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5 18:22:04
导语:在防火安全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根据当今世界防火墙技术的发展历史,防火墙的主要技术手段主要有“包过滤技术”、“应用技术”、“状态监测技术”三种,尽管由于安全防护的需要,产生出了其他安全防御技术,但其根本都由这三类技术进行演变综合而来。
1、包过滤技术。当前我们网络采用的是IPV4技术,因此网络数据均是通过IP地址进行寻址传送的,所以包过滤技术也就是通过检测IP数据包目的地址和源地址是否合法的来对数据进行放行或者予以限制,那么这个“合法”通常是指管理员制定的一些网络规则。其实思科和华为公司生产的交换机就提供了一些基本的包过滤功能,相当也就能实现一些简单的网络防护功能。
2、应用技术。此类技术也是针对当前网络数据传递的一个特性发展而来的。我们都知道TCP/IP的第四层为运输层,数据要进行可靠传输必须在该层建立可靠连接,所以应用技术就是通过防火墙将这个可靠连接分割成两个连接,分别为防火墙到服务器和防火墙到客户端的连接,所有数据传递均需通过防火墙进行检测,然后再确定是否放行。这个连接的分割对数据而言是透明的,并不应影响数据的传送。这种技术打破了传统的客户端/服务器的这种传输模式。
3、状态监测技术。由于网络的攻击的复杂性,那么单一的监测方式往往并不能有效的解决网络威胁,所以状态监测技术是以连接状态为基准,将同一连接的所有数据包看成是一个完整的数据流,建立一个会话状态表,对这个数据流的整个内容进行监视和检测,且以后同一类连接的数据传送都必须以这个会话状态表为参照标准,一旦发现不同于该状态表的数据都将进行截留。因此状态监测技术其实是包过滤技术和应用技术的一种结合体,在防御强度上也远高于前述两种。
二、企业安全网络的建设
关键词:小学生体育活动;安全;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献标识号:1004-4590(2006)06-0036-05
Abstract:Through analyzing the safety problem in primary sport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put forward system of risk prevention. Based on the methods of document and logical analysis,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achievement of the safety problem in school sports in domestics and oversea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e concept of safety and composition of safety system in primary sports. From risk management techniques,the paper recommend the theory system of retain the risks、transfer the risks、reduce the risk and avoid the risk by identification and assessment risk of primary sports.
Key words: primary sports;safety;risk prevention
1 引言
当前,我国小学体育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健康体育成为现代体育教育观念,小学体育教育把“健康第一”作为指导思想,体育教育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同时,我国小学体育教育工作还仍然面临严峻的挑战,如我国小学体育活动一直没有摆脱的安全问题的考验,纵观我国近些年来频频发生在全国各地区小学生体育活动中的意外事故(见表1),给有关教育部门、学校和师生造成了沉重的打击。这与“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格格不入的,严重影响了小学体育工作的健康发展。
从这些事故的发生可以看出,小学生体育活动的安全问题涉及到小学生在体育活动过程中的伤残、死亡等事件。安全问题不仅表现在不同的活动类型中,还可能发生在体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上,体现出原因复杂、后果严重的特点。
小学生体育活动中的伤害事故表面上呈现出不同的直接的和外在的原因,而在偶然因素的背后隐藏着更多深层次的矛盾,风险事件的突发性实际上隐含着一定的必然性。在体育活动过程当中,来自行为、心理、环境和管理等各个方面的风险因素达到一定量的积累,加上诱发因素的作用,事件就会不可避免的发生。
2 小学生体育活动安全问题研究现状
日本、加拿大、美国等国家对体育活动安全和风险的研究较早,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中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体育课程活动项目(national curriculum physical education)的安全管理;学校特殊体育活动(specific sports)和野外探险活动(outdoor adventure programs)的安全管理(Mike McNamee,2001);体育活动伤害(sports injury)的预防策略(prevention strategies)(Jozefa sobski,1999);体育活动环境与设备的安全管理(John Ginnever,2001;Frost JL,1990) ;学校体育活动安全责任(responsibility)认定(John Ginnever,2001)。体育活动的安全管理具体探讨的问题包括了体育活动的安全教育(safety education)、体育教师胜任能力(coaching competency)要求、体育活动环境的监督(supervision)、体育活动设施的维护(maintenance)、医疗条件的保证(medical insurance)、传染疾病(infectious diseases)的控制等。实证研究的成果体现在学校体育活动伤害事故模式(School-injury patterns)与风险管理计划(risk management planning)制定的领域(Kelm J, Ahlhelm F,2001;L Abernethy,2003;J.?Kelm,2004)。Laflamme,Lucie(1998)对一年内1260起学校伤害事故进行了分析,其中探讨了不同体育活动伤害事故的背景、原因与特征,建立了伤害事故的模式,创建了一门针对性很强的安全策略学,为体育活动的安全管理提供了宝贵的建议[1]。
国外关于体育活动安全问题的研究对体育活动安全管理的实践具有针对性很强的指导意义。运用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技术化的角度对体育活动的安全问题作了较全面的考察与分析,如对学校体育活动环境的安全评估(security assessment),John Ginnever(2001)对体育活动的各类环境设施确定了不同的安全指标,采用李克特五级评定量表(Likert-type scale)对各项安全指标作excellent 、good 、satisfactory、 poor and dangerous 五级评估,目的是为管理者更新与维护体育活动设施提供依据[2]。另外在体育活动风险管理的研究中,风险管理计划的制定是一个值得借鉴的方法,Jozefa sobski(1999)对体育活动的风险因素进行了归类分析,指出来自体育活动人员和环境的风险种类,具体分析了可能导致的风险事件(risk event),并提出一系列风险管理策略(risk management strategies)[3]。
我国学者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关注中小学生体育活动安全和健康方面的问题,主要有:曲宗湖等(1999,2003,2004)对我国学校体育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并且深化了对“健康第一”思想的认识;中小学生体育活动伤害事故的研究,包括成因分析(李晓燕,2000;杨刚,,2001)、预防分析(霍炎,2003;吴国正,2004);学校体育活动中小学生心理伤害专题研究(舒华2005);中小学生体育活动中的卫生要求(傅兰英,2000);学校体育教育组织过程中的风险管理(杨亚琴,2005),其研究探索利用风险管理的某些思想元素对学校体育活动的安全问题进行了探讨。
国内研究的立足点主要是对中小学生体育活动伤害事故的发生原因和预防措施做了经验性的总结,但是缺乏对中小学体育活动安全问题发生背景、原因和特征作深刻剖析,缺乏理论性和系统性。面对中小学生体育活动安全问题日趋严峻,体现出突发性、偶然性、破环性和复杂性的特征,现有研究方法的单一性,描述性的工作已经无法对体育活动的安全问题从本质、发展规律中得到正确认识。
中小学生体育活动的安全问题研究需要从学科性质、研究内容和框架体系,从系统的角度对参与者、体育活动环境和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进行综合性研究和探讨,借鉴安全管理和风险管理技术,为解决体育活动的安全问题提供新的视角,从而为中小学体育活动的风险管理寻找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 小学生体育活动安全系统的组成及结构
3.1 小学生体育活动安全的界定
安全(Safety)是指免受不可接受的风险(risk)的伤害。不可接受(承受)风险的发生,通常会带来人员伤害或物的损失,因而,避免此类事件发生的过程和结果可称为安全[4]。
小学生体育活动具有较强的时空特征和活动特征,安全问题的表现由于不同体育活动类型的环境要素和空间布局不同而有所变化,还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差异,在体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上表现也不同。
小学生体育活动的安全具有全程性、整体性的特点,学生在活动中的任何时间和环节出现了安全问题,整个体育活动的安全工作就是失败的,所以,小学生体育活动的安全就是指在体育活动的整个过程中的人身、财产和心理安全。具体地讲就是学生、教师的生命、身体不受危害,体育活动环境和体育器械、设备避免破环(damage)和损失(loss),学生在整个体育活动过程中始终处于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不受到来自外环境因素的骚扰和威胁,同时避免遇到危险的情况。
根据上述定义,体育活动安全管理(Safety Management)的对象主要涉及两个问题,即环境(environment)和行为(behavior),安全管理的核心=环境管理+行为管理。安全管理的目标是实现最大的安全保障,通过探求风险发生、变化的规律,认识、估计和分析风险所造成的危害,选择适当方法处置风险,尽量避免危害和减少损失。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就是在体育活动中人人都享受安全,人人都享受健康。
3.2 小学生体育活动安全系统的组成要素及结构
钱学森(1988)认为系统(system)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小学生体育活动安全系统是由体育教师、学生和体育活动环境共同组成的,在体育活动安全问题上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
考察安全问题的时候一般涉及两个系统对象,事故系统和安全系统。认识安全系统要素,具有超前和预防的意义,而从事故系统的角度出发,对指导我们建立风险控制系统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海因里希(W・H・Heinrich)(1931) 就提出了事故因果连锁模型(Accident-Causing Theory),他认为伤亡事故的发生不是孤立事件,尽管伤害可能在某瞬间突然发生,但却是一系列事件相继发生的结果,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管理失误是间接原因,却是本质的原因[5]。
依据上述理论,小学生体育活动的安全问题形成 “人一机一环境事故系统”(man-machine-environment-system或MMES)[6],系统要素包括:人――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的最直接的因素;机――器械、设备的不安全状态也是事故的直接因素;环境――不良的活动环境会对人的行为和机器设备产生负面的影响;管理――管理的欠缺是事故发生间接的但却是重要的因素,因为管理对人、机、环境都会产生作用。
在体育活动过程中,学生、教师与体育活动环境、器械设备为了完成一定的任务,各自发挥自己的作用,相互联系,相互配合。整个过程的安全性不仅取决于人的行为,还取决于物的状态。
3.2.1 人的风险因素
小学生体育活动中人的因素包括体育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不安全因素体现在行为(behavior)和心理(mentality)两个方面。
3.2.1.1 行为风险因素
小学生体育活动具有离散性(decentralization)特点,离散性是指活动人员在活动过程中分散于各个部位,尽管有各种规章和计划,但当他们遇到具体问题时,不得不依靠自己的判断作出决定。小学生对是非、安危的辨别能力差、情绪易波动、自我约束力、调节控制行为的观念较弱、对突发事件缺乏预见性和应变能力、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较差、对体育活动当中的身体异常状况不能正确应对,这客观上决定了他们行为的不安全性。另外一方面,体育活动过程中行为风险因素重点体现在教师方面,如果体育教师不能将教学计划合理化,组织教法和教学手段不正确、教育方式不当、疏忽管理、缺乏自我管理能力、专业理论和技术不过关、对学生照顾不周、不了解安全防卫知识和伤害急救措施等就很难适应一直处在变化中的人一机一环境系统,长期下去给体育活动造成安全隐患。
3.2.1.2 心理风险因素
