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01 02:17:38
导语:在中小学生感恩教育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今天,我看了于丹老师的讲座,十分有感触。他教给我很多对我有帮助的人生道理。
节目的开头讲的是一个小故事。把父母比喻成大树,小孩每天去大树下玩,可是有一天,小孩愁容满面地对大树说:“别的孩子都上学了,并且有好玩具,可我没有。”大树说:“你把我的果子卖了,你就有玩具了。”以后每年秋天孩子才来。过了几年,小孩成了青年,他对大树说:“别人都有房子,可我没有。”大树说:“你可以把我的树枝砍了做房子。”又过了几年,青年成了中年人,他对大树说:“别人都飘洋过海了,可我没有。”大树说:“你可以把我的树干砍了,做独木舟。”中年人把独木舟推进海里走了。后来,中年长出了一根根白发,他来到树桩前,树桩问他:“我已经是一个没用的树桩了,你也不会理我了吧?”这个人说:“不,我会一直陪你晒太阳。”
这正是父母完成了对孩子一生的成全。在我们的一生中,无私又不求回报的养育着我们。
所以我们要做一个有孝心,有爱心,有自信心的人。
河南新乡红旗区向阳小学四年级:喜欢萌学园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爱;感恩
小学阶段孩子对于爱的体现:小学阶段的孩子们年龄在六至十二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处于似懂非懂时期。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虽然已经上小学了,但很多事情都是由家长一手操办,总是有要求必满足,有问题必解决,总害怕孩子受到一点点委屈。正因为如此,大部分孩子在家都非常任性、调皮。稍有不满意就大吼大叫乱发脾气,甚至有的学生还用离家出走来威胁家长以满足自己的要求。而他们根本没有把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对他们的付出、对他们的关爱放在眼里,记在心上,总是认为他们为自己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面对这样的情况,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通过语文教学中的口语交际、习作和利用节日的契机,让孩子们知道什么是爱,如何去爱。
首先,我们要通过口语交际活动,让学生分享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爱的故事。口语交际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口语交际中,我们除了能很好锻炼孩子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外,更能促使孩子们围绕一个主题,发挥自己的想象去收集、去思考、去探索、去组织自己的语言,进而大胆展现自己,说出自己的想法。因此,利用口语交际课,我开展了一次以《爱与感恩》为主题的口语交际活动,让孩子们大胆分享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爱的故事,可以是父母对自己的爱,可以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对自己的爱,也可以是老师、同学对自己的爱,甚至可以说陌生人对自己的爱。活动中,有一个叫周××的孩子,他平时是一个让老师和家长非常头疼的学困生。他说:“我以前总觉得爸爸妈妈总是管我这管我那的,一会儿让我少看电视,一会儿让我多吃点肉,一会儿又逼着我去上辅导班,去做作业。我觉得他们非常嗦,觉得他们一点都不喜欢我,都不关心我,都不在乎我的感受。可是现在我才发现,其实他们的所有嗦,都只是因为他们爱我。”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不仅提高了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更重要的是我们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原来家长们、老师们、同学们为我们做的一切都不是理所应当的,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他们爱我们。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习作课,写出我想对父母说的话。通过上次口语交际课孩子们的表现,我发现其实很多孩子都深深爱着自己的父母,爱着老师,爱着同学们。但在中国这个大环境下,很多家长都不善于或者不愿意把对孩子的爱大声说出来。而我们的孩子也受到环境和家长的影响,害怕去向父母表达自己的爱,大声把爱说出来。因此,我设计了这次习作课程,让孩子们以书信的形式把对父母想说的话大胆写出来。让文字成为孩子与家长之间的桥梁,让他们表达出自己对父母的感谢之情和对父母深深的爱,也让家长知道孩子们的真实想法,让他们知道,他们的孩子已经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和想做的事情,做父母的也可以适当给孩子空间。通过这次习作,大大增进了孩子们与父母之间的感情,孩子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父母的爱。而父母们也渐渐明白了,爱孩子不是给予他想要的一切,而是要学着适当放手,尊重孩子们自己的想法,让孩子们慢慢学会自己长大。而这其实才是真正爱孩子。
最后,通过父亲节、母亲节等节日的契机,让孩子们把对父母的爱用行动展现出来。通^前两次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家人对自己的爱,知道了父母都是爱自己的。而我利用父亲节、母亲节的契机,请孩子们的父母一起来到学校,共同开展了《爸爸妈妈我爱你》为主题的班队活动,让孩子们用实际行动去展现自己对父母的爱。在活动中,孩子们都大大方方给自己父母一个大大的拥抱,然后大声说:“爸爸妈妈,我爱你。”并且每个孩子还提前为自己的家长准备了亲手制作的小礼物。看着家长眼里高兴的泪花,看着孩子们甜甜的笑容,我觉得这一切努力都没有白费。孩子们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爱。
当然,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通过这次的口语交际课和习作课,我们让孩子们体会到了父母的爱。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我还要让孩子们去体会更多的爱,比如,朋友的爱、老师的爱、陌生人的爱等。让他们知道我们的世界是充满爱的。同时,也更要让他们明白,付出爱比得到爱更加让人开心,让人高兴。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不仅是传道授业,不仅仅是教会孩子课本里的知识,我们更应该教会孩子如何做人,更应该让孩子明白什么是爱,从而让他们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成为一个会爱的人,感恩的人。
关键词:感恩教育 实践 思考
感恩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更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品质。对中小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能够让学生对母校、对教师、对同学常怀感激之情,对于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等都有着很大的帮助。感恩教育包含的内容很多,并不仅仅是让中小学生有感恩之心,最重要的是帮助中小学生树立自尊、自强、自立的意识,让学生能够有健全的人格和一颗负责任的心。加强中小学生感恩教育工作是培养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对于建设和谐学校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中小学生感恩教育的内容与意义
