍在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先进的科研思想的同时,要积极参与团队教研活动,发挥自身专业特长,与其它来自不同院系,不同专业背景和不同学科的老师团结协作,取长补短,使团队的价值最大化。此外,团队成员之间最重要的是相互信任,在交流中丰富自身的跨学科知识储备,不断提高跨学科授课水平。
3创新创业跨学科平台的培养体系建设
培养方式多样化:跨学科授课老师应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和相关比赛,检验教师教学成果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教师可以邀请学生参与教师的跨学科课题研究,丰富他们的理论知识,提高动手能力。比如,学校整合不同院系不同专业多个课程,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选修不同的课程。再比如,学生针对自身的性格特点和学习习惯自主设计课题,在跨学科教师的指导下选择不同的跨学科课程组合方式,进行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形式多样化:高校进行跨学科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让学生主动进行跨学科学习至关重要。在创新创业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例如,教师给予学生一定量的虚拟货币,让他们进行自主创业,独立计算创业过程中的商品生产成本,企业运营成本,市场份额,员工薪资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的跨学科学习的积极性。鼓励跨学科学习,表彰获得研究成果的学生。完善学分奖励制度,对于在创新创业比赛中获奖的学生给予创新创业学分。重视跨学科的课程设置:根据学生的兴趣所在,结合专业背景和实际创业需求,对跨学科平台的课程进行个性化设置,给予选修课和跨学科课程的选择。这要求授课老师有较高的授课水准,擅长知识迁移,而不是简单地多学科知识堆砌,实现跨学科知识的融合。
4结语
1. 跨学科听课有助于放大优质课的示范功能。特别是不同学科老师各具特色的教学风格,不断更新的教学理念,不仅会使听课教师拓宽教学视野,而且会成为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动力。不同学科的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教学方法,通过听课,不同学科间的教师可以互相借鉴好的教学方法,为自己的教学服务。如:在语文课中将地理、思品、历史、美术等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效率也会明显提高。
2. 跨学科听课有助于教师打破学科教学定式。各科教师由于长期任教某个学科,有时难免会产生学科局限性的困惑。而跨学科听课,由于教学内容不同、教学方法各异,会使听课老师产生新鲜感,有助于教师反观自身的教学实践,吸取好的教学方法,结合自己所任教的学科,合理采用、融会贯通,从而做到资源互补,教学互惠。
3. 跨学科听课有助于教师更全面的了解学生。在此基础上,更利于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实现因材施教。长期单一学科的师生接触,使教师只能了解学生某一方面智能的发展情况,容易导致教师对学生智力发展的认识偏差,产生偏见心理。跨学科听课堂有助于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情况,从而纠正对学生的部分偏见,改变对学生的态度,更好地实施因材施教。
4. 跨学科听课有助于教师借鉴先进的教学经验。由于各学科间的差异,教学方法的不同,在教师的听课的过程中,不同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育机制在听课的过程中相互碰撞,相互交融,潜移默化地得到了提升。
5. 跨学科听课有助于教师合作意识的生成。新课标强调:“课程的综合化趋势特别需要教师之间的合作,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教师要相互配合,齐心协力地培养学生。”跨学科听课实行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相互听课,是实现新课标强调的“特别需要”的起点。而我校的同伴互助形式就是跨年级、跨学科听课,通过跨学科听课,有效地提高了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在活动中得到了锤炼,合作意识得到了提升。
一、用生物知识分析文学作品,增强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在生物教学中注意引用一些文学作品,引导学生用生物知识分析文学作品,如在讲鸟类一节的涉禽类时,我们可联想大家经常看到的《松鹤延年图》中的“鹤”,其实鹤就属于涉禽类,并栖息于河湖边或沼泽地带,以鱼虾等为食,从不上树,更不会到崇山峻岭处的松树上生活,而真正在树上栖息生活的、形态优美的、酷似鹤的应是鹭,人们把白鹭当作“仙鸟”即丹顶鹤,是作为长寿和高雅的象征。这样解释不仅能增强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还能帮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作品中的内涵。
在讲《生物与环境》一节时,老师可引用《晏子使楚》中“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然后和同学们一起分析:为何淮南的橘会在淮北变为枳呢?原来产生“橘变枳”原因中渗透着生物学中很多内容。因为,橘在南方主要是靠嫁接来繁殖的,其砧木多用的是同科植物“枳”,枳的根系发达,耐寒、抗病性强,而作为接穗的橘则耐寒性较差,所以橘枳嫁接在温暖的南方能很成功地收获橘的果实。但是当用枳做砧木的橘移到淮北后,作为不能忍耐严寒的橘则大多被冻死,而砧木却能存活,所发枝、叶当然就为枳了。
通过这样分析,同学们既加深了对这种现象的理解,更帮助了同学们对本节内容掌握。
二、数学知识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在生物中涉及到一些计算方面的问题,如果我们巧妙地与数学知识有机结合 ,会使学生巧渡难关。
比如这样一道题: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白化病又患色盲的男孩,问他们再生一个只患一种遗传病的孩子的几率有多大?
