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06 12:51:17
导语:在能源安全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资源民族主义与国际能源安全的关系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进行生产的主要物质基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与人类认识和利用能源的历史密切相关。在当代,能源资源及其开发利用,不仅直接影响着人类文明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引发的能源安全问题对世界经济安全和国际政治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同时,能源是现代经济的“血脉”,在社会经济体系中占据着突出重要的地位。
尹晓亮在《资源民族主义语境下日本能源外交的新策略》指出:随着资源民族主义日益膨胀,日本在能源外交之路上推出的新措施:一是快速提升与中亚国家的合作关系,以期进一步拓宽能源进口源;二是在保持与中东传统友好关系基础上,通过合作方式和合作项目等方面的策略创新,寄希望于深度强化双方关系;三是积极与中印等能源消费大国合作,以求提升国家形象。
关于资源民族主义与国际能源安全的关系方面,就我所能收集到的资料看,国内学者在这一方面研究出的成果是非常有限的。其中,王冠九在《资源民族主义与国际能源安全研究》中指出:资源民族主义是把双刃剑,资源民族主义影响国际能源安全的途径和方式。探究对近年来国内资源民族主义,同时,指出资源民族主义影响着国际能源经济安全、政治安全和军事安全。
二、近年来资源民族主义发展趋势
国内关于近年来资源民族主义发展趋势的研究性文章涉及较少,大多以时事报道为主。其中,在2012年7月4日的《世界金属导报》第F02版指出了资源民族主义的三个趋势:一是澳大利亚2010年提出的对采矿业征收资源超额利润导致世界上出现一连串连锁反应;二是许多新兴国家政府现在寻求首先在本国进行选矿而不是出口;三是许多新兴国家政府现在寻求确保拥有本国矿山的所有权。另外,2012年5月12日的《中国经济导报》第B03版中也提出资源民族主义扩散的趋势:“以往资源民族主义多出现在非洲国家,然而目前这一趋势正在向发达国家扩散。”
关键词:石油贸易;贸易流向;优化及保障
一、世界石油贸易流向综述
(一)石油贸易流向的概念及模式
1.石油贸易流向的概念
贸易流向是指贸易的地区分布和结构,通常表示为某地区贸易量在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从这个意义上讲,石油贸易流向就是某地区石油贸易量占石油贸易总量的份额,因我国是以石油进口为主的国家,研究石油贸易流向主要是研究某地区石油进口量占我国石油总进口量的比重。另外,贸易流向包括两个不可分的因素:贸易的方向以及贸易的规模,在讨论石油贸易流向问题时,必须兼顾量的差别。
2.石油贸易流向的基本模式
在目前油价较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的贸易流向模式大致可分为三种,并有各自的特点。战略导向型,即国家根据自己长期发展战略的需要来选择贸易伙伴、地区及贸易量;经济导向型,即出于经济考虑,如考虑能源运输成本或本国产业经济发展规划的要求,选择贸易方式;地缘导向型,即在扩大贸易伙伴时,更多考虑地理位置临近或者有着地理运输优势的国家作为潜在或现实的贸易伙伴。
(二)国际石油贸易整体环境
宏观环境是研究问题的出发点,作为石油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石油贸易流向必须结合当前国际石油贸易的整体背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全球经济的区域结构变化助推国际石油贸易;(2)石油金融市场对现货贸易的影响越来越大;(3)世界石油地缘政治格局呈现多元化态势;(4)替代能源引发石油贸易格局演变。
(三)世界石油贸易流向未来趋势
当前,世界石油贸易流向在出现新的分化组合,多元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整体看来,欧佩克的统治地位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世界石油贸易逐渐向俄罗斯、非洲等非欧佩克国家偏移,正确分析世界石油贸易流向趋势可以避免无谓竞争,有利于我国石油贸易流向的优化。主要表现在:(1)欧佩克石油贸易份额将有所降低,但总份额及发展潜力仍很大;(2)俄罗斯是未来石油贸易流向的重点地区;(3)里海地区贸易量增长潜力与障碍并存;(4)拉美国家石油贸易前景广阔;(5)非洲是各国实现石油贸易流向多元化的重点地区。
二、我国石油贸易流向现状分析
(一)世界石油储量分布及发展趋势
1.现有储量分布
世界石油资源的分布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除在陆地上有大量分布以外,近年来海底石油的探明储量增长很快,现在海底石油的探明储量已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1/4以上。世界石油资源大都分布在发展中国家,其分布规律为西半球多于东半球;在五大洲中,大洋洲最少,亚洲最多。世界原油分布极不均衡,仅中东地区就占55.58%的可采储量,美洲、非洲、东欧及前苏联、亚太地区,分别占24.78%、8.72%、7.45%、2.53%。
2.能源发展趋势及未来油气生产预测
从未来世界经济、能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角度,从能源发展的资源基础和技术发展的可能性出发,预测油气生产和其他能源的发展结构,可以比较科学地反映客观规律。石油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正逐步下降,而天然气则是主要的替代能源,将成为21世纪的主力能源。
(二)我国石油贸易流向状况分析
1.贸易来源。中国近年来虽努力分散原油进口来源,大力实施石油贸易来源多元化战略,但进口来源单一的状况并未得到有效改善。具体到国家来讲,2007年我国主要从沙特、俄罗斯、伊朗、安哥拉和阿曼五国进口原油,自每个国家进口的原油量,均超过了1 000,合计为9 069万吨,占当年原油进口总量的61%。其中,沙特、安哥拉和伊朗分别以16%、15%、13%位居前三位。
2.贸易方式。当前,参与国际石油贸易的方式主要有四种,即现货、期货、长期合约及获取份额油等,我国的石油贸易方式主要集中在现货,期货很少参与,长约及份额油的获取都非常少:有关资料表明,我国石油贸易中,份额油只占进口石油的不足20%,现货采购达50%,长约油仅为50%(日本高达90%);我国缺乏充足的储运设施,期货市场刚刚开设燃料油期货,原油期货仍未启动。国际油价的定价权在期货,我国虽然是国际石油市场的“战略买家”,但仍无定价权。
3.运输状况。相较而言,海运石油的成本较低,管道运输相对可靠,铁路运输虽然运量有限,但是陆地线路对于国家能源安全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我国目前的石油进口方式,主要以海运为主,采用管道运输的石油主要来自中亚,而来自俄罗斯的石油基本是通过铁路运输。
4.小结。综合以上分析,整体看来,我国非洲、南美地区的石油贸易份额逐渐增大,石油贸易流向进一步多元化,但进口来源仍较为集中,主要是中东和非洲,而与我国有着良好地缘关系的俄罗斯中亚地区的贸易份额则相对不足,甚至呈现缩减趋势。具体来讲,我国目前的石油贸易流向也存在一定风险:(1)运输风险。(2)中东作为贸易主流向有一定风险。(3)与美国可能产生较大冲突。
三、我国石油贸易流向优化及保障措施
(一)我国石油贸易流向优化策略
1.石油贸易来源多元化。从地理位置上看,我国北依俄罗斯,西临中亚,与我国接壤的东南亚地区也有很丰富的油气资源,我国获得充足的油气供应,有很强的地缘保证。同时,随着我国进一步健全运输管线建设,中东海湾地区的石油输送安全性也将大大提高,我国与中东地区的石油合作也将进一步加强。
2.石油贸易方式多元化。国际石油贸易主要有三种方式,即分成油、长期供货合同和现货期货贸易。为了提高我国石油贸易方式的合理性,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1)为了保证中国对石油资源获得的稳定性,进口原油的贸易方式应以长期合同为主,应占60%以上。(2)国家间贸易多样化。(3)大力发展石油期货贸易,参与石油金融市场,规避石油进口和价格风险,争夺石油的定价权。我国可在借鉴国际石油贸易市场多层次性、交易方式和交易主体多元性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国内实货交易市场,有步骤地推进期货市场的建设,形成现货、远期、期货为重点的多层次、开放性的市场体系和交易方式的多元化。
3.构建“蜘蛛网”式战略运输线路。海运作为我国的主要石油运输方式,其运输能力和风险抵御能力都不足以满足国家能源安全的需要。结合我国的地缘特征和世界石油储量分布,我国要保障石油运输线路安全,应以石油管线为主,大力构建“蛛网式”战略线路,有效解决我国对马六甲海峡的过分依赖和我国周边陆路运输能力严重不足的问题。具体讲可分为以下两个方面:(1)获得印度洋的入海口;(2)构建俄罗斯、中南亚陆地运输体系。
(二)我国石油贸易流向优化保障措施
1.提高国内供给能力,适当控制国内需求和适度进口。提高国内石油供给能力是未来解决石油供需缺口最基本的一步,建议我国优先加强国内勘探,努力增加石油后备储量,保持必要的石油自给率;鼓励中国海上合资原油销往国内。在控制国内需求方面,应适当控制一次能源消费中石油比例增长的速度,大力发展可替代能源;利用税收作用,抑制石油消费。适度进口应是实现油气资源进口尽可能地满足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际需要。
2.充分利用当前经济危机,提高石油贸易主动性。经济危机下,很多国家需要资金救市,我国庞大的外汇储备找到了有效的投资渠道。一是可以对政治友好国家进行经济援助,为石油贸易创造良好的国际关系;二是可以用外汇与油气资源丰富的国家开展油气资产交换,比如我近期实现的中俄“贷款换石油”交易,为保证本国能够拥有长期稳定的油源供应奠定了基础,并正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国际石油交易的格局,使之朝着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发展。
3.和谐发展国际关系,保障石油供应稳定性。发达国家与我国的石油竞争,最终要通过石油输出国来实现。我国应该继续发挥能源外交优势,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发挥中国经济崛起的优势,将石油合作纳入全方位的合作中,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性的各种对话和交流,特别是与国际能源机构和石油输出国组织的交流,深化原油资源合作,提高对资源的获取能力。
4.健全石油政策和法规体制,推进石油产业市场化。欧美等石油生产国和消费国在立法的基础上,通过政府制定政策、监管机构统一监管、企业商业化运作等途径,形成了普遍认同的石油管理体制,实现了规范的能源产业市场化运作,也为我国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在市场化建设方面,引入竞争机制,取消上下游领域和南北海陆地域的限制,形成统一开放、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为石油企业开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结论
我国的石油贸易流向关系到我国能源安全,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平稳、快速的发展。研究的过程中,主要得出了以下结论:(1)由于石油本身的特殊性,石油贸易流向的研究不应该仅仅局限于石油进口来源地,也应包括石油贸易方式和运输方式,石油贸易流向的优化也必须从这几方面展开。(2)石油贸易流向的研究必须紧跟世界能源安全的新观念。(3)“石油衍生品”市场地位空前提高。(4)我国石油贸易流向多元化应是贸易来源、贸易方式及运输路径的系统多元化,相关策略制定应该充分结合地缘特征,构建以俄罗斯—里海及东南亚地区为主的贸易多元化体系。
参考文献:
[1]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经济安全研究中心.全球能源大
棋局[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5.