1.中小学生感恩教育的内容。
首先,中小学生感恩教育必须要重点突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让中小学生科学地认识感恩。加强对中小学生的感恩教育可以充分结合和利用中国的传统文化资源,这不仅是非常宝贵的资源,也是取之不尽的资源。这样可以让中小学生在了解感恩的前提下去认可和接受感恩教育。古人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就体现了感恩的观念。中小学生拥有感恩意识才能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和义务,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其次,中小学生感恩教育要突出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的教育,让中小学生知恩并且报恩。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现如今,社会不断发展,人们已经逐渐忘记了一些传统美德,中小学生的感恩教育必须要强调这一点。很多中小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花钱大手大脚,生活懒散,这都是缺乏感恩意识的体现。
最后,中小学生感恩教育要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感恩教育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教育内容,而是将这些感恩知识转变为道德的升华。只有在生活中贯穿感恩教育,才能真正达到感恩教育的目的。例如,中小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与同学和睦相处,同学之间互帮互助、尊重教师等都可以体现出学生的感恩意识。
2.中小学生感恩教育的意义。
首先,加强中小学生感恩教育有利于和谐校园的建设与发展。中小学生虽然文化水平不是很高,但是也受到学校和社会的很多恩惠。教师孜孜不倦的传授自己的专业知识、同学无微不至地关怀、国家对自己的培养等,都值得中小学生感恩。中小学生只有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才能够怀着对学习、对生活的热情不断进步,才能时刻充满希望,才能与他人和谐地相处。加强中小学生感恩教育能够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从而促进学校的长远发展。
其次,加强中小学生感恩教育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感恩教育能够让中小学生通过一些细微的事情发现人性的善,例如,学生会通过父母的白发了解父母的艰辛,从而激励自己更加努力。感恩教育让中小学生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社会等,只有中小学生具备感恩意识,才能促进我国精神文明的建设。更重要的是,中小学生具备感恩意识能够促进他们健康人格的发展和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二.中小学生感恩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第一,将感恩教育融入到中小学生的社会实践与实际生活中,强化中小学生的感恩意识。要想很好地强化中小学生的感恩意识,可以经常开展实践教育活动,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感恩与生活联系的紧密性。部分中小学生认为感恩教育非常虚,但是在实际生活中进行体验,就能真切体会到感恩教育的重要性。例如,定期组织学生到贫困山区进行授课、带领学生到孤儿院看望孤儿、让学生捐献自己的旧衣服等,这些实际行动能够让中小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感恩,同时也能够培养中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感恩意识,让中小学生发现自己的价值,在实践中获得成就感,从而找到前进的动力和方向。
第二,培养中小学生的感恩精神,营造良好的校园感恩文化。中等职业学院最重要的便是校园文化,只有具备良好的校园文化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中小学生的思想活跃,校园文化可以适当的丰富多彩,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感恩教育,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中等职业学校可以通过多媒体、网络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融入学生的实际生活,这样才有利于中小学生感恩教育取得更好的成效。
第三,学校可以定期开展主题教育,让中小学生明白感恩的意义。学校可以经常通过不同的形式开展感恩主题教育,让中小学生紧跟时代潮流,对自己进行正确的定位。感恩教育能够让中小学生找准自己的位置,在不断变化的社会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只有这样,中小学生才能更好的回报父母、回报社会。
第四,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贯彻感恩教育。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活力与灵魂,其发挥的育人效应也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关注。一个学校若缺乏校园文化,那么就如同鲜花缺少水分的滋润一样,没有发展的潜力,缺乏生存的活力。进入新学期以来,义马市第三小学借助暑假期间对校园教学楼的整修和刷新,也对校园的整体布局进行了规划设计。在设计校园布局时,我们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核心,从每一个细节上做了研究和分析,努力把文化理念真正融入进去。通过征集方案、创意设计,校园文化长廊初期建设现已落成。如今,当你走进校园,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校门一侧墙上图文并茂的文化墙——“做人”、“做事”、“求知”、“共处”……一行行精辟的警句和一幅幅精美的图画,共同汇成一道亮丽的校园风景线。这让人自然而然地想起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那句名言“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在校园文化建设这一设计理念的主导下,一系列墙体文化、地面文化、楼道文化等校园文化建设都将会在义马市第三小学校园陆续展现。随着学校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不断重视,美丽的校园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校风学风,也将在校园文化构建过程中一一呈现出来。
三.总结
总而言之,感恩教育就是丰富灵魂的一种途径。感恩教育对于中小学生而言,意义十分重大。感恩教育是一种以人性唤醒人性的生命教育,也是一种以情动情的生命教育。中小学生只有具备感恩的意识,才能更好地走向社会、走向未来。基础教育学校必须要营造良好的校园感恩氛围,让学生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中领悟感恩的真谛。只有这样,中小学生才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坚强乐观地向前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赵晓芳.关于高校感恩教育的思考[J].社会科学论坛,2006.
[2]李秋娟.论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D].开封:河南大学,2007.