人的行为是受其心理状态支配的。当人的心理处于消极状态下活动时,其感知觉、思维和反应的机能就不能正常发挥,差错增多,导致事故发生。积极的心理状态,对保证安全活动是不可缺少的;消极的心理状态,是引起认识差错而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7]。
叶龙(2005)将事故发生前的人的心理状态总结为侥幸心理、冒险行为、思想麻痹和心理挫折状态。体育教师和小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事故发生的心理状态(见表2)。
3.2.2 体育器械、设施风险因素
小学生体育活动的器械(equipment)、设施(facilities)风险因素主要体现在设计风险、安装风险和使用风险三个方面。具体表现为体育器械的设计不合理、安装不牢固;体育活动器械分布、位置、距离和相互关系不合理;运动器材陈旧、破损;运动器械是不适宜小学生年龄特点的非标准器械等。小学生体育活动器械、设备因素除了供学生和教师使用的体育器械本身之外,学生和教师自身的装备也应严格要求,如符合严格标准的体育运动服装和对随身佩戴物的检查。
3.2.3 环境风险因素
小学生体育活动具有单个性(uniqueness)特点,单个性是指学生每天进行的体育活动是不完全相同的,不同的体育活动类型的风险多少和种类是不同的,同一活动类型在不同的环境中面临的风险也不同。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的过程中,每一天面对的环境是截然不同的,环境中的风险因素表现在恶劣的自然气候条件(inclement weather conditions)和活动场地两方面,自然气候条件包括酷热、严寒、暴风雨、雪等给体育活动场地造成的破环和对活动造成的不便;活动场地的风险因素包括学校占地面积小,供体育活动的场地受到限制;活动场地畸形,布局不合理;体育活动场地条件差,卫生条件不达标准等。体育活动场地的风险因素从另一角度是表现在活动场地类型(type of playground)的差异上,如娱乐活动场地(creative playgrounds)、探险活动场地(adventure playground)、传统项目活动场地(traditional playgrounds)、水中运动场地(water playgrounds)、硬化地面场地(hard surface playgrounds)、户外、自然环境活动场地(natural playgrounds)等,不同类型的场地存在的风险不同,安全管理和安全指导的要求也不同,如果出现任何一个环节上的疏忽,就很可能导致意外发生[8]。
3.2.4 环境与行为的相互关系
根据轨迹交叉理论( Orbit Intersecting Theory ),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同时出现时,将发生事故与伤害。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互为因果,有时物的不安全状态诱发了人的不安全行为,反之,人的不安全行为又促使了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发展,或导致新的不安全状态的出现,人流和物流两条轨迹交叉呈现出复杂的因果关系。
在体育活动当中,事故发生的原因不能考察单一的因素,事故的发生不仅有关键因素,也有推动因素的共同作用。必须以客观、全面的视角进行审视才能发现事故发生的本质。为了有效地防止事故发生,必须同时采取措施消除教师、学生的不安全行为和环境中的不安全状态。
3.2.5 管理因素对行为和环境的影响
管理失误能够影响和改变导致事故发生的一连串事件中的至少一个环节。管理者应当认识到在所有的事故发生之前都有一连串的事件发生,而且管理实际上对每一个事故链上的某些事件都能够加以控制,甚至通过有效的管理,所有的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9]。
体育活动中的管理疏忽体现在没有严格遵守小学生体育活动的安全规则;对教师、学生安全教育和安全指导缺乏;教师、学生的安全训练不到位;体育活动场地规划不合理;对体育工作的支持不够;体育活动环境维护失效;学校对体育活动的安全管理缺乏足够的经验;医务监督不力,体检工作不能落到实处。
管理失误多种多样,这些因素会加重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环境的破坏,如安全教育的缺乏会导致学校师生对安全知识的认识不足,淡化安全意识;对环境管理的失效会加重校内人员和外环境人员对环境和设施的破环;体育活动场地规划不合理经常造成正在从事不同活动学生的相互影响,极容易引发事故;学校医务监督不力使体育教师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在教学中没有区别对待,由此给学生造成严重的伤害,例如体育活动当中一直无法避免的猝死现象原因是非常复杂的。
4 小学生体育活动的风险防范体系
风险防范体系是在对风险的不确定性及可能性等因素进行考察、预测、收集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出包括风险识别(Risk Identification)、风险评估(Risk Assessment)和风险应对(Risk Treatment)一整套系统而科学的管理方法[10]。
小学生体育活动中的风险防范体系是将现代风险管理理论与体育活动组织的特点相结合,吸取体育活动过程中的风险特点以及解决方法的途径,提出小学生体育活动的管理方法。风险管理的关键是借鉴风险管理技术对体育活动中外显和潜在风险进行界定、分类和特征描述,对多种风险因素同时形成的复合效应进行评估,从而提出风险应对措施。
4.1 小学生体育活动风险识别
4.1.1 小学生体育活动风险识别的含义和特征
风险识别是风险主体对所面临的风险以及潜在风险加以判断、归类和鉴定性质的过程。风险识别包括两方面的内容:感知风险,即通过调查和了解,识别风险的存在;分析风险,即通过归类分析,掌握风险产生的原因和条件,以及风险所具有的性质[11]。
小学生体育活动的风险具有隐蔽性、复杂性、多变性特点,风险识别过程中,还要受到体育活动组织管理者专业素质和风险认知、风险洞察力的影响。风险识别是否全面、深刻,也将直接影响风险决策(risk-based decision)质量,进而影响整个风险管理的最终效果。所以,风险识别是一项系统性、连续性、制度性的工作,风险识别的过程不能仅局限于某个对象、某个环节、某个具体风险,而要分析体育活动作为完整主体所具有的全部风险。
4.1.2 小学生体育活动风险的来源及类别
风险的种类是指那些可能对小学生的体育活动产生负面影响的风险源,为了深入、全面地认识风险,并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有必要将风险分类。按风险的来源我们将小学生体育活动的风险分为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
内部风险主要是指由于个人或组织的过失、疏忽、恶意等不当行为而给体育活动带来的风险,风险来源分为教师、学生和校方三个方面,教师方面的风险主要是行为风险、组织风险、技术风险、管理风险、教学经验风险、心理风险和自我管理风险;学生自身的风险包括体能风险、健康风险、伤病风险和心理风险;校方的风险主要是管理经验风险和决策风险。外部风险主要指体育活动场地、器材风险、环境风险,环境风险又可分为自然环境风险和人文环境风险。
4.1.3 小学生体育活动风险识别方法
小学生体育活动的风险识别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定性分析法主要采用预先危险性分析(PHA),目的是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从大体上识别与系统有关的主要风险因素。定量研究采用《小学生体育活动风险检查表》的方法,《小学生体育活动风险检查表》是在对风险事件的发生原因进行总结和归纳之后一一列出,采用“二择一”的方式,要求体育教师从“可能出现”和“不可能出现”中选择,最后将可能出现的风险汇总和分类。在第二阶段对小学生体育活动的风险因素进行项目分析,主要以探索性因素分析(EFA)为主,确定量表的初步内容;对正式调查的数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CFA),通过验证理论假设,确定中小学生体育活动风险的类型结构。
4.2 小学生体育活动的风险评估
4.2.1 小学生体育活动风险评估的含义及内容
在小学生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似乎每项风险单个发生的概率都很小,甚至几乎可以认为不会发生,但当大量的小概率风险事件累积在一起时,发生的概率就非常大了,很可能就形成必然事件。风险评估就是指在风险识别基础上,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收集大量的详细资料加以分析,估计和预测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程度[12]。
小学生体育活动的风险评估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风险的存在和发生时间分析,即风险可能在哪个阶段,那个环节上发生;第二,风险的影响和损失分析,风险后果的严重程度及可能带来的损失,某些风险发生的概率不大,但一旦发生会造成恶劣影响,如学生猝死事件;第三,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分析,通常用概率表示风险发生的大小;第四,风险可控性分析,风险原因研究是为预测、对策服务的。有的风险是可控的,如课前周到细致的检查工作,有的是不可控的,如自然灾害风险。
4.2.2 小学生体育活动风险评估的方法
小学生体育活动的风险评估主要采用《风险评估调查表》和帕雷托分析(主次因素分析法)(Pareto analysis)的方法。《风险评估调查表》是在确定风险项目的基础上,对风险进行评估,采用逐项评分的方法来量化风险大小,事先确定评估标准,然后让体育教师对预先识别出来的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严重性和可控性一一打分,然后三个分值相乘,得出不同风险的风险量(Rv),列表排序采用5级评判。帕雷托分析的目的是根据分析结果确定出中小学生体育活动的主要风险因素、一般风险因素与其它因素。用帕雷托分析法对中小学体育活动的风险进行评估,有助于针对性对主要风险因素进行控制。
4.3 小学生体育活动的风险防范策略
风险防范策略是风险研究的根本目的,风险防范策略一般是包括风险回避(avoid the risks)、风险转移(transfer the risks)、风险控制(reduce the risks)和风险自留(retain the risks)等措施。在体育活动中对于哪种类型的风险采取什么应对措施是建立体育活动风险防范体系的重要内容[13]。
4.3.1 风险回避
风险回避是指考虑到风险事件的存在和发生的可能性,主动放弃或拒绝实施可能导致风险损失的方案。通过回避风险,可以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前完全消除某一特定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回避风险具有简单易行、全面彻底的优点,能将风险的概率保持为零,从而保证活动的安全运行。
在小学生体育活动过程中,如在暴风雨、雪天气造成活动场地泥泞或是给学生活动过程带来不便或危险性,一般要停止上体育课;对于个别学生有特殊疾病或伤病的情况,依据情况应该禁止参与某些项目的活动。严格遵循风险回避的原则客观上遏制了体育教师在教学当中的侥幸心理和思想麻痹。
4.3.2 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是指一些单位和个人为避免承担风险损失,有意识地将损失或与损失有关的财务后果转嫁给另外的单位或个人去承担。风险转移的方法种类很多,对体育活动中的风险,一般采用的方法是保险,通过专门的机构,根据有关法律,签订保险合同。当风险事故发生时,就可以获得保险公司的补偿,从而将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学校可以为体育教育相关人购买人身安全保险和财产损失保险等。
体育活动伤害事故的发生,往往家长与教师、学校之间很难划分责任界限,轻者兴师动众、赔礼道歉,重者对簿公堂,无论结果如何,对双方都造成沉重的负担和打击。风险转移的方法客观上可以减少学生家庭同学校及教师的矛盾和纠纷,也减轻了学生和学校的经济负担。
4.3.3 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是指在损失发生前消除损失可能发生的根源,并减少损失事件的频率,在风险事件发生后减少损失的程度。所以损失控制的基本点在于消除风险因素和减少风险损失。
风险控制在体育活动过程中是最主要的应对风险的方法,小学生体育活动中风险控制的方法主要来自学校和教师两方面的工作(见表3)。
4.3.4 风险自留
风险自留又称承担风险,它是一种由活动组织自己承担风险损失的措施。风险自留有时为主动自留,有时为被动自留;有时为全部自留,有时为部分自留。在体育活动过程中,对于像器械丢失现象,如果找不到责任人,就要由校方承担风险;体育活动场地、器械的消耗,也应该由学校承担风险。
5 小结
5.1 小学生体育活动的安全问题日趋严峻,需要加强体育活动安全与风险的理论研究为小学生体育活动的安全问题提供新的研究视角,进一步为小学生体育活动的实践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5.2 小学生体育活动具有较强的时空特征和活动特征,安全问题表现出全程性、整体性特点,小学生体育活动的安全包括在体育活动的整个过程中的人身、财产和心理安全。
5.3 小学生体育活动事故系统形成“人一机一环境”系统,系统要素包括:人、机为事故直接因素;环境对人的行为和设备产生的负面影响;管理缺失对人、机、环境产生的影响,管理因素是事故系统的最重要的因素。
5.4 小学生体育活动的风险防范体系包括小学生体育活动的风险识别、评估和风险防范策略。借鉴风险管理技术为小学生体育活动的风险识别、评估和应对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 Laflamme,Luciea. School-injury patterns: a tool for safety planning at the school and ommunity levels.Accident Analysis & Prevention, 1998, 30(2):277-283.