[2] 蔡睿彦.中国对外贸易流向问题研究[D].福州大学2005年
硕士论文.
关键词:煤炭行业;紧缺人才;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A
一、项目背景
能源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中国作为一个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能源安全已经成为维护经济安全、政治安全乃至国家安全,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煤炭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和工业原料,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我国能源的国情是富煤贫油少气,煤炭储量占能源资源储量的90%以上,因此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煤炭仍将是我国的主要能源。但我国煤炭工业与世界主要采煤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产业群分散,采掘机械化程度低,用人多,效率低,安全状况不好,污染严重等问题。导致了我国煤炭工业人力资源整体质量偏低,专业技术人才缺口较大,特别是煤炭主体专业人才极为匮乏。
目前96%的煤炭企业缺机电专业人才,88%的煤炭企业缺采矿专业人才,地质测量、通风与安全、煤化工等专业人才也是异常紧缺,已成为制约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和导致煤炭工业科技水平低、增长方式粗放、安全事故多发、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治理滞后的重要因素,严重影响了煤炭工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对国民经济特别是能源安全构成了极大威胁。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矿业大学成人教育一直坚持立足行业,办有自己特色的继续教育,通过高校和煤炭行业、煤炭企业的全面合作,采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为煤炭行业主体专业紧缺人才培养尽职尽力。在煤炭这一艰苦行业,继续教育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二、合作单位及项目规模
学校成人教育充分发挥煤炭行业龙头高校的优势,与煤炭行业、企业广泛合作,每年不间断地为煤炭企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目前已与国资委直接管理的特大型企业神华集团、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公司、华电集团等;省国资委管理的亿吨级煤炭企业山西焦煤集团、冀中能源集团、淮北矿业集团、徐州矿务集团等;地方煤炭企业和民营煤炭企业,甚至还有司法系统劳改企业等50多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采用“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模式,为企业培养煤炭主体专业紧缺人才。
自2004年以来,与学校签订“校企合作”协议的煤炭企业逐年增加,这些煤炭企业根据自身的人才需求情况,于每年春季或秋季将通过层层选拔的学生分层次、分专业送到学校进行脱产培训,平均每年送培人数约1000人。到目前为止,累计为煤炭企业脱产培养煤炭主体专业紧缺人才达万人,成为煤炭行业重要的“订单式”人才培养基地,为煤炭行业紧缺人才的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项目运营模式
(一)行业推广
煤炭行业“订单式”人才培养于2004年在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公司、淮北矿业集团和山东里能集团三个煤炭企业试点,开办了专科层次的《测绘工程技术》、《煤矿开采技术》、《矿井建设》、《机电一体化技术》四个专业,共计接收企业委培学员250人。
通过学校和煤炭企业的广泛合作及煤炭企业之间的相互交流,煤炭主体专业紧缺人才“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很快被煤炭企业认可,成为煤炭企业为本企业培养紧缺人才的主渠道。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公司、汾西矿业集团、冀中能源邢台矿务局、冀中能源峰峰矿务局、山西霍州煤电公司等企业几乎每年不间断地将企业优秀青年及专业技术人员送往矿大培养。
目前,“订单式”人才培养已经从开始的专科层次,拓展到专科、高中起点本科及专科起点本科层次,专业从原来的4个拓展到现在的15个,平均每年新接收“订单式”人才培养学生约1000人,在校规模达3000余人。
(二)生源结构
煤炭行业“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学员是通过“校企合作”的选拔方式严格筛选的,生源来自三个方面:一是煤炭企业面向社会招工招生的生源,二是煤炭企业生产一线的优秀青年职工,三是煤炭企业未就业的职工子女以及非煤专业大学生(如医学、会计、计算机等专业毕业生在煤炭企业无法就业,送入学校转专业学习,学完再就业)。
(三)经费来源
在职人员带薪学习,煤炭企业负担学费,学成后调整到煤炭企业相应的技术岗位上工作;职工子女、社会青年和煤炭企业签订用人协议,学费先由个人支付,学成后服务于煤炭企业者报销学费并安排工作。
(四)开设的专业
煤矿开采技术、矿山机电(机电一体化技术)、测绘工程技术、矿井建设、矿井通风与安全、地质测量、矿物加工工程、热能动力与装置、选煤技术、采矿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地质工程、选矿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等本、专科专业。
(五)教学模式
所有煤炭行业“订单式”培养的学员,采用的是“理论+实践”的分段教学模式,一般专科为“2+0.5”、本科为“3+0.5”、专升本为“2+0.5”,“+”号前面表示学员在高校学习理论课程的时间,“+”号后面是学员回送培单位现场实习、论文设计的时间。理论教学时间根据不同企业、不同专业略有调整,回到企业实践的时间均为半年,如冀中能源邢台矿务局专科层次的教学模式执行的是“2.5+0.5”,本科层次的教学模式是“3.5+0.5”;汾西矿业集团专升本层次的教学模式是“1.5+0.5”。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在三个方面体现人才培养的“工学结合”:一是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的“工学结合”。“订单式”人才培养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等由高校与企业共同研究确定,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设专业,根据岗位定课程。相同专业不同企业的专业模块,其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各有不同,这充分体现了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工学结合”的要求。
二是实习、实训的“工学结合”。“订单式”培养的学员学习过程中的实践环节是在企业进行的,在企业的工程师现场指导下,通过“顶岗实习”结合企业实际生产岗位消化吸收专业知识,从而实现实习、实训的“工学结合”。
三是毕业设计的“工学结合”。“订单式”培养的学员以所在企业的生产实际和工程技术要求为背景拟定论文选题,在高校教师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共同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论文完成的过程就是解决企业实际技术问题的过程,是“工学结合”的过程。
(六)知识结构体系
“平台+模块”的知识结构体系,体现了“订单式”人才培养的特点,“平台”体现了专业的知识结构层次,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平台,专业基础课程平台,专业必修课程平台,专业选修课程平台,实践环节平台;“模块”就是每一个“平台”具体课程的延伸,每一个课程模块都对应相应的学分,每一个“平台”都规定最低学分要求。不同企业相同专业的知识结构体系是有区别的,“平台”的搭建是一样的,但“平台”下面的课程“模块”可以根据企业的不同要求进行适当调整,这就形成了适合企业个性要求的课程“订单”。
(七)师资构成
“订单式”人才培养采用的是“双师”型教师队伍,理论教学中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引进兄弟院校和科研单位的优秀教师、研究人员执教,实现高校与高校、高校与社会教育资源的整合,同时把校外的学术动态、技术发展思路以及管理理念带到学校。
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任务由学校相关专业学院的教师承担,专业负责人严把主讲教师上岗关,聘请中级及以上职称的教师授课,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实践环节由学校专业教师布置任务,企业的专家及工程师现场指导,学校教师定期检查学员实践环节的进展情况,把企业专家、工程师吸纳到兼职教师队伍中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八)教学管理
采用学校与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联合管理的模式,在校学习理论课程阶段,主要由高校进行管理,企业定期派专人检查指导工作,有的企业还派出专人跟班管理,与学员同吃同住,随时了解学员的学习、生活情况;实习、论文设计阶段由学校成立实践环节指导小组,学校专业教师任组长,指导教师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组成。学员以所在企业的工程技术为背景拟定论文选题,企业工程师在现场指导学员进行相关数据的采集、材料的遴选、现场实际操作等,学校指导教师不定期地到现场检查学员实践环节的进展情况,论文完成的过程就是解决企业实际技术问题的过程。
(九)质量保障
对企业送培的学员采取的是成人脱产班的管理办法,专门的教学管理机构保障教学的正常运行;专门的学生工作部门保障学员的思想工作及开展丰富的课余文化生活;专职班主任进行日常管理,确保学员在校期间的安全稳定。教学监控采取随堂听课、期中教学检查、督导指定听课、任课教师例会、学习委员例会等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反馈信息,确保教育教学质量。进入实践环节后,主要由送培单位进行管理,送培单位根据学校对学员实践环节的学习要求,组织所属相关单位有关人员分组管理。自始至终保持送培单位与学校的沟通联系。
四、项目创新点
一是生源组织的创新,实现了招生、招工相结合。
二是根据企业的需求制定培养方案,从确定教学模式并到学校脱产培训,与传统的函授、夜大学教育相比加快了人才培养的进程,真正实现学校培养与企业需求的“零距离”。
三是创新了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企业用人单位及高校共同参与的管理模式。