一、目前中小学生缺乏感恩情怀的原因
(一)学校原因
虽然素质教育在我国已经全面实施,但因教育评价机制的不完善,还存在片面追求分数和升学率的倾向。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已经根深蒂固地形成了升学率高、学生考分高就是好学校、好老师。一些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偏重对学生文化知识的传授,而忽略教育的育人功能,因此学校德育难以落实,感恩教育更是摆摆架子、做做样子,根本无法完成培养学生感恩之心的重任,这也正是上述案例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家庭原因
现在的中小学生大多数为独生子女,家庭条件比较优越,他们在祖父母、外祖父母面前更是掌上明珠,过多的溺爱对孩子的成长、学习、正确价值观的形成等方面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他们对从小到大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已经习以为常了,从没有想过应该感恩亲人,因此错误地认为长辈为自己所做的事情是理所应当的。
一些家长自身缺乏感恩意识,秉承“宁可我负天下人,决不让天下人负我”的人生信条,利己主义较严重。试想,这些家长怎么能教育好孩子学会感恩呢?
部分中小学生生活在单亲家庭或后组合的家庭中,这些孩子一部分因年龄小,另一部分因恰逢青春叛逆期,所以很难理解父母之间感情的事情,于是对父母产生了仇恨心理,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再加上父母对其照顾不周,与其沟通较少,使得这部分孩子过早地接触到社会,经常出入游戏厅、网吧等娱乐场所,一系列的“问题少年”便由此而生。“问题少年”的出现,给社会带来了一定的不安定因素,盗窃、抢劫、打架斗殴等违法犯罪案件经常发生,部分“问题少年”已成为劳教所的成员,他们对父母、对社会充满了仇恨。
我国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这部分“留守儿童”常年由祖父母、外祖父母照顾,老年人因文化水平低、家务繁重等原因,很少与他们进行感情交流,不能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因此这部分孩子存在心理封闭、思想道德素质不高等问题。
(三)社会原因
现在的某些社会教育已经偏离了正确的轨道,似乎谁赚的钱多,谁就是“好汉”,加上社会上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部分奉献社会的人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报答,这给中小学生感恩教育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此外,有部分孩子帮助了他人,而他人并没有表示出丝毫感恩,孩子刚刚萌发的感恩之芽得不到生长的外部环境,长此以往,这些感恩之芽也许会过早夭折。
二、激发中小学生感恩情怀的策略
(一)加大学校教育的力度
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因此,教师要澄清观念,改变以往的教育教学方式,建立多元的考评制度,给教育正本清源。要通过学生的言行举止来考察他们的精神状态,努力创设一个感恩教育的和谐环境。
(二)重视家庭教育
中国有句古语:“惯子如杀子。”祖父母、外祖父母疼爱自己的孙子、外孙是人之常情,但这种疼爱应该是有尺度的,不能无限度的满足孩子,而应教育孩子具有是非观念。家长还可以结合母亲节、妇女节、父亲节、感恩节等节日,引导孩子参与帮助父母做家务、给父母过生日等活动,以此激发孩子的感恩情怀。
父母在对待婚姻的问题上,应该采取慎重的态度,尽量给孩子营造一个宜于身心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离异家庭的父母也应耐心地做孩子的思想工作,并经常与孩子沟通感情,使他们感到温暖,进而理解父母的选择,感受到父母的恩情。
留守儿童的父母在外地辛劳工作的同时,也不应忽略在家的孩子及老人,应定时(如约定每周三打一次电话,每周日一次电脑视频聊天等)与孩子沟通感情,及时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最大限度地弥补孩子亲情的缺失。
随着国家对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关注,工作稳定的农民工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让孩子跟随父母就地上学。虽然年收入可能要减少些,但父母与孩子的感情会随之加深。懂事的孩子看到父母的辛劳,会更加珍惜与父母一起生活的日子,孩子的感恩情怀怎能不会萌生呢?
论文摘要: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实施手段,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艺术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而且对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都有着深远的意义。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加强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的问题也被提到了重要位置。本文从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中存在问题分析着手,对艺术教育的作用进行分析,呼吁社会各界加强对农村艺术教育的重视。
一、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开课情况分析
农村中小学艺术课的开课率较低,即使开课大部分也只是局限于唱歌和图画。少数学校,即使有了专业艺术教师,也存在艺术教育课程被严重挤占现象。艺术课由文化课替代。
(二)艺术教师情况
农村中小学艺术教师配备情况远低于城镇学校,师资严重缺乏且多为兼职,专职和专业的艺术教师甚少。
(三)艺术办学条件
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总的来说:农村不如城镇、美术不如音乐、小学不如中学。大部分农村学校没有画架、画夹、颜料、纸笔等美术教学用品,音乐教学设施也很简单不完善。
二、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一)使中小学生的感性思维得到发展
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就像一对孪生兄弟,它们是完整理想人格的构成要素,统一于一个整体中,它们都要通过教育来发展完成统一。感性是内心的、来自心灵内部;理性是逻辑判断的、来源于大脑的思考。像小学语文、数学、自然等基础课程重视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重视学生的智力发展,对理性思维的考察是从逻辑的、思维判断的角度去评价,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中小学生只是智力和思维得到了发展,在考试中可以得到很高的分数,但他们失去感性的理解,不懂得审美,不懂得欣赏生活。而艺术教育本身就是注重对生活的观察,锻炼学生的感性思维,培养学生发现美的眼睛。素质教育时代我们必须注重对学生德、体、智、美全面培养,中小学生没有发现美的感性思维又怎能更好地全面发展呢?所以,艺术教育对中小学生非常重要。
(二)艺术教育可以启迪中小学生的智慧
智慧不等于智力,智力可以通过考试来评价,而智慧是指对待生活的态度,智慧是不可通过测试来测量的。在艺术教育中蕴含着在实践中处理现实问题的智慧,而这种智慧是很难通过学习理论知识获得的,智慧对于学生以后的工作、生活也有着积极的影响。一个人的智商很高并不代表他的智慧就很高,智慧有时比智力还重要,智慧的增加可促进智力的发展,而智力的提高并不代表智慧会增高,甚至会压制智慧的成长。艺术教育恰恰就可以使人增长智慧,如:文学戏剧作品、美术写意作品和音乐舞蹈作品等作品都体现着深刻的智慧。
(三)艺术教育可促使学生人格的完善
在艺术教育中无处不蕴藏者生活的真、善、美。艺术教育能使中小学生懂得感恩,使人善良因善是艺术的品格之一,无论是在艺术创作还是欣赏中,艺术作品都能引起人的共鸣。艺术教育还可培养主体的爱美心,有了爱美心就会产生爱德之心和爱智之心,这样就有助于建立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和谐关系,使学生懂得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进而使自己成为一个心灵高尚的人。
三、结语:
农村中小学由于各方面配备不齐全,使艺术教育不能全面开展,在素质教育时代,使得农村学生与城镇学生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十分不利于农村孩子的发展。在经济发展不断提高的同时,农村也应共享改革成果,农村艺术教育问题必须引起各界的关注和帮助,我们期待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李进平.贫困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问题及对策[j].教育革新,2009(10)
[2]苏海英.如何加强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 [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0(01)
关键词:中小学生;道德成长;新班级德育
Abstract: Class is the students' moral development is the closest one positio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in the many excellent moral quality it is through rich and colorful classroom activities to develop. The new class moral education aims to develop the core moral education class stage role, thick middle school students moral growth of the soil, guide students toward higher moral level advance.