[2] Ivan lewis.Safe Practice in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chool Sport[M].New York, 2004:180-202.
[3] Jozefa Sobski.Guidelines for the Safe Conduct of Sport and Physical Activity in Schools.Duputy Director-general (Development and Support), 1999, (10):71-78.
[4] 金龙哲,宋存义. 安全科学原理[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161-180.
[5] 隋鹏程,陈宝智等. 安全原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35-50.
[6] Firenze B. Labor Safety System Research. Safety Science Journal, 2001, 45(2):31-37.
[7] 叶龙,李森. 安全行为学[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6-20.
[8] Mike Mcnamee. A Survey of Sport Spectators perceptions of the Values and norms of Selected Professional Sports. Executive Summary, 2001, (10):20-27.
[9] 蔡天富,张景林. 对安全系统运行机制的探讨.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16(3):4-8.
[10]石岩. 我国优势项目高水平运动员参赛风险的识别、评估与应对[D]. 北京体育大学2004届博士论文
[11]范明志,陈锡尧. 对我国重大体育赛事风险识别的初探. 体育科研,2005, 26(2):26-29.
[12]杨亚琴,邱菀华. 学校体育教育组织过程中的风险管理研究[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22(5):84-88.
[13]汪忠,黄瑞华. 国外风险管理研究的理论、方法及其进展.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5,27(2):25-31.
[14]Peter J P, Ryan M J. An Investigation of Perceived Risk at the Brand Level.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1976, (13):184-188.
[15]Ivan lewis. Safe Practice in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chool Sport. New York, 2004:121-132.
[16]Sosin, D M,Keller, P S. Surface-specific fall injury rates on Utah school playgrounds. Public Health, 1993:733-735.
[17]Richard A. Johnson.study of school sports accidents reinforces need for coordination and basic motion training. Clinical Cornerstone, 2001, 3(5): 61-62.
[18]张进福,郑向敏. 旅游安全研究[J]. 华侨大学学报, 2001,(1):15-21.
[19]李晓燕. 中小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的预防与处理研究[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2000,2(3):98-104.
[20]韩振勇. 校园伤害事故对中小学体育课的负面影响[J]. 中国学校体育, 2002,(3):26-29.
[21]杨刚,等. 对学校体育活动意外伤害事故的探析与思考[J]. 湖北体育科技, 2001,20(4):120-121.
论文摘要 本文着眼于火灾频发的社会现实,通过结合国内外民用建筑外保温行业的现状及现实中外保温防火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而阐述了构造防火的三种方式的原理,用以说明提高外保温系统的整体防火性能,并且希望能够为我国建筑外保温系统所具有的防火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提高民用建筑抵御火灾的能力,保障公民的财产及生命安全。
论文关键词 建筑 外墙外保温技术 防火
近几年,我国房地产行业不断发展,很多房地产开发公司在建设民用住宅的过程中也不断采用通过外墙保温的方式进行保温,但是,由于监管不到位,很多不合格的保温材料被用于民用住宅中,进而导致了民用住宅火灾不断,造成了非常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更多的不安全因素。如2008年10月9日哈尔滨“经纬360度”双子星大厦火灾、2009年2月9日北京央视新址火灾、2009年4月21日南京中环国际广场火灾、2010年11月15日上海胶州路教师公寓火灾、2011年2月3日沈阳皇朝万鑫大厦火灾等都是典型的外墙外保温火灾案例。面对频发的火灾事故,如何安全应用外保温技术来保障公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并防火于未然,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一、建筑外墙外保温行业现状
节能指标的提高完全依靠建筑物围护结构承担实现,其中建筑外墙的保温隔热是建筑节能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在外墙常用的保温技术主要有外保温、夹心保温、内保温以及自保温等四种方式。在市场中,由于外墙外保温技术具有效果好、能够对主体建筑进行保护同时拥有良好的热供应性能,而且还可以做到普通技术无法达到的消除热桥的效果,进而在我国不断发展建筑的过程中逐渐将外保温技术作为主体技术进行运用和发展。同时,我国政府非常重视建筑行业的节能情况,外墙外保温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外墙外保温有相应完善的标准、图集等有着其它保温形式所不具备的优势,并且涌现出了聚苯板薄抹灰、胶粉聚苯颗粒、喷涂硬泡聚氨酯、现浇无网聚苯板、现浇有网聚苯板、保温装饰一体化和幕墙保温等诸多的外墙外保温系统,聚苯板(EPS、XPS)和聚氨酯(PU)等一些列具有良好保温性能的材料都得到了非常大的运用。
二、建筑外墙外保温防火问题
外墙保温系统指的是建筑在建造过程中通过一定的工艺和特殊材料的使用,使其外侧具有保温隔热功能,而且在保温的同时对外墙还具有一定的装饰作用,通常由粘结层、保温层、防护层和饰面层等功能层组成。其中起主导作用的就是特殊的保温材料,在普遍条件下,保温材料占到了保温系统所有材料体积的八成以上;与保温材料进行配套使用的材料都具有不可燃的性质,比如瓷砖以及砂浆,同时由于装饰等其他方面的需要还拥有一些数量很少的可燃性材料,比如装饰用涂料和网格布等。目前,我国市场上用于外墙保温的材料一共有三类,第一类是无机保温材料,其主要成分是岩棉,此材料在建筑领域被认定为不可热材料;第二类是有机复合材料,主要成分是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这种材料在建筑领域被认定为可燃性材料;第三类是有机保温材料,主要成分为聚氨酯和聚苯板,这种材料也被认为是可燃性材料。在建筑建设的过程中对外墙进行保温处理的时候,采用的保温材料为不可燃材料或者其传播火焰具有难燃性材料的时候,这时候通常情况下,建筑外墙的外保温系统几乎是不存在任何火灾隐患性问题的。第一类无机不燃类保温材料——岩棉,因为现阶段,它的生产能耗较高,污染环境严重,产品的质量参差不齐,而且产量很低,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建筑外墙的外保温系统在耐久性等存在的问题使得暂时无法在短时间内大范围的全面使用。第二类保温材料——胶粉聚苯颗粒、膨胀珍珠岩等浆料保温材料,因为材料本身的导热性能很强、导热系数较高,并且随着我国建筑节能的标准不断提高,但是这种材料节能性不佳,所以逐渐被排斥使用。第三类具有低导热系数的聚苯板和聚氨酯等高效有机保温材料,在目前一个阶段内还是建筑外墙保温施工过程中的主流产品。但是,问题还是存在的,这一类的外墙保温材料都具有可燃的特性,在防火方面,效果不佳,而且这类材料在发生火灾时会产生浓度非常大的毒烟,传播火焰的速度也非常快。上述是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在防火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而且,由于国际节能减排力度的加大,这类问题也显得更加突出。所以,在这类材料不断被使用的同时,人们应该时刻重视民用住宅外墙的火灾情况,以防止火灾快速蔓延。
在一般情况下,建筑外墙外保温工程的火灾基本主要发生在三个时段,他们分别是:第一,所用保温材料达到施工工地时进行码放的时段;第二,保温材料在施工过程中实际上墙的时段;第三,外墙外保温系统投入使用时段。根据调查可知,我国外保温工程火灾主要是在保温材料码放和上墙的两个时段发生。其主要因素就是所使用的保温材料阻燃性能不佳,施工的时候并没有对现场的保温材料进行防火处理,同时在施工现场监管力度不够,动火操作没有能够按照规定进行。所以,对这两个时段进行防火处理的主要方式就是:应当加大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的监督力度,防止或者杜绝防火性能差的保温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并且更应当高度重视现场管理和具体施工中的防火问题。
三、外保温系统的防火构造
建筑外墙的外保温系统防火安全性能主要具体体现在对有机可燃性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要求以及对保温系统构造的防火、抗火能力要求两个方面。可燃材料的存在和使用是外保温系统的防火安全性的前提,而影响建筑外保温系统防火安全性能的要素主要包括系统的构成材料及其具体的构造方式。在具体实践中,虽然可以通过在有机可燃性保温材料中加入大量的阻燃剂的方式提高其物理上的难燃等级,但是,在火灾发生时,建筑的环境温度可高达上千摄氏度,在这种超高温度条件下阻燃剂的防火性能也会丧失其阻燃的效用。因此,建筑外保温系统的防火重点和重心就应当放在具体的构造防火上。而建筑外保温系统的防火性应该在下面两点进行考虑:(1)点火性:在由明火的情况下,保温系统时候容易被点燃,产生火焰,这是对系统燃烧性的要求。(2)传播性:一旦出现火灾,系统是否对火焰进行传播,这是对系统抗火性能方面的要求。只要不能够点燃外保温系统,即系统的点火性较差时,它就不会成为火灾的帮凶。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直观的明白,建筑外保温系统的防火性的最关键因素就是想法设法降低外保温系统本身的点火性。
针对上述存在的两个问题,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主要采用了三种构造方式来解决关键的第一个问题(点火性),他们分别是:(1)增加一定的保护层厚度;(2)无空腔构造;(3)防火隔断构造。下面笔者对这三种构造方式做简要描述、说明。
1.保护层,是指用于外保温外表面的功能层,主要包括防护层和饰面层。按照相关理论,增加一定厚度的保护层可以直接阻止可燃性保温材料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从而避免或杜绝保温材料被点燃的可能性,进而避免火灾的蔓延;实践中,增加一定厚度的保护层(特别是采用导热系数较小的材料的话,其效果更好,例如胶粉聚苯颗粒浆料或无机保温浆料)在外界发生火灾情况时能够有效减少外界热量向保温材料传导或辐射,从而减缓火灾发生时保温材料温度上升的速率,近而延缓或者避免保温材料被点燃。