四是创新了“平台+模块”式“订单式”人才培养知识结构体系,实现了煤炭行业学历及非学历继续教育的学分积累、学分互认及学分转换。
五是“订单式”人才培养真正做到培养目标、培养计划、管理过程的“校企合作”及课程设置、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的“工学结合”。
六是实现“理论与实践”、“课程与岗位”、“毕业与就业”的无缝对接。
五、项目评价
2006年,《教育部简报》第177期报道了中国矿业大学从五个方面为煤炭行业培养紧缺人才的情况,其中就有学校成人教育《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煤炭企业应用型人才》的报道。
2006年,《中国煤炭报》刊登了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公司与中国矿业大学开展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报道:“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式’脱产批量培养企业生产第一线的技术人员,是解决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公司当前技术人才短缺所采取的重大举措,是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实施发展规划,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内在需求,是解决企业生产一线人才匮乏的有效手段和途径”。
2006年,在教育部召开的成人高校招生统考20周年纪念大会上,中国矿业大学作为全国普通高校的惟一代表,作了题为《立足行业、面向地方,办有特色的成人教育》的专题发言。
2010年9月,在教育部学生司召开的《2010年全国成人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工作会议》上,中国矿业大学又一次作为全国高校的唯一代表作了大会典型发言。
2012年,在教育部举办的“高校继续教育改革发展研讨会暨高校继续教育服务学习型城市、学习型企业发展论坛”会议上,作为50所“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建设”项目选出的4所发言高校之一,作了“行业继续教育体制、机制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的汇报发言,其中就包含“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及实践。
一、日本经济转型的背景
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日本从西方国家引进技术再经过吸收和改良,节约了开发成本,缩短了开发时间,利用后发优势很快发展成为经济科技强国。但进入21世纪后,“模仿”空间几乎饱和,“重技术,轻科学”的发展模式已经不再适用。战后日本逐渐实施的“贸易立国”、“技术立国”战略已经无法给日本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甚至无法使日本摆脱长期的低迷。而新古典增长模型增长认为旨在通过增加积累提高长期经济增长率是无效的,内生增长理论也开始关注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足以见得“创新”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此时日本政府认识到,必须进行独创性研究与开发,从“模仿”走向“创新”,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 摆脱其经济长期低迷的困境。1995年日本政府提出了“科学技术创新立国”战略,2002年将“知识产权立国”确定为国家战略,向“创新型经济”转型。
二、内生增长理论及国家竞争优势
内生增长模型认为增长的关键因素更集中于创新、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等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罗默(1990)将创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公式化,并认为长期经济增长率由社会中的总人力资本、研发部门人力资本配置以及市场利率共同决定;阿吉翁和霍伊特(2004)认为经济产出取决于中间投入的数量和质量,不同先进程度的中间产品体现了质量的改进,并且劳动力会逐渐从制造部门转向研发部分。迈克尔?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也认为一国的贸易优势更多地依赖于知识的创造和吸收,一国的产业创新和升级的能力成为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
对于日本而言,突破内生增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的因素首先在于克服资源环境对于经济增长的束缚,其次是知识的正外部性问题以及人力资本的提升。在资源环境的硬性约束下,日本需要依靠“产官学”合作、科技基础提升、人才战略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竞争优势来是实现经济的增长和可持续发展,把资源环境的约束和国内市场竞争的压力转化为竞争优势升级的动力。
三、构建创新型经济的政策措施
(一)能源战略:内外联合确保能源安全
2006年开始,能源已成为日本的国家战略,并逐步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能源政策,确保能源稳定供应,并积极推进节能和新能源开发。
1、发展新能源,能源结构多样化
1997年《促进新能源利用特别措施法》鼓励发展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 2004年《新能源产业化远景规划》目标在2030 年前把太阳能、风能发电等新能源产业打造为支柱产业。日本还推出绿色电能批发交易机制,2009年开始实行《太阳能发电剩余回购计划》。据IEA2000年的数据,日本能源采用量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和法国。石油供给比率计划从1990年的58.3%下降到2030年的37.2%;天然气的份额预计上升7.7个百分点;核能、潮汐、地热、新能源等也呈上升趋势。
2、确保传统能源安全
石油储备是日本的一项基本国策,21世纪以来日本大幅增加国家石油储备,截止2007年底,日本石油储备量仅次于美国。另一方面,通过进口地域多元化,进口能源结构多样化进行风险分散。
3、提高能效,构建节能低碳模式
首先,调整产业结构。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逐渐转向知识密集产业,预计2020年服务业比重达到61.3%;其次,提高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比重;再次,通过税收和补助金制度鼓励企业、家庭节能;最后,在法律层面对高耗能产品制定严格标准。从2000年到2007年世界主要经济体的GDP单位能源消耗来看,日本保持了较高水平,远超过美国等国家。在财政税收方面,日本对传统能源也进行了税率调整:
(二)“产官学”联合:促进研究成果向产业转化
在法律和政策钟茌方面,日本1998年通过了《大学技术转让促进法》;1999年制定了《产业活力再生特别措施法》;2000年制定了《强化产业技术力量法》;2001年提出3年内创立1000家大学风险企业;2003年“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使国立大学拥有更大自,知识产权归属得以明确,“产学"合作创新成为大学发展的重要内容,激活了科研成果与产业需求对接互动的多重机制。政府还着力建设“产官学”中介机构,资金支持方面,政府也给予很大支持。
(三)知识产权立国:重视基础研究
1995年日本提出“科学技术创新立国”战略,1999年制定《科学技术基本法》,并从1996年开始制定每五年期的《科学技术基本计划》。为创建以发展知识产权为核心的国家创新体系,2002年将“知识产权立国”确定为国家战略并通过了《知识产权基本法》,开始重视基础研究并强调创新。
首先,研究开发投资上升,基础研究项目、重点领域预算显著增加。世界银行数据显示,第二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2001―2006)开始后,日本R&D投入后上升至3.40%,超过了英美等国。其次,改善大学和研究机构设施,加强世界顶尖级国家基础技术研究。更加关注自然科学方面的诺贝尔奖获奖人数,在国际获得高度评价的基础研究论文比例,及申请国际专利的数量。第三,注重科学研究人员培养及其可持续发展,给予年轻研究人员充分发展空间。 目前日本科研人员已经达相当规模,2006年每百万人口中有5568.35人从事R&D研究,比OECD成员国平均人数高出2126.5人,在OECD国家中仅次于芬兰、冰岛等国。第四,重视数理基础学科教育,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日本开始关注基础人才的教育和培养,教育重点转向数理基础学科。2006年文部科学省出台《研究生教育振兴施策要纲》,充分培养研究生知识技术创新能力。“21 世纪 COE工程”选择 50 所大学,113个尖端项目进行重点研究旨在培养世界最高水平的科研基地。最后,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完善专利制度。2003年3月 ,日本国会批准了《知识产权基本法》,成立了知识产权战略本部;从2003年起制定每年度的《知识产权推进计划》。
四、评述及对我国的启示
从日本向“创新驱动型经济”转型的轨迹来看,政府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一,通过国家战略的设立确定一段时期内发展的主题和方向,每一个国家战略都基于当时日本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和问题。第二,在法律层面给予有力的支持,从立法角度为政策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的依据。第三,政府在财政补贴、税收方面给予新能源开发、“产官学”联合以及基础研究等支持。第四,政府充分发挥了宣传作用,对民众进行了指导和教育。日本在转型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中日两国发展价值观均含有民本思想,也有着相近的发展路径,许多经验和教训都值得学习和吸取。对中国实行创新型经济有以下启示:
首先,政府可以从政策与法律、技术、金融三方面进行间接支持和引导,将市场作用与政府职能区分,以制度上的引导替代行政措施,给予企业和研究部门自由的创新环境。
其次,中国应发展低碳经济,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立并完善能源储备体系,保障国内能源安全。
关键词 FTA战略 石油安全 启示