解题分析:
设白化病致病基因为a,色盲致病基因为o,可得出父母亲的基因型为:(母亲)Aaxaxo×(父亲)AaxaY 父母产生配子基因型为:Axa,Axo,axa,axo
Axa,Ay,ax,ay
归纳:母亲共产生四种配子类型:其中正常基因的配子有Axa一种;带一种致病基因的配子有Ax?和ax?两种。父亲共产生四种配子类型:其中正常基因的配子有Ax?和Ay两种;带一种致病基因的配子有ax?和ay两种。
解题过程:
(一)用数学组合法。①后代共有基因类型为C4*C4=16 ②患一种遗传病的孩子:首先从母亲带一种致病基因的配子中任意选择一种,表示为C1;再从父亲正常基因中任选一种表示为C1,然后两者自由组合即为一种遗传病患者,表示为C1C1=4.再从父亲带一种致病基因的配系中任选一种表示为C1。再从母亲正常基因中任选一种表示为C2,两者自由组合,即为一种遗传病患者,表示为C1.C2=2 所以,只患一种遗传病的孩子共有C1.C1+C1.C2=4+2=6 结果:他们再生一个只患一种遗传病孩子的几率为6/16=3/8
(二)用数学概率乘法的定理法
此种方法也是解答生物遗传题时常用的方法,即两个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等于两个事件独立发生的概率之积,其表达方式为:
P12=P1*P2,那么上面例题可解为:
白化病概率为1/4;色盲概率为1/4.按乘法定理运算:只患白化病的孩子几率为:1/4白化*3/4正常=3/16白化;只患色盲病的孩子几率为:1/4色盲*3/4正常=3/16色盲;只患一种病的孩子几率共为:3/16+3/16=3/8;
另外,还有很多的计算题可用数学归纳法、因式分解法、图像坐标法等数学知识巧妙简洁地解决。
[关键词]跨课程 教学资源 行政管理专业
[作者简介]苑秀芹(1977- ),女,内蒙古通辽人,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理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陕西 西安 710119)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7-0145-02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开放教育事业的推进,加强教学资源建设成为当前提升开放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学习资源是远程开放教育教与学的载体。如何开发符合不同专业要求和课程教学目标,适合远程学习特点的学习资源是远程教育机构和教育者的重要任务。”
一、建构跨课程教学资源的重要意义
长期以来,我们以学科、课程为基础进行学习资源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这种教学设计和教学资源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其一,不同课程间的关系容易被忽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见章节知识点之“树木”,难见课程体系之“森林”。其二,知识的联系性容易被忽视。单一的课程资源难以对在诸多课程中均占据重要地位的知识点有效整合,这样一方面割裂了学生的理解力,另一方面容易造成学生学习的重复劳动;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难免局限于一门课程展开讲授,对学生自主学习帮助有限。其三,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容易被忽视。以学科课程为基础的教学资源往往以帮助学生应考为目的,即便现在有的课程开始关注于实践活动,但仅涉及实践活动的特定方面,使得学生难以形成对实践经验的整体认识,过于专业的教学资源很难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基于此,有必要探索新的教学资源建设思路,特别是跨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值得深入研究。
1.跨课程教学资源建设有利于更好地呈现专业知识体系的完整性。通常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学习某一课程建立对一门专业的整体认识,而对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缺乏足够的认识,难以建立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学效果,毕竟不同学科课程共同构成的知识体系才是内在的、本质的,专业教育必然意味着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知识体系是一个整体,它可以将同一专业的不同课程进行整合,从而避免课程对知识本身某种程度的“肢解”,全面、整体地展现知识体系,使学生更容易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明确每一个知识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位置和与其他知识点的关系。
2.跨课程教学资源建设有利于节省教学投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专业的课程设置中,不同的课程相互独立存在,但是重要知识点往往在不同的课程中均有所体现。此时,以该知识点为线索,整合不同课程的知识内容,有助于使学生从更为广阔的视角来认识该知识点。同时,由于课程教学往往在时间安排上先后有序,因此,此前课程中出现的知识点在后一课程中如果能被进一步强化,无疑对后面课程的学习也有所裨益。如果将多门课程都涉及的公共知识作为一个专题来进行资源建设,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教学投入,节省教学资源,事半功倍地开展教学活动。