2.无空腔构造,是指有机保温材料与基层或者与饰面层之间是没有空腔的一种构造形式。在实际情况下,因为存在着空腔结构,进而为保温材料的燃烧提供了必须的氧,导致火焰迅速蔓延。空腔结构一旦建筑物处于火灾的攻击下,就会直接导致该构造空腔中的气体对流速率会加快,而对流方式产生的热量的传递速度是十分快的。因而,一旦出现这些情况将会很大程度的削减系统的阻火性能,并最终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出现。
关键词 消防监督;消防管理;性能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X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46-0059-02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急速提升,建筑业内涌现出了许多大型、新型和特型的建筑。这些新型建筑一般都超出了相关的规范标准,所以旧有的处方式防火设计观念已经无法适应并解决此类问题,对此,我国很多地方都展开了性能化防火的研究及应用,以达到火灾损失目标、防火安全目标以及工程设计目标三者之间的统一和谐,但实际应用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国内性能化消防设计规范和相应评估工具的缺失等,因此,怎样规范消防监督管理,稳步推进性能化防火设计工作是我国消防事业现阶段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性能化防火设计的定义及其范围
性能化防火设计以消防安全工程学为基础,是一种新型的建筑类防火设计方式,在现今的消防工程学及火灾科学里是最受重视的研究范围,它依据建筑结构、功能和里面可燃物等各方面的详细情况,使用消防安全工程学的基本原理和方式方法,先确定整体防火系统应该达到的功能目标及设计指标,再预先设置不一样的火灾场景,分析火灾发生及延烧的整个过程,进而选择对应的消防安全工程举措,同时对火灾的危险性和危害性进行预测、评估,得出最好的防火设计方案,从而给建筑提供最恰当的防火保护。
按照我国消防法规定,在建筑防火设计进行时,首先必须达到国家相关强制规定的技术要求,在现行规范不能满足该建筑使用功能的情况下,才能借能化防火设计,也就是说,性能化防火设计并不是可以广泛适用于一切工程项目的,其适用范围一般包括:
1)我国现行消防技术规范及标准里没有明确涉及的建筑工程;
2)受建筑物的功能影响,执行现有规范及标准的确存在难处的建筑工程;
3)地铁等地下建筑类的特殊工程;
4)在应用过程中有可能会产生消防安全类问题的建筑工程。
2 性能化防火设计的消防监督管理程序
依据传统处方式进行设计的建筑工程,我国已有相关法律规范明确地规定了相应的监督管理程序。而对于性能化防火设计来说,我国并没有相应的统一规定。但从我国部分地区制定的地方性实施细则来看,性能化防火设计监督管理程序应该包括:
1)在建筑工程的设计之初,消防机构就应该依据设计单位和业主的申请报告来确定该建筑工程是不是需要性能化防火设计;
2)初次确定的建筑工程设计或者需评估的内容、安全判据、安全目标、计算参数、火灾场景、分析工具等都应由性能化防火设计评估单位报告给消防机构审核;
3)性能化设计的文件或者评估报告在完成后应该报请消防机构审查,并由该机构组织专家对其论证;
4)设计单位应该以消防机构已经审查通过的性能化设计文件或者评估报告设计施工图并报送消防机构再次审核。
3 性能化防火设计中如何选用分析工具
由于我国现今并没有对性能化防火设计进行评估的有关规定,所以,在选取性能化防火设计分析工具的时候应选择在被国际广泛承认并且可信度高的分析工具或者分析方法。
目前,很多相关单位都自主研发了性能化防火设计分析工具,设计单位在选用这些分析工具之前都应该对该工具的可靠度、不确定性和局限性进行周密客观详尽的分析,提供可验证该工具可靠度的权威论文,并报告消防机构审查同意后方可使用。对不能提供权威论文者,如果必须使用,则需要同时使用另外一种可信的计算工具进行测算。
4如何确定性能化防火设计的参数
从我们实践性能化防火设计的现实情况来考虑,有如下几个问题在确定性能化防火设计的参数方面极为突出:
1)火灾场景的设计数据的计算太过粗略
造成这种结果的一种可能是设计单位为了方便,经常直接提取参考资料里的火灾荷载密度等相关数据,从而忽略了实际建筑工程的具体情况。另一种可能则是由相关数据不全造成的,相关数据不全就会造成设计单位在选择计算参数时只能依照类似的建筑进行估算,因而与实际建筑工程的情况并不吻合。
2)设计数据多为引用,本土资料缺失
目前我国的性能化防火设计的设计数据一般都是国外资料,由于各个国家的防火规范都不尽相同,对某些材料分类的标准也不尽统一,所以,一旦在引用这些数据前没有明确两者之间的差别的话,就会出现严重的错误。
3)国内消防数据的缺失
选定火灾场景是性能化防火设计里特别关键的环节,它有助于工程设计人员和相关审核人员准确地判断该项建筑的火灾危害及风险,并调理整合设计以便达到更好的安全消防水平。但由于国内消防数据的缺失,造成了相关人员选择火灾场景时,经常是由经验判断决定,人为影响很大,也设缺乏科学的说服力。另外,收集整合不同性能建筑里人数统计数据也是很有必要的。
5 我国现行规范与性能化防火设计之间的关系
在目前范围内,性能化防火设计是比较先进、科学且有效的防火设计方式,它在消除新型大型以及复杂的建筑工程中的防火设计隐患方面大大弥补了传统设计的不足。但这并不是说性能化防火设计可以取代传统处方式的设计,它们两者之间应该是一种互补关系。性能化防火设计的相关内容参考价值很高,对完善我国建筑防火类规范有着重大意义。
6 性能化防火设计的单位及其设计人员应具备的资格
首先,性能化防火设计单位应该是独立的法人,其次,它和它的设计人员都应该取得相关的资质。但是现今国内相关资质的评审条件并没有制定出来,所以,制定有关的评估资质的评审条件成为了推进性能化防火设计工作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参考文献
[1]许兆亭.论对现行消防监督检查模式进行改革的必要性[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2,21(1):6-7.
[2]霍然,袁宏永.性能化建筑防火分析与设计[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论文摘要:根据各种工程配电线路设计的需要,从防火安全、使用 经济 等方面,研究分析了矿物绝缘电缆优于任何有机物电缆的主要特征;针对矿物绝缘电缆附件的特殊性,提出了有关安装时的注意事项;最后建议:在一些重要建筑、高温、易燃易爆和危险场合以及有关消防等电气配线工程设计中尽可能考虑使用矿物绝缘电缆。
矿物绝缘电缆俗称防火电缆或氧化镁电缆(简称mi电缆),是由高导电率的铜芯、铜护套、氧化镁绝缘等全无机物组成的耐火电缆。由于其独特的制造方式:用矿物材料氧化镁作绝缘高度紧密压实在金属铜棒(芯)和无缝铜护套之间,从而在高危防火安全、综合应用经济性方面较其它有机物电缆具有明显特征。
1 高危防火安全性
1.1 绝缘电阻
矿物绝缘电缆的绝缘是由紧压成形的粉末矿物密实体组成,导体之间和每根导体与铜护套之间的绝缘标称厚度以及电气性能都必须符合gb/t 13033.1-2007要求,20℃时其绝缘电阻(mω)与电缆长度(km)的积应不小于1000 mω·km;当电缆长度小于100m时,其绝缘电阻应不低于10000mω。
1.2 耐热耐高温防火性
在高温时,无论是线芯或者是铜护套均不产生氧化。由于电缆绝缘内的含氧量很低,线芯氧化并不严重。但电缆护套因暴露在空气介质中而剧烈的氧化,温度越高氧化就越严重。当电缆铜护套的温度超过250℃时,便开始发生急剧氧化,形成氧化层cuo,使护套厚度减薄。电缆在250℃时,护套厚度减薄0.25mm,一般要经过240年左右的时间,而在1000℃时,则只需2.87 h,所以允许正常工作温度必须在250℃及以下,当铜护套厚度为0.5mm时,在1000℃高温下可使用6.79h。另外,由于防火电缆是由铜和氧化镁两种无机材料组成的,铜的熔点为1083℃,氧化镁的熔点为2800℃,而且均是非燃烧物质,这是其它有机物材料组成的电缆所无法比拟的。经试验表明,防火电缆在温度高达800℃~900℃的火焰中烧2h,电缆一直能正常运行;在1 000℃的火焰下燃烧30min,电缆仍完好无损,继续正常运行。
1.3 耐腐蚀防爆防辐射
由于铜护套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一般情况下,无需加防护措施。当电缆应用于化学腐蚀(如酸、碱)较严重的场合或 工业 污染严重的地点时,宜选用加pvc护套的防火电缆。因无缝铜管作护套,电缆完全密封,氧化镁绝缘是一个密实体,可经受巨大的外界冲击力,不会透水、油和气体,可在水中敷设长期使用防爆; 铜护套具有屏蔽层的功能,使电缆也具有耐辐射性。
1.4 柔软耐压强过载
由于矿物绝缘电缆的铜护套有一定的强度和韧性,氧化镁在加工过程中又是经高度压缩的,所以电缆在遭受到弯曲、压扁、扭转等变形时,电缆芯线间、芯线和护套间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不会短路,且其铜护套可以达到铠装电缆的机械性能,电缆仍能保持本身的工作性能的特性,具有很好的柔软耐压性能。对于其它相同截面的电缆而言,矿物绝缘电缆由于本身结构特点和允许更高的使用温度,使之比其它类型的电缆能传送更大的电流。根据比较,小规格的电缆载流量提高30%左右,大规格的电缆提高10%左右。在过电压的情况下,即使是矿物绝缘电缆被击穿,但去掉电压后仍可恢复到电缆被击穿前的耐压水平,电缆仍可正常使用。矿物绝缘电缆有如此强的过载能力,也是其它有机物电缆无法比拟的一个明显特征。
1.5 高危行业安全性
在石油化工、钢铁冶炼、地铁隧道、核电站等潜在危险爆炸区域、线路等高危行业和场所,有机绝缘电缆在着火或长期过载时会释放出烟雾及有害气体。尤其火灾情况下,由于阴燃时有机物会产生大量烟雾和有害气体,如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燃烧的烟雾中除了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外,还有大量的氯化物;阻燃电缆由于采用溴化物阻燃剂,其燃烧时烟雾中会有溴化物;橡皮绝缘电缆燃烧时会释放出大量的硫化氢。有些电缆燃烧时还会产生氟化物,这些有害气体对人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危害。根据日本提供的资料,聚氯乙烯在400℃时发烟量为4.0m3/g,而在300℃时为10.4m3/g,由于供气不足,烟雾中大量的是使人窒息的一氧化碳,而二氧化碳较少。同时大量烟雾增加了人们的恐慌,也给救授和消防增加了困难。而矿物绝缘电缆绝对不存在上述问题,因而它也是最安全型的电缆。
2 综合应用 经济 性
由于组成矿物绝缘电缆的全部材料均为无机材料,它的允许使用温度要比耐火电缆高得多(现耐火电缆一般为70℃),iec92出版物推荐矿物绝缘电缆的使用温度为95℃,iec364-5-523修订版规定裸的矿物绝缘电缆使用温度可达105℃。因而它的载流量要比耐火电缆高得多。如果按允许温升到90℃来选择矿物绝缘电缆在25mm2及以下时,其截面比耐火电缆接近小一个截面等级,而在35mm2及以上时,可小两个以上戴面等级。即便按70℃与耐火电缆同样的允许温度选择,在35mm2及以上截面时,也完全可小1个以上的截面等级,因为矿物绝缘电缆35mm2及以上的,全部为单芯电缆。iec认可,对于70安培负荷,用矿物绝缘电缆可用10 mm2,而用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和钢丝铠装的电缆为25mm2,此时电缆的外径比分别为12.7mm和23mm,体积比为1:4,重量比为0.6 kg/m和1.5kg/m。另外矿物绝缘电缆的铜护套就是一个完好的地线,因此与耐火电缆相比,它完全可少一根地线,也就是说3芯电缆可代4芯耐火电缆,4芯可代5芯耐火电缆。恰当的选用矿物绝缘电缆的一次性投资费用,就不会比选用耐火电缆高多少,甚至持平。用矿物绝缘电缆的铜护套做地线,按比耐火电缆降低二种截面等级选择,从性能价格比上看,防火电缆价格不高,但比低烟无卤耐火电缆的性能要好,价格要比低烟无卤耐火电缆低30%左右,目前防火电缆价格已不断下浮,价格更接近耐火电缆。
