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17 06:29:36
导语:在文化传承与创新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1传统民宅建筑中的伦理文化
建筑是人类重要的文化载体之一,它以“文化纪念碑”的形式成为文化的象征,记载着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尤其是伦理文化的演变历程。没有哪个国家的建筑在功能认识和处理上能够具有像中国传统建筑那样强烈的伦理性。在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建筑从来都不只是单纯为了居住、使用,而是秩序、权力、礼仪、道德的体现。
1.1天人合一的伦理观念
“人因宅而立,宅因人得存,人宅相扶,富康安逸。”无论在晋中,还是在皖南,传统村落大多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形成所谓“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格局。这些讲究对于村民的实际生活未必会起到多少实际的作用,但在人们的心目中,山环水绕、藏风聚气则是天地保佑的象征,同时也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天人合一”的建筑学意义就在于建筑物要适应当地的地理气候特点,顺应自然规律,从而实现“回归自然、回归环境、回归人性”的建筑设计思想。
1.2以“礼”为核心的伦理秩序、
古代宗法制度下,封建礼教伦理的教化功能实质上超过了建筑的实用价值,传统庭院式住宅严格的格局布置实为社会礼仪、等级秩序等礼制文化的深刻体现。以华北地区传统住宅建筑的典型北京四合院为例,主要建筑物如厅、堂、长辈住房等,排列于中心主轴线上,附属房则位居次轴,轴线上的房屋布局一般以“前公后私”、“前下后上”、“正高侧低”为原则,其方位设置并不是出于考虑朝向与通风,其用途安排也完全不必顾及动静、洁污、主辅分离的功能结构,甚至其名称也与实际的使用无关。一切秩序只恪守一个唯一的标准,那就是严格的伦理分区,其特点就是明确体现尊卑、长幼有序,男女、内外有别的人文伦理秩序。
1.3美轮美奂的伦理意境
中国传统的伦理与美学思想强调“形神兼备”、“气韵神动”,以“意境”作为各种艺术作品(包括民宅建筑作品)追求的目标。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构思,尤其注重将建筑的客观功能与人的审美心理相融合,借助建筑的形式畅神达意,抒怀。我国传统民居以其千姿百态的造型,意味深长的情境给人以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独特印象。她的魅力,既表现在个体外部形象的构造形式、也表现在变幻万千的整体组合气势,以及生动绚丽的色彩、装饰和细部构件的巧妙精美,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了独具韵味的美学风格。
2缺失的又化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居住模式国际化已成潮流,世界各国以户为单元的普通住宅楼已无本质上的差异,仅是建造标准因经济状况而不同。又由于大部分住宅建设项目给出的设计条件大同小异,尤其是量大面广的多层和小高层住宅,有些设计者不作深入的项目研究,不去挖掘项目的特点,而是盲目地照抄照搬相似的工程设计,导致住宅千楼一面,缺乏个性和本土特点,失去了地域性的标志,失去了几千年来形成的地方建筑风格,也淡化了我国丰富多彩的建筑艺术。这其中西风盛行,尤其是中高层和高层住宅似乎非洋不可,甚至连名称都洋了起来,这在受外来建筑文化影响较深的城市尚有情可原,但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璀璨的历史名城却难以让人接受。还应该指出的是,一些项目的盲目抄袭不仅失去了应有的特色,也背离了建筑项目应有的内涵,更无建筑文.化可言。
由于传统和现代之间的矛盾,因而提出了如何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同现代建筑结合起来的课题。梁思成先生等老一辈建筑家将中国建筑史引向了系统的科学研究,但这个课题还不曾解决。经历了30年代的“中国固有形式”、50年代的“民族形式”和后来的“民族风格、地方特色、时代精神”等建筑文化的探索,其前景仍旧不明朗。而近来,住宅楼市强劲的欧陆风更是虎虎吹来,一时间,美式洋房、北欧风情、法式设计纷纷登场,大有席卷整个楼市之势。这使得复兴传统建筑文化的道路更加漫长而艰巨。建筑是属于社会的.属于人民大众的。因而,要建造出有中国特色的建筑,需要建筑师、工程师、业主、开发商的共同努力和协调合作。梁思成先生曾对建筑系毕业生说过:“非得社会对于建筑和建筑师有了认识,建筑不会得到最高的发达。……如社会破除(对建筑的)误解,然后才能有真正的建设,然后才能发挥你们的创造力。”
3传统伦理文化在当前住宅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
虽然将传统建筑文化与当前规模化生产的住宅相结合的理论还不充裕,但通过透析蕴含在传统民宅中的伦理功能,加之大量的创作实践,我们还是可以探索出许多有价值的经验可供参考。
3.1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伦理观
像古村落这种山水田园般的人聚空间和生活场景所蕴含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大大提升了人居环境的景观层次和生存品质,在今天,这仍然是都市人的理想王国。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这一观念已逐步被世界各国所接纳,并发展成为可持续发展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住宅设计中,要体现可持续发展主题,就必须推行可持续传承的文化主题,绿色建筑、绿色文化、绿色思想等都是我们应积极思考的新课题。住宅不仅是生活中的购物大件,更是人类文化主题中极其重要的创造地及承载区,只有在挖掘先人文化瑰宝的同时,融入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主题思想,实现可持续发展,才是当前及未来住宅发展的新趋势。
比如.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尽量保持生态环境不被破坏,尽量靠近生态公园、山坡,充分利用项目的地理优势及景观资源。为居住者打造一个自然、绿色、环保、生态的居住环境;在建筑设计上将绿色引入庭院、引人住宅,比如将多层住宅的门厅扩大而布置成空中花园,把传统的庭院由室外地面移至室内和空中。不但可以很好地实现庭园绿化从室外到室内的延伸,还有利于客厅和餐厅通风换气、采光和降温等室内微气候的调节,改善了居室的居住环境;或者将花草丛中带有微型水景的小品引入厅堂,既方便实用,给居住者带来了绿色,又经济实惠,避免了因制造庭园绿化而带来的建筑面积。
3.2以“礼”还“理”的伦理秩序
如果说尊卑有序、男女有别的伦理秩序是封建礼制的产物,是古代民居建筑布局设置的宗法体现,那么,在今天,传统的“礼”应顺应时代要求,剔除不合理的家族伦理观念,取而代之的应是以人文本、合理有序的“理”性秩序,变“礼”为“理”。在住宅建筑的格局、平面空间中,这个“理”字主要体现为——尺度要适当合理,功能分区要清晰合理,交通路线要便捷合理。
3.2.1尺度适当合理
住宅是居住休养生息的安乐窝,其尺度应小而宜人,富有人性化和亲和感,不宜尺度过大,尺度过大形成的大面积、大空间不仅加大各项开支,造成个人经济和社会资源的浪费,而且也失去了家庭应有的温馨感。普通标准的家庭住房面积在120平方米左右.如设计合理就已很舒适了。住宅的进深与开间应根据住房面积的大小测算出最佳合理值:进深太大,内部空间采光通风条件差,进深太小出房率低,结构浪费,不宜保温隔热,室内空间也不好划分:开间以大为好,可灵活布置各功能空间,大的程度要符合结构上经济性的要求,开间过小室内空间窄长使用不便。各功能房间的面积分配要均衡合理:各功能空间除确保最低使用面积之外,还应使房间平面的长宽比例合理、房间形状方正,以方便使用。层高则应根据户均住宅面积和套内最大功能空间面积来确定。
3.2.2功能分区清晰合理
公共活动区、私密休息区、辅助区要分区清楚、位置得当,避免使用中的交叉干扰、视线干扰、噪音干扰、气味污染。要争取卧室、起居室、厨房和卫生间的“四明”,保持良好的采光和通风条件,保证住宅的卫生质量。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住宅功能空间将进一步细化。比如,随着家庭办公的出现,要求住宅中增加相应的工作室;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丰富,专用的家务室已成必须;随着社会老龄化时代的到来,家庭中设置阳光室供老年人休闲已成时尚;如此等等。
3.2.3交通路线便捷合理
合理地安排各功能空间的位置,可缩短户内的交通路线,减少交通所占的套内面积。交通路线的长短还与住宅的进深与开间的尺度比例有直接关系,当比例得当时交通路线最短。
3.3富有地域特色的伦理风格
中国传统民居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史,是世界建筑艺术宝库中的珍贵遗产。我们应从民居建筑中继承经过长期检验后留存下来的宝贵设计遗产,在现代社会条件下,营造应用现代建筑材料和现代建筑工艺、满足人民群众现代生活方式、体现传统建筑风貌的现代风格建筑。
【关键词】传统武术;发展困境;制约因素;对策
0 前言
传统武术发展正在走进问题时代,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发现问题产生的社会文化动因。存在问题并解决问题,是传统武术发展的真正动力所在。挖掘传统武术的潜力,追索古朴剽悍的战斗形式与意味,展现传统武术的风采,是时代赋予武术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从文化学、历史学和社会学的视角出发,运用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文献资料等方法,对制约我国传统武术发展的诸因素进行分析论证,最后提出传统武术发展的对策建议,希望通过本文能够对传统武术的继承和发展有所裨益。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中国传统武术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以中文体育核心期刊、武术教材、武术专著、历年各体育院校博硕论文为主要参考文献,为文章的论述提供理论前提和依据。
1.2.2 专家访谈法
对武术传人、专家学者、民间拳师、社会大众等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传统武术发展现状和发展对策的看法。
1.2.3 数据统计法
对调查的有关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并对统计的数据进行分析,以得出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本文的论证支持。
1.2.4 逻辑分析法
对传统武术相关概念的界定及其内涵进行逻辑推理,及对传统武术的发展现状、发展困境、制约因素进行归纳分析,为传统武术发展策略的制定提供逻辑基础,从而获得本文的主要结论。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传统武术的发展现状
2.1.1 中国传统武术在国际上的发展现状
首先,国际武术联合组织的建立越来越多。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我国运动员和教练员在国外的表演和宣传,中国传统武术在国际社会得到广泛传播。从1990年10月3日成立国际武术联合会到现在,已有108个正式会员国,五大洲也相继建立了洲际武术联合会,促进了传统武术在国际上的发展;其次,传统武术在国外倍受推崇,习武人数越来越多、来华参加传统武术比赛的人数也逐年增加。再次,传统武术受到好莱坞的热捧。最后,越来越多的传统武术名家也经常奔赴国外教学,促进了传统武术在国际上的传播。