3.跨课程教学资源建设有利于更好地指导实践,满足学生需求。开放教育学员均为成人,其学习实用性强,自我导向意识明确,强调学习内容与个人体验的整合,希望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工作中。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事务和问题需要运用跨学科、跨课程的知识来帮助解决,跨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可以更好地提炼不同学科的理论,并且将之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满足学生需求。跨课程教学资源建设要以提供个性化定制资源服务为目标,帮助学员根据自己需求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学习策略。这样做,一方面使枯燥的理论可以变得更加生动,使理论的实用性得以加强;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发现自身生活与所学内容的有机关联,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强调跨课程建构教学资源并非抛开课程而建设独立的教学资源,恰恰相反,跨学科教学资源的建设要以课程教学为基础。一方面,按照教学大纲实施课程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完成基本教学目标,顺利通过考试;另一方面,课程的学习也是循序渐进地认识整个知识体系中各个知识点的不可缺少的过程。可以说,课程教学是以知识体系为基础构建开发教学资源的前提准备。强调和突出知识体系的重要性,是为了避免教育活动终止于课程教学现象的出现。跨课程建构教学资源可以作为课程教学的延伸和后续保障,从根本上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改进课程教学效果。
二、跨课程教学资源的着力点:以行政管理专业为例
跨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要以课程的有机整合为基本目标,无论是选题还是教学目标的设定,都要首先思考:教学资源设计是否可以避免课程教学平台的重复建设?教学资源设计能否将不同学科内的相同、相似的知识点融为一体?教学资源设计是否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开展,有效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求?在充分考虑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按照教学资源的内容和重点的不同,将理论重点、社会热点、工作难点和个人兴趣点作为跨课程教学资源建设的着力点。下面以开放教育行政管理本科专业为例加以说明。
1.基于理论重点建构课程间关系。行政管理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专业与学科,在形成过程中它以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作为基础,逐步建立了相对独立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因此,学好这个专业和学科,无法绕开这些理论知识。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这些理论均按照课程的设置被划分开来,为适应学科的需要,不免会人为地对理论进行“修剪”,使得理论的整体性无法充分体现。以“新公共管理理论”为例,作为近年来西方规模空前的行政改革的主体指导思想之一,该理论为当代政府行政提供了一种新模式,为行政实践尤其是如何处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提供了新思路。近几年来,随着教学改革和教学内容的更新,这一理论在越来越多的行政管理课程中出现,据不完全统计,开放教育行政管理本科中,公共行政学、公共管理学、城市管理学、西方行政学说、公共组织绩效评估等课程中,均不同程度地涉及了这一理论,在公共管理学、公共组织绩效评估等课程中还被作为核心内容来加以介绍(如下表所示)。
注:所用教材分别为齐明山主编的《公共行政学》(第二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丁煌主编的《西方行政学说》,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张波主编的《现代城市管理学基础教程》,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0年版;周晓红主编的《公共管理学概论(第二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胡宁生主编的《公共部门绩效评估》,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不难发现,此时仅仅依靠不同课程进行教学,难以还原该理论以整体面目,学生在理解和掌握上难免会有所偏差,而且不同课程的教学中难免会出现重复讲述,教学效率会受到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将这一理论作为核心构建教学资源,不仅可以展现该理论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还可以有效地将不同课程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发现学科间的内在联系。除了新公共管理理论之外,治理理论、公共选择理论等知识点也是如此,可以分别进行教学资源建构。
2.基于“社会热点”推动理论运用。作为一门专业和学科,行政管理的重要特征还在于它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每个人都接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在政府的有效管理下开展活动。因此,将行政管理的知识体系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大量的社会热点问题均可以拿来进行教学资源建设,起到整合课程体系、深化课程学习的作用。
以医疗改革为例,这是切实关系到每个人生活的社会热点问题。从行政管理专业教学资源的建构上看,这一过程是政府职能改革的必然结果,可以与“行政职能”这一知识点紧密结合加以认识;这一过程是政府决策的过程,可以与“行政决策的程序、原则”相结合;这一过程涉及医院的改革,可以与“非营利组织”课程的相关内容结合起来;这一过程需要政府与社会其他组织的协调、合作,还可以与“公共管理学”课程的内容相结合。