在多边贸易体制不断受挫,尤其是多哈回合谈判失败后,美国的自由贸易协定(FTA)战略如火如荼地展开。具体包括:2002年10月发起的以“开创东盟事业倡议”的名义与东盟10国分别开展的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或美国与单一的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2002年11月发起的美国与南非关税同盟FTA谈判;2003年11月发起的美国与安第斯国家的FTA谈判;2004年8月达成的美国与中美洲及多米尼加FTA;2003年6月达成的美国―智利FTA;2003年9月达成的美国―新加坡FTA;2004年8月达成的美国―澳大利亚FTA;2004年8月签署的美国―摩洛哥FTA;2004年4月发起的美国―巴拿马FTA谈判;2004年6月开始的美国―泰国FTA谈判;2005年3月发起的美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FTA谈判;2005年12月达成的美国―秘鲁FTA;2006年1月签署的美国―阿曼FTA;2006年1月签署的美国―巴林FTA;2006年2月达成的美国―哥伦比亚FTA;2006年3月达成的美国―马来西亚FTA;2007年2月达成的美国―韩国FTA。美国签署的FTA的数量正在不断扩大,从而形成一个FTA网,服务于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费国。其石油消费量历年均占世界石油消费总量的1/4左右,据美国能源信息署预测,到2025年,美国的石油消费将达到每天2730万桶,占世界石油日消费总量1.192亿桶的22.9%。与此同时,美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其进口量由1990年的每天802.6万桶增加到2005年的每天1352.5万桶,其中2000年至2005年六年间的进口平均增长速度达到4%,2005年的石油进口量已经占到世界石油进口总量的27.1%。由此可见,石油安全问题在美国国家安全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美国在实施FTA战略的过程中,有着比较显著的石油安全方面的战略考虑。美国运用FTA战略,通过加强与石油出口国及石油运输通道所在国的经济政治联系,从客观上促进和保障本国的石油供应。同时,石油安全问题敦促美国政府寻求与石油出口国之间的战略联系,以签署FTA的方式达到稳定石油供应的目的,石油安全是美国签署FTA的重要动因之一。
一、美国与石油输出国之间签署FTA的实践
从美国2005年的石油进口数据中可以看出,美国的石油进口以西半球为主,从西半球的进口量几乎达到总进口量的一半。其中加拿大是美国最大的石油贸易伙伴国,从加拿大进口的石油占总进口量的16.06%,在所有贸易伙伴国中占据首位。其次是墨西哥,比例达到12.18%。在以集团为单位的统计中,从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伙伴国的进口居首位,达到27.13%,从中南美洲的进口量居其次,达到21.21%;中东占第三位,达到17.34%;西非占第四位,达到14.37%。在美国主要的石油贸易伙伴中,有相当一部分已经与美国签署了双边或多边FTA,也有一部分已经列入美国FTA的谈判对象范围,或者与之谈判已经进展到一定程度,自由贸易协定的最后签署指日可待。美国FTA网络的石油安全布局清晰可见。
(一)通过北美自由贸易协定,锁定加拿大和墨西哥两个最主要的石油供应国。
1.美加自由贸易协定与美加石油贸易
美加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从1986年5月21日开始,到1987年12月10日达成协议,1989年1月1日起生效,共经历了一年半的谈判期和一年的国会批准期。协定签订之前,美加两国的能源贸易长期以来都是在政府政策的干预下,在充满矛盾的情况下进行的。1973年底,由于中东国家对美国实行石油禁运,美国面临石油短缺的危机,此时加拿大却临时停止了对美国缅因州的工业用油的供应。后来加拿大虽然恢复了这一供应,但它为了满足国内需求和维持储备,不断削减对美国的石油出口。加拿大向美国出口的原油从1973年平均每天132.5万标准桶下降为1980年平均每天45.5万标准桶。1980年,加拿大政府又通过“国民能源计划”,减少外国资本对本国石油和天然气业的控制程度。与此同时,加拿大为了减少石油出口,还对原油的出口价格实行控制,对出口原油征收出口税。这些政策加剧了美加两国在双边石油贸易上的矛盾。
对美国而言,如何减少对海外特别是中东石油的依赖,始终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课题。美国希望通过《美加自由贸易协定》有保证地获得加拿大的能源供应。双方经过谈判,达成了《美加自由贸易协定》的能源协议。具体条款包括:双方保证将在双边能源贸易中实现最大限度的自由;双方都不对双边能源进出口贸易进行任何形式的数量或价格限制。只有在能源枯竭、为了保持国内储备,或因受到军事威胁、涉及国家安全的情况下,才能对能源出口实施数量限制。但在实施这种限制时,实行限制一方必须保证对方能获得过去三年内其在本国能源供应中所占有的份额的能源供应等。协定签署后,美国当时的贸易代表克莱顿・尤特将能源一章称为“协定的明珠。”
加拿大是净能源输出国,美国是加拿大最大的、最重要的能源伙伴。2005年,加拿大向美国出口石油平均每天217.2万桶,占美国日石油进口总量1352.5万桶的16.06%,占加拿大日石油出口总量220.1万桶的98.68%。美加能源贸易在FTA签署后稳步上升。两国能源贸易因自然地理毗邻因素形成了加拿大西部油气供应美国中西部地区、加拿大东部近海油气供应美国东部地区的南北垂直贸易格局。美加之间紧密的能源合作关系是两国经济密不可分的一个具体体现,对美能源贸易为加拿大能源产品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构成了加拿大总体外贸顺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获得加拿大稳定安全的能源供应也是美国经济安全的重要因素。
2.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与美墨石油贸易
墨西哥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同时,墨西哥也是个石油生产大国。据BP公司统计,墨西哥2005年石油产量为每天375.9万桶,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4.8%。墨西哥是一个净能源输出国,多余的能源输出以原油为主。《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于1994年1月1日生效,其中的能源条款列于协定的第二部分货物贸易的第六章。NAFTA签署后,墨西哥成为美国最重要和最稳定的石油贸易伙伴国之一。以2005年石油贸易数据为例,美国从墨西哥进口的石油为每天164.7万桶,占美国石油总进口的12.18%,占墨西哥石油日出口总量206.5万桶的79.76%。美国是墨西哥最大最重要的石油贸易伙伴,而墨西哥是美国仅次于加拿大的第二大石油进口来源国。
(二)争取促成美洲自由贸易协定,稳定石油供给的总后方――中南美洲的石油供应
1.中南美洲石油储量及与美国的石油贸易情况
BP(2006)对2005年世界石油贸易的统计显示,除NAFTA成员国外,中南美洲是美国最大的石油进口来源地,占美国石油进口量的21.21%。同时,美国也是中南美洲诸国石油出口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中南美洲石油出口中有81.29%流向美国。美国从中南美洲进口的原油比例从1989年的14%稳步上升到2006年的19%,其波幅较之中东及非洲要小很多。所以对美国而言,保持稳定供应的石油总后方――中南美洲的石油供给对整个国家的战略意义显著。在中南美洲各国中,源自委内瑞拉的原油进口维持在总进口额的12―15%之间;源自厄瓜多尔的原油进口稳步上升,由1%左右上升至2006年的2.4%;源自哥伦比亚的原油进口由1989年的2.4%逐年上升到1999年的5.8%,后又下降到2006年的1.5%。
2.美洲自由贸易协定的提出及进展
1990年6月,老布什发表了《开创美洲事业倡议》(Enterprise for the Americas Initiative)的讲话,明确提出要建立一个将整个美洲(共34个国家,古巴除外)联系在一起的自由贸易体系(FTAA)。但随着谈判的深入,由于农产品补贴等问题无法达成共识,致使FTAA的谈判于2005年11月中止,至今没有突破性进展。
由于FTAA谈判的搁置,美国采取了逐步推进的策略,先与单个国家或次区域签署FTA。2002年12月,经过两年谈判,美智两国达成协议,并于2003年6月签署了协定。该协定于2004年1月1日生效,是美国与南美国家的第一个FTA;2003年1月,美国和中美洲国家发起FTA谈判。截至2004年3月,美国相继与萨尔瓦多、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和多米尼加分别达成协定。除哥斯达黎加以外,美国与各国FTA纷纷进入实施阶段。哥斯达黎加于2007年10月7日进行公民投票,结果有51.7%的投票者赞成批准美哥FTA,但该协定要付诸实施,还有待哥议会在2008年3月1日前通过13条补充法律。2003年11月18日,佐利克正式通知国会准备与安第斯共同体进行FTA谈判。2005年12月,美国与秘鲁完成了FTA谈判,并于2006年4月签署。2006年2月27日,哥伦比亚与美国达成协定,并于同年11月签署。由于玻利维亚和厄瓜多尔各自的国内政治原因,导致与美国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中止。
美国与中南美洲国家的FTA中并没有直接的石油条款,而是在投资条款中详尽地规定了成员方对另一成员方的投资者和投资进行保护。以美哥自由贸易协定为例,其投资条款被列于第十章,由投资条款、纠纷的解决以及三个附件组成。投资条款由范围和覆盖领域、与其他条款的关系、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待遇的最低标准、出现纷争情况下的待遇、充公和补偿、转移(主要指资本汇出)、表现的要求、高级管理和董事会、投资和环境、利益的拒绝、非常规措施和特殊形式与信息要求等十四条组成。条款非常详细,其覆盖的领域包括没有在附件中列明的所有领域。
对于FTAA,美国一直以来坚持采取多方措施继续向前推进。2007年10月10日,美国商务部部长卡洛斯・古铁雷斯出访巴西,与这个FTAA谈判最大的阻力国家的发展部、工业部和对外贸易部部长米格尔・若热(Miguel Jorge)进行商业对话,并于11日发表了商务对话的联合声明,声明中包含增加商业机会和促进创新和增长等内容。
(三)启动美国中东自由贸易区战略,争取全球储量最大的石油供应区
1.中东的石油储量及与美国的石油贸易
根据BP(2006)统计,世界一半以上石油储量在中东。截至2005年底,世界已探明储量中,沙特阿拉伯占22%,伊朗占11.5%,伊拉克占9.6%,科威特占8.5%,阿联酋占8.1%,卡塔尔占1.3%,阿曼占0.5%,加上其他国家,中东石油储量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61.9%。
虽然美国一直以来不断推行石油来源多元化策略,但中东依旧是美国最大的石油进口来源之一。以原油进口为例,2006年,美国自中东进口的原油比例达到总进口额的20%,与中南美洲基本相当。但是美国与中东的石油贸易不稳定,历年进口比例波动幅度较大,但总体而言美国的多元化政策在不断生效,美国对中东石油的依赖在逐步降低,从中东的原油进口比例由1990年的30.4%下降到2006年的20.4%。
2.中东自由贸易区的发起及进展
中东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与能源的缘故,在美国的国家战略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1945年2月14日,沙特国王与罗斯福总统达成了“石油换安全”的历史易,从而与这个中东诸国中石油储量最大的国家保持长久而良好的国际关系,为美国稳定中东石油供给起到重要作用。2003年美国政府发动伊拉克战争,从而控制了中东第三大石油储备国。这些非常手段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并且战争会带来诸多难以预料的后果。比如,伊拉克2005年5月的原油总产量为每天190万桶,反而比2003年1月美国入侵伊拉克前夕下降了70万桶,这些使美国意识到和平手段依旧是稳定中东石油供给的最主要方式。