Key words: Middle school students; moral development; new class moral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C4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一
在中小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他们需要学识的不断渊博,需要体格的不断健壮,同时更需要道德的不断建构与丰盈。我们常说要把中小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人,这不仅说明了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关乎才气与道德等诸多方面,而且在思辨“才”与“德”的关系时,道德或者说德性对于中小学生成长的影响更重要,更核心,也更久远。“中小学生道德的成长首先关系到中小学生自身的福祉,进而也关系到家庭、社会、民族、国家和人类未来的福祉”。
但中小学生是世界上最纯洁、脆弱的一群,他们的道德成长极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内容、目标、方式、环境等。如果从内容的角度去分析,我们已经发现不同年段的学生接受的德育熏陶应是有区别的,比如小学、初中、高中,最大的困惑是如何设置符合中小学生年龄特征、具有阶梯性的德育内容。如果从中小学生接受德育的环境来看,我们总是强调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不过德育的实践水平或者说教育时机还没有达到这一水准,这使得我们的德育很难有实质性的突破。即使是学校层级上的德育,尽管有的学校有不错的德育理念,也有不错的德育机制,德育活动也开展了不少,可总是看不到理想的德育成效。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过其中一点不容忽视,即学校的许多德育工作其实需要依靠班主任、任课教师在班级中开展和推进。
二
班级,是中小学生道德成长最贴近的一个阵地。在学校中,中小学生虽然可以有多个不同的学习环境,比如操场、走廊、图书室等,但学习和生活最多的环境无疑是自己的班级。中小学生们在班级里共同生活,共同获取知识,同时也共同经历道德成长。
窃以为,班级是中小学生许多道德问题的发生地或者说发现地。一个班级,几十名中小学生生活在一起,因为他们的禀赋、性格、爱好、家庭等各不相同,在相互的接触与交往中,他们之间极易发生摩擦,不同的中小学生就会下不同的道德判断,于是道德问题就会出现。但很多时候中小学生的德育问题往往也是在班级里得到妥善解决的,比如通过班级感恩活动培养中小学生的孝心,通过班级捐款活动培养中小学生的爱心,通过裹粽子、做水饺等活动培养中小学生合作意识等,中小学生的许多优良道德素养正是通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得以养成。
班级也是中小学生世界的一个小小社会,正因为这样一个带有模拟性质的“社会”环境,中小学生的许多道德规范才需要得到体现和培育。在班级里,中小学生需要讲求纪律、遵守规范,需要讲求交往、团结合作,需要爱心,奉献,理想,信念,习惯,坚持,谦虚,诚实,勇敢,乐观等等,可以说,中小学生道德成长的诸多内容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在这里汲取营养并有效发展。
班级,不仅是中小学生德育活动得以展开的天地,也是中小学生道德成长的沃壤。过去,我们也时常开展一些德育活动,但总显得零碎,且更多意义上是班风教育;我们需要进一步开拓视野,让班级与德育有效衔接,并逐步系统化,让班级承载起中小学生道德成长的重要任务。这样的班级德育,不仅需要理念的更新,也需要实践的及时跟进,我们试图把它叫做新班级德育,以此寻求一条促进中小学生道德成长的有效途径。
三
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认为“班级是培养学生个性品质使他们各方面素质都能胜任未来成人角色的一种机构。”其实,班级不只是中小学生获取知识、提高技能的场所,更是中小学生道德人格提升的舞台。
前几天,一大群手捧鲜花的风华少年来到我们学校,他们是刚刚考上大学或高中的本校学子,他们来看望曾经教育过他们的班主任老师,向她汇报各自多年来的成长轨迹。他们围着老师问长问短,说不完的故事,讲不尽的感谢,那一刻,该老师成为全校最幸福的老师。我全程参与了这样一个时刻,感受了他们之间的浓浓师情。按理,小学阶段的老师是很难得到毕业学生牵挂的,因为小学生还很懵懂,初中、高中长达六年的求学很容易造成学生与教师间的情感疏离,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很多同样是带班的老师,他们并没有享受到如该老师一样的幸福待遇,何以如此?个中的原因我自然清楚,这是因为该老师有一手管理班级的诀窍,在与她共同生活的日子里,那些孩子受到了老师无微不至的关爱和激励,今年保送入清华的柴一占说:“我们在班里不仅体验到求知的乐趣,还体验到生活的乐趣、成长的乐趣”。诚如该老师所说,“我力求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班里的学生团结融洽,他们不仅比成绩,更比合作、比友谊、比人品”。这样的班级,所获得的是学业和道德的共同进步。