如果考虑到安全就是最大的经济性以及它也是永久型的电缆(在250℃下长期使用寿命可达数百年,而一般型塑料绝缘电缆估计预期寿命20余年),那麽,选用矿物绝缘电缆的综合应用经济性就更可想而知了。
3 附件安装独特性
终端。矿物绝缘电缆在正式安装时,在其两端要用一种永久性的金属终端进行密封,这种终端由两个部分构成,一个用来使电缆绝缘材料氧化镁与外界隔绝的密封部分(一般由黄铜罐、罐盖、密封材料和导体的绝缘套管组成)。另外一个用来把电缆连接到开关柜上的压盖部分(一般由压盖本体、压缩环和压盖螺母组成)。由于矿物绝缘电缆的无机绝缘层易吸潮,若电缆两端不作任何密封处理,则在开始的几周里潮气就会进入100mm,且随着终端头在潮湿空气里的暴露时间的增加,潮气进入深度会逐渐达到200~300mm。用500v兆欧表对芯线进行对地绝缘测试时(注意:如果电缆运行温度载70℃时,线芯的阻值应按其额定阻值再乘以1.21进行修正),若绝缘电阻值达不到100mω以上,就必须对电缆受潮段进行驱潮处理,即用喷灯火焰加热电缆受潮段,使电缆逐渐受热而将潮气慢慢驱赶出去。经过烧结后(或切除后)的电缆仍可以保持良好的绝缘。因此,矿物绝缘电缆在仓储和安装时要求做到以下几点:仓储时,电缆必须要由临时封端;安装时需将临时封端换成永久性的封端;在测试绝缘电阻时要切除临时封端的长度。
中间连接器。安装过程中,由于电缆的生产长度有限,在电缆敷设长度不够时,就需要安装中间连接器。对于多芯矿物绝缘电缆的中间连接器,由于多芯电缆的线芯截面相对较小,所以在安装中间连接器时,不仅要保证芯线与芯线、芯线与铜护套层之间的距离,还要保证每相芯线的绝缘电阻值,因此,在芯线连接时,为减小芯线连接段的体积,缩小中间连接器中连接套管的直径,应采用错位连接法。在施工安装中,必须按中间连接附件标记好每相芯线连接的具体尺寸和具置,处理好芯线绝缘。
绝缘测试。在矿物绝缘电缆的终端头、中间连接器安装之后,应再进行一次绝缘测试,在测试中,兆欧表的指针指向∞时说明线路的绝缘性能良好,若测量时发现阻值下降,则可能的故障点应该在终端头或中间连接器处,此时应拆除终端头或中间连接器,用喷灯对电缆重新进行烧结直至电缆绝缘合格为止。
4 建议配电设计中考虑推广使用
防灾减灾主题班会小结通用2021
一.班会目的:
通过本次班会,使学生在欢乐的活动中掌握防灾减灾安全知识,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护自救能力,减少灾难事故的发生,促使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班会准备:
1、让同学们收集有关灾难事故的新闻。
2、组织学生排演节目。
3、选好及训练班会主持。
4、了解一些防灾安全知识。
三.班会过程:
1、宣布班会开始:
同学们大家好!谁都知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古往今来,无论人类社会如何发展,灾难事故总是不断发生,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虽然灾害事故不可能完全消除和避免,但是国内外的大量实践证明,灾害事故是可以防范的`,有效的防护措施能降低灾害事故所带来的损害。所以,我们必须经过后天的专业训练,有意识地不断练习自我保护技能。希望通过这节班会,有更多的同学能自觉学习或有组织地学习关于地震方面的防灾自救知识,珍爱生命,防患于未然。
2、介绍相关知识:
在学校怎样避震: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
在公共场所怎样避震: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要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
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书包等保护头部;在商场、书店、展览馆、地铁等处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后悬挂物。
在户外怎样避震: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蹲下或趴,以免摔倒;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用书包等保护头部;不要随便返回室内。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楼房,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过街桥、立交桥上下;高烟囱、水塔下;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广告牌、吊车等。
地震时遇到特殊危险怎么办:燃气泄漏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千万不要用明火,震后设法转移。遇到火灾时:趴在地上,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地震停止后向安全地方转移,要匍匐、逆风而进。毒气泄漏时:遇到化工厂着火,毒气泄漏,不要向顺风方向跑,要尽量绕到上风方向去,并尽量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应注意避开的危险场所:生产危险品的工厂,危险品、易燃、易爆品仓库等。
如果被埋压怎么办:搬动身边可搬动的碎砖瓦等杂物,扩大活动空间。注意,搬不动时千万不要勉强,防止周围杂物进一步倒塌;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时再被埋压;不要随便动用室内设施,包括电源、水源等,也不要使用明火;闻到煤气及有毒异味或灰尘太大时,设法用湿衣物捂住口、鼻。不要乱叫,保存体力,用敲击声求救。
3、介绍我国地震工作的基本状况;
我国地处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板块之间,地壳构造运动强烈而复杂,是全球大陆地震活动水平最高的地区。近年来,国家对防震减灾科学技术研究高度重视,投入不断增加,保障更加有力。实施了“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项目”“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等重大项目。目前,集观测、实验、研发为一体的地震科技创新平台已经初步构建,成效明显。一大批优秀地震科技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我国自行研制开发的宽频带数字化地震仪,不仅广泛应用于我国地震台网建设,还出口到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利用空间技术监测和研究地壳运动的科技水平已经进入国际先进行列。我国在世界地震科学界的地位日益提升,影响不断扩大,在国际一流学术刊物上有论文,在国际重要学术组织里有专家,在大型国际会议上有声音。目前,与我国开展地震合作与交流的国家和地区已超过50个。
4、使学生学会判断地震前的预兆:
人的感官能直接觉察到的地震异常现象称为地震的宏观异常。地震宏观异常的表现形式多样且复杂,异常的种类多达几百种,异常的现象多达几千种,大体可分为:地下水异常、生物异常、地声异常、地光异常、电磁异常、气象异常等。
地震前兆诗歌:
地下水异常:井水是个宝,前兆来得早。
无雨水质浑,天旱井水冒。
水位变化大,翻花冒气泡。
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
动物异常:
震前动物有预兆,密切监视最重要。
骡马牛羊不进圈,鸭不下水狗狂叫。
老鼠搬家往外逃,鸽子惊飞不回巢。
冰天雪地蛇出洞,鱼儿惊惶水面跳。
地光和地声:(地光和地声是地震前或地震时从地下或地面发出的光光亮及声音,是重要的临震预报。)
临震前,一瞬间,地声隆隆地光闪。
大震将至要果断,迅速行动快避险
四.班会小结:
1、班会成果:
经过这次活动,使学生学习了避震减灾的相关常识,了解我国地震工作发展的基本状况,学会在地震中如何进行逃生和自救互救的生活技能,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也了解到四川地震的详细情况,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和冲击,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以及爱心.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习了避震减灾的相关常识,而且他们的合作互助能力、遇事应变能力、资料的收集能力等都得到一定的提高,培养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爱心.2、班会启示:
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相关教育部门和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此次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活动,以对广大师生员工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加强领导,按照活动内容,精心组织实施,确保活动效果。创新形式,丰富内容。
各班级应结合实际,在落实好学校组织的集中宣传教育的基础上,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增强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活动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增强中学生的防震减灾的意识,时刻培养危机来临时的应变能力,始终做到临安思危,处变不惊。
防灾减灾主题班会小结通用2021
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班会,使学生在欢乐的活动中掌握防火安全知识,增强学生的防火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护自救能力,减少火灾难事故的发生,促使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活动准备:
1、让同学们收集有关火灾事故的新闻。
2、组织学生排演节目。
3、选好及训练班会主持。
4、了解一些防火安全知识。
活动过程:
班长:亲爱的同学们,火是人类的朋友,它带给我们光明,推动着人类社会走向文明。但是,火一旦失去控制就会造成灾难,古往今来,多少无情的火灾不胜枚举。为了增强同学们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护自救能力,为此我们准备了这次《防火安全与我们息息相关》主题班会。在这次班会上,我们将通过各种形式来掌握防火安全知识,从而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预祝班会圆满成功! 主持人: 我宣布《防火安全与我们息息相关》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一、主持读有关火灾事故的新闻以引入主题。
1、主持A读新闻。
2、主持B:大家听了这则新闻有什么感想呢?
3、同学们议论,各抒己见。
4、主持小结。
二、图片的欣赏“美丽的大自然”
三、看小品,议一议:
1、 着火了,怎么办?
发生火情,同学们一定要保持镇静。火灾初起阶段,一般是很小的一个小点,燃烧面积不大,产生的热量不多。这时只要随手用沙土、干土、浸湿的毛巾、棉被、麻袋等去覆盖,就能使初起的火熄灭。如果火势十分猛烈,正在或可能蔓延,切勿试图扑救,应该立刻逃离火场,打119火警电话,通知消防队救火。
2、怎样报火警?