此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可能会拿医疗改革等社会热点问题作为例证,帮助学生理解有关知识内容,但是学生并未对这些热点问题形成整体认识。而这样的教学资源建构思路,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发现不同的课程立足于不同的角度,对一个问题形成特定认识,它们共同推动实践的发展。这无疑对培养和提高学生全面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3.基于“工作难点”指导现实事件。跨学科教学资源的建构还可以立足于“工作难点”,对工作中的共性问题从多方面加以分析整合。这样学生会感到所学知识并非生硬的理论,而是与他们的工作实际紧密结合,因此学习的针对性会更加明确,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无疑会有所提高。
行政管理学科的一些课程涉及日常的管理工作实际,通过对基本常识、操作规范、实用技巧的介绍指导实际工作。以“如何形成团队、开展合作”这一日常工作难点为例,可以将“团队管理”作为专题,综合管理学基础、组织行为学、公共关系学、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社交礼仪概论等课程的有关内容,分别就什么是团队,团队的管理原则、目标管理,团队成员的沟通、日常礼仪等内容分别加以建构。
4.基于个人兴趣点开展自主设计。在教学互动关系中,授之以“鱼”还是授之以“渔”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具体到教学资源设计中,以往的资源设计往往由教师根据其教学对象特点的假定展开设计,最终需要经过教学充分互动检验其效果。事实上,教师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与课程关系、课程内各章节关系有针对性地加以讲授,教会学生举一反三地自主设计学习资源,从而有效实现教与学的互动转换。学生可以根据各自的学习兴趣,围绕有很大兴趣的知识点不断地建构、丰富其内容,使其成为自己的知识专长。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相信在个人兴趣的指引下,学生的学习视野便不会仅仅局限于特定的课程,终将会打破课程界限,建立对专业、学科的整体认识。
当然,理论重点、社会热点、工作难点和个人兴趣点并非孤立的,在教学资源建构与开发过程中,可以找出它们之间的契合点,从而使得教学资源的适用性更强。
三、跨学科教学资源建构与开发的手段
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综合采用多种方式与手段加以建构与开发,在此大体概括一些常用的手段。
1.课程学习阶段的针对性。作为教师,在学生学习课程时,可以根据知识点的特征分别对其理论价值、对社会发展及工作推动的指导意义加以强调,使学生明确该知识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明确不同学科、课程的相互关系。此前,这样的方式已在教学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加以运用,成了常规性手段。只要在针对性和有效性方面进一步加强,便可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
2.专题课件的制作。目前,网络课件和小课件往往将课程内的重要知识点作为专题,进行教学资源建设。在跨学科教学资源建构的思路指导下,上述做法还可进一步深入、拓展,适当融入相关课程的理论知识点,或与社会热点问题、工作难点问题紧密结合,便会有效地将不同课程的教学资源有机整合在一起。
3.日志学习法。日志学习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记录工作岗位的运作状态和过程,形成实践日志,然后对实践日志进行分析、总结与反思,从而实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实践效果的方法。开放教育的学生均为在职学习,有效地将所学知识与工作实际相结合是实现“知识体系”建构的重要手段。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可以根据某一知识点有针对性地对自身工作的实际进行观察,并搜集相关资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将各自实践观察或搜集到的资料分别加以讨论、总结,强化学习效果,力求指导工作。
4.行政管理专题讲座。专题讲座亦是帮助学生明确课程间知识体系的有效手段。此前在开放教育的教学过程中,这一方面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缺乏专题讲座的安排和设计。如果在教学安排中加入一些专题讲座,穿插于课程教学或者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不仅可以有效整合知识体系,而且对于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和完成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这无疑会给学生带来新的学习体验,从而更好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社会实践与毕业论文。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是开放教育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集中、综合考量学生学习效果的方式与手段。近几年来,有关本专科学生要不要写论文的讨论日益热烈,之所以会出现此讨论,很大程度上缘于毕业论文已经沦为大学教育的“鸡肋”,其实效性越来越多地受到质疑。倘若在社会实践与毕业论文中有针对性地融入跨课程教育资源开发的内容,使师生明确这一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系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并以此为基础将社会实践与毕业论文这一教学环节做实,那么“鸡肋”一说也便不攻自破了。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手段,通过跨课程教学资源的建构与开发,整合学科、课程知识体系,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宋波.远程开放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应用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06(10).
[2]寿明鹤.构建电大开放教育下的自主学习模式[J].中国成人教育,2007(10).