良好的班级会努力创造出一种积极昂扬、融洽和谐的文化氛围,通过优化班级环境、确立班级信念、订立班训班规、创作班歌班徽、完善班级组织、丰富班级活动(如主题活动、公益活动、选举活动、研究活动、阅读活动、艺体活动、节日活动、生日活动、评比活动等)、建立师生沟通和家校互动机制等等,培育班级全体的社群意识,提高班级组织的自组织能力,促进班级每个成员的道德自主建构。班级,是一种“人化”了的教育环境,我们可以把班级看作是中小学生作为完整的人全身心地活动于其中,并且到处都证明着、显现着和发展着人的生命力量的教育环境。
四
需要指出的是,班级这个空间、这个舞台真的被很多人忽略了,至少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我们看到的现实是,学校德育是校级领导在那里高声疾呼,且雷声大雨点小;班级德育则被束之高阁,任由每个班主任自己在那里摸索。这个摸索是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而且未必每个老师都会获得成功;这个摸索需要前卫理念的指引,否则充其量也是低效的劳动。这就是何以我们现实中同样起点的班级,经过不同老师的几年教育后,学生的道德品质出现很大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且,尽管不少老师有自己的一套班级管理策略,但这些经验往往都是关起门来自己使用的。所以当务之急是,如何将优秀老师的班级德育管理经验汇集起来,通过案例、讲座的形式向大家进行推广,以使受益面达到最大。我们学校开设了一个班主任论坛,每月由两位班主任介绍自己的班级管理经验,这两年一直坚持着做,应该说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特别是一些年轻的班主任在听了讲座后,将一些方法应用于自己的教育实践,少走了不少弯路。
当然,要让班级德育工作成功推进,需要建立一套与之相适应的行之有效的策略、制度、法则或者说文化。这一点,美国洛杉矶霍伯特小学的雷夫老师做到了极致,他被美国总统授予“国家艺术奖”,被称为全美最好的老师,他管理的56号教室被称作“奇迹”,因为他拥有几大特别的班级管理法则:
第一条法则,“望子成龙”不如“教子成人”。
第二条法则,“小红花”不如明是非。
第三条法则,抄近路不如走弯路。
灾疫危害着地球上的宝贵生命,破坏了自然界的秩序,也日益消解着人类生存的安全和稳定性机制。在灾疫这一特定的时空场所里,义利关系、群己关系等涉及道德情操和道德意志、道德感召等伦理取向的问题,以一种更为集中和极端的方式呈现在人们面前。因此,全社会应该形成倡导与重视灾疫伦理的共识,政府部门当将灾疫伦理的宣教纳入日常政务,学校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小学校必须将灾疫伦理教育纳入课程教育体系,切实有效地开展学生的灾疫伦理教育和实践活动。
一、灾疫伦理与灾疫伦理教育
1.灾疫伦理的概念
灾疫,就是灾害和疫情,主要指涉两类事物:一是自然灾害,二是病疫。前者如洪水、地震、泥石流、飓风、海啸和火山爆发等,是直接威胁到地球生命安全并造成人类社会生命财产巨大损失的自然现象;后者如各种突发性人畜流行性疾病,其广泛传播可引发连环性的社会灾难。
近些年,全球范围内的频发的灾疫警醒人们检讨自身的行为,并重新从伦理视角审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灾疫之所以能够成为生命伦理学语境中的概念,关键在于:其一,今天人类承受的各种灾难,其实都与人类行为直接相关,因而,其治本之策应该是从根本上改变人类自己的存在观和生存方式[1]。其二,人以外的物种只能消极避难,而人类却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来积极面对灾害;其他种群的个体在灾害面前大多自顾奔命,而作为道德主体的人却能够共渡难关甚至作出自我牺牲[2]。这说明人类与其他物种存在着伦理道德的差异。
2003年,孙慕义教授在国内率先提出:“创建灾疫伦理学是生命伦理学的一项使命。”“灾疫伦理学是有关突发严重疫情的伦理问题、伦理关系、应对由疫情引发的公共卫生政策以及各项制度的伦理学原则研究的生命伦理学分支学科。”[3]笔者认为,灾疫伦理的内涵应包括灾疫预防伦理、灾疫救治伦理和灾疫重建伦理等三个方面。灾疫伦理就是倡导以科学的姿态直面客观事实,致力于消除当代存在的风险,引导人类求取理性生存之道,实现生命福宁。灾疫伦理,实质上就是要对频繁爆发的灾疫现象进行伦理检讨,并在此基础上对灾疫防治进行伦理考量。
2.灾疫伦理教育的内涵
2008年汶川地震后,推行灾害教育的呼声日高,但公民的防灾减灾意识仍然较为淡薄,防灾素养偏低。目前,我国灾害教育尚存在感性多于理性、研究视野不够宽广、灾害教育实践大多为应景之需、缺乏科学设计的教育课程等问题[4]。
灾疫伦理教育不同于灾害(灾疫)教育。灾害教育是为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以培养公民灾害意识、防灾素养为核心的教育。灾疫伦理教育是以灾疫为主题而展开的伦理教育,它是以灾疫本身为材料、为素材、为内容而展开的一项专门化的全民性伦理教育,涉及环境科学、生态学、生物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多门学科。