(1) 牢记火警电话119。没有电话或没有消防队的地方,如农村和边远山区,可以打锣敲钟、吹哨、喊话向四周报警,动员乡邻一齐来灭火。
(2) 报警时要讲清着火单位、所在区(县)、街道、胡同、门牌或乡村地址。
(3) 说明什么东西着火,火势怎样。
(4) 讲清报警人姓名、电话号码和住址。
(5) 报警后要安排人到街道口等候消防车,指引消防车去火场的道路。
(6) 遇有火情,不要围观。有的同学出于好奇,喜欢围观消防车,这既有碍于消防人员工作,也不利于同学们的安全。
注意:不能随意乱打火警电话。假报火警是扰乱公共秩序、妨碍公共安全的违法行为。如发现有人假报火警,要加以制止。
3、使用火炉要注意什么?
(1) 在安装火炉时,同学们要提醒爸爸妈妈,安装火炉应与床铺、纸顶棚、木窗框等可燃物保持一段距离。农村使用的砖炉土灶,要远离柴草。
(2) 炉旁不要放废纸、刨花等易燃物。
(3) 烘烤衣物要有专人看管。
(4) 掏出的炉渣要等完全熄灭后,倒在安全地方,特别注意不要带着红火倒炉渣。
4、点蚊香时需要注意什么?
夏日的夜晚,蚊子常常令人难以入睡,人们常用蚊香驱蚊。蚊香虽小,但使用不当也容易引起火灾,所以入睡前一定要检查。
(1) 蚊香要放在支架上。支架不要放在纸箱桌面或木制地板上。如果放在金属盘、瓷盘及水泥地、砖地上,则就安全多了。
(2) 不要在窗台等容易被风吹到地方点蚊香。
(3) 使用电蚊香,要放在远离纸、木桌等易燃物的地面上,不使用时,应该拔掉插头目,不要使用汽油、煤油和柴油助燃,以防它们猛烈燃烧引起火灾。
四、讲故事《火中的“无形杀手”》
五、快板《报警歌谣》
报警早,损失小,“119”电话要记牢。
社会主义制度好,救火分文都不要。
报清门牌和号码,说明火势大和校
跑到路口等车来,救火时间能提早。
六、 “防火安全知识知多少”知识竞赛
主持人:比赛为抢答题,全班分为四小队,每小队基本分为100分,以先举手者回答,答对了给该小队加10分,答错了扣10分。
1、我国大陆通用火警电话号码是( )
2、香港特别行政区火警电话号码是( )
3、澳门特别行政区火警电话号码是( )
4、新疆克拉玛依友谊馆火灾是舞台灯光烤燃幕布引起的,烧死中小学生( )
5、进入公共场所,一定要注意观察( )
6、《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实施的日期是( )
7、消防车和消火栓的颜色是( )
8、教育、劳动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消防知识纳入( )内容。 9、任何单位、( )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 10、公安消防队救火()
11、楼内失火应( )
12、身上着火怎么办?( )
13、到床底、阁楼找东西时,应用( )照明。
14、学生外出郊游应注意:( )
15、下列物品在家庭中储存时,( )火灾危险性最校 16、使用电灯时,灯炮不要接触或靠近可燃物。( )
17、在校园内不准随意焚烧树叶、垃圾。( )
七、诗朗诵《儿童防火歌》
小朋友笑呵呵,大家来唱拍手歌。
你拍一我拍一,拍完南北拍东西。
你拍二我拍二,咱俩宣传做伙伴。
你拍三我拍三,禁火场所别吸烟。
你拍四我拍四,用火不当会出事。
你拍五我拍五,烟囱坏了快修补。
你拍六我拍六,风大失火不好救。
你拍七我拍七,不要玩火做游戏。
你拍八我拍八,电线不能随便拉。
你拍九我拍九,火警电话一一九。
你拍十我拍十,人人防火要落实。
我拍你你拍我,大家都要来防火。
八、合唱《赖宁之歌》
九、班主任讲话
火是人类的朋友,它给人们带来光明和温暖,带来了人类的文明和社会的进步。但火如果失去控制,酿成火灾,就会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据统计:1994年我国共发生火灾4万起,伤亡7000余人。而其中10%的火灾是由小孩玩火造成的。可见学习了解一些消防知识,减少人为火灾的发生,对少年朋友来说是多么重要。
一些同学有玩火的坏习惯。有的点火烧纸、烧柴草,在野外堆烧废轮胎、废塑料,还有的在黑暗处划火柴、点油灯照明,或弹火柴棍、烧马蜂窝
玩火极易招致火灾,近几年因玩火引起的火灾每年达3000余起,使200多人死亡,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如果用于希望工程,可使10万失学儿童回到课堂。
同学们要充分认识玩火的危害性和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任何时候都要坚决做到不玩火。同学间还要互相监督、互相提醒。如发现有同学玩火,应该立即制止,并报告老师和家长,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
同学们,美丽的大自然需要我们的呵护,让我们一起共同努力吧! 主持人:同学们,今天的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防灾减灾主题班会小结通用2021
活动目的:
希望通过这节班会,有更多的同学能自觉学习或有组织地学习关于地震和火灾方面的防灾自救知识,使学生掌握防灾减灾安全知识,增强学生的防灾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护自救能力,减少灾难事故的发生,促使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珍爱生命,防患于未然。
背景导入:
古往今来,无论人类社会如何发展,灾难事故总是不断发生,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虽然灾害事故不可能完全消除和避免,但是国内外的大量实践证明,灾害事故是可以防范的,有效的防护措施能降低灾害事故所带来的损害。
虽然,每个人都有着自我保护的本能,但这种反应往往都是下意识的,不是自觉的。而意识与行为之间的毫厘之差,就可能在危急关头带来截然不同的后果。所以,我们必须经过后天的专业训练,有意识地不断练习自我保护技能,这种行为的专业化,来自于课本和社会实践,也来自于专业人员正确的引导和训练。 活动过程:
一、介绍几种可以简单辨识的地震前兆
1、动物异常:
震前动物有预兆,密切监视最重要。
骡马牛羊不进圈,鸭不下水狗狂叫。
老鼠搬家往外逃,鸽子惊飞不回巢。
冰天雪地蛇出洞, 鱼儿惊惶水面跳。
2、地光和地声:
地光和地声是地震前或地震时从地下或地面发出的光亮及声音,是重要的临震预报。临震前,一瞬间,地声隆隆地光闪。大震将至要果断,迅速行动快避险
二、介绍几种在震中紧急避险的方法
1、紧急避险的重要性:经验表明,破坏性地震发生时,从人们发现地光、地声,感觉有震动,到房屋破坏、倒塌,形成灾害,有十几秒,最多三十几秒的时间。人们只要掌握一定的知识,事先有一些准备,又能临震保持头脑清醒,就可能抓住这段宝贵的时间,成功地避震脱险。 有人调查过唐山地震幸存者中的974人,发现其中258人采取了避险措施。这258人中有188人成功脱险,占72.9%。说明只要避险方法正确,脱险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2、逃生原则:破坏性地震突然发生时,采取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的方法是应急避险的好办法。当然,如果身处平房或楼房一层,能直接跑到室外安全地点也是可行的。在1556年陕西华县8 级大地震的记载中也总结到:“在突然发生地震时,不要急着向外逃,而要躲避一时等待地震过去,还是有希望存活的。(注:为什么地震瞬间不宜夺路而逃呢? 这是因为: 一是现在城市居民多住高层楼房,根本来不及跑到楼外,反倒会因楼道中的拥挤践踏造成伤亡;二是地震时人们进入或离开建筑物时,被砸死砸伤的可能性最大;三是地震时房屋剧烈摇
晃,造成门窗变形,很可能打不开门窗而失去求生的时间;四是大地震时,人们在房中被摇晃甚至抛甩,站立和跑动都十分困难。)除了“伏而待定”这一原则外,地震时还应注意不要顾此失彼。短暂的时间内首先要设法保全自己;只有自己能脱险,才可能去抢救亲人或别的心爱的东西。
3、因地制宜,就近避震:
a. 如果你在室内,应就近躲到坚实的家具下,如写字台、结实的床、农村土炕的炕沿下,也可躲到墙角或管道多、整体性好的小跨度卫生间和厨房等处。注意不要躲到外墙窗下、电梯间,更不要跳楼,这些都是十分危险的。
b. 如果你在教室里,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蹲到各自的课桌下。地震一停,迅速有秩序撤离,撤离时千万不要拥挤。
c. 如果你在影剧院、体育场或饭店,要迅速抱头卧在座位下面;也可在舞台或乐池下躲避;门口的观众可迅速跑出门外或体育场场内。
d. 如果你在室外,要尽量远离狭窄街道、高大建筑、高烟囱、变压器、玻璃幕墙建筑、高架桥和存有危险品、易燃品的场院所。地震停下后,为防止余震伤人,不要轻易跑回未倒塌的建筑物内?
e. 如果你在百货商场,应就近躲藏在柱子或大型商品旁,但要尽量避开玻璃柜。在楼上时,要看准机会逐步向底层转移。
f. 如果你在工厂的车间里,应就近蹲在大型机床和设备旁边,但要注意离开电源、气源、火源等危险地点。
g. 如果你在行驶的汽车、电车或火车内,应抓牢扶手,以免摔伤、碰伤,同时要注意行李掉下来伤人。座位上面朝行李方向的人,可用胳膊靠在前排椅子上护住头面部;背向行李方向的人可用双手护住后脑,并抬膝护腹,紧缩身体。地震后,迅速下车向开阔地转移。
h. 无论在何处躲避,都要尽量用棉被、枕头、书包或其他软物体保护头部。i. 如果正在使用明火,应迅速把明火灭掉。
三、强震过后如何自救
大地震中被倒塌建筑物压埋的人,只要神志清醒,身体没有重大创伤,都应该坚定获救的信心,妥善保护好自己,积极实施自救。
a. 要尽量用湿毛巾、衣物或其他布料捂住口、鼻和头部,防止灰尘呛闷发生窒息,也可以避免建筑物进一步倒塌造成的伤害。
b. 尽量活动手、脚,清除脸上的灰土和压在身上的物件。
c. 用周围可以挪动的物品支撑身体上方的重物,避免进一步塌落;扩大活动空间,保持足够的空气。
d. 几个人同时被压埋时,要互相鼓励,共同计划,团结配合,必要时采取脱险行动。
e. 寻找和开避通道,设法逃离险境,朝着有光亮更安全宽敞的地方移动。f. 一时无法脱险,要尽量节省气力。如能找到代用品和水,要计划着节约使用,尽量延长生存时间,等待获救。
g. 保存体力,不要盲目大声呼救。在周围十分安静,或听到上面(外面)有人活动时,用砖、铁管等物敲打墙壁,向外界传递消息。当确定不远处的有人时,再呼救。
四、介绍防火安全知识
1、发生火情,同学们一定要保持镇静。火灾初起阶段,一般是很小的一个小点,燃烧面积不大,产生的热量不多。这时只要随手用沙土、干土、浸
湿的毛巾、棉被、麻袋等去覆盖,就能使初起的火熄灭。如果火势十分猛烈,正在或可能蔓延,切勿试图扑救,应该立刻逃离火场,打119火警电话,通知消防队救火。
2、怎样报火警
(1) 牢记火警电话119。没有电话或没有消防队的地方,如农村和边远山区,可以打锣敲钟、吹哨、喊话向四周报警,动员乡邻一齐来灭火。
(2) 报警时要讲清着火单位、所在区(县)、街道、胡同、门牌或乡村地址。
(3) 说明什么东西着火,火势怎样。
(4) 讲清报警人姓名、电话号码和住址。
(5) 报警后要安排人到街道口等候消防车,指引消防车去火场的道路
(6) 遇有火情,不要围观。有的同学出于好奇,喜欢围观消防车,这既有碍于消防人员工作,也不利于同学们的安全。
注意:不能随意乱打火警电话。假报火警是扰乱公共秩序、妨碍公共安全的违法行为。如发现有人假报火警,要加以制止。
3、使用火炉要注意什么?