2.1.2 国内传统武术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国家体育总局的领导和武术主管部门都把如何发展传统武术放到了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传统武术在拳种的挖掘,技术动作的整理,比赛推广,以及市场化运作等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在看似繁荣景象的背后也隐藏着传统武术发展的诸多不足和隐患。第一,武术类电视节目得到空前发展;第二,弘扬中华武术的国产电影越来越多;第三,近些年来,关于传统武术的书籍、影像制品和科研论文如雨后春笋般纷沓冒出,呈现出繁荣景象;第四,练习传统武术的人群急剧增加,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有近2亿人练习武术,这个数字在中国至少有几千万;第五,近年来,以传统武术为主要竞赛内容的交流比赛或年会比较频繁。
2.2 当前传统武术发展面临的困境
首先,中国传统武术大量拳种消亡,随着武术竞技化的需求,把传统拳种搬上了竞技舞台,在以争牌夺金为目的的现代竞技武术竞赛规则引导与规范下,致使许多拳种都失去了自己的技术风格和原有的特色。加上在当今快节奏生活的前提下,人们大多不愿意花费很多的时间去修炼某一门派的功夫,而使传统武术拳种逐渐衰退,产生了“人去艺绝”后继无人的现象;其次,传统武术倍受冷落,呈现竞技武术一支独秀的局面,从目前我们国家的指导方针上来看,上至国家武术管理部门,下至地方武术协会,竞技武术始终是其工作重点和培养目标,在人才后备、学历教育、竞赛体系、科研力量等方面,竞技武术仍然是国家重点扶持对象,而传统武术只能在民间发展,且基本上处于自行发展状态,步履维艰;再次,中国传统武术呈现内冷外热的反差性,在中国人中学习传统武术的人正在减少,而外国人不断增加;中国人学习传统武术更注重形神兼备,而外国人更重视深刻的文化内涵;中国的学校武术绝大多数是名存实亡,而国外的部分学校正在增设武术内容。这种典型的“墙里开花墙外香”与“庭外开花庭内枯”现象,呈现出传统武术内冷外热的极强反差性;最后,传统武术逐渐被异域体育项目蚕食,传统武术的生存不仅面对着竞技武术的冲击与演变,更面临着被很多异域体育项目蚕食的危险。受西方体育思想的影响,西方的体育运动项目大量涌入,不断蚕食着传统武术。
2.3 制约传统武术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
当前,传统武术的发展正在走进问题时代,“传统武术的传统是一个不断变化中的传统,自然这个传统处在不断变化中的传统武术,就不可能是永远不变的;时代在变,传统在变,现代社会中的传统自然也必须发生变化。传统武术在现代社会发生变化是必然的,但是,其在现代社会所发生的变化却并不是盲目的,而是人们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促成的。”要解决问题的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在坚定不移地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广泛运用社会学、文化学、哲学等理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发现问题产生的社会背景、文化因素、自身因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从而推动传统武术的发展。
2.4 促进传统武术发展的对策建议
加强传统武术科学理论体系研究,促进传统武术科学发展;确立传统武术体育性与本质性相统一的发展方向;简化传统武术套路并制定国家标准以促进其普及与发展;加强传统武术的自身改革与创新;加强传统拳种间的交流,借鉴太极拳的发展模式促进其他传统拳种的均衡发展;政府对举办传统武术比赛应给予一定的经济支持;扩大传统武术的宣传渠道和加大向世界推广的力度;以旅游为平台促进传统武术的传播;在企业中开展传统武术活动,促进传统武术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机融合;加强高校本土传统武术文化传承人的培养。
3 结论与建议
中国传统武术有着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也铸就了许多辉煌的成就,然而,时过境迁,传统武术的现展面临着大量拳种消亡、竞技武术一支独秀、内冷外热和被异域体育项目蚕食的困境,并存在自身、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制约因素。
针对各种制约传统武术发展的因素,提出以下建议:加强传统武术科学理论体系研究,促进传统武术科学发展;确立传统武术体育性与本质性相统一的发展方向;简化传统武术套路并制定国家标准以促进其普及与发展;加强传统武术的自身改革与创新;加强传统拳种间的交流,借鉴太极拳的发展模式促进其他传统拳种的均衡发展;政府对举办传统武术比赛应给予一定的经济支持;扩大传统武术的宣传渠道和加大向世界推广的力度;以旅游为平台促进传统武术的传播;在企业中开展传统武术活动促进传统武术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机融合;加强高校本土传统武术文化传承人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栗胜夫.中国武术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11.
[2]李宁,江百龙.中国武术史略[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28.
关键词:跨文化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策略
一、认识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我们祖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遗产。党的十报告中强调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 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建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 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与未来,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时代所赋予的历史责任。在2014年“五四讲话”中,向广大青年提出了八字要求:勤学、修德、明辨、笃实,这不仅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路径,实际上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
当今世界国家间竞争不仅是知识、科技、经济及军事的竞争,更是文化软实力的竞争,随着国际间交往的日益频繁,交际方式日益多样化,国家之间的交往中,文化交流已经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国家通过实施一系列的文化外交战略,使我国的优秀文化走向世界,使世界了解中国、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而对外文化交往和中国文化向世界传播,不仅仅要通过政府机构、通过外交官、政治家、艺术家来完成,其实每一个中国人特别是青年学子都应该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在中外合作办学教育体系中学习生活的中外年轻学子,浸染在中西文化融合的教育环境中,理应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海外传播的主力和先锋。
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自2006年开始举办,是上海最早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机构之一,现有学生1600多名,其中包括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学生120多名,每年有50%以上的毕业生到外海留学,有外籍教师70名,地处拥有深厚历史底蕴的上海理工大学复兴路国际教育园区。中英国际学院立足于中英国际学院中外合作办学的独特教育形态和优势,吸收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无穷智慧,对学生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学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促进中外跨文化交流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培养和造就数以千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大使,为中华文化的繁荣复兴和国际传播做出独特贡献。
二、中英国际学院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探索与成效
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在过去10年的中外合作办学中,学院始终致力于积极探索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促进跨文化交流和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课题。它遵循“中国灵魂、世界眼光;汇通中西、复兴中华”的理念,以学生为本,以制度建设为引导,贯通课内课外两个阵地,整合中外合作双方两种资源,兼顾中外学生两个群体,系统设计,整体推进;以文化基地为实体平台,以专兼职文化导师为骨干,以学生文化类社团群为载体,以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系列等主题活动为示范,依托多元文化荟萃共鸣的国际化校园,培养复合型、国际化、创新性人才。主要的成效和经验包括:
1、 问题导向,注重理论研究和实践调查,提升文化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中外合作办学是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形式,学院在探索举办高水平特色国际化教育的同时,非常注重大学生德育和文化教育方面的实践与研究。学院教师先后主持开展《教育国际化中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与对策》、《嵌入式德育:国际化教育中的德育创新模式研究》等市级课题研究,公开发表了《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大学生文化自信力培养途径初探》等高水平论文多篇,成功举办“教育国际化与学生管理创新论坛”。为了充分了解当代大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学院连续几年开展“大学生传统文化认知和态度”的调查,就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对传统文化的情感与认同、对传统文化的行为倾向、获取传统文化知识的途径及评价四个维度进行调查,为有针对性地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有效依据和参考。
2、 专兼结合,通过课程、讲座等多种形式,发挥文化导师的主导作用。
中英国际学院现有学院现有外籍教师70名,专职辅导员10名,国际生导师3名。依托专职辅导员力量,面向学生开设的公共选修课有中西文化比较、礼仪学、女性学、新闻写作、著作权法、心理学、大学生情商、普通话演讲与艺术、创新创业领导力等,通过专题讲座形式举办了美术欣赏、国学经典诵读、饮食与养生等活动,经过自学和培训,辅导员都掌握有太极拳、钱币收藏、古琴、葫芦丝、摄影等兴趣爱好和专长。同时,学院还拥有一支稳定的职业指导师、心理咨询师、钢琴教师、古琴大师和高级点心师等专业教师队伍,专门从事心理健康、职业发展、音乐艺术、美食等方面的教育和训练。通过开展专题讲座和“friday 沙龙”,学院邀请校内外专家开展传统文化、中外艺术和国学知识等讲座,每年举办的讲座都在50场以上。