灾疫伦理教育需要引导全民了解灾疫、认识灾疫,具备灾疫预警、灾疫救助、灾疫后重建等方面的专门知识。涉及灾疫伦理知识教育,但灾疫伦理知识教育仅是灾疫伦理教育的起步,最重要、更根本的任务是对全民进行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生命教育。实质上,灾疫伦理教育就是人类的存在选择教育,它最终落实在如何对待自然和以怎样的方式生存的选择教育上来[5]。可见,对学生进行灾疫伦理教育是中小学校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必须重视的时代课题。
二、我国中小学生灾疫伦理教育的缺位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认为,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活动,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6]。教育的本质是培养真正的人,不是仅仅以传授知识、培养技能为根本宗旨,而是要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整全的人。教育基于生命,生命融入教育,教育是生命的诗意“栖息地”。换言之,教育是建立在每个个体生命基础之上完善人的生命的一个复杂过程。因此,中小学教育中必须有生命(灾疫)伦理教育的在场。
然而,我国现实的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无论是从教育的价值取向,还是从相应的教育实践来审视,不难发现,都缺乏对生命自身的关注,表现出对生命个体的漠视与异化,以致善待自然、尊爱生命、敬畏生命和感恩生命的理念并未有效形成。质言之,教育的一切目的都是为了当下,为了实用,或者更直接地说,是为了考试,为了就业[7]。这种应试教育模式不但欠缺(灾疫)生命伦理教育的健全体系,而且连基本的(灾疫)生命教育也重视不够。学校教育欠缺有关人生幸福、生命价值与尊严、生命伦理、生态伦理方面的教育,即便有限开设的生命伦理教育相关课程或讲座,也往往缺失灾疫伦理教育。如今中小学生在一道难题上的思考,远比他们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多得多。虽然有无数的学校标榜着自己的“素质教育”,宣传着自己的“办学特色”,但是在应试强权的压制下,又有多少实质性的效果呢?显然,当前的中小学教育普遍存在灾疫生命伦理教育的缺位现状。
教育是减灾的重要手段,而学校正是开展灾疫伦理教育的最佳场所。因此,开展中小学生的灾疫伦理教育,理应成为当代灾疫防治之基本国策的奠基性构成内容。
三、我国中小学生灾疫伦理教育的补位思考
结合我国中小学教育现状,笔者认为,我国中小学校开展学生的灾疫伦理教育目标应该在于:通过教育,培养中小学生的灾疫生命伦理观,增强善待自然、尊重生命、爱惜生命、敬畏生命和感恩生命的自觉意识,并内化为行为自觉。灾疫伦理教育的核心理念就是关爱、尊重、宽容、生命至上等。因此,我国中小学生灾疫伦理教育可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灾疫预防伦理教育
灾疫虽无法消灭,但可预防。学校教育工作者,在传授中小学生知识和培养其技能的同时,要重视对学生环境生态伦理的教育,教育学生善待自然,尊爱生命,注意公共环境卫生等。托马斯·莫尔在《乌托邦》一书中,以非常显著的篇幅告诫乌托邦人要“把卫生健康当作大事来抓”;他还强调应“注意维持公共环境卫生,以防止空气污染,防止疾病流传。”[8]当代人类面临种种存在危机与生存困境,而频频爆发的灾疫,其实就是这种存在危机和生存困境的实际敞开。
因此,学校领导、行政管理人员、班主任、教师和宿舍管理人员都有责任和义务强化灾疫预防伦理的宣传教育。学校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通过编印灾疫科普宣传读物、举办灾疫伦理教育专题讲座、开展灾疫伦理教育主题班会活动等多种形式加强灾疫预防伦理的宣传教育。学校要将灾疫预防伦理教育融入教育教学环节,覆盖到每一位师生,构建灾疫预防伦理专题宣传活动与日常灾疫伦理教育活动相结合的长效机制。还要切实做好灾疫预防的演练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演练计划和保障措施,根据当地易发自然灾害,有针对性地组织师生进行演练,强化紧急疏散、灾害救助、逃生自救及生存训练等专题演练,并认真总结分析和评估演练中出现的伦理问题,以培养学生危机意识,增强个体生存能力和提升其道德情怀。
目前,我国的灾疫预警机制尚未建立健全,灾疫防御系统尚未健全完备,民众的灾疫危机意识尚显淡漠。媒体动辄出现的“百年一遇”、“百年不遇”等词汇,凸显了社会大众灾疫预警意识的缺失;疫情的大面积扩散,也表明社会群体缺乏有效的预警信息沟通。因此,学校教育工作者要教育广大中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以严谨、科学、审慎的态度对待灾情和疫情,恪守责任伦理规范,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和国家相关条例,对身边流传的灾疫信息切不可以讹传讹;不得随意在网络或生活领域虚假不实的灾疫信息,以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社会秩序。
2.灾疫救治伦理教育