2003年5月9日,布什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的毕业典礼讲话中倡议在十年内建立“美国中东自由贸易区”,从而揭开了美国中东自由贸易区战略的序幕。在此之前,美国已经与以色列和约旦分别签署了FTA,为中东计划打下基础。美国与以色列的FTA于1985年9月1日生效,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双边FTA。美国与约旦的FTA经过三轮谈判后,于2001年12月生效。
在美国中东自由贸易区战略开启后,美国积极展开行动,效果颇佳。2003年1月23日,美国和摩洛哥启动FTA谈判,2004年3月2日达成协定,2006年1月1日协定实施,该协定被美国视为中东计划的第一步。2004年1月26日,美国与巴林正式发起谈判。2006年8月1日,美巴FTA正式生效,该协定使美国朝实现中东自由贸易区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同时,又对波斯湾地区产生了示范效应。2005年3月8日,美国与阿曼正式开始FTA谈判,同年10月3日,FTA达成,2006年1月19日,两国代表签署了该协定。阿曼成为中东地区第五个与美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2004年9月,美国贸易代表通知国会将与阿联酋进行FTA谈判。该谈判于2005年3月正式开始,到目前还没有达成协议。
(四)通过BITs和TIFAs争夺非洲新兴石油市场的石油开采权
截至2005年底,整个非洲已经探明的石油储量为1143亿桶,占世界总储量的9.5%。而美国从非洲进口的原油比例由1989年的22%上升到2006年的26%。
美国在非洲并没有像在其他石油储量大的地区一样大规模开展FTA战略,一方面是因为非洲很多国家都是世界最贫穷的国家,经济发展落后,市场经济不规范,进行FTA谈判障碍较大。另一方面是非洲多数国家由于资金和技术的缺乏,没有自主开采石油的能力,多数国家需要与其他国家的石油公司进行合作。而美国石油公司是各国中较早进入非洲地区的,为保障美国公司在非洲投资的利益,美国积极与多个非洲国家签署双边投资协议(Bilateral Investment Treaties)和贸易投资框架协定(Trade and Investment Framework Agreements)。迄今为止,美国已经与39个国家签署了BITs,其中非洲国家有八个;而美国与其他国家或一体化组织签署的TIFAs共有31个,其中与非洲国家或一体化组织签署的有十个,包括西非经济货币联盟、东南非共同市场、阿尔及利亚、加纳、利比里亚、毛里求斯、莫桑比克、尼日利亚、南非和突尼斯等,占美国签署的TIFAs的32%。在这些投资协定的庇护下,美国石油大企业争先恐后同西非产油国签订合约,继尼日利亚和安哥拉后,美石油企业还进入了几内亚比绍、乍得以及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并逐步向整个几内亚湾地区扩张。美国在非洲几内亚湾地区的石油勘探和开采活动已覆盖20万平方公里,涉及近十个国家。
目前,美国在非洲仅选定南非关税同盟作为FTA谈判对象,与其五个成员国进行FTA谈判。该谈判于2003年6月2日正式启动,至今并未达成协议。
二、美国的FTA战略与石油运输安全
由于石油运输的独特性,美国不仅加紧与石油出口国签署FTA,保证石油供给的稳定,还积极与能确保石油运输通道安全的国家密切联系,谋求FTA的达成。
(一)美国巴拿马FTA――确保通过巴拿马运河的石油运输的安全
美国与巴拿马运河有着比较深远的渊源。巴拿马将巴拿马运河的经营权收回之后,经营运河的收益达到GDP的6%。巴拿马运河是美国进出口货物的重要通道。美国与亚洲贸易的1/3是通过运河抵达目的地或美国的。巴拿马运河也是世界石油重要战略运输咽喉要道之一。每天石油运输的通过量为61.3万桶,具有极高的战略价值。而且巴拿马境内还有一条全长130公里的备用输油管道,从太平洋沿岸的查库阿珠尔港到加勒比海沿岸的博卡斯―德尔托罗港,一旦运河被关闭,这条输油管道是能源运输的最佳选择。
美巴两国于2004年4月26日正式开始谈判,2006年12月19日达成了贸易促进协定(TPA),2007年6月28日正式签署,但协定还需经过两国国会批准后方能生效。美国通过与巴拿马签署TPA,巩固了美国进出口货物通过巴拿马运河的安全,也进一步保障了美国石油运输安全。
(二)美国阿曼FTA――保障源自中东的石油运输安全
霍尔木兹海峡位于阿曼半岛和伊朗之间,连接波斯湾和通往印度洋的安曼湾,是中东石油输往欧美东南亚和大洋州的运输咽喉。目前每年有7.5亿吨以上运往世界各地的中东石油经过这里,占海湾地区石油总出口量的90%,全球石油产量的五分之一及出口贸易量的三分之一,被评价为西方石油大动脉。
阿曼地处波斯湾的出海口,由于其显著的战略位置,美国与阿曼有着比较长久的战略合作关系。两国于2005年3月8日正式开始FTA谈判,2005年10月3日达成协议,2006年1月19日两国签署该协定。美国与阿曼自由贸易区的建成不但对美国的反恐和大中东自由贸易区战略的实现意义显著,更为维护来自中东的石油运输安全提供了一定保障。
三、对我国的启示
(一)通过与我国主要的和潜在的石油供应国签署FTA以稳定石油供给
我国是个贫油国,以石油为主的能源安全问题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积极开展国际能源资源互利合作。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加强双边多边经贸合作”。与石油供应国保持良好的政治外交关系是保障石油稳定供给的重要手段,同时还应积极利用FTA工具,以13亿消费者的大市场作为吸引,与石油供应国建立起更紧密的经济贸易联系。
我国的FTA战略起步较晚,在整体战略布局上与美国相比略逊一筹,尤其是在以FTA作为稳定石油供应工具方面。目前,我国已经于2004年8月6日正式启动了与海湾合作委员会(GCC)的FTA谈判,意图与这个每年供应我国石油进口总量约40%的产油地区建立更紧密的经贸往来。我国应加快谈判速度,争取尽快与GCC达成协议。前苏联地区石油储量丰富,在我国石油供应中占重要地位,我国应以上海合作组织为平台,先构建中国―中亚自由贸易区,并以此为基础尽快构建上海合作组织自由贸易区。与此同时,加快论证中俄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努力争取开启中俄FTA谈判,为维持和稳定俄罗斯对我国石油供应奠定基础。
(二)通过与经济欠发达的石油伙伴国签署双边投资协定来保障我国石油公司的投资利益
西非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石油供应地区,据BP(2006)统计,2005年我国从西非进口的石油为每天57.4万桶,占我国石油进口总量的16.96%。我国石油公司在非洲地区投资活动频繁,我国应加快签署或不断完善与非洲国家的双边投资协定,在投资条款中加入详细的保护成员方投资者和投资的条款,并增加与能源贸易相关的服务贸易条款,同时在投资条款中包含比较详尽的争端解决条款,防止能源开采后双方出现争执无法得到有效解决的情况发生,以此保障我国公司的利益,待时机成熟后再开启FTA谈判。
(三)在FTA中加入能源条款
与重要的石油伙伴国签署FTA时加入能源条款,以条款的形式约束成员方提供稳定的石油供给。对于能源国来讲,能够保证石油进口国石油需求的稳定性才是保障能源安全,利用能源条款使双方形成稳定的石油供需关系,对双方意义都很重大。
(四)通过签署FTA争取能源运输通道安全
目前,我国能源运输主要以海运为主,在原油进口当中,有80%以上的原油进口要经过马六甲海峡。目前有两条可能建设的运输通道会分散我国的石油海洋运输风险,一是通过泰国南部的克拉地峡运河或输油管道,另一个是缅甸的实兑港到中国昆明的输油管道。虽然两条线路都还存在诸多争论,但无论最终结果如何,都应该加强我国与石油运输通道国的政治经济联系,在条件成熟时再以签署FTA的方式,通过加强双边经贸关系达到对运输通道的控制或增强影响力的目的。
通过对美国的FTA战略与石油安全的分析,笔者认为FTA战略可以为一国的石油安全服务,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增强国家石油安全的目的。同时,石油安全作为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国选定FTA合作伙伴国时,会将石油安全作为重要因素加以考虑。因此,在我国FTA战略逐渐开展之际,在选择伙伴国时,要将石油安全因素充分考虑进来,同时重视FTA战略在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方面的重要的工具性作用。
但是,需要言明的是,虽然FTA与石油安全有着比较密切的联系,但保障一国的石油安全并非FTA签署的唯一目的,FTA也并非保障石油安全的唯一方式。
[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本文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资助项目“区域性安排中的新贸易保护措施研究”(编号:20060233)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黄仁伟:美国全球战略的经济因素及对我国经济安全的影响,《世界经济研究》,2004年第2期。
倪建民:《国家能源安全报告》,中国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汪海:构建避开霍尔木兹海峡的国际通道,《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第1期。
张宇燕、管清友:世界能源格局与中国的能源安全,《世界经济》,2007年第九期。
王洛林、李向阳:《2005―2006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周茅荣:《美加自由贸易协定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1996年5月第二次印刷。
美国能源信息署:《国际能源展望》(中译版),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熊韶辉:《论中国实现石油贸易安全的贸易战略和策略》,优秀博士论文2007。
张彬、左晖:美国石油多元化政策与中美石油关系,《世界经济研究》,2007年第8期。
汤水富、王笛青:美国在非洲的石油外交,《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7月25日。
朱颖:《美国全球自由贸易协定战略》,优秀博士论文2007。
贾俐贞:构建上海合作组织自由贸易区的战略思考,《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7年第1期。
赵传君:关于中俄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7年第1期。
张荣忠:世界能源运输线的咽喉要道――中国进口能源的运输风险与应对,《港口经济》,2004年第5期。
王红霞:服务于国家安全及整体战略――美国双边及区域自由贸易协定战略目标及启示,《国际贸易》,2004年第10期。
莫莎:美国的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与环境问题,《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第1期。
Raymond J. Ahearn, “Trade Primer: Qs and As on Trade Concepts, Performance, and Policy”, CRS Report for, Order Code RL33944, March 27,2007, P.10.