3、 学生为本,培育和发展并重,让学生社团在文化教育中发挥主渠道作用。
经过多年培育,学院现有学生社团40多个,其中以文化教育和活动为特色的社团有10多个,包括“华韵堂”传统文化社、“撷英”外联社、“复兴音韵”学生艺术团、中华传统武术协会、书画协会、美食社、礼仪队、啦啦操队、辩论社、天文社等,这些社团有的隶属于学院团委学生会,承担学院重大文化活动的组织策划任务,其他大部分属于学生基于自身兴趣爱好与特长自发组织创立。学院力求发挥学生文化社团在文化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制定专门政策和制度,组建社团联盟,在专业指导教师聘任、活动场地和经费、新兴社团培育等方面给予支持,通过《社团联盟章程》修订、优秀社团评比表彰等措施,加强社团的规范化管理,促进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广度和深度,学院还出台专门政策,鼓励和支持国际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目前,各学生社团类型丰富、特色鲜明,运行良好。
4、 突出特色,举办各种主题文化活动,营造中西合璧的大学文化氛围。
为营造浓郁的大学文化氛围,学院每年举办各类主题文化活动,目前组织成熟、影响力较大的活动包括:学生音乐艺术节、学生戏剧节、大学生社团节、“复兴音韵”新生文艺汇演等。另外,围绕中华传统文化节日主题,开展“古琴雅集暨重阳节主题沙龙”、“粽情端午”游园季、传统节日明星片设计征集等文化活动。为促进中外学生的跨文化交流,策划举办国际文化博览会(Culture Expo ),按照国家和地区举办文化专场活动,先后举办了“印度尼西亚主题日”、“独联体国家主题日”和“英国文化主题日”。组织国际留学生深入社区开展志愿服务,被社区居民亲切的称为“洋雷锋”。学院利用复兴路校园历史保护建筑的资源,开展摄影展、历史图片展等历史文化教育活动,开展“勇立潮头向未来――上海理工大学国际教育百年历史寻访”的暑期社会实践项目。丰富多彩的主题文化活动,让大学生在耳濡目染和亲身参与中获得最佳的文化教育和文化体验。
5、 科学引导,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规范,为文化教育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在文化教育中,学院十分注重制度的规范和引导作用,一方面将文化教育中的有效方法和举措利用制度的方式固定下来,保障相关文化教育活动的规范、有序、可持续开展,一方面通过修订《学生手册》和《奖学金评选细则》等方式,制定专门细则,鼓励支持和引导学生参与各类文化活动,对在文化活动中表现优异、取得成绩的学生给予奖励。今后,我们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在学院层面制定专门的发展规划和支持性措施,确保文化教育的规范化、科学化发展。
三、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未来思考
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跨文化教育进一步引向深入,学院将着力在组织建设、平台建设、课程建设、品牌建设等四个方面进一步做探索和努力:
1.组织建设。在学院层面建立文化教育委员会和跨文化教育中心,规划、指导和开展学院文化教育特别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通过整合资源、系统设计、协同推进,分步骤、有重点、规范化地扎实推进文化教育工作。
2、平台建设。学院将在整合现有教育资源基础上,集中建设学院学生文化中心,加大软硬件投入,精心设计教育实践项目,安排专人管理维护,充分发挥文化中心在学生文化活动、文化教育和文化体验上的主阵地作用。要根据学院中外合作办学的特点,建立网上文化教育平台,让学生身在海外也能参与和共享学院文化教育的资源。
3、课程建设。要进一步整合学院现有课程与教育资源,按照选修课程、实训课程、活动课程三种类别,制定完善的课程建设规范,组织专门的课程建设小组,制定各类课程的教学计划和大纲,在成熟的课程中,组织编写专门培训教材,探索建立网络互动教育项目,逐步建立起内容丰富、层次多样的文化课程体系和教育管理体系。
“当代音乐学研究专家论坛”综述会议由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邹建平教授主持;江苏省政协副主席、南京艺术学院院长冯健亲教授、党委书记文晓明教授先后在开幕式、闭幕式致词。随着我国音乐学学科研究的不断拓展与深化,各门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吸收和借鉴,在当代音乐学的研究中,显得尤其重要。也正是在这种共识的学术氛围下,与会的代表就音乐学的整体构架及未来发展、音乐学的学科建设、音乐学研究可持续发展、学术创新、学术规范等方面展开了讨论。
一、从音乐学研究的宏观总体视角出发,于润洋说:“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如果只重视自然科学的研究,从长远来看,是要付出代价的。研究音乐的理论,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传统,但作为近代意义上的学科发展,其时间并不长。严格地按照近代音乐学学科体系的发展来算,应该是从建国以后音乐学系的建立,突出的发展是改革开放的20多年,我们已经初步建立起音乐学的学科体系,中国音乐学的总体学科框架已经形成。音乐学学科是属于理论思维的范畴,如果一个民族的音乐文化要发展,缺少了音乐学的理论也是很难达到高峰的。”赵宋光认为:“任何学术科目的建设,都需要有社会分工,由群体协作。像音乐学这样一个相关领域异常多样的艺术学学科,更是如此。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音乐学研究事实上已经形成细密的分工。但是,分工的细密却又往往使研究者视野狭窄,渐渐远离了对于研究对象的完整理解,各种见解彼此隔阂,乃至互相贬低,无谓争吵。这就迫切需要在被分工划开的群体之间加强沟通,寻找共同话语,开展群体协作。”张前认为:“我们需要诚实的态度,老老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认真翻译、介绍和研究人家的第一手资料,把西方一百五十多年来最具代表性、影响最大的学术著作翻译过来,认真地加以研究,这样才会学到人家的真东西,也才会发现他们的问题在哪里。”并提出:“扩展音乐学研究的范围,开拓新的研究方法,把单科的研究,与多学科交叉的综合研究结合起来,把静态的封闭的局部研究,拓展为动态的开放的跨文化研究。”“我们对世界音乐学的最大贡献应在于,我们如何研究好自己的东西,从各个角度把中国音乐(其中也包括极其丰富的各少数民族音乐)的特点和规律研究深,研究透,把它写成有分量的论文和专著,介绍到国外去。”周海宏说:“音乐学的研究要落实到切实需要落实的问题上去。要注意1.发现问题;2.问题明确化;3.分析问题;4.构成问题的实质是什么?学术研究,不应该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综合思维,应该是把每一个要素搞清楚,要素关系才需要综合。天人合一,为什么?是生活态度,还是科学方法。方法是工具,仍然是问题和目的。问题意识应该得到加强,而不应该将方法论抬到无限高的地步。现象,要用实证的方式;概念的关系就应该用思辨的方法。其次,为人类知识的大厦提供一种切实的建设,而不是似是而非的个人看法。”
二、从当代音乐学学科建设和各分支学科的研究与发展的层面,许多专家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于润洋就音乐学的学科建设问题发表了三点意见:“1.扩大学科的学术研究视野: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西方也存在此问题。我们的状况不令人满意的是,学科之间相互沟通与交融不够。我们的学科是从西方来的,西方的思维是一个分析的思维,它自然地形成各个分支;中国的思维是普遍联系的、综合的思维,这一点我们特别要加深认识。我理解音乐学的学科本身具有很强的边缘性,它的子学科本身也具有边缘性。我们要吸取其它各学科的东西,一个学科的发展,常常是出现在交叉点上。我主张要关注人文学科的发展,包括自然科学的发展。2.方法论上,要加强理论与历史的融合;应该有一个基本的立足点,我的经验及通过我接触过的理论,我觉得是历史唯物论与历史辩证法。当然还要关注当代哲学的发展,重要的是吸收,吸收非的东西,这也是推动和发展的基础。3.加强对音乐本体的认识和阐释的能力:我们的音乐学有时比较忽视音乐本体的研究。搞作曲的觉得你们脱离实际。目前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的课程在加强作曲技术理论,加强他们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和分析音乐的能力。另外,音乐本体的研究也有问题。本体研究缺少理论与历史的参照。音乐文章常常是枯燥乏味,不知道其研究的目的是什么。”王次zhào@①认为:“建设一流大学的标志是:一流的学术成果、一流的人才、大师级的学术带头人。”所谓大师级的学术带头人应具备的条件是:“1.对自己学科的历史与现状很精通——有广博的知识和宽广的知识结构;2.对学科前沿的把握;对学科前瞻性的思考——要有开阔的视野,对学术研究的最一般的原则要把握。”赵宋光在谈到音乐学的学科建设问题时,提出了音乐学的“七大分支”的规划构想“历史的音乐学这一大块,仍保持为一大分支;体系的音乐学这一大块,划分成三大分支:音乐学元理论、音乐文化人类学、中国传统音乐理论;应用的音乐学这一大块,划分成三个分支:音乐教育学、音乐学技法理论、为音乐实践服务的科学技术理论。每一个大分支内,可有若干小分支归属其下。”茅原将音乐学学科划分为十二个小的分支:1.声学;2.音乐美学;3.音乐史学;4.作曲技术理论;5.民族音乐学;6.文本评论;7.乐器学;8.词典学与术语学;9.图书档案研究;10.音乐图解学;11.大众媒介;12.边缘学科。而每一个分支又可划分出若干子分支。谢嘉幸认为:“从音乐学院的学科分类,我分成两个层面,九个独立的研究领域。两个层面:1.理论层面(音乐美学、音乐史学、民族音乐学、音乐心理学)。2.实践层面(音乐教育学、音乐表演理论、作曲技术理论、音乐科技)。”庄元认为音乐学学科的构架应是:“1.音乐学的基础理论研究。2.音乐的应用理论研究。3.音乐的开发性研究。”俞人豪说:“从音乐学的历史发展和学科分类来看,它有历史音乐学、体系音乐学和音乐民族学组成,虽然每一部分的下属分支学科越来越多,研究的范围越来越广,但它的基础性学科依然是音乐史学、音乐音响学、音乐美学和音乐民族学。我认为现在对此特别需要肯定和强调。因为近年来音乐学外延的无限扩张和各种冠以音乐什么什么学的学科已经几乎淹没了它的基础和主体,使音乐学变成了一个似乎无所不包的大框,什么内容都可以往里装。”伍国栋认为:“民族音乐学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学科,其条件是什么。我觉得其它音乐学的学科成立有四个条件:1.本学科有相对独立的,与它学科有区别的学术视野及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但要与其它学科有联系;2.有一定的发展历史;3.此学科应有一批突出的学者;4.此学科应有一批比较有影响的代表著作、经典性的著作。”刘承华认为:“音乐文化学学科建设的着力点是:1.开展音乐文化学的学科建设。2.加强音乐文化学在民族音乐学研究中的比重。3.加强音乐文化学对相关音乐学科的渗透。”