灾疫救治伦理就是在对灾疫中的生命进行救治的过程中包括各级政府部门、行为当事人和志愿者所应遵循的伦理准则和道德规范。在灾疫中,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应该首先考虑学生的安危,必须有一种坚守岗位的坚定信念作为支撑!正如韦伯所说:既然在社会分工的专业化和职业化中我们选定了某种职业,就应当树立“天职”观念,全身心地、不计名利地去献身于工作,在任何时候都没有理由放弃自己的岗位责任。故在灾疫降临的当头,正是考验主体职业道德和意志的时刻,此时恪尽职守。忠于内心信念,“这……才构成一个真正的人……一个能够担当‘政治使命’的人”[9]。
的确,在不期而遇的灾疫这一特定的时空场所里,义利关系、群己关系等涉及道德情操和道德意志、道德感召等伦理取向问题,以一种更为集中和极端的方式呈现在人们面前。在灾疫救助中,有时遭遇生与死的考验,在缺乏监督的情况下,救灾主体常常会面临是否要做出有利于自身的行为的选择。事实上,各个群体在灾疫中的行为都应受到伦理道德的约束。受灾群体也应担负起一定的救灾责任,遵守自救互助伦理、管护者责任优先和弱势群体优先的伦理原则,努力开展抗灾减灾工作[10]。在地震等突发灾难发生时,中小学生群体在逃生避害的过程中,涉及优先逃生、合作自救以及困境中是舍己救人还是自我保全等伦理层面的问题。灾疫发生后往往有一些大中学生志愿者,作为志愿者要遵守尊重和敬畏生命的伦理道德,注重人文关怀、稳定民心,为抗震救灾贡献出一份力,而不是添乱。中学阶段正是价值观与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所以对学生灾疫救助教育,就不能只关涉知识、技术和方法,也不能满足于每年一次的疏散演练,应注重伦理层面的教育。
3.灾疫重建伦理教育
灾疫后重建伦理实际涉及赈灾赈疫和灾疫后重建两方面的伦理。灾疫后的赈灾赈疫必须全面贯彻“生命重于一切”和“生命价值至高无上”的伦理公理,把拯救生命作为唯一任务和最高使命,并达成普遍的赈灾共识。灾疫后重建必须遵守的行动原则,只能是唯生命的价值导向原则,普遍平等和全面公正的社会行动原则和唯生命完整与生存健康的目标实现原则[11]。灾疫后重建必须符合全球生态化的和可持续生存式发展要求的伦理引导与规训。在灾疫后的环境生境和家园精神重建过程中,应教育学生学会尊爱生命、敬畏生命和感恩生命,学会善待自然。
在灾疫后救助安置和重建过程中,教育广大中小学生不要把爱心当作是理所应当,更不要把受灾受疫当成是索取的理由,要遵守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原则,不等、不靠、不依赖,调整好心态,积极投入灾后重建工作。此外,对于很多受灾群体来说,完成精神的重建也是非常迫切的。精神的重建应是包括信仰、道德、伦理以及为未来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建立基础的公益精神和公民精神等多方面的重建。道德关怀是实现精神重建的有效策略[12]。精神重建不是灾区个体(尤其是小学生)自行能够完成的,需要教育工作者及全社会的道德关照和热情扶助。显然,灾疫后的重建伦理教育同样不可或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重视生命教育作为国家教育发展的战略主题。生命教育本该是涵盖自然生命教育、精神生命教育和社会生命教育的整全人的教育[13]。生命伦理教育就是指向人的终极关怀的教育理念,灾疫伦理教育的实质是人格教育。因此,我国学校教育应注重以生命至上的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中小学生的灾疫伦理教育,并充分利用教育资源,立足整全生命教育层面,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灾疫伦理意识。总之,中小学生的灾疫伦理教育不可或缺。
参考文献
[1] 唐代兴.灾疫伦理学:当代应用伦理研究新领域.道德与文明,2010(2).
[2] 徐建龙等.伦理学理论与应用.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
[3] 孙慕义.生命伦理与制度伦理冲突的终结——“非典”事件的伦理学审读.医学与哲学,2003,24(6).
[4] 张英.我国灾害教育研究基本问题综述.教育学报,2012(5).
[5] 唐代兴.灾疫伦理教育:作为一种发展国策的整体性设计.全国第三次医学人文社会科学高峰论坛[C].2011.
[6] 叶澜.教育概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7] 赵跃利.大学生生命伦理教育探析.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12(6).
[8] 托马斯·莫尔.乌托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9] 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冯克利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10] 黄璐,薛恒.灾害中互助自救的伦理原则.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5).
[11] 唐代兴.灾疫伦理研究的基本内容·核心问题·多元维度——灾疫伦理学:通向未来的桥梁(下).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1).