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2005。
在当今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创新驱动发展的特点日益明显,创新要素流动日趋活跃,占据创新制高点,就能掌握经济命脉。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近年来,国家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深化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加快“一带一路”建设,同步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全面小康社会,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现实中,物联网、云计算、军事科技、仿生技术、3D打印等新技术不断涌现;价值管理、知识管理、时间管理、结果取向管理、流程再造等管理理念层出不穷,各领域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时期。
供电企业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性行业,在保障能源安全、促进节能减排、拉动经济增长、带动产业升级中的作用尤为突出。必须加快变革创新步伐,坚持推陈出新,以更宽视野、更大格局,准确把握创新工作形势和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坚定信心,加快创新型企业建设。
一、供电企业推进创新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1、加快创新型企业建设是顺应潮流、抢抓机遇的客观需要。创新是现代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连接过去和未来、传统和现代管理模式的关键,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重要手段。实践反复证明,每一次攻坚克难后的跨越发展,都离不开创新的坚强支撑。当前,供电企业发展进入改革攻坚期和矛盾凸显期,推动区域能源结构转型,构建现代综合能源供应体系责任重大,迫切需要供电公司主动顺应时代潮流,以变革创新,抓住难得发展机遇。
2、加快创新型企业建设是提质增效、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党和国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时代大背景下,保证能源安全和电力供应,供电企业肩负着重大责任和使命。随着内外环境显著变化,供电企业传统的发展方式和工作方法的效果逐渐衰减,走创新发展、内涵式发展道路的指向越来越明确。供电企业必须更加注重突破传统,以创新明晰战略思路、优化资源配置、改进生产关系,为科学发展注入新动力。
3、加快创新型企业建设是承接过去、承载未来的责任所在。近年来,供电企业秉持“变革、创新、发展”的总体思路,走出了一条具有电网企业创新特色的发展之路。在电网发展创新方面,确立“大能源观”,推进“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电从远方来”,着力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在企业管理创新方面,集团管控能力不断增强,组织架构扁平化、关键资源集约化、核心业务专业化全面推进,基本实现了从分散到集约、从传统到现代的战略转型。面向未来,供电企业需要将创新理念融入企业发展血脉,坚持走以应用开发为主的自主创新道路,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着力建设创新型现代企业。
二、供电企业创新管理现状分析与应对策略
目前,供电企业在创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亟待改进提升。一是创新意识还需进一步强化。主动创新意识还需深化,创新与实践、细节和基层一线的结合还需加强,运动式、功利性、成果性的创新仍然存在。二是创新能力还需进一步增强。创新思维要更加活跃,创新理论要加强研究,尤其是与企业体量相适应的重大课题、重大项目的数量和档次还需提升。三是创新机制还需进一步健全。创新制度、规划和评价体系仍需完善;投入与激励不足,全员参与的创新氛围还未真正形成;以科研单位、领导干部、专家人才为核心的创新团队建设还不均衡。
针对创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供电企业应以“三个增强”为重点,全面落实创新措施,激活创新动力。
1、增强创新的思想性。创新的思想性体现在积极的精神因素和科学的创新理念。要始终保持强烈的创新意识,不断开拓视野,勇于探索,智慧创新,预控风险。要倡导全方位理念创新,不断完善思想体系,强化理论研讨和政策研究,丰富创新思想内涵。要鼓励头脑风暴,提倡思维拓展,包容创新失误,营造自由、联想、活跃、开放的思想氛围。
2、增强创新的系统性。创新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要强化从创新源头到成果应用的全流程管理,形成有机、整体、统一的系统构架。要不断拓展广度和深度,全面覆盖各区域、各层级、各专业,打造以自主精益为主的创新格局。要增强创新主体的紧密联系和充分互动,注重各领域创新素和创新链条的紧密耦合。
3、增强创新的普遍性。开展创新工作要把握普遍性规律,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原则,从实践出发,在继承的基础上,发挥衍生效应,形成自主、自觉的创新格局。要积极倡导“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的理念,善于发现细微的创新亮点。要实施“走出去”战略,善于取他人之长。在借鉴基础上的消化吸收再创新,不断提高企业的自组织、自学习、自适应能力和再组织、再学习、再适应能力。
三、全面推进创新型供电企业建设的具体路径
1、强化创新意识,打破思想束缚
供电企业应时刻存有创新意识,广泛吸纳国际国内同业、异业企业先进发展理念、管理经验和企业文化等要素,加强感知和实践,在更高视野、更宽领域查找差距和不足,切实改进创新。要全员发动、全员参加,确立创新工作人人有责的信念,为创新人才提供良好环境,发动全员在各自工作领域开展创新。要勤思善学、毫不懈怠,强化学习在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加大学习培训力度,提升员工创新的素养和能力。要加强部门、团队、个人间的团结合作,精诚合作、兼容并蓄,适应企业发展、科技进步和专业细分,放大创新协同效应。
2、丰富创新载体,激活内生动力
健全创新组织体系,在供电企业内部设立创新推进组织和评审组织,每年召开创新表彰大会,发挥科研单位技术优势,强化职能部门专业指导,形成上下联动的创新组织网络。加强创新人才、技术、信息等资源储备,实现多专业融通、多岗位协同、全方位覆盖,形成创新梯队。构建创新激励机制,建立以制度为保障的创新激励机制,加大奖励和考核力度,形成争先创优的良好局面。拓宽成果运用渠道,把创新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强化专利、标准和软科学类重大成果培育,建立科技创新成果后评估制度。大力选树创新典型,开辟创新宣传专栏,征集创新论文和典型经验,组织创新成果巡展,加强创新传播。
3、把握创新重点,注重成果转化
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创新活动,找准创新落脚点,充分展现创新效益。发挥劳模和技师创新工作室的领头羊、孵化器作用,利用工作室开展技术比武、拜师学艺、技术协作等活动。以“微创新”带动“大创新”,开展“金点子”征集、班组QC小组等活动,鼓励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调动员工聪明才智。把创新成果转化作为创新工作的关键环节,努力在工作创新与增强企业竞争力之间搭建起顺畅的成果转化路径,形成“创新―成果转化―竞争力增强―再创新”的良性循环。注重发挥创新的集成效应,加强对创新项目之间的有机组合、融会贯通,增强项目之间互补性和支持性,发挥创新的集成效应,实现由“多点突破”带动“整体提升”。
关键词:电力系统;监管力度;电网建设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电力工业是公共性的、基础性的产业,它的发展关乎到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和人民的日常生活水准,其生产安全关系到整个国家的能源安全和生产安全。近年来,随着电力产业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的规模也不断扩大,给其安全性带来不小的挑战。下面我们就从这个大背景出发,探讨如何加强电力系统的监管力度,如何最大限度地保证好电网的建设安全。
一、加强对电力系统调度运行的管理
对电力系统调度运行的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统一调度,分级管理
这种统一性的、分级别的调度管理体制,是对电力系统进行调度的重要内容,重点是要严肃调度纪律,加强调度考核,这种考核要求严格执行,对于不能及时执行或者拖延执行调度指令的行为,要予以惩罚,奖罚分明才能够保证调度的准确执行,才能真正落实调度工作,切实防止调度指令执行不力引发和扩大电网事故。
(二)强化系统建设
系统建设的主要内容是要提升装备水平,这种能力的提升要靠对从业人员的技术培训和技能考核,将职工的专业素质提升到一定的高度,尽最大可能避免因为人员的操作不当导致的电力系统安全问题。
(三)加强电力调度机构建设
要建设严密的电力调度机构,科学确定各个具体机构的职权及其管辖范围,但不要拘泥于此,而是需要根据工作的需要不断进行调整,特别需要提到的是,对相应的主观部门提供监管备案。
(四)做好电网运行方式安排。
电网的运行方式关系到电力系统的日常运行,制定严格的电力设备检修计划,能够应对特殊和临时运行方式的安全校核,真正做到防止电网稳定破坏事故的发生。
(五)做好有序用电方案的编制。
制定安全有序的用电方案,没有特殊情况下,不得随意超过用电计划使用电力电量。一旦发生电力系统的故障,或者电压过低,而备用电源又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可以根据用电方案进行相应的调整,在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的情况下,对限电序位表进行限电操作,防止大面积停电事故的发生。
二、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管控
(一)开展隐患排查治理
要扎实开展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特别是对于电力系统中的设备寿命周期全管理,尤其是电力设备本身固有的缺陷,要重点管理,及时更新,加强运行监控,消除隐患,将电力设备故障引发的安全事故降低到最小。
(二)加强重要输送通道的巡视维护
在电力输送过程中,很可能会发生因通道失去而引发的事故,因此,要加强对电力通道集中、直流落点集中等情况的电网的巡视维护,进行系统的风险评估,通道所运用到的电力设施设备要重点防护,防止因为多回直流同时(相继)闭锁故障的发生,更要防止因为闭锁故障引发的后续电力系统事故,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性。
(三)实现闭环管理
实现真正的闭环管理,让各项防范措施都能真正发挥其作用,尽可能地减少因防范措施不到位引发电网事故。
(四)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作业
电力系统相关的法律法规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的重要措施,要加强电力设施保护工作,对于设置在电力线路保护区内的建筑,以及保护区内的违规建筑都要及时排查,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五)重点保护大容量发电设备
对于大容量的发电设备,特别是对发电设备辅机等,要防止低电压穿越等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规避发电机组辅机非正常跳闸等故障的发生。
三、强化电力系统安全监督管理
(一)督促电力企业加强电力安全工作
电力企业作为大型的用电者,自然承担相应企业主体责任,其内部本身就应具有健全电力安全管理体系和工作机制。对于电力监管机构来讲,要组织电力企业进行安全工作的学习,不仅局限于企业自身,更是要深入分析各种电力安全事故的经验教训,从这些经验教训中总结出符合实际的技术标准、规程规范以及防范措施。
(二)督促电力企业加大隐患排查治理力度
电力监管机构不仅要保证安全管理的工作体制,更是要督促企业加大隐患排查的力度,对于电力工作中可能存在的种种风险进行评估,特别是一些输电量比较大的通道,一些负荷密度集中的地区的受端电网以及局部的薄弱电网,都需要落实科学可行的风险管控措施,真正做到闭环监管,将电力系统的安全隐患降到最低。
(三)加强安全基础的监督管理
电力系统中,电网和电厂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要,厂网界面的安全监护是关系到电力企业与政府有关部门,相关的专业媒体和大部分的管理工作,也就是说要要加强安全基础的监督管理,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电力技术监督和电力二次专业管等。
(四)对电网停电事故要及时调查处理
电网停电是电力系统最为常见也是最为严重的事故,一旦发生停电,会带来大面积的故障,会给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因此,要对拒绝或者拖延执行调度指令,以及那些不按照用电计划,胡乱用电的企业和个人予以惩罚,按照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特别是那些严重影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企业,更是要追究到个人头上,实行责任的落实。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了解到电力工业在我国的基础工作也中至关重要,是公共性的、基础性的产业,关乎到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和人民的日常生活水准,对其生产的安全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近年来,随着电力产业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的规模也不断扩大,给其安全性带来不小的挑战。本文正是从这个大背景出发,简要分析了如何加强电力系统的监管力度,如何最大限度地保证好电网的建设安全,以期对这一问题做出有益思考。
参考文献:
[1]韩卫东,李翔.电力系统网络监管技术的研究与实现[C]第六届中国信息和通信安全学术会议论文集.2009:830-837.