三、取当代音乐学的分支学科的视角,许多代表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戴嘉仿从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研究与教学角度,认为:“1.如何看待我们的历史?这个问题好像很简单。但是,由于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其最后的结果就不能不带有主观性。如何更宽宏地看待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历史。香港音乐家刘靖之对上世纪西方音乐传入后中国音乐的发展基本是全面否定。有人认为: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发生是新音乐史,是有些片面。我认为,对待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研究,应该用宽容的态度。2.对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研究,要加强专题史与断代史的研究。对音乐学系的学生,以后不要开通史,要从专题史与断代史入手,使学生多接触一些研究方法。不同的系要求不一样。对表演专业等等,音乐史的教学主要是知识性的;对音乐学系的学生可以看书掌握知识。在专题史与断代史的研究中,则对研究方法有比较深入的研究。”伍国栋针对“民族音乐学的实践层面”从“1.音乐行为直接观察和介入的田野作业实践层面。2.音乐对象特定技能操作的工艺掌握实践层面。3.音乐综合考察材料的描述解释实践层面。”三方面进行了探讨。王安国在《我国基础音乐教育实践中的若干问题》发表了为国家制定中小学音乐教育课程标准意见。着重谈了以下六个问题“1.关于音乐审美的价值。2.音乐审美对人的创造力的发展。3.音乐审美能力与音乐知识、技能的关系。4.母语文化与世界文化。5.综合理念与综合学科。6.乐谱价值与谱式的选择”。谢嘉幸在《建设兼有音乐学与教育学双重品格的音乐教育学》中指出:音乐教育学的学科发展还存在着许多问题:1.首先是学科的性质与定位问题。2.其次是音乐教育学的学科建设问题。3.音乐教育学在专业音乐院校中的功能和价值是什么。等等。杨和平在《当代音乐学中音乐文献史料的整理与研究》——对建立中国音乐文献学的初步构想中认为:“当代音乐学中的音乐文献学就是将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优秀的音乐作品搜集、整理起来,提供给当代音乐学研究者和后来的音乐学研究者所用,并通过对这些音乐作品的分析研究,总结出音乐艺术的发展规律,提供给今天或明天的作曲家进行创作时的借鉴、参考之用,还要将历史上传承下来的优秀的音乐文化的方方面面,发扬光大、不断丰富发展。加快中国音乐文献学学科建设,是我国音乐学研究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是我国音乐学研究保持音乐生态平衡的基础。……音乐文献学还要重视对当下健在的音乐家的研究。”庄曜在《信息时代的数字化音乐教育》中说:信息时代的数字化教育,对“1.学习资源的开发;2.学习的评价方式;3.音乐的观念变化等方面有很大的帮助。但问题是,它不能取代现实,不能只成为音乐教学模式的简单的转化。”庄元在《音乐传媒与传播》就“音乐传播与大众传媒研究的必要性和音乐传播研究的领域”谈了自己的观点。此外,冯效刚发表了《关于音乐表演艺术研究科学性问题研究》;冯文慈提交了《从事中国音乐史学的心态自述》;杨易禾提交了《音乐表演美学学科建设管见》;田耀农提交了《民族音乐学的缘起、建构、解构与重构》等论文。
四、从当代音乐学研究中的学术规范和学术创新的问题入手,居其宏在《学术规范与学术创新》中给学术创新定义为:“人的创造性思维和独创性实践在学术研究领域的具体体现。其过程和表现大概是这样的:在理解、消化既有知识体系和学术成果的基础上,在某一领域内有所开拓、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或对前人成果有所补正、有所概括,有所提升,而提出的新论点、新见解、新材料又确实丰富或深化了学界对研究客体的认识,推进了学科的发展,如此便具有了某种创新的意义。”并将学术创新的类别分为:“1.创体系、立学派研究;2.整体系统化研究;3.开拓性研究;4.局部修正和突破性研究;5.新方法、新材料的运用及研究。”关于学术规范问题,居其宏认为:学术规范应包含三个“必须”:“其一,必须严格遵从人类理性思维活动的基本规律……思维规范有两层意思:一是概念规范,二是表述规范;其二,必须公开承认学术研究的历史积累及其传承关系……这就牵涉到治学态度和学术风气的规范问题了;其三,必须实行规范化的程序与形式……如:引文必注”等等。在对待学术规范与学术创新的关系方面,居其宏认为:“1.学术创新是目的,学术规范是方法;2.学术规范是基地,学术创新是大厦;3.学术规范是母亲,学术创新是儿女;4.学术规范是严师,学术创新是高徒……我深信,只要我们认真遵循学术规范,就能确保当代音乐学研究在学术创新的道路上不跌跟斗,少走弯路,大步迈向辉煌的未来。”字库未存字注释:@①原字左火右召
构演进方式,最后,提出了构建未来品牌的三个有效的驱动手段。期望本文的研究对业内人士及相关学者专家有所裨益和帮助。
关键词:品牌架构;演进方式;驱动手段
中图分类号:TU3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2-0000-01
引言
一直以来,社会上的专家学者对企业品牌建设讨论的较多,但是,对涉及未来品牌架构的演进方式及驱动手段的深入研究不多,这就造成了很多企业在品牌建设过程中走了弯路,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
力和财力,更有甚者,不但没有通过自身品牌建设得到益处,反而加速了企业经营的困境,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探索未来品牌架构演进方式及驱动手段这一课题,不仅具有现实意义,也具有
时代的紧迫感。
一、未来品牌建设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分析
(一)是经济发展和外部竞争的必然要求
企业品牌建设对企业长久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是经济发展和外部竞争的必然要求。众所周知,中国企业对品牌的重视是受西方发达国家影响的,经过实践证明:品牌的渗透力、影响力和扩张力,
远远超过企业产品、事件、人物的影响力,凡是竞争力优秀的企业无一例外都是品牌知名度较高、美誉度较高、传播程度较高的企业。因此,无论是什么行业的企业,如果不重视未来品牌建设,就势必
会被社会淘汰。
(二)是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未来品牌建设将直接关乎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因为除了“硬件”过硬外,“软件”同样也要过硬。这里所说的“软件”,就是企业发展中形成的内在精神实质,而品牌建设是精神实质的关键部分
,也是外显部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打造,已经开始突破固有的传统思维和方式,日益演变成涉及愿景、战略、产品、人才、品牌在内的立体式结构,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有68%以上的企业都已经
把未来品牌建设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构件。
(三)是树立企业良好外部形象的最佳方式
品牌建设包含的内容很多,有品牌的创立、品牌的定位、品牌的策划、品牌的传播、品牌的调整等等,对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而言,品牌的稳定性和持久性是很强的,不会受时间、空间的变化而发生大
的变化,历史传承性也非常好。因此,将未来品牌建设作为树立企业良好外部形象的方式,是可行度很高的一个选择。
二、刍议未来品牌架构演进方式
(一)初始阶段要明晰打造品牌架构的模型图
品牌构建是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为占领市场所须完成的企业战略规划、品牌体系建设、品牌形象塑造、营销整合推广以及各种创意传播建立等品牌营销传播活动的组成,以此建立内、外部对品牌的识
别并形成品牌资产的积累和升值。具体来说,初始阶段的品牌架构的模型图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品牌形象的确立。这是品牌架构成型的起步阶段,是要反复论证才能确立的;第二,品牌的
整合推广阶段。这是品牌架构成熟阶段,是要不断磨合和调整的;第三,品牌沟通及传播渠道创意建立。这是品牌内涵深化的阶段,要不停的钻研和拓展。
(二)运作阶段要严格执行品牌规划的五个步骤
品牌运作阶段要严格执行品牌规划的五个主要步骤,分别是:第一步,品牌的扫描。这是从品牌的全貌和整体进行的第一次全方位的考量过程;第二步,品牌的战略。可以从品牌定位、品牌模式、品牌
策划三个角度推进战略的实施,这是品牌成败的核心所在;第三步,品牌文化。它是品牌和企业价值观和文化理念深入融合的阶段,是品牌真正做强的关键所在;第四步,品牌设计。这就涉及到非常细
致的具体环节和内容,是整个品牌面向市场和消费群体时鲜活的表现形式;第五步,品牌营销。这个阶段是品牌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最后一个环节,是真正为企业产生经济效益的阶段。
(三)评估阶段要做好终端品牌触点分析
评估阶段要做好终端品牌触点分析是未来品牌架构演进方式的最后一个核心问题。本文所谓的触点分析,就是围绕着消费者的视觉中心点、触觉中心点、听觉中心点等,做出相应的工作准备,比如说:
产品排面、道具系统、POP系统,地推陈列、包装系统等等。另外,还要注意一点:终端品牌触点分析工作要时刻保持进度的跟进,要在加强走动式管理的基础上不断尝试需求对接服务,使得各项工作能
够接地气且有相当程度的灵活性和变通性存在。
三、试论构建未来品牌的有效驱动手段
(一)完善品牌方案审核制度以确保品牌计划的有效性
首先,品牌年度方案要经过上级品牌经理的总结分类,并提供反馈和指导。同时,积极利用企业内部网络进行品牌方案的提交和审核将显著提高审核工作效率;其次,由品牌主管进行评估和协调;再次
,品牌经理要密切跟踪方案执行的过程以及结果,通过数据监测方案执行,必要时对方案计划进行调整。当然了,品牌方案的审核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和阻隔,但是,只要在执行过程中
能严格的遵照审核制度运行,也会及时克服各种不利因素,最大程度的保障品牌方案按照科学、可行的路线运作。
(二)赋予品牌经理在品牌小组内以及跨部门的考核权力
要赋予品牌经理在品牌小组内以及跨部门的考核权力,需要妥善处理好以下几方面工作:第一,要注意把控好考核品牌小组成员和职能部门对于品牌工作的协调和配合程度;第二,对品牌小组成员的考
核结果将交给各成员所在处室领导,作为评定个人绩效的依据;第三,对各职能部门的考核将作为部门绩效评定的依据之一。这样一来,品牌经理在横向权力的使用上就更加广泛,针对的部门涵盖市场
部、策划部、运营部、销售部等多个部门,有效的对品牌方案执行加强了管理的力度。最后,品牌考核可以考虑与品牌经理的个人利益挂钩,通过加入有效的精神奖励,如点名表扬、优秀个人列席公司
高层会议等,逐步完善团队激励的有效手段。
(三)将品牌考核逐步纳入到日常的KPI考核体系
如果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除了母品牌外,还延伸出多个子品牌后,还应该考虑将不同的品牌逐步纳入KPI考核体系,以避免多个品牌在短期内对公司资源造成过度竞争。通过设置客户满意度权重、考核
品牌、具体考核指标及权重三个不同的方面,一步步完善KPI考核体系建设工作。另外,KPI考核工作要时刻注意具体指标权重的设置工作,这就需要指标制定者时刻监控整个组织内部的环节,做到及时
调整、及时预防、及时管控。
结束语
综上所述,笔者从未来品牌架构演进方式及驱动手段两个方面做了较为详细的论述,揭示了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的内在联系性,也揭示了品牌建设工作的核心要点和操作细则,期望对我国当前正处于企业
品牌建设阶段的各类企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通过对品牌架构的演进方式及驱动手段的不断的深入研究,这一课题最终会为各个企业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带来企业管理过程中的新思路和新想法,最终提
升管理水平和质量。
参考文献
[1]章帆.韩福荣.关于品牌系统层级结构的研究[A].质量――持续发展的源动力:中国质量学术与创新论坛论文集(下)[C].2010年.