关键词:创新教育 跨文化 跨学科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7-0097-02
1 我国创新教育环境
从国际竞争形势看,创新已经成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各国围绕人才特别是高层次创新人才的竞争愈加激烈,纷纷把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深度开发人力资源作为核心战略选择,科技、人才、教育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从我国国内发展要求看,我国正处在现代化建设的攻坚阶段,综合国力持续大幅提升,科技与教育投入快速增长。但是,能源、资源、环境等瓶颈因素的制约影响日益严峻,迫切需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迫切需要大力提升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迫切需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将创新能力提升为根本任务,提出“组织高校依托优势学科和学科集群,大力推进校校、校所、校企、校地以及与国际优势创新资源的深度融合”。
因此,培养高校学生创新能力、搭建创新实践平台、加强创新教育课程的体系建设是今后我国高等教育院校的重要任务之一。目前该领域的研究多限于对国外创新教育实践的学习、探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如何对课程和试验进行设计等内容,而对于跨学科创新项目的具体运作方式、如何建立跨文化学生团队并对其进行创新教育的研究成果仍较为缺乏。本文以由上海理工大学与美国Baylor大学合办的“I5国际跨学科创新项目(Immersion into International Interdisciplinary Innovation)”为例,对该项目的管理模式、流程进行介绍,进而探讨其借鉴意义和改进措施。
2 I5跨文化跨学科创新教育项目概况
I5创新项目是以跨文化、跨学科、和创新能力等为关键词的中美创新教育合作项目,在2007~2011年期间,I5项目共成功举办了5届,为近200名中国、美国、香港、澳门本科生及MBA学生提供了参与包括HP、Marco、Mentors等20多个企业项目的学习和实践创新的机会,获得了企业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I5创新项目从跨文化的视角培养学生审视现实市场中“从技术转变为商业、从概念到市场”的运作过程,为学生创造一个启发科技洞察力,培养商业头脑以及适应全球文化的创新学习环境。通过该项目的学习,培养学生快速辨识和评估商业机会的能力,增强其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图1描述了I5项目的基本流程,可以看出,整个项目的运作是基于实际企业的创新需求、教师的创新知识授课、以及学生的团队创新工作完成的。
3 项目的作用及借鉴意义
经过5年的实践和对参与学生的最终调查,我们发现学生通过参与I5创新项目,不仅能学到有用的商业知识和理念,增强商业创新的意识和实际运作能力,同时还通过项目进一步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培养了跨文化跨学科团队合作精神,增强了克服困难和战胜自我的能力。
随着我国高校与国外大学和研究机构合作的增多,开展由不同国家学生组成的跨学科创新团队教育将越来越普及,I5项目的借鉴意义有以下3点:
(1) I5创新项目提供了探索跨学科创新模式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是一种可以借鉴的跨学科创新项目方式,为其他高校学生开展跨学科创新活动提供了经验。
(2) I5创新项目在5年的运作过程中解决了跨文化跨学科创新团队构建的基础和实践中的多种问题,通过不断分析建立跨文化跨学科创新团队的优势、劣势、及未来趋势等问题,为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生组建创新团队提供行动参考依据。
(3) I5项目尝试了跨文化跨学科创新教育的模式、教学体系、课程构成、实践环节设计、课程质量跟踪、课程成果鉴定等内容,为国际化的跨学科创新团队教育提供理论基础。
4 总结与展望
I5国际跨学科创新项目的开展,为中美学生提供了一个基于实际企业需求的“跨学科、跨文化”的创新实践平台,通过参与这个项目,中美学生深刻了解了“从技术转变为商业,从概念到市场”的企业实际运作过程,同时也学习了克服跨文化沟通的障碍,在实践中不断与来自不同地区的成员进行合作沟通,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技巧。此外,I5项目的运作也为其他高校开展类似的创新项目提供了一个可以借鉴的模式和经验。不过,在I5项目的运作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难题和困难,如赞助企业的寻找和沟通、学生合作过程中产生的矛盾和问题、第三方合作伙伴的选择和可持续发展等,这些问题仍待进一步探讨并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高校创新项目今后的开展要在建立协同创新机制的同时努力推进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不断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努力促进高校高层次创新人才的聚集和培养能力、学科交叉融合发展能力、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能力的同步提升。
参考文献:
[1]许素洁.“Journal档案制”教学方式及其对创新教育的启示[J]. 教育与职业. 2012.12.
[2]田宜灵等.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中国大学教学. 2012.02.
[3]杨小微. 文化创新:教育变革与发展的持续动力[J]. 教育发展研究. 2011.12.
[4]周文根. 创新教育视野下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12.
[5]黄道主, 岳伟. 创新教育实践的人学追问[J]. 中国教育学刊. 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