[2]朱小川.电力系统网络监管技术的研究与实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07(20).
[3]薛东.电力系统安全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J].科技视界,2012,(28).
论文关键词:煤炭;进出口
煤炭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是一次性能源的主体。我国煤炭资源的可靠性、供给的稳定性以及与石油相比价格的优势,决定了煤炭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突出作用。煤炭经济运行形势的好坏与我国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1 中国煤炭资源状况
中国煤炭储量主要分布在华北和西北地区。山西、内蒙古、贵州、安徽和陕西5省、区煤炭储量分别合计约占全国煤炭总储量的75%。而中国人均煤炭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2.5%,但中国的能源消费以煤炭消费为主。从能源消费需求看,煤炭需求量大,而且需求稳定。
2 中国煤炭进出口贸易形势分析
近几年,世界煤炭生产、消费和贸易呈增长态势,发电用煤需求也急剧增长,煤炭生产的国际化和海运成本的下降,也加速了煤炭国际贸易的发展。
近二十年里中国煤炭进出口贸易有显著变化。20世纪90年代初到2000年,中国煤炭贸易以出口为主。煤炭进口量仅为出口量的4%左右。从2002年开始,中国煤炭进口量快速增长,年进口量超过1000万吨。2005年煤炭进口量增长至出口量的3%,2007年煤炭进出口量已经接近持平。据国家能源局的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累计进口煤1.26亿吨,比上年增长211.9%;出口煤2240万吨,下降50.7%;全年净进口1.03亿吨。中国第一次成为煤炭净进口国,煤炭对外依存度约3%。
3 中国煤炭进出口变化的原因
作为世界上产量最大,煤炭品种齐全的第一产煤大国,为什么还要进口煤炭呢?经笔者查阅资料分析,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3.1 南方经济发展促进需求
广东、浙江等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大了对电力的需求,动力煤的需求直线上升。这些地方的发电厂之所以不用国内煤炭,而从国外进口。最重要的因素是运输问题。北煤南运比从国外进口还要贵。一个火车专列只能运几千吨煤,而一艘万吨货轮少则两万吨,多则十万吨,运输成本比国内火车还便宜。
3.2 国际市场煤价低迷,促进进口煤炭成倍增加
进口煤炭比国内煤炭价格有竞争力。加入WTO后,我国对国外煤炭的市场准入更加宽松。进口成本的减少.再加上进口煤炭质量的稳定性更有保障,于是沿海一些发电厂的目光自然转向了国外市场,从而使国内煤炭企业面临着进口煤炭的激烈竞争。
3.3 地方干预影响巨大,不能形成全国统一性的煤炭市场
我国的煤炭资源总量比较丰富,然而分布却很不均匀,主要产区集中在中西部省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煤炭资源普遍较为贫乏。在这种资源背景下,我国煤炭经常需要跨地区销售,调剂不同地区的余缺。由于各地区的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各地政府为了保证本地经济发展需要,纷纷采取地方封锁的手段争夺煤炭资源,限制本地煤炭的外运。
3.4 煤炭运输效率不高,铁路运输体制有待进一步改革
首先,我国铁路系统建设还不能满足我国快速增长的经济需要。铁路主要干线运输能力趋于饱和,亟需建设更多的铁路。但另一方面,我国铁路系统的运输效率较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煤炭的顺畅流通。我国的铁路系统长期处于国家计划的控制之下,运力主要由国家统一分配,而国家计划和市场实际需求之间是有较大差距的。煤炭供求的运输环节与其它环节出现了脱节现象,致使买卖双方不能自由选择铁路运输时间和运量。
4 煤炭进出口变化对煤炭产业的影响
煤炭的进口量相比中国总的煤炭消耗量来说,实在是微不足道。要用国际煤炭较大范围地代替国内煤炭是完全不可能的,进口煤炭只适用于沿海极少数地区,在全国整个消费总量中,进口煤炭根本行不成气候。
4.1 和我国煤炭产销量相比,我国可从国际市场采购的煤炭数量微不足道
我国是世界第一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大国,即使国内电力企业全部在澳洲、印尼、越南等国家订购煤炭也只不过是少数,不会对内地煤炭供求产生很大影响。从数量上考虑,就是国际市场的电煤全部供应中国,也不足中国消耗量的一半,中国的电力企业离开国内煤炭市场供应将不可能生存,无论怎样说,国内电力企业是离不开国内煤炭市场而生存的,不能也不敢撇开国内煤炭市场供应燃料的。
4.2 国内煤炭价格仍然明显低于国际煤炭价格
虽然,进口煤炭产品到达南方沿海地区煤炭价格有可能和国内煤价持平、甚至低于国内煤炭价格,但是,作为占国内面积95%以上的广大区域的电煤价格要不同程度地远低于国际煤炭价格。
必须承认由于我国幅员辽阔,煤炭产地和消费地严重分离,铁路运价不断提高,造成我国南方海南岛、广西、广东、福建四个省区的极少数沿海地区的进口煤炭价格和国内运进的煤炭价格相当,甚至低于国内煤炭价格。但是,毕竟这样的地区范围狭小,消耗量在全国煤炭的消耗总量中所占的比重不会超过3%。
4.3 煤炭净进口促煤炭产业结构优化
近几年随着以电力、冶金等为代表的高耗能重工业的飞速发展,煤炭行业产能屡创新高的同时,我国煤炭资源的浪费程度让人心惊。煤炭的过度开采也带来了很严重的环境问题。
发展循环经济,充分利用资源,已成为煤炭企业实现低成本扩张、做大企业的一条捷径。从某种意义上说,“煤炭净进口”局面的出现是推动煤炭企业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催化剂。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正当其时。
5 煤炭市场变化未来趋势
5.1 煤炭供求将基本平衡
按照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要求,严重产能过剩的情况将不可能发生,煤炭市场供求基本平衡将是2010年煤炭市场的主旋律。
5.2 煤炭价格将稳中有升
随着资源整合的不断深入,煤炭产品本身的生产成本将有可能继续提高。另一方面,随着煤炭企业的整合,国有高成本煤炭企业生产的煤炭产品在煤炭产品总产量中所占的比重将不断增大,煤炭产品整体价格的攀升将不可避免。另外,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复苏,国际上对煤炭的需求量将不断加大,这对国内煤炭价格的不断攀升将可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转贴于
5.3 煤炭价格市场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
2009年,国家发改委《关于完善煤炭产运需衔接工作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推进煤炭产运需衔接工作,完善煤炭交易的市场化机制,推动了我国煤炭价格市场化程度的提高。
5.4 煤炭进口将继续增加
随着我国煤炭资源整合的日趋深化,国有煤炭企业对国内煤炭市场的控制能力不断增强,高成本煤炭的市场份额不断增加,我国煤炭企业在国际煤炭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将可能下降。国内煤炭企业在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煤炭市场份额将可能继续下降,国际煤炭企业大举进入我国煤炭市场的规模将继续扩大。
6 应对中国煤炭进出口变化的具体对策
针对目前中国煤炭进出口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应采取以下具体对策。
6.1 灵活执行国家煤炭进出口的各项政策规定
因为目前中国国内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的确需要大量充足的能源供应,在其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还不能担当重要角色之时限制煤炭出口增加进口,是保证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同时煤炭又是不可再生的稀缺性能源资源,因此要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煤炭进出口的各项政策规定。
6.2 更好地利用国外的煤炭资源