[2]宋祖华.媒介品牌战略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关键词:文人画;文人;新文人画;新文人画家;创新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4-0156-01
一、文人画的概念
文人画是中国历史上艺术发展的特有现象,其创作主体为古代文人士大夫,文人画的绘画内容随着文人画家社会生活和主体心境的变化而产生,呈现出特殊的审美意境和绘画形式。文人画的历史成为中国绘画史的主流艺术,甚至可以说文人画的历史就是中国绘画艺术的历史。也正是因为绘画主体和审美意识理论的特殊性,文人画艺术有别于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绘画艺术,在世界绘画艺术中独树一帜。
什么是文人?文人接受了中国传统儒学教育,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其政治理想,他们的绘画有别于民间画工和宫廷画院职业画家,绘画对于这些文人们来说,则是余事之后的余事。
什么是文人画?陈衡恪在《文人画之价值》一文中提出了文人画的界定:“何谓文人画?即画中有文人之性质,含有文人之趣味,不在画中考究艺术上之功夫,必须于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此之所谓文人画。所谓文人作画,必于艺术上功夫欠缺,节外生枝,而以画外之物为弥补掩饰之计。殊不知画之为物,是性灵者也,思想者也,活动者也,非器械者也,非单纯者也。”由此总结文人画应具有一下几点特色:首先文人画的创作者是文人;其次,文人画的绘画水平不高,画外之意才是文人画的重点;再次,文人思想的传达是文人画绘画的目的所在。那么,历史上一些画家并非文人,如仇英、任颐,但却被认为是文人画家,如果单纯理解文人画的就是文人画,这显然是不合适的,俞剑华提出文人画中的文人气氛才是界定文人画和非文人画的标准,这也就是陈衡恪所提到的“文人之趣味”。
二、新文人画的继承与发展
新文人画的概念最早由高剑父在四十年代提出,是指现代化的文人画,内涵是“重笔墨之写意,然以现代之事物或感想为题材”,去“传达善、美”,同时他也提出过“新宋院画”,这些主张都是为了促进中国画的革新。
八十年代,范曾再次提出“新文人画”的概念:“我的姑祖父陈师曾在二十年代提出复兴文人画,我现在提出‘新文人画’,以示区别于传统文人画或旧文人画。”范曾的提法和后来发展出来的新文人画派没有任何血脉关系,主要是为了区分和陈师曾的文人画理念不同,他也曾公开表示担心新文人画派是“文盲们风起云涌地竞以文人自标”。
1989年,邓福星在《新文人画选》的序言中指出:“新文人画是一种当代艺术形式态,当拿它与其它当代水墨比较时,完全就是他所继承的旧文人画的创作精神、艺术观念、表现方式等特征而着眼的。但毕竟与文人画不同。它们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新旧文人画把高度感情化的笔墨与作者的心态、个性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因此,用以创造笔墨形式那富有表现力的的用笔也成为文人画构成的一个部分。
作为一种现代艺术,它需要重新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首先在概念上就要体现出来,直到九十年代中期,克柔在《行行重行行――看93中国行文人画展》中对新文人画在字面上做了说明:“新”―是指作品具有现代人的思想情趣,有个性特点。更新已有的陈法,创造出新的时空意识。“文”――是指画家懂得美学,研哲理,善辞章和书法,文采溢于画外。“人”――是指画家的品德能超凡脱俗,忘乎得失,又以天地万物为怀,通达古今之人情。“画”――是指作品的形式技巧,笔墨、构图、构思、都是在以上几个方面表露出真率的形象语言。
新文人画家不是文人,这是被经常指戳的软肋,许多对此有看法的艺术家或评论家都建议新文人画家先学好文化再去画画,现在文人中也有擅画的,但是他们的艺术和文人画艺术就能一脉相承么,现在的文人和古代的文人就能一样么?举个例子说,余秋雨如果去画画就能继承古代文人画么?还是已经在画的刘墉和冯骥才发展了文人画?妄自以为,文人画如同消逝的古巴比伦,重建已经毫无可能,如果我们吸收建筑风格、图文样式用于现代建筑,那或许才真正的意义,新文人画的存在价值也是如此。
三、新文人画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启示
新文人画的诞生一方面是对传统文化的守护,另一方面,他的出现以一种春风化雨的细腻消解了西方文化的暴力冲撞,中国五千年的文化,能够吸收和包容任何一种外来文化,从清朝入关到少数民族融合,一切都发生得悄无声息,新文人画最先意识到了脱离本民族文化一切终将徒劳,他们把对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作为了初衷。现在,已经没有人不在口头上要弘扬各样民族文化和传承民族精神了,“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家喻户晓,可新文人画派曾高举传统文化精神的大旗却快要倒下了。
新文人画最初的民族精神已经如流星划过,时光荏苒,中国在九十年代后到现在,我们的民族已经经历了太多,香港、申奥成功、四川地震、奥运会的召开、国际金融危机……新文人画不再关心时事,他们关起门来画自己的画,他们感受到了物质对他们生活的改变和对现代人思想的冲击,可是,如果把视线放远,把世界观放大,新文人画画家的近视就凸现出来了,他们的民族精神淡泊了、落寞了,他们逐渐忘记了初衷,既否定了自身的本质属性又局限了自己的创作境界,民族精神不是灵光乍现的东西,它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涵义,新文人画民族精神的守护远没有结束。
许建康将新文人画比作现代文学的图示化,新文人画中,文化和画的比重很难说孰重孰轻,新文人画画家出身基本上都是画家,从他们这一批人的年龄来看,他们大多是建国以后生人,而这代人的青年时期难免要触到祖国二十年的文化浩劫,这样的文化断代让新文人画家根植的土壤几乎是贫瘠且荒芜的,也使得他们缺少传统文人应有的文化素养,不少理论家就此认定了新文人画作为文人主体不成立,但是没有传统文人的文化素养不等同于他们没有现代文化,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发生的历史性变化,其速度、深度、广度超越了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代,西方文化的席卷从没有这样直接,身处于多元化的世界,回望传统文化的星河灿烂,有怀念也有迷惑,因为中国人就得画中国画,根和源早已融入于中国人的文化中,迷惑的是我们的生存状态早已被推出了历史的脉络,朝着跟纷繁复杂的方向走去,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是个未可知,他们只能知道现在,感受现在,所以他们追逐着传统文化的影子,并试图表现创中国的当代意识形态,新文人画,最好的解释是新文人在画一种新文化。
四、新文人画图示的现代性转换
新文人画题材十分多元化,传统文人画的创作题材,一般以山水、花鸟见多,题材相对单一固定,新文人画在山水、花鸟等传统题材外,又增添了许多反映时代特点、风土人情的新题材,甚至有些只要是有所创新的国画作品都可以装进新闻人画的圈子里,有如王孟奇、徐乐乐笔下的袅袅女子,田黎明笔墨斑驳的人物,也有卢虞舜、陈平笔下的改良山水,还有刘二刚、季酉晨的文人老叟,更有朱新建小脚女人、李津的食物和暴露少女。当代凡是讲求效率,流行语如此说:“大雅若俗,大洋若土”,新文人画在这一点上既排斥了这种时代境界又附和了这种时代境界,有人怀念古代的阳春白雪、有人玩味现代的物欲横流,但不管怎样,画家们描绘了内心真实的感受 ,多元的社会造就了多元的艺术形式,多元的艺术形式造就了多元的题材内容。
参考文献:
[1]高剑父.认识岭南画派[J].广东与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3(11).
关键词:公共关系;特色; 商人;徽州;明清时期
中图分类号:F1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8-0124-03
明清之际国内没有公共关系科学,这时徽商已经有组织的信息传播、关系协调和形象管理工作,他们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的开展调查、策划和实施公共关系,促进商业的发展,得到社会公众的信任与支持,为经商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与发展条件。
一、古代小说里的徽商形象
《金瓶梅》、《红楼梦》里的商人是低俗的形象,《红楼梦》“四大家族”中的薛家是世代皇商,书中的薛公子丑态百出,《儒林外史》里描写的商贾的形象也不好。在封建时代,重农抑商,重本抑末,重视农业,限制商业,限制有自由竞争性质的商品经济,限制大量有自由意识的民众活动。中国商贾小说中有渲染徽州商人寻花问柳的故事。如《二刻拍案惊奇》卷15:“韩侍郎婢作夫人,顾提控掾居郎署”;《喻世明言》卷1:“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警世通言》卷32:“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国商贾小说中有渲染徽州商人谋利害义的故事;如《二刻拍案惊奇》卷37:“叠居奇程客得助,三救厄海神显灵”;《初刻拍案惊奇》卷15:“卫朝奉狠心盘资产,陈秀才巧计赚原房。”
二、经商面临的几道传统意识封锁线
商人没有社会地位,耕读为本的社会主体瞧不起他们。小说家在文中泼墨,渲染徽商谋利的一面,而忽略了徽州商人的亦儒亦贾的一面。为了言正名顺的经商,徽州商人需要解决几个问题:(1)本末的关系。中国封建社会“士农工商”四大行业,以农业为本,商业为末。背乡离井,外出经商,必须冲破宗法制的藩篱,以社会信得过的商业伦理行商。(2)义利的关系。君子谋于义,小人谋于利。商人针头上刮铁,鹭鸶腿上削肉,为了获得赢利,上下串通,八方奔走。社会认为商人为了谋利不惜一切手段,无奸不商。(3)门第与社会贡献的关系。中国传统思想,重视门第,不重视贡献,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商人需要依赖官吏经商。徽商需要通过公共关系活动,处理好门第与贡献的关系。(4)消费与性理的关系。中国古代强调艰苦朴素,不重视消费。南宋朱熹提倡存天理,灭人欲。发展商业,必须扩大消费。徽商通过公共关系平衡性理与消费的关系。(5)官吏与商业运行的关系。封建统治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婚姻等捆绑式管理,集权于一定血缘关系,法律是权力私化控制的工具。商业运行没有法律保障,徽商需要通过公共关系,促使商业活动在一个安全的轨道上运行。
三、徽商对组织的内部公众的公共关系活动
徽商的主流不是小说中的样子。徽州宗族有家规家法,经商有严格的店规与行规。《客商规略》是徽商经商的工作手册,它要求商人对待顾客热情有礼,买卖公平,坚守行业道德与操守规范,努力学习,积极进取。其实这也是徽商组织内部的公共关系活动。徽商在各大商帮激烈竞争中,以自己的行为取悦于民众,拓展商业业务。
徽商在内部公共关系管理上,强调信仰、价值观、团体精神、刻苦耐劳、艰苦朴素、作风正派、创造效益,寻求发展。(1)信仰。徽商以诗礼承家,文人高士,抱节明经。他们认为,“人在天地间,不立身扬名,忠君济世,以显父母,即当庸绩商务,兴废补弊。”[1] 为人忠诚长厚,以礼接人,以文应事。 (2)价值观。徽商以义为利,不以利为利。“钱,泉也,如流泉然。有源斯有流,今之以狡诈生财者,自塞其源也。”[2] 徽商吴鹏翔订购的800斛胡椒有毒,可以退还货主,吴鹏翔付款将其买下以火焚毁,防止遗毒客户。说明了徽商在义利冲突的情况下,重义薄利。 (3)团体精神。徽商顾人一般顾本宗族子弟,或亲朋好友子弟。职工从小在企业当学徒,耳濡目染企业文化,发扬光大企业文化。各个徽商企业之间以商会会馆凝聚力量,解决内部问题,一致对外。 (4)刻苦耐劳,艰苦朴素。徽商,人们称之为徽骆驼,他们省吃俭用,拼命工作。从小出门,数年不归。白天经商,晚上做账,看书学习。徽商把用于生活费用的每分钱都一一登记入账,以便监督与检查生活中是否存在铺张浪费的现象。(5)有社会责任感。同治十二年杭州胡庆余堂雪记药号,店主胡雪岩在厅堂大门上方悬有匾额“戒欺”两字,他告诫职工“药业关系生命,尤为万不可欺,”制药必须“秉办务真,修制务精。”[2]
徽商内部的公共关系活动,使本团体有一个共同的信仰,共同的目标,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行为原则,员工愿意为团体刻苦努力,奋发有为,形成企业文化,这种公共关系活动保证了企业具有社会竞争力。
四、徽商对于组织的外部公众的公共关系活动
徽州商人为了获得社会的认可,特别重视公共关系活动。他们通过公共关系,让人们正确认识商业的作用,认识商人为推动社会发展担当的重要角色。
他们采集信息,监测环境,组织宣传,创造气氛。交往沟通,协调关系,宣传引导,服务社会;他们坚持公平、公开、诚实、信誉的原则,把公众利益放在首位。
1.逢迎、依附皇家权势。徽州曹素功、汪近圣、汪节庵为清代治墨名家,康熙南巡时,曹素功呈献36锭集锦墨,每锭一幅黄山图,合为黄山诸景。皇帝御赐“紫玉光”给他。总商江春为迎接乾隆皇帝南巡扬州,出资建行宫与白塔,多方报效君主。