(1) 在安装火炉时,同学们要提醒爸爸妈妈,安装火炉应与床铺、纸顶棚、木窗框等可燃物保持一段距离。农村使用的砖炉土灶,要远离柴草。
(2) 炉旁不要放废纸、刨花等易燃物。
(3) 烘烤衣物要有专人看管。
一、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制
1.完善安全工作“一岗双责”要求,落实安全责任制。
2.按制度定期召开学校安全工作会议,调度安全工作情况,部署工作任务。学校每个月至少召开一次安全工作专题会议。
二、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
1.开足上好安全教育课。督促各中小学严格按照《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和省教育厅的统一规定,认真征订安全教育课本,明确任课教师,开足安全教育课时,并不断提高开课质量。组织开展 “安全教育日”、“安全教育月”、“防灾减灾日”、“交通安全宣传日”等活动。充分利用班会、国旗下讲话、手抄报、黑板报、安全教育图片展览等形式,积极开展安全知识教育。
2.加强平安校园文化建设。加大安全工作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学校宣传阵地、媒体作用,提高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营造全员抓安全的良好氛围。组织一次全市“我与安全”作文(论文)比赛,在市直中小学开展一次安全知识竞赛活动。
3.组织开展安全管理培训。春季对各区县分管局长、安全科长和市直学校分管校长、安全科长进行一次安全管理知识培训,提高管理水平。暑假对参加暑期培训的学校校长和教师开展安全知识全员培训。
三、加强学校安全管理。
1.按照市委、市政府开展“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年”活动的要求,组织开展全市教育系统的“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年”活动,深入落实学校安全生产和部门监管两个主体责任,继续抓好“齐抓共管、划块负责”管理模式的落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文章。
2.进一步完善学校安全工作制度,在全市推行安全制度上墙,推动学校安全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3. 继续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活动。进一步完善隐患整改台帐,实行整改销号制度。对学校无力解决的提出整改意见,落实相关防范措施,并报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备案。
4.开展学校及周边治安秩序综合治理活动。组织两次综合检查,重点治理整顿学校周边治安秩序、接送学生车辆、清查不健康书籍、清理非法流动摊点等。
5.深入开展学校安全大检查。重点检查管理上的漏洞、安全设施配备、教育教学设施存在的重大隐患等。定期组织开展对消防、安全保卫、“千分制”落实情况的专项检查。
四、加强应急体系建设
1.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安全投入,不断完善人防、物防、技防建设。继续加强校园警务室或报警点建设,对学校重点部位、重点区域严密监控,严防各类破坏活动。
2.切实做好重大活动和节假日期间的值班工作,坚持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健全组织网络,确保通讯联络畅通。
3.不断完善应急预案,组织学校开展防震、防汛、防火、防突发事件等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组织一次较大规模的防震或灭火演练活动。
4.落实汛期学校安全防范工作,及时做好强降雨、台风等灾害性天气预警工作,确保安全度汛。
五、工作安排 二月 开展交通、防火安全教育。
三月 开展预防流脑、流感等各种传染病的教育。
四月 开展交通、放火、食品安全的教育。
五月 开展防火、防盗、防拐骗的教育。
玻璃幕墙是近代科学发展的产物,是现代主义高层建筑时代的显著特征。近年来,随着各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许多著名的建筑都采用玻璃幕墙作为外部装修,但同时也给高层建筑防火带来了更大的考验。玻璃幕墙当受到火烧或受热时,易破碎,甚至造成大面积的破碎事故,造成火势迅速蔓延,酿成大火灾,危害人身和财产的安全,出现所谓的“引火风道”。针对目前国内外高层民用建筑玻璃幕墙的实际做法和发生火灾的经验教训,在玻璃的窗间墙、窗槛墙部位用岩棉、矿棉、玻璃棉、硅酸铝等不燃材料进行隔断。
一般幕墙的玻璃、石材、复合铝板均不耐火,当受热或遇火烧时易变形、破碎毁坏而造成幕墙大面积掉落,火焰就从幕墙破碎洞口的外侧卷进上层室内。另外,垂直幕墙与建筑物各楼层楼板、房间间墙的缝隙未经处理或处理不恰当,且消防系统不完善情况下,浓烟也可通过缝隙向上层扩散弥漫,造成人员窒息,而火苗则通过缝隙往上层窜。这些缝隙和幕墙破裂的洞口就成了引火通道,串烟串火,酿成更大的火灾。例如北京央视大楼,沈阳皇朝万鑫大厦。因此幕墙防火问题也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2.幕墙防火原理
当构件受到火的攻击时,应在规定的时间内保持其原有的力学强度指标和不产生失稳现象,且在规定的时间内不使着火那一空间内的火焰和热瓦斯蔓延到另一个未着火的空间去,即具有较好的密封性但不具备较好的热绝缘性。
3. 幕墙防火的一般规定
3.1窗间墙、窗槛墙的填充材料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当其外墙面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不燃烧体时,其墙内填充材料可采用难燃烧材料。
3.2无窗间墙和窗槛墙的玻璃幕墙,应在每层楼板外沿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1h,高度不低于0.8m的不燃烧实体裙墙。
3.3玻璃幕墙与每层楼板、隔墙处的缝隙,应采用不燃烧材料严密填实。
3.4建筑幕墙作为护构件要求密封性好,尤其是玻璃幕墙其开启部分面积要求不宜大于幕培墙面面积的15%:且开启部分宜采用上悬结构,开启角度不宜大于45度。所以,以建筑幕墙为护结构的建筑物基本上是属于封闭性建筑物,防火设计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工作方针,采取可靠的防火措施立足自防自救,幕墙防火措施要与建筑主体的消防系统结合考虑。
3.5设计幕墙分格时要力求杆件与柱、梁、墙、楼板位置一致,避免交叉。一般地,幕墙立挺与柱要重合,幕墙横梁与建筑物楼板或主框梁、防火墙裙要吻合,避免一玻璃跨越两个防火分区,这样幕墙的主杆件才可以与建筑物主体可靠连接,防火区才得以封闭。
3.6个别情况下,幕墙横梁与楼面标高不一致时,应在楼面外沿设置水平放置的铝型材填充,铝型材用透明结构胶与玻璃粘结。
4.幕墙防火封修的分类及节点
4.1防火封修分为层间防火封修和相邻房间的防火封修,其封修原理和结构是相同或相似的。我们在注意层间防火封修的同时也不要忘记了房间的防火封修。
4.2 基本防火节点
首先在设计幕墙的分格时就应当考虑到横框和竖框的位置应当有利于防火封修。竖框应尽可能放在轴线、墙及柱的位置,横框也应尽可能放在梁处,以免出现一块玻璃跨越两个层间或两个房间的情况。如下图,从耐燃效果来看,封修板可用1.2mm左右的镀锌钢板,也可以采用阻燃的非金属板,但不宜选用铝板。防火间隙的填充材料可以是岩棉、玻璃棉等不燃烧材料。经验上,层间封修用一层50mm厚的岩棉板其耐火极限可达到一小时。镀锌钢板也只在岩棉板下面用下面一层即可。防火板与建筑结构之间的缝隙以及防火板与幕墙结构之间的缝隙应该填注防火密封胶。
5. 幕墙防火玻璃的应用:
玻璃幕墙和采光顶所用的防火玻璃应采用单片铯钾玻璃。它主要用于:
5.1 有透光要求的层间的水平防火墙(高800mm)和楼层中防火墙左右两侧的透明竖向防火墙(左右各宽1.0m);
5.2 有美观透明要求的层间防烟封堵;
5.3 楼层中划分两个防火分区的透明防火墙;
5.4 连层的室内天井周边的防火包封。
防火铯钾玻璃可以有1.0h~2.5h的耐火性能,而铝型材熔点低,耐火玻璃通常由钢结构支承,必要时钢结构还附加防火被覆。
深圳电视中心透镜型白玻外幕墙,为取得全透明的效果,其层间防烟封堵就不用岩棉,代之以8mm厚的铯钾防火玻璃。
北京电视中心中央有一个31m 36m,高近200m的大天井,由于防火安全的要求,周边用防火玻璃墙包封,大天井成为独立的防火分区。在建的广州西塔(高430m)也有一个三角形的连层大天井,其中一部分也要采用防火玻璃包封。
7.结束语
关键词 档案管理 档案利用 档案管理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一、 概述
档案信息的定义是传统的国家机构(也可以在社会组织)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各种经过鉴定有价值的文件信息与历史一记录,还包括在电子政务环境中产生的各种数字化、电子化的具有保存意义的信息。比如政府部门颁布的一些政策法规或者统计类文件等等。丰富的档案信息,如果仅仅是简单的罗列,那么对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帮助甚微。必须经过一定的系统分析和统计挖掘才能真正对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与决策支持的作用。所以档案信息在管理方面应该全方位、深层次、多角度地反映政府的基本职能,同时通过分析加工来实现与社会服务职能的有效的结合。总的来说,档案资源的管理应该有如下几点的基本要求:
(l)提供对存储在不同地点的数据库中的数据和信息查询、调阅等基本的功能;
(2)决策支持的作用。一旦领导在决策的时候需要提供信息与情报的支持,应该能够很快的得到系统中全面的、有效的信息数据;
(3)数据挖掘的功能。如何从存储在数据库中的海量数据资源进行有效提取来及时满足需求是在档案信息管理的时候应该重点考虑的;
(4)对不同格式的数据,如半结构化的、结构化的、非结构化的信息数据都要能提供各种访问操作的功能;
(5)能够满足档案信息资源有效充分地共享交流的需求。
二、 档案管理系统
档案管理系统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将分布于不同档案机构的信息资源进行集中、处理、加工,确保数字档案信息的长久保存和获取,并向社会广大用户提供便捷、高效的在线服务,最终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一种有序的动态信息空间。