目前,中国煤炭工业正在走可持续发展战略,一方面组建大型煤炭基地,组建综合能力强的大的煤炭企业集团;另一方面,在“走出去战略”上获得突破,开始在海外进行煤炭开采。这样不仅可以利用世界上可以利用的资源为人类服务,同时,若在国外开发的煤矿达到相当数量和规模,也可在关键时刻解中国国内能源急需之困。
6.3 坚持节能降耗和提高商品煤质量不动摇
煤炭行业不仅为社会生产能源、供应能源,同时也是耗能大户。煤矿有为数众多的采煤机械、加工设备,每年的电耗相当惊人。如果在源头上运用先进的采煤方法,提高煤炭回收率,采用先进的煤炭洗选技术提高商品煤的产率、降低煤炭加工原材料的消耗等,都可取得节能效益,并可在建设节能型矿区方面做出贡献。
6.4 走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中国煤炭出口锐减的大趋势下,煤炭出口企业应加大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尽快建立循环经济,延伸产业链,走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之路。无论是煤变电还是煤变油,在这样循环发展中,煤炭即提供了洁净能源,又保护了矿区环境,同时,通过矿区循环经济的建设中可以催生新产业。这样,即使煤炭再度过剩那一天会来到也不可怕,因为煤炭产业链已得到延伸,煤炭资源可就地转化,不仅减轻了运输压力,还改变了煤炭行业只销售煤炭初产品的单一产品模式。
6.5 加快铁路运输建设
东南沿海地区之所以要进口煤炭,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北煤南运,西煤东运的距离远、运输环节过多,而导致的煤价过高。近年来我国运煤铁路新线的建设存在明显不足制约着煤炭铁路运输量。因此政府在煤炭铁路运输方面应加大投入,以解决煤炭运输的瓶颈制约问题。另一方面,国家应出台相关强硬的政策措施,梳理煤炭运输环节,减少不必要环节。
6.6 建立煤炭国家战略储备
中国是世界上第一大煤炭消费国,今后国民经济社会的发展对煤炭的需求总体上还呈增长趋势。而国际煤炭市场是变幻莫测的,在国际煤价过高之时大量进口就会危及国家能源安全。因此不能无限制地进口煤炭,要建立起中国自己的煤炭战略储备,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加大煤田的地质勘探力度,进一步提高煤炭开采准入门槛,限制小煤矿的滥采乱挖,保护珍贵的不可再生的煤炭资源;应在全社会范围内,纠正煤炭库存方面不正确的观念,使煤炭的社会库存率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避免出现“煤荒”后对进口煤炭的过分依赖。
论文摘要:介绍邯钢西区烧结双压余热锅炉及双压补汽式汽轮机余热发电技术,此发电技术不需要消耗一次能源,不产生额外的废气、废渣、粉尘和其它有害气体;且大幅度减少环冷机对空排放的热量,减少热污染效果显着,具有充分利用低温废气、变废为宝、净化环境的多重意义。
前言
在钢铁生产过程中,烧结工序的能耗约占总能耗的10%,仅次于炼铁工序,位居第二。在烧结工序总能耗中,有近50%的热能以烧结机烟气和冷却机废气的显热形式排入大气。由于烧结环冷机废气的温度不高,仅150~450℃,加上以前余热回收技术的局限,余热回收项目往往给人以“造价高,发电少,回收年限长”的印象,长期以来被人们忽略遗忘。
1、邯钢烧结环冷机余热回收班义
环冷机余热的回收,是通过环冷烟气低温余热锅炉回收烟气的低品味余热能源,结合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用余热锅炉的过热蒸汽来推动低参数的汽轮发电机组做功发电的最新成套技术;其与火力发电相比,不需要消耗一次能源,不产生额外的废气、废渣、粉尘和其它有害气体;它是当前工业企业节能和环保要求下的必然趋势和产物,具有充分利用低温废气、变废为宝、净化环境的多重意义。具体来讲环冷余热回收的意义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利用烧结环冷机烟气余热发电,部分代替来自电网的以化石燃料为能源的供电量,从而起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效果;
2)降低邯钢烧结工序能耗,促进资源节约,降低邯钢的单位产值的能耗,增加企业的效益;
3)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减少当地由常规火电厂带来的S02, NOX、粉尘之类的大气污染物,有助于改善当地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安全。
2、邯钢新区烧结余热发电技术
邯郸钢铁厂邯钢新区2条烧结生产线,每条烧结生产线配置1台360m2烧结机和1台415m2环冷机。每台环冷机配置5台相同的鼓风机,每台鼓风机风量为45. 3~48. 4X 104Nm3/h,风压约为3648~-4070Pa,上述鼓风机的送风穿透环冷机上矿料料层,矿料被冷却到150~200℃后送入下一道工序;冷风和矿料换热后变为450~150℃的热烟气,分别排向大气,上述热烟气中含有的一定数量的矿物粉尘也随之排向空中。为利用钢铁厂烧结环冷机所产生的废气的显热,邯钢新区烧结配置2套68t/h双压低温余热锅炉,和1套25MW低温补汽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将废气通过余热锅炉回收热量而产生的过热蒸汽,用于汽轮发电机组发电。
2. 1烧结环冷机烟气系统。烧结环冷机原有22个相通的风室,烧结余热发电工艺将其1 # ~5#风室(对应1#风机)和6 #~10#风室(对应2#风机)的烟气收集起来,分别从通过烟气系统的1#和2#烟道进入余热锅炉,作为余热锅炉的热量来源。
在1#风机范围内的排气烟道上设置1座冲击挡板沉降式除尘器,1#和2#鼓风机范围内烟气共用1台循环风机(液力偶合器调速)和1座备用排空烟囱,并在每套余热锅炉的烟气系统上分别设置3套三通挡板门,以利于余热回收系统故障时随时隔离余热回收系统,保证烧结生产的正常进行。
循环风机出口风(I#, 2#环冷风机作备用)通过环冷机被加热到4000C左右后,分别通过挡板门引入到余热锅炉,(当余热炉故障时挡板风门可切换到排空),1#, 2#被加热的烟风在进入余热炉之前先以简易挡板式除尘器简单除尘(除尘50%)。通过余热炉热后烟气被降为1500 C左右。通过除尘器除尘之后,经循环风机通过闸板门再次进入环冷机,当余热炉故障时闸板门关闭,环冷机需要的冷却风仍从原1#. 2#环冷风机入口。
循环风机入口前需要再补充15%的冷风进入,以使进入环冷风的风量能达到原来的数值。
2. 2烧结余热发电工艺参数:邯钢新区烧结配置2套68t/h双压低温余热锅炉QC400 (400) /450 350)-70 20)-2.35 (0.49) /425 (230)型余热锅炉,为双压无补燃自然循环锅炉,适用于烧结环冷机排气烟气的余热回收及除尘。
本锅炉采用塔式布置(紧身密封),当锅炉进入工作状态时,烟气水平流向锅炉顶部的入口转角烟道,依次流经本体各受热面,经换热后的烟气从锅炉底部排出。
本锅炉的汽水系统由前述各受热面管箱、高压锅筒、低压锅筒、减温器、过热器集汽集箱所组成。锅炉的给水(凝结水)经各自的给水操纵台进入省煤器加热后,接近饱和温度的水进入锅筒,锅筒内的水经下降管进入蒸发器,在蒸发器内受热后成为汽水混合物又回到锅筒(分离器),在锅筒(分离器)内进行汽水分离,分离下来的水回到锅筒的水空间,饱和蒸汽则通过饱和蒸汽引出管被送到过热器,饱和蒸汽在过热器内被加热成过热蒸汽,然后经减温器调温,达到规定的蒸汽温度后,经主汽管送入汽轮机。
3、烧结余热发电环保节能效益
烧结冷却风机目前共有10台,按以前工艺流程,废气均不经处理,直接向大气排放。烧结余热发电工艺的废烟气排放由开式改为闭式,进入余热炉的烟尘原则上不排放,烧结余热发电工艺上马后,每台每小时可减排7. 7t/h,按年运行8000小时计算,2套烧结机每年可减排12. 32万t烟尘。
烧结余热发电工艺为了减少循环风机的的磨损,环冷机排出的冷却风进入了循环风机前均进行了除尘,综合除尘效率大约为80,按锅炉含尘量lOg/m3,总烟气量770100m3/h计算,2台余热锅炉烟尘(主要为铁砂)收集量12. 32t/h。每年可收集铁砂9. 856万吨。
4、邯钢烧结余热发电工艺兵.如下特点和优势
1)烧结余热发电工艺采用环冷机废烟气余热回收发电,不但不需要消耗任何化石燃料,而且邯钢集团烧结环冷机余热发电工程大幅度减少环冷机对空排放的热量,减少热污染效果显着。
2)余热锅炉尾气返送进环冷机循环利用,一方面提高了锅炉的进口烟温,增大了锅炉的蒸发量,增加了汽轮发电机组的发电量:另一方面阻止了环冷废气中矿尘的向空排放,对环境保护起到重要作用。
3)余热利用烟气系统带100%旁路系统,若余热锅炉发电机组出现故障,控制系统可快速的启动原1#, 2#环冷风机,同时关闭烟囱上烟气切换挡板门,切换到原有工况下运行,充分保证烧结主工艺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4)锅炉采用双通道烟气进气系统,高温烟气经部分高压受热面换热,低温烟气经部分低压受热面换热,高温烟气烟温降至与低温烟气相当后,两股烟气混合再与其余的受热面换热,充分利用烟气的不同品质,实现烟气热能的梯级利用,提高能源回收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