2.采集信息,监测环境。程梦星建有在扬州筱园,每逢花开,执诗牌酒壶与诗社诸友吟诗赏花;招天下学者名流往来于筱园。他还构建玉山心室,延揽著名学者在室中校书。马曰建小玲珑山馆,所与游皆当世名家,四方之士过之,适馆授餐[3]。
3.组织宣传,创造徽商至诚经商的气氛。胡雪岩生产中药“全鹿丸”,自己养鹿,当着公众宰鹿,向公众说明产品材料的真实性。徽商祁门新记布号广告中有“棉布衣料,面向大众,薄利多销,实事求是”字样。这是徽商以广告做公共关系。
4.交往沟通,协调关系。徽州商人通过交往沟通,协调关系,生意越做越大,国内无徽不成镇;国外则做到了日本、葡萄牙、英国等国家。徽州商人与日本人有着广泛的交往。如苏州徽商江芸阁为日本人野田笛谱《海红园小稿》写跋文。徽商从日本人那里学来油漆技术,使北京果园厂漆器油漆技术胜人一筹。徽州商人重视与宗祠的交往沟通,捐款修祠堂、修家谱,协调关系,共通发展。徽商积极为《四库全书》捐书,仅马曰就捐书776种,通过捐书积极协调与最高统治者的关系。
5.积极投资教育事业。乾隆及嘉庆年间,盐商鲍志道与其孙分别捐银8 000两给紫阳书院 [4]。徽商张佩兰于康熙三十八年在盛泽镇东肠圩建新安义学,供徽商子弟读书。1734年徽商马曰出资重建扬州梅花书院,1733年徽商响应御史高斌的号召,捐银7 400两修复安定书院。1800年,徽商洪箴远捐款在扬州建设12所学校。
6.投资。1653年徽州商人许松龄捐款修扬州明伦堂,1689年徽商捐款1 600银重修大成殿,1714年许彪重修尊经阁。1790年徽商捐银修文庙。徽商出资修建了扬州的五贤祠、双忠祠、萧孝子祠、金龙四大王庙、观音山寺、法净寺等寺庙。
7.投资慈善事业。徽州商人积极投资慈善事业,解决社会危难。同治时期苏州安徽会馆接受捐银8 820两,解决在外的徽州人的危难问题。宣统元年徽宁商帮在上海建徽宁医治寄宿所,供无钱治病的徽宁人服务[5]。徽商出资支持政府建扬州普济堂、瓜州普济堂、江宁普济堂、苏州普济堂,收养老人、贫民。在扬州、仪征、瓜州建育婴堂,建药局防疫,设救生红船,设义渡,投资开沟开井,修桥铺路,疏通河道等。
徽商对于组织的外部公众的公共关系活动,改变了公众对于商人的成见。使社会正确认识了徽州商人。徽商通过投资鼓舞人心;通过文化活动沟通人心;通过赈济稳定人心;通过义举表白公心;通过对军政的赞助表示自己的壮士之心;通过对危难人士的救助,表示商人的爱怜之心;通过修桥铺路、亭台楼阁,表明徽商对于公益事业的热心;通过对公馆、会馆的建设与投资,表明徽商对于乡情乡谊的关心。谁说“无奸不商”?事实说明,正是商人的商业活动,使得明末清初的经济大发展,商人的公共关系活动,促进人们理解商人、理解商业活动,理解新生活奔向新的文明。
五、徽商公共关系的特色
徽商实事求是,开展公共关系活动独具风格,他们寻求机遇,富于创新。他们在有影响力的知识分子与官吏中开展公关,达到了良好的效果。徽商公共关系特色大致是:(1)皇帝南巡,积极迎驾,利用机会开展服务性的公关活动。(2)积极接待各界名流,与他们酬唱应和,广泛接触,开展交际型公关活动。(3)设馆招纳贤士,解决他们的经济困难,让他们提供信息,参谋筹划经营,开展建设性公关活动。(4)组建诗社等文化活动,提高徽商的文化形象。(5)招揽各种戏班到扬州唱戏,说明徽商是新文化与多元文化的支持者。(6)各种艺人、匠人帮助徽商建设园亭,促进的建设技艺的发展。这是徽商广泛而长效的公共关系活动。(7)赞助官方与私人的刻书,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开展具有传承性的公共关系活动。(8)支持钟表、罗盘、开门的机器人的研制,开展创新性公共关系活动。(9)支持政界赈灾与基本建设,广泛开展具有道义性的公共关系活动。(10)支持军界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关心国事政事,开展核心决策的公关活动。
徽商利用诗会、文会、庙会、迎驾、宴会、赞助与捐献活动会、节日与庆典活动、仪式与竞赛,进行公关。他们认真计划、精心设计,达到良好的效果。
公共关系活动是严格的规范化的行为,徽商有严肃的公关活动,也有庸俗的公关活动。徽商报效于社会与宗族,他们也拉关系、走后门。他们进行公共关系活动的宗旨是进行信息传播,端正经营形象,讲诚实、守信誉。徽商成为全国著名的商帮,与其组织内部公众的公共关系活动,外部的公共关系活动密切相关。良好的商帮,必有良好的社会形象。
六、结论
明清之际的徽商投资于公益会馆,做好同乡人的公共关系;投资于氏族祠堂,做好本宗族人的公共关系;投资于文化事业,做好社会人的公共关系;投资于交通事业,做好物资与人际交流的公共关系;投资于赈灾事业,做好扶危救难的公共关系;投资于寺庙道观,做好宗教方面的公共关系;投资于医疗保健事业,做好众人保健的公共关系;投资于政府军费开支,皇帝南巡的接待工作,做好军政的公共关系;通过一系列的公共关系活动,说明了徽州商人是儒商,是既谋利又谋义的商人;说明商业是社会发展的桥梁,为社会积累财富的重要方式。谋义与谋利不是二律背反的事,没有大利之累积,就没有大义之作为。
徽商大量资金投入维护封建统治与宗法制建设,其公共关系的成果没有推动新的生产力的发展,但是他们在公共关系领域有很多开拓与建树。
参考文献:
[1]歙县许氏世谱[Z](第五册)/明故青麓许公行实/明隆庆抄本.
[2]王启敏.徽文化新论[M].合肥:黄山书社,2007:99.
[3]李斗.扬州画舫录:第4版[M].北京:中华书局,2004.4.
[4]许承尧,黄宾虹,等.民国歙县志卷2,营建志.学校.
[5]徽宁医治寄宿所辑.徽宁医治寄宿所征信录,1912年印本.
[6]杭州胡庆余厅堂“戒欺”匾题跋.
[7]冯梦龙,喻世名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M].合肥:黄山书社,1995:2.
[8]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M].合肥:黄山书社,1995:2.
[9]歙县《许氏统宗世谱》,明故青麓许公行实,嘉靖刊本.
[10]《黟县三志》卷15 舒遵刚传,同治9年刊本.
[11]仲氏/同治《盛湖志》卷4.公署.学会/1924年印本.
[12]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徽学[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
[13]《江淮论坛》编辑部.徽商研究论文集.安徽人民出版社,1985:10.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ublic Relations of Huizhou Merchants
SANG Liang-zhi
(The Management School of Anhui UniversityHefei 230039, China)
【关键词】新媒体;数字知识;文化
随着技术的革命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兴起,新媒体正取代报纸、广播和电视等传统媒体,深刻“卷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特别是人们的精神生活。原因在于,新媒体的开放性与动态性带来了“知识的解放”,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和途径越来越多样化,新媒体成为人类获取知识的必备桥梁和纽带。在新媒体环境下,数字知识传播不再是单纯地把知R由纸上搬到平台上,事实上,真正的变革在于个体参与。知识在个体的转发、评论、修改中,不断被创新,知识成了一个动态的再创造过程。同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经验借助新媒体快速便捷的传播技术,不断上升为知识,并被传播、被补充、被修正,实现了知识交流、融合、创新,知识就成了不断流动不断完善的“活”的文化。
一、新媒体与知识的解放
纵观传播媒介发展的历史,媒介在人类知识的保存与传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知识最先存在于人类的语言中,人类依靠口口相传,完成了知识与生活经验的传承。文字的出现是知识存储与传播的一次重大的革命,借助于文字,人类可以把知识记录在固定的载体上,这样就可以把知识信息带到远方,知识的传播也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着现代机器印刷术的发明,各种印刷体开始进入大众的日常生活,并直接催生了现代媒体――报纸的出现,使得知识传播在空间上进一步得以拓展。不可否认,媒介在知识领域的传播促进了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但是,在传统媒体与人类关系中,传统媒体始终处于中心优势地位,掌握着信息的权力,整个传播的过程是一种单向、线性的传播,而受众则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主体性和能动性难以实现。即便是知识的传播大众化得到发展,但是由于传统媒体受资本和权力控制,知识为少数人所垄断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因此,知识在主要依赖于纸质媒介存在的状况下,知识的存在是相对静止的,传播的速度较慢,所在空间也是封闭的,只能满足少数人的需要。
而新媒体构造了一种知识的全新传播关系。新媒体实现的重要跨越是“人对人”的交往,从传统的由点到面的单向传播模式,发展到点到点、多点对多点等自由的传播方式,被称之为“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新媒体这种新的传播关系,也导致了全新的知识传播关系。在新媒体环境下,人和媒体之间的关系、人和知识的关系实现了改变。人既可以是知识的受体,也可以是知识的载体,知识的传播主体由精英转向社会大众。过去那种知识“传―受”稳定的单向度的传播情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形成了一种“传中有受、受中有传、边传边受”多向度的传播情境。①新媒体使得知识的传播者也变成了接受者,传播者和接受者两种身份在新媒体环境中“合二为一”,知识的传播和分享变得“触手可及”,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广、影响更深。
这一新型的传播关系所带来的直接后果,是知识的解放。(1)更加广阔的知识地图。由于网络空间的开放性特征,使得知识和信息具有海量性特征,人们可以通过各种媒体平台获取知识等。(2)更大的传播空间。网络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无穷的空间,突破了知识流动的时空限制。(3)知识获取更为便捷。新媒体创造了许多新的存在形式,实现知识的数字化,为知识打造了一个共享的空间,使得知识的快速传播成为可能,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和途径更为便利。(4)个性化精准化传播,为用户提供更为及时、便捷的精准化的信息,社会由“人找知识”到了“知识找人”时代。知识的解放使得知识与人、知识与社会的联系更为紧密,为知识社会化、知识的创新与再传播创造了条件。
二、新媒体与知识的社会化
知识的数字化并不是为了储存,更重要的是传播,经过“社会化”的过程普惠大众,提高整个社会的认知能力、创新能力,推动社会的进步。互联网为知识打造了一个极大的共享空间,新媒体创造了许多形式来实现知识的数字化,知识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
人类获取知识越来越便利。随着大量的数据库、数字图书馆以及相关学术网站和各种知识平台的不断涌现,人们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有用的资料。并且,知识的数字化得到国家层面的重视。近20年来,我国有计划地启动了公共文化服务和管理的数字化建设探索,各个地方也启动了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项目,探索出不同的模式。如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登录互联网,查询并获取公共知识及文化资讯,查阅或借阅图书等。另外,人们还可以通过各种搜索引擎,随时在互联网中瞬间获取知识,常用的搜索引擎有谷歌、百度、360搜索等。新媒体还导致了学习的革命,那就是网络教育的兴起。国内涌现出众多在线教育平台,如:百度传课、多贝网、好知网、几分钟网、第九课堂等,这种新的学习方式的核心在于知识的共享,凭借优质内容与高频互动的特点,成为目前最受欢迎的学习方式。新媒体在知识传播中快速、便捷、成本低廉,这都是以往媒体所不具有的,它大大促进了知识的流动与社会化。