档案管理系统是现代信息技术有机结合的产物,是新型文件和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必然结果。与传统档案馆相比,档案管理系统具有信息多媒体化、管理计算机化、信息传输网络化和存贮多载体化等一系列特点。数字技术的应用完善并发展了档案馆的职能,妥善解决了各种档案原件保护与利用的矛盾,使珍贵的档案原件能够保存得更加长久;数字档案检索系统方便、快捷,不仅极大地满足了利用要求,而且利用者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局限,随时、随地实现档案的异地查找。利用网络的交互方式,档案管理系统能够向利用者提供更加专业、更具特色的档案咨询服务,改变了档案馆信息“孤岛”的形象,改善了档案服务的落后面貌。
三、 档案利用
档案利用工作是档案工作的核心环节,也是档案搜集、整理、保管、鉴定工作的价值实现过程,没有档案的利用也就无所谓档案和档案工作的价值实现。对档案利用工作进行分析,能够反映档案基础工作各个环节的情况,同时也能反映下一步利用者的利用方向。
从编史修志、学术研究、工作查考、个人待遇、其他几个方面进行档案利用分析。
编史修志是档案利用的重头戏,利用人次多,利用档案、资料数量也多,但在档案利用中的百分比有下降的趋势,并不是编史修志的数量在减少,而是其他利用档案的数量在增加。近年来的趋势是以组织、单位编史的逐渐减少,而个人编史、个人文集和续写家谱、家人传记的却在不断增加,档案的进一步的开放,更加促进平民化的档案利用。
学术研究近年来单位个数和人次上在不断提高,其主力是各研究机构学者、各大学教师、博士、硕士、大学生等。撰写毕业论文的学生占到学术研究的85%,而硕士生以上又占撰写毕业论文的85%。本科生查阅亦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利用高峰多集中在每年的1月和7-8月的寒暑假期间,以利用命历史档案、资料居多。
编史修志和学术研究都是利用档案数量、人次较多的。有时一两个利用单位,就可使一种档案的利用数量猛增。如2003年新闻出版局编《新闻出版史》,使得革命历史、旧政权资料使用量超出近几年平均量的3倍。在利用人次上,学术研究通常是一人多次,而编史修志是两人或多人多次,其共同特点是使用档案、资料数量大,查到率高(查到率高并不是所需材料都是齐全完整的,而是所需材料面宽,跨度大,大部分利用者总会或
健全乡镇基层基础组织 推进社会消防安全管理创新
――快速发展中的社会消防安全管理机制研究
蔡明栋
摘 要 当前,我国大量发展中的城乡结合部区域消防安全隐患十分突出。建立健全乡镇消防工作站,全面构建网格化社会火灾防控体系,将火灾隐患整改、宣传教育培训职责延伸到乡镇、社区(村)两级,从而为解决发展中的城乡结合部区域消防安全隐患十分突出的问题,探索出了一条卓有成效的消防社会化管理之路。
关键词 乡镇基层 基础组织 消防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6 文献标识码:A
当前我国大量的发展中的城乡结合部区域消防安全隐患十分突出。北京市通州区就是典型的发展中的城乡结合部区域之一。在通州区工商部门注册的五万余家企业中,大部分都是中小型、低端粗放型企业,经济扩张期特殊的经济结构导致大量“三合一”“多合一”违章建筑、群租房的存在,加之通州区国际新城建设的稳步推进,大面积拆迁、大量拔地而起的新建工程,这些都给北京市通州区的消防安全带来了十分突出的隐患问题。为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贯彻落实刘金国副部长提出的“调动一切力量深入推进清剿火患战役”的指示精神,北京市通州区公安消防支队结合国际新城建设实际,以“创新工作机制、防控关口前移”为工作理念,建立乡镇消防工作站,全面构建网格化社会火灾防控体系,将火灾隐患整改、宣传教育培训职责延伸到乡镇、社区(村)两级,从而为解决发展中的城乡结合部区域消防安全隐患十分突出的问题,探索出了一条卓有成效的消防社会化管理之路。
一、破解难题,推陈出新,推动政府超常运作
北京市通州区面积907平方公里,人口129.9万人(其中流动人口约60万),距市中心15公里。作为典型的城乡结合部区域,在工商部门注册的五万余家企业中,大部分都是中小型、低端粗放型企业,经济扩张期特殊的经济结构导致大量“三合一”、“多合一”违章建筑、群租房的存在,加之北京市通州区国际新城建设的稳步推进,大面积拆迁、大量拔地而起的新建工程,也带来了十分突出的消防安全问题:一是各级政府盲目追求经济增长,大量引资,造成许多低端产业落户,对社会单位的消防安全监管缺失;二是社会单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对消防设施的投入较少,消防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三是单位员工、城乡居民、社会群众、外来务工人员消防知识匮乏、消防安全意识淡薄、自防自救能力欠缺。北京市通州区公安消防支队13名防火监督执法人员要担负15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的防火监督检查及各种勤务、宣传、培训任务,警力严重不足,对于政府消防安全工作人员、公安派出所民警、义务消防队、村安全员等消防辅助人员也难以实现经常的、系统的、深入的培训指导,未建立社会化消防大格局、网格化防控体系,导致监督检查不到位,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性问题。
北京市通州区公安消防支队党委不等不靠、审慎研判,充分发挥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作用,大力推进消防社会管理创新,提出了将执法警力下沉到基层一线,建立“乡镇消防工作站”和“乡镇消防站”的构想并及时向区政府汇报,获得了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区政府超常运作,多次召开协调会,对消防工作站制度的可行性进行专题研讨,制定并下发了《关于成立乡镇消防工作站及消防站的通知》(通政办发[2011]48号),对人员构成、人员管理和职能作用做出了硬性规定,在乡镇政府层面搭建支撑基层基础工作的平台;各乡镇充分认识到设立消防工作站对于加强消防监督执法、改善地区消防安全环境的重要作用,在办公地点、执法车辆、人员待遇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通州区区委区政府也对此项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要求各乡镇要充分认识设立乡镇消防工作站的重要作用,发挥消防工作站效能,全面提高消防安全工作管理水平,全镇统筹,条入块、块统条、条块结合,真正把消防监督工作落到基层,确保不发生重大火灾事故。
二、健全组织,明确责任,健全制度落实保障
通州区公安消防支队在综合考虑乡镇规模、人员数量、火灾形势的基础上,按照网格化社会火灾防控体系,在马驹桥、台湖、宋庄、永顺、梨园、县、永乐店7个乡镇设立了消防工作站,在张家湾镇成立乡镇消防站。消防工作站由2名消防支队监督员、1名派出所消防专职民警及2至5名乡镇工作人员组成;消防站由3名消防支队干部、4名士兵、2名派出所专职民警、2至5名乡镇工作人员及所在乡镇专职消防队队员组成;通州区公安消防支队派驻干部和通州区公安分局各个派出所民警每周至少四天在消防工作站开展工作。消防工作站在消防支队、属地乡镇政府和防火安全委员会的共同指导下,围绕属地乡镇中心任务和工作实际开展消防工作,解决基层“千条线穿一根针”的问题,即线跟着针走:一是全面掌握辖区情况,进行网格划分,完善业务基础工作和消防业务档案,并在此基础上定期组织召开会议,分析本地区消防安全形势,提出消防工作建议,为属地政府决策当好参谋;二是结合辖区消防工作实际,开展消防监督检查、火灾隐患排查整治、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及属地政府部署的其他消防工作,做到一线执法、一线防范、一线宣传,全面提升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的“四个能力”;三是负责对本级公安派出所、社区民警、政府专职消防队及村安全员的培训指导。乡镇消防站还将乡镇义务消防队纳入管辖范围,把灭火工作与防火工作集于一体,整体运行,做到第一时间有力施救、有效控制火灾形势,确保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为保证消防工作站制度得到有效落实,通州区公安消防支队制定并下发了《北京市通州区各街道办事处乡镇消防工作站管理规范》,对消防工作站组织建设、办公设施、工作制度、工作职责、业务培训等进行了规范;建立健全乡镇消防安全工作会议和消防工作站联席会议制度,乡镇消防安全工作会议每周一次,由消防支队派驻干部联系辖区政府主管领导组织,根据本时期消防工作的整体安排及辖区消防工作安排部署相关工作,消防工作站工作联席会每季度召开一次,由区防火安全委员组织,主要听取各乡镇(街道)消防工作站工作开展情况,分析研究本地区突出火灾隐患整改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协调解决消防工作中的难点问题,总结经验、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研究表彰、奖励消防安全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等等;为工作站配发了现场执法记录仪,要求消防工作站人员对执法工作情况进行全程录音录像,从而保障了对其工作时间、工作内容、执法质量进行全面的跟踪记录和监督管理,并借助派出所办公平台,实现火灾隐患的及时录入和处理;积极协调区政府和属地乡镇,做好办公场所、办公设备、执法车辆、饮食住宿的配置和辅助人员的配备工作,并在执法车辆上装载GPS设备,对车辆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
三、整合资源,密切协同,确保良好效果
消防工作站制度调动一切力量,整合各方资源,加强部门联动,推动了各级消防工作责任的落实,提高了社会消防管理的效能:一是作为连接消防支队与乡镇政府的纽带,密切了双方的沟通交流和协同配合,将消防工作切实融入到属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之中 ;二是实现了消防监督检查的前移,使消防监督从原来的面延伸到线、点,从整个乡镇延伸到村、大队;三是实现火灾原因调查的前移,火灾发生后属地监督员可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开展调查取证工作,改变因到达现场时间过长造成对现场情况的不清和取证难的问题;四是实现施工现场消防管理的前移,通过与施工现场投资方、施工方、监理方的合作,以及辖区属地监管改变因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少,监管不到位的问题;五是实现公共聚集场所开业前消防安全检查的前移,从被动的检查改变为从设计、施工、竣工、验收、开业整个过程的监管,杜绝因施工过程中的缺欠导致永久性影响消防安全问题的出现;六是实现了对政府职能部门、公安派出所民警、乡镇专职义务消防队、村安全员“面对面”的经常性培训指导,提高了相关人员的专业素质、工作能力和参与热情,使公安派出所按照“一警双职”的消防三级管理模式开展消防工作,最大限度的发挥乡镇派出所民警的组织优势和基层群防群治组织的作用,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