北京智新超越教育快乐的好习惯播种营,通过21天为一个周期的训练,让学员养成品德习惯、思维习惯、学习习惯、生存习惯、行为习惯五大习惯,在提升学习成绩的同时修炼个人情操。
21天好习惯播种营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它更加侧重于利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此课程严格按天数来划分训练内容,每天的训练内容都是经过科学论证的,环环相扣,循序渐进。
中小学教育即好习惯养成教育+初步的智力培养。这既是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得以全面发展的具体体现,也是对中小学生进行“两全”教育的具体措施和手段。
一、课内习惯养成教育课内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教育
小至上课的一个坐势,大至学习某类固定课型的学习方法,我们都要求贯穿于每一堂课的教学之中。上课时,如果有学生开小差,任课老师会有意识地、采取适当方法予以引导;有同学做小动作,老师会边讲课边下意识地走到该同学身边,直至专心听讲。学生听课过程当中,我们最注重培养的是学生专心听课的习惯。专心与否,我们用举手率来衡量。一堂课下来,根据学生举手次数多少来判断其上课听讲专心的程度。有了指标,学生自然就有了积极性。有了积极性,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就不难培养了。其次,重视培养学生作业清楚认真的习惯。对错题和不清楚的作业要求重做这当然是首当其冲的措施,也是对每位学生的普遍要求。对一些脑子灵,因好动,做作业只图速度,不求质量,常常出现这样或那样“低级”错误的同学,老师各显神通,针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措施,以求得最佳效益。
二、课外习惯养成教育
课外注重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常言道:“无以规矩,不成方圆。”举止不文明、不规范即属于没有规矩。如何让学生的行为文明规范?主渠道在课外;主方法多示范、多指导。另外多开展一些活动。
另外,我们非常注重榜样的示范。每隔一个潜伏期,我们都要进行一次评比小结,每次小结,我们都要评出一、二个典范。这个总结评比除了鼓励的成分之外,更重要的目的是树立榜样,示范带动更多同学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三、家庭环境影响
争取家长配合学校,共同做好其良好习惯养成的监督、督促工作。中小学生自觉性、持续性较差。中小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争取家长配合学校,共同做好监督、督促工作,显得尤为的重要。由于所在学校学生居住分散,离学校远,我们采用互相通信的方式加强联系。每学期期初,学校都应该向学生家长发一封公开信,普遍能受到学生家长地关注,从而取得较好效果。
北京智新超越教育力作中国好习惯教育的领航者。
北京智新超越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液晶教学楼4200厅
邮编:100084
热线:4006-198-001 010-51295007 82866557
一、 提高教师人文素养
一个民族的历史,以及这一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既属于知识和学问的范畴,更属于道德和价值的范畴,它凝结着一个民族世世代代的情感与理想,是标识民族身份、维系民族认同感的最终依据。要发挥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语文教师必须首先悉心学习古典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学史的经典文化著作《论语》《孟子》《老子》《庄子》等应成为每个语文教师枕头、案边常备必读之书。只有当教师深情投入、真情流露的时候,学生才能受到真正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点点滴滴的积累,潜移默化的渗透使学生精神得到贯注,思想随之净化,行为获得矫正,文化得以熏陶,人文素养才能提高。
二、立足于语文课堂教学
从识字课、阅读课、综合性学习课等几方面,采用适合的方法,弘扬传统文化。
1.在低年级识字过程中,弘扬传统文化最合时宜。根据科学家研究,人的记忆力在1-13岁最强,在1-13岁是开发儿童记忆力的最好时期。而新课标对识字教学的要求是多认少写。只有在提前认读,扩大识字量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谈阅读理解与写作。传统文化中的启蒙教育的经典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是提前认读的最好教材。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把传统经典制作成视频动画,让学生反复诵读可以增强学生的记忆力。我对一年级新生实施《三字经》的经典多媒体诵读,每周读两次,每次10分钟。一个月后,多数学生能背诵《三 字经》的前四课,学生在背诵表现得特别认真,特别有兴趣。最重要的是在诵读过程中,据研究可以开发学生的右脑。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许多字从外形上看可以知道它的大概意思。比如“日”形状像太阳,“月”形状像月牙。日和月都有光,两个合在一起更亮,这就是“明”。汉字的这个特点使它很容易受到人们主观意识的影响,因此,从汉字可以了解到一些中国传统文化观念。
2.课文是教科书的主体,一方面许多课文体现了中华的优秀文化,例如古代诗词、寓言、传说、神话、古典名著;另一方面有许多课文负载了中华的传统文化。如世界遗产。因此,它本来就内含文化的精华来到课堂。我们要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力求语文课多一点文化气息,让学生在课堂上领略到“文化”应有的甜味与魅力,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课文不仅贮积了丰富的语文知识,更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韵,字里行间处处流淌着中国文化浓浓的鲜活的血液。如何挖掘教材内在的文化因子,引导学生求真、求美、求智慧。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①从课文注释、引语入手,挖掘有关民族文化信息。
②从故事情节入手,挖掘整篇(部)著作的文化内涵。
③从课文主题入手,挖掘优秀的传统美德。
④从课文词句入手,挖掘相关文化背景、哲理境界。
⑤从课文插图、课后练习入手,挖掘文化意趣。
3.利用传统节日进行教化。中国的传统节日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但如今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这些洋节却在中国大行其道,它们其实是西方文化乘着商业载体的扩散。我们可以利用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佳节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比如九月开学不久就是中秋节。每届学生我都会让他们课外收集有关月的古诗文,专门开一节专题课进行赏月品诗,接受一次优美诗文的熏陶;并让每位学生寄一张贺卡给父母,让他们懂得感恩,理解象征合家团聚与和美时刻的中秋节的内涵。
三、在各种各样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继承和创新民族传统文化
1.搜集文化名人故事,定期进行讲故事交流比赛。
2.展经典诵读活动,让学生坚持天天吟诵并定期进行诵读比赛。
3.开展“寻访家乡传统文化”语文实践活动,继承和弘扬本土文化。
四、重视课外文化阅读,强调大语文教育
现在的学生生活在一个喧哗浮躁的时代,他们面临着太多的诱惑。但是,不管生活怎样地热闹,一个纯净的心灵世界,一种对书香气息的天然热爱,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都是一个生命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要素。不管社会怎样变迁,不管科技怎样进步,不管教育怎样改革,我们都必须让学生们在人生记忆力最佳的时期,诵读名家名篇,诵读千古美文,让文化经典占据他们的心灵,让他们的阅读从一起步,就直抵经典。要注意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提高阅读能力。
五、利用阅读积淀语言文化
学生积累了一定数量的诗文之后,在运用时会信手拈来,游刃有余。写到时间会不由自主地想到“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写到学习会深有感触地想到“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写到春雨会情不自禁地想到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到白雪会触景生情地想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对民族经典,特别是传统文化作品的重视,已经成为语文教育专家们的共识,每个学子应该从小受到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语文的外延就是进入更广阔的文化空间,汲取更丰富的营养,让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做好文化传承的桥梁,为发扬中国的文化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