新媒体对知识社会化的促进,更重要的因素还在于大众的参与。新媒体引发的交往革命,对知识传播最重要的变革,是对个体的再发现。这主要表现为,任何人都可以借助新媒体,从事知识的传播。新媒体极大地拓展了广大公众知识生产与传播的参与性。比如:维基百科、百度百科、互动百科都是自由的知识传播平台,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其中。另外,还涌现出了各种知识社区、知识问答平台,比较著名的有:知乎、果壳网、豆瓣、百度知道及爱问等。在“知乎”问答平台中,各行各业的问题都能找到答案,大量的行业精英都在上面分享着自己的专业知识、经验和见解;在“豆瓣读书”社区,用户可以分享读书心得,撰写评论,推荐书目;“百度知道”和新浪爱问则是一种互动式知识问答平台。新媒体为知识提供了多样化的平台,而这种多样化的平台在个体作用下,又被融合在一起,知识还可以在不同的平台及社区进行自由快速流动。
知识的社会化过程,其实也是知识的内化过程,它能够影响并塑造人的行为及价值观念,进而形成人的精神气质及文化素养,并且,这种社会化的过程不仅仅局限于知识和个体之间,而且存在于与他人的交流互动中。人们在不同的知识平台和知识社区中分享彼此的知识,对于个体价值与观念也起着补充与校正的作用,促进自我的形成与完善。这方面,符号互动论对意义及自我的产生曾给予了高度的评介:“自我是某种不断发展的东西;它不是与生俱来的东西,而是在社会经验过程和社会活动过程中出现的――也就是说,它在既定的个体那里是作为它与这种作为整体的过程,以及与这种过程所包含的其他个体的关系的结果而发展的。”[1]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即为“化人”,正是从这种意义上来讲,知识社会化的过程,既是一种文化过程,也是一个社会能动性、有机性、创新性不断提高的过程。
三、新媒体与日常生活的知识化
人类的知识来源于生活的实践,即人的日常生活与知识的产生密不可分。在中国传统的知识论里,一直强调知识作为一种生存方式,如:儒家的心性知识论,强调知识获取要有生命的感悟和体验,才能“知人”“知天命”“知礼”“知仁”等。而在现代西方知识论研究中,则特别明显地表现出了形而上学的特征,即过于偏重研究知识的本质及知识成为可能的条件,忽视知识获得过程的分析。知识获得过程的一个重要来源就在于人类的日常生活,现代西方知识论大大忽视了人的生存经验、实践智慧与实践的知识。20世纪中叶兴起的以波兰尼为代表的隐性知识论,则引发了人类对于实践知识的重视。波兰尼认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通常被描述为知识的,即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只是一种类型的知识。而未被表述的知识,像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是另一种知识。”[2]他把前者称为显性知识,而将后者称为隐性知识。按照波兰尼的说法,隐性知识存在于做“某事的行动中”,在本质上是源于日常生活的实践,它是人类对于生活的理解力、感悟力。这样一种生活的经验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可以直接作用于生活,在人类的认知过程与知识的创造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于人类生活的影响更大。从这方面来讲,隐性知识优先于显性知识。事实上,在当代西方哲学中,无论是强调“语言游戏”嵌入“生活形式”的维特根斯坦,还是倡导“以言行事”的奥斯丁;无论是提出“生活世界”概念的晚年胡塞尔,还是为了交往行动的有效性而创立“普遍语用学”的哈贝马斯;无论是创建知识社会学的舍勒、曼海姆,还是倡导“当下上手的”海德格尔式的存在主义,其共同的理论旨趣都是把知识奠基于人类的生存实践活动之上。[3]而为知识寻求形而上学根据之类的努力,则被斥为无意义的东西。如此看来,隐性知识越来越得到人类的重视。然而,由于隐性知识源于个体的日常生活体验,人们囿于自己的生活环境,在传统媒体单向传播的时代,很难将这种知识传递出去。
而新媒体的出现,则大大促进了隐性知识的社会化。新媒体掀起了人类交往的革命,人类可以足不出户实现“人对人”的交往。这种人类向自然状态下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回归,为精神交往、观念自由流动清除了障碍,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对于知识的产生具有关键性作用。在隐性知识的社会化过程中,人被赋予更多的主体性,人人都可以成为知识的提供者和创造者。人们在交往中赋予日常生活新的“意义”,并在互动中进行传播及诠释,达成共识,转化为“外显知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手机现已成为人不离手的“上网神器”,正是通过这种“口袋化”的媒体,人们可以便捷地记录自己的日常生活,分享自己的生活经验。人们可以在各种知识平台、知识社区分享自己的知识,实现日常生活知识的社会化,也可以在人们各自的群与圈里探讨自己的生活,演示自己生命的价值,创造符号与意义。这种知识的分享可以是文字的,通过文字聊天、转发、评论等;也可以是图片(照片)的,随着现代技术(美图秀秀、百度美拍)的发展,人们通过在朋友圈晒美食、晒购物、晒亲情、晒旅游等展示自己的生活,吸引别人来点赞、评论;还可以以视频的方式呈现,随着花椒及映客这些直播网站大量涌现,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全民直播”的时代,人们还以视频方式把自己的生活经验、生活智慧呈现给大众。而且,这种日常生活知识的传播并没有终点,它还将被复制、评论、再生产、再创造,如此,整个社会的知识创新能力被大大激活。
社会生活知识化本质上是一种知识的创新。新媒体不但实现了知识的社会化,即那些被描述为知识的显性知识的社会化,重要的还在于实现了隐性知识的社会化。知识不再是外在于人类日常生活的僵化存在,也不只是供少数知识精英拥有的理性化身,知识成为一种过程。在此过程中,人类新的生存体验不断被注入,知识在传递与分享中也不断被完善和丰富。以新媒体为标志的信息社会的核心要求就是“信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皆有可能成为知识,每个人都参与知识的生产和传播。日常生活的知识化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的创新,新媒体知识传播的互动化、情景化,赋予了人类生存实践新的文化意义及文化内涵,如创新了各种语言符号、图片、声音。而生活世界在新媒体的激荡下,也不再是一个客观的实在,而是承载了主观意义。这样看来,日常生活世界也成了一文化的世界,正是在知识的不断交流、碰撞与融合的过程中,新的知识、文化符号、价值观念、文化产品得以产生。
四、新媒体知识传播与社会的“共振”
人类的发展进步离不开知识的社会化,而知识的社会化需要借助于媒介。
上述分析表明,新媒体知识传播的革命带来了知识的解放,这种知识的解放不仅表现在知识的快速社会化层面上,更为重要的是,新媒体激活了社会日常生活的知识。新媒体把人类生存实践、生存经验、生存智慧这些隐性的知识显性化,并迅速传播。这样,知识与社会的关系就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在传统媒体知识传播的社会化过程中,社会一直是被动的施为过程,而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的“个体”,则是作为“沉默的大多数”中的一员被淹没其中。而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来看,社会在知识的产生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舍勒就曾指出,“所有知识,尤其是关于同一些对象的一般知识,都以某种方式决定社会――就其可能具有的所有方面而言――的本性”;“反过来说,所有知识也是由这个社会及其特有的结构共同决定的”[4]。另一位著名的知识社会学家曼海姆认为社会性因素,即所谓的“存在因素”或“超理论因素”,制约着人的认识方式,不同的社会环境的人产生不同的思想。马克思也有一个著名的论断,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在新媒体时代,社会的被动地位得以改变,新媒体赋权赋能于个体,使社会作为知识产生母体,其有机性和能动性得以彰显。
进一步分析,新媒体还带来整个社会结构的变革。新媒体的本质是深度的连接、深度的交往,它构成了一个“关系的社会”。人与人的联系性大大增强,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种新型的社会结构。这种新型社会不单指网络社会,即以数字信息关系为纽带,通过数字化的信息交往与互动而结合形成的人类共同体。它还指在现实社会中,一种世界普遍交往的社会结构。新媒体引起的人类交往的革命,使原来的社会结构壁垒被打破,中心化的组织被逐渐瓦解,大大加速了社会网络化的形成。这种网络社会是去中心化的,人们在平等交往的基础上,基于共同的价值观、兴趣爱好及共同的利益,构建不同的社群。常见的社群有:微信群、QQ群、微信公众号、自建APP等。这些不同的社群高度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就关注的共同话题交换意见,达成共识。于是,在这些社群里就有着共同的认知基础,具备了知识生产的共同语境,这对于知识的产生具有重要的意义。曼海姆就曾经认为:“知识从一开始就是群体生活的协作过程,在此进程中每一个人都在共同命运、共同活动和克服共同困难的框架之内表达自己的知识。”[5]并且,在社群中人的多种身份可以不断被置换,形成不同的“群”与“圈”,类似于马克思所谓的自由人联合体。这些由各种虚拟的社群所构成的社会相对于以前的社会,具有非常显著的独特性,社会不再是一个固定的实体,而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处于不断交往不断重构的过程,它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中。
这样的一种动态的新型的社会结构,大大促进了知识与社会的互动。新媒体促使了人类普遍的交往,正是在交往互动的过程中,形成了知识产生的心灵机制,人们在共同体彼此分享生活知识和经验,形成相对稳定的符号和意义,实现知识的创新。这不仅是实现了“知识的社会化”,还实现了“社会生活的知识化”。知识的共享与知识的社会化过程,促进了个人知识结构的变化;而个人知识储备的扩展又提高了人的认知能力,促使日常生活的经验升华为新的知识;接下来,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又反馈给社会。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也处于不断的转化之中,如此,知识生生不息,创新不止。因此,新媒体的知识传播不再是一种单向的运动,而是双向的流动。在此过程中,知识本身也l生了变化,知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时刻处于再创新再传播的过程。与此同时,在个体的参与下,“社会”也不再是超越主观的客观实在,而是主观不断参与建构的互动过程。因此,知识与社会之间不再是单向的决定关系,而是相互建构的辩证关系,通过不同的知识交流平台,使大众在彼此信任的基础之上相互连结、彼此分享,在联系中产生创新,在联系中产生共识,形成人类生活共同体。于是,知识与社会产生了一种“共振”现象,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知识与社会共振的结果,使社会也在朝向一种“知识型”方向发展,在知识的润泽下,不断趋于完善并产生新的知识。整个社会成为一个充满意义的世界,或者称为一种新媒体文化的世界。在这种新世界里,人的精神得以激活,人人皆是知识的分享者,人人又是文化的创造者;人是知识的主体,人又是文化的目的。新媒体使每个人的存在意义化,“我”就是存在,存在就有意义。这样,知识不再疏离人类的日常生活,也不再属于精英阶层。
五、结语
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求知是人类的本性”,唯有求知,才能使人的自我意识得以提高,并继续追求一种求真向上的精神状态,进而朝向更为自在自为的生存状态迈进。正是人类这种求知的本性,丰富了人类的知识,促进了人类文化发展。新媒体知识传播使个体的主体性得以凸显,实现文化与个体生活在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紧密联系,它使每个人都参与、创造、生产新的知识文化成为可能。因此,新媒体知识传播使文化运转了起来,再生产再传播,生生不息,活力四射。这是一场新的文化运动,它正不可逆转地改变着人类文化的发展方向,给人类文明带来巨大的变革。
(本文是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主办的首届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论坛:“数字知识传播与国家文化创新”的参会论文,本文在会议论文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并从谢新洲教授及孙少晶教授的演讲中获得一些启发,在此表示感谢。)
注 释:
①谢新洲教授主题演讲:《社会化、融合化与多元化――新媒体环境下知识传播的新特点与新模式》。
参考文献:
[1]乔治・赫伯特・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164.
[2]Michael Polanyi.The Study of Man,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
s,1958,p.12.
[3]俞吾金.从传统知识论到生存实践论[J].文史哲,2004(2).
[4]马克斯・舍勒.知识社会学问题[M].艾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58―59.
[5]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M].黎鸣,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39.
关键词:高职体育课程;职业核心能力;研究方法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步伐的不断深入,呈现出全体教师认真钻研教学工作,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良好态势,促进了高职体育课程的不断进步和体育课程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高职体育课程改革的核心价值在于彰显学生体质健康、职业体能、职业岗位技能以及岗位综合职业素质的迁移、可持续发展能力。国家为引导各高职院校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在体育课程中嵌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战略新兴(支柱)产业所需要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这既是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重要方向,也是顺应时展,增强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现实需要。新时期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中嵌入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方法,要着眼于有效地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不断拓展专业视野,进一步深化高职体育课程的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有效推进专业和课程建设,提高体育课程中嵌入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质量。
1.职业核心能力的概述
职业核心能力是人们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主要包括对事的竞争力、对人的影响力、对组织的领导力以及自己的个人成长,它适用于各种职业,有利于从业者适应岗位的变换,是伴随人终身的一种可持续发展能力,可以让人自信和成功地展示自己、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应用。学生们只有具备了职业核心能力,才能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重新获得新的职业技能和知识,所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是高职院校不可忽视的一件重要工作。现如今,企业对职业人的职业核心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培养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既能满足企业用人的需要,更能提高学生就业从业的竞争力。认清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性,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培养的路径,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合格人才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在高职体育课程中嵌入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既是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能力的迫切需求,也是学生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内在需要,更是高职院校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有人曾说过,一个人的成功,15%来自于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影响,85%则是靠他与别人的相处方式而得来的。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是当今社会对高职教育提出的现实要求,也是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高职院校有必要继续深化教育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形式的改革,并要特别强调社会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从思想、灵魂深处建立起崇高的使命感和人生职业价值诉求。
2.高职体育课程中嵌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现状
2.1与市场需求相背离
从职业经济和产业的角度来看,我国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中嵌入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面临着尴尬与困惑,对于如何适应市场需求、谋求一条能够经受市场考验的培养方法仍然是其普遍纠结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职体育课程中嵌入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从未脱离计划模式,几乎有关教育的一切教育部门都会经手,例如招生计划、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材等方面,无一能不经教育部门审批就堂而皇之地通过。从国家层面讲,兴建学校普及教育没有错,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接受教育渴望知识也是天经地义,问题出在中间环节,管教育的人不想管、不会管、不敢管,高职体育课程中嵌入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模式不能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而变化,教育模式也不能根据代际特征变化而变化,我国高职体育课程中嵌入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普遍与市场需求相背离。
2.2重理论轻实践
曾几何时,风光无限的高职院校学生成为了就业亮红牌的老大难,学生竞争能力差,特别是其体育课程嵌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模式的重理论轻实践是诟病之所在。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绝非精英教育,重理论轻实践,重荣誉轻经验,说明社会的普遍价值观需要改变,学历只是找工作的一个保障而非必要条件,衡量高职院校的人才标准不能只停留在纸上,全方位考量才是高职院校需要为学生打造的标尺。在这种嵌入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模式下教育出来的学生固然容易走向极端,有的艺术涵养不高,只会纸上谈兵;有的阅览大量书籍知识最后被各种教条捆住了手脚;还有的完全不屑前人总结的技巧真理,坚持要不走寻常路成为马云第二。可见我国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中嵌入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模式落后,重理论轻实践,重考试轻操作,这种落后,事实上已经潜移默化地被公众感知到了,只是公众不能确切地解读出来,所以只能跟着国家总体教育规划走,造成许多学生毕业后并没有掌握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
2.3高职体育课程中嵌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这个问题的出现还要归咎于我们国家的教育体系,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中嵌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设置与社会脱节,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呈现出就业困难的局面。高职院校师资流动大,收费低,学校的净利润率低,教学形式单一化,缺乏趣味性,加之课程组合体系混乱,教研没有形成良性循环,师资水平低下,课时设置不合理,最终导致受过体育课程中嵌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从业人员职业理念、专业精神的普遍缺失。以往的课程改革中出现的只是片面的、不合理、不完全的课程体系建设,大部分高职院校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体育课程中嵌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课程设计主要存在两大错误,一方面是课件的研发没有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设定应该学习的内容,另一方面在于每个专业的学生都应有不同的职业核心能力评价标准。
3.高职体育课程中嵌入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方法
3.1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体育课程中嵌入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模式高职院校要积极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体育课程中嵌入
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模式,系统筹划,不断把握教育政策的变化,关注教育环境中宏观和微观的信息,从收集市场信息入手,从各个渠道收集关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同类院校的各种一手和二手信息,不断修正与完善,然后对这些信息进行科学的、及时地分析评价,分辨其中的机会和威胁,从中挖掘市场空隙。同时,还要根据自身的校情、学情、教学能力和资源基础,分析自身的教研能力和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其未来就业能力,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做到趋利避害。为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提升学校管理服务人员的职业核心能力,进一步推进学校内涵建设,河北省邯郸市职教中心积极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体育课程中嵌入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模式,邀请国内知名专家、教育部职业核心能力师资认证培训师来校进行关于“职业核心能力”的主题讲座,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整体形象和职业核心能力。
3.2理论教育与实践教学要结合起来
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中嵌入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要积极与社会上的相关企业或工厂签订合作协议,充分发挥企业单位的社会效应,进一步推动“送学生到企业”、“请企业进学校”的工作贯彻落实,积极拓展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中嵌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新途径,同时为推动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发展,树立学生正确的学习意识、就业意识,提高高职院校理论教育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协议是本着“合作教育”的原则,以充分发挥双方的各自优势为出发点,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而签订的实践教学协议。这意味着高职院校与相关企业结成了友好协作单位,相应的企业将作为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中嵌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为学院的实践教学工作提供支持与合作。理论教育与实践教学的相结合,一方面可以为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中嵌入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提供一个直观、清晰的社会课堂,另一方面也为企业的招兵买马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能够更具体、真实地了解到当今大学生在提高职业核心能力方面的学习需求,从而在今后送企业进学校等活动中达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的效果。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在体育课程中嵌入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别注重理论教育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不断与当地知名企业进行深度合作,从专业设置、专业建设、在体育课程中嵌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设置、教学计划进程到学生就业都与企业专家进行全程合作,在提高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3.3科学、合理地设置体育课程中嵌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要与时俱进,适时修订体育课程中嵌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方案,深入思考如何为学生构建科学、合理的体育课程中嵌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课程知识体系,认真梳理专业课程设置,不断推进各个专业的交叉与融合,凝练特色,突出专业特点,使专业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才成长需要。此外,还要重新体育课程中嵌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必修教材、教学顺序和内容,课程体系按照知识体系设置,遵循学生的认知习惯和接受能力,适时增加一些全新的技巧训练方法,使课程设置更合理、更科学、更系统,也更加适合接受体育课程中嵌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学生。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只有通过良好的课程体系,才能获得令人认同的专业知识,高职院校只有整合体育课程中嵌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源流”,构建体育课程中嵌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体系,加大扶持力度,建立体育课程中嵌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基金和资助体系,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建立向企事业单位不断供给人才的长效机制,才能营造体育课程中嵌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文化氛围,不断拓宽人才培养渠道。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结合当地民族文化深厚的特点,在设置体育课程中嵌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过程中,不断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积极引进职业艺人走进职业学校课堂,在学校开展苗族刺绣、苗画绘画、苗族舞蹈培训等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学校积极传承民族文化,开发出一系列文化旅游产品,为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总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中嵌入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要不断深化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构建以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专业课程体系,逐步实现专业课程与工作岗位、课程内容与岗位技能的有效衔接,将课堂教学延伸到校内、校外的实训基地,让学生更加贴近企业、贴近生产一线,实现从学校到社会、从理论到实践、从模拟岗位到实践岗位的无缝对接,不断提高高职体育课程中嵌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参考文献:
[1]金玮,徐晓斌,季勋龙.情景模拟教学在高职体育课中的应用研究———以运动安全与救护模块为例[J].新丝路(下旬).2016(11).
[2]冷爽,张秀莲,陈军.以职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选项课改革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
[3]裘友凤.高职体育多元智能教学方法的应用探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11).
[4]苏醒.高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调查与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6(12).
[5]林涛.高职体育课程改革与综合评价体系现状分析[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3).
[6]黄孟.以就业为导向视野下的高职体育如何进行教学改革[J].快乐阅读.2016(16).
[7]王凤仙,娄会俊.探讨当前高职体育的困境与突破[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5(01).
[8]张劲.高职体育对学生就业的作用与影响[J].才智.2015(21).
[9]李幸幸.高职体育课程特点新论[J].知识文库.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